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饮食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2 12:45:59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1

1.1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饮食行业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上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出现了更多的饮食类项目。在公布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项目中,出现了70余项制作技艺,如“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等。越来越多的饮食类项目也出现在了最新的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文物学会的专家罗哲文面对饮食文化是否能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全聚德”烤鸭、“六必居”酱菜等都是有独特加工工艺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华老字号,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应该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有文会宴、满汉全席、烧尾宴、全鸭席、孔府宴等久负盛名的中国筵席文化,其中的满汉全席已被列入北京市“非遗”名录。老字号经营的不仅是产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体验,很多老字号餐饮酒楼都有保存较完整、影响面较广的传统菜品,它们从文化基因和工艺保护做起,保护和传承传统菜的品牌形象、菜品品质、工艺规范等。这些餐饮老字号企业搜集文献、文物,并将其用文字、影像、图片等方式保存下来,成立并设立专项基金,保护自有知识产权并积极申请专利保护[1]。近年来,我国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以地方菜系为核心,联合相关品牌企业建立了一些地方菜产业化基地来推广饮食类非物质文化,一些产业基地还是由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开发商联合开发的。四川成都的郫县就聚合了上下游企业和相关辅助产业建设了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中国第一个川菜博物馆即成都川菜博物馆也落户郫县,收藏了从战国到近现代的大量藏品。

1.2存在的问题

1.2.1保护不到位

保护和发展饮食文化类非遗的工作逐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项目的普查、申报、保护、开发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研究不够,以及受国内外同类型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冲击,生存状况受到了威胁,一些非遗项目产品缺乏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竞争力,还有的则脱离传统技艺而去片面追求工业化、产业化。

1.2.2保护意识不强

在意大利,曾有人质疑中国和意大利的面条相比较,究竟是谁的历史更悠久。韩国在我国上海设立了办事机构来推广韩餐,宣传韩国饮食文化。日本也在研究中国的宴席文化,希望与本国的文化资源整合来定格日餐宴席文化。2013年底,韩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关于“泡菜及越冬泡菜文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曾引起我国人民的热议。亚洲的许多文化符号,包括泡菜等都源自中华文化,但我们没有像韩国人一样发掘、完善和包装泡菜文化。当我们还在为菜系等中国美食而沾沾自喜时,韩国人已精心运作,把没被中国人看得起的一碟开胃小菜变成了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他们对这样一碟我们没看上眼的小菜的申遗运作,反映出他们对文化遗产的敬重和崇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

1.3政府和协会组织大力扶持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3.1通过协会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烹饪协会苏秋成认为当今的饮食文化界已经比较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但是中餐要想走向世界还要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国烹饪大师、湖南省人大代表许菊云提出了关于高度重视中国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议案,引起了全国人大和文化部的重视。据了解,非遗保护的对象通常分为若干专项,餐饮属于传统手工艺类。2009年,许菊云再次提出议案,提请有关主管部门重视挖掘和保护饮食类非遗文化体系,并建议在国家非遗名录中开辟饮食类的专项类别。为了保护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企业、传承和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推动饮食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知名饮食企业在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的系列活动中设立了中国饮食文化专项展区,一批部级非遗项目和老字号饮食企业参展,并引发了社会关注。随着多项饮食类部级非遗项目的积极申报,将出现更多的饮食类非遗项目,会有更多的老字号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餐饮协会乔杰建议把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史料和文字整理成册,并重点研究流传下来的菜谱。中国烹饪协会冯援恩认为除了研究文献,还要多项目、多渠道、多层次保护并发扬中国烹饪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设企业文化和培育区域品牌文化[3]。

1.3.2政府扶持饮食类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

现阶段,国家重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在政策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结合地方和民族特色开发了很多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化类产品。比如郫县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郫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抢救和保护郫县豆瓣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对郫县豆瓣工艺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建档等;保护掌握郫县豆瓣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发放生活补贴、提供传承条件、选派年轻学徒;支持栽种原料以保证生产需求[4]。

二、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

2.1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2.1.1建立博物馆保护模式的必要性

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进程中,博物馆经历了保护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无形文物三个阶段,其中,人类及人类环境的非物质证据即无形文物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应该保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将其展示给社会公众,要义不容辞地在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担负起责任[5]。

2.2.1博物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优势

博物馆都有征集、保护、整理文物的配套固定程序,同时也具备较完善的硬件设施,应当利用博物馆的这些优势来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民俗类博物馆可以通过与同行交流合作、合作办展的形式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局部到全面展示出来,更好、更专业地做好保护“非遗”的工作[6]。

2.3.1博物馆展示现状

目前已建或在建的一些饮食类博物馆保存和宣传了非遗的历史文化,努力实现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教育宗旨。由绍兴至味食品有限公司创办的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由保宁醋公司投建的保宁醋博物馆,位于郫县古城镇的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成都川菜博物馆,经常举办各种饮食文化活动并重新上演了满汉全席的香港人类饮食博物馆,这些行业博物馆给我们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让我们回顾历史并体会更多东西。这些饮食类博物馆再现了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人物和场景,各种反映传统文化的照片和资料被制作成文字、图片、图表版面,结合实物被展示出来,再现了饮食文化活动、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民风,通过博物馆展示这种拾遗补珍、珍藏见证的方式来弥补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消亡的遗憾。

2.2通过节庆和传媒宣传展示饮食类非遗文化

现在,各级政府对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比较重视,也会组织饮食类非遗项目通过参加、组织节庆活动和借助传媒宣传来增强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形象,非遗项目积极配合各种节庆活动推广自己的特色产品,如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现场展示宣传了先市酱油的传统酿制技艺,社会反响较好。参加中国农产品展示会、中国商标节、西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也是提升非遗项目社会认知度的好办法。此外,很多非遗项目还借助互联网、传统纸媒、广播电视来宣传自己,2012年在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中就曾播出了“中国四大名醋专场节目”,节目中保宁醋企业介绍了我国传统酿醋工艺和食醋的发展历史,宣传食醋的辨别知识,显著提升了保宁醋的社会认知度。

2.3开发饮食类非遗文化旅游项目

一些非遗项目根据本地域的文化情况,结合旅游资源打造新型文化旅游项目,他们还与旅行社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来展示独特的加工工艺、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公众认知度。山西老陈醋的东湖醋园开发旅游项目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先市酱油厂与旅行社合作,组织游客免费参观传统酱油酿造作坊和酿制技艺现场。建议进一步研究非遗项目自然、人文和地理的基本特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进行商标、文化保护,实现相互促进、双重保护,提升非遗的品牌价值。

三、鼓励传统饮食文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

研究和利用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为了经济目的,也是为了在挖掘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有效地对它保护和传承,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使二者形成良性的循环。开发传统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旅游项目,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也很有教育意义,既能满足游客旅游目的和文化需要,又能提升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游客在游玩、观赏时感受文化内涵。现代化的进程破坏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农业文明,但这不意味着现代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全对立,而是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把文化和经济结合在了一起。政府还应加大对传统饮食类企业的扶持力度,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的运营灵活性和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语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海南传统节日 饮食文化 旅游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始步入正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怎样挖掘海南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使海南旅游的六大要素“食、行、住、游、娱、购”中的“食”充分发挥出其牵头作用,树立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品牌和形象,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对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本篇论文以海南传统节日饮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亲身经历体验,介绍海南在庆祝传统节日中的饮食和其所携带的文化,包括介绍海南几个比较重大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中饮食所蕴含的特色、海南人饮食方式以及饮食中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并对目前海南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建议。

2.研究意义。饮食文化是一种层次较深、角度全、品味高尚的地方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食物来源开发、炊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是海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为了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并通过对气候的观察与把握而逐渐形成的。认识和传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对海内外各地的游客了解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和习俗具有重大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本文以海南的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方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以及亲身经历体验,介绍海南在庆祝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结合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背景下,应该如何去传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

2.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法。笔者通过图书馆等阅读书籍文献的方式,查阅本文需要研究的所需内容。二是观察法。笔者亲身经历海南人在过传统节日时的氛围,能清楚感受到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与总结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目前研究有关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苑利、顾军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提出传统节日是传承一个民族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平台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从古老祭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来源于祭神灵、祭先祖以及传统节日仪式的特殊饮食,为后来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独具魅力传统节日,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如此顺畅地传承。能否保护好传统节日,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问题。

2.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杨震宇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中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进行研究。从最早的人类茹毛饮血到创造工具后的4000多年历史中,中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高峰期,分别为奴隶制时期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战国至南北朝时的封建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隋唐明清时代和新中国时期。

3.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风俗。在研究李露露《传统节日中的饮食风俗》中发现,我国传统节日中有着极为丰富的饮食文化内容。从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节日饮食不仅特点鲜明,而且讲究品质。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的节日,还因为纪念屈原而兴起的划龙舟等欢庆传统节日的项目。因此,节日的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4.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色。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搜索有关“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文章,依据张玉所研究《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色》总结出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鸡”为主题的饮食特色,体现海南人民浓厚的乡土气息;二是海南人民在节日中喜欢食用含有丰富寓意的谐音食材;三是在海南人餐桌上“一锅炖”、“全家福”的自由自在的饮食方式。

5.海南传统节日对饮食的影响。在阅读赵炜《中国传统节日节令食品流变》一文中发现,中国在传统节日当天,祭祀神灵多以食物为首选的献祭方式。海南在传统节日当天会进行“拜神”仪式,“拜神”的贡品是各式各样的美食,在祭祀仪式结束后会宴请亲朋好友共同享用“拜神”后的食物,从而导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须以请客的方式过节,无形中影响到了饮食的发展,产生出独特的海南饮食文化和风俗。

6.海南传统节日的发展现状。周翔在《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日习俗演变及现状》着重研究了海南黎苗“三月三”节日的源流和发展。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每年都会在黎族苗族聚居地区举办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并选择一个城市作为当年整个海南省庆祝活动的主会场。

7.海南传统美食的发展现状。海南岛丰富的热带滨海资源。伴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候鸟过冬旅游和旅游房产成为海南经济的主要支柱,海南传统美食已开始步入世界饮食舞台。海南传统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和乐蟹”、“东山羊”及传统饮食方式“打边炉”已经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孙爽在《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中总结到:随着东南亚旅游市场的开发,海南省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优势正在消失。因此,海南省应以传统美食来吸引和保持其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二、 海南的传统节日与饮食习惯

(一)海南传统节日

1.春节。春节又名为新年、大年、新岁。在古代,春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被看作为是新一年的开始。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热闹,也最庄重的传统节日。自汉武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年节的日期便依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在1911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的时间段一般为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

按海南人的语言及思想看来,节日习俗都是“做”出来的。在海南话中,对习俗的庆祝行为名称前都要加个“做”字,例如做年、做十五等等。其中的“做”,也就是过的意思。海南人过年喜欢燃放烟花爆竹,各家彼此间会在安全的燃放过程中比拼谁家的烟花漂亮,谁家的鞭炮响。

2.公期。公期又称“军坡节”,每年从正月开始,海南民间举行规模庞大的祭祀祖先活动,祈求子孙平平安安,家庭和睦,主要纪念历史人物冼太夫人等。 据说“公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海南的“公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过法,一种是以祭祀仪式为主,另一种以请客吃喝为主。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现在海南的公期基本都是以请客吃喝为主的。请客吃喝为主的地区都准备最丰富的佳肴,主要有禽畜、海鲜、海南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等。所请客人为亲戚、朋友、朋友的朋友等。哪户人家请客摆桌数量多,说明家庭条件好,也倍有面子。

3.三月三。海南黎族三月三节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黎族男女青年相亲的节日,又称爱情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这一天,黎族男女老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黎族独有的山兰米酒和竹筒饭,从各个村落汇集一起,或祭拜先祖,或成群相会,以对歌、共舞、吹奏乐器等方式来欢庆佳节。三月三也是海南黎族人民对先祖勤劳勇敢品质的悼念,同时也表达出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4.清明节。海南人民十分注重孝道,有的地方至今留存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海南人清明扫墓时,常以禽畜、肉包馒头等祭先祖。海南清明扫墓有个程序:寻到先人墓碑前要向先祖请安问好,取出毛笔和红漆为碑名描字,随后在先祖墓周围插上祭香,摆放好肉、肉包、白酒、香烟等祭品,家族男性成员按年龄排行跪拜,妇女在男子拜后也按年龄排序祭拜。

5.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所创办的传统节日,海南人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菖蒲艾草,洗龙水和划龙舟。海南端午节吃的粽子和内地的粽子有很大的差别:粽子用芭蕉叶包裹呈方锥形,重量约在一斤左右,粽子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等。粽子味浓香甜。食粽时,包粽的麻绳不能用剪刀剪断,而是要慢慢解开,代表能解开一切烦恼。粽子比较油腻,需要喝茶解腻助消化。若粽子太大吃不完,需和他人分享,不能随意扔掉。

6.中秋节。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旬,遂被称为中秋。这天夜晚,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饭赏月,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海南人在中秋之夜会去海边赏月燃放烟花,外出未归的家人也会给家里打电话,向家人表达思念和对节日的问候。

(二)饮食习惯

海南省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以清淡口味为主的饮食特色。海南的海洋和森林资源丰富,为人们提供了许多的食物来源,加之海南人在烹饪时要求体现食物的原汁原味,清淡口味的做法将完美体现食材的特性。

海南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首屈一指的是水产资源。海南的水产原料比渤海、黄海、东海三大海更加丰富优质,鱼类贝类品种繁多,爬行类甲壳类水产更是鲜嫩可口。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国宴中的一道“琼台金鱿”名菜就让这位总统流连忘返。

由于海南人长期居住的地理位置,养成了清淡重口感的饮食习惯,喜欢把食材都放于大锅中进行炖煮,称为“打边炉”。这是海南人吃火锅的叫法。锅底料是清水加上葱、姜、腐竹、豆腐和番茄等常用佐料,这样的火锅汤汁清淡爽口。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南人都以海鲜为“打边炉”的基石,加上牛羊肉等禽畜肉一起涮。这种饮食方式非常受当地人的喜爱,生意也是异常的火爆。

海南人有一个很特别的饮食习惯,那就是“无鸡不成席”。海南人对吃鸡肉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过年期间,从大年三十开始,至正月十五,几乎每一天都要杀鸡吃肉。在过去,海南的经济水平很低,人们的生活较为困苦,只有过年才舍得杀鸡,杀鸡吃肉曾一度成为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象征。尽管现在海南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但对鸡的热爱却没有丝毫减少,吃鸡肉成了各家各户每日的菜单。“无鸡不成席”这一饮食习俗体现海南人民独特的乡情。

茶与酒是中国古今乃至全世界都备受重视的饮料,在任何场景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茶有着止渴、药用、安神养心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海南人对茶的钟爱可以说是:“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不饮”。海南人经常邀约饮早茶、午茶和晚茶,海南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茶馆,在茶馆中,亲朋好友各自述说天南海北的轶事趣闻,交流信息;生意场上的伙伴洽谈公事,一壶茶,几份餐点,浓郁的海南风情在茶水中四散洋溢,“海南老爸茶”文化深入每一个海南人的精神及物质世界。

酒文化传承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非常丰富,在社会经济、职场商业、文学艺术里都有它的身影。打开海南的历史篇章,会发现海南的历史蕴含着浓浓的酒香,山兰酒、海马酒、鹿龟酒、地瓜酒等层出不穷。酒是人们表达情感、增进友谊、交际识友、寄托思绪、调节关系中不可缺少的灵丹妙药。海南人民素来淳朴,酒风端正,少有醉酒生事等不文明的情况发生,体现了“饮酒德和”的文化。

三、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

(一)可以满足旅游者好奇求异的心理

所有的旅游者外出旅游,都希望得到一种与自身平常生活不同的体验,这是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因为旅游地的饮食文化是旅游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加上许多的旅游知名地以饮食出名,虽然也会有人外出将饮食文化迁移到别处,但却不如原产地那般的原汁原味,这样会激发旅游者想要探寻饮食文化的心情。

(二) 饮食文化产品可以作为旅游商品

在旅游目的地,到处都充斥着林林总总的土特产,其中饮食文化产品就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例如福建和杭州的土特产就是各种糕点和茶酒,这些饮食产品不仅可以在游玩时即开即食,也可以作为伴手礼让旅游者带回家赠送亲朋好友。饮食文化产品就是一张旅游地的标志名片,游客在将其作为伴手礼赠送给亲朋好友时,也是对旅游地进行宣传和推广。

(三)传统节日饮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活动,包括食、住、游、购等多个环节,而食,就是整个旅游活动的核心重点。“民以食为天”,说明人类活动需要食物来维持人体机能,不然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旅游是一项消耗体力的活动,饮食文化可以为游客补充营养。所以,饮食文化的质量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可以增加旅游者对当地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支持

传统节日上的饮食文化可以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个支点。现在很多旅游者都是冲着饮食去的,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全国的游客都去寻找节目中出现过的食物及地点。在大批游客的支持之下,一些传统节日上所独有的食物又得到了新的生命力,获得了新的发展。

四、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发展现状

如今海南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发展状况有了一些改变,逐渐脱离了节日的初衷,下面以黎族苗族“三月三”和海南的“军坡节”为例:

(一)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苗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欢庆佳节,青年男女互相倾诉爱慕之情直到天将破晓。随着时代的变迁,黎苗族“三月三”,在保存最基本的传统内容外,已赋予其盈盈的现代气息和新的时尚元素。“三月三”虽然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成了海南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事实上,作为海南岛的本地居民,很少甚至基本不参与这个节日,并且过的地方也是相当之少。这个传统在海南旅游发展的推进当中,被当作了吸引游客的牺牲品,渐渐的变味。

(二)海南“军坡节”

海南的“军坡节”是为了纪念冼太夫人而出现的,在海南传统节日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冼太夫人评定海南的叛乱,从中原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对海南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海南人民都尊称冼太夫人为“圣母娘娘”。

军坡节虽然传承了一千三百多年,但如今,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军坡节活动的外在形式,没有正确军坡节的定位。军坡节内容有表演和集市两种,表演分为琼剧表演和祀神表演。祀神表演有:过火山、上刀梯,身体穿刺等惊险表演。军坡的集市也是没有以发展旅游,吸引游客为主,而是被当作解决群众间满足生计的集贸市场。

军坡节的发展并未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人们忽略了其核心的精神实质,甚至将其异化,严重影响了军坡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生存与发展。

五、广泛传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

(一)传统媒体宣传

借助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及影像资料等方式宣传海南的传统饮食文化内容。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上映,引起中国吃韩国料理的风潮,时隔多年,韩食依旧人气饱满。

海南电视台定期播放介绍海南饮食文化的节目,让人们在观看电视时能了解到海南的饮食文化。出版社等可以将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素材制作成宣传杂志及多媒体光盘等,也可以拍摄有关于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微电影和影视剧,以大幅度地提高海南饮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 网络宣传

网络是当今传播信息速度最快速的途径之一,笔者建议海南人要通过手机APP软件,微信、微博等平台,向身边朋友传播旅游信息。海南的旅行社和餐饮行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对广大群众宣传海南饮食文化形象,也可以邀请名厨在网络上进行直播烹饪教学等。

(三) 交通工具宣传

交通工具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包括飞机、火车、轮船、景区电车等,在这些交通工具上可以张贴海报广告,加大对海南饮食文化的宣传。海南开创首条环岛高速铁路,可以在高铁车上设立主题餐厅车厢,向旅游者销售海南特色饮食套餐饭。车厢的广告电视播放介绍海南饮食文化的宣传片,座椅上的折叠板可以贴上海南特色饮食大全的贴纸,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乘客宣传海南的饮食文化。

(四) 酒店开办特色餐厅

海南建立国际旅游岛,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纷纷入海南,酒店作为一个重要的饮食场所,游客在吃的同时能否吃出文化,吃出氛围是酒店业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海南万宁神州半岛福朋喜来登度假酒店的“波隆黎家”餐厅为例,整个餐厅以海南黎族文化为核心,餐厅装修风格贴近黎族的房屋设计,摆设有黎族家庭的常用陶制水缸做为装饰物。餐具也学习黎族居民使用土黄色的陶碗,米饭类的菜品会用特制竹筒来盛装,菜品精致,价格实惠。餐厅背景音乐播放具有黎族特色的老歌,餐厅服务员也穿着黎族特色的工作服来服务客人。

游客们除了要吃本地的口味外,还想要吃到文化的盛宴,“波隆黎家”特色餐厅在餐厅的装修布局,菜品设计,员工着装上都给游客介绍了海南的文化。笔者认为相关管理部门应提倡酒店学习神州半岛福朋喜来登度假酒店的“波隆黎家”餐厅的创意,开创出更多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餐厅。同时,可以引入现代的餐饮营销管理理念,对一些“老字号”的餐饮店进行包装,引进合作伙伴,使老字号“古老而时尚”。

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对海南旅游发展的影响

(一)可促进海南旅游经济的提高

传统节日文化与所在城市的品牌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成功的节日文化可以打响城市的宣传品牌。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在城市的旅游开发中占有强有力的地位。在进行一系列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通过传统节日饮食和文化作为吸引点,会吸引来众多的旅游者,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让游客集中购物消费,带动商业和娱乐业等其他行业的收入。

(二)可以成为丰富饮食文化旅游的产品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以该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来招揽游客,每一个游客都是探索不同民俗、不同地域文化的好奇者。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饮食文化旅游时新兴旅游发展的标志,以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开发的旅游活动,美食为主体,连接茶酒饮料等多种形式,突出海南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将传统节日饮食制作成旅游产品的土特产,进一步深化旅游市场。

(三) 可增加旅游服务项目

“公期”是海南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在海南乃至外地都有一定的名气。“公期”可以借鉴“三月三”的长桌宴,长桌宴是“三月三”节庆时举办的大型活动,可以让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共享节庆。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公期”公办,让外来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都可以感受到海南传统节日的喜乐气氛,同时也可以品尝到海南在节庆中最传统的饮食,感受海南人过节的文化气息。

同样,在海南的端午佳节也可以举办大型的洗“龙水”活动,洗龙水的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海南人民认为屈原投江化为龙神,洗龙水可以得到保佑,身体健康。洗后的效果是不长痱子和预防一些皮肤病,洗龙水后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海南的大肉粽。这类活动不仅可以让游客体验海南的传统节日气氛,还能受到海南饮食文化的熏陶。

七、 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与海南旅游的融合

(一)将饮食文化纳入旅游路线

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人们对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旅游方式:机场―酒店―景点照相―酒店―机场返程。这种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逐渐被摒弃。海南饮食极具地域性,最好的文昌鸡在潭牛镇,羊肉在万宁,鸭子在琼海嘉积,烤猪在临高,酸粉在临水等都是对饮食地域性很好的说明。海南的饮食文化旅游要围绕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海南名菜在全省铺开,结合环岛游等旅游路线,在景点沿线设立饮食文化的宣传广告牌,让旅游者在欣赏旅游景点的同时,品尝到各具地方特色的海南美食,可以设定“海南东线五天四晚美食游(海口―文昌―琼海―万宁―临水景点美食品尝线路)”。

“一地一味”的旅游新体验不仅可以提高旅游对旅游岛的感知度,也可以强化海南的饮食文化品牌,增强海南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

(二)借助美食节弘扬饮食文化

美食节活动都是围绕饮食而设定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可以体现饮食的发展方向,美食节的参与者可以透过主题来了解美食节的文化内涵和主导思想。

每一届的美食节项目、方式和种类都不完全一样,应根据举办地城市的自身条件和特点设定美食节的内容。其中包括名菜、名点、饮食竞技、饮食工具等的展示和评选,再添加进一些民俗风情的演出,让旅游者在参与美食节活动的同时去认识其中的饮食文化。

美食节上的饮食,除在口味上给人美好的体验外,还应在喜庆的传统节日气氛中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各城市要围绕特色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旅游、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等举办节庆,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三)建造体现饮食文化的美食小吃城

在海南各地建造带有地方建筑特色的美食小吃城。例如:海口骑楼小吃街和西天庙都带有独特的南洋骑楼建筑风格。海口市内的著名历史古建西天庙,目前保留着清代的建筑,当地居民借助古庙的民俗风情,就地摆摊,买卖有着海南特色的美食小吃,人气鼎盛,外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海南各地区政府可以借助有着独特民族气息的建筑或者景点来发展饮食小吃城旅游,在小吃城内,修建有地方特色的桌椅饰物,让游客感受海南的乡土气息。海南文昌有东郊椰林,可以在市内建造以椰树为题材的美食城,建筑外观可以以椰树为形状,室内可以用椰树来做桌椅和餐具,椰子壳做碗,树墩做椅子等等。

没有文化特色的美食城华而不实,乏味无趣。美食城在拥有精致美味食物的同时,应该与文化相结合,清新自然的环境配合美味的食物,给游客良好的文化感受。

(四)借助休闲农庄体现饮食文化

海南的生活相对于其他省市来说较为悠闲平静,随着“采摘旅游”等民俗旅游活动的兴起,在进行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添加海南的休闲农庄旅游。在乡村种植地,建造农庄旅游基地,让游客在农庄放松身心,松缓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学习海南福山咖啡农庄的成功经验,游客在品尝海南的茶酒时,可以对农庄内的农产品进行采摘。还可以建造海南传统饮食的制作工坊。古时,在汉文化没有大范围传入海南的时期,黎族先民做的竹筒饭,将米放入竹筒内密封,放在火架上烧烤,熟后破筒而食。游客可以三五成群的围坐在火堆前,制作竹筒饭或者海南的地瓜坑烤地瓜,亲身经历海南传统的饮食制作过程,感受饮食文化所带来的魅力。

八、结论

通过对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研究,了解了海南的传统节日和饮食习惯,将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结合海南旅游,对海南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的旅游业主流发展方向是文化旅游,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丰富了饮食文化旅游的产品资源,把传统节日饮食制作成旅游特产,不仅能带动商业和娱乐业的创收,还能以传统节日来增加旅游服务项目,给城市旅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笔者在研究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过程中,感觉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传播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第一,借助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与新兴的网络媒体对外界宣称海南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第二,提倡酒店开设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餐厅,为游客提供海南传统的饮食文化。

在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与海南旅游融合方面,首先建议把饮食文化添加进旅游线路中,让游客对旅游线路产生新的兴趣。第二,可以借助美食节活动弘扬海南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让旅游在参与美食节活动中了解海南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第三,建造能体现海南饮食文化的小吃城和休闲农庄,让游客在旅游中放松身心,品味海南独特的饮食文化。

参考文献

[1] 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33- 39.

[2] 杨震宇.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123.

[3] 余世谦.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18- 131.

[4] 李露露.传统节日中的饮食风俗[J].装饰,2008(2):14~19.

[5] 张玉.海南传统节庆饮食文化研究[J].现代交际,2010(9):67- 68.

[6] 赵炜,何宏.中国传统节日节令食品流变[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6- 9.

[7] 周霞.略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功能[J].科教文汇,2007(8):159- 160.

[8] 周翔.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日习俗演变及现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29(5):12- 15.

[9] 孙爽.海南省美食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17):106- 107.

[10]文坛,陈昱钰.海南军坡节对海南旅游的功能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2(10):54- 58.

[11] 刘玉梅.海南饮食民俗文化与禁忌心理[J].中外企业家,2009(22):255- 256.

[12] 雷凯华.论海南地方民俗文化与海南旅游业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9(11):347.

[13]刘光前,刘逸.海南饮食文化特色[J].新东方,2010(3):35- 38.

[14]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50- 56.

[15]王赛时.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和[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0(1):13- 17.

[16]侯福强.浅析海南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1):173.

[17]李华丽.海南传统特色饮食文化研究[J].中国市场,2010(44):95- 97.

[18]鲁双风,王军广,等.第七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论文集[C].海口:2012.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3

一、国内的中国饮食史研究状况

中国饮食史作为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的兴衰演变随着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状况及政府的政策而变化,时兴时衰。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兴起阶段(1911年至1949年)

中国饮食史研究始于1911年出版的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一书。在该书中,作者将饮食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叙述,并对饮食的作用与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后,相继发表有:董文田《中国食物进化史》(《燕大月刊》第5卷第1-2期,1929年11月版)、《汉唐宋三代酒价》(《东省经济月刊》第2卷第9期,1926年9月),郎擎霄《中国民食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全汉?N《南宋杭州的外来食料与食法》(《食货》第2卷第2期,1935年6月),杨文松《唐代的茶》(《大公报·史地周刊》第82期,1936年4月24日),胡山源《古今酒事》(世界书局1939年版)、《古今茶事》(世界书局1941年版),黄现?《食器与食礼之研究》(《国立中山师范季刊》第1卷第2期,1943年4月),韩儒林《元秘史之酒局》(《东方杂志》第39卷第9期,1943年7月),许同华《节食古义》(《东方杂志》第42卷第3期),李海云《用骷髅来制饮器的习俗》(《文物周刊》第11期,1946年12月版),刘铭恕《辽代之头鹅宴与头鱼宴》(《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卷,1947年9月版),友梅《饼的起源》(《文物周刊》第71期,1948年1月28日版),李?氯恕堵?沃泄?酥?率匙⌒小罚ā斗缤猎又尽返?卷第3-6期,1948年9月—1949年7月),等等。

(二)缓慢发展阶段(1949年至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79年的30年时间里,大陆由于各种政治运动的不断开展,中国饮食史的研究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发表的论著屈指可数。

在20世纪50年代,有关的中国饮食史论著有:王拾遗《酒楼——从水浒看宋之风俗》(《光明日报》1954年8月8日)、杨桦《楚文物(三)两千多年前的食器》(《新湖南报》1956年10月24日)、冉昭德《从磨的演变来看中国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科学技术的发达》(《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林乃?觥吨泄?糯?呐氲骱鸵?场??优氲骱鸵?晨粗泄?糯?纳??⑽幕??胶徒准渡?睢罚ā侗本笱аПā?957年第2期),等等。

此外,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版)专辟有一节内容论述这一时期的饮食。

20世纪60年代的论著主要有:冯先铭《从文献看唐宋以来饮茶风尚及陶瓷茶具的演变》(《文物》1963年第1期)、杨宽《“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中华文史论丛》1963年第4期)、曹元宇《关于唐代有没有蒸馏酒的问题》(《科学史集刊》第6期,1963年版)、方杨(《我国酿酒当始于龙山文化》)(《考古》1964年第2期)。

20世纪70年代,大陆在“”结束后,又有学者对中国饮食史进行研究,其中见诸报刊有:白化文《漫谈鼎》(《文物》1976年第5期)、唐耕耦等《唐代的茶业》(《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

这个时期台湾、香港地区的中国饮食史研究也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主要成果有:杨家骆主编《饮馔谱录》(世界书局1962年版)、袁国藩《13世纪蒙人饮酒之习俗仪礼及其有关问题》(《大陆杂志》第34卷5期,1967年3月)、陈祚龙《北宋京畿之吃喝文明》(《中原文献》第4卷第8期,1972年8月)、许倬云《周代的衣、食、住、行》(《史语所集刊》第47本第3分册,1976年9月)、张起钧《烹调原理》等。在这些成果中,张起钧先生的《烹调原理》一书,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对我国的烹调艺术作融会贯通的阐释,使传统的烹调理论变得更有系统性。另外,刘伯骥《宋代政教史》(台北中华书局1971年版)、庞德新《宋代两京市民生活》(香港龙门书局1974年版)等书都辟有一定的篇幅,对宋代的饮食作了比较系统、简略的阐述。

(三)繁荣阶段(1980年至今)

1.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进入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史研究开始进入繁荣阶段。据统计,《中国烹饪》杂志创刊后,至今已相继发表了数百篇中国饮食史方面的论著。20世纪80年代大陆的中国饮食史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有关中国饮食史的文献典籍进行注释、重印。如中国商业出版社自1984年以来推出了《中国烹饪古籍丛刊》,相继重印出版了《先秦烹饪史料选注》、《吕氏春秋·本味篇》、《齐民要术》(饮食部分)、《千金食治》、《能改斋漫录》、《山家清供》、《中馈录》、《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易牙遗意》、《醒园录》、《随园食单》、《素食说略》、《养小录》、《清异录》(饮食部分)、《闲情偶寄》(饮食部分)、《食宪鸿秘》、《随息居饮食谱》、《饮馔阴食笺》、《饮食须知》、《吴氏中馈录》、《本心斋疏食谱》、《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调鼎集》、《菽园杂记》、《升庵外集》、《饮食绅言》、《粥谱》、《造洋饭书》等书籍。

二是编辑出版了一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中国饮食史著作。如:林乃?觥吨泄??澄幕?罚ㄉ虾H嗣癯霭嫔?989年版),林永匡、王熹《食道·官道·医道——中国古代饮食文化透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陶文治《中国烹饪史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烹饪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版),王仁兴《中国饮食谈古》(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年节食俗》(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版),洪光住《中国食品科技史稿(上)》(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王明德、王子辉《中国古代饮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杨文骐《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饮食民俗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熊四智《中国烹饪学概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施继章、邵万宽《中国烹饪纵横》(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年版),陶振纲、张廉明《中国烹饪文献提要》(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版),张廉明《中国烹饪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曾纵野《中国饮馔史》第一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版),林正秋、徐海荣、隋海清《中国宋代果点概述》(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年版),庄晚芳《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陈椽《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贾大泉、陈一石《四川茶业史》(巴蜀书社1989年版),吴觉农《茶经述评》(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王尚殿《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在论文方面,主要有:彭卫《谈秦人饮食》(《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马忠民《唐代饮茶风习》(《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韩儒林《元代诈马宴新探》(《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第4期,1980年版),刘桂林《千叟宴》(《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2期),张泽咸《汉唐时代的茶叶》(《文史》第11辑,1981年版),黄展岳《汉代人的饮食生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孙机《唐宋时代的茶具与酒具》(《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总4期,1982年),贾大泉《宋代四川的酒政》(《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第4期),王树卿《清代宫中膳食》(《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3期),李春棠《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蔡莲珍、仇士华《碳十四测定和古代食谱研究》(《考古》1984年第10期),赵峰元《从〈浮生六记〉看清中叶的饮食生活》(《商业研究》1985年第12期),余扶危、叶万松《我国古代地下储粮之研究》(《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曹隆恭《关于中国小麦的起源问题》(《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叶静渊《我国茄果类蔬菜引种栽培史略》(《中国农业》1983年第2期),樊维纲《沙糖、甜盐、吴盐》(《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3期),史树青《谈饮食考古》(《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6期),彭世奖《关于中国甘蔗栽培和制糖史》(《自然科学史研究》第4卷第3期),赵匡华《我国古代蔗糖技术的发展》(《中国科技史科》第6卷第5期),刘文杰《汉代的种芋画像实物与古代种芋略考》(《四川文物》1985年第4期),孟乃昌《中国蒸馏酒年代考》(《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6期),童恩正《酗酒与亡国》(《历史知识》1986年第5期),王慎行《试论周代的饮食观》(《人文杂志》1986年第5期),贾文瑞《我国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变迁》(《商业流通论坛》1987年第2期)。赵荣光《试论中国饮食史上的层次结构》(《商业研究》1987年第5期),史谭《中国饮食史阶段性问题刍议》(《商业研究》1987年第2期),郭松义《蕃薯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浙江学刊》1986年第3期)、《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中的一些问题》(《清史论丛》1986年第7期),胡澍《葡萄引种内地时间考》(《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庄虚之《我国古代新鲜果蔬贮藏方法的分析研究》(《中国农史》1987年第1期),方心芳《关于中国蒸酒器起源》(《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赵桦、陈永祥《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楚人的饮食》(《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李存山《饮食——血气——道德(春秋时期关于道德起源讨论)》(《文中哲》1987年第2期),林正秋《宋代菜肴特点探讨》(《商业经济与管理》1987年第1期),林永匡、王熹《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初探》(《中州学刊》1989年第2期),赵锡元、杨建华《论先秦的饮食与传统文化》(《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4期),李霖、叶依能《我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展》(《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王岩《中国食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王守国《中国的酒文化》(《学术百家》1989年第5期),纳古单夫《蒙古诈马宴之新释》(《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刘兴林《我国史前先民的食物来源与加工》(《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姚伟钧《先秦谷物品种考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王洪军《唐代的饮茶风习》(《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龚友德《云南古代民族的饮食文化》(《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2.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饮食史研究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饮食史研究,无论是研究的角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远远超过80年代,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关中国饮食史研究的著作纷纷涌现。其中,代表性的有:李士靖主编《中华食苑》(第1-10集),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林永匡《饮德·食艺·宴道——中国古代饮食智道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王子辉《隋唐五代烹饪史纲》(陕西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初探》(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版),王学泰《华夏饮食文华》(中华书局1993年版),万建中《饮食与中国文化》(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王仁湘:《饮食考古初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姚伟钧《宫廷饮食》(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谭天星《御厨天香——宫廷饮食》(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赵荣光《中国饮食史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赵荣光《满族食文化变迁与满汉全席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赵荣光《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苑洪琪《中国的宫廷饮食》(同上),王仁兴《中国饮食结构史概论》(北京市食品研究所1990年印行),鲁克才《中华民族饮食风俗大观》(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李东印《民族食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傅允生、徐吉军、卢敦基《中国酒文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季羡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胡德荣、张仁庆等《金瓶梅饭食谱》(经济时报出版社1995年版),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北京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等等。

二是在研究力度和研究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宏观研究方面,有姚伟钧《论中国饮食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争鸣》1992年第1期)、《饮食生活的演变与社会转型》(《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4期)等文。

在食物种类的栽培和加工制作方面,有严文明《中国稻作的起源和传播》(《文物天地》1991年第5、6期),杨希义《大麻、芝麻和亚麻栽培历史》(《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徐晓望《福建古代的制糖术与制糖业》(《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1期),刘士鉴《蔗糖在中国起始年代的辨析》(《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谢志诚《甘薯在河北的传种》(《中国农业》1992年第1期),谢成侠《种的起源和进化史》(《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梁中效《试论中国古代粮食加工业的形成》(《中国农史》1992年第1期),顾和平《中国古代大豆加工和食用》(《中国农史》1992年第1期)。贾俊侠《古代关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变迁》(《唐都学刊》1990年第3期),张涛《试论石磨的历史发展及意义》(《中国农史》1990年第2期),陈伟明《唐宋食品贮存加工的技术类型与特色》(《中州学刊》1990年第5期),胡志祥《先秦主食加工方法探折》(《中原文物》1990年第2期),袁华忠《“枸酱”是一种果汁饮料》(《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冼剑民、谭棣华《明清广东的制糖业》(《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姚伟钧《中国古代农圊业起源新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在酒史方面,有萧家成《论中华酒文化及其民族性》(《民族研究》1992年第5期)、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饮酒习俗》(《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第1期)、张德水《殷商酒文化初论》(《中原文物》1994年第3期)、李元《酒与殷商文化》(《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张平《唐代的露酒》(《唐都学刊》1994年第3期)、拜根兴《饮食与唐代官场》(《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吴涛《北宋东京的饮食生活》(《史学月刊》1994年第2期)、陈伟明《元代饮料的消费与生产》(《史学集刊》1994年第2期)等文。

在茶史方面有:陈珲《饮茶文化始创于中国古越人》(《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姚伟钧《茶与中国文化》(《华中师大学报》1995年第1期)、曾庆钧《中国茶道简论》(《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王懿之《云南普洱茶及其在世界茶史上的地位》(《思想战线》1992年第2期);程喜霖《唐陆羽〈茶经〉与茶道(兼论其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陈香白《潮州工夫茶与儒家思想》(《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刘学忠《中国古代茶馆考论》(《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等文。

在少数民族饮食史研究方面有:陈伟明《唐宋华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初探》(《东南文化》1992年第2期)、辛智《从民俗学看回回民族的饮食习俗》(《民族团结》1992年第7期),黄任远《赫哲族食鱼习俗及其烹调工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第1期)、贾忠文《水族“忌肉食鱼”风俗浅析》(《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蔡志纯《漫谈蒙古族的饮食文化》(《北方文物》1994年第1期)、姚伟钧《满汉融合的清代宫廷饮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在食疗方面,有任飞《医食同源与我国饮食文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等文。

在饮食礼俗方面有:姚伟钧《中国古代饮食礼俗与习俗论略》(《江汉论坛》1990年第8期)、《乡饮酒礼探微》(《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林?V《周代用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裘锡圭《寒食与改火》(《中国文化》1990年第2期),万建中《中国节日食俗的形成、内涵的流变》(《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杨学军《先秦两汉食俗四题》(《首都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张宇恕《从宴会赋诗看春秋齐鲁文化不同质》(《管子学刊》1994年第2期)。

在饮食思想观念方面有:姚伟钧《中国古代饮食观念探微》(《争鸣》1990年第5期)、王晓毅《游宴与魏晋清谈》(《文史哲》1993年第6期)。

在文献研究和饮食器具以及饮食文化交流方面,也有不少论文。

在断代史研究方面有:胡志祥《先秦主食文化要论》(《复旦学报》1990年第3期)、姚伟钧《先秦饮馔技艺考论》(《文献》1996年第1期)、万建中《先秦饮食礼仪文化初探》(《江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杨钊《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史学月刊》1992年第1期)、宋镇豪《夏商食政与食礼试探》(《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杨爱国《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考古》1991年第11期)、余世明《魏晋时期粮食生产结构之变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关剑平《“兰肴异蟹肴”(南北朝食蟹风俗)》(《北朝研究》1991年总第5期)、黄正建《敦煌文书与唐五代北方地区饮食生活(主食)》(载《唐长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唐代官员宴会的类型及其社会职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陈伟明《唐宋时期饮食业发展初探》(《暨南学报》1990年第3期)、何泉达《五代以来扬州值蔗献疑》(《史林》1992年第2期)、徐吉军《南宋临安饮食业概述》(《浙江学刊》1992年第6期)和《论南宋临安市民的饮食生活》(《中国古都研究》第10辑)、程民生《宋代果品简论》(《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陈高华《元代大都的饮食生活》(《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姚伟钧《汉唐饮食制度考论》(《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1期),《唐代的饮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和《三国魏晋南北朝的饮食文化》(《中国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张国庆《辽代契丹人饮食考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闻惠芬《太湖地区先秦饮食文化初探》(《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杨亚长《半坡文化先民主饮食考古》(《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3期),张萍《唐代长安的饮食生活》(《唐史论丛》第6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黄正建《敦煌文书与唐五代北方地区的饮食生活》(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1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海外的中国史研究状况

海外的中国饮食史研究,当首推日本。日本在世界各国中对中国饮食史的研究时间较早,也最为重视,成就最为突出。

早在上世纪40~50年代,日本学者就掀起了中国饮食史研究的热潮。其时,相继发表有:青木正儿《用匙吃饭考》(《学海》,1994年)、《中国的面食历史》(《东亚的衣和食》,京都,1946年)、《用匙吃饭的中国古风俗》(《学海》第1集,1949年)、?田统《白干酒——关于高梁的传入》(《学芸》第39集,1948年)、《向中国传入的小麦》(《东光》第9集,1950年)、《明代的饮食生活》(收于薮内清编《天工开物之研究》,1955年)、《?年表(中国部)》(《生活文化研究》第6集,1957年)、《古代中国的烹饪》(《东方学报》第30集,1995年)、同人《华国风味》(东京,1949年)、《五谷的起源》(《自然与文化》第2集,1951年)、《欧亚大陆东西栽植物之交流》(《东方学报》第29卷,1959年),天野元之助《中国臼的历史》(《自然与文化》第3集,1953年)、冈崎敬《关于中国古代的炉灶》(《东洋史研究》第14卷,1955年)、北村四郎《中国栽培植物的起源》(《东方学报》第19卷,1950年)、由崎百治《东亚发酵化学论考》(1945年);等等。

60年代,日本中国饮食史研究的文章有:?田统《中世食经考》(收于薮内清《中国中世科学技术史研究》,1963年)、《宋元造酒史》(收于薮内清编《宋元时代的科学技术史》,1967年)、《豆腐考》(《风俗》第8卷,1968年),同人《关于〈饮膳正要〉》(收于薮内清编《宋元时代的科学技术史》,1967年),天野元之助《明代救荒作物著述考》(《东洋学报》第47卷,1964年)、桑山龙平《金瓶梅饮食考》(《中文研究》,1961年)。

到70年代,日本的中国饮食史研究更掀起了新的高潮。1972年,日本书籍文物流通会就出版了?田统、田中静一编纂的《中国食经丛书》。此丛书是从中国自古迄清约150余部与饮食史有关书籍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分成上下两卷,共40种。它是研究中国饮食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其他著作还有:1973年,天理大学鸟居久靖教授的系列专论《〈金瓶梅〉饮食考》公开出版;1974年,柴田书店推出了?田统所著的《中国食物史》和大谷彰所著的《中国的酒》两书;1976年,平凡社出版了布目潮fēng@⑧、中村乔编译的《中国的茶书》;1978年,八坂书房出版了?田统《中国食物史之研究》;1983年,角川书店出版中山时子主编的《中国食文化事典》;1985年,平凡社出版石毛直道编的《东亚饮食文化论集》。1986年,河原书店出版松下智著的《中国的茶》;1987年,柴田书店出版田中静一著的《一衣带水——中国食物传入日本》;1988年,同朋舍出版田中静一主编的《中国料理百科事典》;1991年,柴田书店出版田静一主编的《中国食物事典》。

近年来,日本已相继出版了林已奈夫教授的《汉代饮食》等书。在日本研究中国饮食史的学者中,最著名的当推田中静一、?田统、石毛直道、中山时子等先生。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饮食文化 传承 发展

引言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正如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曾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如今,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我们的饮食文化逐渐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为了使中华饮食文化能以不衰的生命力占据世界市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承担起将所属的文化发扬光大的责任。如何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便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饮食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题,做出了专门的研究和部署,并且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对于餐饮界而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职责和崇高使命,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结合餐饮行业的实际,推进餐饮产业与饮食文化相融合,对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做到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对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学术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研究和责任担当;切实推进理论创新,更加自觉地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学术关注,为中国餐饮业作出新的理论贡献。

饮食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包括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即由“自然人”化为“社会人”。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同时就是文化活动,因此,文化可以归纳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为了生存,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也就是“吃”,当吃喝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会产生更深层次的需求。从古至今关于“吃”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都可以归结为饮食文化的范畴,它贯穿于人类的整个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历程,体现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饮食文化来自于、表现于和存活于生生不息的人的文化世界之中,是人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的张扬与展示。

具体而言,人活着,就需要吃东西,这是本能,是自然人属性。但人为什么吃、吃什么、怎么吃,这就是饮食文化所要研究的问题,这是社会人的属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西方人,农业民族,游牧民族)、不同时代所表现的吃的内容和吃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构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的氛围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深究其结构层次:首先,物质层面。比如前面我们说吃什么、怎么吃,这是文化。但凡此种种首先必须固定、附着在一个物质上面。也就是说,我们“吃饭”,首先必须要有“饭”本身。第二,制度层面。譬如,我们要举行一次婚宴,光有饭菜、主客、场地还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婚宴,还要按照一定的规格和礼仪,把诸种散乱的、众多的对象组织起来。第三,精神层面。这也是饮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还是说婚宴。比如说,现在饭菜、主客、场地一应俱全,并且都已经按照一定的规格和礼仪组织起来了,那么,下一步就应该考虑,这次宴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凸显其主题、特色?于是,我们才算确立下了举办这次宴会的目的、宗旨―喜庆祥和或欢快、个性的婚宴,也就是办这个婚宴的精神所在,最终是为了保证能够完成、实现大家共同致力于的欢庆、见证新婚的一些精神上的追求。也就是说,一次现实的饮食活动,我们若要将其设计、安排得合理、美满,吃什么仅仅是个基础,更为关键的主要的是我们是否将与宴者所从属的大文化背景理解、诠释得恰到好处。所以说,饮食文化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为基础的部分。饮食文化与文化相伴而生,相和而成,相随而行,二者共生共存。

我国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路

纵观全球,放眼中国,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越来越深化,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运行模式:现代餐饮业以餐饮产品为桥梁将餐饮企业和餐饮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饮食文化运行机体。饮食文化在餐饮大众层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表现在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及吃的礼仪等等,它既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餐饮消费者的需求的表现形式。饮食文化在餐饮企业层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在表层要素表现为餐饮品牌名称、菜点等;在深层要素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等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它是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餐饮企业的经营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餐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在经济实力、业务能力等因素,选择经营业务的范围进行经营运作。餐饮企业在餐饮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通过为餐饮消费者提供的餐饮产品与服务,向餐饮消费传递的是从外到内的企业文化。餐饮消费者和餐饮企业在由价值规律形成的互动机制下使饮食文化得到不断的自我发展。因此,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从消费者、餐饮产品和餐饮企业三要素切入。

(一)消费者:饮食文化的缔造者

正如以上分析,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表象上消费者更多表现出享受者、接受者的身份―享受现有市场可能提供的各种饮食产品,体悟与之对应的各种饮食文化,但仔细思考,不难得出其实深入到饮食文化乃至文化的本质―“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商品经济“需求决定供给”的本质,历史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当代的消费者其实一直都是不自觉或自觉中创造、沿革并传承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因此,从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消费者当之无愧应该是真正的缔造者。

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饮食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化,人们的饮食需求已从温饱型向质量型、享受型转变,讲究饮食的美感、情趣和健康等等。消费者要扮演好饮食文化缔造者的角色,完成好其在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归根结底集中于其是否全面、准确地理解饮食文化内涵。

一是,自觉树立“饮食素养”观念。作为饮食文化的缔造者,系统的、全面的饮食知识是一个消费者进行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看家本领。个人饮食素养的重视与提升,不仅能从自我创造层面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从鉴赏、消费层面推动整个餐饮市场从消费需求到企业供给的全面升级。具体而言,迎合时代的需求,当今消费者应该更新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吃”的表层,而是强调饮食文化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仅应该自觉地熟悉甚至掌握诸如饮食营养、烹饪技术等饮食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接触、了解各时各地饮食文化知识,掌握各国各地饮食历史与发展、饮食风俗与习惯,从而获知具体时空下的饮食文化的完整内涵,为其逐渐形成较强的饮食文化鉴赏与创造能力奠定文化修养基础。

二是,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保障作用。诚然,中国饮食文化的缔造根植于每一个消费者的饮食素养,但要达到实现中国饮食文化整体传承和发展的水平与高度,仅有消费者个人的自我修养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国家、地方有关饮食文化层面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因为教育不仅是灌输知识和培养人才,而且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传承社会文化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教育入手,传输给消费者相应的饮食科学文化知识,即进行“食育”。搞好“食育”教育应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全民性。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食育”应注意覆盖各地域、各类人群,面向公众普及饮食科学知识,使公众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饮食科学知识。二是全程性。“食育”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食育”内容,使公众从入学开始直到成年、老年全程获取所需的饮食科学知识。特别是青少年的学龄时期,应将“食育”与德、智、体、美并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三是专业性。“食育”应特别注重专业性,应制定“食育”行业准入制度,规范专业人员的从业标准,避免公众获取不正确的饮食知识。四是规划性。“食育”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共同制定面向不同人群的“食育”规划,既要有短期规划,又要有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食育”。五是监督性。“食育”应确定政府有关部门对“食育”进行监督与管理,规范行业行为,清理不符合行业标准的机构和人员,规范有序地实施“食育”。

(二)餐饮产品:传递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市场经济时代,餐饮业以餐饮产品为桥梁将餐饮企业和餐饮消费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餐饮业中餐饮产品的概念不仅仅指菜肴,还可以指一个各类经营要素的有机组合,通常包括实物产品形式、餐饮经营环境和气氛、餐饮服务特色和水平、产品销售形式等内容。如今,饮食消费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消费,消费者在选择餐饮产品的过程中,向企业传递着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餐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实际上是与消费者进行着相应的文化交流。此外,中国饮食文化拥有几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地域差异性和多民族特性使得餐饮产品具有明显多元的文化特征。餐饮产品因此成为大众吸收和传播饮食文化的媒介,人们不仅获得了饮食享受,还受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熏陶,学习到了相关饮食哲学的深刻内涵。

餐饮产品作为饮食文化的物质层面,中国悠久的饮食历史和繁荣发展的现代文化为其不断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烹饪、菜点文化或人们饮食观念的角度来说,当今的餐饮产品应该在充分满足人们求卫生、求安全的前提下,以餐饮产品的味、质、香、色、形、器等基本属性为物质呈现,追求饮食的审美化。立足当今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未来餐饮产品发展的方向主要有:

1.时尚化。饮食时尚的风向标本身就是餐饮产品创新的导航仪,大致来看,根据现代餐饮消费者的饮食需求,餐饮产品时尚化的内涵主要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洁。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在烹饪上要求简洁,对烹饪美的追求同样要求简洁明快,反对繁琐。二是富有个性。现代人的审美观是强调个性的。在过于共性化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特别欣赏带有个性色彩的审美对象。对于日常的饮食,那些有着鲜明个性的菜肴点心和就餐方式总是更受欢迎。三是崇尚自由。自由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审美。人类的饮食活动现在已经从往昔固定的模式中走出来,去追求一种自由的方式。自助餐方式的受人欢迎,就是人们追求饮食自由的具体反映。这也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特点。

2.返璞化。所谓返璞化的菜点,即是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利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原料而制作的菜点。由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紧张、快节奏和喧嚣,加之社会大工业的发展,受抗拒污染及保健潮风行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都市生活产生了厌烦和不安,渴望回到大自然,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反映到饮食上,各种清新、朴实、自然、营养、味美的粗粮系列菜、田园菜、山野菜、森林菜、海洋菜等系列菜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正对应于饮食美“俚俗”、“天然”的范畴,注重讲求原料的天然、质朴,制作工艺的绿色环保,营养搭配的多样平衡,饮食氛围的随意自在。因此,返璞化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和有益于顾客身体健康是餐饮产品创新的重要趋势之一。

3.健康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富贵病”成了现代人的一大隐患,如何在饮食上做到更科学合理就显得更加重要。这种更多考虑健康原则的饮食倾向,必然对餐饮产品带来新的发展思路。比如,在烹饪中注重健康的合理搭配有时比口味更为人们所重视;低盐、低糖的食物受到普遍的欢迎,以及强调筵席的改革等等,都是基于健康的目的。另外,人们对滥用化肥、农药的农产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重视,“无污染、安全、优质、具有营养价值”成为人们选购食品首要标准。因此,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无公害食品;允许限量、限品种和限时间的使用安全的农药、化肥、兽药和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物质的绿色食品;以及强调从种植、养殖到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中都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4.多元化。饮食口味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菜品创新趋向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经营的多元化,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广大烹饪师走出国门的机会增多,外国客人不断走进我们的餐饮市场,中外烹饪的交流越来越深入。由此带来了餐饮经营多元化的局面,菜点制作技艺相互模仿、学习、扩散,各地区与国家之间在技艺和款式上取长补短,不断借鉴与融合的菜点制作风格将更加明显。其次还表现在烹饪原料上。从发展趋势来看,以下的原料将成为今后的方向:可食性野生植物、藻类植物、人造烹饪原料、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由人工繁殖饲养的部分优质野生动物以及昆虫等。另外还表现在烹饪设备的多样化、就餐形式的多样化、口味的多样化等等。

(三)餐饮企业:饮食文化的传承者

在宏观层面,餐饮产品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餐饮业某一类或某一种菜点在质、味、触、嗅、色、形等方面以及制作和享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内涵,从属于餐饮文化的物质文化层;在微观层面,餐饮企业文化传播是由餐饮产品的制售来完成的,餐饮产品文化是餐饮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餐饮企业作为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主体,较个体的消费者,明显具有相当的开发实力和广泛的大众影响力,是饮食文化的传播者和开拓者,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提出企业层面传承与发展中华饮食文化的思路。

1.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承载着千年的中华文明,它的发展轨迹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积沙成塔的积淀过程,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谈到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餐饮企业首先要善于挖掘历史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民族的饮食往往是传统思维的表现形式,例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蕴含着民本、敬粮的饮食观念,“以味为本”的美食追求和崇尚自然的饮食哲学。加上传统饮食结构、饮食器具、饮食惯例和加工技艺的演变,使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丰富。餐饮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或参与一些饮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加深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1年12月17日以“仁和、博学、发展、共赢”为宗旨的“第二届中国(曲阜)孔府菜发展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来自海内外的餐饮企业经营者和鲁菜烹饪大师就孔府菜的发展历史、继承、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此次活动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搭建了餐饮企业文化交流平台,不仅传播了孔家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理念,而且弘扬了中华儒家传统饮食文化。

此外,餐饮企业可以把传统饮食作为特色推广,把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通过实践落实体现在餐饮产品上。注重对传统饮食文化工艺的把握,秉承继承、发扬、创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宗旨理念,探索挖掘中国各地各民族美食文化价值,通过其用心传承,为中华食文化的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针对消费者求新求变的消费心理,餐饮企业可以加大对餐饮产品的开发研究,使之与当下健康的饮食观念以及时尚的饮食风格相结合。餐饮企业要紧跟现代饮食文化发展的脚步,注重餐饮产品的创新,人们对餐饮产品的实用性消费上升到文化消费的境界时,中华餐饮文化在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2.加强餐饮企业间的国际交流。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来饮食文化不断介入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中。要让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一方面,就要求餐饮企业在坚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正确的对待外来饮食文化,积极参与国际饮食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交融的同时汲取其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益成分,做到洋为中用。另一方面,餐饮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这一文化交流平台,将中国饮食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以传播技术向传播文化转变,提升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

2008年10月,“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餐饮・食品博览会”,同每四年举办一届的“第六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视为餐饮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同期在京举办。来自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饮企业的厨师代表,均在比赛中展示了各国不同的饮食文化背景下的特色菜肴和烹调技术。大赛组委会专门设立的20个精品宴席美食展台,体现了各国餐饮企业的餐饮产品的文化特色。此次活动不仅是全世界餐饮业的盛会,更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平台,是餐饮业人士学习交流的绝佳机会。

这类饮食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各国餐饮企业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并扩大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综上所述,严格遵循当今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规律,紧紧抓住人类现实饮食生活运行的三要素,理解其要义,实现其提升,将实现中国饮食文化的更好传承与更快发展,从而最终融入并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1

2.杨铭铎.餐饮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8

3.杨铭铎.加强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初步思考.中烹协首届餐饮学术年会上的发言,2010.8

4.杨铭铎.现代餐饮企业创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5.余炳炎.现代饭店管理.人民出版社,2002

6.杨铭铎.饮食美学及其餐饮产品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7

7.杨铭铎.餐饮企业管理研究上册―餐饮企业战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5

现在的牧民,也不仅仅吃酥油、糌粑,这是牧民在做肉包子。车刚摄

的确,我们藏民族有酷爱食肉的特点,但多少年来”食肉“却仅限于牛肉等大型家畜,对许多野生动物都不会乱加食用,特别是像鱼、蛙等水陆爬行小动物,更没有设置在可食范围之内。而雪域之外的人们,却早已将那些被我们视为神圣不可食的“禁物”做成了美味佳馔。我们很少思考过人家的食谱是否有其合理之处,相反,信口雌黄把人家鄙视得一塌糊涂,这说明我们过于偏执,以自己的饮食观念,吓唬、鄙视他人的饮食习惯。

一般而言,饮食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整体而论,我们藏民族的饮食习惯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文化性。内地的北方不像南方四季如春,无论是植物资源,还是动物资源,总是有限的,北方大多数地区生长不了水稻,也就没有吃大米的习惯。可是在我们,许多地区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却没有作为饮食的一部份而加以利用。根本原因是由我们自身形成的饮食文化的局限性造成的。可以说我们藏民族传统的饮食文化是宗教文化的侍女,没有独立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饮食文化。不像汉民族尽管有着几千年的儒、道文化,但没有限制饮食文化的发展。相反,为其独立发展提供了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其终于成为享誉全球的美食文化。我们却不同,在宗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扼杀了饮食文化的发展,我们为什么不能吃鱼、蛙或狗、马等动物肉?因为宗教文化告诉我们:罪孽啊!鱼、蛇等小生灵,只有人类之外的“魔鬼”才食。老一代人对荤菜十分禁忌,认为荤菜与禁忌杀生的佛教理念联系密切。特别是每逢重大的宗教节日,定会禁忌荤菜,甚至连鸡蛋也列入了禁食范围,因为把鸡蛋也视作有生命的小动物。而且特别是厌恶水生动物,如蟹、虾一类海昧,不仅没有人问津,更引不起任何食欲。

《王臣记》和《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载:松赞干布的曾祖父种宁岱乌赞普的一位妃子,背着丈夫暗地里偷吃蛙肉,被赞普窥见,赞普心生厌恶,因而满身生癫〈麻风〉;在《米拉日巴传》中也说,噶举派(白教)大师玛尔巴的口传弟子米拉日巴,在聂拉木一带的深山老林中修练期间,为避免杀生,从未食过肉类或粮食类,仅以野菜为食,结果满身长出绿色毛绒。就这样,本来饮食种类就比较单一的,连取食肉类也误入宗教戎律的迷林中,自然就更谈不上饮食文化的发展了。对此,有人认为,藏区地广人稀,饲养的牛羊足够人们食用,人们用不着去探索其它动植物食用的可能。但我们细究会发现,其根本原因是宗教文化的制约,有些野生动物明知是可食的,却不会杀,更不会食,认为这样会陷入恶趣轮回,经受“地狱”的痛苦的折磨。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饮食;文化;理念

饮食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精神文化。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饮食观是干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的饮食质量,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饮食保障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地方饮食保障理念

(一)因时因地饮食理念

因时因地饮食观是指人的饮食与健康要与季节特点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饮食要合乎时令及环境的要求。人的饮食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体的健康状况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进而影响人的饮食需要。饮食保障不仅要考虑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要,还必须照顾到人体因不同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特殊要求,如冬季吃狗肉可以驱除寒气,暖胃养身,提高人身体抵御寒冷的能力。由于自然条件及的不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饮食习惯有较大差别,且往往有特殊饮食需求,例如回民不吃猪肉等。

(二)医食同源饮食理念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指的就是饮食的作用不仅是满足人们的食欲,为人体日常活动提供能量,而且能养生、治疗疾病。同时,饮食要有忌讳,不能“乱食”,否则会危害人体健康。医食同源观,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医生在给病人治病时,饮食的配合必不可少,要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指科学的饮食具有养生和防止疾病的作用。医食同源的思想观念,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和制度。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来看,医食同源实际上就是将医疗和食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医和食共同为除病延年、养生健身服务。

(三)饮食养生理念

饮食养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著作中。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物资越来越丰富,一些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不断提升,使得居民对饮食养生、科学膳食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猎奇,什么都吃的饮食观念正在被逐步淘汰。当今,说起燕窝、海参、鱼翅、鲍鱼,人们往往感觉有营养而趋之若鹜,这也是一种盲目迷信,缺乏科学常识的表现,认为食品价格越高、越稀有就越有营养是一种认识误区,其实,这些食品中的营养素在普通食物中就可以获得,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这些食品。

(四)勤俭节约理念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饮食保障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科学预计饮食保障需求,按需求进行保障;合理利用剩余的饭菜,不随意浪费;日常生活选取大众化饮食原料,对原料加工精细制作,烹饪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满足就餐需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骨子里,也成为衡量一个人品行的标准之一。

二、军队饮食保障理念

(一)营养平衡理念

饮食保障要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要有足够的热能以维持人体活动;有适量的蛋白质,供人身体生长发育和组织的修复更新;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饮食加工制作在继承传统烹饪技法的同时,避免营养素流失,实现饮食营养价值的最大化,以保证官兵身体健康,保障完成各项军事任务。

(二)快速有效的理念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形成了“色、香、味、形、器、质、适、序、境、趣”总体风格。而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是为广大官兵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强调快速有效供应保障,以满足部队作战需要。因此,军营饮食文化不片面追求形式美、花样新,而是从平时能满足部队生活训练需要、战时能满足部队作战需要出发,快速筹措、加工、制作,快捷食用,满足部队饮食保障需要。

(三)安全可靠的理念

饮食安全成为部队饮食保障必须坚持的理念之一。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使广大官兵认识到食品安全重要性,规范食品采购渠道,坚持粮油从军粮供应站采购,副食品从专业批发市场或大型超市采购,防止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军营。对进入军营的食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确保安全放心食品进入军营;在加工、储存和食用环节中,规范操作,防止食品被污染和变质。

(四)讲求效益的理念

过去,供应军人伙食费标准与部队实际需求之间长期处于弱势平衡状态,要用有限伙食费搞好部队伙食保障,不得不精打细算,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因此,军队在长期的保障实践中,养成了重管理、讲效益的伙食保障理念,并贯穿于现实伙食保障活动的全过程。只有树立牢固的效益理念,在饮食保障活动中注重科学决策,完善伙食保障体制,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才能将有限的经费发挥应有的效益,满足部队平战时生活保障需要。

三、军地饮食保障理念比较

(一)地方注重养生,部队关注营养平衡。近年来,人民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鸡鸭鱼肉不再是奢侈品,可一些“富贵病”也随之而来,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越来越多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开始追求科学膳食、合理膳食,“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名词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养生越来越深入人心。部队饮食保障同样也追求营养与健康,但更关注营养素之间的合理搭配,制订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的供给量都做了具体规定,保证官兵身体健康。

(二)地方注重勤俭节约,部队关注效益。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居民还是饮食企业,都讲求节约,居民节约是为了细水长流,为日后的生活进行储备,饮食企业节约是为了节省原材料,获得更多利润。而部队讲求效益,不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有限的标准内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从而获得更多物资,搞好部队生活保障,让官兵吃饱、吃好、吃得卫生,增强官兵体质,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三)地方关注口感,部队注重安全。城乡居民对膳食的评价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特别是食物的味道,占有很大的比重,强调食物美味可口,可接受性要好。而部队是集体膳食,更注意饮食安全,制订了饮食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要求经正规渠道采购所需食物,杜绝腐烂变质食品流入军营,合理加工制作,严格饮食卫生管理,确保部队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粤菜菜单,翻译,方法

 

一、引言

在悠久璀璨的中国文化中,中国饮食文化独具魅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菜是中国传统著名八大菜系之一,以其独具一格的特色而闻名中外。随着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运会等大型国际性活动的相继举办,广东的旅游业也将会迅速发展。粤菜向国际友人提供了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感受广东特色文化的窗口。粤菜菜单的翻译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略,好的菜单翻译不仅能向外宾传达菜肴的信息,而且还有利于广东饮食文化的传播。粤菜菜单作为一种沟通渠道,它通过文字向食客传递广东饮食习惯和文化信息,在粤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弘扬广东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促进粤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粤菜菜单的英译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影响粤菜菜单英译的因素

1. 粤菜菜式中的词汇空缺

由于地域差异与文化差异,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和制作方法,并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区域饮食文化的特殊性必然也表现出语言的独特性,如粤菜中的“鸭母捻、油条”等词汇,严格的讲,在英语中并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然而这两种翻译过来却是完全不同的食物,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背景。例如“鸭母捻”类似北方的汤圆,翻译为“Duck’s twist”,全然没有原文的意思,“油条”翻译为“Fried bread stick”。如果对饮食文化和背景知识疏于了解,译文读者无法体会到该菜的内涵。

2. 望文生义的误译

粤菜菜肴不仅注重色香味俱全,制作工艺精良,而且菜名讲究,往往采用比喻、夸张、象征、典故等方式,使得粤菜菜名名称美妙动听,形象逼真,而人们在品尝这些菜肴的同时也浮想联翩,回味无穷。但是这些菜名的特殊性也给翻译带来难度。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菜肴的原料、制作工艺、文化背景等,一旦把握不当,望文生义翻译,就会造成误解,不仅影响外宾的食欲,更起不到文化宣传和交流的效果。

如“凤爪”就是不是什么凤的脚,如翻译为“Phoenix Feet”就会让外国食客不知所云,产生误解。根据广东的文化及中国文化,“凤爪”即为“鸡爪”,如翻译为“Steamed Chicken Feet with Sauce”就让外国食客既知道制作原料、烹饪工艺和配料,也能浮想联翩,激发食欲。又如广东小吃“生肉包”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为“Raw Meet Bun”就会让外国食客觉得奇怪,一般在国外只见过生牛排、生鱼片等可以食用,却未见过生猪肉可以食用。其实,根据广东特色和制作工艺,“生肉包”就是蒸猪肉包,因而翻译为“Steamed Pork Bun”更准确,更能反映出其特色。论文参考,翻译。

3. 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

粤菜菜肴主要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这种饮食观念导致了与国外的烹饪文化也不尽相同。论文参考,翻译。西方人不会食用他们认为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烹饪方法比较简单,而粤菜烹饪讲求整体和调和之美。广东的饮食除了饮食的目的,还要带来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而在烹饪原料上国外人不会食用动物内脏,但是这些经过煎、炒、炸等方法称为广东人餐桌上美味佳肴。“川贝雪梨猪肺汤”,“桑杏炖猪肺”应分别译为“Pig Lung Soup with Tendrilleaf FritillaryBulb and Pear”和“Stewed Pig’s Lungwith Mulberry Leaf and Apricot”让国外食客了解制作原料、工艺和辅料等。

三、粤菜菜单英译的原则与方法

1. 功能目的理论在粤菜菜单英译中的应用

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强调,翻译的方法和翻译的策略必须由译文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根据该理论,决定任何翻译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该理论认为,源语文本(source text)和目的语文本(targettext)是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具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功能目的理论既重视译文功能,又照顾原作者和读者的利益,强调功能与忠实原则。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把译文功能与处于特定语境的原语文本同时加以细致的分析和考虑,尽可能保持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特色上的一致性。

粤菜菜单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语篇,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来看,粤菜菜单属于“信息+呼唤”类型的文本,其预期译文功能是让外国人对该信息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有所了解。信息功能是最基本的传递菜肴制作原料、烹饪工艺、配料、造型等信息过程。因此,菜单翻译的核心内容是以目的为指导的“直入主题”,直接介绍、交代具体的制作原料、烹饪方法和配料等,再按照国外食客接受的习惯,让菜名起到开胃的目的,进而根据烹饪工艺、历史典故、文化背景进行传递,达到饮食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目的。论文参考,翻译。

2. 粤菜菜单的翻译方法

粤菜菜单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充分体现出汉语的语言特点,在句法、词法和修辞等方面也运用独特的表达方法,并通过这些表达方法,反映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粤菜菜系较多,融地方特色、传统特色和历史典故于其中。因此中文菜单不仅要考虑语言因素,还要兼顾文化信息的转换。论文参考,翻译。

根据功能目的理论的原则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粤菜菜单的英译方法大体可以规划为以下几种:

1)音译法

语言是系统符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接受外来词。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国际社会,任何语言都在发生变化,不断吸收外来词汇。因而音译法被应用于粤菜菜单翻译这种语言特征、文化特色较强的领域,并能取得其他翻译方法达不到的效果。在粤菜中,有一部分菜名是用地名、人名、象声词或地方语来命名的,因而在翻译中为了保持原有饮食文化的特色和风味,可采用音译法,让国外食客接受汉语拼音名称,了解中国特有的原汁原味饮食文化,从而达到功能目的论的目的,实现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论文参考,翻译。

如粤菜中的“大同凤爪”就是按照音译方法翻译成“Datong Chicken Legs”,“玉环瑶柱脯”译为“Yuhuan Scallop Breast”,“麒麟蒸桂鱼”译为“Kirin Steamed Mandarin Fish”。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东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得到了外国人的认同和接受。

2)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反英语语言表达和英语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的指称意义,使得内容和形式相符。这种翻译方法不但符合了功能目的论,且实现了语义和语形等值,因而这种方法在菜单翻译中较为普遍,一般用来翻译清楚直白的粤菜菜名。例如:“卤水鹅”(Marinated Goose),“烤乳猪”(Roast Suckling Pig),“蒜香肉排”(Deep-friedSpare Ribs with Garlic)等。直译菜名实际就是还原菜肴的内容,忠实再现了菜肴的特色,确保了原汁原味,最易国外食客的理解和接受,使人一看便知菜肴的构成和特色。

3)意译法

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语言表达形式成为翻译障碍时一般采用意译法。在粤菜菜单翻译中,意译法就是将抽象及带有联想性的菜名用具体而清晰的形式表达出来。此外,因为许多粤菜菜名具有一定的典故和文化背景,因而在翻译中可首先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形象,让食者未尝其菜,先听其名,便已食欲大开。因此,在翻译若照字面意思直译,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国外食客会不理解。例如:“手抓琵琶骨”(Braised Spare Ribs),“酿鸳鸯膏蟹”(Steamed Two Crabs Stuffed with Mash)等。这类翻译舍去了粤菜菜名中的比喻形象,只译出原义,并用简单明了的英语译出,将菜肴的制作原料和烹饪工艺介绍给食客,起到对饮食文化的交流。

4)借译法

借译法,顾名思义就是借用国外人所熟悉并了解的欧洲菜名来部分翻译粤菜菜名。论文参考,翻译。和音译法的“输出”相反,借译法是一种“输入”,这也是达到功能目的论的一种最佳途径。中外语言在表达形式上的不同之处和饮食文化中的不同之处,使得饮食文化间的交流产生可能。而这种饮食文化的交流反映在翻译上就是粤菜菜名的英译需要借助国外饮食文化的表达。只有这样,菜单的翻译才更具有特色,更为地道,更易为国外人理解和接受。

例如:“蜜汁叉烧”(Honey-Stewed Barbecue Pork),“爽脆海蛰”(Shredded Jelly Fish)等。这种译文通俗地道,容易为外国食客接受。

粤菜菜名英译方法灵活多变,有时同一道菜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翻译。具体方法的采用要求译者根据语境进行判断和选择,遵守功能目的论的原则,实现菜单传递信息、吸引食客、弘扬广东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四、结束语

随着大型国际活动在广东的相继举办,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接触和了解广东及广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菜的推广也面临着巨大的商机和挑战,并肩负着弘扬广东饮食文化及中国饮食文化的重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粤菜菜名寓意深刻、蕴含典故、融合历史,因此菜单的翻译既要追求美感,考虑读者的接受和认知程度,也要在准确的基础上体现菜肴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国的饮食文化特色。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改革;线上教学;翻转课堂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使未来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用“互联网+”来改造高等烹饪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可以使新生一入学就激发创新思维,为我国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培养优秀人才。本研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例,对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并提高学习效率。

一、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内容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应在专业课前开设,可以减少专I课有关历史方面的知识,增加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方面的内容,对学好专业课有重要的作用。

1.适用性。中国饮食文化是学好本专业的导论课,它不仅能正确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特点、稳定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对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餐饮器具演变、民族食俗和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开放性。其教学内容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多门课程和餐饮、旅游等多个行业,内容和观点集百家之长,学习资源丰富。

3.实际性。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内容涉及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数饮食文化内容、现象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解释与饮食相关的问题。

4.传承性。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其内容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目前,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以讲授为主,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知识点,多数情况下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无法将专业学习与实际生产相联系,也很难解释相关文化现象。

2.多媒体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教学中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虽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让学生快速浏览,其间并没有思考、分析过程,有时由于文字较多,学生还没来得及阅读完毕,已经翻页,这就使得多媒体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3.学生学业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目前,中国饮食文化课学生学业评价仍以考试、测验为主要手段,以掌握知识多少为目标,用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完全把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生学业成就混为一谈,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与现代烹饪技术、管理、教育人才需求的理念相悖。

4.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使教学内容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课堂教学中,无法讲解书本上的全部知识,更没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及应用。

三、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

1.将“互联网+”理念引入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将“互联网+”理念引入教学中,可有效打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为师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途径和交流平台,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理念,提升教学效果。

2.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传统的教学模式时间、空间有限,而将互联网应用于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中,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功能,注重在线授课及在线交流,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遇到问题时,及时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同学之间也可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及应用能力。有时在课前学习中就可以解决许多个性问题,课堂上只要把共性问题解决,就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既节省教学时间,也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同时,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通过签到、提问等功能可实现对教学参与者的监督。

3.创新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中,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将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引入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和记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培养的烹饪人才更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4.构建新型教学评价方式。“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充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评价的多元性,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诊断性评价,随时监控其学习过程,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熟练讲解和运用所学内容。考核标准应该多元化,比如,线上学习可以利用出勤时间、学时长、回答问题准确度等进行评价;线下学习可以利用小组评比、课堂汇报、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度等标准进行评价,实现对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特点的诠释。这样可以一改传统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四、结语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程特点鲜明,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使其教学效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开展,按照学生的掌握情况安排在线学习进度和线下讨论内容,着重解决共性问题,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和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都有所提升,是一种可以在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其他课程教学中进行推广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邰志艳.“互联网+”背景下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7-30.

[2]范敏,方小教.“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34):117-120.

[3]徐飞.“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专业建设路径探析[J].亚太教育,2016(8):151-155.

[4]李桂杰.慕课背景下高校英语课程改革探究[J].课程改革,2015(3):28-30.

[5]时武略.“互联网+”背景下的网页制作课程改革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6(2):91-92.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9

一、饮食文化消失的原因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世代承传的民间文化逐渐消失、甚至部分传承中断的原因为以下几点: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不同来经济理念,更是文化思潮上的碰撞与融合。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放”,其中也指对外来文化积极接纳的态度和对不同文化吸引、吸收的能力,而“开放性”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接纳来自欧洲的芝士,学会品尝大洋彼岸的红酒。也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让可乐、汽水、炸薯条、炸薯片、炸鸡、汉堡包这些东西日益成为饮食市场的重要角色。

(二)自身的忽视

中国近代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所以一些人就把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归结在传统的文化上。所以在他们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接受新教育的背景下,现在年轻的一代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断层。

(三)保护的偏差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视野广、层次深、角度多的文化,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政府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很多偏差。

首先,重申报、轻保护是现在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由于我们所保护的是民间的饮食文化而非官方文化,政府的保护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完全脱节的教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屡见不鲜。

其次,宣传力度不够也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并且它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很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所以,对它宣传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就现在已经公布的几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言,饮食文化涉及的地方微乎其微,仅仅在民俗方面略微提到。然而,韩国人却把端午节作为自己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且更加注重这个节日背后的文化蕴含,在韩国,在端午这一天要吃传统打糕,喝益仁汁等等,端午节已经成为韩国传统节日的代表,这无疑是给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饮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饮食文化氛围的形成

从2008年开始,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在这样的规定下,大家就能有时间在节日当天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吃月饼,这也是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所以,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一种文化氛围,面对强大的西式快餐,我们需要在中国饮食与世界各国饮食碰撞中,找到一个坚固的支点,用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特质来充当这个支点。往往一个有名的餐饮企业背后都有文化的支撑,一个让人记住的餐点往往都是被它的故事所吸引,所以,我们必须从浮躁中走出来,沉淀自身的饮食文化,创造发扬具有鲜明中华美食特色的餐饮企业。

(二)传播饮食文化的记忆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就能唤起那么多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记忆,在国内,是促进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展现与传播,在国外,是对中国的软实力的宣传,所以,要重视饮食文化的传播。

一方面,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宣传。在日本,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被授予“人间国宝”的称号。在人民心中,人们更看重“人间国宝”这样的金字招牌。所以,加大对传承人的宣传,不仅能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而且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传承人来继承、学习饮食文化。

另一方面,加强影视、报刊的宣传。《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饮食文化素材的投入,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用各种媒体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传承方式的改进

在对如何保护饮食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关注的是政府的职责、媒体的作用、学界的责任等等,却忽视了传承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流变性,属于纯粹的手工技艺的传承,一般来说,分为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以及帮工传承等。这几种方式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存在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这样的传承方式已经出现了问题。现在的师徒传承己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师傅不愿教,而是徒弟不想学了。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学习老一代的手艺,也不愿意继承家族的饮食事业,而转向更好的行业和地方去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承人的延续将岌岌可危,培养传承人的方式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变。

1.教育传承

教育传承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种重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办职业技术学校,甚至一些专业的厨师培训学校。这些经过国家认证的学校是专业的、系统的,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饮食的学习中,并且更容易培养出合格的、优质的传承人。

2.个人办班

个人办班的兴起,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老传承人后继无人的情况,总所周知,一个好的厨师,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所以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想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办班。现在,一些社会团体、资深厨师开始自己办班,虽然他的要求不高,学习并不深入,但它机制灵活,学员较广,方法不一,也对饮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补充。

3.经典菜式的传承

中国地域广大,由于原材料和地狱的差别,形成了风格不同的饮食文化区,并且中国的56个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传统文化、发展水平等差异的存在,所以又形成了各自的民族饮食文化。在这么一个复杂的饮食文化体系中,对经典菜式的传承就显的尤为重要了。所以传承人在收徒办班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经典菜式的记录和保护,应该把每道菜式的选材、用料、操作标准等如实记录,进行保护式的抢救,使其能够完整的传承下去。

传统饮食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饮食文化,特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讲究美食的国家,中国的餐饮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餐饮文化旅游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情结

1、饮食文化情结的定义

旅游饮食情结就是基于人们对异地饮食文化的认识及好奇,而产生的趋向他乡,品尝异地美味佳肴和欣赏异地饮食文化并借此满足或实现自己心境平衡的持续性愿望和情绪。

2、旅游者饮食文化情结的具体表现

(一)、品尝异地风味饮食的欲望

中国人对待旅游饮食,不把它仅仅看作是果腹的手段,而重在品尝和欣赏,而且很多旅游者同时也是美食家,品尝异国他乡的美食是旅游中的一大享受。由于地理环境,物产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加上民族传统烹饪技艺的不同,产生了饮食上的地区差异性。正是这些饮食上的地区差异性,才产生了饮食方面的旅游吸引力。

(二)、了解异地特色烹饪技艺的欲望

旅游者在品尝和欣赏了美味佳肴的同时,为了增长自己的烹饪技艺,更好的介绍目的地的美味佳肴,他们常常对菜肴的制作流程很感兴趣,经常向服务员和烹调师询问一些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得到满意的答复后,他们会感到特别愉悦。

(三)、感受异地奇特的就餐环境、进食方式的欲望

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吃什么,如何吃,和在哪里吃等多个方面。对于旅游者,这也是旅游饮食情结之所在。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高档次的审美活动,好奇心是人们求知的理解的基本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会驱使人们去探索周围的一切,并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

(四)、探求异地佳肴背景文化的欲望

旅游者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如果能了解到渗透与于饮食中的人文历史典故,不但他高了旅游品位,而且让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心理满足。

三、中华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往往被摆在首要位置。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在当下旅游活动中不仅能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与弘扬的良好平台。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结合,一方面使得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饮食文化亦能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者有机融合,将发挥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的优势效应,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当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多数还停留在以味觉体验为主的外在形式,很少能够全面反映饮食文化的全面特征和内在底蕴。中华饮食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具有取材丰富、烹饪技法发达的直观特点,更重要的是艺术、哲学、医药、宗教等传统文化在饮食文化领域均有所体现。在食物形象、饮食环境、器具、风俗等方面,中华饮食均呈现出了丰富的美学特征,而这一系列审美元素正是旅游活动尤其是旅游审美活动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各类审美元素,使饮食文化和旅游经济得到真正的互动发展。

四、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中国目前饮食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十分理想,这是由于饮食文化对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来说显得过于单薄,很少有人专门为某一种饮食而不远千里地花上大把的钞票。另外,人们普遍认为,饮食的功能是饱肚之用,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开发,只能是对一些专门的人开放。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认识到旅游本身便带有一定的贵族性质,是人的高层次需求,所以说这其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目前,中国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各地风味美食为吸引物的佳肴品尝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餐饮业随经济飞跃而蓬勃发展,烹饪技术随科技腾飞而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传统菜、创新菜,创制出不同风格、新意迭出的宴席。同时,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尽情地享受各地的佳肴美食,满足求新、猎奇的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需求。为适应人们新的消费需求,中国各地的传统风味菜肴纷纷上市,除北京的仿膳菜外,西安、杭州、开封、济南、扬州等地还挖掘研制了仿唐菜、仿宋菜、孔府菜和红楼菜等。这些特色菜肴引起了海内外旅游者极大的兴趣,纷纷前来品尝和旅游。

2、以养生、医疗、保健为吸引物的药膳保健游

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向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合一”,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汉族的天麻炖子鸡、当归药膳鸡,壮族的三七炖鸡,纳西族的虫草鸭、贝母鸡等都是“药膳合一”的代表,利于强身健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曾几何时,人们为“吃不上”、“吃不饱”而发愁,今日却为营养过剩,不能吃而担忧。如今的食客注重的是“三养哲学”――营养、保养、修养,尤其是老年旅游者更注重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他们已不再把追求食品的美味放在第一位,而是希望通过旅游强身健体,希望品尝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的药膳食品。因此,老年人是开发药膳保健游这类旅游产品的最具潜力的市场。目前已开发出一些较浅层次的药膳保健旅游产品,如南京双宝楼宾馆推出的“时珍苑”药膳品尝游,药膳种类多达300多种,菜、粥、点、饮无一不由南京中医学院养生康复系的专家学者精心搭配,再通过名厨的精心烹调,形成了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药膳系列,满足了人们在心理上更高层次的需求,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广泛欢迎[1]。

3、以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弘扬饮食文化为吸引物的饮食文化旅游

近年来,西式快餐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中餐企业发展更加举步维艰。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双休日的实行和假日的延长,居民外出旅游就餐的机会增多,消费增加,大众化成为目前中国旅游餐饮市场的主流。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们不仅要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而且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中国地方名菜小吃往往伴有传奇的故事传说,旅游部门如能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使游客乐在其中,这样既弘扬了民族饮食文化,又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了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事实上,饮食文化旅游,关键不在于饮食和旅游,而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开发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弘扬文化。中华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曲折地反映出各民族的物产、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水平等状况。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五、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尽管目前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很理想,但长远看,中国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充分利用旅游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开展旅游活动,无疑会拉开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线。

1、注重产品文化内涵

文化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大追求,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灵魂,目前,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基本上以品尝佳肴为主,开发者往往忽视对中国几千年深厚的饮食文化传统的发扬,旅游者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菜肴表面的色、香、味、形。因此,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重文化内涵,要特别注意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色,在“文化”上做文章。

2、突出当地特色

为迎合复杂多变的口味需要,各地纷纷引进外地菜肴,仿制其他地区的口味,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经济收入。由于家家仿照,就难以把握原汁原味,从而使各大菜系纷纷串味,失去了原来的风味特色,失去了中国饮食文化独特的魅力。因此,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立足于当地,保持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

3、注重产品的创新

发展经济学认为,一项旅游产品从其开发,投入生产,进入市场,直至完全退出竞争市场都要经过一个生命周期。饮食文化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也避免不了这一原则性问题,为了使某一黄金旅游产品长期存在,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到产品的市场定位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加以改革,使产品不断适应时常激烈的竞争需要,在消费者心目中保持常新的理念。

4、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注重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产品开发最重要的原则。对于食品而言,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实际上,食品原料的采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良好与否,保护好环境,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原料提供给食品生产。

六、结束语

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促进了旅游,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进行了传扬。两者的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旅游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