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39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1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 服务体系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65-02

在浙江主持工作时曾经指出:“文化建设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工程,稍不留神就可能搞成‘花架子’。打造软实力要有硬抓手、实举措、真功夫,建设文化大省更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能借机搞盲目攀比、重复建设,应该目光向下,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这就为我们如何加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摆“花架子”

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用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凝聚人心,用新农村建设的举措鼓舞人心,用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安定人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牢思想基础,化解消极因素,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搞文化“政绩”,不摆“花架子”,打造软实力要有硬抓手、实举措、真功夫,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强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从而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承担起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责任,不断探索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维护文化民生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将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文化事业第一位的工作,制定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和具体路径,让“软实力”具有硬措施。将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体系,纳入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中,以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共同提高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全县上下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保证了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科学推进。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我们要牢牢把握塑造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道德素质这一主题,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际和谐的价值追求,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努力把思想建设成为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浓郁先进文化氛围、进取文明形象、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的新思想。

突出坚持共同理想教育,突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共建、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网络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基础馆站建设工程”、“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等公益性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二是抓好文艺精品工程建设,以专职作家为主、带动一批优秀业余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三是按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将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精心策划重大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继续办好“广场文化”、“街道文化”等传统节庆文化。

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县级和乡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认真核对登记保存,并设立专题博物馆妥善保管;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其传承人(单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新农村文化队伍要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城乡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构建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农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作保障。

加强新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一是队伍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新农村文化队伍专兼职人员;二是严把文化人员进入关,确保专业文化人才队伍门类齐全;三是加强现有文化专业队伍培训学习,县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以及乡镇文广站对新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进行辅导,聘请上级专业人士对各乡镇、村文化专兼职人员进行培训,促进文化专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文化主管部门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坚持重大活动组织与长效机制建设并重,推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以“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建立文化交流新平台。努力做到主题品牌文化活动突出“示范性”,常规群众文化活动突出“参与性”,节庆文化活动突出“独特性”。在生动、活泼、持久的新农村文化活动中,让文化爱好者们走进社团,走上舞台,尽情释放文化激情,展示文化才能,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升综合文化的素养。

四、几点启示

1.是坚持政府主导是事业发展的关键

新农村文化服务是体现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政府在新农村文化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为着眼点,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二是要制订新农村文化发展法律、政策,完善各项建设、管理制度和服务方式,通过新农村文化服务机构向公民提供制度化的公共服务。三是要发挥公共财政作用,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是加强制度建设是事业发展的保障

维护和实现公民的文化权益,必须设计并实施切实有效的制度体系。文化主管部门坚持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推动并重,积极推动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制度构建。在理论政策层面开展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深入研究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理论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以充分发挥“决策参考、指导实践、推动立法”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民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要求的新农村文化服务制度设计体系。

3.是创新运作手段是事业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提供文化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有效手段。加强新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不断为新农村文化服务注入新的理念、内涵和方式。文化主管部门以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打造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新业态为目标,努力构建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4.是坚持需求导向是事业发展的前提

现在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热切,这就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必须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围绕群众看书看报、看电影、看电视、看戏、文化鉴赏、文化素质培训、群众性文体活动等需求,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普遍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服务内容上,要紧贴时代主题、紧跟基层需求,推出一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精品和服务项目。在服务方式上,坚持方便群众、联动基层、不违农时、不择场地、不拘形式,为城乡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原则。要建立新农村文化需求的表达、信息反馈和社会评估等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畅通群众对文化的建议和参与渠道,倾听群众意见,及时调整服务内容,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2

一、要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要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要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司法保障。要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认真履行批捕、职责,加大对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危害农业生产犯罪的打击力度,积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对危害农村稳定的杀人、放火、抢劫、、盗窃等严重刑事犯罪,危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制假售假、非法集资、诈骗等坑农害农犯罪,非法和破坏性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犯罪,破坏农村电力、广播通讯、农田水利等设施的犯罪,要依法严厉打击。对称霸一方危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乡霸”、“村霸”等黑恶势力犯罪,要坚决打击。对未成年人犯罪、初犯、从犯、偶犯和轻微犯罪案件,依法从宽处罚,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充分发挥诉讼监督职能。对该立案而未立案查处或不该立案而立案的涉及“三农”的案件,要及时通过立案监督程序进行纠正。

二、依法查处职务犯罪

对群众反映乡镇村组干部利用职务侵害农民利益、影响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的职务犯罪案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失职渎职造成农村、农业、农民重大经济损失的违法犯罪案件,对涉嫌犯罪的坚决查处并全力挽回经济损失,情节轻微达不到立案标准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部门处理;要加大对涉农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乡、村两级干部利用管理或经办救灾、扶贫、移民、土地征用补偿等专项资金过程中发生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侵害农村经济和农民切身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要坚决依法查处;对乡、村两级干部在村级公路等基础工程和公共设施修建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侵吞专项资金和物资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办;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隐瞒国家政策或擅自出台政策收取学生费用予以私分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查办;对乡、村两级干部以任何借口向农民摊派钱物的行为,发现一起要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一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版权所有

对侵犯农民人身权力和民力的职务犯罪案件,要坚决依法查处。要积极依法查办在乡、村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贿选”犯罪行为、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背后的职务犯罪行为,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行为背后的职务犯罪活动以及向农民非法集资、摊派活动背后的职务犯罪行为,坚决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保护伞”,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开展犯罪预防工作

建立完善职务犯罪预防网络,积极开展专项预防,把职务犯罪预防组织向乡、村延伸。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成立预防乡村干部职务犯罪指导委员会、乡镇设立廉政教育中心,乡村设置预防职务犯罪联络员;在县党校、乡镇部门建立乡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选派业务骨干对村干部进行任前培训,做到教育在前,预防在先,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通过检察建议等形式,为党委、政府解决涉及“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加强针对农村职务犯罪发案原因、特点、规律以及预防对策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创新预防机制和措施,不断增强预防乡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效果。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各种涉农项目资金的监管,实行封闭运行管理。重点监督农业科技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各种专项补贴、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种政策的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努力探索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认真研究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有效措施,积极协调动员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预防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力争把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降到最低水平,使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认真做好工作

要认真处理案件,坚持热心接待,耐心听诉,公心办事,责任到人,限时办结。认真受理涉及农民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对诉讼主体为农民和诉讼内容有农村的各类程序严重违法、实体处理不公,适用法律错误的生效民事行政案件及时受理、依法审查,充分运用抗诉和检察建议的方式监督审判机关依法纠正,对审查后没有错误的案件做好息诉工作,维护裁判的公信力。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会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1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计管理的发展现状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领导和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因该政策的实施,在农村拨发的资金达上千亿。正是因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的重视,所以这大笔用于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应该得到合理的利用。但是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村级财务管理存在十分多的漏洞和问题:农村相对而言都比较落后,搞技术人才都不会选择留在农村去建设农村,所以在财务管理部门,是会计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少,拥有会计资格从业证书的人更少。尽管村委推行了良好的监管制度,但是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导致财务问题的存在。村干部的人员分工不明确,没有注重资金安全问题。村委财务部门主管、会计、出纳都是同一人担任,不仅不符合法律对财务部门职员的分配,且容易促发村工作人员的贪污行为的出现。账务不公开,不透明化。村民不知道国家发放的资金被用在什么地方,建设了农村哪些地方,也不能监督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

2 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众所周知,在农村整个村委就是以村支书或者村长为核心,几乎在村中有事,只要得到村长或者村支书的认可就好,没有逐级审批这个过程,所以村干部的行为也没用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容易造成村干部之间相互遮掩,形成贪污行为,从中谋取私利。

2.2 农村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程度较低

在农村,相对而言文化水平能力偏低,管理水平也不高,所以在财务管理方面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大部分的村级财务管理部门几乎不会实行将账目公开,使其透明化,让村民来监督财务问题。尽管存在公开,都只是一些小问题,农民并不能了解与自己实际相关的财务问题,导致村级财务假公开的现象。

2.3 财务管理中执行财务制度不严

存在这样的现象:村干部直接经手现金收支;会计不仅能核算,还能够进行记账,出纳还能够接触票据;财务管理部门总存在一些空白的支出,且该支出比实用之处还多;在选举村干部时,不能秉持公平的原则,选举最适合该职位的人才,而是任人唯亲,导致财务管理部门贪污现象严重。

2.4 村财务人员素质低,会计业务水平不高

在招聘村级财务管理部门人员时,招聘的目标不明确,该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必须具备会计基础,有会计资格从业证书才能够上岗的,但是在村级财务管理部门招聘时,没有要求专业技能,导致该部门的专业化技术不够,财务管理能力不够,业务水平不高。

3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各级领导要认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切实监督,针对村级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和村民充分认识到规范财务管理对发挥资金使用效果、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农利益、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3.2 加大村级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农村管理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以便接受村民监督。在财务公开这部分,应该要将具体什么时候公开,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次数全部列入财务管理制度之中。

3.3 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村级财务管理是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所以没有经济的支持,就没有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选择,笔者认为应该要选择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村级干部还要重视财务部门的管理问题,对该部门的员工要做到定期考核,定期培训。对考核成绩不佳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对考核成绩优异者要进行表扬和奖赏。

参考文献

[1] 黄永军.驻马店市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 谭红领.浅谈农村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和对策[J].河南农业,2007(13).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4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并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中央又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那么我们如何结合本溪实际,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如何在本溪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这次会议,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本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想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刚才,焕秋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把2005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了认真总结,对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本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社会增加值已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更主要的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符合本溪的实际,而且也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所认同、所接纳、所遵循。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饱含了农业战线的同志们多年来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心血。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刚刚获得表彰的同志们,和以他们为代表的为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想在焕秋同志所作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和大家共同探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在本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也就是从本溪现实情况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二是要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切实推动本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认真研究一下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中国发展,就会发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每次全会都有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重点出现,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科学发展观,到构建和谐社会,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次全会都体现了党对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重点进行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七大主要任务,其中最主要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中央又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8亿多农村人口,是人类从未有过的革命,是中国的创新之举、创新之路,也是我市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战略性课题。农村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瓶颈因素。中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是农民。而8亿多农民中有4亿多是富余劳动力,如何解决4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8亿农村人口的消费需求,解决好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难题,也是最大的任务。这次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解决“三农”问题,确实使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出现了明显转机。但在现阶段,作为一个地区单纯依靠支出财力,不可能立刻解决已经存在的不同程度问题,基础薄弱的状况,在短时期内也不会有所缓和。我要提醒大家,我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省里确定在我市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现在只是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大家去做。目前制约农村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以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因素。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我市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途径。从我市目前存在的问题上看,城乡差距较大,而且正在逐渐拉大。我市有农业人口5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2.9%。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0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022元,相差一倍。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安排年均递增12%,而农村人均纯收入安排年均增长9%。如果按此速度发展,在目前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相差一倍的基础上,五年后差距还要继续拉大。所以在这里我强调一下,与会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领导同志,在讨论焕秋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时,请大家认真研究一下,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年均增长11%。这个指标的制定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符合本溪城乡发展实际,切实可行。如果大家意见一致,在讨论通过以后,就要修改市政府起草的《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的计划指标。从目前的基础条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经过努力“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递增11%还是很有把握的。另外,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差距较大。“十五”期间我市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443.5亿元,其中城镇424.6亿元,占总投投资的95.7%,农村18.9亿元,占总投资的4.3%。这样的投资比例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效应,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而在农村体现得不明显,农村公共事业几乎得不到支持。但是在现阶段调整这个投入比例面临很多困难,一方面这不是政府能力所能及,另一方面农村没有足够多的工业技术改造和社会公共建设项目,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差距越来越大。2005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2.2亿元,其中城镇140.4亿元,而农村仅为1.8亿元。所以城乡差距、固定资产投入差距、“三农”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农村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以及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社会保障等多种社会福利水平,是绝大多数农民所享受不到的。这些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

面对这些城乡差距,我们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逐步彻底解决多年来城乡形成的差距。我们应该看到,在本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本溪农民的小康就不会建成本溪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也就不会有本溪全社会的和谐。这就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把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把不和谐的地方逐渐弥补,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本溪,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切实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中央1号文件和若干理论研讨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市实际,明确工作任务。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任务,焕秋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已经分8个部分做了详尽的部署。我完全同意,不再重复。下面,就几个原则性问题,讲几个原则性要求:

第一,要强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统筹本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主要强调两个问题: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所谓城乡统筹就是城乡发展要有齐头并进的意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尤其是县区党委、政府领导,在作规划、作计划,以及具体实施工作的时候,要有齐头并进的意识,这样经过若干年后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在本溪进行城市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工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时候,要配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抓紧研究探索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新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招商引资的重点向郊区、向城市边缘、向农村发展延伸?具体而言,就是要研究城乡如何统筹,县区如何统筹,结构如何调整,项目如何摆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农村工作我们一直在做,但是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就要求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去理解,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

第二,要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惠农长效机制。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立足本溪实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比如我市开展的小城镇建设、推广秸秆气化、基本农田建设等,都体现了市财政对农村事业的支持和覆盖。今后要继续加强这方面工作,尤其是要建立一套惠农的长效机制,研究相关政策,比如对招商引资的企业,摆在市区给予什么样的政策,摆在郊区、摆在农村又是什么样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惠农的长效机制长期延续下去。

第三,坚持并完善已确立的农村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本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就是要加大农村各项改革力度,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方向,努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综合实力增强。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发展我市农村经济的主要措施,全力推进本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我市按照省里整体工作安排,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工作已经全面铺开,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下一步还要进行各项配套改革。在进行配套改革的过程中,要激发农村自身发展活力,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以改革添活力,以改革增后劲,以改革促发展。具体包括,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是要继续深入开展村级债务清理工作等等。在这里我不详细讲了,大家回去后要认真学习焕秋同志的工作报告,抓好贯彻落实,把这方面工作做好。

第五,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加快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去年“8·13”洪灾造成的水毁工程、耕地复垦,全面完成太子河防洪工程建设和城市河道治理年度计划,筹建和实施桓仁县夹道子水库、本溪县盘龙寺水利枢纽、南芬区公共水源地等工程。二是要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第六,积极弥补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培养新农民,建设新乡镇。要加快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在积极弥补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上,要增加财力积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切实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在培养新农民、建设新乡镇方面,要以城乡共建为核心,认真把这方面工作做好。

第七,重视和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要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市农产品销售面临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的问题,得不到有力的扶持和及时的扶持,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同时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经纪人队伍、各类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今天受到表彰的代表,有很多是这方面的典型,大家共同努力把这方面工作做好。

第八,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好中央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来的政策机遇。中央1号文件已经决定要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已经超越了农业和农村的层面,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农业生产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循环中,把农村发展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考虑,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所以在中央1号文件出台之后,将会在中央财政分配上和财政支出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规定和调整。我们要在认真学习好、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的同时,积极与省直相关部门研究好政策,利用好政策,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把本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做好。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5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建设新农村并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既现实又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文章拟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加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等几个影响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来探索如何解决保持农村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机构到媒体,从政府到农民,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术研究也达到高峰。从2005年底至今,期刊、报纸、网站相关文章超过万篇。从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一是对新农村建设背景、内涵、意义等政策性、概念性的解读;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困难、原因的分析;三是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角色定位等问题的研究;四是关于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借鉴性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实践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从研究的现状来看,对如何保持并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既现实又带有长远性的问题研究甚少。因此,文章拟就可能影响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农民增收、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保持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约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农业资源好坏也是制约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约束性因素。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些资源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土地、水这两种资源为例,有关资料显示这两种最重要的农业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减少,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进而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耕地,这是农业的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工业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公共用地,以及土地沙漠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目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保底红线18亿亩,目前是18.39亿亩,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多亩。我国也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且分布不平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增地减、人增水减”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约束越来越突出。

以这样的资源条件,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保持新农村的永久永新,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同时,与农业发展相关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传统的“石油农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也将制约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从严保护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一要严格控制用地,节约用水,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要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无污染、绿色、安全、环保农业。三要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严格按照城市区、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求来发展。只有农业资源实现节约高效利用,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我国农业大国的实际看,它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长期的任务。从目前来看,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现实的和长远的活力,就必须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制度安排上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全面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只有农村经济搞好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持和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导致了我国农村经济的片面发展,农村产业之间缺乏互动和支持力,农业风险防御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就业途径少等问题的产生。农村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就是要建立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体制。这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一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改进种植结构,提高品质,增加有效供给。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优质化和专用化。二是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村经济经营的范围和农民增收的渠道,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健全和完善其他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农村最重要的土地制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空白或缺陷。比如农村土地不能按照市场要求进行流转,农村金融、农业投资、农业保险、农业技术、农业市场等服务或空白或不健全。这种落后的农业体制,不仅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也限制了农业自身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WTO的需要和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需要,从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讲,政府必须围绕农村土地政策、农业市场、农业基础建设、农业投入、农业社会公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建立健全农业制度性保障体系。比如,关于税费制度、关于土地使用制度、关于农业投入和支持制度、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制度等。同时,要特别考虑WTO的规则和国际农业竞争的需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护制度、农业外贸制度。

2.农村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新农村建设不仅有经济内容,而且也包括政治和文化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中所说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由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组织实施者,因此农村政治体制是否科学、合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发展能力,影响到农村能否做到管理民主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基层政权组织领导能力弱,组织涣散或软弱,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干群关系紧张,腐败现象盛行。这些现象不仅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政治要求,而且也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大胆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精简机构,适当裁减人员,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科学、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政治体制,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农村文化建设也是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讲,农村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建设,从小的方面讲,农村文化建设就是农村的图书、影视、文艺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且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采取多种形式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改革创新农村文化体制,是保持和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需的条件。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始终是主力军并处于核心地位。新农村建设,一切应围绕农民,依靠农民,以农民为中心、为主体。农民的这一地位和作用,是由我国农业大国的客观事实决定的,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天然条件,也来自于政府政治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既是主要的投入者和建设者,又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特别是农民兼具新农村建设长期的永远的投入者和建设者这种身份,因而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就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换句话说,农民收入增加,就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系列富农政策,特别是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近几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比如,在199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元,只比1996年实际增长4.6%,其增幅不仅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也远低于1978~1997年7.9%的年均增长速度。199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0元,比1997年只增长3.8%。更明确地讲,在1996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达9%,1997年减到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2001年为3.8%,2002年大体如此。

如上所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是与其收入相联系的,农民增收问题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大问题。农民增收缓慢,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新农村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农民收入越增加,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的能力就越强,新农村建设就越有保证。在这个简单的因果链上,农民增收是个关键的环节。所以。要保持和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坚持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想尽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农民自身的积累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具体讲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业收入。二是要增加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收入。

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所谓新型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而言的,按照2006年中央1号文件对新型农民的定义,就是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新型农民是“新”在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具有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和经营能力的农民。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综合考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

1.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和行为都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应对来自不同的竞争压力。如何去适应并发挥好自己的作用,首要的是要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市场适应能力,以及自身的应变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适应市场变化,掌握主动权,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变,不断在竞争中创新进取。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了,发展能力增强了,就有能力去改善他们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就可以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发展和常新状态。

2.培养新型农民是适应未来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享有者,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培养新型农民,就是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既是为农民,也得靠农民建设。但能否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包括农民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总和。这是农民适应市场竞争,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保持新农村建设常新的保证。

3.培养新型农民是完成新农村建设艰巨任务的需要。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新型农民。在我国,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8亿多,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达7亿多,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又是国民经济基础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农民是农村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但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这又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把农民的素质提高,培养他们成为新型农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困难的问题。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6

(一)如何制定具有本地的特色的村庄规划。制定村庄规划,无论对建设、国土等政府工作部门,还是对专业规划设计单位来说,都还是新生事物,而且新农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对普通村民来说还比较超前。这就需要县、乡、村进行积极探索,在村庄规划中必须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二)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及党员的公信度和凝聚力。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及党员的公信度和凝聚力可以说已经大为下降,大部分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严重弱化,党员在农村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与一般群众并无两样,制度改革和组织创新迫在眉睫。我们应积极进行探索,找准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创新党员教育、发展及组织生活模式,使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名副其实的组织实施和模范带头作用。

(三)如何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凝聚民力,要凝聚民力必先凝聚民心。在目前农民与组织之间相互缺乏信任的时候,积极探索如何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不仅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使然。中央一号提出“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这正是我们探索培育农村的“第三种力量”的政策依据和方向指引。安凝乡新兴堡村农村经济协会于20__年成立,目前该村农民通过协会组织买肥购种,规模采购效益明显;通过协会组织支农贷款收放,解决了农户贷款户散、额小、信誉度低等问题;通过协会组织农产品销售,部分缓决了农民单枪匹马闯市场的现状。同时协会由农户自发组织形成,会员由农户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解决因农民对基层组织的不信任而难以解决的事情。

(四)如何促进广大农民形成健康活跃的公民意识。孔孟思想儒家学说是我国几千年来人民的主流思想,但经过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洗礼,人们几乎没有了心灵束缚。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人们在经济方面越来越独立,同时在城市文明和外来文化不断渗入的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欲望愈来愈强,集体主义、公益思想、道德观念逐渐淡化。当前打牌的盛行、福彩体彩的发达、的泛滥,都是一种不想付出辛勤劳动,而想一蹴而就的心理表现。安福乡松湖村支部书记李文清反映,现在村民都是“利益”当先,没有人愿意主动参与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对村组干部的号召很少有人响应。如果期待拥有这样思想状况的农民来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显然是自欺欺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道德规范为新时期人们提出了新的行为准则。但农村有农村的独有思想领域,农民有农民特有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7

傅思和说,总的看,广大农村基层组织是坚强的,有战斗力的,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政治坚定、工作勤奋、严以律己、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当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推进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方面不相适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需要我们继续做出更大的努力。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傅思和说,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巩固和扩大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努力巩固好、运用好、发展好这些成果。真正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丰硕成果,运用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中去。

二是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三级联创”活动以创建“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村级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为内容。实践证明,这项活动是把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形式。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要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丰富乡村党组织建设“五个好”的内涵,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要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当前,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人才选拔,一手抓素质提高。要通过“两推一选”(即分别由党员和村民民主推荐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经上级党组织考察后进行党内选举)等办法,真正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群众认可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要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事创业,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挂职,进一步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力度。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8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店全乡共有党员72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3%,35岁以下237人,仅占党员总数的32%,55岁以上280人,其中60岁以上就有212人,占29.2%,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36人,占73.7%。大多数村的党支部书记年龄在40岁以上。部分党员自我发展能力差,学习不够,党性弱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难以发挥作用,在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存在一些不适应。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新认识,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执政,积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但是,面对着发展变化的形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适应广大农村发展实际,需要的是发展和创新理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群众法制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远更难的课题,那就是党要管党怎么管党,如何建设基层组织,如何管理农村党员,如何纯化党的队伍,如何确保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因此,对加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认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加强对基层党建的投入。基层党建工作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村级体制改革后,村级提留统筹不能收了,集体经济没有,经费仅靠县、乡财政拨付,而村级一年中工作千头万绪,经费开支较大,对县村两级财政拨付也是杯水车薪;多半村两委干部的电话费、办公用电费用都是私人支付,因此用在党建上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这表现在:一是学习资料不足,这就表现在连一点党刊都无法订阅;二是理论更新不够,基层的老党员所占的比例在70%以上,他们所有的理论基本还停留在时代时期的理论,对邓小平理论也是一知半解,了解甚微;三是党的先进性、先锋性、模范性的宣传树立的力度不强,这就使党性没有很好的发挥和体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就难以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加大必要的党建经费投入就更是势在必行。

(三)坚持标准优化党员队伍。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对群众的影响,靠的是党性、先锋性、模范性;靠的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这些除要求外,靠的是自觉的行动,党员是用严格标准要求的,坚持标准,严格要求,至关重要,近几年来,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党员数量上来了而质量上下滑,先锋性不但没有很好的体现,极少部分党员连一般的普通群众能够做到的,他都做不到,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不耻于人民的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要加强对那些有损党和群众利益的党员进行全面教育,教育一批帮助一批,转化一批,因此纯化、净化基层党员队伍,使党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得以提高和升华。

(四)用发展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以。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就必须转移到教育广大党员,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思发展、谋发展、干发展上来,用发展来凝聚人心,用发展鼓舞士气,进一步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把思想和行动始终贯穿在发展这个主线上来。

(五)转变作风,树立榜样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一直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他在那里,人民就在哪里凝聚,他指向哪里人们就会冲向哪里。好的作风就是一个好的榜样,怀的作风是一个不耻的典型,树立榜样,必须从转变作风入手。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9

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模式都是通过盘活土地资源,赋予土地资本属性来进行的,通过对国内相关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一)“确权赋能”的成都模式

成都市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确定了“确权赋能”的改革思路。将宪法规定的农村各种产权通过权证的形式确定到户,使之成为农民法定的资产,并赋予可流转的、市场化的资本禀赋。在耕地保护上,市县两级财政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按照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设立不同保护标准,扣除土地流转担保金和农业保险后,存在农民“耕保卡”,也可根据本人意愿,选择将耕保补贴转到养老保险卡,抵扣保险费。“耕保卡”上的金额,须农民到一定年限,经耕地保护协会确认承包地没有遭受破坏,方可一次性领取耕保补贴,否则将予以扣除。成都的“确权赋能”,实质是土地流转体制建立之前的一种必须且有效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在“确权赋能”基础上的土地流转,符合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的要求,有利于结合区域实际落实土地承包权登记制度。但是,这种“确权赋能”建立在县市两级财政负担基础上,过分的依赖于公共财政支持,而对社会资本的利用不足,改革的成本较高。

(二)“地票交易”的重庆模式

地票是目前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主要交易类型,它来源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买卖地票就是买卖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通过将农村宅基地、农村公共设施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在重庆市域内耕地不减的情况下,会产生新的建设用地指标。这些指标通过地票的形式交易。地票制度没有触及耕地保护的红线,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市场调剂问题,促进城市资本进入。但作为一种权利票证,买到地票不意味着能够稳定获得土地,需要寻找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要求、未被国家征收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地块。因此前期交易环节存在风险,具体实施规则和操作性仍待实践检验和完善。

(三)“宅基地换房”的天津模式

天津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围绕破解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的难题,推出以“宅基地换房”为标志的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即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城市建设用地增加量要和农民到城里定居挂钩,从而探索出大城市近郊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天津模式有利于土地相对集中和资本积累,统一的规划也确保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点和建设水平相对较高。但由于我国土地尚缺市场定价要素,征地主要由地方政府定价,农民缺乏充分定价权,政府、集体、开发商和农民的利益分配和土地收益分享非常复杂,土地流转后很难确保集中居住的农民充分就业,背负很大的“失地又失业”风险。

(四)“城中村”改造的合肥模式

合肥通过“三转、三安置、一纳入”等措施对市区250个城中村进行改造。改造的基本步骤包括摸底测量、制定改造办法、寻找开发伙伴、编制改造规划等,改造后,城中村的村民户籍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农民统一纳入城市社会保障,村民委员会改变为居民委员会,实现城市社区管理。合肥的城中村改造因为涉及拆迁补偿、村民就业、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需要的资金巨大,尚未真正形成有效的建设投资渠道,制约了其城市化向纵深发展。

(五)“两分两换”的嘉兴模式

嘉兴模式试图让农民的宅基地通过置换,以永久性物权的形式给予认可和确定,从而让土地和房产成为嘉兴农民的一种资产,而不是束缚流动的包袱。它采取“两分两换”的方式,即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嘉兴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它把宅基地换房和土地经营权换社保结合起来,很好的弥补了仅仅依靠宅基地换房带来的局限,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了可靠保障。但是,“两分两换”方式中,土地经营权换取社会保障的基本条件是地方政府具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农民所获得的预期收益的稳定性取决于政府的执行力度和相关的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农民转为市民后在就业竞争中的竞争力强弱。在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不到位的情况下,会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二、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土地收益分配与农民权益保护

如何科学合理的量化农村建设用地的价格,明确农民的话语权,探索和完善土地定价机制,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功能,是需要长期探索的难题。宅基地集中过程中的土地集约使用收益如何分配,土地流转后,集中居住的农民怎么就业,承包权换取社保的标准制定和如何实施等都是涉及农民长远利益的难题。现阶段,农地流转有形市场、土地流转交易规则和土地流转纠纷解决等交易平台尚未完善,导致操作不规范和利益纠纷时有发生,造成不仅仅是农民,而且包括土地购买方的担忧和纠纷。

(二)资本保障机制

一体化建设的核心难题是资本瓶颈。通过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可以节省出部分建设用地,以招拍挂的方式进入土地市场,能够有效的弥补城镇建设缺口,基本保证了资金预算的平衡。但这种资金循环过程中,如何搭建有效的融资平台,如何有效监管资金使用的环节,如何确保避免资金循环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和利益输送,是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

三农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需要通过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中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当前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缺位问题,如何将农民培育成新型的市场主体,解决农村市场经济组织的不合理结构和规模,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四)组织保障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组织保证需要从组织发动、中介联系和村民自治等各环节介入。如何强化基层政府的指导以确保新社区的科学规划和快速实施,如何完善村民治理与协商机制问题以确保农民的核心利益,如何建立专业性的中介组织推动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和规模化经营。城市化过程中的财政管理制度、转移支付、收入激励等支持制度,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户籍制度一体化改革,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引导和准入,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和环评建设部门的指导协调,这些都是农村空间再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空间集聚带来的社会形态变化

从分散的居住方式转变为集中的居住方式后,农舍变成连片住宅,零散村落变成集中社区,农村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社会的组织形态和生活形态相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对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带来新的变化。对于农民的思想和素质更是带来新的变化。如何预见这些变化的发生,为农村新空间的集聚做好规划和预案设计,为农村社会的转型提供更好的基础性条件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六)农村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

实现了居住集中后,如何确保农民的收入稳步提高,避免住楼致贫现象的发生,推动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根本的保障就是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如何探索在城市郊区发展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如何推进乡镇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发展郊区型服务产业,如何改善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强化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中心地”的培植和功能强化,这些都是城镇建成后长期要做的工作。

三、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一)核心思路:以城市化推进一体化进程

城市边缘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要实现农村城市化,理想的道路和改革代价,其实质就是将农民的村镇房屋商品化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转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体现农民财产权的真正价值,打通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通道,重构农村市场经济的体系。通过制度建设和权利诉求的转换,通过法律完善重新界定农村土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的商品化权利,通过具体的行政法规或限定条件分期、分区域、分重点地实现商品化,农村改革的“开权”之策,是中国继“均田”、“免赋”之后更重要的新的改革重点。“开权”的改革举措是较“均田”、“免赋”更大的农业政策的调整,是联通城市资本、金融资本与农民资产的核心纽带,是市场化的资本流动的基础。

(二)主要目标:实现农村生活形态的变化

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农村城镇化应以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福利为行动指南。农村城镇化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国民生活形态的重大转变,其中人口身份的转变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关键的转变在于人口素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逐步推进城乡居住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上,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加快农村社会组织的变革和农民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将农民生活转变为市民生活。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改造成有文化、有技能、有思想的新型农业工作者。

(三)产业保障:转换农业生产方式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在于产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产业支撑。为切实实现这一保障,必须对现有的农村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实现农村产业组织的变革,将数千年延续的分散、落后、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方式,改造成与工业化、信息化相适应的,集中的,具有规模效益和科技含量的新型产业组织方式。在第一产业,实现以设施农业和科技农业为代表的园区农业组织模式,实现土地规模利用和高效产出。在第二产业,乡村工业集中于工业和科技园区,实现工业的规模集聚和科学分类,彻底改变传统乡镇工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状况。在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城市近郊的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其它特色服务业。

四、推进城市边缘区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确保政府和村民利益诉求的一致性

在新阶段,农村改革已经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为确保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推进,有必要继续强化村民治理与协商体制建设。在保证乡村自治的前提下,探索和完善农村重大决策的表决机制和农民反馈机制,合理划分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和农户个体之间的权责利和利益分配关系。对于涉及农民重大利益的问题,要加强对农户的组织、宣传和引导,强化活动的严肃性和过程的程序性,扎实改进工作流程,强化宣传和发动,将农民的要求收集充分,对重大关切进行密切磋商,将不安定的隐患消弭事前。

(二)稳步推进边缘区经济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

因势利导地发展培育农村各类组织对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十分重要。要以主体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的活力,推进传统农民向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转变;以结构创新推动农村各类组织的功能,改变传统的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新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规模创新推动农村各类组织的效率,改善现有组织的集中程度,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的规模化运营;以治理创新推动新型组织的发育,使乡镇政府由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分离,逐步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

(三)积极探索农村城市化的开发模式

我国现有的城镇化开发都是以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公司方式进行。但开发公司的组建形式不同,有的是基层直接组建,有的是采取合建。为提高建设效率,加强开发过程的监控,需要完善开发程序,依法成立高级别的专项开发机构,分离政府和开发公司的利益关系。政府的投入不是以财政资助资金而是以金融资本进入开发过程。对于成本和利润核算等,政府要加强全程监管,严格控制成本和开发公司的利润率,开发完成后,将管理权及时交还给基层和社区,实现建管分离。

(四)推进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要紧密围绕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确定的方向,按照土地集约、效益优化、高质高效的基本原则,围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科技设施农业、乡镇新型服务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发展重点,引进和储备一批与区县可使用土地相适应的发展项目。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协调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多形式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耕地向集团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通过设立和引进股权投资基金,支持重建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加快服务业发展,迅速提升农村综合经济实力。

(五)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配套措施建设

在财政税收政策上,适当下放权限,扩大区县自主备案审批的额度,加大对财政较弱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区县财政收入超收激励机制。在就业政策上,大力开展农民就业培训,实行企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制度。在户籍管理上,准许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将常住户口迁入现住地。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让农民持股进城。在社会保障政策上,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社会管理政策上,分离村级事务管理服务职能与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推动村级事务管理向城镇社区管理转变。

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篇10

为加快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县委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我镇实际,现就我镇“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订如下规划。

第一章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原则

第一节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节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亿元以上,农民纯收入达元以上;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85%以上的村道完成硬化60以上的村达到文明村标准;100%的村达到卫生整洁要求;100%的村达到“民主法治村”建设标准。公共服务条件有较大改善,村容明显改观,乡风和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进展,农村社会系比较健全。

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根据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不搞一刀切。

——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突出发展生产主题,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又要加大对农村投入支持、宣传教育、管理服务的力度,达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示范引路、分步实施。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坚持依靠群众、政府主导。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群众为主体,开展民主协商,不搞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同时,要发挥好政府规划、指导职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扶持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严格标准,又切实可行,不盲目攀比,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坚持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新农村建设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住房、绿化、供水、排污等要综合考虑与安排,特别要实施好旧村改造工程,充分节纸证土地资源,为今后发展留有空间。

第二章现状概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

大佳何镇域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除西部沿黄墩港较为平坦,东南北三面均属丘陵地带和山区,系茶山山势延伸部分。群山层峦叠障,最高峰为东部东搬山,海拔810.8米。发源于东搬山之石门溪,自东向西穿越全境,流入黄墩港。全镇村落及耕地大多分布于该溪两岸及西北沿海一线,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为粮食主要产区,山区以经营林业为主,全乡有大小水库23只,其中较大的老鹰潭(14.3万m3)、斧头岸(33万m3)、涨坑(50万m3)、潭里坑、龙潭等,合计库容量140万m3。

第二节工农业生产

大佳何镇200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4.47亿元。大佳何镇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1993年工业产值仅1621万元,但大佳何镇工业发展势头非常好,工来经历了从93年到96年的超常规发展,又经历了96年至98年的高速增长时期。目前工业经济发展趋向于平稳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工业数量的逐年增多和产值的连年增加,并且出现了少数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成为大佳何镇企业的龙头,并带动大佳何镇的中、小配套企业,形成企业群体。主要是以杰友升集团为代表,年销售额超亿元,以求精轴承厂、第一轴承厂、橡胶制品六厂、五金阀门厂组成次一级企业群体,共同组成了大佳何的工业群。同时,已形成以草地灯、轴承、橡胶制品为龙头的主导产业结构。在大佳何镇的国民经济中,工业占很大成份,工业的兴衰决定着大佳何的兴衰。

2005年大佳何镇农业总产值为21723万元,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产值占整个农业产值的82.7%,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大佳何镇耕地少,但许多地方可用于水产养殖,其中可开发利用为水产养殖的沿海海涂有8000亩。大佳何镇水产养殖的品种在不断优化,是全省重要的对虾、蟹、贝类养殖基地。水产养殖今后应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开发浅海滩涂,综合利用虾塘,优化产品结构,增加单产,提高经济效益。但近几年水产养殖面积有减少的趋势。

2005年大佳何镇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37万元,第三产业基础落后,品种也比较少,从业人员有限,造成了大佳何镇目前第三产业落后的现状。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会越来越重要。

第三节2001年-2006年各村、单位获得荣誉登记表

荣誉称号

发文编号

村、单位

2001-2002年度县级

文明村

宁党发【2003】23号

大佳何镇吴家村

2001-2002年度县级

文明单位

宁党发【2003】23号

大佳何镇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卫生院

2003-2005年度县级

文明村

宁党发【2005】50号

大佳何镇吴家村、后洋村、应家村

2003-2005年度县级

文明单位

宁党发【2005】50号

大佳何镇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卫生院、派出所、宁波海马电子有限公司

2001-2002年度先进

基层党组织

宁党发【2003】13号

大佳何镇井拦村党支部

2003-2004年度先进

基层党组织

宁党发【2005】25号

大佳何镇高湖塘先锋基地党支部

2004年度宁海县抗台

救灾先进集体

宁党办【2004】109号

大佳何镇大佳何村

2005年度宁海县抗台

救灾先进集体

宁党办发【2005】50号

大佳何镇涨坑村

2005年度宁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宁党发【2006】15号

大佳何镇溪下王村

2005年度宁海县卫生村

宁爱卫【2005】14号

大佳何镇涨坑村、下葛村、后洋村、马家村、伍家村

2005年度市级生态村

大佳何镇吴家村

第三章现状分析

第一节自然条件分析

大佳何镇共有户籍人口17618人,土地总面积83013亩,其中耕地面积7530亩,林地面积71082亩,人均耕地0.427亩,人均林地4亩。可见,大佳何镇是个耕地少山地多的地方。其中,以石门村、葛家村、团联村、涨沆村更为显著。全镇木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毛竹25000余亩,人均1.42亩,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其中上葛笋竹两用山是全县首个实施喷灌的样板山。

第二节劳动力资源分析

全镇共有劳动力1133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3712人,从事第二产业劳动力数为5636人(包括外来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劳动力数为644人,外出务工劳动力数2983人。可见,大佳何镇劳动力以一、二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从事第三产业劳动力数偏少。

第三节农村经济收益分析

2005年,大佳何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4472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为21723万元,占15%,第二产业收入为113631万元,占78.5%,第三产业收入为9372万元,占6.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385元。可见大佳何目前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仍相对滞后。

第四节村级集体经济分析

2003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正常性收入为288万元,村均11.52万元;加上上级拨款收入77万元,共365万元,村均14.6万元;再加上土地征用收入256万元,总收入为621万元,村均24.84万元。

2004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正常性收入为249万元,村均9.96万元;加上上级拨款收入105万元,共354万元,村均14.16万元;再加上土地征用收入376万元,总收入为730万元,村均29.2万元。

2005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正常性收入为268万元,村均10.3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28万元,共496万元,村均19.08万元;再加上土地征用收入537万元(村公益事业资金14万元)总收入为1033万元,村均39.73万元。

各项数据列表如下:单位(万元)

正常性收入

加上上级拨款共计

加上土地征用收入共计

全镇

村均

全镇

村均

全镇

村均

2003

228

11.52

365

14.6

621

24.84

2004

249

9.96

354

14.16

730

29.2

2005

268

10.31

496

19.08

1033

39.73

由上表可见,三年来村级正常性收入三年来有所波动,维持在村均10万元左右,上级拨款收入200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土地征用收入三年连续增长,但不具可持续性。村级集体经济虽然有一定收入,但数额不大,部分村庄仅仅能维持日常开支,部分村庄在日常开支后有一定盈余,可以发展公益事业。

第五节生态环境分析

大佳何镇是全县首个省级生态镇。几年来,共投入生态建设资金9300万元,精心打造生态型滨海城镇,实现了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立足农产品规模经营和生态开发,培育对虾、青蟹、蛏子、茶叶、笋竹等一批生态农业主导产品,“佳远”牌对虾、青蟹被评为部级无公害绿色水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工业污染排放达标率100%。加大环境卫生建设投入,在镇区后洋村建设无动力厌氧净化处理系统,工业区块及主要街道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深入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3年来,共创建县级生态村9个,其中吴家村、涨坑村被推荐为市级生态村,建设了后洋、应家等一批县级整治村。在殡葬改革基础上,投入资金270万元,对省道沿线、村庄住宅旁、水源保护区、城镇规划区等范围内坟墓进行专项整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加大镇域内石门溪、桃花溪、和平溪和涨坑溪四大溪流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285万元建成10公里新标准海塘,并进行全岸绿化。建立户、村、镇一体化的垃圾处理集散网络,做到日产日清。全面开展生态绿化,森林覆盖率达85.8%。因此,大佳何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突出生态特色。

第四章大佳何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潘红月

副组长:徐云叶元旺

成员:葛主良郑有能葛知宙葛更丰胡余荣蒋定陆张向党吴继盛胡仁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农业办公室,张向党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第一节全面执行镇区总体规划,切实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1、完善镇区的功能布局。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为出发点,实施精品城镇战略,坚持规划先行,逐步形成工业、生活、农业和休闲四个功能区块。拉开城镇的基本框架,加快石门溪改造项目的实施进度,形成以石门溪为中心,和平村和大佳何村为两翼的城镇格局,并规划标准化、特色性住宅区,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城镇化发展步伐。以象山港整体开发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休闲度假区的规划,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尽早启动开发。

2、加大镇区的建设力度。在去年大何路修整的基础上,2006年将计划投资60万元对双港路进行整修,对街道进行立体改造,修葺破损绿化带,规范广告牌、更换现有路灯,街道做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同时加快镇区排污管、下水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在适当时候升级改造现有农贸市场,扩大经营面积,提高经营质量。

3、优化镇区的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大佳何镇卫生管理条例》通过门前三包、和个体工商户签订责任状等方式,严格执行环境卫生的奖惩制度,保证街道的整洁卫生。投资10余万元招聘成立镇区综合管理队伍,对镇区秩序进行日常管理,维护街道正常秩序。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继续强化对外来人口的治安管理和教育、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夜巡队工作,保证镇区的良好治安环境。

第二节坚持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农村各项建设

1、完善村庄规划,坚持一村一品。各行政村近期要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各村的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建议。在规划中一定要抓住各村的特点,发掘潜在的优势,整理人文风俗等,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一村一品的新农村建设机制。2006年完成溪下王村、葛家村村庄规划编制等工作,启动涨坑村的旧村改造工程。

2、抓住卫生整治工作不放松,打造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以“净化大地,美化家园”和“三化、三拆、三整治”为抓手,继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今年将继续加大对环境卫生先进村奖励的力度,并将投资70余万元建成镇垃圾中转站,通过完善动态保洁机制、卫生检查监督机制,三沿五区卫生公开招标、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保洁网”建设。逐步建成葛家和石门村两个畜禽生态养殖区。加强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实行改路、改水、改房、改灶、改厕,通过综合治理,使农村达到“五化”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

3、加强道路建设,方便居民生活。逐步推进乡道改造,努力改善交通条件。争取石门公路马家自然村至里袁自然村道路改造的立项建设工作。加强对其它道路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于今年完成和平公路沿线伍家、外郑、赖家和石门公路沿线马家、南阳、下葛、外袁等7个自然村港湾式停靠站。

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山海并进的农业发展思路,发挥葛家村笋竹样板山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促进毛竹、茶叶等经济林的发展。实施海水养殖业“升级增效”工程,重点推广高湖塘绿色池塘微生态养殖技术,实现对虾、梭子蟹、蛏子等水产的精品养殖。努力促进土地流转经营,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节统筹各方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

1、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反哺新农村建设能力。加快工业区块主干道路、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企业向工业区块集中。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科技附加值,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以资金输入、安置劳动力、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新农村建设。

2、启动乡村旅游,增强新农村建设助推力。要进一步转变群众观念,合理发掘各村的旅游资源,抓住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好时机,鼓励群众发展观光养殖业,充分利用各村的良好生态环境,开发一些较好的农家乐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

3、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新农村建设源动力。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农函大、成人学校等载体,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2006年计划对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735人,其中农林牧业培训600人,渔业培训135人。根据我镇工业企业用工需求趋向,对我镇农民分期进行“订单式”职业技术培训,深入开展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提升农民在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实力。2006年计划对农民转移就业培训110人,后备劳动力培训4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20人。通过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增强新农村建设促进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远离封建迷信,提高卫生意识,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化、文明相融合的村风、民风。引导广大群众发扬传统美德、家庭道德,争创新型农民、文明家庭、文明新村、致富能手、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树立文明新风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每年镇里将开展文明家庭评选工作,并实行挂牌表彰。

第四节构建和谐村庄,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1、创建村落文化,提高群众精神归属感。在溪下王、涨坑、应家等三个村落文化示范点创建的基础上,向面上逐步推进村落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大力推广健身路径、篮球场地、乒乓球室、阅览室等村落文化设施。2006年重点推进葛家村村落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引导扶持大佳何镇腰鼓队、涨坑舞狮队等文体队伍发展壮大。进一步推进老年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老年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建设平安社会,密切党群关系。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深入开展“平安大佳何”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排查、联调、处置机制,加强镇综治中心建设,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解决社会各类纠纷和矛盾。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共享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逐步推进二次改水工作。扩大新型农村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工作,继续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

第五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1、强化村级队伍建设。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实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契机,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建章立制,完善村干部队伍的管理和鼓励,充分发挥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2、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以“四民主、三公开”为主要内容,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落实“三会决策”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全程公示制为代表的民主管理制度为抓手,深化村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提高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透明度,加快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六章各线实事工程安排

第一节城建

序号

工程名称

涉及村庄

投资额

工程建设起止时间

受益人数

资金来源

建设主体

1

大佳何至里袁公路砂化改造

大佳何、民主、涨坑、团联、葛家、

石门

300万

06.7-06.12

13000

自筹

大佳何镇

第二节农业

序号

项目名称

涉及村庄

投资额

建设主体

建设时间

开始

完成

1

石门溪水

流域治理

马家、后洋、

应家、大佳何、

航运、赖家

1500万元

镇政府

2006年底

2007年

2

大佳何中低产田改造

大佳何、溪下王、应家、航运、后洋、马家、毛洋

400万元

镇政府

2006年初

2006年6月

3

千库保平安

涨坑、里袁、

溪下王

镇政府

2007年

2009年

4

海塘沉陷

沿海村

2007年

2010年

第三节农民素质培训

年度

专业技能培训

职业培训

农林牧业

渔业

转移就业

后备劳动量

岗位技能

2006年

600

135

110

40

220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第四节农村自来水二次改水

时间

村庄

受益群众

2006年

外袁

1274

上葛

749

下葛

744

2007

沈家

214

胡家

662

万家

350

桥坑

255

赖家

913

大佳何

1119

航运

458

林家山

333

毛洋

451

后洋

5000

第五节农村文化

序号

名称

参与人数

作用

发展方向

1

宝德船模

10

建设船模

展览馆

2

江南民间艺术馆

12

弘扬江南

嫁妆文化

发展婚嫁产业

3

大佳何腰鼓队

50

丰富群众

文化生活

队伍不断壮大

4

涨坑舞狮队、

棒拳队、小洪拳

50

发扬历史文化

强身健体

第七章各行政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节大佳何镇石门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里袁自然村

1、基本情况:山林12000亩,竹山5000亩;耕地面积313亩。总人口1020人,从事家庭经营劳动力数350人,从事第一产业320人,外出务工劳动350人。

2、经济发展:全村个私企业10家从事家具、橡胶、五金、塑料等行业,分布在象山、西店、梅林、林家等地,去年产值达20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7.7万元,主要来自老鹰台水电站、毛竹山承包、茶山承包。群众人均收入6203元。

3、基础设施:拥有蓄水12万方的老鹰台水库;建于1998年的老鹰台电站,年发电量11万千瓦;村内主路、小路7000共平方全部硬化;投资15万元改造全村自来水工程;2006年完成电网、有线电视线路改造工程;2002年投资10万元建成村老年协会。

4、发展思路:投资30万元拆除60间牛栏房、楼房6间,拆通建成6米宽村主路。投资50万元建造6000米机耕路,开发5000亩竹笋两用山,吸引外来客商7000亩荒山种植人参等中草药,首期800亩种植合同即将签约。调整土地吸引在外个体企业来村开发工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就地解决富裕劳动力。

5、存在困难:资金缺乏。

二、外袁村自然村

1、基本情况:山林5599亩,其中茶山120亩,竹山2800亩;耕地面积461亩,高湖塘水面18.5亩。总人口1274人,从事家庭经营劳动力数390人,从事第一产业310人,外出务工劳动305人。

2、经济发展:全村个私企业11家从事家具、橡胶、五金等行业,分布在广东、河南、山东、宁海等地,去年产值达25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主要来自村龙头电站与竹山承包款。群众人均收入6298元。

3、基础设施:拥有截雨面积2.45平方公里,蓄水9万方的龙头水库;建于1992年的龙头水库,年发电量15万千瓦;村内主路3300平方全部硬化;2006年投资40万元建成办公综合楼。

4、发展思路:投资20万元建造3000米机耕路,开发1000亩竹笋两用山;投资20万元拓宽4000米机耕路开发后山800亩高山蔬菜种植基地;投资300万元建造15万方毛桃湾水库与300千瓦/小时毛桃湾水电站发展经济。投资30万元硬化村内剩余道路3000平方;投资40万元改造村庄自来水工程;投资5万元改造有线电视线路,投资20万元建造村落文化活动中心,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5、存在困难:资金缺乏、人才缺乏。

三、岙潘自然村

1、基本情况:山林1464,茶山65亩,桔园15亩,竹笋两用山200亩,虾塘;耕地面积138亩。总人口330人,从事家庭经营劳动力数80人,从事第一产业50人,外出务工劳动65人。

2、经济发展:全村个私企业5家从事家具、模具、纸制品等行业,分布在广东、黑龙江、山东、慈溪等地,去年产值达6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4.3万元,主要来自桔场、茶场、笋竹两用山、虾塘。群众人均收入6350元。

3、基础设施:投资5万元对自来水进行二次改水;投资10万元建成办公综合楼。

4、发展思路:投资8万元硬化村内道路700平方;投资4万元扩建村后机耕路200米;投资2万元改造有线电视线路。

5、存在困难:资金缺乏。

第二节葛家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村概况:

葛家村位于大佳何镇石门岙,有2个自然村(上葛村、下葛村)组成,共有458户,1493人,其中男性有820人,占54.92%,女性673人,占45.08%,劳动力967人,占64.8%,外出人口390人,占26.1%。

2005年全村社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净收入元,集体可用资金万元,集体固定资产万元。

葛家村现有土地总面积9850亩,其中耕地691亩,毛竹山有3000多亩。

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0名,其中女党员1名,支部委员3名,村务领导小组成员3名,团、妇、兵、团治调等配套组织健全,工作运行正常。

(二)村集体经济情况

笋竹两用山基地100亩及一些承包山,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

(三)现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葛家村办公楼设在原葛家小学处,全村道路硬化率只有40%左右;200亩畜禽养殖基地,全村通路、通电话、通电、通水、通闭路电视和信息网。

(四)文化设施建设

全村建有篮球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一个。

(五)劳动力结构状况

全村劳动力资源总数967人,外出劳动力390人,男劳动力522人,女劳动力445,人均拥有土地面积6.6亩。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在一半左右。

(六)产业结构状况

葛家村现有私营企业3家,主要从事五金、冲件加工行业。除了几家农业大户和养殖户外,农业收入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部分村民都在大佳何镇企业打工。农忙时,这些劳动力回村从事劳动,忙完农活就继续打工。外出劳动力当中,主要以做木匠为主。

二、近期要做的事情:

1、做好葛家村的村庄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2、做好葛家村两次改水工作;

3、建好水泥球场;

4、造一个图书阅览室、培训室、乒乓球室等,建成一个村;落文化示范点。

三、有待开发的资源:

1、利用大量的毛竹资源,做好农业休闲旅游的文章。

第三节团联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概况

大佳何团联村由胡家村、万家村、叶家村、沈家村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团联村现有人口1847人566户,其中男性1030人,女性817人,劳动力1229人。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18万元,人均经济收入5444元,现有固定资产248万元。大佳何团联村现有耕地面积917亩,山林面积5669亩,水面面积133亩,私营企业1家,2005年工业总产值50万元。

劳动就业状况: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9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20%;从事第二产业人数712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58%;从事第三产业人数268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22%。

全村从事养殖业的有14户,其中养鸡11户,10700多只。养鸭2户,养猪1户。

文化情况:全村有四个老年协会,共有活动场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万家村以前有过一支龙灯队,后来由于资金问题最后解散。团联村文化底蕴不足,缺少文化氛围。

二、分析

团联村农村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可以说没有,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农业生产、养殖业为辅,私营企业极不发达。针对这些情况,团联村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团联村位于大佳何镇东面,离镇中心10分钟路程,石门公路和石门溪穿村而过,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团联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无污染,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地方。因此团联村应该走休闲产业带动型的路子,即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农家乐”。团联村具备了发展该模式的天然条件,但是配套设施较差,在今后因以发展休闲产业及相关设施为主。

三、发展规划(2006-2010)

1、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完成旧村改造,完成全村所有道路的硬化、绿化工程。

2、投资15万元,建立一座四间二层的沈家老年活动中心一幢,增加村民活动场所,建立村图书室、阅览室,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图书量。修建一处村民健身场所。

3、改造村里的桔园,建立一个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园。

4、建立一支由村民组成的龙灯队,进一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5、完成全村的生活污水工程建设。

6、对全村的电网、水网、灌溉网进行改造,建立一座倒水站,解决灌溉难题。

7、对土地进行整理,盘活土地资源,对村庄建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8、改建万家自然村连接胡家自然村的桥,加强两村的联系。

第四节涨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我村实际情况,2006年我村要创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涨坑村位于茶山脚下,距大佳何镇区1.5公里,经行政村规模调整,涨坑村与毛洋村合并成立新的涨坑村,现有农户681户,人口2021人,耕地面积860亩,山林面积12000亩,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亿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2元,村集体固定收入近10万元。近十年来,涨坑村发展较快,已投入约300万元资金用于村庄各项建设,现村工业区块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村容村貌井然有序,人居环境优越。改革开放以来,村民收入稳步增长,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涨坑村先后获得县小康村、市级环境整治村、市级村落文化示范村等荣誉,2006年已列入县级文明村创建村。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落脚点,按照村景规划,整治村庄环境,加快工程建设,以文明村创建为抓手,打造乡风文明,以村班子建设为保障,形成团结、民主的管理氛围,力争2006年创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全面推进我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三、总体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基础设施齐全,居住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乡风文明纯朴的农村新社区,把涨坑村建设成为“富裕、美化、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基本原则

1、坚持量力而行,积极而为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既要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让大家自觉投入新农村建设活动。做到适度负债、科学建设,切忌盲目性、“一刀切”。

2、坚持科学规划,依规建设的原则。规划是龙头,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科学建设,村庄规划做到布局合理,既体现村庄特色,又使村庄建设的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

3、坚持因势利导,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完善村庄管理制度与村规民约,不断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乡风文明。

4、坚持自主建设,争取支持的原则。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群众,要实行干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自力更生的创建机制。建设资金主要以集体投入与群众自筹为主,同时争取多方支持,以勤俭办事为原则,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5、坚持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新农村建设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住房、绿化、供水、排污等要综合考虑与安排,特别要实施好旧村改造工程,充分节约土地资源,为今后发展留有空间。

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1、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效益。坚决保护耕地,不断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通山机耕路建设,发挥我村近6000亩竹山的经济效益,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2、扶持工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村有个体企业14家,村内工业区块初具规模,去年工业总产值8700余万元。近年来,全村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区块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供水、供电等经济发展环境,搭建发展平台,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切实解决村民的就业门路,提高全村村民的经济收入。

3、加快观念转变和教育培训,引导群众从事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有效途径就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积极引导村民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教育培训,使多数村民从单纯从事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大力发展二产和三产,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六、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建设

1、繁荣农村文化事业。2005年我村已创建县、市级村落文化示范点,要以此阵地为依托,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发挥我村拳棒队、狮子队等传统队伍优势,利用节假日组织各项文体比赛与活动,增强全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蓬勃向上的生活氛围。2006年要建成一个1000平方米左右的文化休闲公园。

2、积极创建县级文明村。制订创建计划,加强创建领导,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创建达标。加强村民思想道德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法制宣传,破除封建迷信、等陋习,维护全村社会稳定,确保不发生违法违纪案件,树立“讲文明、讲科学”的社会风尚,营造邻里和睦、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的和谐氛围。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搞好“三拆三整治”,建立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加强卫生洁化、河道净化、村庄绿化等“三化”建设,营造最佳人居环境。

3、加强教育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学生义务教育率达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以上,加强村卫生医疗点建设,计划生育率达100%,切实帮助弱势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使低保户逐年下降。

七、2006年工程建设计划

1、停车场硬化工程。硬化面积800㎡,工程投入5万元,工程2月8日动工,于2月15日完工。

2、涨坑村溪防洪坝工程。全长2200m,分三期建设,今年完成村口至毛洋坝段两侧750m工程,预算工程投入80万元,目前200m工程已启动,预期4月底前完工。

3、村综合楼建设工程。综合楼为9间二层楼房,6间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1320㎡,总造价约60万元左右,目前工程已投标,预期工程至5月底完工(村综合楼资金自筹)。

4、沿溪绿化美化工程。公园式绿化总面积1200㎡,建成一个文化休闲公园,投入资金10万元,预期到六月份完工。

5、旧村改造工程。老屋拆建26600㎡,征收自留地18亩作为拆建安置和发展用地,安排新地址104间,争取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弱势老人住宅过渡用房20间小屋,投入资金10万元。

6、厂区及个人住宅新区道路硬化工程。硬化面积13000㎡,投入资金78万元,向各厂及个人自筹一半,集体解决一半的方案进行。

八、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村组织建设。结合行政村规模调整,进一步配强班子力量。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支部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务、财务工作领导小组、团、妇、民兵组织的配套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严格办事程序,规范村干部办事行为,做到依法、依规,使决策、管理民主化,维护村民民主的管理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知情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才行之有效。我村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争取多方支持配合,把涨坑村建设成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为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大佳何镇涨坑村党支部、村委会

2006年3月

第五节民主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村概况:

民主村位于大佳何镇东部,靠近镇区。辖3个自然村(后洋、马家、应家),10个村民小组,609户,1859人。

2005年全村社会总产值6808万元,农民人均净收入7100元,集体可用资金143.31万元,集体固定资产817.94万元。

民主村现有土地总面积8812亩,其中耕地965亩,园地92亩,林地7453亩,水面302亩。

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65名,其中女党员6名,支部委员3名,村务领导小组成员3名,团、妇、兵、团治调等配套组织健全,工作运行正常。村先后被授予2003-2004年度县级文明村。2005年度县卫生村、2006年度市级文明村等市、县各级荣誉称号。

(二)村集体经济情况

自来水厂一座,虾塘200亩。

(三)现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民主村所辖三个自然村都有一幢办公楼,无新建办公楼,现办公在应家自然村办公楼。中学一所,自来水厂一座,在后洋自然村建成了全镇首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投资106.7万元连接三个自然村的后洋桥已接近完成阶段;在马家村建有小公园一个;全村道路硬化率达80%以上;全村通路、通电话、通电、通水、通闭路电视和信息网。

(四)文化设施建设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中心一个,内有阅览室、室、乒乓室等,蓝球场两个,室外健身活动中心三个,老年活动中心两个。

(五)劳动力结构状况

全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203人,外出劳动力280人,男劳动力635人,女劳动力568人,人均拥有土地面积14.5亩。从事家庭经营劳动力数为55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405人。

(六)产业结构状况

民主村现有私营企业33家,主要从事文具、五金、冲件加工行业。除了几家农业大户和养殖户外,家业民经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部分村民都在村或在周边村企业打工。农忙时,这些劳动力加村从事劳动,忙完农活就继续打工。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规划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结合村情实际,建设新农村。

(二)规划建设期限

自2006年至2015年,力争通过10年时间,把民主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在后洋新桥北面建立四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一幢。

(2)投资45万元从后洋新桥至派出所建立一条长970米,宽24米的商业街。

(3)在商业街一侧建一个商品市场和一个停车场。

(4)改造、扩建后洋自来水厂,增加净水设备,改善自来水的水质。

(5)进行旧村改造,彻底拆除村内危房、旧房,改变村中心道路不畅通的局面。

(6)对村庄的道路硬化达到98%以上。

2、加强环境整治

(1)对村庄内所有可绿化面积进行绿化,建设园林村庄

(2)对应家、马家自然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

(3)加强村民院内的环境整治

(4)对全村所有沟渠进行沟底硬化

3、加强旅游开发:结合石门溪改造工程,努力发展旅游休闲村庄。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对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实行生活补助。

第六节大佳何村基本情况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村概况:

大佳何村是大佳何镇所在地。辖3个自然村(大佳何、林家山、航运),13个村民小组,633户,总人口1910人。劳动力1225人,其中外出劳动力238人。外来人口2220余人。2005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70余万元,农民人均净收入达7800元。

本村现有土地总面积3705亩,其中耕地682亩,园地22亩,林地2363亩,海塘638亩。

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44名,其中女党员6名,支部委员3名,村务领导小组成员3名,团、妇、兵、治调等配套组织健全,工作运行正常。

(二)村集体经济情况

对虾塘800亩,桔场45亩,茶叶地80亩,农贸市场、水果市场各一个,山上水库、地下水库各一座。

(三)现有基础设施建设

现有村综合办公楼一座,幼儿园一所,老年活动中心一个,农贸市场、水果市场各一个,在大佳何村建有公园一个,全村通路、通电话、通电、通水、通闭路电视和信息网。

(四)文化设施建设

全村建有一幢文化活动中心综合楼,内有阅览室藏书1万余册、室、舞厅等;老年活动中心一个,室外健身活动中心一个,还有民间组织腰鼓队和打龙队各一支。

(五)产业结构状况

大佳何村现有私营企业8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8家,主要从事灯具、五金、电子、电池等行业。决定了大佳何村具有良好的就业优势。除了养殖户外,农业已经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除了少数几个拥有自己的工厂和个体工商户外,大部分村民都在本村或在周边村企业打工。农忙时,这些劳动力回村从事劳动,忙完农活就继续打工。另外,大佳何村在天保塘划出100亩作为工业用地,将会给大佳何村带来更好的就业优势。

二、大佳何村存在的问题

1、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很低。全村还有家低保户对象,虽然各级政府和村里每年都要给这些低保户发放一定的补贴和救助金,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低保户的贫困问题。

2、基础设施不健全。村农贸市场破旧,老年活动中心简陋,全村没有回收处理垃圾的基础设施。村中还有几条道路没有硬化,没有排放污水管道等,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大佳何村的发展。

3、环境问题的待解决。首先生活垃圾的乱堆乱放,每家的垃圾基本上倒放在自家附近的垃圾筒里,但街道上还有白色的塑料袋、水果皮、废纸等垃圾,一陈风吹过空中到处是塑料袋、废纸等垃圾,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我镇争创“全国优美乡镇”。

4、村民素质问题。大佳何村民大部分是初中和小学文化,高中文化程度很少,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是文盲,在这样的教育背景的知识背景下,如果不提高全村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很难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知识科技时代很好的生存。尤其是大佳何村作为大佳何镇所在地,城镇发展征用土地,失地农民不提高自己的素质就很难地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所以要在提高全村村民的素质中做文章,以各种讲座和科普宣传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三、新农村建设规划

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在大佳何村与后洋山桔场之间投资50万元建造一座大桥,目前已接近完工。

(2)投资65万元建造伍家至林家山盘山公路一条。

(3)在佳何新区改造主道路的下水道铺设及新区屋前屋后道路的硬化工程。

(4)规划在天保塘划出100亩作为大佳何住宅区及工业用地,龙泉路北段的改造、扩建工程。

(5)投资90万元双港路人行道改造。

(6)进行旧村改造,彻底拆除村内危房、旧房,改变村中心道路不畅通的局面。

2、环境整治方面

(1)对双港路进行整修,修葺破损绿化带,规范广告牌,更换现有路灯,做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

(2)根据《大佳何镇卫生管理条例》通过对各个体工商户门前三包、签订责任状等方式,严格执行环境卫生的奖惩制度,保证大何路、双港路的卫生整洁。

(3)对全村所有沟渠进行沟底硬化、铺设水泥洞管。

第七节溪下王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溪下王村座落在大佳何镇西部的象山港尾沿海,交通地理位置条件优厚,依山傍海,隔黄墩港与强蛟相望,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是我国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方孝儒先生的故里,村人均收入6664元,集体固定资产1500万元。曾荣获县级农村工作双整治先进村、县级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村落文化宫等荣誉称号。

全村现有人口1546人,460户,男性900人,女性620人。其中20岁以下403人,20—45岁530人,40—60岁370人,60岁以上243人。党员32人。村耕地面积769亩,其中水田731亩,,旱地38亩;山林面积8518亩;海涂面积5300亩;内塘养殖面积400亩。村内有工厂7家,年总产值0.2亿元。其中上规模企业橡胶制品六厂,年总产值0.12亿元。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海塘养殖承包,果园承包,山林、水资源年收入26万元。

溪下王村耕地面积相对较少,1993年底有人口1435人,耕地面积900亩,人均占有耕地0.95亩左右(人均农田0.5亩),到2005年水田面积下降到人均0.2亩。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劳动力的逐步转移,村非农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以近年来的招商引资较为明显。在科技兴养的积极促进下,在应用工业兴办农业的引导趋势下,村民对经营意识有了较大的转变,特别是科技兴养、适度扩大规模经营意识有很快发展。村民从1996年开始发展稻田养殖,养殖面积20亩以上的养殖户最初只有2户,发展到目前的50户,同时耕地种植多种经济作物经营规模300亩,户数和面积年递增分别为20%。目前,村民从事农业的300人,从事工业的520人,从事服务业和其它职业的230人。

二、风俗文化特色

溪下王村是大佳何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与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方孝儒故里只一桃花溪之隔。方孝儒先生曾祖为文武进士,因朝廷昏聩,文武参商,为避祸自慎,回河南商丘方家庄原籍(后辗转迁浙江宁海)。明初方孝儒先父方克勤,京师吏部考试得中第二名,特授山东济宁府知府。后方孝儒殿试,一论五策,独领,任“汉中教授”。朝廷诏书多出其手。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攻入南京,朱棣登基命方孝儒草拟“即位诏书”,方孝儒抗旨,并数指罪,声言“誓讨国贼”,朱棣下令抄斩满门夷十族,宗族及亲友死八百七十三人。文坛巨文郭沫若诗曰:棱威一代明成祖,骨鲠千秋方孝儒。纵使舌根能断绝,依然有口在吾徒。鲁迅先生也曾将方孝儒的硬气誉为“台州式的硬气”。因此,围绕方孝儒先生故里的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建设具有我村特色的亮点。方孝儒故里溪上方虽已比较破旧,但断墙碎瓦依然尤存,正学读书处“岭南阁草堂”遗址,位于雪潭西侧的正学祖父墓及乌山石蛇耳曾祖父墓至今仍展示着历史风貌。这些亮点为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该村有祖传的“独脚戏”,曾经红遍宁海,不过现在销声匿迹了。该村文化设施基本齐全,有篮球场120平方米,健身活动场所350平方米,并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为丰富体育文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2004年成立了村文化活动中心。

三、新农村规划建设几点规划

以道路标准化,生活城镇化的要求,逐步按规划进行旧村改造,提高生存环境和空间条件,美化村庄形象。

1、因地制宜,保护耕地原则

在村庄建设中,根据村庄实际情况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确定规划和整治内容,同时应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尤其要保护好基本农田,防止旧村拆建不彻底,而新村盲目扩大。要灵活利用建设用地盘活旧村土地,不占用耕地。

2、特色原则

溪下王建村历史悠久,南面靠山,北面靠海,生态环境相当优美。其建设从西向东发展,有一定的发展痕迹。所以在规划过程中要尊重村庄发展的历史文脉,强化村庄特色,合理定位规划结构,建筑风格。同时注重山海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方孝儒的“南阁草堂”遗址,位于雪潭西侧的正学祖父墓及乌山石蛇耳曾祖父墓可开发休闲旅游。村内400亩养殖塘位于交通要道路边,地理位置优越,可配套开发海洋休闲渔钓。在溪下王村破旧房屋占全村房屋的30%,可重点改建,同时桃花溪风景优美,横穿全村,在改造中可修饰的增加“桃花亭”“桃花屋”等类似文化元素,也可适当的融入方孝儒思想与文化。相信对全村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3、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

布局优化:通过环路建设,拆除破旧房屋,完善村庄布局。

道路硬化:全面实施道路硬化,形成道路网络系统,目前该村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化,横路还未硬化,横路硬化可利用住户集资村里补贴相结合的方法。

路灯亮化:在村里主要道路、主要路口、主要路段以及公共场所已全部安装路灯。

河道净化:对村内桃花溪进行净化,通过保护,改造等方式,形成清洁美观的河道网络。建设改造叶家坑及防洪坝,加强防洪抗洪能力。去年“麦莎”台风时该路面已过水。

第八节和平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村概况

和平村有14个村民小组,679户,2037人。村民代表90人,村党支部有党员67人,其中:女党员8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8.86万元(包括土地征用收入),固定性收入41.7万元。村级集体资产169.45万元。全村拥有耕地1054亩,水稻种植面积630亩,毛竹山面积3700亩。山塘水库5座;灌溉水田600亩。

(二)产业结构状况

和平村的农户,主要从事海水养殖、禽类养殖、笋竹两用山、外出务工等行来。整个村除赖家自然村外,其他三个村村民主要是外出务工为主。在农参与农活的主要是年纪较大的村民为主。

(三)劳动力结构状况

和平村有劳动力1296人,分别从事第一产业的有44.29%,第二产业的有18.98%,第三产业的有36.33%。养殖户(海水)90户,养殖:猪2户,养鸡10户,养殖2户。

(四)古村落文化状况

和平村村落文化基本没有。但是,拥有古寺庙二座;分别是赖家的白鹤庙和伍家村的和平寺遗址(目前该寺的大殿已经过重修)。

(五)当前正在修建的基础设施

赖家村的防洪坝工程和水毁工程已接近扫尾阶段,外郑村的机耕路,桥坑村的水库桥,伍家村的防洪坝都在施工之中。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

1、对整条和平溪进行全面改造,以增强防洪能力,保障全村安全。

2、进行农田改造,提高田地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修建伍家自然村老年协会(利用伍家小学空闲的校舍),改善老年人的活动场所。

4、在赖家村修建健身广场;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识。

5、加强“三拆三化三整治”力度彻底改变村容村貌,为开展生态农家休闲山庄夯实基础。主要针对伍家、桥坑、外郑三村。赖家村则需加强基础设施为主;为拓展大佳何镇新集镇好准备。

6、如经论证有可能的话,将和平溪进行淡水鱼放流养殖,划出一定地块进休闲垂钓区建设。

7、伍家村的笋竹两用山基地,可以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生态农家旅游作好准备。

第九节滨海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村名

总户数

总人口

人均

收入

总劳

动力

外出

人口

体育

器材

(套)

获得县级以上

荣誉称号

冯家

278

860

6593

550

43

8

市级文明村县级小康村县级文明单位县级文明村县级计生合格村县级卫生村

县级科技示范村五好行政村党组织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县级先进集体

陈戴

94

302

6543

193

21

吴家

123

416

6658

266

35

10

井栏

230

793

6646

508

100

滨海

725

2371

6615

1517

199

一、村概况

注:以上统计截止2005年12月份。

滨海村下辖四个自然村,全部位于大佳何海滨旅游规划区范围内,整体地势狭长濒海。2005年滨海村全村共有725户2371人,农民人均收入达6615元,四个自然村村民就业多类型,井栏、吴家、陈戴三个自然村村民以养殖业、营销运输业居多,冯家自然村村民从事工业劳作、海洋养殖为主。

二、滨海村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居:总的来看,村民住宅密度较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集中建造的,但总体缺乏统一规划,新建的住宅样式多种,相互没有统一协调。同时,各自然村对旧、危等房屋拆建力度不够,特别是绝大部分的新建房户没有按照拆建协议执行,造成了新建房与宅基地安排比例失调,各村都有老百姓哄抢宅基地的隐患。

路:冯家、陈戴两个自然村村庄主要道路相对较为狭窄,井栏、吴家则是村内小路硬化率不高,特别是雨天容易积水,对群众的出行造成不便。

环境卫生:总的来看,各自然村的环境卫生比前些年是好多,但长效保洁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各村都有保洁员,但群众的卫生意识跟不上,除吴家以外,其他几个村在全镇的环境卫生评比活动中,始终是在中游。

三、今后5年内的具体打算

1、规划。除吴家外,完成其他三村的村庄整体规划编制,并与大佳何滨海旅游区规划相配套。

2、道路。村庄主要道路以及支路全部完成硬化,冯家浇铸水泥路5000㎡,陈戴1500㎡,吴家2000㎡,井栏2000㎡。

3、环境。滨海村村庄内共有50余家自办企业,主要是生产轴承、五金冲件,场地以农村住宅出租为主,由于冲床、仪表车等设备造成的噪声影响严重,村民多次反映要求搬离村庄。故在近三年内将对这些作坊式工厂进行集中整治,目前已考虑了2个地块作为安置地,。一是在冯家尚山带,冯家自然村准备对该地进行规划。二是在吴家红砖厂区域,如果政策允许将对该地进行重整,由村集体统一建造并以出租方式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4、住宅。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对宅基地梳理工作,已建新房并签订原有房屋拆除协议的住户必须在明年年底完成拆除,尽量腾出一部分宅基地安排村民建房,缓解当前农村建房难的压力。

第八章2006年度村庄建设项目安排

第一节和平村2006年度村庄建设项目调查表大佳何镇乡(街道)06年6月12日

村名

和平

村庄住户

679

村庄人口

2037

村域面积

耕地面积

1054亩

河道长度

8000m

自然村组成

伍家、桥坑、外郑、赖家

为主创建的自然村

伍家、桥坑、外郑、赖家

年度已投入资金情况

上级补助(万元)

10

村集体投入(万元)

36

镇财政投入(万元)

其他资金(万元)

重点

整治

项目

项目名称

规模及所在自然村

资金概算

资金来源

完成时间

大墙修复

赖家

30万

村集体

2006

机耕路

外郑

5万

上级补助

2006

水库桥

桥坑

5万

上级补助

2006

防洪坝

伍家

6万

村集体

2006

第二节大佳何村2006年度村庄建设项目调查表镇乡(街道)年月日

村名

大佳何

村庄住户

633

村庄人口

1910

村域面积

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682亩

河道长度

500m

自然村组成

大佳何、航运、林家山

为主创建的自然村

大佳何、航运、林家山

年度已投入资金情况

上级补助(万元)

50

村集体投入(万元)

28

镇财政投入(万元)

130

其他资金(万元)

15

重点

整治

项目

项目名称

规模及所在自然村

资金概算

资金来源

完成时间

后洋小桥

大佳何

78万

自筹、上级补助

2006

龙泉路北段扩建

大佳何

40万

自筹

2007

新区道路硬化

林家山

15万

自筹

2006

双港路人行道改造

大佳何

90万

自筹

2006

第三节石门村2006年度村庄建设项目调查表镇乡(街道)年月日

村名

石门

村庄住户

787

村庄人口

2587

村域面积

3万亩

耕地面积

946

河道长度

1800

自然村组成

里袁、外袁、岙潘

为主创建的自然村

里袁、外袁、岙潘

年度已投入资金情况

上级补助(万元)

1

村集体投入(万元)

36

镇财政投入(万元)

4.8

其他资金(万元)

35

重点

整治

项目

项目名称

规模及所在自然村

资金概算

资金来源

完成时间

里袁村主路工程

里袁村

30万

贷款

2006.8

主路硬化

岙潘

8万

2006

第四节团联村2006年度村庄建设项目调查表镇乡(街道)年月日

村名

团联

村庄住户

566

村庄人口

1847

村域面积

1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917

河道长度

1000

自然村组成

沈家、万家、胡家、南阳

为主创建的自然村

沈家、万家、胡家、南阳

年度已投入资金情况

上级补助(万元)

村集体投入(万元)

2

镇财政投入(万元)

5

其他资金(万元)

重点

整治

项目

项目名称

规模及所在自然村

资金概算

资金来源

完成时间

水毁工程

沈家、万家、胡家、南阳

7万

村集体。镇政府财政补助

2006

第五节溪下王村2006年度村庄建设项目调查表镇乡(街道)年月日

村名

溪下王

村庄住户

460

村庄人口

1546

村域面积

耕地面积

769

河道长度

2000m

自然村组成

溪下王

为主创建的自然村

溪下王

年度已投入资金情况

上级补助(万元)

村集体投入(万元)

60

镇财政投入(万元)

其他资金(万元)

重点

整治

项目

项目名称

规模及所在自然村

资金概算

资金来源

完成时间

桃花溪改造

溪下王

40万

村自筹

2006

水渠改造

溪下王

5万

村自筹

2006

村庄绿化

溪下王

6万

村自筹

2006

第六节民主村2006年度村庄建设项目调查表镇乡(街道)年月日

村名

民主村

村庄住户

609

1859

村域面积

耕地面积

965亩

河道长度

2700米

自然村组成

后洋、马家、应家

为主创建的自然村

马家

年度已投入资金情况

上级补助(万元)

村集体投入(万元)

154.5

镇财政投入(万元)

其他资金(万元)

重点

整治

项目

项目名称

规模及所在自然村

资金概算

资金来源

完成时间

旧村改造

马家村

100万

村自筹

2007

道路硬化

应家村

50万

村自筹

2006

通村公路

后洋村

2.5万

村自筹

2006

防洪墙

后洋村

2万

村自筹

2006

第七节葛家村2006年度村庄建设项目调查表镇乡(街道)年月日

村名

葛家村

村庄住户

458

村庄人口

1493

村域面积

耕地面积

691亩

河道长度

1500m

自然村组成

上葛村、下葛村

为主创建的自然村

上葛村、下葛村

年度已投入资金情况

上级补助(万元)

村集体投入(万元)

100

镇财政投入(万元)

其他资金(万元)

重点

整治

项目

项目名称

规模及所在自然村

资金概算

资金来源

完成时间

村庄道路硬化

上葛村、下葛村

40万

村自筹

2006

防洪坝修复

上葛村、下葛村

30万

村自筹

2006

自来水改水

上葛村、下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