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名言十篇

时间:2023-04-05 09:59:59

关于亲情的名言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1

1、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2、用友谊的耙子铲除敌视和仇恨的种子,再在原来的地方种下和谐的嫩苗。——狄更斯

3、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雨果

4、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7、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8、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10、我们不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地去保持友谊,从而使它受到玷污。如果为了那更伟大的爱,必须牺牲友谊,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如果能够保持下去,那么,它就能够真的达到完美的境界了。——泰戈尔

11、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12、患难之中的友谊,能够使患难舒缓。——莎士比亚

1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4、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15、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着,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高尔基

16、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17、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高尔基

18、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2

论文摘要:称谓是人类社会关系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身份角色,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者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称谓,比较集中地反应了东北农村的人际称谓特点,并体现了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和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内容。

一、 引言

东北方言的称谓语和普通话的称谓语有一定区别,并有其重要的特点。这与东北人的性格有关,性格差异无非源于地域的人文差异和自然差异。人文方面,东北曾是满族等少数民族崛起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影响了这里的人民,他们继承了东北土著居民粗放的血统;自然方面,这里是中国最北的地域,土地辽阔,人口密度相对稀少,气候恶劣,冬季大风大雪,严寒干燥,人的性情受这里的环境影响,喜欢坐在火炕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使得语言上形成了急躁,干脆,粗放,说话大嗓门,直截了当,不善辞令的特点。

本文即以目前热播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称谓语为例,从亲属称谓和非亲属称谓两个方面来分析东北方言称谓语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二、东北方言称谓语的特点

(一)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主要与亲属制度有关,是一定亲属制度所产生的文化符号。亲属制度反映婚姻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因素,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的语言形式,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在东北方言中,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比较普遍,亲属称谓不但用于比较熟悉的乡里乡亲之间,而且用于陌生人之间。例如,长贵对醉汉的老婆说:“大妹子,太感谢你了!”

1.亲属称谓在东北方言中的具体表现也比较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称谓:哥、大妹子、兄弟、叔等等;

2)名 (或特称 )+亲属称谓:大脚婶、长贵叔、广坤叔、一水哥等等;

3)间接称谓关系:孩子他娘、他大脚婶、英子她爹等等。

2.东北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称谓方式,即双方为了拉近关系,使彼此关系显得更加亲近、亲热,而用一种换位的方式来称呼,例如 (我家)你嫂子、  (我家)你兄弟、(我家)你姐夫,或者可以直接说成:你嫂子、你兄弟、你姐夫等等,这种特殊的称谓往往用于背称,或向对方介绍时使用。

3.亲属称谓泛化 在东北方言中,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很普遍,适用范围广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际用语。人们在交际中有意使用亲属称谓,强调亲戚关系,以拉近彼此关系,达到交际目的。这种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群体的作用,因此,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近,常会使用拟亲属称谓,家庭成员之间要比其他普通人之间的关系亲密,用亲属称谓指称非亲属关系,往往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例如:

(1)刘一水说:“……这条新生产线一上,小蒙的豆制品厂,不但能生产豆腐,还能生产豆浆、豆腐皮、豆腐千、豆腐泡等等一系列豆产品,作为她的同学,她的老大哥我深深地为她感到高兴……”(《乡村爱情》第1集) 

(2)谢广坤看出点什么了,说:“七哥,是不是我在这上面站着,你生气了,你要生气我这就下去。” (《乡村爱情》第1集) 

(3)谢广坤说:“兄弟,吹吧你,别把牛吹死了。” (《乡村爱情》第1集) 

(4)刘大脑袋不太理解,刘能就说:“兄弟,我看你也不是外人,哥说出来,你可别笑话我。听说谁能把王大拿招到村里,就让谁干村主任,你哥我也想过过官瘾,嘿嘿……” (《乡村爱情》第9集 ) 

(5)王天来说:“哥,你放心,我不会对香秀怎么样的。” (《乡村爱情》第1 3集 ) 

(6)王云看见谢大脚热情地走过来,老远就叫:“姐,想死我了,你好吧?”(《乡村爱情》第16集) 

(7)谢广坤追着叫着:“七哥,不能由着他,想个办法,比如,抓紧让他们把婚结了,不就什 么事都没有了。” (《乡村爱情》第7集) 

(8)刘大脑袋下车,笑着:“哥,一家人都来了,谢谢啊……” (《乡村爱情》第12集) 

从上面列举的亲属称谓词可看出,东北人在邻里之间,称呼多是充满了浓重的乡情和人情味的,虽没有很丰富的称谓词,但简单明了,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即使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也会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热情。

(二)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即非亲属关系称谓。它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一种文化符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需借助不同的称谓来确立说话人、听话人的角色地位。在东北方言中,姓名称谓、身份类称谓是主要的社会称谓。

1.姓名称谓

1)直呼姓名,多见于平辈之间,如刘英、赵玉田、王小蒙、刘一水、李大国……,而谢广坤、刘能、王老七、赵四等,这些人都是同龄人或者在村里是同辈人,所以他们之间互相直呼姓名。例如:

(9)李大国说:“这时候我们走最合适,谢晓梅、刘一水,走啊。”(《乡村爱情》第11集) 

(10)长贵看见刘能有点吃惊,说:“刘能,你有事?” (《乡村爱情》第9集 )

(11)刘一水走过来说:“谢永强,挺能耐啊,把王小蒙都整哭了。” (《乡村爱情》第8集) 

(12)玉田说:“没买,今天来不谈电动车。刘英,苗圃里的活忙不过来呢,你快跟我回去。” (《乡村爱情》第12集) 

(13)谢广坤挤到里面,喊:“赵四啊,有点不对啊,村干部你也敢打?” (《乡村爱情》第12集 ) (14)香秀问:“李大国,你神神叨叨的,干什么?” (《乡村爱情》第1 3集) 

2)只称名字,长辈称呼晚辈则只称呼名字而不带姓氏,表现了一种亲密。例如: 

(15)长贵有点不好意思说:“香秀在呢,别这样,有什么话你起来说。” (《乡村爱情》第11集) 

(16)谢大脚紧张起来,说:“木生,你说的话都是真的?” (《乡村爱情》第8g ) 

(17)谢广坤拉着王小蒙说 :“小蒙,叔 求你件事。” (《乡村爱情》第8集) 

(18)刘英娘上前劝着刘英,说:“英子,借这个台阶,走吧。” (《乡村爱情》第12集) 

(19)赵四说:“玉田啊,这刘英在刘能家呆着也不对啊,你还是把她叫来吧,在那里住着,我和你娘心里都不踏实。” (《乡村爱情》第9集) 

3)姓名称谓中,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特称比较多,往往会根据个人所具有的某种特点,而赋予其特殊的称呼,这也是东北称谓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谢大脚”这 一称谓,就有其特定的意义:首先 ,这个女人的脚的确很大。其次是由于这个女人是农村所谓的“媒婆”,哪家有个“保媒拉纤”的事情都要找她,而她也乐于奔走 在各个村之间,为大姑 娘、小伙子们寻找合适的伴侣。慢慢地,这种名字就直接说明一个人的主要特征,甚至是一种职业了。 

“刘大脑袋 ”在《乡村爱情》中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人物,这一形象,被刘流演得活灵活现。从剧中王大拿对这个人的称呼,可以看出,在这个家族企业里,王大拿也是一样拿助理当自己人,这一称呼更多的体现了刘流在这个企业中的位置,以及董事长对他的信任。这种特殊称呼,一般适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平等身份、辈分的人之间,关系 比较亲近,态度 比较随意。

2.身份类称谓 

身份类称谓在该剧 中体现的不是很多,主要集中为“姓+职位”,但也并非绝对,在东北方言中,会随着人 们的习惯而有所改变,如 “齐镇长”“长贵主任”“刘能副主任”。长贵这个人物本来叫王长贵,因为在村子里大家和他都很熟悉,所以更习惯叫他 “长贵主任”,而不是“王主任”,表现了乡亲们对他的亲切感。

3.其他称谓 

其他称谓方式因为交际者之间由随便到郑重的程度依次表现为特称、称名和称职务几个层阶。由于交际者之间的身份、地位差异或特殊心理期许不同,称呼方式会表现为明显的调整。《乡村爱情》中有一个情节:王大拿的助手来象牙山考察的时候,长贵为了发动群众欢迎刘助理,打开大喇叭给村民喊话:“广大村民注意了,广大村民注意了,我们村的招商引资工作,在刘能同志的积极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在本溪王氏集团的董事长助理,刘大脑袋先生,哦,不是,是刘助理,已经向咱们村来了,为了表示大家对招商引资的诚意,要求到村口去,列队欢迎,列队欢迎,列队欢迎……”本来长贵是王大拿的同学,而刘大脑袋是王大拿的手下,可现在刘大脑袋是代表王氏集团到象牙山来投资的,所以长贵又改口叫他刘助理,突出对他的尊重,和村里对这次投资的重视。

从上面的社会称谓中,尤其是特殊称谓,可以看出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表现了东北人淳朴的乡情与人情。

三、东北方言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由上文分析可知,东北人的称谓,与普通话甚至其他方言区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东北人的性格和地域文化内容有很大关系。今天,东北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人帮人,亲上亲。这是东北重要的地域文化的一个总结,而这恰恰是闯关东人留下的性格形态的基础。谋生路上的“帮”来自于求生的一种本能,你帮了我,我就会忘不掉你,一种最初的人性关系便产生了。这是一种地域关系,甚至产生了蔑视血缘的历程。血缘是氏族部落和家庭延续关系的基础条件,但闯关东者投奔的往往是 “邻居”“朋友”或“乡亲”。由于双方处于同一境地中,这使得荒寒的北方在需要“人”的时候以最大的热情接纳了他们,而他们——闯关东者也把落脚的希望实现了,这是一种互为的希望和企盼。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的“义”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思想,使得后来者对先期到达东北开荒斩草又接纳了他们的人表示出无 比的感恩 之心 ,于是有了“回报”的愿望 。这样,一种奇特的理论出现了——有血缘关系的人反而不如“同乡”“同行”“老乡”信得过,这种实践观念促使中原人越来越习惯于遵守接触同乡和朋友的观念,“友情”有时候高过了“亲情”,也为东北人性格的最终成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这是东北独特的文化遗产,别土无有,别土不生。东北人的直率和热情在称谓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即使是对陌生人也会使用亲属称谓,乡亲之间的那种互相之间的称谓,都很好的体现了东北人的豪爽。

但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这样的称谓也只是在东北的农村广为流传,充满了浓浓的乡情,《乡村爱情》的热播也正是体现了当今很多人都在寻找一种浓重的乡情,寻找和谐的乡间生活氛围和一种超脱世俗的轻松心情。

参考文献:

[1]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长春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长春市志 ·民俗方言志 [m].长春:吉林文 史出版社 ,1995.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3

关键词:章丘方言 亲属称谓 特色

一、章丘方言概况

章丘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是新划为济南市的一个区,距济南市中心50公里,被誉为小泉城。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李荣主编)的分区,章丘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冀鲁官话)沧惠片、章桓小片。章丘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亲属称谓有很多区别于普通话的地方。

章丘方言有声母25个,韵母36个,声调4个。

声母:p ph m f v t th n l ts tsh s t? t?h ? ? t? t?h ? ? k kh ? x ?

韵母:? i u y ? a ia ua ? i? u? ? i? u? y? ? i? ei uei ou iou a? ia? u? y? ?? i?? u?? y?? ? i? u? ?? i? u? y?

本文以章丘区政府所在地的明水镇现居人口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日常亲属称谓进行调查研究。

二、章丘方言亲属称谓情况

孙玉卿[1]在《陕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中写道:“亲属称谓就是对与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呼方式,亲属称谓的发生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由出生等血缘关系所致,二是由婚姻关系所致,三是由法律认定所致。”据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给亲属关系划分类别,可以把亲属关系分为两大类:血亲和姻亲。

参照胡士云[2]的分类和说法,对章丘方言亲属称谓描述如表1所示。

三、章丘亲属称谓的特点

(一)从词的构成来看

从音节上看,章丘方言亲属称谓词有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等。

章丘方言中单音节亲属称谓词有很多,如“爸、妈、爹、娘、姑、叔、姨、哥、姐”等,但都需要在称谓词后面加语气词,如:“爸”实际读为[pa21a0],“姐”读为[t?i?55-21e0]。200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多用双音节称呼。万里[3]指出,“普通话在双音节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单音节的亲属称谓了,只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亲属称谓词。”章丘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可以作为特例。

单音节词:爹、娘、妈、姑、叔、舅、姨、哥、姐

双音节词: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妗子、嫂子

三音节词:大伯哥、小叔子、大姑子、小姑子

其他多音节词:兄弟媳妇、闺女女婿

(二)语素构词方面

常见的是附加式构词。像“子、儿、大、小”等词常作为词缀出现在亲属称谓里,与其他词根构成新的亲属称谓词[4]。下面着重谈谈它们在章丘方言中的特殊表现。

1.“子”的使用频率很高。章丘话亲属称谓常在末尾加上“子”字,表示亲切、喜爱等情感,如:“丹子、瑞子”。“子”在章丘方言中一律读为[t],“孙子”即[su??213-21t0],“孙子儿”[su??213-21tei0],普通话中[t]与[ei]不能相拼,但章丘方言中可以,如“德州”[tei55t?ou213]。章丘方言亲属称谓在语流音变方面多儿化,常用于晚辈子孙,如:“侄儿、侄儿媳妇、孙子儿、孙子儿媳妇”等。

2.“大小”的用法。现代章丘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排行标记有“大小”及“二三”等数字,常以“大X、二X、……小X”的格式出现。如:“大叔、二叔、小叔”。为了更明确的区分,章丘方言中也有“名字+称谓”用法,如:“彬子叔、强子叔、小鹿叔”等,名字是父母称呼他们时叫的名字。

3.普通话影响下的差异。近年来,随着章丘经济的发展,章丘同外界接触的渠道日益宽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变得开放,加上受普通话的影响,称谓语出现了一些差异,以前对父母的称呼仅限于“爹、娘”等,这些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称呼。现在以中老年人为代表的老派仍保留这样的称谓,而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绝大多数称父母为“爸、妈”。

(三)面称和背称

章丘方言中,亲属称谓的背称和面称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对长辈的背称和面称是相同的,不采用“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等普通话称谓,而是用口语式的面称,用“俺+面称”来称呼。如:

父亲:(俺)爹、爸爸 母亲:(俺)娘、妈

祖父:(俺)爷爷 祖母:(俺)奶奶

伯父:(俺)大爷 叔父:(俺)叔

章丘话背称还有一套区分亲疏的称谓词,正是这些称谓词,使得一些称谓的面称和背称出现了差异。细分析起来,这些区分亲疏的称谓词有以下几种:

1.对夫系和妻系的俗称。如:称夫之父为“公公”,母为“婆婆”,哥为“大伯哥”,弟为“小叔子”,弟媳为“兄弟媳妇”,姐为“大姑子”,妹为“小姑子”;对妻系亲属的背称,称岳父为“丈人爹”或“老丈人”,岳母为“丈母娘”,妻子的哥哥为“大舅子”,弟弟为“小舅子”,姐为“大姨子”,妹妹为“小姨子”,而称呼妻之姐妹的丈夫,则用“连襟”“两乔”。

2.章丘方言中不用“堂、表”来表示血缘的亲疏,不说“堂哥、堂姐、堂弟、堂妹、表哥、表姐、表弟、表妹”等,而有些像英语中的“grandpa,uncle,aunt,brother,sister”。章丘方言中对父系、母系中“姐姐、哥哥、弟弟、妹妹”的面称相同,就称呼“姐姐、哥哥”,不会特意加上“堂、表”以示^别;背称时说“姑家姐姐、姨家姐姐、叔家姐姐”区别开来。

(四)“从他称呼”极为普遍

“从他称呼”指不按照自己与被呼人的直接亲属关系来称呼,而是依从他人与被呼人的关系来称呼对方[5]。普通话中的“大伯子、小叔子、大姑子、小姑子、大舅子、小姨子”等,实际上都是从儿称呼的变化形式,在下一辈称呼语后加“子”构成。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章丘方言称谓词很注重尊重他人,“不叫人不说话”。章丘有句老话叫“辈分小了好说话”,意思就是辈分小的人跟和辈分高的人在一起时好称呼。使用敬体时,要注意称谓词前的用词,以示区别。如称呼老人一般为前加其儿孙辈的名字,且一般为最大孩子的名字,如“瑞瑞他爷爷”“丹丹她奶奶”;称呼平辈一般以自己孩子的称呼为标准,如:称自己孩子的大爷和大娘为“他大爷、他大娘”或“小红她大爷”“小明他大娘”。称同辈人的妻子,年龄比自己大的,一律叫“嫂子”,或“名字+嫂子”;年龄比自己小的,一律叫名字。称呼同辈人的丈夫,年龄比自己大的,一律叫“哥哥”;年龄比自己小的一律叫名字。对姻亲,当面称呼要用血缘关系的称谓称呼。对于妻子来说,称呼丈夫的亲人,就跟称呼自己的亲人一样。如:称公公为“爸爸”,婆婆为“妈”。对于丈夫来说,亦如此。结婚但还未生育的夫妻Q对方为“对象”,如“俺对象”,生育后,称呼对方为“孩子他爸”或“孩子的名字+他爸”。

(五)没有“姑父、姨父”的称呼

章丘方言中,“姨父、姑父”的称谓根据姨与母亲、姑与父亲的年龄而定,姨比母亲小或姑比父亲小的叫“叔叔”,反之叫“大爷”。普通话中“叔叔、大爷”是称呼父亲的兄弟们的称谓,在章丘方言中“姑父、姨父”都可以称为“叔叔、大爷”,将姑父、姨父视为父亲的兄弟,无疑拉近了晚辈与姑父、姨父之间的距离。

(六)对年长的用称呼语,年纪小的直接叫名字

章丘方言中不论面称还是背称,只要被称呼人比自己年纪小,就可以直接称其名字,如称呼自己的妹妹,直接叫她名字“小红”即可,不会说“俺妹妹”;称呼外甥,直接称其名字就行。但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必须用称谓语。[6]

四、结语

章丘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区,因此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之处。章丘虽属于济南的一个区,但与济南方言属于不同的方言小片,故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如单音节亲属称谓词丰富;不使用“堂、表”区别父系、母系亲属;将姑父、姨父称呼为“叔叔、大爷”,即纳入父亲的兄弟行列,增进与姑父、姨父的亲切感等。对章丘方言亲属称谓语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章丘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

参考文献:

[1]孙玉卿.山西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2003.

[2]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万里.山东方言亲属称谓的语言特点及使用情况研究[D].长沙: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宋英.潍坊方言的亲属称谓研究[J].考试周刊,2008,(43).

[5]郑献芹.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

报,2015,(4).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4

关键词:称谓语,称谓系统,语用机制,文化差异

 

人际间的相互称谓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是人们之间对相互关系的一种语言表述,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集团规范。前者体现了人类社会中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社会地位关系;后者则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关系。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在人们交际活动中,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恰当、得体的称谓语。不恰当的称谓语会给言语交际活动带来障碍,会让交际双方感到不快,或留下某种印象,给以后的交往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语言的称谓系统的差异,并遵循对方语言称谓系统的语言表达规范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英汉称谓语之选择方略

选择何种方式称呼对方取决于诸多因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在数量上和指称的范围上都各有特色。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 各民族的称呼行为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它可能是该社会中权势性和平等性的象征。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上来看,称谓语选择之方略则可以分为三大类: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描述性称谓语[1]。亲属称谓语是用来表示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称谓语。社交称谓语则是用来直接反映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称谓语,它包括关系称谓、职衔称谓、敬称称谓、谦称等,如汉语中的李局长、何教授、犬子等,英语中的professor、Your Majesty等。描述性的称谓语是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于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抒发说话人或作者的情感、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而使用的称谓语。这类称谓语主要在汉语中使用较广泛,而英语中较少使用。它们用词简练、语言生动、形式多样,其主要功能不是起称谓的指称作用,而是表示亲昵、喜恶、戏谑、讽刺、请求、辱骂等情感意义,这是描述性称谓语的重要的语用功能。描述性称谓语包括亲昵称谓、戏谑称谓、转称、雅称、贬称和骂称等,如汉语中的乖乖、辣妹子、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等。

二、称谓语使用所遵循的语用机制——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

称谓语的根本作用是引起受话者注意和保持发话者同受话者之间的联系。称呼语能够传递与说话情景相联系的、有关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语用信息。

会话含义是格莱斯提出的一种语用推理,它以话语的语义内容和对一般语言交往的合作本质所作的交涉为基础[2]。交际双方要正确推断出话语的会话含义,必须都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所说话语的规约性内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说话的语境、发话者和受话者共有的某些背景知识。对于文化背景相同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中的称谓语,可以让受话者感受到尊重、喜爱和礼遇的特殊含义,因而能缩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密切相互关系,会话含义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而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人来说,他们就可能无法体会到这些不同的称谓语所蕴涵的特殊含义。

无论是汉文化中的称谓语还是西方文化的称谓语,它们的使用都遵循礼貌原则和得体性原则,让受话者从发话者的称呼中感受到相互之间的亲疏远近、情感好恶,而这种亲疏远近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交际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要遵循礼貌原则首先使用得体的语言。所谓得体的语言,就是发话者面对确定的受话者,能够选用符合该语言文化背景的,对当时当地场景来说最合适的称呼语。因为能够得体的称呼交际对象,才能为成功地交际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下面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在中国,大家庭是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人们的宗法家庭观念很强,极为重视相互之间的亲缘纽带关系。在亲属关系和一般人的关系上,非常讲究名分、辈分、社会关系。论文参考网。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所以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的称呼礼仪繁多,名称区分非常细致。人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在各种场合中要使用准确、适当、得体的称呼形式,在正式场合中更是不允许出现称呼错误。

三、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由于英汉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血缘关系以及文化价值取向,因而使得中英文化中的称谓语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

1. 不同的社交称谓语体现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一个民族使用什么样的礼貌称谓取决于该民族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传统习惯。

“讲礼貌、尚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向来遵从“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以及“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要做到以礼待人,称呼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汉语的亲属称呼也讲究长幼尊卑之分,特别是对长辈,交谈双方必须使用恰当的称谓,如大哥、二叔、三姨等,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同时,除了朋友之间,上级对下级可以直呼其名外,其他人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甚至给孩子起名也要特别注意不要与长辈之名同字同音[3]。而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以表示亲热随和,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直呼其名。这就使得英语中的亲属称呼语贫乏而松散,长幼无别。英美人对父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使用一个称谓即cousin,甚至连“祖母(婆婆)”与“外祖母(外婆)”都不予区别,统称为grandmother。中国文化提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人们用“老”表示尊敬爱戴,资深历练,有威望的意思,如“老教授”、“老丁师傅”等,这些词是对老年人的尊称,显得亲切、文雅有礼。但这种尊称在英美人中却行不通,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old乃是“不中用了”的代名词,因而Elderly和senior常被用来代替old。此外,汉语中的亲昵称谓和拟亲属称谓语,也都颇能体现汉民族的文化内涵。他们能让对方感到尊重和亲近,因而能够缩短交际双方的距离,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礼貌地运用“王叔叔”、“志刚哥”等充满人情味儿的称呼语。而在英语国家,对于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使用亲属称谓,即拟亲属称谓语,是不符合西方习俗的。

在西方社会中,由于其文化价值取向、道德观、社会格局、人际关系等与中国截然不同,对相互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自然相差悬殊。一般来讲,西方人际交往相互称呼时,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地位,即交际双方是“权势”关系还是“平等”关系。如果是“平等”关系,双方将会采用对等式交流,即双方都直呼其名,或采用亲昵称谓。但当交际双方之关系是一种“权势”关系,即双方社会地位有距离,或双方属于初次交往,那么双方就会采用一种“非对等式交流”,即采用直呼其名、头衔称谓和恭敬称谓。此时,地位较高者所使用的称呼语无疑是一种权势的标志,而地位较低者使用的称呼方式无疑是一种表示尊敬的手段,如Professor Bloomer、Dr. Stevenson等。不过,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人们较崇尚对等式称呼,这体现出一种平等的文化取向。如对陌生人,可直接单独使用Sir、Madam等,也可以Mr. +姓的方式。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一味地称呼男人为Mr. soand so,女士为Miss soand so,容易使对方感到不快。因为英美人很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个人主义较强。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身份时,这样称呼是可以的。但如果知道对方是校长,教授或博士时,就应根据他们的学衔、职称来称呼。

2. 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现出不同的称谓体系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亲属称呼语反映出两种文化中不同的家庭结构、亲属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汉英语言在称谓体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使中国形成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族制度,同姓宗族大家庭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族内部成员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因此,在中国,常常用表示血缘或亲属关系的名词去称呼家人、亲属,如大哥、三妹、乃至用其称呼朋友或陌生人,如伯伯、阿姨、老奶奶等,这种称谓方式在世界上其他文化中是很少见的。同时由于中国的福利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依然存在。另外,与英美人的个人主义相比,中国人则更多地遵从忍让、敬老、服从和牺牲的文化价值观念。

英美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威中心型家庭(authority centered);另一种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4]。前者与中国传统的大家庭相似,但在西方,这种类型的家庭大多与富庶、权势之家相连。后者在西方家庭结构中则占据了主要地位。英美人血缘观念十分淡薄,亲属关系相对松散。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独立门户,各自谋生。另一方面,由于在西方社会中,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比较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很少以父母亲属的成就为荣,这也就更加剧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此外,由于西方社会多是一些高福利的国家,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存在谁依靠谁的问题。所以,一旦子女成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开始疏远,子女只是到了过年过节才回家看望他们,平时很少往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尚且如此,其他的亲属关系就更加淡薄了。

汉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多,语义明晰,内外有别,男女分明;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较少,语义模糊。汉语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语义明晰。在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人员关系极为复杂,但指称却十分明确。论文参考网。赵元任[5]先生在《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一书中列举了114种亲属的称呼语。每种又有正式名称、直称与比较文气的称呼之分。论文参考网。如父亲方面的great grandfather, 在汉语中的正式名称是“曾祖”,直接称呼是“老爷爷”,书信中可能用“曾祖父”。相比之下,在西方社会中,无浓厚的宗族观念,家庭结构比较简单,成员数量较少,相互关系明确,因此导致亲属称谓语不仅数量较少,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如:grandfather(祖父、爷爷;外祖父、外公)。如果一定要区分清楚,则加上paternal(父亲的)和maternal(母亲的)或者用 on the father’s side (父亲方面的)和on the mother’s side(母亲方面的)这类表达法附加说明[6]。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社会由于各自的文化取向、社会格局、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截然不同,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对称谓语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称谓语的文化差异,根据交际语境,恰当运用能融洽交流双方关系的称谓语,能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对顺利完成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称谓失误,就容易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距离,导致交际失败。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M]. 外文出版社, 2004.

[2] 姜望琪. 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 田惠刚.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 赵元任.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M].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S.D.Anwar,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6] 王拯亚. 语言与文化[[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更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亲和力对于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亲和力的具备对生物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如何培养亲和力以便开展生物教学活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师亲和力;教学效果

亲和力,从字面意思来看,即一种使人亲近,易于接触的力量。亲和力本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具有了新的定义,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人际关系领域。就教学过程而言,高中生物教师的亲和力,实质上是指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以特有的素质,去传递一种亲切,友善的力量,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其和谐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西方学者曾在1940年向47000名学生作调查,归纳出学生喜欢的教师的12项特征:合作与民主,仁慈与体谅,能忍耐,兴趣广泛,和蔼可亲,公正,有幽默感,言行稳定一致,有兴趣研究学生的问题,处事有伸缩性,了解学生并给予鼓励,精通教学技能。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眼里,教师具有的某些优良品质比他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因为非常喜欢某位教师而加倍努力学习并积极表现,该科目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秀;也会因为讨厌或惧怕某位教师进而对相应课程渐渐疏远甚至产生厌恶之感,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由此可见,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该科目掌握的效果。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人格魅力的修炼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作为一名成功的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的生物课堂上,如何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乐于接受,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亲和力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交流,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上事半功倍。那么,就高中生物教师而言,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亲和力呢?我认为,亲和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外化为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内化到教师素质修养中,在与学生交流和相处时将亲和力传递给学生。

一、外化的行为表现

(一)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

即教师对声音、语速、语调的把握。就声音来说,不同的教师有自己的发音特色,好的音质,有利于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训练,善于扬长避短。在语速方面,教师要做到运用合适的讲课速度,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很关键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在进行旧知识的复习或者讲解学生较为易懂的内容时,如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适当加快一点语速是可以的。但是遇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比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需要有意放慢语速,通过这种语速的变化,引起学生注意,进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知识的重难点。最后,是语调的把握。语调即贯穿整句话的音调高低变化,它是教师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课堂表达的语言,做到抑扬顿挫,适当停顿,有节奏感。

(二)教师的体态表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通过简单的头部动作和面部表情就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因此,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点头表示赞同和满意,用摇头暗示学生错误和反对。另外,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一种,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有时候,一个亲切温暖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它不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消除矛盾,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体态语。在亲和力的培养上,教师除了善于运用头部动作和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也是表情达意的手段。准确得体的手势和身体姿态的巧妙结合,可以将教师需要表达的内容以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不仅增加了形象性,也调动了课堂气氛。

(三)教师幽默感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保尔•麦基说过,幽默感对于人的社交能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也是一样,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教师的幽默感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还可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充满幽默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幽默感将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是教师亲和力很重要的一种体现。

二、内化的素质形成

(一)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放低姿态,学会尊重学生,具有师生平等的心态,并且尝试着和学生交朋友,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敞开心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会更加信任,敬佩教师。比如在实验课上,当教师对操作步骤进行多次讲解并示范后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疑惑,教师要耐心地进行辅导,循循善诱,而不能大声责骂。学生也只有在被尊重时才能学会尊重、关爱他人。教师的这种亲和力表现对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方面提高师生平等意识。

(二)善于聆听

作为不同的个体,每位学生都有对这个世界独特的认知和体会,尤其是生物这门学科,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各有不同。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要急于纠正他们错误的思想。只有善于走进学生内心的教师才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和信任,这样的教师才有亲和力。

(三)具有浑厚的文化素养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学科知识,对其他知识的熟练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成为一名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面才能让学生信服,教学过程中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教师还要时刻关注生物学科的前沿问题和研究进展,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运用自如。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连接的桥梁,亲和力也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的一种体现,师生之间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爱,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亲和力是必不可少的,它就像一把钥匙,只要拥有这把钥匙,就能打开学生的心锁,走入学生的心灵。

作者:温璧榕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6

一、主题班会

1、主题班会的概念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2、主题班会的形式有:

(1)主题报告会;

(2)主题汇报会;

(3)主题讨论会;

(4)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5)主题竞赛;

(6)主题晚会。

2、主题班会的组织

组织主题班会一般要经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

3、组织班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主题不能过杂;

(2)要有的放矢;

(3)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二、班级主题班会设计方案的书写格式

主题(若主题范围很大可增加副标题)

活动的目的:(主要写:此次班会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即效果。一般书写“使学生了解…,掌握…。)

活动的内容:(主要写:标题及活动的几大块内容。一般2-4块较适宜。)

活动的形式:(主要写:主要形式如:辩论、竞答、朗诵、调查等,形式要灵活。) 活动的准备:(主要写:人员分工、材料的准备、环境的布置、设备的准备等)

活动过程:(一般简案:主持人的串联词概括写、一般朗诵诗的具体内容可省略但主要意思须写出、小品的过程内容可省略但小品的概要须写,总之要求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且不多于6000。过程最后的班主任讲话必不可少,讲话内容一般是:谈谈此次主题班会从准备到活动有没有达到目的,可以就此次活动过程的一些突出人或事进行表扬,也可谈谈此次班会的不足处。一般控制在1-2分钟。)

举例:亲情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拥抱亲情

设计理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针对本班学生个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

设计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谭格庄初级中学一年级3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回顾篇——走近亲情

1、我名字的故事

(1)甲:我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3)乙:孩子的名字融入了父母多少的期望!他们为了给孩子取名字花了多少心思。

2、我成长的足迹

(1)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甲:请听歌曲《父亲》、《母亲》。(老师操作)

(3)乙:下面谁能讲一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出牺牲和付出血汗的故事。(两个同学为宜)

(4)甲: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了父母无穷的爱;感人的故事勾起了孩子的美好回忆,让我们把父母的爱永记心中,下面请听诗歌朗诵《母爱》(作者:冰心)

3、父母写真

(1)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地演绎。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关注过父母的变化吗?

(2)乙:请同学们以《爸爸(妈妈)的————》为题,演讲自己眼中的父母。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

1、亲情赞颂知多少 (1)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词;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乙:让我们尽情地用歌唱,用朗诵,用故事来拥抱亲情吧! (3)甲:下面请全体同学起立,集体歌唱《父亲》、《母亲》。 (4)乙:下面请听诗歌朗诵:《纸船——寄母亲》。 (5)甲:下面请同学们讲述古今中外关爱父母的故事。(课件展示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2、母子了解知多少 (1)甲: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请到场的几位同学的妈妈和孩子共同上台做个游戏。测试一下对对方的了解有多少。请到场的爸爸作评委。(互相猜对方最爱吃的菜、最爱穿的衣服;母子共同写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检验默契度) (2)请孩子做扮演孕妇的游戏,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劳。

四、行动篇——回报亲情

1、确定回报方案

(1)甲: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

(2)乙:请同学们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也十分地感动。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3)乙: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您们对我们的肯定,您们放心吧,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给你们,回报给亲爱的社会,回报给伟大的祖国。

(4)合:最后让我们伴着美妙的旋律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5)播放歌曲《母亲》。

(6)甲:下面请班主任做总结。

(7)班主任总结: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处做起,培养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爱我们的祖国。

(8)合:感谢今天在座的各位家长、老师,谢谢您们的光临指导,谭格庄初级中学一年级3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班会主题

1、中学生早恋主题班会

2、维护祖国统一主题班会

3、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4、中学生学习方法主题班会

5、中学生劳动教育主题班会

6、中学生社会道德主题班会(2组)

7、环境教育主题班会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 ,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 ,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 ,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汉英称谓在形式、语用意图、文化内涵上存在诸多差异 ,通过两种语言称谓系统的归纳对比 ,挖掘各自的文化内涵 ,对中英称谓语的翻译提出三种方法。

关键词: 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比较;翻译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kinship term is not only a part of language but also a kind of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kinship terms reflec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to some extend.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ages and meanings of kinship addressing system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which people familiar with,the paper is to reveal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in it. they belong to different kinship addressing systems also have different usages of kinship terms and developments. the main reasons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 lie in the family structure, consanguinity, patriarchy concept, culture adoption and courtesy principl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ts features and usages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ased on th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title and kinship addressing system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ir complicated pragmatic intentions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in use,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pares the two systems, and reveals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 specific implications. finally, three methods are presented on how to translate addressing form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 kinship term; cultural difference; comparison; translation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 ,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复杂程度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复杂,英语简单。“亲属称谓(kinship term)是一定的亲属制度(kinship system)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1](p139)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如伯父、叔父、姨母和伯母、婶母、姨父;区分宗族非宗族,如爷爷、侄儿、孙子和外公、外甥、外孙等;区分父系母系,如叔叔、姑妈、堂兄和舅舅、姨妈、表兄等;区分长幼辈份,如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 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另外,英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非常笼统,没有指明具体关系。所以像linda’s bother married michelle’s sister这句话就很难准确地译成汉语,因为不知道brother是linda的哥哥还是弟弟,sister是michelle的姐姐还是妹妹。还有cousin这个称谓,有时连男女都不分了。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二)、英汉亲属称谓关系表达清楚性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所表达的关系清楚明了,英语笼统。“家庭是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p34)中国人重亲属称谓,辈份性别指代清楚,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从称谓上一目了然。然而,英美人并无如此清晰明了之差别,仅是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在称谓上常混为一谈(如grandfather,uncle,brother-in-law等词语),有时甚至连男女也不分,如cousin一词可指堂兄、堂妹,又可指表兄、表妹。最为简约的是uncle 与aunt,前者将中国人的伯,叔,舅父,姑父,姨丈等所有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一概统称,后者将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所有与母亲同辈的女士一词蔽之。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伦理的定义和概念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或者确切点说,是没有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样有一套严格繁琐的纲常伦理。

(三)、英汉亲属称谓中敬称和谦称的使用差异

汉语有敬称和谦称,而英语没有。“英汉社交称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差异,应当是敬称与谦称的使用。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过分自谦。而汉语中谦称与敬称并重, 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无疑也源于中国传统礼教。‘夫礼者, 自卑而尊人’ (《礼记·典礼》),因而汉语谦称有许多,如: 愚、在下、鄙人、不才、小可、晚辈、未学、后生、卑职、下官等等。不仅有自谦,而且还代为亲属谦。如: 小儿、犬子、内子、拙荆、小女、小婿等等。”[3](p48)汉语里用敬称直接表示敬意,旧时常用,如尊称:令尊、令堂、令公子、令爱、令千金等又用谦称间接表示恭敬,抬高对方,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消除压力。而西方人则崇尚和提倡自信,一方面要对别人有礼貌,另一方面要求自己不卑不亢,过分自谦,反而让人觉得你信心不足,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相反只有表示上帝的“he”和表示自己的“i”无论在句首句中都是大写.这种擅自代为人谦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强调平等的权利,哪怕对子女、父母也将其当作一个独立人的人来看待,并不认为有支配其的绝对权力。

(四)、英汉亲属称谓中对长辈称呼的差异

汉亲属称谓中不可对长辈直呼其名,英语可以。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英语中则辈分淡化,血亲传统分为“九族”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亲疏有别、长幼有序。中国文化讲究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有序,按中国的伦理观念,传统文化对汉语的称谓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中有明显的尊卑、长幼、亲疏之分。可以说,汉语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在社会和家庭中,语言称谓必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在汉语中不仅父母的姓名是绝对避讳的,对于长辈或地位高者要用尊称,即使是同辈,也有固定的称谓,不可直呼其名。

“耶稣主张,家庭中的成员平等,他自己就以名字称呼母亲,而且认为子女可以与其父母相争,可以与他们为敌。因此在英语亲属称谓中没有尊卑之别,同辈之间不论年龄大小,均可直呼其名,以表示亲切友好。”[4](p86)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

二、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因素

(一)、家庭类型

“亲属称谓的简化,意味着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关系下的家庭,其构成和社会作用完全不同于封建主义关系,在语言中也能找到反映。”[5](p249)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社会组织的单元是家庭或家族,因此家族势力非常强大,而在家族内部,宗族内的亲疏关系是严格按等级区分的,内外亲戚,嫡庶区别得很清楚。为了维护和适应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相关的很多称谓就出现了,而且分得特别仔细。

“在英美等国,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占主导地位.这种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妇和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而且孩子长大后马上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自立门户.因此,他们的家庭成员关系非常简单.他们并不把亲属关系看得那么重。由于这些亲属不住在一起,没有必要,也不需分得那么清楚。”[6](p66)这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称呼语,称谓语相对贫乏。在这种家庭中,人际关系非常随便、开放,以个人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

    中国传统的宗法血亲关系和伦理道德影响的结果,它体现的是一种严密的家族关系。英语民族的家族关系远不及中华民族的那么严密,家庭结构也较松散。

(二)、血缘关系

汉民族深受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同族内部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汉民族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既有血缘关系又有经济联系的由大家庭组成的庞大的宗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个人要受家族权利的支配。与之相比较,封建社会在整个欧洲存在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制度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英美国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上,其重视商业。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其经常移民和殖民,这样,造成他们组织管理上摆脱了家族血缘的束缚,更重视人与人的契约关系和平等关系。

(三)、宗法观念

“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之别、宗族与宗族之别、血缘与非血缘之别 ,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家族 ,宗法关系悠久稳固。”[7](p95)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封建宗法关系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大地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认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于齐家。故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一家之内,长者为尊,老者为上,长幼尊卑,泾渭分明;亲朋友好,男女有别,远近亲疏,不错规矩.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8](p207)

(四)、文化取向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进行是非判断和优劣判断的尺度,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通常以压抑的形式表现,也就是说,对自身价值的评论常常是低值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压抑的自我价值出发。在称谓语中,尤其是敬语,谦语特别多。与汉民族恰恰相反,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思想意识比较强。这种注重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观念使西方人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独立精神。这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五)、礼貌原则

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须按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中,就是亲属称谓常用于社交场合,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大伯、叔叔、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常常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目的是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年龄、性别称呼对方为大爷、大娘、大叔、大哥、大姐等;小朋友称军人为解放军叔叔;长辈对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晚辈称“闺女”等。这些用于社交场合的词语与其用于亲属称谓本身在语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亲属血缘关系,而前者表示的是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一种良好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它必将随着交际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michael, linda, jane等) ,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 summers, mrs. howard, miss jones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互相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不例外。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女、年龄、社会地位等,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汉文化中用于社交场合的亲属称谓不可用于英语中,否则会引起人际关系混乱,导致交际失败。

(六)、等级观念

传统的中国家庭构成形式是大家庭(三世、乃至四世同堂) ,家庭关系的中心是父子。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许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同辈分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呼下辈的名,也可以连同姓一起称呼;下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相应的称谓进行称呼 ,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为“uncle”,女性一概称为“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在同辈之间 ,英美人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就是下辈对长辈 ,也往往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不过美国人对自己父母和祖父母还是以dad、mom、grandpa、grandma相称。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同样不同的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了解自己,也要学会文化适应,寻找交际的共同习俗。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

三、翻译技巧

(一)、英汉亲属称谓词的词义不对等

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绝非按词直译、一一对应那么简单 ,因为同一种称谓在不同语境中可能蕴含着不同的语用意义 ,传达这些不同语用意义的译文当然也就不一样。例如表达亲属称谓时,汉语往往习惯用“排行称谓”,而英语习惯用“姓名称谓”。此时,双语在转换时用译语中对应的称谓语替代原语的表达 ,以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易懂 ,没有翻译腔。

“例1邢夫人笑道:‘……你大妹子现在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

lady hsing smiled :‘his-feng is part of your aunt wang’s establishment, so you’ll have to ask her permission.’

‘大妹子’、‘二婶子’根据上下文的语义直接译成其所指的王熙凤,王夫人,即‘his-feng’,‘aunt wang’,译文简洁明了。”[9](p96)

“例2 she had been silent ,a little dazed since she came back to consciousness and found ellen gone ,scarlett at termagant ,the world changed and unceasing labor the order of the new day.(marg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

当初她从昏迷状态里恢复过意识来,突然惊觉母亲是没有了,大姐变成泼妇了,世界全然改变了,一天到晚只有无穷无尽的工作了,她就一直不声不响迷迷糊糊的过到现在。(傅东华译《飘》)

carren在想到母亲和姐姐的时候用的都是名字,但汉译时,应该根据汉民族的习惯,用其相应称谓词,使中国读者易于接受。”[10](p117)

因此,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交际情景和原文的文化背景,按原语文化的推理习惯来理解原文中称谓语在此情此景中的真正所指。

(二)、对关键词进行解释

为使译文更好地传达思想,反映人物关系,有时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需要进行解释意义。

“例1 ‘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萧红《王阿姨之死》)

she had lived for a while with some impoverished paternal relatives, and then had been bundled off to some maternal relatives who were, if anything, even worse off.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alt)

汉语中姑姨亲属关系分明,可英语中对应的“aunt”包含姑姨在内的诸多女性长辈亲属。howard golbalt采取释义法分别用 paternal relatives 和 maternal relatives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把原文的信息传达给了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英语读者。”[11](p70)

在英语亲属称谓汉译的过程中同样容易引起歧义,指代不明,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应该对关键的亲属称谓加以解释。

亲属称谓的翻译要结合语境,判断其语用含义 ,然后根据译语的称谓习俗,在译语中选用一个恰当的称谓,使原文称谓和译文称谓表达的感情色彩相当,语气相符,语用上等值。

(三)、亲属称谓词的非亲属称谓用法解释

亲属称谓的社会化是汉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对非亲属成员冠以亲属称谓,使人们缩短了感情距离,变得容易交流它还能表达说话人尊敬、亲昵、谦虚、愤怒、鄙夷、傲慢、悲痛等感情色彩。“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对不起您,总理精神传万代,子子孙孙举红旗。”这首天安门诗抄就是通过亲属的称谓的社会化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强烈怀念,在崇敬之中饱含悲痛之情,如果不用这两个亲属称谓,这种情感就会大打折扣。而这种称谓现象在英语里找不到它的影子,英语往往是通过上下文、词汇手段和句法层面来表达这些情感的。如表达傲慢骄横时,汉语可采用“老子”称谓,而英语可能用“he said arrogantly”。所以“大叔、阿姨、五婶、三哥、老妹”就在英语找不到在情感意义上的对等词 ,这常常使我们在翻译中出现困惑,因此翻译此类亲属称谓时往往要根据语篇意义改换其原来的指称。

“例1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快要发狂,便忍不住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吧。’(鲁迅《药》)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fearing she was so heart - broken that she should get crazy,mrs hua couldn’t refrain from getting to her feet, walked across the trail and whispered to her,‘don’t be so sad,madame.let’s go back.’”[12](p144)

在这里,把“华大妈”翻译成“mrs hua”,“老奶奶”翻译成“madame”

表明了华大妈的身份,同时也表达出华大妈对长辈的尊敬。

    而英美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对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他们一般直呼其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语境在汉译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变化。

四、结束语

语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英汉称谓系统反差强烈 ,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 ,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对中西称谓语异同的深入认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要在这两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系之间进行翻译转换,译者需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选用合适的称谓语翻译方法。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方小勇.由称谓看英汉文化差异[j],镇江高专学报,2003.第16卷。

[4]转引自李庶泉. 论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及教学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04.第14卷。

[5]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6]王玉环.文化差异与亲属称谓翻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20卷。

[7]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第2卷。

[8]国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转引自时波.汉英亲属称谓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铜凌学院学报,2005,第2期。

[10]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8卷。

[11]黄碧蓉.文化观照下英汉亲属称谓语[j],河海大学学报,2005,第7卷。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英汉亲属称谓习惯和语义进行比较分析 ,揭示其中所隐含的文化意蕴。它们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 ,具有不同的称谓习惯和泛化现象。家庭类型、血缘关系、宗法观念、文化取向、礼貌原则等是造成两者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 ,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汉英称谓在形式、语用意图、文化内涵上存在诸多差异 ,通过两种语言称谓系统的归纳对比 ,挖掘各自的文化内涵 ,对中英称谓语的翻译提出三种方法。

关键词: 亲属称谓;文化差异;比较;翻译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kinship term is not only a part of language but also a kind of cultu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kinship terms reflec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to some extend.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ages and meanings of kinship addressing system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which people familiar with,the paper is to reveal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in it. they belong to different kinship addressing systems also have different usages of kinship terms and developments. the main reasons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 lie in the family structure, consanguinity, patriarchy concept, culture adoption and courtesy principl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ts features and usages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ased on th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title and kinship addressing system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ir complicated pragmatic intentions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in use,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pares the two systems, and reveals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 specific implications. finally, three methods are presented on how to translate addressing form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 kinship term; cultural difference; comparison; translation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 ,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复杂程度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复杂,英语简单。“亲属称谓(kinship term)是一定的亲属制度(kinship system)所产生的文化符号,它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1](p139)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如伯父、叔父、姨母和伯母、婶母、姨父;区分宗族非宗族,如爷爷、侄儿、孙子和外公、外甥、外孙等;区分父系母系,如叔叔、姑妈、堂兄和舅舅、姨妈、表兄等;区分长幼辈份,如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 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另外,英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非常笼统,没有指明具体关系。所以像linda’s bother married michelle’s sister这句话就很难准确地译成汉语,因为不知道brother是linda的哥哥还是弟弟,sister是michelle的姐姐还是妹妹。还有cousin这个称谓,有时连男女都不分了。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二)、英汉亲属称谓关系表达清楚性差异

汉语亲属称谓所表达的关系清楚明了,英语笼统。“家庭是以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p34)中国人重亲属称谓,辈份性别指代清楚,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从称谓上一目了然。然而,英美人并无如此清晰明了之差别,仅是本家成员与外姓亲戚在称谓上常混为一谈(如grandfather,uncle,brother-in-law等词语),有时甚至连男女也不分,如cousin一词可指堂兄、堂妹,又可指表兄、表妹。最为简约的是uncle 与aunt,前者将中国人的伯,叔,舅父,姑父,姨丈等所有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一概统称,后者将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所有与母亲同辈的女士一词蔽之。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伦理的定义和概念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或者确切点说,是没有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样有一套严格繁琐的纲常伦理。

(三)、英汉亲属称谓中敬称和谦称的使用差异

汉语有敬称和谦称,而英语没有。“英汉社交称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差异,应当是敬称与谦称的使用。英语中虽然同样有敬称,但绝少有谦称,因为西方人崇尚和提倡自信,对人有礼但不过分自谦。而汉语中谦称与敬称并重, 这一文化现象的产生,无疑也源于中国传统礼教。‘夫礼者, 自卑而尊人’ (《礼记·典礼》),因而汉语谦称有许多,如: 愚、在下、鄙人、不才、小可、晚辈、未学、后生、卑职、下官等等。不仅有自谦,而且还代为亲属谦。如: 小儿、犬子、内子、拙荆、小女、小婿等等。”[3](p48)汉语里用敬称直接表示敬意,旧时常用,如尊称:令尊、令堂、令公子、令爱、令千金等又用谦称间接表示恭敬,抬高对方,贬低自己,让对方产生优越感.消除压力。而西方人则崇尚和提倡自信,一方面要对别人有礼貌,另一方面要求自己不卑不亢,过分自谦,反而让人觉得你信心不足,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英语中很少有谦称,相反只有表示上帝的“he”和表示自己的“i”无论在句首句中都是大写.这种擅自代为人谦的情况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强调平等的权利,哪怕对子女、父母也将其当作一个独立人的人来看待,并不认为有支配其的绝对权力。

(四)、英汉亲属称谓中对长辈称呼的差异

汉亲属称谓中不可对长辈直呼其名,英语可以。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英语中则辈分淡化,血亲传统分为“九族”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亲疏有别、长幼有序。中国文化讲究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有序,按中国的伦理观念,传统文化对汉语的称谓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在汉语的亲属称谓中有明显的尊卑、长幼、亲疏之分。可以说,汉语称谓反映着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在社会和家庭中,语言称谓必须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在汉语中不仅父母的姓名是绝对避讳的,对于长辈或地位高者要用尊称,即使是同辈,也有固定的称谓,不可直呼其名。

“耶稣主张,家庭中的成员平等,他自己就以名字称呼母亲,而且认为子女可以与其父母相争,可以与他们为敌。因此在英语亲属称谓中没有尊卑之别,同辈之间不论年龄大小,均可直呼其名,以表示亲切友好。”[4](p86)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

二、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因素

(一)、家庭类型

“亲属称谓的简化,意味着家庭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不占那么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关系下的家庭,其构成和社会作用完全不同于封建主义关系,在语言中也能找到反映。”[5](p249)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社会组织的单元是家庭或家族,因此家族势力非常强大,而在家族内部,宗族内的亲疏关系是严格按等级区分的,内外亲戚,嫡庶区别得很清楚。为了维护和适应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相关的很多称谓就出现了,而且分得特别仔细。

“在英美等国,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占主导地位.这种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妇和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而且孩子长大后马上离开父母去独立生活,自立门户.因此,他们的家庭成员关系非常简单.他们并不把亲属关系看得那么重。由于这些亲属不住在一起,没有必要,也不需分得那么清楚。”[6](p66)这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称呼语,称谓语相对贫乏。在这种家庭中,人际关系非常随便、开放,以个人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

中国传统的宗法血亲关系和伦理道德影响的结果,它体现的是一种严密的家族关系。英语民族的家族关系远不及中华民族的那么严密,家庭结构也较松散。

(二)、血缘关系

汉民族深受封建宗族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同族内部十分重视血缘宗亲关系。汉民族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既有血缘关系又有经济联系的由大家庭组成的庞大的宗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个人要受家族权利的支配。与之相比较,封建社会在整个欧洲存在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制度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英美国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济上,其重视商业。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其经常移民和殖民,这样,造成他们组织管理上摆脱了家族血缘的束缚,更重视人与人的契约关系和平等关系。

(三)、宗法观念

“汉语亲属称谓词特别强调长幼之别、宗族与宗族之别、血缘与非血缘之别 ,这种繁复的称谓正反映了汉族文化传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家族 ,宗法关系悠久稳固。”[7](p95)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封建宗法关系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其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大地乃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认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于齐家。故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一家之内,长者为尊,老者为上,长幼尊卑,泾渭分明;亲朋友好,男女有别,远近亲疏,不错规矩.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8](p207)

(四)、文化取向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进行是非判断和优劣判断的尺度,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对自我价值的判断通常以压抑的形式表现,也就是说,对自身价值的评论常常是低值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压抑的自我价值出发。在称谓语中,尤其是敬语,谦语特别多。与汉民族恰恰相反,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思想意识比较强。这种注重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观念使西方人更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独立精神。这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五)、礼貌原则

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随意直呼其名,须按等级、身份选择相应的称呼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融洽、和谐,因而往往把家庭本位向外推移,扩大到家以外的社会关系中去,于是汉文化中出现了亲属称谓的泛化现象。这一现象体现在言语交际中,就是亲属称谓常用于社交场合,以传递社交指示的不同语义信息。如大伯、叔叔、老兄、贤弟、大嫂、小妹等词语常常用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对方,目的是为了表示礼貌和亲切。无论是对街坊邻居、朋友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人们均按年龄、性别称呼对方为大爷、大娘、大叔、大哥、大姐等;小朋友称军人为叔叔;长辈对相识的或不相识的晚辈称“闺女”等。这些用于社交场合的词语与其用于亲属称谓本身在语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表示的是一种亲属血缘关系,而前者表示的是人们之间“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一种良好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它必将随着交际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英美人宗族观念淡薄,不仅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家族以外的人,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michael, linda, jane等) ,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r. summers, mrs. howard, miss jones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互相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不例外。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女、年龄、社会地位等,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汉文化中用于社交场合的亲属称谓不可用于英语中,否则会引起人际关系混乱,导致交际失败。

(六)、等级观念

传统的中国家庭构成形式是大家庭(三世、乃至四世同堂) ,家庭关系的中心是父子。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因此,在亲属称谓里,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许丝毫的含混和马虎。同辈分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呼下辈的名,也可以连同姓一起称呼;下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相应的称谓进行称呼 ,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为“uncle”,女性一概称为“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一律称“cousin”。在同辈之间 ,英美人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就是下辈对长辈 ,也往往直呼其名,包括儿媳(女婿)对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关系融洽。不过美国人对自己父母和祖父母还是以dad、mom、grandpa、grandma相称。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如果回避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而形成以自我民族文化传统为中心的心理定势或偏见,都会造成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同样不同的文化在交际的过程中是互相影响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了解自己,也要学会文化适应,寻找交际的共同习俗。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

三、翻译技巧

(一)、英汉亲属称谓词的词义不对等

称谓语用意义的翻译绝非按词直译、一一对应那么简单 ,因为同一种称谓在不同语境中可能蕴含着不同的语用意义 ,传达这些不同语用意义的译文当然也就不一样。例如表达亲属称谓时,汉语往往习惯用“排行称谓”,而英语习惯用“姓名称谓”。此时,双语在转换时用译语中对应的称谓语替代原语的表达 ,以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易懂 ,没有翻译腔。

“例1邢夫人笑道:‘……你大妹子现在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曹雪芹《红楼梦》)

lady hsing smiled :‘his-feng is part of your aunt wang’s establishment, so you’ll have to ask her permission.’

‘大妹子’、‘二婶子’根据上下文的语义直接译成其所指的王熙凤,王夫人,即‘his-feng’,‘aunt wang’,译文简洁明了。”[9](p96)

“例2 she had been silent ,a little dazed since she came back to consciousness and found ellen gone ,scarlett at termagant ,the world changed and unceasing labor the order of the new day.(marg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

当初她从昏迷状态里恢复过意识来,突然惊觉母亲是没有了,大姐变成泼妇了,世界全然改变了,一天到晚只有无穷无尽的工作了,她就一直不声不响迷迷糊糊的过到现在。(傅东华译《飘》)

carren在想到母亲和姐姐的时候用的都是名字,但汉译时,应该根据汉民族的习惯,用其相应称谓词,使中国读者易于接受。”[10](p117)

因此,在翻译的理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交际情景和原文的文化背景,按原语文化的推理习惯来理解原文中称谓语在此情此景中的真正所指。

(二)、对关键词进行解释

为使译文更好地传达思想,反映人物关系,有时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需要进行解释意义。

“例1 ‘她从贫苦的姑家,又转到更贫苦的姨家。’(萧红《王阿姨之死》)

she had lived for a while with some impoverished paternal relatives, and then had been bundled off to some maternal relatives who were, if anything, even worse off. (translated by howard goldbalt)

汉语中姑姨亲属关系分明,可英语中对应的“aunt”包含姑姨在内的诸多女性长辈亲属。howard golbalt采取释义法分别用 paternal relatives 和 maternal relatives解决了这一难题,从而把原文的信息传达给了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英语读者。”[11](p70)

在英语亲属称谓汉译的过程中同样容易引起歧义,指代不明,所以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应该对关键的亲属称谓加以解释。

亲属称谓的翻译要结合语境,判断其语用含义 ,然后根据译语的称谓习俗,在译语中选用一个恰当的称谓,使原文称谓和译文称谓表达的感彩相当,语气相符,语用上等值。

(三)、亲属称谓词的非亲属称谓用法解释

亲属称谓的社会化是汉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对非亲属成员冠以亲属称谓,使人们缩短了感情距离,变得容易交流它还能表达说话人尊敬、亲昵、谦虚、愤怒、鄙夷、傲慢、悲痛等感彩。“敬爱的,您的儿女对不起您,总理精神传万代,子子孙孙举红旗。”这首天安门诗抄就是通过亲属的称谓的社会化表达了全国人民对的强烈怀念,在崇敬之中饱含悲痛之情,如果不用这两个亲属称谓,这种情感就会大打折扣。而这种称谓现象在英语里找不到它的影子,英语往往是通过上下文、词汇手段和句法层面来表达这些情感的。如表达傲慢骄横时,汉语可采用“老子”称谓,而英语可能用“he said arrogantly”。所以“大叔、阿姨、五婶、三哥、老妹”就在英语找不到在情感意义上的对等词 ,这常常使我们在翻译中出现困惑,因此翻译此类亲属称谓时往往要根据语篇意义改换其原来的指称。

“例1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快要发狂,便忍不住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吧。’(鲁迅《药》)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fearing she was so heart - broken that she should get crazy,mrs hua couldn’t refrain from getting to her feet, walked across the trail and whispered to her,‘don’t be so sad,madame.let’s go back.’”[12](p144)

在这里,把“华大妈”翻译成“mrs hua”,“老奶奶”翻译成“madame”

表明了华大妈的身份,同时也表达出华大妈对长辈的尊敬。

而英美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对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他们一般直呼其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语境在汉译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变化。

四、结束语

语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英汉称谓系统反差强烈 ,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体系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 ,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对中西称谓语异同的深入认识,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要在这两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亲属称谓语体系之间进行翻译转换,译者需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实践中选用合适的称谓语翻译方法。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方小勇.由称谓看英汉文化差异[j],镇江高专学报,2003.第16卷。

[4]转引自李庶泉. 论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及教学对策[j],济南大学学报,2004.第14卷。

[5]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6]王玉环.文化差异与亲属称谓翻译[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第20卷。

[7]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第2卷。

[8]国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转引自时波.汉英亲属称谓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铜凌学院学报,2005,第2期。

[10]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8卷。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9

徐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阅读名著”的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问题,欢迎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刘秋花:读名著可以采取泛读和精读。但我也不太明白,还是请徐老师讲讲吧。

徐老师:好。我先来说说泛读。我们对一些名著只需了解故事梗概或故事情节时,就可以采取浏览、跳读、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或者只看目录及故事介绍等内容。

刘秋花:我明白了,那泛读好像就没有多大价值了,是吗?

周金花:不对,泛读可以拓宽我们知识的广度啥。徐老师,哪些需要精读呢。

徐老师:比如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四大名著等,我们就应该精读。因为它们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社交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我们关心人民疾苦、热爱祖国等思想感情。

王二燕:徐老师,你讲讲如何进行精读,可以吗?

徐老师:可以。我们可以采用全景式阅读法进行精读。即先读一下名著的题目、摘要、目录或小标题,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粗略地把握其脉络。然后沿着这个脉络去细读。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批注、并把重要的内容在笔记本或卡片记录下来。在读的过程中,我们用“谁”、“何时”“何地”“干了什么”来理清线索。用“文章阐述了何观点”来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用“有无新的规定、提法或方略”来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最后,力求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名著的内容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来。这样就达到了精读的要求。

陈圆圆:徐老师,你常说,以读可促写,那么阅读名著我们可以写些什么呢?

徐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可以写自己阅读的心得。对作者的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名著对你有什么影响?名著中的写作技巧,是否有些值得借鉴……

陈圆圆:哦,我明白了。那我们用什么文体呢?

徐老师:读后感、散文、记叙文、议论文、随笔、简评都可以。总之,文无定法,言志即可。以前,我说‘读可以促写’,我今天还要说,‘写也促读’。比如我们将阅读某一名著后写的文章,与别人读后写的文章、批注等进行比较,不又有了新的收获了吗?

陈圆圆:哦,明白了!

徐老师: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谢谢徐老师。)

够精彩吧,徐老师从“读到写”和“写到读”,给我们介绍了名著的阅读方法。相信你也一定受益不浅吧。

【阅读有感】 读懂母爱的注释――《我与地坛》

邹 林

曾经走过的路,若没有母亲的陪伴,我的世界,我的人生将是一件多么悲伤的往事。我是读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是读着母亲这一首永不衰竭的诗歌一路走过来的。

史铁生的母亲体谅疼爱他,并将那份永恒的爱化作默默地行动,我的母亲亦然。

两岁时就患上骨髓炎的我,是母亲背着我跑遍了中国大半个西部,整整历经四年,才从背上将我放下,然后送我入学……其中的百般滋味儿,只有真正体验过的才最清楚;但她从没对我有过半句怨言和要求我感恩的话,就像史铁生的母亲从来没对他说:“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一样。

我病重得一天只能吃下一个鸡蛋,母亲也“学”我只吃一个鸡蛋;我开刀动手术,哭声不断,她也用哭声来安慰我:“别哭,忍一会儿就过去了!”我想手脚尽快恢复原状,他就说:“就快好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然而,随着病情不断恶化,终于,医生说:“你儿子的手脚没办法了,除非锯掉!”

“不,这就是命吗?”她歇斯底里地咆哮着……向医生跪下叩首:“救救我的儿子,他的手和脚是有办法治的,要多少钱,我都可以给……”医生只是叹惜、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母亲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而是将我转院,继续开刀治疗;但开刀只能让病情暂时缓解,并不能得到根治。

母亲除了照顾好我以外,还要天天到街上打听好的医院,或专门买报看各大医院的特色,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就像史铁生说他母亲以她的聪慧和坚韧,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对自己说。我想我母亲肯定不止一次,两次有这样的经历。我想她一定会说:“求求上天,保佑我,帮帮我,我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我儿子的双手双脚能保得住就好了……即使来生做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或许,我是在看到《我与地坛》后,我才有这样的想法,才第一次感觉到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才使我有了对人生的进一步思索……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母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上看到了关于我的这种病的专治医院,如获至宝地带我前往湖北,进行了治疗,在连续三个月的住院治疗后,又回家连续用药大半年,终于保住了我的手和脚。事后,母亲总是说:“上帝在关上所有门时,往往会留下一扇窗户。”就像史铁生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足以安慰他在九泉之下的母亲了!

在此之前,我没将我的母亲读懂,自从我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就把史铁生的种种告诫和劝导运用在我的生活中。我现在还有机会报答我母亲――那就是,用我最好的成绩来弥补我母亲对我一生的倾情!

关于亲情的名言篇10

关键词: 称谓语 英汉社交称谓方式 对比分析

一、前言

在人际交往中,适当而得体的称谓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传达各种语言信息。英汉语中都有相当数量的社交称谓,但不同的称谓方式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

二、英汉社交称谓方式对比分析

1.社交通称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称呼关系比较疏远的人或陌生人之间。语气正式,表达的关系不密切。在英语中最常见的称谓方式是“称谓+姓”(Mr./Mrs./Miss/Ms.+surname)。汉语中的称谓方式是“姓+称谓”,排列次序与英语恰好相反,这种截然相反的排列顺序是英汉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称谓上的体现。汉语这一称谓方式不仅常用于称呼关系比较疏远的人或陌生人,而且还可用于称呼所敬重的人。因而涵盖的范围比英语广泛,它既可以是专门称谓词(同志、师傅、老师、先生、小姐),也可以是职务、职称称谓词(主席、厂长、经理、教授)和一些职业称谓词(医生、会计、律师、护士)。常见的称谓有“王先生”、“李医生”、“胡书记”等。

2.职务/职业称谓

英语中能作称谓语的职务并不多,而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如“President”可用来称呼“总统”,也可用于对“大学校长”、“银行行长”等职务的称呼。在汉语里,几乎各种职务都可以用于称谓,而且职务属于尊敬性称谓成分,代表了荣誉和尊严,因此在语用上,下级对上级要以职务相称。而且汉语对职务的称呼十分具体到位,如“校长”、“院长”、“厂长”等,这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儒家靠严格的等级制度来保证皇权统治,导致了汉语中名目繁多、具体清楚的职务称谓语。

在职业称谓方面,英语中可用于称谓语的职业很少,例如doctor(医生),nurse(护士),waiter/waiteress(饭店服务员),driver(出租车司机)等。在不知姓名的情况下职务和职业称谓也可单独使用。英语中很多不能用作称谓语的职业在汉语中却可以用,例如老师、律师、会计等。几乎绝大多数职业在汉语中都可用作称谓。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语的“王老师”不能直译为“Teacher”或“Teacher Wang”,因为“老师”这一职业在汉语中可用来作称谓,表示尊敬。在英语中却仅仅是职业而已,不可用作呼语。

3.职称/学位称谓

英汉两种语言在职称/学位称谓方面十分相似。这种称谓方式通常只把高级职称和学位如Professor(教授),Doctor(博士)等用作称谓,来表达对被称呼者的敬重。而相对较低的职称如讲师、助教或较低学位如硕士、学士等都不被用作称谓。如果一位美国人既有博士学位(Doctor),也有行政职务,他会更强调他的学位而非职务,可见学术地位在英语文化中的重视。而在中国似乎刚刚相反,可见在中国文化中行政权利比学术水平更受人重视。

4.直呼其名

英语中同辈人、熟人或朋友之间以称first name最为普遍,亲属间也多以first name相称。双方为地位关系不平等时,也常被对方要求以first name相称。在美国,“人们必须用名称呼同事,即使不喜欢他们也得如此”。可以说,英语国家这种以名相称的风气只能表示社会上人们不拘形式、期望关系密切的愿望。实际上相互关系不一定就亲密或平等。在汉语中直呼其名的范围一般仅限于亲朋好友之间,且限于长辈、上级对小辈、下级之间或平辈、平级之间,反映了人们“同龄平辈宜相近”的普通心理倾向。对于长辈甚至是不熟悉的长辈、上级如果直呼其名,一定会惹得对方不快。

昵称或爱称也是一种以名相称的称呼方式。英语中广泛使用爱称,如Dear,Darling等,显示出英美人性格中率真、热情、大方的一面。汉语中的爱称有“亲爱的”、“宝贝”、“心肝儿”或单称名字中的一个字、在单字后后儿化韵,如“玲”、“雪儿”等。汉语中的爱称使用范围很窄,多限于长辈对晚辈的昵称,或恋人之间的相互称呼,但在公开场合这种爱称通常很少出现,这说明汉民族内敛、深沉的性格,不愿公开表露自己的感情。

5.“老/小+姓”称谓

汉语中可以在姓的前面根据对方的年龄加上“老”或“小”来称呼对方,如“老王”、“小李”等。“老”意味着有阅历、有经验、有学识,即使被称呼方并非上了年纪,这也被视为对对方的尊敬。“小+姓”在汉语中是上级或长者对下级或年轻人的一种称谓,该称谓显得亲切、随和。英语中没有“老+姓”这种形式的称谓,汉语的这一敬称在英语社会却行不通。因为英美人忌“老”(old),尤其是妇女。“old”暗含“不中用了”、“不再年轻了”,这在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美国是大家都不愿接受的。

6.姓+拟亲属称谓或单呼拟亲属称谓

拟亲属称谓是依照年龄用泛化的亲属称谓称呼一切非亲属的社会关系。此称谓方式既可采用“姓+拟亲属称谓”,也可单呼拟亲属称谓。这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称谓方式。中国人习惯将亲属称谓引入社交,用于称呼非亲属甚至陌生人,如“张大爷”、“刘叔叔”、“阿姨”、“大姐”、“大哥”等。这种称谓可以使交际双方感到亲近,从而缩小双方的距离,收到较好的交际效果。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社会,它的发展史是个人奋斗开拓的历史,人们强调的是人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不论长幼辈份人人平等。granny(奶奶),uncle(叔叔)等亲属称谓一般仅限于亲属之间使用,没有孩子称陌生的老人为“爷爷”“奶奶”的现象。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与英语简单粗疏的称谓方式相比,汉语的称谓方式显得更为丰富、具体而精确,几乎每一种称谓都在各司其职,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语体和感彩也较浓。英语中的称谓不仅简单,而且显示出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且语体和感彩平和一些。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1.从群体意识来看,中国人有很浓厚的宗族观念,人们希望“归属”、“依附”、“群聚”,高度重视族类而忽视个体,习惯于将大量亲属称谓引入社交场合。英语文化影响下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个性自由”,家庭成员不存在依附关系,这就使得他们的亲属观念比较淡薄。

2.就价值观念而言,英美人崇尚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社交称谓体现为注意个人特征,不以年龄、性别和资历作为等级标准。汉语社交称谓以“长幼有别,亲疏有序”为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社会凝聚力。

三、结语

“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愈大,社会称谓系统区别愈大”。中国和英美国家在宗法制度和价值观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称谓方式上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实际上也体现了以血缘纽带维系的、以群体为取向的、重关系的中国社会文化和与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个人主义为取向的、重平等或平行关系的英美文化之间的明显不同。

参考文献:

[1]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J].汉语学习,1992,(2).

[2]黎昌抱.英汉社交称谓的国俗差异[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