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管理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管理研究

篇1

建立科学、公正、权威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服务体系 张凤桐,李淑春,Zhang fengtong,Li Shuchun

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探讨 李永德,Li yongde

纵向科研项目立项要素分析 王瑞文,Wang ruiwen

关于基础研究同行评议的约束机制构建问题 刘文达,李光泽,刘多,李学志

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贾文远,Jia wenyuan

关于知识升值若干问题的思考 丁桂培,Ding guipei

知识产权制度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 冯晓青,FENG Xiaoqing

知识经济与信息咨询工作的观念和方式跟进 魏东原,Wei dongyuan

政府在金融方面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作用分析 陈萍,丘磐,Chen ping,Qiu pan

技术创新风险配置的主体与准则探讨 喻金田,谢科范,Yu jintian,Xie keyuan

试述科教企联姻开发农业高新技术的对策 齐鹤良,Qi heliang

试论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马天云,Ma tianyun

关于开展科技统计信息咨询业务的思考 周虹,Zhou hong

技术商品计价原则探讨 陈晓光,银路,Chen xiaoguang,YIN Lu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在科研院所 蒋伟民,Jiang Weimin

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源研究 陈劲,耿雪松,李飞宇

强化科技成果鉴定中的行政行为 林吉,黄水清,赖小平,黎敬波,陈建南,刘泽银,刘晓军

加强基础研究突出高新技术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开展 史红兵,夏文莉,Shi hongbing,XIA Wenli

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交互过程及模式研究 郭斌,Guo bin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分析 文罡,梅其君,曹志平

生产成本管理技术与模式创新 左小德,王文辉,袁洪章

关于广东企业创新的几点思考 杨亚平,李相银

阻碍科技创新互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赵醒村,周增桓,王省良,李海燕

动态联盟: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贾平,沈国良

美国硅谷成功经验的分析和借鉴 李彦斌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马明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与市场相整合的技术创新管理 张轲

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因素及完善转化机制对策 戴秀云,李桂英

汕头市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及规划之管见 杜干庭

对当前形势下优化医学基础研究选题的几点思考 陈欣然

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成果转化 金林

关于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几点思考 俞芬飞

对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认识 陈翔,孙中建,王翠宝

浅谈纵向科研合同的法制化管理 郑世珠

科研活动的学术性评价 孔玉洁

科研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贺天伟,张景林

试论科技人力资源的意义、属性及配置开发管理 徐治立

新经济条件下海外科技人才资源配置的途径研究 陈昭锋

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颜冰

高科技时代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杨爱华,管锦绣

政府网站的安全性问题研究 杨莉

信息技术与服务管理 丁宁,张金成

NASDAQ指数与科技经济 彭琼

科技活动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杨起全

同行评议专家工作业绩测评及其指标初探 郑称德

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初探 周建军,王韬

业务外包--高科技时代集团经济发展的方向 王兵

《孙子兵法》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王文博

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陈剑锋

关于我国工业技术创新与知识经济生长的探讨 徐小龙

中小企业与绿色营销战略 孟子飞

科研工作中的冲突分析及对策 赵醒村

实施创新工程促进科研发展--谈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一些做法 张喜爱

浅谈如何促进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建设 王晓丽,蔡旻君

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对科研事业单位的促进作用 黄文辉

关于科研团队组建的一些认识 方文东

加强年轻学科带头人培养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 韩邦荣,张小军

加入WTO后高校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之探讨 徐平原,邵根富,王竹林

专科学校系部科技管理的探索 罗高作,晏克勤

21世纪的成人教育和人才开发 颜冰

适应市场需求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础 郑志宏

教学方式的创新--网络化现代远程教育探析 高翔

管理科学的变革--析《第五项修炼》的有机管理 张忠维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与合作 赵庆波,封展旗

论加入WTO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何德平,邵祖峰

转基因技术若干问题的思考 毛新志,殷正坤

新经济与企业发展的新借鉴 孙福好

湖北省光电子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黄花叶,聂鸣

关于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业的战略思考 曹汝贤

搞好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企业势在必行 杜玉敏

试论我国中部科技发展现状及战略意义 胡树华,陈丽娜,欧光军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与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朱卫平,伦蕊

中外涉农供应链研究和发展的初步比较 张晟义

新时期我国技术引进政策的若干侧重点 王卉珏,魏双盈,汤萱

重构适合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江海,马强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盛辉,成良斌

加快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化 叶超贤

基于中国家电企业技术战略的分析 张平,代义华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力 钟英姿

新技术商业化项目评价的过程控制分析 王强,仝允桓

核心能力障碍及基于动态知识的企业创新分析 祁红梅,孟华兴

延迟制造--戴尔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核心策略 王平该,陈荣秋

风险投资项目及其利益相关者研究 程静

企业科技进步系统评价研究 张凤武

Wintel联盟创造价值的正反馈效应分析 桂萍,彭华涛

网络组织竞争力分析 张好峰

电信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和途径 叶生洪,谢军

高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探讨 常华兵

我国企业组织适应力的动力学机制及提升对策 方文,刘伟,高锡荣

企业技术联盟的效益构成分析 范莉,钟书华

IT企业集群的共生性和稳定性研究 陶长琪

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徐晔

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 刘娟,谢守祥

基于劳动价值论下的企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建构 于冬,王元地

技术成果入股问题研究之二--确定技术提供方利润分成的一种方法 许平

6 Sigma 的统计含义与过程性能 胡志萍,王斌会

试论"峡光模式"在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上的创新 张礼建,王晨旭

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状况和成功要素分析 廖建锋,李子和,夏亮辉

水产质检机构计量认证与全面质量管理浅析 汪三平,WANG Sanping

基于模式识别的商业银行贷款安全评判 姜灵敏,JIANG Lingmin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营销风险改进方案选择模型研究 苏钰,SU Yu

学术期刊对科研的评价作用 汪再非,杨国祥,WANG Zaifei,YANG Guoxiang

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钟英姿,ZHONG Yingzi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隐性知识分享的博弈及对策 刘义,聂鸣,LIU Yi,NIE Ming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建设实证分析 詹延遵,凌文辁,郑奔

发展信息内容产业的意义与对策 徐拥军,李军波

中小城市信息化工程咨询监理现状对策研究 董德民,DONG Deming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组织机构类型分析 常金玲,CHANG Jinling

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的演化关系研究 汤磊

消费者使用电子支付平台显著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张翼,但斌,李伟,张旭梅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消防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吴立志,段耀勇,WU Lizhi,DUAN Yaoyong

专利技术的"可用性"缺陷探讨 王楚鸿,WANG Chuhong

基于Hotelling价格竞争模型的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研究 邝国良,林晓湧,万莉

泛珠三角各省区科技实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朱顺泉,ZHU Shunquan

我国科技力量布局的学科分析 周照,王元地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科技实力评价与分析 张静,白永青,ZHANG Jing,BAI Yongqing

产业积聚、持续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内在关联性分析 徐小钦,黄蕾,XU Xiaoqin,HUANG Lei

技术变革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以RFID技术应用为例 王夏阳,陈功玉,WANG Xiayang,CHEN Gongyu

竞争与合作--粤港澳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趋势 周聿峨,曾路,ZHOU Lve,ZHENG Lu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李孔岳,LI Kongyue

美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文娱,钟书华,WEN Yu,ZHONG Shuhua

重庆市生物工程产业生态研究 徐小钦,王利,XU Xiaoqin,Wang Li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选择研究 徐小钦,石磊,XU Xiaoqin,SHI Lei

自主创新背景下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SMEs发展战略 全继业,QUAN Jiye

第六代创新模型的启示 程新章,CHENG Xinzhang

篇2

[关键词]企业科技人才;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人才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企业科技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科技人才管理的对象及其特征

1.管理对象的界定

企业科技人才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科技人才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科技人才及其科技劳动。1987年出版的《人才学辞典》曾对“科技人才”做出界定:“科技人才是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略语。是在社会科学技术劳动中,以自己较高的创造力、科学的探索精神,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科技人才的概念应包含四个要点:一是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二是从事科学或技术工作;三是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四是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根据以上定义,笔者将企业科技人才界定为:企业中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科技工作,具有优秀的科技素质、较强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科技组织管理能力,对企业做出一定贡献的科技人员。

2.管理对象的特征

一方面,科技人才作为企业创新的主体,在专业特长、心理需求、个性特征、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征包括:一是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二是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三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高度重视成就;四是在心理需求方面,需要自主的工作环境;五是工作方式多采用团队形式;六是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七是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八是性格特征较多内向。企业科技人才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更应趋于宽松和人性化,强调科技人才的自主管理,同时在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考虑科技人才的特点,以更好地激励他们,从而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企业科技人才的劳动较之一般企业成员的劳动又具有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科技劳动的创造性;二是科技知识的继承性;三是科技劳动成果的知识性;四是科技工作时间的连续性;五是科技人才劳动的个体性。

二、科技人才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理念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人本管理”强调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学者将人本管理概括为“3P”管理。在具体的企业科技人才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尊重科技人才的主体地位,通过参与式管理和监督等方式增加科技人才对企业的关注,增加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企业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和谐统一,以科技人才的发展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的方式来指导和激励科技人才,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

2.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理念

薪酬分配和职业发展是企业科技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科技人才心理平衡的最重要体现。所以,企业在对科技人才进行管理上,应着重体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在薪酬分配方面,科技人才的薪酬要与其岗位职务相结合,以其绩效为依据,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公正客观地评价科技人才的绩效,确定他们的薪资水平,在重视效率的同时应兼顾公平。在职业发展方面,应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晋升和调动管理制度,让科技人才相信在企业中能够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同时还应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创造价值,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

3.系统管理、效能最优的理念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技人才创造了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而科技人才的成长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和坚实保障。现代企业的科学技术活动,基本上都是由一个科研群体来共同完成的,因此,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把一定范围内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一个系统,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管理,使其实现整体功能最佳。二是坚持在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针对科技人才的个体差异,因才施策、科学配置、知人善任、才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增大集体效能,产生最大效益。

4.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理念

激励与约束是协调企业各相关利益关系的手段,能够将科技人才的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来吸引、激励科技人才自愿留在企业,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建立约束机制,避免和防止科技人才流失。激励与约束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要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规避风险、留住人才并用好人才。

三、企业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建设

企业科技人才的管理,包含对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激励和约束等一系列环节,因此要不断加强企业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1.培养培训机制

企业人才培养培训是一项基础工作和长期的系统工程,决定着企业能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资源。有效的科技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应从宏观上着眼于企业的核心需求,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建立起企业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储备、教育和培训、跟踪和考评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同时还应结合科技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科技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具体方案的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明确培养责任,按照工作岗位、专业情况,逐人确定培养方向,实施定向培养培训。对于核心岗位,要建立相应的“传、帮、带”制度,以保证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在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建设上,还要注重岗位锻炼,坚持备用结合,统筹考量,加强跟踪考核,实施动态管理。

2.考核评价机制

科技人才及其科技劳动具有不同于一般劳动的特殊性,因此在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和实施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与科技人才、企业绩效指标内部计量与外部计量、绩效考核成绩与科技人才薪酬激励以及绩效考核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考评工作是一个包含组织情境、情感和认知等因素的系统工程,应包括对科技人才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等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更加注重技术型、定量化方法在考评机制中的应用以及与前后工作的衔接,促使考评机制更加科学和完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激励约束机制

国内学者调查显示,企业科技人才激励因素的排序分别为个体成长、薪酬福利、业务成就、工作自主和人际关系等。科技人才在个人成长方面有着强烈的渴望,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畅通的晋级机制、荣誉激励和赋予权利等方式,不断增强科技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归属感和个人荣誉感。在科技人才的薪资分配上,可以通过灵活的市场化操作方式兑现奖励,使科技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通过制定必要的保密制度,明确企业关键岗位核心秘密的范围和内容,具体工作内容和核心机密的保密期限,在合理的期限内要求科技人才具有保密义务,并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定等硬性约束形式确定下来,保障企业和科技人才个体的健康发展。

4.竞争合作机制

竞争机制的实质是优胜劣汰,可以帮助科技人才正确认识自己,主动寻找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最佳位置,发挥其最大潜力,因此竞争机制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另一方面,团队合作与个体竞争同时存在。美国《财富》杂志统计资料显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都在倡导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因此,企业可以从影响团队创造性的远景目标、参与的安全感、任务导向以及支持和互动频率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建立企业科技人才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企业科技人才竞争与合作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科技报告制度 档案管理 整合 研究

科技报告是科技人员为描述其从事的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成的特种文献,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是科技活动的具体成果和实际过程的记录,专业性强、技术数据具体,阅读对象多是专业对口的科技人员。建立科技报告制度有利于加强对科研活动相关信息的收集、跟踪和管理,科技报告开放共享对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持续积累基础性科技战略资源

美国政府的报告指出,“国家对科技报告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进行投资,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科技报告包括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详细信息,既提供真实的研发信息,又完整反映科研活动不同阶段的技术内容和经验教训,使得后人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高的成就。研究显示,科研人员阅读一份科技报告可产生1280 美元的效益,科技报告类文献的投入产出比约为1:26。

二、对国家科技信息资源进行全面保存和共享

建立科技报告体系,既能有效防止科研信息分散于个人或项目承担单位所造成的国家科研成果资产流失,也有利于促进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还能有效减少科技项目在不同科研管理体系中重复立项造成的国家科技投入的浪费。美国技术信息服务局(NTIS)作为法定的政府科技报告收藏与发行中心,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公众提供公开发行的PB 报告、DOE 报告、NASA 报告和AD 报告的共享服务,多年来用户满意度一直在95%以上。而在我国经常发生的同一科研项目在不同部门或地方重复申报、立项的现象,在科技报告体系健全的美国极少出现。

三、为社会公众和科技界提供了解、利用国家科研成果的公开渠道

国家资助科研活动所产生的科技信息和科学数据属于公共财产,负责科研管理的政府部门有义务、有责任促进信息开放和共享。社会公众通过了解国家财政投入科技领域产生的效果, 既能够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也能够增进对国家资助科研活动的理解和支持。如美国NASA报告向公众提供93 万多份公开的科技报告,每月公众点击率超过2.3 万次。信息公开还能够增加科研工作的透明性,有利于建立科研诚信制度,倡导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和良好学风。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科技报告制度, 如美国四大科技报告、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CEA报告、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DLR报告、瑞典航空研究中心的FFA报告等,其中以美国政府的四大科技报告最多,体系建设也最为完善。美国现有的国防部AD 报告、商务部PB 报告、航空航天局NASA 报告和能源部DOE 报告四大体系每年能够产生科技报告60 多万件,占到全世界科技报告总量的80%左右,是支撑美国科技全面领先的重要基础。报告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括技术报告、技术备忘录、技术论文、专题报告、会议论文以及期刊论文、实验报告等多种类型,内容详尽、附有图表、数据、解释等内容,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进行记录。

我国的科技报告制度首先是在国防系统建立起来的。1984年,原国防科工委组织启动国防科技报告体系建设,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电子等相关部门参加;1995年,《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1997年,颁布《中国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编写规则》,并建立起三级管理机构;2000年,总装备部将国防科技报告体系纳入《中国人民装备条例》管理,至此,国防科技报告体系初步建立。而民口的科技报告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从国家多部委的政府官员,到高校、科研机构包括钟南山等知名学者在内的众多学者,尖锐指出我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虽然钱学森等多位科学家从60 年代起就多次公开呼吁要建立国家科技报告体系,但科技报告体系整体性建设进展并不顺利。除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局经过近十年来的实践,初步建立起一套不为公众所知的国防科技报告体系外,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等国家主要科研管理部门尚未建立起科技报告制度,科技计划、项目的成果档案管理基本处于分散、搁置、甚至流失的状态”,“相关管理部门往往更加关注科研项目的立项评估、经费监督、成果验收,却忽视对项目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科技信息资源的验收和利用,即使有些部门要求提供科技报告,也只是作为档案长期闲置。” 呼吁加强国家科技报告体系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已着手国家科技报告体系构建的研究。

无论是从科技报告的内容还是从国家科技报告体系来看,都与科技档案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内容上,科技报告与科研档案都是对科研活动进行记录的文献,内容涉及科研活动全过程,图表、数据、研究方法等,能如实、完整、及时描述科研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工艺和过程等,科研工作者依据其中的描述和记录能重复实验过程或重现科研结果。不同之处在于,科技报告以传播和交流为目的,而科技档案以保存为中心。管理上,都从国家层面着眼建立管理体系。那么,这么相似的两个体系能否进行整合呢?在申请人所能够查阅到的资料中,目前关于科技报告体系建设的研究,很少将其与科技档案体系联系起来;实践中也是如此。

我国科技档案管理是按照苏联模式于50年代末建立起来的,虽然中间也经历了曲折,但仍建立起了国家规模的体系。科技报告体系源于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虽自60年代起就有钱学森这样的著名科学家的呼吁,但直至今天我国科技报告体系建设仍然严重滞后。

四、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建立科技报告制度,细微至具体科技人员的日常科技活动,宏大至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科技报告制度的建立具有极高的借鉴作用。

篇4

【关键词】 应急管理 科技支撑体系 建设 研究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发生日益复杂化和频繁化,世界各主要国家不断加强对应急管理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应急管理实践,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美国多年来一直深化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加强了突发事件预警与防范系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还在应急法制建设、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教育和培训等很多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保障了全球领先的应急管理能力;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也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建立了较完善地紧急事态专业处置机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急平台体系,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在国内,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安全预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一直自立于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应急管理专家宋英华博士的《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湖北省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等相关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成果,丰富并深化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领域的研究。虽然近年来国内已越来越重视高端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但是,总体上讲,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整体能力不强,应急管理效率不高,目前国内外的应急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已远远滞后于应急管理实际发展的需要,应急管理已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角度来研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构建与完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一、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概述

1、应急管理过程论概述

应急管理过程论是关于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实施的应急预防、应急预警、应急决策与处置、事后恢复全过程行为的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过程包括应四大活动,囊括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

应急预防是防止、控制和消除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人类生命、财产的长期危害所采取的行动,目的是减少事故、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应急预警是在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提高应对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行动的能力及其应急响应的效果;应急决策与处置是事故、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期间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并有利于灾后恢复工作;事后恢复是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进一步改善的行动,事后恢复的目的是尽快创造人们生产、生活的物品,减轻灾害的损失。

2、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

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指的是为了给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科技支撑,全面增强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而运用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手段,构建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科技体系、信息监控科技体系、决策指挥科技体系、紧急事态专业处置科技体系和事后恢复支撑体系等五大体系组成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运用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将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按照应急管理流程划分为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通过四大科技支撑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及有机运行,增强应急管理整体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要素构成

通过上述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内涵分析,本文认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是由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四大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子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见图2所示)。

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依次贯穿应急管理流程始终。其中,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是有效支撑并增强应急管理预防能力,提升应急管理预防效率的科技基础,并为应急预警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防科技支撑;应急预警科技体系是实现应急管理预警能力高效实施的科技支撑,并为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预警科技支撑;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决策、高效处置、迅速救援等一系列应急决策与处置活动的科技支撑,并为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决策与处置的科技支撑;事后恢复科技体系是实现科学高效实施事后恢复一系列活动的科技保障。通过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有效地运行,实现了高端先进科技技术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增加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将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分析

1、突发事件日益复杂性和国际化增加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促使突发事件发生的诱导因素有了国际化关联性,造成了突发事件发生的日益复杂,并连带有国际化因素,对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要求不断地加强高端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应急管理能力,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性、国际化的突发事件之需要。

2、应急管理高效化增强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面对复杂性和国际化的突发事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是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管理”职能建设,而是侧重在加强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职能建设,就是说要不断提升应急管理高效化,以便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这就要不断运用高端科技,建设高端科技支撑体系来增强应急管理高效化,实现对复杂化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

3、应急管理科学性强化了对高端科技支撑体系的需求

目前,除了要求应急管理高效化外,还要求要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就是说应急管理活动中的每个活动过程要求尽可能的实现科学化,尽量避免经验主义造成的应急管理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建设高端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支撑应急管理活动,在应急管理活动不断运用高端应急管理先进技术,努力实现应急管理科学化,实现应急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案三制”的保障下,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基本建成,有效地支撑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虽然,我们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急预防科技体系技术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监测与控制体系,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系统不科学;应急预警科技体系不完善,高科技含量的综合性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立,应急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不科学,应急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高端决策与处置技术支撑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缺失,造成应急决策与处置能力系统低效化;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的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高端恢复技术支持和先进的善后处设备支撑,事后恢复能力不强。

四、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构建与完善

针对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应用应急管理过程论,构建由科学高效的应急预防科技体系、应急预警科技体系、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事后恢复科技体系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如图3所示)支撑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能力。

1、建立与完善高效、综合的预防科技支撑体系

要依托科研院所,建立应急技术与管理综合研究基地和各类突发事件专业研究中心,加强预测分析模型、方法与预防技术的研究,并将技术研究成果运用于预防活动中,增强预防活动科技支撑程度;要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基地,加强应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培训;要建设以应急信息平台,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信息预防监控科技支撑体系;要运用风管理管理理论,建设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技术支撑系统。

2、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预警科技体系

要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综合系统、重大事故灾难灾害隐患源监测预警体系、和金融风险等社会安全事件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重点工程的反恐体系等重点紧急事态领域的预警系统工程建设,增加监测点密度和监测覆盖面,改进和提高监测预警与防范技术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完成网络化的风险隐患自动识别与排查,构建综合预警系统,提高各类紧急事态预警防范和综合分析能力。要完善突发事件预警的信息报告与体系。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汇总和研判机制,实现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预警信息共享,提高对预警的反应能力;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公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渠道,重点完善偏远高风险地区广播、电视、报警器、宣传车、手机短信等紧急事态预警与防范信息手段建设。要建立立体化的突发事件监测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

3、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应急决策与处置科技体系

要培养决策指挥专业人才,提升政府和各专业职能部门的决策指挥能力;要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职守应急、信息集成、事态跟踪、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等功能;要以军、警、消防、医疗、民间救难组织等为主体,整合现有专业救助力量,研究建立复合型、多功能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以及队伍组织运作体制、应急处置协同机制等,完善专业应急救助队伍装备体系,健全队伍人员的培训机制与模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救助队伍;要建立易管理、易扩展、可控性强、安全性强的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信息数据库;要加强应急管理的综合应急技术集成、系统平台研究与建设、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建设。

4、建立与完善先进高效的事后恢复科技体系

要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等技术对灾后损失开展图像化绘制工作,为决策层提供第一手真实灾后损失的图像;要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建立科学高效的灾后评估技术系统,加强对灾后损失的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依据;要在科学的处理方法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开展灾后救援、处理、恢复等各项工作;要通过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网络等渠道,加强与大众社会权威媒体良好合作关系,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要运用先进的公共医学卫生技术,对个人开展心理援助,弥补灾害对人性造成的心理创伤。

五、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突发期”,突发事件发生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加强基于应急管理过程论的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来支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运用先进高端应急管理技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效率,有效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或减少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宋英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 庄越:安全事故应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宋英华:应急管理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

篇5

Abstract: To make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resources transfer promptly in industry cluster,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based on the industry cluster is proposed. The management model not only promotes sharing and alternation of the relevant service resources, but also improve industry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Meanwhile, self-growth of technical personnel, professional services and industry cluster are implemented through technical trai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enterprise incubation. Tak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 of Shanxi and Yangtze-river-delta region industrial chain as example, the management model is extend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reat cross-regional and cross-industry industrial circle is finally formed with the creating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promote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by the service manage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realiz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关键词: 产业集群;科技服务;管理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015-02

0 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使社会产业分工更加系统化、专业化,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目前“产业集群”模式受限于地域空间、行业分类、人员流动以及技术服务推广等多种阻隔因素,阻碍了公用资源的敏捷流转与社会产业结构及资源配给的调整[1]。为此,欧洲国家先后制定了“尤里卡计划(EREKA)”[2]、“欧洲信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计划(ESPRIT)”[3]、“欧洲工业技术基础研究(BRITE)”计划[4],日本通产省提出了“智能制造系统计划”[5],韩国提出实施“高级先进技术国家计划”[6]。上述计划均依托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技术拥有者与需要技术的中小型企业搭建了沟通和合作的桥梁,旨在实现技术、组织及、人员三大资源的高度有机集成、优化和协同,然而对于“产业集群”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即“产业集群”的管理,并没有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以“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管理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科技服务的社会化管理需求、服务管理体系的自我生长需求及其“自我造血”运营机制管理需求等,以管理促发展为指导,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可持续化发展的管理模式。

1 科技服务的社会化管理模式研究

先进技术研发难度大与研发成本高的现实始终是产业集群中小型企业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与竞争力不可逾越的瓶颈,而拥有先进技术能力的企业通常由于推广服务的缺失,阻碍技术资源的流转。为此,如图1所示,构建了科技服务的社会化管理模型,增设了“科技能力与资源服务提供商与运营商”,为产业集群及其企业间搭建了“互通资源”的桥梁,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的交互共享以及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以满足先进制造技术的社会化服务需求。

2 科技服务的自我生长管理模式研究

现有产业集群网络体系受限于地域空间、行业分类、人员流动以及技术服务推广等多种阻隔因素,仅服务于局部区域与单一产业领域,造成技术能力资源无法在现有产业集群之间实现敏捷流转与交互共享。为此,如图2所示,构建了科技服务的自我生长管理模型,实现了资源的跨区域、跨产业共享;同时,依据现有科技能力服务与推广服务质量及其新需求的海量反馈信息,并基于新技术研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企业孵化等方式,对相关科技能力与推广服务进行快速评估与完善,不断形成先进技术示范,以填补现有科技能力服务与科技推广服务空白,满足产业集群网络体系的自我生长需求。

3 科技服务的“自我造血”运营机制管理模式研究

技术服务领域狭窄、服务企业数量小、服务运营模式单一等现状常常使得现有科技服务依赖于国家资金的持续投入,无法实现“自我造血”的商业化运营,严重影响新技术的研发、新领域的拓展。为此,如图3所示,构建了科技服务的“自我造血”运营机制管理模型,集中运营主体、技术支撑方、科技能力及其推广服务提供方等优势资源,采用网络辐射式组织管理模式,最终形成“运营主体+技术支撑方+科技能力及其推广服务提供方+科技能力及其推广服务资源渠道”的全流程域、大范围的运营机制管理架构,提高了技术服务的“自我造血”运营能力,实现了利润的多元化增长。

4 实例推广

以陕西区域集聚产业链、长三角区域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服务管理为例,对上述技术服务的管理模式进行推广,构建各类示范基地、示范园区6个,在8个产业集群中进行应用示范,实现了每年对5000家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服务:

在科技服务的社会化管理方面,以宁波合创快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西安联创先进制造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为核心示范基地,结合产业集聚区所在的先进制造技术企业,通过网络辐射为全国范围科技型企业提供先进制造技术科技能力服务,如工业设计、CAD结构设计与分析、逆向反求、快速成型、快速模具、数控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

在科技服务的自我生长管理方面,基于现有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由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宁波合创快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西安联创先进制造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形成一个集科学研究、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为一体的先进技术服务示范中心。基于其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以苏州工业园、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区域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涵盖科技服务各个环节的科技服务示范园区与示范企业,同时利用示范企业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辐射影响,对诸如汽车、装配制造等8个产业集群提供各类科技服务,实现全行业的技术升级和盈利提升。

在科技服务的“自我造血”运营机制管理方面,以西安联创先进制造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以西安交通大学为技术支撑方,以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宁波合创快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为科技能力及其推广服务资源渠道,形成如图4的运营机制架构。

5 结论

本文对科技服务的社会化管理、自我生长管理,“自我造血”运营机制管理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产业集群”科技服务可持续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并形成了上下游衔接、产业链协调的科技服务模式;同时以陕西-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及企业为推广对象,进行先进制造技术科技能力提供、成果转化、技术人员培训与企业孵化等服务,使得产业集群中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利用科技能力服务与推广服务,实现技术升级,生产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提升被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萌.欧洲、美国和日本典型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李琳.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

[3]李角奇.欧美产业政策及其存在的争议[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2(2):9-12.

[4]史蒂.,C,郭凯声.1992年:欧洲技术的挑战[J].世界研究与开发报导,1990(6):83-92.

[5]童天湘.智能技术创造未来社会[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6):19-22.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创新

引言

科技档案不仅汇聚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还可以促成新的科研项目,对于技术创新具有启发作用。如今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新的时代必然会要求各单位、各机构做出相应的变革。科技档案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顺应时代潮流,创新研究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1科技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来说,人们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也不够高,工作模式依然停留在传统层面上,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具体工作中,还有很多机构的档案管理内容比较单一,比如类似于音频、视频或者是草图等资料没有被归档,导致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统一性受到影响。同时,归档流程不够完善,容易使机密文件外泄,科技档案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另外,科技档案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完善。科技档案是科技成果结晶的集大成,往往涉及到一些机密文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就无法保障日常工作的保密性,这样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些都是导致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客观原因。

2信息时代科技档案面对的挑战

2.1科技档案的应用方式

通常来说,科技档案的应用方式包括下面几种方法:其一,科技档案可以让科学活动更富有计划性,通过对原有档案资料的研究,能够及时找到之前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加以弥补,提高活动的争取率。其二,科技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盈利水平,利用对项目各环节科技档案的分析研究,增强科技档案的应用效率。其三,可以应用到法律方面,具有良好的培训作用,由于资料具有真实性,可以直观的将研究情况进行展示,增强培训的感染力。

2.2硬件设施不足

基层各个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档案管理的硬件上大力投入,受到管理思维的约束,加上领导不够重视,只是配置了比如电脑传真机等较为基础的硬件设施,无法构成系统性。科技档案信息系统较为复杂,发展的级别与层次完全不同,总体规范性不足,无法真正的开放,在服务与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距离。缺乏完善的系统实现机读档案,为建立完善的信息检索体系,造成档案管理不规范,限制了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3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对于科技档案的实用性与时代性转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各个单位以及机构都因此受惠,信息技术同样给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不仅节省了人员成本,还节省了时间成本。工作人员利用智能化办公还可以避免一些人工无法控制的错误。

另一方面,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汇聚了宝贵的科研资料。传统的存儲方式会产生磨损,使资料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另外人们对于资料的搜素、借鉴也极为不方便,这样就使科技档案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利用智能化办公,不仅可以延长资料的使用寿命,还可以给需要借鉴资料的人们提供便利。

4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管理的策略研究

4.1提高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科技档案能否被有效的利用,关系着能否为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所以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升科技档案管理质量的基础,只有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团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员工对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为信息化时代科技档案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4.2提升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

科技档案发挥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所以若不能及时掌握并利用科技档案,就难以发挥它的价值。在具体工作中应将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有机结合起来,并能运用网络信息以及智能化办公,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迅速的属性,让科技档案更加便捷、快速到达利用者,以便于人们及时获取信息。现代化管理是提升科技档案管理的价值与质量的必要手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流程,提供现代化管理设备设施,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软件环境,为实现科技档案现代化管理创造有利的平台。

4.3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该具有专业性、系统性,这样才能对科研成果的发展历程以及理论知识做出完整、详细的记录,以便于人们查阅、借鉴。所以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及科技档案归档流程是提高其价值与质量的必要手段。基于此,要对科技档案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与分类,并且把科研成果、理论依据、实践过程、实验报告等有效统一起来,以达到建档工作的目的。同时,制定完善的归档流程,避免档案外泄、破坏,保证科技档案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

4.4拓展科技档案的宣传途径

截至2018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5.8%,2016年下半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为5.9亿人,增长率为4.4%。可见,网络已成为最大的宣传渠道。在信息化时代,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决定了信息的利用价值以及利用率。科技档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传播渠道与途径,增加科技档案的覆盖率与传播率,为需求者了解科技档案提供全新的平台,使需求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科技档案的信息,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科技档案的时效性,也让需求者可以获取更丰富多样的资料,从而实现科技档案的价值最大化。

篇7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风险管理

一、我国科技型企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正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发展,提高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国家不断出台相应鼓励创新的方针政策,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等相关部门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支重要的创新力量,具有建设投入较少、建设时间较短、运行体制灵活、组织成本较低、能够适应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等特点,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多的有利条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利于将研发成果迅速运用到生产领域,能够有效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也是我国GDP上升的主要驱动力。近些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该类企业在质和量方面均已构成我国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于其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政策支持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举措,使这类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所以,根据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创新现状,构建政府主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于1999年在国务院的指导下成立,该项基金成立的宗旨是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扶持的方式主要是政府调拨资金帮助和指导该类企业的创新,加速将研发成果用于生产实践,以形成一批充满我国特点的中小企业,最终目的是提升我国总体创新水平,增强自主创新实力。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风险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企业活动,而是会受到自身以外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就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这其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风险。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风险有:政策上的风险。国家政策的巨大变化会对基金项目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有可能要将原先的投资计划做大范围调整;基金项目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风险。这会导致管理工作中出现诸多不规范的问题;项目资金利用不合理的风险。会使一些领导者个人挪用基金或者用做个人享乐;相关人才不足的风险。缺乏相关项目管理的人才很可能会使基金无法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等等,这些风险都将会严重阻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而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风险或者说将这些风险程度降到最低。

二、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运用的理论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召开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优势得到了有效发挥,作为以科技创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主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新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因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从宏观角度上看,既有利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同时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防范与控制创新基金项目风险提供良好的借鉴。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是提高基金利用效率、防范与化解基金项目风险的客观需要。从微观角度上说,分析基金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利于更加深刻准确地了解项目的全貌,理清各种计划的利与弊,增加项目组织的沟通和协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积极项目的运行过程中更加主动,做好应急计划,在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进而更好地为改善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服务。

同时,结合平衡计分卡理论(BSC)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ERM)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补充、丰富、完善和发展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有利于拓展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也是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以往的风险管理,大多数是将工程建筑行业或者是涉及企业的各领域的项目管理作为研究对象,比如对有关工程风险的探讨等,很少有针对基金项目管理的专门研究,对基金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试图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基金项目风险管理中,该项目的优势表现在投入少、建成的时间短、运行成本低、可以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等多种特点,尤其在创新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长处。所以,进行这一领域的分析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风险分析

(一)创新基金与成长期企业的界定

1.创新基金

创新基金图标以金钥匙、两片蓝叶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称“创新基金”为组成部分。这两片蓝颜色的叶子组成了一个手掌状,手掌托起一个金色的钥匙。C、T、E三个字母位于该标志的上部并连为一体。这三个字母展现了该基金的目的: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成果的转化,并且展现了该类企业应当为资金、技术和创业人的组合(CAPITAL、TECHNOLOGY、ENTERPRE-NEUR)。由这三个字母构成的金色钥匙也表明该项基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向成功大门的巨大援助。两片蓝色且细小的蓝色叶片寓意该类企业好比初春的幼苗,虽孱弱瘦小但生命力旺盛,也表明该类企业希望获得外界的扶持与资助。该项基金将把扶持资助的重心放在企业初创期、技能化较高、产品需求大、有一定风险、引入商业化资本条件还不够而必须由政府出面帮助的企业。所以该项基金的创建原则是创新和成果转化,以市场需求为方向,在加快成果转化、扶持该类企业发展的同时推进符合市场机制的新的投资体系。创新基金项目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由中小企业申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这些基金实现企业成果转化,带动我国技术创新的过程。在我国,创新基金项目支持的重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扶持有关高技术产业中自主研发能力强、科技水平高、具备较强竞争能力、产品市场需求较大的科研项目,扶持、建立一批可以在未来经济转型中起到关键作用且具备自己专利技术权的研发成果的相关行业;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行业化项目以及升级旧产业的项目。

(2)扶持具备某种程度的科技水平、在世界市场中有一定竞争能力、以出口为主导的科研立项,尤其要扶持具备我国传统有利条件、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可以产生更多挑战的创新立项工程。

(3)切实使该项基金起到资助的作用,增加对那些具有发展潜力而现阶段又处于初期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增加对留学归来人才创业的基金扶持、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成长期企业的界定

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在1989年最早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他认为,企业和动植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出生、成长、衰退、死亡。企业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这也是我们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标志。爱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期,其中成长期企业是指企业在这一阶段发展较为迅速,已经生产出自己的主导产品,销售收入不断增加,资金支出大多数是用在研发、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体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和青春期。

(1)孕育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创办人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许多设想和创意,他们以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市场认可和盈利为目标进行企业运行的初期构想,但是缺乏一些实际的市场调查,难免使得有些设想过于理想化,而且处于孕育期的企业机构由于设置不健全、员工还没有全部到位,所以某些工作无法进行。

(2)婴儿期。顾名思义,这一时期的企业是非常脆弱的,要想进一步发展下去,企业就必须从外部环境中吸收大量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充足的资金和企业创办人的全力付出。但现实情况是此时的企业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资金缺乏、企业往往是支出大于收入、企业的开创者要兼顾企业所有事宜、面对各种不利的环境,要继续经营企业,他们需要有足够的恒心与毅力。而且这一时期的企业还存在着制度管理不完善或不合理等问题。

(3)学步期。爱迪思认为,孕育期的企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进行创业构想,婴儿期的企业将创业构想变成创办企业的现实行动。而在学步期,企业的前期准备已经卓有成效了,企业已经改变了过去资金不足的不利局面,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也开始适应市场需求,销售额也逐渐上升。企业不但不像从前那样举步维艰,而且显示出勃勃生机。然而,企业很可能认为其本身已克服重重困难,今后的发展再也不会有大的阻力了,因此,学步期的企业可能就会做出一些“拍脑袋”的决策。这些决策很大程度上不适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在人事资源配置方面也极易出现因人员变动频繁从而导致管理混乱的问题。所以,这一时期的企业必须在一边发展的同时一边进行思考。

(4)青春期。这一时期的企业最明显的行为特点是不和谐和缺乏持续性,诸如企业新员工与老员工存在摩擦、企业的战略导向前后不一致、最初承诺员工的各项福利缺乏持续性等等。这种企业往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部分创业人员离开企业,企业领导层变动较大;企业内部员工工作变动明显,企业管理出现混乱;员工之间协调力下降,各部门搞小团体主义等等。爱迪思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职权分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变化以及企业目标的转变。

(二)成长期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风险的定义创新基金项目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活动。一个创新基金项目从最初的立项到实施,再到项目结束,在此过程中,充足的项目资金、高科技的知识技能、科研队伍的高水平创新能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等是整个创新基金项目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作为一种不断尝试性的探索活动,创新基金项目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政府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同样是影响创新基金项目风险的重要因素。我们通常认为,成长期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风险是指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的创新项目因其所处的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项目委托方、受托方或其它的有关利益方本身无法预测或掌控的因素,导致整个创新基金项目最后结果偏离了当事人的最初期望,从而给当事人带来损失或机遇的可能性。

四、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风险管理的实践研究

如何能有效地控制和利用风险从而更好地提升企业价值一直是各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政府的监管机构对风险管理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文件要求我国国有企业以战略目标为准绳,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可靠保证。在企业传统风险管理实践中,风险管理一直被看作是一项单独孤立的活动,缺少一整套完善、规范的管理系统,企业也很少采用系统的风险发现、评估,以及风险处理方法。这种一般的风险管理手段易造成企业割裂各种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风险识别工作也狭隘地局限在经营过程中,而全面风险管理则强调了系统、连续的风险管理。最值得关注的是,全面风险管理指出风险管理是应该实施到企业活动的每个阶段和领域,应包括企业每一项业务的事前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业务完成后的全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全面风险管理(ERM)理论就变得尤其重要。

平衡计分卡(BSC)的价值在于它能有效地增加企业价值,最终达到企业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只要存在影响企业价值增加的有益的或者有害的因子,平衡计分卡均要对这些风险因子进行均衡。平衡计分卡把企业的愿景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四个角度拆分企业的目标,并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行动顺利实现企业的愿景。因此,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风险管理在奋斗目标上是共通的,均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这也是本文将二者联系起来研究成长期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原因。从全面风险管理的战略角度来说,企业需要一个可以帮助其实现财务目标的实务操作平台,同时平衡计分卡有平衡收益和风险的内在需要,这就是二者结合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将平衡计分卡和全面风险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把全面风险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融入到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中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平衡计分卡的评价体系进行定量的分析,找出风险源并提出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使风险管理变成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而实现项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洋,李斌.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14,(3):290-293.

[2]马晓国,熊向阳.科技型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6):148-150.

[3]王影洁,程刚,李艳艳.企业项目知识风险管理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80-83.

[4]王鸾凤,周清波.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制度原因与对策[J].经营战略,2013,(14):30-31.

[5]刘群林,宋振晖.平衡计分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整合方法研究[J].商业会计,2012,(16):6-8.

篇8

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我们加强市场管理和优化创新要着眼科技投入和科技研发。在企业当中实现有效的科技管理,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将科技管理的重要性放在必要的位置上,将科技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要将其列入整体的战略规划当中,同时也要把它作为重点抓好的管理任务重视起来。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当中,科技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确立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和控制。其中我们可以根据科技工作的形势和客观需要,进而来研究分析不同科技研发创新项目的各项投入以及科技人才配备等。在这方面,企业可以实现有效的科技项目管理,将科技项目进行细分并加强运营管理,不仅舍得投入,每年都组织对科技项目进行研究。落实资金来源,不断投入资金更新设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专门人才,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二、企业进行科技管理过程的主要对策分

我们知道,科技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源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大力推进企业的创新管理,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而形成客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在企业进行科技管理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意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思考,其中主要总结了一下几点,以供大家交流和参考。

1、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建设。科技的创新当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企业加强科技管理首先就要将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首要的目标,企业经营者要将科技管理工作重视起来,更要注重在日常的经营活动当中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一方面我们可以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为企业的科技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例如定期的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科技人员和外部的交流,这样也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进一步强化。二要注重培养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基点,其中我们开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创新、创业、创优”活动,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提升其创新能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管理者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注意在具体的管理活动当中予以贯彻和落实。

2、积极推进企业激励共赢环境建设。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一定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其中建立起有效的科技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积极建立起高科技创新管理的基金,通过有效的市场调研来确定科技创新项目,并注入资金加强管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来说,科技研发的费用要根据相应的比例来确定,实现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的预算管理。除此之外就是要加大激励力度。要深化收益分配机制改革,鼓励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建立知识创新、科技项目创新与效益相结合的“风险报酬机制”,我们可以通过对人才的引进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和科技精英来企业创业。在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加强科技管理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通过协同合作的方式来攻克研究难题,实现强强联合,充分的利用各种有效资源。

3、推进企业创新载体环境建设。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是科技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加强相关的环境建设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成立相应的创新管理项目小组或者是流动工作者,积极鼓励创新人才的参与和交流,对于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招标建设,并积极在立项、推荐列入国家、省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等方面予以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企业的投资管理和建设,加大科技项目的投资管理力度,增强其示范辐射作用。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可以积极的鼓励企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孵化器,发挥孵化器在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初创企业中的主导作用。科技创新需要由必要的基础作为支撑和保障,在这方面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进一步的规范起来,以创新能力突出、支撑和示范为主要的原则,从而来积极的鼓励成长性企业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

4、要注意加强和政府等外部力量的合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来说,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和政治环境对于其整体的管理也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我们要依靠完善政策,健全体制来激发人才自主创新热情。针对这一问题,第一,优化政策法制环境。重点做好企业创新政策的研究和分析,通过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来完善企业的科技投资项目,并提出有效的市场发展规划,如企业信息化改造政策、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政策等。当然企业的科技管理重点要立足自主研发,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活动,并提供创业资金扶持、科研项目补助等。在这一前提和基础之上,我们就要逐渐的实现创新科技的成功转化,积极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精神,加强对创新的维护和权益保障,为人才自主创新营造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

三、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期刊社 内部管理 研究

本文就如何利用良好的计划、健全的组织、适当的人员配置、正确的指挥方法、严密合理的控制程序及有效的内部协调[1],科学地开展高校科技期刊社的策划、编辑出版、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日常事务、经营活动等内部管理工作,提出了管理内容、目标与任务、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内容体系

1.1 期刊策划管理

期刊的策划是期刊层面的宏观管理,主要涉及到期刊的定位与办刊思路,远、近期的发展规划,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品牌培育与国际化等期刊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的定位管理。期刊的定位包括期刊的地位定位,作者定位,受众与读者定位,重点报道的研究方向定位,个性特色定位,价值定位,期刊的学术性和创新程度定位,开放程度定位,市场定位,录排与装帧定位等[2]。

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品牌管理。主要包括重视期刊的稿件质量,研究如何争取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以确保连续刊出高水平的稿件,增加期刊的影响因子;加强期刊的特色化建设,以特色化建设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重视期刊的外部特征建设,不断提高封面设计、编辑、校对、印刷质量;努力提高为作者、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在作者、读者和业界的影响力;完善内容的丰富性及品牌的影响力延伸[2]。

期刊的国际化。工作内容应包括努力将我国优秀的科技成果传播出去,实现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积极争取sci、ei、ca、medline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的收录;与国外大型出版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方法[3]。

1.2 编辑出版管理

编辑工作内容管理应包括:组稿、征稿;初审和选择审稿专家、送审、退稿或返修、编辑加工;每期的组版与责任编辑等。编辑工作流程管理是期刊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从收稿到出版、发行等一整套的工作程序,它是有效规范稿件处理过程的步骤和行动指南,可以有效遏制处理过程的缺损,减少处理过程的混乱,制止人情、关系稿件的违规流入。编辑质量管理是指对编辑质量的监控工作,包括所制定的编辑工作规范,全过程质量监控的工作程序,考核的方式方法,讲评及奖惩措施。

1.3 编辑部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

主要包括各级各类人员配置与职责范围确定;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机制;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竞争机制;完备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4]。

1.4 信息管理

网站管理。主要包括网页设计;系统维护、内容更新;特殊参数的设置;文章的pdf格式上传;网刊发行;过刊浏览与查询;开放式存取等。

日常信息管理。主要包括期刊社编辑工作流程管理,期刊各类信息管理和工作统计等。

1.5 经费管理

经费的筹措管理。高校科技期刊社的资金来源除了学校下拨的经费,还有审稿费、版面费、广告费、发行费、经营活动等的收入,对办刊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所以,应当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多方资金。

经费的运用管理。科学合理地运用、调度经费,保持适当的结构和周转速度,合理控制费用发生的数额和比率,确保年度收支平衡。

1.6 日常事务管理

期刊社内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主要包括信息传达,内部事务的协调与衔接,内部考核与考评,邮寄、分发与处理,资料的归档,各种费用的收取及财务处理,会议组织与安排等其他临时性工作。

1.7 经营活动管理

科技期刊的发行。发行渠道主要有自办发行、全国邮政发行、发行代理单位发行、其他网络(超市、地铁等)[5]。

科技期刊的广告。期刊社应积极寻求独特广告商机,扩展学报的特色性外延,有力补充学报的信息量。重视包括广告经理人和制作人在内的广告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允许,广告人才可以在内部培养;条件有限的话,可以采取外聘广告人才或采取广告业务外包的形式,只要加强内部的监控即可。

科技期刊的经营性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开设读者论坛和读者俱乐部活动;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与国际国内收录、检索机构的版权合作;与科研机构合作创办特色栏目;利用录排人员的专业优势开展录排服务

1.8 期刊社内部组织结构设计

工作部门的选择。期刊社的内部结构除了编辑出版部门以外,还应该根据总体目标要求、实力和人员情况,设置广告、发行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

组织结构设计。现行的有直线式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结构、事业部结构、委员会结构、控股型结构等多种现代组织结构,期刊社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不断进行结构优化工作,开展可行性分析和相关的实证研究工作。

2 科技期刊社内部管理的目标与实现

2.1 期刊策划管理

期刊的定位,要结合期刊实际,要考虑期刊的办刊条件、覆盖学科领域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同一领域中的其他科技期刊目前的状况、本刊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等诸多因素。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使得自己的定位完全符合实际,准确无误。期刊应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和规划,也要分近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期刊作为媒体, 其核心竞争力由核心竞争机制、核心读者、核心内容和核心团队四部分组成。期刊社应认真研究各部分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培育工作。通过核心竞争力培育,使得期刊具备超常性、独特性、领先性和延展性,形成期刊品牌。

2.2 编辑出版管理

从编辑出版的第一个环节到最末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去做,从整体上提高质量。要设计一整套编辑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编辑工作制度,确保期刊学术质量的高水平、办刊的严肃性、稿件处理的时效性、稿件处理过程中的正直与诚实,使期刊在读者、作者、业界有较高的威信和公信力。

2.3 编辑部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

期刊社应根据自己的办刊宗旨、期刊定位、目标要求和中长期发展方向来研究和制定自己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严把入口关,坚持德才兼备、因事择人、不拘一格、扬长避短的用人原则,引进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改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结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养工作,不断改善编辑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技能;力求使编辑人员处于最佳配置状态,做到人尽其才,合理使用,使每个人都出发挥出最大效能[6]。

期刊社应建立一整套的包括岗位设置与人员选拔、岗位绩效考核与评价、岗位激励与惩处等制度,加强对社内人员的战略性、全局性和计划性管理。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和庸者下,确保招聘、录用、培训、考核、晋升、奖罚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

期刊社文化对期刊社内聚力、内心力和持久力等作用,对编辑人员的工作行为和价值观能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建立期刊社的社域文化,使之成为联结和维系期刊社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7]。

2.4 信息管理

篇10

【关键词】科技馆;常设展厅;管理;体系

常设展厅作为科技馆常设展览的主要场所,是常设展览陈列的主要物理空间,被称为科技馆科普教育的主阵地。运行管理即运营管理,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1]。常设展厅运行管理是对展厅日常业务运行的管理,包括展厅的基础运转、展厅组织管理、展厅质量管理、展厅人事管理等,涉及建筑物业、展览展品、观众、工作人员等多个因素。多种因素在常设展厅各项工作中互相作用,使得常设展厅实现科学化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常设展厅的科学管理,要求在尊重科技馆观众参观规律和展览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观众和工作人员的科学合理组织,充分利用展览展品或其他教育资源,最大化实现和发挥科技馆的教育功能[2]。

1 常设展厅管理现状与问题

笔者综合全国调研的情况,将目前国内科技馆常设展厅管理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1 基础研究不足,跟不上事业发展的步伐

文献检索与资料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科技馆展厅运行与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科技馆事业蓬勃发展,各项研究工作广泛展开并逐步深入,据统计近十年来,科技馆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馆的基础设施方面,涉及场馆规划、展厅面积,以及科技工作者、科技馆功能定位、科普教育基地等[3]。但其中鲜有涉及展厅运行与教育管理的相关研究。对于困扰行业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展厅岗位设置、人员编制、教育活动管理等,更是无人涉足。国内博物馆系统在这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并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参考,但因博物馆与科技馆展品在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可学习与借鉴的内容非常有限。

1.2 管理方式粗放,无法满足观众需求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公对于参观服务质量和场馆科普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科技馆发展30多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常设展厅的管理一直没有较大的改观。粗放式的管理不计成本与效率,管理粗疏、不细致,不仅使得很多科技馆的管理效率、活动质量和服务水平无法提高,而且降低了科技馆的社会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的广大公众的参观积极性。而近些年来,市场上如商场里出现的一些企业制科技馆,却非常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与一些地方场馆门可罗雀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粗放管理已经成为制约很多科技馆发展的重要原因。

1.3 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建立不完善

根据调研情况,全国各科技馆虽然针对常设展厅运行在内部制定了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普遍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对于已经成文的管理制度,很多场馆在具体执行上也是“两张皮”,制度的编写和制定仅成为科技馆一项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编写完毕就束之高阁,而具体的执行仍然随意性非常大。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建立未结合常设展厅工作的实际和需求,导致无法落地,而在一些迫切需要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地方,如展厅工作岗位设置、展厅人员编制以及教育活动流程等方面,相关管理制度尚缺失,无法满足科技馆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1.4 缺少整体规划,一线人员职业发展受限

科技馆行业在我国属于较新领域,因此在常设展厅管理方面仍缺少整体的规划,尤其在人员的管理、发展、规划方面缺少全局性的深入思考。常设展厅的运行和教育工作通常归属于展教或社教部门,有的科技馆将展览运行维护划分在物业或安保。无论工作归属如何,常设展厅工作均属于科技馆的一线工作。同其他行业类似,一线员工的管理是常设展厅管理的关键点和难点。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科技给科技馆展览展示带来很大冲击,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被用于展览设计中,这些前沿技术虽倍受观众喜爱,但高新技术在展览应用中所导致的维护复杂、程序繁琐等问题却往往难以解决。鉴于目前我国展览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水平,此类问题越来越突出,展览运维的难度和强度不断增加,给一线工作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随着观众需求的增加及其对自身权益的重视,直接面向观众服务的一线人员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保障场馆运行,一线工作人员无法按照正常的节假日休假,并直接面向观众服务,不仅接待工作内容琐碎而繁多,丧失很多社会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科技馆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员工投入展厅一线工作,由于缺少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一线员工普遍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造成一线员工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科技馆事业的发展。

2 常设展厅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根据一线管理的实践经验,常设展厅的管理主要可分为“管人”和“管事”两方面,综合管理学相关基础原理[4],常设展厅在管理过程中可遵循以下原则或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2.1 系统管理原则

常设展厅无疑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而系统应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及相关性,因此展厅管理必须要明确管理目标,具有方向性。展厅管理必须注重整合分,展厅内各个分组、各要素都需有不同的区别与功用;同时各组、各要素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在职责分配中应强调“分工合作”。同时展厅管理必须明确组织层次,明确各组、人员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及从属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逐层汇报、逐层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有序进行。

2.2 能级管理原理

组织能级要求管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要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以保证该能级目标的实现。常设展厅在确定各要素能级时,必须要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不同能级的要素应授予不同的权力与责任,给予不同的利益,使其责任、权力、利益与该能级相对应;同时,能级对应原则还要求配备相应才能的人,使其能够处于相应的岗位之上。

2.3 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要求在展厅管理过程中,不断收集各个组的执行情况、意外情况、存在问题等,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了解执行中的偏差,从而采取适宜的调度措施,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即使计划因为原来制定的不合适而无法完成,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来进行修订,从而保证原定目标的实现。

2.4 弹性原理

展厅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2.5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即展厅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作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要做好整个管理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做好人的工作这个根本,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自身职责、工作意义及相互关系等,能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3 常设展厅管理的内容与体系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基于常设展厅一线管理工作的实践,通过对常设展厅各项工作的认真分析,笔者将常设展厅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人员管理和事务管理两部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运行管理的体系。

图1 常设展厅运行管理的内容体系

常设展厅运行管理可依据图1所示的管理体系,梳理各项内容,完善和编制具体的管理规范,形成系列制度,保障展厅人员、事务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3.1 常设展厅人员管理

常设展厅人员管理可分为工作人员岗位设置、工作人员编制、员工素质要求、培训管理、绩效管理及考核五个方面。

3.1.1 工作岗位设置

对常设展厅的岗位进行明确规定,按照“定岗定则、按岗考核”的原则,明确常设展厅工作人员的上岗条件、岗位职责和考核指标,以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激发工作热情,让每位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提高常设展厅运行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

3.1.2 工作人员编制

按照常设展厅的工作岗位设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员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为原则,提出人员编制的具体方法和细则,明确人员配备的具体数量,使人员配备更加符合科技馆事业的发展需要,人员管理更加合理、规范。

3.1.3 员工素质要求

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服务礼仪,增员工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树立科技馆对外的良好形象,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3.1.4 培训管理

坚持业务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明确常设展厅员工培训的组织管理、职责分工、内容形式等内容,旨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和打造一支满足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3.1.5 绩效管理与考核

以客观公正、奖优罚劣、以人为本、激励引导为原则,详细规定员工的绩效考核内容、考核层级、考核时间与奖惩办法等内容,更好地激发和挖掘员工潜能,强化员工竞争与责任意识,整体提高运行管理和展览教育的效能。

3.2 常设展厅事务管理

常设展厅事务管理可分为展览展品管理、展览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教育活动管理、展教资源管理六个方面。

3.2.1 展览展品管理

从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方法等方面,对展品完好率检查、展览展品晨检、展览展品接收等进行规范,提高展品完好率检查、晨检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高展览展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促进科技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3.2.2 展览运行管理

根据每日工作程序,从开馆前、开馆间、闭馆前等不同阶段,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细致规定,明确常设展厅工作人员在展厅运行中的职责,统一常设展厅运行管理的工作要求。

3.2.3 展厅安全管理

对展览展品安全等级进行划分,针对运行突发事件和观众参观流量高峰期制定安全工作预案,降低展厅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切实保障观众参观安全和参观秩序。

3.2.4 服务质量管理

从安全卫生检查、纪律检查、考勤管理等方面,对常设展厅质量管理工作的检查办法、检查标准进行规定,以加强展厅工作人员在岗纪律,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确保为观众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营造舒适、整洁、安全的参观环境,树立科技馆的对外良好形象。

3.2.5 教育活动管理

按照教育活动的流程,从教育活动的开发、审核、组织实施、检查评估、宣传推广等方面,对教育活动管理进行规范,以加强教育活动的研发与管理,鼓励展览教育工作的创新,保障教育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3.2.6 展教资源管理

规定展教资源的类别及其归档办法,确定归档材料的格式要求,通过加强对展教资源的管理,逐步实现展教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展教资源在展教活动开发、策划、实施中的作用。

4 结语

科技馆进入我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运营管理模式一直较为粗放,尤其是常设展厅的管理并未受到普遍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常设展厅旧有的粗放管理模式和低管理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教育和服务需求。如何通过对基础运行管理的积极探索,进一步推动全国科技馆常设展厅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实践总结,探讨了常设展厅运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构建了常设展厅管理的内容体系,以期推动科技馆展教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我国科技馆事业的稳步、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仁杰,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王紫色,杨楣奇,韩迪.科技馆展厅运行与管理[J].科技传播,2015,7(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