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9:45:00

创业团队论文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1

一、基于微信公众号创业的优点

高达6亿用户群体的微信平台,对传统营销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相比其他宣传渠道,微信公众号创业具有以下优势。(1)传播有效性高。不同于博客、微博等社交平台,微信是从熟人朋友中发展起来的社交平台,其最初的传播模式是一种熟人传播。这样一种基于信任的小众传播发展起来的用户群,具有极高的信赖度和有效性,是传统媒介无法做到的。2016年,微信进入2􀆰0时代,微信社交关系从熟人社交逐渐演变为半熟人社交,通过微信这一平台完成“六度人脉”销售网络的建设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实实在在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实。[1]一对多的公众号传播模式,直接将消息推送到手机,达到率和被观看率几乎是100%。(2)便捷的商家用户沟通渠道。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与用户留言这一功能,让商家可以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根据用户需求调整销售模式。微信公众号的推出开放了微信对外接口,实现了第三方平台的接入,让微信公众号营运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实现了微信会员卡、微信商城、微信团购等营销功能。同时商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活跃度、用户消费特点,调整销售策略,贴近用户需求。[2](3)成本低门槛容错率高。微信创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草根性”。申请微信公众号手续非常简单———有效身份证件与一个未绑定微信的电子邮箱,任何怀揣创业梦想的人都能在这一平台上开设自己的公众号。早期公众号的运营,几乎不需要创业者的资金成本,这样几乎“无门槛”的准入形式和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容错率极高,非常适合早期创业的大学生团队。

二、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探索

(1)做好公众平台的精准定位。大学生微信公众号创业,首先做好平台的精准定位。公众号是准备面向本校“精耕细”做好推广工作,还是面向整个大学生群体实施“广撒网”策略,都值得创业者认真思量。公众号的名称和头像要符合自己的微信定位,能够直接体现定位,简介一定要清晰明了,同时能够吸引粉丝关注。公众号的推送内容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在众多的公众号推送中脱颖而出。(2)公众号服务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的咨询、实用便捷的服务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最好方法。大学生创业公众号若能抓住学生的需求提供服务,将极大提高创业成功率。大学生创业者可以立足在校生群体需求,通过便捷的网络服务,提供订餐、购物、查询等功能,满足用户群体需求。最常见的大学生微信平台服务功能有:校内便捷服务(校内失物招领、课表查询、校内通知等)、公交线路查询等服务。[3]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五个大三学生敏锐抓住学校毕业生论文修改苦不堪言,毕业生论文打印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创建毕业生论文服务公众号,面向本校毕业生提供论文格式修改工作和论文打印工作,因其紧贴学生需求、价格低廉、送货上门等服务,通过微信裂变式传播,让这小小的创业团队在2017年毕业季挣到创业的第一桶金。(3)做好线上线下推广工作。首先做好线上推广工作。除了利用朋友圈熟人链接推广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相关网站、贴吧、论坛等发帖推广,班级QQ群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方式。除了线上推广工作外,线下活动推广的效果也不可小觑。例如与校园社团合作,帮忙校内社团招募通知、社团勤工助学宣传、社团活动推广等,做到社团推广与公众号推广双赢。线下推广活动还可以考虑通过有奖活动的方式,例如扫码抽水果,关注就送棒棒糖等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公众号的粉丝数。(4)微信平台与等级培训挂钩。大学生对各类技术等级证书培训的需求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大学生创业团队若能与校外优质培训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用的培训考试攻略,为培训机构提供广告推广业务,将是一条营销新途径。

三、结语

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度与依赖度极大,大学生微信公众号创业具有天然的受众优势,加之微信公众号创业起点低,商家用户互动较好,利用熟人和半熟人社交圈传播的有效度较高等特点,做好大学生微信公众号创业,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缪经纬 张永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石明翰.基于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实践[J].科教导刊,2015(10):170-171.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团队指导;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机械类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收官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提炼与技能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全面考核的一个必要环节,对学生即将就业或继续读研都具有重要意义[1-2]。随着机械学科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方向的变化,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3-6]。基于贵阳学院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现状,笔者研究了基于团队指导的机械类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对于提升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传统模式机械类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经历过三届的毕业设计组织管理工作以及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通过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教学督导、历届学生的沟通,发现目前贵阳学院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选题不太科学。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和选择将直接影响论文撰写和实验过程,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目前,选题存在着研究对象玄奇、专业相关度小、研究范围过大或内容太少、教师命题随意性大等问题,部分选题不能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2)学生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完成,部分学生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薄弱,部分学生因参加各种考试、面试、招聘、人才交流会或者应聘用单位要求去实习等,加之学生掌握学校、学院“心理”,不少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应付了事。3)教师不太投入。指导教师的态度、专业知识结构、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和教学研究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指导老师对学生要求不严。部分老师还需要完成自身的科研和教学任务考核,因此在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上往往不够仔细。4)管理不太到位。因教学资源紧张,毕业设计均没有固定的教室、机房,学生需要在图书馆、宿舍等场所完成毕业设计。学校、学院虽然制定了相关毕业设计管理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太严格、不太规范,也缺乏信息评价反馈机制。毕业设计查重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有些学生删掉重复内容或转化成图片格式,随意变动文字顺序导致意思不通。5)答辩不太严格。虽然开题答辩和论文答辩时都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如碍于情面不指出问题或虽给学生指出问题但学生不改、不同答辩组标准不同等,一个或两个答辩环节都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且普遍注重格式、规范要求,而忽视对开题报告、论文内容的审核,成绩评定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6)培养不太全面。绝大多数都是一人一题的“单”课题,即一个学生一个具体任务,与其他同学的课题关联较少,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课题即可,不利于锻炼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开拓创新和共同解决难题的能力。

2基于团队指导的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2.1目的与意义

1)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实行“内外开放”机制,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发展特色,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团队成员提升学历与职称,支持成员外出进修与培训,在开展项目研究业务方面可相对独立,注重个人的发展。为适应学科的交叉融合,迎合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在专业结构上将优先加入新能源汽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团队成员。学历层次上,优先加入高学历层次人员,考虑到配合更多的实践环节,也需要吸收实验员。此外,着重引入外校、企业具备工程系列职称,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教学、研发、制造的人员,以完善团队的梯队构成和专业领域。2)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培养质量。引导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中着重将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方法、措施、结论、成果融于教学中,更新教学内容,介绍学科进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团队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利用浓厚的团队学术氛围,通过科研工作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类教学和科研项目,不断加强对各自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增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提升团队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教师及学生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定期邀请兄弟院校、知名企业的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同时鼓励团队中的教师定期举行学术报告等活动,积极吸引更多师生参与到科研课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提高团队知名度。通过团队建设,优化团队结构,增进团队水平,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创新创业意识与技能的目的。团队教学配合相得益彰,科研合作齐心协力,个人发展团队支持,友情深厚工作愉快。这样的团队自然会吸引更多人加入,也就有了将团队建设发展管理运行的方法进行推广的前提。进行团队指导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不断优化团队结构,不断改进团队指导方法和策略,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切实的提升,一届届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的潜移默化,逐步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热情、努力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研究作风。

2.2思路与方法

1)以真实课题为主要课题源。吸引学生参与科研,利用教师的科研和教改课题、企业需求的课题,有针对性地提取、定制总课题和各子课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和承担相应课题。为有读研想法的学生设置专项课题,涉及的手段、方法、软件与读研时类似,为他们今后读研打下基础。2)制定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各环节监督细则,保证毕业设计全过程闭环把控[7-8]。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对最终结果进行主观评价,忽略了对毕业设计过程的评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难题和困惑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而影响整体进度和质量。因此,需要将整个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制定各个环节详细的评价指标,使最终给出的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同时,还可以起到监督指导教师团队工作情况的作用,为团队指导老师业绩考核提供依据。3)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发挥指导教师专长,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注重过程。吸引优秀教师,组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优化团队学历结构。成员之间教学分工明确、科研合作融洽、专业知识互补、个人友谊深厚,确保了团队的生命力。在锻炼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4)建立团队指导毕业设计工作机制[9]。其中具体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团队教师自身专业优势,从毕业设计思路、论文撰写格式和方法、绘图指导、实验设计和开展等几个方面明确不同教师的指导任务,同时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指标。②结合教师在研课题和学生兴趣方向,对子课程进行归类,从课题方向、能力需求、实验要求、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为学生选题提供便利。③制定详细的任务书,其中包含内容要求、能力要求、创新点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毕业设计的要求。④根据毕业设计全过程监督细则,明确文献查阅及综述、开题答辩、初步分析、中期检查、完成分析、图纸绘制、实验总结、格式检查、初稿提交、论文答辩等各环节的具体考核要求和时间节点,从而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5)完善综合评分体系。目前,评分体系主要集中在论文的答辩环节,不能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既能体现毕业设计的最终水平,又能考查学生成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成长。综合评分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能力评价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进行评价。②知识评价方面,包括通识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交叉学科知识。③平时表现评价方面,包括工作努力、遵守纪律、作风严谨、态度端正等。④方案设计、实验和分析评价方面,应包括论文设计、实验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数据采集、计算、处理的正确性,论据可靠、分析、论证的充分性,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可行、推导正确或程序运行的可靠性,绘图的标准性等。⑤答辩表现评价方面,应从阐述有理有据、基本概念清晰、问题回答准确而深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6)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指导教师团队负责质量把关,承担毕业设计质量的责任,完成自评[10-11]。组织质量评估鉴定,成立毕业设计评价专家组,对毕业设计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学生反馈、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对比团队式毕业设计与传统模式在各方面的差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遵循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基本要求与较高要求相结合的原则[12],建立科学、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质量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3结束语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创业项目;培养模式;微信公众号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13日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突出体现国家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期待。《实施意见》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实施意见》公布之后,我国各高校纷纷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高校教师与学生开发、运营创新创业项目。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微信公众号的开发与运营逐渐被高校大学生创业群体所青睐。

一、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

1.微信公众平台受众群体比较高。在微信官方网站中,微信被描述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超过十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寥寥十几个字将微信进行了精准的定位,十分符合当前大数据时代大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腾讯2019微信公开课了《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9月,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10.82亿。由此可见,微信已经逐渐成为公众进行交流、获得相关资讯与服务的重要途径。作为微信生态重要组成部分的微信公众号也吸引了大量微信用户进行订阅使用。较高的受众群体为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创业项目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2.资金投入门槛低。创业不仅需要创业者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在校大学生并未真正步入社会,很多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需要自身家庭的支持。虽然不乏有大学生可以通过兼职方式获得收入,但这些收入也大多是用来支撑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支出。让大学生自己拿出创业资金存在很大的困难。即便有些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创业比赛获得资金支持,但得到资金支持的创业者毕竟是少数;同时创业比赛资金一般会投入到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上。对于处于初始阶段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而言,取得外界资金支持的几率很低。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业,前期资金投入门槛比较低,在初期如果不进行公众号认证,只注册微信订阅号无需任何资金。这无疑解决了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难题。3.大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CNNIC的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在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例达25.4%;受过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例分别为8.7%和9.9%[2]。这些数据表明,在大数据时代,青少年是潜力巨大的后备力量。处于青年时代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探索欲望也比较强,接受新事物速度也比较快。一些大学生在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同时,也创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己的原创文章。这部分大学生写作能力强,善于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也有些大学生创立微信公众号,原创软文,并获得一定的商业价值。虽然大学生自创的微信公众号存在诸多不足,不能与纯商业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相提并论,但却足以说明大学生有创立微信公众号的意愿,同时也具备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能力。

二、“暖阳法苑”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

“暖阳法苑”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暖阳法苑”)目前是由一名高校教师与三名大学生共同运营。“暖阳法苑”最初是基于创始人的个人兴趣爱好而诞生,随着运营的深入,运营团队开始探索如何更加专业地做好公众号的运营。当前,“暖阳法苑”的运营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突出法律专业服务。“暖阳法苑”的运营团队成员均具有法学专业背景,其运营内容依托了运营成员的专业背景,主打法律专业服务。迄今为止,“暖阳法苑”推出了“合同法学”课程讲解、法律专业知识答疑、读者咨询案件解答等法律专业服务。“合同法学”课程讲解栏目是对“暖阳法苑”线下大学法学专业课程“合同法学”的同步辅导与进一步深化。“暖阳法苑”推出“合同法学”线上课程的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完全迥异于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强调自主、独立学习,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自主、深入地学习。如果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课,课下不作深入学习,是无法学到课程的精髓,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结构图也无法构建。有不少学生与我们沟通,希望能够在课下继续深入学习“合同法学”。基于此,“暖阳法苑”推出线上《合同法学》课程,并受到法学专业学生的欢迎。法律专业知识答疑栏目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很多法律学习者主要通过公众号私信、公众号留言等方式提问相关法律知识问题。我们对学习者的解答具有示范作用,很多法律爱好者也是通过这个栏目关注了“暖阳法苑”。如“暖阳法苑”的《意定监护人的范围如何确定》《如何理解赠与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合同法第189条的适用》等原创文章就是关于法律专业知识的答疑。读者咨询案件解答栏目,主要是针对“暖阳法苑”读者咨询的实际案件进行的解答,因为当前“暖阳法苑”的运营还处于公益性质,加之运营者精力与时间的限制,我们选择解答的案件会比较慎重,主要为在校师生提供免费的服务。如“暖阳法苑”的《一方出轨,可否让其净身出户》《在校大学生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育费吗?》等原创文章就是针对读者咨询案件进行的专业解答。“暖阳法苑”三大服务内容彰显了我们“法学专业服务”的特性,奠基了公众号今后的主要运营方向。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暖阳法苑”服务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同时需要根据读者的反馈增加新的内容。2.服务群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暖阳法苑”在最初设立时将其服务对象定位为大学生,主要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学习的专业指导,为大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指导。上文提到的“合同法学”课程讲解与法律专业知识答疑为大学生提供了法律学习的专业指导。在学习方法方面,我们目前主要提供了法学课程学习方法、考研学习经验分享等方面的指导。这些经验正是在校大学生急需的,因此我们的相关内容也受到学生的欢迎。如在大四学生准备毕业论文撰写、答辩期间,“暖阳法苑”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答辩的系列原创文章,如《魏老师讲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与开题报告的填写》《“国内外研究动态”写作四部曲》《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魏老师讲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这些文章被学生评为“及时雨”,帮助了很多同学了解、掌握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答辩流程及其技巧。又如我们的原创文章《二本法科生考研逆袭名校》《答Y同学考研七问》给很多大学生极大的鼓励。在良好学习习惯方面,我们主要帮助学生克服惰性、确立学习目标、切实执行学习目标。如我们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了原创文章《法本一年级,如何安排大学学习》。这篇文章是一位大一学生的提问,他的迷茫在大学新生中很有代表性,因此我们对他的疑问进行了比较详细有针对性地解答。总而言之,“暖阳法苑”目前服务的对象主要还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而且以法学专业的学生为主。这构成了我们的运营特色,但是服务对象的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我们的深入发展。既要保持现有运营特色,又要争取在服务对象层面有所突破,是“暖阳法苑”需要解决的问题。3.与学校“导师制”。①活动有机结合如上文所述,“暖阳法苑”设立时将服务对象定位为大学生,而且运营者也是由教师与大学生组成,“暖阳法苑”运营主要负责人负责十几位学生的导师制活动,在线下导师会组织师生会谈,解答学生在学业、就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会针对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指导。基于此“暖阳法苑”部分内容基于“导师制”活动而产生。如“暖阳法苑”的原创文章《挑战杯:学术论文初体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之后记》就是与公众号运营者负责的导师制活动相关。这些文章后,给予了其他同学很大的鼓励与经验借鉴。又如“暖阳法苑”的原创文章《如何进一步细化目标》《导师制活动:如何从懵懵懂懂走到清醒自知》《导师制活动:魏老师答XY同学四疑惑》等是针对“导师制”里大学生的提问进行地专门解答。这种针对性地解答对“导师制”学生的指导更精细,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对其他有类似疑惑的同学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暖阳法苑”运营与“导师制”活动的有机结合,呈现了公众号线上与线下运营的完美融合,是公众号迈向“面对面服务”的勇敢尝试。这种服务模式需要在今后深入发展,并努力将这种运营模式打造成我们的一个特色。

三、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创业项目深入发展的策略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三位一体导师制;校企协同;创新创业能力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们仍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扩大教育功能,推出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完善管理方式,理顺高校与社会的关系,以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跨界融合能力的高素质交叉复合型人才[1]。为此,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1.在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不高、班级人数较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创业积极性,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运行机制;2.在促进产教融合、科研反哺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人才的协同培养;3.如何引入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为人才培养建立系统保障[2]。苏州科技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从协同育人的视角出发,紧紧抓住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以三位一体导师制为抓手,全方位利用校内外资源,并使之转化为现实条件,通过产学研协同,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

一、基于三位一体导师制的校企协同机制

(一)基本构想。本文提出的“三位一体导师制”具有以下内涵:1.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导师),实施学校、企业(实习单位)、学生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2.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3.遵循学习、创新、创业三位一体递进的学生发展模式;4.教师承担学业辅导、科研训练、创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工作任务;5.建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考评、反馈与保障体系。据此,我们改变了现有单一的学科制教学和专业式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多元协同机制;采取指导教师协同、师生协同、学生协同等方式,通过产学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与应用结合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见图1)。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抓住产学研协同培养这一系统工程的关键要素,形成了包含体系(System)、内容(Content)和制度(Institution)(简称“SCI”)的网络化协同育人系统(见图2),以有效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二)协同内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根据这一培养要求,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与企业共同研究确定课程体系,使之与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保证课程内容体现学科前沿性和交叉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进行科学设计,以提高育人实效;与企业合作创建实践平台,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3]。同时,我们以校企科技合作为切入点,以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了实习基地的长效运行机制。近5年来,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建设了11个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江苏省新材料学科综合训练中心、1个校级实践教育中心,以及40余个包括实践教育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内的实践平台。学校和企业互派人员参加培训,实习基地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基地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基地建设成效。实习基地建设促进了校企全面密切合作并完成10余项省市级科技项目,支持了本科人才培养,促进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企业工程师作为学生校外导师,定期来校讲座、授课,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三)实施综合指导和全程指导。我们实施了学业辅导、科研训练、创业指导三位一体的综合指导模式,保障学生“四年一条龙”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一二年级学生主要在“科技创新训练营”进行科研训练;三四年级学生主要参加产学研合作项目。学生以老带新,导师全程指导,培养过程采用“教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不间断的科研团队模式。同时,我们通过“科研人才班”“科技创新训练营”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紧密互动教学、团队式学习和创新性训练等教学方法,构建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育人平台,以多种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我们还让学生全过程介入科研与产业实践,通过学科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管,加强科研创新和就业创业指导[4]。(四)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我们通过师生互选制度,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教师评优评奖环节,我们注重考核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及取得的成效;在职称评审环节,我们兼顾导师的相关工作并作出评价。为了加强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和产学研合作,我们重视案例教学,促进高水平科研向教学渗透,资助师生参加创新实践、创业竞赛,并加大奖励力度。为了优化学生素质评价指标,我们变知识的“一维评价”为素质与能力的“多维评价”[5],建立了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质量全过程跟踪调控机制(见图3),使评价活动全程化、评价手段信息化。

二、科研反哺教学成效明显

近几年来,我们建立的以省、市两级人才为代表,由50余位优秀师资参与的导师制,对科研反哺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参与者的努力下,科研成果转化为开放实验项目的数量达到12项。学院通过“科研人才班”“科技创新训练营”等,依托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科研实验室,建立了优秀学生培养园。进入培养园的学生,将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选修实验,并自主设计研究性实验,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社会应用实践,组建团队完成“本科生创新工程”科研项目。他们可以通过申请发明专利、撰写学术论文、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等方式,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所获得的教研成果丰硕,包括:苏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苏州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主持完成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等机构的教研项目9项;参编《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专著1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表教研论文8篇。

三、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社会认可

经过努力,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学生能力得到社会认可。2014—2018年,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2项,其中部级项目14项;承担校级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培育项目7项。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在学科竞赛中,参赛学生成绩显著: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铜奖各1项;在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江苏省“挑战杯”竞赛中获金奖2项、银奖4项;在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郑和杯”中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此外,学生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26篇、SCI论文10余篇。在校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5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9项,其中孟凡一同学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是学生中的“发明大王”。学生积极创业或就业,升学和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勤恳务实,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016年底,学校开展了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向20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选择“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占54.2%,选择“比较重要”的占31.0%),对我校毕业生各方面素质的满意度评分为5.61分(总分7分),其中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评价较高。2015年4月18日,《光明日报》以《出彩人生来自实践———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原名)培育应用型人才纪实》为题,报道了学校培育应用型人才的举措与成果,详细介绍了学院开展科研育人的情况:“化生材料学院大二学生王思远已经在王桃云科研团队待了近一年,‘科研人才’班30%的入选率让他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一年里,他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里。”2015年10月,中央电视台《超越》栏目专题报道了我校应用化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周梦超同学的事迹。该同学在校期间曾获“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比赛铜奖,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2014年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2015年创办苏州吉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2016年入选“阳澄湖领军人才”,2017年其所创办的公司销售额近3000万元。

四、结论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社会需求,本校从协同育人的新视角出发,针对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以三位一体导师制为抓手,紧紧抓住产学研协同培养这一系统工程的关键要素,围绕“SCI”网络化协同育人系统,有效提升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学校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优秀师资队伍等举措,采用“四年一条龙”不间断培养的科研团队模式,以及“科研人才班”“科技创新训练营”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与紧密互动式教学、团队式学习和创新性训练等教学方法,构建了产学研用结合的育人平台,以期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英,李双奎.我国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6(6):70-72.

[2]杨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68-71.

[3]丛家慧,王志坚,张彦富,等.校企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海克斯康2+2班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科教导刊,2018(26):57-58.

[4]陈兴文,王晓华,王庆春,等.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76-78.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5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团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分别从团队构建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研究、团队核心竞争力、虚拟团队的研究和团队绩效与激励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并得出团队研究的结论及其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研究;综述

1团队构建研究评述

周鹏飞对高效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指出虚拟团队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动态竞争环境下的虚拟团队影响因素和虚拟团队分析模型,以及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因素,提出了构建高效虚拟团队的理论和方法[1]。

柳洲,陈士俊,张颖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从团队内部的学科交叉障碍和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两方面入手,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即营造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适合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建设[2]。

柳洲,陈士俊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出应合理设计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科学的多层次目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灵活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3]。

团队构建是团队发展的前提,它必须依托团队构建原则和机制。目前团队构建是一种建立在高效虚拟、学科交叉、智能互补、思维各异基础上人员的互相配合协助。

2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评述

对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方面,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了经典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背景和特征,所以对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成员的研究。即:成员传记性与企业业绩、个体特征与企业业绩、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等研究。

王智慧、魏利群对高管团队成员的传记性特征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现阶段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较高对组织绩效的提高是有利的,年龄的多样化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负相关[4]。

王瑛、官建成研究发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与企业的竞争策略及绩效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不同的学历在企业战略的选择方面会出现很大的区别[5]。

吴维库,富萍萍,刘军在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的论文中,提出团队成员角色的明确、智力开发与魅力型领导与团队的有效性存在正向相关关系[6]。

庞金勇在国外团队理论视角下的高管变更研究综述的论文研究中,从团队特征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忠诚与高管变更、团队内部权力争夺与高管变更、团队外部环境与高管变更四个方面论证了团队理论下的高层变更[7]。

李超佐,孙贻文在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方面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与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成正相关关系;(2)公司规模越大,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3)企业的投资流出比率越大,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越大;(4)高管团队人数与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实证结果既不支持锦标赛理论也不支持行为理论[8]。

黄宏斌,秦辉,涂少伟在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探讨中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研究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组织革新、战略、领导者更替以及组织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从以下方面:规模大小、年龄、教育水平、任期研究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9]。

张平探讨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教育、职业经验、认知等异质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对企业绩效、战略的影响,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并指出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是指团队成员间人口背景特征以及重要的认知观念、价值观、经验的差异化[10]。

欧阳慧、曾德明、张运生研究表明团队异质性与公司战略、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时受到企业、团队所在社会背景、行业环境的影响[11]。

3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述

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持久发展的关键实力,从什么方面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研究的关注点。对团队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对科技创新型团队的研究。

曾德明、张运生、陈立勇对新技术企业R&D团队研究中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连续、高效、敏捷的,核心能力的竞争。其中,团队的有效治理机制是关键,认为从组织机制、冲突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产权机制等五个方面9来构建团队治理机制,来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12]。

汪择分别通过八个方面对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展开论述,即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资源竞争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进一步指出团队核心竞争力是对手短期内无法模仿的,企业长久拥有的,使企业团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13]。

4虚拟团队的研究评述

虚拟团队往往是动态的,并由具有不同能力、不同文化或教育背景并跨时间、跨地域的人员组成。对虚拟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虚拟团队的界定、虚拟团队的一般管理策略、虚拟团队的成员管理、虚拟团队的薪酬激励、影响虚拟团队有效性的因素、虚拟团队和传统团队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做出研究。

Lipnack&Stamps(1997,2000)提出的,他们将虚拟团队定义为“一个由跨时间、跨空间和跨组织界限,依靠技术,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独立工作的人们所组成的团队”。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区别于传统团队,虚拟团队要跨越种种界限,通过网络交流技术联系起来[14]。Janvenpaa对全球虚拟团队定义为“短期的、文化多元的、地域分散并进行电子化沟通的工作群体。”[15]

王重鸣,唐宁玉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国内近年来出现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检索、编码和分析,从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主题和内容的角度对国内的虚拟团队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和国外虚拟团队研究上的差异,最后指出了未来国内虚拟团队研究的努力方向[16]。

颜士梅通过对虚拟团队和实体团队的区别研究指出团队成员的临近程度、互动特征、资源利用、控制和责任、文化和技术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得出对虚拟团队进行管理时,需要从文化差异、沟通、技术和团队协调等方面入手[17]。

赵祥宇虚拟团队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效管理虚拟团队人员应该注意改变员工的角色定位、明确团队战略目标、建立和完善沟通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18]。

邓靖松和王重鸣根据虚拟团队的特点,提出了虚拟团队自行申报挂钩奖励制度、惩罚和奖金相结合的两种不同设计框架下的薪酬方案。这些显示出国内研究者对虚拟团队实际过程中的难点和人员管理的关注[19]。王小琴指出虚拟团队的绩效管理与激励要采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不管内部激励还是外部激励,都必须与团队的工作绩效挂钩,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反馈体系,并且将外部激励分为团队地位和团队成就,内部激励分为团队文化、团队融洽度和团队成员激励[20]。

5团队绩效与激励的研究评述

团队绩效与激励是从团队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团队构成(人口特征背景,包括教育水平和经历等)和组织绩效与激励密不可分。在这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团队绩效与激励和报酬的合理性研究。

张长征,李怀祖从研发团队的异质性出发,将报酬模式与研发效率联系起来,提出了研发团队异质性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研发团队异质性与报酬模式的匹配对研发效率的影响[21]。

金泉,丁栋虹对团队创业绩效的研究中指出,团队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创业团队成员的能力与观念、创业团队成员的关系状况、创业团队的文化特性,对创业团队进行激励[22]。

王艳梅,赵希男对团队协作最优激励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生产委托模型,研究了激励结构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委托人最优的激励系数设置,分别就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帮助努力相互独立及相互替代两种情形下人及委托人的最佳选择进行了分析[23]。

刘光辉,吴先金对团队激励模式进行了研究,指出将激励理论与团队工作相结合,根据学习型组织激励模式构建学习型团队激励模式,并分别对基于团队整体的激励模式、基于团队成员个体的激励模式、团队综合激励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力图使团队激励模式更趋完善、合理[24]。

6团队管理研究结论及其研究趋势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广东工业大学;创新能力;物联网

2016—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发明专利申请202件,是广州排名首位的申请机构,占广州物联网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6.44%。从重点领域来看,广东工业大学拥有射频识别领域专利47件,位居全国首位;拥有全球射频识别高质量发明专利申请19件,位列全球第五。总体来看,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技术在广州处于领先水平,射频识别技术全国领先,并在全球具备竞争力[1]。

1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特征

1.1拥有高水平的物联网研究队伍及研发平台

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拥有部级高层次人才7人,教育部高层次人才5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等;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创新团队”;拥有制造物联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研发平台,还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机构共同建设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整体来看,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拥有高水平的物联网研究队伍及研发平台。

1.2物联网领域

SCI论文成果显著截至2020年9月,广东工业大学共发表物联网领域SCI论文1213篇。从WebofScience的分类来看,工程电气电子学类285篇,占23.50%;电信类179篇,占14.76%;材料科学多学科类162篇,占13.36%。此外,论文“Inte⁃gratedEnergyandSpectrumHarvestingfor5GWirelessCommunications”于2016年被IEEE通信协会评为5G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四篇科技论文之一,并连续6个月被评选为IEEENetwork高访问论文。

1.3申请物联网发明专利

256件,组网领域居多广东工业大学共申请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256件,其中,组网领域133件,射频识别领域62件,传感器领域39件,二维码领域31件。从IPC主分类号来看,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领域69件,占26.95%;G06K(数据识别等)领域33件,占12.89%;G06Q(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等)领域29件,占11.33%。从各国专利分布来看,中国专利255件,PCT专利1件。

1.4九件专利在IPC主分类中全球排名前十

从专利被引次数来看,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平均被引1.84次。从2016—2020年第一季度来看,9件专利在IPC主分类中全球排名前十。其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婴儿床》(CN201610294153.0)和《一种支持扫码支付的地铁闸门装置》(CN201610239571.X)分别在其IPC主分类A47D7/00(儿童床)和E01F13/04(活动的阻挡或限制交通的装置)领域中,被引次数全球排名第一总的来看,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技术应用若干领域已经涌现国际领先技术。

1.5射频识别领域专利在全球具备竞争力

2016—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工业大学拥有射频识别领域专利47件,居于全国首位;其中,H04L9(保密或安全通信装置)大组专利14件,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该领域专利的12.73%,中国该领域专利的19.18%。此外,拥有全球射频识别高质量发明专利申请19件,位列全球第五,中国第一。总的来看,广工工业大学射频识别领域专利在全球具备竞争力。

1.6与外部机构合作研究紧密

广东工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SCI论文最多,数量达到107篇,占其SCI论文总量的8.82%;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物联网领域SCI论文合作。与中国香港合作SCI论文达117篇,占其SCI论文总量的9.65%。广东工业大学与美国合作SCI论文达到115篇,占其SCI论文总量的9.48%;与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及地区也开展了物联网领域SCI论文合作。

1.7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果明显

广东工业大学积极将物联网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向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800多人次,位居广东省高校第二名,服务广东企业超过6000余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000多个[1]。此外,在智慧医疗领域,研制了国际首台套盲分离母-胎心电分离仪,在深圳理邦仪器和广东宝莱特两大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推广应用,取得14亿元的经济效益;在智慧物流领域,针对集装箱在途监控困难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难题,构建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集装箱安全监控系统,实现集装箱可视化物流,在中集集团推广,产生了101亿元的经济效益。

2影响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外部因素

2.1国家政策重视物联网技术创新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都将物联网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此外,从2018年度开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专项,支持物联网技术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开展集成创新与融合服务的示范应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纷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总的来看,国家政策重视物联网技术创新,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物联网技术支撑。

2.2物联网应用扩张,技术需求强劲

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截至2018年底,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已经超过170亿台,扣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固定电话等连接之外,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70亿台。预测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99亿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200亿台。此外,中国物联网终端的数量快速增长,物联网在许多行业中的应用相继出现。从物联网终端连接数来看,2015年,中国物联网链接数量为6.39亿个,2017年达到15.35亿个,预测2020年将达到40亿个。总的来看,国内外物联网应用快速扩张,技术需求强劲。

3影响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内部因素

3.1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

广东工业大学先后启动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和“青年百人计划”,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平台团队建设需求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专家和领军人才。同时,实施“培英育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国(境)外研修支持计划”等八大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校内存量人才培养的力度,为青年人才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产出高水平成果、冲击高层次人才项目创设良好的条件。总的来看,广东工业大学将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打造了一支高质量的研究人才队伍。

3.2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2015年以来,广东工业大学相继出台了《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广东工业大学校外兼职、在岗或离岗创业管理办法(试行)》,修订了《广东工业大学职称评审办法》《广东工业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2]。明确把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85%以上奖励成果完成人,并对学校教职工专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具体管理做了明确的规定,鼓励科研人员带薪创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同时,学校在职称认定、人才评价、业绩考核等方面,从多维度(学术型、产业型、教学型)、多视角(论文、专利、研发、产业、育人)等入手,把成果转化效益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规定10万元以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些规章制度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保障,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

3.3重视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

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2015年12月,广东工业大学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知识产权示范高校,成立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学院,创新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同时,重点从专利意识提升、专利战略挖掘、专利育成与转化等多方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为提高专利服务水平,广东工业大学公开招标引进3家专利服务机构进驻学校开展专业化服务。

3.4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平台

围绕地方产业需求,广东工业大学先后与广州、东莞、佛山、河源、惠州、肇庆、云浮等地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建了11个协同创新平台,并于2019年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院统筹协调地方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3]。11家协同创新平台打造的成果转化基地近5年累计获得地方政府启动资金10余亿元,吸引社会投资超过40亿元。创业孵化平台方面,广东工业大学共建立了5家部级众创空间、4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广东省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广东工业大学先后牵头参与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50多个,与全省23个高新区、200多个专业镇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总的来看,广东工业大学积极构建各类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创新活力与创新能力。

4促进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强化物联网技术国际化布局

目前,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领域若干专利在IPC主分类中全球排名前十,射频识别高质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前列,已经涌现一些国际领先技术。但从专利的国际布局来看,绝大部分为中国专利,境外专利甚少。因此,建议广东工业大学紧跟国际物联网技术发展态势,积极引导技术国际化布局。

4.2积极参与物联网行业标准制定

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领域SCI论文及发明专利方面成果显著,但对于物联网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较少。先进的科技成果可以通过标准化手段,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行业发展。建议广东工业大学积极参与物联网行业标准制定,将自身掌握的领先技术与行业发展对接,促进物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提升,助推物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在物联网行业的影响力。

4.3进一步探索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当前,在国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的大环境下,各高校纷纷出台灵活的奖励激励政策,建议广东工业大学进一步探索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一是借鉴哈尔滨医科大学经验,实行分阶段赋予专利权的奖励政策,专利授权满5年,学校可奖励发明人专利成果50%所有权,专利授权满10年,可奖励全部专利所有权。二是借鉴四川大学经验,在科研人员以作价投资入股的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确权改革,建立“科学确权、早期分割、权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确权模式,使成果完成人与学校共同作为成果所有权人。

4.4完善科研人员创业制度保障

目前,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技术转移转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科研人员创业依然较少。建议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创业活力,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完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建议借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经验,明确规定一定年限内保留离岗创业科研人员原有教职工身份和专业技术岗位。保障科研人员在离岗创业期间,人事档案、职称晋升、档案工资晋升视同在岗人员管理。二是规范专利作价入股的程序,鼓励拥有专利权的科研人员作价投资创办企业。

4.5打造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转化队伍

技术经纪人是连接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投资活动的桥梁。目前,广东工业大学在专业的技术经纪人方面依然短缺。建议加快培养懂技术、懂市场、贴近实践的技术经纪人,打造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转化队伍。加强技术经纪人的专题培训,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经理人培训课程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经纪人。完善技术经纪人管理体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技术经纪人期望的管理政策,优化技术经纪人的薪资待遇,使得技术经纪人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金奖励等工作与业绩挂钩,稳定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应春,陈辉,林超辉.地方高水平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运行机制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时代教育,2017(21):4-5,7.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广东工业大学;创新能力;物联网

2016—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发明专利申请202件,是广州排名首位的申请机构,占广州物联网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6.44%。从重点领域来看,广东工业大学拥有射频识别领域专利47件,位居全国首位;拥有全球射频识别高质量发明专利申请19件,位列全球第五。总体来看,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技术在广州处于领先水平,射频识别技术全国领先,并在全球具备竞争力[1]。

1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特征

1.1拥有高水平的物联网研究队伍及研发平台

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拥有部级高层次人才7人,教育部高层次人才5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等;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创新团队”;拥有制造物联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研发平台,还与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机构共同建设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整体来看,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拥有高水平的物联网研究队伍及研发平台。

1.2物联网领域SCI论文成果显著

截至2020年9月,广东工业大学共发表物联网领域SCI论文1213篇。从WebofScience的分类来看,工程电气电子学类285篇,占23.50%;电信类179篇,占14.76%;材料科学多学科类162篇,占13.36%。此外,论文“Inte⁃gratedEnergyandSpectrumHarvestingfor5GWirelessCommunications”于2016年被IEEE通信协会评为5G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四篇科技论文之一,并连续6个月被评选为IEEENetwork高访问论文。

1.3申请物联网发明专利256件,组网领域居多

广东工业大学共申请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256件,其中,组网领域133件,射频识别领域62件,传感器领域39件,二维码领域31件。从IPC主分类号来看,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领域69件,占26.95%;G06K(数据识别等)领域33件,占12.89%;G06Q(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等)领域29件,占11.33%。从各国专利分布来看,中国专利255件,PCT专利1件。

1.4九件专利在IPC主分类中全球排名前十

从专利被引次数来看,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平均被引1.84次。从2016—2020年第一季度来看,9件专利在IPC主分类中全球排名前十。其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婴儿床》(CN201610294153.0)和《一种支持扫码支付的地铁闸门装置》(CN201610239571.X)分别在其IPC主分类A47D7/00(儿童床)和E01F13/04(活动的阻挡或限制交通的装置)领域中,被引次数全球排名第一总的来看,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技术应用若干领域已经涌现国际领先技术。

1.5射频识别领域专利在全球具备竞争力

2016—2020年第一季度,广东工业大学拥有射频识别领域专利47件,居于全国首位;其中,H04L9(保密或安全通信装置)大组专利14件,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该领域专利的12.73%,中国该领域专利的19.18%。此外,拥有全球射频识别高质量发明专利申请19件,位列全球第五,中国第一。总的来看,广工工业大学射频识别领域专利在全球具备竞争力。

1.6与外部机构合作研究紧密

广东工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SCI论文最多,数量达到107篇,占其SCI论文总量的8.82%;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单位也开展了物联网领域SCI论文合作。与中国香港合作SCI论文达117篇,占其SCI论文总量的9.65%。广东工业大学与美国合作SCI论文达到115篇,占其SCI论文总量的9.48%;与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及地区也开展了物联网领域SCI论文合作。

1.7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果明显

广东工业大学积极将物联网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向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800多人次,位居广东省高校第二名,服务广东企业超过6000余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000多个[1]。此外,在智慧医疗领域,研制了国际首台套盲分离母-胎心电分离仪,在深圳理邦仪器和广东宝莱特两大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推广应用,取得14亿元的经济效益;在智慧物流领域,针对集装箱在途监控困难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难题,构建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集装箱安全监控系统,实现集装箱可视化物流,在中集集团推广,产生了101亿元的经济效益。

2影响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外部因素

2.1国家政策重视物联网技术创新

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都将物联网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此外,从2018年度开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专项,支持物联网技术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开展集成创新与融合服务的示范应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纷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总的来看,国家政策重视物联网技术创新,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物联网技术支撑。

2.2物联网应用扩张,技术需求强劲

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截至2018年底,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已经超过170亿台,扣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固定电话等连接之外,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70亿台。预测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99亿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200亿台。此外,中国物联网终端的数量快速增长,物联网在许多行业中的应用相继出现。从物联网终端连接数来看,2015年,中国物联网链接数量为6.39亿个,2017年达到15.35亿个,预测2020年将达到40亿个。总的来看,国内外物联网应用快速扩张,技术需求强劲。

3影响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内部因素

3.1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

广东工业大学先后启动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和“青年百人计划”,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平台团队建设需求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专家和领军人才。同时,实施“培英育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国(境)外研修支持计划”等八大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校内存量人才培养的力度,为青年人才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产出高水平成果、冲击高层次人才项目创设良好的条件。总的来看,广东工业大学将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打造了一支高质量的研究人才队伍。

3.2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2015年以来,广东工业大学相继出台了《广东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广东工业大学校外兼职、在岗或离岗创业管理办法(试行)》,修订了《广东工业大学职称评审办法》《广东工业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2]。明确把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85%以上奖励成果完成人,并对学校教职工专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具体管理做了明确的规定,鼓励科研人员带薪创业,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同时,学校在职称认定、人才评价、业绩考核等方面,从多维度(学术型、产业型、教学型)、多视角(论文、专利、研发、产业、育人)等入手,把成果转化效益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规定10万元以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些规章制度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保障,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

3.3重视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

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2015年12月,广东工业大学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知识产权示范高校,成立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学院,创新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同时,重点从专利意识提升、专利战略挖掘、专利育成与转化等多方面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为提高专利服务水平,广东工业大学公开招标引进3家专利服务机构进驻学校开展专业化服务。

3.4构建多样化的创新平台

围绕地方产业需求,广东工业大学先后与广州、东莞、佛山、河源、惠州、肇庆、云浮等地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建了11个协同创新平台,并于2019年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院统筹协调地方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3]。11家协同创新平台打造的成果转化基地近5年累计获得地方政府启动资金10余亿元,吸引社会投资超过40亿元。创业孵化平台方面,广东工业大学共建立了5家部级众创空间、4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广东省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广东工业大学先后牵头参与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50多个,与全省23个高新区、200多个专业镇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总的来看,广东工业大学积极构建各类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创新活力与创新能力。

4促进物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强化物联网技术国际化布局

目前,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领域若干专利在IPC主分类中全球排名前十,射频识别高质量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前列,已经涌现一些国际领先技术。但从专利的国际布局来看,绝大部分为中国专利,境外专利甚少。因此,建议广东工业大学紧跟国际物联网技术发展态势,积极引导技术国际化布局。

4.2积极参与物联网行业标准制定

广东工业大学在物联网领域SCI论文及发明专利方面成果显著,但对于物联网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参与较少。先进的科技成果可以通过标准化手段,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行业发展。建议广东工业大学积极参与物联网行业标准制定,将自身掌握的领先技术与行业发展对接,促进物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提升,助推物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提升在物联网行业的影响力。

4.3进一步探索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当前,在国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的大环境下,各高校纷纷出台灵活的奖励激励政策,建议广东工业大学进一步探索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一是借鉴哈尔滨医科大学经验,实行分阶段赋予专利权的奖励政策,专利授权满5年,学校可奖励发明人专利成果50%所有权,专利授权满10年,可奖励全部专利所有权。二是借鉴四川大学经验,在科研人员以作价投资入股的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确权改革,建立“科学确权、早期分割、权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确权模式,使成果完成人与学校共同作为成果所有权人。

4.4完善科研人员创业制度保障

目前,广东工业大学物联网技术转移转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科研人员创业依然较少。建议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创业活力,助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完善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政策。建议借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经验,明确规定一定年限内保留离岗创业科研人员原有教职工身份和专业技术岗位。保障科研人员在离岗创业期间,人事档案、职称晋升、档案工资晋升视同在岗人员管理。二是规范专利作价入股的程序,鼓励拥有专利权的科研人员作价投资创办企业。

4.5打造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转化队伍

技术经纪人是连接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投资活动的桥梁。目前,广东工业大学在专业的技术经纪人方面依然短缺。建议加快培养懂技术、懂市场、贴近实践的技术经纪人,打造高水平的知识产权转化队伍。加强技术经纪人的专题培训,引入国外先进的技术经理人培训课程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经纪人。完善技术经纪人管理体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技术经纪人期望的管理政策,优化技术经纪人的薪资待遇,使得技术经纪人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金奖励等工作与业绩挂钩,稳定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应春,陈辉,林超辉.地方高水平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运行机制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时代教育,2017(21):4-5,7.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8

一、应用型学科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存在的不足

本文经过实地调研福建省高校的师生以及海西经济区企事业单位,了解到海西经济区部分高校积极的进行毕业论文的教学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海西经济区高校相关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教学实践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采用单一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以广告学专业为例,截至到2017年福建省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校有17所,除了2所没有毕业生外,其中仅有毕业论文的院校有9所,就福建省广告学专业而言总整体来看以单一的毕业论文为主。广告学等专业是密切联系产业实践、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应用型学科,仅有毕业论文,远离服务产业很难完成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佳作。有些应用型专业如艺术设计专业只有单一毕业设计形式,而无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和提升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导致学生失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机会,这与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不符。第二,部分毕业论文选题与产业需求联系不够密切。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学生习惯于依赖老师给定的题目,缺少独立思考的选题训练,也未能与学生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及产业需求结合起来。有限的师生视野和选题范围,难以捕捉地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点以及痛点,导致毕业论文选题假大空的现象普遍存在,完成的毕业设计与论文缺少应用于地方产业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制约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第三,指导毕业论文的师资结构尚不能胜任应用型转型的改革。以广告学为例,截止到2017年,福建省高校广告学专业专任教师总数共240人,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共107人,但本文调研了解到福建省各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定标准不统一,对行业经历的年限要求过于宽松,实际上普遍缺少合格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从总体上看福建省高校现有的师资队伍仍以学院派为主,缺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而影响了学生毕业设计与论文的选题及创作水平。第四,有些毕业论文原创性较弱,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的现象。本文的调研发现,海西经济区应用型专业有些毕业论文原创性较弱,如关于植入性广告的毕业论文选题多年撞车、缺乏新意。缺少广告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传播研究方法,导致学生相关的训练不足,加之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相对博硕士的毕业论文不严,部分高校教师指导人数偏多,精力有限,学生大四期间忙于实习就业,容易出现毕业论文研究方法单一,多为文献研究法,缺少实证研究,影响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质量。综上所述,当前海西经济区各高校应用型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还未能适应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要求,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有必要探索和构建更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毕业设计创新模式。

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综合毕业设计理念

为使培养的学生既能全面发展、又能适应海西发展的社会需要,需要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应用型专业应首先明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都受制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和现有基础的影响。[1]当前很多地方高校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但在具体的专业建设中尚未能充分贯彻这一应用型的定位,相关应用型专业应依据自身办学实际,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改,例如以差异化营销的理念满足产业的差异化用人需求,以此形成办学特色。在当前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急需建立平衡学校教育与业界训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方位融合、服务产业的专业点。在课程教学、专业实践、毕业论文等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改革,以期实现专业素质与创新创业素养的兼修并蓄。笔者的教改实践体会是:综合毕业设计改革紧密围绕办学定位而展开,完成基于产教对接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两项任务。基本的教改思路是:第一,毕业设计应基于真实课题,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毕业设计选题要求直接服务地区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或社会服务等,要求学生必须深入企事业单位,调研该客户单位当前需求,根据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确定毕业设计的选题,并在与企事业的紧密互动中完成项目。为了贯彻落实因材施教、适应产业链不同用人岗位的多元需求,毕业设计的具体形式可以实行多样化,暨允许学生选择撰写广告策划案、执行营销策划案、拍摄微电影、发表新闻稿件、发表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第二,毕业论文要围绕毕业设计开展。毕业论文的价值应该更多体现在实践应用上,所以无论是在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始终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开。应用型专业毕业论文的具体执行中,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设计中个人在项目团队中的分工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学生围绕毕业设计的项目进行选题,选题必须与毕业设计有一定的相关性。

三、应用型专业综合毕业设计模式的实施

推行的应用型专业综合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1.搭建综合毕业设计团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成员取长补短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每组人数为3-5人,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以及毕业设计需要自愿组合,主动对接海西经济产业或社会服务,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客户需求,确定毕业设计具体形式,完成客户要求,并在毕业设计执行的过程中接受市场的检验。每位小组成员根据毕业设计中的分工或个人专长确定各自毕业论文选题,小组成员可分享调研所得,要求每位成员的毕业论文具有一手材料,并且要求每篇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一般要有两种以上,以此凸显毕业论文的原创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提倡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现实意义。2.指导老师实行导师组负责制。综合毕业设计指导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即至少有一位校内导师和一位业界导师指导老师构成。海西高校的应用型专业缺少真正掌握行业脉动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有必要将产业英才引入高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校外导师遴选标准,要求属于地级以上行业领军人才、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并且责任心强、具备指导的时间和精力。导师组密切配合协同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整合能力,两位视角、专长不同的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弥补校内导师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提高校外导师的理论修养,促进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和应用型师资队伍的结构性调整。3.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构成的“四位一体”梯度型职业技能进阶训练。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应贯穿学生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形成暑期专业实践、大学创新创业项目、综合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四位一体”梯度型职业技能进阶培养过程:要求学生从大二暑期必须完成专业实践训练,在专业实践过程中除了完成实训计划外,还需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方向;大三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实施;大四依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明确毕业设计的选题;学生在接受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整合的综合毕业设计训练基础上参加毕业实习,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2]。4.产教融合的综合评价模式。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需打破仅由校内教师评价的封闭式模式,建立引入校外企事业单位评价意见的开放式模式,达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的目的,综合毕业论文答辩可邀请产业精英以及企业代表等共同担任答辩评委,建立校企共同把关、对接产业标准的综合毕业论文评价模式。毕业答辩地点可设定在与专业匹配的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将综合毕业论文公开答辩与毕业设计成果展示结合起来,企业代表可以观摩并选聘表现出色的毕业生,二合一的开放式毕业答辩既可以全面的展示学生风采,为企业更深入了解以及选拨所需人才提供平台,高校可借此征集企业对毕业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评价意见和建议,并选用和采纳毕业设计成果,达到产学良性互利互动的目的。5.设置激励师生毕业设计创新的奖项。为肯定学生的表现,可设置个人风采奖、最具人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合作奖、最佳视觉效等奖项,学生还可将综合毕业论文阶段性成果投稿参加专业性比赛,或将毕业论文进行发表。为了破解难以引入校外导师及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瓶颈,通过采取评选学士学位论文优秀导师、为校外导师及企业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通过教改实践表明毕业设计项目选题来源于真实课题,而且较多项目获得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完成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一些综合毕业设计的项目成果参加专业比赛,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学科竞赛的奖项。依据亲产业、重融合、促实践的理念,按照毕业论文项目化的要求,实施综合毕业设计的改革,可实现开放式的办学、及时检验人才培养的成效,高校可实现根据产业需求变化来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模式探索是海西经济区应用型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应用型专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应确保校企协同育人成效落到实处。通过应用型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可以整合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职能,融合校内外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促进地方高校教育与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较好地适应当前应用型专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建京,吴智泉.地方大学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探讨[J].北京教育,2015(5):66-68.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核心课程;一体化设计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以结构调整、发展内涵为核心的质量提升阶段,一种崭新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1]。本文从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着手,主要探索了培养方案设计、教师课程教研和课程教学三个关键点。为此,应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同时考虑理论、实验、课程设计以及后继实践等多个层面,采取有效的组织框架,推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师课程教研变革,确保应用统计学专业能够培养出理论扎实且熟练数据分析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提升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专业实践课程的体系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的衔接性,提出以核心课程为代表的一体化设计思想;(2)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课程汇报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3)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用统计团队,培育学生专业实践样板。

一、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一体化设计

从人才培养来看,教学内容涉及理论、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加强各环节的衔接性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基于此,我们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上下贯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以核心课程为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内容既有相互平行的知识特点,又有相互融合交叉的整体考虑。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是专业教研室教研的重要内容,这些课程的质量提升对学生专业技术培养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由于教研室师资数量较少,一门核心课程主要由一位专业教师负责,其教研也主要由负责教师主持开展,这可能会导致课程间缺少衔接。基于此,教研室经过多次研讨,将课程群思想引入课程教研之中,把紧密相关的专业课程融为一体。在课程群思想下,教研时需要先进行课程群框架设计,这将大大提高课程的衔接性和整体性。(一)课程群思想。基于上述设计思想,本文探索建立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案,充分利用我校统计相关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某一门核心课程,以主流的统计软件来贯通其整个统计实践课程,并且打通“理论、实验、实践”的无缝衔接,形成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案,强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拓展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实践应用领域。(二)教研教师群思想。我们可以从教师角度或课程角度来进行教研管理,其教研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假如按教师自身的教研方向和兴趣喜好来安排教师课程,有时会使一些相近课程拆分为不同教师来负责。比如有些老师会喜欢上理论课,有些喜欢上实验课,有些喜欢上课程设计和实践课,这样就会使相近课程的衔接性变弱,从而影响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融会贯通。假如按课程本身的特征来归类课程,形成课程群,再结合教师自身的教研方向来安排负责教师,教研时,负责教师会聚焦于课程的衔接性和整体性,采用统一的统计软件,做好各门课程的关联性,从而大大提升课程教研效果。对于一个课程群,形成相关教研教师群,这有利于提升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比如,统计计算与统计软件理论课、统计计算与统计软件实验课、商务数据案例分析与设计三门课程被视为一个课程群,主持负责教师先进行整体设计,主要考虑所使用统一的统计软件、数据案例设计以及前期理论铺垫。从创新创业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来看,研究与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研究;利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下乡”省级优秀服务团队、“互联网+”数据分析等资源,研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实践类项目和策略。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相关成果获得计算机设计大赛大数据组、大学生市场调研大赛全国三等奖各1项,“三下乡”优秀调研报告1项等奖励。

二、课程总结的汇报机制

在课程具体实施方面,尝试将人才培养素质要求融入教学当中,本文以统计学导论进行了探索。(一)课堂启发与互动。传统教学注重教师讲解、课本内容两个方面,这大大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随着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启发与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中显得越来越重要[2]。因此,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启发和互动因素的考虑。(二)课堂作业与课后练习。课堂作业是对当前知识及时消化的有效手段,而课后练习则更强调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二者构成相互促进的重要考核手段。在课程备课过程中,我们注重设计教学重难点的课堂作业,进一步设计少量综合性和应用拓展性的课后练习。(三)课堂总结与反思。应用统计学是基于所学统计学知识,运用到行业数据分析之中,这一过程需要统计分析人员与业务人员沟通合作,这对从业人员的汇报交流能力提出了重要要求。基于此,课堂教学在进行基本知识的教学之后,进行总结和问题引导。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提问;另一方面,教师联系学科发展现状,抛出一些问题供学生反思。(四)反复打磨与总结汇报。基于上述教学思路,我们设计了课程汇演机制,让学生由“学习知识”到“汇报知识”,采用控制在3分钟左右的PPT汇报时间限制,讲述课程学习的框架认识或课程理解的新视角。在作者所教2019级应用统计学1班、2班的统计学导论课程中,以“统计学哲科思维示例”为视角,在课程授课结束后,作者利用一个周末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PPT汇演,并打分评价,取得很好的课程总结、检验和反思效果。

三、应用统计学生团队打造

通过跨年级的传、帮、带作用,专业骨干教师小组尝试培育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具有较强应用统计实践能力的示范团队,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前期试探,我们形成了初步的团队组织架构、资源、选题立项、成员要求、组织报告、团队方向等方面的规划。在组织架构方面,通过实践课程考核和学生自身意愿,筛选学生团队负责人,其主要是培育学生项目,管理团队成员;在资源方面,形成以学生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教师科技课题、计算机设计大数据竞赛、市场调研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工杯大赛等科技活动作为平台和支撑的成果培育体系,并由指导教师和成员提供方向定位、论文推送、查找数据和论文等学术资源的支持;在选题立项方面,以竞赛科技活动、科技项目申报书、学术讨论等形式来提取选题立项,并在参考论文、数据提取、编程实验、案例分析与撰写等方面形成项目计划;在成员要求方面,在时间管理(项目重要时间节点安排)、责任心、学习自主性、理解能力和想法等方面来提升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并支持成员自己独立负责科技小项目,在负责的项目上做出成果;在组织报告方面,邀请硕士生、优秀成员等有成果的个人来作报告,形成优秀成果展示和学习样板。鼓励学生团队自主探索,自主形成学术小组,并进行动态调整,比如现有团队尝试形成以下4个分组。1.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小组(侧重回归及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从事统计软件编程,工具语言为R、Python、C、Matlab)。数据来源举例:碳价数据分析等。2.数据提取及预测分析研究小组(侧重数据应用,主要从事统计软件编程、问题分析,工具语言为Python、R、Excel)。3.人工智能优化算法研究小组(侧重模型参数优化,主要从事统计软件编程、问题分析,工具语言为Python、R、Excel)。算法举例:粒子群PSO算法、蚁群算法等。4.能源与环境数据挖掘研究小组(侧重数学模型和模型优化,主要从事统计软件编程、问题分析,工具语言为Python、R、Excel)。应用举例:PM2.5等环境指标预测、光伏功率预测、风速预测、电力负荷预测、电价预测、碳排放预测、水文预测等。

四、项目的推广价值和有待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本项目通过组织架构和项目提炼等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勇于挑战和贡献的精神,创造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应用统计实践成果。目前,这些实践教学模式仍在探索之中,其组织架构、项目提炼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性等方面都具有推广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等相关课题的价值。本项目在创新实践课题选题和实践课程衔接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创新实践课题选题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在相关研究领域掌握的知识相对较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困难。而实践课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如何确定实践课程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衔接创新实践课题选题。目前,我们在这些衔接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结语

依据创新创业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通过转变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适的教学改革等多种方式,分阶段探索符合“数据产业”需求的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形成理论、实验、课程设计、实践和创新创业思想培育的统一框架设计。

参考文献:

[1]孙晓敏.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改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7):154-155.

[2]何季.“启发与互动式”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1):5-6.

创业团队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双创;教师;核心素养

医药行业一直是关系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健康事业的朝阳产业[1]。总理曾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政策保供等相关措施,要“急群众所急”,推动相关措施加快落实到位。如何实现老百姓的诉求及总理的批示对药学这门直接关系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创新。培养药学创新创业人才是药学高等教育目前的首要任务。药学及临床药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的药学职业道德、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医学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能够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检测、新药临床评价、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制备等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才。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背景下,新药研发、营销渠道和管理模式的革新亟须自主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2]药学教育实践性和应用性强,高水平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是教师所具备的核心素养是对药学及临床药学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1.师生对创新创业主动性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模糊。学院师资结构有待调整,基础学科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多年的教学习惯和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课堂教学仍是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老教师限于自身知识体系等原因无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师资年龄结构有待优化,学院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29.82%,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师范教育的培训,存在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技能不高、主导驾驭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差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出校门即上讲台的现象,教学能力亟待提升;双创教育的激励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由于学生对创新创业授课模式和考核理念不够理解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主动创新创业动力不足,影响了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教师对双创人才培养的投入有待增加。双创导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双创观念、掌握基本的双创知识和理论、熟悉创业的流程和方法、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职责。相当一部分教师重视科学研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术论文的发表和相关课题的申报上,仅限于上好课、做好科研、绩效考核达标,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规划、职业发展、论文指导、自主科技创新、就业工作指导等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欠缺。3.“双师型”师资缺乏。学院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应聘到高校进行工作的。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由于教师自身没有创业经历,缺乏创业经验,不能提供有效的创业咨询建议,在指导学生创业过程中,缺乏信心。

二、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途径

1.规范创新创业竞赛。《南京医科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明确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组织机构,由分管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和科技处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团委和学工处负责人为秘书长,人事处、研究生院、科技处、财务处和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为工作组成员。工作组负责研究与学科竞赛相关的工作方案并进行赛事安排,调研起草学科竞赛的相关文件。各学院在院级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下成立相应学院竞赛工作组,对接并负责各学院内赛事工作。成立校院两级专家组,建立导师库,负责校内培育项目和竞赛项目指导、参赛项目的遴选和参赛团队的选拔。设立竞赛工作专项经费、竞赛奖励专项经费。竞赛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备赛培育项目和竞赛参赛项目的研究工作;组织开展相关学术科技活动和各项竞赛;校赛、省赛和国赛参赛费用;指导教师酬金和外请专家评审费等。竞赛奖励专项经费奖励在省级或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的参赛项目成员和指导教师。竞赛全国特等奖团队前3名成员、全国一等奖/金奖团队前2名成员给予免试研究生资格,“5+3”学生可优先双选,一年级学生可获转专业面试资格;对获得学科竞赛全国特等奖团队第4-8名成员、全国一等奖/金奖团队第3-8名成员、全国二等奖/银奖团队前8名成员、全国三等奖/铜奖团队前6名成员、省级一等奖/金奖团队前5名成员给予面试研究生“绿色通道”申报资格。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教师在申报各级各类技术职务时,经校竞赛工作组认定,该工作可折合成教学工作量并予以认定;以参加学科竞赛学生为发明专利人或软件著作权所有者的,均按学生外排名第一的教师业绩予以认定,并发放科研津贴奖励。2.积极主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院着眼于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所,在继续坚持进入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按照国际知名高校、国内其他知名院所、本校“333”比例前提下,逐步减少本校毕业生的留校比例,加速教师培养国际化进程。同时,学院制定了政策,并采取教学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培养的方式,努力培养一批国际视野开阔、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学院加强教学名师的培养与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加大校级教学名师的培养力度,从引进的年轻人中培养人选,不断创造条件、强化目标、积累成果、提高质量,为实现部级及省级教学名师的突破夯实基础;将部级教学名师培养与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进行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建设,形成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协同共生的局面。3.加强教师教学投入。学院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科研为主型。学院坚持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按照学校规定确定各级教师岗位讲授本科课程的学时数和比例。注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形成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积极组织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加强校企联合,以本院科研实验室为依托,建立校外教育实习基地,开设双创讲坛及药学实践与应用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双创人才。

三、展望

“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家和高校的重视。相信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通过不断强化药学院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药学院教师的核心素养能力,将核心素养融入各教学环节,将会对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创新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实现我国医药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变,突破各种约束条件的阻碍,依靠产业变革与技术突破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药学行业新的增长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罗娇艳.从创新创业视角谈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