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手法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18:56:45

象征手法的作文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1

一.由此及彼的联想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才能实现。它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柯罗连科的《火光》,写在黑夜中航行,前边突然出现了一点火光,不管它若远若近,总是那样吸引人。但是在这里,作者仅仅是在描写火光吗?不是,他分明还有深远的寄意。这里的火光,正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泰戈尔的《萤火虫》,用“萤火虫”来象征世上一切微小但并不渺小的事物,通过这一意象,诗人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生命的意义不是以外在的伟大和渺小来衡量的。在具体而平凡的物象中寄寓人生深刻的道理,以小见大。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象征祖国。休斯的《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是历史的象征。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的“星星”“诗”“蜜蜂”“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象征冰冷的现实世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二.深入浅出的意蕴

象征是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特定的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要有深入浅出的意蕴。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一文中,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文中的“山”,象征着重重困难道路险阻。文中的“海”,是一种理想境界的象征。爬山望海的过程象征着人们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抗争的过程。作者寓深意于意象中,使人读来深入浅出,意蕴深刻,让人感触颇深。在民间,一般“黑”象征“死亡”。“红”象征“喜庆”。“白”象征“纯洁和死亡”。“红双喜”象征“喜庆”。“牡丹花”象征“富贵”。“荷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

三.寄意的深远情思

还有一些散文,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是不便明说的,于是作者就采用象征手法。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全文采用了象征手法,躲过了沙皇的新闻检查。这篇散文诗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巧妙地借助暴风雨来临之际海燕勇敢斗争的情况表现,既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又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了那些害怕革命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这首散文诗,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使文章的思想、主题更加形象、可感,并且开拓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空间,实现了寄意深远的情思。

另外,运用象征手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象征事物与被象征事物之间在特征的表现上要有某种相似之处,才能引出象征意义。陶铸在《松树的风格》中,用“松树”来象征共产主义风格。2、运用象征手法,必须通过联想与想像来实现。联想,便于作者抒发感情、发表议论。想象,便于作者用形象的比拟,以引发起读者的共鸣。3、象征手法常常借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方法,但应注意区别二者之间的不同:象征是一种表达手法,多是对文章整体而言;比喻和拟人是一种修辞方法,多用于句子中的修辞。另外,象征多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适用于各类文体。4、同一意象的象征义可以是多义的。如白色可以象征纯洁,也可以象征死亡。宋代侯蒙的《临江仙》中:“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夕阳红”象征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5、在生活中,有些意象反复使用,已经有了固定的象征义。如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就有其固定的象征义。梅并雪坚强、清香飘逸;兰高雅纯洁、特立独行;竹倔强向上,气节清逸;菊傲霜艳美,高洁脱俗。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2

关键词:平面设计;突出特征;设计手法

1“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平面设计

“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 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是对物象本身与众不同的特征鲜明地表现及强调,并将这些特征置于画面的主要视觉部位或加以烘托处理的表现手法。与其他设计手法相比,“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有明显的特殊性。较直接展示设计手法而言:其内容明确,更侧重物象与众不同的魅力,企业的文化精神和产品标志等;表现手法属于提取性设计,重点突出且形式自由,使画面更清晰单纯,具有条理性、意味性。较对比衬托的设计手法而言:其内容言简意赅,通常只有一个事物或场景,理解性强;比较对象为同类主题和事物的相同点,主题鲜明;表现手法属于类比性设计,对主题和客观物象自身“与众不同”的特征的烘托突出,强调诉求点,提高关注度。“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为综合性表现手法,它具有自由的创意手法,广泛的表现形式,明确的诉求定位,不同于设计手法中的任何一个系统。“平面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是在二维的空间对图形的位置、比例、相关关系的筹划”。重在通过图形、文字、符号的组合,以“视觉”的方式表现、沟通。“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平面设计有密切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特征设计手法”的特征性与平面设计的实用性。“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是客观物象区别于其他物象特征的形象表现手法,它直接抓住物象最本质的方面,诉诸直觉,重视物象特征和内容的传播。而设计正是因其实用价值产生的,不是简单靠华丽的装饰。它要求将客观物象、传播媒介、受众融为一体。将“内容”以明确、形象的方式告知大家,更好的发挥平面设计的作用和功能。(2)“突出特征设计手法”的强调性与平面设计的诉求性。这一设计手法中的强调,一方面在于表现客观物象的功能和目的,即“传达”;另一方面在于突出传达的方式,即“视觉”。它不仅仅拘泥于对客观物象的模拟刻画,而是采取围绕功能特性为主题形象的突出强调,归纳阐释抽象、难懂的概念现象,它注重概括简化而不乏细节,注重强调内容而不乏形式。“视觉传达”即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归根结底是一个视觉问题。“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使整个设计画面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它赋予信息以秩序,赋予特性以重点,赋予概念以形式。(3)“突出特征设计手法”的意象表现性与平面设计的审美情感性。“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意是思想观念,象是客观现象,是超越了主客观存在的另一种存在。“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中的意象表现涵盖了暗喻、象征、同构、夸张等手法,通过赋予客观物象造型、特性的新颖创造,以充满了感彩、生活情趣的意象氛围表现主题,使具体的实物升华为“艺术、生活的真实感受”,给人幽默、形象的审美情趣。“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基于各种表现形式,巧妙的对客观物象的特征内含化、情感化处理,增加作品的美感张力和艺术表现力。

2“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结合

广告设计既要传达信息,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它更为集中地体现出对即时视觉效应的追求,让人们快速明白信息刺激的意图。故“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的运用在广告设计中必不可少。为了更好的表现设计意图,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对设计对象的形态与特性进行分析。首先,需突出设计传达的要素。包括产品的特殊性,顾客的关心点、需求点,厂商的企业标志和产品的商标。目的是突出自己的着重点,主动为顾客创造关注和选择的理由。同时一个自成体系的企业形象、品牌、标志的突出,能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有利于塑造企业信誉和品牌,提高品牌价值。其次,需突出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1)合理安排画面视觉部位。不同的视觉区域,有不同的影响力。“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的表现形式是将产品的关键要素置于画面的主要部位。曾有研究表明,对于一个画面,最先进入我们视域的是画面的左上方,而最弱的是右下方。(2)增大画面和视觉要素的对比度。也可以称为刺激度,对比的强度在广告设计上主要体现为画面中色彩明暗的对比、形态的比较、虚实的结合,以及整个广告与周围环境的反差设计,对比刺激强度越大,吸引力越高。(3)赋予艺术设计手法,增强广告的感染力。艺术表现手法可以赋予产品形象生命力和诱惑力,使观众产生联想,能够更清晰地突出广告主题。有趣生动的画面表现,可以让顾客产生注意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产生共鸣。(4)重视图符号的运用。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视觉传达的艺术魅力的扩展,人类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相对于文字而言,图形有独特的传播效果。“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平面广告设计的巧妙结合,使作品更有表现力。具体到设计作品中,以固特异轮胎的广告设计来举例说明。在这幅作品中,轮胎并不是主题形象,而是将要表达的产品替代在光滑灵活的鱼和具有吸盘的章鱼身上,整体形象简洁突出。初次接触画面时,我们被鱼和章鱼的动态、张力所吸引,细致观察,发现鱼的鳞片和章鱼的吸盘是由固特异轮胎所组成的。吸盘是超强抓地能力的体现,鳞片是平稳流畅的象征。此广告设计中,充分运用了“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抓住了产品的特征,通过图形的暗喻,轮胎对鳞片、吸盘的置换,突出了轮胎的特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固特异轮胎应对湿地的卓越性能。

3“突出特征的设计方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有利于设计主题的表现,其概括性和表现性,对于平面设计中客观物象与众不同的特殊能力的表达,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它具有高度的类比和提炼能力,重点突出,弱化细节,使表现内容更加概念性、简明化,设计主题更清楚具体。

“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使图形传播更清楚、更鲜明、更简洁。现今图形符号盛行,要想在人们走马观花的视觉接触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独特的表现效果。“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图形更简洁直观的承载信息,提升图形的视觉表现力和识别性,加深大家对画面深层含义的感悟与记忆。

“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使设计更有韵味、更有审美情趣。在设计过程中,它通过暗喻、象征的等创意手法赋予内容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以传达出丰富的精神内涵,使设计作品贴近生活,情感真挚,富有韵味。韵味,“从时空角度所作的描述就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又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现象”。

纵观那些优秀的设计作品,都拥有各自与众不同的特色。“突出特征的设计手法”凭借其特有的系统,与平面设计密切的关联性,成为了完成设计的有力工具。它的运用可以更充分、恰当地传播主题信息,突显作品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卢景同.形式语言及设计符号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杨琪.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战.现代广告设计理念与方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3

[关键词]象征;《红字》;创作特色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是美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极其重大,因为他至少有两方面是现代西方文学的先驱:一是象征手法在小说创作中的应用,二是对人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心理的分析。他一生写了几十部短篇小说和四部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独具一格,卓有建树。

在《红字》里,霍桑运用了多种文学技巧,如寓言、象征、比喻、幻想、意象等,尤以象征手法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正是这些象征手法能让我们理解那些犯了过失或遭受苦难的人们,由此也能让我们了解他们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同时,也正是这些象征手法,使霍桑笔下的物质世界到处充满灵性。这正是《红字》能产生经久不衰的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象征在《红字》中的表现

《红字》是一部成功之作。凡读《红字》的人都想一口气读完,不愿中途停顿,难以摆脱小说文体的魔力,总要瞪大眼睛,不断作出判断,似乎一停下,奇特的美感就会像“融化景物”一样消散。为什么这本书对读者有如此魅力呢?这主要是因为在小说里霍桑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手法是借助象征物来表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手法。作者通过象征表达的是,意识所不能达到的超时间、超空间、超物质、超感觉的“另一世界”,即把无限的深意寓于有限的事物当中。

在小说中,霍桑大量地、熟练地采用象征,使象征自然融于小说中,像小说的细胞,与整部小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并概括小说的主题。色彩的象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红字是红色。红色是一种能引起人们无限联想的颜色,在小说中它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渲染,展示出了各种丰富的内涵。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种是积极的,它象征爱与生命。根据基督教的艺术传统,红色代表了基督殉难时的血,热烈的爱。另一方面红色也有消极的含义,传统上的女人穿的衣服是红色,异教徒的偶像也常被画成红色。因此,红色也是代表了地狱和魔鬼的颜色。

与此同时,霍桑用黑色和灰色缀染那些镇上的居民和官员们,他描写那些对海丝特持有偏见的镇上居民,“老妇人铁青色的脸”、“男人们严峻而灰暗的额头”、官员们“帽子上插着一根黑色的羽毛,身着黑丝绒的紧身衣” 、“看上去像黑幽幽的木刻的肖像”,齐灵渥斯“他的黑色面孔似乎更加黝黑”。黑色和灰色象征着黑暗、死亡和邪恶,这些阴暗的令人窒息的颜色也是那个清教社会的主色调,展示了镇上人们的无知和愚昧、官员们的丑恶和残忍、整个社会的腐朽;同时霍桑用白色刻画了一个懦弱、抑郁、多病的牧师形象――丁梅斯代尔,“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 ,带着一双“大而略显忧郁的褐色的眼睛”。这白色恰恰暗示了他的性格――懦弱,注定要成为被这个清教社会所吞噬的受害者。总之,灰暗、压抑的色彩象征整个故事凄惨、悲壮的主导氛围,并反衬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的病态,同时也是“对罪恶的隐瞒”。

除了红色、黑色和灰色的选择,作者对色彩明暗的运用也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海丝特第一次被押上刑台示众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光明可以使罪恶昭然天下,所以明亮象征对邪恶的暴露。与此相反,丁梅斯代尔隐瞒罪责,在漆黑的夜晚走上刑台,独自忏悔,此时黑夜象征着黑暗掩藏罪恶。在小说的结尾,当丁梅斯代尔再一次走上刑台,勇敢地公开承认罪责时,又是在白天。小说再一次暗示光明可以暴露丑恶的灵魂。霍桑对明暗色彩的选择可谓用心良苦,其象征意义同样深刻。

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五彩斑斓的象征意义,色彩才在十分巧妙地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思想和认识的同时,也取得了一种深沉含蓄的艺术效果。

二、《红字》中象征的独特性

“霍桑的创作思想是清教徒意识、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结合。他认为‘一切都有灵性,就好比灵魂与躯体一样’。因此,他超越具体的客观事物而去抽象地揭示物质世界的‘灵性’,他在想象中去追求抽象的美。”《红字》给读者提供的是这种幽邃的景观。这是优秀的象征小说的独到之处。

1.多重意义的象征。

最典型的是A字的含义。字母“A”的象征意义显现出其多重意义,它的内涵随着情节和人物发展变化而变化,因观察者立足点的不同而各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背景的读者也有不同诠释。它既是清教徒惩罚的标志,又是残酷对付海丝特的手段;既是丁梅斯代尔过去罪过的纪念物,又是齐灵渥斯暗中寻找报复的刺激品;既表现海丝特是“天使”(Angel),又说明她“能干”(Able);它既是“通奸妇”的代号,又是德行是徽章;既是珠儿好奇之物,又是珠儿诞生的“源泉”。既是爱的象征,又是罪的象征;它既给人带来幸福,又令人痛苦。一个象征具有多种意义,大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有让读者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象征的广阔天地里领略小说的美感。

2.系统体系的象征。

《红字》中的象征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在小说中,霍桑设置了一系列自然意象,赋予它们以神秘的象征含意,似乎使一切都具有灵性,构成小说网状的象征体系,将整部小说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监狱作为象征,不仅是一座丑陋的建筑,而且还给读者启示――监狱是所谓文明社会的产物,本应当惩罚邪恶,但在这部小说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却严重地扭曲了人们的心灵,善恶已被颠倒。它象征着“文明社会的黑花”,同时它也象征着清教徒的严厉和丑恶,表示文明生活中的罪与罚。监狱事实上已成为束缚人类本性的枷锁。监狱的大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钉满了尖尖的铁钉。在这里橡木大门、尖尖的铁钉象征这种宗教习惯、风俗人情的严峻与桎槁、愚昧与野蛮、顽固与陈腐。然而霍桑在监狱门口种植了一丛怒放的野生玫瑰花。一方面玫瑰花象征着人类原初的自然欲望和顽强的生命力,表示美与善。同时玫瑰花也是海丝特以爱情和坚忍奏响生命乐章的精神的象征。阴森恐怖的监狱和它边上盛开的玫瑰花是一种总体的象征。它意味着人为的法律与自然的法则之间的对立关系。在这两种关系之间霍桑始终是站在自然法则一边的。霍桑一开始就指出文明不应当压制人类本性,否则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刑台在小说中多次出现,不仅象征着严厉的清教教规,也象征对罪恶的惩罚。刑台上的绞架是清教徒法规的严厉代表,象征公众对个人罪过的认同,即清教徒的审判及对于法律的实施。森林象征海丝特徘徊游荡的“精神上的荒野”。森林是女巫聚会、幽灵出没之地,也就成了黑暗和邪恶世界的象征。同时它也代表野性未驯的大自然,象征着人类自由放松的精神家园。同时森林又象征着自然社会必须由自然法则来支配,而不应受人为的清教徒法规所支配。在森林中间,有一条清亮的小溪。林中小溪的含义也是多重的,小溪象征着罪恶与纯洁的分界线。

丁梅斯代尔的住处紧挨着一片坟地,而齐灵渥斯则经常在墓地采草药。小说中最后以描写墓地结束,与最前面的监狱遥相呼应,可以说在霍桑笔下,墓地象征社会罪恶的滋生地,同时也象征着死亡。

3.模糊隐喻的象征。

一般来说,传统的象征要按一定的修辞规定,即象征关系的两者必须相似,而又极不相似;两者的联系固然带有主观的感彩,但必须反映客观事物间固有的联系。如“文明社会的黑花”,用忧郁、不吉祥这个客观的特点象征监狱。但《红字》有时却不顾甚至突破这些规则,把象征完全当成主观的东西,全凭个人直觉和内心幻觉,打破似与不似、主观与客观统一等规则。这一点与现代派文学的象征主义有极为相似之处。例如,海丝特胸前所戴的A字与天上的流星是毫无关系的两种东西,霍桑为了表现当时人物的特定心境,在丁梅斯代尔的眼中,那道星光似乎划了个A字,表现了他难以忍受的内心痛苦。这种隐喻性的象征有时往往比较模糊,隐晦曲折,寓意捉摸不定,晦涩难懂。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4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修辞手法;象征;双关语;比喻

英语中的修辞手法(Figures of speech),是英语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包括象征(Symbol)、双关语(Pun)、比喻(Image)、拟人(Personification)、反语(Irony)、对仗(Antithesis)、夸张法(Hyperbole)等。这些修辞手法,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可以精致地描写生活百态,传神地描述人物内心感受,犀利地表达作者观点……可以将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意蕴,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展现出来。本文,笔者将重点讨论象征、双关语和比喻这三种修辞手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希望对我们赏析英语文学作品,感悟英语文化魅力,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都有所帮助。

一.象征修辞法

象征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英语文学中,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都有运用到象征修辞法。

英国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Waste Land)是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大量的典故、语言、神话,用以象征现代社会中的“荒原人”形象,从而深刻地批判了当时腐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第一部分“死者的葬仪”中就运用了大量象征手法。

“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breeding ……

What are the roots that clutch, what branches grow

Out of this stony rubbish? Son of man……

A heap of broken images, where the sun beats

And the dead tree gives no shelter, the cricket no relief

And the dry stone no sound of water. Only ……

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

诗人用用“破碎、拍击、没有阴凉、不使人轻松、恐惧”这一系列消极的词汇,来描写“树杈、乱石、枯树、蟋蟀、干石头……”这些具体的、狼狈不堪的事物。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在这个“残忍的四月”里,荒芜的平原上,没有阴影和凉水,只有枯树和乱石;没有生活的活力,只有死亡的气息;没有追求与信仰,只有庸俗和空虚……诗人通过勾画这样一幅落寞、萧条的画面,向读者展现了战争之后人们对生活与未来的颓废心态,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腐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二.双关修辞法

双关语,就是用一个词汇来表达两种涵义,一层是表面意思,另一层则是隐含意思。双关语的按照分类来看,又分为谐音相关和词义相关。双关修辞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制造出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

莎士比亚在他的文学作品就多处使用到双关语修辞,例如《针锋相对》(Measure For Measure)中的:“……but if he be a married man, he’s his wife’s head, and 1can never cut off a woman’s head.”(……可是他要是个有老婆的,那么人家说丈夫是妻子的头,叫我杀女人的头,我可下不了这个手。)这段话中的“head”一词就是一语双关,表面意思是“脑袋、头”,深层意思是“首领、头领、领导”。在这里,将丈夫当做妻子的“头”,也就是妻子的领导,既形象生动地传递了作者的意思,又巧妙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还增添了文章的幽默感和诙谐感,读起来耐人寻味。又如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中的一句话:“To England will steal, and there I will steal.”(我偷偷溜回英格兰,到那儿偷去)“steal”的字面意思是“偷”,但在这句话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溜回”,也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并且使得文章更具有讽刺色彩和幽默效果。

三.比喻修辞法

比喻,简单地说就是比较把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比喻修辞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应用十分广泛,也十分常见。比喻修辞法主要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这里主要谈下前面两种。

(1)明喻。明喻是直接比较两种特点相同的事物或现象,常用的比喻词“as, like, as if, as though”进行连接。例如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在《暮光之城》中描写到:“You could never see the sky here; it was like a cage.”(这儿就像个笼子似的,根本看不到天空)这句话中it是本体, cage是喻体,like是比喻词。结合小说的前后文,可知作者把“这里”(暮光之城)比喻成“笼子”,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都看不到天空。

(2)隐喻。隐喻,则是指不通过比喻词连接,而直接把甲当作乙来描写,二者的相似之处并不明显,隐含在暗处。例如:“……for the sweetest music to lovers is the sound of each other’s tongue at night.”(……对于情人来说,最甜蜜的音乐就是他们在夜间互吐衷肠的声音。)这里直接将“the sound of each other’s tongue”比喻成“the sweetest music”,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点,即动听且甜蜜。隐喻使得这些句子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灵活正确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给英语文学作品中增光添彩,给读者留下带去更多美好的文学享受,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总之,掌握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对于我们理解英语语言的规律,了解英语文化,读懂英语文学作品,学提高英语阅读鉴赏、交际水平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5

关键词:象征 比喻 异同

在最初的一些修辞学着作中,我们很难发现对“象征”这一辞格的定义和评论。但对比喻却有详细和准确的论述。因为在古代文体中,象征更多地被运用在寓言故事中,寓言这种文体遮盖了我们对象征的研究。随着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口语化,写作手法也有所更新,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象征这一辞格。

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将比喻称作“譬喻”。并将其列为材料上的辞格。认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象征在《修辞学发凡》中却没被列入辞格之内,陈望道认为象征不属于辞格。

直到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才将象征和比喻都列到联系辞格的一类里。定义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种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如:

(1)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象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

王希杰将象征列到了修辞格中:象征就是不直接描绘事物,而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借助于联想作用,虽然只说乙,但可以使人联想到甲。例如红色象征热情,鸽子象征和平。

吴士文的《修辞讲话》则又将象征和比喻列到特殊性辞格一章里。说某一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相似点,就故意用另外事物来描绘它的形象。这种修辞方式叫“取比以明”,简称“比喻”。故意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修辞方式叫“以物征事”,简称“象征”。吴士文对象征的认识比王希杰对象征的认识稍显深刻一些。

通过以上的列举我们发现,修辞学的经典作品中也缺乏对象征的系统论述。

一、对象征、比喻辞格的认识

(一)象征的定义和特征

用句子做材料,象征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这种辞格叫象征。象征和比喻一样,包括三部分。通常格式是:象征本体、象征客体、象征词。常用的象征词有“象征、表示、意味、标志、预兆”等。象征的客体和象征词一般省略。象征是文艺创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描写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创作者将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大部分形象都描绘得有声有色,让读者体会其中真意。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几个常见的象征类型

象征赋予自然事物以人文特征或者以自然事物来承载人文特征。如用“兰花”来承载人类特有的“清纯”气质,兰花从而符号化,成为“清纯”的化身。松树象征坚韧是同样的道理。

1.人文历史规定性的象征。如古代民族图腾,国旗,国徽;银河象征夫妻分离,希特勒象征法西斯统治等。

2.文化积淀、文化共识、约定俗成的象征。如狐狸象征狡猾,红玫瑰象征爱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有的民族以白色象征哀悼,有的民族以黑色象征哀悼。

一般来说,来自于自然界的象征关系,带有较大的普遍性。

(三)比喻的定义及特性

上文已对比喻有所解释。为了描写甲事物,用与甲事物本质属性完全不同,但在某方面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打比方。如: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通过比喻,一弯新月像一张弓,月亮时圆时缺的特征更突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另外,有些道理,也用浅显常见的事物作喻体来说明。

比喻辞格运用灵活简便,通常以句子的形式存在,由喻体、本体和比喻词组成,暗喻和借喻中还可以省略比喻词和本体。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本体和喻体有主次之分,喻体只是一种增强形象性的手段。在本质上,比喻属于同义表达形式的选用修辞范畴。凡属于比喻这一辞格的句子都可以通过句式的变换,转化成平实陈述的句子。

二、象征和比喻的共同点

正因为象征和比喻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容易引起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和误用。象征和比喻都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如:

(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比喻)

(4)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象征)

例(3)用“燕雀”比作“庸人”,用“鸿鹄”比作“陈涉”。例(4)用“红白的花”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表达人们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象征和比喻都由三部分组成,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减。比喻可以省略除喻体外的其它部分,象征也可以省略除本体以外的其它部分。

三、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一)属性不同

象征更多地被看作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比喻是修辞学中的辞格之一。二者的这一根本区别确定了其性质和使用范围:象征属于文学范畴,比喻属语言范畴;象征的使用范围小,只限在“文学”范围内,比喻的使用范围大,涉及“文学”在内的一切语言现象;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二)两者之间同中有异

虽然象征和比喻都以相似点为基础,但象征的客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点没有直接联系,要通过读者的联想把它联系起来。如《XX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象征通过暗示,通过特别的表达来刺激、诱导人们去联想,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象征和比喻中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

象征的本体和客体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是借此寓彼,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同类的两种事物,它是借此喻彼。象征中可以用具体的本体表示某种抽象的事物,但在比喻中必须是具体表示具体,抽象表示抽象。如:

(5)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6)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

象征的客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四)象征和比喻的表现方式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象征是通过某一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概念、思想和感情,它贯穿在一个句群、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中,是含蓄深沉的。而比喻则是打比方,仅是为了使要说明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局限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比喻一般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象征则贯通全段落或全文。

(五)象征和比喻的艺术效果不同

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比喻一般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它并不是文章的主要题材,它运用灵活简便,旨在增强形象性和生动性。

象征和比喻同用在文学作品中,我们根据其修辞效果,将其看作修辞格,但在某些作品中却得将象征和比喻区别开来。正因为这样的联系和区别才使文学创作异彩纷呈,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准确地进行辨析从而灵活地运用。修辞之间也存在着辞格之间的兼用现象,有时辞格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这还需要对辞格进一步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张志公.修辞概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3.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6

象征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高尔基说,用这样的方法能更方便地、更容易地阐明所要说的话。

下面我们就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学习写景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象征手法,立意高远

运用象征手法是《海燕》一文中最重要的写作技法,“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的险恶。“大海”和“风”“云”“雷”“电”展开的殊死搏斗,象征着革命前夕革命者与反革命分子矛盾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了“乌云”和“闪电”,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光辉前景。文章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具体的形象来承载,赋予文章以深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文章的艺术性也大大增强了,给读者留下了咀嚼回味的空间。

二、对比烘托,形象有力

文中通过“乌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的对比,暴露了沙皇反动统治的黑暗与腐朽,从而歌颂了如大海般激荡的人民革命斗争和站在斗争前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斗争精神;写海鸥“”“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吓坏”,企鹅“胆怯”“躲藏”等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地飞翔”、欢乐地“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文中为了表现海燕的英勇战姿和对暴风雨的渴望之情,以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的海面变化作为烘托,详细地描绘了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之时、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三个海面景象,写出了当时斗争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海燕的英勇形象。另外,作者又以风、云、雷、电一齐出击来烘托海燕已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豪迈激昂、振奋人心。高尔基正是运用形象的对比、烘托,抑恶扬善,鞭挞丑恶,褒扬美善,才塑造出了“海燕”这一饱含力与美的艺术形象,从而吹响了一曲嘹亮的新时代进军的号角,唤醒民众,鼓励人们勇敢地投身于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去。

三、巧用修辞,突出形象

作者在文中巧用修辞,突出了主人公的英勇形象。如“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句中“黑色的闪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海燕的敏捷、迅速;“高傲”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突出了它的英勇、矫健的神态。拟人句如“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将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抓住”“将它们熄灭”赋予大海以人的动作行为,突出人民力量的强大。还有反复句,如“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作者在此重复“遮不住”这个短语,突出了“海燕”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心。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7

[关键词]象征性符号;室内设计;应用手法

象征性符号是在长期的积累中人们对某一事物形成的共同认知,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它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因个人意志改变而转移。象征性符号的这一特征,使符号接收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解读符号传达的意义。如在中国代表平安寓意的瓶子,被摆放在家中的桌子上;插有几束象征富贵的牡丹,寓意“富贵平安”;石榴多籽,籽与子同音,引申出子孙满堂之意;古典园林建筑中绘制松、鹤,取其长寿之意,表达主人期望长寿的愿望。象征性符号除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外,还具备隐喻性、文脉性等特征。(1)隐喻性。隐喻是抽象的象征手法,使用一种含蓄的符号传达信息,表现空间情感,符号本身则隐喻在空间中。(2)文脉性。象征性符号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与历史文化有密切关系,这一特点使之能够传达建筑所具有的文脉性、场所感,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借用,丰富了建筑的意义,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则会提升空间的文化意韵。基于象征性符号的特征,将象征性符号运用在室内设计中,能够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丰富室内空间形式,增加精神内涵。对于象征性符号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本文归纳了以下几种手法。

一、断裂的手法

断裂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打断重组后的新形式仍然保留旧符号的意义。被破坏的、残破的形式能够打破稳定、乏味的空间,给空间带来活力。由汉斯·霍莱茵设计的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大厅,运用丰富的象征性语言符号,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地域的空间环境。大厅中非常醒目的一个柱子,就是采用了断裂的手法,将希腊古典柱式打断,拼接不锈钢材料,形成新形式的柱子,传达出西方古文明历史久远,却能和现代契合;拼接材质的四周环绕不锈钢材质的摩洛哥棕榈树林,又有热带地区的风貌;另外,大厅内有象征东方久远文明的古印度风格的休息亭、金字塔形倾斜的墙面、随风吹起的奥地利国旗……场景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激发人们旅行的热情与冲动,感受到旅行生活是轻松的、富有浪漫色彩的。

二、戏谑的手法

戏谑本是小说的一种叙事手法,它拒绝规范,打破常规,呈现出幽默化、生活化的色彩。戏谑的手法被运用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一改国际主义建筑的冷漠,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室内设计中运用戏谑的手法可以使设计变得轻松、有趣。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艾伦美术馆的扩建部分,将希腊的爱奥尼亚柱式在比例上和式样上做了大胆夸张,形成的形象被人们戏称为“米老鼠爱奥尼亚”。这一抽象的符号,在新的建筑语境中获得新生,并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务大厦的室内设计,在大厅的地面上“转述”了米开朗琪罗广场图案,在科林斯柱式的凹圆线脚内嵌入装饰物,材质的拼贴、历史元素的混合使空间具有轻松的戏剧效果,又不失古典主义的庄严。戏谑的手法是对古典词汇的对比、夸张,可以将不同的词汇并置在同一环境中,但又不离其宗,出人意料,给予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观感体验。

三、转换的手法

1.具象符号与抽象符号间的转换

符号传达者和符号接收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符号的传达者,在运用符号时,必须要考虑接收者对符号的解读能力;符号接收者能够解读符号,理解甚至延伸符号传达的意义。人们如果理解形式符号传达的深层次意义,其获得的审美体验将会上升到理性的精神层次,形成一种意境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白墙、黑瓦,运用“借景”“借水”等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庭院中采用自然材料:木、竹子,抽象的方与圆等象征符号等,无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语言符号。设计师对这些象征性符号语言进行抽象、凝练,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形式,又不失江南水乡建筑典雅的意境,富有诗意。

2.置换材料

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对传统的经典元素符号进行材料置换,使其既有传统的形态和意味,又是新的造型语言。如:在现代室内空间中,摆设具有经典造型的明清家具,而将材质置换为不锈钢、亚克力等,使传统家具富有极强的装饰意味与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中国新锐设计师琚宾,在深圳大梅沙京基喜来登酒店内陈氏会所的设计中,选用具有中国古典造型的家具、中国古典绘画和中国传统花卉图形等元素,采用的却是全新的材质和工艺:亚克力材质拼接的条案、亚克力材质雕刻的中国古代仕女图、树脂材质的高背椅、电脑雕刻技术形成的牡丹花,这些元素彰显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又极具现代意味。

四、隐喻的手法

在建筑空间中,符号可以表达一种文化立场、一种态度、情感或行为方式,它可以通过有形的载体含蓄地表现出来,如通过材料、色彩、肌理、陈设等,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传达空间气质。像使用曲线、蓝色代表海洋,就是隐喻的手法。2012年琚宾设计的中海千灯湖1号样板房,运用隐喻的手法创作了具有东方古典气质的现代空间。空间的创作灵感源自中国的瓷器—盘子,盘子的边缘处用细细的线收边处理;同样的方法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在客厅墙面、棚面、地面等处用不同材质形成分隔界限,富有形式感,再辅以瓷器、古典绘画等陈设,整体空间以现代的形式传达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体验。运用隐喻的手法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方能在设计时一气呵成。

五、结语

象征性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因为其承载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其承载的文化底蕴厚重,喜闻乐见,具有强大生命力。对象征性符号应用手法的探究,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同时希望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一种设计方法,启发设计师构建自己的设计语言、方法体系,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表面的设计,真正做到从人们的需求出发,综合全面考虑,创造有个性、有情感、有内涵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保罗·科布利,莉莎·詹茨.许磊译.视读符号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8

象征

有“象”,必有“征”,是之谓象征。象征是一个合成词,“象”与“征”最早是分开说的。

汉语中的“象”最初指事物的形象或外在形式,“征”是事物所呈现的征兆。《汉书・艺文志》说的“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是指占卜家通过观察事物的征兆,或利用卦象的组合而察知自然人事的变化、运行规律。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是魏晋时期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中的“触类可为其象,含义可为其征”。在王弼看来,《周易》之“象”既是事物特征的抽象代表,又是对“圣人之意”的具体展现,其符号的意义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意义。王弼的“象征”非常接近西方的象征(Symbol)概念,其理论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兴寄”(“托物兴词”)、“滋味”(“味外之旨”)等概念有着相当密切的理论联系。

象征作为文学表现手法,滥觞于《诗经》中的“比”“兴”。比兴之于楚辞,基本上发展为象征;所谓“香草美人”式的比兴,就是象征。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曾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屈原《橘颂》就是通篇运用象征手法的古代名作。诗人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与习性的特征,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地讴歌。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既沟通物我,又融会古今,由此创造出“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清・林云铭《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的爱国主义的文化内涵,而永远成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的对象。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代词人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此誉中肯。

一般情况下,诗中的“象”与“征”从表面上看毫无联系,也无所指,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法国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反复强调“诗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之三”。是的,诗的魅力不体现在直观表达与如实描绘的方面,也不是在证明什么,它总是在暗示什么;象征性的加以启迪,是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特征。象征手法与古典诗歌由此至彼、言此意彼的比兴手法极其相近,从根本意义上说,象征也是一种“比兴”。“比”是求诗的形象化,“兴”是求诗的言外之意,所不同的是象征手法经常巧妙地隐去被用来“比兴”的事物,诗的主题也就呈现多义性,从而增强了诗的趣味性。顾城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是由“黑夜”“我”“黑色的眼睛”等感性形象构成的意象组合,它们既有其自身的客观意义,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又都超越了这些词汇固有的客观意义,再加上标题的暗示,因而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性,即“黑夜”象征置于那“一代人”心灵上的阴影;“眼睛”是渴求光明的眼睛,象征“一代人”在苦苦求索中的期盼;而诗中的“我”则直接象征“一代人”。由此可见,诗歌象征的审美特性,实际上就是意象所蕴含的内在的美学特性。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者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意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使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简单地说,这种寓深刻思想内涵于平凡事物中的,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如李小宁诗《花朵》:

到处都是玻璃的反光

最后一把椅子无法上场

我到哪里去牧放

我的女人我的猎枪

到处都是“物质的闪光”(鲁迅语),我的“椅子”(尤奈斯库有荒诞剧《椅子》)不让上场。没有蜜蜂,如何播种草原(狄金森诗意)?没有草原,如何放牧我的猎枪?猎枪饥饿,如何让我的女人表演?――所有这些意象,均以象征的伎俩告诉,抑或诘问,物欲横流中的人们,凭什么让自己脆弱的心灵度过劫难?又凭什么让自己疲惫的灵魂泅渡上岸?这些都是问题。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因为象征体的属性是多侧面的,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中,雷电象征反动势力;而在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中,雷电则象征正义的力量。

诗歌中的象征,就是用意象委婉含蓄地抒情或说理。情,直接说出不好,太直,太白;诗忌直白。日常之理可以直说,但诗中的理要有理趣,否则就没有诗趣了。

现代诗学所谓的象征区别于一般修辞意义上的象征,也区别于传统用来“比兴”的象征。象征的标志就是使抽象的情感或意义在具体的形象上着床。意象诗往往具有哲理美,因为象征手法能够加强诗的理性力量。艾青的《诗论》认为象征“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可见,意象是情思的音符,它们应和、对照、比拟,组成美的旋律和激情的和声。你心中原有一片象征的森林(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说过,世界是一片“象征的森林”),那不是别的,那是世界的倒影,诗人的任务就是不断还原世界本来的意义。

“象征之道也可以一以贯之,曰,‘契合’而已”(梁宗岱《象征主义》),物我契合,就有了韵外之韵,味外之味,就有了诗的韵味之外的韵味。

隐喻

隐喻就是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比喻有明喻和暗喻之分,隐喻即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只是形象上的相似,也就是省略了喻词的比喻。

隐喻与象征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象征之“征”往往是虚指的抽象的意义。象与征的关系常常由某种心理定势或情感原型相联系,有某种公众认可和文化传承的意味。如此说来,隐喻如果长期使用,且带上了某种固定的精神含义,得到普遍认同,也可以转化为象征。

隐喻反映的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一般是以较具体的意义为基础来构建较抽象的意义,在不同的意义领域之间建立起相似关系。

诗歌的“隐喻就是用一种事物意味另一种事物”(钱宁《诗即隐喻》)。隐喻区别于“以彼物比此物”之“比”,也区别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之“兴”,隐喻不是比兴。隐喻实际是将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事物放在同一语境中进行渲染、烘托、暗示、比照、感应、融合、相生……从而产生出新的“意味”来的表现手法。这又不同于强调理性“意味”的象征。隐喻中的“意味”物是临时搭配的,不像象征之“象”与“征”那么对应得牢靠。隐喻起源于观念、意义,或者说隐喻是观念、意义对美的意蕴的要求,也是美的意蕴对观念、意义的生成。艺术中的隐喻总想跨越形而上的门槛,观望并拥抱栩栩如生的形而下的世界,回归朴素的自在。所谓朴素,是指形而下世界的“在”,而不是观念与意义侵入之后的“在者”。隐喻自己不能表达自己,因此,它需要借助文化的积淀,借助集体无意识来处理“我”与支离破碎的世界的关系,来表达自我,表现自己。

隐喻的表现手法与象征一样也是具有暗指性的,通过一个或多个非直接的比喻来使情思或感觉具体化;通过隐喻创造的意象世界,诗人的情感往往隐藏得更深,我们最先接触到的仅仅是意象的直观世界,而要进一步抵达其后的心灵世界,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李小宁诗《成语》:

掌而谈,驷马追赶的寓言

等待石烂的箭,一语中的的筌

汗流浃背的鱼裸,上岸

一可以贯穿,若干年以后取暖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掌而谈”“海枯石烂”“一语中的”“得鱼忘筌”“汗流浃背”“一以贯之”,以及“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等,本身都是成语。成语是什么?成语就是隐去了原生意义的符码组合。诗也是符码组合,诗必须隐去约定俗成的公众的现实意义,还原个性,暗示心境。隐去原生意义的成语往往被辞典或世俗观念所强行规范,诗隐去的意义常常会“移情”,成为丰富多彩的“答案”。

“隐喻的原理,也就是说的一种事物而暗指的又是另一种事物,并希望别人也从这种表达领悟到是指另一件事物的原理。”(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必须是异质的,且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哪怕是最表层的、极浅显的相似性,只要能启发读者进行类比性联想,抑或创造性想象,从而“领悟”到意象背后所隐蔽了的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隐喻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现代诗,但隐喻的泛滥对中国现代文学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第一个伤害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表达失去了必不可少的创造力。第二个伤害是,读者只有了解了那一层意义之后,才有与文本进行对话的可能。人们读不懂现代诗歌,完全是因为人们还没捅破诗歌所隐喻事物的那一层窗户纸,真正聆听到所谓的弦外之音。

隐喻的沼泽已让中国现代文学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应该对中国第三代诗人,如韩东、于坚、于小韦等深表敬意。他们努力还原真正的汉语写作,用直指事物的语言表现事物,摒弃了华丽的词藻,停止了意义的升华,试图揩拭尽文化的油腻,而达到意义的澄明。但是,他们在这个时候又不得不承担另外一种风险,因为人人都习惯了隐喻,人们总会要诘问这些浅白的词句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深奥的意义。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9

关键词:象征 原罪 红字A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家霍桑,深受清教意识、超验哲学和神秘主义影响,他的代表作《红字》自问世至今,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青睐。小说充分体现了霍桑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高超技艺,通过这一表现手法,他的行文摇曳多姿,引而不露,含而不发,耐人寻味。

一、在人物描写中运用象征手法

小说中,霍桑在刻画人物时便赋予了他们深刻的寓意。罗杰・奇林沃斯,这一邪恶的清教徒形象的最大特点是伪善和狠毒。这个外表消瘦,畸形的老人在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的身份的伪装下,以治病抚伤为由,秘密地进行着复仇活动,一步步地偷窥,挖掘着人内心的秘密,慢慢地摧毁人的灵魂。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心安理得地将海丝特的青春占有,当发现自己妻子的背叛之后,为了报仇,他像一条毒蛇一样缠住狄梅斯迪尔不放,竭尽折磨狄梅斯迪尔的灵魂。他虚伪地以“一个最可信赖的朋友”的面目出现,哄骗狄梅斯迪尔将“一切的恐怖、惭愧、痛苦、无效的悔恨、无法摆脱的内心谴责,都要对他和盘托出!”而他内心却是“绝无怜悯,绝无容赦!'”在海丝特与罗杰的谈话中,罗杰曾说:“我的手指只要对他一指,便会将他从他的讲坛弹到大牢里去,说不定还要上绞刑台呢!”这个阴险的小人自认为手中的强大力量正是当时教会的暴虐,严峻的统治。珠儿是小说中极具神秘色彩的一个人物,她纯洁无邪,敏捷灵巧,却生来就要承受“恶魔之女”的罪名,她是性“罪过”的有形产物。她的存在时时刻刻让人想起海丝特的“罪过”。然而,珠儿对于海丝特而言,更是上帝对她莫大的恩赐。珠儿是她美好爱情的结晶,代表着纯洁,她的名字象征着高贵。因此,珠儿象征着海丝特承受罪过的极大勇气和激情。

二、红字A的象征意义

霍桑对红字A的多种象征意义贯穿于全书中,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审视,出现不同或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小说中红色象征了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海丝特胸前耀动的红色,又如一团熊熊烈火在愚昧冰冷的社会环境中给她以温暖,在死一般的孤寂和绝望中给她以生的希望。红色是的象征。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在爱情的驱使下,放纵了自己的,一个丧失了贞洁,一个辱没了自己的使命,他们都成了上帝的罪人。这里红色又是罪恶的象征。给海丝特带上红色的A字就等于给她贴上了“”的标签。海丝特胸前戴着红色的A字,而丁梅斯代尔在胸口刻着一个血字A。他们一次次登上刑台使人联想到祭坛上的祭品以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昭示着一条解脱罪孽,走向天堂的光明大道。正是有了这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红色才在深刻地反映了作者思想和认识的同时,又取得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字母A,它的象征意义与红色相比更加丰富多彩。A字是字母表中的首字母即是开始,而按基督教的教义来说,开始即是堕落,是人无法幸免的原罪。小说开篇即是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犯了通奸罪,这正是暗示了“开始即堕落”这一命题。在清教徒看来,海丝特犯了通奸罪(Adultery),把代表通奸罪(Adultery)的A字戴在她的胸前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她是个的不洁之妇。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作者赋予了A字不同的新意,在世人的眼中红色的A字已不再是罪恶的标志了。海丝特默默承受着最坏的待遇,她远离人群,过着单纯的生活,她靠刺绣抚养珠儿,她的绣品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们因此说A是艺术(Art)的标志。她天性善良富有同情心和献身精神,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总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帮助。海丝特以美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在人们心中红色的A字就如同修女的十字架是象征着“使徒的行为”(Acts of the apostles)象征着天使(Ange1)把爱心撒满人问。然而海丝特毕竟不是神,而是个感情丰富的年轻女子。她精心绣成的A字正代表了她心底澎湃起伏的情感(Affection),以及天性和真爱受到压制的巨大痛苦(Agony)。精神的痛苦和世俗的磨难使她更加成熟,将她锻炼成一个坚韧的女斗士(Amazon),表面服从而在心底里却顽强地与清教统治对抗。在小说中,霍桑对红字A的象征意义揭示得十分深刻具体,它是爱的象征,也是罪的象征;它代表了上帝的惩罚,又是上帝的怜悯。

三、结语

在整篇小说中,大量的象征无所不见,构成了一条条推动人物命运,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显而易见,若不是采用了这么多的象征,作品内在的含义也不会表现得如此深刻,具体。霍桑正是用了象征这一神奇的表现手法,才使其作品保持永久不衰的魅力。

参考文献:

象征手法的作文篇10

花鸟瓷画,“图必有意,意在吉祥”,以喜庆祥瑞为主要内涵。从古到今的花鸟瓷画图案,都是采用象征手法,以缘物寄情的特殊语言方式,来体现作品的构思立意,寄托美好愿望,表达作品主题。在古代和现代的花鸟瓷画中,虽然都是以吉祥寓意为主,但是,作品含意又有区别。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内涵,有悠久的历史。陶瓷艺术作品中的吉祥意蕴,是从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中的构图立意中传承过来的。历代陶瓷艺人创造了很多反映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吉祥图案。千百年来,吉祥图案在民间广泛流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陶瓷中的吉祥图案,有不少是从古代建筑雕刻、年画、剪纸等图案移植过来的。丰富的形象,通过借喻、比拟、象征等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装饰形式。以花卉和禽鸟、动物的合成纹饰,赋予艺术形象以“物吉图祥”的文化意蕴。吉祥图案以福、禄、寿、喜、祥、吉含意为主,利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物象,进行想象描绘,并加以组合穿插,各种装饰纹样繁花似锦,意蕴丰富。古代陶瓷还有不少花鸟纹样,如明代永乐年间的“喜上眉梢”青花花鸟瓶,以一只喜鹊在梅花枝头眺望的画面,显示出喜庆的内涵。在陶瓷装饰纹样中,“喜鹊登梅”是流传年代久远,深受民间喜爱的图案,从古代青花、粉彩瓷画,到现代艺术瓷、日用瓷的画面中,都有不同构图的“梅鹊图”。

吉祥寓意,在花鸟瓷画中成为重要的文化内涵,是受到民间文化习俗影响而产生的。吉利祥瑞图案,以物喻意,将情、景、物融为一体,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情趣盎然,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作为民俗艺术的一种形式,吉祥图案具有广泛的传承性特征。在中华民族中世代相传,家喻户晓。根据民间文化习俗约定形成的需要组合构成的吉利祥瑞图案,体现了民间百姓的趋吉避凶心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采用想象的方法,使构图带有象征意义,是社会生活和自然万物的综合反映,通过形象思维的艺术想象,进行合成连接,以达到人们心驰神往的理想境界。

在组合形式上,吉祥纹饰可以分成三类:①单独象征,以一件物象象征一个寓意,如龙、凤、莲花、牡丹,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些图案象征荣华富贵。②复合构成,以两三种物象组成一幅图案,多以花卉与禽鸟、动物构成。如凤穿牡丹、梅鹊图等。③组合构图,以多种物象组成一幅图案,装饰在瓷器的主体部位。典型纹饰有五伦图:以凤凰、仙鹤、白头翁、鸳鸯、燕子组成。四宜图:春牡、夏荷、秋菊、冬梅一起入画,象征四时皆宜,四季长春。三友图:以松、竹、梅组成画面,象征高尚情操和坚强不屈的气节。

吉祥图案多以寓意的手法表现,并带有明显的象征,采用谐音与象征结合表现,运用打散构成的方式组合。其中有:“四季长春”,用兰花、牡丹、莲花、梅花等构成图案,象征一年春长在。采用打散构成的方法,是瓷画装饰中表现力很强的构图形式,使自然物象脱离原来的形态,抓住美的特征,将物象分解,然后把新的形象通过联想,重新组合成理想的构图形象,这种组合方式是人们美好愿望的表现。莲花变形的“宝相花”与金鱼图案组合,象征连年有余,宝相花与如意纹组合,表示连年如意,宝相花与牡丹组合,象征连年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