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教育笔记十篇

时间:2023-04-10 16:02:00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1

关键词:初中 英语 教学 有效性

英语作为初中生学习的三大主科之一,其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英语学科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采取现代化的授课方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享受到乐趣,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实现有效性教学。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习惯性地成为课堂的主角,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初中英语作为学生中考的三大主科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为了让学生多学习一些英语知识,通常会在课堂中用纪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以达到课堂的安静效果,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尽管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授课,但却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有效性教学的实现。

二、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自身的素质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与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素养、教学心态、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等。英语教师只有拥有自己的教学模式、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熟练的多媒体操作技术,勤于教学,勇于拓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很好地实现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首先,英语教师应认真研究英语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系统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其次,英语教师须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上课时的表现,以学生为主体。再次,英语教师应多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吸引学生,增添教学活力,让英语课堂变得有生机,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

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要求与基础,对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先锋作用。英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表现,时时处处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教导学生。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每位学生体会到关爱,还要适当地将自己的热情和期望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实践的积极性。英语教师要始终做好学生的指导、帮助与促进工作,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天天向上的热情,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氛围的轻松并且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在学生每次回答问题后,英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激励的话语,如“Well done”“Excellent”“Never give up”等,让学生时时充满自信,不断进取。

四、明确英语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上不理解的问题、容易忘记的知识点和课本内容的重难点记录下来,克服遗忘。但是当前以探究为核心、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知识的获得过程和探究思维过程,过于强调学生的感受,使得在新课程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听、说、读、写的任务多了,英语教师的讲解少了;英语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教师在黑板上写的也少了。这导致许多学生一节课下来什么记录也没有,这与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是相悖的。因此,在当前英语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培养学生正确记笔记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首先,英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笔记上要“记什么”。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学生们的主要学习重点不包括认识新单词,还包括学会各种句型与语法的应用。在记笔记时,英语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记录课堂上讲解的新单词,而且要要求学生把课本上并没有出现的语法和句型记录下来,便于课后巩固提高。

其次,英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怎么记”。在课堂上,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学习活动与记笔记是并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认真听课,听明白后再记录,不要因为记笔记而耽误听课。

再次,英语教师可以教学生在课本上直接使用符号来标记重难点。例如,在重点句子下划线,用圆圈圈出重点短语,在关键词下划线等。

最后,英语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做好课后笔记的整理。课后笔记的整理对于英语这门既需要理解又需要记忆的学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后英语笔记的整理既可以帮助学生对上课时学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又可以巩固提高课上学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也随之深入,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当今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发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使学生和英语教师都受益。

参考文献:

[1]姜玮,邓艳红.对国内有效教学的含义及评价标准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1(6).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2

[关键词]小城区;书法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号] 1674-6058(2017)18-0007-03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各学段学生的写字教学都有统一的规范。对7―9年级学段学生的书写要求是: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可见规范汉字书写十分重要。

2013年11月,我校申报了一个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6年10月已进入结题阶段。3年的实验研究里,笔者是课题的负责人之一,也是一名语文教师,亲历了实验研究及指导学生书写的全过程。在研究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教学,举行各种与书写有关的比赛、艺术作品展出等活动,积极地展开研究。现在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得到一定的巩固,师生的书写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以我校学生的书写教育现状来观其他兄弟学校学生的书写状况,笔者深为小城区初中生书写教育现状感到忧虑,并总结了一些对策。

一、小城区初中生书法教育现状

(一)学生的书写工具令人忧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钢笔、水性笔、圆珠笔这三种笔中,练字效果最好的是钢笔。可是通过调查、观察我校的学生,他们平时作业的书写工具大多为水性笔或圆珠笔,一个班里使用钢笔的学生极少,在每周一节的练字课里能全班都使用钢笔的班级也不多。笔者所教的班要求学生每人有一支钢笔,练字课上学生都在用,但是练字课后,学生做作业、记笔记的笔又换回了水性笔或圆珠笔,笔者多次向学生强调平时也要使用钢笔,但是效果似乎不大。究其原因,学生作业多,上课要记录的笔记内容较多,水性笔、圆珠笔不用吸墨水,笔尖滑,写字速度快,完成作业的速度也快,学生只贪图速度而不求书写的质量。

学生用水性笔和圆珠笔练字时不好运笔,练字的效果就可想而知,或者只在练字课上用钢笔,平时做作业时又使用其他的笔,练字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这就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二)学生的书写“双姿”令人忧

书写“双姿”指的是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

没有开展书法教育课题研究之前,笔者没有留心学生的“双姿”情况,也没有发现学生在“双姿”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开展书法教育课题研究后,3年来,对每一届七年级学生笔者都特别留心观察他们的“双姿”(笔者在七年级任教了两年时间),并拍下相片,发现学生的“双姿”错误状况让人触目惊心,个别班级学生的“双姿”正确率为零。根据我校对三届七年级所有学生书写坐姿的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学生书写坐姿不正确或不够正确。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有趴桌子、双足不安、身不离桌等。另据我校对三届七年级所有学生握笔姿势的调查,显示有72.3%左右的学生握笔姿势错误,主要表现依次是手指屈卷掌心、执笔太低、手指抓抱笔杆、手腕扭曲、执笔太竖,书写时笔尖与纸的角度过大或过小。而且学生握笔姿势的错误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几种错误同时存在。

学生“双姿”的不正确应该是小学阶段不重视纠正所致,初中教师再不帮助他们更正的话,也许这样的错误“双姿”会保持在学生的一生中。

(三)学生的书写状况令人忧

学生的书写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字大多歪歪扭扭、糊涂潦草、错字连篇……

《长沙晚报》刊载的教育部在全国7个省(市)进行的一项关于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报告有关数据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教师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许多学生不会使用毛笔,用水性笔或圆珠笔写出来的字歪歪斜斜、难以辨认。学生写字潦草、不规范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笔者所教的七年级学生书写情况如下:图1所示的书写约占班级人数的10%,较工整,较规范;图2所示的书写约占班级人数的25%,接近工整,不够规范;图3所示的书写约占班级人数的35%;图4所示的书写约占班级人数的30%。

可喜的是,问卷调查其中两个题目“你喜欢书法课吗?你想把字练得漂亮吗?”其结果是:学生很喜欢书法的占18.8%,喜欢的占39.2%,一般的占30.2%,不喜欢的只占11.8%;很想把字写得更漂亮的占68.7%,一般的占20.3%,不想的只占11%。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写字水平只是一般,他们认识到书写美观的重要性,表达了很想把字写得更好的愿望。

(四)书法师资欠缺令人忧

在问卷调查题目“你认为教师对写字指导得够不够?”的回答中,学生选择“够”的占37.3%,“不够”的占62.7%。这个数字说明学生对教师书法指导不满意。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书法课程为在校的语文、美术或其他教师兼任,有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书法业余水平甚至初学阶段,其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我校在开展课题研究后,请来广西书法教育专家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培训,但是由于培训的时间短,教师没有系统掌握书法的专业知识,加上教师本身的书写水平有限,导致许多语文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只是对学生随意要求,达不到指导的水平。

(五)书法教材及开设课程令人忧

目前,大部分小城区初中学校都有统一指定的书法教材,但那是一本毛笔书写教材,因师资书写水平等问题难以利用这本教材进行教学。据调查我校没有一位语文教师使用这本教材,也就是说这本教材只是一个摆设。笔者认为在小城区初中阶段应该首先解决学生规范、工整书写的问题,学生练习硬笔书法更实用,在练习硬笔书法后,书写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选择参加兴趣班学习毛笔书法。我校学生学习硬笔书法使用名帖《灵飞经》反复练习,效果很不错。

很多学校的书法课纯属虚设,尽管课程表上有安排,但学校没有指定令行的书法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将书法课视为通常的语文课或自习课。

(六)书法教学评价令人忧

目前既没有对学生的书法评价方法,也没有对教师的书法教学评价方法。负责任的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出于自觉、责任等因素,带领、指导本班的学生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太负责任的教师则对学生放任自由,不管不问。

二、小城区初中生书法教育的对策

(一)师生在思想上都要重视书写

从考试得分的方面来看,师生应该重视书写。2016年高考,关于书法知识的考题出现在北京试卷上;防城港市中考题有6分是书写分,而这道书写题得满分的学生寥寥无几。

书法教育的目的,不一定是让学生成为书法家,而应是让学生把字写得合乎规范、端正、干净、容易认。如果写的字潦草,让人难以辨认,不仅起不到交际的作用,影响办事效率,甚至会害人害己。

书法可以陶冶性情。郭沫若认为练习写字既练字又练人,可以怡情养性,使人逐渐改正性情急躁、粗枝大叶的毛病。欧阳修也曾说过:“学书为乐。”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好字的道理,如此他们才不会觉得写字是无意义的临摹。

(二)选好书写工具

好的书写工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初中生在选择书写工具时应首选钢笔,并选择好的墨水,定期适时用干净的水清洗钢笔,选用米字格练习本来练字。

(三)选好字帖

名家名帖是首选。楷书我们选择了《灵飞经》,《灵飞经》字体圆润、大方、灵动、美观,又是广西书法教育学会盛敦荣会长多年教学研究并使用的“三位一体”教材,练习效果确实较好。

(四)教师要提高书写水平,上好书法课

“打铁还要自身硬”,没有一点本事要教学生谈何容易。教师要在练习的过程中悟出每个字的书写方法,指导学生练习,上课时具体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教会学生观察。教会学生观察汉字的形态、书写的方法、笔画的位置、结构的搭配等。每节课反复训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2.指导学生临摹分阶段与层次。能力弱的学生先“摹”后“临”。对临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写,可以先记住一笔写一笔,然后过渡到一个偏旁或字的局部,逐步提高记忆力;背临时,让学生先记住一个字的外形结构,然后再记住一行或一段字;意临时,应指导学生根据所临字帖的风格特点,自己创造新的作品。

学生练习写字时,教师要在教室内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用笔的方法等,并有计划地进行个别指导,如发现典型问题,立即提出来进行讲解演示及时纠正。要将正确的写法与错误的写法加以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揣摩体会写字要领。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互教互学,互相对照检查并纠正书写错误。

(五)激发学生练字热情,鼓励学生参加书写比赛,巩固练字成果

1.成立书法兴趣小组。把班级里爱好书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每月可以出版一份有关书法的手抄报。在兴趣小组的影响、熏陶下,班级的写字氛围会变浓,学生会产生练字的热情,为写好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前说说书法家练字的故事。教师可讲一些书法家刻苦练字的故事来激励学生。

3.晒晒学生的书写作品。我班用微信公众号晒出学生的作品,学生很感兴趣。

4.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活动。参加书法比赛的学生得到获奖证书获得了肯定,其他学生也羡慕不已,这会带动更多的学生认真练习书写。

(六)坚持练习,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坚持就是胜利”这是至理名言。七年级学生刚升入中学,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教师的要求会得到较好的落实,可让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书写练习,并且天天坚持练习一张纸。练习21天可养成好习惯,再在这个基础上强化 “拿笔即练字”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每次作业都是练字的好机会,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规规矩矩地练,从而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我班还开展了“我与书法有个约会”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自主进行10分钟书写练习,除了提高学生书写的技巧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3

【关键词】 课堂笔记 初中 学习方式

1 问题的提出

1.1 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的课堂笔记的现状。观察现在的课堂,我们初步抽样调查了解了我校学生320人(初一、初二、初三各两个班的学生)对某学科的课堂笔记情况以及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关情况大致如下:

1.1.1 部分学生不会记课堂笔记。从初步的调查来看,现在的初中学生用笔记本在课堂上做学习笔记的人数不是很多,约占15%左右;较多人数是在教课书上进行记录,约占65%;还有近20%左右的学生上课时很少做记录或要么不做记录。

1.1.2 多数学生不知道怎么记课堂笔记。主要体现在有些学生即使课堂在记录,但只是机械性的在记录课堂笔记,成了“搬运工”,老师上课讲什么他记什么,记录的内容没有条理性,抓不住上课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学生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而进行记录,老师要检查哪里才赶着记录一下,否则就不记。一些学生处理不好听课与做笔记之间的矛盾,上课听得很有趣却不能及时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记录,以至于知识的掌握经常存在某些缺陷,造成做作业时经常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的情况。

1.1.3 多数学生不会利用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和做作业过程中,能经常翻看学习笔记的学生人数不到10%。而其中,有课堂笔记本的学生能翻看和利用课堂笔记的同学所占的比例较高。从另一层面可以看出,学生会不会利用课堂笔记是一个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

1.1.4 课堂笔记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调查显示,用课堂笔记本记录而且课堂笔记又比较完整的学生中,成绩优异者所占的比例很高,约占90%。课堂笔记记录在书本上的学生,成绩优异者所占的比例约占50%。而课堂笔记记录不全或几乎不做笔记的学生中学习成绩不足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却很高。

1.2 现阶段影响学生做学习笔记因素分析。

1.2.1 新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学生的“课堂笔记”之间的冲突。新课程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教学理念与教材的体系已有较大的差异,以新课标科学教材为例,淡化了知识的系统体系,而更突出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情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新课标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后,自己得出一个结论。比如,初中科学在学习“力的存在”内容时,教材首先给出是若干幅生活中和自然界中常见的场景图片,如,小树被风吹后弯曲了、压力将铝板压成锅、手压矿泉水瓶变扁了等四幅图,然后要求学生归纳并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第一个结论,接着又是四幅场景图,再归纳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这是新课标教材的一大特点。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会被丰富的生活场景深深的吸引,但常常忽视我们这节课必须落实的几个科学原理。新课标的要求是最终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用这几个科学原理去解释生活实践中、自然界中或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类似现象。而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后,遇到类似的现象时,却记不起或无法准确地用科学的语言去描述。新教材的实施,使课堂的“活动”更丰富了,但是学生要想把本课时中的科学原理主干知识理出来并记录下来的时间减少了,记录的条理性和完整性难度增加了。

1.2.2 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课堂笔记”之间的冲突。新课标实施近十年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较多的变化。在教学设计中,主观上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过程的“活动”性和“互动”性、探究性,课堂的时间有限,我校多年来实施了每节课40分钟制度,上午第三节课后有40分钟时间的大课间,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课堂中,教师更多地考虑教学情景的创设,学生也会花更多的时间了解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景,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些情景所包含的知识。短暂的课堂40分钟时间中,学生记录的时间势必受到挤压,无形之中忽视了学生课堂上进行记录所必须的时间。以致于我校许多老师在教研活动中,经常会提出上课时到底要不要学生记录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作用如何,怎么样让学生记录一些重要的知识要点之类的问题。这也说明了我校教师对课堂笔记这一学习环节淡化了。

1.3 校本研究需要从“教”转向“学”的研究。校本研究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我校是一所山区(县级)市的城乡结合部的重点初中,教学班级31个,学生数1700余人。为一市教科研基地之一。一直以来,学校坚持质量兴校、教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选择合适的立足本校的校本教育教学研究对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及教师本身的不断成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我们日常的校本研究活动中,一般情况是较多的关注教师“教”的教学行为而忽视学生“学”的行为的情况。这样经常会导致了研究问题的片面性,导致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某些片面认识。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时,除了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即“教”的行为过程中,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改进,即需要转向“学”的研究。在“学”的研究中最核心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效度体现在其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如,学生的听课、作业、复习等各个环节。

“课堂笔记”或“学习笔记”虽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我们在教学观察中可以发现,我校的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笔记是其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初中各主要文化课程中有没有记课堂笔记的习惯,怎么记课堂笔记,记了课堂笔记以后又会不会用这个笔记以及怎么有效地去利用自己的课堂笔记,这一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学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1.4 重建“课堂笔记”对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价值和意义。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观察,学生从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升入三年制初中后,一开始很难适应课堂学习。小学学科的课堂教学都比较“活泼”,也比较关注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而升入初中后,课程数的增加,日常学习的知识容量增多了,以及学习进度的加快、作业量的增多,中考压力的加入,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体现出较多知识的输入。在这种现状下,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不太可能当堂巩固。在做作业或检测习题中也经常反应出知识的不完整性。

调查案例之一:学生在学习科学中画一个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上课时老师会通过探究教学法使学生理解其基本原理,归纳出若干条基本要求,并让学生按要求上课时进行了练习。但是课后的作业中或检测中,我们又会发现许多学生画出来的平面镜成像图却达不到要求,该垂直的没垂直,该等距的并不等距,要求画虚线的画成了实线,要求实线的却画成了虚线。批阅作业中也发现,其中部分同学能完整无误的画出来。调查中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在课后作业中能完整无误地将上课时老师的要求做到的同学,除了上课认识外,他将上课老师的绘图完整地记录在了笔记本上,“晚上回家做作业时虽然有点忘记,翻看了一下笔记之后,就把上课老师讲得内容都想起来了(学生原话)”。部分同学虽然上课时同样按老师要求进行了绘图练习并且当时达到了要求,但是课后作业中还是有错,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复习一下上课时所画的图,回答说,“上课时我画在草稿纸上的,回家做作业时,想看一下找不到了”。此教学实例,体现出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要不要记笔记的思考以及怎么样记笔记、记在哪里等问题的思考。

纵观我校历届毕业学生中,但凡学习优异者,多数在三年初中学习过程中,其各科学学习笔记整整齐齐。反观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则其有学习记笔记的习惯者,难觅踪影。

调查案例之二:王乐枫是我校2010年初三毕业的学生,进校时年段内部排名约10到12名左右,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排名一直进步,初三时基本稳居年段第一,中考时,以建德市总分第二的成绩考入杭州高级中学地区班学习。她的成功之处在于三年之中,各主要学科都有完整的学习笔记。初三总复习时,她经常拿出从初一到初三的完整的课堂笔记进行回顾和复习。平时上课中,只要是老师讲的新知识、课堂知识的扩展应用以及变形应用,无论老师是上新课时讲的还是在分析作业时补充的内容,你几乎都可以在她的笔记本中找到。再追综调查我校异地建校的十几年中,历届中考的诸多“状元”们,无论是申屠李蓉(市中考状元、省高考状元)、高原(市中考状元)、还是徐文(市中考状元)、王慧蓉(市中考第二名)等等,你都可以发现,他们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笔记都未曾与他们分离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养成良好的作学习笔记的习惯,同时在做学习笔记过程中,整理学习思路,总结知识要点,并从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为自己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如高中以致于大学的学习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终身受用。

如前所述,校本研究原本就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我们选取“课堂笔记”改革作为校本研究,是从本校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现象为出发点,从学生角度来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教师教学角度上看,可以帮助老师再次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让我校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再次思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本校的现实教学中能找到更多的交集。比如,老师在备课时,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讲课形式、讲课语速、课程的行进速度、课堂中的“活动”量与基本知识落实的时间比例等。

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笔记的诸多非常值得在全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推广的闪光点。

2 从教师角度研究重建学生做学习笔记的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策略

2.1 重建做学习笔记的教学观念。教学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是否做学习笔记的影响很大。我校的部分教师上课作记录要求较严,其教学班级的学生认真做课堂笔记的比率就比较高,而部分教师则较为忽视,其比例则相对较低。要培养学生做学习笔记的习惯,老师是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教师本身明确了课堂学习笔记的重要性才会要求学生去做笔记。

2.2 建立教学中学生的课堂笔记制度。本课题的研究建议,教师在接班的第一课即初一新生入学的始业课中强调,上课必须记学习笔记,同时让学生进入初中一开始就意识到上课要做笔记,懂得如何做笔记,以及做了笔记还要会使用自己的课堂笔记。

2.3 改变某些教学方式以利于学生记课堂笔记。为便于学生课堂记录,教师首先要对课堂教学行设计和改变。比如,板书的设计要有条理性,课件的设计同样要有知识的系统性。教师讲课时的速度合理,使学生记录的速度跟得上讲课的速度。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提示学生哪些内容要求记下来课后再次复习的等等。

2.4 定期检查,巩固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提高学生记课堂笔记的能力。在学生养成做学习笔记的初期阶段,做定期的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笔记达标情况,哪些学生的笔记较为完善,指出学生的课堂笔记的漏记、错记或误记。对于课堂笔记比较好的在班里进行展示,给其它学生作示范作用。

2.5 期末评比,提高学生记课堂笔记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初一的第一个学期期末,对学生的课堂笔记进行评比,也可作为部分学业成绩指标。优秀的课堂学习笔记,给学生以一定的鼓励,并可在班级或学校橱窗进行展示。实践证明,这一策略环节对建立课堂笔记习惯以及学生的整个学习习惯和学业成绩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从学生角度研究重建学生做学习笔记的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策略

在目前初中各学科教学中,如何重建学生做学习笔记习惯和方法的对策,我们可以从“记什么”、“怎么记”、“怎么用”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3.1 “记什么”——让学生了解课堂笔记所要记录的内容。新课标下,初中各主要课程的特点不同,课堂笔记的内容不尽相同。要让学生明白,上课的学习笔记应该记哪些内容。如,语文要记课文提纲、课文大意、课文中心思想、字词句的理解等;英语要记课中的某些单词或词组的特殊用法及例句等;数学课、科学课要记其中的基本原理、典型例题、新的解题思路、新的拓展应用等。要明白以认知体系为主的课,要记什么内容,以方法体系为主的课又记什么内容等。

3.2 “怎么记”——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如何记笔记也有许多的方法或技巧。例如,老师可能帮助或指导学生课堂笔记的一些方法:常用的字词可以用符号表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如,某些学科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固定的词组(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词组),可以指导学生改用一些固定的符号进行记录,加快记录的速度,减少记录的时间。课堂笔记要记的松一点,不能为了节省本子而把一页记得密密麻麻。每一页笔记要留一定量的空白,至少要保持三分之一的空白,以方便修改和补充,新课时不可能把某一知识点或原理的应用讲的面面俱到,许多拓展因可能在作业本或单元测试卷中再出现,新课笔记中的留空此时就派上了用场。上课时要正确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解决好相互之间发生的冲突。不能因为一节课忙着抄课堂笔记而忽略了老师讲的内容。

3.3 “记后用”——让学生提高课堂笔记的使用效益。学生记录了学习笔记以后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学习笔记。教学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会“记笔记”,但不会使用笔记。如果说课堂上是为了记录而记录,或许就会进入事倍功半的境地,这些同学记完了,下课了笔记本就睡大觉了。同时,我们在教学调查中也发现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笔记有许多闪光之处,如,同学会把课堂笔记分为三阶段:“课堂实录阶段”、“整理笔记阶段”和“补充完美笔记阶段”;也有学生会把“笔记本越记越厚”,到总复习时,又把厚厚的笔记本“越记越薄”;有些同学在笔记本中有红黑等色笔做上不同的标记或重点难点划线等,这些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优秀学生的笔记方法。

4 结束语

培养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和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正确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课题研究中的许多案例都可以证明,学习成功者与记课堂笔记及充分利用课堂笔记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 吕健.高一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笔记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4

关键词:新课改;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52-02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在学习上会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初高中衔接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么就英语学科而言,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的过渡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

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课堂上面带微笑,目光和善,语言亲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去学习知识。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平时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他们解决困难,和他们作朋友,先让学生接受你这个人,他们才能更好的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反之,教师经常在语言上辱骂学生,在身体上体罚学生,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恶心理,学生在思想上排斥这个人,就算这位老师的学识再渊博,知识再丰富,课堂再精彩,也没什么效果。当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不听从老师的教育,甚至顶撞老师,这时绝不可火冒三丈,待这个同学冷静下来再做处理,这样既避免了激化矛盾,又解决了学生的问题,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化解了师生冲突,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理念。其中“乐之者”就是心甘情愿地从内心深处想学习的学习者,然而“乐之者”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和努力的。所以把学生培养成“乐于学习英语的人”是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但是说起来容易,要落实到行动上却很艰难。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教师在前面唱独角戏,学生无人听讲;教师上课提问,学生无人感兴趣,无人回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会使原本复杂的英语知识更加难以理解,学生不知所云,逐渐厌学,不学,甚至逃学,中途辍学,最终成为教育的败笔。其实很多欧美经典流行歌曲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运用多媒体在教室里播放,同时配上欧洲优美的乡村景色,古典建筑等插图,吸引学生的兴趣。周末,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几部好的英语原声电影,例如“Harry potter”、“The sound of music”、“The lion king”等都是很好看,学生又看得懂的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了解欧美文化,从内心出发想学好英语。另外,教师可以尝试在班上建立一个English corner,或让学生多和老外接触,让他们体验到用英语交流的快乐以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重要性。

三、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独立学习英语。

1.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并且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所学知识作圈注。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2.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英语学习要战胜遗忘,与遗忘作斗争,就要强调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当新课结束后,教师应立即对所教内容加以总结,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及时地在脑海中重播一遍,然后再做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印象,而且能够事半功倍。除了及时复习外,阶段性的复习也很重要,很多学生自己也很苦恼,辛辛苦苦背下来的单词,过不了几天又忘了,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学英语的信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知识点较散、语法多、词汇量也较大,学生很难全面掌握或灵活运用,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才能够汇小流而成大海。

3.培养学生朗读英语的习惯。英语是一门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扭曲了英语教育的目的,很多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沦为考试的工具。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学生英语口头能力的表达。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英语,力求把一些精彩的句子、段落背下来。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一定的英语语感,这样以后的英语学习就会轻松很多。

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1.做好每节课的热身。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的导入方法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语言环境。直观真实的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等多种信息功能,具有信息量大,信息变化速度快,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等特点,是过去任何一种传媒无法比拟的,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2.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努力创新教法。牛津英语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每个单元都设计了Reading和Project两篇阅读材料。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所学的阅读材料,而且还要教会学生怎样理解阅读材料,讲课文时,通常挑选出能表示课文主体的关键词和短语,巧妙地设计板书,使板书能勾画出课文梗概,必要时,让学生根据板书,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进行复述。阅读后,鼓励学生表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陈述观点。总之,阅读教学是完成从“知识向能力过渡的实战”,它不仅是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钻研教材,创新教法,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在的学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炼,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例如英语考试中做听力时,如果碰到一些外在干扰因素,如喇叭播放音量较小,磁带不太清楚,外部噪音吵杂,很多学生抗干扰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差,静不下心来,乱发脾气,不但听力做得一塌糊涂,还影响了后面解题的质量。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知道着急、发火是没有用的,只有静下心来仔细审题,耐心的聆听,抓住key words,key phrases或者听懂大意。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也可偶尔制造一些干扰因素去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抗干扰能力,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到将来高考时,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也能够从容应对,镇定自若,信心十足,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沈陈炎.重视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7,(7).

[2]王琼.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03,(4).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5

关键词: 新教材 英语困难生 学习策略

新牛津教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新要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较之传统教材,学生的分化明显提前,甚至在初一阶段有的学生就不及格。新的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如何真正吃透教材,指导学生尤其是英语困难生有效学习成为每个初中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探究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班级整体的英语水平。

一、新教材下初中阶段英语困难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和学习状况

(一)心理特征

1.恐惧心理。

由于英语困难生原来英语基础就比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所以课堂上有语言交际的恐惧心理,怕羞,害怕课堂回答问题,生怕闹笑话,担心老师批评和同学讥笑,从而妨碍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自卑心理。

一次次的英语考试不及格,一次次地遭受失败的痛苦折磨,久而久之,英语困难生养成了习惯性的“失败感”、“自卑感”,从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由于学习差,经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指责和惩罚,英语困难生或者自卑,学习精力集中不起来,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玩世不恭,上课捣乱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3.厌学心理。

有的学生虽然学了几年英语,但总是入不了门,从而对英语学习由难学而怕学到厌学进而弃学。部分学生采取应付的态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谎报成绩等应付家长和教师,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混日子。

4.逆反心理。

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过度自尊。目前,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溺爱者有之,骄纵者有之,使学生只喜欢听表扬,来不得半点批评,对于教师的批评往往产生一种消极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二是由于成绩差常受冷遇,优点长期处于不被发现的地位,因此,外界给予学生的动力小、压力大,加之自身的懒散、基础差等原因,造成英语学习处于不理想状态而形成对英语教师的不满和反抗心理。

(二)学习状况

1.学习基础差。

一是由于各个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发展不平衡性,造成初中入学时就反映出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特别是牛津新教材的实施,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比以往教材要高,小升初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二是起始阶段学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到了初中更是难以应付更高一层次的英语学习要求。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堂课下来往往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内容。课后没有复习的习惯,学习不主动,养成了等待、依赖的习惯。作业只是应付,只能完成简单机械的抄写单词、课文的作业,有针对性的练为力,或者简单抄袭了事。

3.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新教材最大的难点是词汇量大,特别是在初一阶段,很多学生往往因为初一阶段单词不过关,导致后面越来越没兴趣,因此掌握好的单词记忆方法在起始年级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有的学生学英语怕读,怕开口表达,不习惯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学习很随意,无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针对学习困难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的指导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其实际意义

1.学习策略的定义。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学习策略的定义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2.学习策略指导对初中英语困难生的必要性。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在英语学习中,如果学生能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将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初中阶段的英语困难生没有掌握好的学习策略,上课不会听课,课后只会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从而导致事倍功半。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也使得教师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只顾着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语言点,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有效指导。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笔者认为学习策略指导对于这部分学生更加重要。

(二)针对新教材特点和困难生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指导

1.培养困难生坚持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良好的注意状态是学习过程的第一关,没有注意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记忆。英语困难生普遍注意力容易分散,心不在焉。所以,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养成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比如:在课堂上,笔者一直关注困难生,一旦发现他们有走神的现象必及时提醒,并准备一些简单的问题多提问他们,这样,学生注意力不容易分散,答对简单的问题也给了他们继续听课的信心。新教材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趣味性,教师应当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兴趣引导困难生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2.鼓励困难生记好笔记。

记笔记可以深化学习内容,理清思路,增强记忆。这一点对困难生尤为重要。对于这部分学生可能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如何记笔记,这时需要英语教师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可以先让他们模仿其他同学的笔记,然后再鼓励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笔记习惯。比如:有的学生习惯用红笔标出当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表示课上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还有的学生喜欢记下自己的心得、新看法等。

3.鼓励困难生积极投入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

新教材十分重视鼓励学生学习使用规范的英语,在各种情景中积极参与“任务”和“活动”,从而体现语言学习的激励性、工具性和交际。英语困难生往往胆子比较小,不敢开口,对自己没信心,怕说错受同学嘲笑。教师要常常鼓励他们克服怕羞的心理,敢于开口说英语,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各种教学活动。比如,在进行对话交际时,让基础好的学生先操作,再带动学习困难生。也可先进行机械性替换操作和模仿性练习,有时为了给他们一些缓冲的准备时间,可在第二天的复习环节中让他们操练,尽可能让每一位学习困难生都能在努力后通过,决不让他们再次品尝失败的滋味。

4.指导困难生的课后复习。

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是知识消化吸收过程。对于学习困难生,课堂上往往有时跟不上课堂教学节奏,课后的复习巩固就更加重要。教师要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课后复习,开始时要求他们对所学的单词、基本句型进行识记、背诵,并及时肯定他们的成果,进而提出更高要求,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并进行对比及整理笔记。

5.帮助困难生突破单词记忆关。

新教材起步高,容量大,信息多,词汇量也大,大多数困难生都面临单词记忆困难、容易遗忘的难题,这也是他们丧失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要注意教授一些单词记忆方法。具体有:

(1)多通道协同识记,强化识记,采取学习生词“听、看、读、想、说、写”六步法。旨在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促使多种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参加识记活动,进行多种“联系通道”的综合性的信息传输,从而收到强化信息的效果。

(2)适当教授一些构词规律,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识别词义的能力。

(3)让学生将单词的音、形、义、境结合起来记忆。在句子或语篇当中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三)对困难生学习策略指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指导学习策略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态度、意志等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初中学生兴趣广泛、情感丰富,但是意志脆弱,往往凭自己的好恶来对待学习。情绪方面则更是变化无常。情绪高涨时,发奋学习直至深夜;情绪低落时,什么劲头也鼓不起来,甚至连最基本的作业也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除了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教育外,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用自己高超的艺术水平、工作热情、责任心和爱心去吸引、关心和帮助学生,以博得他们的信赖,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要配以适当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更加喜欢英语。只有在学生主动、积极要求学好英语的情况下,好的学习策略才会被他们自觉接受,才会在学习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2.指导学习策略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相结合。

众所周知,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其学习策略的运用也各不相同。即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因此,在学生学习前,教师必须先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基础、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加强对学生原有基础及学习状况的调查,找出薄弱环节,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随着小学英语在各个地区的普及,初中学生对英语已不再像小学生那么好奇了。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选择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指导时,必须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合适的“策略”,不能照搬个别学生的做法。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策略的灵活运用。

3.赢得家长支持,合力做好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它承担起世代延续的重任。部分学习困难生的家长对子女的责备多于关心,对其的失望高于期望,总是埋怨“你怎么什么都学不好”。笔者通过家庭访问、家长来校、家长会议、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方法,使家长重视关心子女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同时,使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共同督促、引导,多采用“肯定教育”方式,使之尽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新的英语教材对一线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一些不能适应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学生,教师更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他们,教授他们知识,更要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让英语学习困难生重新燃起英语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家楣.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叶瑞祥.青年学习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陈琳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6

摘 要:如今,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校一直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数学教育,而数学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前途。但是很多学生从上初中以后数学成绩便不是很理想,教需要给学生讲清楚,数学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引导学生学会在困难中寻找路径,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如果想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数学、不排斥数学,那么,教师就要想一些方式方法来使学生消除这种心理,让学生从心底真正地接受这一门学科,保证这门学科的成绩在中考中不拖自己的后腿,让学生能进入自己理想的高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笔记;互联网技术;实践

初三的数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并不代表他能将这种类型的题完全答对,它不像是小学那么容易,它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整个概念、整个知识点、整个框架的综合运用,所以在做题过程中,如果学生有一个知识点没有考虑清楚或者没有想到,那么这道题就会全军覆灭。但是,俗话说:“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对症下药,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理论教学,还要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会做题的方式和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板书,学生要有课堂笔记

在初三阶段,课堂笔记是学生一项重要学习手段。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对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将类似的知识点、题型放在一起,让学生能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个清晰、整洁的板书不仅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复习资料。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只有像语文、英语之类文科性质的学科才需要课堂笔记,像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知识重在理解,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来记笔记,这是很多学生容易犯的一个误区。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不是只有文科类的学科需要笔记,数学、物理等理科性较强的学科更加需要笔记,全靠课堂上的听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笔记记得好一点,整齐一点,这样等考试需要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老师讲课的思路来进行复习,并且能在以后的一轮、二轮复习中节省很多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极使用互联网技术,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在很多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进行课堂教学。在很多地区,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常年贯彻的思想就是自己讲、学生听,然后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但是到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时,学生的成绩总是上不去,弄得学生和老师都十分失落。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现象,“三角函数”“二次函数”……这些有意思的微视频让学生学习到了以前没有学习过的知识,有很多学生没有想到原来学习竟然这么简单、有趣。其实,网络环境下的微视频扩大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边界,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不必像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时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也不用害怕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完全由自己做主,看懂了就快进跳过,没弄懂的就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记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很多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

起来。

三、为学生多讲一些例题,让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现在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觉得接受了教师所讲的知识点,但是当自己独立做题时才发现自己的思路并不是那么清楚,在做作业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考试成绩上不去。这一现象应该是很多学生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提醒着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或者是在平时的作业上对学生多进行强化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在讲作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给学生讲,听一听这位学生做题的思路是否正确,以便教师纠正存在的错误,也可以让讲题的学生能够对这类题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

数学的学习,其实并不像学生想象的那么难。在初三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他们很希望自己能够轻松地学习一门课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作为学生的朋友,像朋友一样为学生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会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高中。

参考文献: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7

高中是一个人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对高中英语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不适应的状况,进而影响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笔者选择A校作为调查对象,对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状况进行调查,旨在验证在A校的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是否存在问题。

一、调查对象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群体中,所以在本研究中笔者就对初三和高一英语教师以及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本调查笔者选择在A校高一年级尖子班进行,分别对一名12年教龄的熟手型教师和一名接近30年教龄的资深教师所带班级进行问卷、访谈以及课堂观察。

二、问卷设计

由于本问卷旨在了解高一新生在进入高中后的英语学习情况,本问卷从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的认识、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式、教材等方面入手,同时参考了陈明丰的问卷,形成本研究的问卷。对高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将设计好的问卷采取当场发放、填写、收回的方式,此次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

1.高一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结果

(1)对高中英语学习的认知准备

问卷中有13%的同学表示初中老师从未提及,56%的同学表示初中老师偶尔提到;在上高中之前学生自己去详细了解认识高中英语学习的只有1人,68%表示知道一点点,有2人表示一点都不知道;进入高中后40%表示高中老师有专门讲到过,11%的是偶尔提到,48%是经常性提到。

(2)学生对衔接教学的认识

在对衔接教学是否有必要性的调查中发现,50%的学生认为初高中衔接有必要,17%认为可有可无,6%认为没有必要。

(3)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调查

数据反映出,在课前预习方面仅8%的学生有整体意识,会提前预习整个模块的内容,65%的学生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预习,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主动性欠缺,也还有8%的学生根本没有预习的意识。课堂上的表现依然出现83%的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反复强调下才做笔记,能够自觉记下重要知识点的仅占8%。课后复习的环节,同样是在老师要求下复习的所占比例最大75%。虽然有90%的学生学习方法有所改变,但从课前预习、课堂笔记以及课后复习这三个环节就可以看出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方法存在较大的问题。

2.初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调查结果

本次对教师的问卷选择了18名高一英语教师以及10名初中英语教师,发放28份,收回28份,有效问卷28份。接受问卷的老师们中,初中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共7人;高一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5人。

(1)教师对衔接教育的关注度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笔者发现教龄在10年(包括10年)以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非常注意初高中的热菹谓樱煌时也对初高中英语教材和要求比较熟悉。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教师中,则有70%的教师很少注意到初高中的衔接;85%的教师对初中的教材和要求完全不了解。

另外,高中教师中90%都表示在教学中关注对初高中的内容衔接,仅5%的很少关注;高中教师中77%对初中教材和要求有所了解,仅10%表示比较熟悉。初中教师队伍中90%的教师表示在教学中,不关注高中英语的内容,10%的教师表示偶尔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及;初中教师中除2名曾在高中部任教的教师表示对高中教材和要求有所了解外,其他人均表示不了解。

(2)师生交流情况

问卷显示,72%的教师每半期会跟每个学生有一次交流,20%是每学期每生一次交流,8%是每月每生一次。所有的教师都会跟学生有交流,绝大多数是半学期一次交流,现在一个班的学生数量差不多都是60~70人。除了有2个老师所授班级是30人一个班,他们跟学生的交流几乎可以达到每一个星期都有一次交流。

(3)课程资源开发

问卷中的问题15,调查了教师除了课堂教学,还采用其他手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如听广播、看英语报纸)的情况,结果是初中教师中55%选择很少,30%选择偶尔,15%选择经常;高中教师的情况是45%选择经常,40%选择偶尔,15%选择很少。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这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也可以说明初高中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刚升入高中时的一系列不适应,引起教学上的不衔接现象。

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也在逐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开始关注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学。但同时,由于各种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比如中考、高考影响,使得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如愿地展开衔接教学的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8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困生 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所谓英语学困生,就是指学习英语困难的学生。他们通常是由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导致成绩较差。笔者任教于一所农村初中学校,这里的教学资源缺乏、基础薄弱,存在较多的英语学困生。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从多角度查找原因,并摸索了一系列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策略。

1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1 学生自身的原因

(1)基础不扎实。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英语基础不牢,甚至不会读音标、不会根据音标来拼读单词,也不会根据音节记忆单词。

(2)学习习惯和方法欠佳。学困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无计划、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等;另外,他们未找到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方法,导致时间花得多,成绩却不理想。

(3)缺乏学习动力。学生所处的环境较少涉及使用英语,感受不到使用英语的氛围,意识不到英语对他们未来工作、生活的重要影响,导致他们产生“英语学好学坏没关系”的观念,缺乏学习动力。

1.2 家庭方面的原因

农村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或缺乏必要的教育方法;许多家长忙于生计,平时很少监督孩子的学习;此外,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父母无法在身边监督孩子的学习。

1.3 教师方面的原因

由于农村初中师资参差不齐、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忽略了对“学困生”的专门对策。此外,教师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少,使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甚至会感到被老师们冷落。

1.4 学校方面的原因

(1)教学设备不足。农村初中学校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英语教师较难为学生创设趣味性、新颖性的课堂气氛。

(2)班级大、人数多。农村初中的班额一般都超过60人,教师辅导很难细化到位。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2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针对当前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和成因,笔者结合有关教学理论和多年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积累,探索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

2.1 激发兴趣,增强自信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困生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自信。

(1)关爱学生,唤起学习兴趣。教育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困生往往很自卑,很在乎教师的看法,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有时一句激励的话就可使他们积极上进,如:课堂上,教师讲完课后,可走到学困生旁边问问:“这节课收获怎样?是否有哪些地方不够明白?”教师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让其感觉到教师的关爱,有利于消除自卑,唤起学习兴趣。

(2)改进教法,激发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在教学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应设法在课堂中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如:顺口溜、励志的故事、英语歌曲、情景表演、形式多样的游戏和比赛等,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3)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一旦体验成功的欢乐和欣慰,便会激起他无止境追求成功的勇气与力量。对学困生制定学习任务,要求要低一点,如:课堂上教师可设计简单的问题有意识地先请学困生回答;设置一些容易操作的对话或游戏让学困生操练和表演,给他们多一点表现“自我”的空间以及获得表扬的机会,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抓好基础,加强积累

语音学习、单词拼读、单词记忆是英语学习入门的钥匙,亦是最基础的知识。要转化学困生,必须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面对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特别是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的学生,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花一定的时间来教学音标,并且注重讲解其发音部位,让学生掌握每个音标正确的发音部位,常化训练,进行巩固。在单词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先把这个单词音标中的所有元音找出来,并划出音节,按音节分部分进行拼读。在词汇记忆方面,笔者又归类引导学生通过利用拼读规则、构词法、同义词法、反义词法、趣味记忆等方法进行记忆。

2.3 结合实际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对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和检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适合学困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尽量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多层次的作业,让学困生可选择他们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作业,使他们体会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又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找到学习英语的信心。

2.4 对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指导

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可以相信,除弱智儿童以外的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任何一项学习任务。学困生往往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率低。因此,教师要指导他们掌握预习、听课、复习等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解答各类题型的思路、步骤、方法等技巧,以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2.5 教师要及时反馈和鼓励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及时、充分的反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最深,使学生能及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所以,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和试卷、及时评讲、及时总结,这样有利于帮助学困生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有利于促使他们进步。在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给学困生一句鼓励的话(如,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一个由衷的表扬,都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2.6 多渠道增进对学困生的了解

增进对学困生的了解,便于教师寻找更佳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采用课后交流或英语周记等形式,从多渠道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学习困惑、家庭影响等方面的信息。这样,教师就可以更好地根据学困生各自的特征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向他们传递老师的真诚与关爱,让他们的积极情感得到激发。

2.7 争取家校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表明了家长、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学校应当及时与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在家表现及性格特征等,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9

关键词:初中教学;科学课;思维导图;应用

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已经应用和实践了很长时间,在教学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从思维可视化理论中发展而来的一种思维理论。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解决我国在初中科学课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能有效的改变老师的教学思路,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起到完善的作用,最终让科学课的教育目的更顺利的实现,这是引进思维导图的最终目的。

1现阶段初中科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普遍的能力不足

科学课自身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对科学教师较高的要求。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知识点比较分散,再加上一个知识点可能会被分在不同册的教材进行讲解。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一般都是专注于一门课的教学,可能对其他的科目有所涉猎,但是了解的都是皮毛,并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很难胜任这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再者,教师已经习惯于知识的系统教学,对于一个知识点都是讲解透彻了才会进行新知识点的教学,所以教师不太习惯科学课的教学安排,会阻碍科学课的讲授。

1.2教学评估的不完善

现在初中科学课教学的缺点就是与高中教育的脱节。初中科学课其中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不是像高中那样的单科教学,并且科学课教材的选取较以前偏向容易,考试测试也比较简单,与高中教育及高考难度不相匹配,这些都加重了学生及家长对今后高中学习的担忧。所以对科学课的评估办法进行完善,在保证新课标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积极与高中教学接轨。

2思维导图的定义及其研究

思维导图是英国科学家东尼・博赞于上世纪60年代创造的。它是一种利用图形进行笔迹的方法,是使思维实现可视化的工具,并在教育和商业方面有广泛应用。思维导图就是作者针对自己思考的事物,将整个的思维进展过程用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以便于别人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或者当思考类似事情的时候对自己有借鉴意义,或者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自己的思维,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并及时修正帮助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3思维导图在科学课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对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积极效果在被引入之时就体现出来了,随着对思维导图应用的深入,教育领域对其赞不绝口。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地推广思维导图在科学教育方面使用,作为其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同时也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思维导图自身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特点正是教育界所积极推崇的。在美国,教师被要求能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能将思维导图积极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在英国,思维导图的应用从幼儿园贯彻大学。相同的,在我国对于思维导图的重视也很早就开始了,但是主要研究的领域是针对于单一学科的,对于像科学课这样综合性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很少。

4思维导图应用于科学课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在科学课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从心底里唤起学生对于学生科学课的兴趣,能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思维导图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第二,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丰富课堂内容,会对教师的教学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在学生中会很受欢迎。第三,会使教师的备课更加全面,在对学生的讲授过程中会更加顺畅,更加系统。同时对于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因现有理论的变化需要作出改变的教学内容,思维导图可以很容易的将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局部修改。第四,学生的课堂笔记将会变得更加清晰生动,对于学生知识的复习也有很大帮助。第五,通过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可以使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加深理解。

5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课的预习、听课、复习

5.1思维导图在科学课预习过程中的应用

在学生的预习阶段,要先确保学生已经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然后学生需要自己学习课本中需要预习的部分,将预习内容的重难点标记出来,可以试着先理解自己疑惑的部分,纵观整体将知识点进行分层,然后再制作思维导图,最后根据思维导图对预习的知识进行回顾。

5.2思维导图在科学课听课过程中的应用

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将预习过程中制作好的思维导图与老师的教学过程相结合,对于预习中正确的思维过程进行保留完善,对于错误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

5.3思维导图在科学课复习过程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复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途径。思维导图相较于传统的笔记,字数明显减少,并且内容生动丰富。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通过快速浏览,将新学到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进行复习,加深理解思路,在头脑中形成形象记忆。

6初中科学课使用思维导图的促进作用

我们很清楚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课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教师而言,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教师的备课过程变得简洁,教案也不用写很多字,这就极大地节省了教师时间和精力,使教师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的教学中。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便捷的掌握课程内容,在讲课的时候思路清晰、系统全面。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形象的记录课堂笔记,对于学生的课后复习也提供了便利,加深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7结语

对于思维导图的应用是对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整体上思维导图的积极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身处教育一线的教师可以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加以推广应用,使思维导图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同时对于思维导图,它也不是万能的,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其他的教育模式,只要对教育改革有帮助,都可以参考引用。

参考文献:

[1]季志梁.创设教学情境,塑造有效课堂--在初中科学课中实施情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4-96.

初中教师教育笔记篇10

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国培班学员是各县市的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大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见解,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有自己独到的体验与理解。为我们授课的教师,有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教授,有在名校任教、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人格魅力的优秀一线教师,有引领学校走在教育前沿的校长或教研主任,等等。而我,只是来自偏僻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大学期间学英语专业,参加工作后兼职教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时间不长、没什么经验,更别提什么见解了。我开始禅悟到求学中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方面对黄佑生、廖建平、凌云志、谢华、华林飞、李庆忠、唐云红、伍辉、宋建丽等专家教授们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表示由衷的敬佩,一方面又为自身的学识、见识浅薄而自惭形秽。我开始反思:作为一个中学教师,要想教好学生,不仅要通晓本专业的各种知识,还要广泛涉猎本专业以外的各种知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识渊博是放在最前面的。如果教师学识浅薄、见识浅陋,在教学上开口便错,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一定会被学生轻视,一定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更无法做到教书育人了。那么,要想具备渊博的知识,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懂得一桶水、一池水,最好做“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只有抱定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立足教坛。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意识到与其他学员的差距后,我开始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在听课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如有不懂的问题,就在课间请教老师或其他学员。我本是性格木讷、不善言谈的人,但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厚着脸皮问这问那,经常让学员们笑得跌破眼镜,但我依然故我、涛声依旧。午后或黄昏,当其他学员们忙于闲聊或逛街购物时,我一头扎进图书馆静静看书。我在思考:农村中学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倦怠;教师怎样调适自我心理健康;怎样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独生子女进行心理疏导,等等。晚上,夜深花睡,其他学员早已进入梦乡,我还在挑灯夜剪写下自己白天的心得体会与感悟反思。文字虽然有些稚拙,但透着朴实与真诚,如《让每颗露珠都晶莹》《心态的正能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放》《让课堂充满茶的芬芳》《冲破心灵之茧》《博·智·达》《静待花开》《乡村教师情怀如诗》《守望师德之天空》《让每朵花儿都幸福开放》等。渐渐地,进入了求学的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困惑与求索中,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通过国培,我终于禅悟到教育工作的真谛:要让学生拥有未来优秀公民的眼界、胸襟和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指导并帮助学生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明白生命的意义、学会自主自发地成长,是教师最神圣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教育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和实践基础。”教育随笔对教师来说,是一扇思想之门、一扇智慧之门、一扇教育科研之门,教师一旦走入这扇门,就能一步一步走向宽广、走向成熟、走向华美。我虽多年来亦有写日记的习惯,但以流水账居多,且多是一些生活琐事,没有上升到教育随笔的高度。参加国培后,我从内心体验到教育带给自己的快乐,萌发了记录自己思想轨迹的冲动。于是,我拿起了一只秃笔,开始记录国培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在日记中写道:“在国培这串美丽而充盈的日子里,我每天记录着这份来自心灵的思考,虽然有些稚拙,有些肤浅,但它都是真实的、质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