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17:06:42

语言文化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篇1

一般来说,汉字是两种文字的混合应用。在日语的文字中,其假名主要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其中平假名主要是从汉字的楷书中发展而来的,而平假名则是日本日常书写或者出版物中应用到的,片假名则主要是对一些外来词或者是象声词的标注。从日本的出版物或者是相关书籍中,汉字在其内容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根据日本的某官方杂志中说明汉字对于日语文字的影响是不可言喻的,在日语语言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管是在日常还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汉字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学生也需要对基本的汉字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技巧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日语语言文化的不断发展,汉字在日语中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日语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汉语是重要的基础。通过对日本一些文献的研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文字基本都是运用汉字进行记录,发展至今汉字的使用仍旧没有消失。同时这些保存的文献有着非常高的研究意义,可以说汉语的缺失将会对日语的语言文化造成严重的影响。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我国汉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同样是儒家思想的信奉者,儒家思想的应用对促进日本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汉字已然成为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文字的书写方面,汉语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日语中的平假名是在草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片假名则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因而日语对书写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现阶段,日语中的文字书写主要是从汉语中的行书、草书、楷书等三种书写方式延伸而来,同时在日语的书写中也有简体和繁体的区别。日本对于小学阶段的文字要求是非常高的,甚至有的小学开设了书法的课程,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规范其汉字的书写。随着汉语的语言文化和日语的语言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的优良文化在日语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扬,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文化的重要性。

二、汉语中文字所表达的含义使得日语语言文化更加具体

不同国家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在语言含义上也有着特殊的理解方式,其中习语的理解是非常精妙的。一般来说,习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特定表达方式,这也是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语言特色的展现。习语一般是由成语、俚语、歇后语和俗语组成,这些语言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有着其隐含的意义。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这些语言大多非常优美,虽然简单但也潜藏着深刻的含义,对于人们的沟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习语是非常多的,也是国外一些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很多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就表示中国的习语既是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文化的融合。在日语中也存在着很多习语,这些习语的表达和中国的习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例如我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在日语中所表达的含义基本是一样的。学习过汉语的人都知道其表达方式非常特别,不能只了解语句的表面意思,往往语句中的深层含义才是其要真正表达的意思,这就需要去研究和揣摩。在汉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汉语的语言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言体系。日语本身就跟汉语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因而在文字的表达含义上也是极为相似的,日语中很多语句的表达方式都有着汉语的特点,在表达形式和含义都有着共同之处,日语中很多语句的表达都非常简单,但是其真正的含义还需要人们仔细的分析,从而理解说话者真正要表达的情感。特别是一些反问句疑问句的表达,这其中往往掺杂着一个国家的文化。

三、汉语中的书写格式促进了日语语言文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汉语中文字的书写格式有着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书信中都有着具体的规定。而在日语中其书写格式也受到了汉语的深刻影响。通常汉语的书信来往会在开头运用尊称、敬称或者是礼貌用语等,从而来表达自己真诚的问候和感情,这已经成为书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在日语的语言文化中,这种形式也是存在的,在书信的开头添加礼貌用语已经成为书信往来的习惯,也成为书信中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信电的表达同样有着其具体的形式,在互联网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时,信电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对日语中信电的表达来看,也跟汉语的表达有着相同点,比如在信电的封面,地区的邮编、地质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此可见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书写格式有着极其深入的影响。虽然现阶段书信和信电已经逐渐被网络取代,但是汉语在其中的影响仍旧存在,这种书写方式的影响已经不仅仅是在书信和信电中,已经深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汉语对于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这也是日本一些学者和专家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影响也便于我国的文化研究者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播。

四、结论

语言文化论文篇2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语言形式,而不同语言又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语言和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而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方进行交际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信息的相互交换中不同国家语言间相互传递的过程,反映着社会习俗、评判标准、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等,其形式也具有多种多样性,如留学、移民、观光旅游、贸易、翻译、外交、跨文化技能的培训、商务会晤、外事接待、工作洽谈、科技文化交流等,而言语交际是最重要的一种。在言语交际中,如出现意见或观点不同时,中国人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以保全对方的“面子”,而西方人较坦率,喜欢直接明了,即使争论得面红耳赤,往往也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如与对方发生矛盾时,中国人不喜欢与人争论,甚至是争吵,以维系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关系,而西方人却必须要把事情分个谁对谁错,争个水落石出;如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上,中国人常认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要先思考,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否则就会被贬称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荡”,而西方人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要思考,就是说要把思考过程言语化,要善于将自己的想法有效地表达出来。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对语言文化冲突不能相互全面了解,或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文化冲突研究对其知之甚少,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导致障碍重重,误解冲突不断,因此,我们要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文化冲突进行详细、全面的认知。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要想学好语言,就要知晓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如果对其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就不能完全学会语言,无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二、语言文化冲突

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言文化冲突对交流会造成巨大的影响,阻碍交流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为了揭开跨文化交际失败的神秘面纱,就要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文化冲突的体现加以了解、学习和认知,这些具体的体现是理解中西方人语言文化冲突的钥匙,能够使跨文化交际顺利的进行,并最终达成共识,同时,这是跨文化交际所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

1.称呼语

中国一直秉承尊老、爱老和敬老的传统美德,认为“老”即为德高望重、有经验、阅历深、有资格,常用“姜是老的辣”“、老马识途”、“老成持重”等形容“老”者,以示尊敬和敬意,所以称呼比自己年长的人为“老首长”“、老前辈”、“老张”、“张老”“您老人家“”老教授”等,表示敬重之情。西方人对“老”的看法却和中国人相反,西方人认为“老”既是衰朽残年、老矣无能,是别人的负担、拖累等,因此,对“老”字充满了反感之情,特别是女性,对“老”尤其敏感,不愿意对方用“老”来形容自己,更不喜欢听到对方用“老”称呼自己,喜欢对方称赞其年轻、美丽,充满活力。所以在交际之初要避免“老”字称呼语的使用,以防在对方心里蒙上阴影,造成沟通的失败。

2.寒暄语

在日常的交往中,人们见面首先做的就是用一系列反映本民族独特文化习惯的套话进行寒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招呼,以表示友好和礼貌。但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使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人见面时常常会问对方:“你吃了吗?”表示问候,而在西方人看来,这是对自己是否吃饭的询问或是一种委婉地邀请自己吃饭的表示。实际上,这种询问方式只是代表一种问候、寒暄,表示“你好”,相当于英语中的“Hi,Howareyou?”之所以这样问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民以食为天”的影响。亦或是见面询问“:你干什么呢?“”你要去哪儿?”“最近怎么样?”等,也是表示一种单纯地问候,原因在于中国人喜欢用谈家常的方式了解对方的近况,用以表示关心,但在西方人文化中,一见面就如此“寒暄起来”,那可要被看成是NosyParker,也就是“好事者,包打听”,带有打探私人隐私的色彩,是令人反感和气恼的质问,是对个人生活的无端干涉,因而产生反感,造成交流的窘境。简而言之,由于中西双方语言文化的冲突,中国人的好心问候会被西方人误解为存心不良的刺探,而西方人见面时常讨论天气:“It’saniceday,isn’tit?”,也会使中国人不解、茫然,不知应如何继续交谈。

3.词汇的文化涵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词汇的文化涵义冲突而导致语言文化的冲突也比比皆是,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的破裂。如果西方人形容一个女人像猫似的,就暗含着这个女人脾气不好,爱骂人,而在中国,猫象征着高贵、优雅、温顺,因此在此话的理解上就和西方人恰恰相反,认为是对该女人的称赞,这就是因为文化不同导致对“猫”的理解上相差甚远;在中国穷苦人(poorper-son)、劳动者(laborer)多含有正面的积极涵义,而地主(landlord)、资本家(capitalist)则有反面的消极的意义,但西方的情况正好相反;红色在中国是褒义词,寓意一切美好的事物,代表热情、富贵、喜庆、喜事、活力、幸福、美满,运用在生活中各个环节,如:结婚时,新娘会穿着红色的婚纱或礼服;逢年过节时,长辈会用红包装着钱发给晚辈;当有喜事要宣布时,会在墙上或公告栏张贴红榜;形容生活过得富裕、幸福时,会说过着红红火火的日子。而在西方国家,红色是禁止、危险、愤怒的象征,如:seered(生气)、redalert(紧急警报)、redflag(禁止);“蓝天”(bluesky)在中文中是纯洁的意思,而在英语中有不切实际的意思。

4.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人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常常通过慢条斯理和捉摸不透的兜圈子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思维方式倾向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西方人则不喜欢拐弯抹角的阐述个人的想法,喜欢直来直去、开门见山,思维方式较直接。例如:在西方,当受到别人的称赞时,人们会欣然接受,认为称赞是对成绩和事实的承认,是实事求是的表现,用“Thankyou”表示感谢,而在中国,则会回答“哪里”,“惭愧、惭愧”或“过奖了”等等,表现他较谦虚,但这时的谦逊对于西方人看来是极其无礼的,因为西方人认为他在真心实意的赞扬你,却被对方否定了赞扬,有种当头淋了一盆冷水,糟了白眼的感觉;在西方,对他人的请求若不能答应时,会直接拒绝,而在中国,则多婉言拒绝。“不”一词很少使用,认为“不”会伤害别人的感情,会造成对方的不愉快,而这种委婉会使西方人误解,认为不够坦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文化冲突,致使彼此的尴尬。

三、结束语

语言文化论文篇3

我们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文化冲突而交际失败,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也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所以,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探讨,西方语言学家萨丕尔应该是影响较大的一位学者,他强调语言的文化特征。 一、萨丕尔的语言文化观 在众多的西方语言学流派当中,真正强调语言的文化价值应该是美国描写语言学家萨丕尔了。 他关于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在其代表作《语言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萨丕尔认为语言和走路不同。学走路时,文化或者社会习惯的传统不起什么重要作用,走路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人和人之间走路的差别是有限的。而语言不是这样,它的差别是无限度可说的。因为它纯然是一个集体的历史遗产,是长期相沿的社会习惯的产物。萨丕尔把语言和走路相比,正是突出地强调了语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正是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可以称为“文化”的影响。 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从上面的论述当中,我们知道文化在语言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语言是一个包含各个层面的大系统,所以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表现在各个方面。 (一)文化对语音的影响。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标准音的确立过程就明显受到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语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经有比较大的方言分歧,语音差异比较大,这也造成了人们思想交流的困难,所以客观上需要一种大家都懂会说的共同语。这时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地区的语言就成了共同语的来源。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在北方中原地区,所以共同语的形成就是以中原地区的方言为基础,以王朝京城所在地的地方话为语音标准。如先秦时期以“洛阳”方言为基础的雅言,秦和西汉时以关中方言“秦语”为基础的通语,东汉的洛阳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等,都曾先后成为一种大家能懂能说的共同语。到了明清两代,北方仍然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是北方话逐渐发展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金,元,明,清四代相继定都北京,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音提供了稳固的方言基础,这也成为现代普通话的历史源头。所以从汉民族共同语及其标准音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文化对民族语言语音系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二)文化对语法的影响。中西方语言中语法的的整体特点不同。中国语言句法趋于松散,重于意而简于形,注重隐性连贯,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里。西方语言句法则比较繁复,重形态变化,注重显性效应和句子形式,英语有很多连接手段和形态手段。所以中国人在描绘一副风景的时候,用几个简单的名词就可以完成,这在中国古代的诗词里面信手拈来。比如柳永《雨霖铃》里面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仅用三组名词性短语就生动的刻画了一幅萧条,落寞的图景。西方人在描绘一幅风景的时候恐怕句子没有那么简单和精炼,需要用大量的名词,形容词组成复杂的句型来渲染,但其效果可能还不如汉语所营造出的那种意境。其实中西方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简单繁复也与各自的文化因素相关。 汉语在句法上词约义丰的特点是与中国绘画“遗形似而尚骨”,中国辞章“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所以汉语的语法以意义为重点,形态上不注重复杂。而西方哲学、艺术注重的是空间的自然真实感,强调外在形态的可感性,这种文化传统反映在句法层次上则表现为注重形态上的复杂变化。 中西方语言语法上的截然不同各自反映了其文化上的特点,并且明显受到了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了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个性。 (三)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我们知道,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语言中最活跃、最灵敏的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具体地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 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词汇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词汇空缺和词汇联想两方面。我们先来看词汇空缺。词汇空缺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就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比如受中国特殊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我们有许多特有的词语,比如“四合院”,“糖葫芦”,“旗袍”,“毽子”等,这些都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词语。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词汇联想。词汇联想是说不同国家的词汇所表达的理性意义相同,但是往往会因为文化的差异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这种联想首先表现在一些“色彩”的词语上:“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喜庆,幸福。因为“红色”是太阳和火焰的颜色,所以红色属于暖色,温暖给人带来幸福,所以中国人自古喜欢红色,在汉语中基本上是褒义;西方人则认为“红”是鲜血的颜色,因而常令人联想到流血、暴力、恐怖。所以“红”在西方人眼里常含有贬义。从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词汇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四)文化对语用的影响。语用就是语言的具体运用。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言语和理解言语,这些都会受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交际中,有时会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一位中国人称赞欧美人:“你的汉语说的真好”。这位欧美人立刻高兴地回答说“:谢谢”。但当这位欧美人称赞中国人:“你的英语说的很好”时,这位中国人却急忙说:“哪里,还差的远呢”。在这样的场合里,中国人也许会觉得这位欧美人有点自负,而欧美人也许会觉得中国人有点儿虚伪。 其实如果了解到这是交际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由于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儒家道德礼教的统治,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后来人们把由对君主的尊敬,长辈的尊敬推广到同辈人之间,把“谦以待人,虚以接物”作为人生的信条,所以在言语交际中总是遵循谦虚谨慎的原则。相比于中国人民这种谦让的心理,西方人则更加坦率、直接、真实。他们认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因此,当他们确实做出一番成绩而受到别人表扬时,他们会真诚的说一句“:谢谢”。#p#分页标题#e# 这些都是经过文化积淀的结果,我们在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时候应该了解这种文化特点以及说话的方式,以避免因文化冲突不能顺利交际。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影响,这也有力地印证了萨丕尔的语言文化的观点。 萨丕尔的这种语言文化观点也给我们外语学习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学习外语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纯语言要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去学习支配语言要素组成及其运用的文化特征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这种语言的本质,从而正确使用这种外语进行交际,最终成功掌握这门外语。

语言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种高科技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开始,网络的使用就在信息传播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这也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网络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网络语言大多是反映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的新词汇,其更新速度之快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理所当然的,随之的语言规范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现代网络语言的含义

在本文的论述中,并非所有在网络上出现的语言都被视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特指起源于网络并广泛在网络上使用,和传统汉语使用规则不同的部分词汇、语法等等。网络语言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与网络相关的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

三、网络语言的产生

自网络产生以来,人类已经渐渐走进无纸化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必须品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网络生活也成为个人娱乐方式的主流,网络沟通交流,看新闻、购物等统统搬上网络,在互联网上,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语言、姓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可以畅所欲言,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语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网络语言是指网络常用语,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等与网络相关的用语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而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所传递的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的信息。网络语言不仅是新兴的一种语言体系,而且是网络产生以来所引领而来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条件也很广泛。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下,人们可以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在宽松的环境下,网友们大胆创新,创造了大量的网络语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形成网络语言的一大条件,网络语言通过网络传递,人们通过键盘及其软件自带的符号输入成形,达到自我创新的效果。

四、网络语言的特征

(一)创造性

创造性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作品比较而言,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命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我们莞尔之余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独具的创造性。

(二)简省性

网络交流是一种实时交流活动,交流双方或多方必须及时地接受和发送信息才能使交流连续不断。因此用语简洁从而提高输入速度是网络交流的必然要求,这使简洁性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简洁性不仅要求言简意赅,同时要求输入简便,浏览迅速。因此网络用语在用字节俭的同时,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文字)的局限,创制了各种新型“书写”符号,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网络缩略词,以及一些以原有语素为基础创造的网络新词语等。它们遍布整个网络交际,体现了网络语言新异的表达效果。

(三)依赖性

网络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有两层含义:首先,网络语言依赖于互联网络这一宏观语境。离开了网络语境,不少网络语言很容易被误读。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对具体的微观语境也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诙谐性

网络语言除要求简洁明快、新颖奇特外,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十分重要。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特点,迎合了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使紧张忙碌的人们可以轻松无虑地畅所欲言。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跳动着智慧的火花。

五、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语言理论是关于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发展方面的抽象规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语言作为抽象客体,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形象的描述,而在未来,网络必定会成为全民发挥思想和创新意识,汇集语言的大平台,而网络语言也将慢慢融入生活,成为生活语言的一部分,但整体而言,网络语言具有反传统和诸多的不规范性,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语言,由于网络和现实的不同性,网络语言的组成形式更加灵活,而在传统的汉语言学习中,许多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正在被颠覆,许多历史的名著在网上以种种解构、改编被传播开来,对于青少年理解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适应的加入一些好的网络语言,跟时代接轨。但是,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把好网络语言进入全民交际语的关口,认真研究相关内容以及现象,处理相关问题,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语言的吸取做出正确的引导,并加以规范。

六、汉语言如何应对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对于不合规范又缺乏实际语言价值的各种网络语言符号,其治理的根基并不在于网络。首先是教育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模式出现了偏差,在进行一种作家培养教育而非出色语言使用者教育,这使得语文教学的受众在心理上就无法广泛接受,而在面对其他语种的冲击中无所改革更降低了人们对其的期盼程度,在教而不学、学而不会,不会更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中,中国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实际上在逐年走低,虽然在学习英语时投入的精力更多,可水平却未见提高太多。由此可见,消解冲击首要便是改革中文教育,使之具备母语应有的教学地位。其次,加速网络在成年人当中的普及,提高网民平均年龄,使得具有较完善价值观的人群成为网络用户主力,消解年轻人在网络中的引导性力量,在网络语言成为网络交流标准之前将其化解归零。

七、结束语

网络语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汉语要取得长久发展,离不开网络语言来促进其不断更新,我们也看到有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然而,网络语言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使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更加急迫。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3,(3)

语言文化论文篇5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与一般的语言教师相比,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讲授语言,还应承担传播文化的任务。基于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起正确的语言文化观,把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以文化为背景进行语言教学;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文化知识的传授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该语言的文化;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2、随时充实自我,了解并熟悉中外文化。“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当然要先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既传承文化又紧跟时代。在充实本国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还要涉猎和了解一些必要的外国文化知识。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将汉文化和他们自己的文化相比较。只有这样,他们才易于接受汉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汉文化。

3、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过去,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存在许多不足,往往偏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授。我们认为,应将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放在文化背景下教授,也就是说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将该词的表面意义、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分布将给学生。先让学生了解词的表面意义,进而通过引导和比较,让学生了解词的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等深层的内涵意义。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这种带有文化意义的介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该词的用法,而且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此外,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将文化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技能训练成为在一定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模拟交际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一举两得。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已经引入教学之中,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向学生更加形象地讲解文化。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给学生展示和介绍汉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等,这种直观教学比枯燥乏味的单纯口头讲述要好得多,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二)改进教学方法,理论实践并重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遵从传统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转折,开始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要求教师依然是主导,学生变为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重视。

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道如何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以得到切身感受。比如要教授购物方面的课文内容,上课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前作业———让留学生亲自去超市购物。这可以使留学生能直接感受在中国的超市购物时应怎样称呼、怎样询问价格、怎样付款等等。此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人购物时的惯用语。首先涉及到中国的称谓文化,超市的工作人员可以称之为售货员,或更为亲切地称之为大姐、大哥之类,使其年龄、性别而定。其次是询问价格的几种说法,以及付款时用语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该内容就已经有了切身体验,学习起来更容易。通过类似的实际性操作,留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了解各种表述的语用条件,这种训练对于整个汉语学习乃至专业学习都是受益非浅的。

(三)贯彻各种教学原则,使之有机结合

将各种相关的教学原则贯彻到文化教学之中,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

首先,贯彻整体性原则,就是将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文化背景中教授,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使二者融为一体。例如,教师在讲解成语“生龙活虎”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该成语的表面意义,还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龙文化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其次,贯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程度等,确定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例如初级阶段的学生汉语知识有限,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遍的常见的文化现象,主要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交往方面常用的语言形式。比如:称呼、问候、问路、打电话、购物、告别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交流用语,以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这时可侧重引导教授一些深层次的汉文化内容,如避讳语、禁忌语、委婉语、歇后语等,向他们介绍更多的习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包括习俗习惯、人际关系等,以便他们能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文化。

当然,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间的知识更是难以计数。作为中国人,很多知识也并不知晓,所以要将这些知识全部教给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交际,这种教学不等同于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侧重于和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

语言文化论文篇6

       中国文化语言学是本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主旨的语言学分支学科。通过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语言所反映出的,语言、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当代社会现象思考。因此,本文筛选一些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收集一文化语言学论文题目材料,运用归纳法和帮助大家进行文化语言学学习,论文题目如下。

        1.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2.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代边塞诗的意象再现研究

        3.吸纳、修正与重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体系    

        4.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5.文化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6.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红楼梦》中的酒意象翻译    

        7.《文化语言学》英译中翻译报告    

        8.穆斯林问候语“赛俩目”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9.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隐喻翻译的意象图式研究    

        1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中意象的翻译    

        11.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精神——建筑文化语言学初探    

        1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邦索尔神父《红楼梦》英译本的诗歌意象翻译    

        1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探究    

        14.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红高粱家族》意象英译探析

        1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词汇研究——以网络话语交际中的词汇为例    

        16.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新词语研究    

        1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与翻译研究    

        18.文化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文化语言学》(第六章)英译中翻译报告    

        20.六安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21.南阳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    

        22.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英译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       

        2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翻译研究    

        2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辛弃疾词意象翻译研究    

        2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民族语言研究    

        2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诗经》隐喻的英译研究    

        2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的意象文化传递研究    

        28.近十年文化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29.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李煜诗词译本的意象翻译研究    

        30.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道”词义引申初探    

        31.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花卉意象再现研究    

        32.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情感意象翻译研究    

        3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李清照词许渊冲译本中意象移植    

        34.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    

        35.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宋词中水意象的英译研究    

        36.语言研究的新视角——从结构主义到文化语言学    

        37.从文化语言学看接头词「お·ご的特殊规则    

        38.帕尔默(Palmer)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性    

        39.文化语言学论纲    

        4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古诗中酒的意象传达    

        41.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小清新”    

        4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济宁地名研究    

        43.第三届历史语言学国际会议    

        44.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数词    

        4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对联研究    

        46.文化语言学视域下金宇澄《繁花》的语言策略探究    

        47.许渊冲对苏轼词的意象再造——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视角    

        4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    

        49.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意象再造滥觞    

        5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基础构建    

        51.英汉动物词汇文化语言学透视    

        5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清平乐·六盘山》英译的意象研究    

        53.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再认识    

        54.唐诗情感意象英译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    

        55.文化语言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评邢福义教授主编的《文化语言学》    

        56.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纲要    

        57.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许渊冲英译边塞诗意象翻译研究    

        5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中的庭院意象再现    

        59.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    

        60.民族博物馆馆藏物品翻译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61.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62.文化定势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的诠释    

        63.对申小龙文化语言学的认识    

        64.文化语言学的方法    

        65.评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等“著”作     

        66.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及其发展评述    

        6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惯用语对比研究    

        6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     

        69.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意象差异浅析    

        70.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西安地名研究    

        71.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语言学接口      

        72.浅谈对文化语言学的认识     

        7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酒文化的传承     

        74.汉语文化语言学刍议    

        75.从文化语言学语篇情节视角下宋词英译研究    

        76.文化语言学认知模式的哲学阐释    

        77.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及其后示    

        78.蒙汉语禁忌语的文化语言学对比研究    

        79.大学生微信问候语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80.蒙古族传统饮食名称文化语言学研究    

        81.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汉韩长句翻译研究    

        82.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    

        83.中国文化语言学范畴系统析论      

        84.从符号的角度看文化语言学     

        85.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意象传递    

        86.对“年度汉语盘点”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87.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    

        88.藏语中“茶”的文化语言学意义辨析    

        89.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方言詈词研究     

        90.成都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91.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论语》成语    

        92.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    

        93.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庄子》成语研究    

        94.中国文化语言学的涵义和界说    

        95.关于文化语言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96.文化语言学初探    

        97.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意象翻译    

        98.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流行语研究    .

语言文化论文篇7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并不会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随着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的不断发展,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逐渐发生着物质的、信息的、文化的相互作用。旅游属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范畴,旅游的最大动因就是实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空间的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在国际旅游中得到更明显、更突出的表现,而这种国际文化传播就体现在: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二、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三、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地学习,积累更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其次,在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文化,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区域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异质文化进行“移情”思维。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一旦到一个新的环境旅游,首先就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新的事物,跨文化交流就是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语言文化论文篇8

传播中国文化,往往被等同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将中国文化遥远化、局部化、断层化、碎片化,这不是今日的中国,更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真实的中国。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要增添现代元素。有学者曾指出:“我们媒体报道的海外汉语热,中国文化热,与我在海外经历到的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以国家财政为依托的孔子学院在海外的主要活动项目,包括最为常见的教授太极拳,展示中国书法、少数民族服饰,包饺子……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来观察,未尝不是将中国文化的本质浪漫化、女性化、中古化、凝固化。我所熟悉的某个孔子学院为当地中小学制作的‘文化百宝箱”,从罗盘、中国结、团扇到陀螺,包含的几乎全是‘自我异国情调化,自我东方化’的物什。孔子学院在海外打造的中国形象,往往较少表现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政府一直在国际舞台上韬光养晦,所以孔子学院顺理成章地常常将中国自我东方化、自我弱化和自我女性化。”[1]无可否认,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共同价值、和谐理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营养。但中国现在已不是以前穿汉服和唐装的中国,中国现代人的装束已经和国际接轨,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与日俱增,这些方面和其他国家没有什么两样。只讲祖先的荣耀并不能给自己和后代增添多少含金量,反而是对自身的矮化。一些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多的是缅怀和欣赏价值。倘若外国人误把这些当作现代物什,这并不是件值得荣耀的事。对于大变革的现代中国来讲,不能有太多的过去时间取向,作为中国人,我们固然会有追忆和缅怀,但不能沉溺其中,更应正视的是未来。实际上,当今中国并非乏善可陈。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发展奇迹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中国建立宇宙空间站指日可待;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目前已有16颗卫星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多项服务,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并称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还有“蛟龙”探海、航母昂行……中国当代科技呈现出向西方先进国家加速追赶的态势。时速达380公里飞奔的和谐号高铁巨龙,是中国快速崛起的象征。2013年6月17日,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成为当今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综合技术领先的超级计算机。这也是继天河一号之后中国超级计算机再次夺回了世界第一的桂冠。文化传播是智慧和情感的共振与互动,在当今世界,中华民族也能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传播形式:实现由课堂语言教学向课内外“语言与文化教学”转化

在非母语区,语言教学是重要的,这是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基础。但是语言教学不单单是同语言标准、语言师资、语言教材、语言设施相关联的传播现象,它还和对象国的语言政策、国情、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况且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和载体,没有文化的语言教学是不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是个“胶囊”,它的内部包含着文化和价值观。不能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割裂开来,实际上两者也无法分离。在汉语课堂教学中,不单单是要求上语言教学课,还要开设诸如“中国文化史”、“中国文明史”、“中国国情”等文化教学课程;即便是在课堂语言教学中,建构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文化元素始终是教师授课内容的背景和内核,文字是隐形的翅膀,是文化的基本元素,要让非母语区的学生不是感到汉字的难学(书写的笔画顺序、发音的音调等),而是能体悟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字的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悦耳,形美以悦目[3]。汉字是表意象形文字,其发展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对中华文化的记录和传承起决定性作用。汉语极为丰富的形象感、简洁度以及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西方语言难以企及的。与此同时,把课堂语言、文化教学与更广阔的课外语言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既注重课堂语言与文化教学,又重视课外闲暇时间的利用,这是汉语言与文化习得的理想状态。个体的学习兴趣很关键,莫鼓励“头悬梁、锥刺股”那样自虐式的苦学,须引导学生精神舒畅式的乐学。如新加坡一家华文杂志的总编辑王道伟所说:“老师没有逼我,父母没有逼我,完全是自己喜欢看‘课外书’———这么说吧,是丰富好看的‘课外书’让我的华文进步于潜移默化之中。在台湾,国小就看完金庸小说、三国演义的比比皆是。我相信,在新加坡,小学能看完什么大部头英文名著的也不在少数。我要说的其实很简单,‘教育’应该是广义的,不只是课堂的。与其在‘狭义’教育上鞭策学生去学华文,不如创造‘广义教育’上的华文环境。白话点说,就是多一些好看的华文读物(不只是书、杂志、漫画,也包括了影视)。”

三、传播取向:实现由强势话语传播为主向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的转化

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硬实力,谁占据硬实力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但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向来是国家关系中最柔韧又最有穿透力的成分。既然文化总呈现出柔韧的一面,最好避免硬碰硬,去用硬实力的方式生硬行事。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度对外采用了殖民化的文化强势传播模式,包括语言的输出,皆为强制性的,后来随着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和民族解放,即便是英国也逐渐改变了“殖民”话语,采用较为柔性的模式,以和平、友好、合作、交流、商业开发等形式开展语言文化传播[5]。新兴的美国更是利用英语这个超级国际语言地位,大肆进行柔性话语传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大片、芯片、薯片”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模式。在中国语言文化传播中,我们亮出“汉语推广”的强势口号,的确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背景和文化忧患意识驱动。以语言作为文化走出去的突破口的愿望和诉求是积极、主动、明确、理性的。但价值取向和举措未必要锋芒毕露、一览无余。在新世纪新阶段,应更新传统的语言传播理念和模式,实现由强势话语传播为主向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的现代模式转化。在传播取向和方式上,把“汉语推广”改为“汉语传播”这样更为学术和中性的话语,不再强调中国文化的单向、强势传播和推广,不再强调意识形态式的灌输,更注重不同主体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骤雨打荷叶”不如“随风潜入夜”,春风化雨、水到渠成是一种理想的传播方式。以温和、间接和隐性的方式进行推广是当前语言文化传播的潮流。以柔性话语传播为主并不是要否认强势话语传播的作用,有时候,单刀直入式的迅速推进,也会赢得主动或打开局面,但须选择时间和火候。文化传播或文化走出去,不可能不输出价值观,也不要怕别人议论输出价值观,优秀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只要站在道义的高地上,传播的是正能量,大家最终都会愿意去接受。

四、传播路径:实现由单一平台传播向立体化传播的转化

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主平台和主渠道。自2004年在韩国设立第一所孔子学院以来,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根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年度报告: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已建立孔子学院400所,建立孔子课堂535个,分布在108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迄今48个州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已拥有81所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16万人。据国家汉办预计,到2020年,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将会达到约2亿人。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感叹:孔子学院“仅用短短几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当然孔子学院的官方色彩和快速推进引起了一些国家的疑虑。早在2011年,美国、德国、英国就对当地的孔子学院进行调查,包括对教材和信件的审查;2012年5月美国国务院对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限同年6月30日前离境,后又取消了这一做法;就连美国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也对中国向海外推广孔子学院的做法不太理解。虽然孔子学院推广受到颇多质疑,但中国文化还是必须要走出去。语言文化走出去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方式,也不必拘泥和依赖于孔子学院单一的强劲推进之势,这样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也易成为“文化渗透”和“中国”的借口。媒体包括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同样是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推崇的方式。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和爱奇艺打造的《汉字英雄》等原创文化节目,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有裨益,其中《汉字英雄》第二季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连播3天,BBC、《纽约时报》等外媒都对这档节目表现出浓厚兴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选手人数预计达2000万。各种会展、文艺汇演、庆祝活动、学术交流等等都可以成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如中国—亚欧博览会、深圳文博会、上海电影节、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等文化传播形式,都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作出了新探索,增添了新亮色。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同样为中国语言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从1988年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的落成,至2013年底,中国已在14个国家建立文化中心。开展文化中心与中国的部省合作,“通过每个文化中心为一个省担任平台、桥梁一年,推动各省市区的对外文化交流。比如今年浙江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合作,推出了浙江文化年系列活动。青海通过与贝宁文化中心合作,成功签署了手工业合作协议”。语言文化传播已由孔子学院为主的单一平台,向立体化的多元渠道转化。

五、传播层次:实现由文化软资源向文化软实力的转化

语言文化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

翻开近年英语课本,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大量的情景对话和介绍英美国家的课文取代了往日枯燥的句型和单一的汉字译文,在教师的教参加也越来越多的附有许多文化现象的解释,这无疑在学生和教师共同的教学过程中注入了更多语言之外的文化知识,拓宽了彼此的视野,尤其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文化,从广义上晓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历史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机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言与文化几乎密不可分:语言在语音的物质外壳下,在词的建筑堆砌中,在语法的结构规律包围的同时更鲜明地反映了该社会的一一切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们用其表达、传承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因而语言是文化真正的载体和结晶,语言的存在是为文化服务的。“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人进行交流,然而仅仅靠掌握语言的“物质”外壳~—纯正的发音,大量的词汇和准确尢误的语法知识,而不对其文化和习俗做深入的了解就往往会令人啼笑皆非,产生许多误解。因而语言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尤其在英语语言的初级阶段,让语言和文化“齐步走,两手抓”,使学生清楚地明白他们即将面对的语言来自哪里,哪些人在使用他们,使用这些语言的人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堂当中去开发、生成、利用教学巾的文化资源,给他们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对文化特有洞察力,做语占真正的主人,做最自信的交流。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文化无处不在,教9币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学生大量地接触英语国家文化,尽管这很不容易,但对于英语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充分开发身边的文化因素,通过多种形式自然生成文化,并巧妙地运用文化资源。

一、以教材为依托,开发多种文化资源

1、“无声”的教材

“无声”却又丰富多彩的教科书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最基本的“来源”,课本里那些精心设计的系统知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递着信息,他们从这里迈进了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并破教材中的每个部分深深地吸引着去读,去写,去和同学交流。教材的作用就到此为止了吗?不,教材中蕴涵着的大量的背景资料还有待于我们去留意和发现,更多的文化背景需要挖掘,更多的社会价值需要补充:寻找与英语国家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较为清晰的国家概况、地理气候、国家象征、社会概貌等;针对学生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地提供直观的图片资料,实物样品,用以辅助教学,加深印象;抓住文化的主干资源,如西方人的习惯用语、生活习惯以及风俗节日等。举例来说,在学习不同国家的名称时,学生会仅仅满足于“美国”这个词怎么说吗?在这个日益缩小的地球村里国与国之间早已打破了由于地理位置而产生的距离,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美国:找一下地球仪中美国的位置,画一面美国国旗,勾勒一幅美国国土轮廓,下载一些风景名胜,准备一次国家节日的小讲座,抄写几条简单易懂的成语,一个“鲜活”的美国就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语言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一·个表达的语句由于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包含了不同的内涵。

如果学生能及时地从课堂中汲取经验,分析不同的语境将更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当询问他人情况时就不会出现随意问女士的年龄的情况,当他人称赞自己时也会很自然地说“T hank You!”(谢谢你。)而不会回答“Where,where!”(哪里,哪里。)

2、良好的环境

充满英语学习气息的学习氛围将极大地提升英语的使用价值。学生看到的是用英文书写的当日课表,天气预报和小伙伴制作的精美墙报;听到的是英文歌曲,新闻广播及同学间的日常交流;阅读到的是充满童趣的英文刊物。在鲜明的环境烘托下文化得以体现,当我们要求孩子用英语国家人们既定的方式去处理日常事务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播文化的体现呢?

3、学生的求知欲望

不要忽视学生发现文化资源的能力。身为特定社会的一员,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是一笔财富。每当新知识开始灌输时,他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国家的情况与英语国家做比较,在强烈的学习欲望的驱动下,他们带着自己的不同的需求去搜集资料,并将其归纳分析和整理,最后用自己不同发现的来告诉其他人自己发现的那一段特殊的文化背景,尽管在开发的方式上显得有蝗间接,但同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培养对文化的洞察力为目的,生成多元文化

文化生成并逐渐渗透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异族文化的一种洞察力。但与较高级的英语学习过程相比较,在英语学的初级阶段,这种洞察力又仅仅是一种“感性”的能力,一般表现为二种不同的层次,因而也就有三种不同的生成方式。

l、交际中生成

中专生具备了初步的浯言交流能力。他们从问候、购物、聚会、问路、人物介绍等各方面的表达中熟悉了英语国家的生活常识,这其中不仅仪掌握了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巧,更随着语言知识的丰富了解到一些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差异,如电话用语等。潜意识里,学生养成了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正确使用方法。

2、角色转换中生成

汉语里有“身临其境”这样一则成语,是说将自己放置干特定的环境下能感受到特有的气氛,它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培养学生逐渐将自己置身于英语国家人的角色中,用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结合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而更好地认识这些国家的风俗和习惯。

3、思维转变中生成

形成对文化的洞察力的较高层次表现为结束了“用中文思维”的二度转换,而直接用英语去考虑英语,这需要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有较熟练的把握,同时拥有一些与说本国语言的人的语言交流经验,进而在不断的思维训练中纠正自己对某一文化的理解,使语言的使用直接建立在对文化熟知的基础上。

语言文化论文篇10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因此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英语语言文化

谈到英语语言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国和美国。英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

英语的根源很复杂,包括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挪威语等等。但它同时也变得更富有弹性,也更强大。目前,全世界有3.8亿人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大约2.5亿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另外还有10亿人正在学习它。它是全球化的语言,广泛应用在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领域中;它也是电脑和互联网的通用语言。

二、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作为语际的交流,把握文化所传承的信息,至关重要。曾经有一个翻译的轶事:一位外国人参加中国朋友的婚礼,他称赞新娘很漂亮,新郎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外国朋友大吃一惊,以为是问哪里美,只好硬着头皮说:“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都很美。”

1.地理位置的不同。英国是一个海岛,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因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例如: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Drank the fish 牛饮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千万不要班门弄斧

气候同样也带有地域特色。中国人喜爱东风,因为东风象征着春天,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通常用来比喻革命的气势和力量。而西风是冬天的象征,给大地带来一片萧瑟和凄凉,通常用来比喻没落的腐朽势力。“东风压西风”(),如果不了解此殊含义,外国人是不会明白其特殊含义。但在西方,英国是海洋性气候,西风代表着春天,象征着生气勃勃,大地复苏。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2.思维方式的不同。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文化,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的句法结构。汉语句子重“意合”,反映中国人重“综合”,英语句子重“形合”,反映西方人重“分析”。汉语通常从已知到未知,从大到小的词序和英语从未知到已知,从小到大的词序,反映了中国人的顺向思维和西方人的逆向思维。譬如在地址和时间的顺序上,中国人先省份,后城市,再地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小地方,再大地方。

3.人名文化的差异。人名的文字形式以及人名的结构模式影射出不同的信仰、习俗和价值观。中国传统的姓名由三个字组成,第一个是姓,第二个是家族的辈分,第三个才是名。但中西方在姓名的排列顺序上,却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则是名在前,姓在后。这种姓和名的不同排列顺序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宗族观念,姓代表着宗族、氏族、群体和血缘关系,而代表个性的“名”就理应在后。然而西方更强调个性和个体,尊重个体独立的人格和主体意识,所以必然把代表个体的“名”放前,而代表共性的“姓”放在后面。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

首先,在教材选编上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因此要考虑那些语言精华的文学作品和介绍语言国家风俗习惯的语言材料。其次,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化教学。

1.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Guess and Translation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用汉语的谚语翻译。例如:Today is yesterday's pupil. (直译为:今天是昨天的教师)学生要译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为最佳。

2.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备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同时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

3.老美口中常用的酷句。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使用老美口中的常用酷句。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对话中很实用的句子。

4.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钟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咬人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

另外在课外补充上要下大工夫。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布置难度相当的外语原版读物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此来大量摄取语言文化知识,深层挖掘语言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