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4 07:36:26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1

关键词: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心血管内科

近年来,随着入侵性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得应用该技术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医院感染率不断上升[2]。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内科的医院感染,现对我院近期发生医院感染的51例心血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人员均为2013年1月~9月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患者。年龄34~73 岁,平均年龄为(41.6±6.8)岁。5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接近2.5:1,即男37例,女14例。其中,住院时间3d~147d,平均疗程为34d。

1.2分析方法及诊断标准 系统查阅51例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病历、过往病史、检验报告、以及影像记录等资料,通过回归分析法,统计患者的慢性基础疾病、心脏功能、呼吸道过往疾病以及对侵入性操作的反应等。掌握感染部位及感染与相关预防抗菌药物的联系。

对患者的病情诊断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1]。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以上临床疗效记录进行处理,应用t检验,资料录入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检验运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感染部位 本次回归研究所有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病源的最多共计31例(包括上呼吸道感染9例,下呼吸道感染22例)占总病例的60.8%,胃肠道感染的有6例,占总病例的11.8%;皮肤感染5例,约占10%;泌尿生殖道及其他感染分别为7例、2例,各占总病患的13.7%、3.7%。

2.2医院感染的有关危险因素 心血管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现在普遍认为患者年龄偏高、心力衰竭、预防抗菌药物、入侵性操作、抑酸药物的应用以及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慢性病症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入侵性技术和抗菌、抑酸药物的广泛应用,心血管医院感染的患者持续增多,这也是制约心血管内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进一步了解掌握其医院感染的发病机理以及预防治疗方法。

从上述回顾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感染是心内科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约占总病例的60.8%。其感染导致人体肺部机能受损,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等症。而人体心力衰竭往往就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会由于供血量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因此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同时,入侵性操作又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又一重要因素。在此操作过程中,细菌极易入侵并在插管周围的黏膜液中迅速繁殖,因此导致呼吸道感染[3]。而呼吸道感染又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治疗。

根据以上数据,泌尿道感染以及胃肠道感染分别占总感染患者第2、3位,这是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会服用导致前列腺肥大、窦房结功能下降的药品阿托品等,该药品会导致平滑肌松弛进而会使患者出现尿潴留现象,而尿潴留又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源。胃肠道感染往往是由于胃粘膜受损引起的。导致胃粘膜受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心力衰竭引起的胃肠水肿、血流不畅以及长期服用抑酸药物等均是导致胃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2]。

最后,心内科医院感染的特殊病例,往往是由于多处感染以及相关病变引起的,上述研究对象中的2例患者均是由于2各部位感染引起的严重医院感染。因其多变特殊性,因此合并感染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冯云,朱恒青,谢绍峰.心血管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2.22(21):4315-4316.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2

关键词: 住院费用;心血管疾病;疾病预防;药品价格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11402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应用江苏省某医院的医生工作站中的住院数据,选择2012年全年的心血管科室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由于此心血管科所接收的病人主要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的病种即为冠心病和高血压。

本研究中共有1126例心血管科疾病患者,其中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94岁,年龄跨度比较大,可以全面的分析每个年龄层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治疗费用,以便进行下一步研究。

2 研究结果

2.1 患者的就医观念有待补充

在研究样本中,一些心血管科患者的年龄比较小,在本研究的总样本中,其中40岁以下的患者有97例,占总样本患者数的8.61%,有10位左右的患者年龄是小于20岁,而患者中最小的年龄只有5岁,青壮年的健康情况不太乐观。所幸,由于年轻患者的身体素质比较好,抵抗力和恢复力比较强,他们的住院费用比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费用有所提高,但是对于该类疾病的预防应有所提高,并提前对该类疾病的预防,逐渐纠正该类病为富贵病,老人病的错误观念。

2.2 心血管科疾病患者以自费为主

心血管科疾病患者中,自费类别的患者的人数比较多,占总人数的56.57%,住院费用的中位数最高,为10017.24元,公费患者的人数最少,只有86类,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费用中位数都只有自费类别患者的2/3。

2.3 心血管科疾病第一发病率为高血压

心血管科疾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最高,而其中3级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又为最高,为374人,占总样本的3321%。冠心病的患者人数比高血压总患病人数低,但是将高血压分级后,冠心病的患者人数即为最大,患病人数419人,占总样本的37.21%。平均住院费用中,3级高血压的最大,为37045.29元,其次是冠心病,为11852.78元。3级高血压是高血压中最严重的疾病,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比较大,医疗费用即比较高。

2.4 药费占总住院费用的比重最大

本研究中医院的医生工作室的数据资料将住院费用分成:化验费、诊查费、检查费、CT费、核磁费用、治疗费、中成药费用、中草药费用、西药费用、麻醉费用、输氧费、手术费、护理费、材料费、床位费、放射费和空调费17类。将中成药费用,中草药费用和西药费用合并成为药费,占总住院费用的比重最大,占总费用的68.08%,可见,对于心血管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又以西药治疗为主。

3 政策及建议

3.1 加强社区心血管科疾病健康教育和预防体制

为提高社区人群及心血管科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心血管科疾病的患病率,减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区开展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在社区中开展有关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让不论是否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可以意识到心血管疾病的危害。(1)在社区内制作宣传栏,编写一些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预防小册子、健康教育的处方等向社区居民分发或者张贴在宣传栏内。(2)定期的请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医院的医生在社区进行有关心血管疾病的授课,让社区人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从专业人士那里学到比较专业的相关疾病知识及预防知识。(3)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的社会卫生服务站对社区居民进行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专档管理,并定期邀请医疗服务人员根据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档案进行定期访视,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指导及诊断。

其次,定期邀请相关人员指导社区人群从饮食、运动和生活规律方面,预防和缓解心血管疾病。

最后,定期对社区人群进行有关心血管疾病的用药指导。根据目前心血管科疾病的治疗情况来看,药物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因此对患者对相关用药有一定的了解,对自身及周围患病的家人或者朋友都有很好的帮助。比如高血压的用药,不同级别的高血压,所使用的药品也有所不同。对一期高血压,指导患者首先使用镇静药以提高睡眠质量,解除紧张情绪,调整生活节奏,大多可以使血压降低,或者可及时到正规医院内科就诊,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规范治疗,切勿人云亦云,看广告用药。对二、三期高血压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受损,应注意选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的药物,也可根据病情选择联合用药,以确保疗效,亦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长效制剂,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

根据自己社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工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多种形式慢性病的普查及系列健康教育,以逐步增加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加居民的健康知识贮备,促其摒弃不良生活习惯,久而久之,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使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和谐、文明社区的建立。

3.2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用药价格,合理用药

由江苏省某医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对因病致贫的影响结果推断,我国的住院费用比较高,对于住院家庭的经济情况影响比较大,致使一部分的家庭因为治疗心血管疾病而沦为贫困,而住院费用中有60%以上的费用是药品费用,即住院费用仍是以药费为主,因此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用药价格,合理用药,是减少住院费用有效途径。

导致患者药品费用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消费体制不合理尤其是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等深层次的体制性原因,又在现行体制下医院和医生为追逐自身利益而不合理用药,以及药品价格“虚高”等直接原因。因此解决医药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不仅仅是降低药品价格而已,应坚持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结合本文有关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分析,对于降低药品价格,合理用药,提出如下建议:

3.2.1 重视药物经济学在药品价格管理中的应用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药品价格在发达国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就是其医疗保险和药品保险计划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定价和补偿标准,从1993年起,澳大利亚就要求制药企业在药品报销目录申请中必须包括药物经济学评价报告,并出具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就药品在某一价格水平是否具有成本效果即既有成本效果的价格范围提出建议。对于药品价格的管理应借鉴这一方法,将药物经济学引入到药品定价和补偿标准中。药物经济学是今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分析药物治疗与医学服务的成本和结果以及对个人、卫生保健系统和社会的影响,主要研究的是疾病的经济负担,药品的需求与供给,药品市场,药品价格,药品政策即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它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和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理疗等),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此可见,药物经济学定价可以将药物治疗的成本和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全面反映药品的社会价值。

3.2.2 加强患者的维权意识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世界的普遍现象,但是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最为突出。在医药卫生监管部门、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患者、医生和保险机构之间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在于药品价格虚高,而药品价格虚高的根本原因又在于医生和患者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阿罗在1963年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开创性研究指出,在医疗市场中患者极度缺乏信息,比如,对医疗服务何时需求,需求多少及治疗效果等信息都是由医生掌控的,这增加了患者消费医疗服务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正因为患者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对于如何才是合理治疗其所患疾病以及权利受到侵犯时该如何维权这些问题会有很强的求知欲。如果有这样的平台去供他们学习,满足他们的需求,不仅可以减小他们的弱势地位,还能加强对医生的监督,促进医患关系的平衡。因此,加强患者的医药知识,提高他们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是降低药品经济负担有效途径。

3.2.3 加强医院内部制度建设,因病施治,对症下药,合理用药

实践证明,医生能够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不乱开处方,乱给患者用药,是有效减轻患者药品经济负担的关键。因此加强医生的责任心,道德心,每个医生都可以做到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即发扬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全部的临床疗工作中,无条件地维护病人的利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每一件事,治疗病人疾病,增进病人的健康。同时,每个医生还必须承担对他人、社会的责任,增进公众的健康,促进社会的发展。

医疗结构应首先选用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因此,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近几年来,各种医疗机构的用药情况,合理的确定各类医疗机构使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在其全部用药中的最低比例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的最低备药比例。

医疗机构在发放医务工作人员的收入时,应坚决避免医院科室即医护人员的收入与药品销售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医院应组织专家小组,不定期的对医院医生的用药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于用药不合理医生要处以严重的处罚,而对于能够保证合理用药的医生予以一定的奖励,严格执行奖惩分明。

3.2.4 进一步的完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我国现存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受到太多的政府干预,致使现有的招标采购制度名存实亡,并没有起到降低药品费用的作用。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对公款投资项目行使一定的监督管理权力是必要的。但如果政府直接干预招、投标活动,则可能影响招、投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导致出现大量寻租现象和腐败案件。由于药品这一商品的特殊性,国家在药品招、投标方面的控制较多,有些甚至是由卫生主管部门直接招标。因此,在药品集中招标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寻租行为。在机构设置上,招标办往往是由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如果药商能把招标办买通,那这个药商的药品往往能够中标。而为企业寻租成本买单的最终是患者,结果导致药品价格的虚高,患者药费负担的加重。

3.3 制定合理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

在研究样本中可以看到,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自费的人数占大多数,这证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有效的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因此要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

参考文献

[1] 冯兴为,常洪颂.病人的高血压为什么难以控制[J].中国全科医学,2001,4(3):172173.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3

2016年6月23日,全国外周DCB规范操作研讨会在总医院举行。在这次会议上,大会主席、中国人民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郭伟教授就我国外周DCB在治疗PAD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我国血管外科的学科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中国血管外科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采访中,郭伟教授首先谈及了我国血管外科的学科建设问题。他认为,近年来,我国血管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呈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

郭伟教授详细阐述说:“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可以发现,近三年来,中国血管外科疾病的基础研究SCI论文占世界同行业总数的10%以上,临床研究SCI论文占世界同行业总数的7%。近10年来,关于周围血管的专利申请数量也迅速攀升,截止到2014年度,就已经达到320余项。近10年来,国家资助的主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项目也逐步增多,尤其是近5年来,科研经费投入翻两番以上,而美国同期NIH资助的血管外科疾病研究经费近几年却呈现减少趋势,尽管资助经费体量存在很大差异,但中国动脉疾病立项增长势头可喜。上述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血管外科疾病科研水平在日益提高。中国正逐步形成一支关注血管外科疾病临床和科研的团队,这个团队不仅包括血管外科医生,也包括部分从事心内科、心外科、介入放射等其他类型的医生。”

“我们也应当看到,数量上的增长并不代表学科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中国血管外科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挑战。”郭伟教授继续说,“未来血管外科应当更注重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关于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医学是讲究证据的。证据是选择治疗策略的基础、是确定手术适应症的依据、是评估干预措施的指导、是确认费用负担的途径。小到一种技术、一件器材,大到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状况都需要大量证据支持。我们发表的临床论文很多,但高证据水平的论文极其匮乏,而关于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几乎缺失。这些造成了我们目前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什么样的血管疾病,也没有自己的血管疾病诊治指南,更不知道中国需要配置多少血管外科医生来管理这些疾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证据,需要很长时间,但不做是永远没有机会的。第二是关于血管器材的创新性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血管外科已经实现了从巨创向微创技术的转变。以腔内技术为主的学科发展模式既推动了学科发展,也催生了一批从事血管腔内器材研发的企业。但我国人均医疗器械费用仅有6美元,而欧美各国的医疗器械人均费用已经达到100美元以上;全球前20位医疗器械公司中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在这些医疗器械中,心血管器械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就血管疾病细分行业而言,状况与此相似。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是国产器材占有率最高的疾病,其中胸主动脉国产器材占48%,腹主动脉国产器材占28%,而其他血管疾病国产器材占有率少之又少。在国家着力建立创新型社会、以创新实现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血管外科行业的器材发展不缺市场、不缺资金、不缺热情,缺乏的是创意、工艺和机制。血管临床专家应主动承担器材创新的重任,因为临床专家最懂临床需求,同时涉及到创意、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创新产品自概念到上市过程中的多个重要环节;而搞好器材创新的关键环节也会极大促进原创性循证医学研究的发展。”

郭伟认为:“当前,我国血管外科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随着国家针对创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实施,必将大大加速行业发展,围绕创新器材的基础、临床科研水平也一定会进入新的局面,中国血管外科的发展也必将进入新的阶段。”

DCB治疗PAD的

循证医学证据

谈到正在举行的“全国外周DCB规范操作研讨会”,郭伟教授说:“刚才我谈到了我们必须重视血管疾病的循证医学研究问题;同样,外周DCB治疗PAD的循证医学研究也要得到应有的重视。”

他接着阐述说,PAD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其发生率与日俱增。尽管绝大部分患者是无症状的,但该病的演进会直接造成跛行、静息痛,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DCB的问世,为PAD腔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在欧美国家已经开展了多项关于DCB治疗PAD的对比性临床研究。

“首先我介绍一下DCB治疗股N动脉病变的研究情况。”郭伟教授进一步阐述说,THUNDER试验最早对DCB与未载药球囊(UCB)治疗PAD股N动脉病变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该试验为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纳入股N动脉病变的平均长度为74 mm,随访6个月后,在再狭窄率、晚期管腔缺失(LLL)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即二次干预率方面,DCB均明显优于普通球囊。然而,在临床症状(Rutherford分级)及踝肱比改善方面,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同年,Werk等的临床试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THUNDER试验中还另设一实验组,即将紫杉醇溶于造影剂中,采用普通球囊进行PTA。结果显示该组上述的所有指标并未有优于普通球囊PTA组。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股N动脉段血管直径较粗,不利于紫杉醇在管腔中的停留。这也提示不同给药途径下药物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性。随后的临床试验纳入了更长范围的病变,随访结果也基本一致,即相对于普通球囊,DCB能够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到1年的LLL,降低再狭窄率。在对不同性质病变进一步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显示,新发狭窄性病变采用DCB治疗后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高于对再发狭窄性病变的治疗结果,TLR率也低于后者。这个结果提示DCB对新发狭窄性病变有更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BIOLUX P-I、PAPID等随机对照试验也陆续开展,以验证新的DCB在处理PAD血管病变中的疗效。总体来讲,现有的临床试验所纳入的股N动脉病变仍相对简单,多属于TASC-A/B级病变。随着腔内技术逐渐向复杂动脉病变的深入,对于TASC-C/D级病变,DCB是否也有很好的表现?Zeller等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了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股N动脉长段病变――平均长度(194.4±86.3)mm中的效果。结果显示术后1年再狭窄率及二次干预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DCB在股N动脉TASC-C/D级病变中的效果可能并不劣于DES。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尚需要有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关于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研究,郭伟教授介绍说,DCB在股N动脉处的表现得到了诸多研究的肯定,其应用范围也渐扩展到膝下动脉。Schmidt等通过单中心病例回顾,首次报道了DCB治疗膝下动脉长段、复杂性病变(平均17.6 cm,闭塞>60%)的结果。其104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再狭窄率为27.4%,12个月需行TLR比率为17.3%。这两项指标均优于普通球囊PTA。Liistro等的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也证实DCB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及二次干预率均明显低于普通球囊。然而,来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的IN.PACT DEEP试验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DCB组与普通球囊组的再狭窄率及TLR率并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在保肢率的对比中,DCB亦未有更优的表现。造成这种结果差异的原因,除了与试验中两组患者病变存在一定差异、各组中足部溃疡或坏疽管理方式存在差别外,不同DCB制作工艺存在差别可能也是重要因素。有鉴于此,目前尚不能定论DCB与普通球囊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优劣趋势,还需期待更多大规模临床试验予以论证。

郭伟教授对上述研究总结说,DCB在治疗PAD股N动脉病变的效果已获得越来越多临床试验的佐证。对于TASC-A/B级病变,DCB在减少术后6个月甚至1年内的LLL和再狭窄率,以及二次干预率方面,要优于普通球囊,但其中、远期结果,以及在处理TASC-C/D级病变中的潜力尚需进一步的随访及临床试验评估。即便如此,现有的临床研究透露出DCB的潜在优势,已给我们足够的信心去继续探索其在PAD中更广泛的应用。

AcoArt I临床研究受到业内瞩目

记者在6月23日举行的“全国外周DCB规范操作研讨会”上了解到,来自全国50多家医院70多名医生参加了此次会议,都是即将开展或者已经开展DCB临床使用的血管外科中心。此次研讨会着重就使用DCB术前的血管准备及术中规范操作等问题,展开了多项讨论。

在研讨会期间,郭伟教授分别进行了幻灯演讲及手术演示,总医院的张宏鹏教授与与会专家分享了DCB目前的证据;该院的刘小平介绍了“如何优化DCB效果”和“细节很重要――良好的预扩张是DCB成功的重要保证”等内容;该院的马晓辉教授和与会专家分享了“DCB联合腔内减容的现状与未来”的话题;该院的熊江教授介绍了“DCB时代,如何应用支架”;该院的贾鑫教授介绍了“DCB――支架内再狭窄的新选择”;该院的许永乐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总医院开展的多个DCB病例。

郭伟教授介绍说:“前面我已经介绍过,DCB在治疗PAD股N动脉病变的效果已获得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的佐证。对于TASC-A/B级病变,DCB在减少术后6个月甚至1年内的晚期管腔缺失和再狭窄率,以及二次干预率方面,要优于普通球囊,这已经给予了我们足够的信心。此次讨论的外周DCB是由先瑞达公司生产的,已经国家医疗器材监管部门批准上市,其上市前的AcoArt I临床研究结果备受国内外瞩目。值得一提的是,AcoArt I临床研究是我国首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先瑞达DC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的6个月临床造影随访结果及12个月B超随访结果已在多个国内外专业会议上进行汇报,并将于近期在全球著名专业期刊上正式发表。这项研究结果不仅备受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引起了业界的热烈讨论,并让全球外周领域听到了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使得‘中国制造’再次迈向全球舞台。”另据郭伟教授介绍,先瑞达公司将于近期启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进一步验证DCB在真实世界的疗效,为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学依据。

郭伟教授接着说:“外周DCB的出现,弥补了多年来我国外周市场的空白,给广大医师治疗下肢动脉疾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选择,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希望。通过球囊扩张,使附着在球囊表面的药物渗透入血管壁,从而抑制内膜增生,维持管腔的开放以及患者下肢血管的通畅。外周DCB可用于原发性病变或继发性病变,而先瑞达自主研制的DCB规格型号齐全,具有半号直径,更加适合中国患者的动脉尺寸。不仅如此,独特的专利药物涂层基质,使得先瑞达DCB药物释放更加迅速均匀。此次研讨会正值我国第一个外周DCB获批之际,是全国第一场关于外周DCB规范操作的培训及研讨活动。会议内容采用手术与讨论相结合,会场气氛热烈,病例讨论积极,达到了很好的学术互动效果。”

郭伟教授还介绍说:“此次研讨会着重就使用DCB术前的血管准备及术中规范操作展开了丰富的讨论。良好的预扩张是DCB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医院血管外科的专家们通过详细的病例汇报和生动的手术演示,充分展现了如何进行良好的预扩,并且通过最新的国际临床数据及国外专家的汇报,进一步验证如何规范操作DCB及术后相关问题处理。”

另据记者了解,由总医院牵头成立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正在致力于医疗器材的创新研究,除了临床医生之外,还包括材料学专家、统计学专家、临床医生等各行业的人才。“希望通过临床医生所传递出的需求,由不同领域行业的专家共同努力研发出更加适合于临床患者诊治的产品。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中国研究医院血管医学专委会,开展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加入更多国外病变解决方案,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说服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努力,未来我们的创新研究,能够给外周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带来新的希望。”郭伟教授充满信心地说,“所以,此次研讨会着重体现的是一个观念的革新,而并非某一个技术的进步。我们科室作为这项研究的主导单位,期待能够推动外周动脉狭窄治疗的新时代的到来!”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4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感染;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4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06-02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感染,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其感染率大约为6.24-12.8%[1],该病的发作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在诊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引起对患者感染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对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70名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70名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判定为医院感染。本组患者中有43名为男性,27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44.56±3.11)岁,最短病程为2.4年,最长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13.1年;患者的其他合并症包括:25例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5例心律失常,26例糖尿病,20例扩张性心肌病,1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1.2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患者的感染类别进行排序,另外是对患者的侵入性操作、心功能、合并症、抗生素使用、入院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3]。

1.3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

本组患者中有30名患者为下呼吸道感染,占总数的42.86%;有16名患者为上呼吸道感染,占总数的22.85%;有10名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占总数的14.29%;有4例患者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占总数的5.71%;另外10名患者为胃肠道感染,占总数的14.29%,见表1。

讨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感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多种危险因素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尤其是随着如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很多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往往采用手术治疗,手术便是一种侵入性非常强的操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施过手术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未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这主要是由于侵入性操作往往会对患者的黏膜和皮肤屏障造成伤害,使得病原菌更加容易进入;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如今,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丰富多样,这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便是提高了病原菌的耐药性,从而使得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升高。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70名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感染率最高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在本组试验中共计30例,占总数的42.86%,其次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另外通过患者其他的临床资料统计表明,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合并症等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侵入性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对于存在合并症的患者要进行重点保护或者监控,同时要及早的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叮嘱患者要注意保暖,并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是尽可能安排患者及早出院,防止交叉感染。参考文献

[1]林小劲.256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2):87-87.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5

关键词:一体化管理模式;糖尿病;糖脂代谢;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目前对于糖尿病尚没有特效药物,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好的糖尿病管理方法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近年来,我社区通过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评价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3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7例,男性29例,女性38例,年龄(61.9±7.1)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学历34例,初中学历19例,高中学历8例,大学及以上学历6例,进行研究前查体空腹血糖为(7.49±0.7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32±0.72)%,总胆固醇为(5.49±0.83)mmol/L,甘油三酯为(2.96±0.77)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50±0.24)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66±0.43)mmol/L,对照组6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40例,年龄(60.2±6.9)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学历39例,初中学历18例,高中学历7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例,进行研究前查体空腹血糖为(7.47±0.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30±0.73)%,总胆固醇为(5.50±0.81)mmol/L,甘油三酯为(2.95±0.61)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51±0.20)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59±0.48)mmol/L。两组患者均为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用病例均得到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治疗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分为以下几步:①对纳入研究范围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电子病历,里面包括其病情与个人基本信息,社区全科医生负责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录入电子病历;②医院与社区医院进行双向转诊,社区与医院共享患者病历,每位内分泌专科医生"认领"8为患者,一旦患者出现病情较大变化或进展,由全科医生与内分泌专科医生进行联系,对患者进行转诊治疗;③平时由专科医生对患者制定具体诊疗方案,由社区全科医生进行监督执行;④每月设置糖尿病宣讲活动,由医院的内分泌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集中授课,主要讲解关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用药以及饮食的注意事项;⑤由社区全科医生严格监督患者随访,加强对其血糖的监控,对血糖不稳定的患者转诊至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待血糖稳定后根据专科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回家治疗[2]。对照组:将纳入研究范围的患者进行分组管理,即定时定点进行健康宣教,由患者自行决定是否去医院就诊。

1.3疗效评价标准 管理6个月后测量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并进行观察与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率之比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03±0.41)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63±0.44)%,对照组空腹血糖为(7.30±0.4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01±0.58)%,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比较 观察组总胆固醇为(5.09±0.73)mmol/L,甘油三酯为(2.36±0.62)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66±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60±0.29)mmol/L,对照组总胆固醇为(5.21±0.85)mmol/L,甘油三酯为(2.66±0.71)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54±0.23)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68±0.31)mmol/L,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2型糖尿病由于患者长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持续性增高,从而引起微小血管病变,进而造成心、脑、肾等多系统损害[2]。由于目前尚没有特效药彻底治愈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降低血糖,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4]。但是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不懂医学,甚至有一部分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仅依靠患者自主管理难度较大, 容易出现服药过度、服药不规律、任意停药等现象[5]。且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用药,这对于非医学专业的人士来说难度较大[6]。并且糖尿病的治疗不光是控制血糖,也要相应的控制血脂与血压,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产生。根据国外某些学者的研究,社区医院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够较为有效的管理糖尿病患者,且具有容易管理,费用低廉和教育简单的特点[7]。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是由专科医生制定诊疗方案,由社区全科医生进行监督执行,并日常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当血糖稳定或变化较小时,由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治,当血糖不稳定产生较大波动时,启动转诊机制,将患者转诊治上级医院,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治,诊治结束后,再将患者反向转诊至社区医院进行治疗[8]。由于患者的大部分医疗活动是在社区中进行,因此治疗费用较低,对于社会来说节省了医疗资源,对于患者来说较为方便,当出现病情波动后尽快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机制也提高了患者的血糖控制率。通过有效的控制血糖、血压与血脂,可以在糖尿病的早期有效防止其并发症的产生,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社区全科医生与医院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使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对血脂产生影响,大幅度降低了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幅度远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模式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有效改善其糖脂代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吕惠芬,肖小武,林鸿波.分期实行社区一体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11:79-81.

[2]李先荣,黄远泉.参与式方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08:1312-1313.

[3]郭晶,刘素珍.我国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22:2554-2556.

[4]高来龙,许昌,常明花.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02:144-145.

[5]毛月芹,魏丽.糖尿病管理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16:99-101.

[6]黄婕.护理协作网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06:158-159.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6

60年来,阜外医院见证了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巨大变化,同时历经了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疾病谱由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向以心血管疾病为第一大种类疾病的转变。

1956年,一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和军队系统的从事胸肺心血管疾病专业的医学精英们,在北京黑山扈成立了中国人民胸科医院;1958年,集体转业并迁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简称阜外医院)正式成立。

1962年,阜外医院兼称心脏血管病研究所,2009年卫生部正式批复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5年为适应学科调整需要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过60年的发展,今天的“阜外”,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和集医疗、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部级医学研究与教育中心。

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之一吴英恺教授、我国现代心血管外科奠基人之一候幼临教授、我国现代麻醉学奠基人之一尚德延教授、我国心电学奠基人之一黄宛教授以及刘玉清、刘力生教授等几代精英缔造开拓了阜外医院心血管领域各亚专科,同时也铸造了阜外医院作为心血管专科医院的体系,更凝聚了“阜外精神”。60年斗转星移,手术环境、影像设备、服务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脉相承的阜外精神始终不变。

“阜外精神”来自两大支柱,一是老协和医院敬业、严谨、博雅的学术态度,二是“人民”守纪律、重团队、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这两股力量汇聚而成的救疾苦于危难的济世精神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对患者的同情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便是“阜外精神”。1.5万名进修医生、近2000名研究生、输出477名专家、全国60%的心脏中心主任都曾到阜外医院进修或学习过……半个世纪来,阜外医院培养了几代心血管领域优秀人才,“阜外精神”将通过他们代代薪火相传。

中国心血管内科与国际接轨

我国心血管内科可谓白手起家、艰苦创业。1931年董承琅教授建立我国第一个心脏病专科病房,1952年黄宛教授最早开展十二导联心电图及心导管检查,1973年孙瑞龙教授行中国首例希束式电图记录……在我国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史上,还有很多开拓性的工作值得我们去记忆,正是这些开拓性的工作,奠定了中国现代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基础。

中国高血压研究占据世界一席

1958年吴英恺、刘力生等教授研制了我国第一款复方降压药,并于1959年组织了我国第一次高血压普查;1962年刘力生、刘玉清等教授首次在国际上提出“缩窄性大动脉炎”的概念,并于1987年率先在国内开展高血压循证医学研究…一这些成绩赢得了世界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认可。2012年.刘力牛教授当选为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

起步不晚,心脏介入病学发展“一日千里”

改革开放后,我国心脏介入病学发展迅猛。1984年完成第一例急性心梗后冠脉内溶栓治疗;1985年开展第一例经冠脉球囊成形术;同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国内首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1992年高润霖院士团队开展经皮冠状动脉金属裸支架植入术;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阜外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各种新兴介入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转化和应用,介入治疗例数已从最初的不足百例,发展到目前仅冠心病年介入量已突破50万例,中国心脏介入病学正向着规范、普及、深入阶段发展。

实力大增,原创介入新器械和新技术获肯定

在过去的10年当中,国产介入心脏病学器械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产冠脉支架使用率已占据市场的70%,室间隔缺损封堵伞99%为国产,全球80多个国家开始使用中国介人器械。

我们必须铭记一些标志性的事件。1972年,吴英恺教授在特殊的背景下,组织发行了我国首部心血管病学专业杂志《心脏血管疾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前身)。1978年,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太原成立(吴英恺教授领导初建并任首届主任委员)。随着学科的发展,各类中国心血管病学杂志及学会应运而生,阜外医院创办了中国心血管疾病四大专业杂志,这其中包括首本心血管专业杂志《心脏心血管疾病》、1986年《中国循证杂志》、1997年《中国心律失常学杂志》以及2001年《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目前心血管疾病各类学会组织数量众多,学术讨论十分活跃,每年指南或共识10余个。

中国成为世界心血管外科发展主要助力

1944年,世界首例心外科手术完成6年后,吴英恺教授即完成了我国首例心外科手术――动脉导管结扎术,梁其琛教授完成我国首例低温心内直视手术(肺动脉瓣切开);1958年,世界首台问世5年后,我国第一代体外循环机器陆续在西安、北京和上海问世。

阜外引领中国心血管外科60年

过去60年中,阜外医院始终走在中国心血管外科发展的前列,从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1956年),到肺动脉瓣狭窄直视切开术(1957年)、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1957年)、主动脉瘤切除术(1959年)、主动脉瓣直视成形术(1959年)、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959年)、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74年)、牛心包生物瓣置换(1976年),Bentall手术(1985年)、大动脉调转术(1987年)、大动脉双根部调转术(2004年)、杂交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闭锁(2005年)……

各种新术式的不断开展,记录着阜外医院在我国心血管外科治疗中不断探索前进的步伐。在奠基者不断的努力下,我国心血管外科迎来了春天,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心血管外科发展的主要助力。我国先心病外科手术达到8万例/年,是北美地区的4倍;阜外医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先心病外科治疗中心,年手术量达4500例;冠心病外科数量稳步增长,年“搭桥”手术量达4万余例;瓣膜外科普及率较高,整体死亡率较低,阜外医院仅为0.7%。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首位的出生缺陷疾病,中国已成为世界先心病外科治疗大国。2015年我国先心病手术总量为78860例,其中阜外医院完成4555例,占全国手术量的1/20。

1958年,苏鸿熙教授完成了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下的室间隔缺损(VSD)。1987年郭加强教授完成了国内首例大勇鲎位动脉调转术。1989年丁文祥教授完成我国第一例新生儿手术。

阜外医院见证了一个个冠心病外科手术发展的历史性时刻。1974年,完成第一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996年,第一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ABG)完成;1999年第一例复合技术治疗冠心病宣告完成。目前阜外医院冠心病外科上述手术的数量稳步增长,年死亡率低于0.6%。我国CABG手术量从2013年的28148例,跃升到2014年的41636例和2015年的44262例。2011年阜外医院CABG和单纯CABG的手术量分别为3194例和2601例(死亡率分别为0.70%和0.30%),2015年阜外医院CABG和单纯CABG的手术量分别为4768例和3969例(死亡率分别为0,40%和0.20%)。

瓣膜置换和瓣膜成形手术已成为常规手术,在我国很多医疗机构中得到普及和发展。1954年,兰锡纯教授完成第一例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1958年,侯幼临教授完成第一例二尖瓣直视成形术;1965年,蔡用之教授完成第一例机械瓣植入术;1975年,郭加强教授完成第一例猪瓣性主动脉瓣置换;1976年,朱晓东教授完成第一例应用自制牛心包瓣行二尖瓣置换。我国瓣膜外科病种发生显著改变,风湿仍为首因,但比例已明显下降,1997~2015年的18年,风湿性疾病比例下降约3倍。另外,我国瓣膜外科的普及率较高,整体死亡率较低,阜外医院死亡率仅为0.7%。2013年我国瓣膜外科手术量为56984例,2015年达到61711例。

谈到我国心血管外科技术的普及,胡盛寿院长表示,我国心血管外科发展史上技术推广普方面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即1982年郭加强院长在阜外医院主持建立了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促成了44家医院建立心脏外科,30家医院心外科得以复苏,29家医院心外科得以重组和发展,此后几任阜外医院领导前仆后继开展此项工作。时至今日,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已涵盖26个省的168家医院,仍在继续推广普及心血管诊疗工作。

当前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手术数量上已不相上下。2004年至2014年心血管外科手术量的数据显示,中美两大医院已从追赶变成齐头并进。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2005年胸心外科手术量为近万例,2014年为近1.4万例;阜外医院心脏外科2004年手术量为5802例,2015年增至13755例。2015年《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脏外科手术量持续增长,从2003年的7.8万例,增至2014年的20.97万例,年手术量逾千的心脏外科中心已有46家。

1956年,阜外医院自制快速换片台和高压注射器等装置。阜外医院在心血管影像医学方面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的纪录,奠定了现代心血管影像学发展的基础。1957年率先开展首例法鲁氏四联症造影诊断,1960年创建国内首个核素心脏病学室,1973年首例采用肺灌注扫描诊断肺栓塞,1975年建立首个独立的超声影像室,1982年实施首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我国心血管影像医学的体系建设及发展也是从阜外医院起步。20世纪60年代,刘玉清教授提出“x线一临床一心电图”三结合的影像诊断思维,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大影像”的体系建设;2007年,中国首个心血管“杂交”手术落户阜外医院,标志着影像和临床融为一体。几代阜外人编撰的影像学书籍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心血管影像医学的发展。

中国原创心血管病研究喜忧兼具

1922年到1926年间,湖南、广州、四川学生开展的小规模高血压人口调查是我国最早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1959年,时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的黄家驷教授在首届全国心脏血管系统疾病学术报告会议上提出,要应对疾病的变化,将高血压、冠心病普查等列入“研究规划方案”,号召大家向高血压疾病宣战;黄宛教授主持召开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协作组会议,大力推进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的认识。

1969年,吴英恺教授在首钢组织建立了我国首个心血管病防治社区,并创立了慢病防控的“首钢模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广的慢病防治典范。在“首钢模式”推行的30年间,首钢居民脑卒中发病率降低54%,死亡率下降74%,充分体现了心血管疾病以预防为主则事半功倍的效果。

1978年,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室在阜外医院成立,培育了中国第一代心血管流行病学专业队伍。1979年,中美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开展中国首项国际化的心脑血管病发病和危险因素研究,为流行病学研究形成中国特色并真正融入世界贡献了重要力量。1987年,陶寿淇、蔡如升教授领导了中美合作项目的实施,代表阜外医院与美国心肺血研究所弗雷德沃德(Friedwald)教授进行第一批资料交换。1983年,阜外医院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2000万人群心血管病研究(莫尼卡方案),推进了我国在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也培养了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工作的专家,他们今天仍然活跃在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线。从我国收缩期高血压试验(syst-China)到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China PEACE),我国的循证医学研究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发展到今天拥有大规模多中心原创性临床研究,利用我国人口和病源多的优势,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我国心血管循证医学研究领域赢得世界瞩目,阜外医院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986年,刘力生教授主持我国首个心血管病循证医学研究“老年收缩压高血压实验”;2004年,阜外一牛津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成立,2009年更名为“中国牛津国际医学中心”,承担的30项国际项目均成为中国循证医学研究新标杆;2012年,蒋立新教授主持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心血管病医疗结果评价研究,不仅完成了很多世界知名的临床结果评价,还改变了很多指南,也为我国心血管领域培养了一代代人才。

1925年,上海同济医学院德籍学者提出,中国人尸解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现率为15%,这是我国最早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1934年,北平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林振纲教授发表国人首部冠心病研究论著;1941年,北平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前身)内科主任斯乃博(Snapper)教授发表专著分析中国冠心病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国外受训的学者回国,迎来了我国心血管医学研究的春天。一批心血管病领域的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相继成立,壮大了我国心血管病基础研究队伍。2011年,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阜外医院,这是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心血管疾病基础和转化医学重要的开放性研究基地。

2016年《循环研究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报道,在过去10年内,我国政府对心血管基础研究的资助金额增长了15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心血管领域基金资助金额从2006年的7500万元,增至2015年的近4.5亿元。中国发表的心血管病论文数10年内提高5倍,占全球心血管病论文总数的10%。2015年《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报道,我国心血管医学论文数量15年内增长了6.4倍,远高于同期国内论文平均增长率(3.5倍),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先心病领域的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

在我国心血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心血管学科发展仍面临着死亡率居高不下、医疗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国民健康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基于中国人群的原创研究等重大挑战。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0余年来明显下降,与2000年相比下降30%;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呈现上升趋势,与2000年相比,农村地区上升55%,城市地区上升10%。不仅如此,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我国各地医疗发展极不平衡,各心血管病中心的医疗水平和救治能力仍存在巨大鸿沟。我国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各地区结果差异巨大,院内死亡率最低0.7%,最高达到了5.8%;术后并发症最低3.8%,最高10.1%。据《柳叶刀》(TheLancet)杂志2015年报道,中国急性心梗的平均再灌注治疗率为27%,远低于美国的97%,甚至低于印度的59%。

另据《新英格兰医W杂志》(NEJM)2016年报道,我国国民普遍缺乏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适度运动和合理饮食,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对我国51万成人的4年跟踪研究显示,如果促进国人每日摄入新鲜水果,每年可以避免50万人的心脑血管病死亡,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我国心血管原创性临床研究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截至2016年7月,全球“心脏疾病”临床注册研究有23416项,而中国大陆仅有869项,仅为美国总量的9.6%。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拥有众多的心脏中心,但完成的临床研究(尤其是高水平的)却是凤毛麟角,这值得我们深思。

阜外未来10年:铭刻“世界知名品牌”

胡盛寿院长表示,下一个10年,阜外之路通向何方?为了顺应疾病防控的需要,阜外医院将从世界最大心血管诊疗中心向国际知名医学中心迈进,将从迁移预防关口、产生证据影响决策、优化临床质量、创新诊疗技术、培训专业人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人手,重塑医学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构建学习型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创造特有的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干预模式。

预防关口前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治疗的患者占总量的97.3%,拥有总资产的88%的二、三级医院承担诊疗的人数仅占总体的37%。医疗资源要向社区疾病预防工作下沉,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将服务模式从以医院为中心(疾病治疗为主)向以社区为中心(以健康促进为主)转变。未来作为学习型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我们再也不能发展超大型医院,导致人满为患、医疗就诊环境混杂,而要以实际行动去做些什么。

产生证据影响决策未来作为学习型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我们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结果评价研究,产生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为诊疗技术指南和制定政府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优化临床质量在医院发展壮大的同时必须不断思考:我们提供的医疗服务对患者而言是最佳选择吗?阜外医院作为我国首个公布年度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的医院,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阅。目前已经建成医生的个人医疗质量评估系统,正在创建全国心血管病治疗注册登记系统,反思我们的医疗行为,建立自我约束和审视的体系,推进医生、医院和全国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创新诊疗技术要研发更多本土原创的医疗技术和器械,以更优质的产品和廉宜的价格提供服务给心血管病患者。阜外医院倡议的多学科杂交技术不仅在我国得以实现和普及,还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7

与综合性医院相比,心血管专科医院的影像检查数量虽然算不上最多,但是由于对医学图像的要求较高,每次检查的平均数据量较大,因此心血管影像的总数据量比较庞大。表1列出了2009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影像检查量与估算的医学影像数据量的情况。

心血管专科特点

放射科和介入中心均属于现代心血管专科医院的重要影像部门,但是由于检查项目和侧重点不同,使得放射科和介入中心各有其特点。表2为两个科室的特点对比。

1. 放射科特点

放射科主要偏重于诊断,不需要过多的参考患者相关信息,因此仅需HIS、RIS和PACS系统紧凑集成即可;放射科的检查量很大,导致医学影像的总数据量非常庞大;同时因为放射科的影像常常作为诊断的依据,因此对显示的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诊断竖屏。

2. 介入中心特点

介入中心更偏重于临床治疗,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作为参考,如超声信息、心电信息、病历等,因此需要PACS系统与上述诸多系统进行集成;相对于放射科,介入中心虽然检查量相对较少,但是动态影像很多,单个检查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导致介入中心的医学影像总数据量依然很大;同时,由于介入中心涉及到的耗材和药品品种和数量很多,且价值较为昂贵,因此需要专门的二级库管理。

心血管PACS建设的目标

由于心血管专科的上述特点,心血管专科医院PACS的建设目标也应该有别于其他综合性医院。在心血管PACS建设中,应分别考虑到放射科和介入中心各自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PACS系统进行选择和设计,建立起能够充分满足心血管专科要求的PACS系统。

1. 整合临床影像数据,支持临床决策

为更好的支持临床决策,心血管PACS应加强系统的集成性能,与HIS、电子病历、电子医嘱、手术通知单、耗材管理系统、外周报告系统、介入报告系统、RIS、计费系统、预约管理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全院范围内的影像管理、传输和显示,使临床医生可以在医院中的任何地点查询和访问原始的医学影像数据。

(1)放射科系统集成

放射科的PACS系统与临床医生工作站、检查计费、RIS等系统进行了集成,可实现患者基本信息以及图像的共享。放射科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一方面,临床医生在临床医生工作站系统中开出检查申请,RIS系统可直接调用数据,并且进行检查计费;另一方面,平片、核磁、CT等设备的原始图像或处理后图像经PACS系统生成报告图像,传回RIS系统,临床医生则可以在各个装有临床医生工作站的电脑上浏览报告了。

(2)介入中心系统集成

介入中心的PACS系统与临床医生工作站、手术管理、介入报告、电子医嘱、检查计费和高值耗材管理等系统进行了集成,将介入中心从手术安排开始,到检查计费、高值耗材管理、医嘱录入以及生成报告等一系列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最大程度的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并且大大提高了介入中心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差错。介入中心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一方面,临床医生通过临床医生工作站系统填术申请,手术管理系统可通过数据调用对提出申请的手术进行安排,并且将手术信息传入介入/外周报告系统;同时,介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介入检查工作站可分别为患者录入医嘱并计费;另一方面,DSA设备和MEDIS系统的血管图像经PACS系统生成报告图像,传回介入/外周报告系统,临床医生则可以在各个装有临床医生工作站的电脑上浏览报告。

2. PACS在心脏CT领域的应用

一直以来,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都是冠状动脉造影,它在检查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介入性治疗,但是导管法是有创性检查,检查费用高,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近年来,多层螺旋CT、高场磁共振和PET-CT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临床医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不仅能够获得更清晰的形态学影像,同时还能得到心血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功能性影像,使CT检查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由于心血管疾病在诊断时往往需要观察心血管在一个动态周期下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仅一个时间点的静态图像无法准确识别血管的走向和形态,因此需要医学影像三维后处理技术,来实现血管形态学的可视化。

通常,多数医院都会选择具有高级处理功能的原厂后处理系统,可以完成容积重建、血管分析、多平面重建等处理。但是,这些处理系统不仅价格昂贵,操作也相对复杂,只有部分患者的数据可以进行高级处理,先进成像设备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鉴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需要,在心脏CT领域的PACS系统建设上,必须要包括对医学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的支持,且满足下列要求:

(1)必须严格符合临床要求,通过正式临床验证

医学图像高级三维处理技术毕竟不是单纯满足视觉效果的计算机艺术,而是为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手术前计划和手术后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图像必须满足诊断级的显示要求。

(2)必须在医学业内受到较高认可

医学图像高级三维处理的结果不仅服务于临床,还需要在国内外的医疗同行之间进行科研和教学的探讨,以便于科学论文的总结和发表。

(3)必须功能完善,实时性强

这是对医学图像高级三维处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三维处理不是影像学诊断的目的,而是用于提供诊断效率、准确性的手段。特别是特定的PACS工作站在进行常规三维重建时,不应该拖慢PACS系统的整体效率。

(4)可维护性好

良好的三维后处理功能应该能够与时俱进地提供最新的功能,以配合新型影像设备诊断的需要。

3. PACS在心脏介入领域的应用

心脏介入导管室作为诊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沿,其中心血管疾病防治设备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其服务范围和综合临床信息来源的需要已经超越了一个科室的范畴,常常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和多科室协作才能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设备类型多

在现代化的心脏介入中心建设上,除了心血管造影机外,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需要血管内超声系统以及图像工作站;在电生理射频消融时,需要多导电生理记录系统、三维标测系统、消融仪、刺激仪和心腔内的超声系统。

(2)信息关联性强

所有跟心血管疾病防治相关的患者资料、影像、波形、图表、手术资源预约、手术进程记录、耗材和药品的出入库管理和账务管理等信息都需要进行关联性的采集、分析和报告。

由此,在心脏介入领域的PACS系统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到介入导管室临床业务的上述特殊性,使PACS应满足下列四点要求,达到PACS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的专业化水平。

(1)支持多类型的医学影像资料同屏显示

X光动态透视影像(XA),血管内超声影像(IVUS)、心血管超声影像(Echo)、CT/MR影像及核医学影像(NM)等。

(2)支持动态医学影像的直接操控

与心脏相关的医学影像多为动态影像,心脏图像浏览工具需要符合医生的工作习惯,强化动态图像操控,让医生能够在开启检查的同时,直接完成图像播放、操作(调整对比度,缩放图像或简单测量等)、浏览和对比历史影像。

(3)标准化的设备集成能力

心血管年检查量虽然明显少于放射检查,但是其数据量非常可观,单独的工作站系统难以管理和处理如此大量的动态影像数据。因此,心脏介入工作站需要跟PACS系统通过DICOM国际标准进行集成。

(4)具备通过医疗临床认证的图像分析方法

心脏导管室处理的动态影像往往需要进行在线的图像分析,同时这些在线分析数据又需要拥有严格的临床可信度,因此用于心脏介入的医学影像工作站的分析功能必须通过欧洲CE、美国FDA和中国SFDA等三个区域的权威医疗认证,而且图像分析结果必须能够跟相关影像资料一起长期存储在PACS系统中,实现科室间的共享。

总结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8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存在的哪些不安全因素。方法:设计专用问卷,分别对我院心血管内科的80名患者以及2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患者中有25人(31.25%)选择了护理人员技术及经验不足,19人(23.75%)选择了护理人员欠缺职业素养,21人(26.25%)选择了护患缺乏有效沟通,此10(12.50%)人选择了环境因素;护理人员中,有14人(70.00%)选择了技术与经验不足,11人(55.00%)选择了患者自身原因,7人(35.00%)选择了用药及器械操作不规范,6人(30.00%)选择了护患缺乏有效沟通,5人(25.00%)选择了医院管理原因。结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改善患者住院环境,加强护患沟通以及规范医院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同时生活压力也逐年增加,这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这也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由于心血管疾病大多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风险,这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不安全因素,为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80名患者以及20名护理人员进行不安全因素调查,并在临床护理中尽量避免这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2年3月-2013年8间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80名,其中男性患者35名,女性患者45名,平均年龄为62.3岁;另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20名,全部为女性,且工作时间均在一年以上。

1.2 方法 对选取的80例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问卷调查,并通过患者病例以及临床护理记录回顾分析患者的实际护理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对于患者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技术与经验、职业素养、护患沟通以及环境等因素。护理人员是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直接实施者,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人员存在很大的关系,专门设计调查问卷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技能与经验,用药、仪器操作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医院管理,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护患交流等因素。

2 结果

结果显示,对80名患者的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问卷调查中,有25人选择了护理人员技术及经验不足,占31.25%,有19人选择了护理人员欠缺职业素养,占23.75%,有21人选择了护患缺乏有效沟通,占26.25%,此外有10人选择了环境因素,占12.50%;而对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中,有14人选择了技术与经验不足,占70.00%,有11人选择了患者自身原因,占55.00%,有7人选择了用药及器械操作不规范,占35.00%,有6人选择了护患缺乏有效沟通,占30.00%,还有5人选择了医院管理原因,占25.00%。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即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则是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以及微血管)。心血管疾病又可以细分为急性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心血管疾病,但两者都与动脉硬化有关。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大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多变、突发的特点,容易出现急性患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以及康复十分关键。而护理过程是护患双方共同参与与完成的过程,需要双方密切配合、协作以及相互支持。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护理人员以及医院造成,医院管理不当,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经验不足,护患之间缺乏沟通,书写护理文书不规范等都可能引起护理不安全事故。医院由于疏于管理,没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等,导致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临床经验匮乏;此外由于医院排班不够合理、人手不够等,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工作繁重、时间长,在心里上易产生疲劳感,而对工作产生抵触,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出现态度恶劣等情况,从而无法与患者做到有效沟通;最后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繁重,使其不能认真记录护理文书,导致护理文书出现纰漏甚至错误等,而影响医务人员通过护理文书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

除了医院和护理人员外,患者自身原因也有潜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由于患者自身缺乏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当病情出现好转时,就会放松警惕,不遵医嘱、不按时服药以及擅自活动等,导致病情加重等。此外部分患者有某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喜欢吸烟酗酒,然而这些习惯都可能对病情产生影响,患者由于自制力不足,违背医嘱,偷偷吸烟酗酒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最后如果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时,就会感觉医院治疗水平有限,而对护理人员产生误解,不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从而延误病情大大增加护理风险。

总而言之,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由医院以及护理人员造成的,其次患者自身的因素也可能引起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为了尽量避免护理不安全因素,保证护理顺利完成,医院需要加强管理,护理人员也应该要不断学结,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临床经验,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规范书写护理文书,保证记录的正式性、完整性以及时效性,最后在护理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实时病情,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主治医师,配合主治医师控制患者病情。

参考文献

[1] 梁秀萍.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外医疗,2012,31:182-183.

[2] 韩远丽.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06-307.

[3] 林智欢. 解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117.

[4] 朱凤珍,陈玉华,麻薇,邓显霞,邢敏丽,董晓明.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不安全因素分析[J]. 吉林医学,2007,06:846-847.

[5] 韩高凤.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J]. 中外妇儿健康,2011,04:260-261.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9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至今已有117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坐落在济南市经五纬七路324号,总建筑面积为97069平方米,拥有门诊、内科、外科、干部保健病房等4座大楼,共开放住院床位2000余张,年门诊量为203万人次,年住院人数高达7.34万人次。山东省立医院现拥有在编职工2262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760人,博士生导师7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共80余人。该医院设有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等66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和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山东省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等12个医学研究中心,以及PET-CT诊疗中心、健康查体中心、碎石中心、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激光近视治疗中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泌尿腔内微创中心等18个特色诊疗中心,拥有国内首台PET-CT机、机器人导航手术显微镜系统、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王子电磁式碎石机、INNOVA2000平板式全数字化心血管影像系统、外周血管专用DSA造影机、多导心电生理监护仪等国内一流诊疗设备900余台,是山东省规模最大、业务最全的综合性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是该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在樊忠、王海波等几代名医的探索与努力下,该科室现已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耳鼻喉专业学科,其先进的诊疗技术在国内外均具有很高的声誉。该科室对慢性中耳炎、气道食道异物、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面神经疾病等常见病的有效治愈率超过95%,病人的满意度超过99%。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共开放住院床位197张,年门诊量为11万人次,年住院人数为6000余人,年手术量高达5000余台次。该科室在听力重建、耳神经与侧颅底的外科手术、面神经疾病的诊治、鼻前颅底肿瘤及喉癌和颈部转移癌的手术切除、多种组织瓣的修复重建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一些特色诊疗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王海波医生简介:王海波医生现为山东省立医院西院院长、耳鼻喉科主任、山东省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山东省耳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副主委、中国民政部助听器及助听设备专委会副主委、山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主委、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国际会员、FISCH国际显微耳科基金会会员。王海波院长擅长做听力重建术、眩晕的治疗手术、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半面痉挛的颅内手术、三叉神经痛等颅底肿瘤的治疗手术等。

樊兆民医生简介:樊兆民医生现为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耳科主任、山东省耳鼻咽喉与头颈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山东省耳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芝加哥Loyola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樊兆民主任作为国内一线耳科学专家,在显微耳外科、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等领域的诊疗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擅长诊治急性中耳炎、耳聋、眩晕、耳鸣、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吞咽神经痛、耳畸形、耳及颅底肿瘤等,尤其擅长耳神经外科及颅底外科疾病的诊治。早在1983年,樊兆民主任就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颅中窝径路面神经全程减压术。迄今为止,他已成功治愈此类患者1000余例,居全国首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始建于1890年,坐落于“世界泉水之都”济南,毗邻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107号,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医院”、“山东省出国人员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老干部保健先进集体”、“济南市绿化、卫生、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现设有22个行政部门,52个临床及医技科室,6个研究所及12个诊疗中心,共开放住院床位3000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20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570人,拥有中级、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082人,博士生导师74人,研究生导师19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3人,属于部级、省部级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此外,该医院还引进了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包括两台高档16层螺旋CT、德国神经导航系统、三维心脏高能放疗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亚洲首台GE公司生产的双梯度3T磁共振、国内首台西门子公司生产的DR、国内首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以及省内首台以色列生产的胶囊式内窥镜,总价值高达数亿元人民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59年,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高德恩教授的领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现已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学术风格的心血管内科诊疗中心,在国内外均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张运医生简介:张运医生现为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教育部和卫生部心内科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张运院长1976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获得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尤其擅长诊治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张运院长主持并完成了“863”项目课题、“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41部,曾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高海青医生简介:高海青医生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业务副院长、老年病科主任、药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矿与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中国无创心功能研究会副主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特邀评审专家、山东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主委、山东省慢性非传染疾病防治专委会心血管疾病防治学组组长、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会长、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海青主任从事心血管内科和老年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经常组织和参加院内外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嘉奖。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于1955年,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现已成为山东省内规模最大、科室设置最全、业务水平最高、教学实力最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山东省省内惟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考试工作基地、山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心。该医院位于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占地面积为187亩,总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总资产近12亿元,固定资产为5.89亿元。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首批“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优质高效百姓放心医院”、“绿色医疗环境放心医院”、“全国模范中医医院”、“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光荣称号。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设有41个临床及医技科室,40个专病门诊,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9个省重点专科及学科,共开放住院床位1600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12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95人,博士生导师27人,研究生导师1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是由当时的3名中医师在建院后不久创建的,他们以传统的正骨手法治疗单纯的四肢骨折、脱出,经过几代医护人员的努力发展,现在该科室已发展成拥有创伤科、脊柱外科、骨关节病科、小儿骨科及骨显微外科等5个亚级科室,4个住院病区的大型骨科诊疗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诊疗范围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强直性脊柱炎、老年增生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小儿四肢畸形、四肢神经血管及肌腱损伤、四肢骨折脱位、各种开放性损伤及脊柱骨折脱位所致瘫痪等。

徐展望医生简介:徐展望医生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脊柱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委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副会长、山东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委会副主委、山东老年学会脊柱关节专委会副主委、山东医学会脊柱学组副组长。徐展望主任从事中医骨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擅长诊治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失稳、颈椎病、间盘源性腰痛、脊柱骨折脱位、颈胸腰椎管狭窄症、脊柱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症、脊柱滑脱、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等。

毕荣修医生简介:毕荣修医生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创伤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创伤专委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副主委、山东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脊柱专委会副主委、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委会委员。毕荣修主任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此后一直从事中医骨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四肢骨折、脱位的闭合整复外固定及手术治疗、骨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畸形愈合的矫形治疗、创伤性骨关节炎和骨髓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盆骨折及复杂性骨折脱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医院神经外科

总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负责全军区机关和驻济部队的医疗工作,同时也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病人。总医院坐落在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誉的济南市金牛山南麓(天桥区师范路25号),该医院技术力量雄厚,临床学科齐全,专科优势突出,医疗设备先进,就医环境优良,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该医院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爱民医院”、“山东省百佳医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婴医院”“等光荣称号。总医院现设有53个临床及医技科室,7个全军医学专科及10个全军专科诊疗中心,共开放住院床位1300余张,拥有在编医护人员20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4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1人,军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8人。近年来,该医院引进了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包括双梯度1.5T核磁共振、320排螺旋CT、超声伽马刀、三维超声设备、双向数字剪影X光机、后装治疗机、直线加速器、超级准分子激光治疗机、多弹头自动导航RF肝癌治疗系统、高压氧舱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基因扩增仪、血细胞分离机等,总价值高达3.5亿元人民币。总医院神经外科是全军最大的神经外科诊疗中心,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该科室已成为具有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梯队和雄厚技术力量的特色科室,特别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脑脊髓肿瘤的诊治、癫痫及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亦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心血管内科医生总结篇10

根据北京天坛医院档案资料记载,1978年开始筹备建立神经内科;1980年9月正式建立神经内科,搭建起学科建设平台;1982年1月4日,神经内科病房开始试运行,接收住院患者;1984年11月20日,正式设立神经内科病床39张,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2紧跟国际脉动,推进学科建设发展

2000年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有病床110张,硕士毕业生8名。50名医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不到20%。为使学科建设赶上国际步伐,2000年后,北京天坛医院公开在海内外招聘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科室管理瞄准国际前沿脉动,学科建设开始了跨越式高速发展。

2.1确定学科建设架构的4个阶段

第一阶段:划分专业组,脑血管病作为独立专业。2000年,北京天坛医院把神经内科分成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等8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都有带头人,每位医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专业组,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力。脑血管病作为独立专业,在临床治疗、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领域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之一。2004年开始承担中国卒中中心建设项目工作。第二阶段:整合医疗资源,成立“天坛脑血管病中心”。脑血管病的防治需要多学科共同面对、协同防治,2010年10月29日,北京天坛医院打破常规科室结构,集中脑血管病医疗和科研资源,正式成立“天坛脑血管病中心”[3]。该中心设立临床部、研究部、影像部和培训部,将临床、科研和教育相互结合,并启动“北京市脑卒中诊断技术规范研究”项目。第三阶段:释放学科发展活力,成立神经病学中心。为可持续释放学科发展活力,北京天坛医院从2014年9月1日起,将神经内科正式更名为神经病学中心,下设9个专业亚科,即血管神经病学科、介入神经病学科、神经重症医学科、神经变性病科、癫痫科、神经感染与免疫疾病科、神经肌肉与遗传疾病科、临床神经生理科、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中心,另成立临床心理科。第四阶段:顺应新院发展,确定神经病学中心架构。北京天坛医院以新院迁建为契机,2018年7月2日医院党委会讨论决定,确定神经病学中心新的组织架构,神经病学中心包括7个专业亚科,分别为:血管神经病学科、神经重症医学科、癫痫科、神经感染与免疫疾病科、神经肌肉病学科、运动障碍性疾病科、认知障碍性疾病科。同时,通过公开竞聘,神经病学中心和所辖7个专业亚科分别任命科主任。

2.2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打造一流的脑血管病团队

2.2.1建设卒中单元,推进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2001年,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建立国内第一个卒中标准化治疗病房——“卒中单元”,为患者提供集医疗、康复、预防宣教、身心共治为一体的人文化综合医疗模式,提高了脑血管患者的治疗效果。“卒中单元”在2004年被纳入国家“十年百项”推广工程,此概念被收入到我国第一版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

2.2.2传递学科前沿理念,创办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

2001年,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创办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成为国际上关于脑血管病交流研讨的一个重要平台。天坛会每年都有全新的主题,成为中国脑血管病防治工作的风向标,让我国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水平与国际接轨。

2.2.3编写《血管神经病学》教材,作为必修课程

2003年3月,美国提出了血管神经病学(vascularneurology)的新概念。2005年5月,美国举行了第一次血管神经病学的专业考试。面对这一形势,北京天坛医院让国内医师开始学习这一新的学科、新的概念,组织专家编写教材,2005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生班中开办《血管神经病学》。与此同时,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依托一系列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及其衍生项目,在血管神经病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中尝试开展临床科研一体化培养的模式,致力于培养临床和科研相结合的多面性人才[4]。

2.2.4会聚学科专家,创办专业杂志

2006年,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创刊《中国卒中杂志》,作为新的专业化卒中期刊,编委汇集了国内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康复科、基础研究等多个学科的知名专家。在此基础上,2015年,创刊StrokeandVascularNeurology杂志,致力于以英文形式面向世界传递中国脑血管病专业的科研成果和进展。

2.2.5卒中诊疗标准化,打造一流的脑血管病团队

天坛脑血管病中心搭建了多学科脑血管病医疗团队,整合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急诊介入科、影像科、重症监护、神经康复、急诊医学等多个优势学科的临床诊疗资源,同时还组建了流行病学管理、基础研究、脑血管病药物研发等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平台。在脑血管病中心内,医疗实践、研究、培训三位一体,承担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卒中诊疗技术规范”研究,将卒中的诊疗标准化、规范化,形成“北京模式”。此举打造了一支一流的国际先进水平脑血管病专家团队。

2.2.6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进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12年8月31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确定2012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2]649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2.7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改写国际脑血管病临床指南

在2013国际卒中大会,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团队研究成果——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为急性轻度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法,这一研究结果的发表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我国脑血管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临床试验水平得到国际认可,美国心脏学会据CHANCE研究的结果对其《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指南》进行了调整[5]。

2.2.8开展卒中医疗质量控制,承担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北京天坛医院自2011年始,承担国家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2013年,升级为国家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8年5月,承担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建)工作,同时承担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大数据技术,该中心汇总全国2497家具有脑血管病救治能力的卒中质控监测医院开展工作的情况。在2018年度部级质控中心工作评估中,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筹建)工作排名第一。

2.2.9学科进步显著,被誉为国际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最为活跃的团队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作为近年来国内临床医学进步速度最快的学科,作为国际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最为活跃的团队,连续7年创造Stroke杂志全球单中心产出第一的业绩。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2017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和2018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中,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蝉联第一[6-7]。

2.2.10打造“天坛标准”,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为使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同质化,2017年6月22日,北京天坛医院成立“天坛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以下简称专科联盟),打造一批“天坛标准”的神经疾病专科,全国近300家具有神经学科优势的三级医院加盟,覆盖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省区市。在教学科研方面,通过远程教学系统,建立完善的神经系统疾病专科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联盟内医疗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科研网络平台和病历资源的互享互用,促进我国神经学科可持续发展。

2.2.11以新院搬迁为契机,建设成为全国神经病学人才培养中心

2018年10月6日,北京天坛医院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第一座整体搬迁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搬迁至新院区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并对外试开诊,于2019年1月30日正式投入运行。神经病学中心有病床290张,有医疗科研及技术人员近200人,拥有卓越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其中,研究生学位占90%多,正高级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3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6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成功开创国内第一个亚专科分科模式,建设成为全国神经病学人才培养中心,全国规模最大、学科建设最为齐全的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