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公报十篇

时间:2023-04-11 08:54:22

人民法院公报

人民法院公报篇1

当前,涉诉可以说是各级人民法院谈之色变的老大难问题。随着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上访人员也在不断的增加。混迹在这些人员中的无理闹访、缠访者,动辄举条幅、呼口号公然诋毁法院裁判或法官声誉。本次调研结果,也表明涉诉问题是影响公正司法、(文秘站:)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最大屏障。

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不仅会影响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增加他们对法院裁判的不信任,还会损害司法的公信和权威。

近几年来,全省法院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措施,如庭审网络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法院微博在线答疑等推行“阳光审判”。尽管这些举措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人们对法院印象还停留在“很神秘”的阶段。

秉承法律精神和公平正义理念,赋予法官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客观需要,也是由法律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这种自由裁量权过大,必然会为司法专横和司法不公,提供温床。

排除目前法院普遍存在的案多人少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与政策相冲突等客观因素外,个案的实体不公正、程序不规范和办案效率低下,也是制约司法公信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官官相护,清官少”、“人不和天斗,民不和官斗”这种在历史中存活若干年的糟粕法律思想仍然富有活力,甚至还发展演绎出了“大个帽两头翘”“有理无理,先送礼”等这样的谚语,在社会上流行。

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系统、浩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法院人为之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还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想进一步扩大司法诉讼程序在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那么就必须设置涉法、涉诉一次性终结机制,完善流程管理,否则,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就无从谈起。

人民法院必须切实转变司法作风,以提高案件质效为抓手,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才能真正赢得公信。

在原有司法公开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公开方式,扩大公民的司法参与度,保障司法的公开透明性,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

目前,我国的普法宣传还停留在“以案说法”、“漫画说法”“法制标语”、“宣传板块”等一维宣传的层面上,可以说是法官、法院的独角戏,缺少互动性、及时性和灵动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法治宣传的需求。建议在下一步的宣传工作中能够利用新型载体,融入现代精神,不断创新宣传载体,促进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1、建立法院新闻发言人制度。针对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案件,积极进行回应,解答疑问,寻求认同。

人民法院公报篇2

【关键词】司法报道 公众知情权 独立审判权 平衡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公众知情权是社会民众天赋民事权利的自然延伸,而法院的独立审判权是国家公权力,通过宪法和法律赋予来体现。当前我国的司法报道中,民众知情权与独立审判权不协调的现象时有出现,尤其在社会高度关注和媒体充分报道的案件审理和新闻报道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如何能在保证国家司法独立审判权不受干扰的前提下,依法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做好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一、司法审判中公众知情权的内容和界线

公众知情权指公民对于国家的法律、重要决策、政府的重要事务以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普通公民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有知悉和了解的权利,其已经成为法治社会的标志之一。2008年5月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律角度首次明确我国的公众知情权。应当看到,公众知情权不是对于社会任何事物无边无际的知情权利。首先它是一种相对权,必须有一定的边界和底线。笔者认为,具体到司法审判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它的内容和底线可以描述为:首先是审判程序要公开;其次是不能影响到案件审判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底线则是在保证不泄露国家秘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等法律禁止前提下,对具体案件情节和审判过程最大程度和限度的公开。

1.审判活动的公开

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规定了审判公开的法律原则,但是到底怎样公开、遵照什么原则和程序、公开到什么程度却没有明确具体规定。为了解决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1999年3月和2007年6月先后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两部司法解释。①其中对于“审判公开的各项工作”描述了一些具体标准。例如规范庭审的直播和转播等,对涉及新闻媒体参加的活动首次作了具体规定;法院要面向社会加大公开庭审力度;一般公民持有效证件即可参加旁听,特殊情况下在作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后才需发放旁听证限制旁听活动;加大了裁判文书公开的力度等。②

2.不能影响审判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其实无论法律如何规定,审判公开和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都是保证司法公正和审判活动的正常顺利进行。保证司法审判活动正常顺利进行,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充分实现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法理上当然包括由公民个人权利延伸出的公众知情权和记者采访权。

3.排除法律禁止的案情和审判过程的公开

哪些案件的审判必须排除在可以公开的范围之外,《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均有具体规定。为了方便实际开展公开工作,最高院在1999年3月的《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规定:“人民法院对于第一审案件,除下列案件外,应当依法一律公开审理:(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3)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4)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5)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6)法律另有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司法解释明确了“经人民法院许可,新闻记者可以记录、录音、录相、摄影、转播庭审实况”,可以说是具体明确了新闻媒体记者采访权的操作原则。

二、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如何保障公众知情权

2007年6月最高院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基本原则”。可以说从法理上第一次明确各级法院审判公开的具体操作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司法实务界和新闻实务界在审判活动报道中如何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问题。③

1.依法公开

法院要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职责,切实保障当事人依法参与审判活动、知悉审判工作信息的权利。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公开范围,在审判工作中严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依法保护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2.及时公开

如果法律规定了公开时限的,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时限,在法定时限内快速、完整地依法公开审判工作信息。对于法律没有规定公开时限的,要在合理时间内快速、完整地依法公开审判工作信息。

3.全面公开

法院要按照法律规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做到公开开庭,公开举证、质证,公开宣判;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公开与保护当事人权利有关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各重要环节的有效信息。

2013年10月28日,最高院了《关于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大力加强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见》。这是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通过的一个重要的法律文件,对于指导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审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④其中对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如何保障公众知情权,如何进一步落实审判公开问题再次做了重要规定。尤其是对审判公开的范围、内容、对象、时间、程序、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还再次强调要求法院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⑤

三、如何做好公众知情权与独立审判权之间的平衡

通过深入思考我们逐渐意识到,在依法保障法院独立审判权和案件当事人各方权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亮化”审判工作内容和公开具体案情,把审判工作全程置于阳光下,必须要在公众知情权和独立审判权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解决两者矛盾冲突的好办法,也是平衡新闻媒体和各级法院工作冲突的最好方法。笔者认为,以下一些工作方法,可以使我国公众知情权与独立审判权更好地接近或处于动态平衡。⑥

1.保证各级法院依法行使独立审判权,确保审判公正

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在司法报道中公众追求的是事实和真相,这是公众知情权的终极价值。司法实践的公平正义分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要想保证最终的实体公正首先要实现程序公正,而程序公正最为重要的是保证各级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新闻媒体要积极与各级法院合作,支持其依法行使独立审判权;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排除权力、金钱、人情、关系等一切法外因素的干扰,坚决共同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另外还要营造舆论氛围让法院养成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依法办案、敢于担当的职业品格。

2.新闻采访要以公开案情事实为基础,全面客观报道案件审判

在司法报道中,一是要满足公众知情权,满足广大民众了解案件具体事实和案件具体情节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监督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案,杜绝“暗箱操作”,公正审理案件,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可以说,全面客观报道案件事实是维护司法独立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平衡点。具体来说记者要努力做到尽可能全面了解案件的全貌,把握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在对案件的侦查和审理情况的追踪报道中,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必须全面客观报道,决不能掺入个人主观情绪和思想,更不能代替法官对案件预先做出结论。美国记者汤姆·希·克拉克有一段名言;“一个被告,当其因触犯了某项法律而受到法庭的审判时,他本人应享受的合法权利仍应受到尊重。”⑦另外在报道中将新闻事实的来源出处交代清楚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坚持客观报道的外在要求。

3.做好典型案例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确保法律正确实施是法治的关键,新闻媒体报道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加大体现各级法院加强和完善审判监督指导、落实司法政策方面的报道。还要及时传播最新法律和司法解释,尤其注意对其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的说明报道。新闻媒体还应当引导舆论,与法院共同合作报道宣传好典型指导性判例,共同营造舆论氛围,加强各级法院在规范自由裁量权、统一司法尺度、严格裁判标准和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等方面的新闻报道。

4.引导公众理解司法工作,加强司法审判工作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因渴望社会公平正义和公众知情权所产生的对司法审判工作的期待与要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案件报道中对新闻媒体和法院工作的关切和评价,切实理解和尊重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普遍认知和共同感受。不断加强对社会生活的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努力引导舆论,使司法过程和处理结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

5.注重审判公开的制度化和技术化建设

最高院明确要求各级法院要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的各项举措。新闻媒体在“深化司法公开的各项举措”方面与法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新闻媒体可以从有利于提高审判工作社会公信力出发,对各级法院审判公开的范围、内容、对象、时间、程序、方式等作出广泛充分且有深度的报道,尝试稳妥有序地与法院配合推进司法公开改革和完善司法公开的制度机制的报道。特别要高度重视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方式做好庭审公开工作。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和普遍关心的利益冲突,要主动、及时、全面、客观地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有针对性地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和疑惑。还要积极研究和把握自媒体时代舆情与司法审判报道相互影响的规律与特征。

6.尝试建立司法新闻报道协议制度和新闻咨询评议会制度

美国司法界的司法新闻报道协议制度是指鼓励新闻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与法庭签署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用以指导涉及警署、检察和法院领域的报道活动。协议提醒记者在开庭前应当最大限度阻止发表某些含有偏见的报道。最为重要的是不要就被告是否构成犯罪或者是否清白无辜发表评论意见。签署这种协议不仅能对有碍司法独立的新闻报道加以限制,对新闻报道本身也不无好处。

新闻咨询评议会制度始于1946年的英国,其后美国于1971年引入并发展成熟。该机构成员由司法界和新闻界专家共同组成。评议会如果发现报道确有错误,将会及时把错误之处告知新闻机构,并提出一些补救意见和解决办法。⑧

7.坚决反对和防止“媒体审判”

所谓“媒体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凌驾于司法之上,干预和影响司法审判过程及其结果。具体表现为仅通过主观臆断,明示和暗示、主张或反对判处被告人有罪或判处何种罪行,以影响法院公正独立审判的行为。⑨“媒体审判”是一个相当刺眼的词,是对宪法和法律的公然违反,是对法院独立审判权的践踏,实质就是新闻媒体“指导”或先行代替法官审判。对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媒体审判”性的新闻报道刊载或播出。这其中敢于抵制和纠正新闻报道中各种虚假报道和恶意舆论炒作的违法行为尤为关键。要善于引导社会舆论,逐步形成司法审判与社会舆论良性互动的常态化。

结语

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前提下保证国家司法审判活动顺利进行是各国司法和新闻实务界面对的重要问题。只有真正通过各级法院和新闻媒体的共同努力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在确保法律正确实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做好新闻报道,以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要营造让各级法院能够精心审理好每一起案件,让新闻媒体能够充分报道好每一起案件的社会机制和氛围。

(作者单位:甘肃省河西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注 释

①司法解释具有准立法效力,根据《立法法》规定,司法解释虽没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狭义法律位阶高,但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很强的规范指导性。

②⑨黄瑚主编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

③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6月4日,《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法发[2007]20号。

④赵凌 《中国法院变革刑事审判 庭审“敢于”不走过场》,载《南方周末》2013年10月24日A2版。

⑤参见该文件“完善制度机制,深化司法公开与司法民主”部分。

人民法院公报篇3

一、公告送达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在司法实践中,公告送达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邮局以信函的方式委托受送达人原住所地法院张帖公告,再由委托法院寄回回执备案。此种送达方式的可操作性较差,因为有的法院出于地方保护等原因对外地法院委托送达的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明明可以送达的,却说当事人找不到。或者能及时送达也拖延送达,甚至干脆对委托法院的请求置之不理,以达到偏袒本地当事人的目的。这种情况下,回执寄回的时间一旦超过了送达期间就意味着程序违法,所以法官基本不采用这种方式送达。二是由送达人员在法院门口的公告栏张贴公告,但由于管理疏漏,张贴随意,位置不醒目,效果甚微,实际执行只占少数。三是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告,此种方式因简便省事,遂成为法官的当然做法,例如:对于应当到庭而未实际到庭的当事人或第三人,法官通常以《人民法院报》上的公告来证明自己的审理程序合法。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不难发现,《人民法院报》的传播覆盖面很狭小,它的主要读者是各级法官,而另一部分相当重要的读者—受送达人,则很难看到该报。《人民法院报》上的公告,对他们来说更是形同虚设。换言之,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告,基本上无法实现通知当事人到庭应诉的目的。

二、对公告送达的理性分析

笔者认为,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的公告送达的三种方式,每一种方式均有它的适用范围,不应混同。一是在法院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此方式适应于其他送达方式不能送达又有证据证实被送达人经常回家或与家人经常联系而非真正意义下落不明的情况。张贴公告应同时张贴于法院公告栏和被送达人原住所地,人民法庭审理的案件应同时张贴于法院公告栏,此种公告方式比报纸刊登公告更为有效。在实践中有仅张贴于法院公告栏而忽略张贴于被送达人原住所地的情况,这种做法违背民事诉讼法规定及司法解释的。二是在报纸上刊登公告。这种方法仅适应于真正意义上的下落不明,即被送达人下落不明、亲属邻居均不知其消息的情况。审判实践中有一种误区,认为适用报纸公告比适用张贴公告更为有效,这种认识违背了公告送达的目的,极为有害。这不仅增加了诉讼成本,而且由于公告报纸的选择不尽科学,被送达人到庭参加诉讼率几乎为零。所以,应从思想上走出误区,正确适用公告送达,尽量减少适用报纸公告。笔者认为,被送达人到庭参加诉讼后下落不明或上诉人上诉后下落不明的,一般不适宜报纸刊登公告,采用张贴公告的方式更为有效。三是对公告送达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

三、完善公告送达的思考

人民法院公报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公办大学;公益性单位;企业所得税

独立学院是我国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新尝试,是公办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与社会资金相结合的产物。独立学院能有效弥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承担了我国近20%,加上其他民办高校已超过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养任务,极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目前对独立学院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研究比较少,一般侧重对民办教育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是否矛盾,具体的税收政策以及税收优惠等。对于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普遍认为两者并不矛盾,不能因为民办学校具有可营利性就忽视了其公益性。(文东茅,2004;董榆梅、胡君,2008)。至于民办教育的税收优惠,大部分学者指出我国民办教育存在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税收待遇差别较大、民办教育税收政策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等问题,应该使民办学校的税收优惠落到实处,以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杨龙军,2005;贾东荣、迟萍萍,2007;郑慧芳、罗莉,2007;陈新,2007;任强,2010)。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要正确对待民办教育的免税问题,应设置具体的免税条件,规范民办教育的税收优惠办法(石秀选,2006;张丽颖,2007)。董榆梅、胡君(2008)还提出了对举办者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应补征税款;而对投资者用税后的办学回报再投资举办新的民办学校的,可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笔者认为,独立学院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公益性教育事业,需要政府的鼓励和税收政策的支持,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现行对独立学院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完善。

一、独立学院的性质及与公办大学的差别

(一)我国独立学院的性质与作用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学院的设立由教育部负责审批,凡未经教育部审批的,国家均不承认其学历。实质上独立学院带有“民办公助”性质,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下属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

独立学院依托公办大学的智力资源和办学品牌,调动各方面办教育的积极性,大量吸纳社会资金、有效增加办学投入,弥补公办大学资源不足,扩大了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独立学院往往开设具有其母体大学优势和特色、符合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部分热门专业,满足了社会各界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缓解现代化建设对公办大学培养人才的巨大压力,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了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与公办大学都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存在孰高孰低、孰优孰劣的关系,各有特点和优势,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共同任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至2010年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42余万人,2010年其本科毕业生占全国普通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比重从2004年初的1.60%迅速攀升至17.11%,几乎占五分之一强。到2010年,我国共有独立学院323所,在校本科生达238.98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总数的18.88%,占全国民办学校本科在校生总数超过80%。近年来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增加较快,占比一直在提高,其中2005至2007年三年的发展最快,未来一段时间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中的一个亮点。

(二)独立学院与公办大学的异同

独立学院和公办大学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公益性教育事业。公益性不等于非营利性,也不等于不能盈利,不等于出资人不能取得回报。公益性与营利性、非营利性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公益性是指办学的结果,发展教育形成的社会影响。而营利性、非营利性是指投资者、办学人办学的出发点,反映的是办学的行为和对办学盈利处理的制度安排。二者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非营利组织与盈利并不矛盾,只要有收支行为存在,就可能产生盈利或亏损。不能简单地以独立学院收取的学费比公办大学高而否定其公益性,事实上公办大学收费低是因为财政拨款是其主要的经费来源。

注:表中占比表示独立学院在校生人数占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重。数据来源:中国教育部网站,2004年至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数据中的高等教育部分,链接地址为:。

独立学院与公办大学不同之处,除经费来源、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录取分数线外,还有三个深层次的差别:一是产权结构不同,突出地表现为其独立性,这是根本区别。独立学院的产权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公办大学以及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个人;二是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公办大学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和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独立学院则偏向于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专门人才;三是培养人才的层次不同,公办大学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大专等多层次的毕业生,独立学院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毕业生。

二、我国对独立学院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一)政策规定

独立学院是民办教育的一种。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只对民办教育适用的各项扶持政策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如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定”,省级人民政府有制定区域性扶持与奖励措施的权力。

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民办学校应当依法进行税务登记,并在终止时依法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而公办大学则没有类似的规定。

在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上,公办大学的收入主要为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公办大学取得的主要收入为财政拨款,或者是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又符合非营利性组织的认定条件;另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以下简称“39号文”)规定的“对政府举办的高等、中等和初等学校(不含下属单位)举办的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因而公办大学几乎全部收入属于不征税收入或免税收入。

虽然独立学院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的确定,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的,但独立学院取得的收入并不是财政拨款,也不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也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虽然实质上与行政事业性收费类似,但没有被明确为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

也就是说,如果独立学院是捐资办学或者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就可以与公办大学享受同样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但关于捐资办学或者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如何认定等具体问题也没有相应的政策规定。税务机关解释,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独立学院,除39号文规定的“服务于各业的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其取得的其他收入,既包括举办各类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从事国家批准的学历教育所取得的收入,应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实际账务处理中,独立学院应将应税收支项目与免税收支项目分开核算,总收入减除免税收入为应纳税收入,再减除应税收入对应的可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按企业所得税一般税率(25%)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此外,独立学院登记为民办非企业,但适用的会计准则也不明确,主流观点和实践倾向于适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捐资助学或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独立学院勉强符合该制度的条件,但是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独立学院并不符合该会计制度第二条关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要件。而且该制度在成本核算、实收资本等科目的设置和核算上并不能满足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需要。再者,根据税法一般规定,独立学院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按《企业会计准则》或者《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或者以此进行纳税调整。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编制的会计报表基本不能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可,因此实际中导致独立学院按不同的会计准则编制多套帐的情况,无形中也加大了其税务遵从成本和风险。

(二)实际征管情况

我国相关部门暂未根据原则性规定,对独立学院具体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因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是是否应该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关键因素,2005年全国各地民办教育机构更换办学许可证时,教育部门要求民办学校在办学许可证副本和学校章程上注明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虽然绝大多数民办教育机构申报“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但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办学章程或者合作协议上保留了“股东分红”等类似条款,也就是出资人实质上并没有放弃对独立学院的所有权以及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因此独立学院适用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实际上与一般法人企业并无明显区别。独立学院不符合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适用低税率或者特殊行业的优惠,但是在符合条件时可以适用加计扣除优惠,如聘用残疾职工所支付的工资薪金等。

地方政府大力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在实际征管中适度放松对独立学院的管理和检查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默许独立学院享受与公办大学同等的免税条件,这虽然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独立学院的发展,但存在较高的税收风险和隐患,毕竟不利于独立学院的长久发展。由于历史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通常税务机关对公办大学的征管力度要明显弱于对独立学院的征管力度。也有部分地区税务机关对独立学院加强征管,从严征收企业所得税。

根据笔者对部分独立学院招生及运营情况的调研,独立学院生均年学费约在1.5万元,按2010年在校生238.98万人测算,学费收入约为360亿元;独立学院需按其收取的学费收入向其母体高校支付15-20%的“资源占用费”或“资源管理费”等,运营成本(含独立学院教师职工工资薪酬等变动成本和折旧费用等,但不含固定资产构建支出)最低为学费收入的40%,则依次测算全国独立学院的年办学结余为144亿元,涉及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也不过36亿元,平均至每家独立学院为1114万元;税后办学结余为112亿元,扣除规定应从办学结余中提取的25%的发展基金(28亿元),可供向出资人提供回报的约为84亿元。笔者认为,当下正是独立学院创建和发展初期,尚需购置大量的设备和教学设施的建设等,其固定投入很大,按上述最佳情况测算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也不高,对国家近十万亿的财政收入而言意义不大,但是对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比如可以更新和升级教学设施,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等。

其实,对独立学院征税不利于平衡与公办大学的税收负担。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和民间共同投资,现在假定两所办学规模相同的独立学院与公办大学,前者靠收取学费来运转,没有花政府一分钱,为国家培养人才;后者主要靠财政拨款,同时收取一定量的学费来运作,也同样为国家培养人才。后者的总收入可能高于前者,但因为二者的办学资金来源不同,后者来自财政拨款和学费不用纳税,前者主要来自学费要纳税,这明显有违税负公平原则。

三、我国独立学院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一,独立学院的企业所得税税收角色定位不明确。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对独立学院的原则性定位为公益性单位,其立法意图是发展教育公益事业;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根据教育法中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规定,经过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不是营利性组织。但是税法上划分为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两类,法律没有明确独立学院是不是非营利组织。概念的不等同导致作为公益性单位的独立学院不能与公办大学享有同样的税收地位,也就是独立学院的公益性特点目前尚未获得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在设置具体税收政策法规的时候没有予以适当的考虑。

第二,我国对独立学院的企业所得税的具体政策非常少,仅39号文对独立学院取得的“技术收入”明确提出予以免税。在确定独立学院是否能与公办大学享受同样的税收优惠时,以出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作为标准,而不是以出资人实际上是否取得合理回报作为标准。虽然根据教育法规定,民办教育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独立学院的投资者在现实上就存在着营利与非营利之别,在目前的税收政策下,把独立学院与其投资者等同起来,投资者不要求取得回报,就判定独立学院是非营利性的;而投资者要求取得回报,就判定独立学院是营利性的。把投资者的营利性变成了独立学院的营利性,这是不科学、不公平的。我国相关部门也暂未关于独立学院企业所得税明确的税收政策,甚至连主管税务机关也未必能给出明确的答复。只能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一般规定,按法人企业征税,但因其性质特殊让独立学院很难接受。

四、完善我国独立学院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我国对独立学院的管理还不够规范,企业所得税政策还不够明确,各地税务机关理解不一,导致实际征管不同。不仅造成了税收负担不公平,还影响了独立学院的发展。而美国的大学是否获得企业所得税免税资格并不取决于姓“公”还是姓“私”,关键的判断标准是该大学是否为满足公众需求而存在和运作,其目的是否为了盈利。印度所得税免税政策与美国相似,也强调公益性,并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在印度,只要满足为公共利益和非盈利这两条基本要求,高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都免予征收所得税。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尽快完善促进公益性教育事业发展的企业所得税制。

第一,独立学院应享受与公办大学同等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教育的公益性在目标定位上是将教育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要求其经济效益从属于社会效益。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独立学院与公办大学同属公益事业,独立学院并不因其举办方或资金来源与公办大学不同而改变社会效益。因此不能简单地以是否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作为是否能享受税收优惠的标准。事实上,任何税种都不应以所有制性质作为税收优惠的划分标准,这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契税等税种,对公办大学与独立学院的规定基本相同。大部分国家并不区别公办和私立大学的经济性质,只要符合公益性标准,税法上都一视同仁。

具体而言,建议对独立学院从事学历教育的收入,用于学院发展,改善办学条件的,与公办大学一样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要把独立学院与独立学院投资者区别开来,对投资者、出资人按是否要求取得回报,划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对出资人从学院办学结余中获得的“合理回报”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独立学院从事非学历教育如举办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以及兼营对外营业的酒店和招待所等取得的收入,依法征税。作为申办方的公办大学通过资源占用费或资源管理费等形式,从独立学院取得的收入,用于补充其学校事业费,发展教育事业的,免征企业所得税。但对出资人按办学协议的规定,从独立学院办学结余中取得的合理回报应征收企业所得税。当然,对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出资人,如果不领取合理回报,而将合理回报继续用于学院投资,增加投资额的不应征收企业所得税。若将来独立学院终止,再对出资人从学院取得的清算所得补征企业所得税。

第二,在企业所得税制上应区别对待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独立学院。不应简单地把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独立学院,认定为营利组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对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独立学院,认定为非营利组织,免征企业所得税。出资人与独立学院是两个不同的法人实体,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即使其目的是为了营利,也不能说明独立学院是为营利目的而设立的,应把二者区别开来。许多国家的大多数私立学校如美国的哈佛大学等,收取的学费都高于公办大学,并没有因此而认定为营利学校,恰恰相反都被认定为非营利性组织,得到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退一步说,即使以出资人是否取得合理回报来确定其属于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对其征税或免税,也应以实际取得而不应以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作为认定标准。许多独立学院的出资人虽然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但出资人如果将年终的合理回报,继续用于学院的发展,加大投资教育事业,资金并没有流出学院。出资人加大投资固然可以使资产增值,提高未来获利的潜力,若现实中其并没有取得利润,笔者认为这也符合非营利性要素。这种潜在的营利性变成了现实的非营利性,不应该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三,制定适合独立学院的会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强化税收征管。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会计制度。应针对独立学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会计制度和税收管理办法,既要避免重复征税,又要防止逃税。如印制适合独立学院实际的票证和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等,在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的同时,强化对独立学院职工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参考文献:

[1]文东茅,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1月.

[2]杨龙军.民办教育税收问题探讨[J].税务研究,2005年第2期.

[3]潘懋元,姚加惠.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前瞻[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8期.

[4]石秀选,试论我国民办教育的免税问题[J].民办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5]郑慧芳,罗莉.关于民办教育税收差别待遇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4月.

[6]陈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与税收政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7年第11期.

[7]董榆梅,胡君.民办高等教育税收问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1月号上.

[8]任强,完善我国教育投入税收政策的建议[J].税务研究,2010年6月.

[9]朱军文,新制独立学院概念及本质特征:基于产权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5期.

人民法院公报篇5

关键词:司法工作手段 案例公布制度 司法理性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89-02

案例是活的法律,是立法规定和司法工作的有机结合。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下中国,都从未忽视过它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新时期作为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探索,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正在建立中,本文从历史的维度对我国的案例制度予以梳理,以期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案例制度提供一点思考。

一、我国案例制度的历史

(一)判例的运用――必要的司法工作手段

历史上秦代的“廷行事”、汉代的“决事比”、宋代的“断例”、明代的“律例并行”、清代的“成案”等都被认为是案例在司法中的运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根据地政府的法律文件以及领导人的讲话有强调判例作用的内容。1944年1月6日,林伯渠主席在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司法机关的法律根据,必须是边区施政纲领及边区政府颁布的各种现行政策法令。边区现行法令不足,一方面应根据历年经验,将好的判例加以研究整理,发给各司法机关参考。”1944年的《边区政府关于普及调解、总结判例、清理监所指示信》要求:各级政府尤其司法部门“遇有模范判例足资表扬的,须详细报告上来,以便传开去,大家学习与参考。”同时,为了总结教训,对存在问题的判例也要求报上来{1}。

新中国建立后,判例制度没有被我国所选择,但也有过重视判例作用的若干历史记载。1950年7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负责人在第一届全国司法会议上作了《关于目前司法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要求司法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善于学习。并将“各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总结、典型判例,工作指示和工作报告等等”作为学习的内容。1960年1月22日,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在广东省1959年司法工作检查评比颁奖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希望你们把平时了解到的和历次检查到的案件整理一下,找出办得好的和判得不好的案例,作为标兵,汇集起来,编印成册,供大家学习。”{2}

回顾这段历史,可发现判例的运用乃符合司法工作规律的必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制定法不完备时期,强调判例对后案的参考作用与司法工作者的日常学习功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特定的功能决定了几个鲜明的特征:在名称上,除了1960年谢觉哉在讲话中使用案例一词外,都使用判例;在范围上,判例既包括成功的模范判例也包括有问题的不好判例,兼有总结好的审判经验和吸取工作教训的双重目的;在与审判活动的关系上,判例主要是供审判参考的学习资料,并无实际的约束力;在与立法活动的关系上,判例是立法机关制定法的适用和必要的补充与准备。

(二)案例制度的实质发展――总结审判经验,指导法院工作

196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响应主席“不仅要制定法律,还要编案例”的号召,{3}颁发了《关于人民法院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总结审判工作经验,选择案例,指导工作。”该规定系统确立了案例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

首先,案例名称的确定。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期,法律文件和领导人讲话大都将裁判的先例称为“判例”,该规定将裁判的先例确定为“案例”,以区别于旧中国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称谓。

其次,案例功能的提升。该规定指出:“在总结审判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的形式指导审判工作,也是一种好的领导方法。”过去案例对裁判活动只是起“参考”作用的学习资料,这里则将其上升到“指导”法院审判工作的方法。这样,案例的权威性有所提高,它在裁判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

再次,典型案例范围的界定。对于案例的选择,一般要求具有下列条件:有代表性案件,如性质容易混淆的案件、刑期难以掌握的案件、政策界限容易模糊的案件、在某种新情况下发生的特殊案件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个别有教育意义的错案也可以选用。这有别于现在的案例指导。

再其次,案例形成机制的设定。选定案例的工作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负责。高级人民法院在选用案例时,必须反复研究,且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选定后,发给下级人民法院参考,同时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应当选定在全国范围内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报中央政法小组批准后,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议的形式,发给各级人民法院比照援用。

最后,案例变更标准的确立。一般情况下,案例只在一定时期内起指导工作的作用。当形势发生变化,党的政策相应转变的时期,参考、援用案例就必须考虑这种变化。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要根据新的形势和政策精神,选择新的案例来代替旧的案例。但是,因随后的“”这项工作也被迫中断。

二、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

(一)“”时期的案例工作

“”结束不久,为及时纠正“冤、假、错”案,最高人民法院选编了刘殿清等9个典型案例正式下发,具体指导全国各级法院正确适用法律和政策。

(二)《公报》的发展历史――建立和完善案例公布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1983年,为了正确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同志提出:通过具体案例,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对人民群众进行生动而实际的法制教育。1983年至1988年之间,每年编辑一册《案例选编》,供各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参考和借鉴。截至198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正式了293个案例。这些案例集中在:对一些重大的、复杂的刑事案件统一量刑标准;对一些新出现的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提供范例;对审理一些在改革开放中新出现的民事、经济案件提供范例。{4}这些案例在当时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有效地指导了审判工作。

1984年末,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审判工作的实践得到启发,酝酿出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其于1985年5月25日正式出版。《公报》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典型案例和其他有关司法信息资料的法定刊物。本文将最高人民法院采用《公报》的形式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典型案例的做法称之为“案例公布制度”。{5}

“案例公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选择案例的标准。首先,案件必须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其次,案件要具有典型性(即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颖性(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类型、适用法律难度较大的案件)、正确性(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正确的案件)。

2.案例的来源。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案件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审结的案件。

3.选择案例的程序。从1985年至1997年,选择案例的程序是: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各庭、室和下级人民法院推荐,或由《公报》编辑部派人到下级法院调查发现;再经《公报》编辑部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并报主管院长;主管院长审查同意后,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经审判委员会集体讨论确认后。同时规定,凡的案例必须经审判委员会确认。从1998年起,选择案例的程序改为:先由《公报》编辑部提出初步意见;然后送有关审判庭征求意见;有关审判庭同意后,再送主管院长审查,主管院长审查同意后即可在《公报》。

4.案例的内容。包括案件的事实证据、判决的理由和判决结果。早期《公报》(1985年至1986年第2期)刊登的案例还突出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意见。

5.案例的。从1985年起所有案例均定期在《公报》上公开。开始《公报》为季刊,每3个月一次;以后改为双月刊,每两个月一次;从2004年起,改为月刊,每月一次。⑥

当时公报案例的作用定位是对内总结审判经验,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对外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其使得日常的案例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公报案例的社会调查显示自创办23年来:社会各阶层读者认为案例对他们帮助很大的占51.17%,帮助较大的占42.25%,帮助不大的占4.69%。法院系统的读者认为案例对他们帮助很大的占50.71%,帮助较大的占39.09%,帮助不大的占8.69%。⑦数据显示公报案例较好地实现了其预定的作用定位。但是随着我们依法治国向纵深化发展,司法活动更趋于专业化、理性化的要求下,公报案例的实际情况和作用定位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探寻新形势下符合司法规律体现司法理性的中国特有案例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三)案例指导的体系性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基于司法实践的需要,人民法院一五改革纲要指出:从2000年起,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适用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件予以,供下级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考。这是第一次明确地将案例参考作用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对案例公布制度的已有作用予以强化。

2005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提出,“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指导性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等方面的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指导性案例的编选标准、编选程序、方式、指导规则等。”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明确建立案例指导制度。从“参考”到“指导”体现了案例工作制度的根本性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该规定在司法改革的潮流中赋予案例工作制度以新的内涵,即在完善法制统一体现司法能动的语境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其即不同于以往的案例工作方法的定位,也与西方的判例制度存在制度上的不同。其本质上是接近司法规律要求的案例制度。

与此相适应,国内出现了多种承载与宣传案例指导的载体,既有定期编辑成册公开发行的官方载体,如最高法院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案例选》、《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国案例指导》、《人民法院报》的案例指导专栏、《人民司法・案例》等,也有最高法院各业务庭的《审判参考》等专项指导资料,形成了多渠道编选案例的格局。与此同时各地法院案例指导的实践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如四川高院、天津高院案例指导、江苏高院参阅案例、成都中院示范性案例、郑州市中原区法院先例判决、新疆高院启动案例指导等。上海法院多层次探索案例指导制度的新方法、新途径,形成以《上海审判》为载体,并汇编出版《上海法院案例精选》。这些活动积累为探索和丰富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提供了实证资料和动力支持,是建立健全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必要环节。

三、结语

“在一切法律体系中,不论是成文法还是不成文法,法官为了公平的缘故,一般总是倾向于以他们在以往的相似案件中所使用的相同做法来对新的案件进行判决。”⑧相似情况相似处理的朴素司法智慧因其暗合着司法固有理性而得以穿越历史时空且经久弥新。在我国,制定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主导,法典仅仅陈述一般性原则,其具有静态和抽象的性质,必然要求法官能动地将其适用于动态和具体的个案,另一方面,制定法基于技术需要和现实局限留下的制法空间也要求法官填补空隙。同时单一制定法在适用过程中的刚性(不周延性)和滞后性,也需要能动的司法方能实现法律目的。诚如卡多佐所言,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镣铐和老虎钳束缚法律的手脚。身怀绝技的法官总能出其不意地使它获得自由。综观我国案例在司法中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凡是存在司法活动,就不可避免地要对案例进行研究和应用,无论是作为法院和法官工作方法的初级阶段,还是当下探索有中国特色案例指导的制度化阶段,特定的案例均是这些活动的载体,这是司法的特有规律,也是现代法治的应有之义。有意义的是如何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使案例指导制度对制定法的固有缺陷作出现实的回应,用它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化解刚性的制定法以追求司法统一,以符合司法规律的方式参与到我国法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来,彰显司法理性,为中国的司法改革贡献应有的力量。

注释:

{1}{2}刘风景.案例指导制度历史溯源.人民法院报,2007.06.26

{3}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专题报道.转自胡云腾,于同志.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法学研究,2008(6)

{4}1988年4月1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郑天翔在向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5}丁海湖.我国“案例公布制度”的实证考察及其启示.当代法学,2008(7)

{6}{7}姚颖.讲述.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专稿之五《以案例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创办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报

{8}[美]本杰明.N.卡多佐.法津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

人民法院公报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anyetz”为你整理了这篇学习最高院工作报告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学习最高院工作报告有感

立案庭 林莹

学习了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感受最多的就是司法为民!今年的法院工作报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亮点纷呈,从依法严惩涉疫犯罪,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到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让群众有温暖、有遵循、有保障,还有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都有逐一深度分析,让公平正义提速增效,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安全感、获得感。

人民法院公报篇7

    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应当制定不起诉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民族、文化、职业、住址、身份证号码,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拘留,逮捕的年月日和关押处所等;(二)案由和案件来源;(三)案件事实、包括否定或者指控被不起诉构成犯罪的事实以及作为不起诉的决定根据的事实;(四)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写明作出不起诉决定适用的法律条款;(五)有关告知事项;在不起诉决定书的结尾部分,应当写明承办检察员的职称、姓名和制定该决定书的年月日,不起诉决定书应当加盖检察院的公章。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被不起诉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罚没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决定不起诉后,审查起诉部门应当将不起诉书副本以及案件审查报告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其不起诉的决定,由人民检察院公开宣布,并将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的活动记入笔录。不起诉决定书应当送达被不起诉人及被不起诉人的所在单位。若被不起诉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应立即宣布释放。有被害人的案件,还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人。送达时,应当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人,如果对不起诉不服,可以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之后7日之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告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被不起诉的人,如果对不起诉不服,可以自收到不起诉决定书之后7日之内,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诉。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决定有错误要求复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要求复议意见书后30日内作出复议,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对复议仍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核,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复核意见书后的30日内作出决定,制作复核决定书送交提请复核的公安机关和下级人民检察院。经复核改变下级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的,应当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执行。

    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内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应当立案复查。被害人向作出的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申诉材料连同案卷一起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受理。对于被害人超过法定期限提出申诉的,由作出的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控告部门受理,决定是否立案复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3个月之内作出复查决定,案情复杂的,最多不超过6个月,复查决定应当报请检察长决定。

    被不起诉人对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不服,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内提起申诉的,应当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立案复查。被不起诉人超过法定期限提出申诉的,由控告申诉部门决定是否立案复查,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复查后应提出复查意见,认为应当维持不起诉决定的,报请检察长复查决定;认为应当撤销不起诉决定而提起公诉的,应当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人民法院公报篇8

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庭审公开是公开审判的一个重要环节,庭审公开是指对于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公众可以依法进入法庭进行旁听或者由媒体通过庭审视频、直播录播、文字报道等方式报道庭审实况。20__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其中一项“庭审公开”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和报道庭审的规则,消除公众和媒体知情监督的障碍。

庭审公开是实行司法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庭审公开使法院审判活动融入公众的参与并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更好地促进司法公开、公正;庭审公开在有效提高法院审判质量的同时,更是宣传法律和发挥法的教育作用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增长公众的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更好地促进法律的遵守和实 施。

贝卡利亚于十八世纪中后期提出审判公开原则,最先以立法形式体现审判公开原则的是美国,美国在《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中规定:“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有权享有:由犯罪发生地的州和地区的公开陪审团予以迅速和公开的审理。”到十九世纪,法国、德国、日本等国都相继实行这一原则,从贝拉利亚最早提出审判公开这一原则到主要西方国家将这一原则规定在各国的立法中,大约用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到二十世纪前半叶,公开审判原则已经逐渐被各国所接受,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的横行,诉讼民主受到恣意践踏,从反面昭示世人,公开审判是何等的重要。二战结束后,审判公开引起联合国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其第十条规定:“人人完全平等地有权由一个独立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联合国大会后于1966年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第14条第1款再次确认和明确界定公开审判这一原则,即“所有的人在法庭上和裁判面前一律平等。在判定时对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或他在一件诉讼案中的权利和义务时,人人有资格由一个依法设立的合格的、独立的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和公开的审讯。”该款还规定不公开审理的应限于以下五种情形:由于民主社会中的道德的、公共秩序的或国家安全的理由,或者当诉讼当事人的私生活的利益有此需要时,或在特殊情况下法庭认为公开审判会损害司法利益因而严格需要的限度下,可不使记者和公众出席全部或者部分审判;但对刑事案件或法律诉讼的任何判决应公开宣布,除非少年的利益另有要求或者诉讼系有关对儿童的监护权问题的婚姻争端。至此,公开审判原则在国际社会得以确立。

西方各主要国家几乎都规定了公开审判原则,并配之以不公开审判的情形,综合西方各主要国家的立法规定,不公开审判的情形主要包括:为了保护国家秘密、保护当事人隐私和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不予公开;有关性犯罪的案件;公开审判会危害社会秩序和道德风俗等,在这些情况下,审判部分或者全部不予公开。

在我国,除了法律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以外,都应当公开审理,具体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第一百二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我国正掀起一股庭审公开的浪潮,各地纷纷以提高庭审质量和推进审判公开为重点,公开庭审活动,新闻媒体不仅文章报道庭审情况,甚至将庭审实况搬上电视和网络,社会公众更是纷纷涌进法庭积极旁听。那么,目前我国的庭审公开情况和公开效果如何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庭审公开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审判独立,中国并不接受三权分立思想而是坚持人民权力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因此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法院须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向其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由于权力的分工是客观要求,审判独立也成了我国宪法原则和诉讼法原则,但我国的审判独立与西方的不同,它强调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从事司法审判活动,而不包括作为司法独立核心的实质独立,也不包括内部独立、身份独立。一般称我国的审判独立为“法院独立”,这与集体独立也不同。由于党的领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务

机关地位、各级法院的人事、财政等又实际控制在各级行政机关手里,法院独立也未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当前的庭审公开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官独立客观审判,尤其是电视、网络直播和报纸报道等新闻媒体对案件情况的报道,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官独立客观审判。一方面,庭审直播万众瞩目,此前新闻媒体也多会予以广泛报道,这无疑会对法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我国的新闻媒体被认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工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不少群众认为传媒发表的意见是代表党和政府的,新闻媒体对案件的报道又经常导致高层领导的批示,电视直播的案件有的是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直播前多已经过报纸等传媒广泛报道,自然更容易引起党委和政府的关注甚至介入。

为了更好地发挥庭审公开的积极作用,真正通过庭审公开实现司法公正,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应当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理顺法院与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赋予法院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并能够充分行使独立审判权,而不受党委、人大、政府等机关的影响和干预。另外,就司法体制自身而言,要在提高法官的任职条件和职务保障,以及推行法官选任制的基础上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消除法院系统内部对独立审判的干预,正做到法官独立、依法审判。

其次,建立新闻媒体报道行为规范制度,禁止新闻媒体对未审结案件评说的规则,新闻媒体对未审结的案件只应做客观全面的报道而不应作评义、下结论,新闻监督应主要监督法官是否有腐败行为而不是代替法官审判案件。建议庭审直播等新闻媒体报道庭审情况,不要搞成“一阵风”,在未成熟之前不要全面铺开,而应谨慎使用,尽早总结经验教训,颁布较明确的法规对直播的发动、次数、时间、案件选择、证人保护等作出科学规定,以求限制、缩小直播的弊端,而充分发挥其优点。另外,出了对新闻媒体报道行为予以规范外,也要对自然人旁听行为作出规范,法院要注意维持旁听秩序保证法庭审理顺利进行,同时,确保非经法庭允许旁听人不得录音、录像或者拍照,对于旁听人影响法庭秩序的行为依法予以制止,直至责令退出法庭。

再次,庭审公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一方面,依法可以公开审理的案件,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尤其是新闻媒体对庭审进行报道和直播等宣传,应当事先征得法院同意,事先未经法院同意,法院有权拒绝新闻媒体的报道或者直播。对于自然人旁听,可以采取实名登记的方式,旁听人持身份证旁听,确保旁听人身份信息明确,以便于规范旁听人行为以及追究相关责任。另一方面,对于依法不予公开审理的案件,则不应当公开开庭审理,不能允许新闻媒体报道或者直播,也不能够允许旁听,注意对当事人相关信息的保密。

人民法院公报篇9

“建议将性权利,禁止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同性和异性)写入婚姻法”、“对于《婚姻法》中关于‘只有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的规定,建议增加其他直系血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也同样享有该项权利”、“应该在《解释》当中,对离异子女的抚养费如何确定的问题做出司法解释……”——这是社会各界通过中国法院网就婚姻法司法解释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9月16日下午,中国法院网将198条网友意见转交给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部门。这是中国法院网自9月5日将首批82条网友意见送交最高人民法院后,转交的第二批网友意见。 

    《婚姻法》是一部与公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法律,每字每句都涉及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使司法解释更加符合立法的本意,更具可操作性, 9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人民法院报》和中国法院网向全社会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消息一经发出,便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这一消息,无论是法律专业人士,还是普通群众都踊跃献言献策。全国妇联从中国法院网上了解到最高法院在征求意见后,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妇联组织积极参与,有条件的可直接登陆中国法院网发表意见,没有上网条件的要通过信函寄送到最高法院;天津《今晚报》专门开辟版面组织讨论,集纳各方意见;成都商报则把该报收到的建议汇集发到法院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6日17:00,点击进入网上调查专栏达数万人次,浏览帖文3125人次,280多条意见汇聚网上。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网络征集意见之举受到了网民的高度评价。署名“一个网民”的网友在其意见书中写到,最高人民法院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合民心,顺民意,是最高司法机关制定司法解释过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我们很拥护,很欢迎。网友李克杰认为,婚姻法司法解释征求意见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民主和法治意义,它是落实司法为民思想的具体措施之一。它标志着司法解释这种“司法法”制定也要在阳光下进行,这是尊重公民权利、回归公民权利的良好开端。据有关人士介绍,所收集到的意见非常正规,体现了我国公民的良好素质,和近年来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 

另据了解,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再次通过《人民法院报》和中国法院网向全社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此项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03年10月15日。该项调查刚刚两天,已经有40多位网友发表意见。

人民法院公报篇10

[关键词]院务公开;创新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维护医患权益,加强医院民主政治建设,院务公开工作日益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实践。结合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方面抓好抓实。

1 注重实效,落实院务公开制度

医院院务公开工作,一方面主要是从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等方面入手,将医患利益关系、为群众服务的方式方法和医德医风等有关情况向社会和患者公开,让病人放心、让社会满意;另一方面,医院内部的重大事项,包括党务、行政事务也要向党员和干部职工公开,让党员和干部职工满意。因此,院务公开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群众看病医治的选择权、知情权、监督权,保障内部党员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监督权,使医患权益和党员干部民利的保护落实到实践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注重效率,才能使院务公开工作焕发生机与活力。

2000年以来,该院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逐步将涉及医疗、行政、党务等非法定保密内容而与医院的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有关,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与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有关的党费收缴使用、发展党员、党内重大活动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向党员干部职工公开,将医疗服务信息和价格等向社会和患者公开。其具体做法为“六大公开”。

1.1医疗服务项目向社会和患者公开

各科室建立医疗服务岗位工作人员职称职责公开、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实行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信息公开,设立电子显示屏和公示牌公开服务项目和价格,收费实行门诊票据清单、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制,以便病人明明白白治病。实行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完善专家医生会诊、专家门诊告知、导医服务机制,制作引导标识牌,方便病人就诊、选择医生。

1.2医疗服务监督向社会和患者及职工公开

医院设立了举报箱、院长意见箱、举报投诉电话等,公开了行业纪律、医德规范、行风监督告示、员工“十不准”,实行了医院向社会,科室向医院,个人向科室的三级社会服务承诺制,自觉接受社会和患者监督。医院内部开展医德医风标兵评先活动,对好人好事通报表扬,对违纪违规行为通报批评,对医德医风检查情况进行会议通报或书面通报。

1.3医院采购项目依法依规公开招标

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网上采购,从2001年起,医院采购医疗设备和后勤物资从公开招标采购逐步转向政府招标采购。凡百万元以上设备引进,事先均须通过专家考察、职代会表决通过。

1.4基本建设项目公开招标

医院改扩建住院设施、制剂室、门诊楼整修工程,特别是武陵源急救中心工程和传染病区建设重点工程,都严格依照建设招投标法规运作,实行公开招标、合理定价抽取法或集体研究等比较透明的方式。

1.5实行人事制度改革,选聘用人和经管分配方案公开

医院自2000年开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用人招聘制。其具体措施有:民主推荐、考察审定公示制,评先评优民主推荐、审定公示制,职称评聘岗位条件、自我申报考评、评聘资质和结果公示制。该院的经济管理分配方案也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1.6逐步推进党务公开

几年来,医院党委依照等规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组织党支部开展党建目标管理和创先争优活动,发扬党内民主,特别是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来,积极探索推进医院党务公开工作,做到十个落实:即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研究重大事项情况公开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治理红包礼金季度自查自纠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与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报告落实;党员年度述职落实;发展入党对象接收预备党员张榜公示落实;党费收缴情况通报落实;党委民主生活会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党内重大活动公开征求意见、通报情况落实;党组织设置、成员组成;职责、任务和党建各项制度公开落实;党建工作考核和评先公开公示落实;依照等规定,党内民主选举公开落实。

2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

医院院务公开工作要想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就必须研究分析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创新院务公开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2.1观念创新

随着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促进群众寻医治病的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落实院务公开有利于群众“五个明白”“五个知道”“五个放心”,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有利于党员干部了解医院建设发展重大事项、人财物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党组织先进性建设情况,从而凝聚人心,团结奋斗,共同实现医院发展目标。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民益。因此要运用先进的政治理论融入到院务公开工作中去,形成和创新新时期条件下院务公开工作的群众观念、现代观念、发展观念、文化观念,努力开创院务公开工作的新局面。

几年来,医院党政领导班子一致认为,院务公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发动和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与医院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医院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患者正当权益的有力保证;是党政领导班子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医院改革,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在院务公开实践中提出深化院务公开,包括本医院重大行政事务、医疗服务、党建事务方面的公开,必须遵循依法原则、充分发挥职代会原则、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民主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与把握重点的“三个面向(面向职工、面向患者、面向党内)”的原则。

2.2方式方法创新

院务公开重在内容真公开,贵在坚持常公开,一定要有真实性、时效性、载体性。在方法上,应避免内容空洞、务虚、过时,让公开事项真正及时地告知公示,使党员干部和患者明白。要正确处理好公开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公开范围和手段的关系、公开方法和效果的关系,从而在医院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医院每年制定实施方案,将公开的内容、事项、范围、程序、时间、方式、载体、科室等都予以明确。通过实践探索,200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院务公开的实施意见》,使院务公开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公开的主要形式采取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职工代表团、专门领导小组负责人联席会议,通过党委会、党政工联席会、院周会、党支部书记会、院情会,利用院务公开栏(墙)、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通过服务承诺、院长信箱、意见箱、接待日等,进行张榜公示、下发文件、书面通报、会议通报,设立电子

局域网和网页,统筹协调,把院务公开寓于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医院发展的政治支撑、纪律约束和监督保证等作用。

3 强化监督,健全管理制度

院务公开能有效地推进阳光运行,增强工作透明度,有力的外部监督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医院的纪检、监察部门肩负着医院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重要责任,要认真履行赋予的职责,立足本职,强化监督意识,在院务公开工作中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增强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的主动性,善于协助党政领导班子抓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把党内监督、行政监察、医院工会和职工民主监督、社会和群众监督等结合起来,整合监督资源,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加强检查,掌握情况,严肃纪律,对不认真落实院务公开工作职责的,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并追究责任。

几年来,医院纪委积极为党委当好参谋,协调组织,强化监督,促进党政领导班子不断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党委工作制度、党务管理工作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含通讯话费、公务接待、治理红包礼金、廉洁勤政、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纪委监督检查制度、廉政纠风月查季报制度、举报奖励办法、医德医风问卷调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评价制度、院务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制度、医疗药品价格管理制度、经济决策机制和程序规范、大型医疗设备市场化运作办法、采购医疗设备的暂行办法、社会监督员工作联系制度、每年一次以上职代会制度等,并按照制度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工作。

4 加强领导,抓好工作环节

医院院务公开工作有没有活力,领导重视是关键,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党组织要走在改革发展的前列,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保障作用。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抓好三个环节:①责任环节。院务公开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与医院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同时部署、同时考核。②程序环节。要结合医院实际建立适应医院建设发展、思路清晰、管理运行规范的院务公开工作程序,做到有章有制,为医院的改革发展提供监督、保证。③素质环节。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医院管理服务质量,是搞好院务公开的内在要求。负责公开工作的有关科室及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管理意识、服务意识、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公开的内容、程序、范围、时间,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领导班子成员更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自觉落实与维护院务公开,确保公开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