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8 09:28:37

创业史读后感

创业史读后感篇1

他——小说的主人公梁生宝,是一个英雄,是中国50年代的农村社会主义创造者!我之所以这么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那自强不息、勇于奋进的精神的确震撼人心。

梁生宝是一个世代贫农的儿子,他年幼丧父,后来在一个灾荒严重的年头随母亲流浪到渭河南侧的下堡村。是缘分这个东西使该村村民梁三老汉成了他的继父,之后,他们父子二人在渭河平原上开始了他们艰苦的创业。

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他小时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荒山野岭当过"地下农民",跟继父一道饱尝了创家立业的辛酸,并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勤劳、朴实、的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个年轻的预备党员,在党的教育下,一旦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就决心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道路。正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聪明、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

人常说: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远见,而梁生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十三岁就给吕二财主家打长工,两年后便用五块大洋买了吕老二家半死的牛犊,回家后他母亲和梁三老汉都责备他太冲动,可他却说:"爹,你那是个没出息的想法,今辈子也创不起业……"后来,小牛犊果然长成了壮牛,生宝也种出了好庄稼。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又过了两年,动荡的社会使生宝没福气安心种庄稼,不幸被拉去当了壮丁。梁三老汉用卖了牛犊的钱把他赎回来后,生宝又一头钻进了终南山——一干就是二十年,伐薪、烧炭,还要忍受着不能与家人家团聚的苦难,苦苦地熬着。尽管如此,可他没有被穷苦的命运压倒,而是从父辈创业失败的事实和自己穷苦的生活经历中执着地走着自己的路。

有执着的信念在心,梁生宝一路走来,自然的也好,社会的也罢,他都能从容应对。姚士杰可谓是蛤蟆滩最刁钻的一个人了,在那个灾荒的年头,富得流油的他偏偏希望那些困难户来找他,因为他把缺粮人的愁苦当作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然而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梁生宝依然没有向姚士杰低头,仍然把他的创业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创业史读后感篇2

[关键词]广告学;现当代文学作品;美育;创新能力

现当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课,而作品选读则是其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原著来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安排的课时是192学时,相对比较宽松,可以考虑到史论与选读结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和现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96学时,课程学习同样需要把作品与史论结合起来,不同的是后者要求知识面广,但无需深入。相比之下,广告学专业开设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只有48课时,时间紧,任务重,性质不同,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特点

广告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传播学学科,文学大类,所发学士学位为文学学士。依其人才能力体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人文素养,支撑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美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前两门课程属文学作品选读,是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体系中人文素养支撑课程最重要的课程。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带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陶冶审美情操,打开对美的事物的发现、鉴赏和创新的艺术道路。孙绍振说:“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广告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培养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将此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语言,或文字,或口语。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课程教学,人才能力培养有其独特之处,即将审美鉴赏能力内化于心的同时,不仅要外化于语言,还要将其外化于形象,以形象来反映情感与主题。因此,广告学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时,更要注重如何将审美情感形象化。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史论结合的讲授法,在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势必有所革新。

二、教材内容的甄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跨度大,从新文化运动(1917)至当代,其中现代文学30年,当代文学近70年。如果仅以48课时来学习跨度大、内容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首要改革即是教材内容的甄选,不能再像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一样追求大而全,而应该根据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有选择性地甄选一部分文学作品加以重点教学。但目前广泛使用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教材都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服务对象,所选教学内容并非完全适合广告学专业。所以,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广告文案写作等相关课程,突出美育特色。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内容甄选在文体上倾向于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而在具体内容上侧重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性的作品。之所以选取侧重文学审美的作品,主要是为了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需求,回归文学本身。“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2]对广告学专业来说,文学史、文学理论并不是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美以及培养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而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文学作品的选择不能求全而应求精,不一定选择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或思想深刻的作品,而应该关注那些具有审美性、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如文学大师鲁迅的《野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等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解读的作品,但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想过于深刻,缺乏文学史的背景难以很好地理解。所以,这些作品可以课后阅读,不构成教学重点。相反,文学史上被忽略的那些有着美感和意境的作品则入选为讲解篇目。整体上看,诗歌方面的可选择性较大,比方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谢冰心的《繁星》与《春水》、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闻捷的《吐鲁番情歌》、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思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回答》等优秀作品适合于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可以让学生重点揣摩。在散文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如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钦文的《鉴湖风景如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香山红叶》《雪浪花》、贾平凹的《静虚村记》、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等散文脍炙人口,可塑性强,不仅有诗歌的意象、意境美,还能给人更多的画面感,利于启发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文字、意象、画面三者之间把握情感。到于小说方面,以短篇小说为主,兼顾中长篇,比如《伤逝》《边城》《百合花》《红豆》《骆驼祥子》等。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打破现当代文学的选择惯性,建构凸显美学特色、广告学专业特点的选文体系。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授内容以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相结合,故其教学方法常以讲授法为主,对于重要作家作品时则采用文本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法为主,重传授知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同的是,广告学专业该课程如上所述,教学内容的甄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上广告学专业学科性质和学生能力需求的独特性,该课程教学方法也势必做出相应调整,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诗歌教学,诵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重理论深度和文学史体系的完整性,容易忽略诵读,也就没有安排太多时间让学生去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造成学生对现当代诗歌误读的现象。在浩若星辰的诗词作品中,现当代诗歌的成就虽然比不上古典诗词,也不乏优秀之作。诵读有助于领悟诗歌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诵读诗歌,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同时,从意象入手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往往在广告中被运用得最多的是诗词中的一些意象,那么意象的捕捉与分析也就成为美育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的节奏、韵律、情感,然后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比较、分析其内涵,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最后再通过诵读进一步感知其中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学会在诵读中锻炼自己对中国元素的审美感知能力,课后会有意识地去关注或搜集相关广告素材。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长篇小说,相对而言不适宜放置于课堂教授,比较适合课外阅读。正如袁志成博士指出:“过去一味的讲授式教学在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中没有作用,再加之广告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只开两个学期,共计九十六学时,只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一半,面对如此浩瀚的古典文学知识,小说文体教学更是需要挤占时间。”[3]袁博士此处所言虽然涉及的是广告学专业中的古代文学小说文体教学,同样也适用于广告学专业中的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可以采用课外学习与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带着搜集广告语的意识去阅读相关小说,形成广告语言的语料库,与古代小说文体的学习相配合,形成古典、现代广告语言语料库,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广告语和广告文案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一堂课的教学仅用一种方法过于单一,它可以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穿来,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经历了审美感知、审美鉴赏之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广告创意和写作中。广告学专业比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注重实践性,文学课不能培养某种技能的形成,却可以培养感知力和提升创造力。也就是说,审美创造才是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美育的最后一环。与此相应,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广告作品,可以是文案、影视等形式。

总之,广告学专业设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改变它在其他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传统面貌,契合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它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配合,发挥其学科作用。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从专业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需求,在重视德育、智育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创业史读后感篇3

[关键词] 综合文科 教学目的 创新能力 历史自觉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教育改革已成为遍及全球的浪潮。职业高校教育改革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引人注目。职业高校搞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等方面问题,但课改的核心问题之一显然是课程的教学目的。因为课程的教学目的决定了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制约着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利用,引领着教学评估等诸方面。那么高校教师如何在“就业为导向”、“必须、够用”的原则下,立足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制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呢?

扬州职业大学综合文科所开设的《历史要籍解读》课程是历史学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的系统认识以及学生独立运用史料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确定依据

课程教学目的是施教者依据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等对施教对象实施教育后想要达到的境地和结果,它侧重于表达施教者施教前预设的主观动机和愿望。综合文科专业《历史要籍解读》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我们教师依据大专层次的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依据职业高校综合文科专业培养目标等对该专业学生实施本课程教学后预设的教学目的。当然,教师的主观教学目的必须要与社会、学校及学生的状况和发展要求相一致,否则,再好的目的也因缺乏实施基础而流于形式。具体到《历史要籍解读》教学目的,我们考量的依据主要有:

1.与当代国家、学校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制定每一门课程教学目的的总指针。扬州职业大学师范教育处制定的《综合文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健全人格、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胜任中小学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语文教学,适应基础教育和社会变化的新型师资。”我们认为,我校制定的这一培养目标,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一致,可作为我们制定可操作的《历史要籍解读》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

2.与专业历史课程设计保持高度一致

(1)要考虑到本课程课程性质

《历史要籍解读》是历史学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侧重于对历史文献的系统认识和独立运用。因此,本课程教学目的也应侧重于学生对历史文献的搜集、辨别、解读和阐释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独特的历史思维。

(2)要兼顾到教程教材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采用的是赵淡元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它对我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文献史料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重要文献部分内容作了提示和解读。对前者,我们的课程目的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文献学知识;对后者,我们要借助对该书精选的部分重要的文献材料的真正占有,让学生逐步掌握终身有用的文献研究法等科学方法。

(3)要考虑到他们未来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要求

我们应结合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探究方法,重点培养现代教师应该具有的创新自觉与创新能力,让他们真正能利用一切文献资料独立解决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3.要充分考虑到大一学生的学习心理

《历史要籍解读》课程应注意到这些有利的学习心理,要特别注重熟悉、理解、交流师生彼此经验,在愉悦的课程情境和共同探究中,达到史学认识的最高境界即历史的自觉,进而能把从该课程获得的健康情感与价值观潜移默化,贯穿到自己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三、主要教学目的

鉴于我们对确定教学目的依据的认识,《历史要籍解读》课程教学目的至少应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精选的知识、创新性技能和史学价值观上。

1.知识要求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让他们得到终身受用的必备知识。

(1)系统了解我国古代历史要籍

①宏观上看,要了解历史文献的演变及其发展脉络

先秦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记言、记事、编年、国别和地理等典籍;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纪传体通史《史记》和断代史《汉书》等,表明中国古代史学在发展中取得了独立地位;隋唐宋元是古代中国史籍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设史馆努力编修“正史”和“国史”,《资治通鉴》代表着编年体史书的成熟,方志体得到了完善,出现了贯通历朝与断代的政书体史籍,还有史论专著《史通》等;明清是古代史籍的守成时期,各种体例史籍获得续修,方志空前繁荣,历史考证著作、史学理论《文史通义》格外亮眼。

②微观上看,要学会系统地认识每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如该书作者生平事迹、写作动机和成书经过,该书性质、记事起讫时间、体例内容、史料价值和重大成就,该书版本及研究该书的代表性参考书最后,最好要交待阅读诸如《史记》等名著的主要方法以及自己对该书的评价。

(2)大致了解阅读古代史籍应具有的“小学”常识

这些常识大体包括:研究文字形音义的文字学、音韵学,训释古书文句的训诂学,研究图书文献著录的目录学,研究文献版本渊源、优劣的版本学,校订版本、恢复书籍原貌的校勘学,搜求整理古佚书的辑佚学,辨别伪书的辨伪学,广泛搜集史料基础上鉴别资料真伪的考据学等。

2.技能要求

目的是授人以渔,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掌握操作性、创新性技能。

(1)掌握古代文献资料的一般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古代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2)提高创新能力

①要有创新的意识

无论是对文献的一般认识,还是对文献具体内容的解读,都要有置疑、求异、求变、求新的自觉。教师要把学生能否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视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最关键的第一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允许有各种假想的答案。

②要积聚创新能力

在《历史要籍解读》课程学习中,创新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文献的搜集、整理,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得到文献;对文献资料作出符合历史环境的阐释,言之成理均应得到教师的首肯、视为合理;有关现实问题的解决、解决手段及其文字表达,只要方法科学,手段简明、表述简洁生动,都应得到我们的激励。我们在课程学习中的探讨交流及练习都应该贯穿着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要求

教育目的莫难于引导受教者学会做人,做现代人。最根本的要让学生深刻认识社会、关注人类命运。

(1)深刻认识史学家自觉认识人类社会的艰辛列程

人类对自身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莫过于史学家。那么,我们的史学前辈是如何不断地探究我们的社会的呢?首先是留意人事。夏已设史官,殷卜辞为史实记录,《春秋》已能完整反映史实四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其次是系统整体地反映历史社会并探究其过程的联系。这种理论上的批判精神至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表现得更为系统,史识也更为卓越。我国古代史学家对人类社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应该能够为综合文科专业的学生真正理解和继承。

(2)培养丰富的历史人文情感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献是对这一过程的累加记录。对《历史要籍解读》的认识其实就是关注人类的由来、发展和归宿。历史是由历史人物表演的产物,分析文献中的人物,要求我们肯定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所做的一切,而对阻碍历史巨轮前行的小人则应予与揭露和批判。我们还应该借鉴前人的成功经验,自觉地为人类进步事业添砖加瓦。人类历史演进的道路是曲折延伸的,对文献的释读要看到人类历史本身的复杂性。要用全面的、长远的、动态的、辩证的、系统的眼光和态度去释读文献、释读历史、释读人生。这其实也就是史学的思维、史学的态度,也就是更高乃至最高层次上的历史意识或历史自觉。

四、结论

我们从确定《历史要籍解读》这样的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探讨中,似可得到制定职业高校基础课程教学目的的一般原则:制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应体现“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想一致;制定具体的教学目的应体现高校现实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课程性质、课程教材或参考书相一致;制定具体的课程目的应体现“协调发展、综合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情感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相一致。

参考文献:

[1]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创业史读后感篇4

关键词:文学鉴赏;史论基础;多元解读

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文化素质教育,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重视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它类似于国外所提倡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懂专业和会操作的“职业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不仅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修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给予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历史及文化的理解鉴赏能力、对伦理价值的鉴别与判断能力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

文学鉴赏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哲、史、法、经、理、工、农、医等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开设这门课程不是让人将思绪只停留在文学本身,文学只是藉由透视人生的材料或路径,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生状态、心灵状态的透视,对人生真相、人生哲理的窥破与领会,以及借助文学评论实现对人生哲学的本原与终极问题的探讨才是目的。文学鉴赏课程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讲授文学鉴赏的知识,梳理文学发展的历史,解析文学经典作品,能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基础知识,熟悉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文学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境界得到提升。

文学鉴赏课程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目的,是因为以“整体的人”作为表现中心的丰富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揭示了人类的一系列“秘密”:个体生命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与追求,本真生活状态、原生态生活的追求与抒写,个体生存意义的哲理探求,个体人格的独立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坚守,远离现实政治、道德伦常的个体唯美自由生活的追求与表达,社会、民族独立的呐喊和呼声,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或弘扬,当代现实社会痼疾的针砭,人类情感的揭示和抒发,宇宙奥秘的探求和追问等等。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不仅是影响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实现文学社会作用的桥梁。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高度重视读者的鉴赏和理解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成果,并强调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和生命。接受美学的这些看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为鉴赏研究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作为当代大学生,加强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呢?

1、研读史论,奠定基础。这里的“史”主要指文学史,“论”主要指文学理论。文学鉴赏要进入较高的层次,必须研究一般的文学理论,了解文学发展简史,包括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美学特征和发展历程的熟悉和了解。如果离开鉴赏理论的正确引导和文学史的相关比较,离开各种文学体裁鉴赏知识的指导,文学鉴赏能力是难以提高的。同志曾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1〕完整的文学鉴赏活动,总要走完从感性到理性的全过程。如果鉴赏主体不具备良好的史论修养,便难以将直觉到的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上的深层认识。

2、深入生活,增加阅历。“阅历”一词含有“阅”和“历”两层意思,前者指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体验,后者指作者的亲身经历。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基于鉴赏主体对社会对人生的把握。古语云:“诗穷而后工”〔2〕、“文章憎命达” 〔3〕。文学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文学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必须沉入到生活中去。鉴赏主体观察社会和人生,善于将他人的生活、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生活、内心的生活,才能在鉴赏作品时真正地体味“人生”。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

3、泛读博览,丰富知识。文学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文学鉴赏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知识广博精深的人,文学鉴赏力也会有较高的水平。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就必须广泛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

4、细读名作,反复品鉴。独具慧眼的鉴赏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培养起来的,它建立在多读、精读古今名作的基础之上。刘勰就曾提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文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4〕的观点。认真研究古今名作,探讨它们的各种手法,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文学鉴赏力是大有助益的。

5、探求方法,多元解读。文学本身是文学,又不完全是文学,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风俗种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因此,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就不能再像中学时那样采取单一的方法和视角,而应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方法去研究,这种开放性的解读方法可称之为多元方法。的确,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多层次性、多类型性,我们有必要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读。比如,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那么最好用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沈从文这样的作家,他的作品民俗色彩很浓,我们就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解读作品呢?从理论上讲,解读作品的方法是数不胜数、难以穷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不断进步,会涌现出许多解读作品的新方法。我们以为,在目前阶段使用最多的解读方法主要有语篇学方法、文章学方法、文本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学方法、文化学、民俗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宗教学方法、文献学方法、考据学方法、评点方法、印象式方法、诠释方法、原型批评方法等。这种种高层次的解读对大学师生的知识构成提出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实践论

[2]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创业史读后感篇5

音乐史学家们对于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在历史人物评价的各个历史时期,评价的结果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与分歧。所以,近来在中国音乐史学界,要求重写音乐史的呼声日渐高涨大家都期盼采用一种客观,公正的研究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使得评价的结果更接近于历史的本来面目。因而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才能更接近于历史的史实一直以来都是每位史学家奋斗的目标。中国当代近现代音乐史专家,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孙继南先生,在为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登上中国乐坛的音乐大师――黎锦晖先生逝世40周年而作的《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一书中,提出的“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书写史观点,或许可以给我们当代中国音乐史学界如何重新编写音乐史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关于本书内容

黎锦晖(1891―1967) 字均荃,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音乐家,在作曲,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商业化等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对近代中国流行音乐,儿童音乐以及中国戏剧的发展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给陈日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带来了一股新的音乐又化之风。但无论是在他生前或是逝后,争议从未离开过这位饱受风霜的音乐家。作者在该书中以严谨而清晰的结构逻辑脉络,以及客观新颖的评析,把这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音乐家客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让我们了解到主人公真实的历史生活。

该书体例编排按照人们习惯的逻辑思维方法,采用划分板块加层层深入的叙述法,从对黎锦晖的人生道路,音乐创作和历史评价三个不同的角度作了细致地评述。这三个板块作者分别以三个章节叙述,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同时又加入了前言,后记,资料和附录内容,使读者可以了解该书的诞生过程和与该书主人公相关的附加信息。尤其是其后的“资料”板块,附有黎氏所有的音乐作品总目和他的年谱,方便读者查阅资料信息,作者真可谓是细致入微。此外,该书所列举材料充分,评述观点客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所做的每次评论之后 都会列举相关的历史事实以便读者加以印证,突显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下面是本人对《黎锦晖》的内容作了简要的梳理概括,希望可以对了解该书起到一定帮助。

(一)关于人生道路

此部分为该书的主体的第一章,对本文主人公――黎锦晖从其志学之年的激情少年到暮暮之年的古稀老人的人生道路划分了四个时期,使读者可以列主人公有一个线性的了解便于读者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解读主人公坎坷传奇的一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音乐与文化的积累时期(1891-1920),创作与创业的黄金时期(1921―1935),思想转变与去向选择时期(1936―1949),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时期(1949―1967)。作者在叙述四个时期时,采用了“事件叙述法”,以黎氏在每个阶段中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作为写作的线索构成了本板块的内容,从而删繁就简,突出了重点,即节省了笔墨又方便读者了解本书的内容。

从作者列举的这四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创作与创业的黄金时期”是作者所用笔墨最多的一节,占到总体事件的二分之一。那么作者为何采用如此多的笔墨来关注这个历史时期呢?我们可以从作者所列举出的事件中看出一些端倪,其中主要有“语专一儿童歌舞的摇篮”“首创中国歌舞学校”“家庭爱情歌曲一百首”“平民音乐的理念”“第一届明月歌剧社”“黑天使事件”“中国化的爵士舞厅音乐”以及第三届明月歌剧社等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此时期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对黎氏的人生道路和音乐创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换句话说没有其中事件的发生我们今天对黎氏的评价可能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作者对这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做了详尽的描述和认真的评价。通过对主人公所经历的历史背景的描述,可以使读者对黎氏音乐创作的艺术观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关于音乐创作

在第二章中,作者把黎氏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按照体裁风格分为二类:“儿童音乐”、“时代曲”和“爱国救亡与抗战歌曲”。同时,在这三类一级划分之下,又作了具体内容的二级化分,使得读者对主人公的音乐作品有了更加清晰的感性认识。作者在每个章节中都具体列举了大量的作品曲谱实例,例如,作者在“儿童音乐”一节中选摘的15首黎氏的儿童音乐作品(包括儿童歌舞曲,儿童歌舞剧和学校教育歌曲三类) 在所描述的每一首音乐作品种都附带了简谱谱例,并对每首作品的内容结构都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概述。这杆使得读者可以真实详尽地掌握第一手的感性材料,为读由感性认识者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评价黎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列黎氏所创作的“儿童音乐”和“时代曲”给予了洋尽的描述。原由是这两个音乐体裁的创作,可说是黎氏的音乐创作最出彩的领域,也由此让世人记住了黎锦晖的名字,作者列举这两个时期黎氏所创作的大量乐曲的谱例不但从音乐本体入手,分析了乐曲的曲式旋律等而且对这些作品所处的背景环境都作了全方位的分析评述。尤其是在黎氏创作的“时代曲”领域,作者结合当时创作背景的分析,把过去人们理解为“黄色歌曲”中争议最大的一些曲目,如:《毛毛雨》,《关不住了》,《落花流水》,《桃花江》和《特别快车》等,重新作了与众不同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作者还特别单列了一节。对此做了详尽述。最后作者对黎氏创作产量较少的“爱国救亡与抗战歌曲”作了介绍,强调了主人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了解到主人公在此方面所作的工作,减少了对黎氏的误解。

(三)关于历史评价

对于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来说,无论是他在生前抑或逝后,影响最大的就是对他的评价了 对于该文主人公来说亦是如此。那么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人们是如何评价这位影响中国近现代音乐大半个世纪而又饱受争议的音乐家呢?作者在第三章以“进化的历史评价”为题,采用时间为线索的叙述手法,把世人对这位争议颇多音乐家的评价分为了三个历史时期:“同时代人的不同褒贬”“建国后的肯定与批评”以及“21世纪的重新认识与定位。”

我们可以从本章的标题看到褒与贬,肯定与批评的评价一直伴随着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而且在看完众多的评价之后。又可以发现对于这位音乐家的贬多于褒。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黎氏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家庭爱情歌曲”,即被当时和后来人们所称之为的“黄色歌曲”以及进行了大量的在当时具有强烈“感官刺激”的商业歌舞表演,因而,他甚至曾被冠以“中国黄色歌曲的鼻祖”的称号。此外,还有一点就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娱乐所举办的各种中国早期的商业化歌舞表演,这些歌舞表演在当时风靡一时,在受到了大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级的欢迎的同时也遭到了知识分子,左翼音乐工作者的严厉批评,这也是其在当时甚至是以后长期受到否定的另外一点原因。由于这两点原因便得黎氏一直处在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批判与否定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中国音乐界一直以来批判的反面角色并且最终使得他在担惊受怕愤愤不平中郁郁而终。

我想造成广泛否定与批评的声音,应该与国人思想意识形态和音乐的社会功能(主要与政治的关系)是分不开。人类意识形态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与人民大众密切相关的音乐领域亦是如此。我想黎氏所进行的各种音乐活动之所以受到广泛批判,与国人在上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广泛意识形态是有很大关系的。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祖述尧舜,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 ,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等等思想,使得当时国人在对待一切打破传统的新生事物时,都首先采取否定的态度。例如,在黎氏的音乐作品中广泛采用了民间小调等中国民间的传统音乐素材,这些在传统上一直被人们视之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淫乐”被吸收的黎氏的创作中后,肯定要遭受到深受儒家思想人们的唾弃。从中可以看的出,黎氏对于在音乐界打破传统的革新势必是要引起当时人们的一片反对,不会被当时的人们所广泛认可。

音乐的社会功能,是历代王朝所重视的关乎其统治盛衰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至周朝的“礼乐制度”,下致遍布近现代中国的“革命爱国歌曲”,政治家们普遍认为音乐所带来的在政治方面的社会功能很重要,是影响和凝聚人民大众的唯一方式方法。这使得黎氏以创作抒情爱情为主的音乐作品,与在战火纷飞的近代中国所提倡的音乐风格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受到国民政府的禁止和共产党左翼音乐人士的批判也在情理之中。这些政治影响,至新中国成立,依然困扰着这位强调音乐娱乐性为上的音乐家。这也是音乐的教化功能与娱乐性冲突的一个具体表现,好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随着对这位音乐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音乐家在历史上的影响与地位。正如孙继南先生所说。

历史的公正,是因为时代在前进,文明在进步以及一定时期时政影响的淡化。伴随新世纪的到来,黎锦晖世纪悬案终于迎来拨云见日的机遇。

其中作者所指的“机遇”,是他所评述的2001年纪念黎铞晖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更加宽容客观公正的视角和态度对黎氏的音乐做了重新审视,对以前由于种种原因而做的不公正的评价进行了反省,因为,此次会议的广大音乐家们努力把黎氏的创作放到了更为广阔的音乐他“律范”围内,综合考虑当时音乐创作的具体环境背景,而不只是单纯关注在音乐作品本体,跳出了音乐“自律”范围,所以得出的结论可信度增强。作者对此次会议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一次意义深远的学术研讨活动” 并且认为“成果是积极的,影响是深远的”。

(四)资料与附录

作者在“资料”中整理了黎氏生活工作的“年谱”,以及他的“音乐作品总目”,其中详细列举了每首作品的曲目名,出处,备注和唱片公司的名称,这对于研究黎锦晖,查找资料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史料,在“附录”中,列举了分别由黎锦晖的夫人和其本人所作的三篇文章,相信可以使读者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二、有感而发

读完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作者严谨客观的学术态度,二是作者对待历史人物所持的观点。正如该书前言所述;

本书只在通过已掌握的可靠史料,史实,对黎锦晖其人,其作加以评述,冀盼有助于读者对历史上“黎锦晖现象”的进一步思考。

作者正是秉承着“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历史遗留下来的史实说话,对其中所有观点的评述都会相应地给出具体实例,使之“言之有物”。这对于我们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这一历史学和音乐学所面临的首要而基础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和思路。

评价的客观与否不仅包含着对历史的尊重,而且也包含着对历史人物本身的尊重,正如著名音乐学家郭乃安先生所说的“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④因此本文首先从主人公的生活工作历程写起,用大量篇幅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谱例,力求使读者了解黎锦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和音乐创作环境,从而避免单从黎氏的音乐本身进行片面的分析评价,而不会更多地考虑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根本意图和想法。这一观点与德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卡尔达尔豪斯(Car Dahlhaus,1928--1989)的观点一致,他认为:

文献(音乐作品)所涉及到的人和事,应该不断地与我们对该文献作者本人的知识进行对照。

强调作品本身创作背景的重要性。我想大多数有责任感的史学家,音乐学家或许都会对此观点有所认同。

同时作者也对中国史学界的一些错误做法给与了一定的批评,他借助美国学者安德鲁琼斯(Andrew F Jones)在2001年出版的《黄色音乐:中国爵士时代中的媒体文化与殖民现代性》中提出的“阶段论(stage theory)”观点,揭示了国内对黎锦珲研究的弊端。其实一个人就是一个矛盾的载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这是由人性所决定的,从历史伟人到平头百姓,从政治家到艺术家存在干每一个人中,因而不能像切豆腐一样,把人分为若干块,这块是好的,那块是坏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某个历史时期所做的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就否定他在这个时期所做的所有的历史活动,这对于历史人物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这是需要音乐史学家和评论家注意的问题。

琼斯同时在他的书中 还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创业史读后感篇6

与其说是纽约时报公司高层做出将放弃印刷纸版报纸的决定,倒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读者抛弃了纸版报纸。纽约时报公司对纸版报纸的主动放手,不是提前给自己贴出“讣告”,而恰恰是为“重生”而做的努力。

报业第二次面对商业模式之变

从本质上看,纽约时报公司目前面临的选择不是“出版”还是“不出版”纸版报纸的问题,而是如何创新商业模式的问题。对于读者来讲,信息消费方式可能发生转变:随着纸版报纸的退出,读者可能要付更多的钱获得新闻信息。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虽然是近年才火爆起来的管理学词汇,但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报业已不是第一次身处商业模式转变的历史条件下。

早在19世纪下半期,报业就实现了第一次商业模式的转型――即从“读者支撑型”转变为“二次售卖型”。具体地讲,在报纸诞生的前100~150年,“读者支撑型”商业模式下的美国报纸只为少量读者(约为总人口的15%~25%)服务,这些读者是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内的活跃分子。报纸定价很高,广告很少(主要是面向商人的原材料和进口品广告,而非面向普遍消费者的零售商品广告),读者是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直到19世纪下半期,都市化、工业革命、经济发展水平和识字率等方面的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余钱”和休闲时间。报纸才转而为大众服务,成为售价极低、大量刊登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零售广告的“便士报”。1880年,美国报纸1/2的收入来自广告,2000年,这一数据增长到80%。①

从19世纪下半期至今,“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已支撑报业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辉煌,在当下这个充满技术变数、政策变数的时代,报业似乎要重新开掘“读者支撑型”商业模式或“用户支撑型”商业模式的价值。

不管商业模式如何变,报业的核心价值――满足人类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将保持不变。唯一变化的只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提供“何种”信息。报业变化的依据在于读者需要,而读者需要变化的根本动因则在于技术。

目前来看,导致报业商业模式再次“转身”的技术首先是数字技术,其次是网络。“媒介即信息”,网络不仅改变着受众接触信息的方式,而且改变着受众对世界的感知。网络允许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拼凑出个人化的世界图景。再次是阅读终端。如果说报纸网络版信息从网络到受众还差“最后一公里”的话,那么,iPad、kindle、汉王等电子阅读器则消除了这“最后一公里”的差距。特别是iPad的出现,更是让人体验到纸版报纸无法企及的阅读愉悦。

报业近些年所作的商业模式变革尝试

虽然“改变”已成为公认的方向,但“怎样变”还在探索中。近些年,报业向读者收费的试探一直没有停止。《纽约时报》网络版曾在2005年推出了一项名为“时报精选”(Times Select)的付费服务,但这项服务由于并未带来预料的营收,于2007年便被关闭了。《人民日报》数字报曾从2010年1月1日起收费,但实行两个多月后就宣布前四版内容长期免费。虽然收费实践在现实中一一“碰壁”,但无论是纽约时报公司还是人民日报社都不将其视为失败,而视为“有启示意义”的尝试。正如苏兹伯格所言:“如果我们发现某种方式不能奏效,那我们就做出改变。”②

人民日报社在解释有条件地取消电子版收费原因时强调“适应读者阅读习惯”。与其说是读者“习惯难改”,倒不如说是《人民日报》电子版所提供的产品没能给读者提供充足的“购买”理由。

2010年9月9日,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察时谈到:“现在各种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给新闻工作带来许多新变化新挑战。”③报业商业模式之变无疑为新闻业诸多“新变化新挑战”之一,对此,报业别无选择,只有顺应时代需要,探索新情况下的新闻传播特点与规律,摸索实现商业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对报业创新商业模式的思考

开拓来自读者的收入自然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商业模式的转变绝不只是简单地将“二次售卖” 模式下的内容以数字形式展现到网上,然后将原先敞着的“门”关起来,再搬把椅子守在“门”口,对每个要进来一看的人说:“免费时代已结束,收费时代开始了”。如果这样的话,估计大多用户会扭头而去。虽然从依靠广告收入到依靠用户订阅收入只是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但这一创新的成功仍要依赖从编辑业务到经营方式的全面革新。我们还是“以史为鉴”,将目光投向1833年创刊并“开创了新闻事业新纪元”(埃默里父子语)的《纽约太阳报》吧。

《纽约太阳报》创始人本杰明・戴有办“便士报”的想法后,找到了他的两个朋友阿鲁纳・S・艾贝尔和威廉・M・斯温商量,结果两位朋友不仅不积极响应,还警告他说这件事干不得。朋友们持反对态度倒也不奇怪,因为此前波士顿、费城和纽约都有创办“便士报”的“前车之覆”。但本杰明・戴认为那些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找到了报纸变革的“方向”,却没有找到实现方向性转变的具体“方法”。而自己却是那个不仅找到方向,而且找到方法的人。

于是,本杰明・戴开始办自己的《纽约太阳报》了:在编辑内容上,大量刊登市井琐事;报道手法上,采用耸人听闻的手法刺激人的感官(当然随着读者品位的提高,编辑内容与报道手法后来都有所调整);版面编排上,采用悦目的字体和吸引人的编排方式;发行上,以街头叫卖零售为主,给零售商33%的提成;机器设备上,采用最先进的印刷机,以便大批量印制……④就是在这一系列配套改革中,《纽约太阳报》使美国报业成功地从“观点纸” 变为“新闻纸”;从卖给少数“有产者”的报纸转变为卖给普通大众与广告主的报纸。“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得以确立。

由这段历史不难看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环节的全力配合。此外,报业在创新商业模式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练好“内功”。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的内功。优质产品往往会奠定成功商业模式的基石,苹果公司便是典型:我们很难想象没有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苹果公司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当报业商业模式拟创新为“用户支撑型”时,其主要产品不再是广告资源,而是编辑内容。目前,向用户收费比较成功的报纸网络版,多是那些可以为用户提供独特内容的报业公司。《华尔街日报》在改版的过程中着重强化网络意识,大力建设其报纸网站,刊登了许多报纸上没有的独家新闻和言论。2007年11月4日,华尔街日报对外宣布其网络版付费订户超过了100万人,与印刷版持平。同样吸引了大量网络版付费订户的英国《金融时报》,除推出独家新闻和言论外,还推出大量有参考价值的行业资讯。报纸曾由“观点纸”变成了“新闻纸”,又变成资讯“整合者”、“解读者”与“平衡者”。

第二,考虑商业模式创新的多种路径。有研究者总结出商业模式创新的五种基本路径: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⑤目前,报业从“二次售卖”模式向“用户支撑”模式的转变,侧重于收入模式的创新。其实,思路还可开阔至其他路径。

1.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说报纸价值活动定位于“信息采集”的话,当网络时代信息非常丰富时,报纸价值活动的定位应相应地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借助庞大的海外采编队伍创办定价较高的《环球时报》、将过期报纸上的“新闻”转变为需付费阅读的资讯、以及开发“人民数据库”等,都是人民日报社已采取的较好的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其他报纸有哪些资源值得开发?

3.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大多数报纸都已建立网站,这些网站是否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平台?譬如社区信息交换平台、专业资讯交易平台等?

4.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创新策略聚焦于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通过发现竞争对手或是原有顾客的价值盲区,打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实现顾客价值的飞跃。⑥那么报业如何实现“顾客价值的飞跃”呢?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人总有最真切地感受历史的需求,可是当“日子”一页页翻过时,历史会变得遥远、发黄且“干瘪”。既然我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那么,报业是否有可能以报纸所报道的大量新闻为历史素材,借助3D等技术,以最能体现娱乐精神的“游戏”方式让用户“梦回唐朝”、轻松且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的纹理、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呢?

在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中,还可考虑对“免费―收费”模式的细节加以创新,给用户心理缓冲的时间。就像有的游戏软件所做的那样:先用免费的试玩版以极低门槛吸引用户体验,当用户被吸引并产生进一步体验的需求后,再利用升级版本赚钱。报纸电子版收费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同样的策略:先将较边缘的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然后再吸引用户订阅更高版本的收费版。

注释:

①参见 Robert G. Picard:The Economics and Financing of Media Companies,Fordham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2.P31

②小贝:《纽约时报停纸版 通过网络来拓展营收来源》,腾讯网,2010年9月10日

③CCTV《新闻联播》:《考察人民大学向教师祝贺节日》,2010-09-09

④【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著:《美国新闻史――报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潮流的关系》,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创业史读后感篇7

创作这些作品之所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是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学科。具体而言,《宋史》属于史,它的本质特点为“真”,所以《宋史》写岳飞“以历史的知识为主”;《少年丛书》属于政治教育,它的本质特征为“善”,所以它写岳飞“以教训为主”;《精忠传》属于文学,它的本质特征为“美”,所以它写岳飞“以情味为主”。

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特征是“美”呢?

第一,“美”是作家创作目的的实现手段

作家的创作有一定的目的,但其创作目的是通过创作出具有美感的文学作品来实现的。有学者曾经这样指出:“文学的价值……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以唤起接受者的美感而实现的。一些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未必超过史书的记载,如果以有‘诗史’之称的杜诗和《两唐书》、《资治通鉴》相比,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与《顺宗实录》里类似的记载相比,对此就不难理解了。但后者不可能代替前者,因为前者是文学,具有审美的价值,更能感染读者。”[2]

第二,“美”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阅读其它作品时往往有着不同的阅读目的。比如当读者阅读有关月亮的诗歌时,他所要获得的主要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不是有关月亮的知识(后者显然通过查找天文学的资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文学作品的爱好者具有不同于常人的阅读体验,夏尊曾这样讲:“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3]

可见,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主要是怀着一种审美的而非求知或受教的阅读动机。

第三,“美”是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

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是看它的审美效果,而不是看它包含了多么渊博的知识,讲述了多么深刻的道理。中国文学史上曾经有过刻意追求后者的例子,如以苏黄为代表的宋诗曾追求过“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结果是给宋诗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宋代的严羽曾这样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4]

可见,严羽认为对于诗歌来说评价其好坏的标准并不是书(即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知识)、理(文学作品中所讲述的道理),而是别趣、兴致,而后者显然是有关文学作品的美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美”是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让我们很明确地知道“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章培垣曾这样说:“文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则在认识上仍互有分歧。……这种分歧是在于对文学的审美特征的承认、重视程度。传统的文以载道、重道轻文的观念,固然是对文学的美感的否定或轻视,就是所谓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主张,也是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学审美特征的忽略……在理论上则将文学的审美特征降到了次要的地位。……朱先生(朱东润)把美和激情作为文学的基本;可以说这也是朱先生文学思想的根本点。……总之,在朱先生看来,‘绮纷披’与‘情灵摇荡’对文学而言实是缺一不可的。”[5]

在文学的阅读与写作中,认识到“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我们把握文学的根本,更好地阅读并鉴赏文学作品,形成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对所读内容的借鉴,从而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注释:

[1]夏尊,叶圣陶:《文话七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页。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4页。

[4]严羽:《沧浪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创业史读后感篇8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思考与实践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感知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情操等等。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当代文学的生态性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历史现场感,新产生的问题与争议会不断修正先前的研究所得,也会给教学带来种种冲击。

目前,中国当代文学令人堪忧的教学现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所涉范围甚广,其中存在如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其一,课程设置的变动给教学内容的安排增加了难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课时被删减。按照通行的教学内容,当代文学应包括文学史讲授和文学作品分析两部分,涵盖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文体,讲述“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乃至九十年代文学等重要的多个文学发展阶段,但一再被删减的课时与如此庞大并不断丰富的教学内容产生了现实矛盾,直接给专业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了难度。以某校为例,按每学期开课18周计算,每周4课时,当代文学的总课时量是72课时。而要以此涵盖60年的当代文学史及其作家作品,显然是有相当难度的,选择哪些内容来讲述及如何安排讲述的详略往往难以操作,可能会造成两种不良做法:一是重前不重后,把十七年文学作为教学重点,对新时期文学简化处理,或者对之后的文学史基本不做阐述或草草带过,使得原本与现实距离非常接近的当代文学“当代”意味有限而历史意味过浓;二是重专题轻文学发展史,当代文学史在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有重要的文学现象,然而有的老师碍于课时限制,索性放弃对文学历程的总体把握,只对相对来说更重要的专题进行讲述,使得当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性被打破,学生上过以后对当代文学只有细节记忆而整体认识缺失。

其二,文学“边缘化”加剧了文学教育的尴尬。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巨大进步面前,不少人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对纯精神追求不再怀有企盼之心,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冲击,文学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消费时代、娱乐世纪,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甚至出现粗糙化、粗鄙化的危机,对真、善、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当代文学教育产生了质疑。当询问《百合花》中新媳妇为何会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补衣袖上的破洞,并盖上自己的新被子时,有的学生便认为这表明新媳妇对小通讯员产生爱恋之情;当讲授《拖拉机手与总农艺师》对林震理想的意义、林道静成长道路时,有的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却停留在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当老师在为文学而激情澎湃时,学生却在疑惑:文学究竟是什么呢?文学在今天这样一个全面商品化的时代还有什么价值呢?甚至还有人认为文学无用,学当代文学更没用。以这样的心理对待当代文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文学教育在文学“边缘化”的时代中显得如此尴尬。

其三,文学研究中的争论给教学增添了困扰。当代文学教学与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研究界的成果对教学自然能产生新鲜的触动,能开拓师生的视野,但正在进行的尚无定论的某些争论也会增加教学中的困扰。如“重写文学史”的争论就加重了教材选择的难度。教材的选择是教学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前普遍使用和认可的教材有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但有论者认为“这些版本对于一些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适用”[1](114),还在期待真正适用的教材。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就推出了一种旨在从书写形式上也进行变革、主张多元声音并存的“开放式”写作模式,并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还有些教师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而自编教材,固然能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但对它的衡量与评定又缺乏学理标准,使用又相当受限。而近几年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产生“去经典化”现象,则进一步加大了教材选择的难度。对当代文学史“重写”的争论,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对“十七年”、“文革”历史认识的不确定性、未完成性,而海外学者如李欧梵、王德威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同样对大陆的当代文学研究形成了新的冲击波和影响力,他们则更愿意把“当代”安置在“现代性”这样后冷战的西方视野中。当代文学史被历史重释不断地改造、装饰和增添,这势必造成教学中教材选择的难度。

再如如何评价当代文学的问题。如何评价当代文学,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中最前沿的问题。这场争论源于2009年10月间王蒙肯定“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当年11月在北京“第二届国际汉学大会”上,对当代文学,德国顾彬贬抑,陈晓明高评,由此引发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热议,现在讨论还在进行,如《北京文学》今年的第一期到第五期都开设专栏“如何评价当代文学”。又如,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显示出创作量急剧增长,新的小说类型大量涌现,青年读者队伍稳步扩大等特点,学生对此类作品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当代文学作品选的兴趣。这些问题恰恰体现出当代文学学科的当代性,虽尚未纳入文学史教材中,但学生对此亦有关注和疑问,教师则不可不关注,任何简单的回避与泛泛而谈显然不能解决他们的疑惑,任何贬义的否定与评价又只会造成他们学习当代文学的困扰。

当上述情况经常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时,我们切身感受到当代文学教学危机的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当代文学的教学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这涉及到学科的性质定位、教学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文本阅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与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例如:

以大学为单位的课程改革。北京大学的课程设计贯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针对学生实际素质和教学理论资源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课程结构调整、教育目标调整,具体到教学内容就是要注意“学术”与“人生”的均衡,还有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倾向采取小班上课的方式,几十个人最好,便于组织讨论和配合教学的相关活动。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科研突出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在文学立场、理论追求、整体观念、创新意识方面的创新对其他兄弟院校不无借鉴作用。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则注重作品,丰富学生的艺术感悟。武汉大学的教学改革特色强调文学审美教育,更注重课外与课堂结合。上海大学中文系确立了以“培养21世纪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以人文素质培养和通识教育为主导方向,以课程改革为教学改革的核心。

以教师个体为特征的教学探索。在考察大学课程教学问题上,杨洪承教授认为目前当代文学教材滞后,教学与学科发展相矛盾,其根本的原因是来自长期形成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大学教育的狭隘思路,而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的多元办学途径,在开放性视野中对当代文学课程设置必然提出多样性要求。朱晓进教授认为该课程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讲授文学知识,并且要在方法层次上,训练学生掌握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来思考和理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一些文学问题;在能力层次上,注意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2]杨四平教授从“通才”教育的角度考虑,提出要改变过去教学的灌输性和空洞化,必须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成为审美的、历史的和人生的。谢昭新先生从自己教学体会出发肯定了将作品选和文学史分开来教的好处。陈晓明教授则从教育的意义考虑,认为“现代文学总体上是健全的人格教育,这是通过文本解读、知识的传播和知识分子的理想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完成的。第一要具备审美能力,是通过文本解读来培养;第二是知识训练,这是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一个知识分子的过渡;最后完成知识分子的人格教育。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离开任何一个都不健全。[3](174)

这些持续的教学探索,分析了当代文学教育的现状,呼吁对现当代文学教学要有当下性的新思考,其用心则多集中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对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除此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要反观专业教师的内在原因,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要想产生新的教育范式,关键还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要转变。我们认为,有如下四点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实践。

第一,就职业伦理而言,专业教师应以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与魅力为己任,持守积极的从业态度。在现时的文学教学中,课时的压缩与文学史内容的丰富确实对教师备课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一些消极教育现象,如搜索现成的教案,进行有限的删减,然后据为己有,或者在课堂上津津乐道于当代文学的“花边新闻”来吸引学生一时的兴趣,放弃对文学精神的正面引导。这些现象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当代文学教师的职业伦理到了需强调的时侯了。对当代文学教师来说,当代文学教学不仅仅意味着一份教职而已,它有着独特的现实价值。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与魅力,而不是单纯传授当代文学史知识,这应当是专业教师的职责所在,需要我们持守积极的从业态度与道德标准,“需要我们的从业者持守最基本的职业伦理来尽量加以克服,以经典性的文学标准参与新作品的推介,激活教育主体对文学的感觉和感情”,这是一个“基本的朴素的要求,也是对从事这一职业称职与否最高的衡量标准”。有理由相信,专业教师的精神自主与教学原创会对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有所改观。

第二,就教学追求而言,应坚持独立原创精神。对当代文学课程来说,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范、独立原创性的分析,对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只能令学生生厌,教学只有追求原创精神,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的原创,包括独立的教案编写、个性化的阐释与解读、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独立制作的教学课件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文学教育常识化、理论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学生对此普遍缺乏关注的耐心,原因就在于其中文学的魅力的缺失,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独立原创精神,用富有个性化的解读来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作品,表达他们自己的阅读感受。例如可以定期安排读书会,给学生一个月时间读一两本书,撰写读书心得,然后在读书会上发言交流,教师鼓励并适时引导和总结。

第三,就培养目标而言,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能力,甚至是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而不宜局限于文学认知上。从教学实践来看,惟有将文学教育定位为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才能彰显出文学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有论者表示,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思路就是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型课程向素质培养型课程转型,事实也证明,对于当代文学教育来说,传授专业知识是必要的,但并非终极目标,它应该致力于提升受学生的文化修养,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文理想,在一个精神危机的时代重塑学生真善美的灵魂。当下出现的文学争议现象也期待相关的文学批评的选修课来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追求创造性发现,在思考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总之,当代文学教学关注点始终在于“文学”,在于素养、在于能力。

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文化研究对当代文学教学也提供了新的启示,那就是美育的被强调。蔡元培先生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而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4]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感染生命,现当代文学的现时性、接近性使它更容易引发当代人的心灵共鸣。但是要在教学中实践美育教育,教师主体还需要选择体现“真善美”三义的教学内容和行之有效的讲授策略,这方面已有探索,但对现当代文学中的美育资源多理解为作家传记式经历,似还可再推进。

第四,就技能训练而言,写作训练宜在当代文学教学中给予重视。事实上,写作训练正是着眼于尊重青年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它体现在文学体裁写作训练与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两个层面。文学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文学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文学理论思维能力。当前的网络博客写作热会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文学写作的乐趣,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考量的是把握问题的系统能力,其中融汇了研究、思考、表达三个过程,在学习当代文学课程中,“尝试写研究性的论文,是有利于提高整体能力的综合训练”[5](321)。这样的实践训练会使学生对文学、对文学写作、对文学教学产生一种难能可贵的专业兴趣,切实提升专业技能。对此,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希望在当代文学的教改中,对此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并把学生所有的与当代文学相关的写作成果都纳入对学生的综合考核之中。

总之,近年来,当代文学教学现状受到了相当集中的关注与讨论,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加入进来。但是如果将关注的目光仅仅停留在具体的教学举措上,显然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要弄清当代文学教育的职责与目标,而这个问题又是和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有效追问、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将直接关系到今后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荣.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 朱晓进.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j].江海学刊,2006(3).

[3] 陈思和.陈思和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3).

创业史读后感篇9

关键词:历史 教学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历史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阵地。中学历史教学是传授已经不复存在的具体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最基本的科学历史知识,其特点是过去性和具体性。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历史知识,不仅是历史事实,同时也是对事实的分析和评价,是史论结合的知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并使之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从上述性质、特点和学科设置目的出发,历史教学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即“追本溯源,借古鉴今,予见未来”的能力。具体地讲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意识的知觉知识,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基础。学习历史需要有较好的观察能力,众多的历史事实材料、历史文物、历史遗产、历史图片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成就,如果学生善于观察这些形象资料,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历史表象,因而真正领会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文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及课本上的插图;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陈列室、纪念馆、历史遗址等。

二、阅读能力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谓“会学习”最主要的就说自学能力。而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的基本部分。阅读能力就是准确、迅速地阅读、理解、记取、分析、综合、整理文字材料的能力。因为历史知识主要是文字材料,所以在历史课上培养学生阅读教科书、课外读物和各类文字材料的能力,是打开学生智力的门户,使之善于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基础工程。

阅读能力既有感性成分,也有理性成分。培养阅读能力,就是训练学生把感性阅读和理性阅读结合起来。所谓感性阅读是通过文字材料形象地感知史实的具体情景;所谓理性阅读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从阅读中区别异同,掌握主要特征,发现问题,辨其真伪,看前人的记录是否属实,所作结论是否正确,从而重新研究作出新的结论。

三、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们利用已感知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重新加工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富于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被称为“智力活动的翅膀”。

想象能力是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之一。因为历史课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过去的人和事即历史现象不能重演,不能通过实验验证,只能凭借一定的实物资料或文字资料等历史资料进行想象。如果没有想象力,便很难把握。

历史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就是通过生动叙述教科书等文字资料提供历史事实及演示直观教具,唤起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根据听到和看到的事实,在自己头脑中再现历史图卷,“思接千载”、“遥视万里”,达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观古今于须臾”、“托四海于一瞬”的境地。必须强调的是,历史的想象必须是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想,更不能用歪曲或伪造的材料把学生的想象引入歧途。

四、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就是对观察、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揭露其本质,认识其规律的能力,也就是把感性认识变为理性认识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总结历史现象,揭示史实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多方面、多高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语言和文章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表达形式。重视学生的语言修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问、讨论、作业等都是通过语言训练来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分析、认识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锐利武器。因此,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历史现象,是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五、记忆能力

记忆是人对经历过的事实的反映,是过去感知过和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记忆是智力活动的仓库。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对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十分重要。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的具体因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需要牢固掌握,这就有赖于良好的记忆力。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尤其需要重视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有道是“背诵是记忆的根本,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趣味是记忆的媒介,应用是记忆的要诀,争论是记忆的益友,重复是记忆的窍门,联想是记忆的动力,化简是记忆的助手,卡片是记忆的仓库”这些方法都是有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的。

六、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

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就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记忆能力、制作和运用图表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历史课上就是口头论述和讲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书面回答问题,解释名词,编制提纲,写历史小论文的能力;绘制年表、地图、图解、表解的能力;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独立分析新学历史课题的能力等。这是前五种能力在具体课业学习中的综合表现,是高层次的自学能力。学生养成了这样的能力,才有可能独立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开拓创新,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培养口脑手并用的操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教学中废止教师满堂灌,增加学生的活动。例如:口头提问、讨论、课堂书面练习、课外作业、参观、写参观心得、制作教具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创业史读后感篇10

按照上级组织生活会要求,国绕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理解感悟,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结合本人在党史学习教育、学习精神、树率“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堆护”,认真执行党率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就学习和工作情况质思想状况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通读《党史学习教育方案》不够深入,由于难以抽出整段时间,就只挑造了部分章节阅读,没有全部读完,在整体理解上存在偏差。

(二)是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工作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只求干得快,不求干得好, “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

(三)是存在工作方法较简单的问题。

(四)是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不够。

二、主要原因

一是创新能力比较缺乏。平时处理日常性、事务性的工作已经比较繁忙,较少有时间了解宏观信息,作一些理性思考,特别缺乏全月性的思维,要实现工作创新,还需要自己不断学习和提高。

二是争创一流的精神不够。“争创一流,勇于争先”的意识树的还不够牢,认为大事有领导负责把握方向,只要配合好,认真完成分配的工作就行,对于如何在整体上创出成绩创出特色,还缺乏认真的思考。

三、今后努力整改的方向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切实把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开阔视野,提高思想境界,建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增强党性修养。

(二)加强党性锻炼,遵守党的纪律

作为新时期一名共产党员, 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自我约束, 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行事,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修正错误,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勇于正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决不回避和粉饰。注意维护党组织权威,认真执行党组织的决定,积极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讲光性、顾大局、重团结、谋工作。

(三)强化专业知识,增长工作才干

应急工作的专业性强,客观上要求等,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知识和业务素质。在今后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在边学、边干、边实践,边总结的基础上,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使自己的工作达到由被动到主动、由主动到从容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