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3-30 14:55:35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粗糙集;属性约简;属性重要度,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010-02

Abstract: This paper, employing the discernibility matrix of rough sets and the attribute reduction algorithm under the rule of extracting attribute significance, puts forward a mod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presents an information sheet for the classroom decision making system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example analyses, the paper obtains the optimal index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vides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eaching reforms.

Key words: rough sets; attribute reduction; attribute significanc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1 背景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开展以教师课堂教学为对象、学生、专家、同行为主体的质量评价,是高校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1]。为分析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从中提炼出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价指标,本文采用粗糙集方法,建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从属性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属性重要度的分类规则提取算法,通过属性约简,获取有效的评价指标,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2 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2.1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2-4]

为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借鉴校内外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实践情况,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 构建决策系统信息表

以表1的教学质量指标体系为条件属性,教学质量等级为单决策属性,构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决策系统信息表。如表2所示,对10位教师授课进行质量评价,令;条件属性为C={a,b,c,d,e};为决策属性。对于评价的指标指定为4个等级:很好、好、一般、较差,从而得到指标属性值的集合。教学质量等级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从而得出教学质量决策属性集合。

3 基于属性重要度规则提取算法[5-6]

本文通过对教学质量指标属性的依赖度的角度对属性的重要度进行分析,采用文献分辨矩阵和逻辑运算相结合的方法求解教学质量重要指标项,定义如下:

定义1 设决策表,,,D对B的属性依赖度为。若,, 则b在B中相对于D的属性重要度为。

4 算例

⑴建立数字化的课堂决策系统信息表。对10位教师授课进行质量评价,如表2所示,条件属性C={a,b,c,d,e},决策属性D={g}。

为此提炼出部分决策规则:

规则1:(e,3)[(d,3)(d,4)](c,3)(g,3)即教学方法良好,教学组织良好以上,教学内容选择较适合,就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规则2:[(e,2)(c,3)] (g,2)、[(e,4)(c,2)](g,2),即教学方法不理想,即使教学内容选择较适合,教学效果也欠佳。或者是选择目前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但教学内容选择不合适,教学效果也较差。

规则3:(e,1)(c,3) (d,1) (g,1),即教学方法很差,即使教学内容选择适宜,但课堂教学组织很差,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规则4:[(e,3)(e,4)] [(c,4)(e,3)](d,4) (g,4),即教学方法较好,课堂组织得力,教学内容选择合适,就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本文利用粗糙集的分辨矩阵方法对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了约简,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计算约简后指标的重要度,以确定对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决定因素。即深入探索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和更新的教学内容;在创设的课堂教学组织环境中,最终确保课堂教学的生命力。而基于粗糙集理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用研究,将有利于构建智能化的课堂教学评价反馈系统,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韦力. 优化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24): 165-166.

[2] 张文修, 吴伟志. 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18-19

[3] 周献中, 黄兵. 不完备信息系统知识获取的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0-11.

[4] 杨秀平. 基于AIHP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9(9): 138-141.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评价机制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建立对地区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开始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实施中,我国学校教育质量评价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透视

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标准单一,缺乏激励效应不同地域学校因经济、科学、文化、信息、技术等方面差异而存在经费投入、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差异,同一地区学校间因学生来源、教师素质等人员构成不同会存在人力资源不平衡,不同学校因发展历史原因也可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域、类型学校处于不同的发展平台,教育质量评价不可“用一把尺子量全身”。然而,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多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衡量学校质量。这“对当今教育现实中的学校发展类型的情况关注得很不够”日,对薄弱学校是一种歧视,有失公平,会导致条件较差学校因屡遭失败而心灰意冷,丧失前进动力。同样,条件较好学校也会因无论怎样评价都会处在前列,而失去竞争压力和继续前进的动力。总之,标准单一的评价机制对学校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不能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二)注重学校系统质量评价,弱化学生主体质量评价。20世纪末,我国教育质量评价开始把教育效益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更有效地反映了学校发展的过程。其方向是正确的,但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追求一种学校教育系统功能评价的宏大叙事,重教育投入、学校办学条件与设施设备,重表层(如制度、目标,理念)等学生主体质量之外的指标因素的评价,这导致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庞大和“冗余”。例如,某指标体系由62项指标构成,其中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制度理念层面因素所占比例较大,约34项指标,比总指标数量的1/2还多。而学生质量因素相对较弱,共计11项,不到总指标数量的1/6。再如,某地区指标体系设置指标42项,其中教育机构与设置、领导班子建设、教育方针与法规、教育督导与评价以及教育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与思路等这些方面指标达26项,占总指标数量的63%,而学生质量指标6项,仅占14%。我国现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是从一种模式出发来考查教育状况,指标庞杂且重叠因素很多,而学生发展指标仅为“冰山一角”,如此遮蔽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真实。

(三)评价目的关注一次性结果“鉴定”,忽视对学校进步程度评价。多数地区的教育质量评价重视学校质量一次性结果,评定目的在于鉴定学校质量优劣,未能体现学校教育一段时间内的进步程度,未能体现教育质量的“动态性”,这是有失公平的。如,有的学校虽基础条件较差,但确实取得了比条件好的学校更大的进步,一次性的数字结果却未能揭示这种进步的意义,这对条件薄弱但取得较大进步的学校是一种打击,也有损于教育评价的公平。

二、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需澄清的几对关系

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必须明确两对关系:学校教育质量与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办学水平与学校教育质量。

(一)学校教育质量与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什么是学校教育质量?有学者指出,学校教育质量包括教育管理与教育实施的动态质量以及范围层面(如家庭、学校、社会),主体层面(如学生、教师、管理者),文化层面(如物质、制度、精神)的静态质量。还有学者认为,教育质量实质是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获得发展,从而使其各方面素质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两者对学校教育质量概念的理解代表了两种质量价值取向,即“外适性质量观”与“个适性质量观”。“外适性质量观”指教育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常以外在的标准来评价学校质量。因此,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为学校人员(学生、教师、管理者)素质发展,学校工作(教学、德育、管理)的发展,学校事业(学校本身、社区、社会)发展。“个适性质量观”指教育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程度,以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发展作为判断教育质量的标准,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是在学校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对学校促进学生发展的程度的测量,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当下多数地区教育质量评价策略与第一种观点基本吻合,但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即将学生发展程度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那么,学生接受教育一段时间先后的发展变化程度体现了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即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始末发展变化程度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二)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办学水平”与学校教育质量概念不同。“办学水平”指设置、维持、使用、管理一所学校,使之胜任教育教学任务、达到国家要求的程度,一般包括学校教育观念水平、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管理水平、学校条件装备水平等方面。还有学者认为,办学水平指学校的办学达到规定办学要求的能力或综合实力,它以办学方向、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教师管理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工作的常规管理、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等七个方面作为“办学水平”评价的内容。由此看来,办学水平强调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理念与方向、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等,教育质量侧重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程度;办学水平包括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办学水平评价的一个方面。当下许多地区教育质量评价侧重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质量评价。综合上述研究,我们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尺度。学校教育资源利用程度、学校办学方向正确与否、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教育理念先进与否,从根本上说是由学生的发展体现出来的。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是看校园环境的美丽程度、不是看有多少高楼大厦、不是看教学媒体手段的现代化程度有多高,而是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依据。亦即,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学校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有没有起到作用、起到了多大作用,这应是教育质量评价关注的重点。

第二,学生发展是教师质量的尺度。教师发展是间接意义上的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意义和目的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教师对职业的价值追求等无不作用在学生身上,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如果教师学历层次很高,知识渊博,科研成果丰硕,但缺乏敬业爱生情感,没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没能够作用于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说这类教师质量高。

第三,学生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学校教育是以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反过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彰显着学校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可以说,有了学生,才有学校教育及教师职业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学生,学校教育及教师职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三、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策略

建立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观,这体现为:以学生表现为评价内容,以“增值”幅度为评价标准,坚持评价目标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建立以学生表现为评价内容、“输入一过程一输出”指标一致的评价体系。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品质、情感价值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培养,因此,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着眼点不是甄别学生品质、习惯的好坏,而是放在学生通过接受教育之后哪些方面有所进步、哪些方面还有待改正的问题上,并针对此提出修正措施,制订改善方案,帮助学生逐步走向完善。这需要学生一段时间始末评价指标一致来作保证。因为指标一致评价策略能呈现学生行为变化的轨迹,揭示学生发展过程的真实性,使学校、教师、学生更准确地得到学习与生活过程的优劣信息,使他们明确应保持的方面和努力的重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对错误行为进行矫正,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作者简介]任芳(1972-),女,重庆人,西京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投资理论。(陕西 西安710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WO7Z)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25-03

随着我国民办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现状是部分院校有一定特色,但总体教学质量仍偏低。

民办高校办学层次的发展过程几乎有着同样的轨迹。第一阶段是非学历教育,即自学考试助学或成人高考起步,对质量和师资没有过高的要求,学生也大多是落榜生。这个时期由于是民办高校资本积累阶段,所以规模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是首要的。第二阶段是初有学历教育,即以高职教育为主的办学层次。该阶段的民办高校开始建设自己的师资队伍、实验室和图书资料。学历教育的开办使民办高校开始重视教学质量,认识到要通过办学质量与就业来吸引生源。第三阶段是升级学历教育。即少数实力强、发展快、质量较好的民办高校通过努力升为本科院校。这些提升为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逐渐将重心转向内涵建设,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笔者在民办高校工作已十余年,深刻感受到,民办高校要可持续发展,要想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凝练本校特色。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都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它不会因为投资主体不同而影响其公益属性。高等学校的主要社会职能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这是针对所有的高等学校提出的,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层次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都是不容忽视的中心问题。我国的民办高校因为办学时间比较短,在教学质量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或者盲目攀高,或者轻管理、重教学。作为民办高校的办学人,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才能使民办高校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正确认识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当前乃至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将是教学型或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都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民办高校必须充分认识这两点。这不仅是由民办高校自身的条件决定的,也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的。所以,民办高校要调查研究适合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特征,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胆尝试创新,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2 正确认识教学工作的地位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包括民办高校在内,所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哪一项工作都很重要。民办高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工作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但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可动摇。民办高校要正确理解和认识生存与发展、规模与质量、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教学,尽快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才能逐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教育依靠高水平的教师,师资队伍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主体。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着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关系着民办高校能否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目前,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就师资总量而言,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师生比例过大的问题。根据国家要求,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教师与学生比例不得高于1:18。但事实上,多数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的师生比例与国家要求都有较大差距。就师资结构而言,民办高校教师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从年龄结构看,缺少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和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偏多,中年骨干教师偏少;从职称结构看,初级职称教师偏多,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从学历结构看,博士及以上学历水平的教师比例偏低。因此,民办高校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选聘人才。民办高校没有国家正式的事业编制,这种体制极大地阻碍了教师在公办、民办之间的合理流动,所以民办高校必须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尽力创造和提供优厚条件,以吸引人才。外聘优秀教师是组建教师队伍的捷径,我国多数民办高校都采用这种方法,用优厚条件吸引一批有经验的、高水平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但聘请学科带头人不能只图虚名,必须摒弃为追求虚名聘请只挂名不干事的所谓专家的做法。可以灵活运用“兼职”“双聘”“客座”等方式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从公办大学、企业、科研院所聘请专家来校任教,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双聘及客座教授不仅可以帮助民办高校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可以带动和培养青年教师,搭建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合作共建的桥梁。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不仅要重视兼职教师的聘用质量,而且在学校的科研、教研各种活动中要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其优势,使之能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在选聘青年教师的问题上,既要重视学历水平,又必须摒弃‘‘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树立“既重学历,更重能力”的人才观。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毕业,重要的是看他们是否热爱教育,是否具有责任心,是否具有优秀教师的潜质。

2 培养人才。由于民办高校开展学历教育的历史较短,师资队伍建设的时间不长,所以专职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是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刚毕业不久,专业知识的积淀不够深厚,缺乏教学经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成长。因此,民办高校要特别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培养可以采取校内在职培养与校外进修深造两种方式。校内培养,可以利用寒暑假,建立青年教师短训班或研讨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聘请校内外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授课,进行观摩教学,交流教学经验;也可以聘请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校外进修深造,学校要支持和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进

修深造的机会,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为了,进一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点,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反馈到教学工作中,带动教学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 稳定人才。民办高校没有事业编制,有些教师在民办高校工作一段时间,有了经验和职称后,就会想方设法谋求更好的出路;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科研和学术氛围还不浓厚,平台也不完善,一些基础好、素质高的教师害怕在民办高校耽误了事业前程,也不能安心工作。因此,在现有的政策条件下,民办高校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用献身民办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去感动教师,让教师理解和热爱民办教育事业,乐意为民办教育事业奉献;要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尊重人才,为教师在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尽力创造和提供优厚条件;要营造自由、和谐的人文环境,创造良好的学术条件,为教师搭建事业平台,留住人才;要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进修机会,关心教师的自我提高,重视教师的职称评定,让教师能安心于学校的工作。

三、将传授知识与育人相结合

育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民办高校要想提高办学质量,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由于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高职和三本的学生,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差,因而学生管理难度比公办高校要大得多。陆玲吉认为,从目前的招生制度看,民办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比公办院校低,这导致民办高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加之在学生管理上也没有适应性的措施,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童国尧也认为,民办高校学生人数增长很快,但与同层次公办院校相比,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的总体素质要差一些。因此,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提高生源质量。首先,民办高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宣传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学校的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所教学质量好、特色鲜明、就业前景佳的民办高校才会吸引好的生源。其次,民办高校要主动研究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学校的规模,制定合理的招生办法,保证生源质量逐步提高。

2 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民办高校应当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把实现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兴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使学生心怀远大理想,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学习上来。民办高校在重视学校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党委的建设,用党建带动团建,发挥学生中党、团员的带动作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3 树立职业观,激发学习动力。民办高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他们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4 建设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在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高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科学规划辅导员队伍建设,注意人员的配备比例及素质;要重视辅导员的培养,积极为辅导员的培训与进修提供机会,支持其自我提高与发展;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优秀辅导员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予以淘汰,以确保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培训工作,使其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为本,科学地辅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四、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民办高校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基本保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为了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检查和评估,民办高校要积极研究,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全面考核教学全过程,量化标准要合理。在教学质量考评制度上,不可照搬公办学校,也不宜过多采用企业的绩效考评办法,而应当从明确基本的岗位责任和质量标准出发,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制度,要重视建立对教师的激励机制。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应当是适用、简洁、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制度体系。

2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管理服务意识,支持和服务于广大教师的工作,做好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促进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学校要对教学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教学流程与教学管理方法;广泛开展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的思想交流,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服务质量。

3 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师管理的关键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由于民办高校是全员聘用,教师容易产生“打工者”心理,因此要彻底摒弃仅仅把教师当做雇员的观念,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的意识,创造适宜人才生存与成长的文化环境或土壤,让教师在宽松的人文环境下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尚未与激励机制挂钩。民办高校应当在健全薪酬制度与福利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评优的绩效考评制度,对业绩突出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并在物质与精神上进行激励。

4 加强学籍管理,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加强学籍管理,从制度上约束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本,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学籍管理中的考核环节是学生最重视的部分,民办高校应该大胆创新,改革单一的考核体系,注重多元化考核方式,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考查,保证民办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 中学教学 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

教育质量是中学教学的生命线。随着我国普及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学教育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凸显,加强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育普遍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中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人本原则。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管理工作都必须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劳动、人的知识和人的兴趣爱好等,是一种敬重生命、发展个性、重视人的价值取向的管理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核心是树立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注重学生个性、潜能、需要、兴趣、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整体原则。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整体。一方面,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和分体系都不能脱离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而单独存在,一旦离开整体就失去了其在体系中的性质与功能。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社会服务质量管理体系都是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另一方面,体系整体功能不应是各元素和各分体系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应是各元素和各分体系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新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另外,质量管理体系是学校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致力于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致力于学校质量目标的实现,与其他的管理体系都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三)动态原则。动态性是指系统结构的可变性。系统结构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具有与时俱进性。系统结构是从无序到有序、由低级组合向高级组合、由新的无序向新的有序自身螺旋式循环向上优化的。学校质量管理系统必须从实际出发,应随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质量的要求。这是发挥教育质量管理能动作用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教育质量管理本身有序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要想保持长久的活力和生机,必须要在动态中发展,在动态中跃升。

(四)优化原则。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说明:要管理好学校,必须牢固树立系统优化的管理思想。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要遵循优化的原则:最优决策、最优设计、最优实施、最优管理等等。质量管理体系各个要素应是最优的,体系的运行机制应是最优的,体系的评估保障应是最优的。在体系运行过程中,通过恰当地、不断地调整,使体系经常保持最优结构,发挥最优效能,达到最优质量。

二、中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就是依据预先确定的目标任务,运用系统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实现目标任务为目的科学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具有其特有的管理优势,能使广大师生明确组织的目标与方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校管理的驱动力,增强学校管理的应变力,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过程管理就是根据学校目标的要求,把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活动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环节,明确规定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活动方式,把既定的目标要求都纳入到各个环节之中,进而整个过程实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教育质量。

目标管理主要着眼于调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围绕目标而开展。过程管理则着眼于运用教育规律,合理地确定培养程序和规范,限制受教育者的随意性和离散性,按照因定的路线逐步走向预定的目标。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应该紧密结合,取长补短,发挥“整全优势”。目标是有过程的目标,过程是有目标的过程。离开了过程,目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中楼阁;离开了目标,过程就会成为无方向的盲目过程。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每个具体过程的到位,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过程的结束,新的目标的确定又会有新的过程的开始8。

(二)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是指凭借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其它行为,进行强制性地规范和评判,通俗地说是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它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强调制定严密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强调服从性和统一性,强调定量考核与评价。柔性管理则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基础上,以非强制性的方式,使被管理者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务,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成其自觉行为,主要包括心理管理、行为管理、环境管理、形象管理等诸多内容。它以管理人的思想(包括信念和价值观)为重点,强调将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加强情感、信念、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依靠激励、感召、启发、诱导等方法进行的,是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

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完善、补充,是在具备刚性管理框架的基础上,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升华。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是质量管理的必然选择。中学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应该以刚性管理为基础,通过规范性的制度来约束、监督、评价,保证中学学校质量的实现,同时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运用了柔性管理的方式,通过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培育良好的质量文化,使教职工和学生能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师生满意度来保证学校质量而努力工作。

三、中学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质量目标。任何管理都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明确目标的质量管理活动是难以取得实效的。教学质量目标是学校在一定时间内想要达到的质量水平或想取得的预期质量成果。具体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需求,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参照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分析和比较,在清醒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自身角色,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学校领导在充分理解学校的目标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育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予以量化,制定具体的目标值。

在建立学校质量目标的基础上,应将学校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层次,确立部门的质量目标。中学只有把学校质量目标自上而下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层次,才能有效地自上而下地保持组织质量目标的如期实现。学校在实施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老师所负有的质量任务、责任和应享有的权利,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使质量目标的实施计划具备强有力的保障。学校还应注重质量目标的调整。当学校的管理战略或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学校管理层应及时调整质量目标或质量分目标,否则下属会由于缺乏实现目标的信心而失去工作激情。当学校或者部门在实现既定目标之后,学校管理者应在现有的框架内有创新地立即设定新的质量目标。如果不能制定出新的质量目标,那么就会出现无目标状态,集体也就无法形成合力,最终延缓总体质量目标实现的进度。

(二)健全质量机构。学校在制定完质量目标后,要把质量目标与学校有关机构(教务处、学工处、科研处、各(院)系等)结合起来,根据质量目标对组织机构进行一定的调整。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确定合理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并在不同职能机构和层次间进行有效沟通。学校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上下沟通快,中间层次少,有利于快速决策和执行。第二,网络化的组织机构。应该打破现有组织机构“各自为政,化地为牢”的局面,加强不同学校间的协作,形成网络化的结构。第三,团队化的管理。每一层次的管理都主张团队合作,提倡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力求使团队成为有机的整体。

结合上述原则和学校组织结构特点,我们把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分为三个层次,即县级质量管理机构、学校级质量管理机构、班级质量管理机构。县级质量管理机构——最高的管理机构。主要包括;(1)县级质量委员会,是学校质量管理的辅助决策机构,实行集体领导。由学校主要领导者主持其工作,下设质量管理处,成员不仅包括教务处、党委、团委、也应包括科技组、财务组、后勤组、教学组等部门的代表。(2)学校综合质量管理机构,由校长直接领导下的综合质量管理部门,也是学校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整个学校质量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改进和检查考核等工作,并对下级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指导。学校质量管理机构。一般组成人员是:(1)学校以及各教学年级的行政正职理部门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并对该部门质量管理工作负责;(2)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吸收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参与,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教职工主人公责任感和学校的凝聚力。教研室(系)质量管理机构。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室质量管理,具体组织和领导本教研室全体人员积极开展质量活动,履行质量保证职责。

(三)完善质量制定。现代管理理论认为,质量成因分析必须引入管理制度因素。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合理调配教育过程的各种内生变量,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管理制度作为人在竞争与合作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契约综合,能够有效地进行质量保证提供制度保障;第三,管理制度可以为各保证主体提供充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质量管理制度,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学校实现质量目标的有利措施和基本方针,是学校价值观、管理哲学的反映,也是学校质量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的体现。在建立质量管理目标之后,为使参与管理过程的各种因素,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能朝着质量目标的方向有序运转,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加以保证。

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完善高校质量管理制度的关键。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构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教师和学生。从学生的方面入手,按照“输入—过程—输出”流程,建立招生、培养、升学等相关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招生、学籍管理、教学计划、教材建设、课程先修和重修管理、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环节组织管理和实践教学环节组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考试管理(包括考场纪律、监考人员职责、试卷管理等)、学生奖惩制度、学位管理、学习管理、升学计划和高校的联系等相关制度。这些相关的制度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密切相关,环环相扣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管理。同时,这些环节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学生的培养是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事业。教师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学科梯队建设制度、教师的职务聘任与工作量制度、教师教学规范管理(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教师奖惩制度(包括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评比、奖学金发放、教学差错、事故认定及处理的有关规定等)、教师例会制度等具体质量管理措施。

(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中学质量文化是我国大学文化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继承民族文化传、借鉴国外大学文化的有益成果、联系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实践、总结创新所形成的具有明显个性特点的一种校园文化。它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物化形态,也是学校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和灵魂,质量文化实际上是一个把质量管理的本质及理念从单纯的、狭义的质量硬性管理转变为广义的、软硬兼备的管理系统。

中学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质量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重视学校物质层质量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物质层质量文化的营造,要符合其育人环境的特点,体现出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心地位,既要表现出庄重、严整的教学氛围,又要能体现出青春的活力与雅静的美,还要体现出精益求精、追求完善的精神。因此,中学物质层质量文化的营造要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中心,结合本校的质量目标、质量价值追求、学风、校风等特点,进行整体规划、体系设计;二是重视向度层质量文化建设,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等,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建立和健全学校铁各项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等,使学校的质量精神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使维护学校的质量和形象成为学校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使在质量上做贡献的人得到奖励,造成损失的人受到惩罚。三是重视学校精神层质量价值体系,包括办学理念产、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针、质量价值观、质量目标、学风、工作作风和道德风貌。通过精神层质量文化建设,使教职工明确人才质量的标准以及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树立起“质量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进而使学校的管理人员改进质量管理的作风和习惯,使整个学校遵循统一的质量管理方式和共同认可的质量管理方法,提倡质量改进中的的集体协作和配合精神,鼓励员工大胆揭露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建设质量防范措施和质量改进意见,使质量文化建设取得应有的实效。

四、实践效果

通过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实践,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能相互促进,老师的职责和任务明确,不再是压在肩上的大山;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石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J].桂林市教育学院院报,2000.01

2.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4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5

论文关键词:质量工程整体规划建设理念

论文摘要:认真探讨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现状.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的现存问题,分析了产生现存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的实施现状

(一)“质量工程”的宏观政策体系初步确立

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自2001年开始,先后出台了3个重要文件:即2001年8月28日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14号),提出了加强教学工作的12条要求;2005年1月7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11号),强调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两个文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把“质量工程”正式提上了工作日程;2007年1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1号),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同时,2007年2月27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作为2007年的“2号文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的6大部份、20个具体方面,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实施意见。

“质量工程”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二)“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覆盖全面

“质量工程”把建设目标定位为5个方面,相应地,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点;二是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三是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四是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每年评选1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五是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六是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三)“质量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丰富

“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质量工程”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08年底,总计评选出了3届300名部级教学名师,建设了包括本科、高职高专和网络教育在内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了“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18部,建立了22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了1130个部级教学团队、建设了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立了420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同时还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等。这些措施在我国高教战线产生了很大影响,对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方政府和各高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我国“质量工程”持续性建设的现存问题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试点,尽管我们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启动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主客观因素,目前,“质量工程”仍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质量工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对“质量工程”的认识误区突出表现在某些学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过于重视“质量工程”的结果,而忽略了“质量工程”建设过程的意义。比如本科教学评估,个别高校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科教学质量整改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最终评估的结果等次上,没有真正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促进工作、重在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再如精品课程建设,个别学校和地方政府过于看重自己每年能有多少门课程成为部级精品课程,却忽视了精品课的价值在于持续“建设”和示范作用,只看到了“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企图“一劳永逸”,放弃持之以恒;还有个别学校甚至弄虚作假。

(二)没有把握好“质量工程”的整体性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有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质量工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即使有了规划也缺乏科学性、前瞻l生、操作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这些规划不是根据学校或地方政府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本质在于没有把握好“质量工程”的整体性,没有看到“质量工程”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是割裂开来处理。因此,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整体性建设的“工程”往往只能“争取”到一项“质量工程”,建立在局部考虑问题基础的规划必然会失去持续建设的后劲和基础。事实上,“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项目都带有基础性、引导性,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示范与龙头作用。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前提,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三)持续性建设力度不够

“质量工程”持续性建设力度不够,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的配套经费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及时、足额、持续地给予支持。因此,凭借专业自身的投人,很难在一定时期内有所突破,很难起到示范与引导作用,特别是那些涉及较大资金投入的专业更是如此;二是建设单位的投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扶持方向不平衡,既然“质量工程”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就应该在各项涉及建设主体的激励政策中得以体现。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平衡“质量工程”建设各个专业的投人问题,体现“质量工程”政策的“一盘棋”特征,避免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问题;三是建设主体的主动性不够。由于有些高校的政策导向更利于科研而不利于本科教学,因此,在这些学校主动性的建设就变为被动性的完成任务了,积极性受到限制,自然不利于“质量工程”的持续性建设。

(四)示范效应不明显

从我国综合国力的实际看,目前在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还不具备全面扶持与推进的能力,只能以点带面,逐步铺开。因此,示范作用是“质量工程”的内核之一。这个作用有三层价值,一是对所在学校学科、专业的示范作用;--是对全国该领域建设相对滞后的示范作用;三是通过前两个作用,进一步吸引国外智力资源。但从现在的情况看,由于涉及小到个人利益、学校利益,大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利益、地方政府利益,竞争的意味更浓于示范价值,这就必然违背“质量工程”的建设初衷。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质量工程”实施时间短、任务重、硬件建设(比如网络平台问题)不足等客观原因,也有人们对现有“质量工程”的认识和认同需要一个过程的主观因素。目前,“质量工程”的示范性在所在学校学科、专业内的示范性价值已经逐步得以体现,但对于国内其他学科乃至国外智力资源的示范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体现。

三、实现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应该在观念上深刻理解“质量工程”的意义

“质量工程”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克服重“结果”轻“过程”、重“申报”轻“建设”的错误认识,把深刻理解“质量工程”的理念作为开展各项工程的逻辑起点。

(二)应该认真总结“质量工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认清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针对后续建设问题,可尝试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机构,加强监督,促进建设的有序、健康开展。建立评审、中期检查、建设周期验收等配套制度,建立淘汰机制,让更多的高质量课程、教材、专业和高素质的名师、高质量的团队、高水平的实验基地走到前台,切实实现“质量工程”的示范与带动价值。

(三)涉及“质量工程”的各级主体应把整体规划作为首要任务

制定整体规划不仅涉及到各级主体的职能定位问题,更涉及到“质量工程”的最终实施效果问题。由于“质量工程”所涉及的各级各类建设主体较多,因此,各级各类建设主体应各司其职,做好各自的建设与规划工作。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各级各类高校“质量工程”的宏观规划,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质量工程”的总体布局,而各个高校则应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将特色专业做大、做强。学校负责人应把更多精力放在“质量工程”的整体规划与布局上,而不应把“质量工程”看作是形式,应走出“质量工程”“政绩”崇拜的怪圈。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6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总体偏低,因此必须狠抓教学质量,以完成历史斌予我国民办高校推进大众化进程的任务。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本文从教学质量监控的环境、组成、教学质量评价、运行机制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民办高等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仅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在数量上已有73所(截至2001年7月)民办高校可以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其中本科院校2所;在规模上,已有学生超万、资产超亿、花园式校园的民办高校;在功能上,已对解决穷国办大教育、满足社会需求、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办高校由于办学历史短、资金不足、水平较低等先天不足,目前与公办高校相比在整体上仍有较大差距。然而,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既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因此,狠抓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既是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质量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本文从教学质量监控的环境、组成、评价、运行机制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环境

1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内涵

教学质量是教学效果的体现,是教育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过程,其“教育产品”也就不同于物质产品。“教育产品”是有意识、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和有自我改造能力的人。所以教学质量的概念要比“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含义复杂、广泛得多。

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是采取标准化输人控制,即对主讲教师授课资格进行审定控制,如果其资格符合讲授某门课程的要求,就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全权赋予该教师。后逐步发展到输人输出控制,即除了对教师资格控制外,再把学生的课程测试结果作为教学质量的输出加以控制。现在已发展到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控制,力图使课程教学“黑箱”逐步变为“灰箱”或“白箱”。使教学质量管理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从封闭转变为开放,从单一受控对象转变为多受控对象,从单门课程控制转变为多层次综合控制。由此看出:教学质量始终伴随着教学过程,只要是教学就有教学质量问题,因此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也就伴随始终。其目标都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环境

(1)外部环境。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过程中,许多外部环境因素必然介人进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质量。主要因素有:国家和政府的有关政策与法规、社会对知识价值的态度政策、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认同程度、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速度、学生家庭所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状况等。

(2)内部环境。教学质量监控是学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学校的各项工作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学质量监控。影响教学质量监控的内部环境包括教学基本条件、校风和学风、学术氛围、管理水平、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校园自然环境等因素。

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组成

教学质量监控就是有目的的对教学质量系统进行评价、监督和施加作用,使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主要由教学质量和监控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质量由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以及由教与学质量进而形成的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等组成;监控部分则由评价、纠偏与激励等组成。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由图1可知,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共有明显的过程性、层次性和反馈控制性。过程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是伴随教学过程所产生的结果。从教学任务输人到整体教学质量输出,需经历教师教与学的基本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反映过程;再经历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最后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过程,所以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一个过程系统。层次性主要表现为从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的墓础层次逐级向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李校整体教学质魔集成或并合。其结构如图2所示

反馈控制性则表现为对每一过程阶段和每一级教学质量适时进行信息采集、评价、纠偏与反馈控制,使教学质量状态尽量符合既定目标。实际上,监控机制与教学质量过程系统处于并行状态,并且与其组成完整的闭环反馈控制。在反馈控制中,评价是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对各过程阶段和每一级教学质量的决策与控制,都要以相应的评价结果作为主要依据。

三、教学质量评价

1.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教学质量是教与学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难以精确定量的综合性指标。为了判断和衡量教学质童,并加以调整与控制,评价作为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根据一定评价目的和标准对评价客体的价值进行认识评定。内容包括评价主体与客体、评价指标及标准、评价理论和方法等。

2.评价主体与客体

评价主体与客体也就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是评价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一个评价系统中,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确定主要依据于评价目的,评价目的确立了,评价主体与客体也就随之而定。

3.评价指标、标准、权重

评价指标是评价目的的具体化。在评价中,确定评价指标应尽量使所选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评价客体的价值和特性,同时应尽量满足评价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目的,应尽量减少评价指标的数量。指标的范围越宽,指标数量越多,则评价客体的差异辨识越容易,这有利于判断和评价;但确定指标的权重的困难也越大,从而歪曲评价客体本质特性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在指标确定中应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标准是衡量指标和评价客体优劣的尺度。对标准的要求具有明确性和可计量性,前者是指标准的概念明确、具体、单一,以便对客体评价作出全面衡量;后者是指所定标准能作到可定量和计算,尽量能用数据表达,使分析的结论有定量的依据。其次,对评价标准的确定还要考虑其先进性,就教学质量来说,有的指标可选用国家标准,有的指标可选用部门、行业或地方标准,也可结合本校实际确定校级标准,当然有些指标也可参考国际标准。

权重是指标在实现评价目的和体现评价客体实质特性中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应注重反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使权重分配尽量达到合理,一般应遵循由粗到细的赋值原则。确定权重的方法一般可用AHP法和专家调查法。

4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已对公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和优秀评价制定出了一套评价方法和程序,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套方法和程序对民办高校虽然具有同样的使用价值,但教学质量与整个教学工作相比,涵盖的范围和评价对象有所区别,其评价目的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学质量评价就不宜套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方法。笔者认为教学质量评价应综合使用“听众调查法”、“模糊评判法”和“满意度法”(简称AFPS法)。

(l)听众调查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由评价主体(服务对象)如学生、专家、教学管理人员等直接对评价客体如教师、学生等提出评价。在实际工作中该方法常称为问卷调查。是教学质量评价目前使用最广泛、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基础性评价。该方法可根据凋查表中指标设置及其指标的事先确定,得出评价客体的分值或等级,评价客体所得分值或等级既可作为这一层次的评价结论,又可以为下一高层次评价提供依据。

(2)模糊评价法。是指利用模糊集理论对系统的各项指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然后根据给定的标准得出综合性的评价意见。川从理论上讲,模糊评价可对所有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但当评价指标较多,而且不宜将这些指标分割成有机子系统时,就会发生权重分配不准而使评价结论信度降低。所以,该方法在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中较为适用,但对学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时,其适用性明显下降。从课程质量到学科专业乃至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评价,建议使用可能—满意度法。

(3)可能—满意度法。可能—满意度法实质上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该方法处理问题的优点在于能将事物的某些属性分成单因素考虑,使问题分析简化。当分别研究了事物的可能性和满意性后,再将其综合起来统一考虑,这就是事物的某种属性的可能一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利用听众调查法、模糊评价和可能—满意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民办高校整体教学质量这一关系复杂的系统评价问题。并且当所有评价指标、标准、权重、方法程序,以及专家组意见都达到一致的条件下,利用该方法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使学校间具有可比性。

四、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运行机制设计

一所高校真正实行教学质量监控绝非易事,这项工作涉及学校内部的方方面面,需要采集处理大量的数据,同时需要得到师生的理解与支持,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积极性,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良性循环,达到AFPS法运行的最佳效果。因此需要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运行机制进行如下设计。

1.加强宣传工作

提高广大师生和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必然与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也与各级领导的工作业绩和切身利益相关,更与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信誉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做好宜传动员工作,使师生、各级领导牢固树立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等观念,理解学校抓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此为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打好思想基础。

2.建立全院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

教学质量监控是涉及全院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较健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此项工作。为此,建立由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学校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校(院)级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各系建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在教务处设置教学质量科或教学质量监控岗,有专人负责日常监控工作。同时实行校内专家督导制度、聘请专家听课督导。

3.建章立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必须制定有关的制度、办法和政策,形成有效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制定以下制度和政策:①关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决定和办法;②关于实行专家督导的决定和办法;③关于教学质量与教师教学工作量、职称评聘、年终评优、学生奖学金、考研、就业、系(部)和教研室考核等方面挂钩的政策;④各级领导听查课规定等。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019年,教育部提出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建设原则是面向各类高校,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把“建立健全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并持续有效实施,将对质量的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自觉”作为报送高校必备条件之一;把“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作为一流本科专业评选的主要条件之一[1]。应用型高校以教学为主,要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深化产学研用相结合,致力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历史较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薄弱,与推进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深入研究分析应用型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加强探讨应用型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科学有效管理,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标准确立的依据

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质量标准是提升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基本保障。为实现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目标,更好更多地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应用型高校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质量标准来体现应用型特征。我国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紧紧契合了现代社会发展对高校内涵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更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潘懋元教授将应用型高校特点归纳为四个“为主”,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支撑。教学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和人才培养工作过程的工作质量标准两部分。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是教学质量标准的核心部分:人才培养工作过程的工作质量标准主要是为了保证规格标准的实现而制定的,包括各类本科教学工作建设标准、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教学环节工作质量标准等。高校在建设质量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综合取向、社会取向、学术取向等相关的价值取向[3]。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现“应用型”特征是应用型高校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用型高校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时,要在深入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基础上,注重吸收其他同类型高校经验,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定位、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二、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

虽然应用型高校大都已经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在体系结构、运行模式和工作内容等方面也各有特点,但依然缺乏完整有效的理论支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质量标准没有体现出应用型的特点

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不仅要具备学术性,还要特别注重立足行业企业需求,以应用技术为导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目前,部分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与传统的教学质量标准大体相同,缺乏创新性,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质量保证目标定位等不够明确,没有充分体现出应用型特色。此外,一些办学时间较短的应用型高校制定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比,在某些方面差距较大。

(二)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

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常所占学分的比例也比较高,它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点和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是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检验实习实训体系的完备程度和学生实习实训效果的有效途径。部分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标准不够完善,对实践教学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和在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校外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还存在着“盲点”。实践教学具有其特殊性,许多适合理论教学的质量监管方式并不适用于实践教学[4]。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挥作用有待加强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目标、资源、过程、监测、分析和改进等子系统,部分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各个子系统间建设不平衡,学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仅发挥了监测分析系统的作用。例如,尽管各应用型高校大都设立了校、院(系)两级督导组织机构,教学督导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通过听课、教学文件和资料检查等方式开展工作。“督导”应包括“督”和“导”,但部分教学督导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授课情况、学生出勤率等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指导和反馈不够,评价结果的运用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与改进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不够深入

应用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在已经建立起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与之相应的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文化。部分应用型高校还没有形成教学质量文化的意识和氛围,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还仅停留在学校教学检查和督导听课的环节,没有完全深入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三、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策略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教育特点,强化过程评价,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健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要与《总体方案》对标,深入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结合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要求,紧紧服务于高校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人才培养职能,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深入分析总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认真查找短板和不足,坚持问题导向,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推动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尽管每个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规律需要关注。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应用型高校要立足学校实际,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标准,这是做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前提。以教学为中心,紧密结合区域建设发展需求,以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本位,严格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同时,还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做好人才培养服务主要产业行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证,以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现状及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基础,做好人才培养定位。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德育为先、突出创新、产教融合为基本原则,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听取和采纳行业企业的意见建议,研究和借鉴国内同类高校相关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深入开展专业改革,建立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能力要求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哈尔滨华德学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国家战略发展趋势新要求,主动对接当地经济发展新需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人才培养定位始终坚持“三个培养”,即培养在生产一线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岗位能力的工程师、培养相关行业领域的高级研发与高级管理者、培养奋斗拼搏成功的创业者。以工科为主办学,科学设置专业结构,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与政校企合作,大力推进适应新形势下高等应用型教育的教学改革,加大产业学院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政校企协同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符合应用型高校办学特色,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日常教学质量监控

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形成教学质量监控检查、反馈、整改、提高的闭环控制是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和着力点。应用型高校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估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多元化、分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调动各方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充分调动师生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序平稳运行。加强校、院(系)两级督导队伍建设,不仅要督教督学还要督管,同行和专家评教应覆盖所有任课教师。要重视学生评教工作,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对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对学校、对教师、对自己负责。教学质量管理部门要及时将督导、专家、同行和学生的评教信息进行反馈,督促相关部门、教学单位和授课教师认真进行整改提高。

(三)契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对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新要求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定要建立起系统性、周期性评估制度,评估制度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形式和策略。教育部明确提出,建立“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评估制度要求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包括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评估、国际评估、教学状态常态监测五个方面,且形成一个整体,采取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院校评估是一项常态化工作。通过合格评估的应用型高校,在5年后将要迎接审核评估,审核评估一般以5年为一个周期,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迎接审核评估工作,是加强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审核评估强调高校是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的主体,注重高校自我评价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性价值,使教学质量保障标准更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赋予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新任务和新目标。根据新任务、新目标,高校必须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效性,要在组织机构、质量标准、质量监测、信息反馈与质量改进等方面精准发力[5]。2021年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新一轮审核评估较上一轮审核评估而言,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加强调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名称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由原来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更名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增加了“教育”两个字。应用型高校要以“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特别是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对照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找准学校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认真进行整改提高,不断完善和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四)加强高校自我评估工作

高校自我评估是“五位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基础。应用型高校要建立政校企和社会专门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和专项检查等工作,定期进行专业和课程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和课程评估要突出课程思政落实情况、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毕业论文质量、实践教学和选修课占总学分比例、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课程门数、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不断提高专业和课程评估管理办法的科学性、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哈尔滨华德学院在开展专业自评和专业人才培养制定过程中,认真开展专业所对应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能力结构和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的分析,校企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并进行评价,使传统专业改造升级思路进一步明确,新建专业瞄准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形成工管结合等专业特色。应用型高校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功能的基础和保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推进与实施,为高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内各类高校都非常重视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工作,并注重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综合运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挖掘利用好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数据,不断进行方法和手段创新,切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还要坚决破除“五唯”,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促进应用型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EB/OL].(2019-04-02)[2021-03-21].

[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

[3]吴云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9(7):177.

[4]徐铭铭,房小红,赵亚琴.“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3.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高中教育;学校评价;教育质量;学校效能;自主变革 

        1.问题的提出 

        因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每一个人看待教育质量的标准和要求都不同,其结果随之也就存在差异。就同一所高中,不同的人对其教育质量的评价甚至可能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站在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教育质量”可以说是一个“定义最差”的概念。另一方面,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没有统一标准可依。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但是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只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实践导致了各类问题,使人们对我国的学校教育办学质量提出质疑。教育质量问题开始进入社会各界的关注视点,并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估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 2007年11月国家正式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在成立大会上,周济部长指出:“要通过监测,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科学诊断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基础教育发展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管理的规律,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通过若干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对高中教育质量的评价,逻辑上讲,评价主体可分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由家长构成的社会、学术团体(或中介机构)、学生(作为受益者)以及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性评价,强调教育要为国家未来发展服务,强调学校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以及学校是否能培养合格的国家需要的人才,注重整体的、长远的利益,是一种较为宏观的评价;学术团体的评价,注重理论及其体系,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常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是一种说服力较弱的评价;学生理应是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主体,是最有发言权的,是一种最为真实的评价,但往往比较肤浅也比较片面;学校的自我评价,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在我国目前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现实中,缺乏学术团体或中介机构的评价,学生也很少成为评价的主体,行政性评价表面上处于主导地位,实际上是社会性评价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社会性评价与行政性评价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冲突,这种冲突已经导致学校处于两难境地,结果出现了“学校究竟听谁的”的僵局。因此,学校作为自身变革和发展的主体,要在整合行政性评价与社会性评价之间平衡的基础上,确立一种自己的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 

        2.树立“整体动态”的全面教育质量观 

        2.1学生素质及其发展潜能和程度;就学生素质的内涵,国家提出了具体的高中培养目标,这是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基准。学生的考试成绩只代表着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绝不是全部,比如考试考不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也考不出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特征。所以我们这里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性、基础性、和谐性和潜在性。身体不健康、心理不正常、道德低下、自私自利、高分低能等这样的学生都不符合国家的基本要求。另外,教育质量的高低,一定还要看学生的进步程度和未来的发展潜能。毕业时学生水平相差无几的两所学校,由于入学时水平相差很多,这两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不同的,尤其要看这两所学校学生的理想追求、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造精神等相关的发展潜能。 

        2.2课程教学及其发展程度;课程及其结构是决定学生素质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学校课程体系的标准不外乎就是合目的性、针对性、均衡性、弹性、实效性、发展性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学校课程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确保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格;另一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足够的空间。课程能否对学生产生影响、怎样产生影响、产生多大的影响又取决于教学。对教学的要求,应该包括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适切性、形式的多样性、师生的交互性、过程的生成性、课堂的生态性以及生命性。 

        2.3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潜能和程度;教师专业水平是决定教学成效和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一所学校的教师专业水平低下,肯定不可以说这所学校有很高的教育质量,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必将成为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教师专业一般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精神、学科知识和文化知识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等诸多方面,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得益彰。比如一个教学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如果他的师德很差,或者缺乏专业精神,他都不会受学生欢迎,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显然,在不同的学校里,教师接受不同的培训和教育,自身发展的程度也不同。教师专业化应着眼于教师自我更新、自主建构、自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9

提升教学质量既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自身品牌的需要,也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而在现有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教学质量评价最为成熟,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不二选择,但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并不容乐观,优势与缺点并存:教学评价主体较为合理,但评价主体权重的分配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学评价体系也正趋于全面,但针对具体课程的评价标准还有待完善;理论性教学评价体系比较成熟,但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应逐步实施,但执行力度并不高。这些都阻碍着教学质量评价的系统化、全面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接着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涉及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教学评价主体的确立以及相关制度建立,由于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较早,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已形成了完整的框架,既有可取之处,又有急需改进的地方。

1 较为合理的教学评价主体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由教务处、教师、学生共同组成,教务处处于核心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参与方。此外,部门院校还成立由本校或他校离退休教职工组成的督导机构,这些离退休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威望和教学水平,关心学校的建设,希望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上述人员共同组成了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确保了评价的公正、客观,避免单方面评价的片面性。不过,各评价主体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所占权重并不高,影响着教学质量评价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

2渐趋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评价阶段、评价内容、评价手段等共同构建。评价阶段分为初期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评价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态度等;评价手段有院(系)领导听课、调查问卷、督导组听课、学生评价等。从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对比较成熟,但对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评价标准还有待完善,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尚在探索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然而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并未成熟,尚在探索阶段。针对实践性教学的评价,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或不关注或所占权重较低。更有甚者,针对实践性教学科目,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是更多关注理论知识的评价,也就是说现阶段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严重背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导致教学质量的提升无法体现在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实践能力上,这对高职院校来说不得不说是损失和遗憾。

4有待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实施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那么教学质量评价将丧失存在的意义。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已制定了具体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确保质量评价的结果能实时反馈给具体的责任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把评价排名与教师的课时费挂钩,评价排名越靠前,教师的课时费就越高,通过调整课时费的方式来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达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但我们也应注意到,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的实施力度并不强,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和专业性都有待加强。

二解决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问题的对策

1 明确学校的定位,优化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不同的高职院校,办学性质、社会任务、服务行业、科研项目、学科特点都有所差别。高职院校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只有这样学校教务处或督导机构才能据此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才能对学校未来的规划、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参考意见。所以说,高职院校应明确学校定位,不断去优化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合理科学的学校地位有助于学校明确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和教学任务,指明今后教学管理的重点和出发点。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步骤能实现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一是根据学校有效的资源制定相应的决策体系,避免好大喜功;二是建立学校的核心价值,使全校教职学员形成共识;三是充分把握学校的优势,建立自身的专业或科研品牌;四是正视学校面临的不利因素,尽可能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五是制定学校未来的发展战略,并对发展战略进行分解,把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嵌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或管理环节中;六是根据发展战略调整学校的人事机构,确保各机构之间相关协调配合完成具体的发展战略;七是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高效的反馈机制,督促各学校各机构认真执行学校的发展计划,并对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处理,对具体的发展计划和目标进行微调和纠错,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总之,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这既是学校品牌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评价创新的要求。

2根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断完善促进机制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优化使得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更加的合理,但只有评价标准是远远不够的。为使教学质量的评估更加准确,就要不断完善促进机制,调动全体师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完善促进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建立畅通无阻的参与机制。首先,学校应根据评价的对象或内容向全体教职工进行宣传,使学校的每一份子都能认识到做好评价内容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根据学校成员的身份制定具体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内容,让各成员有任务、有目标,发挥学校最大的动员能力和潜力,形成人人有责的迎评氛围。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教职工的绩效考核应与目标责任挂钩,建立学校内容的评价机制,根据教职工完成目标责任的情况进行评分,把整体的评价目标分解到教职工的日常工作中,使评价工作落实到实处,提高教职工参与迎评工作的积极性,增加教职工对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三是建立科学的问责机制,每个教职工的责任目标一旦下达,就应不折不扣的执行,出现问题就实时记录,并进行量化,体现在最终的教学质量评价上。如果目标责任人出现了工作的调动,责任人应把相应的责任目标交接给继任者,否则拒绝办理相关手续,做到责任目标始终有人在做,确保教学质量评价的顺利实施。四是加强对教职学员的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全体成员的引导,增加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确保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3加强评价材料的管理,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评价材料的真实性是如实反映教学质量的基础,所以学校教务处和督导机构应加强评价材料的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的情况立刻停止教学质量的评价。笔者认为在教学评价数据库、教师业务档案、课程档案等材料的管理中要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避免弄虚作假,确保评价材料真实可靠。此外,光有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综述报告,只有综述报告才能揭示材料的内部联系,使教务处和督导机构在评价的过程中有章可循,否则材料就是一些无意义的数据组合。对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材料平台,实现从自评报告至综述报告到支撑材料的平台工作机制,让材料的收集有重点有方向,确保材料的准确、完备、实用,通过自评报告和综述报告建立各类材料直接的联系,使之更能准确地反应学校的教学质量。总之,报告和材料之间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关系,报告使得材料更加的完整,材料支撑报告的数据需要,两者共同组成了教务处或督导机构评价的参考依据,也是我们教学工作改进和完善的出发点。也就是说,支撑材料和综述报告能很好地揭示学校的优缺点,由此可明确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4建立品牌化的评价思路,确保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篇10

一、“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1.“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

1999年,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人民群众希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7年多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1998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不到800万人增加到2 30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1%,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其次,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通过采取“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新机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这些重大改革,为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三,高等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在推进各类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强了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得到深入推进,高校科研水平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规模的扩张。但是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教育部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始终将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其中就加强教学工作明确提出了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1998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围绕“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研究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措施。2005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即1号文件,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16条要求,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3年以来,教育部狠抓了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用信息技术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多万大学生使用新模式开展英语学习,建设了1000门精品课程,设立“教学名师奖”,评选出200名获奖教师,开展教学水平评估,推进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统考,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与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等,这些措施对高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的提高,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赶不上在学人数的急剧增加,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和师资等办学条件明显不足。二是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农、林、水、地、矿、油、信息、生命科学等国家急需学科和未来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不足,而法学类、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则出现结构性过剩。三是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高等学校大量存在教授不讲主干课、基础课现象,名师不上讲台,只听讲师讲、不见教授教。四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等学校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亟待加强。五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使得不少毕业生就业难,加重了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的负担。这些困难、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削弱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应有的支撑作用,如果不及时解决、任其滋长,大好形势就有可能逆转,甚至产生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6年5月1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6年8月29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三项主要任务,必须切实抓实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完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科学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愿望。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战略决策和部署,2006年1月教育部成立了“质量工程”项目规划工作组,正式启动“质量工程”论证工作。在财政部的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论证、听取意见和修改,逐步确立了“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经费预算与管理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2.“质量工程”出台的意义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从国际上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全球化浪潮势头强劲,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看,我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无论是综合国力竞争还是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都在人才,特别是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启动“质量工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施“质量工程”,是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关键作用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自主发展之路,建设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使命。要实现这一重要使命,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引领社会进步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然而,高校办学条件不足、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的局面,正在削弱着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应有的支撑作用,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巩固前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成果,防止高等学校陷入低水平办学的误区,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在更牢固、更坚实、更可靠的基础之上,使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2)实施“质量工程”,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新体系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大众化的任务,并且实现了稳步发展,走出了部分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都曾经出现过的动荡怪圈,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连续几年的扩招已经使不少高等学校呈现出办学条件全面紧张的矛盾,部分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出现了下降。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了相当发展之后,提高质量就显得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实施“质量工程”,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促发展,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实施“质量工程”,是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的要求。在现代社会,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人民群众提高就业和谋生能力、实现社会流动和社会升迁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不但希望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希望能够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通过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尤其是在学生缴费上学的情况下,每个家庭都为学生完成学业付出了相当的经济代价,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为此,高等学校更应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广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高度负责。实施“质量工程”,目的之一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

(4)实施“质量工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本质的职能,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院校,都应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实施“质量工程”,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营造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生活的良好环境,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科学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

二、“质量工程”内容解读

1.“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内容

(1)“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是:①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图书、实验设备等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②初步实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互动,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③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④用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教学,4年后使60%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解决英语听说问题;⑤推进各种科技和有益健康的体育协会、俱乐部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⑥建设一批教学团队,完善教授上讲台的政策机制;⑦初步建立用于网络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通普通本科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课程体系;⑧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改进评估手段和方法;⑨通过对口支援,为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教学管理干部,促进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3)“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质量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构建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各类专业人才的规模变化和供求情况,为高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指导。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紧缺人才、应用型人才和艰苦专业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适应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

②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启动“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推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

③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一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由优秀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择优支持一批学校推进教学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支持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

④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和支持校内及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⑤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政策和制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确定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办出水平和特色。建立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检测体系,定期采集各类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信息和数据,逐步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数据向社会公布,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社会监督。

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推进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促进东部和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重点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进修提高。在对口支援高校中实行干部交流制度,资助一批受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到对口支援高校学习锻炼,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受援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2.“质量工程”蕴含的新理念

“质量工程”和着“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节拍,奏响了一曲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和谐乐章。“质量工程”的六大重点建设项目,反映了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要求,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新理念。

(1)“质量工程”体现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本科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奠定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本科生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参照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牢固树立本科生教育的基础地位,是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和内在要求,也是高等学校贯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务本之举、固本之策。通观世界高等学校,即便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概莫能外。“质量工程”的六个重点建设项目,都紧紧围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本科生教育的主线。特别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等项目,更集中地体现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本科生教育的思想。

(2)“质量工程”体现了内涵发展的思想。“质量工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强调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着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现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变。一是在质量与数量上,要切实把重点放在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上,这不仅表现在重视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师队伍等基本建设上,还体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的建设上。二是在统一性与多样化上,由注重统一性向多样化转变。“质量工程”针对许多高校出现的盲目追求“大而全”、办学定位模糊、办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状况,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强调研究制定高校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政策和制度,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确定不同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以专业特色打造学科特色,以学科特色铸就学校特色。这就有利于引导高校发挥各自优势,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从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3)“质量工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特别是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现阶段,营造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生活的环境越发紧迫和必要。关注学生发展是“质量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在学生方面,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和资助大学生学习文化科技活动等,就是通过直接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在教师方面,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的教学团队、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每年评选1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等,就是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热爱本科教学、锐意改革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这既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注重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体现。

(4)“质量工程”体现了协调发展的理念。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项目,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中西部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该项目旨在改变西部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增强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能力,提高西部高校的办学水平,从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服务西部、扎根西部”的人才,满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进修提高,在对口支援高校中实行干部交流制度,有利于缓解西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不足、教师素质亟待提高等矛盾,有利于提高受援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缩小西部高校与东部高校办学水平的差距。因此,它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瞻性工作。

(5)“质量工程”体现了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理念。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其物质载体,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突破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是“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质量工程”中,无论是优质资源全国共享、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英语教学改革,还是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和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系统建设,乃至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无不是建立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

三、实施“质量工程”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

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教学内部改革、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涉及教学工作外部的许多因素;既包括教学仪器、设施等硬件条件的建设,也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管理机制等软环境的改革和创新。

“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都是带有基础性、引导性的项目,在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前提,课程和教材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是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也都是带有全局性的项目,无法依靠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力量来实现,也无法采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来实现。因此,“质量工程”的立项主旨在于,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通过全国性的改革措施和激励政策,引导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中央财政的投入,调动地方财政和高等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根据《教育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精神,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采用各种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制定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引导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以“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努力开创新时期高等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建设与改革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没有间断过高等教育改革,但在不同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有所不同的。“质量工程”要求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狠抓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切都是与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改革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是不可能走内涵发展道路的,也是不可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需要改革,另一方面又依赖建设。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教学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加大对教学改革所需的经费支出力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央财政拨款高等学校用于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体育维持、教学实习等日常教学经费不得低于当年财政生均拨款总额的25%;地方高等学校的相应经费不得低于学费收入总额的25%。高等学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把教师的入口关,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造就一支热爱教学、结构合理、锐意改革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高等学校要认真总结改革所积累的经验,加强和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在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促发展。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紧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在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3.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实施“质量工程”,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以及高校的教学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整体上讲,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离科学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特别强调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从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上看,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育法规,通过立法、行政、拨款、评估等多种手段完善宏观管理,使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来说,强化高等学校的规范管理更为重要。高等学校应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高等学校要认真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试、教学档案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我们要倡导思想观念的改革和创新,解放思想、敢于开拓、不断进取;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坚持素质教育,促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注重体制的创新、机制的创新,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的效率。

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矛盾的。规范管理是深化改革的基础,是巩固改革与创新成果的保障;改革创新又是规范管理的不竭动力,推动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机制的形成。改革创新要符合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实际,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规范管理也要体现时代精神,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规范管理和改革创新的目的都是为了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都是为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是完全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的。总之,规范管理不是要管死,而是要更有利于创新,创新管理机制。只有处理好规范管理和改革创新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4.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自洪堡将科学研究引进高等学校以来,科研与教学成为高等学校的两大基本职能,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或认为相辅相成,或认为相克相抵。由于理论认识上的混乱,在实践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如有的学校奉行“科研至上”,把研究课题、出版著作、等科研指标看作衡量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惟一标准:有的学校特别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学校,过于强调本科教育中教学的中心地位,只要求教师上好课,把科研当作可有可无的事情。这两种做法都无助于学校的发展,而且会对人才培养产生消极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科研与教学不应该是一对矛盾。在适当平衡安排下,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通过参与科研,教师可以追踪学科前沿的最新突破,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命题,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诸多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教学就不会有活力,教学质量也不会高。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与学生的心灵碰撞中激发研究的思想火花;科研没有教学做目的,就是一种没有教育性的研究,就失去了高等学校科研的本质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当年洪堡不仅倡导高等学校应该搞科研,而且提出“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原则,倡导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认为科研是培养科学后备人才的天然途径。在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中,美国把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些研究报告都强调“学习即探索”,要求制订以研究、探索为本的学习标准,开展本科生科研、探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就是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5.内部发展与外部适应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特别是大学逐渐从社会发展舞台的边缘走向舞台的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引领者,是地区的学术中心,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是地区的文化中心,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高等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有赖于高等学校,同时也对高等学校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高等学校置身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必须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面向社会办学。各高等学校必须明确自己在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使命,在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职责;明确自己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找准自己的位置,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具体到人才培养,高等学校必须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确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选择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只有这样,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然而,高等学校毕竟不同于社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有其特殊的规律性。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应该反映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教育的和人才成长的规律。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既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特征。因此,高等学校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另一方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实现外部适应与内部发展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