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9 16:35:37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1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20*至20*年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省市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为依据,通过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的评选,立标建模,典型示范,引领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学校课程开发、建设、管理和实施的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地区间、学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及课程建设和实施能力,全面提高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新课程整体实施的实际水平为着眼点,既重视必要的文本资料和指标评分,更重视对办学实情的调查研究和对办学行为的质性评价。

(二)突出重点,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课改实际,评估指标突出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学生评价与教师培训”三个维度中的重点要素,以增强评估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严格标准,公正合理的原则。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施评价。其中未按要求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20*年新入学班级班额超出规定人数(小学45人,初中50人)、学校编班时未均衡编班(在年级中分快慢班、重点班、特色班,或未经市教育局批准设立所谓“实验班”)、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超过招生总人数15%的学校及未遵守全市统一要求的学生作息时间安排有违规违纪办学行为的均不能被评选为*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三、评价标准及办法

评价标准共分18项指标,总分为200分(具体评价标准见附表)。评价采用听课、实地考察、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

四、工作程序

(一)初评。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评选标准和要求组织初评。初评结束后,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四区根据初评结果,按辖区内小学(完小)总数的*%、初中总数的20%、其他县(市)区按照小学(完小)总数的5%、初中总数的*%(名额分配见附表2)于12月15日前向市教育局推荐“*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候选单位。

(二)复评。市教育局组织评估小组,12月中旬至20*年1月对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城区)五区推荐的初中学校进行复评验收;20*年2月至4月对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城区)五区推荐的小学和其他县(市)区推荐的初中、小学进行抽查验收。

(三)表彰奖励。市教育局将复评验收通过的学校在教育网站公示后,授予“*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同时对获得“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的初中学校在中考指标生分配上适当增加分配比例。年度市级评先评优工作将优先考虑课改先进学校。

(四)管理。评选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市教育局将对获得先进称号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向社会公示学校名单接受监督外,还将进行不定期抽检复查,对存在弄虚作假或违反课程改革要求行为的单位,一经查实即撤销其先进称号,充分发挥课改评估的正确导向作用。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2

一、切实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我支部一贯重视加强党员及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做到学习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且注重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实效。

1.政治学习常抓不懈。学校支部坚持抓好每两周一次全体教师的政治学习,学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学习心得交流会、教师论坛、师德演讲比赛等。

2.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我支部注重把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开展党员示范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

3.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努力打造“以人为本,关注教师发展”的研训文化。教研员基于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主题研训活动,讲座、课例、反思,带有”茶馆式”风格的研训文化已见雏形。同时,与基教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教学校长和主任做复习备考、质量分析报告。

二、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学习。

1.集中学习

由于进入4月以来,是我们中学研究部最紧张、最繁忙的季节。中考在即,中教部初三教研员在主任的带领下对全区13所学校进行二轮调研,并且准备各项考试的考务工作,每天调研两所学校。但我们仍能坚持集中学习,学习中首先进行引领学习,由主讲人领着学习,然后交流学习体会,剩余时间就集中个别学习。

2.个人学习

我们第一党支部更多的是利用业余时间党员进行个人学习,学习中做好笔记,每人完成了一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体会。

3.交流讨论

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后,第一党支部集中一次进行了学习交流,谈体会、谈心得、谈疑惑,最终形成两个研究问题,形成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三、部室主要工作

1.完善制度建设,走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之路。

(1)结合开学视导、集体调研和初三专项调研,重点指导基层学校落实“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和“初三教学工作”两个指导意见,这两个意见比较明晰、周全,简明实用,受到基层学校的欢迎。

(2)实施“两个标准”研究与学科分解工作,在开学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大连市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标准,开始了各学科教师能力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语文、数学、英语、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的两个标准已制定完毕,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待于下一步的细致修改完善。

2.丰富区域研训形式,开阔视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1)围绕本学期集体调研的主题“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行了菜单式调研形式,三轮调研,目的明确,努力做到按需指导,针对性指导,有效服务。

(2)开放研训活动,实施语文学科的区际联动教研活动。

(3)完成教学基本功竞赛的发动、组织、评奖和证书发放工作,教学基本功比赛较好地激发了教师的潜能,给教师提供了展示机会。

3.把握教学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区域教学引领的能力水平。

(1)六月份,中教部开展了科研课题和校本课程普查活动。初步统计,全区13所中学现主持或参与研究的科研课题三十余项,已经开设和准备开设的校本课程一百多门。

(2)逐步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进行过程性监测评价。

(3)(落实“牵手行动”,分管校长带队,和小教部一道“带教进岛”,走进中小学课堂,授课反思交流。

4.抓实初三工作,确保教学质量在全市的领先优势

初三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指导先行,专业引领,质量跟踪,过程跟进,针对服务。

1. 指导先行。与基教科联合下发《初三教学工作指导意见》,重点抓落实。指导各校制定各学科的初三教学工作计划。明确划分出初三教学工作的两个阶段:新授课阶段和总复习阶段,明确了阶段目标和任务。

2.专业引领。在对初三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三轮复习内容目标,指导了五大学科教师上了重要复习板块的复习打样课,集思广益,区域资源共享,共同改进复习策略方法,保证初三复习备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质量跟踪。区练习卷的命制,为初三学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练习机会,组织大连市的两次试测的部分和全部学科的全区集中评卷工作,保证了数据的相对准确和评卷的相对公平。对市一模做了及时有效的质量分析,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考纲和课标,弄清试题中的变与不变的内容,及时调整复习的侧重点,加大了对新题型的训练力度。

4. 过程跟进。对初三年级进行了三轮调研,关注教师的需求,每位教研员都对本学科薄弱教师进行跟踪听评课,反复指导。

5.针对服务。依据两次市试测的成绩统计分析,发现十三所学校的薄弱学科,教研员开展针对性的下校指导。重视学生的差异。

四、存在问题:

1. 教师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2. 校本研修质量和教师的执教能力仍然有待于提升。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3

一 重视复习的意义,明确复习的目的

进行总复习的意义有五:(1)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2)复杂问题简单化;(3)抽象知识形象化;(4)零散知识系统化;(5)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进行总复习的目的:复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重现,而是从更高层次和角度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所以,加强对复习教学的研究,能彻底改变简单罗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复习模式,使复习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二 合理规划复习进程,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初中化学课程安排仅一年,新授课结束后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安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一阶段: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检查并及时解决学生知识理解上的障碍,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将整个初中化学各知识点按结构和脉络融合形成体系,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复习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奧秘、化学实验与活动探究、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等。

复习要求:“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基础知识。“低”是指复习中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孤僻怪异的题目,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双基”知识。

注意事项:(1)用好课标、考试标准、教材(找准考点,落实基础);(2)合理使用资料,防止用资料代替教材,引导学生重视教材;(3)训练要适当,防止以做题、讲题代替复习;(4)问题引领课堂,重视情景创设,防止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第二阶段:进行专题复习,完善知识结构。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辨析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总结综合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内容:根据学生对新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自命知识专题,通常有气体制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质等专题。

复习要求:主要以专题讲解和专题训练为主,然后进行综合训练。

注意事项:(1)研究考题、缩小范围、找准专题、做好专题复习;(2)做好专题训练,精选、精练、精讲,切忌过多过滥,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要有针对性的训练;(3)要杜绝仍由教师独占课堂40分钟的做法,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练习、复习、小结、思考的时间。

第三阶段:进行模拟演练,中考仿真训练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学业考试的日益临近,主要精力应当放在消除弱点、弥补漏点、调整心理方面,把卸下学生心理包袱作为重要任务。

复习内容:中考仿真模拟训练、考前适应性训练。

注意事项:(1)进一步研究中考试题,对考试大纲中的样题示例进行分析,整理考试信息,更加明确中考试题的特点、结构、难易比例,知识考查的呈现方式;(2)提倡教师组卷(所选卷应题目典型、题型新颖,难度宜小,保证训练价值);(3)回归教材、加强记忆,加强考试技能技巧的训练。

三 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材上的题型,准确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试题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点衍生而来。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教材关,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样题,掌握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思路,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重视知识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4

以新课程改革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

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确保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争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加强基地的校本课程研究,用多种方式培养基地化学教师队伍,提升基地化学教研组的教研教学水平。

加强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实施、评价和教学技术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专项性的课题研究。

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做好20__年省初中化学竞赛和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组织工作。

充分利用“化学工作室”(原化学教师电脑沙龙)良好的基础条件,加强“使用先进教学媒体,利用丰富网上资源,优化化学教学过程”的专题研究,办好化学教师自己的网页。

具体工作分述如下:

一、新课程试验

1.新学期前,用专家讲学、研究课、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新一轮培训工作。

2.继续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

实施方面,继续加强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研究,总结一年来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绩,把教师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著。

评价方面,扩大“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过程记录研究”的研究队伍,加强化学学习的过程评价;做好今年《化学考试说明》的使用与研讨工作,搞好初中化学学习的终结评价,为今年化学课程改革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明年的课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成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组”,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活动,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4.2月底或3月初,组织化学教学研究人员等,参加省学会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4月份,对XXX市武进、金坛地区进行新课程调研。

二、常规工作

1.初三年级

(1)利用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终化学教学调查测试题,认真做好初三化学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开学初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分析。

(2)由初三年级“中心教研组”牵头,以“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研究组”为骨干,利用专题讲座、研究课、研讨会、“教研沙龙”研讨活动等形式,分“常见的酸碱盐”、“食品中的有机物”、“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复习”等若干专题,每月进行1~2次教研活动。力争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能落实到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2.高一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__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一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一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元素周期律”和“硫及其化合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3)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研究。进行1~2次研讨活动。

3.高二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__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二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二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有机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3)以“化学选修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为课题。进行2次专题研究活动。

4.高三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__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三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3月份,进行“20__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学习与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

(3)4月份,在省奔牛高中召开本学期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研讨会”,对“一模”做仔细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为第二轮复习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4)5月份,对“二模”进行专题研究。

(5)由高三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针对各个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开研究课2~3节。

三、课题研究

1.围绕初中新课程改革,在国家课标组的直接指导和华师大科研处的领导下,展开一个有系统、系列化、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网络。

2.在南师大的“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组的领导下,成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策略研究”子课题组,正式启动研究工作。

3.围绕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寻找研究课题,尽早组织研究队伍,展开专题研究。

4.开展“XXX市市中学青年化学教师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课题的调查研究,寻找较高层次的挂钩单位,正式启动研究课题。

四、学科竞赛

1.3~4月份,认真做好江苏省20__年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的组织参赛工作。

2.5月份前,认真做好20__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准备工作。5月份,做好20__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组织工作。

五、基地建设

1.加强学科基地化学组的教研力度,省常中、一中、三中、田中和新桥中学重点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近5年化学高考试题走向研究”。以加强教学研究为策略,课堂教学提效为重点议题,提高教学质量,争取高考好成绩。

2.XXX市一中、三中、田中、实验初中、十五中和新桥中学将与教研室一起,共同进行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研究。基地学校要通过研究,积累课改经验,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3.加强化学学科基地学校之间的交流,互相进行听课、座谈,交流理论学习体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六、师资培训

1.开学初,各年级以“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与评价”和“本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为重点,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活动。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5

1、调研工作

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总结推广经验。本学期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于3、4、5月期间开展1次集中调研活动,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以及高中课改样本校。适时开展对课改教研工作的调研。本学期继续选择部分区县与市教研室联合进行教学、教研指导活动。使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将于3月、4月进行两次调研活动,初中3月将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高中将于4月下旬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 调研紧紧围绕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和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全力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初中教学评价研究,继续小学课程改革专题研究、总结、推广工作。协助本室与北辰区教研室共同指导普育小学的美术教学指导工作。

2、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做好本市小学、初中、高中的暑假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本着把培训工作融入教研工作中的思路将举办一些培训研讨会,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大力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

3、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经验推动高中模块开设工作

认真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的经验,结合本市高中学段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情况,重点解决教学评价和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举办一次小学“一节好课的标准”研究的讨论活动;举办一次初中课改课堂评价的研究活动;将于2012年5月下旬在区县举办一次高中课改模块教学研讨活动。协助大港区搞好本学期4月份举办的“大港区小学六年课改总结活动”。本学期计划举办两场市级小学美术学科高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本学期计划举办一次市级小学美术学科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并做好推广工作。

4、加强学科德育的研究与指导

学习研制美术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学科德育。

5、研制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积极进行小学、初中学段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修订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适时下发。

二、课改专题的研究工作

6、作好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专题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两次全市课程资源开发专题研讨交流活动。

7、做好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天津子课题的总结推广工作。

8、作好区县小学、初中学科专题及综合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

9、作好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与阶段性总结工作和结题准备活动。

三、做好美术学科教研、服务、指导工作

11、继续学习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法规》,推进各区县的学习和贯彻。全面落实我市《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的各项具体目标和要求,并将其列入学科日常教研工作。

13、认真研究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校本教研形式,带动美术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形成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校本教研模式。

四、做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与指导工作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坚持作好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工作。结合小学、初中、高中课程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开展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创新研究活动。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的教学案例,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努力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2012年4月编写完成高中美术教学案例集。

五、中小学双优课评比工作

认真作好中小学双优课的评比准备工作,作好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内容。

六、研信息化建设

14、加强学科主页的建设,不断完善调整学科主页的内容。充分发挥OA网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中的作用。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6

一、充分体现了人文性的理念

对于以往的政治课,人们过于强调它的政治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众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性”和“渗透性”教育。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就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相信它也会更受初中生的欢迎。

二、加大了德育教育的力度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例如新课程标准在“成长中的我”板块新增了下列内容:(1)体会青春期的美好;(2)克服厌学情绪、培养正确的成就动机;(3)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等。

三、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新课程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总目标,以初中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求,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大内容板块综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正是以这三个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重要关系为逻辑线索,来组织安排课程内容的,力求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生活,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认为要把新课标落到实处,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目前的政治课要求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新事物之中,从而使学生达到有所发现以及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教学环境。这类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自由散漫、任意为之,而是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精心组织,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创设出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是以学生为主体,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将理论知识在教学情境中内化为实际的知识,将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发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魅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政治课教学应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那么我们教师上课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努力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科学思维、学会整理知识,鼓励和培养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先进文化熏陶学生,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学生们才会拥有一定能力、养成一定素质。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获取知识、怎样对待知识。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例如在学习九年级《民族精神耀中华》时我采用了两则新闻进行教学。

新闻一:北京时间2012年7月29日,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中国选手吴敏霞/何姿优势明显,她们以总成绩346.20分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拿到的第六枚金牌是梦之队本届比赛拿到的首枚金牌。值得一提的是,吴敏霞也成为中国首位三连冠得主,这也是中国队在奥运会该项目的三连冠。

新闻二:体坛网讯2012年 8月1日伦敦奥运会进入到第五个比赛日,总共将决出18块金牌。中国军团目前已经确保了乒乓球女单金牌的到手,在男子单人三米板、女子25米手枪速射、女子200米蝶泳等项目上也是具备了冲击金牌的实力,今日有望再获五金。

1.听了这两则激动人心的新闻你有何感想?

2.中国奥运健儿之所以能这样拼搏的灵魂支柱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我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把握社会热点、社会焦点,并找出它们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更容易走近社会,了解社会,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积极为社会分忧,为社会奉献。当然,教师也能够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活力、魅力无限。

(三)开展有效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7

关键词:初三化学;有效共识;教学设计;课堂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5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自2007年开始,在毛东海副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开展了课堂“有效教学”的校本研修活动。通过5年努力,化学教研组形成了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四点共识”(下称“有效共识”),对课堂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研究成果荣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四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我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始终热衷于本课题活动,并积极用“四点共识”指导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本文结合初三化学教学,谈谈笔者对“四点共识”的理解和做法。

一、初三化学适合运用“有效共识”指导课堂实践

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四点共识”:目标恰当,形成合力;线索清晰,结构合理;抓住问题,突出重点;体现环节,精炼方法[1]。运用“四点共识”指导初三化学课堂,需要强调以下几点认识。

1. 教学目标,异中有同

“目标恰当,形成合力”,是对于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如何做到“恰当”两字,关键是要准确定位目标。无论是初中化学还是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都是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从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个领域,学生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三者的需要出发,整合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展开。因为是相同学科,所以教学目标在设计的要求上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都会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由于初三、高中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学设计在内容和要求上又存在差异,例如氧化剂、还原剂这个知识点,学习水平上,初中只要求达到A(即:知道、初步学会的程度),而高中则要达到B(即:理解、学会的程度);学习内容上,初中只要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剂、还原剂;而高中则要根据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2. 教学方法,强化引导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初高中化学课堂可使用的教学方法类型基本相同,但各有侧重。初高中的学生在认知基础、思维深度、灵活度及知识储量上都存在差异,初中教学方法更侧重于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师需要通过叙述、描述、推论、实验等传递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在整个过程中非常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流程也要求更具体、细致。而高中教学方法,则可以更多运用探究法、发现法等自主学习方法,因为高中学生已经建立了基本的知识基础和自主意识,形成了相对高级的探究能力。

3. 问题设计,浅显明了

有效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对落实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的问题。无论在初中化学课堂还是高中,要保证一堂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必须保证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因此“抓住问题,突出重点”这点有效共识同样适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只是需要注意,相对于高中学生,初三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设计的问题要更加突出“表述简单、浅显明了,结构合理、指向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并抓住重点,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坡度性,要逐步增加难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探究解决问题的效果。

4. 线索结构,突出感性

有效教学的“四点共识”中指出,“线索清晰、结构合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一堂课的推进,需要线索的引领,而结构是线索的展开,有了清晰的线索、合理的结构才能保证一堂课有效地达成目标。初中化学的教学设计,同样需要设计线索和结构,但具体实践时需要关注初三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设计线索时要更倾向于感性和生动。例如,同样上“物质的性质”,高中教学提炼的线索一般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层层递进的教学发展关系;而初中更适合“用途——性质——用途”这样的线索,一方面以使用价值为学习导向,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同时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内涵,使学生感悟化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科学发展观。

5. 环节方法,重在体验

合理的环节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洁和高效;方法的总结能帮助学生从感受方法到运用方法的飞跃。因此“体现环节,精炼方法”这一点共识,同样适合运用于初中化学的教学设计。针对初中学生,在设计环节方法时,要更注意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增加操作性,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设计的环节要尽量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抓住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果。

二、“过氧化氢制氧气”一课中运用“有效共识”的研究实践

1. 目标系统的设计

“气体的制备”这一块内容,《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为B级,其中有关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学习要求是:能理解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实验条件来选用不同的实验装置。在设计《过氧化氢制氧气》一课教学目标时,需要谨遵课程标准,深研教材,立足学生基础,定位重点目标,并努力形成目标之间的合力关系。

(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原理;②学会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③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比较,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原理的探究,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探讨中,初步具有选择、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对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探究中,感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知识与技能是重点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合力情况可用下图表示(直线箭头表示“支持”,虚线箭头表示“影响”):

2. 线索结构的设计

“过氧化氢制氧气”一课中有两条线索。其一是内容线索:由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四部分组成。其二是方法线索,这堂课是实验室制氧气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是“氯酸钾制氧气”),可以通过“比较两套制氧装置的不同特点”,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针对“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感悟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两条线索纵向运行,并进深入,构成这节课的纵向结构。

“纵向结构”由四个“核心问题”构成, 从四个“核心问题”中再设计“相关问题”,从而形成课堂的“横向结构”。

3. 有效问题的设计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这堂课设计了四个核心问题:过氧化氢能否用于实验室制氧?如何确定过氧化氢制氧的发生装置?如何确定过氧化氢制氧的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依据是什么?这几个核心问题设计时,不仅考虑到“有效问题”设计的五个特点:内容上突出教学重点,布局上优化教学结构,预案上体现思维探究,策略上引导自主成功,总结上提炼思想方法;而且还考虑了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及认知能力。例如,第一个核心问题,教师给出相关知识信息,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这样不仅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且训练了学生加工信息的能力;再如第二个核心问题,没有采用“过氧化氢制氧的发生装置是怎样的?”这样的提问方式,而是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提问“过氧化氢制氧的发生装置与氯酸钾制氧装置是否相同”,问题的落脚点更加细化、明了,不仅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提出问题更有效,而且融入了一种方法内涵,从而增值了课堂效益。

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在“核心问题”的下面,又设计了若干“相关问题”,不仅形成课堂合理的“横向结构”,而且起到分散难点、激发思维、有序探究、逐个击破的教学效果。针对“核心问题1”设计了2个“相关问题”:“制备过氧化氢需要什么条件?过氧化氢制氧的反应原理是什么?”;针对“核心问题2”设计了3个“相关问题”:“过氧化氢制氧的发生装置与氯酸钾制氧的发生装置是否相同?过氧化氢制氧的发生装置需要哪些实验仪器?组装发生装置时需注意哪些问题?”;针对“核心问题3”设计了2个“相关问题”:“过氧化氢制氧的收集装置与氯酸钾制氧的收集装置是否相同?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核心问题4”无需设置“相关问题”。

4. 环节方法的设计

本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难点,需要通过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发生装置,引导学生寻找装置的异同点,并探究得出“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共同决定”的结论。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并强化记忆方法。整堂课采用“引导—探究”主体教学环节:

其中对“点拨/探究”环节的的点拨作如下的细化:“问题1过氧化氢能否用于实验室制氧?”设计“提供信息讨论演示实验总结”的教学环节;“问题2过氧化氢制氧的发生装置能否选择氯酸钾制氧的这套?”设计“讨论归纳实验板书”的教学环节;“问题3过氧化氢制氧的收集装置与氯酸钾制氧的收集装置是否相同?”设计“讨论归纳板书”的教学环节;“问题4如何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制取装置?”设计“分析归纳小结”的教学环节。

初三学生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时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足,所以在设计环节时充分注意这点,每个环节都借助实验、装置、ppt等手段,先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再逐步上升到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为学生分析问题创设基础。

三、 运用“有效共识”指导初三化学课堂的几点体会

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让学生不仅在40分钟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同时感悟化学的思想和方法,即准确地完成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坚信,“有效共识”不仅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同样适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对此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为“有效共识”在初三化学课堂的进一步应用积累更多的经验。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8

关键词:初三化学 学习策略 策略训练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93

本文对江阴市某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初三化学(人教版)课程中流行性策略训练的实验探究,为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江阴市某实验中学初中三年级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1.2 研究工具

针对学习策略包含的内容,本研究采用的量表包括实验前、中、后三个方面。实验前包括计划性和准备性两个维度;实验中包括意识性、执行性和方法性三个维度;实验后包含总结性、反馈性和补救性三个维度。其中方法性又包括一般方法、听课方法、预习方法、练习方法以及复习方法等五个亚维度。因此,本量表包括三方面,八个大维度,十二个小维度,并且用SPSS8.0进行全部数据的统计处理,具有高信度、高效度等的优点。

1.3 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法是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又分为准实验法和对比实验法。

2 具体研究过程

2.1 理论模型

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及初三化学的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实验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设计,采用自评和他评共用的方式,达到促使学生主动运用相关学习策略的实验目的。

2.2 实验中的变量

本实验中的变量包含因变量和自变量两种,其中因变量是本实验研究对象的化学成绩,自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学习策略训练。

2.3 实验过程

首先,以一个真实实际的化学实验入手,要求研究对象写出解决本实验问题的具体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设计可以看出学生实验设计的意识以及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要指导研究对象备课,并进行教学自评和互评,有利于促进学生建立既稳定又有效的实验策略。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反省的经验交流,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交流找出自己实验中异常现象及错误实验操作的原因,在反省和再修改的基础上写出正确的实验问题解决方案。

3 实验结果

3.1 学习策略的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在准备性、听课方法和预习方法这三个维度上,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其他维度实验组的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

3.2 多元回归分析

选取本次研究中学生们的化学实验成绩为因变量,学习策略的各维度为自变量,展开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学习策略的各维度特别是计划性、执行性、方法性、反馈性和总结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水平明显较高。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学习策略各维度对学生成绩的标准回归系数(β)和t检验分析结果

4 讨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学习策略具有很强的可训练性,通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对学生进行流行性策略训练,就能够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计划性明显增强,实验意识性也更明确,并且能够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化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验之后实验组的学生比对照组的学生更加懂得自我反思和经验总结,说明实验组的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策略性。本次研究采用回归分析法,通过回归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策略对学生成绩的重要作用,说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策略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

5 总结

本次初三化学(人教版)课程中流行性策略训练的实验探究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更加明确流行性策略训练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可以从教与学的方式改革着手,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包括计划能力、准备能力、调控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等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龚少英.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3,(1).

[2]梁笑桃.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2010,(10).

[3]陈灵志.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3).

[4]韩勇.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研究”[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9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价值

新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1]于2003年颁布后,全国范围内的高中新课程开发、实验准备和教师培训工作迅速展开。由于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相当新颖,加之它是高中新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结构、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的选用和创新、以及新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所以新课程开发者和广大高中校长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将2002年颁布实施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2]与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文献比较分析,从“形式”“内容”和“价值”三个层次来探讨和阐释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创新特点,同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一、形式结构的变化与分析

认真阅读、仔细领会上述两份课程文件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形式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层次更加分明”“用词更加准确”和“表述更加简洁”等。

(一)层次分明

在培养目标的形式表达上,出现了从“两个”层次到“三个”层次的演变。在现行的高中课程计划里,目标体系分为“总目标或课程目的”与“具体目标”两个层次;而在高中新课程方案中,目标体系被发展为“总目标或课程目的”、“具体目标”与“目标实现条件”三个层次。这样的新形式结构,使得“培养目标”的抽象性与具体化的结合更加深入。与“总目标或课程目的”和“具体目标”相联系的“目标实现条件”的阐述,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的具体条件出发去把握和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从新“课程培养目标”体系中,“目标实现条件”包括了“内容”“结构”“实施环境”“评价体系”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我们课程研制者、课本编制者、教学材料开发者、高中校长和教师以及教育行政工作者,从自己的工作职能出发,就能分别从五个条件中突出“一个”或“两个”条件并协调好与其他条件的关系,去开展工作,从而更有效地去实现培养目标。

(二)用词准确

现代教育与课程目标本质观,把“目标”看成和规定为“预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这就要求课程目标体系在语词选择上要使用以“学生”为主语的动词来加以描述。现行的高中课程计划是1996年颁布后经多次修订发展而来的,这个修订过程使得课程培养目标的表达越来越准确了。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3],在培养目标表述上,使用的主要是置学生于“被动的对象”地位的两个单一的动词,即“培养”和“使学生”;即使在涉及以学生为“主语”的句子中,也只使用了抽象、单调和高要求的“热爱”“具有”“树立”和“掌握”四个动词。而在高中新课程方案里,培养目标的表述,首先转换立场,不再使用置学生于“被动的对象”地位的动词,即使在表述“学生对象”的地方和层次,也是使用“学生为主语或目的”的动词和语态。如“为学生……奠定基础”“拓展”“引导”“提高学生的……”以及“为学生……提供保障”等。而在“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条件”的表述中,根据不同内容、性质和层面,使用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和操作多样化和多层次要求的比较丰富的动词,计有“初步形成”“形成”“维护”“自觉维护”“热爱”“继承”“弘扬”“初步具有”“具有”“遵守”“自觉行使”“履行”“为……负责”“掌握”“学会”“形成”“正确认识”“尊重”“理解”“精选”“增强”“适应”“构建”“创设”“建立”“改进”“实行”“建立”“为学校……提供保障”等。

(三)表述简洁

培养目标的功能决定了其表述既要简洁又要明确,在具体研制和行文中,往往会出现两种问题:要么“简洁了却过于抽象概括而欠具体明确”,要么“具体明确了却过于烦琐复杂而欠简洁”。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在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上都有进展,表现出了简洁明确的特点。在“总目标”的表述上,现行的文件使用了140个字,内容与“具体目标”的内容有重复;而高中新课程方案只用了57个字,内容也不再与“具体目标”的内容重复。在“具体目标”的表述上,高中新课程方案采取了从“观念”“思想政治”“法制公德”“智力”“身体健康”到“群体关系”等简洁而清晰的线索。在“实现目标的条件”上,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表述建立起了“基础与内容”“需要与结构”“实施与环境”“发展与评价”以及“赋权与管理”等简洁而明确的内容框架。

课程培养目标有不同的形式结构,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初步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和“表述简洁”的形式结构,这是非常可喜的进步。

二、基本内容的变化与分析

课程培养目标的形式结构,是与基本内容相联系的。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形式结构上,而且表现在基本内容上。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比较之下丰富了内涵,强化了基础教育目标的整体性,突出了高中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一)丰富了内涵

在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内涵更加丰富了。这主要表现在:(1)增加了一个内容层面。在现行课程培养目标有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面内容的基础上,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实现目标的条件”第三层面的内容。(2)创新出了“为终身发展奠基”的新内容。在对现行目标体系的总目标层面内容进行精简的同时,新课程培养目标增加了“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新内容。(3)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内涵创新和丰富,在“具体目标”层面表现尤为突出。除了在每个方面都在现行目标基础上有深化和有更新外,还有两点突破性的创新:一是将现行课程培养目标中包含在第一方面“思想政治”里的“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出来,单独列为第一方面的内容;二是首次增加了“群体关系”的内容领域,具体创新出了“认识和把握”“自我、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团队、自己与文化、自己与世界”等关系的学习要求。

(二)强化了基础教育目标的整体性

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根据高中教育普及并与小学和初中教育相融合的趋势,强化了基础教育目标的整体性。主要表现有:(1)将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纳入整个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增加了“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明确规定。(2)将“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出来列为具体目标的第一条,确定其作为高中教育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的具体目标的“纲”。

(三)突出了与生活的联系

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除继承了与政治生活相联系的传统外,突出强调了与整个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主要表现在:(1)突出了与精神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突出了与“学习型”社区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学习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应用与掌握。(3)突出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4)突出了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了“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而且在结构上形成从具体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区生活到日常生活,再到整个社会生活的秩序,突出体现了“从个别到整体”的动态社会性学习的基本规律。

三、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分析

深入分析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形式结构,认真阅读和细心领会其基本内容,不难发现高中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一个比较大的“转向”,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从“对立片面”走向“发展为本”。对这一“转向”,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从“静态割裂对立”走向“动态整合统一”

从空间结构的共时态维度看,课程价值总是表现为各个层面的相互区别的各种具体价值。长期以来,不少人总是静止地将课程的各种具体价值分离割裂,价值取向处于“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人们开始从动态发展角度重新认识和把握课程价值,将丰富的课程价值看成是“动态统一体”,开始建构起了“整合统一”的课程价值观,并渗透到高中新课程的开发建构过程中。

过去,人们习惯于仅仅从静止的角度将课程价值分割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又称为“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并将它们对立起来,导致流行的课程价值取向要么是“社会本位”,要么是“个人本位”。有人继而又进一步绝对地将“社会价值”分割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劳动价值”“科技价值”“宗教价值”“文化价值”等;将“个人价值”分割为“道德价值”“智力价值”“体质价值”“审美价值”等,其中还将“智力价值”分解为“知识价值”“技能价值”和“能力价值”等,导致流行的课程价值取向处于“政治本位”“经济本位”“德育为首”“智育第一”或“审美本位”等的复杂矛盾对立之中。这就使得人们的课程价值取向长期以来始终处于“静态割裂对立”状态,要么是“政治本位”,要么是“功利本位”,要么是“知识本位”,要么就是“德育本位”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价值理论得到了发展和传播,课程的“价值命题”和人们的课程价值观念开始转变。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看,课程价值始终处于变化过程之中,各个层面的各种价值,在课程变化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始终处于“互动、互补、互促”的整合状态,统一于人的学习发展过程之中。这可以称为“辩证整合的课程价值观”,它的基本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整合,强调个人需要。(2)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相整合,强调个体需要。(3)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需要相整合,解决课程的社会价值的割裂。有两个层次:①政治、经济与科技、人文价值相整合,强调文化、科技需要;②各种社会价值整合为整体性社会价值。(4)个体身心需要相整合,解决课程的个体价值的割裂。也有两个层次:①身体、认知、情感、欲望之间价值相整合,强调身体、情感与欲望需要。②各种个别性个体价值整合为整体性个体价值。(5)人文与科学相整合。(6)公平与效益相整合。(7)普及与提高相整合。(8)阶段与终身相整合。高中新课程方案里的培养目标,已经渗透了这种“辩证整合的课程价值观”,表现出了课程价值取向的“动态整合统一”的走势。

(二)从“结果”取向走向“过程与结果”整合取向

从时间结构的历时态维度看,课程价值总是体现在课程的“过程”与“结果”之中,也就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上和学习成绩上。过去,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高考”的强大压力,导致高中课程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是以追求“成绩”为标志的“结果”取向;而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则在重视教育结果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学习过程的价值,价值观的进步开始走向“过程与结果”整合取向。

长期以来,人们对“结果”和“成绩”的重视,在高中和大学规模较小的限定下,占支配地位的课程价值观,就演变定格为“结果”定向或“成绩”定向。这在1996年颁布实施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稿里都还有突出表现:在全部文字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面,几乎全部使用的都是“结果”描述的动词。这既是高中课程普遍搞题海战术、授受教学、成绩唯一的集中表现,也是其原因之一。当然,后来逐步开始变化了,在随后几年的修改稿中,这种倾向逐步得到了纠正。到2002年定稿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其中已经开始使用“形成”“学习”“养成”等“过程”描述和规定的动词,使得价值定向孕育起了“过程”取向的萌芽。

正是在已有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背景下,随着高中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观念的发展和确立,使得教育和学习演变成了当代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高中课程价值的“视阈”就不再仅仅是“考大学的成绩”了,也就不仅仅是高中教育的“结果”了,而是人的“终身发展”和在高中期间的“学习过程”了。于是,在“结果”或“成绩”定向传统基础上,对“发展”和“过程”的重视,就引领着高中新课程价值孕育出了“结果与过程”整合取向。在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体系里,一方面“总目标”将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目标”的各个层面均把对“结果”的描述和规定与对“学习过程”的描述和规定结合在一起,并且在“目标实现条件”里,突出强化了“学生经验”“个性的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环境”“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以及“学生有效选择课程”等。

(三)初步建构起了“发展为本”价值体系

以共时态的“动态整合统一”价值观和历时态的“过程与结果”整合价值取向为立足点,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开始建构起了“发展为本”价值体系。这是课程改革的“价值超越性”的必然结果。如果还仅仅停留在“共时态”层面,即使在观念上树立起了课程价值的“动态整合统一”理念,但是在操作中也会由于缺少一个价值落脚点,而自觉不自觉地走向片面强化,重蹈“静止割裂对立”的覆辙。如果还仅仅停留在“历时态”层面,即使高呼“结果与过程”整合统一的口号,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把握不住价值活动的总方向,要么“为过程而重过程”,搞花架子而出现“结果”不佳,从而被否定,被迫返回“结果”定向的旧路;要么“形过程而实结果”,继续所谓的“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课堂上抓应试教育、课堂外搞素质教育”,使“结果本位”被进一步强化而走向极端!正是基于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新问题的分析和预料,在当代社会文化走向“发展价值观”的背景下,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初步建构起了“学生发展为本”价值体系。

1.“发展为本”的基本涵义。就高中教育课程而言,“发展为本”就是以满足学习者个人的发展需要为基本取向,通过满足和开发社会、学科和生态等发展需要,按照学习和教育心理的基本规律来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一体化的学习活动,使所有学生在初中学习基础上实现自由、主动和全面的发展,获得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世界事物价值取向的一致性;而我们知道,无论社会也好,学科也好,生态也好,实际上都是以个人为主体建构发展起来的。所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也就统一在个人的终身发展上了。在高中教育领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生态发展的需要,也就统一到了学习者个体的持续发展上了,具体来说,就是统一于学习者在初中发展基础上,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发展,为以后直接或间接、立即或稍后继续进入高等教育获得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显然,高中新课程的“发展为本”价值取向,既具有现实必要性,又具有历史合理性。

2.高中新课程的“发展为本”价值体系。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发展为本”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文件的研制中得到贯彻落实,并具体化到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结构和内容之中,初步建构起了高中课程的“发展为本”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现将其分析和阐释如下。

(1)“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取向。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培养目标的突破,是鲜明地确立了“人的终身发展”的价值取向。其具体的含义为,在突出和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价值和“面向大众”的价值基础上,使之统一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价值上,进而去整合各个维度和层面的具体目标价值。

(2)“终身教育”的价值一体化。教育历来分阶段,目前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仍然相对独立,由于传统的惯性作用,使得高中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操作层面解决问题。高中新课程顺应这样的客观要求,将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纳入到贯穿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一体化的框架里,明确规定“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表现出了“终身教育”的价值一体化追求,并进一步具体化到“具体目标”层面和“目标实现的条件”层面的内容规定和阐述之中。

(3)“立体动态统一”的价值结构。高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目标体系层面,初步形成了“立体动态统一”的价值结构。从“价值序列结构”看,超越了过去和现行课程的“政治首位”的价值序列,从融人、社会与知识为一体和具有统摄作用的“价值观念”的初步形成开始,顺序具体化到“社会”价值、“个人社会化”价值、“智育”价值、“体育与生活”价值,最后落脚于“生态”价值,而个人发展的价值则贯穿于“观念、精神、社会角色、智力、身体、生态”等方面的价值之中。

从“价值体组成结构”看,在涵盖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智力”和“个人与身体生活”等关系价值的基础上,又突出了具有动态整合性的“内在于心”的观念价值和“外在于世”的生态价值。

而从“亚价值组成结构”看,却都显著表现出了“立体动态统一”的整合特征。比如:在“观念”亚价值里,“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述和规定,就生成了以“人”为核心的“由表及里”的价值整合序列和结构。在“社会”亚价值里,从“政治”“国家”“民族”到“文化”,也形成了“社会”的整合价值序列和结构。在“个人社会化”亚价值里,从“法律”“公德”“社会正义”“公民权利义务”到“行为责任”,形成了“由社会到个人再到社会”的“个人社会化”的动态一体化价值结构。在“智育”亚价值里,从“学习性向”开始,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信息能力”再到“文化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表现出试图整合内在的“个人心理发展”与外在的“知识文化学习”的努力。在“体育与生活”亚价值里,从“强健体魄”和“顽强意志”开始,到“健康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再到“独立生活”“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显示出试图建构整合的“基于健康体质的幸福生活”的价值序列和结构。在“生态”亚价值里,从“正确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到“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再到“理解文化多样性”和“初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建构起了以“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群体、与文化、与世界”的多层次关系为丰富内涵的“生态”价值整合序列和结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高中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形式、内容和价值在变化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相当严重的问题,主要有:(1)道德发展被忽视。在整个目标内容中,连“道德”、“品德”两个词都没有,只有一个“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表述直接与“道德教育”有关,这显然是与国内外的教育传统和加强道德教育的发展形势相背的。(2)知识学习被弱化。在整个课程培养目标内容中,丰富了“技能”“能力”“经验”“实践”和“生活”教育内容,却只在“智育”条目里写了一句“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在其他五大条目中没有“知识教育”的内容,令人遗憾的是,“知识学习”被弱化了!(3)心理健康被悬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急需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这在现行高中课程计划中都有突出的体现。而在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中,却没有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这些是我们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三化学课程标准总结篇10

天津市初高中使用的都是人教版课本。但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不知道学生在初中都学习了哪些内容,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特别是对课改后的课本不是很了解,不清楚初中的教学情况和高一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环节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对全区初三和高一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们普遍认为,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学习后,由于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高中课本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进度快,容量大,难度深,不可能像初中教学那样通过反复练习、反复强调来排异解难。此外,许多从高三回到高一任教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增加很多高考知识和例题,而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不容易跟上节奏。

另一方面,对学生访谈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高一学生认为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依赖性大,习惯于被动接受的方式,主动分析、理解较少,一旦遇到困难,就动摇了学习的信心。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和课容量上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些高一的学生因不能及时改变学习习惯和调整学习方法,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都有困难,更不可能及时预习、复习、总结,影响了学习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初高中化学学习衔接处出现问题的学生中,在有不少是初中时化学学习的佼佼者,他们在进入高一化学学习时却落伍了,失去了学好化学的信心。这种高一学生学习化学时出现的严重滑坡和分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实现初高中化学有效衔接,我区多所学校进行了校本实践与探索。不少完中校分别对初三和高一化学教学提出教学衔接的目标,要求初中化学教学主动考虑衔接问题,不以初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作为学习标准,同时加强高中所需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很多学校在高一年级采取各种方式开设“衔接教学”课,有的在新生录取后开学初集中补课,有的在高一先划出一定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也有的采取“用到什么,复习补充什么”的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复习补充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些校本实践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学生在高一学习的适应性。

二、初高中化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识层次等因素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课程有着不同的培养目的和标准,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要求学生拥有作为一名未来社会公民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也不一样,需要对初高中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衔接。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模块中,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高中的课程标准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初中只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没有明确提出反应快慢问题,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的出现,也没有明确指出可逆反应问题。

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化学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课本着重于从感性认识总结归纳理性认识去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而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课本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分析及衔接策略

从教学内容上,初中化学内容以感性认识、记忆知识为主,内容较简单,而高中化学内容较多,且理性知识较复杂,知识向着系统化、理性化靠近,知识容量和思维难度远远高于初中。如,高一学生普遍认为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只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初中课本未涉及,学生不能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初三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应该让学生形成“氧化还原是一个整体”的印象,对课本加以整合,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让学生明白应该从反应物中判断。而高一教师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复习原子结构知识,补充化合价的概念,增加化合价的练习,讲清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关系,从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反应来讲,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顺利完成初高中学习的过渡。

在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课本内容的衔接,又要关注学生认知心理的衔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转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上来。教师在教学设计(方法的选定、过程的安排、媒体的选用)和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衔接优化,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教师应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熟悉初高中课本对学生能力及其化学知识的要求,注重对衔接点的认知和优化,注重学生化学学科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区域教研策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优化,以文献研究、联合教研和同课异构教研为实施策略,引导教师提高衔接意识,熟悉初高中课本的体系和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有的放矢,既要根据课本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基于初高中化学衔接点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导教师对初高中化学衔接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组织全区初三和高一年级教师对初高中课本全部知识点进行衔接梳理与总结,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对初高中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及分析,对典型衔接点进行主题教学分析与设计,总结提炼在衔接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对初高中教师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如元素周期表教学单元有关元素符号的识记问题,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需要根据原子序数推断具体元素,或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这些都需要学生熟知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但九年级课标中没有相关的要求。有些高一学生因为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存在问题造成后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困难。建议初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识记的方法指导,高中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初中相关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化学本质规律的认识,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二)引导初高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初高中化学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梳理总结初高中化学课程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初高中化学学习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学习方法。如分类法,初中提及了物质分类的方法,高中化学还将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物质,引导学生把众多物质分成不同的种类,直接研究一类物质具有的性质,而不需要逐一研究物质的性质,这为研究物质性质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概念的核心词,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本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学习的规律性,顺利度过初高中衔接的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