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方案十篇

时间:2023-05-05 18:16:17

推进方案

推进方案篇1

一、主要内容

通过抓好宣传活动“五大板块”(办好网站栏目、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科普宣讲、播放专题节目、开展主题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四项发展”(宣传对象、形式、内容、途径),不断提升社会公众“两个意识”(防灾、减灾)和“两种能力”(自救、互救),实现科学、理智、从容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二、总体安排

(一)准备阶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职责、任务以及宣传重点和方式方法,做好宣传发动,营造活动氛围。

(二)实施阶段。各区县政府、各责任单位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知识普及年”各项活动,落实工作措施,并将工作进展、工作成效、工作经验等情况报市政府应急办。由市政府应急办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跟踪督查,及时全面掌握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总结阶段。各区县政府、各责任单位总结归纳本区县、本部门应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将总结材料、音频视频资料报市应急办,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

三、责任分工

(一)办好市政务网应急管理栏目。紧紧围绕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特点,学习借鉴外地应急管理网站建设经验,进一步扩充网站栏目内容,加快更新速度,实行专人维护,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打造突发事件信息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

责任单位:市政府应急办

(二)深入开展应急知识进社区活动。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应急网络,免费将应急知识宣传资料发放至全市各街道、社区。

责任单位:市政府应急办

协助单位:区县政府应急办

(三)深入开展应急知识进学校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应急知识进学校“五个一”工程(每所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逃生演练、开设一门应急课程、观看一部灾难电影、阅读一本应急书籍、掌握一项自救技能),切实将应急常识纳入学习课程,达到“传授一个学生,教育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特别是在寒、暑假前等特殊时期,向家长、学生普及有关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等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实施“消防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将消防宣传车开进校园,为中小学生讲解消防知识,进行消防实战演练。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协助单位:市文广新局、卫生局、地震局、红十字会、消防支队等

(四)深入开展应急知识进企业活动。在重点生产企业大力宣传应急理念和抓安全生产的好经验、好做法,特别是大力推广“班前会”的做法,利用企业上班前10分钟,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宣讲应急常识,反复灌输强化安全理念,不断提高企业工人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单位:市安监局

协助单位:市卫生局、地震局、红十字会、消防支队等

(五)开展应急知识宣讲活动。邀请应急管理专家,优先满足高危行业培训需求,在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地震、火灾、煤气中毒、交通事故等方面开展大规模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应急志愿者的作用,组建应急知识宣传队,定期深入社区和中小学校,采取宣讲应急常识、发放传单材料、演示应急技能、举行咨询问答等形式进行小规模应急知识宣传。

责任单位:市政府应急办

协助单位:团市委、红十字会等

(六)播放应急管理电视节目。结合《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5周年,组织播放应急管理专题系列节目。通过防火、防震、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公益短片的播放,不断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救助能力。

责任单位:广播电视台、市政府应急办

协助单位:市民政局、农牧局、水务局、卫生局、安监局、消防支队等

(七)全力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日活动。利用“5·12”防灾减灾日、“11·1”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纪念日、“11·9”全国消防日、世界急救日、国际减灾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科普活动周、全国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通过设置现场宣传点、悬挂横幅标语、张贴宣传挂图、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应急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营造出全民应急的大应急格局。

责任单位:市政府应急办

协助单位:市地震局、消防支队、气象局、卫生局、民政局、法制办、科技局、安监局等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参与。各区县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并细化工作方案,分类分步组织实施。要广泛发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参与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将日常宣传与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宣传普及工作结合起来,使宣传普及工作群众化、大众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公安、消防、卫生、气象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要根据形势发展及时提供素材,主动接受采访,积极做好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多种媒体形式,细分受众层次,尽可能使用通俗语言,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将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延伸进学校、企业、社区和家庭,确保取得实效。

推进方案篇2

全区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规模、校容校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4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小学28所,公办幼儿园3所。

1.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以来,先后争取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累计2亿元,新建、改扩建了一批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实现了“远程教育”项目全覆盖,学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2.“两支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积极组织全区教师参加中省培训,开展校本研修,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推行校长管理制度改革,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中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各级管理岗位,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教育质量稳中有升。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年”、课堂达标、课改成果展评和评教赛教等活动,重视教育科研和“两考”质量管理,中考升学率和高考录取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教育强区”骨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李台等3个镇办先后被命名为“省教育强乡镇”;中学、高新中学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区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晋升为省级示范化幼儿园;高新小学为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2004年,我区通过“普及实验教学区”验收;2005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2007年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区教育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教育文化体育管理职能繁杂,督导、教研力量薄弱;教师队伍长效补充和流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校长的选拔培养机制不够健全;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办学条件不够均衡;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亟需进一步提高。

教育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实力,都需要人力资源支撑,需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振兴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科技、人才、园林、富裕”服务。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区”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和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强化管理和加大投入为保障,以“振兴教育工程”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改革,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实现教育全面振兴。

(二)主要目标

2013年“双高双普”达标并通过验收,“教育强区”骨干指标体系基本建成,2015年“教育强区”通过省级验收。

——学前教育得到全面普及。到2015年,每个镇办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城乡社区建有配套幼儿园,消除入园难问题。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5%以上,全部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义务教育实现城乡均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100%达标,教育信息化普及和应用水平得到提高,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均衡配置,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5%;打造2-3所省内知名的特色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

——职业教育得到发展。2014年建成区职教中心,以大职教的发展思路,整合区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把区职教中心打造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

1.加快幼儿园建设。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公益性、普惠性、多形式”的建设原则,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并安排配套资金,推进镇办中心幼儿园建设,规范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到2015年建成5个镇办中心幼儿园,10所以上城乡社区幼儿园,基本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彻底消除入园难问题。

2.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在幼儿园园舍条件基本满足入园的基础上,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15年全区3-5周岁儿童的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教育。

3.实施科学保教方法。加大幼儿园管理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强对各类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指导,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和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享。

(二)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

4.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抓住省统筹城乡一体化教育发展改革试点区的有利契机,按照“城乡一体规划、建设标准一致、设施配置相当、师资配备均衡、服务质量均等”的思路,重新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全面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确保适龄少年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着力解决好择校和残疾儿童就读问题。

5.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按照“配置科学、设施完善、装备合理、功能齐全、分步实施”的要求,对全区中心校以上的学校进行教育装备均衡配置。根据有关规范标准,配齐配足实验仪器、信息技术装备、图书和体卫艺器材等设施,完善部室、操场建设,建成校园安全监控及报警指挥系统,实现教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达到信息技术教学“校校通、班班通、人人会、天天用”。依托教育网,建成覆盖全区、连接省和国家的集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校园校舍管理、学籍管理等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力营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校长文化自觉意识,引导学校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用文化建设推动学校主动发展。要在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批“书香校园”、“墨香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人文气息浓郁,教育内涵丰富的目标。

(三)实施“高中教育提质升位工程”

7.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高新中学、中学的扶持力度。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化解高中办学债务;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和奖励高中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给高级中学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办学自,对学校在人才引进、教师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8.激活办学机制。进一步激活高中办学机制,鼓励和支持各中学根据本校实际,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全面推行校长公选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规范和完善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轮岗转岗机制,畅通教师进出渠道;完善内部分配绩效制,完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促进目标责任的落实,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9.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按照普通高中内涵优质发展思路,引导高中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水平为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集中优质师资,强化质量管理,教育质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进位。增加升入国家名校优秀生数量,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在省级标准化高中的基础上晋级省级示范化高中,引领全区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四)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程”

10.规划新建区职教中心。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区职教中心选址新建(原校址划归张家岗小学扩建),重点解决目前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场地校舍不足,设备设施和实训基地匮乏等问题。完善职教师资补充机制,出台地方性行业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健康发展。

11.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校企合作、依托学校、镇办联动”的办学机制,有效整合我区各部门职成教机构,将技校、劳动、农业、财政等部门的员工培训、农民培训和入区企业的职工培训统一整合到区职教中心,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并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这一品牌优势,创新办学思路,把区职教中心建成以现代农业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示范化职教中心,发挥科技示范、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

12.加强城乡成人教育机构建设。加强镇办农技校和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化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覆盖区、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开展活跃,效果良好。

(五)实施“两支队伍建设工程”

13.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实行归口管理,统一由教育部门按规定调配。建立教师队伍常态补充机制,确保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色教育正常开展。审慎、稳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有序进入、轮岗交流、培训培养、退出分流”机制,实行教师动态管理。完善教师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制订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管理细则,实行分配向一线教师和农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机制。

14.推进校长任用制度改革。校长是实现教育突破性发展使命的关键。中小学校出现校长岗位空缺一律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行。推行校长任期制和期满交流制度,每届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后,重新进行聘任,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期时间原则不得超过两届。加强校长队伍后备力量的选拔培养。

15.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名师带动计划”,认真做好名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不断壮大名师、名校长群体。按照三年一届、动态管理的要求,逐步扩大数量,带动校长、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和水平。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以优厚待遇招聘引进一批外地名师和名校长。深入开展“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队伍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一支以名校长、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主体的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

(六)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6.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探索出具有本区特色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培育推广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课程教学管理、创新高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估机制,推进教与学两个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7.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区、校教育科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和校本研究,有效解决新课改和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教师全员参与校本研修,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积极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到2015年建成艺术体育类和文化建设类等特色项目学校2-3所。

18.扩大教育帮扶交流合作。在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积极组织开展对口支援、结对帮扶、交流服务、网络支教等活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继续抓好与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宝鸡中学、交大附小等机构教育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再选择一批省内外知名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七)实施“一体两翼建设工程”

19.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单设教育局和文体局,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机关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使之更好行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新管理方法,全面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0.加强教研、督导机构建设。推行“以教育行政为主体,以教育科研和教育督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教研室和督导室硬件建设,建成省级标准化教研室和督导室,配足配齐各科教研员和专职督学,设立教研督导专项经费,保证教研和督导机构能够充分开展工作。

21.充分发挥教研、督导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室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引领作用,全面建立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的教研指导机制;完善教育督导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评估与监测相结合、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定期对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评估,保障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八)实施“教育经费保障工程”

22.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强化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行为,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向学前、高中覆盖。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确保教育财政支出达到或超过公共财政支出的省定比例。需地方配套的项目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3.科学统筹资金使用。在保证日常运转经费需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专项经费,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统筹城乡、校际之间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对各类资金进行规划整合、板块整合、项目整合,捆绑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24.加强教育经费资产管理。加强教育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资金监管制度,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财政局研究制定《教育财务管理办法》,探索为学校方便快捷服务的新机制,充分尊重学校采购教育教学用品意愿,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校经费,做到及时、全额拨付学校,在教育局的监管下使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四、计划管理与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省《实施意见》和区《决定》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的重要措施。区上成立由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镇(街道办)、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创建教育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创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由主管副区长担任主任,教育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半年一次例会,研究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程类项目要落实项目推进责任人,对改革类项目要确定项目指导责任人,同时明确项目单位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宣传,正确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教育工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群众尊师重教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为加快教育改革创建教育强区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教育部门要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分类指导,逐步实施。

《实施方案》涉及各级各类教育,是未来几年我区教育改革创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按步骤地统筹推进。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分类、分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列出工作计划和推进时间表;教育部门要加强《实施方案》推进工作的协调与沟通工作,敦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促进工作落实;要加强对《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性指导,特别是对改革类项目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项目单位,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推进中出现的偏差,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四)政策支持,多方保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对《实施方案》的支持力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实省《实施意见》中出台的各项政策,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住建、人社、编制、宣传等部门和单位,要从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尽全力为《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提供便利和优惠,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需要向上沟通协调的要积极主动争得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要在涉及规划立项、土地供应、资金投入、资产处置、行政审批、人事管理等重大事项上强化统筹。

推进方案篇3

一、目的

根据“安全第一,重在预防,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源宏公司积极吸纳本行业先进企业的有效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狠抓安全,严格管理;

3.安全生产责任到岗到人;

4.专项推进转常效机制。

三、推进组

1.组长:*

2.副组长:*

3.成员:*

4.项目推进专员:*

四、推进思路及计划

围绕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源宏公司安全生产提升工作计划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 建章立制

参照安环及其他先进行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源宏自身实际,完善现有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管根本、利长远、重实效的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第二阶段务实执行

三级培训: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提高意识、增加知识、提升素质。

四类检查:日常(岗位、班组)、定期(车间周、部门月、监管季度、公司年度、公司节日)、专业(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期(公司、各级领导等)。

专项安全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活动月+百日安全生产 。

第三阶段监督激励

监督管理:查文件(制度与记录)、查现场(人员、设备、物料)、查事故(问题、责任、整改)。

正负激励:对一全一符一无的实施正激励,其他纳入负激励。

第四阶段外部对标

对标指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评级,旨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包含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投入、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查处、绩效评定、持续改进10个方面。其强调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五阶段持续改善

大力推行自动化与智能化,持续的消除隐患或化解隐患。

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及氛围,提升全员参与度,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重安全”。

五、具体步骤及时间安排

立足企业实际,依据安全生产的轻重缓急,按照先抓关键再抓全面、先易后难的实施步骤,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月份

内容

执行部门

督查部门

1

12月

全区域佩戴安全帽

生产部、各部门

综合部

2

安全推进方案宣贯

综合部

直接领导

3

1月

编制8大特殊作业管理规范并执行

生产部、各部门

综合部

5

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部、综合部

总经理

6

编制四类检查表格并应用

生产部

综合部

7

编制三级安全培训资料并培训

生产部、各部门、综合部

总经理

8

2月

梳理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部、各部门

综合部

9

各类安全标语、管理制度上墙

综合部

直接领导

10

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上墙

生产部、各部门

综合部

11

3-4月

编制安全管理激励办法并应用

生产部、综合部

总经理

12

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

生产部

综合部

13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综合部

直接领导

14

开展阶段性、较全面的安全督查审核并改进

综合部

总经理

15

5-7月

签订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申报合同

综合部

总经理

16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及推进工作

生产部、各部门、综合部

总经理

17

组织百日安全生产活动

综合部

总经理

18

8-12月(长效工作)

三级培训、四类检查、定期督导激励

生产部、各部门、综合部

综合部

19

月度安全知识培训

20

不定期组织安全活动

综合部

总经理

21

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

综合部

总经理

22

适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改善专项工作

推进方案篇4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立省战略的意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工作体系,紧紧围绕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

通过进一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活动,年力争主要工业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重点企业80%以上的重点产品按国内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使全县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实物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全县质量总体水平超过省内平均水平或达到省内领先水平,部分主要产业的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达到国内平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影响消费者健康与安全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和无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产品状况及重大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具体指标量化

年底,全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要达到以下目标:

1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总体水平达到市内平均水平。其中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高风险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95%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平均达到85%以上,重点产品监督检查合格率达到87%以上。全年农、畜、水产品例行监测次数不少于4次,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农产品自检次数不少于12次,全县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加贴QS标志,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必备生产条件保持率达到100%所有的食品小作坊100%签订安全承诺书。不出现县域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引导企业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指导企业贯彻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组织质量攻关活动,重点培育名牌产品1个,不断提高全县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2、工程质量

竣工的工程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县城建局对全县建设领域工程要严把质量关。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验收一次性合格。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3、服务质量

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初步实现服务质量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第三产业(交通、旅游、医疗卫生、商贸等服务行业)全面推行国家服务质量标准及环境管理标准。>

4、环境质量

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全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落实省、市级重点污染源全面达标工作,稳步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发展,主要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5、标准化管理

年底,工业产品生产标准覆盖率要达到100%引导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中80%主要产品按国内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加快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建成5个部级和3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无公害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项目,制定4个地方优质农产品标准。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农业、林业部门要继续开展生态治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以温室栽培技术、节水节能生态农业技术为主的标准化示范区,逐步推进沙产业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效益化建设。

三、组织保障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保障

县政府成立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原质量兴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见民政办发[]83号文)和卫生局、商务局、畜牧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主任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兼任。负责日常工作和每半年一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联席会议的召集,听取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开展工作的情况,研究解决工作进展中存在实际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具体解决办法和实施方案,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活动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

全县各乡(镇)街道办、各部门及重点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一名领导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并有2至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抓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

二)各乡镇(街道办)及成员单位职责

各乡镇(街道办)各成员单位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职责,结合本区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质量兴县”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措施,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认真扎实地开展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各项工作。

县质监局要发挥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积极组织协调、定期督促检查;同时切实履行职责,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标准、计量检测和质量管理三大体系;深入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帮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质量监督,从源头抓好产品质量;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名牌产品;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标准实施推广力度;打假治劣、扶优扶强,依法规范质量行为。

县农牧局要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农产品监测工作,配合质监局积极做好部级、省级、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申报工作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等工作,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日常监控,确保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

县商务局和畜牧局要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力争达到县城上市销售的生猪进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上市销售的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规范定点屠宰企业生猪进厂验收制度、进出台帐制度和不合格肉品召回制度及检疫工作。

工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建立规范的市场销售环境。开展打假联合行动,保护名优产品,依法查处制假售假违法案件。建立“购物放心一条街”或“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及时查处并上报上级交办和本地区发生的重大制假售假案件,无行业性、区域性制假售假案件发生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重点开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方面的执法监督活动,加快药品诚信建设步伐,促进全县医疗机构规范运行管理。加强对食品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认真做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重大危险源监管到位。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故的应急机制。

县环保局要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格建设项目的环保准入制度并加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积极推动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全面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县城建局负责深入贯彻实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把从业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县财政局负责制定推动质量振兴各项扶持政策措施,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全县的餐饮业卫生工作的监管,保证食品安全,促进餐饮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旅游部门负责抓好县内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工作措施

1落实信息报送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研究分析质量形势,对质量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部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任务。

3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奖励机制。县政府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与各单位签订考核目标责任书,制定“质量兴县”奖励考核细则,定期对“质量兴县”工作进行检查,对“质量兴县”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要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有严重质量违法行为的企业要进行通报,直至停产整顿和吊销营业执照。

五、有关要求

1、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兴县目标责任书全部实行月报告、季核查通报、半年评估、全年综合评价考核的方法进行考核。当月进度报告必须于次月6日前按时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

推进方案篇5

一、联系对象

湖南世旭食品有限公司

二、工作任务

1、指导企业用好政策。结合联系企业实际,进一步宣传各级涉企减负措施和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主及相关业务人员理解掌握政策内容,指导企业充分利用政策资源,用足用好政策,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力度,帮助企业扩充配套资金。加大政策扶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服务,增强中小企业贷款有效供给能力。积极宣传企业融资新政策、新产品,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企业和融资项目,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密切银企关系,推进银企合作,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

3、协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协助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人员培训工作,鼓励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研修班和继续教育等活动,大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全面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积极服务企业,在企业证照办理等方面大力协调配合,提高办事效能。加强涉企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项目落实工作的督促检查,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查处涉企乱摊派、乱检查、乱评比、乱培训等行为,纠正部门、行业涉企不正之风,规范中介机构服务收费行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5、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建立企业发展问题台帐,对企业不能自行解决的有关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协商解决。对牵涉面广、难度大的重要问题,园区要认真梳理,并按规定报县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三、工作安排

1、全面启动阶段(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制订活动方案,启动“百家部门联系服务百家企业”活动。

2、深入调研阶段(年4月中旬至4月下旬)。深入帮护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并建立台账,全面摸清底子。

3、协调落实阶段(年5月上旬至11月底)。针对企业的有关问题,帮助企业研究帮扶对策,并积极协调解决,至少解决3个以上实际问题或办3件以上实事。要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县工业发展政策专题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4、总结验收阶段(年12月底)。认真总结“百家部门联系服务百家企业”活动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百家部门联系服务百家企业”活动由项目开发部负责,明确专人联系服务帮扶企业,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推进方案篇6

一、生产目标

年全区甜菜计划种植5万亩,其中膜下滴灌1万亩,生产甜菜15万吨。

二、扶持政策

(一)收购价格。根据国内外糖业形势和糖粮比价状况,本着“让利于民,农企双赢”的原则,糖业分公司将实行保护价收购甜菜,甜菜收购价格为480元/吨。

(二)扶持措施。

1、糖业分公司对农资实行赊销供应。种植户以村、组为单位,采取五户联保方式,赊销甜菜生产所需种子、纸筒、专用肥、拌种农药等农用物资,在甜菜款结算时由糖业分公司收回。

2、全面推广使用进口种子。甜菜生产所需种子全部采用德国、荷兰进口高产品种,主要有KWS4121、KWS6167、KWS8138、KWS3418、HI0479、RIMA等品种;为农户免费提供三遍防治褪斑病所需农药。

3、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甜菜单产。加强技术培训,继续完善早育、早播、早移栽、防病、防虫、增密、控氮、冬汇等

20条关键高产技术措施,确保平均单产较上年增加0.5吨以上。糖业分公司根据各产区甜菜种植情况,长期派驻技术人员巡回指导,无偿提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4、增加农机投入,推广机械化耕作。糖业分公司购置墩土机、移栽机、喷药机、打叶机、收获机等小农机170台套,为种植大户提供服务。对于农民自行购置的以上甜菜机械,企业补贴50%,鼓励农民购买。年计划推广甜菜纸筒机械育苗移栽3万亩,机械播种2万亩。

5、推广膜下滴灌种植甜菜。糖业分公司对种植户提供补贴款50元/亩,计划在种植1万亩。

6、及时兑付甜菜款。所有甜菜款在站点调运进厂前全部兑付完毕。

三、工作措施

推进方案篇7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科学发展观,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紧紧把握乡机构编制五年内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这两条底线,改革与农村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通过体制和机构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改革目标:转变政府职能,整合事业站所,精减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基本原则: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精简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功能,降底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坚持市场取向、开拓创新的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实行政事、事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办好社会事业.

坚持民主、法制的原则。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实现机构编制法定化。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别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

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同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避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大的波动。

二、规范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

(一)职能定位

乡党委和人大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能。

乡政府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的要求,加快转变职能。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执行政策、发展经济、社会服务、维护稳定。即: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包括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计划生育、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各项减负、支农及税费政策。

2、促进乡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制定并组织实施乡村整体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培植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支持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支持发展民营经济。

3、强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等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卫生、计划生育、文化、农村社会保障、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和就业等优质服务。

4、努力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排查调处农村各种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平安;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安全生产。

(二)机构设置

1、党政机构设置。

乡设立党委、人大、政府机构。全乡内设机构统一设置为: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便民惠民服务中心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社会事务办公室(挂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牌子)。

政协的有关工作,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兼管,不设政协机构。

党政综合办公室主要承担党委、人大、政府交办的各项日常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村级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稳定、统计、工青妇及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工作,督促检查有关工作落实。

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承担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水保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民营经济、安全生产、公有资产管理等工作,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它工作。

社会事务办公室主要承担人口与计划生育、交通管理、环保、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精神文明建设、科教文卫体、民族宗教等工作,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其它工作。

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要承担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土地管理、农民知识化工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社区建设、以及涉及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的综合协调等工作。

乡设立人民武装部,主要依法履行国防动员、民兵训练、预备役管理等职能。

乡纪委和群团组织的设置按有关章程执行。

各办公室的主任原则上由乡分管领导兼任。

一般干部实行一人多岗,设立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岗位,在重点从事一两项专门工作的同时兼事其它工作。

2、事业机构设置

事业站所在赣办发号文件规定的限额内,按照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综合设置。

(1)保留农业服务中心。

(2)保留计划生育服务所。

(3)保留财政所(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牌子)。

(4)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更名为文化广播电视站。

(5)设立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原畜牧兽医站公益职能和人员转入。

(6)设立民政和劳动保障事务所(挂社会救助所牌子),主要承担民政、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事务。

以上事业机构中动植物疫病防疫检疫站、财政所仍由县主管部门管理(含人事),其他站所均由乡统一管理,业务接受县直职能部门指导。以上事业站所均相当于股级全额拨款事业机构。各事业单位要按照公益和经营分开的原则,经营职能,要面向社会,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在核定的编制内,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全部实行聘用制。新设立的机构配备人员,原则上在乡内部调剂。今后,乡不再设立自收自支的事业机构,自聘人员要逐步予以消化。

3、机构设置。

派驻到乡的司法所机构不变,隶属县主管部门。

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规定的以外,由县直管理的所和主管局派驻乡机构,党的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人事任免等重要事项必须按有关规定征得乡党委同意。

三、领导职数

乡领导班子职数设置,按照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赣发[]23号文件有关乡领导职数设置的要求,本着精简、高效,严格控制领导职数,不设专职副书记职务的原则,结合我乡的实际,乡领导职数配备为:设正副科级实职领导职数在8名以内,其中党委委员7名,政府正副职4名;

设书记1名,副书记(政府正职)1名,纪律书记和2名党员副乡长由党委委员担任,乡人大设主席1名,进党委班子。

四、加强编制管理

(一)实行编制总量控制。认真执行省委办、省政府办《关于印发〈江西省乡镇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实施办法〉的通知》(赣办字[2005]18号)精神,乡机关行政编制、乡事业站所编制、县派驻乡的事业站所编制,均实行总量控制。今后5年内(即十一五期间),乡行政和事业站所人员编制只能减少,不能增加。

(二)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将编制管理和人员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额,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实行定编到人。将符合规定配备的人员纳入编制实名制名单,并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超编人员和不符合有关人事管理规定配备的人员,不得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

五、完善乡配套改革

(一)改革乡财政管理方式。加强财政财务监督,规范收支行为。在保持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原有的各项债权债务不变,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以“乡财县管”为核心,实行“预算,账户统设,统一收付”的管理方式。

(二)积极稳妥地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消化”的原则,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办法和途径,切实做好乡村债务的清理和审核工作,坚决杜绝发生新的不良债务。认真落实“约法三章”和“两项制度”。乡政府和村级组织一律不得举债建设。建立健全新债责任追究和乡村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

(三)坚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配套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按照政府组织引导,农村属地参保、集体扶持、财政资助相结合的要求,搞好试点,逐步推进。

六、实施步骤

全乡机构改革工作要求在年12月底以前基本完成,共分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10月28日到11月4日,召开动员大会,完成制订乡实施方案和成立领导机构。

(二)组织实施阶段:10月5日到11月底,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到位。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1日到12月底。按照乡机构改革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写出总结报告,迎接县联合检查验收小组检查,并将总结材料上报县深化乡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几点要求

(四)加强组织领导。乡里成立了深化乡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乡深化乡机构改革工作,乡长为乡机构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国有资产不流失,工作正常运转。

推进方案篇8

2013年,我乡将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统揽全局,按照“11235”(即:坚持“一中心”,以党的建设为中心;完成“一个跨越”,常理工业化的跨越发展;夯实“两项基础”,以道路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基础;取得“三项突破”,深化产业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和合理推进土地流转的突破;推进“五大工程”,坡改梯二期工程、迎龙村土地整理工程、农贸市场迁建工程、敬老院新建工程、卫生院扩建工程)工作思路,突出“重党建、夯基础、促发展、惠民生、构和谐”五大体系建设,开创繁荣、幸福、和谐常理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一)突出抓好党的建设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通过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村两委换届等五大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继续打造富民型支部、服务型机关、和谐型社区。力争发展党员18名、建立富民型支部2个、春风示范村1个、学习型班子1个、服务性机关1个、和谐型社区1个。继续坚持推行“双述双评”考评机制,完善组织和群众双向评价干部体系,健全干部“上下”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二)大力培育新型工业

以有限公司常理分公司为基地,进一步提升常理工业化水平,力争在2013年年底完成有限公司本部的迁建、扩建工程。积极发展本土工业,及时帮助味之道食品厂流转土地2亩,完成味之道食品厂的扩建。就地转化劳动力200余人,在确保常理工业稳步迈进的同时,带领群众致富。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按照2013年度中共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壮大固有的黄金梨、五星枇杷种植产业的同时,依托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努力发展中草药种植3000亩、核桃种植1000亩。同时,积极探索立体养殖模式,在万福村7社建立立体养殖点一处。

(四)发展商贸旅游业

科学布局场镇建设,于2013年底完成农贸市场迁建工程;加快特色产品流通,兴建超市1-2家;于2013年10月完成场镇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于2013年3月下旬召开第四届“.常理.梨花节”,吸引商家签订购销合同,形成“古迹—梨园村—沿河佛像—山鸡”旅游带,通过商贸旅游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五)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大洞村、白象村、沿河村、陈谷村、花房村等5个村12km的村道公路建设;维修整治病险水利设施8处,完成改水改厕目标任务,努力改善农村生产居住条件;配合上级部门,启动2013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第二阶段建设工程的规划测量工作,于2013年12月底前完成投资1250万元的3000亩坡耕地水土治理二期工程;于2013年年底前完成迎龙村投资400万的550亩土地整理工程。

(六)实施四大民生工程

解决群众老有所养问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计划投资700万元,于2013年12月底前完成敬老院新建工程;投资200万元,做好常理卫生院扩建工程;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意外伤害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工作,力争惠农社会福利政策全覆盖,不断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深入做好农村五保、低保人员的摸排工作,完善低收入人群信息库,加强五保、低保人员的动态管理,完善和健全救助对象产生和退出机制,做到应保尽保。

(七)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通过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完善相关制度、落实具体责任、强化日常排查监督、及时处理解决等多种途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问题,协调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努力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建设幸福和谐新农村。

三、工作措施

(一)科学谋划发展。根据乡情实际,认真分析客观调研,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提出11235工作思路,从党建、基础、产业发展、民生、构建和谐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科学合理布局常理发展规划,为常理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二)强化制度建设、落实相关责任,稳步推进工作。整理、细化和完善已有的各种工作制度,出台文件落实各项工作,建立人人有任务、事事有落实、部门齐聚力、工作互推动的良好工作格局。组建乡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逗硬执行重大项目年初立项、季度巡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表彰奖励等制度,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又好又快完成。

(三)优化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做好各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作“阶梯化、公开化、项目化、奖惩化、精细化”,妥善处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是阶梯化,每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都细化成为几步,每一步要有落实、有跟进,步步到位、步步推进,确保任务完成。二是公开化,继续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坚持群众路线,建立阳光型、和谐型政府。三是项目化。各村(社区)、各部门针对目标任务,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倒排工期;乡工作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及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良性发展。四是奖惩化。落实乡村干部奖惩机制,按照各项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完善《常理乡项目推进明细》,并结合相关责任部门、具体分管领导的意见对村级班子、相关责任部门进行考核,确保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惩互用,推进工作。五是精细化。通过开展学习出台《常理乡2013年度机关管理制度》、《常理乡村(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常理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问题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规范乡村干部日常管理,降低工作运作成本,建立绿色低碳型政府。

四、创新工作

(一)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主线,以“以民为本、集中民智、汇聚民力、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五民工作法”为统揽,在全乡范围内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乡村两级干部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刻领悟党的“十”精神实质,做到学以致用、学以为用;二是进一步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各村(社区)、各办公室根据自身实际突出年度工作计划,把本年度需要完成的工作,定目标、分任务、抓落实;三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亲民、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不断创新干部选拔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把有思想、有抱负、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吸收到干部队伍,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老好人占先、不让投机者得利、不让混事者好过;四是要继续深入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五是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关心群众生活。坚持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建立阳光型政府、富民型政府、惠民型政府。

(二)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年活动。一是固有产业稳步推进。继续坚持发展黄金梨产业、五星枇杷产业,在产品质量、销售渠道拓展上狠下功夫,于2013年3月下旬举办第四届.常理梨花节,稳步推进固有产业。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结合坡耕地水土治理第一期工程项目,在乡常乐、海龙、双古井、鲤鱼沟村发展中草药种植3000余亩;结合油料基地建设,在迎龙村、沿河村、白象村发展精品核桃种植1000亩。

(三)坚持乡村两级班子“双述双评”。巩固2012年度乡村两级班子“双述双评”成果,进一步细化“双述双评”内容,提升党员、群众参与率,加大述评力度,确保“双述双评”起高效、广大群众普受惠。

(四)开展公开竞聘村(社区)书记活动。深入学习玉丰镇金龟村、鸡头寺村公开选聘村支部书记的模式,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在乡辖组织一次公开竞聘村(社区)书记活动,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基层组织建设中来,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五)深入开展村办公室坐班制度。从以前的村三职值班,调整到村六职值班,要求包括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主任、文书、计生服务员以及大学生村干部到村办公室坐班为群众办事。乡各挂片领导对坐班情况进行督查,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找到人能办得好事。

(六)“宣教娱”相结合,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结合乡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由乡宣传文化中心联系乡金线村、大洞村两只老年宣传队,编排新节目。把最新的农村政策、惠民措施、法律知识通过新颖、耐看、好记的节目宣传到每户群众心中,确保全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五、推进机制

(一)落实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讨论机制。把全体机关干部分为六组,每组分发一个帐号对市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讨论,形成讨论心得一份,在每月的集中学习会上进行交流讨论,最终通过党员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提升干部思想素质,技能水平和领导能力。

(二)坚持中心组学习工作制度。年初制定乡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入学习重要思想策略、重大会议精神、典型工作经验,通过相互学习、讨论,提高自身水平。

(三)落实工作调查研究制度。坚持集中调研和部门调研相结合,对上级重大方针、政策和决定、决议的贯彻执行,以及事关重点工作的中心任务、重大问题或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调研,由乡机关统一组织,集中调研;对一般性问题的调研,可由责任村或具体分工负责的同志,灵活机动地开展调研。积极探索调查研究课题项目管理制运行模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挖掘、提炼基层党建工作成果,总结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有益探索和工作创新,认真听取和分析基层的意见和建议。

(四)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区常理乡绩效考核办法》,细化落实乡村两级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把各机关干部作为驻村干部,奖惩与各村的各项工作推进情况相结合,坚持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简便易行、奖惩分明的原则,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日常工作合计分值×60%+年终考核合计分值×40%+特色亮点工作加分+乡领导表扬加分=实际得分的计分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激励各村(社区)、各办公室干部用心履职、追求卓越、优质服务,积极推进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五)落实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制度。督查督办工作在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副乡长分管,乡党政办负责对上级党委、部门有明确要求和时限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领导的重要批示,常委会、日常工作议会决定事项和乡领导批办事项以及乡各部门、村(社区)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督查督办事项办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研究解决。

(六)落实干部群众献言纳策奖励机制。针对常理的各项工作,干部群众有好的对策、创新的工作方法或是合理的工作思路,可以直接到乡党委书记、乡长处献言纳策,乡党委、政府根据适用情况,对献言纳策的干部或群众进行奖励,充分做好聚群力、合群智、谋发展、构和谐。

六、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常理共新建村办公室10所,尚有10个村和1个社区没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场所,平时办公各村干部只能在家办理,处理群众工作极为不便,急待解决村级阵地。

推进方案篇9

一、推进法律进机关

1.推进县级机关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荐法律工作者为机关担任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顾问考评制度,加强对法律顾问的管理考核和业务培训。(牵头单位:公律股,责任单位:宣教股)

2.组建普法讲师团和法律人才库,为县级党委(党组)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部门办公会会前学法和专题法制讲座、集中培训等提供师资。(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公律股,基层股)

3.组织开展法制培训,举行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法制股、基层股)

4.协助依法治县办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群众接待中心等机关服务窗口人员的法制培训,完善服务大厅法制宣传设施,将机关服务窗口打造成普法示范窗口。(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法制股、宣教股)

5.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协助“依法治县办”推动机关在门户网站设置普法专栏,开设法制宣传微博、微信。(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法制股)

二、推进法律进学校

6.推荐司法所优秀干警担任全县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建立完善工作考核制度。(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7.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编制完善中小学生普法教材,推动教材、师资、课时全面落实。(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8.协助依法治县办在中小学校运用模拟法庭、法治演讲(征文)比赛、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开辟法制宣传教育第二课堂。在中小学校重点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特定职业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9.依托看守所建立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学校设立1个法律图书室(角)、开辟1个法制宣传专栏。(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宣教股、基层股)

三、推进法律进乡村

10.大力推进乡村普法“六个一”工程。每个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一个法制辅导站、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组建一支法制宣传队伍,每个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个村民小组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每户发放一张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卡。(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宣教股、法律援助中心)

11.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千村”活动。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组织10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个行政村(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每个小分队每年集中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指派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完成办理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牵头单位:基层股,原区所在地的司法所,责任单位:办公室、法制股、法律援助中心)

12.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用工谁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春节集中返乡、外出劳务技能培训等时机,每年集中开展劳动合同、安全生产、依法维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13.各人民调解组织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件,组织广大村民旁听调解,结合调解案件,向村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各司法所)

14.组织农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各司法所)

15.协助依法治县办在乡村利用农闲、赶集、节庆等时机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放映法治电影、广播法治节目、发放普法读物和普法宣传用品。(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

四、推进法律进社区

16.大力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每年向社区选派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组织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每个小分队每年集中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公律股、各司法所、办公室、法制股)

17.加强社区青少年、下岗职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亲情帮教大走访”,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法制教育和行为矫治,每年走访不少于4次。开展刑满释放人员法制宣传和就业技能培训,降低重新犯罪率。(牵头单位:社区矫正股,责任单位:各司法所、基层股、宣教股)

18.定期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居民楼栋长、社区居民代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基层股、责任单位:各司法所、办公室、宣教股)

19.启动建设1个法治文化景点。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向广大社区居民传递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基层股)

五、推进法律进企业

20.加强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指导,对法律工作者的再教育培训向企业内部法律顾问延伸。大力推进企业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在现有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年均增长20%。(牵头单位;公律股,责任单位:基层股、办公室)

21.组建法律服务宣讲团,每年深入重点企业开展10场法律宣讲活动,组织开展10场中小企业法律服务巡讲活动。集中为园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公律股)

22.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制度,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公律股)

23.大力倡导和推进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宣传橱窗、广播电视和局域网络等宣传功能,丰富企业法制宣传的内容和载体。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牵头单位:宣教股,责任单位:办公室)

六、推进法律进单位

24.推进各单位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荐法律工作者为各单位担任法律顾问,建立法律顾问考评制度,加强对法律顾问的管理考核和业务培训。(牵头单位:公律股,责任单位:办公室、宣教股)

推进方案篇10

一、主要目的

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把法制教育、法制宣传深入到机关各股室、下属各事业单位,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学法、用法、懂法、守法;进一步教育和引导机关广大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自觉履行义务,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着力构建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梦”、老年群体的“安享晚年梦”、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梦”、流浪乞讨人员的“回家团圆梦”、社区居民的“和谐家园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优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与法律顾问签订合同,明确责任和义务。

(二)抽调相关股室精通业务人员宣讲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会前学法、专题法制讲座和集中培训。

(三)认真组织开展广大干部职工法制培训,特别是民政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领导干部职工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强调全员参与,确保学习教育出成效。

(四)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培训,加强对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的法制培训。

(五)开展好法制电影进敬老院活动,配合各部门及牵头单位,做好法制电影进村(社区)活动。

三、具体安排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是今年依法治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关于推进“法律七进”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局法律进机关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4月下旬)

按县“法律七进”工作推进会要求,统一安排部署本系统法律进机关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下旬—12月)

分两个阶段开展集中活动,具体为:

1.第一阶段(4月—6月):

(1)开展法律宣讲进机关活动;

(2)在司法局指导下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3)配合司法局指导乡镇在每个村(社区)设置法治宣传栏;

(4)抽调业务股室相关人员主讲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

(5)按市民政局安排,启动法制电影进敬老院、福利院工作,安排部署全县敬老院、福利院法制电影放映场次。

(6)制定《县民政局推进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7月—11月):

(1)重新修定完善《民政政策法制宣传手册》;

(2)聘请法律顾问到机关宣讲;

(3)抽调业务股室相关人员主讲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

(三)自查总结阶段(5月—12月)

1、5月进行自查小结,10月进行自查总结,完善各项资料,迎接督导组的检查指导;

2、听取意见,查漏补缺,立行即改,并安排2015年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民政局法律进机关工作,由党组书记、局长、老龄办主任牵头,党总支书记统一组织,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股室和下属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推进法律进机关工作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各方面优势,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整体推进。各股室和下属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承担责任,明确时限,认真组织实施,狠抓落实。要坚持“法律七进”工作八个结合:一是与依法治省(市、县)工作相结合;二是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三是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四是与法律服务相结合;五是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六是与“12.4”法制宣传日及重大节点专题宣传活动相结合;七是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八是与各类创建活动相结合,统筹兼顾,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三)求真务实,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