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4 06:17: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科技创新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科技创新论文

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论文

1文献述评

所谓协同发展,智库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它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论已被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确定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如优胜劣汰理论一样,是自然法则对人类的贡献”。但是协同发展论又与优胜劣汰论存在本质不同,后者认为,某个物种的灭绝不是另一物种胜利的附带产物,某一物种的胜利是与另一些物种共同进化形成的,也就是共荣共存;而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协同的概念来自于系统科学,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它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问题,国内外学者有过相关论述。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ArthurLewis)提出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认为科技创新催生的工业部门会全部接纳剩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当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霍利斯•钱纳里(HollisB.Chenery)提出,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城镇化是各种表现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科技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K.J.Button)认为,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指出工业化及科技进步是城镇化的基础,对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张生瑞[2]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作了探讨,为科技创新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思路。黄群慧[3]指出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存在不协同因素,应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张新光[4]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伴相生,认为应该减少农民数量,降低农业比重,以科技创新来促进农业、工业与城市发展。胡振亚[5]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分析科技创新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问题,提出科技创新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机制,构建发展模型,以有效促进彼此间协同。还有一些机构或学者从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的角度研究科技创新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如湖北荆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李哲敏、刘卫柏等。以上学者大都将科技创新、工业化、城镇化联系起来,从科技创新带动工业化从而吸收农村剩余劳力的角度来研究,这是符合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实际的。在城镇化初期阶段,其直接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城务工提高收入不再是农民的唯一需求,进城务工人员也希望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这源于中国城乡二元制度导致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资源匮乏。

因此,城镇化开始表现出不同特征,呈现出一场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争夺战,这种状态的持续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一表述首次写入党的文件及报告,表明城镇化的新阶段已开始。其核心概念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区别于城镇化前期阶段即在于此。“市民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实现公共权利均等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不再仅仅是通过工业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是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对于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文献还比较缺乏,只有少数学者提出过相关论题。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济武撰文称,长期以来,中国发展过于依靠“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投资驱动”,这种典型的低效率发展,又直接导致了“五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和“四高”(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典型低价工业化模式。同时他还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障我国14亿人口及后代福祉相传的生命线。中国的城镇化不能再走某些大城市甚至特大型城市那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突破城镇化过程中空间、人才、资源和效率瓶颈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应该通过科技创新集群化,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质量[6]。启迪控股围绕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思路,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城镇化齐头并进,通过成熟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甄晓非[7]认为,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紧密相关,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改变传统农村产业形态,使“三农”发生根本变化。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考察,他认为科技创新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且科技创新对于新农村城镇化进程有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他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城镇化步伐,并且通过专项技术难题突破,增加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投入,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等,快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进程。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8]提出,以新型城镇化和科技创新构筑湖北科学发展新动力。他认为,科技创新历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前,发达经济体将创造新的更高的生产力作为克服衰退的根本路径,中国也进入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以此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丁明磊等[9]分析了中国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并从战略规划、技术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和需求面政策、地方和基层工作、人才培养5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以上学者关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相互作用以及协同发展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科技创新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新型城镇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科技创新不仅可以通过带动工业化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两者的融合一方面能使科技创新产品得到充分应用,另外一方面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产品的应用使城镇化向持续、健康、智慧的方向发展。一直以来,科技创新给工业化提供了巨大的科技支撑,使工业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生产力,但是工业化却并没有同步推动城镇化。因此,鉴于目前中国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应该思考如何使其同步发展。在中国处于转型的现阶段,城镇化也面临转型,科技创新不仅要通过工业化来带动农村人口转移,还需要与城镇化深度融合,与工业化同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2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现状

查看全文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1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

1.2农业科技创新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农业新技术应用,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基本手段。

1.3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查看全文

生态化转型下的科技创新论文

一、文明自觉发展呼唤生态化科技创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了大规模运用科学技术力量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先河,“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4]67,生产实践中的科学技术应用“表现为自然力本身,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5]。长期以来,资本支配下的传统技术创新注重于加速开发自然资源,转化为占领市场的产品,以实现资本增值,获取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多还要大。”[4]256但是,不断改进、完善工具—技术系统成为不断扩张物质变换规模的利器,在普遍化的竞争中加剧了无节制的生产增长,同时加剧了全球性资源、环境与生态的严重危机。“只要当今这种组织形式的现代工业文明带着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继续遵循着这种思维模式前进,鼓励人们为短期利益、局部利益而去操纵自然界,榨取自然界,那么,这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将继续其摧毁地球的进程而不以任何人的所作所为而转移。”[6]审视、反思科技成果的应用对生态、环境、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否定科学技术的社会思潮,似乎科学技术应用已然成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罪恶源头,“当前存在的许多问题起源于过去的技术进步的提法已经成为一股流行的游戏”[7]104。

有学者或以“回归自然”的口号疏离科技,或以“绝圣弃智”的态度否定科技,似乎只要放弃现代科学技术,人类就可以摆脱生态环境危机。显然,科技应用的环境悲观论警醒世人,科学技术成果滥用存在无穷祸害,无疑是深刻的,但是,“因为技术的缘故,我们想要的生活质量的许多东西才可能存在”[7]104;这种放弃现代科学技术以解放自然的片面性思路将造成人类文明失去物质技术基础的支撑而极大地降低地球自然系统的人口承载能力,导致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危机。自然的解放是按照人的本质实现“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诚如马尔库塞所言,“自然的解放并不是回到技术前状态,而只是推动它向前,以不同的方式利用技术文明的成果,以达到人和自然的解放,和将科学精神从为剥削服务的毁灭性滥用中解放出来。”[8]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以工业文明所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其旨趣不在于回归采集与狩猎的原始生产方式,而在于超越工业文明的历史局限性,提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效率,解决当前诸多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创造着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人类文明的自觉发展需要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同时需要致力于消除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使生态化成为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工具—技术系统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是存在者之间的联系,既展现了自然存在的丰富性,也展现了主体能力的多样性。作为有理性的实践者,人类通过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活动而成为地球自然进化的主导因素。人类要在地球上诗意栖居,践行对自然的尊重,引导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承担其调控者和建设者的应有责任,不仅需要进行社会体制与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革,而且需要通过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形成以生态合理性为科学依据,以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导向,体现了人的生态性生存和科技化生存的实践性统一的工具—技术系统,在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三个主要领域奠定以绿色技术为基础的物质变换方式。进入21世纪,新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等主导科学技术群落的迅速发展,分别对应着人与自然变换的三大要素,可以预期将提供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新途径、新形式,为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将工业化“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生产方式改造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的循环型生产方式,在技术层面上提供化解工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对抗、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手段。

二、生态化科技创新的社会推动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发生、发展离不开社会需要的推动,“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9]。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寻求新材料、新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途径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需要,构成推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恩格斯预言,在现代公有制的新的历史时期中,“人们自身以及他们的活动的一切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在内,都将突飞猛进,使以往的一切都大大地相形见绌。”[10]当代,面对着千疮百孔的自然界,人类为摆脱深陷其中的生态环境危机,必须推进文明转型与质变。在制约物质变换的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前提下,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从价值层面上颠覆了“以生产为本”的本末倒置:把人当成生产的工具,造成人的异化,把自然当成实现价值增值的资源,造成自然的异化;坚持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长期保障的需求作为第一要义,又赋予作为地球生物圈特殊智慧生命的人类看护、管理地球生态环境的使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先进生产力以挽救人类正在加速丢失的唯一家园,必将有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转型,为开发循环经济技术、节约型生产技术、可再生新能源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将推动传统的工业化技术创新体系向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转型。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人类现实自然界物质资源的有限性,致力于提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效率,必将为提升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利用、物质循环等绿色科技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任何时代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总是具有稀缺性的特质,工业文明的技术创新体系致力于通过机械化、自动化的手段提高单位时间效率,尽可能掠夺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性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以创造庞大的产值和利润。生态化科技创新体系则努力发展减量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提供靠最小消耗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工具—技术系统,致力于提高单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和再利用,逐步改变传统产业对物质资源的极端依赖性。

科技创新的新进展为实现物质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废弃物进入生产过程实现再资源化不仅成为现实而且其产品越来越具有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初步成效。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物联网技术渐趋成熟,把原子世界引入比特世界,从而使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联系起来,融为一体,通过对生产与消费进行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光热、光电技术进步提升了太阳辐射能的转换效率,急剧降低了太阳能生产成本,加速了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对于克服能源短缺及与矿物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368人类致力于提高地球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将拓宽科技创新生态化路径,从外部自然制约的必然性中争得生存的自由。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人类现实的可生存空间,致力于维护地球自然的生命活力,将推进科技创新生态化转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客观上要求实现科技创新向生态化转型。据《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0》指出,“在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经济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00万元人民币以上,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能源消耗仍处于总量上升的态势,环境质量总体尚未达到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拐点的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高于3.3∶1,基尼系数仍高达0.46,二元结构指数仍在3.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龄还未达到12年,人文发展指数低于0.850等状况下,此时正好对应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也是发展路径要求重塑的转型期”[11]。因此,需要实现科技创新从以往的大型化、大量化、高速化的技术开发转向多样化、信息化、省资源化的绿色技术,以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缓解人类生存压力且不对自然造成伤害的生态化转型。如能源技术、材料技术、催化剂技术、分离技术、生物技术、资源回收及利用等技术,避免传统技术对于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广泛使用风能、太阳能技术取代煤、石油等污染严重且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缓解了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能源及其污染等问题。自然界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审美、精神等多重价值,长期以来,为解决物质匮乏,满足生存需要,积聚社会财富,人们借助于不断改进的工具—技术系统掠夺自然,人类生态足迹已经超过自然系统的修复能力,侵蚀地球自然的生态活力,损害其审美、精神的价值并最终在物质层面上影响地球自然对于人类生存的实用价值。

查看全文

多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1多功能农业与科技创新的关联

多功能农业与科技创新存在同步发展的关系。逻辑上,“隐性农业革命”的发生与多功能农业的产生是需求层面上的对应,因此,服务于农业多功能性的科技创新亦是需求层面的对应。前文分析指出,“诱致性”引发了农业科技创新,作用于农业多功能性的科技创新则可进一步定义为“市场需求诱致的科技创新”。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0—20年,中国经济将逐渐从现在的中等收人发展中国家经济向发达国家经济的行列迈进,在此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农业多功能的需求将逐渐提高,如继续发挥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承担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景观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进一步担负起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再生能源的功能。在该语境下,可以勾勒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向:

(1)社会对农业发挥民生保障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在动植物种质资源培育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三方面同步推进;

(2)社会对农业辅助新兴经济发展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拓展;

(3)社会对农业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需求,促使农业科技创新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能减排低碳技术领域不断深化。

2突出多功能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架构

查看全文

煤矿企业科技创新论文

一、目前城郊煤矿生产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将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行动城郊煤矿作为煤矿企业中的佼佼者,领导和员工实际上都已经意识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为了适应和解决煤矿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煤矿企业已经将科学创新管理应用到煤矿生产中,包括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从中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但是对于所引进的科技成果很多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缺乏将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行动。除此之外,矿井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也努力的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研发出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因此,将所引进的技术和自主研发成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转化为生产力,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矿井生产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2.员工中缺乏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后续培训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企业之间也包括煤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中尤其是科技因素即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所有企业竞争的重点问题,因此,即使已经成为煤矿行业的佼佼者,城郊煤矿还是必须要重视对科技人才进行培养的问题,这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的。

3.不重视对科技资料的管理,管理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科技资料是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资源,其承载着企业引进和研发的科技成果,在煤矿企业进行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然而,当前对于煤矿科技资料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科技资料的管理工作较缺乏,管理方法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人员的调整、调动使得之前的原始资料不能很好的保留和完善的保存。

二、科技创新管在煤矿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长远计划和规划对于每一个煤矿企业来说,只有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长远计划和规划,才能更好地将科技应用于煤矿矿井的生产,促进煤矿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技艺、设备水平和实际生产状况,制定出煤矿矿井的长期计划和规划,并与之相对应地制订短期的安排,才能促进煤矿的科技发展。只有制定出以科技创新管理为基础的长远规划,才能使企业得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跻身为一流的煤矿企业。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论文

1畜牧兽医类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科技投入少,拉动效应不明显

大部分畜牧兽医类高职院校每年均投入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支持科研工作,但科研经费投入占学院财政收入的比例大多不足1%,教师争取国家、省级、地厅级科研项目的能力较差,导致地厅级以上有科研经费支持的科研项目很少,且科研工作费时费工,效益有限,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尚未被完全激发起来。

1.2高水平科研团队尚未建成

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师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有限,科研骨干培养的措施不够,高层次人才缺乏,因而高素质研究团队数量少甚至没有。

2畜牧兽医类高职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查看全文

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论文

1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与动因

1.1文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涵

文化企业科技创新是指在文化企业中应用新知识、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创造和开发新需求的过程。其实质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推动双方不断发展和演进。文化企业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外生需求看,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环境,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强文化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提高文化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安全监管、文化诚信评价等文化管理共性技术,提高科技服务的能力,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全面优化。第二,从内生需求看,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核心,加强文化领域战略性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研究,开展文化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与消费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提高投入产出比,还有助于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加快文化的传播与输出。

1.2文化科技创新的动因

1.2.1实现文化与科技的互动发展

现代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资源和资本,更需要大量的现代知识和技术要素,作为知识经济的产物,文化产业更突出了对要素的拓展与整合。新兴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融合,不仅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带动文化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重组,而且也推动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20世纪90年代,美国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创立新的销售渠道和运行模式,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同样百老汇音乐剧、好莱坞影视都依赖于现代科技实现了传统文化科技化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文化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文化底蕴通过科技手段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挖掘与传播。

查看全文

农业发展科技创新论文

一、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进步

我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阶段。但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更加凸显。这突出表现在消费结构升级和农产品供应结构性失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发展方式粗放、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与农业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速放缓与农民增收渠道变窄、发展动力转换与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等五个方面。这些问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集中交织,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讲话立足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深刻洞察农业科技进步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破解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等领域产生的最新科技加速向农业渗透,催生了颠覆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推动了生物种业、食品产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突破了一批重大基础理论、方法和核心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了高效、节能、绿色等大批配套生产技术,数字农业、智能装备制造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整体科技水平大幅跃升,呈现出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局面,对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仍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工作中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问题,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农业科研院所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支生力军。

二、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现代化是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的过程。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动力机制。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两大历史性战略任务。一是顺应国内农业现代化规律和要求,坚持产业发展导向,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紧紧依靠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二是应对国际农业竞争和农业科技竞争,在战略必争的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创新一批理论和方法,在受制于人的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技术对外依存度,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科技发展大势,应对国际农业科技竞争,今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路是: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个中心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方向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不断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强有力地引领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具体来说,“十三五”时期,我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突出以下重点。一是针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和守住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要求,进一步加强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和绿色增产增效模式创新,力争打破大动物品种和高端设施园艺作物品种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有力支撑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生产发展。二是针对需求“量质双升”、食品安全隐患多、供求结构失衡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优质化、安全化和营养化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有效引领农产品提质增效。三是针对生产成本和农业污染居高不下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绿色化、低碳化、生态化技术的研发和集成应用,降低资源利用强度,提高循环利用效率,引领和支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发展。四是针对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加强农业信息化、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探索适合小规模条件下的智能作业、智慧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五是针对全球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和农业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的外部挑战,系统部署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加强基因资源高通量规模化发掘和利用技术、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农业新材料技术、农业机器人等创新研究,不断取得理论、方法和技术的重大突破,有效降低农业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落实上述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当前农业科研院所要以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目标,深入组织实施一批现代农业科技行动。一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行动。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部署建设农业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加强高光效育种、绿色投入品、智能作业机械等农业技术研发,为农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奠定基础。二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行动。加快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等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及其生产覆盖面,确保农产品优质化和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三是绿色化生产科技行动。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部署,集中集成应用一批耕地有机质提升、新型智能肥料、纳米农药、节水控污、生态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促进农业的绿色化和效益化转型。四是养殖业提质增效安全科技行动。加强大动物品种、水产动物品种选育和重大疫病防控等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优质牧草资源开发、秸秆饲料开发、水产健康集约养殖等技术体系研发,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深入持久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不断强化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主体地位。农业科研院所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农业科研院所的职能定位,国家级农业科研单位重点承担全国基础性农业科学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任务,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侧重区域性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并做好中试熟化与产业服务工作;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侧重区域性关键技术中试、新品种示范、推广服务以及科技培训与转化等工作。中央、省、地三级农业科研机构,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这一平台,形成一个富有效率的创新体系。持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基本属性决定了各级政府应承担投资主体责任。要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继续提高农业科技经费总投入在GDP中的比重;着力健全中央与地方激励相容的财政机制,鼓励和支持地方财政加大对省级、地市级农科院的投入力度,提升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优化投入结构,增加科研机构事业费,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水平,确保科技人员安心于农业科技创新。

查看全文

工商管理科技创新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工商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阶段要想对企业工商管理提高重视程度,并积极的进行科技创新,为整个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工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对于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对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应用的现状进行探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希望对促进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科技创新;工商管理;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并完善,目前企业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要相对工商管理实现更高水平的迈进,就要深刻理解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融入到工商管理中,为企业的工商管理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科技创新作为创新推动发展引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对企业发展有价值的促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带来的工商管理的发展,完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新时期科技创新对于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的带动,一个企业拼的也就是核心竞争力,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并建立优势,就必须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提高和改善,帮助企业获得稳定的发展。工商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融合相关的发展要素,才能有效的提升企业整体的发展和控制模式,并且紧紧贴合实际,做出更加实际可行的运行报告。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必须靠创新来带动经济发展,对于企业工商管理来讲也是如此,必须集中控制并加强管理依据,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综合实力,改善企业在技术和项目运行中的困难,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进行动态化管理,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升级。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对企业工商管理进行驱动发展,能够有效的解决因为管理问题造成的企业发展困扰,不仅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还要针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行现代化的层级传递,帮助企业工商管理上的进步,提升其水平,为现代化的机构的运行进行保证。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对企业管理的更新升级,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加强了工商管理,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做出应对,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带来的不仅是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在管理上的提高。企业工管理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优势,进行企业原本系统的升级换代,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积极实施,使企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能够提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理论基础和准备,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实现良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果,实现企业经济的双赢。

二、现阶段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精细农业实践与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迅速发展与普及的信息技术将推动人们在科学利用资源潜力,发展节本增效生产方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生产过程管理决策方面,突破许多传统的模式和观念,开拓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体系,以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当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九十年代初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展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就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思想,已经引起一些国家政府和科技决策部门的重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为此曾专门立项组织了一批多学科著名专家对有关发展研究进行了评估,研究报告经过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估组进行审议后,于1997年发表了“PrecisionAgricultureinthe21stCentury-Geospatial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inCropManagement”研究专著,全面分析了美国农业面临的压力、信息技术为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改善经济效益提供的巨大潜力,阐明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其支持技术产业化开发研究的机遇。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对国外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些报导,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需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农学、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科技,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组装集成,其应用研究发展必将带动一批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与工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推动我国基于知识和信息的传统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PrecisionAgriculture”或“Precision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如译为“精准农业”、“精确农业”、“精细农业”等。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PrecisionAgriculture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采用“精细农业”或“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实践的这一技术思想的内涵可能更为确切。诚然,当今实践的“精细农作”技术思想,应该扩展到设施园艺、集约养殖、产品加工及农业系统的精细经营管理方面,而形成为完整的“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精细农业”技术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揭示的农田内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变量投入,或称“处方农作”而发展起来的;在农业工程领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八十年代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精细农业”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物;每年都举办专题“国际精细农业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示会;在万维网上设置有多个专题网址,可以及时查询到有关研究发展信息;美、英、澳、加等国一些著名大学设立了“精细农业”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士研究方向及培训课程;日、韩等国近年来已加快开展研究工作,并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国际上对这一技术体系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有了广泛的共识,将成为世纪之交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Illinois大学C.M.Linsley和F.C.Bauer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

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SpecificCrop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m2,获取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m左右。在实际操作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