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价值的要求十篇

时间:2023-05-04 13:08:41

民主价值的要求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在统一关系 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首次以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全面阐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富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实质是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状况,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创造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民主,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实质是要求我国创建造高度发达的政治条件,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自由。文明,是人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体现。和谐是对社会环境建设方面的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自由”,是在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政治平等权利、首创精神的的基础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外,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自由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是通过创建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导向,既保障公民个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也保障公民个人在基于社会贡献的基础上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正”,是加快建立以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在更加公平正义的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法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通过国家建立健全社会法制,公民学习、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觉的行为习惯,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社会中享受到自由、平等和公正。”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这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共同理想等的热爱之情,并能够积极投身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敬业是对公民职业素质的要求,他不仅要求公民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求公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诚信是为人之本、兴国之基,表现为对公民个人、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社会之中的道德层面的规定。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含善待亲友、他人、社会、自然,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生态关系内在统一的价值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不仅具有是统一的发展目标,而且具有内在的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而提出来的价值导向,首次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对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目标做了的层层规划,使他们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国家发展目标提出的要求。只有实现了国家富强,为人民的生活创造出更高水平物质生活条件,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为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民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自由,是富强、文明、和谐政治保证。文明是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向往和追求,是富强、民主、和谐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和谐能为富强、民主、文明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只有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才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环境保障;反过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又能够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发展。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会现实,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要求。自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人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价值。平等是人与人权利对等的一种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准则。公正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是人民权利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所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公民个人权利和利益的重要保证。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层面上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各个方面,是公民个人内在价值的追求。一个人只有具备最纯洁、最神圣、最深厚爱国主义情感,才能对生活、对集体、对国家充满爱并能将这种爱国主义情感转化成自己工作的动力,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在工作中、生活中诚恳待人,为社会营造出良好的友善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生态关系,才能够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为公民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是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重要奠基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意识形态,既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同时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脉相承,又是和谐统一的,二者作为意识形态统一于社会主义价值层面建设上。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党的十八报告立足于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激励、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个人内在价值的塑造下提出来的,体现了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脉相承性。同时,通过个人内在价值的追求,推动社会良序运转,进而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重从宏观方面着手,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家建设的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从微观方面进行价值引导,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完善。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群众路线;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061-03

党的十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当代中国,实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情怀;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将其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每个公民应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三个层面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体现,是公民和全社会的最终奋斗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核。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群众路线是党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综合体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追求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体。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着力改善民生,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路线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群众路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我国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人民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民主、自由和权利,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务实、清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须靠人民群众,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也即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当然,正如任何科学理论不会自发产生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不是自发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概括提炼出来的。通过积极倡导、广泛而持久的宣传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和精神追求,成为全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追求,而这本身就是践行了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表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浸透着中华民族最朴实的期盼,每一层表达都包含着中华儿女最执着的追求;每一次注释都蕴含着全体人民最绚丽的梦想。它在群众中孕育,在群众中提炼升华,更是在群众中走向成熟。

(二)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党的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内涵和核心。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追求为广大人民谋利益,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体。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人人都有幸福感。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带领全国人民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也为人民群众所向往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而奋斗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群众路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人们从切身体会中达成高度的认同并积极践行,以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首先是因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实现人民群众最大化的参与。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走“群众路线”,被群众所认同,因为只有精神变物质才是最终目的,才是物质变精神的价值体现。共同理想只有转化为实际行动才具有力量,崇高追求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离开了生活和实践,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再崇高的价值观也只能是虚无缥缈、海市蜃楼。我们并不缺少理论家,我们缺少的是执行者,因此要通过走“群众路线”,善于做群众的学生,主动到群众中征集不同意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意识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有机统一性,它们统一于广大群众为之奋斗的具体实践中。党员干部具有何种精神状态、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对于能否真正贯彻群众路线,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践行群众路线,主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唯有如此,广大党员干部才会自觉遵循实践党的群众路线。

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践行群众路线

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缺失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践行核心价值观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的参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变得纸上谈兵,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毫无意义,追求的价值就会偏离方向;失去群众主导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变得没有了明确目标、准则;脱离群众的价值观,就不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需要群众推动,需要群众引领并导航。《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找准人们思想的交集点、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真正做到“接地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才能让人们更好地遵循它、践行它,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一,践行群众路线,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因此更加注重对主体意识的培养,强化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中,并通过制度固化下来,才会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纳,并逐渐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心信念和自觉行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所以,要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与提升人们社会参与水平,通过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主体地位不断获得提升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重在实践养成。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及各种载体和平台,要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成为思想的引领、精神的追求,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先行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开展广大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要把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融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之中,贯穿于具体实践过程之中,引导人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育、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和效果。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广大群众的日常行为规范,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得到遏制,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融洽。

第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寻找新的突破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又是主要实践行者。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在贯彻群众路线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要找寻人们思想道德的交汇点,以身边的人和事为典型,深入浅出、情理交融,在引导中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和坐标、行动的指南和归依。要充分发挥弘扬真善美、贬斥丑恶假的育人化人功能,使人们自觉、有力地去抵制和反对一切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行为。分别对不同层次的群体用不同的方式教育群众、感化群众,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培育和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趋势,成为潮流。善于以大胆创新的工作作风,搭建群众便于参与和乐于参与的平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行之久远,持之以恒。

推进手段创新,为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力与感染力提供更多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鼓舞,它能够充分调动每个人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实践中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达到一致的认同并深入人心,宣传方式必须贴近百姓,这样他们才能够听得进去,并在实践中践行。在宣传中要用老百姓的语言或讲身边故事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和行动故事昭显其思想、道德和精神的力量,显现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社会属性。要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在运用传统媒体和渠道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应用网络以及新媒体宣传和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新形式。在运用传统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与途径的同时,努力探索和发展网上和掌上群众路线,赋予群众路线新的形式和内容。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3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前提;路径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后认识不断深化, 2012年11月党的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凝聚共识,从哲学的视角把它高度概括为24个字易记易传的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对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精神的凝练,体现了我党的理论勇气和智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共鸣,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但正确认知和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作用,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直面和化解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疑惑和争议,明确其发挥作用的路径。

一、直面和化解疑惑和争议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条件和前提

学界和民间对“十”明确我国核心价值观导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度高共识,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相互关系存在种种疑惑和争议。实事求是地面对与化解它是多数人真正自觉践行的思想前提。其困惑和争议主要集中表现为四类。一类是关于核心价值观内容方面的疑惑和争议。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区别,如富强、民主、自由、爱国、敬业是社会主义特有的吗?如果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特有,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不应该包括这些?这种观点缺乏历史的、求实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忽视了作为人和人的群体-社会的共性本质,忽视了共性本质所决定的共性价值追求。而共性价值追求正是人类交流共处的文化前提和基础。因此富强、自由、民主、热爱祖国等是世界各国人民包括中国人民维护个人和个人所依存的祖国的尊严和权利的必然价值追求,也是人类最普遍而美好的情感表达。同时这也是中国人民实践着的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为目的而进行的事业,尽管有过失误和曲折,但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追求富强民主等价值追求没动摇过;脱离人类价值追求共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的核心价值就不能担负起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使命。第二类观点认为,既然具有普世价值,价值体系建设都要向目前世界上更具代表性和先进性的价值体系既“普世价值”看齐。这种观点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个性。这种个性恰恰是中国人民形成价值共识的历史、实践和心理基础。由于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对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内容、侧重点及其理解存在差异性。如资本主义以追求个人自由为侧重点,而我们社会主义以追求平等共富为侧重点。富强民主是我党一贯价值追求。从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无论哪一个阶段都体现了为祖国富强、人民、平等公正而奋斗的主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已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肉生命、灵魂追求、情感与意志,是属于我们独有的历程和经验,是其他国家和民族所不能替代的。这是核心价值观被我国大众认同的历史、实践和心理基础。第三类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德顺先生为代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性和内涵就是在分析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明确我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从而体现其个性特征;且要将这种个性置于人类共同文明的背景之下,自觉追求与人类进步方向一致的先进性,才能体现我们价值追求个性的优越性。[1]他认为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高于资本主义的价值特征。坚持而不是排斥普世性,但又有社会主义特性的核心价值,才是应对作为西方对付非西方意识形态的普世主义陷阱的最好办法。第四类是关于三个倡导之间关系的争议。施芝鸿认为“三个倡导”表述分别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杜鸿林认为前两个倡导均可对应国家和社会;刘进田认为第一个倡导指明了经济、政治、精神、社会四大领域的外显价值目标。第二个倡导揭示第一个倡导的内在价值,是第三个倡导现代性的保障,是三个倡导的核心所在。[2]这种观点是认同这些价值追求前提下的理论分歧。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实践研究,化解认识分歧,才能激发人们对核心价值观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并自觉践行之。

二、用心和制度关注并有规划地解决民生问题

在思想利益多元、贫富差异不断拉大,就业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复杂而多发的背景下,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的各级国家机关和党的组织及制度,在政治经济社会建设中要把及时了解民生、关注民生;分期、适时、有规划地解决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加剧、公共资源不均衡、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民利益保护、机会均等等关乎我国未来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以着手解决突出的社会公平、教育、医疗、住房、生存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为突破口,真正改革不符合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的相关体制机制。切实解决最困难人群生活保障问题,切实开辟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和民主参与决策的制度性渠道,真心欢迎民众参与和监督,以更好地均衡利益,维护和实现公民合法利益,保障决策和制度公平正义科学。这样人民才能相信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和决策是为了人民更好生存、发展与幸福,才能对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有信心,并自觉践行之。否则干部党员和民众难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守和落实这样的价值观,民主法治就会形式化和工具化,社会就不会和谐。

三、强化制度建设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制度建设。可是,一些制度机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被歪曲。究其原因,除去一些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制度漏洞、权钱诱惑和制度落实需要一个过程等因素影响,更关键的是制度建设的标准性、合法性、可行性和制度维护机制的欠缺。因此,要真正落实和发挥我国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思潮和行为的引领作用,第一,必须明确判断一项制度正确与否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那就是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和人民自由、平等、友善、有序、全面发展,即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要求。第二,制度制定到实施要合法。如必须有利益相关民众按比例参与制度讨论和听证等制定和修改过程。第三,强化保障核心价值实现的制度建设,确保制度和机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制度机制完整性。如政治上切实建立民主决策保障机制,制度科学性论证和评价机制,落实民主法治等制度的行为评价、激励和过错追究机制以及制度及时修正和完善机制等;如建立社区自治制度,完善社区法律制度,充分实现社区居民合法自决权,正确处理政府与社区,社区村居委会、居民代表大会、物业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善居民自我服务机制;建立以核心价值为灵魂的社区文化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

四、培养和提高民众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我国公民意识中的核心理念。因此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扎实做好公众公民意识教育工作和公民素养的培养工作。作为公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怎样我们就是怎样,我们怎样国家社会就会怎样,一切社会的光明与黑暗都与自己有关,有自己为光明前景而做得努力与对不良风气所做的抗争;而不是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只是抱怨他人与社会,只做口头巨人和行为的矮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培养公民意识,一是要完善民主制度。实现民主决策,让民众真实感受自己主人翁地位。二是要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社区单位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平等与自由公正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等公民教育,让大家认知什么是公民,公民意识的内涵,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尤其要重视对青年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他们将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能力不仅取决于其理想、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素养。其能以独立的主人翁姿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民族复兴和自我价值实现拼搏奋斗的,一定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三是重视提高干部党员、公众人物、教师和家长公民意识,发挥他们对青少年的言行示范和正能量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德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当代普世价值,新华文摘2012.6, 第41页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5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6

系建设进而凝聚民族、国家、社会和公民意志和共识的精神

纽带,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重要

支撑;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源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的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精准提炼与简明概

括,汲取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公正从来不是资本主义的专

利,而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成果的积淀和升华,具有普世性的

价值,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社会主义不应该拒绝普世性价

值,而必须加以大胆吸收和利用。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

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登上历史舞台,本身就是在吸收

借鉴包括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方面,“三个倡导”以自信的气度明确

了“民主、自由、平等”等非西方独有、而属人类共有;另一

方面,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公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

追求的基本价值准则。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国的经验和实

践去界定和发展这些价值理念,使其具有中国气派、中国

风格,这就有力地驳斥了一些西方人认为中国共产党拒绝

人类的普世性价值的偏见,回应了西方敌对

势力对党的意识形态的诋毁与冲击。在全球

化的视野下,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从人类文

明的广阔视角来审视和提炼我国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

的理论追求。

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必然选择。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没有

以自由平等和公正法治为核心价值观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公民社会为

中介,就难以成功。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建设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强国,社会与市场的公正与法治是必须的内在

条件。没有法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没

有公平正义,也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的理

想价值追求。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表述,既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实践,既传承优秀传统价值的精华,又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凝炼。因此,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践行,意义深远,影响巨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作了科学概括,实现了国

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追求、个人价值准则的有机统一。正

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

值和共同信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

中概括,凝结了100多年来中国人的理想与价值愿望,同时

也是基于现实的理想,是13亿多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对于现代化国家理想形态的价值表达。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具有丰富的内涵,富强既包括经济实力、科

技实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也包括综合国力、国际影

响力、国际竞争力,更包括人民福祉和物质生活的富有;民

主,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民,民有,民享,民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的选择权、参与权、知情权、监

督权,保证人民的话语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中国共

产党的追求与梦想;文明,既包含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追求,也蕴含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谐,不仅是中华

民族的核心价值诉求,也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公正、

平等、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要求我们打造“阳光

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廉洁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

力,提高政府的效率,实现真正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

则公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

美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是核心

价值观内化、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爱国,作为个人

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观,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传统

爱国要求的集中概括;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体现

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爱岗敬业的传统美德,是

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集粹;诚信和友善,在诸多中华民族美德对个人品

德的要求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华民族美德中的最重要的

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对于诚信,孔子曾经强调,民无信

不立,只有诚实,才可在与人交往中得到他人的信任。友

善,也就是待人善良,是其他一切道德价值之本,是社会主

义荣辱观的集中体现。个人的诚信与友善是与我们国家

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市场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运行

内在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

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俭廉政”、“克

己奉公”、“仁爱孝悌”、“仁义礼智信”等精华,符合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民富国强”、“民主法制”、“精神文明”、

“和谐社会”等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

思想内容,反映了我们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想结晶,

展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改革实践的高度自觉和自

信,具有鲜明的中国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理论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人们

的思想呈现出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征。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有利于廓清人们

思想上的种种困惑,特别是有利于凝聚民族共识,解决理想

信念动摇、道德缺失、价值迷茫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人们为之奋斗的美好前景

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

正在快速崛起,一些西方国家总是把中国的发展认为是对

西方的价值理念、制度模式的挑战,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

的渗透。当代中国只有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增强还

远远不够,必须建立起能为全民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体系,

凝聚民心、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倡导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不懈

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文化强国,

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用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设,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理论支撑、理

想支撑、道德支撑作用,发挥其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

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确的价值规范,确立了党

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崇高性是指

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

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

和目标指向。

建设文化强国,要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

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具有引领、感召、凝聚、

激励功能,是社会主义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价值观还是提升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一种文化的先进性,归根到底由其

价值体系的先进性来标引;一种文化的吸引力,最强的磁场

就在于它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建设,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能够更加

坚实地确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点。社会主义国

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要发挥凝聚我国各族人民人心

的伟大价值作用,形成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出

现了一些人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现象。部分党员干部精神

家园失守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在十八届中共

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坚定理想信

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

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

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

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

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颖而又与时俱进的内容,将为化解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

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有利于提高我们党在意识形

态领域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凝聚全民共识,有利

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深入人心,人们团结

奋斗的目标指向就越清晰、创新创造的活力就越巨大、崇德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7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不仅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而且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这个深远的意义是什么呢?

在北京大学“五四谈话”中高屋建瓴地给出答案,他说:“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呢?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航船驶向何方?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既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又体现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集中展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是每个国家的追求,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期盼。社会主义具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就在于他们相信,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能带来生产力的更快速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强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追求。只有以更快的速度来发展生产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才能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中展示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质,体现出社会主义无比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和振奋亿万人民的激情和斗志。

民主,我们讲的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区别于西方民主的标志。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决定更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制度上、法律上的保证,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特别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全社会奉行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管理主要是用行政的办法自上而下领导一个国家和社会,治理则根据社会多元化的特点,采取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起来领导一个国家和社会,这就更需要在核心价值观上达成共识。

文明,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关系到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观察,文明的进步需要在经济领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国民的素质要不断提升,与物质文明程度相匹配,即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当代中华文化,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提升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和谐,是从社会和生态层面对国家价值目标的表达,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内容。社会和谐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今天我们把和谐作为国家的价值目标,就是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国家。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价值追求,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面对文化多元、利益多元的现实,如何达成社会的共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党的十八大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为寻找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重建共识提供了方向,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自由、平等,不是抽象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自由、平等解决了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实际行使自由、平等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社会主义制度下,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平等的束缚,自由、平等成为现实。

公正,古今中外都有公正的价值规范,但将其作为核心价值观却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在资产阶级价值体系当中,公正从来没有获得过“核心”的位置。把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是社会稳定的根基。

执政党宣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们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什么把公正提高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权力侵袭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腐败滋生污染了社会,使人们感到诸多不公,社会规则遭到破坏,矛盾丛生。如何解决公开公平公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例如教育、就业、医疗这些民生问题的背后实际就是公平问题,人们要求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就业机会均等,享受医疗资源。当这些事关公正的民生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社会走向和谐、稳定,表明公正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讲求正义,秉持公道,维护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法治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在法治框架下,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民知法、守法,走向民主法治的坦途。

三、培育什么样的公民

任何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基础性的核心价值理念起统领作用,这些居于基础性地位的价值理念,往往是在国家和社会中起着决定性导向的价值共识,是体现在核心价值观中最符合该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的理论表达。

森林是由树木组成的,大海是由每一滴海水汇成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基本元素就是公民,国家好、社会好,人民就好,反之亦然。培育什么样的公民,党的十八大从公民个人层面给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更将对公民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又表现出改革开放时期的时代特征,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好向善,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当务之急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民,捍卫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爱国是一种态度,爱国是一种理性,爱国就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即学习负责的态度。是对职业的敬重和热爱,表示对事业的迷恋和执着地追求,是成就事业的前提。

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也可解释为,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信,分开来说,诚,诚实,诚恳;信,信任,证据。所以说,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8

关键词:政法工作;核心价值观;政法文化

中图分类号:D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025-02

2011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会上指出,要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把政法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加强政法机关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各级政法机关要广泛开展政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全体政法干警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正确认识与理解政法核心价值观,对广大政法干警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开展政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涵义

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对我国政法队伍建设探索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政法队伍建设的思想指南,同时也是广大政法干警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政法机关重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形成了内涵丰富、反映政法特色和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就其具体内涵而言,“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公正”就是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1]。 “忠诚”是灵魂,“为民”是目的,“公正”是精髓,“清廉”是基石,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一)忠诚――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忠诚是道德主体通过对道德课题的理性选择而产生的稳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2]。政法机关的政治使命和职业特点决定了忠诚是社会主义政法机关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标准,也是政法机关的灵魂。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司法行政工作最大政治要求和最高价值追求。对党忠诚是政法工作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政治要求,是政法干警的崇高政治信仰和根本道德标准。它要求我们每一个政法干警必须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理念,切实增强党的观念。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和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

(二)为民――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服务人民是司法行政工作最大政治要求和最高价值追求。服务人民是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决定的,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是人民性,根本职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服务人民就是政法干警最高的价值追求。服务人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三)公正――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公正司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政法机关公正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政法机关从事正义之举的内驱力,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对抗邪恶的精神动力。公正要求政法干警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结合起来”,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地执法,惩恶扬善、弘扬法治,维护执法公信力。

(四)廉洁――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是指政法机关在执行公务中本着公正为民,做到克己奉公、防腐拒变、清白做人、廉洁从政,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和腐败思想的侵蚀。廉洁是对政法干警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政法干警秉公执法的重要基础。廉洁是政法机关的自律本色。政法干警具有高风险性和高压力性。奉献是政法干警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政法干警把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关爱他人、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等高尚品德融入职业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做好在必要时刻甘于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准备。

二、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来维系,一个职业和群体同样需要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形成职业和群体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使每一个成员充满爱岗敬业的动力和改革创新的活力。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新形势下政法干警对党的政法事业价值观念的认知,是对司法行政工作实践的理论升华。当前,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复杂利益诉求的交织下,社会主义政法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坚定政法机关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是服务于阶级实现自身利益的暴力工具,超阶级、超政治的警察是不存在的。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观,保证政法干警队伍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义在心中,确保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法干警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最本质的部分,决定着政法干警行为的目标和方向,反映着政法干警的精神旗帜和生命之魂,对人民警察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政法干警听谁指挥、为谁从警、为谁执行的现实问题,着力增强政法干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政法队伍的政治本色。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增强政法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政法机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保障者[3]。当前,政法机关承担者重大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担负的任务更加多样,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的考验越来越艰巨。这对政法干警的政治信念、价值追求、思想境界、战斗意志等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政法机关要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及时发现、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政法干警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广大政法干警得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让广大政法干警克服疲劳压抑绪,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敢打敢拼的英勇精神,而且有利于凝聚广大政法干警的士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不断升华了广大政法干警的思想境界,为有效履行使命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为进一步增强政法干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日后全力以赴投入实践工作,打造一个坚强的思想政治后盾。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广大政法干警在价值取向、职业操守上不断提升和进步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不仅体现了政法干警的工作内容,也体现了政法警察应该具备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影响着政法干警的个体价值取向。在当前个体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政法干警的思想观念、价值评判、道德取向也越来越呈多元化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加强理性指导和正面灌输,积极引导政法干警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价值观、人生观,努力构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的政法人文环境,营造有利于政法干警身心健康、依法履职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努力争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

三、构建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构建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法队伍建设和形象。不可否认由信仰危机、信誉危机和信任危机导致的核心价值观迷失,已成为困扰政法队伍建设的问题之一。为此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多元价值观中发挥引领作用。

1.要用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占领精神制高点。当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市场经济极易诱发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受此影响,政法队伍中不可避免地滋生背离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倾向,出现追求享乐、精神颓废、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玷污了政法干警的形象。因此,我们要把培育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政法干警的思想领域,占领精神制高点。

2.要用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树立先进典型。要通过报纸、期刊、电视、广播以及新兴网络媒体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的培育和推广力度,大力弘扬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边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为标杆,大张旗鼓地宣传、激励。大力表彰、宣传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优秀业绩的民警和英雄模范。

3.要用社会主义政法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政法队伍形象。要充分发挥公安文化引领作用,进一步凝聚警心,弘扬正气,树立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以此赢得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树立政法机关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 杜榕.在中央政法委全体会议上强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保障者[N].人民日报,2011-10-20.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1-0061-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前苏联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只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基本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每一层次的价值追求是什么,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层次

党的十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可分为三个级别层次,第一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最集中体现和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诉求。这一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层,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不是资产阶级专利,它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共同的文明成果和理想价值追求。第三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层次,主要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它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德性品格方面,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

二、三个层次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内在统一体

(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最核心最根本的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追求,它最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诉求,是人民群众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追求关系国家安危,是亿万人民幸福所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和保证。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屈辱,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被迫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处于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快乐幸福之源,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苏联巨大的历史悲剧,让社会主义中国反思深刻,如果社会主义国家搞不好,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遭到人民的抛弃。中国改革开放38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奇迹,事实雄辩的告诉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极其重要,在当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国梦、人民的梦,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已经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是必须的中间环节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民群众心情舒畅、安居乐业的基本保障,也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自由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幸福的最终标志,也是人类进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人们自由才感到幸福,这是每个人深深的心灵体验。平等是社会发展和谐,减少社会矛盾的决定因素,也是调动人民群众巨大潜能的重要因素。公正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使人心情舒畅。公正才能做到公开,公开才会使权利得到正确行使。法治是文明社会的基本保障。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向上直接连接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向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如去社会就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核心的价值观追求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社会这一中间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满意不满意都是通过社会环节体现出来的。没有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没有公平正义,也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的理想价值追求。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实行反腐显著,彰显社会更加平等、公正、法治。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彻底取消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分,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道路上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三)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基础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爱国是对公民的政治道德要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屡遭危难而不亡的根本所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打败了日本等帝国主义亡我中华灭我种族的罪恶图谋。2016年7月12日,饱藏祸心的“菲律宾仲裁案”出炉,完全否定了中华民族2 000多年来的南海,在第一时间激起了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极大愤慨,表现了中华民族极大的爱国热情。自古以来的世界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今天,爱国主义又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创造了世界奇迹。2015年中国经济占世界增量的30%,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第一引擎。

民主价值的要求篇10

关键词: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坚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文化发展方向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中,必然形成自身的文化,形成核心价值体系,凝聚成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社会理想;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克服不良价值观和不良文化的影响,提高文化修养。为此,党的十报告用 24 个字,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理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的追求,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能够凝聚亿万民众的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

(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价值的导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追求人民的自由和平等,追求社会的公正和法治,在当代,则体现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公民道德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涵盖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中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方面,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讨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抓住核心、联系实际、善于创新,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规律。

(一)加强面向不同主体的内涵阐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

一是要加强系统性内涵解读。理论理解得越透彻,实践就越有力度。要向不同群体、以不同的方式讲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这样概括,当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价值观凝聚社会力量,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哪些先进性等大家有所困惑的问题,使大家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践进行解读。其次,要注意区分一些词汇的不同含义。二是要加强主体性内涵阐释。不同的社会组织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组织文化和地区文化,要积极发挥这些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抓住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组织文化建设,将组织文化建设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融入贯穿不同主体的真实世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

一是结合认知特点,增强显性宣教的针对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积极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以符合不同群体认知特点的形象出现,如“高知”群体更加善于理性思考,而普通民众更倾向于感性经验,因此在宣传教育上要适应不同主体的认知习惯。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加强隐形教育的渗透力。1.弘扬优秀文化,增强情感共鸣。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而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资源,其中也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内容,要通过选树先进典型、丰富文化产品等途径,激发人民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强道德认同。2.强化实践教育,促进行为养成。要将个体意识转化为良好行为,必须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强化,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相互促进,最终养成行为习惯。因此,要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实践教育活动、大力抓好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

(三)关注回应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要研究“人民需要什么”,这是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一是国家和政府层面,要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态度和具体举措讲清楚,把对人民的利益安排讲清楚,确保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使主体在社会实践的动态发展和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其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处理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步缩小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满足不同地区人民在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二是不同社会组织层面,不仅要积极关注本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还要注重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大家的精神需求,增强对组织和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建立健全各个领域的制度体系,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