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9:14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现代成本管理;组织成本管理;重要性

成本费用管理是会计上对产品成本进行计算,得出企业产品成本。成本费用管理包括了财务成本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组织成本管理,其中的组织成本管理是最不可控制的,是由于他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所以在现代成本管理中又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1 现代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的现代成本管理。那么什么是企业现代成本管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无论任何一个组织,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个经济组织。如何保持一个经济组织的存在并使其正常运转,就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这就称为组织成本;而这个成本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该组织价值的大小。因此,现代成本管理就是包括财务成本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组织成本管理在内的一种宏观的成本管理。

2 现代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许多企业的领导,对于组织成本的认识不够,甚至没有认识。因此也就谈不上组织成本管理,更谈不上现代成本管理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之所以对组织成本认识不够,主要是由组织成本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组织成本的构成分为静态和动态两部分。其中静态部分就是一个组织的本身结构所决定的组织成本,很有可能由于组织结构的不同会造成组织成本的不同;而组织成本的动态部分则是指一个组织在运作过程中,由于机制的不同从而导致组织的效率也不同。因此,要想降低组织成本,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分析:一个组织建成后,其结构是很难改变的。想降低组织成本的话,那么组织在建立之前就要聘请专门的咨询机构进行组织设计,力求做到最合理。所以,一个组织在建立之前设计是否合理非常关键。但是组织设计恰恰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发达国家里,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都特别重视组织设计。在组建企业或是企业内部组织改革之前,一般都要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组织设计。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力杜绝企业的组织结构上的先天不足。

其次,我们在认清组织成本的同时,还要分析和认识人工成本。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完成后,由于这个组织中的不同人员在企业中的岗位或职位的不同,他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也会不同。那么企业为不同地位的员工所支付的成本也不同。比如,这个职员是个一般的工人,则企业为其工资以外的支出是其工资的1.5倍,如果他是一个中层经理,就是4-5倍。这些就是能够做出估算的组织成本,还有一些隐性成本虽然无法估算,但也会发生。因此,要想降低组织成本,就要在组织中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员的素质与其岗位相匹配,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自然也有缺点和不足。

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侠义成本主要指财务成本和生产成本。财务成本和生产成本可以用货币或者数字来衡量,并且可以在账目上反映出来。但是,在一个企业里,除了财务成本和生产成本之外,还有一种成本,即:隐性成本。隐性成本就很难对它进行精确的计量,也不能准确地从账目上反映出来。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机会成本就是隐性成本。经济成本则等于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成本管理;建筑经济;重要性;强化;策略

0引言

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不仅关系到具体建筑项目的经济状况把控管理,还关系到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实效和未来发展前景。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抓好成本管理,做好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成本决策等管理项目,抓好工程的人、财、物等要素,才能为企业项目管理的整体效果提供重要保证,也为企业在建筑市场中获取更大的综合效益提供重要前提。

1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

1.1为建筑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建筑企业要想做好经营决策,不能只凭借以往的经验和主观想法,而应当立足于完善的成本核算数据,基于企业往期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以数据为依据作利益权衡。企业管理者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在经营决策制定上对各方面的成本进行细致的管理与数据分析,通过成本管理人员的成本信息报告,由管理者和相关决策专家共同商讨,确定最佳的决策方案,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实施。成本管理为建筑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1.2帮助检验判断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的实施必然全程伴随着成本开销,而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就能够与成本控制实现密切关联,两者属于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成本管理效果可相应判断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建筑工程所要运用的原材料和机械设备,施工环境勘察和施工方案设计等均在成本控制中占据较大份额,原材料更是占据六到七成,通过对成本管理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相应开支是否符合建筑经济支出比例,则可确定对应的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1]。

1.3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

成本管理更是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必须不断夯实生产运营能力,使得自身运营中的成本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2]。做好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与总体设计方案准确把握,从市场出发,对其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实际计算,才能明确认识到成本在决定其产品的价格中居于主导地位,也帮助衡量一个项目工程完工后的质量标准。建筑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产品价格确定到位,则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将更加突出。

2当前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成本管理认识模糊,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当前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具体实施效果并不佳,很大原因在于建筑企业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仍较模糊,管理理念也相对落后。首先,我国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相应管理人员对现场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认为其仅仅是建筑资金的支配与管理,并没有意识到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把控、对于建筑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3]。在具体管理当中,多由施工单位管理部门全权负责,管理领导则过分关注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增长途径,而严重忽视了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落实效果。成本管理实际效果不佳,其实际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受到相应限制。在管理理念上,由于施工单位领导认识水平不高,成本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职业核心能力不足,导致成本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和运行均不够规范。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局限性较大,缺乏整体系统的全方位管控,施工战略成本规划无法有效制定,企业的建筑工程成本把控不足,企业的竞争实力也就很难得到提升[4]。

2.2成本管理目标不科学,不能基于实际出发

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以此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成本管理工作内容、成本管理方法和成本管理方案。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目标设置上不够科学,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未能深入研究自身发展实际,无法立足于现在对于未来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规划。很多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目标设定上未落实调查分析工作,仅通过借鉴和照搬其他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目标,依据借鉴目标对自身建筑项目进行指导,导致实际成本管理成效不佳,还可能因管理方向上的严重错误导致成本管理上的反作用,导致施工单位成本把控不足引发经济风险[5]。部分施工单位由于成本管理经验的不足,不能对实际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设置具体目标,导致施工现场无法按照具体目标确定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的建筑项目无论是进度还是质量均存在一定缺陷,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而言危害较大。

2.3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考核体系

由于成本管理认识水平的不足,成本管理目标设置不科学,在成本管理具体工作落实时也就容易存在诸多问题。在企业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的前提下,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考核体系不健全。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实施架构均不够科学和成熟,成本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到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具体管理能力不足,实际工作开展漏洞百出[6]。同时,在缺乏完善管理机制的情况下,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应用效果不佳,成本管理不能在建筑企业目标设定和现场施工管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科学考核体系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成本管理人员的考核体系不健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考核、日常工作考核和工作成效考核等均缺乏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也就无法有效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实现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优化;其次,成本管理针对施工现场成本运用的考核体系不健全,施工现场成本支配缺乏完善的规划,支出混乱缺乏统筹,以权谋私行为多发。

3强化成本管理促进建筑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3.1提高企业认识水平,强化成本管理意识为强化

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促进建筑经济快速发展,应当首先明确建筑企业当前对成本管理认识上的不足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建筑企业领导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系统,对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实践应用方法等进行全面学习,通过考察和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自身的应用能力;其次,应当强化企业整体的认识,让全体人员认识到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决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形成强烈的成本意识;其后,加强成本管理队伍建设,聘用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组建完善的管理部门,落实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为建筑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提供专业、科学的管理指导;最后,为提高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根据施工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建设情况,设置出符合内部管理的人员管理机制,定期对现有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业务考核结果,相应的对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给予惩罚以及奖励,以此激发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责任心[7]。

3.2科学设定管理目标,切实提高管理实效为确保

成本管理的最佳实效,建筑企业领导应当落实成本管理部门责任,由该部门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成本管理部门应当对建筑企业的过往发展历史进行全面复盘,通过整理分析企业发展的各种资料以掌握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道路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建筑经济环境和建筑市场发展状况的分析明确市场走向,判断市场需求点。在整合企业成本和资源、负债等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案,设定具体目标,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具体的信息支持。企业领导和相关专家与成本管理部门之间共同探讨和分析,明确企业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进一步制定严密的管理目标和决策系统。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确定成本管理机制,打造完整的管理队伍,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成本支出状况进行有效把控,确保成本管理的实效性,也为促进建筑企业整体管理实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3.3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健全

成本管理机制,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队伍建设机制,做好成本管理人员的招聘、培训和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评价制度、激励制度和晋升制度等,激发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个体的不断学习和发展,打造一支专业优秀的成本管理队伍;其次,健全成本管理运用机制,在确保成本管理工作到位的前提下,保证成本管理工作成果能够及时上报,由企业领导进行成果分析,结合相应专家人员的力量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整体管理做好规划;此外,做好施工现场成本管理机制建设,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工作细节进行明确,落实施工现场成本支出和记录等工作,以成本目标和成本规划为依据,避免出现以权谋私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企业的整体利益不受损害。还应注意的是,应当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要求工程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端正工作态度,重视成本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战略性地位,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8]。

4结语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经济市场当中,建筑企业要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打造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并能科学设定管理目标,切实提高成本管理实效。最好成本管理的各项规划和实施,才能避免企业面临多种经济风险,实现企业整体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得企业在建筑经济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肖亚伟.浅谈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30.

[2]李现瑞.试论加强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68.

[3]卢志丽.浅析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的重要性[J].门窗,2017(04):69.

[4]金晓春.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的重要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9):195-196.

[5]杜亮.关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探索[J].门窗,2016(06):237.

[6]燕彩霞.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的重要性[J].中外企业家,2016(10):76-77.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 企业;成本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108-01

1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1.1 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抵抗内外压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内部有来自股东、管理者、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外部有宏观经济环境、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同行企业的竞争。而企业对抗内外部压力的有效手段就是缩减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以及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其中关键的还是缩减成本。企业的成本降低之后,不但可以使产品极具价格竞争优势,同时可以聚集企业的力量去从事产品的研发、质量的提高以及改善提高企业员工待遇等等工作。企业只有将成本控制在同行业企业成本水平之下,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也有能力应对宏观经济环境的转变,提高企业的抗风险的能力,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1.2 加强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管理模式转变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成本管理方面也是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比如采取定额方法对原料、工资、费用支出进行管理与控制,所采用的成本控制指标也是归口分级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也必须做出改进,因为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缺少管理者对项目的事前预测与事中控制的环节,从这一角度来说,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管理模式转变的需求。

1.3 成本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成本控制与企业的效益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将降低企业成本放在第一位,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全面展开企业的其它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提高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际上成本管理的各项指标具有综合性,它不但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水平。

1.4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加强成本管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现代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进程。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现代科技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确立,网络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计算机的强大交互性、开放性,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对成本管理加以改进。

2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建议

2.1 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管理环节的成本控制,它还包括了以下两个层面: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化的产品与服务商品化的趋势逐渐加强,因此,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必须要得以延伸,企业要将成本管理扩大到资本成本、产权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的层面。二是将成本管理的视野不断延伸。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向后延伸到产品的使用与维护的售后服务环节。

2.2 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一是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健全自身的成本管理制度,经过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讨论与审核之后,加以执行。二是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环节,现代企业必须要加强资金管理,定期检查资金是否存在挤占、挪用、闲置等现象,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出最大。这就需要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尤其是财务审计部门,必须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行使好监管职能。三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企业要对委派会计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同时企业的审计部门要加强与委派会计的沟通与协调,帮助他们放弃思想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2.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识。我们要在坚持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成本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原料的消耗建立明确的标准,并且实行成本倒推法,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每位员工的身上,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明确自己在成本管理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

2.4 加强审计环节,提高监管力度监督是保证企业成本预算与核算工作落实的关键所在。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无论是要内容、对象,还是在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所改变,这就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审计环节,保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以实现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一是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一样,一旦通过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审核,就要坚决执行,保证制度的权威性与规范性。二是加强外部审计工作,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定期进行财务审核,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使企业的相关利益人都能够了解到企业的发展现状。三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水平,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以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从而有效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3总结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我们可以从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审计环节,提高监管力度等方面入手,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学敏.简述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8).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成本管理;建筑经济;重要性

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建筑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冲击。不仅如此,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程度、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的利润水平也是呈现出一种被压缩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应该不断进行内部管理,实现建筑企业的成本的有效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在提升自身利润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就我国的建筑企业来说,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在介绍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的建议。

一、我国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应用的现状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所谓成本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以企业的发展全局为基础,并且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关注与企业的成本发展空间,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成本管理体系。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分为四个步骤,一是成本规划,二是成本计算,三是成本控制,四是业绩评价。这四个步骤之间有机结合,目的是改进企业原有的成本控制的体系,实现在成本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激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二)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建筑经济水平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并且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的建筑经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建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有以下方面。首先,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理念相对较为落后,难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我国国内绝大多数建筑企业中,由于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较为淡薄,并且在实际的成本管理中还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建筑企业成本组织机构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冲突,导致整个建筑企业中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成本的提升,难以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性。其次,成本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工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建筑企业高层领导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较为模糊,或者是单纯地认为成本管理只是属于企业财会部门的工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建筑企业领导只是追求利润的提升,却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不仅是没有做好成本管理的宣传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再次,建筑企业由于对成本管理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对于成本管理考核制度以及成本管理目标的设置存在较多不科学的地方。现有的成本管理考核制度的设置标准较为落后,采用的方式也不是很科学,很难实现成本管理的权利与责任之间的配套,更何况由于成本管理目标设置的缺失或者是有失偏颇,造成了现有的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仍是局限于狭隘的成本降低中,在整个建筑企业中没有清晰完善的成本管理的目标,很难实现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效率,也难以保证建筑企业利润的更加合理获得。最后,在建筑行业中,由于自上而下的对于成本管理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建筑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对于成本管理的配合性程度较低,各个部门之间人员的交流水平较低,几乎是各个部门独立运行的状态,这就造成在企业成本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对较高水平的政策或是措施,但是很难在企业内部有效的实行,对于建筑企业,甚至是建筑行业来说都是一种问题性的存在,影响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的重要性

(一)成本管理能够为建筑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成本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企业内部有效实施成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数据,对于企业的高层领导来说,尤其是在制定一些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这些数据能够给与相应的决策支持。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相对的建筑企业的数量也在增多,建筑企业在日益开放的市场中遇到了较多的阻碍。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够为建筑企业提供基础的成本核算依据,并且这些数据本身是对市场变化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反映,建筑企业利用好这些数据能够更为正确地做出决策。

(二)成本管理能够直接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建筑效果

建筑行业最为重要的是在建设施工中实现项目建设质量的提高,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建筑企业水平的高低。在企业中,利用成本管理能够直接对企业的建筑质量进行反应,主要的原因在于建筑项目所使用的原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相关的产品等都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建筑项目的质量有近七成都是由建筑材料决定的,所以成本管理也是对建筑企业项目建设质量的反映。

(三)成本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是需要面对较多的竞争压力,建筑企业作为一个发展时间较长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的压力也是在不断增加。成本管理能够改善建筑企业的生产运营现状,实现企业成本的合理化,并且借助于现代成本管理手段的更新,实现在同等价格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升,对于企业的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可以改善建筑企业的发展基础,还能够实现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四)成本管理能够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化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也是在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生态环保程度的要求也是在不断的提升。在建筑企业中应用成本管理,不仅是可以企业成本的合理优化,还能够提升建筑项目的生态环保的水平,实现建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减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起绿色环保的优质项目。

三、成本管理水平提升的建议

成本管理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建筑企业实际的发展运营中,应该有意识的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实现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一)提高现有成本管理人员的水平

在建筑企业中,成本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企业进行相应的改革过程中,首先是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并且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在建筑企业中参与到成本管理的人员都能够具有较好的管理水平。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建筑企业中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对于成本管理的任务进行具体的划分,保证企业成本管理的责任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职工身上,并且对于承担责任较多的部门或者是个人给予相应的成本管理权利,充分调动其相关部门或者是个人参与到企业成本管理中去。

(二)提高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监督水平

建筑工程的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建筑企业应该不断提升对于建设项目成本核算的力度,保证企业成本核算的真实性、有效性。另外,建筑企业还可以将员工的自身利益与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结合起来,在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过程中也能够促进员工收益的增加,真正实现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目的。

(三)改革现有材料管理的现状

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想实现建筑项目质量的提升,必须严格把好建筑原材料关。在建筑单位中标之后,应该召集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原材料进行合理科学的预算,保证企业在通过相关的预算之后,可以采购到质量高、价格公道的原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在采购的过程中注意使用一些节能环保的材料,实现建筑项目绿色水平的有效提升;并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根据企业建筑施工的现状进行采购,避免出现原材料的不足或者是积压的情况,造成施工的中断或者是仓库费用的提升,以至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结语

成本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筑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应该不断探索和发现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较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实现自身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经济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培红.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75-76.

[2]周石林.浅谈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91-92.

[3]白泮.浅析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3,(4):11.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5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由管理活动所产生的代价,统称为管理成本。它同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管理不是一个概念,成本管理是指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而开展的管理活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活动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撑,而获得这些资源就需要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就是管理成本。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走向成熟,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成本不断受到重视,并逐步与房地产建筑安装等业务成本同样重要,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被重视的目标。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成本的构成包括如下构成:构建组织结构的成本、组织运作成本、监督和激励成本、其它与管理活动相关的诸如企业文化建设成本、与外部市场主体的协调等相关活动的成本。

构建组织结构的成本是在企业构建组织结构中发生的支出。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一个有机体,为使企业协调而有效地运转必须建立高效率的经营管理系统,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也只有通过组织领导,才能形成现实的经营能力。构建组织结构的成本主要发生在组织人事管理人员培训和提高素质方面的支出,企业进行信息联络和执行企业指示及相互交流而发生的支出,还有企业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方面的支出。组织运作成本是构建组织结构之后持续地进行工作,将企业自上而下的管理措施、方法贯彻下去、将工作动态和信息反映上来所需要的成本支出。监督和激励成本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中,除去进入工资和奖金之外在组织这项工作中发生的支出,对直接成本而言它是间接发生的,支出的意义是能够实现监督和激励的工作效果。另外还有诸如企业文化建设成本。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企业文化行为的规范,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发生的成本,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本表现出“软”的特点,但是它的发生对文化建设具有的推动力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管理成本进行控制的必要性

1.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成本的控制,是确保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股东权益、再生产能力、投资收益的保障。企业盈利能力是对企业成本付出与收入的实施以及对企业收入与支出的管理。当企业成本支出越少,收益越高的时候,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强。通过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的合理控制,企业就能够节省出管理费用,通过对这些费用的再分配,就能创造更好的生产力,有助于房地产企业生产能力的提升与收益的增加。企业每一笔投资都是期望获得投资收益的,管理成本的付出对收益产生间接效果,以合理控制的办法对其运用,能为直接成本支出腾出更多资金,以此作为企业控制成本的一途径。

2.房地产企业管理成本之所以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它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没有了管理成本的支撑,企业的管理活动根本无法展开。企业管理成本的控制要界定合理的成本付出和不合理的成本付出,把每一分资金都能有效地利用,这是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的重要原则。要界定管理成本是否有效,就需要对其成本付出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没有效果或效果不明显,就说明管理成本支出无效或效率低下。

3.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成本支出与收入效果之间表现范围开放的对应关系,支出效果不便于量化,这项支出对企业收益在时效方面的影响是持续性的,所以对管理成本的控制不是一定要压缩多少而是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使其效果得以最佳发挥。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对管理成本加以控制的方法

将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的内容分为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和财务费用的控制。

(一)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

实行总额控制和归口管理,使这两种方法的运用与实际管理行为相一致。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第三产业,它的主要功能是整合与经营在房地产开发中相关的资源,属于管理费用的项目有: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管理费用、开发许可、预售许可的管理费用、勘察与设计的管理费用、销售环节的费用。首先是实行总额控制。要重视企业对管理费用总的负担能力,换言之是指企业的开发能力与管理费用水平的适应性,在企业开发需要与房地产市场可能提供的开发条件要一致,不能不计成本地寻求开发。其次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费用的归口管理。归口管理的目的在于各环节开展业务是一种具体和有针对性的,行为与费用支出之间有因果关系,彼此是要协调和有配比性的,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在这里要很好地体现出来,前期调研与资源整合行为需要管理费用发生,各种许可证的取得在资格审查和审批环节要有管理费用支出行为。但这里并不一定要求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即时相当,而是在更长时间内对企业利益产生影响,要做到张弛有度,约束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结合运用。具体可以采取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分为事前预算、事中预算和事后核算。

1.事前预算(总额和分项)。是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为依据,确定年度管理费用支出总额预算和分项支出预算。基于我国房地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同时有广泛的行业关联度,对该项费用的规划和确定要有预见性。而且管理成本的发生又不是与收入之间产生唯一关系,就需要在事前预算的确定上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要有所重视。主要的考量因素有,在项目规划环节要把征地、贷款、设计、招投标方面可能的管理成本支出予以列示和安排,这是在总额上不留缺口,以防止费用发生时影响资金使用。分项控制是把总额的支出具体化,以历史成本为依据,结合现实情况进行支出项目和支出数额的调整,制定出管理成本事先分项预算,作为控制实际支出的依据。

2.事中费用控制。当管理费用的发生偏离了预期安排数额和支出方向,就要以事中费用控制的办法采取有效的纠偏行为。事前预算不论是总额控制还是分项控制都是预先制定的,在预算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因素是事先预料不周全的,就需要以事中费用控制的措施加以完善。①动态控制与业务发生一致。不论是政策层面的变化还是市场层面的变化,这些开发过程中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业务行为与业务方向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又是企业运行中出现的,企业就要参与其中的,就要相应地调整费用预算,做出调增或调减的选择。②事中费用控制要与财务管理系统相一致。预算是使用资金的需要,而资金需要与提供资金的可能之间是有不均衡和不衔接的情况的,并且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要使事中预算真正带来管理效果,就要使事中费用控制与财务管理系统连接起来,使事中费用预算与企业现金流的活动相呼应,彼此支持和制衡,互相倚重,体现出管理成本控制的实际效果。③对报账要明确预算余额,在余额之内予以控制。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成本支出的弹性并不比开发建设成本的刚性,在支出数额的选择上是有较大弹性的,以预算余额加以控制,是对管理行为与管理成本一致性的要求。

3.事后分析预算是指一个周期性的管理活动结束后,及时地对这个阶段产生的管理成本进行核算,找出管理成本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时采取纠偏行为,为下一个阶段做基础。每月预算与上年同期比较,与上期比较,找出没必要开支的项目。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费用的控制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成本管理模式 作业成本法 ERP

企业效益不佳,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成本管理存在严重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有效的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之一。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优秀的成本核算流程为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优化成本管理模式,提供高质量的成本信息,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各种正确的决策。

一、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弊端

1.企业成本柱算方法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传统企业观认为,企业是一个为社会提品的营利性组织,其核心是产品。成本核算是以产品作为成本归集的对象。从生产投人原材料开始,把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计人产品成本,间接费用按照产品数量或耗用机器工时量为标准进行分配归集。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对间接费用少的产品来说比较合理,但对于间接费用较高的产品,就不能合理反映产品的成本构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企业随之增多。对于高科技企业产品,前期投入较多,同时存在后续服务,若按照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可能会虚增产品毛利。对实行内部结算价格的企业也不一定适用,实行内部结算价格的生产部门往往会高估直接材料成本,制造费用仅包括生产部门本身的间接费用,而把上游部门的制造费用和利润作为生产部门的直接材料,导致产品成本信息不准确。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

2.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程度的影响

充分利用ERP(企业资源系统),例浪潮、用友、金蝶、OracleERP等软件实现财务信息电算化,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提升财务工作和财务数据质量,把会计人员从简单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更高层次的判断与分析工作。由于企业对电算化软件功能了解的深入程度不够、电算化软件的流程设置与产品生产过程结合度不够紧密、电算化软件二次开发成本过高等原因,造成成本核算工作电算化程度偏低,对于大型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成本数据,仅依靠会计人员借助Excel电子表格进行核算管理,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量成本信息的手工操作,经常会出现由于数据量过大,计算机内存不足或软件的其他原因,导致Excel电子表格自动退出,造成成本信息资料丢失的后果。企业信息收集与信息传递不规范,缺乏统一标准,造成部门间信息管理方式的差别,不能做到信息和资源共享及数据的有效使用,前一环节的工作成果不能直接利用,降低了工作效率。

3.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

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会发生成本,成本管理不是依靠某个部门、某个环节、某个岗位就可以实现的。非生产部门容易忽略自己对成本的影响,认为产品生产是生产制造部门的事。重视成本管理,但很难把成本管理落实到细节。成本管理涉及全体员工,任何部门或个人的不作为,都可能增加产品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支出,从而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二、优化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方法和重要性

1.根据企业产品生产特点,选择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方法,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成本核算模式

因为每个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同,而且企业自身也各有特点,所以没有万能的成本管理模式。

依据权变理论来讲:

(1)企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开放的子系统,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处境和作用,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从而保持对环境的最佳适应

(2)组织的活动是在不断变动的条件下以反馈形式趋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近期及远期目标以及当时的条件,采取依势而行的管理方式。

(3)管理的功效体现在管理活动和组织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因此,必须根据组织的各要素的关系类型与管理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一定函数关系来确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权变理论的实质就是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形的原则和方法。依权变理论所言,企业要根据具体环境及其变化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模式。就企业的生产方式来讲,企业是采用自动化、机械化方式还是以手工为主,不同的技术条件,企业的成本构成不同。企业是批量生产还是依据合同订单生产。不同的生产方式,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不同。直接计入费用高的,成本核算模式就比较简单,间接计人费用高的,则需要采用更合理的办法将分配计人产品成本。例如作业成本核算,是我们可以考虑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最早是由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JStaubus)教授在1971年出版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提出的。随着高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业成本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生产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和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

作业成本法分为作业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管理。前者解决“是多少”的问题,后者解决“应该是多少”和“为什么是多少”的问题。作业成本系统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供应商、销售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一切活动细化为一个个单独的作业单元。通过分析作业属性、作业与顾客可接受的产品价值的关系以及作业的产出效率,调整、优化作业链,减少作业的资源消耗和不必要的作业,提高作业的产出效率。使企业作业链上的各项作业得到持续改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ABC能更准确的将各大服务部门的间接成本分配于其成本对象。强调了成本的计算不是简单地归集和分配,而是着力于准确地计量为客户提品与劳务的成本。选择作业动因,设计作业成本体系,针对共同成本建立基于因果关系的分配机制。

作业成本法打破了企业的部门界限,将整个企业作为作业成本核算的基础单位。作业的确认既可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进行,也可以仅仅在一个部门进行,具体视管理要求而定。要弄清楚部门的人员数量、主要经营活动以及每一活动涉及的人员数量,大致比重。例如根据客户需求开发的产品,从整个企业来看,我们可以把一个订单确认为作业。确认好成本作业对象,就要分析作业动因,例如在采购部门,选订单作为成本动因,那么订单越多,相应的成本消耗就越大。选采购次数为成本动因,那么经济订货批量的确定就很重要。成本动因提示了成本对象与资源消耗的内在因果关系。动因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作业活动的性质,不同的作业具有不同的成本动因。动因可以是实物产量、机器小时、人工小时等。作业动因的选择是作业成本计算的中心环节,选择带有共性的作业动因就显得特别重要。

作业成本可以更准确的计算不同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但也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企业要根据自身外部环境、生产方式、产品特点、成本结

构、组织结构等综合因素制定适合自身的成本核算流程,准确的计算不同产品的或劳务的盈利水平,为管理当局做提高盈利的决策提供支持。

2.充分发挥ERP系统的作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1988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在吉林召开第一届会计电算化学术讨论会,提出开发通用会计软件的思路。财政部从1989年开始评审商品化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并制定了第一个会计电算化法规。1999年4月,深圳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联合举办了“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核算为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利用ERP系统立足于整个企业管理的特点,充分发挥ERP软件ERP系统的作用,实现购、销、存业务管理,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一体化,提供经营预测、决策、控制等分析手段,有效控制成本和经营风险,提供对企业高层管理与决策有用的信息。推广会计电算化后,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细化了财务工作,满足了管理上对财务核算的要求。但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对财务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企业只应用了ERP中财务会计模块中的总账、报表、库存管理等子模块,更多的模块没有应用,限制了ERP系统作用的发挥。具体分析自己公司的业务流程和产品特点,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商品化软件不可能满足所有公司的要求。也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和供应商对现有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定身量制,制作做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把信息化工作深入下去,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工作质量。

3.领导推动,全员参加原则

企业的任何活动都会发生成本,任何成本都是人的某种作业的结果。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建立适当的激励措施,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具有合作精神,理解成本的不断降低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不是个人活动,必须在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才能改进工作,降低成本。成本涉及全体员工,必须由企业的最高层领导来推动。各级人员对于成本工作是否认真办理,往往视最高层当局是否全力支持而定。选择了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往往要改变现有流程,适应新的成本模式需要付出时间和辛苦,惯性会使员工选择变通执行,使改进的成本管理模式不能按照预计的进度推广下去,执行效果大打折扣。或是由于领导不够重视,导致新的成本核算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员工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使成本核算模式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不能充分体现优化成本管理模式的优势。企业管理者对成本管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普及财务知识,提高各级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使企业员工重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7

一、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及相关人员的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企业应更多地依靠技术的投入 ,即靠现代成本管理中的相对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是一种极其消极的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是应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角度出发,加强整个生产周期的成本控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售后服务。而目前,很多企业从领导至职工对成本的关注程度较弱,没有认识到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没有认识到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这种意识和观念急需转变。

(二)企业的成本管理范畴狭窄。当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样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另外,在管理领域,也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

(三)成本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目前企业乱挤、乱摊成本或不计、少计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耗费水平。成本信息与企业经济责任制脱节。现行成本核算制度是以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它只提品成本,不能反映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乃至个人的成本责任,企业不能依据成本信息评价内部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在市场经济初期,对成本信息对决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有些企业领导从其自身私利出发,一心想做假帐,做人为利润,从而使得成本信息变得毫无用处。原材料价格上涨,贷款利率提高,各种摊派、社会集资名目繁多,这些不可控因素使企业感到对成本的上升无能为力,导致管理心理失调,对加强成本管理信心不足。

二、加强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

(一)在企业管理中重视成本会计

1、 更新观念推行全面的成本管理. 企业要强化现代成本管理,首先要从思想、理念着手,企业管理者应有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打破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旧观念;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科技念、信息观念、系统观念、质量观念、成本效益观念等新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2、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我国成本会计水平应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2、增强成本观念,提高广大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保证成本预测与核算出来的结果能与实际生成相联系。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成本会计的,保证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这才有利于经济决策和成本的控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借助于财务软件计算出更及时更准确的数据。

3、强化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实行现代成本管理必须把企业管理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健全规章制度、员工教育等基础性工作. 有关企业成本的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等数据必须完整、准确、及时、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企业的劳动定额、物耗定额、工时定额等要制定健全,合理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要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这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关键。

4、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最后: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抓好采购工作在成本会计中需要计算的东西比较多,而且方法也比较多,因为它是涉及到料、工、费的核算。因此做好这些核 算要先从采购抓起。首先,应该找出哪些是更好的有利于公司成功的关键采购目标。先于大处着眼,再落到细节。在决定有利于公司成功的几个关键目标之前,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因素:供货商品质,交货及时率,下单到交货的周期,成交价格,批量折扣,能满足需求的服务,以及其它反应供货商的表现方面等。然后,决定几个对企业成功来说很重要的关键目标。这些信息应该用来制定供货商评估的标准。标准来源于公司对市场的价值定位,也就是公司的战略基础。确定公司需要做什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将引导公司决定实际需要去做什么。这将引导公司思考应该要求公司的供货商,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制定你的供货商评估标准又将涉及到采购人员评估标准的制定。这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

通过一个清楚的激励体系来链接所有行动,并对业绩的提高和业绩目标的实现进行奖励,而这些业绩目标都是来自于公司的关键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

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

1.搞好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成本预测是企业在市场调查、品种预测、销售预测、价格预测等一系列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与成本的依存关系,测算一定时期的成本目标。成本水平以及预见成本变化趋势,使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是编制成本计划事前必不可少的分析阶段。根据成本预测的结果和经营计划指标的要求,确定计划年度成本目标,并纳入企业多目标经营管理体。

2.作好年度成本计划,确定和落实年度降低成本横施。

企业成本计划是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的重要专业计划之一。企业成本计划是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重点反映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经营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成本目标,组织企业供、产、销、资金等方面的平衡,从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计划应编制成滚动计划、弹性计划、单独应变计划以及降低成本的措施计划。

3.实行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的日常管理。

成本控制是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成本的主体管理工作。成本控制作为一个管理环节,不仅促使实际成本符合成本目标、成本计划和定额,而且自始至终以改进工作为手段,以降低成本为目标。成本日常控制的重点,一是控制高于或低于废品率差异;二是控制计时工资的生产效益差异;三是控制材料、能源消耗量差异。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时,利用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功能,实施成本控制。

4.准确及时地核算产品成车,保证成本指标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成本核算的方法决定于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与管理的要求。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不再计入成本,而直接体现在当期损益。同时,实行坏账准备金制度,计提的坏账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以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分散经营风险。简化低值易耗品摊销办法等等。为与国际惯例接轨,企业应逐步把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一套账簿系统中输出多种功能的成本信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另外,应逐步推行责任质量成本核算,把质量成本核算纳入企业责任会计体系,以杜绝质量损失。

5.认真开展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工作。企业应定期开展成本分析工作,不断总结降低成本的经验,深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推动企业向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医院;财务;成本;管理

一、引言

医院管理的核心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经济管理工作,它调整那些与财务活动存在利益冲突的关系,在约束与激励各方行为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不断地促使医院的经营活动得到顺利进行。笔者从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医院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旨在探索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的新模式,进而促使医院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二、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目前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意识缺乏

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医院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医院的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很难从总体上去把握财务风险的特征与本质,医院的财务人员不重视医院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与流程,常常陷于这样一个误区,他们单纯地以为把资金管好,财务风险就能得到防范。因此,从医院的管理人员到财务人员都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在财务出现风险和危机时,不能及时地去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

(2)成本管理机制落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

医院财务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财务的成本管理机制。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节约开支,改善医院管理,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医院都没未形成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他们大部分都只在部门范围内进行小规模的成本核算,后期也没有很好地控制和考核成本。还有一些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也仅仅流于表面形式,没有科学地制定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基本上是都是由相关部门按照上一年的数据估计得出。年初编制没有准确地预算,年中的时候再进行调整,成本预算的控制事前没有很好地论证,事后也没得到及时有效地评价。因此使得成本管理很难健康全面的进行。

在现实中,很多医院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把成本管理的工作落实。在实践中大都忽视了人力资源、行政、后勤服务、物资设备等的成本管理与配置。在采购与保管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重复购置,不实用购置的问题,导致了在现有医疗水下平,很多设备无法得到充分使用,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闲置现象非常严重等问题的出现。

(3)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

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资产”,人力资源应该得到合理的配置,财务人员的素质对财务活动的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医院往往只重视医疗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重视财务人员的素质,这一忽视对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阻碍作用。有些医院的财务人员不仅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而且专业水平也不高,在财务管理的活动中,没有创新意识,这些都对财务工作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有些财务人员思想品德不好,还会利用职务之便,出现挪用医院资金的现象,给医院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方法

(1)提高财务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医院的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都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这对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取得成效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目前医疗改革也正在深入进行,这也我们医务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在提高自己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要兼顾自身利益,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医院管理者与财务人员都要提高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树立良好的经济效益观念。

(2)建立健全财务成本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在投入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医院要想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要学会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小。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就需要引进有效地财务管理方法控制和核算医院的成本费用。医院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使得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组织得以建立起来,进而建立起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医院细化整个核算过程,将其划分具体的核算单元,把这些核算单元具体分配给专人负责。对那些涉及到资金的各类活动制定具体的流程,并严格落实执行。医院应该采用全面成本核算的方式,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反映医院财务收支管理问题。在编制预算时,我首先要参考前一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根据前一年度预算的各个因素来编制收入预算。其次,编制预算时要合理配置资源,重点保证三类支出,即人员费用、基本公用费用,设备购置费等。

(3)加大财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其素质。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与其他能力素质的高低对财务工作进行的好坏起着直接的作用。所以,医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强业务培训等来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与素质。与此,财务人员也要结合现实特点,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培养较强的专业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做到廉洁奉公、严格杜绝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的发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应医院需要的财务人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不仅使得医院适应了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得医院自身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在医院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重视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取得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9

(一)可以成为一种抗压手段

企业在市场化的运营中需要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对内有来自内部的企业员工和各层管理者的压力,对外有其他企业的竞争的压力,同时还会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压力,因此企业的经营必须找到抗压的一些手段,才能更好的立足。企业抵抗压力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效益,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压力自然而然就会消失。因此,提高企业的效益的手段就间接地成为了企业抵抗内外压力的有效手段。如何提高企业的效益呢,无非就是从企业成本、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等几个方面考虑。降低企业成本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而显著地手段,通过降低企业成本,一方面企业的整个资本会间接地增加,资本也可以被广泛的运用,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管理资本也可以因为成本的降低而得到提高,也就意味着员工的待遇会得到提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资本充分运营的前提下收获企业效益,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企业更好的运营,同时抵抗了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可以说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手段。

(二)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

今天中国的环境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迈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发展的模式的轨道。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经济环境,因此就要求,企业从内部开始调整,转变管理模式。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是采取定额方法对原料、工资、费用支出进行管理与控制,与其相对应的也是一种归口分级管理的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虽然说在当时的背景下,此管理模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已经不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要求,需要改进创新。现如今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中的跨国业务也是越来越频繁,因此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创新为适应市场化经济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进,相应的就会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也会促进企业走上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轨道。

(三)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

成本作为企业各组成因素的核心因素,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就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同时,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实际效益状况,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企业效益也是企业管理者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成本作为企业运营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的有效运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成本管理不当,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环节,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成本管理也会相应的提高企业的效益,成本是企业产品后期运营的一个前提,成本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后期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就会顺利的进行,企业的效益自然就会提高。

(四)是适应互联网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完善,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计算机的作用并没有凸显,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已经步入信息化的轨道,计算机的优越性已经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得到很好地应用。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客观上要求企业也需要推动成本的管理信息化改革。特别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实现联网式管理,以此提高整个成本管理的水平。

二、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理念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的知道,企业才能够进一步制定相关的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企业要想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就需要对成本理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首先,企业的成本的概念已经不再仅仅指资本成本那么简单了,在这里成本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它还包括了产权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等层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是非物质化产品和服务商品化的意识,因此企业应该放宽视野,接触更多的层面。其次,既然企业成本范围有了延伸,那么成本管理模式的思路也要相应地延伸,特别是管理者的视野需要延伸,现代企业在做企业成本管理时,思维需要前后的延伸,不能只盯在资本上,还应该看到产品的前期市场分析状况以及后期的产品的售后服务等环节。

(二)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有了全新的成本理念,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就需要跟上,因此完善和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就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企业应该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取得胜利的前提就是要了解自己,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激战中,同样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先要做到知己,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才能真正的建立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环节。现代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资金管理,做好资金的整合,才能确保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这就需要企业自身做好管理,从各个部分入手定期的检查资金的明细,了解企业每笔资金的用途。

(三)加强审计环节,提高监管力度

监督是保证企业成本预算与核算工作落实的关键所在。成本管理的前期就是要做好企业成本的预算,在企业经营的后期需要的就是做好成本的核算,以此保证成本的流通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如何利用财务核算等环节加强对成本管理的监督呢?完善财务制度。财务制度与成本管理是必不可分的,同时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审计环节,制定适合企业的审计制度,并按照制度规定严格执行,监督到位。加强外部审计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师是企业自身成本管理的一部分,它的实施难免会有企业体制内的一些不利于监督的因素,因此必要的外部监督可以被企业采纳实施。比如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定期进行财务审核等。

三、结语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篇10

一、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目前,我国企业不但要寻找产品市场,而且还需面对来自国家税收、金融利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同时,内部也需对职工待遇福利及股东分配红利而劳心,因此,企业减少压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成本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如果企业无法对产品成本与费用加之控制,不但无法取得市场价格优势,使产品滞销,而且将导致企业由于产品资金回笼慢而面临资金压力,无法将回笼资金迅速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与中去,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

(二)成本管理是企?I实现利润目标的途径。企业成本管理的好坏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参考指标,它可以将生产车间、销售、仓储、财务等各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以既定的成本预算控制与衡量各部门生产业绩是否实现,最终保证企业年初制定的利润目标得以实现。

(三)成本管理是考核各部门业绩的重要指标。生产企业产品成本包括各车间在生产产品时所领用的原材料、耗用的人工及分摊的各项维修、水电及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而企业财务部门在年初编制产品成本预算时是以各车间、部门或产品种类为划分依据,如果某车间成本开支混乱,实际成本费用支出与成本预算严重脱节,将造成年终各车间、部门业绩考核失实,不利于调动各车间、部门及全体员工主动降低产品成本及为成本管理出谋划策的积极性。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一是多数企业只注重对产品生产成本的管理,具体包括对单位产品耗用人工工时、原材料领用数量及维修、水电等成本费用,而忽视对办公室、销售部、仓储部等部门经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个别企业研发费用开支存在混乱现象,严重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定价基础及促使企业成本加大,导致企业无法实现生产经营目标。二是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个别企业员工仍将成本管理工作认为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突击消费、故意虚报产品成本预算,导致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编制不实,对生产经营中发现的成本管理漏洞及降低成本等合理化建议未能及时向财务部门反映。

(二)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制度的缺乏将导致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缺乏依据,使得管理层和员工的权责出现缺位或越位。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成本管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严格的采购环节管理。采购环节关系到采购材料的价格和质量,采购制度的缺失可能诱使采购人员的道德风险。二是缺乏合理的反馈和绩效评估以及奖惩制度。对于各个环节的成本(尤其是销售环节的成本)设置应首先确定一个采购标准的区间,超出或低于成本的预算应给予必要的惩罚或奖励,以达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成本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成本管理的过程即为企业通过设置成本管理控制点及建立严格的审批、受权、内部审计等制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严格按照制定的成本费用预算及成本管理制度执行。而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出于成本开支的考虑,未在企业内部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企业制定的各项成本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或由于内控制度缺失致使企业个别员工之间串通侵占企业资金。

三、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观念。一是企业领导应提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制定本单位成本管理制度等手段促使企业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认真履行成本管理职责,给予财务部门编制成本预算、控制、审计等工作必要的配合,形成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二是企业应在内部各部门及职工间广泛宣传成本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及提供财务预警分析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使企业职工在执行成本管理制度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改进成本管理工作出谋划策。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成本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建议企业针对自身成本管理流程、生产工艺及人员配备情况设计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并由企业领导带头执行内控制度,以保证企业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能够严格按照内控制度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给予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积极的建议与反馈。二是企业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对内控制度执行与设计、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审计,针对审计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督促企业其他部门按照内审机构建议进行认真整改。

(三)建立成本预警分析与考核机制。一是随着市场环境及政府宏观政策、金融利率变化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应在内部建立成本预警分析机制,当企业当期银行利息费用、原材料采购价格、人工耗费成本等成本指标发生变化时,企业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外界变化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二是为了考核企业各生产、销售部门成本费用支出情况,企业应建立成本考核机制,对于当年完成成本预算较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以鼓励企业各部门认真执行年初制定的成本、费用预算,同时,促使企业员工为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提供可行方案。

(四)规范成本管理,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成本管理也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用制度来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对于采购环节,应制定对应的一系列的制度,将材料的入库、出库、自然损耗等建立相应的台账,保证数量准确、价格合理,并坚持责任人制度,落实到人头,控制采购环节的成本,规范材料的使用和出入库。对于反馈制度和奖惩制度,应公开透明、科学有效,既保证每个员工不愿承担高成本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又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员工自身利益同公司利益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