护理业务学十篇

时间:2023-05-04 13:20:44

护理业务学

护理业务学篇1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66-01

我院是一所旗县级综合医院。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护理教育已列入医院护理管理与业务训练的计划中,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就应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1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

1.1 合理安排业务学习时间 针对新招护士,岗前培训一周。结合各科业务量和人力资源状态,每周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从基础到专科,包括职业道德,礼仪,文明礼貌用语,沟通、护理质量安全,护理差错防范等为内容。

1.2 每年院内进行一次护理技能比武,前三名给予物质奖励并和年终评优挂钩。各科内每周业务学习一次并考试、保存卷、技能培训、护理部抽查。

1.3 每月讲座内容月底考试,排名并张榜公布。各科护士长根据科室的特点轮流安排不同的讲座,提高护士长讲课水平,丰富理论知识,增加了护士长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护士长的教学能力。

1.4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我院年轻护士较多,护理技能参差不齐。由科护士长抓技术操作,安排科内业务技能突出者示范操作、操作指导、护士长监督指导规范化操作。

1.5 提高应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计划列出每天晨会提出所住病人的诊断,根据病情、诊断依据、采取护理措施,通过此方法可以使护士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对所住病人的疾病知识的牢固掌握,而且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努力提高护理队伍的学历水平

2.1 鼓励自学成人,积极参加护理专科,本科自学考试。提高学历水平和自身素质。

2.2 强化在职培训的同时,请进来、派出去,请上级老师来我院讲课,派科室一些骨干外出短期学习,了解新信息,转变观念,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激发学习的兴趣,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2.3 积极鼓励各科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加强护理管理质量

3.1 科学合理地利用人才资源,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使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3.2 制定了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规程及考核细则,明确操作规程,使人人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3.3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努力培训一专多能的护理人才,医疗向、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必须有高水平的护理来保障。为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今年8月份开展了“月明星”护士的评比活动,各科每月评一名明星护士,并张榜公布、护理部每季度评一至两名护士,给予物质奖励。

护理业务学篇2

我院老年外科是以诊治肝、胆、胰、脾和胃肠道肿瘤为主,兼顾甲状腺、乳腺和周围血管疾病的普通外科性质的科室,收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集外科手术和衰老于一体的老年外科护理工作量大,需要更多的护理知识、技能和工作投入。我们尝试"医护结盟"的模式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时间为护理人员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实施近3年来收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医护结盟"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模式

每月由1名医生和1名高年资护士结盟,就一类或一种疾病共同组织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医生针对手术脏器的解剖关系、手术方式的选择、麻醉和手术过程、手术中设备及器械的使用、术后各种引流管放置的位置、意义和留置时间等进行演示或讲解完成业务学习。结盟护士选择对应疾病的患者组织查房,针对主要护理问题查阅文献,提供最新的护理研究进展,并围绕护理难点组织讨论,探讨新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对新开展的医疗护理技术共同学习和交流,探索护理规范和流程的建立。

2 "医护结盟"学习和查房的管理与实施

2.1内容和计划 每年年初由护士长制定全年的业务学习和查房计划,具体到每月。科主任根据内容推荐特长的中青年医生主讲,护士长指定高年资护士与主讲医生结盟,共同负责一种或一类疾病。每月主查护士负责与医生的沟通和全部活动的组织,护士长提供必要的协助。提前制定计划便于主讲人和主查人查找收集资料,准备课件。3年来先后围绕肝脏、胆囊、胃肠道肿瘤、甲状腺、乳腺等10多种科室常见疾病组织学习和查房,同时考虑手术和衰老两大科室特点就麻醉方式与护理、水电解质平衡与外科休克、临床营养与指导、衰老研究进展与护理、放化疗及护理、肿瘤的生物转化治疗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疼痛管理、慢性伤口造口与护理等与科室工作相关的专题均采用"医护结盟"模式组织了学习和查房。

2.2组织和管理 业务学习和查房计划完成后科内公示,主查护士主动与结盟医生沟通,保证内容的互补与衔接。其他护理人员参考最新版教材复习相关知识,带着问题有准备的参加学习。主讲、主查人在当月的第1w提交课件,主任和护士长审核、修改,第3w组织实施。学习和查房当日全体护理人员无论上、下夜班还是休息统一要求参加,当班人员在学习和查房前完成所管辖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护士长搭配人力留2人值班,值班人只负责接诊新患者、手术患者等应急事件。主查护士的组织和完成情况由参加学习的护理人员书面量化评价,计入当月的护士绩效考核。同时召开科会,总结本月的护理工作。

2.3分享和传承 为充分保证学习效果,建立了科室交流群,课件资料转换成PDF格式后上传群共享,备学习和查阅。主讲、主查人对所分管的内容需要像Cochrane系统评价一样定期更新,形成个人专科特长。所有资料护士长备份留存,同时作为制作疾病宣教手册以及新工培训、学生带教的内容补充。

3 "医护结盟"学习和查房模式取得的效果

3.1明显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源于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差异,医生的知识更新能力和更新速度明显优于护士[3]。在临床中治疗观念的更新、术式的更新、耗材的更新给医生的手术带来进步和便捷,而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难以与医生同步。导致在面对患者时医护提供给患者的信息可能不一致。这不但导致患者的信息混乱和迷茫,还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受挫,甚至产生护患信任危机[4]。例如疝气手术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塞修补术,术后患者开始活动的时间不同;生物夹、钛夹的应用对患者手术后需要核磁共振等检查的影响不同;特殊止血材料、防粘连膜、吻合器、切割缝合器、Ligasure能量平台、高频电刀等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对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改变、切口愈合、首饰的佩戴、术后出血和粘连的风险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差异,同步的学习和沟通让护理人员在患者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指导中更加自信和从容。

其次,外科术后管道多,很多护理措施护士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盲目和缺乏针对性,甚至因为工作不到位导致医生、患者的不满意或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通过医生讲解和手术演示护士明白术区周围的组织关系、管道的位置、放置的目的、引流量的含义等等,使护士在早期半坡卧位的提供、挤捏引流管、防脱管等很多操作中主动和到位,提供有的放矢的护理。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老年伴随疾病的学习使得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更加得心应手,从知识和技能多方面全方位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

采用该模式进行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近3年来,伴随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科室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稳步提高,其中患者"对护士业务知识和技能"是否满意一项,从2011年的84.56%提升到2013年的98.68%。

3.2建立了良好的医护专业知识交流平台,提高了医护合作的满意度 "医护结盟"的学习和查房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医护专业交流平台。医生能够在这里从专业角度表达对许多护理工作细节的希冀,护士也可以在这一平台敞开心扉,主动提问,围绕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深度沟通和交流。

例如同样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些医生习惯在术后放置引流管,而有些医生则选择不放置引流管,护士不知道放置与不放置的偏好和选择,术前提供给患者的健康教育时常无法回答患者的提问。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术后患者主诉肩背部疼痛,护士常常以为是麻醉的影响或卧位时间久等等给患者解释或提供相应的舒适护理,与医生的共同学习让大家知晓疼痛原因是术中气腹的二氧化碳残留膈下所致。同时医生在授课中也会表达一些对护理工作的希望,比如结肠造口患者在开放造口前希望护士观察和提供哪些需要的信息,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术前血糖的监测和饮食的控制希望达到什么水平等等。

3.3启迪护理科研 临床护理人员常常觉得护理科研难在选题。在开展结盟方式的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中,医护合作度增加,医生的科研项目希望得到护士的协助,而共同的交流中也使护士找到科研的切入点。

例如护士常规放置胃管的长度是根据教科书的两种体表测量方法进行的,胃管实际到达胃内的准确位置不得而知;其次为保证胃管的固定效果护士常使用3M丝绸背衬胶布固定。该胶布会在接触到患者的体温后粘性增强,很难脱落。医生在针对门静脉高压症实施的"排钉阻断法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和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胃大部分切除术"中胃管末端的位置有不同的要求。通过交流,护士将探讨不同体表测量方法放置胃管到达胃内的位置作为研究课题,研究由手术医生在手术中直视定位,最后测算新的理想的体表测量方式,满足鼻饲饮食与不同手术患者对胃管位置的需求。课题目前正在进行中。同时研究中为方便医生术中调整胃管深度,术前先改用普通胶布固定,便于术中调整,术后改用丝绸胶布固定,保证胃管的固定效果。

科室在2013年底开始开展肿瘤的转化医学治疗。作为新兴的医学治疗手段,细胞免疫治疗没有相关的护理流程和规范,通过结盟学习和查房,通过科研手段逐步建立了相关的流程和规范,取得肯定的成绩。

3.4提高医生和护士的教学能力,为教学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作为交通大学附属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我们一直承担着各级各类教学任务。教学工作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中青年医师和护士在走上大讲台之前鲜有教学锻炼的机会。为此,在开展结盟学习的过程中,科室邀请专业人士对教学课件制作、授课礼仪等进行培训,在科室组织的学习和查房中进行体验,使中青年医护人员得到了良好的教学锻炼,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得到实习学生和院校老师的肯定。

3.5 锻炼高年资护士的组织领导能力,为护理管理人才的选拔提供借鉴 1次/月的学习和查房由高年资护士组织和实施,护士长全程参与,组织反馈和评价。从资料的查找准备、内容的组织和医护的沟通、活动的布置和安排甚至学习后的讨论和放松,全方位锻炼和考量个人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组织领导能力,现场评价的结果也可以为管理人才的选拔储备提供量化考核依据。

总之,科室创新性开展的"医护结盟"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模式,得到了医生、患者、护理人员的一致认可,在院内交流中也得到多个科室的效仿。普遍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促进科室的和谐团队建设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梅桂平,谢红珍,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流程与规范[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03.

[2]林婵兰,陈楚芬,庄秀.护理业务查房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5):637-638.

护理业务学篇3

魏彩虹:女,本科,护师,护理部主任

魏彩虹 曾梅玉 蔡丽月

摘要目的:全面掌握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利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方法:将护理人员的德、勤、绩、能等数据,通过先进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结果: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的整体情况,有效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统筹管理。结论: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明显优势。

关键词 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46

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是医院档案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多且范围广,是中医医院护理管理者较为困惑的问题。技术档案数量急剧增加和档案利用率不断提高,传统手工整理检索档案已越来越不适应信息时代护理管理需求[1]。2010年我院护理部在计算机工程师技术支持下,进行“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利用计算机管理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使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规范,应用方便快捷[1]。

1设计思想及内容

1.1设计思想以骨科专科医院护理人员信息为中心,建立电子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系统,本着满足护理人员的信息管理要求,提供护理管理者查询护理人员有效信息为宗旨,多元化地体现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情况及个人信息。由护理部提出我院护理技术档案管理需求,交由信息科工程师技术研发。

1.2主要内容(1)简历。主要有姓名、性别、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学制、学历、学位、家庭地址、政治面目、业务职务或级别晋升情况、学术团体情况等,附贴照片。(2)主要经历。(3)外出学习进修,在何地参加各类学习,学习时间,进修单位的鉴定表及进修结束时的考试成绩。(4)继续教育。记录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及获得学分情况。(5)院内业务培训情况。记录何时何地参加院级的何种业务培训。(6)业务考核。包括各阶段的理论考试、技术操作、护理带教查房、全院授课等考试成绩。(7)论文。何时在何期刊上发表何论文或综述。(8)著作。何时参加过何著作的编写,何时出版等。(9)科研、技术业务受奖。何时参加何种科研活动,何时有新成果,当时领先水平如何或附鉴定书及专利证复印件。(10)差错事故。记录医院、护理部处罚通报等。

2档案系统功能与实现

2.1完善护理人员资质管理(1)能自动统计全院护理人员花名册。(2)有护理人员中、西医院校毕业的统计和分析。(3)各级各类人员所占比例分析报表。(4)护理人员与各科室床位比的相关报表。(5)培训课题及培训时间相关报表。(6)统计护理人员每年发表的护理论文、荣誉、科研报表,有排序和查询功能。(7)护理人员流动统计报表,根据护理人员的所在科室的工作卡来统计护理人员的动向。

2.2加强护理人员教育、科研管理(1)取消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纸质签到表,采取电子考勤。所有全院护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考勤记录,可自动生成出勤率统计报表,并能按照年月日排序和查询。(2)培训内容根据护理理论、护理技能、公共、院感等类别进行分类,对护理理论、技能培训可标识是否是中医护理培训,以利于自动统计中医护理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和出勤率。中医护理培训作为护理业务培训一大重点,在护理质量检查中可以独立出来。(3)院内业务培训、考核等记录与个人技术档案中的院内业务学习、考核相关记录同步,不需要再次维护护士个人信息。(4)全院年月日理论、操作考核合格率统计报表。(5)设立护理课件共享平台能将课件以附件形式上传至业务学习课件管理。

2.3加强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管理护理部能动态记录护理人员外出学习情况,相应的培训费用从财务平台自动导入。能记录护理人员短期培训、进修的人次数,利于护理部申请人员培训经费。

2.4权限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有权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修改个人信息需向护士长提出修改申请。护士长有权查看本科室护士信息,审核护士修改申请后提交护理部。护理部可查看和维护全院护理信息,审核科室提交修改申请。

3讨论

3.1实现护理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取代传统的手工、机械的重复劳动,自动生成数据和图表,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上造成的误差,使信息可靠、全面、快捷[2]。管理人员可以将精力和时间花在护理管理探索上,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同时可以解决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资料较多、占用空间大、保存期限短、纸张易变黄等问题,减少资料保存空间,保存期限长,避免资料受外界环境的腐蚀[3]。中医医院护理信息化发展速度总体较西医医院发展慢,中医护理管理者应用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大大推进实现自动、高效、全面的中医护理业务及培训管理进程。

3.2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全面管理护士作为医院重要的人力资源,护士的整体素质、工作积极性、队伍稳定性直接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影响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4]。要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护理人员业务技术动态信息。能真实记录每个护士成长的轨迹,管理者可以便捷地掌握护士业务技术信息、个人业绩以及技术能力测评情况,从而为选拔护理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做到合理评聘,量材用人。

3.3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护理人员可以相互查阅院内培训学习情况,很大程度提高培训出勤率,培训内容共享,方便护理人员查找和复习。

3.4护理信息化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护理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计算机工程师是技术人员,对于护理管理流程及需求相对不熟悉,护理管理者要结合本院的实际提出自己的需求,使得研发的软件更能贴近临床,更科学,避免浮夸和表面形式化。

总之,业务技术档案是一个动态信息,而传统的手工人事档案内容简单、条目单一,无法对其作出全面、完整的评价,不利于护士能力的发掘和评价。通过使用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系统,我院的护理工作从手工到电脑、从宏观到微观、从主观到客观,都有了很大改变,大大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护理水平及护理人才的选拔[5,6]。

参考文献

[1]王莉芳,王玉娟.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信息管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6,4:247-247.

[2]魏春波.浅谈新形势下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304.

[3]王晋.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2,17(4):301.

[4]魏畅.决策支持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9-10.

[5]张琼瑶,李红,陈美榕,等.信托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优质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5-8.

[6]杨金东.护理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148-149.

护理业务学篇4

[关键词]冬梅护理;护理教育;卫生事业;渗透;推广

近几年来,很多护理研究工作者对护理专业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本质就是关怀教育,也就是说人文关怀这一特征在护理工作中日益重要。“冬梅护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在护理过程中体现的更多是关怀服务,并对鄂州地区的护理教育和卫生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冬梅护理”品牌的内涵,丰富护理专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社会中。

一、冬梅护理的相关概述

“冬梅护理”品牌是在鄂州市中心医院成立的,并以原护理部主任梅的名字来命名,于2004年10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注册。“冬梅护理”品牌关注病人身心各个方面,主动为病人提供一条龙服务,能够让病人从入院开始就享受到优质、便捷和亲情式的服务,充满人文关怀。从注册到现在,“冬梅护理”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该品牌不断创新和补充,其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从2004年至2017年,“冬梅护理”先后开展了人文服务、亲情服务、感动服务、心灵沟通以及温馨细节服务五大项目,这些项目已经成为“冬梅护理”的核心竞争力。人文服务就是要求工作人员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爱护照顾病人,理解病人,维护患者的尊严,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来为患者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亲情服务就是让护理工作人员运用自身的技能,向病人奉献爱心,并根据病情定制差异化的“亲情服务路径”;感动服务要求工作人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暖心服务,让患者和家属产生惊叹的感觉,并为之感动,例如消化科的“电话告知提醒服务”等;心灵沟通即要做好与患者的心灵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将有关病情知识、护理等内容告诉患者,并积极解答患者的问题,做好服务,适应角色转换,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温馨细节服务,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护理人员从细节出发,观察入微,为病人提供全面的、周到的贴心服务,从小事做起,不忽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1]。经过多年的实践,“冬梅护理”品牌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断渗透影响着鄂州地区护理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湖北省卫生厅还将其作为业内典范,并面向全省推广学习,其真实的护理场景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并要求全国护理战线学习“冬梅护理”精神。

二、冬梅护理在鄂州地区护理教育及卫生事业中的渗透与影响

(一)冬梅护理在护理教育方面的渗透

1.学生态度的培养

冬梅护理对护理专业教育的影响与渗透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的培养上。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培养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载体或者切入口,学生也难以真正体会这种人文关怀情感态度的内涵,培养效果也不理想,一直以来这都是困扰教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难点,甚至很多教育专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途径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们在态度培养方面有过一定的成效,但是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毕竟涉及态度问题,就必然会存有差异,在态度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很难把握学生理解的方向是否发生偏差,也很难把握学生理解的深度,因此只能从大体上感知学生的领悟情况。“冬梅护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服务品牌,它囊括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一系列的服务,例如人文服务、亲情服务、感动服务、心灵沟通以及温馨细节服务等,这些服务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通过这些服务,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更好地掌握态度培养中的原则和要求,进一步丰富其自身的体会,将态度培养的抽象问题转换为实际感悟问题。[2]同时,我们相信学生在顺利达到态度培养的要求后,就能具备一个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冬梅护理”服务,在实践中产生新的理解,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冬梅护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护理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护理态度,但其护理态度存在承载实体,即服务内容,因此“冬梅护理”的引入对学生态度的培养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帮助,既解决了无素材的尴尬,又降低了个体态度的差异,提升了态度培养的教学效果。

2.重点专业的建设

“冬梅护理”品牌建设是我校骨干建设重点专业———护理专业的特色,通过校企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明白当前学生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结合社会需求给予护理学生一定的锻炼平台。既然护理是我校的重点专业,那么护理教育者必然会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个人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而如果将“冬梅护理”的理念引进教学课堂,将“冬梅护理”的精神贯穿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训练中,从而使学生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成为新型的二十一世纪复合型人才,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地提高,这为国家重点建设护理专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专业提升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具体来说,“冬梅护理”的引入会对人才质量产生如下影响:首先,“冬梅护理”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观念,重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不是仅仅强调护理技术,其人文服务和感动服务充满了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以及专业素质,注重全方位的培养与发展。其次,“冬梅护理”对学生的沟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心灵沟通方面。“冬梅护理”的心灵沟通是一种深层次的沟通,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有声方式或者无声方式来帮助病人答疑,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及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及时适应各种角色的转变,做到病人满意、社会满意[3]。同时,“冬梅护理”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护理实践工作,结合“冬梅护理”的理念来感受不同类型的病人对不同事物的需求情况,从而总结出一般规律,实现从个性到共性的升华,并做好分类,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原有护理服务的不足,不断创新方法。

(二)冬梅护理在卫生事业方面的渗透

“冬梅护理”是由鄂州市市中心医院创立,鄂州人深有感触:那是一种心贴心的呵护,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可见,该护理品牌已经成为鄂州地区护理事业的光辉里程碑。另外,将“冬梅护理”引入护理教育课堂,在实现该品牌与专业院校融合的基础上,其成立了“冬梅护理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和“冬梅护理技术服务中心”,为全市的健康卫生服务,提供健康咨询、急救知识教育、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等服务。这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居民的卫生意识,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大大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染率,从而为居民的健康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从长远来看,我们还可以打造一套合适的健康服务机制,涵盖疾病防范、自我保健等多项内容,从全方面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使其知识理论化、系统化,及时根据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选择不同的服务项目,从而更好、更彻底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三、冬梅护理在鄂州地区护理教育和卫生事业中的推广策略

(一)创办校园活动,提高居民的参与性

每年的5月12号是护士节,这一天对所有的护理人员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为了推广“冬梅护理”品牌,我们可以通过创办节日活动来增加社会的认识和认可,在潜移默化中推广“冬梅护理”服务,尤其是对高校来说,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节日活动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致辞宣誓,让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神圣感,明确自身的使命感;第二部分全面介绍“冬梅护理”的理念和内涵,让学生从宏观方面对其有一个较好的理解,详细分析其要求和技能;第三部分学生现场护理实践,使学生临场感受“冬梅护理”,增强个人体会,为后续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居民前来参加,这样可以使广大居民对“冬梅护理”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这也是居民健康服务机制和“冬梅护理”服务相融合的一个表现,这样居民就不仅仅是服务机制的接受者,而是成为服务理念的感受者,一方面可以解决居民在应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宣传,依靠群众的力量,不断增加受惠群众。同时,为了做好“冬梅护理”的推广工作,学校还可以定期向居民调查服务情况,邀请居民指出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对这些回复进行整理,统筹解决,要做到在推广的时候兼顾服务质量。

(二)举办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互动性

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主题班会,内容多样,形式亦是如此,其宗旨就是要让学生爱岗敬业,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精神。我们可以将“冬梅护理”和主题班会结合起来,开展以“冬梅护理”理念为中心的班会,并要从大一就开始举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牢固的护理服务理念[4]。其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将原有的“冬梅护理”相关视频进行整合和剪辑,将其精华部分展现给学生,使其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2)组织学生参与“冬梅护理”服务的流程,在实践中感受其服务理念和内涵,从而使该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并从中考查优秀的学生,为日后的专门训练和人才培养奠定基础;(3)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例如,去养老院照顾老人,与艾滋病患者零距离接触,从而培养他们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以便做好冬梅护理的各项服务。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形式,活动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参与交流,谈谈各自的心得体会或者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经过学生的交流,相信一定会取得新的成果,从而促进主题班会的顺利开展,将班会意义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提高其价值。

四、结语

“冬梅护理”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国家注册护理品牌,对鄂州地区护理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为此我们不仅要明确其影响是什么,还要通过合适的途径来推广“冬梅护理”服务,积极创办校园活动,举行主题班会,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性,以便深入调查此护理品牌在地区的影响,掌握其规律,为进一步建设此品牌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小芹,李红萍,熊娟,等.“冬梅护理”融入优质服务的实践与成效探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174-175.

[2]范志红,赵辉,严芳琴,等.“冬梅护理”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180-182.

[3]赵辉,胡来娣,高丽华.“冬梅护理”心灵沟通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4(25):2341-2342.

护理业务学篇5

关键词:民办养老;护理;康复;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02-02

一、泰州市民办养老护理问题的提出

在现实生活中,养老方式可以分为两类,首先是家庭养老,其次是机构养老。照料老人尤其是照料身体患病的老人已成为新的社会难题。中国的老人不再满足于长寿,而是希望活得有尊严。在传统的国家福利养老之外,老龄产业正在萌芽,市场提供的养老产品将给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带来更多的养老模式。这样,养老护理作为一门新兴服务性行业便应运而生,作为家庭养老的补充,机构养老目前已成社会关注热点。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许多民办养老机构也纷纷建立,并参与养老市场的竞争。但无论是家庭的孝道型养老还是机构的供给型养老都没有客观地认识护理的重要性。其实,养老护理产业在国际上发展已经超过100年,是国际上公认的一个专业。养老护理有专业的知识体系、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被国际社会认同的职业准则。对此我国有很多院校纷纷响应和开设了相关专业,专门培养和教育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民办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

目前,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公益性色彩,给从业人员提供的待遇偏低。护理人员的每月工资普遍在1 000―1 500元,远低于从事一般服务业的人员,比如医院护工、餐厅服务等。同时由于传统社会认为养老护理服务是伺候老年人的工作,社会地位较低,泰州民办养老机构还处于数量稀少、层次偏低的程度,主要提供的是照顾老人吃饱睡好的所谓“保姆式”服务,以生活上的照料为主要内容,养老护理需求数量大,但是低层次、专业技术含量几乎为零的护理工作也决定了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的提升具有很大的难度。所以经过培训的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能坚持专业工作的只占一小部分,更不用说经过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承受的一些负面的影响。相较而言,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难以发挥专业优势作用,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都不能得到有效承认。

2.民办养老护理服务从业队伍素质偏低

在泰州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中,存在一些护理素质比较差的情形。比如养老护理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缺乏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等等。从泰州民办养老护理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状况来看,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进程很不乐观。当然,现在相关职能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开始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特别是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开始了推进养老服务化的进程,这是可喜的,但是整个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还是偏低的。据测算,在泰州市民办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左右,近年来,招收聘用下岗女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一定要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作为一个强制性的职业认证的标准,在整个养老职业队伍当中通行开来,这些都应该从行业规范的层面上加以改进。

3.护理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和培训力度薄弱

养老护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泰州市民办养老护理中存在着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要求与职业培训不到位的问题。一个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应该具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职业素质,具备基本医学知识、护理常识、心理疗养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意识及交流能力,这些都必须通过系统、科学、专业的职业培训来实现。而在现实中,严重供不应求的就业情况造成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准入门槛降低,全市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因为人手匮乏,原本的社工被迫兼职或转行做护理员;而部分养老护理机构和从业人员培训意识薄弱,往往制约了养老专业化服务的深入发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自2002年7月成立以来,在该所通过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鉴定的泰州市养老护理员比例堪忧,而在连续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中,全市报名入学的学员不足1/8。报名培训的更是以单位、团体居多,个人报名者更是少之又少。

4.养老护理服务功能单一

目前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还停留在关注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方面,老年人身体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视。在精神和心理方面,老人有非常丰富的内心需求,如对增长个人才艺的需求、了解社会发展、追随时代进步的需求以及情感需求等现在难以满足。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收养的大部分是生活半自理老人,老年人有心理护理诉求的占多数。但是护理人员接受过心理护理知识培训的只占极少部分。

三、推进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服务的对策措施

1.加强民办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养老护理人才应是集大成者。从业人员应是具备一般护士的指导、咨询和支持能力,能确保护理、照料和治疗方面的质量安全,可以提供健康和营养咨询,能给老年人独立生活及社交活动提供保障,有听取和采纳老年人家属等护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能力。然而,目前养老护理从业者存在非专业、非职业、非行业、非本土的情况。由于缺乏准入门槛,养老护理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开始从业年龄偏大,更谈不上专业性。从业人员以外来打工者居多,与国外“让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照护老年人”的目标相去甚远,养老服务岗位的流动性也很大。泰州市应通过大力兴办能够培养养老护理服务专门性人才的培训机构,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由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为从业主体的局面。其次为鼓励年轻人和城市居民从事养老工作,不妨借鉴国外经验。护理培训机构的学员本人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费用由政府承担,学员学成后需从事养老护理工作,通过为政府提供服务抵扣相应的学费。再次还应注意挖掘和吸收我市高等院校培养的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特别是男生生源,丰富人才结构,比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毕业生有着较好的社会口碑;应该大力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养老、护理、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培训,充实合格养老人才队伍,在这方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2.加强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泰州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持证率较低,大多数没有配备专业护理、老年心理学、法律咨询、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在养老护理工作中应注重规范化服务。首先,护理工作要注重工作程序,护理的岗位是在老人身边,老人的生活护理就是照料老人的日常个人起居、清洁卫生、饮食、洗洁、大小便处理甚至到一块尿布、一根约束带的使用,都要有详细的流程,对哪一级别的护理要求提供哪些服务、内容都有明确规定,都要实事求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白天晚上一个样,有家属无家属在一个样。其次,要注重个人事情处理程序。对某些事情有些看法是正常的,有些思想情绪也是正常的,但是绝不可带着情绪工作,任何事都要按章办事。最后,要注重和家属沟通的程序,家属来院探视一般都会直接和工作人员沟通了解老人生活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度,该讲的就讲,不了解的就不要讲,严禁私下打电话或以其他形式联系家属。从护理员本身来看,一是培训与工作的矛盾,从短期来看,安排培训必然影响工作;二是护理员队伍老化及文化程度低,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逐渐减退,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加强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3.加强心理护理教育,转变护理模式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身体日渐衰老,常出现孤独、抑郁等一些特殊精神心理变化,影响着其老化过程、健康状况、老年病的防治和预后。但在对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调查中发现,接近90%的养老护理员自认为可以发现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了有效护理。可见这与老年人的实际心理状态是不符的。这就表明,目前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4.加强保障机制的构建

泰州市应建立健全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推行政府为特殊老年困难群体购买服务;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优待服务;要求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高龄老人、困难老人发放高龄养老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促进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完善老龄法规体系,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进程,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和普法教育,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宣传和落实工作,增强全社会老龄法制意识;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重点在涉及老年人医疗、保险、救助、赡养、住房、婚姻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目前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社会保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机构内养老专职工作者应享有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休假的权利和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只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才能够促进民办养老服务的发展。

“养老问题”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养老方式和社会服务模式已经刻不容缓。民办养老机构,是泰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尚不完善、公立养老机构发展和服务难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的状况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对缓解当前养老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民办养老护理人员工作及生存状况,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专业化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落实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养切合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相信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泰州市的老年护理事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红,张妍蕊.对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2).

护理业务学篇6

关键词:护士 素质 护理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51-02

随着健康的改变,护理观念和护理工作的模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新型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使护士成为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术的提供者、管理者和健康的教育者。而我国护理教育层次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中专学历为主体的护理人员队伍已无法满足护理岗位的要求,必须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加强护士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把目前的操作型人才转变为智能型人才、从业型人才转变为创造性人才。

1 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组织在特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在护理工作中强调“病人至上,满意第一”的原则,一切以病人的需求出发,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由主动服务变感动服务,开展知识化服务(健康教育),个性化服务(个体需求),知情服务(服务对象的知情参与),温馨服务等,从而达到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1.1 树立良好的职业观

通过录像、讲座等形式宣传护理界楷模,使护士能够正确看待护理工作,正确理解工作中的苦与乐、得与失、索取与奉献,不断激发护士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要求护士学会“换位”思考,对病人一视同仁,不能以貌取人,不能有贵贱之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2 塑造美好的形象

必须按照医院的要求着装,做到干净、平整,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走路时,步态要快速而轻盈;站立时,双脚相对、双手自然下垂或握于腹前;说话时,面带笑容、文雅和气、有礼貌;工作时,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窗轻、取放物体轻。

1.3 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客观工作规律的反映,其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具有约束力。护士必须掌握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各项操作规程、等级护理、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等。

1.4 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

随着护理工作的市场化,服务第一、质量至上的宗旨已成为护理专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立足点。护士要学会察言观色,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对病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不合理要求要耐心解释;病人以费用产生疑问时,积极协助患者查询,妥善处理;发现病人对诊疗不满意时,及时向护士长及科主任反映,有针对性地采取疏导措施,避免矛盾激化;水、电、厕所、膳食情况等出现问题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使病人在安全、舒适、温馨的休养环境中早日康复。

2 构筑护士知识结构,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护士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继续教育已成为开发护士职业能力的终身教育。对护士的继续教育采取有选择性、针对性的教育方针,拓展知识面,强化实际工作能力。

2.1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专业知识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医学基础知识是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的基础。护理专业知识是指基础护理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基础护理是护士完成本职工作的基本功,专科护理是完成护理任务的理论核心。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讲授国内外护理的新动态、新进展;定期有目标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丰富护士的专业知识。

2.2 普及文化科学知识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研究和解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护士必须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知识水平,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熟练应用电子计算机。在新的知识构架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观念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培养良好的人文、心理素质。

2.3 提高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对象的学识、能力、个性、嗜好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护士按不同层次,实施不同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首先,采取学习班及会议交流等形式对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护理健康教育程序的学习。然后,选用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电教手段的直观教学,有利于提高人群的接受兴趣、理解能力;正面宣传和反面举例的方法可有针对性地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从简到繁,从已知到未知,理解性记忆各种卫生保健知识。

2.4 提高外语能力

由于护理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国际间护理学术交流的增加,共享信息与资源已成为可能。护理工作的国际化不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而且必须掌握良好的外语交流技巧。

2.5 重视护理科研

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促进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更新的有效措施。凡护理工作所接触到的问题都是护理科研的课题,可灵活运用观察法、科学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法,对健康及疾病进行研究。

3 增强护士卫生法律意识,防范护理风险

医学的复杂性、双重性、特殊性决定了护理职业具有高风险性,而护士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对一些可能引发的护理纠纷认识不足。我国的卫生事业正逐步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对于护士来说,应了解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卫生法律规范,明确自已在工作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正确履行护士的职责。

3.1 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应用多媒体形式讲授护理与法律的理论概念,正确理解护理与法律的关系;定期举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讲座,组织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竞赛;结合新闻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组织护士讨论,给予正确引导。

3.2 从法律的高度规范护理行为

学习各种诊疗常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到基本功功扎实;科学评估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如实地告知患者,履行签字手续;护理记录要及时书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4 加强对护士的系统培养,提高临床带教的整体水平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在学历和带教水平上与快速发展的护理教育还有一定差距,应为带教老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环境,使她们成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先进教学方法的合格带教老师。临床带教中,以友好的态度与护生交流,容许护生表达自已的思想和见解,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及时、主动向护生传递职业性感染的自我防护知识;对护生进行科学化、系统化、有目的的护理操作示范及指导,尽量做到“放手不放眼”,让学生独立完成护理操作;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及循证护理等先进的学习方法。

护理业务学篇7

在200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为卫生工作重点。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护理服务还远远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目前社区护理与医院护理有所不同,其工作目标和服务对象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必须有专门的护理人才,然而对全国各医学院校进行调查,发现开设社区护理专业的高校无几,造成社区护理人才缺乏,也是限制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1 社区护理建设发展现状

1.1 国外社区护理建设现状:近100年来,发达国家、地区的社区护理和社区护士的培养已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在美国,护生到了4年级,学校为学生提供300学时的家庭护理实习时间。在韩国,大学4年级时,安排学生参与病人的出院计划制定、病人家庭的访问等活动,另外开设从事家庭护理的护理专家培训课程,培训时间为600学时。考虑到面向社会的实践,多数院校都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教学场所。如迈尼多大学的教学计划明确指出要提供一系列社区场所的临床实习机会,包括卫生中心、护理站、学校、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英国的勃利顿大学和坎特堡基督教会学院除常见的临床实践外,还有支持性临床实践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由学生角色向自主的社区执业者角色的转变,帮助学生将学习经历与社区工作环境结合起来。本课程安排在普通临床实践之后,持续12周,此期间也有临床老师指导,从而完成由学生向工作人员的衔接。国外的社区护理教育定位在较高层次,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社区护士的学历已达到本科、硕士及以上层次。如美国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者占社区护士的44.3%,2000年社区护士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1.6% ,远高于医院护士7.6%的比例[1]。

1.2 国内社区护理建设现状

1.2.1 社区护理需求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相应的社会保健需求也不断增加;持续增长的医疗费用给个人和家庭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健康护理的需求已不再只是基本需求,而是趋向于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及选择的自由性、便利和经济的程度[2]。“方便和经济”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最大特点,使人们对社区医疗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人将选择社区,与此同时,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社区护理这项工作。

1.2.2 社区护士综合素质偏低:对我国九省、市、地区和乡镇的卫生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学校的235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基层护理人员的学历以中专为主的占85.0%。2006年我们对湖北省宜昌、荆门、襄樊三地进行的调查也显示84.3%的人员第一学历为中专,高职称人员比例低(仅2.0%),17.7%的社区护理人员尚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社区护理服务大多集中在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几个方面,对于精神卫生、临终关怀、计划生育、社区卫生诊断、家庭护理等方面的服务较少。有40.5%的社区护理人员认为继续教育不够或学历偏低是影响社区护士素质的主要因素,60%以上的社区护士愿意参加3个月至半年的全科护士培训提高自己的能力。虽然80%以上的社区护士对目前的社区护理工作持满意态度,但由于认为社区护士社会地位低、护士编制不足、工作超负荷、领导不够重视、居民不配合、设备欠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其工作和提升个人能力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学历素质参差不齐,职称结构不够合理,说明我国社区护士的素质有待提高和加强。

1.2.3 社区护理教育相对落后:由于我国社区护理起步较晚,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质量不均,大部分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只限于单一的医疗服务。社区护理教育定位及培养模式不明确,对社区护士人才培养及教育重视不够,致使我国社区护士大多未接受过以社区为方向的教育与培训,无法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至今尚无医学院校开设社区护理本科及以上课程,即使在中专及大专院校也十分少见。国内学者对于社区护士的培养和护理专业课程曾提出多方面设想,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沈慧霞、梅人朗等提出社区护士培养要以社区为基础,安排多种社区场所的实践,同时接触社区,加大实践比例。虽然都各有成效,但相对于社区强大的需求来说,仍显不足。

2 高等院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的意义

2.1 高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在追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对预防保健知识需求日益增加, 社区护理将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方向,社区护理人员更应该是一个具有护理医学知识背景的社会工作者,他们应该逐步成为社区老百姓的保健“领袖”。由此,中国将有一大部分护士走出医院进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3]。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2月21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指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对社区护士的培养,国外以学校教育为主,而我国由于社区护理开展较晚,社区护理教育相对滞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虽然短时间内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教育模式来满足人们对社区护理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从提高社区护理质量的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必须加强学校教育[4]。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高等院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有助于促进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培养社区护士及其技能势在必行。

2.2 高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有利于提高护生素质:护理学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科学[5]。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1997年组织中专护生开展社区康复护理以及江苏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社区护理教学实践的结果均显示,学生参与社区护理活动有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提高,利于培养护生的社会化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服务性学习的能力,利于培养良好的专业思想。通过接触社会实际,增强了护生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社会适应性[6]。

2.3 高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有助于增强护生就业竞争力:在对山东省6所高校1 270名护理本、专科生进行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并对各高校老师、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由于护生对社区护理的了解程度不高、自学能力不足无法胜任社区护理工作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护生不愿意选择在毕业后到社区就业[7]。对郑州某高校2006届140名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亦显示,由于传统思想观念、发展机会、经济收入等对本科生的择业有较大影响。在调查前,社区护理课程已经开设,但是部分学生依然忽视社区护理,说明单纯理论授课效果不好,学生没有切身感受。应该加强社区护理的实地实习,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社区护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8]。将《社区护理》作为必修课或开设《社区护理》专业并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经过全面、系统的社区护理学习和实践,护生对于各方面的护理专业知识都有了充分的理解,增强了其信心,对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就有可能转变就业观念,愿意到社区去工作。而经过了社区锻炼的护生,因为其知识的全面性和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具备全科型护理人才的潜力,在竞争社区或非社区的工作岗位时,都更有实力。

3 高校参与社区护理建设的可行性

3.1 国家重视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l997]3号)做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的重大决策以来,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截至2003年年底,全国已有95%的地级以上城市、52%的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至2 89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 338个。在200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给我国的社区护理和社区护理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3.2 高校可依托现有教学资源开展社区护理教学和培训:社区卫生服务的大力开展,使得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教育还未同步发展的情况下,部分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较高年资护士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值夜班者被安排到社区工作。但高年资护士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且由于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在护理对象、护理实践范围、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因而他们并不能真正承担起全面的社区护理工作。从短期来看,规范、系统的岗位培训不失为一条促其转行的有效途径。根据我们的调查亦显示,60%以上的社区护士愿意参加3个月至半年的全科护士培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卫生部科教司制定了《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按照此大纲要求,社区护士要接受375学时16个方面、62项内容培训,包括全科医学、健康教育学、妇幼保健学、老年保健学、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及现代礼仪学等。根据21世纪的护理发展趋势,护理专业教育课程结构改革中亦增设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除了内外妇儿等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护理心理学、老年护理学、营养学、护士礼仪、人际沟通和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课程,已形成了体现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的全新护理课程体系。高职院校拥有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拥有精良的实验设备和模拟实践场所,拥有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附属实习医院及其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拥有其他社区无可比拟的高校社区,高等医学院校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社区护理教学或与当地的卫生主管部门合作进行在岗护士的转岗培训工作。

3.3 高校社区是护生实习的重要基地:高校社区的主体是教职工和学生,主要是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化层次比较高,自我意识强,上进心强,工作与学习压力特别大。在社区教职工群体中,离退休人数比例大,老年人集中,老龄化严重,空巢家庭多,大多数老年人由家庭和保姆照顾。调查显示,全国高校有12.6%的教职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近20.23%有心理障碍。高校社区在群体构成、文化程度、工作学习紧张以及老年人比例高等方面有其独特性,急需来自社区方便快捷的医疗护理服务。但当前高校护理人员普遍知识老化,难以承担健康促进、社区保健的重任,特别是高层次的护理人才短缺,影响了高校社区护理的开展。高职院校护生正在学习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既需要通过实践来深化对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亦需要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来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而目前的高等院校护生临床实习多为1年(其中有的医院没有安排社区护理实习或时间仅为2周左右的社区护理实习),不能满足社区护理教学的需要。社区护理教学通过在高校社区进行实习,不仅方便而且也保证了护生的社区护理时间,同时又弥补了高校社区护理资源不足,还可在高校社区中普及医疗常识,给予社区师生员工饮食、用药、运动、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或治疗,促进高校社区整体健康的发展。护生通过在高校社区中锻炼,人际沟通与交往的能力和健康教育的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4 结论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猛,学生在社区的学校、街道和医疗组织机构经过实践能力的锻炼,使之在短期内获得岗位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宜开展社区护理的需要,这是解决我国社区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已增设“社区护理学”专业,部分院校也在试着进行此专业的教育改革,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事业和社区护理教育来说,我们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医学院校设置社区护理专业,加强社区护理实习基地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社区护士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真正帮助社区护士加强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做到学以致用,最终全面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玉. 国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

[2] 曲自奇,段秀华.社区护理需求是培养社区护士的发展方向[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6):718.

[3] 吴秀云,陈会波,朱亚南.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机遇[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4:227.

[4] 闫 红,刘书文,宋永慧. 浅议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3:166.

[5] 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5.

[6] 辛崇萍,叶 昕,杭小娟.护生参与社区老人健康教育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6,7:56.

[7] 方 虹,蔡碧娥,徐建董.山东省本专科护生社区就业意向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l0(20):6.

护理业务学篇8

关键词: 课业 新生 专业认知教育 高职护理

课业一词译自英文assignment,也有人将其英译为“lessons”,“schoolwork”。原意可作课题、任务或课业解,但取义上多为专业课所用。有些高职院校在与澳大利亚TAFE合作办学过程中,经常使用assignment这一教学术语,并用中文“课业”一词与之对应。课业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较为广泛存在的形式是“课程作业”,是指教师根据课程计划中的学习情境结合职业要求设计的,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一般包括题目、背景材料、项目任务和评价标准四部分[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协作完成对任务的综合设计、文本书写等工作,有效提高护生综合护理能力,为高职护理应用性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近几年,我校尝试在语文、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等多门课程中使用“课业”作为学生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课业”的使用也极大地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和教学效果[2]。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在学生五年的学习生涯中,各个学习阶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各不相同。从行业对护理人才的能力需求看,在各阶段将各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护理职业进行联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特别提出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利用学生各阶段的临床见习机会,布置与护理职业相关的分层“课业设计”,学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完成相关任务,从而达到能力的分层培养。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我校特色的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而开展的课业实施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特指我校入校初、未开始理论学习前、军训结束后的学生。此时学生刚接触学校和老师,未曾开始上课,能听从老师安排,有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兴趣;对专业理解甚少,对新专业有新鲜感;期待穿上护士服,期待了解未来的职业和工作环境。

1.2方法。根据我校“三阶梯”的人才培养模式[3],专业认知教育安排在正式的理论学习前,时间长达一周,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护理专业,了解未来的职业、就业发展情况,提早进行合理的、有预见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认知活动紧循“以生为本”的宗旨,含“专业介绍、解惑引导、适应提升、走进临床、梦想起航”五大模块。

1.2.1课业设计的基本框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新生对护理专业的理解还不太透彻,课业设计的主题不宜选择难度过高。为了让新生提前感受护理文化、了解临床工作氛围、熟悉未来的服务对象,学校特别安排学生参观校外多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因此,借校外实训的平台,围绕护患关系、职业道德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专业教师创设出紧密结合护理职业问题的情境,提出符合新生能力培养的课业――护理职业道德、护理礼仪。

每个课业设计可以设置2-3个能力任务,如:访谈2-3位临床护士,谈一谈对护士职业道德的认识;制作PPT,在班级内宣讲护士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访谈2-3位护士长,调查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的仪容仪表要求;编制情景剧,团队展现护士礼仪等。任务设置既应简单明了,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能太过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鉴于新生的专业能力还不足,每个课业仅包含3-4项知识点或技能,如:护士职业道德主要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概念及职业道德的内容等;护理礼仪主要让学生掌握站、坐、行、蹲等礼仪要点,护士服、护士帽的正确穿戴方法。

为形成规范,对课业统一设计格式,含扉页―情景案例―项目任务―项目设计―参考的学习资源―课程知识应用情况―项目实施途径与过程―能力标准―总结与反思―评价,学生按照规范步骤进行课业设计。

1.2.2课业设计的实施流程。课业实施过程包括前期构思、资料收集、资源汇总(包括所用的网络、文献、参考书、医院或社会资源、仪器设备资源等)[4],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般3-5人一组,一人担任课业负责人。课业负责人进行任务分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把控大局,定期检阅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并根据资料收集或调研情况及时进行任务的调整或增减。具体的任务或实施课业的形式有:资料汇编、文笔书写、沟通、调研采访、PPT制作、视频录制、情景剧编排、展示汇报等,根据完成课业的需要合理选择所需方式。每一位成员均有相应任务,均参与到课业设计过程中。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校内指导老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同时进行指导,小组的课业设计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2-3遍,针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改进建议,及时补充、修改文案,完成课业任务后,小组制作PPT,在班级内汇报小组完成过程及特色创新之处,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等评出最佳作品进行班级展示,一份课业的完成周期为1-2周。

1.2.3课业设计的评价方式。课业设计强调学生能力展示的过程性要求,结果展示可有视频、PPT、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鼓励创新。制定统一的评价表(见表1),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院校合作性评价等开放式评价模式,客观公开地对小组课业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小组根据点评进行反思总结。

2.成果

2.1提高了学生的多种通用能力。从接受课业到成果展示,学生的沟通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资料收集的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比如:在护理职业道德的课业设计中,学生搜集热点新闻,并对临床护士进行采访调研,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主题演讲。为了探讨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辩论赛,在专业中融入自己的见解,既让学生勇敢表达自己,又让学生在博弈中进行知识延伸,能力得到提高。为她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模式基础。

2.3形成了新生的正确专业认知。课业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就业,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的认知,借助临床实践平台,提供才华展示舞台,用课业记录学生的成长,为专业认知带来正向发展。比如:在护理礼仪的课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临床调研、校内学姐采访,总结出规范护理礼仪的基本要求,并制作PPT进行礼仪规范的汇报讲解,为更形象地进行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舞台剧、编排礼仪展示,虽然是未接触过专业的一张白纸,但通过自己的知识获取,已经无形地形成了对专业的认知,护士的形象已深深印刻在学生心里,这对以后的专业学习及临床就业非常有利。

在新生阶段,可设计的课业议题还有很多,课业设计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局限,都要依据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来定,其宗旨就在于找出最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习途径,培养出符合临床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美贤.BTECHND课业的模式及其特点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6.

[2]沈建新.护理专业“三阶梯”多层次实训模式构建实证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27(24):86-87.

[3]钱美娟,姜声扬,沈建新,等.课业作为新型评价方式在整体护理能力考评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36):3433-3434.

护理业务学篇9

【关键词】 护理;人性化;服务理念;素质;创新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3000-02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医护的技术和质量,是医院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仅有高质量的医疗水平是不够,还应该拥有一支高效优质的护理人员队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和护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护理工作教学,教学重点是要把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作为工作宗旨,并能够正确预测患者的隐性需求,高效优质地为其提供服务。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学习,是强化医院服务资源的保障。医院的发展和壮大可以通过提高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来实现。下面谈谈人性化护理的教学问题。

1 人性化护理的概念

人性化护理在美国是“人性照护”,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最先倡导,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人性科学的认知和感受,以人性化的护理理念给予病人照护。人性化护理是最近一个时期,在我国护理行业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可以最优化地为病人提供服务,改变过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向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说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实施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患者的心理、身体都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要求护理人员的工作,不单要具有高超的技术操作,还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需求,体现以人的健康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

2 加强人性化护理教育的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保健的要求水准也越来越高。住院期间,患者要求护士不能机械地只把执行医嘱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患者更希望护士能在工作中融入人文性,体现人性化。所以对于护士是素质要求更高了。首先要求护士要具有一定护理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的理论知识;其次也是人性化护理所需要的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道德等知识和修养。需要护士展示给患者一个特别的精神风貌,这个精神风貌是患者需要和认可的,是能够给患者带来舒适和安慰感觉的行事风格。在教学中,可以组织《我是患者》的换位思考讨论,充分体会患者的心理需求,真正愿意为患者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

2.2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服务,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护理工作最核心的主观因素,没有一种服务意识,是很难做好护理工作的,教育学生真正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为了病人健康的护理观念。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患者来到医院治疗是因为病痛,因此他们承受一定的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服务的对象心理状态也是千差万别。他们需要同情、帮助、安慰和指导,比健康人的心理状态还要复杂。因此舒适护理、人性化护理是最为关键的。护理服务工作尽人意、合人性,才是人性化护理的核心理念,使病人在接受良好的治疗同时,还能感受护理人员的人性关怀,尽快康复出院。

2.3 创新人性化服务 护校的学生他们还没有真正接触患者,没有真正深入到医院进行实际护理。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要研究和探讨创新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人文护理,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实践中有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因护理不当而产生的纠纷。

教育学生开展方便关爱无死角的大讨论,怎样用具体的护理实践体现尊重患者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创新服务方式,比如开展亲情服务、温馨服务、宾馆服务的护理教育,以病人的满意为第一标准。

护理工作的理念应该转化,从“方便管理”向“方便病人”转化,强化护士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病人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等意识,培养学生工作中养成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在教学中规范人性化称谓用语,构建温馨和谐的病房文化,怎样进行病房内的布置和装饰,让病人有家的感觉。做到护理工作目标是“护理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做一项护理操作,出一个精品”的服务目标。养成学生遵守制度的习惯,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让标准和制度与人性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强化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力争做到擅长交流、善于与病人沟通、掌握护理技巧、对患者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可亲。培养学生养成轻松、健康的业余爱好,避免以后工作中压力过大难以承受,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态。具备和患者沟通的能力,能够给患者缓解压力,增强患者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懂得护理工作要维护病人的尊严,保护病人的隐私,真诚地关心他们的恢复和治疗情况。

2.4 灵活执行规定 教育学生作为护士,要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够和善于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全心全意地关注病人的痛苦,对于他们住院期间的不便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热情为患者服务,替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在医院有在家的感觉,让病人满意。强化学生树立病人满意为护理的最高目标的服务理念,拥有一颗博爱之心同情、关心、宽容和接纳病人,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2.5 加强实践锻炼 学生在校学习是为日后护理实践做理论准备,然而理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实践问题。因此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应重视实践,让学生深入到医院中进行实地护理,亲身体会护理工作的感受,积累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实践护理还可以使学生尽早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使护理和实际工作的距离变得更短。

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树立学生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以换位的思考方式和患者进行交流,积极进行护理实践,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性化护理的理念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始终。

参考文献

护理业务学篇10

关键词:中职生;养老护理员;前景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到2015年,宁夏的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与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3,与自理老人的比例不低于1∶10,但是宁夏的养老护理员队伍遭遇了空前的尴尬,这就使相关政府部门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医学、管理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一、养老护理员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1)我国将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将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年均增加800多万老年人口。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2400万,年均增加100万。

(2)宁夏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全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速为3.2%,而我区达到了5.1%。预计到2015年,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9.3万以上,约占总人口的12.7%;2020年,将达到110万以上,约占总人口的15%以上。

(3)居民健康养老观念不断增强。空巢老人以及夫妇双方赡养双方父母的压力过大以及国家老龄化人口急速增长的趋势,老年人目前由过去的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向社会化养老转型。更多的老年人在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公寓等社会服务部门度过老年生活。

2.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按照我国推行的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计算,全区养老护理员缺口率约7万人。然而,我区养老护理人员还不到500人,且98%没有经过规范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寥寥无几,且普遍存在服务水平低、学历低、年龄偏大、不具备专业技能的特点,养老护理员队伍数量和质量的短缺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养老事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发展刚刚起步

2008年以前我国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虽然从90年代以来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只是使学生粗浅地了解老年护理知识,不能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老年护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合格的老年服务业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是社会所需,将大有发展前景。

二、我校护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1.护理专业分布情况

宁夏卫生学校(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青铜峡职业教育中心、宁夏青松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职业院校都设有中专护理专业,每年毕业生近几千人,目前我校护理专业2012-2014级在校生达2313人,是宁夏护理专业招生办学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

2.护理专业中专层次就业存在的问题

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并有一定比例的本科、硕士、博士比例,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相对中专生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护理人才无论在职业修养、心理成熟度以及基础理论、技能方面都更胜一筹,因此,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招聘大专以上学历护士更具有市场价值。

三、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首先增加对老年护理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其次重视与宁夏老年护理中心的负责人每年定期合作完成一批学生的“国家中级老年护理资格证”培训认定;大力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实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为社会培养更多亟须的专业护理人才,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护理专业师资队伍

首先,我校聘请从事老年护理事业的专家指导专业改革;其次,我校积极选派教师到老年医院、社区、相关机构学习引导教师接受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实践、锻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最后,学校通过在职培训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工作标准,为老年护理教学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3.实训条件配置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