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16 19:21:20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1

(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内四科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

目的:研究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7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血液透析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出现的几率,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对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教育和评估,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意识,规范护理管理,加强监督机制,促进所有人员参与到血透室的风险管理中,加强专科培训,重视细节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透析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65-01

肾脏疾病患者通过血液净化透析操作后多会出现严重的机体功能降低情况,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规范护理行为,尽量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机能,为之后的治疗提供基础保证[1]。我院选择2013年7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年7月~2015年8月间诊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78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在28~69岁之间,平均为(42.3±2.6)岁;实施血液净化的项目有: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等。

1.2护理风险

1.2.1护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 血透室的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不同,需要护理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患者的病情严重而且复杂,需要科室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现今我国大多数血液透析室的护理人员认知程度还存在与普通科室的意识下,没有弄清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导致在具体护理操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患者普遍存在感染情况,对患者的健康以及医患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2]。

1.2.2专业技能和知识含量不足: 护理工作因工作而异,因人而异。血透室的护理工作除了要掌握常规的护理技能和内容之外,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应对意外突发事件的能力,相比于其他科室,本科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能力和专业技能都需要较高的标准,现今我国血透室的护理工作正是存在着这种缺陷。

1.2.3护理工作流程的不规范: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工作流程在制度上来约束护理人员的具体行为,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护理人员屡屡出现违规操作情况,没有严格按照日常标准进行护理操作,消毒、清洁工作不到位,导致患者实施血液透析后出现感染情况,对患者的继续治疗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结果

通过对血液透析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出现的几率,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满意度由过去的86.3%提升到现今的98.7%。

3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3.1提升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工作,对于已经出现的风险事件作为教材详细分析,总结过去存在的隐藏风险,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喏内诊学习,尤其是对于能够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进行重点分析,提升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

3.2做好风险预防: 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监控、风险教育及管理工作,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实施操作前请患者签字确认,保证双方共同承担风险,成为抵御风险的共同体[3]。

3.3规范护理管理,加强监督机制: 在血液透析室中充分利用互动管理机制,保证护士长每天的五查工作,每个环节紧密结合,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每个人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

3.4建立资源报告系统,看清惩罚性文化: 自愿报告系统是指发现错误后从中学习,进行风险共享的原则。自愿报告系统成功最主要的是不执行惩罚性环境,运用简洁的报告方式,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4]。

3.5加强专科培训,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详细的制定层次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的考核及培训,新进岗为的护理人员必须接受一对一的专业培训,对可能出现风险的环节及因素详细掌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6强调细节管理的重要性: 细节管理是成功的关键,血液透析室细节管理至关重要,每个很小的细节都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培养科室人员工作细心程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3.7加强现场工作的适时指导,注意风险出现的高危环节: 由科室内经验丰富的护理进行现场工作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明确护理风险出现的高危时段,做好各项监控工作[5]。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教育和评估,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意识,规范护理管理,加强监督机制,促进所有人员参与到血透室的风险管理中,加强专科培训,重视细节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为透析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孙莉.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J].临床医学.2013,12(07):845-846.

[2]胡江华.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2(33):745-746.

[3]邓凤英,杨雪艳.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38(04):947-948.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2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血液透析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有资料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较低”[1],他们的生存质量实际上与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是分不开的。“医院所提倡的健康教育以病人为中心”[2],针对到医院接受血液透析冶疗的患者及家属所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了解患者在整个维持性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此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名患者,男性28名,女性22名。年龄18~81岁。文化程度:文盲1名,中学45名,大专4名。患者从开始接受血液透析至今,透析1年的患者8名,透析2—3年的患者12名,透析3年以上的患者30名。血管通路:静脉置管2名,动静脉内瘘40名,直接穿刺法8名。享受国家医疗保险者41名,自费患者9名。

1.2方法 采用访谈法,用自制问卷的形式。

2 结果

各项健康教育需求及患者满意度见表1,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接受度及患者满意度见表2。

表1 各项健康教育需求及患者满意度

表2 血液透析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接受度及满意度

3 讨论与分析

3.1充分认识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对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血透室护士应充分认识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评估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各个阶段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与患者随时沟通,满足他们的需求。

3.2改变护士的服务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血透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心理差异,需求差异为患者提供个体服务,这些需要护士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增强沟通技巧和宣传能力,以及创新自主的服务能力。

3.3认识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接受度与护士为其提供的方式,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差异 患者需求的方式和护士提供的方式所产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护士对患者健康需求方式的评估不充分,不到位,没有具体的针对个人的情况做出有效的评估。因此,血透室护士应根据血液透析患者最能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来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4 结论

通过这次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血透室护士应重视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正视目前开展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与患者所需求之间产生的差异,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多样化的运用健康教育方式,从而充分体现护理的人文关怀精神,有效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3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21 岁,主因双下肢肌痛,双足麻木十余天,恶心呕吐伴上腹部持续疼痛,阵发性绞痛两天,于1997 年5 月17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查血、尿、便常规及腹部B 超等均未发现异常。

护理查体:入院时体温36. 5 ℃,脉搏63 次Pmin ,呼吸20次Pmin ,血压17. 0P11. 2kPa ,痛苦面容,呻吟不止,表情淡漠,脸色苍白,意识清楚,营养差,明显消瘦,呈强迫卧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 音,心律齐,中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自发病以来体力下降明显,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入院后予654 - 2、灭滴灵等药物治疗无效,呕吐、腹痛症状持续加重。入院第2 天开始出现脱发,当日仅有少量头发散落于床上枕头上,次日脱发明显增多,呈片状脱落,经与病人家属同事交谈并详细追问病史,疑为铊中毒。5 月20 日即入院第4 天经北京市劳动职业病研究所对其血、尿、便和头发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铊的含量明显增高,确诊为铊中毒,予口服普鲁士蓝20gP日,并于确诊当晚急诊行血液净化治疗,选择净化方式为HD + HP ,血管通路为颈内静脉双腔插管,透析液流量500mlPmin ,血流量150mlPmin ,首次治疗2h ,以后为3h ,共行6 次血液净化治疗,同时配合每日静脉补钾,大量液体输入3000mlPd。经治疗腹痛消失,血液、指甲、毛发铊含量迅速下降至正常,于6 月12 日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病人意外服用硫酸铊0. 5g ,已达铊中毒的致死量,由于诊断及时,采用了HD + HP 有效治疗手段,使之在短时间内基本痊愈。护理人员在对本病例的诊断、抢救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 1  重视对病人主客观资料的收集评估,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病人入院时,中毒时间已达十余天,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重、精神差反应迟钝,不愿也无力与护理人员交流,寻问病史比较困难,负责该病人的责任护士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寻找各种有利时机追问病史,并重视与病人家属及校方、同学的沟通交流,了解其人际关系状况,从中发现有关情况。家属及校方虽否认有大量毒物接触史,责任护士仍然主动留取标本及时送检,为本病的早期确诊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脱发是本病特异性体征,但脱发也是人群中常见的症状,各种不良刺激均可造成病人甚至正常人不同程度的脱发。本例为青年男性,学习任务繁重,突遭生病打击易被认为是不良刺激导致的脱发。在对病人的护理中护士详细寻问了病人生病前的头发状况,是否有脱发现象,记录了病人入院后脱发的进展情况,认为病人的脱发现象严重、明显,不是一般的刺激导致的,及时的报告医生,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从而赢得了抢救时机。

2. 2  保持血管通路通畅,准确掌握抗凝剂剂量

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HD + HP 治疗的前提,本例采用左侧颈内静脉双腔插管,为防止插管堵塞影响血流量,每次透析结束后用生理盐水0. 4ml 加肝素100mg(2. 4ml) 注入双腔管中,每腔注入1. 2ml ,能使液体充满管腔而又未进入体内。注入后立即关闭导管夹,使导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血液逆流堵塞管腔。2. 4ml 的容量,是在插管前对双腔插管容量进行精确测量而确定的。6 次HD + HP 治疗,病人均能达到治疗所要求的血流量。

透析器对于化学毒物等小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同时在透析器前加用碳罐灌流装置,吸附血中的毒性物质可加强清除效果,因此,HD + HP 是早期治疗铊中毒的有效手段。

在治疗中,由于使用了灌流装置,降低了体外循环血流速度,增加了体外循环血量,较单纯透析血量大约增加200~300ml ,同时病人凝血机制正常,极易在HD + HP 治疗中发生凝血,增加了护理难度。透析时须加大首剂肝素用量,每次使用50mg ,以后每小时追加15mg ,每次肝素总量控制在80~90mg。护理中不仅要密切观察透析器的色泽变化,血流速度,防止凝血堵塞滤器降低透析效果,亦注意皮肤、粘膜等部位是否有出血倾向,结束透析前给予鱼精蛋白20mg 缓慢静脉输入,对抗肝素的抗凝作用,避免出血。

2. 3  加强心理疏导,稳定病人情绪

病人虽表情淡漠,但思维活动智力活动正常,又是一名尚未走上工作岗位,生活经历一帆风顺的青年学生,遭此打击,心理负担重,害怕遗留后遗症,影响今后的工作学习,对血透机及复杂的体外循环管道亦感到十分恐惧。责任护士针对这种不良心态详细讲解了治疗的目的意义,药物、HD、HP 作用及心理,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以同情理解的态度鼓励病人建立信心,努力忘掉过去的痛苦。同时加强与透析室护士联系,每次透析前均由责任护士陪送入透析室,并详细交待病情、情绪状态、对透析治疗的各种疑问。透析室的护士亦十分热情介绍讲解,松弛病人紧张的精神状态。在做各项操作时动作轻柔,加强生活护理,尽力减轻病人痛苦。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劝阻同病室病友及其他无关人员对其发病原因的探听,议论等,使之保持了良好的心境,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胜壁主编. 化学危险品的安全实用手册. 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1987. 570.

2  康雄飞. 硫酸亚铊0. 5g 中毒致死一例报告. 中华内科杂志,1963 ,11 (12) :52.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4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 护士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2],易造成皮损伤和黏膜接触暴露,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是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针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如何作好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1危险因素分析

1.1机械性损伤因素

锐利器械损伤是血透室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事故,主要指针刺伤,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意外的针刺伤,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而传播[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士每天要给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和注射药物,留取标本、利器回收等操作,发生针刺伤的几率很高。手在刺破的情况下,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的本身,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和设备而被传播疾病,最常见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爱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很高,一次即可感染[4]。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液感染占80%,可见针刺伤已经成为护士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1.2化学因素

透析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冰醋酸、次氯酸钠、甲醛,和各种透析机清洗液,消毒液,椐报道甲醛浓度过高接触者可有食欲不振、头疼、心悸等不适[5],并可刺激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出现流泪,眼睛干燥,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过氧乙酸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黏膜的接触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戊二醛等均对人体皮肤、眼睛、呼吸道黏膜有刺激。

1.3生物因素

在我国,HIV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又是HBV和HCV肝炎高发区之一[6]。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一旦被患有乙肝或丙肝的病人使用过的穿刺针将手刺破,则感染乙肝丙肝的几率很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每天进行血管穿刺、体外循环、回路的冲洗,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存在可能被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病毒、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大多透析室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即使皮肤完整性受损仍要坚持工作,这样也大大增加了经皮肤感染病毒的几率。不停的接触来自各种原因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和物品表面,很容易通过血液交叉感染,使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成为易受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1.4物理因素

1.4.1空气中的有害成分,如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医护人员经常闻臭氧味。臭氧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物质,对眼和肺有较强的刺激,长期接触可致肺气肿和肺组织纤维化。

1.4.2噪音血液净化中心的噪音主要来自水处理、透析机、空调、患者的,长期在噪音的环境中工作,易使人疲劳、烦躁、头痛和听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

1.4.3大量的搬运透析粉和透析液使护士发生腰肌劳损和脊背损伤的几率很大,不对称的工作姿势也会造成骨骼的损伤,如在给患者穿刺过程中需要弯腰,遇到穿刺不顺利的情况,往往一个姿势保持较长时间;透析结束拔除动静脉内瘘针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也需弯腰操作。

1.4.4水处理及透析设备和抢救设备的频繁使用,使透析室护士在透析过程中触电危险的可能。

1.4.5在整个患者透析过程中,护士需要随时观察机器运转情况,患者的透析反应,应对机器的报警,处理发生的各种各样问题,长时间站立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下肢静脉曲张。

1.5心理压力

维持性透析患者终身须依赖血透维持生命,血液透析是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患者每次治疗在4.5~5小时之间,血液体外循环随时有可能出现问题,随时要分析判断机器报警及各种检测系统是否正常,患者不适的原因及故障排除,思想必须高度集中,这样思想长期处在紧张之中,使人体的生物钟受到干扰,发生职业应激。这些职业应激的影响不低于物理化学因素,可导致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另血液净化中心危重患者多、工作量大,血液净化护士既要监测患者又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观察机器的各项指标,经常加班加点,长时间精神压力大,工作的超负荷,极易造成身心疲惫,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绪。

2防护对策

2.1转变观念,提高防范意识

目前,对医护人员进行的教育已被大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7]。血液净化室的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明确只有有效的保护自己才能更有效的保护病人,绝大多数护士职业损伤是完全可以避免或降低其损伤结果。医护人员进入血液净化中心要更衣,穿工作服,换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护士在进行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要戴手套,发现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当预料到血液可能飞溅到操作者的眼、鼻时,则应戴护目镜,口罩被血液污染时,立即更换,接触患者前后要严格洗手,洗手是最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措施之一。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必须彻底洗手,使用有抑菌效果的洗手液,按标准分步洗手,每完成一个血透操作,用快速消液消毒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强化护士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工作操作常规、临床技能、感染知识等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落实,并转变护士不怕脏、不怕累的传统观念。

2.2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注意日常操作安全

护士必须戴手套和使用持物钳夹取污染针头、穿刺针和其他尖锐物品,并放于专用的锐器盒内按规定处理。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说明戴手套非常重要。如发生针头刺伤皮肤,应尽可能挤出血液,彻底用碘伏消毒。

2.3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锐器伤已经成为感染HBV、HCV、HIV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每天进行穿刺性操作,经常接触针头和玻璃碎片等致伤因子。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治疗中禁止徒手携带的针头等锐器,禁止手对手直接传递针头、刀片等锐器;使用后的注射器针头等锐器要立即放入锐器盒,避免二次处理。锐器盒外要有醒目警告标志;严格按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规定处理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疗废弃物。如有损伤,应立即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挤出血液,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患者为乙肝或病肝,被刺伤人员应于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或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型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月后再检查。并要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汇报,给予相应的处理和登记并做跟踪调查,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使护理人员在发生职业损伤后得到及时补救治疗和检查跟踪,有效地维护职业安全。

2.4化学消毒剂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化学消毒的性能、不良反应、使用方法、配制时间、实施规范管理,使用和配制时戴口罩、手套、防护镜,防止消毒液溅出。定期开窗换气,加强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减少对人体皮肤、呼吸道的刺激。护士在进行血液透析操作或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需戴口罩、袖套、手套。接装管路及穿刺均应做到一人一幅手套。在进行复用透析处理时,需穿袖套,戴双层手套、防护眼睛,穿防水围裙。手套、袖套、防护围裙及防护眼睛一直被认为是减少医务人员血液暴露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如工作服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应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清洗。如化学试剂或消毒液不慎污染皮肤或溅到眼中,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

2.5防止血液传播

上机、下机、冲洗回路操作过程中戴好手套、帽子、口罩,穿好防护服,防止血液溅到皮肤上,拔针时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穿刺不成功时,递针重新穿刺,戴好针帽传递,手持针头,锐利面不要对着他人,以免刺伤。禁止用手分离污染过的针头和注射器,配备随手可得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配备锐器物收集器被认为最理想的减少针刺伤的方法,可降低50%的针刺伤发生率,每年定期对护士查体并建立健康档案。患者第1次透析前常规查肝功能、肝炎病原学,及时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的蔓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卫生宣教工作,要求其严格执行透析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可能地减少交叉感染的因素。

2.6环境管理

2.6.1血透室布局合理

血透室按功能严格划分为三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工作人员和患者均需更衣换鞋后才能进入透析室。保持室内清洁、干燥、限制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

2.6.2定时空气消毒

透析室每日夜间使用三氧消毒机定时开机4h进行空气消毒,注意空气湿化,提高消毒效果。

2.6.3加强通风

每日全部患者离开后,将透析室门窗打开,自然通风30min。对于噪音防范,及时关闭隔音的门窗,及时维护机器;对患者的,对症处理,减少病痛的折磨,做好心理护理,能安静地接受治疗。同时尽量不用紫外线,必须用时用后勿立即进入室内,待其逐渐分解为氧自行消除,并加强通风或改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

2.6.4透析液和透析粉的搬运尽量使用低平车,减少工作人员的搬运,从而减少肌肉和脊柱的损伤几率。工作中应正确运用力学原理,注意节力技巧。

2.7提高心理素质

进入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必须经过血液净化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加强专科技能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技能和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熟悉透析器报警信息,并能及时排除。工作中,采取新老搭配,在保证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加班、拖班,保证护士的休息,减少生理疲劳。平常加强身体锻炼,坚持户外锻炼,多做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制各种损伤的能力。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休息,提高护士待遇,缓解精神压力,加强文化修养,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心胸开阔,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观。营造宽松、愉悦、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培养缜密、热情顽强、幽默的工作团队,将心理压力降到最低。

3结束语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不断总结血液透析管理的经验,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叶任高,沈清瑞主编.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2]王会.透析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530.

[3]叶志军,张小娟,吴峰,等,骨外科医师,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对策[J],实用全科医学,2007,5(9);816-817.

[4]倪传英,袁晓华,张敏,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11.

[5]唐跃华.供应室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当代护士,2006,8:112-113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5

1医院管理者方面

医院管理者的职责是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医院管理层的管理职责是否到位,与医疗器械的风险因素关系密切。目前,大多数医院未对仪器设备使用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缺乏对各仪器设备的管理档案,对仪器设备的安全、维修保养、管理责任人都未做明确规定。导致大部分科室出现对医疗设备的大量购入,频繁使用而对质量控制管理却较弱,对患者安全造成隐形风险。同时医院管理者未意识到引进高技术水平人才的重要性,对于仪器故障的维修均依赖于厂商来修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仪器维护责任人不清,同时也会延误临床的治疗。

2对策

2.1制定仪器设备操作指南,规范操作程序

制定医疗器械使用指南,规定详细而可操作的程序,指导医院通过预防的手段,来解决一些常见的、共同存在而又可以预见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性问题则具有重要意义。医院在购入设备后,在正式使用前,应根据医疗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书、维修手册及国家的相应规定,明确在科室内使用的基本操作步骤和使用方法。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应协助科室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制定后,科室管理者与医学工程部门一起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尽可能让全科室人员均有机会得到培训,使得仪器使用人员熟悉每项规章流程。强调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降低误操作的发生。可靠性评定是进行风险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产品在上市之前必须通过可靠性分析,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标识。可靠性的定性标识包括产品、规定的条件、规定的时间、规定功能,因而设备科在购入设备前需进行可靠性评定。

2.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2.1建立仪器设备管理档案科室管理者应提高对每台仪器建立管理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仪器设备管理档案包括使用说明书、消毒记录、维修保养记录等,以利于护理人员随时翻阅该仪器设备的相关事宜,动态性掌握该仪器的运行状态,及设备故障的简单处理方法。设备档案应书写规范,每台设备责任到人,谁保养,谁使用,谁记录。同时科室应指派2名护理人员为仪器监管人,督促各项设备档案书写规范化。对每台设备制作简单、易懂的操作流程卡片,并挂在设备上,以便于护理人员操作时随时查看,以防止出错。

2.2.2设备管理责任制安排科室最具责任心和仪器使用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血透室仪器管理者,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监控,若发现仪器存在问题及时处理。仪器管理人员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应及时上报设备科,催促其尽快维修设备,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科室需定期组织设备知识培训和设备安全质量分析讨论会,科室管理者还应明确设备管理人员、设备使用者的职责,保证全科室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设备使用状态。对仪器设备管理中表现较好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2.2.3建立仪器设备质控报告制度在科室建立仪器设备质控的报告制度,做到有效的前馈控制,以预防风险的发生。鼓励护理人员及时发现仪器故障,及时上报,操作前需告知并签字。将设备使用中常见的故障进行汇集,编辑成册,内容主要有故障处理及应急方案,如穿刺针滑脱等。科室每个人都要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科室管理者组织定期考核。建立设备质量百分比制,分条评价各仪器设备质量。在护理过程中提倡人本观念,减少血透室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感。

2.3严格落实仪器设备的维护制度

切实落实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由科室护士长和仪器设备监管员进行负责,定期让院内设备维修人员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查和测试,防止测量值出现偏差。护理人员应参与防范性维护,将日常保养纳入工作日程,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科室管理者应将护理人员参与仪器设备管理的成绩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3]。

2.4规范培训制度

血液透析室是专科性很强的科室,应建立血液透析室专科护士培训制度。将医疗器械设备等风险管理的法规、设备故障报告制度、人文关怀等作为入职前的培训内容,加强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设备的质控管理意识。科室管理者应严格把好护理人员仪器设备考核这一关,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简单的维修技能;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英语和计算机培训,定期组织考核,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室月考与仪器设备专项考试相结合。

2.5完善科室环境建设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6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双人核对制度提高护理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8例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将2012年1~12月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前的22 49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实施后的24 427例次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如脱管漏血,穿刺口渗血, 血流、 透析液、置换液偏差,钙浓度、钠浓度偏差,肝素追加量偏差, 超滤量偏差,凝血堵管各项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 血液净化中心;双人核对;护理安全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50

Appliction of double checking system in blood parification center

WU Di-bin,YOU Li-hong,LI Cheng-jian,et 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Shenzhen518036)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double checking system during nursing procedure to improve nursing safety in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Methods:188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assessed from Jan.2012 to Dec.2013,22 498 times hemodialysis from Jan.to Dec.2012 were the control group,and 24 427 times hemodialysis pationts were the observation group.To compare the occur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Results:After the conducting double checking system,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cluding out off tube bleeding,needle insertion port bleeding,deviation of blood flow,dialysate and displacement liquid,deviation of calcium and sodium concentration,deviation of heparin additional quantity,devi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volume,block the tube of clotting be reduced,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Conducting double checking system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improved the nursing safety during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

Key words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Double checking;Nursing safety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1],血液净化中心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集中透析及其他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复杂,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治疗均采用体外循环治疗,风险因素多,患者病情变化快,使得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工作繁重,具有专业性强、压力大、风险高的特点[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取决于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优质高效的血液净化治疗不仅依赖优质的医疗设备、护理人员的良好技术水平,而且取决于规范高效的血液净化管理流程。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安全,2013年我科改进护理管理流程,制定并实施双人核对制度,有效减少了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8例,男126例,女62例。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47.5±15.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02例,肾病综合征7例,新月体肾小球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28例,梗阻性肾病7例,痛风性肾病3例,药物性肾损害2例,狼疮性肾病5例,多囊肾11例,高血压肾病13例,乙肝肾2例,血管炎肾损害3例,间质性肾病3例。其中合并乙肝阳性患者24例,丙肝阳性患者11例,梅毒患者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179例,人造血管内瘘2例,长期深静脉导管7例。医师配置: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护理人员配置14名:主任护师1名(护士长),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1名。技术工程师1名。设备包括:全自动热消毒水处理系统1套,血液透析机器32台(单泵机22台、双泵机10台)。传染病乙肝专用机5台,丙肝专用机3台,梅毒专用机1台。另有备用机2台,CRRT机2台。2013年1月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将2012年1~12月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前的22 49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实施后的24 427例次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遵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及《血液进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建立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及感染监控制度、交接班制度、职业暴露保护制度、设备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并且根据可能的突发事件制订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严格执行卫生部的消毒隔离制度,血源性传染病分区、分机隔离透析治疗,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每月对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反渗水、透析液质量进行监测,定期对设备系统进行检修。护理人员按照血液净化专科准入制度进行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根据年资经验及技术能力分级管理,实施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护理管理模式。

责任护士根据岗位负责本班本区域血液净化患者的治疗,包括开机、装管、预冲、穿刺、净化治疗、配药、给药、病情观察、应急处理、健康教育、机器清洁、消毒等具体工作,这样行血液净化的患者全程治疗均由责任护士一人单独完成。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操作管理基础上,改进护理管理流程,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即血液净化中心的配药、给药、血液净化治疗、医嘱查对必须由两人核对无误并签名后方可执行,达到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的目的。具体内容如下:(1)血液净化治疗前配置抗凝剂,必须由双人核对并签名,配药护士和核对护士共同查对药物名称、浓度、剂量、保质期等并签名。(2)责任护士在血液净化治疗上机完毕30 min以内完成与临组的交叉核对。责任护士首先三查七对,全面评估本组患者,然后根据医嘱上机行血液净化治疗,上机完毕,立即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再次核查。在上机完毕30 min以内完成与临组的交叉核对,核对内容包括:体外循环管路是否顺畅、穿刺针固定是否牢固、医嘱的治疗模式、肝素追加剂量、超滤量、置换液量、血流、透析液流速、机器温度、电导度、钙浓度、钠浓度是否正确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在血液净化护理单上签名。(3)核对血液净化治疗中途或结束时用药,包括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他药物,双人核对后执行并签名。(4)血液净化结束时的超滤量必需再次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并签名,并且要求患者必须称量透析后体重,确保核对超滤量无误。(5)责任组长全面检查。在本班治疗结束前,由责任组长全面检查,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按照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流程上报。

1.3观察指标比较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前后各1年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脱管漏血,穿刺口渗血,血流、透析液、置换液偏差,钙浓度、钠浓度偏差,肝素追加量偏差, 超滤量偏差,凝血堵管(无肝素治疗引起的凝血堵管属于正常风险范畴,应除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实施双人核对制度,提高了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安全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3]。血液净化中心属于高风险科室,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安全更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心管理的核心[4]。血液净化治疗中少量的漏血和渗血,血流量、透析液流量、置换液量、钠浓度、钙浓度不准确,追加肝素量的夹子忘记打开或肝素追加剂量不准,超滤量的偏差等时有发生,虽然不会即刻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短期并发症的发生,但是会影响患者血液净化的质量,甚至导致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肝素首剂量或追加剂量偏差可导致凝血后堵管,加重患者的贫血,脱管漏血、超滤量过大会导致低血压、休克或抽搐等,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甚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所有这些均属于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不良事件,增加了血液净化治疗的不安全性。实施传统的三查七对,虽然做到了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查对,而血液净化治疗属于体外循环治疗,需调试的项目、风险因素繁多,病情变化快。如此一人操作,出现盲点和漏洞时,存在无人监督的弊端等,发现问题时已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实施双人核对制度,观察组由两位责任护士进行交叉核对,并且由本班的责任组长进行监督,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责任护士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而且能相互发现操作时的不安全隐患,及时给予纠正,有效预防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表1显示,实施双人核对法前后1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了血液净化治疗的风险,提高净化治疗的安全性。

3.2重视环节控制我血液净化中心严格遵守和执行血透中心工作制度,按照院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流程对护理不良事件及时登记上报,这绝非为了追究相关护士的责任,主要是分析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加以及时改进。有研究报道[5],大多数的患者安全缺陷是系统问题,不是个人的疏忽或处置错误,所以减少医疗差错,焦点应放在提升系统功能上。意外事件报告数的多少并不代表质量和安全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医疗机构对患者安全的重视程度,绝大多数的医疗事件是医院系统问题,即管理问题[6]。进一步完善血液净化中心的质量管理流程,抓环节质量控制,根据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特点使用双人核对制度,同时通过终末质量评价进行反馈控制,尽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的提升。

总之,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量的增加和生存时间的延长,血液净化中心规模也日渐扩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均为进口设备,但患者的生存年限远远低于国外水平,生活质量不满意,设备不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而透析充分性和综合管理的不达标是导致存活率低下和生活质量差的重要因素[7,8]。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与血液净化技术和护理水平息息相关,血液净化充分性的保证、微炎症状态的预防、残余肾功能的保护、营养状态的控制、心理问题的干预、健康教育的落实均是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符霞,叶锡兰,陈新红,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血液透析病人营养管理的促进作用[J].护理研究,2012,26(12):3207-3209.

[2]蔡书平,周丽娜,陈新,等.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8):2973-2974.

[3]宋慧娟,刘雪琴,李漓,等.45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56.

[4]孙艳,郑一宁.我院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23.

[5]龙艳芳,李映兰,郭燕红.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现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19.

[6]张立新,崔怀志,么莉.创新理念激活体制——访泰达国际心血管中心医院副院长董军[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23-24.

[7]刘丽,周卫.急诊分诊、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探[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40-42.

[8]刘晓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2011,31(10):117-118.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7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1

在护理部指导下,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现制定我科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一、修订我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20XX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修订我科护理质量指标,由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指标3部分组成。科室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一)临床护理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制度的11个临床护理指标,按照环节质量检查标准,目标为各项指标达90%。本年度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院内压疮发生率:低于0.5‰

2、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0.3‰

3、医生满意度:大于90%

(二)专科护理指标

根据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修订专科质量指标

1、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率:等于100%

1、手术部位标识正确率:大于98%

2、三方核查执行率:大于98%

(三)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根据护理部下发的护理管理工作计划,我科建立无菌物品管理、腔镜器械清洗、术后器械数量正确、器械物品清点正确、引流管检查、巡回护士工作质量等6个护理工作质量指标。根据指标和护理工作要求,修订环节质控标准。科室重点监控以下指标:

1、器械物品清点正确率:等于100%

2、腔镜器械清洗正确率:等于100%

3、引流管检查正确率:大于95%

二、持续质量改进

(一)实行三级质控:科室实行科护长-区护长-专科组长三级质控体系,对制定的重点监控指标,按计划进行检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分析、改进。

(二)由主班护士每天质控,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控总结会议。

(三)实行组长负责制,成立6个管理小组,各小组每月制定小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记录,每月第二周四进行反馈和总结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三、科室质控小组具体工作计划

(一)根据20XX年主要存在问题,修订20XX年科室护理质量指标

(二)督促各管理小组定期完成工作计划、检查记录、总结分析,以及可行性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2

将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家卫计委及省市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卫计委要求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医院患者入、出院护理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凤冈县人民医院医院发展规划(20XX-2020)》及《凤冈县人民医院护理“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我院2017年创建“三级乙等”医院总体目标,主要是提高护理队伍基本数量和质量;抓紧护理工作基础质量及核心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全面落实各种护理评估;努力为病人提供现代化的就医环境和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一、20XX年工作目标

(一)护理质量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2、分级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3、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目标值≥90分)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目标值≥90分)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目标值≥90分)

6、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目标值≥90分)

7、病人平均满意度合格率100% (目标值≥93%)

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目标值≥90分)

9、手术安全核查率100%(目标值≥90分)

10、健康宣教覆盖率100%(目标值≥90分)

11、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目标值≥90分)

12、高危住院患者安全评估率100%(目标值≥90分)

13、护理行业新标准合格率≥80%(目标值≥90分)

14、年护理事故0 。

二、工作具体措施

1.力争得到多方支持,争取落实聘用制护士同工同酬的用人机制

2.适量增加护理人员(30人),建立护理人力资源储备库。

3.继续健全护理管理组织架构和护理三级管理体系,将护理部管理职能细化。

4.成立院科级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小组,抽临床操作规范的护士兼职与护理部在职培训专职人员共同负责全院护士的操作培训与考核。

5.积极与多部门协调沟通,完成全院科室的分类管理工作。

6. 启动专科护士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推进护理专业化、专科化、专家化进程。加快专科护士培养力度,扩宽专科护士领域护士的培养,启动新生儿、糖尿病、老年护理专科护士的培养。全年抽派20名护士参加各领域的进修学习。

7.启动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具体按照《护理人员中医使用技术手册》18项要求落实。

8.落实“护理行业标准”专项检查,每季度1次。

9.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开展“满意服务优秀团队流动红旗”评选活动,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10、继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落实责任制护理制度。

11、加大各层护理人员培训力度,按照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处要求,落实《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培训内容:护理行标、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出入院规范及流程、围手术期病人的管理、品管圈、建设医院服务“三部曲”。

12、促进院内“安全事件管理网报系统”的建设。

13、落实住院病人疼痛级术后并发症评估,规范出入院病人流程。

14、加快护理教学示教室的建设,加强教学及科研能力培养,借助遵医附院科研平台,力争科研立项

XX、落实调整后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

XX、按照临床需要,增加护理记录单Ⅲ中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备选条款

17、落实医院护理应急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及演练。落实血透室护士的“心肺复苏”“除颤仪”及抢救车管理的培训与考核。

18、规格病历新顺序,落实国家卫计委病历管理新规定。

19、继续加强压疮、跌倒/坠床等风险管理、落实高危人群的登记。

20、配合医院及其他部门落实心脏介入治疗室的筹建。

21、落实护士的分级管理档案。

22、落实各科室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细化。

23、各科室落实《如出院告知册子》

血透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范例3

血透室护理工作要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核心,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流程,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演练透析透析室各项应急预案,必须做到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3、建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加大自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定期查找护理隐患并进行分析反馈。

二、血透室将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并将优质护理落实到实处

1、 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如:图片、书面、口头等等。

2、 加强随访工作,要求责任护士应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每月必须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加强急救药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每周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护士长每周检查并记录。

三、加强院内感染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每月定期监测透析用水,每季度定期监测透析用水内毒素。并根据每月监测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每月进行小结、每半年进

行一次总结。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2、加强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对护理人员将进行手卫生的操作培训,并使其转换成一种意识,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3、加强医疗垃圾废物的管理,严格遵照医疗垃圾废物管理条例对医疗垃圾废物进行分类、毁形及转运。 四、加强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加强护理人员考试考核,要求理论考试合格率95%、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2、加强和落实血液透析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流程进行各项技术操作。

五、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8

血液透析疗法已作为一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药物、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血液透析技术专业性强,血液透析室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的工作性质,在进行透析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处理不当,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使血液透析安全进行,已成为各血透室面临的首要问题。现结合临床实践,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以加强防范意识,降低透析风险。

1 安全问题存在于以下几点

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 存在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护士综合应急处理能力的缺乏、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到位、 透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自身感染的风险。

2 防范措施

2.1 树立防范意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血透室的工作制度》、《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督促医护人员自觉学法、用法,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认真对待和处理透析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文件,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2.2 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对照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2010版》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血透室的实际情况,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范等,由护理质控组长督促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3 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血液透析技术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技术难度大,治疗风险大,而从业人员的低龄化,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断处理能力[1],易出现安全隐患。护士作为操作过程的行为主体,必须具有严谨自律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才能保障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培养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情感和责任感,发挥护理人员的个人特长,端正护理服务态度。透析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专业学习能熟练掌握急性左心衰竭,透析中高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首次使用综合征,出血、凝血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紧急处理方法。熟悉各项血液净化的基本操作:如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及维护,颈内静脉插管的护理及宣教,掌握血液净化过程中的监护等。对于透析中发生的紧急情况或意外,能以熟练的技巧和个人应激处理能力及时处理,解决问题。从而保障患者的透析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4 严密监测透析中的动态变化:尿毒症患者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龄、长期透析患者的增加和原发病的多样化,使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即刻并发症日渐增多,透析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动态变化尤为重要。如: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出现高、低血压,心律失常及肌痉挛等并发症时,立即报告医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每班上完机后,两人交叉相互检查机器的各种参数,内瘘穿刺点是否渗血,管道是否固定等。正确及时处理机器各种报警。无肝素透析的病人在机器上挂出特别标志,防止透析器和管路凝血。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容易入睡,稍不注意导致路管打折,护理人员在透析中应注意观察,经常巡视患者,做到勤检查、勤询问、勤沟通,及时发现问题,随时消除隐患,保证患者的透析质量。

2.5 加强监控,提高医院感染的防范能力:血透室是集中治疗的场所,血透治疗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来完成的,是一项有创操作[2]。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对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阳性者与一般患者分区、分机透析,医护人员与患者有各自的通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月做一次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细菌培养,护理人员人室更换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鞋。护理人员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戴手套,做到一人一更换。治疗结束透析机按规定严格进行冲洗、消毒等。一性次的医疗用品使用后立即毁型、分类,严格执行《医疗垃圾管理办法》,不重复使用。血源性传染病患者严禁透析器、管路复用等[3]。凡来我院血透室做治疗的患者,在透析前须常规进行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严格按厂家要求进行水处理的维护和保养,由质控组成员负责水质的检测和标本的采集。质控组组长每天在工作中检查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经常给护理人员提出易发生安全隐患的警语。制订职业暴露后一系列的处理措施及上报程序,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做好自身防护。

2.6 培养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沟通中进行健康知识宣教:随着血液透析市场的不断扩大,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因此,提高血透室护理人员的人际沟通能力是血透室竞争发展的需要。有效沟通可以使新来我院的透析患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医院的环境,工作流程,掌握血液透析相关的知识要点,以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引导患者能够自主地控制好干体重,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观察穿刺点的渗血情况,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止血带,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出凝血情况,调整压迫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防止动静脉血管高压发生血肿,影响下一次透析穿刺。护理人员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使其遵从医嘱,消除其疑惑和紧张的心理,使患者心情舒畅,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从而有效保障护理安全。

2.7 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及防护措施:包括停电、停水及水质异常时的应急对策等[4]。血液透析是以透析机为主体建立的体外循环,并发症及特发事件发生急,血液透析过程中突发的停水、停电,血透机及水处理故障都会造成病人的恐慌。因此制订出血液透析过程中突发的应急预案,加强学习,及时果断处理,不但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能保障患者透析时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段文渝,赵玉莹,张利霞.浅析血透室的护理纠纷原因与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2

[2] 向 晶.透析护理安全与规范化操作[J].中国血液净化,2009,2(8):2.

[3] 陈香美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2010版[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9

关键词:手术室; 疏漏环节; 管理; 差错事故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04-01

1易疏漏环节

1.1人员管理不到位。实习生控制不严,参观人员过多,手术医生串科学习,一个护士巡回多台手术。

1.2不当造成意外伤害。安置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约束节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导致褥疮发生。

1.3手术部位出现误差。手术部位术前无标识或无??带识别;接患者入室时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生差错。

1.4器械准备不足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手术器械准备不足或器械性能不良,术中再次准备延长手术时间;手术器械核对和管理不规范导致器械敷料等残留体内;标本管理不善导致丢失。

1.5设备管理、使用不当,设备性能掌握不好,增加手术风险,接送因固定不稳滑落病人,造成意外;一次性电刀极板多次使用造成皮肤灼伤。

1.6不认真履职,交接班不认真或术中不坚守岗位,对于术病人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出现病情突变时不能及时到位抢救。

2防范对策

2.1加强手术室人员管理,手术室中人员的活动,可使大量细菌与空气中的尘埃及气溶胶状态悬浮于空气中造成消毒后的空气污染[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进入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与活动,一般40m2房间安排参加人员2名,手术人员及参观者进入手术间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合理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到一人负责一台手术。

2.2合理安置,为全麻插管俯卧位病人翻身、头颈、胸腰部及下肢与脊柱同步移动,保持功能位,避免脊髓损伤[2]。俯卧位手术时手术膜平整覆盖病人前额至鼻尖处,减轻头托对面部损伤[3]。侧卧位手术时固定,避免约束过紧导致股骨头移位,造成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摆放俯卧位时以小腿腓肠肌承透,避免术中给损伤;若固定膆部,则缝制套筒状约束带,不可缠绕膆部,以免腓总神给损伤。

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部位确定核查要做到四方核对(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并签字,手术物品清点要由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参与,执行器械敷料清点查对制度(手术前查对、关闭体腔前查对、关闭体腔后、缝合皮肤前查对)并如实填术护理记录单,注意纱布管理要规范,最好统一使用显影纱布,护士长督促认真执行检查制度。

2.4加强仪器设备、手术器械的管理,手术室护士随时检查仪器的附件是否齐全,螺丝是否松动,掌握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某些大手术及术中需要变换时,巡回护士要及时查看负极板位置有无改变,防止触电、灼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必要时使用一次性负极板,使用空气止血带时,巡回护士要严格记录使用时间并及时提醒手术者定时放松止血带,以免造成病人肢体的功能障碍或损伤。??护士上台前应将手术所需器械、物品准备齐全,保证器械性能良好,力求避免临时增加器械、术中传递器械。按无菌技术进行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此外,护士长要定期督促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设专人管理,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或故障引起医疗事故

2.5严密观察,切实履职,巡回护士认真观察如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出血的情况。吸引器的通畅,仪器的安全运转等,巡回护士责任重大,术中一定要坚守岗位,尽可能减少术中外出取物、取药时间,避免延误手术及抢救时间,遇有大手术需要交接时,巡回护士要仔细交接手术情况,纱布器械使用情况,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6加强标本管理,一般的病理标本应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手术完毕交于主管医师,后者将标本放入固定液容器内,贴上标签,填好通知单,术中无论取下任何组织,都要询问医生是否留取标本,不可自行处理或弃之弄错,所有病理报告均应以正式文字报告为准,包括快速冷冻切片报告,同时病理标本应专人送检,登记齐全,标本送病理科后由送检人和病理科人员双签名。

参考文献

[1]谢爱春.医院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动态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1):83

血透室专科护士报告篇10

骨折内固定是指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后用一定的材料将骨折端维持对位的一种技术,是创伤骨科中最常用的手术之一[1]。骨折内固定术可使手法不能整复的骨折移位和关节脱位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以防止骨断端的再移位,避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功能得以良好的恢复。由于骨折切开 内固定技术能使骨折复位,恢复血供,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可使骨折附近主动无痛活动,从而使受伤肢体迅速恢复。对椎体骨折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选择良好的器材进行骨折内固定术也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2]。

1 内固定器及其配套器械的使用特点

1.1 器械件数多 进口成套器械一般放置于专用不锈钢器械箱里,一例手术所需器械少则1箱,多则4箱,每套器械可达上百件,特殊器械也多,远比传统的骨科器械复杂,这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品种齐全,专用器械复杂 每类器械各种型号齐全,专用器械复杂。如:带锁髓内钉,理查德钉,进口全髋、全膝等专用器械比较复杂,每件工具都有其专门的用途,为了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医师的操作 ,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了解每件器械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消毒要求和保养。

2 术中护理配合

2.1 正确摆放手术 如:髓内钉手术对患者的要求是:便于手术操作、便于术中X线透视、防止压疮等并发症。行股骨交锁骨髓内钉手术时,患者取仰卧位于手术床上患侧臀部垫高,通过C臂X线透视机旋转远端骨折段进行复位。

2.2 预防压疮 注意股骨髓内钉术中牵引的力量要适度,如:过轻,则不利于骨折复位;过重,则易造成会阴区压疮。切记要调整好牵引力量,预防牵引过度而造成会阴区的压疮。

2.3 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最好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操作中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去做。如:器械护士与术者均不可用手拿钢板与螺丝钉,应用钢板夹持器及带锁螺丝刀拿取,以防螺钉脱落污染。此外,交锁髓内钉手术时,由于需要向骨髓腔内插入导针,而导针比较长,因此,手术台周边应以无菌单包围成一较大的无菌空间,巡回护士要把无影灯调整在较高的位置上,以防止手术时污染导针,造成感染。

2.4 按顺序使用,熟悉手术步骤与各步骤所需器械 成套器械一般以手术步骤按顺序摆放,配合手术时可按步骤拿取,护士要熟悉专用成套器械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熟悉钢板的型号。由于钢板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相应部分的生理弧度弯曲设计,并可根据患者的解剖进行折弯,所以器械护士在术中不要随意折弯钢板。暴露术野后,协助医生选取钢板,熟悉手术步骤与各步骤所需器械,器械护士要准确迅速地传递器械,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 骨折内固定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3.1 切口感染及骨髓炎 术前给予支持疗法,纠正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贫血;术前备皮彻底;术前、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3.2 肺栓塞及静脉血栓 严防脂肪栓塞综合征,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血氧分压下降、皮肤出血点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3.3 内固定材料断裂或滑脱 应选用高质量、型号合适的抗剪切、抗弯、抗疲劳能力的内固定材料,并且构造更加合理,能替代股骨承受人体大部分的应力,有利于避免髓内钉的断裂。

3.4 压疮 术前摆放时应在易受压部位垫上软垫,防止压伤皮肤,引起压疮。

4 讨论

由于骨折切开内固定技术能使骨折复位,恢复血供,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可使骨折附近主动无痛活动,从而使受伤肢体迅速恢复。对椎体骨折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选择良好的器材进行骨折内固定术也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手术过程中除常规护理配合外,还要注意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切口感染及骨髓炎:术前给予支持疗法,纠正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贫血;术前备皮彻底;术前、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等均是预防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2)肺栓塞及静脉血栓:严防脂肪栓塞综合征,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血氧分压下降、皮肤出血点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3)内固定材料断裂或滑脱:应选用高质量、型号合适的抗剪切、抗弯、抗疲劳能力的内固定材料,并且构造更加合理,能替代股骨承受人体大部分的应力,有利于避免髓内钉的断裂。注意骨折术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