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市场调查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4:28

工业市场调查

工业市场调查篇1

国内还有其他的叫法,比如市场研究、营销研究、市场调研等。施工企业项目前期物资市场调查主要根据项目实际需要,系统收集、记录、整理、分析与项目相关物资有关的市场情况,了解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项目物资成本分析、估算报价和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2物资市场调查的程序和步骤

2.1成立物资市场调查小组为使物资市场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可根据实际需要成立相关市场调查组,明确分工和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可以按调查内容分:如某局海口人工岛项目成立海口人工岛项目前期市场调查领导小组,并同时成立物资价格调查组、物资运输线路组、物资相关费用组、资料收集分析组、后勤协调组等5个调查组。也可以按调查的地区分:如某项目调查组就分为海口调查组、湛江调查组、阳江调查组、广西防城港调查组分赴广东湛江、阳江、广西钦州、防城港、海南海口、文昌、澄迈、临高等地主要对地材的分布、储量、产量、运输、成本等方面进行调查。

2.2明确物资市场调查小组的工作内容调查小组的工作内容:调查和了解项目实施工程量所需物资的现有分布情况如何;主要物资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物资价格的构成;主要物资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对价格的影响;办理相关证件需提交的资料、政府税费及收费情况;影响当地物资价格的各种因素等。

2.3初步调查根据各个小组的分工,实地进行初步的了解,首先可以寻找现有的一些合作伙伴进行了解,或用电话、传真等方式与当地政府各部门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并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初次调查,走访周边市场、实地察看。

2.4制定调查实施计划确立调查方向和内容,对本项目物资供应和价格影响较大的,进行重点分析和重点调查,制定正式的调查计划,使调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对调查的实施时限、工作要求、工作内容、调查经费预算等做出详细说明,并报调查领导小组审批实施。

2.5准备所需调查表格及调查设计根据调查的具体要求和目的,编制相应的调查表格,是调查工作成败的关键。调查表格及调查设计对调查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物资市场调查中一定要注意调查表格及调查设计。

2.6实施调查和收集资料在调查中,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地察看、寻访、座谈、问卷、面谈、电话调查,以及邮寄、留置等。主要采用的是实地察看和寻访的方式。调查范围应与物资采购范围相一致,当在某一城市做市场调查时,调查范围应为整个城市,但由于调查样本数量有限,调查范围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个地方,一般可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主要考虑人口特征中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划定若干个小范围调查区域。划分原则是使各区域内的综合情况与城市的总体情况分布一致,将总样本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实施访问调查。这样,可相对缩小调查范围,减少实地访问工作量,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减少费用。在实际调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6.1真实性。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准确收集数据和资料,严禁弄虚作假,虚报数字。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做出真实可信、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结果。

2.6.2针对性。一般来说,工程项目前期物资市场调查工作是针对项目所需物资市场供应和价格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的调查,解决我们在投标预算和资金投入、工程建设、项目经营中物资管理的问题。应明确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2.6.3典型性。是指调研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所揭示的问题要带有普遍性。

2.6.4时效性。市场的信息千变万化,经营者的机遇也是稍纵即逝。市场调查滞后,就失去其存在意义。因此,要求调查行动要快,调查人员要对收集信息的时效给予明确,不要给决策者以延误的信息。

2.6.5科学性。市场调查不是单纯报告市场客观情况,还要通过对事实作分析研究,寻找市场发展变化规律。这就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以得出科学的结论,适用的经验、教训,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等。在调查资料收集过程可以采用填写表格、记录、录音、复印、扫描、拍照和影像的方式,保证收集资料的真实行和准确性。

2.7调查整理和分析阶段实地调查结束后,即进入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阶段。收集好已填写的调查表和各种资料后,由调查人员对调查资料进行逐份检查,剔除不合格的调查表,然后将合格调查表统一编号,以便于调查数据的统计。调查数据的统计可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完成。将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经Excel软件运行后,即可获得已列成表格的大量的统计数据,利用上述统计结果,就可以按照调查目的的要求,针对调查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工作。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调研报告中的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照应,给全部观点以支持。③在现有材料中,要经过比较、鉴别、精选,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调研者的观点。

2.8提交调查报告及补充调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的最后一步。调查数据经过统计分析之后,只是为得出有关结论提供了基本依据和素材,要将整个调查研究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使调查真正起到解决问题、服务于企业的作用,则需要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正文、资料的收集过程、结论及建议、必要的附件、表格及计算的过程等。

在对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过程中,会发现有些数据有遗漏,需要进行补充调查。调研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具有说服力,要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不能疏漏事实过程和必要环节。但也不要求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调研结论的推理过程。根据预测所得的结论,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以便解决问题。论述部分主要包括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在基本情况部分,对调查数据资料及背景做客观的介绍说明,提出问题。在分析部分,包括原因分析、利弊分析、预测分析。

3施工企业前期物资市场调查的总结

工业市场调查篇2

1 调研目的

了解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未来3-5年社会需求情况与发展前景;了解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了解企业对该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2 调研方式

通过向青海省建筑施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表以及与青海省本行业专家访谈方式进行。

3 调研内容

主要调查青海省建筑业企业对项目管理员(中小型项目经理助理)、资料员、施工员、造价员、合同管理员、招投标员的社会需求以及对岗位典型工作的需求。

4 调查结果

4.1 青海省建设市场基本情况 据《青海省统计年鉴》(2013年)统计:2012年青海省有各类建筑施工企业461家,其中建筑总承包企业287家,专业承包企业146家,劳务分包企业28家。在对其中的270家企业开展的调研显示,大型企业占6.3%,中型企业占19.6%,小型企业占63.0%,微型企业占14.1%[2]。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是:为青海省中小微型建筑施工企业培养从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具备施工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本次调查在青海省占90%以上的中小微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展开。

本次调研发出调查问卷表80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参与本次调研的14家企业中有38家私营企业(59%),21家民营企业(33%),5家国有企业(8%)。

4.2 青海省未来3-5年专业需求状况 未来5年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约为每年2600人,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施工企业在岗位需求方面,对于土建和安装施工员的需求是最大的,约为每年500人左右,其他岗位需求每年约为300人左右。

4.3 青海省未来3-5年本专业相关岗位需求状况 调研结果显示:造价员岗位能力需求的94%表现为编制招投标文件、完成工程预算、结算工作;项目管理员岗位能力需求的94%是开展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技术管理工作;招(投)标员岗位能力需求的83%表现为协调各部门编审标底,起草标书,组织标底分析;对施工员岗位能力需求的88%是开展技术指导、质量管理,收集施工资料;对资料员岗位能力要求的88-95%是熟悉竣工验收资料体系构成,熟悉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内容及其要求,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清点、补充、整理工作;对合同管理员能力要求的93%表现为汇总汇报合同签订、执行情况,熟悉合同条款及基本内容,审查其完整性,信息化管理合同。

5 结论及建议

5.1 对本专业招生规模的意见建议 青海省目前开设“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有两所(青海大学和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该专业毕业生95人左右(青海大学40人左右,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55人左右),鉴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与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兼容性,认为该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确定在100人左右较合适。

5.2 对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重点的建议 以上各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及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资料管理知识和能力领域的教学实现。根据调研结果,建议教学重点如表1所示。

工业市场调查篇3

企业的营销活动是从市场调查开始的,通过市场调查识别和确定市场机会,制订营销计划,选择目标市场,设计营销组合,对营销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信息反馈。本课程的设置,是人们了解、认识市场,分析研究市场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或工具,通过各种科学的调查方式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市场资料,对市场的状况进行反映或描述,以认识市场发展变化规律的过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相关能力,把握市场调查的技术、技巧和方法;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对市场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一、课程定位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通过分析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在长期的研究中认识市场规律,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变化进行预计或估计,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科学。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活动及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市场调查与预测各种原理的领悟,以及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业务活动的基本技能。具体作用如下:

1.培养市场研究和营销策划中的实践能力。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向国际化发展已经不只是企业的一个选择,而成为企业生存的必须。我们必须用新视角去审视市场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如经济全球化下传统市场理论的校正、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与整合市场实践活动层面的一些新方法、新技能等。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性强,正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

2.知识结构上凸显承上启下。《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与预测综合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管理与营销专业后续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经济数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在修课程:财务管理、推销谈判与技巧、erp实训。后修课程:公共关系实务、营销策划、服务营销、创业实训。

二、教学选取依据及教学内容

1.市场调查岗位能力分析。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企业的营销组织是由市场部和销售部组成。按职能划分,市场部负责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销售部负责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物理距离。市场部作为企业的营销组织架构的核心,市场调查类的岗位(包括市场调查主管、市场分析师、市场调查专员)是市场部的职责划分部分。以下是市场调查类岗位的职责能力要求:1)负责市场调研计划的制订及实施。2)建立健全营销信息系统,制定内部信息、市场情报收集、整理、分析、交流及保密制度。3)为本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信息决策支持。4)协助市场部经理制定各项市场营销计划。5)组织进行宏观环境及行业状况调研。6)组织对企业内部营销环境调研。7)组织对消费者及用户调研。8)对销售渠道的调研。9)收集竞争厂家的市场情报和各级政府、业界团体、学会的行业政策和信息。10)提出新产品开发提案。

2.教学内容选取。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根据市场调查职业岗位对市场调查类人员能力的要求,筛选学科中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基本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主要突出咨询类、市场研究类企业对市场调查人员所必备的项目教学模块,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本课程以任务为载体,将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融入到课程中,设计出五个项目,10个任务的教学模块,具有极强的实操性,真实项目导入教学更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强调“工学结合”,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本课程从实际出发,强化“社会功能”而弱化“教育功能”,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能适应社会需要,而且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1)借鉴工学结合理念,引入工作活动项目。针对财经管理类专业特点和工学结合要素短缺的现状,针对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实践的对应关系,运用职业教育技术,设计了“五个项目,10个工作任务”:

五个项目:项目一:市场调查认知→项目二:设计市场调查项目→项目三:搜集市场调查信息→项目四:整理分析市场调查资料→项目五:预测市场发展趋势。

10个工作任务:任务一:市场调查认知→任务二:确定市场调查目标→任务三:设计市场调查方案→任务四:设计市场调查问卷→任务五:选择市场调查方式→任务六:选择市场调查方法→任务七:整理市场调查资料→任务八:分析市场调查资料→任务九: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任务十: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2)建立起知识内容和职业工作之间的联系。通过设置“项目工作情境”、“自我阶段总结”等栏目,引领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并参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职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习总结中,能够非常自然地建立起对知识内容与职业工作之间的直观联系,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三、教学设计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强、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我们力求以培养学生创业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进行课程设计并展开教学,将课程实训和真实的市场调查项目紧密结合起来吗,在教学做一体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市场诊断研究与策划能力。

(一)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整合课程内容

针对财经管理类专业特点和工学结合要素短缺的现状,针对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实践的对应关系,运用职业教育技术,设计了“五个项目,10个工作任务”。

转贴于

项目一:市场调查认知

1.工作任务一:市场调查认知 。(1)行业了解;(2)培养项目管理的思想。

项目二:设计市场调查问卷

1.工作任务二:确定市场调查目标。(1)制定项目目标;(2)遵守公司管理制度(工作行为纠正)。

2.工作任务三:设计市场调查方案。(1)进入工作状态;(2)100%按照公司现行制度和工作标准进行管理。

3.工作任务四:设计市场调查问卷。(1)将现场实践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2)学会问卷设计的方法和要求。

项目三:搜集市场调查信息

1.工作任务五:选择市场调查方式。(1)掌握如何确定市场容量;(2)学会进行样本的抽取

2.工作任务六:选择市场调查方法。(1)商务聆听(如何听的有效);(2)电话沟通的技巧(如何沟通的有效);(3)标准普通话的纠正。

项目四:整理分析市场调查资料

1.工作任务七:整理市场调查资料。(1)资料的归纳、整理;(2)spss软件、excel软件的统计与分析。

2.工作任务八:分析市场调查资料。(1)资料的归纳、整理;(2)spss软件、excel软件的统计与分析。

项目五:预测市场发展趋势

1.工作任务九:预测市场发展趋势。(1)分析判断市场预测法的特点;(2)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法;(3)运用一元线性相关回归分析法。

2.工作任务十: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1)编写调查报告;(2)对项目进行跟踪评定和现场辅导。

(二)利用“cati电话调查实训室”平台,进行调查技能的实践锻炼

cati电话调查实训室,以真实项目、真实工作环境培养学生,是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调查与策划的实训基地。通过制定项目目标,跟进目标达成情况,以项目管理的思想培养学生提高工作效率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话调查实训现场,企业督导通过现场示范、现场指导、现场实践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工作当中,培养学生的工作习惯,强化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培训项目一: itacati系统框架介绍

itacati系统框架介绍:

培训项目二:样本管理

(1)样本生成:随机生成、导入;(2)样本维护:样本查询、修改、删除、导出等。

培训项目三:执行策略

样本状态;样本分配;配额设置;样本自定义字段;样本展现;样本修改。

培训项目四:问卷管理

(1)概念、定义介绍;(2)问卷结构、问题类型、问卷设计的流程等;(3)脚本中的逻辑控制:跳题;(4)样本信息和问卷信息的交互引用;(5)结束语的设置。

培训项目五:项目执行

(1)访员组和访员管理;员工组和员工管理;(2)访员执行;(3)执行监控;(4)数据审核(答卷管理)。

培训项目六:数据统计

(1)话务统计、样本统计、单题统计、交叉统计;(2)excel \spss数据导出。

工业市场调查篇4

方法:普查2012年长沙市从事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情况。

结果:2012年底长沙市从事现场流调人员为415人(18.83%);平均年龄为37.63±9.82岁;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2.9%),本科学历124人(29.9%),大专学历116人(28.0%),其他学历163人(39.3%);副高职称以上人数为40人(9.64%),中级职称为108人(26.02%);医学专业毕业生为275人(66.27%),检验专业毕业生为36人(8.67%),护理专业毕业生28人(6.75%),其他专业毕业生72人(17.35%)。

结论:长沙市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结构基本合理,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集中优势专业不断加强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

关键词:长沙市 现场流行病 调查人员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48-01

现场流行病调查是我国疾病预控的主要工作之一。加强这些工作有益于疾病的控制与防治,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调查分析长沙市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现状,笔者普查了2012年长沙市从事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12年长沙市从事传染病与慢性病控制工作的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情况。

1.2 方法。普查从事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的规模、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与所学专业等基本情况。

1.3 资料的处理。本组所得到的资料运用SPSS18.0统计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长沙市疾控体系现岗位结构。2012年底,长沙市在疾控体系中从事现场流调人员为415人(18.83%),其中,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为357人(16.20%),从事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为58人(2.63%)。

2.2 长沙市现场流调人员年龄结构。2012年长沙市现场流调人员平均年龄为37.63±9.82岁,其中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平均年龄为37.25±9.86岁,从事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平均年龄为37.84±10.15岁。

2.3 长沙市现场流调人员学历结构。2012年长沙市现场流调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2.9%),本科学历124人(29.9%),大专学历116人(28.0),其他学历163人(39.3%)。

2.4 长沙市现场流调人员职称结构。2012年长沙市场流调人员副高职称以上人数为40人(9.64%),中级职称为108人(26.02%),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传染性疾病及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在这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不断加强[1]。为了了解长沙市从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现状,笔者展开了调查研究。从本次调查研究来看,长沙市从事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中,青、中年结构适中。实际上,从事现场流行病调查的人员应既要有一部分是年轻人员,也应该具备一定量的工作经验丰富的、现场处置能力比较强的骨干中青年,也需要一些能够以老带新、进行传帮带的老年工作者。本研究提示,从事现场流行病学人员的年龄构成跟其他从事卫生技术人员有所区别,不可以人员太过于年轻化,要尽量让中、青、老三个层次的年龄结构比例合理,以更好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情况不同的现场流行病的调查。

从长沙市从事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本科学历的人员占大多数,大专与中专学历的人员也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却比较少。可见,要进一步加大流行病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之引进数量,特别是要大力引进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比较高的硕士学历以上的人员[2]。

在长沙市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的职称结构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中级与高级人员所占的比例有点低,而初级职称与无职称的人员所占的比例比较多。所以,长沙市要结合地方实际切实加强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增加在职人员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努力提升现场流行病学人员之专业素质与整体素质。

现场流行病调查工作是一项涉及面比较广的工作[3],因此要求工作人员的知识面要广而精,不过,医学教育背景应该是其主要教育背景。长沙市当前从事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的专业比较多,既有医学专业,也有其他专业,甚至有些专业跟医学专业区别很大。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有的非医学专业的工作人员难以胜任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为此,笔者建议,要对此类人员给予专业分类,进一步整合此类人员的专业结构,发挥优势专业的重要作用,促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质量的提升。

此外,在本次调查中,笔者也发现长沙市现场流行病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多,工作压力也不小,有的工作人员还身兼数职,这些原因均会阻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开展。所以,长沙市有必要考虑适当增加此类人员的数量,加强现场流行病调查队伍的建设,以确保传染性疾病及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扎实开展、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申锦玉,牛建军,陈敏,等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66

工业市场调查篇5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预测;就业导向;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专门针对职业岗位(群),根据职业需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换言之,高职学生的培养是为了其更好地就业。而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两部分: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即指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顺利从事某个岗位或某个职业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学业能力及独立工作的技能等;社会能力则包括三类:(1)与他人交往的行为,如接受权威、言语发展、谈话技巧、合作行为;(2)与自我有关的行为,如体格发展、情感表达、道德行为、对自我的积极态度;(3)与任务有关的行为,如参与行为、任务的完成、遵循指导等。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职业活动中都很重要。要成功地从事某种职业,常常需要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有机配合。 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能力更为重要。

依此思路,高职教学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能力。就《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而言,除了让学生了解市场调查与预测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外,口才表达、协调沟通、与人相处能力、理解能力、组织策划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对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运用项目教学、过程导向,任务驱动方法来进行教学,则能很好地满足两个能力的培养。即在教学过程中遵循项目课程开发程序,通过在市场调查行业实地调研,与企业专业调查人员一道开发完善整合教学内容,以真实的市场调查作业流程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将工作中的职业能力转化为课程内容,同时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社会能力融入其中,形成特征鲜明的“就业导向”教学。

一、教学中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国家统计局、教育部于2004 年联合推出调查分析师证书考试,调查分析师证书共设有三个层次,分别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根据报考条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只能报考初级调查分析师,但在他们专科毕业后就可以报考中级调查分析师。中级需考的五门课程为调查概论,市场调查实务,消费者行为学,抽样技术,调查数据分析。中级调查分析师证书获得者一般具有以下能力:(1)能够完成一般规模调查的方案设计、问卷设计和抽样设计;(2)能够指导现场调查、组织相关技术培训;(3)能够熟练进行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分析与预测等工作;(4)能够撰写较高质量的调查分析报告,提出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决策建议;(5)能够独立组织一般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承担调查技术方面的咨询、管理协调和执行等工作,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长远考虑,我们可以把中级调查分析师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遴选内容,使学生毕业后能具备中级调查分析师的职业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大胆改革,按市场调查流程把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项目,11个工作任务,包括市场调查认知、确定市场调查目标、制定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市场调查问卷、选择市场调查方式、选择市场调查方法、整理市场调查资料、分析市场调查资料、预测市场发展趋势、编写市场调查报告和开展市场调查工作总结。即从成立虚拟公司开始,到企业进行调研,确定调查课题,然后进行设计问卷、实地调查等,再经过资料整理分析,最终形成统计调查报告等这一工作全过程的“学中做,做中学”一体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很熟练地掌握到中级市场调查分析师具备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把一个教学班分成若干个市场调查公司,每个学生担任其中的一个职位,每个公司独立运作,体现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公司之间通过各环节的作业相互比赛,这样又在竞争中获得了进步。学生通过校外访谈企业、查阅资料、集体讨论、过程操作、最终将调查报告反馈给企业,由企业参与学生成绩的考核等形式,锻炼其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起来讲,《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每个任务中体现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汇总(如下表):

参考文献:

[1]杨江娜.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考试改革浅议[j].科技经济市场,2009,(4).

[2]唐凤秀.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杨汉东.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营销调研》实训设计与组织[j].职教论坛,2009,(1).

工业市场调查篇6

 

随着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部分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设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来看,与目前旅游就业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是否合理,更关系到能否促进学生充分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本文选取江西地区部分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就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或者相关教学内容设计的实际问题,从旅游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探讨市场调查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江西省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教学情况

 

(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情况及影响

 

到2014年底,江西有19所高校设置了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分别是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商学院、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南昌工程学院、上饶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

 

为更好地了解江西省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或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计划安排情况,本文选取了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宜春学院、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及上饶师范学院等10所高校,通过查阅上述10所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得出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大致情况:一是没有一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单独开设了《市场调查》这门课程,说明该课程没有进入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二是有6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与市场调查内容有关的课程:即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九江学院开设的《旅游市场营销学》;江西师范大学开设的《市场营销管理》;南昌工程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和“旅游资源调查、旅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关内容,赣南师范学院开设的《旅游市场学》等,说明大部分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关注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通过对江西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笔者还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课程设置份额过重,对于该专业面向行业实际需要的市场调查类实践性、技术性课程设置数量偏少,尤其是无一例外全部没有设置市场调查课程。虽然大部分院校开设有诸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营销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企业战略与管理》等与市场调查类课程有一定关联度的理论课程,但这类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市场调查类课程的结合和衔接不够,学生的学习还是无法使其完全具备从事市场调查的能力,这无疑是教学计划的一大缺憾。

 

(二)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原因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市场调查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合理,究其原因,其一是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面较为狭窄,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调查类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致该课程阙如,相关教学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学生接受系统的市场调查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市场敏锐度高的毕业生,但笔者在访谈一些旅游相关企业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时得知,大部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对于旅游市场的认识与把控能力不足,其应用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知识来分析及解决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管理实践、旅游市场开发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二是高校对培养学生市场调查能力不够重视,缺乏对行业分析能力培养的积极引导,导致学生对市场调查类课程学习的需求度不高。笔者通过与所任教学校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交谈、访谈,了解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市场调查类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甚至对市场调查类课程对于增加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技术性含量,增加感知市场脉搏的能力,也是含糊与模糊的,导致其学习的兴趣不高。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类课程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不仅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旅游行业的要求,也将导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竞争优势。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使旅游管理市场调查类专业课程和相关教学内容设置更科学、完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旅游管理毕业生把握行业发展脉搏的能力

 

二、市场调查教学内容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

 

一般来说,市场调查类课程主要是为工商管理类中的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和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等专业而开设,是专业必修课程。而旅游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宽方向的学科,它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地理学等多门学科,属于管理学领域,其本科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但目前的现状是,该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并不完全耦合,专门的《市场调查》课程基本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只是在一些专业课程中或多或少涉及到市场调查等相关教学内容。

 

如《旅游市场调查》这门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对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概念、方法、技术;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程序,旅游市场调查计划的制定等内容的学习,从而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旅游市场的相关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进而为旅游企业提供决策依据。《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或《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课程中关于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步骤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和掌握市场调查种类、方法及调查内容。《旅游经济学》课程中关于旅游需求和供给,旅游市场的种类、营销组合,旅游市场的调查和预测,旅游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等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关于企业文化、组织变革等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实地调研、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旅游心理学》课程中能系统地让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根据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原则和使用目的,设计问卷,调查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或者旅游者旅游动机等内容。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让学生掌握市场调研能力。包括查阅旅游信息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进行问卷设计,发收问卷,从事问卷统计、分析和调研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中涉及到旅游企业微观、宏观环境的市场调研,可以锻炼学生如何选择市场调查方法及安排市场调查内容。

 

旅游是一个依靠市场才能生存的服务行业,不管是从专业教育方面来说,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市场调查能力;还是从就业发展角度看,要求从业人员需具备市场的眼光和敏锐度。这些都决定了市场对于旅游行业(产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性,也就成为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市场调查类课程的必然性。

 

三、优化教学计划中市场调查教学内容布局的思路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教授课程和学习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大学课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知识体系、素质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综合载体。旅游产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性强的综合性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行业的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课程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实践需要、市场需求,核心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业生存能力。为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可以根据学校的定位,选择性的从两个方面优化市场调查教学内容的布局。

 

(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课程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应该加上《市场调查》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以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调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基础性的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的课程,教授的是一种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方法,所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掌握。所以,高校经济与管理类的专业都应该开设市场调查课程,尤其是涉及到市场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要作为重点,包括市场调查与研究的方法,市场调查的程序及步骤,市场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内容,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均应通过学习掌握并能实际运用。

 

2、旅游市场类的市场调查

 

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消费者就是市场,旅游者旅游体验的整个过程感受就是市场关注点。因此,旅游市场类的市场调查知识包括旅游市场调查特点、方法、内容等,学生能够将一般性的调研方法运用到旅游调研分析中,让学生掌握运用旅游市场调查的基本方法,收集、分析旅游市场资料,开展市场预测,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这部分内容为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均应学习掌握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二)在不同专业课程中嵌入旅游市场调查专题内容

 

少部分研究性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虽然不一定要开设《市场调查》课程,但也应该在不同专业课程中嵌入旅游市场调查专题内容,或设置针对专题类的市场调研课程。旅游市场调查的教学应以总体教学目标为基础,涵盖多种旅游类别的市场调研内容,也就是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插入旅游市场调查的专题内容讲解,并能够让学生参与研究与练习。

 

如旅游资源调查—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中对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进行专题讲解,这对于毕业后从事旅游策划、规划工作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如旅游市场调查—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旅游市场营销》或者《旅游商品开发》等课程的专题讲解来实现。

 

如旅游产品市场调查—可通过《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开发与规划》等课程来实现,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旅游者消费特征、旅游线路选择、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设计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的能力,这对实际的旅游工作而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旅游业持续高速增长,旅游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出现了新机遇,但对其教育与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鉴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市场调研教学的现状及旅游就业市场上对人才的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接入专门的市场调研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而专题类针对性的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能够强化学生的旅游行业市场调查能力,提高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

工业市场调查篇7

1.调查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市场调查采用单一的抽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以其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推断性一直被市场调查所采用。然而,如果采取的抽样组织方式不合理,抽取的样本代表性就差,调查资料将不能正确反映市场规律。抽样调查注重认识市场普遍特征,忽视特殊状况的存在,不易发现新生事物,不易捕捉到市场的微妙变化,对个性市场的信息不易掌握。

2.调查人员不专业调查员是影响问卷调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我国对市场调查员的要求普遍偏低,很多公司没有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需要时就从市场临时招聘一些人员来充当,而且常常是不限学历,也不限工作经验。非专业调查人员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工作懈怠,随意性大。这种既缺乏市场调查基本知识,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又不讲究工作方式的市场调查,最终导致调查准确性差,不能掌握实际资料。

3.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不合理调查资料的搜集是一种统计技术,讲究方法与技巧。常用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采访法和报告法等。搜集方法的选择受到调查目的、环境和经费等因素影响,不同调查目的,需要的调查资料不同;不同的调查资料,搜集方法也应该不同。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不合理,就无法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全面性;调查资料不符合要求,后期的整理、分析和预测都是徒劳。

4.调查连续性差,对分析预测造成影响社会在发展变化,市场日新月异,企业不但要了解市场历史,掌握市场现状,还要预测市场将来发展趋势。未来市场状况是由过去发展到今天的延续,市场预测需要连续性的调查资料。市场调查工作不连续,或者市场调查资料存储保管不善,致使历史数据丢失,缺乏连续性,对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就无法保证。没有准确地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企业的长远规划将是纸上谈兵。

二、科学开展市场调查,提高市场调查质量

1.多种调查方式结合,相互补充不同调查方式特点不同,调查反映的问题也不同。就拿调查产品客户市场来讲:抽样调查往往是针对大众客户,掌握大众趋势,获得的是大多数客户的心声;典型调查可以针对个性客户,容易发现认识新生事物,及时开发新市场;重点调查便于了解重要客户,进行VIP管理,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市场调查要将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结合,相互补充。

2.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调查人员素质市场调查人员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最终影响到决策判断正确性。提高市场调查人员素质势在必行,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调查行业进行规范管理,要求调查人员持证上岗,提高调查人员素质。市场调查要建立一系列规范的科学体系,要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规定培训学科,培养专业的市场调查人员,满足市场调查的需要。

3.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科学选择资料搜集方法市场调查的价值主要依托调查资料的质量,调查资料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资料搜集方法。不同的资料搜集方法特点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市场调查要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选择合理的资料搜集方法。如调查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包装、价格等的喜好程度,就适合用观察法;对新产品的包装设计、柜台陈列、销售方式等进行调查就适合用实验法;采访法适合探索性调查,巧妙灵活地搜集可靠资料;报告法适合对办事处、内部销售部门等有隶属关系的部门展开,以便得到很好配合。

4.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并做好资料的存储管理企业不想被市场淘汰,就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时刻把握市场动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不断适应和开拓市场,在竞争中拥有主动权。市场调查不能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前期主要做好设计工作,形成完整科学的调查方案;中期展开正式的调查,搜集准确资料;后期要明察秋毫,严谨做好资料的整理分析;最后切莫忘记调查资料的存储管理,及时建立长久数据库。

三、网络的发展,对市场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调查的优势不断显现出来:使用多媒体技术,降低了调查费用;动态的沟通画面吸引更多的被调查者主动参与;计算机软件完成资料存储,减少了登记性误差;它的隐身性,减轻了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它的全球性和海量性,使问题涉及面更广等等。虽然网络调查有很多优势,但对市场调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网络调查要适合调查对象网络调查是通过互联网采取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网络调查对调查对象有一定的要求,要适合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起码要有条件上网并会上网进行交流。目前我国多数城镇居民符合网络调查条件,但对偏远地区的居民,网络调查就不太适合。2012年春节,我国铁路部门为了解决农民工返乡难买火车票的问题,实行网络购票制度,当时却引起农民工的强烈不满。主要原因是许多农民工没有电脑,或者对网络不熟悉,无法网络购票。

2.网络调查对调查问卷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因为调查手段和调查经费的限制,传统调查问卷都偏向简单明了,很难分层次进行。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调查问卷可以针对调查对象有差别地设计,围绕目的任务,按区域、年龄等进行分层次调查。网络调查的参与者具有积极主动性,便于及时搜集资料。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很难保证资料的真实性。网络调查问卷需要设计更多、更真诚的语言,打动被调查者,让被调查者意识到认真填写的价值,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网络的不安全因素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心理,使调查不容易获得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企业可以通过抽奖或赠送礼品等方式,来获得被调查者的真实资料,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工业市场调查篇8

1《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特征

1.1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性学科

所谓应用型课程,是指相对于在教学中更侧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分析的理论型课程而言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是实践性更强,是更加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的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设计策划方案、编制问卷、分析数据等,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到各种现场实际操作,确保完成市场调研的任务。这就是说,学生既要切实地操作一个市场调研的全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恰当地同客户进行沟通,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书,正确地解释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企业制定战略计划及进行营销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1.2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培养学生整体能力的课程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不同阶段中,各种能力的运用是不尽相同的。在市场调查早期,需要的是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能力,资料分析、整理、利用能力;进入实质性的正式调查过程,需要资源整合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调查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结束后要有文字处理/文案能力、资料分析、整理、利用能力等。

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能力培养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方面:“人”,即人际关系方面,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事”,即处理市场调查与预测事务方面,包括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能力、资料分析利用能力。协调,包括系统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文字处理/文案能力。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过程中,这三方面的能力形成一个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保障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工作的完成。其中,“人”、“事”方面是基础能力,协调方面的是较高一级的能力,如图1所示。

2真实项目教学模式的内涵表征形式

基于课程的特征及其在专业培养中所处的地位,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应为:以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的方向和要求为出发点,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学生具备研究市场基本理论和意识,灵活掌握研究市场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发现市场问题的敏锐度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以真实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设计,很好地契合了这一方向目标。

2.1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中心

在课程论中,许多学者把课程中的“项目”划分成五种类型:有结构的项目、与主题有关的项目、与体裁有关的项目、模板项目和开放性项目。按照这一划分,高职教育课程中的真实项目指的应当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这一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如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材料的有形实体产品,或者是满足公司要求、符合市场的策划、服务等实体作品。高职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模式,具体表征为:其一,其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工作世界中既定的工作任务,因此其选取不能凭主观想象,而必须以严格的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其二,其思维与行动的目标指向是通过综合知识与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其三,其结果是获得制作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

2.2以真实产品(服务)为载体

由于真实项目教学的教学项目是以生产和服务中的生产加工项目、培训项目和服务流程为基础开发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线,通过教学项目负载理论知识,体现职业岗位群能力的要求,有机融合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以项目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另外,其主张选取真实产品或服务来设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综合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其教学形态是真正的活动教学。可见,真实项目教学法进一步实现了用典型产品(或服务)来引领工作任务。要注意的是,真实项目教学一改传统的以知识为课程切入点的观点,取而代之以具体的产品(服务)及工作任务为课程切入点,并非意味着其课程内容仅仅局限于这些产品(服务)及工作任务,其用意在于以产品(服务)及工作任务为载体延伸出需要学生掌握的丰富的知识和其他产品(服务)及工作任务。

2.3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

真实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学生全过程主动参与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和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世界中,鼓励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真实项目教学的过程以学生独立实施并完成项目为主线,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动态养成,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真实项目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与子真实项目流程设计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项目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要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实践主线,通过市场调查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多个环节来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优化教学过程。

3.1真实项目教学模式的总体框架设计

真实项目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即真实项目学习与准备、真实项目实施、真实项目反馈与评估,三个环节相互衔接,依次展开,如图2。

(1)真实项目学习与准备环节。

项目学习环节。此模块主要是《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各个项目的学习阶段。项目包括:认识市场调查与预测;设计市场调查策划方案;确定市场调查的方式与方法;学会间接资料获取方法;进行实地调查与抽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进行市场预测等九个项目。以培养综合调研技能为主线,建立“931技能链”教学内容体系。“931”是指上述“九大项目”;“三项职业技能”,即与九大项目对应学生三项技能的培养,即市场调查策划技能、实地调查技能、市场分析预测技能;“一个综合技能”,即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综合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其中前三个项目是训练学生市场调查策划技能,中间三个项目为训练学生进行实地市场调查技能,后三个项目是训练学生市场分析与预测技能。九个技能项目呈现流线式项目序化,即这些项目是按照前后逻辑关系依次进行的,符合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同时又体现了真实工作流程。

项目准备环节。具体操作为:实训前6周,让同学自己去寻找委托商,洽谈真实项目。原则上尽量避免寻找学校周围的店铺,并鼓励学生多寻找企业类的项目。在此阶段,任课老师将全程服务学生,及时解决其遇到的各种困难。总体上看,此环节为整个项目体验中较难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客户和陌生人进行对话交流,磋商谈判。这对经贸类和营销类专业学生来讲,又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并且这一环节契合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特征之一,即培养学生“人”的能力,即人际关系方面,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真实项目实施环节。

此环节实质上为《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课程的主要部分,是整个设计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历时较长一环,工作任务也较为艰巨。学生在项目准备环节中寻找到的真实项目,即委托商交给的调查任务,开始根据真实项目学习环节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方案策划、确定调查方式与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等5个项目。从学生反映来看,进行实地调查这一项目任务的体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对他们自身交流沟通、与陌生人接近能力有相当大的锻炼。

(3)真实项目反馈与评估。

此阶段为学生的调查报告撰写完之后,向其项目的委托商反馈调查结果,并结合自己所学市场预测知识,对委托商进行简单市场行情的预测。同时通过委托商的评价,学生再回馈到项目学习阶段,根据此次真实项目体验,进一步检查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得到升华。如果委托商评价良好,还可以继续为其服务,从而再次重复回到寻找项目阶段,以此反复。

原先的通过试卷展开考核的方式已经和现在的教学模式不相匹配,而本课程在教学模式探索中,考核主要以平时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为主,不同实训项目考核的具体分值比例(见表1)。同时,对于每一个实训项目本课程也都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这也是评分公平、公开的一个体现。这里有调查报告考核标准(见表2)供大家参考。在教学考核方面中,我觉得还需要继续摸索、探讨,寻求出更有效、更切合实际的考核办法和方式,如多个老师作为评委分别考核、学生小组之间互评考核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3.2各子真实项目流程设计: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为例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项目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要以每个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实践主线,通过市场调查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多个环节来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优化教学过程。项目教学的一般教学流程如下图3所示(以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为例)。

(1)项目引入环节:教师呈现调查问卷设计职业情景,提出问卷设计的有关加工要求、生产条件与主要参数。

(2)知识铺垫环节:教师给学生铺垫和引入与解决完成设计调查问卷的有关概念、背景、理论知识和原理方法等。

(3)方案制订环节:学生借助查阅相关资料、手册,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完成任务书和实施方案、明确团队分工,教师要给予学生提供相关建议。

(4)项目实施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拟定的加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完成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巡回指导并适时提供咨询和建议。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出不同的解决任务的方案或策略,而且应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5)评价总结环节:项目教学不是追求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标准并不是“对”或“错”,而是“好”或“更好”。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的方式进行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共性问题和重点难题予以深入分析和有效突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市场调查篇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市场调查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科学系统地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的过程。市场调查应用广泛,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政府部门,在进行决策之前,都要进行市场调查。纵观成功的企业,都建有市场调查部门。市场调查不仅是市场营销的开始,而且还是管理决策的必经环节。科学的市场调查,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是管理决策的重要前提。当今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关起门来搞发展,忽视市场调查,只会自取灭亡。企业要发展必须了解原材料市场、竞争对手市场、消费者市场、合作者市场等市场系列因素。通过市场调查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各种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思路,科学决策,跟紧市场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我国市场调查存在的问题

1.调查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市场调查采用单一的抽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以其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推断性一直被市场调查所采用。然而,如果采取的抽样组织方式不合理,抽取的样本代表性就差,调查资料将不能正确反映市场规律。抽样调查注重认识市场普遍特征,忽视特殊状况的存在,不易发现新生事物,不易捕捉到市场的微妙变化,对个性市场的信息不易掌握。

2.调查人员不专业

调查员是影响问卷调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我国对市场调查员的要求普遍偏低,很多公司没有专门的市场调查人员,需要时就从市场临时招聘一些人员来充当,而且常常是不限学历,也不限工作经验。非专业调查人员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工作懈怠,随意性大。这种既缺乏市场调查基本知识,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又不讲究工作方式的市场调查,最终导致调查准确性差,不能掌握实际资料。

3.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不合理

调查资料的搜集是一种统计技术,讲究方法与技巧。常用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采访法和报告法等。搜集方法的选择受到调查目的、环境和经费等因素影响,不同调查目的,需要的调查资料不同;不同的调查资料,搜集方法也应该不同。调查资料的搜集方法不合理,就无法保证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全面性;调查资料不符合要求,后期的整理、分析和预测都是徒劳。

4.调查连续性差,对分析预测造成影响

社会在发展变化,市场日新月异,企业不但要了解市场历史,掌握市场现状,还要预测市场将来发展趋势。未来市场状况是由过去发展到今天的延续,市场预测需要连续性的调查资料。市场调查工作不连续,或者市场调查资料存储保管不善,致使历史数据丢失,缺乏连续性,对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就无法保证。没有准确地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企业的长远规划将是纸上谈兵。

三、科学开展市场调查,提高市场调查质量

1.多种调查方式结合,相互补充

不同调查方式特点不同,调查反映的问题也不同。就拿调查产品客户市场来讲:抽样调查往往是针对大众客户,掌握大众趋势,获得的是大多数客户的心声;典型调查可以针对个性客户,容易发现认识新生事物,及时开发新市场;重点调查便于了解重要客户,进行VIP管理,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市场调查要将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结合,相互补充。

2.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调查人员素质

市场调查人员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调查数据的可靠性,最终影响到决策判断正确性。提高市场调查人员素质势在必行,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调查行业进行规范管理,要求调查人员持证上岗,提高调查人员素质。市场调查要建立一系列规范的科学体系,要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规定培训学科,培养专业的市场调查人员,满足市场调查的需要。

3.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科学选择资料搜集方法

市场调查的价值主要依托调查资料的质量,调查资料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资料搜集方法。不同的资料搜集方法特点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市场调查要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选择合理的资料搜集方法。如调查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包装、价格等的喜好程度,就适合用观察法;对新产品的包装设计、柜台陈列、销售方式等进行调查就适合用实验法;采访法适合探索性调查,巧妙灵活地搜集可靠资料;报告法适合对办事处、内部销售部门等有隶属关系的部门展开,以便得到很好配合。

4.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并做好资料的存储管理

企业不想被市场淘汰,就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时刻把握市场动向,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不断适应和开拓市场,在竞争中拥有主动权。市场调查不能虎头蛇尾,要善始善终:前期主要做好设计工作,形成完整科学的调查方案;中期展开正式的调查,搜集准确资料;后期要明察秋毫,严谨做好资料的整理分析;最后切莫忘记调查资料的存储管理,及时建立长久数据库。

四、网络的发展,对市场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调查的优势不断显现出来:使用多媒体技术,降低了调查费用;动态的沟通画面吸引更多的被调查者主动参与;计算机软件完成资料存储,减少了登记性误差;它的隐身性,减轻了被调查者的心理压力;它的全球性和海量性,使问题涉及面更广等等。虽然网络调查有很多优势,但对市场调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网络调查要适合调查对象

网络调查是通过互联网采取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网络调查对调查对象有一定的要求,要适合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起码要有条件上网并会上网进行交流。目前我国多数城镇居民符合网络调查条件,但对偏远地区的居民,网络调查就不太适合。2012年春节,我国铁路部门为了解决农民工返乡难买火车票的问题,实行网络购票制度,当时却引起农民工的强烈不满。主要原因是许多农民工没有电脑,或者对网络不熟悉,无法网络购票。

2.网络调查对调查问卷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因为调查手段和调查经费的限制,传统调查问卷都偏向简单明了,很难分层次进行。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调查问卷可以针对调查对象有差别地设计,围绕目的任务,按区域、年龄等进行分层次调查。网络调查的参与者具有积极主动性,便于及时搜集资料。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很难保证资料的真实性。网络调查问卷需要设计更多、更真诚的语言,打动被调查者,让被调查者意识到认真填写的价值,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网络的不安全因素也影响了一些人的心理,使调查不容易获得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企业可以通过抽奖或赠送礼品等方式,来获得被调查者的真实资料,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3.网络调查要与传统市场调查相结合,取长补短

工业市场调查篇10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这是目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