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十篇

时间:2023-04-06 05:29:17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1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十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仔细浏览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这样的讯息跃然纸上:依法对学校管理体制作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促进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规定了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自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十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强大动力,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必须把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开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等改革重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改革;基本导向;重点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贯彻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确定了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关键环节和重点举措,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动员号令,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事业是党的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是促进党的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是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重要改革措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仅要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且要按照“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中找准位置,加强与其他各项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因此,缺少教育领域的改革,社会体制的改革就不是全面完整的改革;没有教育领域制度的成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发展是不完整的;没有教育领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不全面的;没有教育领域改革的成功,就不会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于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党的十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就是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就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和保障力度,保持较高的教育协调和公平发展水平;就是要实现对国际发达教育水平的追赶或超越,促使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达到更高的水平或状态,形成规模、结构、质量和谐发展局面;就是要促进教育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进步,对人的现代化起到关键性促进作用,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就是要促使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为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做出贡献。与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改革是促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一条基本经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改革,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逻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无一不是伴随着改革的强大推动,无一不是改革的成果。在新形势下,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同样要依靠改革,以改革的精神增强教育的活力,以改革的思路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以改革的办法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既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就是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来评价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巩固,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来衡量,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明显的差距,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还有较大的落差。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如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如何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如何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等等,既是教育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面对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必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改革解决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以改革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改革的成果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 需求。

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导向

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一重要论断,是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经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更赋予立德树人以全新的时代特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要求所有的教育活动要围绕着培养人、塑造人、全面提升人的德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开展,教育的各项措施包括改革措施要以服从和服务于根本任务的实现来设计和落实,教育工作者要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的崇高职责和使命。

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从事教育工作、考虑教育问题必须找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经常强调的“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强调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背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谓的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一定成为一句空话。在教育实践中,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我们要坚持;不符合立德树人要求的,我们要坚决改正。立德树人也是教育改革的灵魂和核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这一灵魂和核心,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考虑教育改革问题、制定教育改革措施、实施教育改革过程、评价教育改革成效的必然要求,教育领域的所有改革,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完善,包括各种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围绕着立德树人的要求来制定和落实,都必须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来开展,而教育改革的成效也都必须用立德树人的成效来检验和评判。

3.坚持立德树人的改革导向,必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立德树人”的改革导向,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按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度重视帮助和促进学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内涵丰富,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在青少年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吸收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要加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三爱”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点要求,“三爱”教育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立德树人模式,对于砥砺青少年品德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建立健全“三爱”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四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在实现建立创新型国家、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过程中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是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改进美育教学。加强体育锻炼、重视美育教育的要求,既是对以往教育过程轻视体育、美育现象的警醒与矫正,更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坚持和对“全面发展”更加完整的诠释,体现了体育、美育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体育、美育在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在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在培育发展青少年良好品德和智力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有机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点举措

1.坚持以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所必须秉持的基本政策内涵。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四项主要工作。一是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在现有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比较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二是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网络在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全覆盖,重点要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利用和共建共享,使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师生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三是要破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难题。这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措施。实现这一目标,重点要通过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的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通过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缩小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差距,改善薄弱学校的设备和师资,办好每一所学校;通过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促进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均衡发展。四是要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点是要通过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科学调整教材内容和设计课程难度来减轻课业负担;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来减轻课业负担;通过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严禁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来减轻课业负担;通过增强家长和社会的减负共识、形成减负合力,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专项督导制度,学生课业负担监测情况和实行责任追究等,切实落实减负的要求。

2.坚持以教育体系的完善为重点,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目的就是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的协调发展要突出以教育体系的完善为重点,主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促进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重要途径,只有“加快建设”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广泛需求;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代性”,就是要求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要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的重点,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集聚企业行业力量和社会各类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办学规模的显著扩张后,必须更加重视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要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新路,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积极推动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转型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要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高校教学评估方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不同的高校要准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避免同质化和趋同性,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争创一流业绩。三是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这是完善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薄弱、不够平衡的环节,必须下大力气促进其发展。要巩固近几年学前教育取得的成果,建立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机制;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强化政府办好特殊教育的责任,健全财政保障机制,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

3.坚持以现代制度的建立为重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改革的难度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通过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倒逼”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评价改革等,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强调“一个机制”的建立和“六项改革举措”的协调推进,突出以制度建设为重点,通过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一个机制”,就是要“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目的就是要改变当前考试招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六项重要举措,涉及到考试招生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推进、相互影响。这六项改革举措分别是:第一,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这是义务教育体现公益性、普惠性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应有的制度安排。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划分学区,使学区间、学校间的发展更加均衡。第二,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开展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目的就是要通过改变评价的方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就是在职业院校招考中,实行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招考的考试内容、录取方式和其他招考政策,按类按专业招考,符合条件的可以注册入学。目的就是要减轻统一高考的压力,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创造机会和条件,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加快推进。第四,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一改革的核心是综合评价如何做到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真正为高校的择优录取提供准确的依据。多元录取机制的建立应该是基于综合评价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仅仅依据分数,而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才表现、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及发展潜质等。第五,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一改革要求通过科学设置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既改变文理过早分科、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不合理的现象,又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符合社会化考试要求的外语等科目则可以开展社会化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今后发展的需求,自主参加考试,一年可以多次参与,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情况。第六,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这一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为各类学生的成长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提供多元化的路径选择,为学生提供互联互通的成长通道和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促进各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3

关键词: 毕业生 满意度 教学改革

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与反馈

(一)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满意,我们将调查数据中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指标合并得出满意度,其中对校园文化及校园文体活动的满意度为95.03%,对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为95.71%,对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满意度为95.64%,对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的满意度为95.33%,对专业的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满意度为96.70%,对专业教学内容与工作需要的吻合程度的满意度为95.71%,对专业师资水平现状的满意度为96.09%,对校风、学风建设的满意度为96.25%,对整体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94.87%,如图1所示:

(二)学校教育教学改进举措

从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中可以看出,毕业生非常关心学校的教学工作,学校必须一直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学工作根本出发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必须不断进行临床医学课程改革。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卓越医师培养为目标,按照“扎实基础、服务临床”的理念,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展开”的建设思路,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整合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推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2.必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强化“全人”教育,构建选修课课程体系。通过广泛调研和内部研讨,定位素质教育的方向和范畴,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强化“全人”教育。制定两大类、三级学分、多种模块的选修课体系的建设规划,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类。公共选修课分为8个模块(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军事体育,医药知识及技能)。专业选修课分为两个模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包括购置网络通识课,弥补师资、课程种类的不足,促进学生以自主网络学习形式,加强个性化培养;开展同城授课;开展选修课精品课程建设;建立选修课评价机制,进行教学效果跟踪评价,对课程设置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模式。

3.必须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的学生考试工作改革。目前,学生学习的终结性评价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要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充分考虑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在保留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加阶段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形成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毕业生对职业发展要素的反馈

(一)毕业生对职业发展要素重要性的反馈

影响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要素我们列举了12个方面,列出了非常重要、比较重要、重要、比较不重要、非常不重要5档指标,在毕业生对职业发展要素重要性的反馈中,毕业生认为这12个方面都很重要。调查中毕业生没有认为哪一个要素不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学习能力、专业理论基础这三个方面,认为个人外装形象及身体条件对就业及职业发展的重要程度稍差一些,如图2所示:

(二)学校须加强后期临床教育的改进举措

学校必须坚持以稳固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为中心,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基地内涵建设,大力推动学校和各附属医院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狠抓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和考核,注重学生临床能力和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效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1.科学评价,建立附属医院教学工作的动态评估机制。通过坚持附属医院自评与学校评估相结合,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保证质量,科学发展”的原则,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内涵建设,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2.稳步推进,努力加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的医学教育改革重点,开设临床技能课程,高度重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大力推进校院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

3.重视师培,全面提高临床教学基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要重视临床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各临床教学基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一是发挥直属附属医院力量雄厚、教学经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临床教学专家到各教学基地进行示范教学、专题讲座、指导教师试讲和教研室工作。二是安排基地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到直属医院观摩学习,进行教学专项进修,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专家对其进行传、帮、带,提高基地骨干教师教学水平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把各临床教学基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集中起来,统一培训。

4.深化改革,强化过程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要坚持临床教学质量控制的过程管理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组成临床教学专家督导组,组织督导专家赴各临床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检查督导,掌控各基地的教学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基地协调解决,有效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三、专业预警及调控措施

(一)要对社会需求不足、易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招生专业进行招生计划的缩减。

(二)加强临床药学专业建设。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单位临床药学专业的发展和药事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对具有专业学历的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从今后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对临床药师需求的不断增加来看,该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不错。

(三)加强口腔医学专业建设。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口腔医学就业前景呈现不错的趋势,毕业后能在大型医院从事口腔工作,或者自己开一家小诊所,还能在美容机构从事相关的整形美容的职业,等等。因此,可以考虑增加招生计划。

参考文献:

[1]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7-122.

[2]郑少燕,杨棉华,何萍,等.深化医学教学改革,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和实践能力[J].医学与社会,2006,19(2):47-48.

[3]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张润.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自主性的促进机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9):99-101.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放在了“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任务的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也为今后几年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解决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改革破冰之举将陆续要出台。我们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德育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在德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强化主题教育活动的载体功能,结合教育部和市教委的要求和部署,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活动。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同时,要引导学校牢固树立将学科教学和德育相融合的意识,引领学科教师不断提高将二者有机融合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引领、服务功能,为各中小学开展德育活动搭设平台,特别是在优质资源共享、评价考核、德育队伍建设方面加强探索、创新招法。加强和改进美育也是当前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今后,我们要坚持举办好校园艺术节、学生合唱节、学生器乐节、学校文艺展演和艺术欣赏月等活动,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要在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建设、艺术教育评价机制建立等方面加强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2013年8月和11月,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既对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也划定了“师德红线”,特别是提出要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们要以学习贯彻这两个文件为契机,加强师德建设,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以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保障,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实现以制度建设推动师德建设。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另一项改革重点是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决定》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已经提升到破解择校难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的高度。据悉,教育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加快研究制定《关于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措施,已经广泛征求了校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相关政策将于近期出台。我们要密切关注,对区域情况充分调研,认真制定方案,作好宣传动员,真正使校长教师流动起来,真正发挥出师资流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关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要重点在“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方面加强探索,特别是要改革完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政策,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机制。根据“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改革方向,对高中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举办研讨学习活动,使校长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为适应高考改革奠定基础。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化挑战为动力,积极探索和实施改革举措,促进区域教育事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为推进全市教育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5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

立足本区实际,按照“素质引领,均衡发展,管理创新,特色立校”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项工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沟通,引导全社会转变教育观念,整合教育资源;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

发展目标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立足全面育人、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我意识、注重行为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让学生成为体魄健康、心理合群、思维积极、双基扎实、生存有法、生活有趣的综合型人才。

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1—2012):启动“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项目,精心编制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政策措施等,为项目推进提供有效保障。

第二阶段(2012—2014):按照实施方案,不断深入推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项目。坚持动态调整原则,边实践、边探索,不断进行阶段小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适时调整,为项目推进积累实质性经验。

第三阶段(2014—2015):系统总结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五年来的经验,梳理改革成果,提出改进意见,为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措施

(一)与课程改革相结合,通过课程与教学主渠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全面落实课程,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课程,彻底破除学科教学区分主、副科的思想和行为,充分认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通过学习不同课程,完善知识结构,获得全面发展;在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结合实际,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实践,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等能力;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在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全学生人格方面的优势,使学生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人际交往、情绪调控、人生规划等能力。

2、打造“以生为本”的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扎实推进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教师“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等“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科教学研究,贯彻学科思想,充分发挥各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独特作用;切实落实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积极实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批判,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多种能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潜能开发、全面发展,提供充分机会、营造适宜环境

1、学校层面:利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发掘潜能。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兴趣特长,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兴趣特长、潜能开发提供充分机会和发展平台。学校创造机会并鼓励全体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组织,委派或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予以指导,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参与各种课外比赛,使学生社团活动不仅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开发潜能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增加交友范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2、区域层面:开展专项活动,打造精品项目,引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向。根据我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和重点,在区域层面,确立重点专项活动、打造精品项目,引领我区素质教育方向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向,同时促进我区素质教育出亮点、有特色、成品牌。重点开展的专项活动包括:

(1)教育实践探索活动。引导学生立足校园,在关注、参与“学校、社区、社会”公共问题及其解决的过程中,深入体验探究性学习方式,逐步强化规则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等公民意识;使学生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具备有效参与、民主管理、善于运用程序与规则行使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和技能等。

(2)经典诵读活动。在扎实推进经典诵读“进学校、进课程、进班级、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的基础上,继续营造“人人能吟诵、班班读经典、校校有活动、家家有书声”的诵读氛围,进一步优化诵读方式,在“常态、持久、实效”上下功夫,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尊重传统、崇尚真善美”等良好品格。

(3)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在充分保证中小学体育学科课时的同时,积极开展“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继续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以课间操、自编操、综合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运动量,提高学生锻炼质量;通过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促进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规定各中小学每年在春季或秋季定期举行一次校级运动会,并积极组建校级代表队参加区级及以上体育竞赛,逐步增加更多的专项竞赛,不断强化武术、兵乓球等体育特色。

(4)艺术教育活动。在开齐上好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的同时,大力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让我区每一个中小学生都能掌握一种自己喜爱的艺术技能。把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计划之中,保证有固定的艺术活动时间。区教育局每年举办不同类型的学生艺术活动,举行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各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合唱节、美术展览和艺术节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年、主题月、主题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多方面才艺。

(三)转变管理观念,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营造好氛围、作好指导、服好务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中心工作加以落实,营造好氛围、作好指导、服好务。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学校要花大力气,通过加大宣传、开展研讨等多种途径彻底破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将人的发展机械割裂,将教育等同于教学,把学科知识的掌握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行为,引导教师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将教育教学的目的从“单纯地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生分数的提高”转变到“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来;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学生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授人以渔,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整合素质教育资源:学校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以开放的心态,与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图书馆”等教育场所和设施,拓展素质教育的视野和空间,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拓展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源。

3、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重教学、轻育人”及德育工作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现状,站在培养“身心健康、人格独立、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渗透、班团活动、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和“宣传、讨论、教育、疏导、引导、榜样示范”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健康人格等。

保障措施

(一)健全领导机构,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健全专门的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制定全区素质教育实施方案、配套政策、开展舆论宣传、进行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评价等;在学校建立由“校长、主任、学生处负责人”组成的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机构,将本校素质教育实施工作落实到人,加强教师间的协调配合、与家庭社区间的交流沟通等,使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配套政策,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教学考核评价和质量监测制度。改变对学校评价过于重视“升学率”的做法,降低“考试成绩”的权重,增加对学校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质量考核;改变对学生评价过于重视“分数”的做法,深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创新评价方式,将规范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自我评价与督导评价相结合。利用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的改革,切实转变学校办学理念,引导学校将更多精力转移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来。

(三)加强宣传引导,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教育评价内容及方式的改革及区教育局、学校、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为素质教育的推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区教育局对学校执行综合评价,通过对素质教育实施较好、取得成功经验的学校和个人“树典型、奖先进”等多种措施,强化学校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行为;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社区的联系,争取家长、社区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

(四)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时间保障

通过多种方式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对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的管理,从各个方面消除校内外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因素。学校要将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通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益。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和升学的依据。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标本兼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留下更多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时间和空间。

(五)建立督导评估及问责机制,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机制保障

加强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督导评估,根据素质教育评价要求,严格督促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建立对存在违规补课、有偿家教、以考试成绩排名、区分快慢班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及素质教育落实不够、实施不力的学校追究责任的问责机制。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山东省义务教育 减负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一)改革措施及成效

2001年开始,国家教委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是重心,始终处于改革的浪尖。到2008年为止,全国各省市都做出了积极响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山东省作为东部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一直重视教育的发展,积极探索创新,特别是在义务教育的减负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1.控制书面作业量及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根据2007年山东省的新《规范》: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的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而且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睡眠时间不少于9个小时,把周末和节假日还给学生,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

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从2003年起,山东省就积极进行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实行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改革。在2007年的新《规范》中,又提出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主要针对周考、月考,保护学生隐私。2008年年初,省教育厅表示2010年将启动新高中招生制度,以学业考试取代升学考试。

3.完善中小学教材审查和选用监管制度,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管理,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4.继续设立中小学助学金和免费发放教科书的专项资金,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开展义务教育课本循环使用的试点。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经济适用型教材。山东省在2007年秋季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省财政厅2008年年初又通知,从2008年春季新学期开始,进一步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地方课程教科书。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部分科目的免费教科书将循环使用,对于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也免费提供教科书。

5.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2007年春季开学起,山东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2007年秋季开学起,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免杂费标准按“一费制”规定进行。并对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的结合。

(二)改革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从学生和教材两方面努力做到减负,特别在减少学生的书面作业和改革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及免费城乡义务教育上有很大的创新和明显的成效,切实减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但从这些改革措施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改革执行效率低。早在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重申贯彻《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就提出“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量布置课外作业。做到: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2007年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新《规范》几乎又重提此措施,说明1990年的改革措施并未得到落实,学生负担问题仍然很严重。

2.措施的有效性有待商榷。针对教育部正在考虑对中考进行较重大的变革,山东省率先提出了2010年学业考试取代中考的巨大创新举措,当然这需要相配套的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的配合。根据新《规范》,无分数评价体系和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制作为重要的升学参考标准。然而这赋予学校、教师很大的权限。学校、教师是否有能力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能否有相应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水平达到评价体系所需的教育硬软件这都是很重要的。操作不当就会产生舞弊、腐败,并引发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因此,一整套完整的改革措施是确保实施有效化的基础,单方面的改革很难达到理想化的结果。

3.城乡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切实保障。2006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3.9%,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如何确保流动儿童的合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本身也是减负工作的一方面。虽然山东省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方案中提出要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接受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但从相关举措来说还是主要致力于城市、农村范围。流动儿童成为灰色地带。要解决那些难以满足常住人口登记条件的农民工适龄子女的免费义务教育问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4.教育投入存在监管性问题。山东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并提高了学校公用经费,对城乡和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在学校的教育投入上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能否确保教育经费的有效到位和规范使用就需要监管力度了。从省教育厅公布的2006年度督导报告来看,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仍是突出问题,而且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仍不完善。毕竟现在需要省、市、县(市、区)共同承担的教育经费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实现教育投入的不降低是个大问题。想让减负工作真正有效,就要确保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环节紧紧相扣,教育投入是重心。

(三)解决策略

1.依令严行,奖罚分明。山东省新《规范》中提出的减负令,虽然还是十几年的老调重弹,也是2001年新课改的基本内容的再现,但确保这次真正做到才算有意义的减负令,否则就是一纸空文。现在全国各省市都响应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精神,纷纷出台各种减负令和素质教育推行措施,如何确保依令行事,落到实处才是重中之重。只有依令严行,奖罚分明,对学校、教师真正起到威慑作用,确保政令落实到位,才能真正推动减负工程。

2.加强学校、教师的硬软件设施建设,做好减负的前后工作。面对新的考试评价体系和日常无分数评价制度,相应的试验设施、信息技术设备、先进的素质教育校园环境是学校应该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而教师的专业和综合素质是否达标,能否担当评价体系的执行人,本身能否践行教师职业道德关乎改革的成败。素质教育的高要求和减负令的推行,需要学校在教育经费改革的基础上,合理规范的使用,确保教育投入分分见针,建设配套的硬件设施和新课改背景下的校园环境文化,并确保教师的终身教育培训严格实行,确保培训工作与新课改的推进同步进行。

3.拓宽监管渠道,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级监管体制。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和教育经费的监管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的努力的。但这种单一的权力和监管渠道,容易带来有效性低、时间冗长、滋生腐败等问题。因此,拓宽监管渠道,让社会、学校、家庭都能参与进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监督力度,促使时间紧凑、政令有效实施。面对日益加快的城镇化和教育投入的表面化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给予合法、适当的监管权限,让社会多奉献爱心,增大教育投入的渠道和监督力度;让学校多点入学权限,为满足不符合常住人口登记条件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合法、应得的义务教育权利,特别是免费义务教育权利;让家庭与学校多点互动,相互监督,使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减负的初级阶段,而是真正让学生成为有创新、自主学习能力的受教育者。让社会、学校、家庭成为政令有效实施的推动者和监督者,让透明化和有效化破除腐败和执行不力,使教育投入年年增加,规范使用。

4.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观。三级课程教材其实在2001年新课改中就已经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山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应该有条件开发校本课程,素质教育在推进的同时,教材也是重要一环,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教材的问题,它反映了新的课程观、教师观、师生观,充分给予学校、教师探究、创新、自利,也更能从本质上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从而在课堂上、教材上、学习上让学生减负,让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得以正常维系。

总之,山东省在努力推进新课改、发展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负方面都有很大的动作,如何让这些政令有效落实,真正发挥作用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只有更新教育理念,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真正减负,在义务教育阶段轻松学习、发展自我、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1986,4,12.

[2]国家教委关于重申贯彻《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Z]. 1990,2,15.

[3]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Z].2001,6,08.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7

关键词:考试改革;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素质提升

在众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课程成绩考核评定早已成为课程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优评奖、学业鉴定直接与之挂钩,正常教学开展也需以此为推手。作为一项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推动教学管理顺利进行的工作项目,艺术设计课程考试的合理性与公正性、对教学的能动促进作用、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问题日益成为当今艺术教育研究者越来越关注的重要命题。

1 艺术设计课程考核评定现状

作为一项常规教学考核,很多高校传统做法是采取任课教师负责制方式进行课程考核评定,这种方式往往表现出由任课教师拟定专业考核试卷、学生现场完成试卷、任课教师据试卷评定课程成绩的考核形式,或者表现出由任课教师拟定专业作业题目、学生在课程中或课后完成该作业、任课教师据作业完成情况评定课程成绩的考核形式。任课教师负责制考核评价过程简单快捷、操作方便,但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却存在着系列问题:首先,在对专业大作业作评定时,教师评分的分值高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作业状况而产生出不同的评分波动,而这种起伏的波动必然影响到一部分学生成绩的合理与公正,整体成绩评定将有失偏颇;其次,任课教师所拟定的传统型专业作业题目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概念化与虚拟化,这势必导致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虚拟化、程式化与被动化,同时教师拟定专业作业题目的实践参与度较随意,综合作业最终应用与推广不得力;最后,作为实践参与性、过程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任课教师负责制的考核方式显示出考核形式与成绩的单一性,不足以在最终成绩中反映出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与综合能力提升状况。由此,这种传统考核方式是到了当有所改变的时候。据调查,国内一流艺术院校针对自己学校的状况纷纷推出了相应的考试改革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初具特色;而国内大多二、三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总体上仍在沿用上述任课教师负责制考核方式。

2 艺术设计课程考试改革方案提出

一流艺术院校所推出的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方案有着他们自身的合理与适配性,将之生搬硬套运用于二、三流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然行不通。针对艺术设计课程传统考试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应用型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办法、新途径,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以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组织实施了系列专业课程考试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推出了艺术设计考试改革新方案,探索多元化、能力化、过程化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发挥课程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评价和激励作用,实现着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专业课程良好教学状态。

3 艺术设计课程考试改革具体内容

在对众多一流艺术院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模式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淮工艺术学院立足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逐步定制出了适合自身工科院校特点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实施方案。总体来说,该改革方案原则上要求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彰显专业个性、激励专业创新;要求专业课程结束后展示综合作业成果,并邀请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综合成绩评定既要体现出作业的完成度、工作量、最终成果,也重视学生制作作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协作能力,以及作业过程所体现的实践参与能力和后期采用与推广度;建立优秀与及格成绩申请制度;作业实现随机抽查并采取公开答辩方式最终认证。在运用于艺术设计课程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考试改革方案逐渐明晰,具体目标内容也越来越明确,以下以该院专业课程《影视后期》考试改革为例探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

3.1 专业课程考试的过程化

法国艺术教育家日耳曼・罗斯曾提出:艺术教育不止是一个传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发现世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考某事物的渴望” [1],其中透露出艺术教育“过程”的重要性,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高校艺术设计,俨然更当注重教学过程的阶段设计与艺术创意设计的先期引导,而课程考核也当注重考核的阶段性与过程性。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影视后期》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了解影视后期发展及当代应用,掌握影视后期合成软件基本操作方法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行业影视动画特效、影视栏目片头制作的能力。鉴于此,该课程考试改革首先侧重于教师教学过程的阶段设计、阶段引导与阶段测试,相关工作室及任课教师课前根据教学总要求,将课程进行阶段化设计,定制出每一阶段的内容与任务、考查内容与考查要求、考查标准,并有的放失地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在这种思路指导下,该课程教学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影视后期专业软件学习阶段、影视作品前期策划与采集阶段、影视作品后期合成阶段。由此,课程的平时成绩主要由影视后期软件阶段小练习、影视作品前期创意策划稿、影视作品后期粗剪辑三模块组成,三模块平时成绩则由任课教师参考工作室考试评审组与答辩组的意见进行评定。这种过程化的考核措施,一方面能让学生把控好综合作业的每个关键环节不致使其疏漏;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阶段学习主动性与积极参与性;同时还能在考核成绩中反映出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与综合能力,进一步体现出考核的全面、公正与合理化。过程化的考核措施能对教师的阶段化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对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认真对待,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考促教。

3.2 专业课程考试的实践参与

“在视觉艺术教育中,必须首先培养受教者使用材料进行艺术思维,把材料由死的形式变成活的形象。这就需要让受教者去观察、感受、模仿” [2]。这种感受、模仿、使用实则体现出实践参与的内涵,而由死的形式变成活的形象也传递出现实案例参与的含义。由此,课程的考试改革工作不仅应侧重于过程化测试,还需注重教学与考核过程中实践项目的参与度、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制作能力的综合考核。这就要求该课程在综合考核过程应适当增加社会实践项目要素。这种实践要素可包括:教师社会实践项目、科研课题的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参与、各类专业竞赛活动的参与等。《影视后期》课程的考试拟题由任课教师与工作室相关教师共同讨论,根据大纲所规定的拟题方向,联系当时所拥有的实际项目,确定出系统的综合作业题目及相关要求。该课程后期综合作业共完成了两个实践作业:连云港交警大队主办的电视宣传栏目《港城红绿灯》的栏目片头设计,与淮海工学院艺术学院的宣传片创意制作。为完成这两项作业,学生们奔走于交警大队作调研采访,扛着摄像机在十字街头取外景,握着DV穿梭于学校教学楼、办公楼、操场宿舍间,通过实际项目参与,不仅进一步巩固锻炼了学生实地拍摄技能,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会交际阅历;真实的项目与丰富的现实素材,让他们在后期合成阶段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创造发挥与运用;现实的甲方要求也促使他们不得不尝试运用刚学到的多种影视后期合成技术不断完善修正自己的作品。由此,在紧张与忙碌中,在不断的评审与修改过程中,较成熟的作品终于产生。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的部分综合作业被抽选出参加相关展览竞赛,部分则被连云港交警大队选出继续深入制作,同学们猛回头居然发现自己已经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知识,能力状态也和课程刚开始时有了很大提升,他们感受到了快乐并增添了自信――这就是实践参与的力量,不知不觉中既完成了课程教学,更能让学生收获了实践经验、收获了社会参与能力,而我们的考核内容也变得公正、全面而合理,于实践中实现以考促学。

3.3 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加减分制度

《影视后期》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组织了课程教学汇报展,并组织数媒工作室考试改革组成员观看。展览现场,任课教师与本工作室部分考评成员一起对学生的综合作业进行总体评定,从而产生课程的综合作业成绩。该课程最终的学期成绩则由上述三阶段实践过程的平时模块成绩与综合作业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而成。除此之外,学生以此课程作业参加相关比赛获奖者、课程作也被采用推广者都可以获得加分。如课程结束后,学生以《影视后期》课程成果作业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获奖或入围,或在校企合作实践项目中被采纳,均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加分。因有些赛事的结果公布时间已晚于该课程学期成绩公布时间,该课程成绩无法再加分变更的情况下,则将加分加在后期同类型课程如《影像专题》、《栏目包装》课程成绩上。学期成绩不仅可以加分,也会与平时考勤结合而实施减分或取消考试资格的制度。学期综合成绩与学生平时考勤紧密挂钩,能在一定程度上以外力规范学生正常作息,可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由此,可让师生拥有一个有序、正常化的教学环境。

3.4 专业课程考试监控与申述

《影视后期》作为实践设计类型课程,主张平时作业在课堂内完成,由任课教师监控;综合作业的前期创意策划、作业初始阶段均在课堂内完成,由任课教师进行实时监控指导,综合作业的后期完善整改由学生课余时间完成,任课教师定期针对小组或全班学生给予实时监控与指导。另外,为进一步体现考试的公正合理、为给学生一个作业最后辩解的机会,考试改革方案制定出考试申述与答辩制度。课程学期成绩产生公示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考虑成绩申述答辩等事宜,答辩小组及时组织作业抽查与现场答辩,落实申述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

4 艺术设计课程考试改革初见成效

总之,通过实施考试改革新举措,同学们对课程专业综合作业的被动完成变成了主动参与积极投入,由原来的虚拟设计逐渐演化为社会实践型、应用型项目设计,考试改革的新要求促使同学们在课程学习之余不断涉猎更多课外知识,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拓宽了专业眼界,同时考试改革的加分鼓励政策也促使同学们积极参与多种竞赛活动,使他们能了解设计前沿状况并紧随时代设计步伐,而申述答辩新举措也让同学们的主体意识增强。新的考试改革举措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项目参与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活跃了专业学术氛围,带动课程教学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可谓一项利教利学的教学改革新方案。

5 结 语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作为一项可以发挥多方面功能的教学改革新举措,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具有一定推广与运用价值。值高校艺术招生渐趋饱和、各高校纷纷出台专业教学改革新方案、众家齐探讨共争议之际,笔者借此文作引玉之砖推出本校艺术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经验,望能引起同行的广泛探讨与深入研究,以期提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奚传绩.艺术教育丛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176.

[2] 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8

一、中小学教师校际流动实践程序

教师流动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个部门紧密配合。不仅需要政府从政策、法律、财政上予以保障,还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和教师科学、合理地执行。同时,社会舆论的支持和良好氛围的营造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只有明晰教师校际流动的操作程序,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明确方向、找对路子、提高效率。

教师校际流动,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教师的合理流动有赖于体制机制的完善及有效的落实路径。中小学教师校际流动实践程序应该是由中央(宏观)、地方(中观)和学校(微观)构成的三级政策体系。其中,中央层级的政策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主导性。其体系可分为:物质保障体系、人事流动体系、经工同酬政策等。监督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对下级政府及学校的各类督导评价政策,这是教师流动政策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以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障。地方政府(中观)的政策则具有地方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其基本职责是在上级政策体系的推动下,结合本地师资和教师流动的具体状况,制定出教师流动的具体措施并予以组织实施。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教师流动的形式与比例、条件与对象、保障教师流动的政策与措施及评价考核体系,学校(微观)在当地政府政策的指导下,一方面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调研教师流动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流出人员及需要流入教师的数量、任教科目、职称要求等,报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流入教师的岗位并负责流入教师的业务管理和考核。与此同时,制定流出教师岗位空缺补充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学校政策的执行性更为突出,也更加细致具体,

二、中小学教师校际流动的推进策略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9

 如何确保中考命题符合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的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能否成为高中招生的依据?   评价与考试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也是本次课程改革能否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围绕中考改革的相关问题,详解今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政策的新变化。   中考改革的三大突破   问: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它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尺度,也是招生录取的尺度,因而成为教学工作的“指挥棒”。今年6月,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初中生将面临毕业和升学,他们的中考怎么办,成为实验区最为关注的问题。此次改革将从哪几方面实现突破?   答:今年,在17个部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将有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面临毕业和升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关于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要求,在实验区两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今年这17个实验区将积极稳妥推进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并为2005年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主要是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为此,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要单独命题,普通高中招生要单列计划、单独招生,以保证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问:中考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界的难题,此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出于什么考虑?   答:我国现行的中考由于具有选拔的功能,与学生的升学与否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属于高利害关系的考试。因此,它倍受社会关注。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了突破这一素质教育的“瓶颈”,教育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终因升学竞争的激烈,诸多矛盾难以解决,使这项改革始终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如果没有新的评价指标,课改难以向纵深发展。因此,必须建立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学业考试突出新课程理念   问:中考命题将如何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确定的基本要求和能力等如何体现在考卷上?   答: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具体的要求是:学业考试应在课程内容全部结束后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要减少考试科目,学业考试的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或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学校还应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并体现在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命题的依据是什么,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应当明确的是,学业考试的命题应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学业考试的方式要多样化,可根据考试的具体内容采用纸笔测验、听力测验以及口试、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纸笔测验可采取闭卷、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等不同形式。今年中考结束后,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17个实验区的试卷进行评估。   问:学业考试的成绩如何呈现?   答:学业考试的成绩应以等级制的方式呈现。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合格标准;等级数和等级标准由各地根据考试结果,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考试成绩给地区、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   问:由谁来命题?命题人员的资格如何认定?试卷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监测?   答:为确保命题的质量,要明确命题、审题和阅卷的程序和要求,逐步建立命题、审题和阅卷制度,加强命题、审题和阅卷人员的队伍建设。应成立以骨干教研员和优秀教师为主的命题、审题小组,审题人员和命题人员必须分开。阅卷人员必须是当地在职的骨干教师。应确保阅卷工作的客观、公平和公正,特别要加强对主观题阅卷质量的管理,如在作文阅卷中要认真落实三人独立阅卷的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依据   问:如何改变单纯以分数选拔学生的做法,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考虑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的发展,把成长过程中的表现纳入参考条件,使学业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均作为选拔的依据?   答: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应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值得强调的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应以《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使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并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问:日常表现和评价如何体现在学生的毕业、升学中?学生成长中的哪些重要事实可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确定这些事实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答: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应该成为评价的内容。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考查,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在同学互评和学生成长记录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时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问:通过什么样的程序,使反映学生在初中发展的重要事实能够成为学生毕业、升学的有力证据?这些证据又以什么样的形式反映在学生毕业、升学中?如何确保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否建立相关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答: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诚信原则,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该认真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要在推进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推进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实验区应组织专门力量,制订素质评价方案,对学校的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接受投诉与举报,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学校应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应具有广泛代表性。评定工作委员会负责制订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与具体程序。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评定工作委员会对校内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中的问题。   问: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如何呈现?   答: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部分:(1)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2)等级。建议采用“优”、“良”、“合格”、“不合格”四档。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定为“不合格”时应非常慎重。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作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评价结果应通知学生个人及其家长,如有异议,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应进行调研与处理。   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问:过去中考招生,完全按照统一的规定,报名划片,招生划线,至于意向招什么样的学生,能招什么样的学生,学校是没有权力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想上什么样的学校,也无从选择,分数决定命运。每年中考招生的关口,面对几万、几十万初中毕业生,面对千差万别的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面对每一个人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选择,轻轻一点鼠标就算完成了,这个过程是否过于简单了呢?   答: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没有什么能比人的发展更重要,对于这么重要的事情,是不应该用如此简单的办法操作的。用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的标准,这种做法沿用了几十年。这种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纸笔考试,恰恰失去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内容,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发展的丰富性。   问:中考改革已经5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仅仅在命题技术上改革是不行的,重要的是招生制度的创新。能否介绍一下实验区高中招生制度如何改革?   答:关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其基本思路是: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应成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   问: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将采取哪些更具操作性的办法?   答:首先,对实验区而言,应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计划,参照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照差额投档的原则,分批录取。要避免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简单转换为权重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各高中学校应根据报考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等结果,确定学校招生标准并进行录取,必要时可组织专门委员会加试。   需要说明的是,普通高中学校如要组织加试,必须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加试内容应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照学生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采取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   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试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在试行名额分配、推荐等招生办法时,要严格程序、公开过程,取信于民,防止走后门现象。   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问:中考改革是一件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初中教育质量的大事,如何保证公开、公平、公正?这是悬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相关的措施?通过什么样的组织保障确保改革的成功?   答:中考改革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牵动的面也十分广泛,尤其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诚信问题,使本来技术上并不复杂的问题变得复杂了。实际上,这场改革对道德、诚信都提出了挑战。关键是要建立起诚信制度,倡导一种新的学校文化,校长要做有信誉的校长,学校要成为有信誉的学校。“打造诚信社会,从教育做起。”为配合中考改革,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要有制度的创新,必须建立监控的机制。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应通过制度创新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应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和监控评估制度等,杜绝腐败现象。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第一,建立公示制度。各地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包括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考试费用的收支,以及多样化的普通高中招生办法等,应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广泛支持。   第二,建立诚信制度。逐步建立初中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诚信机制。参与命题、审题、阅卷、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第三,建立监督制度。纪检监察、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等部门应对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包括考试费用的收取与使用等进行监督,实行领导责任制。同时应有相应措施,实行社会监督。这样,使中考改革成为阳光下的行动,让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师在阳光下作业。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中可能危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实验区评定委员会投诉,评定委员会应给出书面答复。   第四,建立培训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措施,保证每个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评定能力,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可信度。   第五,建立监控评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要全程监控工作的进程,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命题工作的管理,对不符合考试命题和考试管理者要求的,取消其命题权,另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命题。   实验区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本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者,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结合实验区的具体情况,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形成有实质性突破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今年,17个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经公示后,应经实验区所在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报教育部备案。   问:这次中考改革大动干戈,可以说是50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对这种高风险、高利害考试的改革,社会极为关注。改革难度之大,问题之多,是可以预先估计到的,一些人的担心也是在所难免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说实话,此项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改革举措,使沿用了几十年的中考招生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质量评价观,一种现代教育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改革的大方向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和困难,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我们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这项改革。   中考改革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因此,一是要积极,二是要慎重。抓住重点,有所突破。既要有改革的决心,又要慎重稳妥,讲究科学和策略。改革肯定会有风险,有压力,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问:教育部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推动各地的改革?   答:为了推进中考改革,最近,教育部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组织专业力量,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积极推进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   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教育部组织了由部分高校、考试研究机构及地方教育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组。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有关专家制订标准,具体指导,加强监控,给予政策上与专业上的支持。专家工作组将按学科分别组织各学科的命题研讨会,通过研讨、信息交流,达成共识。   应当明确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首要职责。对于中考改革,各地应当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部要求各省会同实验区及实验区所在的地级市的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研究小组,按照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制订实施方案。在适当的时候,教育部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实验区中考招生改革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   中考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初中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使这项改革真正成为转变教育观念、推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同时,还应向社会广泛进行宣传,让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了解、接受、支持这项改革。实际上,面临挑战的不仅仅是学校,而是整个社会。   【链 接】教育部中考改革大盘点   进行中考改革,对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近几年,教育部对中考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199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考语文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自1999年起,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有关专家,对全国部分省(市)、地区的中考试卷和考试管理等工作进行了评估分析。   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举措篇10

第一,减负与学生健康成长专题。

“减负增效”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任务,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多次颁布减负的政策、法规,但是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超前学习、超深学习,课外辅导班,让我们的学生早早就背起了沉重的书包。那么,是什么原因令减负的效果不令人满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减负?如何界定学生的负担过重?各地轻负高效的典型案例和实践做法有哪些?对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哪些建议?这些都是本专题关注的内容。

第二,农村义务教育专题。

进一步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研讨,目的是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探索守住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寻求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专题将重点专注各地统筹教学条件、统筹生活设施、统筹校长教师配置、统筹学校布局、统筹校额班额、统筹数字资源应用,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典型经验等。

第三,考试评价招生制度专题。

本专题关注的内容有:推进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多方参与、多元录取的运行机制;探索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理念、政策与价值取向,及其给高中教育带来的影响,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各地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部署,积极推进改革实验区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情况;相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的学术探讨和经验总结,等等。

第四,治理结构改革专题。

本专题关注如下内容:如何理解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的转变?当前教育治理体系不顺畅的原因何在?如何实现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政府、学校、社会需要构建怎样的新型关系?如何增进对教育治理重要性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如何激发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活力?具体话题有: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探索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制;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应用,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中小学生安全工作,等等。

第五,学校品质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