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教学反思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39

一分钟教学反思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1

一、自读阅读链接,理解课文题目。

二、了解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弄清本课的意图。

三、自学课文,尽量完成目标。

学生自读,标画,尽量完成目标,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最后,两课时虽然把课文学完了,但课堂作业还没能在课堂上完成,这样就势必要压缩每节课的时间。减少一些无病似的朗读交流,把时间用到练习上,也许教学更高效更好些。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二)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继续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后顾整个课堂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或思考题让生边读边想,自己去学习获得知识,把握一段的大意,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彻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现代教学法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授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法。启发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引起学生智力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引起学生思想工作和智力上的自动精神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教学方法,且避免单一。如理解文章内容选用填空、练习、默读划句复述等教学方法;体会文章用词之确切,则采用了比较品读遣词造句的方法。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导生领会人民当时的心情与情感,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生自读课文,理解加评注”这一教学环节,让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学会知识,掌握阅读技能。

4、利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有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先给生提供了有关“香港回归”的电视录像,让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其学得有趣味。

5、教学环节设计以人感知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如教第二段时,默读整体感知回归进行情况;尔后,抓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并品读优美词句;最后再有感情朗读全段,加深对全段文章的理解。如此,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最基本方法,并有效地结合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三)

选择上这课,确实费了不少心思。首先感谢同年级的靳、彭两位老师,从备课开始就给我出主意,不厌其烦地听我一遍一遍的改思路。

《最后一分钟》是一首诗,描写了香港回归时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资料,香港回归时的交接仪式,香港的历史,以及香港的发展。学习这课,需要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这是个难点,一是资料太多,学生没有阅读兴趣,而是怎样把资料与内容结合起来,学生还很模糊。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2

【案例1】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合唱队共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至少需要几分钟?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并写出至少需要几分钟)

过了一会儿,学生完成方案设计,教师组织反馈。

师: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分、5分、6分、7分、15分)

师:那么我们就先请用时4分钟的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学生上来展示设计方案并作说明)

师:下面请用时5分钟的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学生兴致不高)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依次反馈6分钟、7分钟、15分钟的设计方案。

师:为什么有的是用4分钟,有的是用5分钟,有的是用15分钟?

……

【案例2】

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要邀请7位同学去烈士公园玩,但是我还没有跟他们说,怎么办呢?只好打电话给他们,那么,我怎样才能尽快地通知他们呢?(逐个通知、分组通知、相互转告)

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完这7人要几分钟?(边讲解边画图)

师:很好,大家都很聪明,又肯动脑筋思考问题,要学好数学就需要我们这种认真的态度。打电话是人们互相联系最常用的方式,其实,打电话里面也藏着不少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打电话通知更多的人,好吗?(板书:打电话)

师出示:一个合唱队共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至少需要几分钟?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并写出至少需要几分钟)

过了一会儿,学生完成方案设计,教师组织反馈。

师:说说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分、5分、7分、8分、9分、14分、15分)

师:如果需要时间最多,那么是几分钟?

生:15分钟。

师:是怎样打的?

生:是老师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设计方案如下:

师:有同学说是14分钟,那是怎样打的呢?

教师请用时14分钟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作说明。

师:你觉得这1分钟是怎样省下来的?

生:是让已经知道的学生在老师打电话给其他同学的同时通知另一个学生,这样就省下了1分钟。

接下来教师有选择地展示了学生设计的另一种方案,如下图:

师:你觉得这幅图用了几分钟?是怎样打电话的?

学生解读图意和设计方案,最后得出:先由老师打3个电话给3位同学,用3分钟,再分别由这3位同学同时再通知4位同学用时4分钟,共用了7分钟。

师:你觉得还有比这更节省时间的吗?(师提出问题后,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生:有,3位同学分别通知时,老师在休息,有些先接到电话的同学也在休息,如果他们也打电话,就能节省时间。

……

师:那么你们觉得最少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生:4分钟。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时间,请你把用时最少的方案用图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设计用时最少的4分钟的方案图。接着组织学生交流反馈,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正确地设计出了用时4分钟的方案图。

……

【分析与思考】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统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通过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综观以上两个教学案例,案例2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体现了其对教材的正确处理和教法的合理选择。

(一) 由浅入深,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正确处理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探究效果不会好。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案例2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老师想打电话邀请7位同学去烈士公园玩”为探究载体,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改用从通知7个人这个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

(二) 以学定教,让学生在展示中学会思考

学生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意义的过程。先让用时最长的学生展示,再让用时少一些的逐一展示,在让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做到适时启发、指导,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和感悟到好方法的优越性,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避免了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

而案例1中教师先组织用时4分钟的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当个别优秀的学生先展示并介绍了最佳设计和最少用时后,虽然教师也组织学生依次展示5分、6分、7分、15分的设计方案,但其实其他同学已经失去了展示自己学习方案的热情和欲望,同样,其他同学也会因对最佳方案的关注,而失去和减弱对其他设计方案的探究兴趣。因此,虽然教师也组织学生比较:“为什么有的是用4分钟,有的是用5分钟,有的是用15分钟?”但效果却会大大地减弱,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考不够深入,学习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

(三) 层层递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案例2中教师先组织用时最长的进行展示,使学生明白最长用时的打电话方案就是教师逐个通知,总共需要15分钟;再邀请比15分钟少1分钟的同学展示说明打电话的方案,并通过对问题“你觉得这1分钟是怎样省下来的”的思考与回答,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如果让已经得到通知的同学通知其他学生可以节省时间。接着教师跳过9分、8分的情况,直接出示一位学生设计的方案图,组织学生解读图意,理解此种设计方案及所需用时是7分钟。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你觉得还有比这更节省时间的吗?”使学生明明白白地体会到只要是已经接到电话的每个学生都能通知其他学生,肯定能更节省时间。最后教师还是没有邀请一开始就说用时4分钟的学生直接展示说明设计方案,而是给大多数学生时间,再来思考并设计最佳的打电话方案,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3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下面,同学们就和陈老师一起走进生活。(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逐步显示相关信息。)

师:这是哪里呢?妈妈在干什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生活中你见过怎么烙饼吗?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新知教学做好准备。

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呈现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烙3分钟。

教师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解读以下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认识到,锅里面同时最多能放下两张饼。如果只剩下一张饼,也可以只放一张。)

2.两面都要烙是什么意思?(一张饼的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教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把先烙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

设计意图:“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是活动的基础,是操作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点和前提。但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在解读主题图时,常表现为照本宣科,浅尝辄止。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对信息的解读,使学生透过文字的表面深入理解烙饼的规则。

(二)探究双数张饼的最优烙法

1.研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

师(设问):如果要烙两张饼,你认为需要几分钟?(板书“两张饼”)

学生利用手中的投票器开始投票。

A.3 B.6 C.9 D.12

指名学生汇报,说清楚是怎样烙的,预设出现两种情况:

(1)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12分钟。

(2)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钟,共6分钟。

学生汇报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直观记录下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比较和优化两种方案。

师(设疑):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

让学生从两种方案的比较中得出:第二种方案好,原因是两张饼同时烙节省时间(教师及时板书

关键词 ),只需要6分钟就可烙好两张饼,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及时记录学生的思考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小结:结合规则,两种饼同时烙节省时间,最少需要6分钟。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首先让学生探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降低思维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同时在解决两张饼的问题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为探究三张饼的最优烙法做好铺垫。

2.应用经验,迁移思考

师:你认为解决烙两张饼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烙几张饼用时最短的问题?

学生投票选择:A.3 B.4 C.5

(1)互动交流

结合学生投票数请学生阐述理由,互动交流。教师预设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A,理由是研究完两张饼用时最短的问题,自然就应该研究三张饼用时最短的问题。另一种是选择B,理由是四张饼是两张饼的2倍,烙两张饼最短用6分钟,烙四张饼最短就用12分钟。

(2)总结提升

①怎样烙四张饼用时最短?最少需要几分钟?②烙四张饼的最佳方案又成为了我们进一步学习的经验。结合前面研究总结的经验,你还能想到烙几张饼的最佳方案?最短需要几分钟?

③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六张饼、八张饼……及相应的最短时间。

小结:如果饼的张数是双数,两张两张地同时烙最节省时间。

(三)探究单数张饼的最优烙法

1.研究三张饼的最优烙法

投票选择:你认为烙三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A.9 B.12 C.15)把你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想一想:三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2.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

预设学生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学生汇报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并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记录下用9分钟烙完三张饼的过程。同桌合作再次实践体验“9分钟的烙法”。

3.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对比交互式电子白板记录下的烙三张饼的两种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都是烙熟三张饼,为什么9分钟的方法会比12分钟的方法节省3分钟?

学生交流质疑,最后得出:采用9分钟的方法,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在烙,只需要烙3次,所以节省了时间。

小结:烙三张饼时交替烙节省时间,只需要9分钟。

设计意图:“如何尽快烙好三张饼”是本课的关键,也是难点。在探究三张饼的最优烙法时,我让学生先想象,再直观演示,用画一画、摆一摆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思考过程,最后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对比两种烙法。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充分利用锅内的空间,使得每次锅里同时烙两张饼,这样最节省时间。学生在直观中思考、在操作中发现,从而感悟到简单的运筹思想。安排学生“想、画、说、比、议”等过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经验升华,迁移归纳

师:利用以上经验,你可以想到烙几张饼的最佳方案?最短用几分钟?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逐步完善三张饼、七张饼……的最短用时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烙最节省时间。

小结:如果烙单数张饼,先两张两张地烙,最后剩三张交替烙,最节省时间。

(四)深化认识,建立模型

师:烙六张饼,你会选择?

A.两张两张地同时烙 B.三张三张地交替烙小结:我们既要考虑省时,也要省力。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师:烙一张饼最短用几分钟?为什么不符合我们总结的规律?

师: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案是什么?最短用几分钟?烙500张饼呢?

小结:结合烙饼规则,饼的张数等于或大于两张时,烙饼的最短时间就是用烙饼的张数乘烙一面的时间。

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师(设疑):假如妈妈的这个锅再大一点,每次最多能烙三张饼,情况还跟烙两张饼一样吗?

问题:用一个平底锅烙饼,每次可以烙三张饼,每面要烙1分钟。如果有四张饼,两面都要烙,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鼓励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设计意图:“烙饼问题”是一种数学思考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此题作为知识学习后的一种延伸,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本课设计中,教师就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进行数学思考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1.在反复的交流比较中感受优化的思想

优化问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优化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理解、感受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更能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而数学的思想方法也只有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以体验与感悟。烙饼问题的核心就是优化,具体地说,就是对烙饼锅的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教学中设计的四个核心比较问题,始终抓住了“优化”这一核心思想,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反复比较中体会到,只有把锅的空间占满,才能达到省时的目的。

第一次比较:结合学生原有认知比较烙两张饼为什么用时不一样,使学生理解两张同时烙更省时间。

第二次比较:比较烙三张饼的几种不同烙法,哪种最省时,为什么。使学生理解锅里每次都放满了,就能保证资源没有浪费,所以三张饼交替烙最省时间。

第三次比较:比较烙六张饼的两种烙法(3+3和2+2+2),让学生选择自己会怎样烙,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优化问题不但要考虑省时,还要省力。

第四次比较:比较烙饼问题与烙一张饼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使学生理解锅里每次都放满了,才能保证资源没有浪费。

这四次比较在追问最省时的烙饼方法原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具体而深刻地感受了优化的本质内涵。

2.在直观操作与符号表达的不断体验中感受、发现规律

数学课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由直观形象阶段向抽象逻辑阶段过渡与发展。在面对具体的数学问题时,其表现就是抽象的思维方法与直观形象的思维方法根据思维操作的需要而交替使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充分借助教学的载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式研究具体问题,在不断的尝试与体验中,自主地探索、发现与归纳,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关注的问题。本课教学中,在让学生感受优化思想、探索发现烙饼问题的规律时,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景素材,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重点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烙饼活动。

第一个层次:在探索双数张饼的烙法时,以探究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案为起点,从直观演示入手,到想办法把烙饼的过程记录下来,初步尝试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并借助符号图形启发思考。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中,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述思维过程,直观感受两张饼的最省时烙法以及省时的原因所在,体会符号表达的优势。

第二个层次:在探索单数张饼的烙法时,以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案为研究重点。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烙两张饼的活动经验和表象,教学时从学生的思维个性出发,让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画等来深化认知。在交流与碰撞中,形象的图、表以及抽象的符号与数,为学生的数学表达和规律的发现提供了极大的依托和支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清晰、准确和完整,并走向归纳与概括,烙饼问题的模型基本建立。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学生;课程改革;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99-01

一、融数学问题于生活情境中

融数学知识于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如开课时,借助主题图或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用图片、动画、童话故事、活动等形式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是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很亲切,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如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85页例2,一教师用动画的形式创设了明明一家讨论乘火车到某地旅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明明与爸爸的对话中,找到一些数学信息(火车8时出发,次日13时到达,火车每小时行102千米)并用线段图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信息,再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如什么时刻到达?火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等等。

二、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的探究过程。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强,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很多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非要依靠老师才能完成。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如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时予以引导、点拨和调控。如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80页例1,教师创设某电信局推出两种话费标准(A.月租20元,每通话1分钟0.18元;B.每通话1分钟0.3元,无月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如果老师每月通话120分钟,选择哪种话费标准合算?”的数学问题,学生分别计算出两种标准的费用进行比较,再交流得出应该选择第二种话费标准。教师再设计了“是不是无论通话时间多长,都是选择第二种话费标准合算呢?”,然后再出示每月通话130分钟、140分钟、150分钟、160分钟、170分钟、180分钟、190分钟、200分钟,分别选择哪种话费标准合算的问题,让学生分组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去计算,再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得出130分钟、140分钟、150分钟、160分钟时选择第二种合算,180分钟、190分钟、200分钟时选择第一种合算……整个学习过程,教师都没有给过学生一个答案,没有给过学生一个固定解法。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反思评价,优化策略

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对解决问题策略进行反思评价,适当优化策略,但不强求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梳理、完善自己的见解。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尝试是否有别的更好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比较各种解决方法,看哪种更好,形成简洁快速的解题思路,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但在这一点上,一定不要强求孩子运用某种貌似最优的方法,应允许孩子思维的多样性。如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77页例2(小红9秒跑了36米,小林7秒跑了35米,谁跑得快?),孩子们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36÷9=4(米)35÷7=5(米)4米

2. 35÷7=5(米)5×9=45(米)45米>36米小林跑得快。

3.36÷9=4(米)4×7=28(米)35米>28米小林跑得快。

4. 36÷9=4(米)2×4=8(米)36-8=28(米)35米>28米小林跑得快。

5. 36÷5=7(秒)……1(米)小于9秒小林跑得快。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5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的本质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些观点,并且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反复证实是正确的。笔者通过日常教学的探索,得出从以下几点入手确实行之有效。

1.化归思想无处不在

化归思想是指将一个难以解决的,或是复杂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转化,归结为容易解决,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化归在数学中几乎无处不在,它的基本功能是使生疏化成熟悉、复杂化成简单、抽象化成直观、含糊化成明朗。 例如,有次学生自编了一道题:"从我家到学校共有600米,我每分钟走55米,12分钟能走到学校吗?"我将这道题写在黑板上,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小声嘀咕:"会列式,可怎么算呀?"还有个别学生说:"没学过,不会算。"这时,我微笑着说:"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不能让孩子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话音刚落,就有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会做。"说完就跑到黑板上演板起来:55×12=55×4×3=220×3=660(米),660>600。答:12分钟能走到学校。有同学就质问他,明明是乘12你怎么变成乘4又乘3的?"以前不是学过7×2×5=7×10吗?那我想反过来用也是可以的呀。"我不禁微笑着带头给他鼓起掌来。这时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解答这题。"她在黑板上写到:55×10=550(米),55×2=110(米),550+110=660(米),660>600。答:12分钟能走到学校。并解释说,我先算他10分钟走多少米,再算2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加起来一共是12分钟走多少米。这时班上再次响起掌声。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也有不同的解法。"我也让他到黑板上书写:600÷12=600÷3÷4=200÷4=50(米),50

2.营造氛围,给学生猜想的空间

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然而,在很多课堂教学当中,尽管改进了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但还是很难充分地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地位。学生进行数学猜想是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这一份主动性尤其珍贵。以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如果当学生说出猜想的答案时,老师就马上制止了,继而要求学生严格地按照原本教学设计,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思考,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相反地,老师尊重学生的发现,并没有因为教学顺序被打乱而去责怪学生,而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猜想。正是在这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因而他们勇于猜想。给学生猜想的空间,同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探索学习新知的欲望。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6

    纵观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品德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没有转变这个观念。教师纯理论的枯燥说教,满堂灌式的个人表演,墨守成规的隔代观念,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材料,都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其结果往往是台上唇焦口燥,台下鼾声如雷,很难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但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合作进行教学,则往往会是另外一番风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还能自主的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起宏观控制、分解教学目标、点评和反思课堂教学作用。以国家制定的考试标准中的知识点为教学内容依据,以教师分解的教学三维目标为教学任务,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实际材料为案例,以教材为参考,让学生自主、合作、多种形式地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总结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教材。从而有效实现了国家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分解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实现教学目标。

    整个课堂教学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先将整个班分成六至七组,每组六至七人,每堂课由一组同学合作完成,每组同学一期共完成三堂课,其中每堂课的组内角色分工可以更换。上课前一天,由教师将分解知识点的三维目标发到该组同学手里,由该组同学做好分工准备工作,可以由其中一个当主持,站在讲台旁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总结课堂教学内容;一个做记录,坐在自己座位上,记录整个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一个写板书,站在黑板旁边,随时准备书写教学内容;其他四个由主持随时调动到讲台中央主讲相应内容,当其中一个上台时,其他三个可和教师一起在组间维持纪律,这四个同学中可以由一个宣读组内合作寻找的生活材料,一个引导学生讨论探究问题,一个收集分组讨论结果,一个质疑材料布置作业。

    整堂课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去设计,先由上课组中一同学用一分钟新闻播报激情导入,新闻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可以是国内外的重要时事,还可以是社会上的真人真事,要求材料能体现考试目标中的该知识点。五分钟学生思考,提炼新闻观点,两分钟收集观点,板书观点。十分钟教材阅读,明确观点。十分钟讨论辩论,深化论证观点。五分钟拓展延伸,巩固和强化观点。七分钟课内作业,理解和运用该观点。五分钟总结和概述该观点。整堂课在主持地引导下,有条有理有序地进行,其中各环节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开展。教师和学生可对该堂课进行打分,进行总结、反思和改进,期末评出优秀示范课进行奖励。

    整个课堂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当老师,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经历了初步感悟、亲身实践、理性升华潜移默化的发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团对精神,真正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自主实现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7

重视审题能力培养

曾经看到过一个笑话:几个人到饭店吃饭,点了一瓶可乐,大家依次每人倒一杯,轮到最后一个人时,可乐没有了,他拿起空瓶子问:“这个还有吗?”服务员拿起瓶子看了看,摇摇头说:“确实没有了。”显然这里产生了误会,服务员没有正确理解客人的话。审题能力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不但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认知水平,而且更需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应用题审题的关键是从文字叙述中,找出相应数量关系,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并贯穿教学始终。下面是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方法:一是联想法。如:“李师傅7小时做了490个零件”,学生立刻就可以联想到“李师傅每小时做70个零件”。二是摘录条件法。要求学生将重点内容摘抄下来,然后再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如:“一批树苗540棵,分给五、六年级同学去种,五年级有120人,六年级有150人,如果按照人数进行分配,每个年级各应分得多少棵树苗?”可以将“120人”“150人”“540棵”等条件摘录下来,防止落下解题条件。三是“陷阱题激励法”。如:“增加了”与“增加到”之间的区别,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相信只要学生留心,这种错误还是可以避免的。

加强解题策略的回顾与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归纳、概括以及反思的能力。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答题结束后,应当回头重新思考、研究已经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必要的。回顾反思是解题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阶段,合理运用“回顾反思”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①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②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再如: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解:①《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②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授课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个单价是1.5元的,如果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通过小明带的钱可以买4个单价是1.5元的圆珠笔可以得知是6元,那么现在总价是6元,单价是2元,得出的答案是3支。解题策略的回顾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与反思,通过回顾与反思,找到影响同种题型的因素,如思路、关键因素等,并总结出解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将其运用到新问题中,成为解决同种题型的杀手锏。

适当融合开放题型训练

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是其中常用并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我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明白了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从而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问题或条件,通过解答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形成知识点的链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开放题和新型题的特点是有多种解题方法。例如:有若干只鸡与兔,共有14头,48足,求鸡与兔各多少?解法一:假设法。假设全是鸡:2×14=28(只)鸡脚,总脚数少:48-28=20(只),兔:20÷(4-2)=10(只),鸡:14-10=4(只)。解法二:一元一次方程。设兔有x只,则鸡有(48-x)只,4x+2(14-x)=48,4x+28-2x=48,2x=48-28,2x=20,x=10,则有鸡:14-10=4(只)。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画线段、联想等相关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如:一个学生从家到学校,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8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就可提前5分钟到学校,这个学生出发离上学时间有多少分?解法一:(50×8+60×5)÷(60-50)=70(分钟)。解法二:60×(5+8)÷(60-50)-8=70(分钟)。解法三:50×(8+5)÷(60-50)+5=70(分钟)。答:这个学生出发时离上学时间有70分钟。

结束语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背景介绍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除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数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当今数学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打造良好的数学高效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数学课堂的活力,是一线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实际调查研究之后,总结出相关的课堂教学策略如下:

1 认真备课,事先分配好时间,打好高效课堂的基础

1.1把握教学内容、课型,才能有的放矢

初中的数学教学课堂有多种类型,例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等,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45分钟教学时间。比如,新授课课型应合理分配好重难点的时间,不能过长,让学生思维疲劳,但也不能太短,学生掌握不好;再如,复习课课型不能老师满堂灌讲知识点,也不能用大量练习一直做,一节四十五分钟不是老师说就是学生做,而应给予学生适当时间,总结反思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复习效果肯定会更佳。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课型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合理选择由学生做时间的主人还是由老师做时间的主人,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1.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才有分配准则

教学目标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它不仅是教学的动力也是教学的归宿和出发点,同时它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学目标可以调控、引导、激励教学的实际过程,所以有必要确立起科学性的、全面性以及适应性的数学教学目标,让它能够代表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应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讲解中确保主要时间和精力,不能一节课非重点占用大量时间,让学生掌握知识中产生误会,主次不分,浪费教师时间和精力。但也不能一节四十五分钟一直在重复重难点知识,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练习,由学生来主导,做到有效师生互动,达到更好教学效果。往往有老师认为给学生思考做练习时间很浪费,喜欢教师主导整节课一直重复说,其实这方面时间一定要舍得花,而且要合理的花,它可以反应出学生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对各教学环节和步骤的时间要进行统一协调和安排,且在时间安排上不能分秒算尽,要有机动,这样课堂教学中要强调某一环节或步骤时才有活动的余地。对待课本内容,无须拘泥、无须教条。这样在一定的自由度上能让我们更加创新地来把握时间。

2 重视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用好每分钟,推动高效课堂的开展

理解、巩固新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还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之中。 所以,教师要随时根据反馈的学生具体信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间进行灵活的调整。

2.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用最少时间激发学生最高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的有效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新颖的导语,巧妙的导入,一开课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因此,自然、巧妙、精彩的课程导入,是整个数学教学成功的开始,它常常会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案例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教学导入(5分钟左右)

设计1: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对猴子们说:“猴子们,给你们吃橡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老人是利用了什么数学知识满足了猴子们的欲望。让学生展开交流,从而得出老人是利用了数学的加法交换律,来满足了猴子们的欲望的。

设计2:计算一些题目,发现交换加数位置,结果是一样的。

【点评】很明显,设计1更能吸引初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本身就对计算抱着恐惧的心理,花同样的时间达到效果确是不一样。

案例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定理引入:(5分钟左右)

一开始上课,就在班级找五个学生同时从班级前门的同一起点开始沿着事先安排好的路线走,甚至可以允许走曲线的那些同学可以慢跑,看下谁先到达目的点。这样可以调动学生一开始上课积极性,而且切身体会这个过程,达到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学效果。这绝对比直接让学生用尺子量线的长短更吸引学生,甚至花更少的时间引入,但效果确是更高效。

因此,知识的引入时间一定要控制在5―8分钟左右,不能过长,引入要做到短而精,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且可以设计各种形式吸引学生,做到用短短的几分钟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这样才能接下来填满他们的胃 。

2.2重视重难点,详略得当,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每次提问控制在2分钟左右)

重难点的讲解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但不是花一节课一直拼命说,我们一般把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不能太冗长,学生会失去耐心和兴趣,反而得不到要的效果。短短几分钟情景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心,我们紧接着就要趁热打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填满他们的胃,但一定不能过量,哪怕一节课学生就掌握一个概念或只做一道题目,但只要他们真的理解掌握了,那也是值得的。

此外,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创造,那么教师就应该为其提供发展和再创造的空间。课堂提问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但提问时间要控制好,不能太长,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使其他学生慢慢注意力分散,变成他们聊天睡觉时间。

案例3:在讲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之前的导学片断:设计一个导学题:9x2- 4y2= ____,这时学生能够很快按照公式完成分解,得到答案(3x - 2y)(3x + 2y),接着加入练习 -16y2+ 81x2= ____. 这时可能有部分同学就会认为能用公式,部分同学会用错公式,这时与其教师直接告知答案或分析思路,还不如引导提问,听听学生的答案和想法,可以适当多提问几个,对比下他们的看法,从多方面讲解让学生了解题型的本质内容,虽然多花了几分钟时间,但效果却是更好的,通过提问,教师明白学生错误的原因,而且让学生也听到了多种思考方式。

2.3合理设计学生练习的时间和师生共同总结的时间,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练习巩固环节主要是针对本节重难点设计,是以生为主体,师辅导的教学活动。这时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要避免练习量太多,能够举一反三效果更好,我们要追求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要花了大量时间反而得不到要的效果。一般安排15分钟左右时间来完成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协助一些后进生完成,千万不要为赶时间而草率地讲解或忽略学生思考时间,做题目的是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提高。

课堂小结反思要做到简明扼要,这时的学生已经疲劳了,学习效果也是较差的。教师一定要避免为了多做或多讲解几道题而忽略这一环节,其实只需花上2-3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而这时间用来做题或讲解都是很不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舍得花而且也值得花这时间,不但可以使学生对一节课知识进行回顾,而且也可以反馈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大体掌握情况。

2.4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课堂枯燥无味,浪费宝贵时间,学生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可以适当安排几分钟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彼此交换想法观点,拓展思维,学习能力可以得以提升。首先,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不能赶时间,教师全部包办包讲;其次,教师要有目的甄选教学内容,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适时的启迪、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创造性思维的每个过程;最后,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索。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数学“条形图与扇形图”,统计空气质量为各级别的城市个数时,让学生四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一人从地图中按顺序读出数据,一人判断该数据应分组别,一人划记,一人监督划记是否正确。通过四人合作,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统计正确率,高了教学效果。如果这节课一直是老师在分析,可能要花双倍时间,但却达不到这种效果。

3 结语

深化课改、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刻苦钻研,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精心分配每一环节的时间,使四十五分钟得以合理利用,想方设法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郭宏,成继红.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有效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6,33.

[2] 王杰.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策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6.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9

[现象描述]

《小明的一天》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结合钟面时刻经历小明一天的作息安排过程,理解整时和半时的特点,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我最初设计的课堂思路是先让学生独立看6幅情景图,根据汇报把6个钟面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独立观察钟面发现指针的位置特点,引出整时和半时进而分类认识和理解。

但实际课堂教学中,当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6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时,学生回答的是“它们都有指针、它们的时间有的大有的小”,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反应。根据我的预设,学生应该能说到“有几个钟面的分针指着6或有几个钟面的分针指着12”,但事实上一个都没有。我的脑子一懵,课前的预设、接下来的一系列话语一下子不知从哪说起了。怎么办?我顿时陷入了尴尬的局面,照着之前的预设是不行了,于是我把后一个环节的时刻分类提上来:“孩子们发现都不错,我们再来读一读6个钟面,在读中又有什么发现?”学生读后回答“有的有‘半’字,有的没有‘半’字”。我接着乘机追问:“能把这些钟面按照读出的特点分类吗?”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兴趣,分类排列后产生了内心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出:“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上面一排钟面的分针和时针,这次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呢?”由此展开了对指针位置的思考,进行整时的认识与理解。

[引发的反思]

事实证明,老师的提问不能让学生走进预定教学目标或设计时,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善于接过学生抛来的“彩球”,迅速地在学生的反应和下面的环节中寻找、铺设一条连接的台阶,沿着他们的思路,通过环环相扣的准确提问,有意识地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无庸置疑,在课堂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课堂上学生没有达到老师提问的结果,我们应该思考自己提问的有效性。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仔细观察这6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太大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不能达到同时观察6个钟面)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太空泛了?(他们观察的内容不明确,导致观察点散乱)等等,这些都不由我深思,课堂提问如何才能拿捏准确,这需要教师掌握提问的技巧。

[我的认识]

一、课堂提问的准确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例如:在教学整时钟面时,出示钟面提出“仔细观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共同点?”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关注重点部分是时针和分针,这样的提问准确清晰使学生能很快看出其中的特点。如果泛泛地提出“观察钟面有什么发现?”对于学生来说,问题不明确就找不到关注点,会给学生造成思考障碍。因此在课堂提问中要将关键问题提到点上,把问题提清晰提明确。

二、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注意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例如:学习了整时和半时后,给学生出示一个空白的钟面小闹钟,先引导学生写出12个数字,然后童趣地提问“小闹钟想走到8时,你能帮助它吗?”顿时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个个都跃跃欲试,随之请学生用准备好的指针在钟面上摆一摆,进而巩固时刻的特点。教师继续追问“帮小闹钟走另一个时刻,请全班小朋友来认一认!”这样引发独立思考的开放性问题,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三、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例如:学习完整后,出示半时钟面,观察分针与时针位置后,教师提出“这些时刻的指针有什么共同点?和刚才学习的整时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能给这些时刻取名字吗?”这样提问引发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对知识进行迁移,自主构建新知,将问题的解决转化为自己学习的需要。如此一来,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果比起老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更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实际。

一分钟教学反思篇10

执教第一节课的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图1)。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选一选。反馈的时候,教师说:“选择第一个钟面的举一个手指,选择第二个钟面的举两个手指。”学生几乎都举了一个手指。老师微笑着说:“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呀?”这时,只有两位同学举着手,老师点了其中一位。“分针指着11,就是55分,时针走过8,所以是8:55。”学生指着第一个钟面说道。“说得真棒,掌声送给她!”老师高兴地说。教学进行得如此顺畅。

第二节课的执教教师则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她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图2)。学生在完成习题的时候,笔者观察了第三大组的11位学生,发现第二行第一个钟面,有2名学生写的是“9:55”,1名学生是“10:11”,其余的8名学生都是“10:55”。反馈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了“9:55”和“10:55”这两种答案让学生辨析。老师问:“这个钟面表示的时间有不同意见了,一位同学是‘9:55’,还有一位同学是‘10:55’,你同意哪个呀?”“10:55”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有没有不同意见?”老师追问道。这时候,竟然没有举起一只小手,第三大组写对的2名同学也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

同样是“几时差几分”时刻的认读,为何结果大相径庭?是班级之间的差异吗?不是!第一位教师设计的练习掩盖了学生的错误。学生容易将“8:55”看成“9:55”,但是却不大会将“9:55”看成“8:55”,而是看成“10:55”。显然,图1中第二个钟面属于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不对的。而第二位老师遇到的“麻烦”,才真正暴露了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

那么,面对“几时差几分”的认读,我们该如何设计针对性的习题,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练习。

一、前置练习,积累活动经验

挂钟虽然随处可见,但是,农村学生的家长没有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看钟面、说时间。许多学生并不去关注家里的挂钟,也不会看钟面。在两堂课上都发现学生竟然弄错了时针和分针,也可以说明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

因此,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学具钟提前一个月左右发给学生。鼓励学生每天拨一拨,并给他们布置长作业:“每天拨钟2~3次,每次让分针走完一圈,仔细观察时针是怎么变化的?”让学生在多次操作中体验:“分针在走,时针也在走,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完一圈,时针正好走完一大格。”我们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对拨钟是有兴趣的,在课堂上,有的学生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拿起钟面来玩,他们把钟面看成了玩具。因此,这样的前置练习,学生是喜欢的。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作支撑,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就能体会到时针和分针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正反练习,形成钟面表象

在学习“几时几分”的时候,教师一般都会呈现一些钟面让学生写出对应的时间。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会问学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学生明确:读出一个时间应由时针、分针的位置共同来决定。在一次次的认读过程中,总结出认读的方法:“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读出几分”。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读时刻很有帮助。

但是笔者认为,仅从直观的钟面到抽象的电子表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经历从电子表想象钟面的过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正反交融”的练习(图3)。先呈现第一个钟面和下面的4:00,第2~4个钟面,教师通过ppt动态演示时针和分针的走动,从4:00走到4:05,再走到4:30、4:45,最后一起静态呈现四个钟面。让学生逐个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并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分针在走动的时候,时针也在走,从刚刚走过4到在4~5的中间,再到接近5。感受到相同之处是,2~4个钟面的时刻都是4时多,不到5时。这是经历从直观的钟面到抽象的电子表的过程。呈现第5个钟面的时候,不出现时针和分针,而是呈现电子表。教师可以问学生:“4:55的时候,分针指在哪里?时针呢?”反馈时,先交流分针指着几,这个学生没有困难,都能说出指着11。然后重点研究时针指着几?并让学生到大屏幕上来指一指时针的位置。如果学生指着4,就让学生静静地观察前面4个钟面时针的变化过程;如果学生指着5,就让学生看电子表上的时刻是4:55。在不断调整位置的过程中,感受“时针非常接近5,但是没有到5”。在反向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时针上。设计这样的正反练习,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直观的钟面”和“抽象的电子表”之间来回穿梭,在不断的转译过程中逐步丰富钟面的表象,从而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这些时刻。

三、对比练习,操作纠正错误

对比练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将容易混淆的习题同时呈现,能够促使学生抓住联系,辨清差异。对前文提到的第一位教师设计的练习,我们可以稍加改进。将右边的钟面由9:55改为7:55。这两个钟面,哪个的时间是8:55?学生就容易混淆了。当多数学生认为第二个钟面的时间是8:55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钟面进行演示,从8:00开始,慢慢转动到8:05、8:10……8:50,最后到8:55,让学生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感受分针向前走的时候,时针也在慢慢往前走。随着分针一分一分地往前走,时针已经走过了8,逐渐接近9,分指着11的时候,时针几乎已经指着9,但还没有到9。最后,将分针转到12,问学生:“现在是几时?”让学生感到这时才到了9时,那么,刚才都是8时多。从而明白,第一个钟面所指的时间才是8:55。同样的道理,第二个钟面的时间应该是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