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创新十篇

时间:2023-03-27 17:18:38

数字技术与创新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1

关键词:数字林业技术;创新途径;推广应用

数字林业技术指的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真实再现林业情况,该数字化系统主要由两种涵义构成:第一,基于3S技术构建数字化的林业信息,即通过RS技术进行图像信息的采集,以CIS技术对林业信息进行空间定位。第二是对数字信息进行传输、处理、储存与应用。

一、浅析数字林业

数字林业以林业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智能、虚拟和3S技术为主要表现形式,其具有无缝多级和三维显示的数据共享系统。该技术的应用为林区建设提供了一个更加形象化和广泛化的资源处理环境,推动了林区生产各环节的信息化程度,为林区与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信息化的服务,保证了我国社会和林区的快速健康发展。

数字林业是在数字地球大框架指导下,应用可视、遥感、计算机、数字、网络和智能等技术,将各个林区的信息用区位坐标标记并串连起来,实现了数据共享与标准化数据采集和更新的一个过程。

二、数字林业创新途径研究

(一)制定科学完善的技术创新方案

为确保创新数字林业技术的有序性与合理性,我国相关单位应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方案,该方案应紧紧围绕数字林业的相关单位进行,并辅以相关各大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应合理利用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帮助,开展科学传播与技术应用活动。该方案虽只是我国林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一部分,但其同样要求相关团体的积极配合。

(二)需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数字林业技术的创新

自我国《森林法》颁布以来,我国林业实现了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目标,该法规的出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表现出我国高度重视林业技术创新的态度。但是要想保证林业技术更快更好发展与更早应用,则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

(三)运用科学方法创新数字林业技术

现阶段我国对林业经济与林业科技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林业体系的内部经济构架调适阶段,但是为了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变化的要求,应将其转到相关学科与林业间的研究工作中。要想使林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我国林业的目标,创新科学技术是最主要的工作,通过创新数字林业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林业管理方面出现的经济运行阻滞问题,才能快速推动我国林业发展,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

(四)加大林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训力度

人是所有产业发展中最主要的经济创造元素,要想快速推动我国林业发展,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素质过硬,技术熟练的优秀的工作人员,创新技术人才的匮乏成为我国林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很多林业从业人员仍持传统的老旧知识体系,更不具备符合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综合素养,因此,如何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成为创新数字林业技术的关键。持传统知识的人力资源无法满足新型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要求,因而无法推动林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这样效率过低的人资不仅不能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中坚力量,而且还会成为数字林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此,要想使林业产业更稳定、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切实培养一批专业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人资作为创新数字林业技术的动力与资源。人才推动林业发展,反之,数字林业技术的创新也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速度,全面提升林业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五)政府机构应着力建设数字林业技术创新制度

该制度必须囊括数字林业技术创新的整个流程规定,因此,在该流程中,所有相关的政府机构与科研教育组织都必须作为该流程运行过程中的某一主体,确保流程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看,盈利机构并不是创新数字林业技术主要的单位,也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但盈利机构却担任着创新技术应用的关键角色,这种情况是盈利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盈利机构通过招聘有关人才或利用其他的社会机构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充分的评估,在制定盈利方案后,盈利机构为获得更好的人才优势而招聘技术过硬的人才,因此,这些流程可以由相关的盈利机构完成。当创新技术投入使用且帮助盈利机构获得经济效益时,那么就说明该项创新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并可以很好的投入到林业经济管理应用工作中。

三、3S数字林业技术的应用研究

RS(遥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项综合性的探查技术,人们通过探查地面表层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及其发射的电磁波,提取相关物体的信息,可以完成较远距离识别物体的目标。利用RS技术可以廉价且快速的得到地面表层物体的属性数据和空间位置。在数字林业技术体系的应用中,R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林业经营管理、林业资源调查和林业成图等方面。

数字林业技术体系中,RS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上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开始利用RS图像编制林业绘图,其具有成图迅速的特点,能够大量节约成图所需的物力和人力。利用RS技术进行林业调查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森林双重、多阶抽样、分层、不等概调查方法;航空相片的数量化蓄积量表方法以及回归估测的调查方法。在利用RS技术开展林业经营管理工作时,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林业资源监测、植被分类和土地利用率监测、侵蚀与土地沙化监测、病虫害与森林火灾监测,同时对林业生态进行调研,编制森林土地的合理利用图、木材生产与管理方案。

CIS(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各种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图像结合在一起,并应用数据库与图形技术来输出、分析、转换、显示、编辑、存储和采集地理属性数据与地理图形。CIS不但可以为林业调查监控提供丰富数据流,同时还可以分析统计、设计规划、经营管理森林资源。CIS改进了当前森林资源的管理方式,将传统林业资源管理的静态模式转化成动态模式,实现了林业资源的图像与数据一体化管理目标。

GPS 技术在确定林区面积,估算木材量,计算可采伐林木面积,确定原始森林、道路位置,对森林火灾周边测量,寻找水源和测定地区界线等方面,都可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在林区中,常规的测量方法很难有效测量林区的各种资源数值,而利用GPS技术,就可以精确的测定出林区面积与位置,能够将林区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它可以十分精确的绘制出林区分布示意图,是林区资源统计与测量作业中最主要的应用工具,如果广泛应用GPS技术,能够将林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总结

积极建设数字林业,有针对性的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林业管理问题,及时更新我国林业管理的技术措施。与此同时,数字林业技术在保证林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在我国林业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新并积极应用数字林业技术是加强我国林业管理,确保管理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红,罗为检,刘晓农. 浅谈现代林业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展望――以云南省晋宁县森林资源管理及森林防火系统建设为例[A].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 2009 .

[2]张旭,李增元,邓广,陈艳,雷振宇,范东璞,杨彦臣. 数字林业平台技术研究与实现[A]. 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3]王唤良. 基于3S技术的现代森林资源管理[A]. 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 2012 .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2

关键词:数字产品;网络外部性;知识产权;博弈;技术外溢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9-0073-06

1数字产品创新保护问题的提出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说,“信息与网络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人际之间的交往方式,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正在浮现”[1]。人们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创造了数字产品,网络环境也成为数字产品拷贝、散布和传播的渠道。现如今,数字产品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制定适用于数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成为激励数字产品创新和改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数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1.1数字产品的物理与经济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和瓦里安将数字产品(Digital Products)定义为“编成字节,可编码为二进制流的交换物”[2],狭义的数字产品指软件、电子图书、数字影像等知识产品;广义的数字产品泛指一切能够数字化的知识产品。

数字产品具有物理与经济二重属性。从物理属性看,主要有以下特征:(1)消费者对数字产品的消费,并不会使数字产品的物理形态发生物理改变,这体现了数字产品的不可破坏性;(2)当一个人购买了数字产品,其他人可以无成本、无损耗的完全复制过来使用,这体现了数字产品的可复制性;(3)由于数字产品都是由二进制数字编码的结果,因此数字产品非常容易被修改,这是数字产品的可变性。从经济属性看,主要有以下特征:(1)随着数字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每个人消费数字产品的效用都会增加,这是数字产品的网络外部性;(2)消费者必须先尝试数字产品才能对其进行评价,这是数字产品的经验性;(3)数字产品中凝结着人类的思想、知识和智力,从消费者角度看,这些思想、知识和智力的效用是因人而异的,这是数字产品的个人偏好依赖性;(4)数字产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可增可减的变化,这是数字产品的价值时间性。由于数字产品的不可破坏性、可复制性、可变性和网络外部性、经验性、个人偏好的依赖性、价值的时间性特征导致了数字产品可以在网络上无限、无成本地复制、散布和传播,形成了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私人创造的数字产品。

1.2数字产品的创新保护成为新问题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非竞争性是指某一消费者使用这一产品,并不影响其他人使用;非排他性是指某一消费者支付一定的费用也无法将其他人排除在使用之外。例如,当某一消费者使用软件,并不影响拷贝了此软件的其他消费者的使用,这体现了数字产品的非竞争性;当消费者购买了一个软件的时候,也不能将未付费的拷贝者排除在外,这体现出数字产品的非排他性。

公共物品属性是导致数字产品缺乏创新激励的原因,工业时代的知识产权授予创新者排他地使用知识产品的权利[3],目的是实现创新补偿和社会动态福利最大化[4]。数字产品的网络外部性,致使其丧失的并非排他性权利而是复制、散布和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竞争性占有权。传统的三维知识产权保护框架(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并不适合数字产品创新保护,因此,应当开发适用于数字产品的创新保护制度 [5]。

2网络外部性与数字产品知识产权的权利选择

网络外部性是影响数字产品获利能力和知识产权的重要参数。网络外部性改变了数字产品知识产权的结构和重心。

2.1网络外部性的含义

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最早由Rohlfs(1974)提出,他认为网络外部性是需求方规模经济,当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价值随着其他使用者数量增加而增加时,说明这种商品具有了网络外部性。Katz和Shapiro对网络外部性进行了正式定义,认为“随着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数量变化,每个用户从消费此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用会变化”[6]。Liebowitz等对直接的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的网络外部性进行论证,引起经济学界对网络外部性的重新思考[7,8]。根据网络外部性的现实性,Metcalfe(1995)提出“数字产品对于每个人的网络价值会随着用户数量的平方数增加而增加”(梅特卡夫定律),对网络外部性的数理分析进行了尝试。

2.2网络外部性引起的产业组织结构的改变

数字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导致数字产品有较长的引入期,紧接着形成爆炸性增长。网络外部性说明随着数字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每个使用者从消费数字产品中获取的效用水平增加。当使用数量较小时,消费者从中获取的效用水平较小,数字产品经营者只能通过低价,甚至免费的形式推广其产品。这导致了数字产品经营者必然面临着较长的引入期。一旦数字产品的使用量达到一定的临界规模,使用数量的增加使每个消费者的效用都有显著提高,放弃并转化到其他数字产品的消费者的效用损失将增加,此时数字产品便呈现爆炸性增加的趋势。最终形成“只能一家赢,不能两家胜”的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数字产品创新者一旦建立起一定规模,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其市场规模将爆炸性增长,这种内在加强也称之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2]。为此,消费者被锁定(Lock-in)[9],最终形成赢者通吃(Winner Take All)[10]的垄断市场结构和标准生产(Standard Production)[11]模式。

2.3网络外部性下的定价策略与竞争性权利缺失

由网络外部性建立起来的排他性市场权利使得数字产品创新者获得了一定的定价能力。三维知识产权保护框架正是通过排他性权利赋予创新者市场垄断力,以此获取更大的回报。在排他性权利方面,数字产品 “不需要”知识产权制度设计。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三维保护框架赋予了不同程度的排他性权利。专利权能够赋予知识产权所有者完全垄断结构,而版权能够赋予其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商标权形成的市场结构类似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12]。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通过改变市场结构,改变了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起到了创新保护和创新激励作用。数字产品市场类似于完全垄断市场,自然地实现了最优的排他性权利,但数字产品在竞争性权利上的缺失却导致了创新者的获利困境。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和经济特征导致数字产品轻易在网络上的复制、散布和传播,直接影响了数字产品的盈利能力。因此,数字产品知识产权的构建应当从竞争性权利方面入手。

3基于网络外部性、技术外溢的保护维度选择

数字产品的可变性是引起数字产品技术外溢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知识产权相比,数字产品不仅具有较大的技术外溢程度,而且其外溢的知识非常容易通过内容修改进行再创新——累计创新。因此,设计数字产品的创新保护维度,在考虑网络外部性的同时应当考虑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是盗版盛行的原因,也是研发活动外部性的结果。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福利最优水平。这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动态福利最大化;(2)创新补偿机制;(3)社会福利目标和创新激励的兼顾,即激励相容机制。研发活动带来的技术外溢是否发生,取决于保护强度[12]。设计符合上述3个标准的创新保护机制是本文研究重点,为此,构建博弈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3.1带有知识溢出的双寡头创新竞赛的博弈模型

考虑创新投资者之间创新竞赛和数字产品网络外部性特征,数字产品知识产权赋予创新者一定的竞争性权利,厂商类似于在一个垄断的市场中经营T期。假定个人反需求函数为P=a-bq1+cQ,其中P表示消费者i的保留价格,qi为i的消费数量,Q=ni=1qi,表示网络规模,a为数字产品创新者定价能力参数,c为网络外部性参数,n为消费者数量,b为单个消费者消费数量对价格的敏感度。

创新者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π=PQ-I,其中I为研发成本与申报知识产权成本之和。研发成功的概率为λ,μ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完善程度。一旦研发成功,并成功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赋予创新者竞争性控制权,创新者获得垄断的市场结构,通过个别需求函数合成市场需求函数可得:

P=a-(bn-c)Q(1)

利润函数为:π=[a-(bn-c)Q]Q-I。由于数字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企业不可能采用线性定价策略。按照“免费战略”进行非线性定价,那么企业的最大产量为Q=anb-nc,企业采用非线性定价手段可以占用消费者剩余,其利润为V=λna22(b-nc)-I。

展开创新竞赛过程中可能产生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备程度正相关,假定知识溢出的比例为β,投资者的收益水平等于自身收益与溢出收益之和。

令nia2ib-nici=Ai且投资额与创新度正相关Ii=αVi,其他投资者为此投资者带来的溢出收益等于βμ(λA+(1-λ)A*,其中A*代表其他企业在创新水平未达到A时的创新量,Mi(j)表示在j个竞赛厂商的条件下第i个厂商的得益水平,那么双寡头创新竞赛下的单个厂商的投资回报M1(2)为:

M1(2)=λ(1-μ)(A1)-I+βμ(λA2+(1-λ)A*)

由于此时A1=A2,上式可简化为:

M1(2)=(1-μ+βμ)λA1-I+βμ(1-λ)A*(2)

成功概率与创新能够带来的利润水平成正比,因此设定λ=Ai,并将Ai标准化为[0,1]之间的标准分布。

如果溢出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大于企业进行投资的最低成本(I*),那么全部企业都愿意参与创新投资;如果溢出带来的收益小于创新投资的最低成本,部分企业会放弃研发投资。因此,是否导致全部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存在着一个“临界投资量”。令βμ(λA2+(1-λ)A*)=I。

可以看出,临界投资水平为I0=βμ2,当I*>βμ2时,只有部分人会进行创新投资,当I*

(1)当I*>βμ2时,一个创新者进行投资。此时不存在竞争者,因此投资者实际处于完全垄断市场中。利益水平为M1(1)=A(1-μ)A-I。考虑社会福利水平(忽略消费者剩余),全部创新水平下的社会总收益水平为:

W=∫1A*{A2(1-μ)-I)dA=1-μ3(1-A*3)-α2(1-A*2)(3)

其中A*=I*α>βμ2α。

(2)当I*

M1(2)=(1-μ+βμ)A2-αI-βμ(1-λ)12(4)

考虑社会福利水平,全部创新水平下的社会总收益水平为:

W=2∫10(1-μ+βμ)A2-αI+βμ(1-λ)12dA=4-μ+4βμ-6α6(5)

3.2带有知识溢出的双寡头累计创新竞赛的博弈模型

创新者创新成功并申报知识产权,社会将赋予创新者竞争性控制权。但创新者面临着数字产品过时的风险,累计创新(改版和升级)是提升数字产品竞争性控制权的重要手段。

通过两阶段、两厂商的创新竞赛博弈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两个阶段分为原创新阶段和再创新(累计创新)阶段,两个厂商分别为研发厂商和追随厂商。创新和再创新之间存在先后顺序且再创新必须以原创新为基础,因此,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在累计创新中,原创新的投资者也是累计创新的投资者,投资者维持在原创新水平会因为数字产品过时而丧失收益。创新活动不仅仅能够通过创新为创新者带来收益,而且创新活动会产生横向的技术外溢,因此,累计创新实质上是知识的纵向外溢过程。

假定在原创新阶段,厂商1(原创新厂商)取得了创新并申报知识产权,该厂商成为先行厂商;再创新阶段,厂商2欲在厂商1处获取创新成果(获取创新成功的途径:授权和盗版),通过授权的途径获得创新成果,厂商2必须支付授权费用K,而如果通过盗版形式获得则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但是面临着诉讼风险。由此可以得到双寡头累计创新博弈的扩展型(见图1)。

(1)情况1:原创新者“单独”再创新。

由于厂商2并不盗版厂商1的知识产权而选择退出市场,因此市场结构由寡占市场变为垄断市场。厂商1获得的期望效用水平为自身通过再创新获得利益与其他厂商的横向技术外溢、前一创新阶段的纵向技术外溢之和。由于厂商2退出了再创新竞争,因此横向溢出量为0。由于厂商1处于垄断市场结构中,前期成果可以在完全没有任何竞争压力的条件下和充足的时间内将前期创新进行商业化和再创新,开发的成功概率为λ=1。厂商的期望效用水平为M=(1-μ)A-I,因为此时创新企业并无成本压力,可以选择最小投资额,即I=I*。

此时,MA=1-μ>0,说明创新度越高为创新者带来的利益越大。况且投资者处于完全垄断的市场之中,最低的投资标准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垄断利润。完全垄断的创新厂商可以在第一时间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在充足的时间获取创新回报,并在第二时期进行累计创新,厂商的期望利益水平为M=(1-μ)A-I*+A*1,社会福利水平为W=(2-μ)2-I*。

结论1:由于Wμ

(2)情况2:原创新者并未授权,而厂商2采用了盗版方式并且与厂商1展开再创新竞赛。

厂商2从第一期研发的纵向溢出取决于μ的大小。厂商1的期望得益水平为M1=(1-μ)A2-I+βμA2+A*1,厂商2的期望得益为M2=(1-μ)A2-I+βμA2+A*μ。

两厂商都进行再创新的模式,类似于前述的所有人都开发的情况。此时,社会福利水平为W=7+2μ+4βμ-6α6。

结论2:此时,Wμ>0。说明社会福利水平会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即保护力度下降有利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原因在于纵向和横向技术外溢使得弱保护更有利于累计创新和知识传播。

(3)情况3:如果厂商1采取授权的方式,而厂商2通过正常购置知识产权进行再创新。

厂商2为此必须支付单位购置成本k。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M1=(1-μ)A2-I+βμA2+A*1,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M2=(1-μ)A2-I+βμA2+A*1-kA。

此时,厂商2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再创新许可,厂商2可以在未来的任意时期投入并进行再创新投资。因此成功的概率为1。此时类似于上述全部创新者进行投资的模式。因此社会福利函数为W=10-μ+4βμ-6α-3k6。

结论3:Wμ=4β-16。4β-16>0即β>14时,Wμ>0,说明当技术外溢较大时,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备性的增加,社会福利水平增加,因此应当采取弱保护形式;反之,如果β

(4)情况4:如果厂商1授权厂商2,但厂商2并未接受,而采用了盗版并再创新的方式进行累计创新。此时情况类似于情况2。

3.3对均衡解的分析

对情况1至情况4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网络外部性、技术外溢特征对社会福利和企业收益进行分析,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与创新补偿激励相容的原则,找出数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倾向。表1不同情况下的社会福利比较

说明随着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备程度的增加(变大)会降低社会福利和企业利益水平,是激励相容的。情况2和情况4,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备程度的增加,企业的收益会减少,而社会的福利会增加,即激励不相容。情况3并不确定,Mμ

结合网络外部性,AC>0,Aa>0,An>0。当网络外部性、非线性定价能力以及市场规模越大时,激励相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强化社会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一致性,而激励不相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加剧社会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说明兼顾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不同数字产品适用于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1)当厂商1未授权其他企业累计创新时,比较在不同的技术外溢程度、最低投资标准、投资回报率下的社会福利水平,如图2。通过图2比较发现,如果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应当在寻求上述两条社会福利曲线的上包络线,其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设为μ*,当μμ*时采用弱保护形式。①通过图2-a与图2-b比较,外溢程度β的增加会扩大弱保护的使用范围;②通过图2-a与图2-c比较,创新的最低投资水平越高,弱保护形式更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③通过图2-c与图2-d比较,投资回报率越低,强保护形式更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

(2)当厂商1授权时,比较在不同的外溢程度、最低投资标准、投资回报率下的社会福利,如图3。

当βμ*时,进行弱保护甚至允许盗版更有利于社会福利提高;当μ

当β>14(即外溢效应较大)时,比较图3-c和图3-d发现,μ>μ*时弱保护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而当μ

4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与传统创新相比,数字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和由此导致的市场排他性能力,确立知识产权应当从排他性权利转向竞争性的占有权;由于数字产品存在技术外溢,从社会福利视角看应当相机抉择地进行适当的保护;为了实现数字产品的创新保护并保障社会福利与私人利益的激励相容,应当在技术外溢程度较小的数字产品上采用强保护;而在外溢程度较大的产品上,由于其激励不相容,应当寻求社会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即在保障创新补偿的条件下,尽量通过弱保护形式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4.2启示

(1)结合网络外部性进行数字产品知识产权立法。第一,由于网络外部性,数字产品创新者可以获得一定的排他性所有权,知识产权不应继续赋予排他性权利。数字产品创新者缺失的是竞争性权利,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和商业秘密法等法律在竞争性控制权方面的效果非常明显,应加强这些法律在数字产品知识产权中的运用;第二,版权和专利权虽然能够为数字产品知识产权找到合理依据,也能为数字产品创新保护提供思路,但其赋予的是排他性权利,传统的三维保护框架对数字产品并不适用。因此,应当结合版权、专利权、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商业秘密法等法律措施对数字产品知识产权特别立法。

(2)结合技术外溢和网络外部性特征,构建不同数字产品的知识产权。第一,不同类型的数字产品网络外部性和技术外溢程度不同,需要的保护力度和保护形式也不尽相同。英美法系国家采用案例形式针对数字产品侵权案进行判决,能够有效地结合技术外溢和网络外部性特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数字产品进行保护,但未考虑数字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和技术外溢特征,实施效果较差;第二,数字产品知识产权采取什么样的保护力度应以激励相容为准绳。在未授权情况下,强保护模式能够兼顾社会利益和私人利益;在授权的情况下,采用强保护还是弱保护取决于技术外溢度。对技术外溢较小的数字产品,强保护能够兼顾社会福利和私人利益;但技术外溢较小的数字产品,在提升社会福利时往往会损害私人利益,构建知识产权时必须在二者之间权衡。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1.

[2]夏皮罗,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 153, 161-162.

[3]兰德斯,波斯纳.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1-45.

[4]奥兹·夏伊.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51-171.

[5]Soon-Yong Choi,Dale O.Stahl,Andrew B Whinston. 电子商务经济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145-176.

[6]Katz M, C Shapiro. 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 75:424-440.

[7]Liebowitz Sanford J,Margolis Stephen E. Network Externality: An Uncommon Traged[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 8(2):133-150.

[8]Liebowitz Stan J, Stephen E Margolis. Are Network Externalities a New Source of Market Failure[J].Research in Law and Economics, 1995,17(1):1995, 1-22.

[9]Arthur W B.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 and I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J]. Economic Journal,1989,99(3):1989, 116-131.

[10]Oz Shy.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M]. MIT Press, 1996.

[11]Farrell J, G Saloner. Standardization, Compatibility, and Innovation[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5,16(1):70-83.

[12]马旭东.网络背景下数字产品创新机制与知识产权设计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89-121.

[13]W Cohen, A Goto, A Nagata, et al. R&D Spillovers, Patents and the Incentives to Innovat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 Research Policy,2002,31:1349-1367.

[14]Bruce H, Kobayashi Michelle Burti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Antitrust Limitation on Contract Dynamic Competiton and Public Polic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ntitrust Issu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数字技术;应用;创新

1.数字技术对于电气自动化的意义

作为国家经济的关键行业,电气自动化不但是科技前进的前提,而且还是产业化的关键依托。由于科技高速前进,该项工艺被大量的用到自动化行业之中,它在具体的运作的时候,有非常多的特征,比如很好的实践性等等,而且还可以切实的提升自动化能力。现在,该项工艺已然被大量的用到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机网络通信等方面,将数字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系统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辅助计算机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数字技术不仅能辅助计算机进行检测、管理、制造,同时也能辅助计算机对电气自动化进行维护。数字技术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能够提升活动的灵敏性特征,而且非常的精准,和光纤网的有机融合,可以切实的提升自动化的实效特征。除此之外,数字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智能化使用和检查,进而切实提升通信水平,便于更好的开展决策。而且,还可以切实提升标准化能力,保证构造非常的清楚,而且能够降低费用,确保自动化的品质合乎规定,换句话讲,把它和自动化合理的融汇到一起,可以使得其在多项行业中获取优秀的成就。

2.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2.1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可靠性

数字技术所采用的是技术先进的智能化电气系统和网络系统,随着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减少了很多传统的复杂、多余的设备,使操作简捷、准确,而且伴随着光纤网络与数字化互感器的使用,也进一步提高了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有效和安全,实现了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

2.2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操作性

数字技术应用简便,只需要通过计算机指令,就可使操作流程自动化进行。同时,数字技术具有识别和判断的功能,并且逻辑化强,能很好的对信息数字量与模拟量进行识别,也极大的减少了电气自动化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浪费。在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高效和高速,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数控类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使工业生产的生产周期缩短,并且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3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性价比

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一方面极大增强了通信能力,提高了标准化程度,丰富了决策信息量,使电气自动化结构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对电气自动化中自查、自诊、自用功能进行了保障,提高了企业生产与控制依据。可以说数字技术的应用既节省了成本,也保证了质量。

3.数字技术在自动化中的创新

现在,该项技术借助于它自身的优点在自动化领域中获取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前进。不过它在具体的运作的时候,还是面对很多的局限性。因为它的运作时间不是很久,现在还缺少全面综合的规定,而且没有综合化的人才,所以影响了其在领域中的功效。虽说我们国家的该项技术在当前时间段已经朝着非常先进的层次迈步,不过由于它的智能化的性质不是很高,导致其在具体运行中的智能化水平也受到影响。由于时代高速前进,领域对于该项技术的规定会不断的变多,假如其无法有效地进步的话,将不能合乎行业发展规定。所以,应该适当地进行创新,进而带动电气行业进步。一般来说,要想开展好创新工作,就要切实的按照如下的要素来进行。

3.1保证安装活动智能化

为实现智能化安装,可以将光纤技术融于电气自动化应用中。在实际连接时,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和间隔层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以实现双重设计终端操作,其中一部分配置主要用于对跳闸、现场信号传送和测控遥控的全面保护,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合理利用这种双重功效以及进一步加强电气自动化的可靠性。此外,还应该对电气自动化程序接口进行完善,设置PC自动化平台并与ERP和MES系统进行连接。为了更好地进行连接,通常将TCP/IP作为通讯标准,使程序接口更加标准,在满足用户对软硬件数据需求的同时,也能显著提升层面通讯质量和智能化效果,从而更好地解决PC平台自动化问题。因此,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时,应该做好智能安装工作,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保证电气自动化有序进行。

3.2使得程序化活动更加的合理

调度命令是完善程序化操作的前提,而在调度命令前应该先将审核后的票据存在电脑上,并在实际操作中设置人工界面,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闸刀、开关等设备的设计工作,进而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为了确保系统功能,可以先对其进行模拟预演,使其达到默认识别或自动操作状态,从而在无工作人员在场时,也能完成系统操作。为了将数字技术更好地应用到电气自动化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完善开放化、信息化管理,使信息处理更具综合性,并将其与网络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实时自动控制和程序化操作。为了更好实现和完善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控制中应该与外界建立合理搭接,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系统操作优势对系统进行分类控制,以便更好地促进电气自动化工作的开展。所以,在开展程序化活动以前的时候,应该认真地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不但能确保它的功效得以实现,而且还可以确保信息化等要素的取得,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3.3使用虚端子

虚端子GOOSE在电气自动化中有重要作用,在智能终端和测控装置间的信息交换过程中广泛使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虚端子可以对全站线路、母线、开关和主变进行控制,以更好实现装置之间的通信,而且还可以运行跳合特征,从而更好地保护测控遥控装置和连闭锁功能的间隔层和实现变电站的远程控制。另外,虚端子GOOSE也能对传统的二次回路进行相应改良或替代。在具体活动里,它不但可以管控信号,变更档位,同时还能够检测气温,进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控信息。要想保证数字化科技得以有效地发挥功效,还应该对装置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发展,进而体现出其功效,最终带动行业进步。在具体活动中,它会将体系当成是参考内容,开展合理的设计工作,进而能够有效管控终端,不过,它规定得有智能化作为前提。所以,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时,应该使用虚端子GOOSE,以便更好地实现终端智能控制,确保自动化活动得以有效的开展,进而带动行业的全面进步。

4.结束语

由于社会不断的前进,对于自动化的规定不断的更新,以往的自动化早已不能合乎当前的规定。由于数字信息的发展,在很大的层面中符合了自动化的规定,把它们融合到一起,可以帮助电脑体系开展综合化的检测以及管控,同时还能够降低费用,对于带动行业进步来讲,意义非常重大。由于技术高度进步,其应用特征必然会获取更加深入的进步,进而可以更加有效地符合行业发展规定,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学智.工业电气自动化中数字技术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2(08).

[2]程福顺.基于数字技术的电气自动化创新途经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7).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4

关键词: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区;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3-0191-02

一、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巨大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市场,但我国的工科教育从理念、机制到教学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和产学脱节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科人才的质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发生了不少积极变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程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显得很不适应,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这种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调查,不少现代企业对国内培养的工程本科毕业生评价是:学生独立性强,思路开阔、时尚、知识面广;但脱离工程实际,专业知识不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浮躁,工作责任心、事业心弱,急功近利;学生熟悉工作须在企业工作3~4年左右。所有这些都为高等工程教育敲响了警钟,需要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办学机制、师资质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

二、创新实验区教学改革的思路

1.在办学理念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育人作为实验区的根本,把质量作为实验区的生命,把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动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2.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基础扎实、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建立“企业全程参与、校企紧密合作、产学研融合”为主要特征的、面向区域经济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在教学改革上,充分调查分析社会对“数字化制造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新要求,结合现代企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突出学生“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展研究型学习;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实施教学制度创新,探索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建立以应用能力考核为主导,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开放式多元化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4.在专业与学科建设上,依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数字化制造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促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部级特色专业内涵建设和协调发展,形成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框架的学科―专业―课程(课程群)建设格局,确立“适应市场,凸显特色,打造品牌”的学科促实验区的建设思路。

5.在实验区实习基地建设上,加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数字化制造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使实验区学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实验占主导地位,为实验区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进行“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验、实习与创新活动的机制和平台。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切实提高实验区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6.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按照“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建设思路,建立包含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科研机构研究设计人员等在内的专兼结合的多元化师资结构体系,增强教师面向产业、面向企业、面向工程实际的意识,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熟悉生产现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促进教师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不断完善引才、留才、用才的良好工作机制,建设一支适应培养“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的师资队伍。

三、创新实验区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改革共识

在充分调研和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实验区对“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了如下共识:

1.现代工业的发展既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既需要科学家和工程研究人员,也需要大批量的工程师和工程应用人员。本实验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专门人才、是工程师,是有特色有特长的工程应用人才。

2.工程教育必须与工程紧密结合,必须向工程回归,必须走进工程,而不能脱离工程,必须重视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忽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必须加强校企紧密联系,必须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3.要提高本实验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必须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工程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会做、会创新,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区人才培养必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做到基础扎实、能力显著、素质优良,同时,人才培养必须要有特色,这一特色就是“数字化制造技术”。按照应用型工程教育的思想,实验区对机械工程学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与整体优化,根据机械制造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加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环节,将“产学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数字化制造技术”系列知识形成、应用为导向和主线,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工程实践与实验、工程项目设计三大板块的有机融合,构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课程和教学体系。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按照先进的工程应用教育理念,结合实验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现有教学过程和方法,主要举措有:

1.改革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和我校的实际,实验区调整教学计划,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教学的比例,加大“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践教学比重,将理论讲授融入生动形象的实验和设计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优化教学体系,重视将“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使其更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使毕业生更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2.开展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试点工作。为使学生能够全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和实践能力,实验区正逐步开展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系列课程,考查学生上课情况、作业、实验、平时考试、期末考试及课程设计等环节,综合作为其最终考核成绩。

3.开展毕业设计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工作。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供条件与空间。设立“数字化制造技术”方面的开放性课题,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组成团队来参与完成项目;鼓励学生到意向就业的企业做实际课题,由企业的工程师和学校的教师共同指导;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逐步将毕业设计变成教师为主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项目构思、设计、制作和运作的一个教学环节,并且密切与工程实际项目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4.将取得“数控加工中级技能证书”作为实验区学生的必修内容之一,突出工程动手能力培养。

四、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校内实践情况

1.项目成果已在机械工程系2006、2007、2008级学生中进行了推广与应用。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在省工科高校第二、三届先进制造技术与创新制作大奖赛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在2007年“广茂达杯”全国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两个二等奖、2008年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08年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2.带动和促进了教学改革与研究。结合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先后承担了《地方院校应用型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等省、院级教学改革项目13项。

3.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走高。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98.8%,其中协议就业率93%,就业质量在全省同类高校排名前列;2008年研究生考试达线33人(录取27人),为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1%,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二)校外交流与社会影响情况

本项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省有关会议上交流,已成为我校“数字化制造技术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点、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建设点和特色专业建设中,体现学校定位与办学思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性成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2007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遴选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在2008年5月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参考文献

[1]卜云峰,侯志伟.本科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3).

[2]龙春阳,赵阿勇,周圻.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专业人才[J].教育探索,2009,(2).

[3]张少文.校企合作“定制式”机电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9,(3).

[4]宋义林,刘琳.机械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6).

[5]李泽蓉,谢永春,周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6).

[6]管天球.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5

【Key words】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reform; EDA technology; “Pocket lab”

0 前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它以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为基础,注重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应用。随着以集成技术为代表的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涌现许多基于“数电”的新课程,诸如DSP、FPGA、嵌入式系统设计,它已成为许多后续课程必不可少的主干课[1]。国内外知名高校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实践,引入了项目驱动式、多元化、信息化、启发式等方法和手段,全面推动该课程的建设和发展[2-3]。本文结合我校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下称本专业)的2013人才培养修订方案,从“数电”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做了几点探索,以求能更好地开展“数电”及后续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电子设计与应用人才。

1 课程改革的背景

传统的电子类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第三学期开设“电路分析”,第四学期开设“模拟电子技术”,和第五学期开设“数电”。这种传统的教学体系实施了很多年,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很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教学计划中“数电”课程学期时间上靠后的安排,导致后续FPGA、单片机等实践性课程进一步推后,嵌入式系统设计等专业性课程甚至安排到大四学期,而这些课程在当前电子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起步太晚,专业知识又接触太迟,使之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电子系统和综合应用知识,导致学生“纸上谈兵”、“一知半解”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影响了专业教学效果和专业评价。这种现象,目前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

早期,我们已经将“数电”课程前移到第四学期,与“模电”并列开设,使学生能较早地进入电子系统设计领域,参与到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相关活动中,大大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为本次课程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部分课程时间安排和内容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式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工程实践训练环节还需加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修订2013人才培养方案的机会,我们大胆地实行本次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对数字电子技术及相关课程设置做了大幅度调整,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2 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2.1 可行性保障

“数电”课程注重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与“电路分析”、“模电”紧密衔接,又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数字电路以逻辑代数为理论基础,不需要考虑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特别是引入EDA技术之后,将电路设计与软件程序设计结合起来,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编制程序来完成传统的电路手工设计,方便、快捷、易懂,为我们将“数电”课程进一步前移之第二学期,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后续开设的“工程认知实践”、“FPGA系统设计”将进一步对此知识进行吸收、巩固、深化,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我们“数电”教研组成员有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中青年结合,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都较合理。成员长期以来一直担任该课程的主讲和实验教学工作,编写过多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报告等教学资料。部分成员具有10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验,并多人获得该课程的校优秀教学质量奖,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理论的深层把握、实践的动态验证以及相应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上都有着可靠保证。

2.2 基本思路和目标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对本专业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认真的思考,对“数电”课程教学体系重新构建,确立了本课程改革的指导思路:

(1)如何有效的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让学生提前进入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训练阶段,是本课程改革的重点和目标。

(2)“软件先行,以软带硬”,这是本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将“数电”课程提前至大学第二学期开设,学生没有先修“电路分析”、“模电”,缺乏电路、器件等方面基本知识,如何有效地教与学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一种考验。我们着重引入EDA技术,脱离传统的以电路结构为主的模式,利用HDL语言和QuartusⅡ软件加强学生对数电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的学习。“软实现”为主,“硬测试”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3)优化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调动学生拓展思维、积极探索。

3 课程改革的实践

3.1 课程群的开设时间设置

将“数电”提前至大学第二学期,构建新的本专业教学体系,这是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将“数电”提前至第二学期开设,超前于“电路分析”和“模电”。诸如“电子认知实习”、“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FPGA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和“DSP”等应用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紧随其后陆续开设。这就大大提前了培养学生电子设计与应用能力的时间,有望在第二学期结束的暑期,学生就能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等活动。这种实践性能力的获得,比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至少提前2~3个学期,学生能提前为未来的学习和实习打开充裕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就业准备空间,其意义是重大的。

3.2 “数电”教学内容的优化设置

由于“数电”开设时间大大提前,“数电”课程内容须作调整。减少对前期电路基础知识的依赖,将逻辑门电路相关内容大大简化,去除复杂的CMOS、TTL门电路内部结构分析,只作逻辑门电路的特点、性能、参数等概念性介绍;大量增加了利用HDL语言描述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让学生学会编程实现数字电路的方法;同时去除和调整了存储器、555定时器、D/A与A/D转换器等内容;引入EDA和FPGA技术,弱化学生对电路基础知识的依赖,充分利用HDL语言,实现常用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从而达到“软件先行,以软带硬”目的,并有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3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3.3.1 优化教学内容,将EDA /FPGA技术引入课程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应用,同时积极地把EDA 技术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入Verilog VHDL 硬件描述语言,将Verilog VHDL 语言及其应用贯穿于“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章节,使Verilog VHDL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与数字电路理论与应用密切衔接,实现“软件先行,以软带硬”的教学效果。

实验课程中,去除基于74系列器件的低层次简单设计内容,将FPGA 技术全面引入到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总共安排13个实验项目,其中7个是基于FGPA的复杂数字系统的设计,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3.3.2 开放实验室与“口袋实验室”相结合

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对学生全天开放,实验教师定期实时指导。此外,推行“口袋实验室”,进一步了扩展实验空间,解决了实验时空局限性的问题。学生可以租赁或自购便携式实验系统,随时随地将课程中的实例、实验训练以及自己的创意设计在系统上运行,充分打开自主学习空间[4]。

3.3.3 第二课堂教学法

开辟第二课堂能对课内内容进行深化总结。第二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口袋实验室”,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布置课外实践训练作业,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不同的设计型与创新型的实验,演示最终结果并提交相关及实践报告。教师则利用答疑时间给予原理和方法指导。

3.3.4 改革效果

本次改革方案已经在12级本专业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及数字电子系统设计的兴趣明显提高,大多数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要求,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大幅度提高,课程考核通过率达98%以上,实践考核100%通过,课程总体评价优秀,很受学生欢迎。此外,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创新计划及各种电子设计竞赛的积极性明显提高,12级本专业学生加入我院电子协会的达80人数以上,并加入了教师组织的电子设计兴趣小组,部分学生参与了201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取得了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6

关键词:数字化;艺术设计;问题探析;艺术文化

数字化艺术设计凭借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的、大范围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但我国目前在数字化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还比较欠缺,依然停留在起始阶段,使得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广泛应用与之不相适应。而只有对数字化艺术设计实施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才能够构建起科学的数字化艺术设计理念,也才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艺术创作,数字化艺术设计的价值与魅力也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

一、数字化艺术合计的主要价值

(一)互动价值

数字化艺术设计注重创作者与受众者间的互动关系,极大的拓展了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受众者对作品的反馈信息,能够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改进意见与创作思路,从而提升创作水平。传统形式的艺术设计创作者虽然也比较注重受众的反馈意见,但由于受到沟通技术的巨大限制,致使多种信息的互动显得十分的缓慢,因此,受众者给予作品的各种宝贵性意见也无法及时的被创作者得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设计水平的提升。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受众者的各种反馈信息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平台的支撑下,相互传递显得十分快捷与方便,这种及时的、直接的、简便的信息互动,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传承价值

数字化艺术设计有着传统艺术设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能够对整个艺术实施全方位的改造。通过数字化艺术设计可以重复拷贝的特征,创作者就能够对整个艺术作品实施改造与拷贝,这样不但可以将原创的作品形态进行保存,而且能够创作灵感、受众喜好等的需要进行各种改造,即使得全新的艺术作品形态成为可能。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等途径还能够实现艺术作品的国际性共享。尤其重要的是数字化艺术设计可以让世代人们观赏到前人所留下的各种艺术作品,能够为后人提供创作资料与创作思路,实现了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用价值

数字化艺术设计密切了艺术设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数字化艺术设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艺术设计通过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功能更为凸显,诸多人们在数字化艺术设计实践过程中所学到的技能,将会对其生活、工作与学习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艺术设计只有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才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也才能够发挥自身的意义。

二、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

(一)单一化的应用方式

我国在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应用方式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单一化现象比较严重,其中尤以数字化的民俗艺术设计更为明显,即通常附属于对古书籍、遗产、古文物等“博物馆式”的展示上,例如北京市的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就设有数字艺术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对相关艺术品资料的信息收集,国内各种大型博物馆也相继投入了相关设备实施数字化平台的创建。然而,全面的、深入的民俗艺术研究,以及直接为民俗艺术所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却没有。

(二)重技术轻创作

从表现形式角度去看,数字化艺术设计运用的是高新技术,在制作工具、创作形式等方面显得十分独特且新颖,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发展态势。然而,设计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却过于注重技术,对艺术创作的本身则表现不够。

(三)本土化过于欠缺

本土文化是国家在发展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体现。普遍性与传承性是本土化的主要特性,但是,我国数字化艺术设计的本土化特征并未的到充分的体现。这对我国艺术设计的特色化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数字化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

(一)技术分离与艺术成熟

艺术形式的必经之路就是从实用到审美的过渡,数字化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必将会经历这一过程。比如,Microsoft Frontpage以及Macromedia Dreamweaver等一系列软件研发与应用,使得数字化艺术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的分离成为了可能。而在将来的艺术设计中,技术必将退至到幕后由专门技术工作人员负责,而展现在受众面前的则是设计者与艺术家的思想、感受与创造。另外,网络设计的艺术性也将不断普及与提升,这是艺术发展成熟的最终结果。

(二)数字化优势更为明显

交互性作为数字化艺术设计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将来网络图形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航向。交互性表现在网络图形界面上,界面设计是数字化艺术设计交互性的重要体现。而交互性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人性界面的设计,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延续性与系统性作为数字化艺术设计的重要优势与特征,目前依然处于卖点与创意的初级阶段,换而言之,就是并未发挥真正的优势功能,所以,这是数字化艺术设计创新发展的目标。

(三)形态的根本性转变

技术在于创新,艺术同样也在于创新。数字化艺术设计目前依然是信息的数字媒体形式,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必将实现数字化技术的根本性转变,即成为我们所需要的数字化产品。这里所指的数字产品并非目前的数字技术产品,例如MP3、DVD等产品,而是以数字形式存在于数字设备与网络中的真正虚拟产品,这将是数字化艺术设计的最具突破性的转变与发展。

计算机、新技术以及网络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数字化艺术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功能与价值,使其具备了诸多传统艺术设计所没有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表现形式与互动沟通形式,能够对已经完成的设计作品进行随意性的修改,包括便捷、快速的传播途径,都充分的表现出了数字化艺术设计适应时展的特征。新科技手段的利用,使得人机互动、动静结合的艺术设计形式成为了现实。

参考文献:

[1]王雪艳.数字化艺术设计研究[J].作家杂志.2012(06)

[2]陈恺恺.数字化艺术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09(06)

[3]张兰.关于数字化艺术设计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11)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7

关键词 技术 艺术 融合 实践教 学体系

中国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今天,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正面对越来越丰富的以数字为载体的信息。比如我们体验着3D游戏创造出的虚拟世界,感受着数码大片带给我们的极限刺激,或者在工作中传输电子合同、发票、交易记录等等,这些都是数字媒体的不同表现形式。数字媒体使得我们可以用原来不可想象的方式进行交流、生活和工作。专家预测,我国目前的数字媒体人才缺口达15万。

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北京师范大学肖永亮教授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数字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及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中采用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中对数字媒体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文化为体,科技为酶”是数字媒体的精髓。

数字媒体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以高科技与文化相融合为特征的数字媒体公司发展越来越迅速,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之势相对的是,数字媒体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大量缺乏正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里面既包括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又包括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两者的研究方向截然不同,但又有紧密的联系。现在国家支持文化产业,而数字媒体人才就是直接为这一产业服务的,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更是抢手,严格来说,从今年开始,浙江大学才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形势很好;另外,还有一些社会类办学学校或培训机构在作某个方面技能的培训,这些培训学员综合素质和高校学生有一些差别,相对来说创新能力要弱一点。针对这一现象,合理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非常重要。

二、培养目标的确定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他们支撑的学科平台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浙江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旗下,并有国家重点图形图像实验室作为技术支撑,它的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艺术素养、具备管理素质和领导才能,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制作与设计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将学习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的基本训练,将具有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本专业在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中将设置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模块课程,两个方向修读同样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在选修课上则各有侧重。”

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传媒类院校,以影视艺术学科为主,2004年升为本科院校后,形成以文、工、管为主的传媒类院校。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动画学院旗下,形成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相融合;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的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制作,以及其它在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去影视、数字娱乐、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等单位。本专业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兴趣,手机游戏将作为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江苏有一所三本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为各大门户网站、网络公司、电视台或电台网站、广告制作公司、电子音像出版社、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公司、电脑视音频娱乐产品开发与制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开发与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编程技术,能进行网站整体形象设计与策划、网络动画、网络广告、网络视音频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我们对具有数字媒体专业背景学院的学科进行分析、归类,根据不同学校专业布点情况,数字媒体类专业分布在以下学科:

即理工/电子信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文学,艺术类(数字媒体艺术)、管理类和计算机专业类(数字媒体技术)。其培养目标依据不同学科背景,结合各自特点,为社会相应的岗位培养所需人才,实现多层次、交叉互补立体化的培养目标。

二、为夯实基础,采取分阶段培养构想

根据学生自身水平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等不同情况,我们规划了分阶段培养目标,提出以下图例的培养方案:

1 人文素质型培养方案

按不同学科统一安排一年级教学。针对大多数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现象,在一年级加大人文素质课程教育。这是面上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强调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能力。学习的课程模块有:人文社科类、科普技术类、艺术鉴赏类等,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人文素养。

2 专业发散型培养方案

一年级以后,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长,他们在可选范围内选择各自的专业。但是每个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有一个相对界定,学生需要了解专业。此阶段重点需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为拓宽专业打下基础。在此阶段又可分成类,一类是学习型的学生,可按继续学习方向努力来培养;另一类是发散创新型学生,其教学方法以开放式项目的开发、研究为引导,以创新项目来驱动。这部分学生人数约占30%左右。

三、构建技艺融合,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分阶段的培养方案,必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与之配套,设计才能落实。我们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技艺融合、立体的架构(见下图)。

纵向表示按阶段按知识课程链排列,逐步深入,照顾了知识的阶梯性;横向表示开设课程性质和课程开设学期。通过广泛开设选修课和开展创新活动,从而照顾了知识的广度、深度,兼顾相关专业关联模块的学习。从学科背景拓宽、创新能力培养来看,搭建了好的平台。形成了纵横交错互为补充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灵活地选择定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

题,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素质要求

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有别与其它专业,它突出的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表达、表现与创意相结合,属于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人群。在素质要求方面,重点关注下几个方面:

1 “三创”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创”是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属创新教育的三要素。一般来说,创新意识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思考过程,是获得创新成果的必由之路;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必然结果,是从事各种创新活动的能量保证。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大学生创新能力处在普遍偏低的状态。从2009年毕业生答辩情况来看表现比较突出: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不少学生牢骚满腹,唉声叹气,对自己缺乏信心。二是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三是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不少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问、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五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有些人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

2 “三创”人才素质定位

“三创”人才素质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素质要求。

(1)创新意识是指每个人对创新的认识、要求、欲望和激情,反映了要求创新的迫切程度。人与人之间的创新意识差距很大,没有统一的模式。一般来说,每个人创新意识取决于个人的“本能”和“技能”,本能是先天性的,但技能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人们在各种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以及前人的指导、培养下逐步提高的结果。对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于整个教学实践中,其中教师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者和挖掘者。

(2)创新思维是每个人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必须依赖的思想基础,包括思维的基本类型和具体的思维模式等。人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所说创新思维包括分散与集中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与灵感思维等等,都是人们长期研究的结果。但具体应用到某个体的实践中很难说清楚是那种思维在起作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在形成一种“习惯思维”模式,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早签到、统一早读、统一息灯等等,给学生带来的是服从和本应如此的思维定势,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新能力是创新实力和创新能量的象征,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伴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新媒体行业给学生提供许多创新能力培养机会,比如国内外的新媒体作品的比赛,几乎每月均有,组织机构层次各异,尽管行业认定标准不统一,但就机会本身来说,施展创新能力的平台多样,只要积极参与,都会有好的收获。现在有条件的学校在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赛事。并免费为学生提供制作工作室,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学生提供极好的发展空间,也加强了师生的交流。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8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数字媒体 教学体系

一、引言

高等教育中的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顺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是信息学科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的新方向,是当今最前沿的、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宽口径应用型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是文化、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在艺术创意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从业人员要具有创新意识。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更迭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它还需要创作人员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全新的认知与判断能力。也就是说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不但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数字技术能力,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开阔的艺术创作思维。只有具备应用实践技术基础,创新性才能得以发挥,如虎添翼。

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国内外不少高校重视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在人文艺术素质提高的同时,加强学生面向网络、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得了可喜的成果,大大推动了数字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究其成功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字媒体专业应用性强,实践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将项目或完整案例分解为多个局部案例,对应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案例精讲理论和方法,通过课内实践基本掌握局部技能点。

2、加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数字媒体专业应培养学生较强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同时具有艺术鉴赏基础,从而使学生既具有计算机数字媒体专业设计和制作能力,又具有艺术创意能力。

3、个性化培养方式灵活。各个高校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范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学校按照自身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选择进行特色教育。

但就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现状看来,传统的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实践教学缺少层次化。而数字媒体专业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是一个复合交叉专业,因此,人才培养更应该循序渐进,按照由低到高、由基础素养到专业技能再到创新能力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培养厚基础、强实践的应用创新型数字媒体专业人才。

三、基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的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数字媒体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案例设计。对每门主干课程,要将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相结合,设计一个囊括该课程主要理论、算法、原理和软件操作技术或编程技术的综合案例,将这些案例作为主线构成数字媒体基础实验项目和应用实验项目。学生在实现该项目的过程中,可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2.围绕综合案例开展新型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可将案例分解成与各个主要知识点对应的小模块,教师讲解每个模块的实现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并将每一模块都设计成可专项训练的实验项目,学生自主完成各模块并最终整合成整个案例。

3.将案例教学与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各类科技竞赛相结合。可将案例与齐鲁软件大赛、ACM大赛相结合,案例中涉及这些大赛所需的知识、获奖大赛中的题目作为案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基础实践项目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教学实践体系也将不断改进。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跟踪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趋势与企业需求的新变化,不断完善我们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琪男 廖玉 龚秋华 佟小娟 王继军 面向应用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09,(18)。

[2]尹文龙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23―27。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9

关键词:数字媒体;水墨;数字化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数字技术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潜移默化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当然不乏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表达手段,正日益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受到了数字技术的影响,在近年来平面设计作品或是广告宣传片中无论是以二维或是三维技术来完成的设计作品,表现形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而水墨作为设计创作中的视觉元素则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和人们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新的诉求。将传统水墨与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融合,使传统水墨在当代有了新发展。

那么,如何在数字媒体语境下使用数字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更好的发展水墨艺术,如何运用数字技术介入到水墨作品的创作中,以丰富水墨创作的语言和形式。包括将现代视听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动艺术、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等数字手段作为表现语言应用于水墨创作中,而且综合水墨艺术的形式语言、情感、文化等等因素,通过系统地分析与归纳,使水墨创作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展示。

一、水墨表现语言的当代性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水墨画的数量众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从文献的记载和现存实物资料的显示,水墨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唐代时期就已经形成,并且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与进步,水墨画俨然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样貌,作为设计上的元素被频繁的应用到各个领域。

著名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所创作的许多作品中都把传统的水墨最为视觉元素应用到设计之中,在其大量设计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的精妙阐释。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到2010年已经成功举办七届,双年展力图较全面展现水墨艺术的当代形态,研究传统水墨画在当今文化与技术语境下的生存和转型的问题,探索其传承和革新的新途径。推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水墨不断地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

“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是广而告之合众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在今年为央视广告部创意制作的一条形象广告。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还使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结合,创造出一场视觉盛宴。水墨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它代表了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结合,本身就是突破传统,赋予中国文化以新的生命力。“相信品牌的力量水墨篇”有力地诠释出品牌打造过程中“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内涵。虽不能说后无来者,但到目前为止,这种极致的表现的确称得上前无古人了。

CCTV新闻频道《奥运来了》栏目采用数字技术手段制作了特色鲜明的宣传片,将节目主持人、奥运项目与中国传统意象元素相结合,运用水墨的效果,渲染出浓郁的中国特色奥运风格。

中国水墨的数字化表达是数字艺术领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将传统的水墨艺术风格引入到丰富的数字媒体世界中,促进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二、水墨的文化性

尽管水墨画以其清新脱俗的表现技法,赢得了部分西方艺术家的些许赞许,但从国际上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水墨一直处于边缘位置,由于东西方艺术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的差异,西方人认为水墨画不仅是“非西方“的文化他者,甚至是一个与当代文化没有多少关联的“过去时”。当下的传统水墨又该如何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向世界推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

水墨画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不同于讲究光效、色彩、体积等对客观世界再现效果的传统西方绘画,水墨画注重抒情写意,追求笔墨情趣、浓淡等境界,这只有东方水墨的“水之晕”与“墨之染”才能出此效果,因为固态的油彩一经落上画布,就已经凝滞了,那种微妙与奇妙的水墨变化只能独属于东方。

三、研究水墨艺术语言的意义

数字媒体语境下水墨的数字化表达,主要是指如何运用数字技术介入到水墨作品的创作中,以丰富水墨创作的语言和形式。包括将现代视听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动艺术、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等数字手段作为表现语言应用于水墨创作中,而且综合水墨艺术的形式语言、情感、文化等等因素,通过系统地分析与归纳,使水墨创作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展示。对于当下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水墨艺术的数字化表达的深入研究,不论是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是在艺术设计方面都会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1、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数字技术的不断提高,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水墨效果的制作,不仅能够更为广泛的传播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水墨,同时更能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语言。

2、对水墨效果的数字化风格再现,为水墨效果的制作和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手段。从而打破传统水墨画的局面。

3、数字媒体技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和人们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新诉求。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地丰富了数字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段。

数字媒体技术为水墨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将艺术与科学、传统与未来进行有机融合与沟通,进而推动水墨艺术创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结束语

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声音,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艺术内容与形式不断被刷新不断被颠覆而重新定义的时代,水墨亦然。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水墨表现语言不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还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在当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艺术下的水墨动画拓展了传统水墨的表现语言,尤其是三维动画中表现了更丰富多彩的水墨虚拟世界。通过强大的表现力创建水墨形象和动画,在利用数字后期制作进一步表现水墨的干湿浓淡,虚实变化。三维水墨不仅拓展了三维的画面语言,而且表现出传统水墨所不能创建的运动空间,这将是现代水墨动画的一个发展趋势。水墨表现语言的当代性价值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我们只有不断的去实践、去探索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谢梅 《水墨手语》.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08

[2]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1

数字技术与创新篇10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数字技术;传统艺术;融合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源于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在视觉表现方式上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突破了传统艺术形态,改变着人们的艺术观念和艺术传播方式。

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可谓是最时尚的境域了,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新媒体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与此同时,它对艺术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深远的,随着当代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新媒体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了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与尝试,在艺术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思潮——新媒体艺术。

1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新媒体最早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欧美,随着电视机在美国的普及,美国也是最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拍摄的国家,因此,录像也就成为新媒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到60年代末,便携式录像设备逐渐开始被艺术家用于艺术表现之中,出现了最早的新媒体艺术形态,随后,实验电视节目的出现也为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成长的土壤。进入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更加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传播形式。如:继2001年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之后,2006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提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 21 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形态已经引起当代艺术家与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较成熟的作品和新媒体艺术家。1996年9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展览,这是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个展览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和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数字艺术开拓者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后来,该展览被定位为中国当代新艺术中的重要里程碑。

1.1 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的界定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的外延也不断扩大。全球最具规模的艺术网站——根茎网(http:∥)的创办人马克·崔波(Mark Tribe)在1996年对新媒体(New Media)进行了界定,把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 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作品作为了新媒体的统称。而新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从传统艺术中派生和发展出来的,它不同于绘画艺术、装置艺术、人体艺术、环境艺术等艺术形态,它是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呈现、传播、鉴赏和评价的艺术形态。

新媒体艺术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数字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空前发展与日渐成熟,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很难为新媒体艺术做一个准确的界定,新媒体中的“新”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性的形容词,更新的东西出现后,新就变成了旧,所以,新媒体中的“新”应该是泛指当前时代较前沿的技术手段。目前,我们正处在数字技术的不断增长与创新的时代,而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敏锐的感觉到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媒体艺术的外延不断扩大,数字技术的创新成果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对这一新媒体艺术形式的重视。

1.2 数字技术的语言形态

艺术的内容是通过艺术语言而表现出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更新。数字技术以自身的强大功能,成为了重要表现手段,无论是视频艺术、数码艺术还是交互艺术等新艺术语言形态,都与数字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和丰厚文化积淀的传统艺术,是文化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它通过自身的文化内涵塑造着国家的形象,树立着民族的自尊,也展现着一个国家的风采,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究为传统艺术语言形态的表现与扩充注入了新鲜血液,如:数字视音频影像技术,数码二维技术、数字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感应技术等,它们使传统艺术的表现与欣赏更为立体、效果更为真实、互动方式更为新奇,成为传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新艺术语言形态。同时,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也需要多种形式的技术手段,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貌,展现出传统艺术在发展与传承中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

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日益转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已渗透到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将数字技术全面应用到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文化品牌,保存传统艺术的精髓。

2.1 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是主要以数字手段为媒介的新兴艺术,它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环境完全依赖于科技社会。传统艺术是历经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是指随着时代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运用新技术手段创作的具有时代特征、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技术和跨媒体的表现手段。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和构建形态上与传统艺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新媒体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为传统艺术创作注入了全新的艺术观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新特征、新面貌,也为传统艺术提供了更方便的绘画手段,打破了媒介材料的制约,它可以灵活的表现已有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表现虚幻的、尚不存在的虚拟世界,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艺术自由追求与探索的愿望。新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更真实、更立体、更虚幻、互动、新奇等特征,并且能产生多维度的观赏角度,使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向着动态、互动等方向发展,体现新媒体语境下传统艺术的崭新风貌。

2.2 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应用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传统艺术的表现题材更为丰富,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与表现之中,呈现出了全新的数字艺术作品。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脑的普及和易操作使广大的艺术家对电脑的操作并不陌生,并逐渐成为了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工具和媒介。而新媒体艺术也逐渐从原来的利用数字技术单纯模仿传统艺术走向了利用电脑程序语言等编程手段自动生成的全新艺术效果。同时,数字技术在传统艺术中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如:上海世博会期间,数字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最具人气的展品,在画面的日夜交替中,古代人物形象举止各异、栩栩如生,呈现出宋代古画变成高科技动画的壮观图景。以往的传统艺术创作大多以手工形式为技术手段,因此,传统艺术作品也与比较贴近于自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创作的新媒介已经成为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创作中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拓展,而且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通过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全面、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和谐的意境,画卷、长城、太极、竹简、瓷器、四大发明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自然、巧妙的以现代数字技术表现出来,形成新媒体艺术形式,带给人们全新的情感与审美观念。

传统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理论支撑,数字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打造了全新的艺术形态,成为当下新媒体艺术中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其新媒体艺术作品炫目的背后是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果,它以传播迅速、交互新奇、视觉震撼出现在银幕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2.3 新媒体艺术审美形式与价值

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决定了艺术的追求与探索方向。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影像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与表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技术上的变革,重塑新的艺术审美与价值,寻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新定位。当今是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计算机手段和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早已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艺术表现水平,数字技术在艺术创作中作为全新的材料语言极大的丰富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使表现时间、幻觉梦境和表演三度空间成为可能,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材料与传统艺术所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具有新的审美形式和审美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内涵是仍然是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才是新媒体艺术的源。新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观念,也对人们的思想、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传统艺术本身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不可替代的。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的内容和意蕴一定要通过形式才能够得到表现,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为艺术家表传达美学思想、交流情感提供了新的物化载体,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拓展了新的道路,丰富了艺术表达语言,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新的需求。

3 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地域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缩小,艺术的多样化与传播为人们构建了新的文化观与艺术观,新媒体艺术的传播不仅意味着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着世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是要将传统艺术元素以崭新的形态应用于艺术中,使其呈现新的视觉美感,使人们进一步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

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艺术精神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已经实现融合,展现出了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的体现,同时,传统艺术的历史责任也为数字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艺术和信息艺术范畴的迅速扩大,使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不仅能够更好的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对文化传承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探究数字技术的延展,让尖端的数字技术去承载传统艺术所涵盖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艺术风貌,为新媒体艺术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其.数字时代对现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01).

[2] 朱韶峰.新媒体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