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十篇

时间:2023-03-27 17:18:38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1

关键词:体育经济管理;理论;实践;课程;创新

1.前言: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社会各个领域从各个层面之上对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由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之后的人才是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和周遭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所以由此可知专业性强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来说重视的是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也是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致力于以此危机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来。

2.首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展开分析

2.1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

紧密结合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进行校企资源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结构布局,建成“岗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教学,突显就业、研发、实训一体的综合效益功能。校内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整合实训场地和购买设备,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建成高尔夫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体育场馆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职业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其中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实现在专业群内共享,涵盖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室使用率和共享能力,制定了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的实训标准。形成具有专业辐射效果的校内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在此实践教学平台上可完成本专业体系中60%以上的实训内容的学习。校外与本地区体育场馆行业、高尔夫行业、体育培训行业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可满足校外实践教学、实习的需求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2.2现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不强

因为在开展实践教学相关活动之前制没有制定出来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系统性也就成为了一项有待提升的项目。没有针对实践教学展开系统性的规划工作,一般情况下开展的设置和安排工作的随意性都是比较强的,产生的结果就是实践教学的质量较为低下,学生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样的实践教学中掌握的专业技能的零散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就需要在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展开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实现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从而就能够使得实践教学的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现阶段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当使用到的创新措施

课程当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的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开展,就能够使得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牢固程度和灵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实现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主要形式有:课上的小组讨论、课余实践的理论教学拓展等等。课上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以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为主题,教师在讨论正式开展之前是需要设定出砻魅返奶致壑魈夂涂己朔绞降模小组中的各个相关成员以主题和考核方式为基础展开讨论活动。课余时间理论知识拓展其实就是以一门专业课程或者多门专业课程为基础,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进入到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等相关的体育性质的组织中开展调研工作,并在调研相关工作结束之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拿到课堂当中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之所以会开展课程中实践教学就是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及时的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且逐渐的将这种实践能力的深化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认知实习其实就为为了能够使得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学生对体育组织以及体育企业形成一个感性层面上的认识,,以便于能够使得学生对体育组织施行的经济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经济管理知识形成大致的了解,从而就能够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涉及到的知识的范围、工作特征以及工作性质形成一定的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来,以便于能够使得后续的理论、实践课程能够顺利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专业思想。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学生需要开展的认知实习是可以划分为学校内部和小学外部两个方面的,在校外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知实习能够对体育组织的销售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形成大致的了解,在对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找寻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就能够将学生使用体育经济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来。

参考文献:

[1]许睿博.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2]李军岩. 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85-87.

[3]刘雪. 关于构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3.

[4]叶心明,王跃,朱晓东. 关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2005:1.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2

>>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析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高职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试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慕课”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之思 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思考 高校思政课与高中思政课教学有效衔接探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条件的创设 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试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的优化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转向分析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2-25.

[2]李卫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创新论坛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3]商光美.创业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4]董德福,魏志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刍议――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J].学理论,2013(21).

[5]姜春英.“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职教论坛,2015(35).

[6]陈 哲.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操作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3).

[7]李瑞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模式之实践创新――引入创业教育的优势及路径[J].邢台学院学报,2011(1).

[8]郭长华.与专业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9]刘 文.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6).

[10]蒙 柳.实践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0).

[11]朱 磊.逆序创新: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3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实践创新能力 “三环一体,三段式” 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a)-012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经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生产部门。如何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转型是目前研究生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09年推行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是为了满足不同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型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教育的典型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然而,如何摆脱对学术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盲目模仿和依附,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创新特色,是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所面临的问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往往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学生通常不具备现场生产实践经验,专业知识、技能基础薄弱,而且调剂生或跨专业报考学生占很大比例。以我院金属材料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例, 所录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专业涉及金属材料、材料成型、焊接、腐蚀与防护、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 部分学生不具备扎实的材料学科专业知识,也没有受过材料学科的专业实习和实践培训。这严重影响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践创新型人才的个人发展。因此,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1 “三环一体,三段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提出

随着研究生教育模式的调整, 如何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培养体系是目前很多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够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发展的创新教育机制。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必须要强调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因此,文章旨在围绕“实践能力”这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创建材料学科“三环一体,三段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环”指研究生培养的三个环节“教学、科研和论文”。“三段式”则是“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论文就业”三阶段培养模式,“三段式”培养是一种从理论先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螺旋式上升,实践修正理论,论文基于实践,以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完美结合。

2 “三环一体,三段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针对我院材料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提出“理论学习+实践训练+论文就业”三段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学生在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工程实践训练,第三阶段返回学校结合企业实践内容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三个阶段相辅相成,重点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整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实践创新性”。

2.1 第一阶段,理论教学阶段(基础阶段)

在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讲述中,重点突出工程实践知识的讲解,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课程讲述中设置典型工程实践案例的分析讲解,在学院层面上为学生提供初级实验系统,如校内实验平台教学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最后结合理论知识对实践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一方面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强化实践创新的培养理念, 建立创新性的教学课程体系,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 着重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帮助研究生进行自我认知, 激发创新意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能够最大程度还原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实现工程实践训练的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的有效衔接,既是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也成为阶梯式工程实践训练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基础阶段。

2.2 第二阶段, 实践训练阶段(核心阶段)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在于学生的现场实践。专业学位教育具有突出的实践创新性,其培养模式超出了学校范围,学校已经不再是人才培养的唯一主体和参与者,而是需要企业、甚至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共同参与。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训练阶段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有利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研究生提供具有实践性的选题内容,如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工程应用、工艺流程训练等各种工程实践类型,将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践环境。另一方面,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即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组成的校内外导师团队,能够满足实践出新型人才培养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训练阶段提供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2.3 第三阶段,论文就业阶段(提升阶段)

首先,专业学位研究生选题要突出实践创新性。选题落实双导师制度,确保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且研究生选择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 课题既紧密联系实践、 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价值。其次,强化开题报告管理。研究生在开题前, 需深入企业做实际调查,然后带着问题去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明确研究重点,开题前需要进行必要的预试验,最终与导师协商讨论,制定学位论文研究方案。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开题的应用价值、方案的可行性论证、论文研究内容、实验进度安排等进行论证, 最终确定较为合理可行的开题报告。再次,强化论文研究的中期检查。注重论文的中期检查和考核,了解学位论文的研究进展, 对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予以解决。最后,完善论文评审与答辩环节。专业学位硕士生学位论文要求至少由2位业内专家进行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是企业专家。根据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水平进行严格审查。选拔资深硕士生导师组成答辩委员会,对学生学位论文进行严格把关,对其是否达到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水平做出评判。答辩不合格者需申请延期毕业,对论文工作进行整改,可在一年内申请第二次答辩,若第二次答辩依然不合格,则终止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3 结语

文章结合我校材料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提出了“三环一体,三段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即研究生培养的三个环节“教学、科研和论文”实现一体化,“理论教学+实践训练+论文就业”三阶段培养模式螺旋式上升。通过建立“三环一体,三段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东旭,郑群,马修真.“五位一体”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8-11.

[2] 林莉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8):99-103.

[3] 刘宗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2-103.

[4] 蹇洁,席海峰.构建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29-230.

[5] 唐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33-34.

[6] 李必文,胡良斌.构筑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平台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J].科技视界,2013(8):47.

[7] 陈奇d.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探讨[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310-311.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4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70-03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藉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模式转变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备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科学的创新实践等素质特征。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基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育过程。传统的大学教学型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法[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发现、探索、研究为活动形式,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和讨论互动以及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达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同步推进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为了促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于1998年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梯队[2]。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应用性,以便学生就业后能够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采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思想及模式

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遵循认识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问题发现、思维探索、理论研究和实践佐证为逻辑线条,通过理论讲授、讨论互动、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方式将教学、科研与实践融为一体,构建“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

首先,思想分享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而“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就在于教师与学生分享思想,通过教师个人的思想魅力和人格特征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通过思想分享培养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思想者,从而为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动力之源。

其次,思维训练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逻辑思维是分析问题的必备条件,是创造性发现的内在灵魂。思维火花是大学课堂上弥足珍贵的营养,引领着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乐趣,并指引着问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为创造性发现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逻辑,建构学生的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和方法。在思想分享和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探究会带来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从而成为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环节。

再次,知识建构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内容。在思想分享和思维训练驱动下,知识建构便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知识建构不是传统大学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而是基于思想和思维之上的体系梳理、理论论证和内容架构,是在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逻辑指引下,思想者知识体系储备的能动学习过程。这种知识建构是带着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自发过程,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主要工作。基于知识建构,思想者才具备创造性发现的条件,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最后,能力提升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目的。思想分享、思维训练和知识建构的最终目的是能力提升,而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是创新性实践活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落脚点就在于通过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让具备思维探究和知识理论的思想者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去佐证思维火花和猜想假设,从而去发现及佐证新的思想和观点。既能够大胆猜想,又能够小心求证;既能够作为思想者仰望星空,又能够成为行动者脚踏实地。这就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总之,“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构成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围绕创造性发现的逻辑线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形成相互耦合、功能互补的系统整体,最终实现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实践及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探索出一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经验。

1)营造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搭建思想分享平台。在平时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建立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通过教师个人展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专业素养和思想魅力,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研究乐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其人才培养不但需要重视公共管理精英思想的熏陶,还应加强草根民生思想的洗礼。例如,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备课中要尽最大努力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在讲授中注意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用大信息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学术大师的社会保障思想,领悟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草根民众的民生呼声,进而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专业使命和职业抱负。在这样的思想分享平台下,将精英成人教育和专业成才教育完整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的人格是健全的,思想是深刻的,因而培养的是一批仰望星空的思想者。

2)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培养思维探究习惯。20岁左右是一个人思维火花四射的阶段,大学教学的重点任务就是激发年轻人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概念描述、属性界定、历史演绎、理论解释、实践佐证、结论提炼等思维过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探究的方法论,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更需要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多学科思维的魅力感染下,养成思维探究习惯,能够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角度大胆去猜想问题假设,遵循思维探究的逻辑线条,小心去验证理论假设,从而发现创新性结论,因而培养的是一批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目注重基本理论与国内外社会保障实践的结合,在社会保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插入追问、反问,也鼓励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提问,要求发言者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进行现场答辩。在追问过程中,发言者常常会发现自己思维中的疏漏,进而激发其继续探索下去的积极性,也正是在这种讨论加答辩的形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

3)指引快乐能动的学习过程,夯实知识建构体系。一个人只要是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其快乐能动的学习动机就很强烈。结合公共管理精英教育的培养特征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内容体系的应用特征,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需打破教材知识结构的固定体系,按照概念基础、历史发展、理论脉络、内容体系、比较借鉴、实务实践等主线架构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各门课程内容,这样就将“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统一了起来,使学生不但成为具有思想内涵和思维逻辑的思想者,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笔者主讲的《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PPT的方式展示各自团队完成的员工福利设计方案和健康管理方案,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出最佳PPT奖、最佳文本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提问奖、最佳回答奖等奖项。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团队参与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组织中实现了快乐能动的学习,也能感受到学习和动手的成就感。

4)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强化能力提升途径。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课外作业的实务设计、教师课题的参与发展和学生课题的自主发展等形式,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属于应用学科,其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需要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来检验。教师在课外作业安排上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小组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保持沟通交流,使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和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的社会调研,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学习“如何做社会调查”、“如何做科学研究”以及“如何走上社会”;指导学生独立申报挑战杯科研项目和“调研中国”等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社会调研和报告撰写,从而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例如,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8级共有31人,15人参与过课外学术活动,共计24人次。其代表性成果《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需求分析——以陕西佳县为例》、《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效果分析——以陕西省佳县为例》分别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一等奖;《初探陕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品牌建设——基于对安康紫阳县茶叶产业的调研》获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秦岭生态移民搬迁意愿调查》获南风窗“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项目。因此,强化能力提升途径是大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总之,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机制,努力实现着 “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5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培养体系;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3-83-03

Abstract: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postgraduates are pointed out. The reform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improvement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 the reasonable setting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training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utor team.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elements is analyzed.

Key words: innovation ability; teaching model; training syste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0 引言

创新是可以提供或开辟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消费领域等创造性劳动,而进行这种相应劳动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从创新能力的范围出发,它可以是科学发现的能力、技术发明的能力、艺术创造的能力、新的道德境界开辟的能力,也可以是开发新产品、新市场的能力以及决策、对策的能力等。从创新能力的类型看,它可以是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是创新性的实践能力[1]。

计算机专业的明显特点是强调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通常千变万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情况下没有先例可循。这个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1 研究生新能力的现状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不断提高,仅靠现有的教育模式和实验条件,越来越难以满足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笔者在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期间,参与了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调研、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发现当前高校大多数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应该进一步提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创新意识引导下,研究生才能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创新意识缺乏的重要表现是学习动机外化。目前,迫于外部原因选择读研的人不在少数,而真正以提高自身学术造诣为目的的人数却不断减少,尤其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表现明显。缺乏内在学习动机,无疑会影响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并影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⑵ 创新思维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当遇到疑难问题,运用创新思维突破惯有的思维定势,才能由已知探索未知,产生新观点和新理论。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学生普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缺乏问题意识与求异精神。这说明我国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存在不足,难以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⑶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在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无论是理论验证还是创新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实验支撑,可以说实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创新能力可以达到的高度。然而,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更偏重于理论的学习,再加上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活动的参与度也较低,实践能力普遍较弱,难以真正对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取得有意义的创新成果[2]。

2 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

2.1 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研究生招生主要是看考生的英语和政治成绩能否上线,而不是看考生的研究能力,这必然促使大多数考生重公共课,轻专业课。另外,在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国外多本着宽进严出的理念,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在培养模式上,我国多采取学徒型和专业型的模式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显得比较滞后[3]。

2.2 教学模式不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硕士课程教学模式存在单一化、实践环节薄弱、新兴学科课程少等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历来是重理论,轻实践,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则是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比重小,研究生更倾向于记忆知识和解决现有问题,缺少发现问题和探索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学习中是无问题可问,不能够提炼问题、分解问题、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无法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2.3 忽视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学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工科研究生在科研实践训练中不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与研究生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全面、在科研实践方面缺乏交流合作以及导师指导不力有一定关系[4]。同时,部分课题组的研究经费不足,实验环境有欠缺,也会导致一些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不够。

2.4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一对一导师负责制,这直接造成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形式和内容受到极大限制。由于研究生导师自身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领域的局限性,研究生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或研究就极为有限,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多种方法论的形成[5]。此外,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导师本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够强,也有部分导师自身学术能力很强,但缺乏责任心,只顾自己的社会活动,对所带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导致研究生逐渐丧失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内在动力。

3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措施

3.1 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建设

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需要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作为首要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研究生自W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加大研究生论文写作中间环节的监督力度,建立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严格答辩程序,以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从学生本身的内在主观因素出发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其次,要建立双层监督与正反激励相结合的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体系,通过严格的外部管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通过这些措施给研究生以一定的压力,促使其端正论文写作的态度,提高论文质量。

3.2 研究生课程的合理设置与教学改革

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这几个模块,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需要针对硕士课程体系的问题进行改革,通过积极拓展非课堂教学环节、增设实践环节、逐年增加选修课比例、开设新兴学科课程等优化措施,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多样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3.3 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有益于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实践训练中应遵循研究生个体成长规律,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力和水平,激发工科研究生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其构建出新的理论假设、理论模型,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为大量新颖的、独创的成果涌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学校科技发展的总体框架,改革现行研究生科研管理模式,为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提供必要的保障,并推行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以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同时,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营造科研创新氛围,从而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3.4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协同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其中协同创新能力是关键[6]。在现实环境中,研究生通过自我学习与研究进行自主创新活动,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的难度大、制约多,投入与成果产出不成比例会消磨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遏制研究生渴求创新和期待新成果、新知识的原始需要。只有通过构建研究生为主体的创新团队,使研究生参与团队的协同创新活动,才能不断提升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取得科学研究上的突破性进展。此外,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不仅可强化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新尝试,是对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类型的创新和发展。最后,需要针对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特点,建立一套有层次、有效果的激励保障机制,为研究生创新团队提供支持服务。

3.5 注重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导师学术素质的高低和创新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有创造潜力的学生能否脱颖而出。首先,导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点,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其次,导师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再次,导师应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不同专业的导师之间应经常进行交流、相互学习,还可以吸收校外、国外交叉学科的专家参加研究生指导小组,以优化导师的知识结构,构建高素质、多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多元化导师队伍,共同完成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这对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如何深化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以适应现代化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和导师队伍的建设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希望能探索相应的策略,并应用到实践中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 徐玮,刘煜,张茂军等.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1):64-67

[2] 陈红,杨凌霄.高等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8:99-102

[3] 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76-79

[4] 钟海荣,李建成,曹慧.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程渐进式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54-56,62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6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性;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15-02

教育部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它是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一种新的招生类型,其培养目标是保持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研究,为企业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1]计划到“十二五”末期,最终实现研究型与专业型硕士1∶1的招生比例,促进中国专业型硕士的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迫切需要,以应对瞬息变化、日益剧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而积极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由于在国内出现的时间不长,培养模式还不成熟,因此在如何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人才的问题上需要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

一、培养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

现代社会,国家之间的发展和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科技的发展和竞争。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这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作保证。[2]然而当前,培养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所面临的问题是: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教育学科分类较细、学生专业面及思维较窄;高校教师大多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及实践经验不足,同时受到实践条件限制,因此不能胜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工作;企业虽然有良好的工程应用经验和工程实践环境,但它们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没有精力、设施和相应的教育体系去培养人。因此,如何结合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建立良性的协调培养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的关键。

解决这个问题,高等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3]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其中,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是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二、以校企产学研项目为导向的创新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从“2011计划”可知,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高校和企业的协同。校企联合培养不是新的概念,然而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其主要问题在于:高校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受惠小,积极性不高;企业和高校间没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缺少相互协调的机制。高校往往聘用企业导师,让他们负责研究生的实践培养,自己只负责基础理论教育。这种情况下,企业并没有形成对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因此没有真正参与到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企业导师也只是从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应付完成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同时,由于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无法给企业提供有力的帮助,有时会成为企业的负担。此外,学生在企业培养期间,远离学校,学校无法及时监督学生的工作,与学生进行沟通,导致联合培养的效果不好。因此,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激发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在企业中完成课题的研究,使三方受益,实现良性循环,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

校企产学研合作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它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于一体,围绕着知识的传播、创造与应用而开展的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意在资源共享,使合作主体利益最大化。在产学研合作中,高校与企业之间就某一具体科研项目展开合作,依托科研项目,高校和企业开展项目的研发和学生的培养。从大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能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检验知识的价值,为人才培养搭建实践的平台与创新的环境,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是产学研成果的转化者,企业创造出新的产品,获得了经济效益,培养了技术人员,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研究生的角度看,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在科研实践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更有可能直接得到企业的就业机会,因此,三方受益。国外发达国家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在人才培养、知识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如合作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科技园区、共建创新研究基地和企业孵化中心等等,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彰显了产学研合作的巨大价值。[5]

因此,校企产学研合作可以形成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以产学研项目为导向的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平台的构建

要实现以产学研项目为导向的校企人才合作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双方协作,建立合作培养平台,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高校与企业联合创建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应以高校为主体,依托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集团、高新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围绕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科研项目,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实践基地,以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新平台才可以促使研究生教育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

要完成以产学研项目为导向的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平台的建设,企业和高校需要转变观念。

1.高校应确定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为平台的核心目标

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受惠方,如果企业从中没有获得经济效益,企业是不积极的,这种合作培养平台不会是长久的。因此,在校企合作培养平台中,高校应转变为自身技术创新及科研的观念,树立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思想,使高校由原来的主导技术创新向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企业创新的方向转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整合学校力量,推动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2.高校要努力寻找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契合点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对高校不断提出更高的技术服务要求,高校要适应这一要求,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炼,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强化自身基础科研优势,满足企业提出的创新要求,主动将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推向企业,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寻找扩大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结合点,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企业应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承担科技兴国的责任

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是科研项目成果的最大受益方。同时,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高质量、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校企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最大机会接触和发现人才,再通过有目的的培养,得到需要的人才。俗语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了得到今后支持企业技术发展的骨干,实现科技兴国的目标,企业需要在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平台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为研究生在企业科研实践中提供必要的经费、奖学金,更主要的是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员工,对他们进行积极管理和培养。

4.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

高校和企业需要建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中需要重点考察研究生专业技术、技术基础、创新性、沟通性、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并建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修正和改进机制,不断适应新的情况,完善体系。

四、以产学研项目为导向的校企人才合作培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在以产学研项目为导向的校企人才合作培养专业型硕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研究专业型硕士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

需要开展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的新型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研究,强调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6];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以“强能力、以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为指导原则。[7]重点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强调创新型人才的企业实践活动内容,研究企业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活动的实施和监督管理,企业实践结果质量的评估方法,坚持学校、企业导师制联合培养。

2.基于产学研项目研究,协调校、企、研究生三方的目标需求

基于产学研项目,尽可能保证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研究生共同开展同一项目研究。研究专业型硕士的课题遴选方法和课题研究方案,尽可能保证课题紧密联系企业发展动向,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取长补短,三方协调,共同完成项目。

3.强调创新实践活动

提高创新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权重;加强实习、实践、实习基地的过程管理方法改革,确保实习、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效果;培养研究生专利撰写能力,启发研究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鼓励并奖励研究生申请专利。设立创新教育专项经费,用于社会优质师资聘请、理论课程创新教育改革、实践课程创新教育改革、创新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师资培养、创新学生科技基金设立等,从多方面实现创新教育改革。

4.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纪律安全教育、保密及职业道德

完善多种保障措施,保障研究生安全和利益。在企业实践活动以及旅途中,需要注意研究生纪律和安全问题,购买相应的意外保险,同时,提供研究生企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费用。研究生入厂必须经过安全纪律培训。研究生在学校要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实践工作期间,还要签订保密协议,防止企业核心技术泄密。同时为了实现项目的延续性,尽可能促成产学研项目的企业方成为专业型硕士的就业单位,并开展专业硕士的企业文化培养。

五、以产学研项目为导向的校企人才合作培养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成果好坏的依据。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

评价点包括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现场处理问题等方面。考查的方式可以是多种,既包括传统的试卷形式,也包括口试、动手操作等形式。考查的地点和时间也为多种,既要在学校,也要在企业,有企业导师考查,也有学校导师的测试。在企业的考查中,更多注重理论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注重对企业基本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

2.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协作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是很重要的一条,但其考查的方式也很困难,评价指标也难以给定,其评价方式和指标需要随时更新和修改。可以采取比较法,比较不同研究生之间的情况,分出差别。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需要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开展,重点考查团队意识、为他人考虑、换位思考的意识,相处共事的态度等;考查研究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3.自我学习与独立科研能力

自我学习评价点为研究生的学习观念与态度。考查学习目标是否更为明确;学习过程是否更加主动积极;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是否增强;也要考察研究生搜寻和利用学习资源的意识和能力。独立科研能力的评价点为寻找和确定分析思路的能力;独立分析、推理和总结能力;书写和汇报的条理性和清晰性能力。

六、实例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自2010年开始,利用行业优势,与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得到双赢。每年都有4-6人研究生毕业到沪东重机有限公司,这些人在产学研项目中得到企业认可,在企业中得到了锻炼,成为企业技术发展的骨干。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优势互补,联合申请了多项高技术船舶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测试研究,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开展应用研究,企业创新性得到巨大的提升,在2013年船舶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不减反增。哈尔滨工程大学锻炼了师资队伍,研究内容接了地气,形成了持续发展方向;培养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产学研科研项目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大都申请了发明专利,毕业后马上适应了企业的工作需求,整个机制形成了良性循环。

七、结论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任务,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佳展现方式。但由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问题、创新教育管理机制落后、受益学生比率低等问题,创新教育质量不够理想。为此,本文提出采用产学研合作为导向的合作培养模式,并建立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详细分析了基于产学研合作为导向得校企合作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为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曹思婷.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25(5):105-108.

[2]邓建高,王普查,朱昌平,等.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设计[C].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 (CCE2011).2011,

362-365.

[3]苏永要,石东平,张铁军,等.从实践角度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J].重庆高教研究,2013,1(5):68-71.

[4]崔玉东,宋佰芬,佟春玉,等.校企融合――创新本科生物类专业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67-169.

[5]王东旭,马修真,李玩幽.舰船动力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96-101.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7

关键词:专业学位;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29-02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日新月异,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同时以工科为主体的高校,面临着原有部属院校资源优势逐步丧失,需要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等诸多困境。而扩大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无疑是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的必然结果。但是如何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却成为了很多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笔者所在的以信息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院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出发,以电子信息学科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探析了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适应电子信息行业特点,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几乎无处不在,以电子、信息、通信、控制等领域的多个学科所构成的电子信息学科群的相关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重点不断变化,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延伸和扩展,学科内容与分支急剧膨胀。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又是以人的智力劳动为主的高技术产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着人才总量严重不足和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壮大,竞争的加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电子信息企业紧缺人才,也是各企业争相抢夺的资源。国家对电子信息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急剧增加,必然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确立电子信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该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创新为先”的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并将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二、理顺教、学、研关系,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订培养计划、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的最基本性、纲领性文件,也是进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检查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指引着研究生培养的方向,影响着一定时期内所培养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以及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声誉等。所以首先要制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面对社会多样化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需要,在“以生为本,创新为先”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引下,需要进一步理顺教、学、研的关系,构建一套适合于电子信息学科群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培养体系方案中,要注重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石,就是实践能力。围绕“实践能力”这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双创并重,三环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双创”即为“创新”“创业”。将实践能力培养上升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的高度。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催生了知识社会,使得传统的实验室边界逐步“融化”,进一步推动了创新模式的嬗变。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围绕“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教育总体目标,以新思维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为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运用创新思维可以找到多种解决方案,跳出传统思维的框框,洞察发展趋势,建立新的思维方法。创业是一项卓有抱负的选择。创业是艰辛的,必须具备不怕吃苦、不怕失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创业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精心的准备,更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创新是创业的精神基础,创业最好引用创新的成果,而创新又最好融合到创业的实践中,这样才能有利于发展。并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构建“三环一体”。

“三环”则是“教学、科研、论文”。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渗透和强化实践理念,构建创新教学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帮助研究生进行自我认知,激发创新意识。

在科学研究环节中,密切产学研用相结合,拓宽研究课题渠道。搭建主动与部级科研院所合作的“院地合作”、主动地向高新技术开发区、微电子工业区、特色工业园区等新兴园区靠拢,与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的“走进园区”、推进特色优势学科与相关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型企业的战略合作的“校企联盟”以及利用学校重大科技成果、深厚的学科基础和人才优势,与政府投资机构、企业和社会投资家,联合创办独立面向市场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等的“创办企业”等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构建创业式研究实践体系。

论文环节是研究生“教学、科研、论文”三环的核心。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目的在于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知识解决本门学科内的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硕士生研究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方面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以获得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技能。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定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应结合工作实际,注重论文工作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强化应用导向,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可以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

通过前面的教学环节、科研环节的训练,在论文环节达到交叉融合,相辅相成,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均衡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为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打下了良好基础。论文环节贯穿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始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寻找论文的亮点工作,并以完成论文来指导课程的选修和科研过程。

三、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完善人才成长保障机制

通过研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围绕“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采取强有力措施,凝聚师生团队、构建学科科研大平台等多重保障,解决电子信息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的环境与保障问题,支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切实保障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含创新成果奖励、国内外访学交流、高水平研究生创新团队培育、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等奖励支持计划),出台助管、助研、助教“三助”支持计划、研究自主创办品牌学术活动支持等相关文件,引导和激励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并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和逐步完善“多维立体,保障到位”的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为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通过创新团队,创新生师队伍建设,为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团队人员保障;通过一系列面向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科研、教学大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环境条件。

四、结语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8

关键词 工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 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11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 of talents, "school government enterprise" three par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in theory and enterprises practice Tutor tutor collaborative graduate training "double tutor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The teaching of the exploratory, creative and practical,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strategy to study for master of Sc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s talent.

Keywords 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 training mod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ual tutorial system

当今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科学技术的较量,科技的较量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高等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本科基础教育、硕士研究生技能培养、博士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是评价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衡量其科学研究和学术水准的重要指标。各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十分重视,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Angela Lilley介绍了通过大学和企业紧密的合作,促使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相关建议和改革途径。M.S. Beck介绍了英国高校化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以布拉德福德大学为例,详细分析了通过学术训练和大量通识课程,提高硕士研究生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David M Holbur和Thomas P Bligh比较了麻省理工学院和剑桥大学工科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实上,工科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服务于工程,同时又要有超越于工程的能力,纵观我国现行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仍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不断探索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以适应时展,满足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需要,已成为目前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1 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培养上往往共同按“学术型”人才培养,一直强调工科教育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并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增强研究生阶段操作能力的培养,各高校都相应开设专业实践课程。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而前两年基本上都是留在学校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在第三年大多数采取投入实习或实训的形式,进入提前适应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大部分高等院校将工程类专业的课程分为通识类、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其中实践性课程又分为基础、提高、创新三个层次。同时也呈现出过度强调研究生的局势,而忽略其能力的培养,虽然有进行项目试验,但是很多趋于形式化。

高校为给工科研究生提供实践平台,更快地融入a业实践,投入了一些校企合作项目,但企业参与的形式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学生在完成研究生阶段的理论学习阶段之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阶段主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与所学内容安排基础性工作。这种形式下,两方的互动少,学生无法亲身参与其中,形式上是项目成员,但操作投入不足。部分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会发现自身专业技能与单位技术要求不能契合,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未深入到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单一,实践操作课程形式化,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与新时代人才需求不相符合。

由此可知,目前对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着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难度较大。从广大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去向来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很少一部分选择读博继续深造,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又有很大一部分去工程企业单位,少部分去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工作。针对进入工程企业的部分毕业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大部分毕业生不仅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时间,而且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不能灵活地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基于此,研究认为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项目实践能力的工科硕士研究生而言,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要求,如何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点。

2 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服务于工程,同时又要超越于工程的能力,纵观我国现行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仍存在诸多缺陷。因此,不断探索改革适应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需要,已成为目前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基于此,借鉴国外成功案例,提出基于“校-政-企”三方协作创新理念的“双导师制”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对于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

“双导师制”是指高校老师任硕士研究生理论导师,政府或者企事业人员任实践导师,两者共同完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政-企”三方具体指高校、政府、企业。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在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分担不同角色,高校主要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政府担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负责驱动、调控、监督校政企合作,给校政企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土壤;企业接收高校的人才输出,负责及时反馈产品的更新换代、市场需求信息,并与高校共享实验实习设备。最终,实现“校-政-企”三方系统创新培养模式下高校、政府、企业的三方共赢、相互需要的目标。

“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利用高校、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下实行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是工科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实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其基本内涵是产学研相结合,即充分发挥产业、高校、科研机构各自优势,形成一个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先进培养系统,并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西方发达国家具有较早的校企合作历史,如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瑞典的知识交换计划等,并在该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成功经验。虽然我国部分高校也引进了一些校企合作的项目,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实践形式化,学生参与不深。为贯彻落实新型培养模式,构建“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合作平台,需在强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化教学改革、深化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基于内容层面和实施层面的系统研究。因此,在高校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企事业单位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政府深层次的加入,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以形成一种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3 “校-政-企”三方协同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首先需要明确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的责任与义务,其次需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双导师制”中理论导师通常为高校、者科研院所相关工作人员,实践导师可选择在相关政府或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选取时,均需考虑具有一定高级职称。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时具有明确分工,其中理论导师主要负责提供研究生选修课程建议,相关课程学习,以及学位论文理论指导等,实践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可结合具体项目课题开展相关专业实践。研究生课程教学可通过研究生参与相关企业或者科研院所研究项目来实现,并以实际科研项目为毕业论文选题提供支撑。对于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以及学位论文,需由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共同商讨加以决定。

通过融合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优势,构建“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的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种职能。高校在”校-政-企”三方合作中发挥主动作用,一方面承担研究生人才培养与输出职能;另一面为企业攻克重大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在与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共同体过程中,既可以了解企业生产或技术服务领域的新变化,并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又可以充分了解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类技术科技攻关人才的实际需求,继而与企业形成平等互利、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

(2)政府要成为连接学校和企业的桥梁。政府应以协调、调控与、监督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并在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为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校企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确保工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与达成,并在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方面促进企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

(3)企业给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基地。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技术需求方向,并采取有力保障措施鼓励教师与研究生投入到一线科技研发工作中,促进学校为企业培养并输送创新型高素质科技研发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与相关高校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校企合作研发平台,逐步扩大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领域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在人才储备、技术储备与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赢,从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

4 “校-政-企”三方协同培养模式的效果评价

基于“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的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工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以“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为理念,协调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在工科研究生培养中发挥各自作用,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体系。突破了传统单一导师制模式,以高校理论导师与企事业单位实践导师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以实际科研项目为载体,在完善理论知识之余,培养了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以增强学生探索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为目的,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下转第59页)(上接第25页)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新体系。该模式实现了工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了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5 结语

本文针对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了“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政-企”三方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体系,并重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实践教学改革进行系统性和全方位的工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有效现工科应用型、创新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改革对未来工科学术型硕士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课程体系改革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第五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项目(2016-1-23) “基于“校-政-企”三方协作创新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Lilley A.Engineering through education[J].Education+ Training,1998.40(2):63-67.

[2] Beck M S.Beck.Training engineers for the chemical industry[J].Education + Training, 1966.8(8):354-356.

[3] Holburn D M, Bligh T P. Effective models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C].Proceedings, Southeast Asia Conference 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Johor Bahru, Malaysia. 1998.

[4] 韩帮军,任敏.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5(4):6-7.

[5] 彭长宇,刘晓琴,代显华.校政企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7):225-227.

[6] 杜静,丁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6):78-80.

[7] 殷文,唐建云,王英民等.基于政校企深度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3):301-304.

[8] 王友仁,姚睿,洪春梅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工科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3):22-25.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9

教育部在教研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国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至立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5次会议上提出:“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原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提出:“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实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省市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纷纷参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教育创新计划。中科院数学所提出了“四所一系”和“寓教于研”的构想,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山东大学提出了“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的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前浙江大学校长杨卫教授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应追求“协同式创新”。此外,美、英、德、日等国的培养模式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认为:德国的大学是“研究所型大学”,学徒式培养模式;美国的大学是“研究生院型大学”,专业式培养模式;日本的大学是“应用型大学”,协作式培养模式。在理论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罗伊教授建议由大学的教授和企业家来共同培养研究生。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校长罗德里克•弗雷泽博士就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学生都具备内在的创造力,而大学恰恰是发掘这种创造力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与教授在知识点上进行辨析,在思想上进行交流。教授要把科研中的快乐与学生分享,将学生的思想带到科研中,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最后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一种环境,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发挥机会,将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出来。

二、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

结合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尊重研究生的个性为前提,基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形势的分析,对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四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

1.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培养方式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

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设置,既要考虑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考虑其职业特性。因此,在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既要遵从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兼顾其专业性,将研究生课程分为学术性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培训课程,并合理搭配两者的比例,突出电气工程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课程安排,参考世界著名大学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除体现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和专业相关行业的特点外,还增加了部分复合性和交叉性课程。山东理工大学通过加强对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指导,探索和规范了电气工程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指出:专业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不断探索新方式。目前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分为全日制模式和非全日制模式。全日制采取全脱产的教学模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非全日制采取在职不脱产的培养方式。山东理工大学特别强调要丰富研究生的实践经历,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践环节结束时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完成实践总体成绩评定;对于非全日制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研究生所在单位的特点,结合培养目标和选题意向,开展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成立导师组发展专业学位

教育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形成适应电气工程专业学位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指导的目的在于开拓思路、挖掘潜能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但是一个导师的经历和才能毕竟是有限的,其知识面、思维方式由于受到单一学科的限制,很难培养出综合交叉学科方向的人才。创造性科学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和谐的人才结构与研究团体,即一个合理的学术梯队。顾海良教授在关于今后20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趋势预测中指出:“导师素质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单一导师制和小组导师制相结合,小组导师制可能会急剧增加……导师来源的多样化除了学校的导师外,社会上有能力培养博士、硕士的人士将作为联合导师,进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队伍”。因此,为了给研究生营造创新环境,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山东理工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及现场实验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导师组由基础课教师和研究方向相近的专业课教师组成,以集体智慧拓宽研究生的思路,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导师组”强调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为研究生培养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塑造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山东理工大学还专门聘请了淄博供电公司、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多名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应用研究员作为兼职硕士生导师,参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3.加强学术交流,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产生高质量学位论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山东理工大学通过在不同专业之间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的方式,吸引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从而使不同的科学思想观念发生碰撞,不同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营造了多学科相互交流和融汇的氛围,为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创造了更好的机会。山东理工大学在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方式力求多样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环节,活跃学术气氛,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和讨论会。具体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实现:

(1)学术报告会的形式。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传道授业,介绍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思想、新信息、新动态。通过不同导师之间、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学习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生源交叉,从而协助导师在新的研究领域拓展,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不同背景的师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行相互交流和借鉴、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科研工作,使视野不断开阔、思维不断拓展;通过参加学术报告会,使研究生能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拓宽其知识面。

(2)研讨会的形式。首先确定研讨会主题,其次研究生个人或分成小组准备,最后集体进行研讨。研讨会定期举行,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在讨论会前,导师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选择某一学科的前沿问题作为研讨会主题,并指定相关的书籍及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并查阅与研讨会主题密切相关的国内外最新文献和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研究动态,然后集中组织讨论。所有参与的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可随时提问、质疑,相互磋商、交流。相应学科的导师则从旁指点,以更深的理论和更前沿的学术视野,启迪研究生做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3)网上交流平台的形式。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管理优势,整合教育资源。研究生通过网站及时了解专业知识、学科领域新动态、论文开题、论文答辩、就业指导等信息。在网站上,研究生与导师交流专业知识,有专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心理压力疏导、论文写作指导等工作。研究生和导师的研究成果、精彩的论述都将作为宝贵的财富保存在网站上,留给下一届研究生下载学习,让知识与创新精神薪火相传。

4.改革教育模式,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专业型研究生所面向的研究领域更加具体化,更具有针对性,其培养核心是强调将科研技术更直接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山东理工大学建立了学校与相关企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了吸引相关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员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加大了聘请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或副导师的力度,形成了校内外导师优势互补,从而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各种能力的综合训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研究生在科研方面需要具备的文献查找与分析、方案设计与实施、论文撰写等能力,最好的获得途径之一就是参加科学研究。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主要通过如下三种途径来提高:

(1)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导师指导研究生需要适当的研究课题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研究生需要参与导师负责的科研课题,从事实际的科研工作,从而培养研究能力,完成学位论文并获得学位;同时,研究生的参与也减轻了导师的科研重担,导师划拨部分课题经费资助研究生的学费、生活费等,使其轻松、顺利地完成学业。

(2)与其他兄弟院校协作研究。山东理工大学与数所国家重点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有国家重点基金合作;与天津大学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基金合作;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国家基金、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电网重大科技项目合作;与山东大学有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电网重大科技项目合作。重点院校科研课题较多,经费充足,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师资力量,也需要大批的研究生协助完成科研课题。因此,通过派遣研究生参与重点院校的科研项目,与重点高校进行项目合作,不仅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也加强了与相关企业的协作研究。淄博作为鲁中工业名城,各类大型工业自动化企业星罗棋布,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山东理工大学主动与当地相关企业联系,在研究生与企业之间搭建桥梁,目前已经与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山东计保电气有限公司、淄博泰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等电气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为例,它是国内知名的电力自动化设备研发单位,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成为研究生实践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基地。每年都有研究生到企业参与装置研发,帮助企业在T系列电缆故障探测仪器、XJ系列配电线路故障监测与定位系统、XC系列行波原理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的一系列项目中提供技术支持。产、学、研相结合,研究生在实践中获得了锻炼;企业在合作中得到了帮助,并发现人才、吸引人才,每年都有电气专业优秀毕业生入职科汇公司;学校扩大了业内知名度;各方进行交流互动,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结语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篇10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基地;创新人才

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是我国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激发创新思想和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由高校与政府组织或企业合作建立的科研与实践地点。基地的建立能促进研究生学习过程与生产实践相集合、科研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

一、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建设成功的因素

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的任务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的基地不仅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最佳途径和持久动力,而且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使基地建设成功,根据对国内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的调研及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支持,完成思想转变。高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在目标和任务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政策的支持下双方才能结合在一起,将校企之间的差异进行磨合,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最终取得合作的成功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合作双方的人员隶属于不同的单位,在管理机制和人员思想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生进入基地后从单一身份调整为兼顾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进入基地人员的管理与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对于研究生来说以员工身份参与到企业的科研与生产活动中,不仅能尽快的融入到企业中,而且能在生产过程中寻找和发现问题,作为科研项目来研究。研究生在基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并带来实际效益,企业对其有管理和考核职能,因此企业是非常愿意为具有员工身份的研究生提供实验条件,给予一定报酬来解决生活问题。这使研究生能够安心和愿意在基地研究和学习。

2.优势互补,资源充分整合。高校进行科研的特点普遍表现为“一强一弱”,即理论研究能力强和动手能力弱;“一多一少”,即从事研究的人才多和研究所需仪器设备少。企业与高校情况相反,双方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高校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物资条件相结合,通过基地这个平台进行合作,避免设备重复购置的浪费,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研究生的培养延续了高校科研的特点,从事理论学习与研究较多,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缺少对企业实际需求了解;由于实验设备较少,所以动手能力较弱。基地的建立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仪器设备和实践锻炼的平台,帮助研究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第一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实现了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力地帮助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重视项目,组织联合申报。在基地这个平台上,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是双方合作的催化剂,因为联合申报的项目具有选题前沿、范围大和市场需求结合紧密的特点,其科研成果帮助高校科研人员完成了单位科研业务评价体系,实现自身价值;让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的困难,实现自主创新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科研项目成果的双赢价值让两个目的任务和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的实体产生了化学反应,产生共价键,使双方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基地非常重视项目的联合申报,基地的工作都是围绕申报项目展开,通过项目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效益的双赢。

4.团队合作,加强沟通交流。校企双方优势结合在一起,为生产第一线解决科研难题,不但提高了高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而且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因此双方合作热情高。在此过程中双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根据科研生产需求抽调双方的科研生产力量组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既加强了双方人员的交流和情感,又培养了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是基地的灵魂, 基地应成为研究生创新项目研究、实践新想法的场所,可以引进重大科研项目, 发挥其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实战与引领作用, 也可以自主创新, 申请立项, 同时在基地内不定期地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1]通过组织学术论坛等多形式的活动,促进了研究生与企业之间沟通。让研究生在创新基地进行学习实践期间,更直接的了解企业,增强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为他们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和选择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企业可以及早发现人才,选择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才招聘工作中的盲目性。通过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为研究生顺利就业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的建设尚处在一个初始阶段,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1.合作双方的目标存在差异。合作双方在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校希望研究生在基地通过实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顺利完成学位论文。企业希望通过合作来解决科研生产的实际问题,这会产生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性质要求与企业的技术应用性质不一致的矛盾。[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是理论研究型的, 而企业侧重的是技术应用型的,当一个研究生在创新基地通过两年或一年的努力,提高了业务水平、增强了创新能力,但他做出的学位论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性质的要求时,这种不一致性就成为创新基地建设中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