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计划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6:07

创业计划论文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

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为“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3年,116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到国创项目,经审核通过项目为23305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19741项,创业训练项目2587项,创业实践项目977项。仅2013年,国家累计投入经费约2.3亿元(以每个项目经费为1万元计算),参与国创项目的学生人数约10万人(以每个项目组成员为5个人计算),参与国创项目的指导教师人数超2万(以每个项目组指导教师为1人计算)。由上可知,国创项目从数量上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一、研究现状

国创项目的相关研究倾向于项目立项和实施等方面的可行性[1]、人才培养模式[2-5],过程管理模式[6]、具体支持措施[7]或者综合对上述多个方面进行探讨[8],等等。但是,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傅臣家等人[9]对山东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的调查分析显示:有36%的学生表示对学校开展的创业指导教育印象不深,效果不大;36%的学生表示效果非常明显,对创业课程有充分的了解;20%的学生表示感受到缺乏创业支持;20%的学生表示感受到缺乏创业平台。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还远未达到教学的目标,而国创项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相关研究也尚处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阶段,实施时间较短,故而有必要针对国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管理文件的缺失

针对20个省级或学校级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的调研发现,很多管理办法中关于项目立项、项目监管和项目结项的规定缺少详细的、可量化的目标要求或评价体系。办法中界定了如立项条件、实施过程、涉及人员及其任务和项目时间等问题,且确定了以专家评审结果作为项目管理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标准,而对于各个阶段工作结果的规范要求不够。如立项申请书的填写和申请团队的标准,项目监管可形成的相关文档及其标准,以及结项报告书的填写和结项的标准等等。一般来说,项目管理办法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应对项目管理的目标、依据、内容、方法、程序以及项目管理目标的判定标准等内容进行确定。由项目管理目标的提出,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手段,能否达到最终目标,形成一个由“目标提出到目标完成”的循环过程。但是,就上述文件调查显示,判定各个阶段或过程的最终成果是否达到最初目标要求的判定规则还比较欠缺,更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经费使用不合理

2012至2013年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创项目共立项108项,从结项项目的经费报销比例来看,大多经费是交通费或者说是项目组成员之外参与调研人员的交通费,另外一部分是制作费或印刷费,而劳务费、咨询费等直接用于项目研究的费用比较少。另外,由于校财务处对于项目各项经费报销比例的限制,使得学生在结项报销时存在“虚开发票,报销非科研消费或套取项目经费”的嫌疑。项目之初,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创项目经费由中央财政平均一个项目1万元和学校配套资金1万元组成,学校配套中的2000元作为指导教师指导费,余下1.8万元由项目组自由支配。国创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8]。以此为目标,为防止项目负责人虚报或套取经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于2014年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中央财政1万元经费由项目组自由支配,学校配套1万元重点用于教师指导费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事宜费用或专家评审费用,加强了国创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国创项目的阶段性考核。通过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完善,希望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国家培养技术过硬、思想健康的有用人才。借鉴国内高校国创项目管理经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预实行通过项目认定,实施资金动态支持的方案,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项目或由项目组申报增加资金支持;相反,对于执行不力的项目,应适当减少或终止其项目支持经费。从而,保证项目经费使用的高效性和合理性。

四、教师指导缺少监控

在过去,由于大学课程的安排,普通大学生是很难有机会接受到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的。但目前,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国家提倡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因此,教师指导对于实施大学生国创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项目管理的过程涉及项目立项、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项等多个阶段相关的文档,就文档的填写和完成情况来看,在涉及到指导教师签署个人意见的文档中,存在指导教师意见不具体、过于简单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指导教师的态度和指导学生实施项目的情况。另外,针对20个省级或学校级创新创业管理办法的调研结果发现,办法中缺少对于指导教师更加具体、详细的要求。鉴于国创项目中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因此说,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成为国创项目有效实施的一项保障。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而言,主要通过给予指导费和表彰奖励两种方式,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教师担任国创项目指导教师。当然,不同学校的激励措施也各不相同,如广东工业大学对于优秀的指导教师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或科研积分认定[9];北京师范大学以教改立项的方式鼓励教师研究指导规律,并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10],等等。总之,为了极大地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各高校应根据教师需求和本校的客观实际,确定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

五、学生参与动机矛盾

国创项目倡导“以兴趣为驱动”,由学生自觉地、主动地以“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动机,以“创业知识和法规的掌握、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参与项目。傅臣家等人[11]对山东农业大学在校生创业目的的调查发现,60%的学生把创业当成成才和自身锻炼的一种方式,40%的学生把创业目的仅仅理解为赚钱,不少学生并没有看到创业的实质,仅看到成功后的物质和财富利益,缺乏正确的创业目的。王晓玲等人[12]对大学生参加创新与创业研究活动的意愿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结果不难看出,在目前就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毕业就就业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想进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有限。伴随着国家对于国创项目支持力度的加大,各高校也推出相应的鼓励措施,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国创项目,这就使得很难判断大学生参与项目的动机,出于兴趣还是为了各高校推出的激励措施,如考研加分、评优加分等。另外,由于社会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或项目经验的要求,使得一些国创项目参与者也可能为填充自身的实践经历而参与。如此种种情况,使得我们很难从表面上判断大学生真正参与国创项目的动机。针对上述问题,有人提出取消各类鼓励措施、淡化评奖名次,使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实施项目研究,但作为项目管理者,需要通过对于国创项目的管理,实施项目评优并收集各类信息作为项目管理者服务与激励学生的主要依据和资料。所以说,如何在保障项目管理顺畅的情况下,尽量保障参与国创项目成员的利益是又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六、质量保障措施不足

国创项目质量是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相关制度文件主要规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及应尽责任,但如何保障国创项目质量,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国创项目负责人缺少项目经验

国创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第一责任人,但缺少项目管理的经验。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和背景,项目负责人是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国创项目的。国创项目负责人是大学本科生,项目实施经验不足是必然的,而指导教师是国创项目直接参与者中最具项目实施经验的“专家”,是项目实施中的重要资源,是项目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二)国创项目参与者权限不明、能力不足

国创项目参与人员均是大学普通本科生,对项目管理中的责任、义务以及技能需求等不够明确。因此,需要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项目组成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但需要强调的是,要确保培训的有效性,使项目组成员接受其培训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能切实地按操作要求执行。

(三)国创项目阶段性评价标准不规范

国创项目阶段性检查或验收手段完整,但各个阶段缺少标准案例文件的提供。缺少项目经验的大学生,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而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文件的形成和完善是项目质量保障的基础。因此,应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各类文件的基本标准、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明确这些关键点的具体操作。当然,也可以编写指导书,以方便学生自学。项目组成员参考标准案例文件,形成国创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由指导教师对项目成果进行检验、判定。从而,阶段性地保障国创项目质量。

(四)国创项目未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国创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但就目前制度文件的调查来看,并未形成完整且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项目管理过程涉及不同人员和环节,故必须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管理结构,把国创项目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将影响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七、总结

国创项目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13]。国创项目从2012年开始,经历了3年的磨合与提高,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从经费使用、师资支持、学生参与、质量保障四个方面对国创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管理文件的完善、实施过程的监督、结项事宜的规范等系统的解决方案缓解并根除这些问题。

作者:孙杰 王淑芬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2]马敬峰.大学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宁波大学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J].中国大学教学,2009(7):22-24.

[3]刘丽钧,修国一,孙洪林,等.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2):35-37.

[4]任良玉,刘益东,冯利英.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9(4):30-33.

[5]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118-121.

[6]张建文,张琤,常晓明.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过程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35-138.

[7]刘益东,任良玉,冯利英.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理解和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7-10.

[8]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163-166.

[9]傅臣家,宁镭,刘承磊,等.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分析——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2(3):171-172.

[10]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保障和激励暂行办法[EB/OL].jdgcxy.gdut.edu.cn/news_detail.aspx?id=3068,2012-07-12.

[1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EB/OL].fe.bnu.edu.cn/html/1/201304/9653.shtml,2013-04-24.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是具有现代酒店服务技能和基层管理知识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近五年来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指导,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毕业设计模式单一,远远超出学生的能力。现在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仍采用毕业论文的模式,以学科为本位,沿袭普通高校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式,与专业人才目标培养大相径庭,也与其他教学环节脱节。有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论文写作基本素养如资料检索、分析、整理等方面能力匮乏,导致不知如何撰写论文,产生畏惧心理,抄袭、拼凑、节选、剽窃现象严重。其次,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每年的四到六月份是高职毕业生最忙碌的时刻,既要为毕业做准备又要忙于找工作。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就业显得尤其重要,最后一个学期往往成为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毕业生往往将重心放在择业上,有的忙于实习就业,有的忙于到处赶场参加招聘会,有些学生甚至已提前就业。同时毕业生通过与往届学生的交流发现,极少有人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拿不到毕业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有些毕业生直到毕业论文提交期限前几天才开始撰写,甚至出现个别学生答辩当天才将论文提交给指导老师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在论文提交后就认为万事大吉,无视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个别学生提交论文后就再也不与指导教师联系,直到出现在论文答辩现场。第三,指导考核过程重形式轻内涵。由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低下,毕业生学术水平的不足,导致指导教师很难就论文的内涵进行指导。无奈之下,高职院校更重视毕业设计的形式,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提出论文格式不对不能答辩的要求,因此在论文指导以及答辩过程中出现过度注重论文形式的情况,论文样式、字体、字号、行距等要求必须严格符合论文的写作格式。即便如此,有些学生的论文格式也达不到要求,指导教师只好一点一点地教,给他们补课。论文答辩过程更是流于形式,只要不出现原则性错误,基本都能够顺利通过。笔者认为要解决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必须进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毕业设计真正起到衡量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的作用。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采用多种创新模式,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岗位结合起来,根据酒店服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选题,采用双导师制,由学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酒店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完成。采用工学结合导向的毕业设计模式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可进行以下几种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毕业实习报告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以及校内实训课程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最后的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酒店的认识,让学生全面掌握酒店服务和基层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向“酒店职业人”的转化,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毕业实习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的一种模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对专业进行思考。毕业实习报告是学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的,要求内容实事求是,有独立的见解,能够反映岗位、企业的真实情况,表达出学生的体会和感受,是对实习过程获得的经验的整理、提炼和升华。毕业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实习情况、实结及体会等。

(二)案例分析报告

据北青网报道,自2008年起清华MBA要求所有毕业生写一份综合案例分析报告,以取代原来的毕业论文或报告。笔者认为该模式值得我们借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大量服务、管理和经营案例,有些案例对他们的触动和影响很大,能够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对学生而言,描述一件工作中亲身经历的事件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撰写毕业论文更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他们对案例的描述可能不够生动条理,分析可能肤浅、片面,但是,他们会有自己的分析视角,可以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案例分析报告可包含案例描述、酒店采取的解决方案及取得的效果、解决方案的利弊等,同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与之进行比较。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进行案例分析,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教师的整理和提炼,可以成为教学中鲜活的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三)酒店活动策划方案

酒店活动策划方案是酒店活动策划成果的表现形式,以文字或图文为载体,对饭店活动进行全面构思和谋划,并进行持续完善,其目的是客观、清晰、生动地展现活动策划的内容和思路,并对实践行动进行有效指导。虽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不会参与酒店活动的策划,但却会参与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有特色和创意的酒店活动的实施,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在酒店的实习经历,针对酒店活动的不同类型或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策划,形成策划方案。策划方案的内容包括酒店活动类型、活动目的、策划主题、策划内容以及形式等,要求策划方案突出整体性、创新性以及可行性。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围绕酒店常见的节假日型、庆典性、家庭活动型等活动类型进行策划和方案的撰写。

(四)酒店接待方案

酒店接待方案是酒店为保障接待服务质量,满足客人需求而为接待VIP客人、会议、团队及有特殊要求的客人所制定的综合性的接待服务方案。2012年4月在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举办的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酒店服务”项目竞赛规程打破了传统的酒店技能大赛的模式,对各参赛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由技能大赛向服务大赛的转变。此次大赛以“客人”“需求”为核心,要求各参赛队进行接待方案的设计和阐述。接待方案要求主题明确,并设计相应的突发事件和解决方案,方案的实施要与接待方案相吻合,突出了竞赛的行业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此次竞赛的规程给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指导教师可参考竞赛规程,设计几种常见的客人类型或由学生自行设计熟悉的客人类型,要求学生从客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禁忌及特殊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一个综合接待方案,重点对前厅、客房、餐饮三个接待项目进行详细设计。通过接待方案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饭店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合理化建议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进行系统学习后进入酒店实习,会发现在学校学的知识和酒店实际工作之间的矛盾、冲突和问题,部分学生会进行深入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毕业生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指在实习过程中,对酒店的组织、制度、服务流程、工作标准等提出的具有改进、创新、完善、提高所采取的方法、措施和方案;另一类是指通过学生的实习,对专业教学的课程、标准、内容、授课方法等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化建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议提出的原因或理由、建议方案或措施以及预期效果等。合理化建议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实习经历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学生的智慧,同时有助于改进酒店经营管理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工作。

(六)创业计划书

麦可思公司于2011年6月的《2011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5%,比2009年的比例1.2%高出0.3个百分点。其中,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2%,比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高出1.3个百分比。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青睐于自主创业。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灵活就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以对实习单位的经营管理进行反思,为今后的创业做基础。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包括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定位、店面地理位置的选择、筹集及投资方式、产品设计、实施方案等,是对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毕业生撰写创业计划书的过程相当于提前在理论上演练了一遍创业的过程,同时创业计划书经过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后,往往更具有可行性,有助于增强毕业生创业的信心。对于创新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创业计划,学院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扶持,帮助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

(七)获取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励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支持体系;创业支持体系

创业是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及创业资源的人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创业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来营造,这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人数占据大学生总群体的20%-30%。特别是斯坦福大学的师生,闻名世界的高科技产业群基地硅谷有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家公司,现在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最初都是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

相比之下,2002GEM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人数还不到毕业生的1%,2009年《社会蓝皮书》也表明,我国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占1.2%。此外,据2008年江苏省镇江市4所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去向的问卷调研中发现(见图1),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仅占毕业生人数的5%,仅以江苏镇江高校为例,说明大学生创业还处在意识萌芽的阶段。

大学生就业难是摆在我国面前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国外的创业实践证明,创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实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备的创业支持体系,体系构建见图2。

1宏观政策保障体系

1.1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环境还不够友好,因此我国政府将在鼓励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企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鼓励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科技创业的政策。国家要简化流程,降低公司注册登记前各方面的手续准备的门槛,要鼓励地区考虑为优秀创业者提供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帮助,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友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创业大学生的信心。

(2)融资服务的政策。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各方面尚未成熟,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因此依靠政府制定融资政策已成为必然。国家可专门为大学生创业开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小企业担保基金专项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开业贷款担保,扶持大学生企业度过最初的孵化期,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享受不同的融资政策优惠。

(3)税费减免的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制定免收1年的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签证费等的政策,还要保证相关单位能够保证落实这些政策。

(4)场地扶持的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共同投资建设一批孵化器、科技园和创业园等,鼓励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创业园区。政府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资金补贴和其他帮助,鼓励社会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帮助。

(5)创业指导咨询的政策。借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做法,组织建立创业专家咨询团,为缺乏商业经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咨询服务,主要以财务、经营计划、市场营销、技术和融资为主。

1.2高校的创业政策支持

高校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形成的重要教育基地,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制定政策不仅鼓励学生创业,更要鼓励教师创业,有助于培养一批教授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家。

(1)学生管理方面的政策。高校要推行弹性学分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有能力适合创业的学生休学创业,允许延期毕业或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以便及时抓住时机进行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在此方面,清华大学就走在了全国前列,推出了“休学创业”的举措。武汉大学也有先例,曾出台了“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两年”的政策。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即对创业大学生的项目、资质、动机等情况进行综合的考量和评估,以确认其是否可以享受“休学创业”的资格。

(2)技术转移方面的政策。众所周知,硅谷早期不少高新科技企业是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借鉴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加强自身的技术转移工作建设,制定有关政策加强高校师生高新技术商业化转移的运作,鼓励师生创业。

2创业教育拓展体系

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营造一种自主创业氛围是高校的己任。自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九所高校设立创业教育试点以来,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创业大赛等形式的创业教育上,无论是课程内容、体系、形式上都不够完善,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因此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拓展体系。

2.1建立创业课程学分制管理体系

应该将创业课程纳入正常的学分体系,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课程应该以必修课为主,主要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而在后续的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则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主要面对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也欢迎有兴趣的一、二年级学生选修。另外,各个学院也可以针对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把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创业信心。

2.2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锤炼体系

一是要按照创业规律编排系统的课程体系。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借鉴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领先者百森商学院的做法。即将“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5个部分内容贯穿在学生课程体系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观念,避免传统的将创业课程分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作业管理等分散课程带来的创业知识零散、割裂的后果。二是要重视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将创业教育最终落实在创业实践上,百森商学院的就是将一些实践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程后,就被分成若干小组,体验企业的创办、拓展、答理和清算过程。

2.3搭建大学生创业讲堂培训体系

在这个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了专门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各个地方高校也要建立适当的培训机构,邀请有创业经验的风险投资家,知名企业家做客创业讲堂,开展创业高峰论坛、创业沙龙、创业报告会、创业讲座等诸多形式培训活动,为学员传授企业创办、企业管理、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系统的课程,培养学员的“企业家素质”。此外,培训机构在培养方式上要采取个人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实习操作、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要对学员进行筛选,选择一些有强烈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激情的人参与培训,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要做好检验审查工作,通过对创业计划书的评审决定创业团队能否进驻创业园或是获取创业基金的扶持,并由此环节走向创业实践的环节;最后高校和地方政府要根据创业的实际情况共同扶持已经创业的团队,推动其走向市场化运作。

2.4营造科技创新活动素质拓展体系

浓郁的学术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温床,高校要依托共青团的政治、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挑战杯”科技竞赛、科技节、科研立项、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科技创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在为学生提供科研基金的同时,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培训机制,将“信息检索、选题、课题申请、撰写论文、文章发表”等环节的培训集成起来,要建立导师与学生的“科研指导”机制及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科研帮扶”机制,为学子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加大创新的思维到创新成果的转化。

2.5创建创业实践活动提升体系

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发动一大批合格的具有了一定创业家素质的学员赴企业或是见习基地实践,满足大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增长才干、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

2.6搭建创业企业运营扶持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MIT的“5万美元商业计划竞赛”每年都会诞生5-6家新企业。我国也已经举办了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每一届竞赛都会有一定的项目获取风险基金,高校要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对“经营开店项目、加盟连锁项目、新产品项目、科技成果专利项目等可操作性强,风险相对小,成本低、市场潜力较大的实体经营项目”市场化运作,撰写创业计划书,经创业委员会评审,合格者可获取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扶持,进驻大学生科技园或是孵化基地,开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创业活动;亦可在校内注册公司,充分瞄准商机,开展经营商业活动;也可充分利用项目推介会吸引创业风险基金。

3创业基金扶持体系

2009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45.5%的大学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导致创业梦搁浅。据调查分析到大多数学生申请贷款都“半路夭折”了,一方面,学生无力提供抵押或担保,另一方面,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也不是很配合。因此,在此方面,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创业资金的融资渠道及信用担保体系,还要联手社会及高校设立专门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

3.1政府的资金支持

一方面是税收支持。国外有很多例子可供借鉴。如英国1983年制定《企业扩展计划》,对中小企业投资于高技术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创办小企业,免征60%的投资税;对创办的小企业免征100%的资本税;公司税由原来38%降为30%;印花税由20%降为1%,起征点由2.6万英磅提高到3万英镑,并取消投资收人附加税。政府要减免各种各样的税收,从而减少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主要体现在创业基金上,其分“种子基金”和“创业基金”两类。“种子基金”主要以投入少量无偿资金的方式,对大学生科技创业进行短期孵化;“创业基金”则以无偿或投资资助方式,支持大学生依托自主技术成果创办企业。国家地方政府还要优化资金管理,并做好资金支持后的一系列咨询服务工作,确创业基金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创企业迅速成长,并最终引来风险资金等其他融资。

3.2社会的资金支持

社会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企业容易得到风险投资资本和个人投资家等的资助。但是,风险投资门槛也比较高。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还不成熟,对于多数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很难得到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另外,就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而言,其担保条件比较苛刻,对正处创业期的小企业来说,缺乏资产等条件作为抵押。因此,仍然需要政府帮助社会投融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在此方面,可以仿照发达国家的做法,由专门的银行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业的小额放贷业务。初期由政府提供担保,联合高校对创业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此外,还可以对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商进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利用好社会资本,鼓励社会投融资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

3.3高校的资金支持

高校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种子基金支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5万美元创业大赛计划就是给获奖者5万美元的种子基金。我国目前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设立300万元的创业基金项目,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上海理工大学每年资助300个创业实践项目,复旦大学是联合复旦科技园、杨浦创业中心等,为基金配套资金1000万元,其所在的杨浦区政府还承诺三年再配套资金500万元。北航和上海理工都是学校自己单独再设立创业基金,复旦是联合政府机构共同拿出创业基金。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去争取企业家的捐款或投资来设立创业基金。但无论形式如何,都是为了能够给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原始资金支持。

4孵化器支持体系

有了好的项目,又有了资金支持,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办公场地的支持,对于一些科技型企业,还需要一些公用的研发设备的支持。各高校要建立科技园,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提供创业辅导顾问团咨询、创业辅导课程等服务,要对评估通过的项目进行投资及管理,将大学生创业落到实处。

大学生创业是带动千百万人就业的生力军,作为高素质的知识密集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要顺利时代潮流,走在时代潮流前面。未来的就业将是创业主导就业型,而不在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高校应该尽快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的日程,担负起培育民族创业精英的摇篮,为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姜彦福.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婉萍.大学生创业教育及保障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薛文理,曾刚.我国创业环境下政府创新基金对创业企业的扶持作用[J].科技与经济,2007(1)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创新实验平台

1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创新人才培养中忽视价值观引导

师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面向少数精英,主要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因此片面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培训,忽略科学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二是部分学生对于创新自我期望值过高,惧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这些误区对开展创新教育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1.2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符的实践教学体系尚需完善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3]。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足:由于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常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学科前沿和工程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师生之间实践教学场域尚待形成,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面存在不足[3];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仍然以教师授课内容、学生实践报告等为主的方法比较刻板。这些不足均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总体较弱

一方面,专业教师忙于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专业教师缺少参与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指导能力有限[4],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

1.4教学综合资源和实践平台与工程实际契合度不够

一方面,实践环节教学设计与工程实际衔接不好,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完善,教学综合资源与学科前沿契合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轨道交通领域信号系统现场真实设备较昂贵,受教学经费有限的制约,真实工作场景不足,与产业发展协同性差[4]。

1.5创新能力培养过程

中师生互动不足创新教育中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师生之间良好的教育空间尚待建立。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常州大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合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展开跨专业教育,坚持“创新创业价值观引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跨界融合育人”培养理念,提出“培育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构建新工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跨界指导和专业教师实际能力提升并举、建立与学科前沿相符的教学综合资源、打造跨界融合创新实验平台、建立良好师生互动的实践环境”“六位一体”模式,探索出一条跨界融合新路径。

2.1坚持创新创业价值观引领

专业重视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专业教师每两周开展一次教师思想价值引领讨论,挖掘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创新创业教学中。通过“树典型讲故事”培育创新创业价值观,由学生撰写自身创新创业实践故事,在学生班会、考研和就业经验交流会中交流和宣传,从思想意识层面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内在驱动力,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5]。

2.2构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创新实践中教学目标、内容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以及教学效果等四个一级指标的实践教学体系[3]。其中教学目标和内容根据前沿和工程实际的需求完善,创新实践教学评价注重对于过程的评价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拉近与工程实际的距离。

2.3跨界指导和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并举

近年来,专业教师每年参加教学工作会议和轨道交通国际技术对接交流会,参加西南交大和北交大行业专家举办的专项培训,参与校内外实习。专业聘请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公司的产品总监和西南交大教授等担任兼职导师,协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毕业设计。

2.4构建与创新相符的教学综合资源

1)在课程体系中增加轨道交通信号与安全新生研讨课程、课外创新实践、学科前沿知识讲座等课程,不断地根据学科前沿的需求完善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2)由智能制造、机械电子、电气工程和轨道交通信号等跨专业教师共同编制《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以跨界融合创新应用为目的,探索新工科下新形态教材建设。3)加快建设以慕课、超星为代表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以开展跨专业教育。专业建设列车运行控制技术、车站信号自动控制、铁路信号基础设备、轨道交通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等超星平台,电气工程、自动化和信控跨专业教师共同建设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MOOC教学平台,采用常州大学教务处统一建设的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超星平台,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建立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人才培养环境[6]。

2.5打造跨界融合创新实验平台

近年来,专业取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得央财资助地方高校资金,机械类和信息类教师联合构建常州大学科创机器人俱乐部、创新机器人实验室、CTCS-3级高铁列控仿真系统实验室、地铁沙盘ATS系统仿真实验室、ZPW2000A轨道电路、信号机及道岔系统仿真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实验室和计算机联锁仿真实验室等八个实验室。专业长期将全国最先进的国家高铁实训基地、新誉庞巴迪信号系统有限公司、常州地铁等作为实训基地。

2.6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实践环境

教师循序设计理论与实验教学、校内实践与企业实训、科研反哺教学等,引导跨学科跨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计划、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发明专利申报等。专业扎实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为营造良好师生互动空间,每个实习教学班指定两位教师。由跨学科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活动指导教师,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制定挑战性目标,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际问题分析和论文撰写等能力。

3结语

近五年,专业坚持“六位一体”跨界模式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在专业教师和跨学科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人数比例超过30%。指导信控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智能汽车竞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等,获得国奖、省奖近40项。其中,信控学生领队的项目“源源不断——水电一体综合保障车”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省赛一等奖;信控学生领队参加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国家银奖、省银奖。学生参加省、校及学院大学课外创新创业基金项目10多项,参与发明专利和软著30多项,获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多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学校前列,三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分别是33.3%、38%、22.9%,主要被东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等985或211高校录取。毕业生广泛就职于南京地铁、杭州地铁、上海铁路局、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地铁、成都地铁、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今创集团、新誉庞巴迪信号公司等单位。

参考文献

[1]李冠霖.以工程教育认证OBE理念为指导的三层次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3):21-22,25.

[2]屈莉莉,翟军.基于OBE理念的信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10):58-61.

[3]张晓花,朱陈松,朱昌平.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新工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1):209-213.

[4]屈霞.基于OBE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2):91-92.

[5]许丹丹.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86-87,90.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1世纪初,我国特有的独立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数量的快速扩张,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加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倡导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验条件的改善就成为关键性问题。

一、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独立学院应根据这种新型的高等教育类型自身的特点,进行独特定位。由于独立学院是三类本科,所以应找到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相对弱势,作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从目前来看,普通本科高校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强,实践能力相对较弱,高职高专院校则恰恰相反。这样,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侧重点就在于: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应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独立学院要在深入研究自身的服务对象、层次定位的基础上,区别于母体高校的培养目标,避免“趋同化”,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合理地进行办学定位。在这种定位下,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文件精神,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因此,在培养方案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制定与理论教学计划相符的实践教学总体建设方案,明确实践教学建设目标,从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加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实践教学相对课堂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启发性等特点,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都具有特殊意义。实践教学体系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实践环节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以实现其总体效能。根据独立学院的特点构建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从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一个基本目标下,由实践能力体系、实践内容体系、实践保障体系、实践评价体系4个体系,基础实践层、专业实践层、综合实践层、创新实践层、就业实践层5个层次,16项内容构成的实践教学闭环系统。

(一)基础实践层基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定位,在基础实践层安排计算机类课程实验、专业基础的大型作业和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认识实习3个环节。通过计算机类课程的上机实践,管理学、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的案例分析实践,初级财务会计学大型作业、统计学综合训练等实践形式,以及到企业实地参观认识实习,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基础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专业实践层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专业实践层主要完成各专业不同岗位的基本训练,提高专业基本技能。在这个层面上包括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等3个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包括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作业、技术经济学、客户关系管理、电算化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理论与技巧、营销策划等课程设计,通过不同的专业课程对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三)综合实践层在这个层次要通过手工模拟、计算机模拟、沙盘模拟、毕业实习等4个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各专业综合模拟训练、在校内仿真企业工作实际操作和在校外深入企业一线顶岗操作。其中经营决策沙盘模拟可以全面模拟企业经营决策实际,使企业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一体化,涉及企业战略、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沙盘模拟中学生可以担任CEO、研发总监、营销总监、采购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等职务,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战略方案、市场开发决策、产品研发决策、产品组合和市场定位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财务决策,体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全过程,培养学生经营决策思想理念、程序方法、分析判断、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计算机模拟中,ERP软件系统是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等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软件。学习ERP软件可以使学生掌握企业是怎样计划和控制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企业流程是怎样优化和重组的,资源应怎样有效利用和整合的。通过“分岗作业式”手工和计算机综合模拟训练,在校内营造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做到实践内容仿真、操作流程仿真、实际训练仿真,达到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之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目的。针对学生所学的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要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5-8周的综合毕业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独立实际工作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公务员之家

(四)创新实践层这个层次包括毕业论文、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3个环节。毕业论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的文字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将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涉及毕业论文的选题。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要与其兴趣相结合或与其实践经历相关,并充分考虑其未来就业目标。据统计,学校有50%以上毕业论文都是在实习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通过填写《毕业论文题目申请表》,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将自选题目控制在符合学科学术规范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之内。其次,是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宏观的指导规范是学校统一制定的《毕业论文指导书》,而每个学生具体的论文指导则由指导老师和学生配合协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指导老师将充分了解学生的愿望和想法,帮助其梳理要表达的思路,对其创造性的思维和观点要大力支持和引导,以帮助其发现和提升自身的创新潜力。如果学生的选题方向和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有相近之处,师生间的不断研讨和思维碰撞将迸发出对双方都有益的创新灵感,这也会促进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最后,还要对优秀论文进行评定和表彰,以此来鼓励和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通过学科竞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业大赛即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是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这是对学生的一种高层次、高要求的综合培养。

由于创业计划包括企业概述、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多方面内容,因而可以极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表达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所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些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就业实践层这个层次包括社会实践、职业化培训、岗位证书培训3个环节。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可以使独立学院与社会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与条件。与企业合作办学,学校实行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实训模式,采取的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训方式,共同培养学生。从而真正做到学院教学与企业、社会接轨,达到学院和企业合作“双赢”的目的。实验教学的教师是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的教师,学生毕业应获得双证书(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通过建立这一系列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模拟实际,仿真实训,可以有效地实现零距离就业。此外,职业化教育和岗位证书培训也是就业实践的重要方面。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教育、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职业化教育的培训,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晰的努力方向。学生在职业化教育方面获得一定学分才能毕业,强化了其对职业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岗位证书培训方面,要根据各专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要求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的学习,在毕业前至少获得1个部级岗位资格证书,以提高学生的通用技能和专用技能。

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障体系的完善在于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和建设,此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组织运行的管理也是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的保证。评价体系起到对整个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作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必须对实践教学中5个层次的各项内容制定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以便对实践教学运行结果进行评价,最后需将实践教学评价结果反馈给实践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对下一次循环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杜龙政、熊妮.高校管理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02).

[2]杨丽萍.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6

第一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目的:按照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要求,广泛吸引和推动广大在校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刻苦钻研,增强能力,勇于创新,多出成果,调动广大同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自觉性。为迎接新世纪挑战奠定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学术和科技上有作为的优秀人才。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学校成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负责学生、科研、教务、工作的校领导及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系、院、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第五条学校成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聘请职能部门、各学科的专家、老师担任指导委员会委员负责指导、实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并受聘担任有关学术科技竞赛评委。

第六条大学生科技与创新协会是大学生进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社团组织,学校鼓励并扶持此类社团的建设。大学生科技与创新协会要在团委的管理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调动广大同学参与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第七条各系、部、院要相应成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小组,积极组织、指导、支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第三章活动内容及形式

第八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内容:非专业的兴趣项目的理论探讨、实验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所学课程与专业的相关课题的理论探讨、实验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普宣传、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创业计划等。

第九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形式:参观学习、学生自主开展课题研究,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承接科研项目,开展创业计划,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及学术科技竞赛。

第十条为促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并定期举办基础学科知识竞赛、基础实验技能竞赛、专项学术科技竞赛,加强科普知识宣传,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研讨会,浓厚校园学术科技氛围。

第四章政策与措施

第十一条学生在校期间应主动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科研开发,积极撰写论文,学校逐步将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作为学分纳入大学生培养方案。

第十二条指导与帮助大学生进行学术科技活动是广大教师的重要职责,学校将教师指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计入教师工作量,并作为评聘职称的一项依据,作为评选"三育人"先进个人的重要指标。学校对参加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取得优秀成绩的作品指导教师给予相应奖励。

第十三条学校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专项基金,用于组织、实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资助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研究,加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地建设。各系、部院要加强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和基地建设。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7

摘要: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拉动就业的强大驱动力,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制约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是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善。要想尽快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水平,一定要构建并能落实好一套全方位的高效的创业支持体系。青年大学生有广博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创业的智慧,他们是创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擎,理应得到政府、高校及社会的重视,将创业支持的重心转移到青年大学生身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支持体系;创业支持体系

创业是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及创业资源的人发现和捕捉市场机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创业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来营造,这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全球创业观察》(GEM)2002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人数占据大学生总群体的20%-30%。特别是斯坦福大学的师生,闻名世界的高科技产业群基地硅谷有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的一项统计,该校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000家公司,现在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最初都是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

相比之下,2002GEM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人数还不到毕业生的1%,2009年《社会蓝皮书》也表明,我国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占1.2%。此外,据2008年江苏省镇江市4所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去向的问卷调研中发现(见图1),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仅占毕业生人数的5%,仅以江苏镇江高校为例,说明大学生创业还处在意识萌芽的阶段。

大学生就业难是摆在我国面前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国外的创业实践证明,创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实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完备的创业支持体系,体系构建见图2。

1宏观政策保障体系

1.1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环境还不够友好,因此我国政府将在鼓励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企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鼓励大学生创业,尤其是科技创业的政策。国家要简化流程,降低公司注册登记前各方面的手续准备的门槛,要鼓励地区考虑为优秀创业者提供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帮助,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友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对创业大学生的信心。

(2)融资服务的政策。目前我国的创业投资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各方面尚未成熟,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因此依靠政府制定融资政策已成为必然。国家可专门为大学生创业开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小企业担保基金专项贷款以及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开业贷款担保,扶持大学生企业度过最初的孵化期,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享受不同的融资政策优惠。

(3)税费减免的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制定免收1年的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签证费等的政策,还要保证相关单位能够保证落实这些政策。

(4)场地扶持的政策。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共同投资建设一批孵化器、科技园和创业园等,鼓励大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创业园区。政府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资金补贴和其他帮助,鼓励社会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帮助。

(5)创业指导咨询的政策。借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做法,组织建立创业专家咨询团,为缺乏商业经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咨询服务,主要以财务、经营计划、市场营销、技术和融资为主。

1.2高校的创业政策支持

高校是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形成的重要教育基地,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制定政策不仅鼓励学生创业,更要鼓励教师创业,有助于培养一批教授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家。

(1)学生管理方面的政策。高校要推行弹性学分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允许有能力适合创业的学生休学创业,允许延期毕业或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以便及时抓住时机进行创业,解决大学生创业与学业之间的矛盾。在此方面,清华大学就走在了全国前列,推出了“休学创业”的举措。武汉大学也有先例,曾出台了“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两年”的政策。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即对创业大学生的项目、资质、动机等情况进行综合的考量和评估,以确认其是否可以享受“休学创业”的资格。

(2)技术转移方面的政策。众所周知,硅谷早期不少高新科技企业是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的。我国高校应该积极借鉴斯坦福大学的经验,加强自身的技术转移工作建设,制定有关政策加强高校师生高新技术商业化转移的运作,鼓励师生创业。

2创业教育拓展体系

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营造一种自主创业氛围是高校的己任。自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九所高校设立创业教育试点以来,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创业大赛等形式的创业教育上,无论是课程内容、体系、形式上都不够完善,不能体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因此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拓展体系。

2.1建立创业课程学分制管理体系

应该将创业课程纳入正常的学分体系,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课程应该以必修课为主,主要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而在后续的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则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主要面对三、四年级的大学生,也欢迎有兴趣的一、二年级学生选修。另外,各个学院也可以针对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把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创业信心。

2.2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锤炼体系

一是要按照创业规律编排系统的课程体系。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借鉴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领先者百森商学院的做法。即将“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5个部分内容贯穿在学生课程体系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观念,避免传统的将创业课程分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作业管理等分散课程带来的创业知识零散、割裂的后果。二是要重视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将创业教育最终落实在创业实践上,百森商学院的就是将一些实践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程后,就被分成若干小组,体验企业的创办、拓展、答理和清算过程。

2.3搭建大学生创业讲堂培训体系

在这个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了专门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各个地方高校也要建立适当的培训机构,邀请有创业经验的风险投资家,知名企业家做客创业讲堂,开展创业高峰论坛、创业沙龙、创业报告会、创业讲座等诸多形式培训活动,为学员传授企业创办、企业管理、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系统的课程,培养学员的“企业家素质”。此外,培训机构在培养方式上要采取个人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实习操作、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要对学员进行筛选,选择一些有强烈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激情的人参与培训,提高创业的成功率;要做好检验审查工作,通过对创业计划书的评审决定创业团队能否进驻创业园或是获取创业基金的扶持,并由此环节走向创业实践的环节;最后高校和地方政府要根据创业的实际情况共同扶持已经创业的团队,推动其走向市场化运作。

2.4营造科技创新活动素质拓展体系

浓郁的学术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是孵化科技成果的温床,高校要依托共青团的政治、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挑战杯”科技竞赛、科技节、科研立项、学术大讲堂、科普周末、科技创新论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以此提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在为学生提供科研基金的同时,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培训机制,将“信息检索、选题、课题申请、撰写论文、文章发表”等环节的培训集成起来,要建立导师与学生的“科研指导”机制及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科研帮扶”机制,为学子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加大创新的思维到创新成果的转化。

2.5创建创业实践活动提升体系

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发动一大批合格的具有了一定创业家素质的学员赴企业或是见习基地实践,满足大学生接受实践锻炼、增长才干、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

2.6搭建创业企业运营扶持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美国MIT的“5万美元商业计划竞赛”每年都会诞生5-6家新企业。我国也已经举办了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每一届竞赛都会有一定的项目获取风险基金,高校要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契机,对“经营开店项目、加盟连锁项目、新产品项目、科技成果专利项目等可操作性强,风险相对小,成本低、市场潜力较大的实体经营项目”市场化运作,撰写创业计划书,经创业委员会评审,合格者可获取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扶持,进驻大学生科技园或是孵化基地,开展科技含量较高的创业活动;亦可在校内注册公司,充分瞄准商机,开展经营商业活动;也可充分利用项目推介会吸引创业风险基金。

3创业基金扶持体系

2009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45.5%的大学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导致创业梦搁浅。据调查分析到大多数学生申请贷款都“半路夭折”了,一方面,学生无力提供抵押或担保,另一方面,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也不是很配合。因此,在此方面,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创业资金的融资渠道及信用担保体系,还要联手社会及高校设立专门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

3.1政府的资金支持

一方面是税收支持。国外有很多例子可供借鉴。如英国1983年制定《企业扩展计划》,对中小企业投资于高技术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创办小企业,免征60%的投资税;对创办的小企业免征100%的资本税;公司税由原来38%降为30%;印花税由20%降为1%,起征点由2.6万英磅提高到3万英镑,并取消投资收人附加税。政府要减免各种各样的税收,从而减少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是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主要体现在创业基金上,其分“种子基金”和“创业基金”两类。“种子基金”主要以投入少量无偿资金的方式,对大学生科技创业进行短期孵化;“创业基金”则以无偿或投资资助方式,支持大学生依托自主技术成果创办企业。国家地方政府还要优化资金管理,并做好资金支持后的一系列咨询服务工作,确创业基金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创企业迅速成长,并最终引来风险资金等其他融资。

3.2社会的资金支持

社会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在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企业容易得到风险投资资本和个人投资家等的资助。但是,风险投资门槛也比较高。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还不成熟,对于多数创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很难得到风险投资者的青睐。另外,就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而言,其担保条件比较苛刻,对正处创业期的小企业来说,缺乏资产等条件作为抵押。因此,仍然需要政府帮助社会投融资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在此方面,可以仿照发达国家的做法,由专门的银行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创业的小额放贷业务。初期由政府提供担保,联合高校对创业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此外,还可以对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商进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利用好社会资本,鼓励社会投融资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

3.3高校的资金支持

高校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种子基金支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5万美元创业大赛计划就是给获奖者5万美元的种子基金。我国目前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设立300万元的创业基金项目,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上海理工大学每年资助300个创业实践项目,复旦大学是联合复旦科技园、杨浦创业中心等,为基金配套资金1000万元,其所在的杨浦区政府还承诺三年再配套资金500万元。北航和上海理工都是学校自己单独再设立创业基金,复旦是联合政府机构共同拿出创业基金。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去争取企业家的捐款或投资来设立创业基金。但无论形式如何,都是为了能够给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原始资金支持。

4孵化器支持体系

有了好的项目,又有了资金支持,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办公场地的支持,对于一些科技型企业,还需要一些公用的研发设备的支持。各高校要建立科技园,落实有关财税优惠政策,提供创业辅导顾问团咨询、创业辅导课程等服务,要对评估通过的项目进行投资及管理,将大学生创业落到实处。

大学生创业是带动千百万人就业的生力军,作为高素质的知识密集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要顺利时代潮流,走在时代潮流前面。未来的就业将是创业主导就业型,而不在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安排”。高校应该尽快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的日程,担负起培育民族创业精英的摇篮,为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姜彦福.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婉萍.大学生创业教育及保障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薛文理,曾刚.我国创业环境下政府创新基金对创业企业的扶持作用[J].科技与经济,2007(1)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8

我国的教育模式,一直是“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在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相当薄弱。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与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辅导员做为高校教师的一员,应填补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的缺陷,积极主动出击,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最宝贵的高品位素质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价值体现。大学阶段,大学生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创新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在这个阶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相当重要。高等学校应该主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他们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发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优异的创造性个性品质。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帮助促进大学生人生持续发展的需要。【2】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早在1998年就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但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国外相比,总体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长期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配合,尤其是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创业教育希望仅通过一两门创业教育课程,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其中忽视或者漠视辅导员在创业教育中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视,高校辅导员做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3】

二、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成为外汇储备大国,我国的经济活动也必然要参与当今的国际竞争,这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4】进入新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政府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技术进步挑战、促进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把科技发展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纷纷出台多种政策,鼓励教育创新,通过创新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如果不能建立高质量、有效率和富有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体系,就无法摆脱贫困现状、实现经济发展,更无法赢得未来。未来中国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离不开根植于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更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我国的国情也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全面提高国家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创新的希望是青年。大学生正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军,只有培养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储备大军,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才能全面增强国家的经济发展力和竞争力。【3】具有创新精神是时代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品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风华正茂的时期,思想观念上不保守,敢于突破落后观念,有较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和较高的科学思维素质,思维敏捷,是国民中最具创新潜力的一代。高校辅导员培养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能使大学生更适应时展的要求,更好把握时代精神,更容易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奠定今后人生发展方向,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5】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应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三、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应以自身工作的独特性优势,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不断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机会,让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获取知识,在创新活动中提高素质,在创新实践中发展创新能力,并最终形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高校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途径有很多。

(一)加强思想教育,邀请成功人士讲座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够经常召开学生会议,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具有优秀思想品质的工作人员。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一个人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不仅依赖于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取决于他们的情感、意志等个性因素。一个人只有确立了崇高的理想,拥有明确的目标和顽强坚定的意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创业欲望,克服创新创业路上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才能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分重视和努力开发自己的创新创业潜能,并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使之不断提高,从而形成巨大的创造力,并形成一种稳定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的高素质人才就是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的入学教育,是大学生形成新观念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大学生易于引导,辅导员能在这一关键时刻要求大学生积极向上,做文明健康的新一代大学生,要求大学生勇于进步,使大学生深受进步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其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的升华,在良好的教育氛围和丰富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对学生的创业创新,辅导员教育的只是一部分。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眼界的开阔,思想观念的不断成熟,辅导员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要有专业人士来做更多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校应经常邀请各个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如院士、专家、学者等举办学术讲座、报告会和座谈会,这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的重要方式,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补充和提高。请老院士、老专家、校内外学者来介绍他们的学术观点,发表他们的创新观念,使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了更高的起点和正确的方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专家、学者鼓励大学生敢于创新就更有说服力。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在哪一方面做出了创新,做到了别人所没做的事情,并且这种创新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辅导员应多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的讲座,成功人士的榜样作用会使大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榜样,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走的更稳更坚定。

(二)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

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大赛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各省市各高校已经形成了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风尚。美国每年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都会受到政府和企业的热烈关注,并吸引企业投资创业,我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还在起步阶段,还要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水平和可操作性。如今国家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各省市的创业计划大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能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在书写创业计划书的同时,大学生能在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企业规划、经营管理等方面有所了解,随着大赛的进展,还会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辅导员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比赛和科技论文比赛、数学建模比赛等,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有特色的科技活动,都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参加过创业计划大赛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坚定的信心,更稳定的综合素质。

(三)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的创业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包括兴趣培养型、文化娱乐型、社会实践型等多种活动形式,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社团活动主要是大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并由大学生们参加的活动,一般由高年级的学生干部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参与,高年级大学生在组织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的直接要求,大学生拥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他们正渴望了解社会,更深层次认识自我,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愿意主动学习,愿意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辅导员应满足他们的愿望,提供各种社团活动机会,多安排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即使是文化娱乐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大学生拓展视野,活跃思维,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园里的社团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的平台。在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中,大学生能学会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培养团结协作和互助精神,不断增强开拓能力、观察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挫折耐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目前来看,社团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但是针对创新创业方面的社团活动还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创新创业热潮,这与大学生的年龄和心智发展是有关系的,在大三、大四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层次。不同年级对社团活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对社团活动质量的要求也随着提高。辅导员应抓住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合理安排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使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加能力、提高水平,逐渐把自己锻炼成为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3】

(四)丰富的创业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处在对社会了解的渴望时期,对创新创业充满了向往,心中充溢着创新创业的激情。而创业需要的经验和高智力,又不是正在上学的大学生所能立刻拥有的。辅导员能帮助大学生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进行丰富的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促进大学生智力结构的完善。组织大学生到工厂、企业参观,到相应专业的科研单位进行采访等社会实践活动,能激发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欲望,通过对科技工作者的了解能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具体参与社会实践能提高学生智力水平,同时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机,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真正引领大学生参与到多种社会实践中,能及时了解社会需要、了解外部世界、了解本专业的真实情况、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和未来、了解本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

(五)创业实践体验

大学生创业实践体验对大学生未来创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奠定大学生未来创业的基础。很多大学生最后创业都和他们在学校时进行创业实践有关。在大学期间参加创新创业实践体验能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创业技巧,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辅导员要支持、鼓励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欲望。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并不是单纯地鼓励大学生开公司当老板,而是对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有少数优秀大学生会利用自己的新创意、新设计或者发明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创业,使其发明和创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四、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辅导员队伍配备问题

高校辅导员工作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许多大学辅导员队伍配备不足,辅导员工作队伍不稳定,辅导员工作杂务很多,使辅导员不能安心于大学生思想工作,无暇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更无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辅导员自身素质所限

辅导员队伍中有个别辅导员职业兴趣冷淡,职业能力不强,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这样是很难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是这样一个知识群体,他们思想敏锐,信息灵通,接受新事物快,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辅导员要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必须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底蕴,了解专业动向,了解市场行情,还要有充分的社会交往,与企业单位、科研院所有充分联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基石。辅导员所学专业不同,创业涉及到许多专业,许多门类,如果不安心工作,就很难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

(三)学校及社会支持平台搭建不到位

国家虽然一再强调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创业教育不是孤立的,需要国家社会的有力支持,目前这种社会支持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还需要更多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良好经济的运行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外,还要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政府方面,已经出台了许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真正了解的人数尚少,政策转化成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所需要的支持还有很大距离。政府应该进一步简化创新创业行政手续,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降低手续准备门槛;宣传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政策广为人知,并对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撰写成集,向社会发行,并定期更新;平台建设还要加大力度,没有好的创新创业扶持平台,就无法实现创新创业的发展,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是相当重要的。

(四)过度强调创业收入或者个人崇拜也会使大学生创业教育发生偏移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还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过度强调创业的收入,可能使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是十分成熟的大学生误入歧途,这样做就得不偿失。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适度引导,正确指导,以达到育人目的。有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过于迷信某些成功人士的话。不分析具体情况,简单相信,断章取义也是十分危险的。辅导员要在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关键时期教会学生分析形势,理解成功人士的成功意义,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提高对社会、对经济、对人物的评价学习能力。

五、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国家应保证高校辅导员配置

辅导员做为大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工作人员,国家应保证辅导员工作人数,一个辅导员管理太多的学生,肯定难于将工作做到位。国家在辅导员职称体系中采用评教师职称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又没有教师工作的充足时间做科学研究。国家应该按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范围来界定辅导员的职称评定,而不是简单依附于教师的职称要求,毕竟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与教师不同。剥离杂务,才能使辅导员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二)加强辅导员创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素质

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不是一两个专业就能解决的问题,每个辅导员所学专业有限,若想全面提高创业教育工作水平,还需不断学习。辅导员自身也要不断努力,国家也应不断加强这方面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素质。目前这种培训还太少了,几乎没有。这与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还很远,只有不断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水平才能实现。

(三)国家社会学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创业教育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国家共同管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成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是多数人失败少数人成功的结局让我们意识到,创业教育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齐抓共管。

(四)把握机会使大学生创业教育形成规模,形成制度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9

1.课程体系建设

云南农业大学将创业教育列入学生教学计划和方案中,从2008年开始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36个学时、2学分,其中安排有专门的创业专题。2009年,学校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选修课,32学时、2学分。2011年,学校被批准成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创业教育课程进入常态化轨道。目前,学校正在探索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可以获得课程学分的办法。

2.开办专题培训班

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团省委首批“青帆创业夜校”试点单位,已举办四期培训班,每期学员180人。2012年,学校与昆明市就业促进会合作举办了SYB创业免费专题系统培训班,首批培训学生86人;与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合作,培训创业学生400多人。同时,学校还购买了时代英杰公司开发的“职前网络学堂”,进一步丰富了课内外创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3.宣传创业典型

学校每年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来校参加各类创业讲坛、论坛、讲座以及沙龙活动,举办特色访谈节目——“赢在校园对话职场”,不定期地邀请成功创业人士和创业起步的校友,给在校生讲述创业故事和心路历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创业热情日益高涨,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中创业人数已占毕业生总人数的近2%。学校的创业氛围逐渐浓厚起来,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涌现出来。“毕业伙伴”创业项目团队成员入选2008年感动云南十大人物;毕业生吕春华2009年创办的“东川区长岭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受到团中央、云南省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黄涛创办的“富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带领群众致富,获得当地乡亲一致好评;2010年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熊云,获云南省2011年“优秀创业者”荣誉称号;回乡创业的85后大学生猪倌濮玉涛,企业的年产值接近100万元;新科创业者、2012届毕业生马成高创办的“花样保鲜花”主要做出口生意,年销售额超100万元;2012届研究生李林辉在网上开办鲜花产品淘宝店,年销售额过100万元。

二、修炼内功,稳步推进创业指导

1.夯实队伍建设

云南农业大学一直非常注重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校外创业导师的聘用。目前,长期在就业创业教学一线、工作一线的专职教师达60人,大部分教师获得了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创业导师资格证。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内外专业教师、企业家、行业骨干的资源,聘用50多名专家担任学生创业导师。此外,学校鼓励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指导教师,使学生在学习中创业、在创业中学习,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加强政策解读

为了让教师队伍吃透政策,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各类培训会,首先做到教师了解、熟悉政策,不留死角,能将相关政策内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然后通过各种座谈会、咨询会、宣讲会、主题班会、宣传展板、网站问答、短信平台、QQ、微博等,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和解读创业政策,讲明讲透、熟知熟悉、能懂能用。平时在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设立咨询点,为有意愿创业的学生提供咨询。

3.活用创业大赛

以赛促氛围,以赛固基础,以赛强发展,是云南农业大学坚持的创业原则之一。近几年来,学校学生参加了一系列创业大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在“用友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中获全国优胜奖、云南省冠军,在第七届“挑战杯”一汽大众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铜奖,在云南省2011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2012年“城投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和1个鼓励奖,在“青春彩云南动感地带MM杯”云南省第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1个金奖、1个银奖、1个铜奖和3个优秀奖。

三、做实做细,积极提升创业服务

1.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云南农业大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资助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文件,不断加大在创业指导与服务方面的经费投入,制定了《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奖励资助办法》等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学校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为组员。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保障了创业服务的高效运行和落实。

2.饱含真情,不断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帮扶力度

云南农业大学设立了每年1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自主创业资助基金”、每年2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专项基金”,每年20万元的“云南农业大学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基金”,专项用于奖励和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创新。同时,学校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安排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专家开展分类指导,跟进服务创业项目。2009-2012年,学校共奖励资助创业项目26项。云南省政府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政策实施后,学校积极组织自主创业毕业生项目计划书的征集、论证,筛选部分创业项目重点奖励、资助,主动和各承办单位及有关部门联系,为毕业生申请工商登记、申办创业贷款等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积极宣传办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截至2013年7月,共发放《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1423本。

3.想方设法,畅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息通道

目前,学校已建立三条信息渠道。一是学校招生就业处及相关职能部门与各学院专职就业创业工作队伍之间的传递渠道,二是学校就业互助协会与各学院学生会就业部之间的传递渠道,三是学校就业网、“职场情怀”QQ群、微博、微信与各学院就业网、QQ群、飞信群之间的传递渠道。

四、狠抓落实,有效整合创业基地

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创业孵化和实践平台,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初步建立了一个集教育、指导、服务、培训、帮扶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园区主体位于学校东校区,共计有35间工作场所、1260平方米,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和毕业三年以内的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和实践平台。园区有规范的管理章程和办法,聘请了50多位校内外专家担任创业导师,设立了20万元创业园专项基金,为入驻创业园的优秀创业企业(项目)提供帮扶和服务。按照《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申报的企业(项目)经过严格的审评后方可入驻,对入驻企业(项目)进行年度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机制。目前已有23个项目入驻园区,学生创业积极性高涨。此外,学校还与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双方互派创业导师、政策互通、帮扶结对、资源共享,成为学校定点输送创业项目的基地。2011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园成为首批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012年,成为云南省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并获批为全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五、着眼未来,有序开展创业研究

1.力争出版专著

为了宣传学校学生在创业之路上的奋斗历程,引导更多的学生认识并走上创业之路,云南农业大学积极走访、收集校友的创业事迹。2010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追梦彩云南——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创业纪实》;2012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就业与创业——建筑类毕业生成功案例解析》。

2.课题项目引领

创业计划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教学过程第二课堂创业大赛

2001年5月,武汉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和创业教育)理念,并将“三创教育”作为长期的办学指导思想。2001年9月,武汉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被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武汉大学已探索并建立了立体交叉多元型的创业教育体系。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作为武汉大学的创业试点单位,在贯彻“三创教育”指导思想的同时,对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经过几年地努力,我们形成了一套确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模式:

1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教学过程对于创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敢于张扬个性、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与人合作等,这些通常是创业成功者所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理工专业学生重要的教学环节。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只偏重通过实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认识以及动手能力的提高,而未重视学生个性、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1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在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中,设计性实验是让学生分为若干组,学生自行设计,拿出方案后经小组讨论,各组从学生各自的方案中优化出最佳方案,在小组之间比较哪种方案设计得最好。我院还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推出部分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作为学生综合性、设计性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种实验教育的内容和模式既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可以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既学到了专业技能,又提高了综合素质,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业是非常有益的。

1.2在教学实习中,寻找创业切入点

几年来,我院老师带领学生到当地各种体现专业知识的基地去参观并现场教学,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新的知识。例如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工程》的学习过程中,任课老师带着学生去参观武汉市污水处理厂,对于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方案、污水处理流程以及成本方面做了深入的学习。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这样的现场学习可以更直接的结合实际,使他们的头脑中对污水处理厂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后来,该专业又在《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学习中去了武汉市砖厂,对于如何利用废弃物制造建筑材料有了全面的了解,不少同学表示,这是一个不错的领域,可以减轻环境负担、防止污染物的继续扩散和为国家创造效益。经过实践教学后,通过这样的专业实践,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本专业与生产生活的结合方式、涉及本专业的产业现状和前景、相关企业的管理方式、产品的销售等创业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

另外,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我院实践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将生产任务、科技开发项目作为实习内容,让学生利用集中的实践教学时间去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三创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2年学生利用实习完成了中国地图出版社委托的中国大地图部分图幅横向项目武当山旅游规划地图。2003年,完成深圳市宝安区发展地图集、深圳市龙岗区资源环境图集的生产和研究工作。公务员之家

2在第二课堂中加强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等,主要包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参与社团组织等等。

我院很早就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已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企业家座谈,参观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其发展和运作进行调查分析,结合专业背景对该企业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既为许多地方和单位解决了不少生产问题,又使学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院曾组成四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分别赴陕西、襄樊、天门、郧西等地。以赴襄樊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例:该小分队参观了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通过与其负责人的座谈,了解到这个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所的基本运作模式,包括企业内部模拟股份制改造、岗位股份与分配股份的实现形式、中俄合作交流情况、资金筹措方式、管理机制等等。通过学习交流,了解了模拟股份制改造的具体做法和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基本经验。同时我们也对其实行统一管理为主、以个人独资或者与投资方合资的形式为辅助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学生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来渗透创业思想,培养提高创业素质是实行创业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学院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改革管理模式,给“学生社团组织”提出了“自我管理、自我引导、自我服务”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各级“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会、学生分会、班委会、团总支、各种社团等)来实施。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越强,管理水平越高,说明学生受到学校教育影响力越大,成才的氛围越浓。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门围绕教育培养目标,构建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并通过“学生社团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

我院的“学生社团组织”先后开展了“俘特拉糖果派送活动”、“环境日徐东平价广场宣传活动”、与湖北电视台“幸运地球村”栏目合办节目的活动、“新点子”大赛活动、“校园歌手大赛”活动等等,每年以一个主题活动为载体,再分出若干子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既创造了学生成才的环境,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今后创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创业教育的一个实践形式。

3鼓励、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

创业计划是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创业计划大赛是以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业素质为目的的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即通过学生自主的创造性地思考和动手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开拓新生活。

我校从1999年开始在学生中举办了创业计划活动。我院学生均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加上学院的支持和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我院环境工程专业李智勇同学,在刚刚结束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了科技发明制作类A类(能源化工类)一等奖。通过这次组织参与全国“挑战杯”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的经历,使我院同学受到了鼓舞,同时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这些势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我院创业教育更好地开展。

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成立创业团队,申请业余项目。2003年,我院有16项本科教学成果获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本科生还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大赛和学科竞赛。今年申报科研立项45项,较去年申报的人次有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