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演讲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31 00:03:54

初中演讲材料

初中演讲材料篇1

大家好!今天,我竞选的岗位是学生会主席。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听说学生会主席光荣,走在哪里都让人觉得酷酷的,应该挺威风。可后来渐渐发现,这“主席”二字不仅是一个好听的名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需要的是一个聪明机智、多才多艺,既有领导组织才能,又有责任心的人来胜任。所以,我今天不仅仅是为了竞选主席,而是为了用我所长,今后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为了竞选后能更好地履行好主席职责,我查阅了许多关于学生会主席的体会文章,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才多艺,素质高。要知道这可是我的长项,就说钢琴吧,我已是中国艺术家协会江苏分会的会员,拥有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省音协三张钢琴十级证书,并多次在全省全市艺术比赛中获大奖。还有,我在小学阶段几乎囊括了全市演讲比赛的所有第一名;我的舞蹈也已经过了中央芭蕾舞学院的三级;我的画画作品还得过全国奖呢!把握现在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当然啦,学生会主席光自己多才多艺可不行,她必须具备超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多组织富有特色,富有意思的活动,让大家开心团结、乐观进步。大家知道,我已经有了小学六年多的大队委、班长的领导经历,这时间可不算短了,所以我自然也备足了足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要不然,熟悉我的同学怎么都叫我“诸葛军师”呢?

我深知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主席,再有水平,也不过是挂个名声而已。只有一心负责,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的主席才算是好主席。如果我真的被选上了,我会把握好这个机会,一方面努力提高学生会内部成员的素质,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学生会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深入到同学中去,了解他们对学生会的看法,认真听取他们宝贵的建议,真正使学生会成为同学们自己的组织,自己温暖贴心的家。

既然是花,就要开放;既然是树,就要成栋梁。如果我竞选成功,我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领航员,把我们学生会这艘航船领向更加光明的远方。

初中演讲材料篇2

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能力 广积粮 深挖洞 积累 挖掘材料

我之所以老调重谈,是因为议论文正在遭删划,被淡化。初中阶段需要训练的几种写作能力,议论文无疑是最难的。而现在中考又是淡化文体的,于是乎许多老师更图简便,走捷径,明确告诉学生:“如果文体不限,你就写记叙文的文章”。平时训练当然也不例外,对议论文走过场、重形式、模式化。

平心而论,分析议论文的能力是初中阶段最需要培养的能力,也是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果说记叙文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议论文则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力;如果说记叙文培养了学生的描摹能力,议论文则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如果说记叙文激发学生的情感,议论文则让学生明白了是非。议论文的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好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呢?我借用的话“深挖洞,广积粮”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句话,就是要在“积”和“挖”上做文章。

一、广积粮。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议论文最难之处往往是没“米”下锅,明知观点正确,想举一两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但囊中羞涩,要么“袋”里没货,要么货不对版,要么陈货太多。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积累的方法很多,可摘抄、可剪贴、可论纲目、可写感想,书店有专门的“议论文材料库”一类的书,可找一本来多读一读,记一记。积累的途径也很多,多进阅览室、多看课外书、同学之间可交流、课内的材料也可借鉴。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怕存不了“米”。

当然,不同的“米”做出的“饭”也不一样,老师应适当引导,让学生能识“米”,把“米”分类存放,到“炊”的时候,才好按“饭”的要求选用相应的“米”。否则,我要的是糯米饭,你下的是籼米,那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我曾经采用过一种很有效的积累方式,我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前抽三分钟时间在讲台上口叙一则议论文的材料,并略加评说,按位轮置,概莫能外,这样一举几得,既督促了学生积累,又交流了积累的内容,同时营造了气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学们积累的材料,真可谓无所不有,有的材料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教益,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俗话说:“广积粮,少饥荒”,缸里有了米,还怕饿肚皮?

二、深挖洞。

仅仅“陈谷满仓”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把它辗成米,这就是涉及到材料的发挥问题。对材料的挖掘关键在引导、抓细节、抓关键,不只见皮毛不见骨,不牵强附会,最好是组织几次专题讲座或专题讨论,让学生举一反三,领悟材料的妙用。我曾经安排过这样的一堂讨论课:

初中教材有一则材料说:古希腊有个名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讲家,小时候就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可是他不灰心、不气馁,为了克服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他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跑步、爬山口中含之有词,终于成了全希腊有名气的演说家。

看了材料后,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讨论,这些材料可证明哪些观点,然后每一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经过讨论,大家一致的观点有:1、五十年如一日的练习成正果,证明“天才在于勤奋”;2、五十年如一日得于成功证明“学贵以恒”;3、口吃的人能成演讲家证明“勤能补拙”;4、先败后胜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5、“不灰心、不气馁”最终超过对手证明“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有学生也提出其他看法时我进一步启发:德摩斯梯尼明明小时候口吃,为什么选择演讲作职业?他为什么口含石子来练习?在雄辩的对手面前,是什么支撑他要超过对手?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又补充了如下可证明的观点:1、成功源于兴趣;2、学习要讲究方法;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4、有对手才有提高。

初中演讲材料篇3

1. 模式固定,学生参与度低。课前演讲模式基本为每一节课前有一位同学演讲,两位同学加老师点评。这样的模式,只有演讲的同学有机会锻炼,除点评的同学外其余同学只有听,没有表达的机会。若碰到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连听都未必。就是演讲的同学,受教学进程、班级人数等原因的制约,一个学期能够演讲的次数最多就是两次,有时候一个学期就是一次。

2. 点评肤浅,流于形式。由于形式的固定,学生的点评一般都停留在表面:演讲的同学是否大方,演讲的声音是否响亮,演讲的过程是否流畅,前期的准备是否充分……即使不听演讲内容,这样的点评谁都可以来两句。

3. 意义不大,与教学脱节。由于演讲者不对材料进行评价,而点评者无意对材料进行挖掘,这样的结果最多让学生收获一个课外阅读的素材,如果他们没有兴趣,演讲者带来的材料很快就被抛之脑后了。

笔者经过探索和思考,发现问题的核心是演讲模式,于是笔者尝试使用新模式。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演讲模式非常有效,既锻炼了演讲者,也让其他同学参与这一活动。

新的演讲模式是:

第一环节,演讲者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演讲内容,要求脱稿演讲,可以使用ppt,但ppt要简洁明了,不能有大段文字。非演讲同学要求有记录本,在同学演讲的时候,做好记录。第二环节,等演讲结束,其他同学发言。发言按照三步进行:1. 复述演讲内容;2. 一句话概括演讲内容;3. 谈一谈演讲内容中最打动你的部分,或者你有疑惑的地方,或者你最想说的话。第三步,要求发言的同学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内容尽量不要重复。此时演讲同学和老师都可以参与讨论,回答疑惑,表达见解。

演讲的内容,选用影视资源。

由于模式及内容变化,演讲也发生了变化。

变化之一:课堂前所未有活跃。由于选用影视资源,以经典作品为主,同学们很感兴趣,有时候会围绕某一问题而发生剧烈的思想碰撞,学生之间自然形成辩论的阵营,双方针锋相对。全班同学的热情都在争论之中被点燃,就连平时从不肯举手发言的同学都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前演讲让课堂变得极有活力,为学生进入文本学习进行了热身活动。

变化之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演讲再也不是个别人的任务了。演讲的同时,其余学生都要求作记录,人人参与。演讲一结束就是复述,然后是概括与提炼。影视内容丰富而庞杂,用一句话概括要点绝非易事。所以这一环节往往需要好几个同学合作,或增加或删减,才能完成一个比较好的概括。下一步是讨论,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谈感触,设疑问,或比较,或挖掘,学生们谈兴非常浓厚,都是主动要求发言,发言一次意犹未尽,举手要求再次甚至三次发言的学生也有。

变化之三:演讲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成为学生表达情感、发表观点的需要。他们在影视作品中找到了共鸣。演讲时候,或激动或喜悦,或愤怒或感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改变了模式,课前演讲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同学们受益多多。

一、 培养了学生对影片以及文学作品的喜爱。电影有档期,电视常关闭,(学生学习紧张,平时家长不让他们看电视)通过同学的介绍与课堂的讨论,他们就会对这部作品产生浓厚兴趣,回家通过网络抓住空余时间看完,回到学校和同学讨论,有的学生还写随笔对所喜爱影片、人物进行分析。《天下无贼》《活着》《挪威的森林》《霸王别姬》《特洛伊》《达芬奇密码》等电影被介绍之后,感兴趣的学生都去找来原作阅读,并且做了读书笔记。

二、 全方位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先说读,要想对一部影片作精彩的介绍,势必要阅读一些相关材料,在专心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选择重点,这个过程,一定是阅读、理解的过程。在演讲之后,班上有时会形成阅读热潮,对学生来说这样就增加了阅读量。再说听,在新模式下,学生必须认真听,才能作记录,才有资本发言。演讲过程中教室里的学生都在专心听,认真记。再说写,演讲前,光阅读是不够的,即使有ppt提示也还是不够的,为了演讲成功,所有演讲的学生都有书面稿,再制作ppt。最后是说,演讲者尽全力说得完整流畅,说得精彩动人,这不但提升了学生胆量,而且也提高了当众表达的能力。演讲综合了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而且互相渗透,互相融合。

另外,课前演讲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

课前演讲实现了师生互动,沟通了师生心灵,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与积极性。

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持续性问题。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做到持之以恒地听、说、读、写。但是对一小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未必能坚持下去。从整个初中三年来看,初一和初二都能进行的课前演讲,到了初三可能就会断断续续,直至停顿下来。如何长期坚持,这值得考虑。

时间问题。课前演讲,顾名思义就是正课之前的一个活动,时间一般都比较短,3~5分钟。但讨论一展开,就会大大超出时间。对正常的授课肯定是有影响。该如何控制时间?

初中演讲材料篇4

学习外语的最佳途径就是使学习者置身于外语使用环境之中,自然地接受所学语言的熏陶。英语现代化教学在为学生提供趋于逼真的语言环境时,帮助学生直接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习惯,使语言的学习与了解有关背景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迅速、准确地掌握英语。

一、 正确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作用

1. 要善于激发动机。在演播视听材料之前,应告诉学生看什么,听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使学生有明确的看或听的要求,以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提出多数学生迫切需要了解而一时又难以回答的问题,造成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2.要掌握正确的演播方法。现代化教学是使用电教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使用电教媒体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教学信息的传递。首先,演播要保证有良好的视听效果,做到图像清晰明亮,声音清楚,音量适度。视听结合的演播材料,声画要同步。为此,应该改善演播条件。如教室的遮光、银幕的位置、教师站立等都要予以注意,尽量避免不利因素对演播的影响。其次,演播要讲究步骤和方法,做到适时、适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先演播什么,后演播什么,怎么演播,演播的时间要多长,是否要重复演播,都要十分讲究,周密考虑。

3.要加强视听的指导。现代化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准确无误接受和理解媒体传递的信息,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1) 观察指导。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让他们了解画面各个部分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完整地把握观察对象,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区别事物的异同或某一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以利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

(2)听音指导。教师应根据其在教学中的不同用途,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最好的办法是有选择地把学生在发音、朗读、歌唱中的疑难处录下来,当场播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优缺点。播放的形式也应灵活多样,有时只让学生听,有时要求他们边听录音、边看教材(包括文字的、形象的),有时则要求学生轻声朗读或跟唱等。

4. 要重视启发学生。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凭借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辨、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和想象、联想,以培养思维的指向性、逻辑性、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良好品质。在幻灯、投影教学中采用“由表及里法”“比较异同法”“排列组合法”“因果互导法”等,都是遵循认知规律启发学生思维的好办法。

5. 要活用教材。电教教材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各个教学环节的不同要求,灵活应用,才能增强教学效果。一片(或一套)、一带多用,是灵活应用教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多用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用,重点突出,目的明确,切忌盲目重复。

6. 要把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好。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减少教师的讲解,也有助于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讲解要与演示紧密结合。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讲解,都要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难于看懂、听懂的地方,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讲解。而对一看就懂的部分,则不必也不应讲解。

二、英语教学中现代化教学与课型结构

现代化教学与课型结构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现代化教学得以进行,有赖于严密的课型结构。

初中演讲材料篇5

一、精心准备新型工业化经济会议演讲稿

年前市新型工业化大会已经圆满落幕,年后区新型工业化大会即将拉开帷幕。为了更好的配合区新型工业化会议的召开,我局领导安排各科室分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经济运行科主要着手x区长讲话稿。新型工业化会议涉及的内容、高度深远,为了使材料整体规划更细致、精准,我科室主要负责人和科员,多次到到区政府办找相关领导讨论稿件内容。在区政府办相关领导的指导下,我科室拿出初稿文件,经过多次整理、修改,现在区长演讲稿已初具成型。

二、努力做好市经信委下达的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监测、报表工作

2012年,经济运行科对应市经信委处室有所调整,增加了市综合处。年后恢复工作后,市经信委对应处室下达了各种报表,<莲~山 课件>我科室负责人安排分工,安排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积极做好市经信委下达的文件,协调企业上报有关报表,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主动带企业到相关处室上报材料,对企业遗漏的事项主动询问和给予更正。目前下达的各种文件正在一一落实中。

三、落实2012年工业奖励企业申报材料和证明

初中演讲材料篇6

为此,我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摒弃“满堂灌”现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处于主动和欢快的良好学习状态。同时,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在一堂课上的“霸主”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则在课堂上做个组织者、引导者、示范者、听者和帮助者。比如复习时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做个引导者,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介绍新内容时是位示范者,操练时是位组织者,决定学生练习的人数、次数。练习时,是位旁听者,巩固时又是位帮手。总之,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导演操纵演员演好戏,同时又为演员作出各种各样的准备,服务于演员。这样,主导作用还是主体作用就会一目了然。

二、要精讲,讲到点子上,讲最关键的地方,适时地讲

少讲不是精讲,“精”是个“质”的问题,而不是“量”的问题。比如讲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别时,就讲这样三句话:无比较,原级;两者比较,比较级;三者或三者以上比较,最高级。可谓少而精,但却解决了学生不知道何时使用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用法的问题。其余的时间运用实物、挂图等大练而特练,比如同学的高矮黑白胖瘦、文具的优劣贵贱长短、课程的难易好恶等,能供练习的材料可谓应有尽有。

三、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避免枯燥单调

一整堂课的教师问、学生答并不是讲练工程的理想模式,除了教参上提供的大量方法外,我还采用了分组讨论、竞赛、猜谜、智力比赛等方法。

四、练习的时候要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真正体现听说领先

即使是阅读课,也要用浅显的语言将其大意讲给学生听,再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读,然后细读并做有关的口头练习。

五、设计练习要有层次性

既有判断Yes、No的练习,也有说理Why或How的练习,并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成就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

六、练习要紧密结合实际生活

通过饶有趣味的活动,如购物、问路、看医生、打电话等进行听、说、读、写练习,以便强化学习重点和关键的练习,从而将练习形成技能,转化为能力。

七、练习的形式再多,也是有限的

练习的时间一长,新一套也会变成老的一套,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当学生出现了精力不集中、厌烦等情况时,要制造与目前的学习有关系的若干个Excitements,以便及时调节课堂气氛。

八、及时测试,以便及时反馈和矫正

一是学生自我矫正。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测试结果不太理想时,他们会认识到:我练的数量、质量还不够,就会更刻苦、更自觉地去练,这要比教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二是教师再次精讲。学生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再次精讲,以便达到当堂学习的知识当堂消化的目的。

九、培养学生良好的练习习惯

首先,教师每节课给学生提供练听英语的时间,并且要求学生每天抽出时间练听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的水平,慢慢养成一个练听英语的好习惯。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英语交谈,多练说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多给学生创设一个英语交际的环境。第三是读,要多读书,读好书,读要有感情,要读出味道。最后是写,最开始就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字母都要认真对待,要写得规范、正确。

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延伸,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我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平时每天或一周进行的测验。(2)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来组织各种课外教学活动。

总之,新的教育思想是提倡“生生”互动,而不仅是“师生”互动。只有当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看出教学效率是高还是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合理地、有序地组织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去领悟知识,培养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

初中演讲材料篇7

语文课前演讲就是语文课实施教学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活动。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心理素质的专门训练,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

一、课前演讲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心理的有效途径

演讲是一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提升自我的口语表达方式。对学生而言,演讲实质就是在群体中的公开自我展示。教师把课前的特定时间留给学生演讲,这无疑很符合当代初中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表现欲都很强,都具有不甘落后、急于表现自己才华的心理特征。而且讲演内容一般不局限于课本,而是让学生广纳博采,突破授课内容的局限,这样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演讲时学生依据个体特点组织材料并以富有个性特点的方式进行演讲,把学生个体的内心取向和实践欲望都充分展示出来,激发了学生个体能动性。演讲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调动他们的情趣。此外,在群体中进行富有个体差异的演讲,能营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的重要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使他们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觉甚至是乐意接受学习要求,内心经常体验到自身成功的喜悦,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课前演讲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追求新奇和挑战的心理,而且还在公开演讲中找出心理缺陷,并不断进行实践训练,让他们稚嫩的心理素质和品质得以提升。

二、语文课前演讲教学设置的心理与认知的形成机制

(一)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品质特点。初中生不仅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又具有很强的自尊心,这就形成了初中生特有的第二青春期心理品质。语文课前实行演讲活动,恰恰满足了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性。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热烈。而到了初中,随着身体和心理发育,他们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但是一个人的胆量也是逼出来的。当所有人都必须上台演讲时,他们没有选择。第一次演讲后,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尝试了当众施展才华的欲望,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激发和锻炼,一两次的演讲后,他们的信心就更足兴趣更浓了。“课前演讲”活动为他们搭建了表现口才的平台,激发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内动力,也是他们心理成熟和稳定发展的孵化器。

(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于性格转型和知识提升的阶段。由于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模式比较单调,风格单一,课堂的主角是教师。学生产生了积极寻求一种崭新学习模式和风格的心理趋向。学生迫切要求能够担当课堂学习的主角。希望站在讲台上的也应该有他们的身影。而课前演讲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的活动,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

(三)演讲虽是短短的几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学生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为了能搜集有意义的题材,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随时随地收集、分析、总结所见所闻,这就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和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也会自发组建小组,分工合作,共同设计演讲稿和演讲形式,为演讲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对演讲所涉及的知识由一知半解变为更系统的了解。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四)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演讲内容题材多样化,涉及面很广泛。学生通过演讲准备和公开演讲谈社会、谈理想、讲兴趣、讲故事、说笑话、评时政,从而启发了他们的心智,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语文课前演讲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一)要制定演讲活动的教学计划和整体目标、实施措施

课前演讲就是一项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有一个整体计划,要循序渐进。要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知道从何说起,并有计划地在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收集资料以及演讲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二)要有合理操作性强的演讲流程:课前准备,课前实施演讲,演讲后师生点评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为自己的演讲做准备,语文课开始的前三至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及评议。演讲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评议活动。评议有教师评议、听众评议及自我评议等。所有的评议活动要始终围绕一个目标: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水平。评议时切不可只挑毛病,要多给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可以知道自己演讲存在的不足,知道努力改进的方向,提高参与演讲活动的兴趣。每一个阶段完成后,给优秀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三)演讲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彩

演讲内容主题和组织形式要多种多样,要根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采取相应的主题和形式。教师可根据活动的具体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来选取。

由于时间和教学任务的制约,课前演讲一般每节课一两人,全班按序轮流。演讲稿的准备,倡议教师组织学生自己撰写,即使是摘录的美文奇文,也要写出向大家介绍的理由。每一轮结束后,把这些演讲稿装订成册,放在教室里给同学们点评、回味。

四、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师执着探索的问题。成功的语文课前演讲,是学生们都会满怀期待、积极参与的一种语文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协京.对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J].教育评论,2006,(1).

[2]张廷凯.几个国家普通高中阶段课程设置模式的比较研究[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9,(3).

初中演讲材料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品时政;探索;实践

思想品德课标要求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目光”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要求新一代具有远大理想与敏锐的政治目光。要求学生从小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大胆引用材料,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将最新时政引入课堂教学,并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去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现象,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性与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师要提升政治素养

作为政治教师,首先应具有灵敏的政治嗅觉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同时必须具有丰富的时事政治涵养。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必须不断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不断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法规、路线方针以及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掌握政治前沿理论,掌握时政热点问题,并适时掌握好新的时事动态和真实可靠的时事材料,并不断地研究学生与教材,选准与课文内容的结合点,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政治课堂的吸引力,所以我们政治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极进取,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政治立场,这样才能为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时政教学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时政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但由于中学生往往受到年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局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大事、社会新闻,在时政演讲的选题、阅读、评论、分析时政时难免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时政中对巴基斯坦清剿武装一些国际问题不能正确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三、有机地结合教材内容

时事政策教育具有时效性、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把它和教材有机结合,可以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和抽象性。时事政策教育是教材的延伸和补充。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时,必须以教材中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对基本原理正确理解的程度,又加深了对所结合的时政问题本质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初一年级的教材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时政教育可以把层出不穷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及新风新貌引入课堂。初二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法律常识。时政教育可以把一些守法、护法的先进事迹和一些典型案例引入课堂。初三年级教材是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时政教育主要是和基本国情、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一些素材引进课堂。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不断地丰富课堂形式

时政教育要善于组织,有计划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活动中,享受快乐,感受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时政知识介绍演讲。时事政策教育中,依据课文内容涉及许多时政知识。如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家乡的变化等等,经常进行时政知识介绍,并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大事,也增加了知识面。长此以往,丰富了学生信息量,学生受到教育。

开展要闻时政演讲。让学生上台演讲,这是一项锻炼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的极佳途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收集时政要闻。内容包括国内国际,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各个领域,也可讲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卡片,要求在内容相对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上台演讲,开展小组竞赛,教师要作演讲小结,肯定学生成绩,指出不足。经过长期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更重要是使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受到教育。办好时政小报。办好时政小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小报由学生自己选材、设计、剪辑、编排。收集时政材料,自己张贴成小报,在班级、学校交流,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自我教育。

创设时事专栏。利用班级墙报设立“时事专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周搜集时事新闻并张贴在墙报上,方便学生课间阅读和课外交流,举行时事辩论。结合课本内容,以时事为背景,对学生中存在争议的热点事件举行辩论会,寓教于趣,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认识,培养学生接受时政的能力。开展r事竞赛。教师将一定时期内的重大时政知识编制成多种形式的赛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时事知识竞赛,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平时学习,又会增强他们关心时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搞好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教师在组织中考复习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找准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既有利于消化时政热点,又有利于巩固课本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系统的时政知识梳理,指导学生掌握解决时政问题技巧,使学生认知能力在教学中有新的提高。

五、结语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加强初中生时事教育势在必行。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在教学总结中不断完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培养出一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和符合时展要求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杨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发展,2011(08).

[2]李军D.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05).

[3]修虹.信息技术教材现状分析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2).

初中演讲材料篇9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第一条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理想和信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除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外,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道德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

一、听

听,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若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爱国主义演讲。由学生或老师收集、精选感人的爱国故事,每天指派一名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代表,在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演讲爱国英雄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学习爱国英雄的崇高精神。

2.借助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诗文。教师从网上下载优美的诗文,在每周一节的美文欣赏课上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高尚的理想与信念。

二、说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运用调动学生“说”的手段。各种形式的演讲、辩论活动是学生自我抒发,获得爱国主义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途径一:演讲。可以由教师指定一些题目,如“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爱国英雄教育了我”等,由学生收集材料,做好演讲的准备。专门留出两节课时间,让学生代表走在讲台演讲,屈原、文天祥、这些古今英雄人物都是很好的演讲素材。在学生激情澎湃的演讲中,不仅演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全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得到升华。

途径二:辩论。如学了《木兰诗》一课后,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给出正、反论题,一个是“爱国英雄女子不如男”,另一个是“爱国英雄女子未必不如男”,交由两组学生进行辩论,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三、读

读,就是在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中有许多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或朗读,或默读,或分段读,或分角色读,在读中品析作品的内容,品味文中的感情,从而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读古代诗文,品爱国主义情怀。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文,有大量写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杰出科学成就的。阅读《核舟记》,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人精湛的技艺,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文,表现了一些不畏、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杰出人物。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可以让学生对唐雎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的精神加深认识,在崇敬与感动中陶冶情操。

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文还有许多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阅读《望天门山》(李白)、《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等,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

2.读现代诗文,品爱国主义情怀。初中教材中的《我爱这土地》可以让学生品味作者艾青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沉痛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愈强烈的深沉情感;《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赞扬了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法国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这些作品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

四、写

初中演讲材料篇10

关键词:皮影戏;表演游戏;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49-02

随着大班主题教学《我是中国人》的开展,我们引导孩子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皮影戏《猪八戒抢媳妇》观看中,孩子们对这种表演的形式产生极大兴趣。于是,顺应孩子兴趣,在班级开设皮影戏表演区。

由于该区是新开设的,孩子们缺乏表演经验,故我们将孩子们比较熟悉的绘本故事――《小蛇散步》作为切入点,引导其自主协商、自主分配角色、自主表演游戏。投放了手电筒、舞台架子和幕布、与《小蛇散步》相关的故事皮影人物、小蜜蜂、故事录音等新材料。操作中孩子们一方面表现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呈现出种种问题。

一、出现问题、分析原因

【问题一】录音能不能重放?

原因分析:游戏中,出场和表演在某些环节不能紧跟故事录音节奏的主要原因是:

1、并非每位参与表演的孩子都对故事情节了如指掌,尽管有的孩子很努力根据录音提示出场,但最终还是慢一拍。

2、故事角色相对过多,表演后台空间场地限制。

【问题二】为什么他们的身体总是把灯光遮住?

原因分析:游戏中小演员身体常被灯光照射到,导致皮影表演的观看效果受到影响。原因是:1、角色出场顺序挨得紧,空间受限制。2、缺乏一定表演技能和经验。

【问题三】爱移动的手电筒。

原因分析:对游戏中负责举手电筒的孩子。相对要求高,他不仅要有足够耐心和坚持性,而且需要对故事情节非常熟悉。多次表演后,他站地累了,难免有时会把手中电筒有所晃动。

二、策略导引、助推游戏

基于以上问题及分析,提出以下有效解决策略:

策略一:集体讨论、智慧共享

我们用视频拍摄方式对游戏记录,结束后,引导幼儿回放观看,师生共同发现、讨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讨论问题一:我们的表演跟不上录音。

改进措施:1、仔细听录音,快轮到自己表演时,提前准备。2、把桌子往外移,场地变大,避免人多拥挤现象。3、轮流讲故事,会讲的人先讲。4、对故事特别熟悉的人可选择一人演多个角色。

讨论问题二:身体挡住了灯光

改进措施:1、人不能离灯光太近,身体蹲下去。2、《小蛇散步》中,蚂蚁、蜗牛、老鼠这三个动物是先后出场的,出场时,讲故事的小朋友放慢速度讲,让角色依次出场,避免人多而挡住灯光。

讨论问题三:如何更好地固定手电筒

改进措施:1、做架子把手电筒固定。2、收集台灯代替手电。

策略二:调整材料、及时跟进

针对游戏中三个问题,结合讨论结果,在材料上作以下调整:

1、舞台场地、灯光设备的调整与支持

舞台场地的调整:(1)将放大幕布的桌子往外移。

(2)将区角搬移到午睡室,扩大场地。增一个舞台为三个。(3)专业定制并增添可以移动的舞台。

灯光设备的调整:(1)提供专门放灯的架子。(2)亲子共同收集可固定的灯,比如台灯。(3)最新添置了三个专业的舞台表演灯。

2、配乐材料多元化的调整与支持

(1)提供完整的《小蛇散步》故事录音,便于完全熟悉故事情节的孩子表演。(2)提供纯背景音乐的配乐,便于会讲《小蛇散步》故事的孩子使用。(3)只提供《小蛇散步》故事中角色的走路声音和说话声音。

3、对皮影操作材料的进一步完善。

(1)在皮影材料基础上,将故事中的小蛇、小老鼠等材料由原来的黑白色改成彩色。且可根自己的喜好来设计动物形象。(2)相互合作,有的画故事角色有的负责将画好的角色剪下来并用固体胶及时粘制好。过程中,鼓励孩子想象创编,如:张珂宁小朋友画了故事中没有的小猫、独角兽、青蛙等新角色。

策略三:技能提升,补充经验

1、听故事、讲故事。利用餐前开展《小蛇散步》故事会。鼓励孩子完整讲述,在此基础上改编。

2、讲和演的配合

两位老师示范,一个演一个讲,让孩子模仿学习。游戏前,提醒表演的小朋友根据讲故事小朋友的语速表演,讲故事的小朋友也尽可能根据不同同伴动作的快慢、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调整自己语速。

3、小技巧的手把手传授。如:轮到狮子出场时,可根据狮子的声音来演,如:咣咣咣,念三下,表演狮子小朋友就在小蛇背上慢慢踩三下。如:当故事中的小动物得到小蛇帮助说谢谢时,请一位小朋友同时将三个动物拿在手上一起演。

三、后续操作、初显成效

首先,材料的调整,让孩子们在后续表演游戏中更为自主。调整材料后,孩子们不再为表演跟不上配乐而烦恼。他们自主商量,会讲该故事的孩子主动提出讲故事,请大家根据他讲的故事语速来开展表演。舞台空间的扩大和移动舞台的增添,让之前表演中身体挡住灯光的现象得到缓解。游戏中出现了4-5人一个表演团队的现象,事先商量好一人讲故事,其他小朋友,每人负责演2-3个角色。灯具增添调整后,孩子们更多选择专业的舞台表演灯,这样,解决了举手电筒而疲劳的问题,并使表演氛围更接近真实的皮影戏现场。

其次,表演经验的进一步丰富,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更自主和更有创新意识。后续游戏中,孩子们通过讨论和模仿,收获了更多表演经验和小技能。为避免出场顺序混乱,他们根据情节发展,排好队伍,依次出场,后面出场的在椅子上休息,等轮到再排队。同时认为,小蛇是主要角色,讨论演小蛇的同伴一直在幕布后正中间,其他小动物出场时,方向对着小蛇的头出场,这样就看起来像对话。故事后面出场的大象、狮子、大灰狼因体重,演出时,除配声以外,还可配脚步声,让观看效果更形象。

随着《小蛇散步》皮影游戏表演的日益成熟,在后续讨论中,有所创新,将原材料再次改版,由黑色皮影材料改成彩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发展成自己来设计。以上是《小蛇散步》皮影戏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有效策略。在游戏中,孩子们收获了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体验了与同伴思维碰撞所带来的快乐;感受了创新、续编、表演故事带来的喜悦和成长。相信在接下去的游戏中,孩子们将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