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07:40:28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

前言

东方的文化中,非常强调“风土”的要素,主要指的是人居住的自然环境,涉及到人生活所身处的“气候、地形、地质、景观”等大环境,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所以本土的饮食文化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着巨大的管理学。所以日本的饮食文化也深刻地反映了日本所处的自然、气候环境以及社会历史变迁的积淀。日本人的饮食以大米、蔬菜、鱼为主,所以日本往往也被称为“米食民”“鱼食民”。鱼和米的结合就成了广为流传的“寿司”,如今已经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符号,受到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欢迎,而这与日本所处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是分不开的,所以本文对于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探讨就是基于日本所处的自然、气候环境以及社会条件这个大背景下,脱离这一前提的讨论往往缺乏实用价值,这是本文论述极力避免的。

一、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

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非常强调材料的新鲜程度以及摆放的艺术性,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味觉与视觉并重,创造了“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的日本饮食风格,其中典型代表有寿司、刺身、日式火锅。下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寿司

寿司作为当今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主要的食材是醋调味过的冷饭,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在味觉和视觉上都实现了完美的统一。日本寿司种类非常繁多,总体上可以分为江户派和关西派,在不使用任何餐具情况下的“握寿司”往往更受大众欢迎,特别是米的颗粒圆润,保证了米粒的醇香。如今世界范围内,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各类寿司店,为日本饮食文化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刺身

刺身是最具特色的日本美食之一,其食材主要是乌贼、虾、章鱼、海胆、蟹、贝类等肉类,通过特殊的刀工切成片、条、块等形状,具有“清淡不腻”的特点。

这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中注重鲜美口感的一面,同时通过一些带有刺激性的调味料来自全世界范围内的食客,因此也成为日本旅游的一大卖点,因为独特的饮食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

(三)日式火锅

日式火锅作为日本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久旧的历史。其精华不仅在于其纯美的高汤调味、使用药味佐料,同时还有丰富的类型。比如寿喜烧火锅、海鲜火锅、山产火锅等。日本开始普及火锅是在上世纪后半叶,大多数日本人民吃火锅往往将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鲜、蔬菜等一起放在锅里煮,对食材和汤要求较高,这也反映了日本文化对于饮食的专注和严谨。

综上所述,日本的饮食文化虽然在丰富程度上并不及我国,但是在特色上却能在东亚圈内做到独树一帜,其饮食文化对于西方有巨大的吸引力,借此大大促进了境外旅游的开发,下面会重点探讨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二、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特色的饮食文化可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日本旅游的要素中,“饮食”名列其中,作为日本旅游六大基本要素之一,对于日本旅游的对外推广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餐饮作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日本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可以看出日本把饮食文化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旅游国家化推广的基础。

(二)日本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刺激饮食文化的知名度

日本旅游业的壮大,反过来也促进了饮食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应对不同层次旅游群体的需求,不断提高了餐饮的标准,在国际旅游业日本的餐饮品质得到了高度的好评,也反过来推动了日本饮食文化的不断创新,日本的饮食文化也不断得到了丰富。

(三)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并驾齐驱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饮食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旅游中不只是欣赏自然的风光,还要感受地域的人文气息,而餐饮是游客感受当地人文文化的重要途径,日本也抓住了机遇,最大限度地开发餐饮行业,在饮食文化中不断创新,与旅游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结语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2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并且为一个民族的饮食特征打上深深的烙印。日本独特的海洋文明孕育出历史悠久的、发达的鱼文化。渔业自古以来作为日本民族的生存方法,据记载从绳文时代开始就有食用鱼贝类被发现。此外,日本人自称为是“彻底的食鱼民族”,其对鱼类的依赖可见一斑;作为岛国、四季分明的日本,其饮食的显著特征之一则为敏锐的季节感。日本人对四季的更迭有种特殊的情愫,如在文学上一首好的和歌是必定会有季语的存在的,一草一花都能表达整首诗歌的季节,给人一种美感。而本论将在鱼文化中来分析研究这一种季节感。

一、先行研究

有关日本鱼文化的研究,在文化方面,刘红岩在《日本人的食鱼文化》中向我们介绍了鱼文化的形成原因、背景、及发展过程;语言学方面陈百海在《鱼与日语》中就各种鱼类的名称以及与鱼有关的谚语向我们展示了鱼文化的广泛存在;此外,有关日本饮食特征的研究,李亚楠在《论日本文化的精致性――以和服和日本料理为中心》中详细为我们阐述了日本饮食的季节性。但其毕竟是以整个日本料理为中心,难免有些宽泛和抽象。因此,本论将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鱼文化这一具体视角出发来看日本饮食的季节感。

二、本论

在日本,所到之处都能找到鱼文化的气息。在饮食方面,有广为人知的刺身,它被看成是招待贵宾及隆重节日必不可少的美味。此外还有以鱼为原材料制成的各种腌菜,如咸明太子鱼、酱油腌鱼仔等;在节日方面,每年五月五日的男孩节,有男孩的家里必定会挂鲤鱼旗来祝愿孩子健康、像鲤鱼跃龙门那样能做出一番大事。此外,还有正月里象征吉祥的鲷?たい?,因其发音与日语的?めでたい?(可喜可贺)在正月的餐桌上广受欢迎。那么,对此等触手可及的鱼文化是如何体现出日本饮食的季节感这一论点,本论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一)鱼文化中“旬”的存在

在四面被海洋包围的日本,人们在季节上有依据季节不同来食用不同~类的习惯。例如,日本人习惯在春天吃鲷鱼、在夏天吃鲣鱼、在秋天吃秋刀鱼而在冬天吃河豚和鳕鱼。关于食鱼期,日本人会将其分成三个部分,这便是所谓的“旬”。具体来说,第一部分为鱼类刚上市的?走り?阶段,也被成为“初物”阶段。从字面意思便可看出它代表着迎来食物的新时期。第二部分为昌盛期的?盛り?阶段。在这一时期鱼类大量上市,鱼肉也富含营养价值。此外,由于该阶段鱼类数量大种类全价格也很适中,因此该阶段可谓是食鱼的黄金时期。第三阶段则是食鱼尾期的?名残?阶段。虽说此时期的鱼市几乎进入萧条,但根植于日本民族的季节感会令日本人觉得欣赏即将逝去的季节、品尝与之相对的食物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鱼文化中的食鱼月份表

日本人对食鱼文化的季节感甚至到了按月份来选择所食鱼种的地步。一月,是吃金目的时节。作为日本料理中的高级鱼类,金目的鱼旬在冬季的十二月份至二月份,因此,也就有了在其昌盛期的一月吃金目的习惯;二月,是吃公鱼的季节,日本公鱼有补血补气的功效;三月则是吃崖莸募窘冢肥美的崖菔偎疚该月份的佳肴;四月,则是吃飞鱼的季节;五月吃鲣鱼;在前文提及夏天吃鲣鱼、因此,五月的鲣鱼又称初鲣。六月吃鲇鱼;七月吃泥鳅;八月吃穴子鱼;九月吃鲨鱼;十月吃梭子鱼;十一月吃鲤鱼;十二月吃河豚。据记载日本人从平安时代开始便食用河豚,虽然河豚十分美味但其体内也存在剧毒,因此每年因吃河豚身亡的人也大量存在,然而这似乎并不影响日本人对河豚的钟爱。

(三)鱼寿司的装饰食材、器具

寿司,在古代日本是一种食物的储存手段。渔民将鱼类腌制好以便今后将其包裹在米饭中来食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寿司的贮藏功能逐渐消失,但对寿司则有更高的要求。其中,不乏对其新鲜度的严格要求。此外,不得不提的还有对其装饰食材的要求。此处的装饰食材并不能给寿司的味道加分,但其却代表了日本人敏锐的季节感,是寿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同的装饰食材代表了不同的季节,如枫叶自然是代表着火红的秋天,而松叶自然代表着凛冽的冬天。除了食材本身,也不得不提及装盘的器皿,根植于日本人心中的季节感令它们在挑选食物器皿时也要体现四季的变化。春天代表着温暖,自然要使用色彩明亮的器具,与之对应器皿的图案也应当以乍放的山樱花为佳;夏天代表着热情,自然要使用色彩清凉的器具,与之对应器皿的图案也应该为绵绵的梅雨为好。而秋天给人一种萧瑟之感,因此以使用色彩淡朴的刻有红叶的器具为佳;冬天则给人一种冷冷的寒意,因此以使用暖色调的画有初雪的器具为好。

三、总结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3

关键词 生活习俗 日本 文化 兼容性

中图分类号:G1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75

On Compatibility of Japanese Culture through Living Customs

WANG Xiaoqi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hua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Abstract Japan is one of the major economic powers in Asia, during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not only made another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world economy, while also showing a thriving cultural situ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Japanese culture, we can find that Japan is a good learning n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to develop a national culture, their effectiv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astern culture, and through its own compatibility, making the Japanese culture after each draw the essence, still retain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world culture. Compatibility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Japanese culture, its rooted in real life, there are compatibility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in Japan.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studies on Japanese customs, hope compatibility of Japanese culture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efforts through customs, and then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culture.

Key words living customs; Japan; culture; compatibility

0 前言

日本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日本民族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国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整体上看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方面相似之处比比皆是,这与历史上日中两国之间频繁的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向中国学习外,日本在近展的过程中更是将目光着眼于全世界,将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也积极引入日本文化之中,使得日本文化在层次性以及兼容性上都有所体现。

1 语言习俗

语言是民族文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展现方式,日本人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的形式十分丰富,不仅带有日本本土语言特色同时还夹杂着一些外来语以及流行语,这使得日本语言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了多元化的特征,可以将更多的文化内容兼容其中,让日语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1.1 谦恭的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一个复合性的行为,人们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语言抒发出来,同时还要根据语言的内容加入一些肢体上的动作,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对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深化。例如,在日本要想向对方表达诚挚的问候或者深刻的歉意,一般都会在说话的过程中辅以鞠躬的动作,加深情感的表达。这种鞠躬的行为其本身带有着一种对长辈对朋友的尊重,同时也是日本文化中谦恭、礼让思想的体现。除了鞠躬以外,点头或者附和也是日本人进行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动作,这种赞同性的动作在谈话中被应用,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聆听者的专注与尊敬,同时也可以给对方以鼓励,让对方更加顺畅地将语言表达清楚。这种谦恭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日本语言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其不仅可以照顾人的心理感受,同时还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变得轻松自在。

1.2 柔和的语言表达

语言与感情相关联,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含义通过不同的语气或是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在请人帮忙时祈使句和请求句给人的感觉就有很大的不同,通过疑问的方式将请求表达出来更加容易达到目的。日本人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深谙语言表达的技巧,一般在进行对话交流时,极少使用过于尖锐直白的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日本人都会通过柔和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在阐述自己意见的过程中,日本人经常会在结束的时候询问对方的看法,使用“您觉得如何”“还可以吗”等谦虚柔和的词汇与对方进行沟通。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化解语言上的锐气,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容易被人所接受,并且通过柔和的语言也可以给自己的意思表达获取一些转圜的余地。这对于帮助日本人民适应国际化的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在与其他国家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避免因文化的不同而造成交流的冲突,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的兼容性。

1.3 敬语的应用

大多数的人在与日本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都会对日本人的礼仪以及礼貌用语印象深刻。由于日本文化中对于礼仪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日本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敬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例如,在与长者或者前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年轻人要用“您”当作代称,同时对自己还要谦称后辈、晚辈等。除此之外,贵公司、鄙人等也是日本人交流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敬语。这些敬语的应用使得日本人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对对方的敬重之情,让对方体会到了语言表达者的友好,可以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谈话过程中的生疏感。

通过上述表达我们可以知道,日本语言的表达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其中不仅包含了本土语言的精髓并且还融合了一些西方与东方的文化内容。但是从这种融合的方式上来看,日本语言的融合不是单纯的堆积或是组合,其是一种吸收后的重新包装,使得东方以及西方的文化在日本语言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形成了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着谦恭、柔和、礼让的表达特点。

2 饮食习俗

饮食是认识一个国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日本的饮食颇具特色,并且在日本政府的有意扶持与发展之下,日式料理俨然已经成为了日本重要的标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民众的追捧。不少游客更是希望通过品尝正宗的日式饮食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但是通过对日本饮食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日本的饮食虽然极具特色但是其与传统的日式饮食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受到了文化兼容的影响,使得日式饮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传统饮食习俗进行了发展,同时还融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以及异域的文化,使得日式饮食习俗更加具有时代性,更符合现代日本的发展要求。

2.1 食品种类的兼容

不同的国家由于农业发展、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其饮食的种类以及食品的样式都会有所不同。以我国为例米饭、馒头是最常见的主食,而西方国家则将面包作为主食。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在饮食种类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偏重,其中最常见的有寿司、乌冬面、海产品等。这些食品是日本比较传统的饮食种类,虽然极受日本人民的喜爱,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外来的食物也逐渐被端上了日本民众的餐桌,使得日本的饮食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其从古代就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日本的餐桌上中国食物极为常见,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饺子、馄饨等。随着西方文化在亚洲的盛行,西式餐点也逐渐被日本民众所接受,并且在西式餐点和日式餐点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巧妙地将西餐与日料结合在一起。现在日本的餐饮业已经成为了日本重要的经济发展产业之一,传统与现代的多元化交融,使得日本饮食更加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2.2 饮食习惯的兼容

日本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于酒和茶有着深厚的民族情结。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日本人都会在用餐时间或者休息时间进行饮酒或者品茶。并在饮酒与品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进行放松,有着一定的减压作用。酒是餐桌文化的衍生品,并且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酒文化。就我国而言桑落酒、杜康酒、屠苏酒都是历史较为出名的佳酿,并且时至今日仍被后世所称赞。而日本备受推崇的酒则首推日式清酒。日式清酒与日本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的各种祭祀以及节庆中清酒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例如,日本男女在进行成人礼的过程中,就将饮清酒当作礼成的标志,并以此预示今后将作为一个成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虽然当今日本现代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这种传统的仪式仍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日本的文化,同时也体现了清酒在日本饮食中的地位。在日本茶与酒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茶要较酒更加具有文化韵味。中国具有着悠久的茶文化,经历史研究证明,日本的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并经日本人民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使得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文化出现了同根但不同形的局面。日本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了发展,其使得饮茶成为了一种艺术,兼具了美感与思辨。日本人在饮茶的过程中注重内心的安静以及品茶的过程,通过品茶达到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目的。这是一种饮食上的禅意,使得日本的茶文化又添加了一层神秘的精神力,成为了日本文化的突出代表。

3 服饰习俗

3.1 传统服饰的兼容

在古代不同的国家以及民族在服装上具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不断加深,全球一体化使得各国之间在服饰上的差异性开始不断缩小,但是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保留,并保持本国文化的延续性,各国仍对本土的服饰给予了一定的保护,希望其在今后的岁月中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承。日本在民族服饰的传承上相对比较优秀,其不仅将和服保存了下来,并在大型的庆典或者祭祀活动中将和服设定为正式服装。日式和服的制作以及穿着都比较繁琐,并带有着中国汉服的一些风格在其中,尤其是女性的和服,在制作以及穿着上都十分讲究,并且针对出席活动的不同,和服的款式以及图案等都会有所差异。其中和服的图案决定了和服的穿着效果,因此在进行和服制作的过程中,图案的选择十分重要,最常见的和服图案主要以自然景物为主,包括水文、花鸟等,随着文化的不断交融一些中国风的图案也逐渐在和服中有所体现。

3.2 现代服饰的兼容

虽然和服在日本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受到了日本政府的保护,但是并不影响日本民众追赶服饰上的潮流。随着日本服装产业的不断发展,日系服装在时尚界也占领了一席之地,受到了全球各国时尚达人的争相追捧。目前在亚洲范围内日本以及韩国是服饰潮流的风向标,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经常会模仿日韩偶像的穿着,并搜集一些日韩街拍当作学习的范本。因此在日本街头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日本青年人在穿着上十分前卫,尤其是受到欧美服饰搭配的影响,日本少年更加倾向于混搭风格。例如,丝袜搭配面包鞋、夹克搭配太阳裙等。这种服饰的搭配以及穿衣的风格,(下转第177页)(上接第152页)使得日本的街头洋溢着时尚的气息。与青少年不同,日本的成年人尤其是男人由于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日本男人的性格比较严谨,在衣着上相对保守,但是仍能显示出日本文化中的兼容性。例如,在上班期间大多数的日本男人会以西装作为正装进行穿着,虽然西装的款式基本上大同小异,但是由于颜色搭配以及领带选择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使得日本的上班族也具有着一定的时尚性。并且在上班之外的时间里,大多数的上班族都会放弃西装而选择更加休闲的服饰进行穿着,使自己从心理到身体都得到完全的放松。

4 建筑习俗

衣食住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人类最基础的生活需要。因此在对日本生活习俗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日本的饮食、服饰、语言等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对日本的建筑习俗进行关注与了解。在对日本建筑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日本的建筑分为现代建筑以及传统建筑两种,这两种建筑在风格上以及形制上都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却都具有着兼容性的特点。

4.1 传统建筑的兼容

传统的日本建筑以日式庭院为首要代表。庭院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出现,并且拥有着不同的形式,其中中国北方的四合院最为出名,但日式庭院却与中国的传统庭院有着极大的不同。其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以小巧精致为主要的建筑特点,大多数的日式庭院内还会栽种一些植物或者布置一些盆景,以达到装饰美化的作用。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日式庭院在建设的过程中开始有所改变,将一些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兼容其中。例如,现代日式庭院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会保留原有日式庭院的精致小巧,并力求达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但是在进行内部设计的过程中,却开始将一些现代化的部件设计其中,使得主人在居住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舒适便捷。

4.2 现代建筑的兼容

日本国土面积相对狭小,因此随着日本发展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开始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日式庭院。在进行现代公寓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设计师都会以现代、时尚、方便、实用为主要的设计原则。但是为了迎合日本民众的居住习惯,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也会加入一些传统的元素在其中,使得现代的日式建筑更加具有兼容性。例如,在进行现代公寓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日本民众供奉神像的要求,设计人员会在公寓中设计出“壁龛”以方便居民进行日常的宗教行为。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沿袭了日本传统的居住习俗,将推拉门引入公寓之中,使得主人可以随意拓宽室内空间,将席地而卧的传统习惯保留下来。这种将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的建筑方式,形成了日本新时代的建筑习俗。

5 总结

综上所述,日本文化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带有着明显的兼容性,其不仅将本土文化进行发展与完善,同时还借助自身的吸收以及消化功能,对其它国家的文化以及习俗进行了兼容,使得日本的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日本的崛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佟晓东.从生活习俗看日本文化的兼容性[J].中外企业家,2014.3(14):34-35.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4

孔府饮食文化的形成

人类的饮食活动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意识之上的,但是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却并非仅仅基于生存的因素。孔府饮食文化则是由于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下形成的。确切地说,孔府饮食文化是借饮食活动的种种形式,来反映中华民族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的思想意识。

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完整系统的饮食理论体系。孔子两千多年前的饮食言论,是后世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根本所在。孔子有关饮食的言论主要被记录在《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觚不觚,觚哉……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段完整地关于饮食要求的论述,它从食料的选择、食品的加工、烹饪的火候、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进食过程中的食量、酒量、礼仪规矩等,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规定。

孔子的后代,在历时两千多年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先祖的饮食训导奉为圭果,无论迎迓“圣驾”举行的华筵,还是节日宴欢、日常膳食,无不以此为标准。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起,一直被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奉为最高的思想准则。为此,他本人也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尊崇和加封,直至被抬到了“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最高境地。“圣人”后代便自然承袭其祖宗荫德,享受到封建社会的最高礼遇。尤其自唐宋以来,随着全国尊儒尊孔之风的盛行,统治者在孔子的古宅曲阜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孔庙和孔府,许多帝王、公侯亲自到曲阜朝圣、祭祀。其规模日益扩大,次数亦愈加频繁。在祭礼活动中既要准备充足讲究的食物供品,同时还要为前来祭孔的帝王、官员及“衍圣公”家人准备丰盛美味的食品。这是促进孔府饮食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官府或家庭都不能与之相匹。

有着“同天并老”之称的孔府,自明清以来,自称“钟鸣鼎食”之家,平时过着美酒佳肴的生活。这种奢侈的生活基础,是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自明朝以来,仅由皇帝钦赐的祭田、学田、私田,多达一百余万亩,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五省的37个县市,这些田地是可以世代继承的,这在中国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孔府每年通过高额的地租、村集贸易税、高利贷以及其它种种额外的盘剥得来的钱财,使孔府每年都有巨额的收入,充分保证了孔府的经济来源,这是孔府用以维持日常生活及一切饮食活动和各种挥霍消费的物质基础。

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承袭居住的地方。其浓厚的文化背景堪称天下第一。这里是名符其实的“道德文章”、“诗礼传家”的府第。在这种历史的氛围中,无论是宴饮的礼仪规格还是菜点的命名,或是从规格讲究的祭孔活动到“衍圣公”的日常饮食活动,无不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由此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独特的美学风格。孔府菜的命名就是最好的佐证。如“一卵孵双凤”、“诗礼银杏”、“怀抱鲤”、“带子上朝”等。其中许多菜点的形成和流传本身就颇具传奇色彩,因而带有浓厚的文化痕迹。

尽管孔府饮食文化的形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决定的因素却在于孔府历代厨师及其他食品制作工匠的传承和创新。孔府菜点、孔府家酒、孔府宴席等的制作均是由长期在府中服务的厨师和其他各类工匠辛勤劳动的结果。就拿孔府菜来说吧,它是经过千百年来数代厨师的辛勤劳动,在孔府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承古创新,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他们当中,有的世代在孔府中服役,父死子承,累代相因。事实上,孔府饮食文化虽然形成于素有“道德文章”之誉的“圣人”府第,但是其真正的创造者却是无数不见经传的庶民百姓,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孔府饮食文化。

孔府饮食文化的价值取向

孔府饮食文化在古代的社会中,毕竟是远离大众的贵族饮食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与宫廷饮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孔府饮食文化又是一种家庭色彩浓厚的饮食活动,因而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朴素的民间特点,这就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雅俗共赏的特色。

孔子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是“克己复礼”、实现“礼治”。即治国安民施之以礼;社会秩序用之以礼;祭天祀祖彰之以礼;即使日常生活、便宴小酌也加以规范。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孔子的有生之年没有实现,孔子的后裔也不可能实现。但“衍圣公”府是一个“诗礼传家”的门第,府中的一切活动几乎无不以礼的要求予以规范,饮食尤其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府饮食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饮,乃至一菜一点、一杯一盏,都充满了“礼”的内涵,至于宴饮中的等级制度、长幼之序、亲疏观念、尊卑意识等,在孔府宴席中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衍圣公”因享先祖的余荫而得以显赫百代。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有很多,唯独孔子享尽殊荣并福及后代,这显然与他治国的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孔子生前却因种种原因而不得志。正是基于此,孔子后裔对历代帝王所给予的恩宠无不感恩戴德,并借助各种形式加以表达感激之情。其中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借助饮食活动来歌功颂德、炫耀尊荣。例如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动,形式上是为了纪念“圣人”所为,实质上不过是借以炫耀孔子世家的尊荣与显赫,同时又竭尽心力表达孔氏家族对皇帝的忠诚。孔府菜中有些菜肴的命名,更是直言不讳地体现了这一点。诸如“带子上朝”、“一品寿桃”、“诗礼银杏”、“御带虾仁”等其歌功颂德、炫耀显贵之用心显而易见。

孔府虽然是古代社会中一个至高无上的贵族官郾,享受“钟鸣鼎食”的奢侈生活。但孔府毕竟还是一个家庭,因而在其饮食活动中又充满了许多生活的情趣,这就形成了孔府饮食文化多彩多姿、雅俗共赏的多向性特点。豪华高贵的筵席可以用来迎接“圣驾”的临幸,其山珍海味无所不具。但是在孔府主人的日常生活中,却并非全是珍品海鲜。粥饭面食、豆腐野蔬,乃至腌莱渣菜亦为“衍圣公”所食,毫无奢侈饕餮之态,充盈的是日常精雅之趣。因此,在孔府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可以觅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子的饮食思想中,提倡科学饮食,强调食养效果,重视饮食的时与节、量与度。在孔子看来,食是养怡人生、保健身体的根本所在。孔子的后代亦以此为要旨,从食品、菜肴的制作加工到食物的配合以及饮食的环节,都非常讲究。食品有荤有素、有软有硬、有干有稀、有酸有甜,五味俱全。至于四时的变化、饮食的搭配,在孔府都是有规律可循。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5

【关键词】饮食;三餐;五餐;健康

一、中西三餐五餐之别

每个人生活的地区环境不同,就会造成很多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但是无论差异多大,同一个国家里,每天吃饭的次数还是大致一样的。而中国和西班牙是两个不同民族的国家,其差异是必然的。

1.1中国的三餐

现代中国人对养生的知识多少有些直观上的了解,所以大多数人,每天都会做到一日三餐。但实际上在秦汉以前,由于农业极端落后,粮食非常有限,人们只吃两顿饭即使是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时就餐。第二顿称“飨”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1] (《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进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2]

在汉代以后,一日两餐就慢慢的演变成了三餐或四餐,三餐后来又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在汉代被称为寒具,指得是早晨洗漱之后所用的小食。到了唐代,寒具开始有了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直至当今的日常生活中,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时,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媵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着的感慨[3]。

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每天重复着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身体机能也已经习惯一日三餐。

1.2西班牙的五餐

去过西班牙旅游或者工作的人必然会对西班牙人的每日五餐有很深的体会。西班牙人吃饭的时间主要是附和了西班牙人的工作时间。在西班牙的大城市,上班时间一般在9点半,下午一点半是午休,这个午休一直持续到下午的四点半才结束,然后开始下午班,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而在小城市,商店常常要到10点乃至11点才开始营业,下午一点半开始午休,午休到下午四点半,整个下午基本上就过去了[4]。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根据人类生理需求都会适当补充能量,由于西班牙人工作日的休息时间比较特殊,所以饮食的时间也比较特殊。早餐时间一般都在7点到8点之间,主要以果汁、咖啡、饼干、面点等为主,午餐时间一般在下午一点到三点半之间,饭前喝一点开胃酒,配上些干果、火腿、乳酪、土豆蛋饼、炸小鱼等,午餐头盘一般为蔬菜或汤类,主菜为鱼为肉,甜点之后,西班牙人有饭后吸雪茄或喝餐后酒的习惯。并且有的西班牙人在10:30-11:00之间和在18:00左右有吃点心的习惯。西班牙人的晚餐时间一般在晚上8点半到11点之间,相比中国人的晚餐时间较晚,西班牙人有的餐馆晚上九点多才开门营业,晚餐与午餐相比要清淡些,但是非常的丰盛。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能接受西班牙饭菜,因为西班牙饭菜口味和做法与中餐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西班牙,用餐的地方非常的多,除了餐馆以外,还有大量的小酒馆、咖啡馆、酒吧、速食店如肯德基麦当劳等。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西班牙用餐场所可以提供套餐,而且价格都较为便宜。

西班牙人的一日五餐从侧面上也反映出他们慵懒的性格,如果在法定节日去西班牙,对他们的这种慵懒的性格会有更深的体会,在假期的前期工作日,很多商场和机构都会人去楼空,而节日过后即便是工作日,这些地方会依旧不开门,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或者新年、圣诞期间,西班牙人往往会外出休假,这一期间西班牙几乎车满为患,在机场、车站、码头、海边等场所则人满为患,这一时期几乎无人办公,全国出于“瘫痪”状态[4]。

二、两国饮食与健康

身体健康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饮食是健康的基础,食物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饮食健康对于人类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无论生活在哪个年代的人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永远是乐此不疲的。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班牙,人们对于饮食追求的终极目标一定会回到健康这个轨道上去。

2.1中国人的饮食与健康

中国是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家,吃的重要程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很多饮食习惯都逐渐形成一种民俗,甚至一种文化。比如说:中国讲究天人合一,根据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食物,相信以形补形,以脏补脏。传统饮食以植物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以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且以热食熟食为主;同时饮食历来以食谱的广泛,烹饪技术的精饪而闻名于世。菜系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骄傲,让许多外国人也赞不绝口。有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几种花样,一个菜能做出十几种味道,烹调技术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无论何时,健康是最重要的[5]。

在当今的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得了诸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类的富贵病。所以当今人们对于饮食健康也十分的关注,我们不仅要吃的好,更要吃的健康。

2.2西班牙人的饮食与健康

在西班牙人的心中,除了火腿还有很多事物是能够让他们骄傲自豪的,其中在饮食界里,橄榄油在西班牙人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知道油炸食品是不健康的,主要是因为制作这些油炸食品所用的油,如猪油,含有很多饱和脂肪酸,让人易得冠心病等疾病。但西班牙人常用的橄榄油和葵花籽油多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能大大降低由于油炸食品所造成的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的风险。并且橄榄油中还富含维生素E和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可能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西班牙饮食属于地中海式饮食,地中海式饮食主要以鱼类、豆类、蔬菜、水果、坚果、橄榄油为主并且搭配适量的红酒,但只食用少量红肉和奶制品。因此地中海式饮食有一很明显的特点: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但是单不饱和酸和膳食纤维量摄入量却很高。

西班牙在烹饪方法上,非常少见中国的“炒”,这很大程度上能保存食材的营养素,并且西班牙的烹饪文化讲究变化,以尽量保持原料的独特风味为基本原则,烹饪的方法和原料之间有较强的针对性,比如为了保持海鲜原料的鲜美滋味,大多采用的是可以快速并且简单的烹调方法。

三、小结

中国和西班牙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大,而饮食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了两国之间的饮食差异,对于两国的文化交融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能避免很多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为两国的关系的友好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德军.墨子[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6

[关键词]中国鲁菜;养生之道;中国菜肴;养生文化

一、引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养护、养育生命的民族,即平常所说的“养生之道”,这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而“养生之道”的基础又在于饮食养生,中国繁体字的“”所表达的意义已经非常清楚了。古人提倡“食饮有节”、杜绝“病从口入”等都是饮食养生的理论实践。

中华民族的饮食养生观,自古以来就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前提下的,这样的饮食思想是最符合人类生命养育之道的。中国一个“和”字就体现了这样的饮食养生观。“和”不仅有平和、和谐、中和等含义,其中还包含着人类以摄取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行为,是最有益于生命的滋养,且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在和谐养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的饮食实践经验,奠定了中华民族饮食养生的理论基础。中国菜肴烹饪体系的发展与形成无不以中华民族的饮食养生观为理论基础为前提的。本文以我国北方地区最有代表意义的中国鲁菜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鲁菜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菜肴体系,在中国广大的北方饮食文化区域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誉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台湾著名的哲学家张起钧教授曾对鲁菜进行过高度的总结,他评价说:“北京自辽金以来,七百多年的,尤其元明清三代,集全国精英于一地,是人才荟萃京华盛世。不论是贵族饮宴,官场应酬,都必须以上好的菜来供应,而这些人真是又吃过又见过,没有真材实货,精烹美制,哪能应付。因此,七百年下来,流风遗余韵烹调之佳集全国之大成。菜,经过作大官、有学问的人指点,不仅技术口味好,并且格调高超,水准卓越,为全国任何其他地处之菜所不能及,而这种菜就都是许多山东人开的大馆子所做的。其风格是:大方高贵而不小家子气,堂堂正正而不走偏锋,它是普遍的水准高,而不是以一两样菜或偏颇之味来号召,这可以说是中国菜之典型了。”按照张先生的观点,自我国的明清以来,鲁菜是充当官府、贵族宴饮的菜式,无论在用料、口味、格调都是上乘的水准。形成于明清年问的中国孔府菜就是中国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官府菜,它也是以鲁菜为主形成的菜肴体,并且成为鲁菜大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风味流派之一。众所周知,中国贵族的饮食基础是离不开以养生为目的的菜肴烹制。

清朝末代皇帝的弟弟溥杰的日本籍妻子爱新觉罗浩在撰写的一部名叫《宫廷饮食》的书中写道:“清朝饮食的调味特色,简单说来由三种不同特色构成。第一种是山东菜。本来中国(北京)的饮食没有什么特色,明朝都城移到北京时,宫廷里的厨师大部来自山东,因此山东风味便从宫中、民间普及开来。此后清朝成为中国的执政者,宫中的饮食便以山东风味为主延袭下来。其次是满洲的固有饮食……。其三是苏杭饮食……。”

一个生活在清朝宫廷多年的外国贵族,应该说对于我国清代宫廷菜肴的感受和了解更为确切一些,而且不会带有任何的偏见与个人的嗜好成分。鲁菜对于清朝宫廷菜肴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显而易见,鲁菜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以来宫廷菜、官府菜的主要部分,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鲁菜的菜肴制作、用料搭配、宴席组合,乃至一日三餐的食馔制作,都很好地运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养生理论,并在经过了长期的菜肴烹饪与饮食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积累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菜肴体系。因此,鲁菜的养生之道成为鲁菜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整个中国菜肴体系的灵魂所在。

二、孔子饮食养生观在鲁菜中的运用

中国鲁菜,根植于儒家文化、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深厚土壤,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悠久的历史传承,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影响力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菜肴体系,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鲁菜的养生之道受到儒家饮食养生观念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乡党》中,记录了孔子一段关于菜肴、食馔饮食养生的论述,系统的阐述和表达了孔子的饮食养生观。他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

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做。”等等。

孔子关于饮食养生的论述对于后世人们所食用的鲁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对于鲁菜养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于鲁菜菜肴加工的影响。这一饮食之论,被许多后人认为是孔子倡导人们片面地追求精美考究的饮食生活方式。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事实上,他完全是基于当时平民阶层粗粝劣食的现状而提出来的,告诉人们在食料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菜肴、饭食的加工水平和烹饪技术水平,使入口的菜肴、饭细些。如果长期食用加工粗糙的菜肴和制作粗劣的饭食对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不符合起码的养生之道。在菜肴、饭食加热烹饪方面,孔子提出了“失饪不食”的科学养生观点。清代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云:“失饪,有过熟,有不熟。不熟者尤害人也。”显然,孔子倡导人们不要去吃加工不熟或过熟的食物,这就需要改进和提高菜肴的烹调技术。对于菜肴加工,孔子提出了“割不正不食”之论。“割不正不食”表面上看是对刀工的要求。其实,刀工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菜肴烹饪的效果。如果一锅菜肴,食物原料切割的块大小不均匀,必然受热不匀,就会发生生熟不一致的现象,人们吃了这样的菜肴,就会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孔子一贯提倡的菜肴加工要精细、火候掌握要恰当、原料切割要均匀等要求,都是出于对菜肴烹饪与饮食养生的需要。

其次,是对于菜肴调味的影响。孔子有“不得其酱,不食”、“不撤姜食,不食”等论述。菜肴的调味也要讲究合理,否则不仅味道不美好,而且于人体有害,不符合饮食养生的原则。孔子的“不得其酱,不食”、“不撤姜食,不食”的论点,对鲁菜调味实践的指导意义极其重要,而且传承至今。据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研究成果表明,酱有“杀百药及热汤火毒, 杀一切鱼、肉、蔬菜、蕈毒。”的功能,而且姜更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除风邪寒热。益脾胃,散风寒,熟用和中”的良药。山东人“大葱蘸面酱”的菜食组合是典型的代表,而在鲁菜中,举凡有生食的菜肴部分,如烤鸭、烤乳猪、生食蔬菜等,都必需蘸酱而食用的,其中饮食养生的道理是不言而喻。姜的运用,在鲁菜菜肴的制作中更是充当重要的角色,笔者对鲁菜常见的菜肴进行过统计,大多数海产原料、水产原料及一些食物属性属于凉性的菜肴制作,无不需要添加姜来调味。姜的温热功能,可以平衡寒性的食物,使其成为性味平和的菜肴,以利于菜肴的养生效果。所以,煮海蟹、拌海蛰之类的菜肴必佐以姜汁,就是鲁菜菜肴养生的实践运用。

最后,是对于菜肴用料配合的影响。孔子提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愿意是说餐桌上的饭食再好再丰盛,也不能因贪口欲之享而不吃主食,只吃肉类菜肴。因为动物肉等辅食吃多了,是不易消化的。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以水谷为本”,其他只能作为辅助养益食料。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中有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菜肴、饮食组合理论,这与孔子的饮食观点是不谋而合的。而且这一观点已被现代科学证明是合理的饮食结构类型。如果人们每天不吃谷物,而大量地享用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不仅会导致营养失衡,还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健康。因此,只有主辅相配得宜,饮食有节制,才合乎科学的原则,于人体健康才会有利。表现在鲁菜养生的实践中,则形成了鲁菜讲究原料配伍的技术特点。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资料表明,鲁菜中有60%以上的菜肴是荤素原料搭配而成的,即使一种主料的菜肴,也必定有多种小料与之配合。鲁菜传统宴席中除了丰盛的肉类菜肴以外,更重视宴席点心、主食的配合,为了有利于配合主食,宴席中还设计了一定数量的饭菜,这些都是出于饮食养生的需要。但今天的宴席主食已经变成被大家所忽略的部分,这就违背了鲁菜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总之,孔子这些零散的饮食言论,无论它的本意如何,但在两千多年来的鲁菜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了其中有关菜肴饮食养生的观念,而这正是鲁菜得以发展的前提,并能够成为我国明清年间宫廷菜肴、官府菜肴主体的基本因素之一。

三、“五味调和”是鲁菜养生之道的基础

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庸之道”,体现一个“和”字。鲁菜的烹调技术与原料的配伍,乃至宴席菜肴的组合无不体现这一理念,并由此成为鲁菜养生之道的理论基础。

鲁菜的调味历来讲究“五味调和百味香”,而“五味调和”是其根本所在,这是鲁菜养生理念的精华之处。中医理论认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味道过于偏重,都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所以菜肴、饭食做到味“和”最为重要。

鲁菜之中,五味调和之首,在于鲁菜“汤”的应用,而对于熟谙鲁菜真谛的世人来说,都知道鲁菜烹调的精华在于“汤”的运用。没有“汤”,鲁菜就失去了灵魂之所在。鲁菜“汤”的制作历史悠久,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熟,(《齐民要术》一书中有详细记载。

鲁菜中“汤”的运用之妙,完美体现一个“和”字上。首先,无论清汤、奶汤的本身就是众多美味成份与营养成份的融合。汤内含有各种呈鲜味的氨基酸及少量的芳香物质,含有多种矿物质尤其含有丰富的钙,含有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等等,但这么多的营养素与美味成份融为一体而各不显现,达到的味“和”的境界。其次,汤是融合各种调味原料的最佳载体,无论调味料的种类、数量、使用方法如何变化,一旦添加到汤中后,便再无个性表现,而成为融合一体的复合美味,达到了“五味调和百味香”的菜肴制作妙境。

鲁菜中的调味之“和”,还体现在虽然众味杂陈、百味千料,但绝对不使菜肴的口味有所偏颇,要达到“水火相济”,又不偏不倚的效果。《春秋左传》记载了这样的一段话:“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子)对日:‘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殚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国。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晏子是齐国时期著名的贤相,他的这段话虽然是在论述君臣之间的关系,但却是借用了鲁菜烹调养生之道进行阐述的,这就从一个则面揭示了鲁菜烹饪调味的“和”。而这种表现在烹调技术上的“味之和”又恰恰与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相吻合。其实,这种“和”的理念在鲁菜的烹饪中除了调味以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配菜要讲究原料的质地、色形的“和”谐,用火要讲究轻重缓急与所烹制的原料相适“和”,宴席中则要讲究菜肴与菜肴之间的搭配之“和”等等。

鲁菜讲究烹调之“和”,可以说这是鲁菜文化的最高水准。而“和”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最高精神境界。正是因为鲁菜的调“和”之美,使鲁菜具有了“平和适中,受众广泛”的菜系属性与特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鲁菜无论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乃至世界上的任何地区,没有人会拒绝接受鲁菜,也没有人会不适应鲁菜的饮食口味。因为,它是“中和”的,不偏激、不猎奇、不走偏锋,不含混不清。而这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说,鲁菜的灵魂是鲁菜的养生之道,如果从这样的层面上看,鲁菜将会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征服世界上所有人的胃口,也是未可知的。我们相信,儒家文化孕育的中国鲁菜或许能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造福于“地球村”的全体人类。鲁菜当为世人惠,这既是鲁菜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整个中国菜应当发挥出来的历史作用。因为,以鲁菜为代表的中国菜肴“五味调和”的养生观念与当代人健康养生的生活追求是完全相吻合的。

四、“大味必淡”是鲁菜烹调的一贯主张

西汉儒学大师杨雄在《解难》一文中有:“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之语。古人把“大味必淡”解释为“美味必淡而无味”,由此,“大味必淡”的表面意义是显而易见。

“大味必淡”的观念虽然是一种哲学层面的说教,但鲁菜在菜肴烹调的实践中却是一贯遵循的主张。当然,这里的“大味必淡”不是指菜肴烹调的没有味道,而是恰当的调味,才符合养生之道。《管子・水地》说:“淡也者,五味之中也。”因为水味极淡,才能融合众味,从而起到调和得宜的效果,所以淡味是大味,是至味。而厚味、浓味本身已经没有办法融合其它的味,因而老子有“五味令人口爽,”之语,所谓“口爽”就是导致口腔味觉失真,引申为疾病的意思。《吕氏春秋》也说:“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说的更加明白。我国古代的养生家都强调饮食“厚不如薄,多不如少”、“茹淡者安,茹厚者危”、“若人之所为者,皆烹饪偏厚之味,有致疾伤命之虞”,讲的都是清淡饮食养生的道理。

本来,调味艺术是包括鲁菜在内的中国菜肴烹饪技艺的精华所在,但过多的使用大量的调味品,使菜肴口味浓重,不仅不能够达到品味艺术的境界,也不符合菜 肴饮食养生的原则。现代营养学证明清淡的菜肴、饭食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比如烹调用油的过量使用,菜肴味道虽然浓香馥郁,但却容易因为脂肪的过量摄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过量钠盐的食用,会增加高血压发病的机会等等。中国传统中医养生学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主张粗茶淡饭、淡薄滋味的养生观念。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则泄,薄则通”的理论。清人在《老老恒言》一书中更是清楚的说:“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血燥。”因此说,菜肴、饭食口味过咸、过香、过甜、过辣、过酸等等,都是不符合饮食养生原则的。而在众多的菜肴体系中,能够遵循“大味必淡”这一养生原则进行菜肴烹调的,鲁菜表现的最为突出。

首先,鲁菜好吃是因为能够品出美好的味道,而在过于浓重的、强刺激性菜肴味道中是达不到品味艺术境界的,也就没有美味可言。在从事鲁菜制作的厨师传承中,历来就有“成了出味淡了鲜”的说法,鲁菜的制作对此是遵守不悖的。下饭的菜肴,味道要浓重一点,因为一般的饭是无味的,所以配合浓重口味的饭菜进食,可以起到平衡的效果,而实际上口味仍然处于较清淡的水平上。宴席用来下酒的菜肴,则要求以鲜味为主,所以在菜肴烹调中使用少量的盐起到提鲜效果即可。这在济南的汤类菜肴、胶东的海鲜菜肴的制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充分体现了鲁菜这一养生原则。

其次,保持菜肴味道的纯正,也是“大味必淡”这一养生原则的具体表现。众所周知,鲁菜向来以“口味纯正”的特点见长,鲁菜菜肴调味讲究章法,讲究艺术效果,一方面重视菜肴原料的本味,一方面重视突出菜肴的主味。因此,鲁菜中,杂乱无章、莫名其妙、含糊不清类型的口味是很少有的。一道菜肴,甜就是甜,鲜就是鲜,成就是成,体现的是菜肴口味的纯正。即使有的菜肴也运用复合味进行调味,但仍然遵循口味纯正的调味原则,如甜酸、酸辣、咸鲜等,也是一品便知,传给味蕾的信息是清晰可感的。这也是符合饮食养生的原理。我国古人也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管子・揆度》日:“其在味者,酸、辛、咸、苦、甘也。味者,所以守民口也。”纯正味道的菜肴、饭食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品味状态,而过于偏嗜、过于刺激、过于混杂的味道可能使人失去对美味的控制能力。而食用口味纯正、清淡菜肴的人们就能够辨别五味,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自觉地控制食欲。因为,不能够控制对美味的适度享受,就会导致饮食失控,于健康、养生是不利的。所以,《管子・内业》说:“凡食之道:大充,形伤而不藏;大摄,骨枯而血冱。充摄之间,此谓和成。”意思是说,饮食的规律在于适度,过于饱食,会使人体受损而没有好处,过于饥饿,会使骨骼萎缩而血气不和。所以,《管子・禁藏》提醒人们:“食欲足以和血气,衣服足以适寒温。”也就是说,生活的享受要有所节制,饮食只要能保证营养健康的需要就行。

从这种意义上说,由于鲁菜是中和的、中庸的,确实如有人所说的那样鲁莱是没有个性的,是缺乏激情的,不能满足追求口味刺激人群的需要,也不以标新立异的菜肴口味领流行风气之先。但鲁菜的清淡、纯正、中和、平衡,不偏不倚,恰恰是最符合人类饮食养生的基本原理的。

五、“四季养生”在鲁菜中的实践运用

中国传统的饮食养生之道,讲求的是从阴阳、应四时、致中和。所以,《黄帝内经・素问》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就是中华民族“四季养生”的理论根据,菜肴饮食也是如此。

先哲孔子有“不时不食”的言论,其主要的意思就是不到成熟季节的食物不能食用。许多植物的果实不完全成熟时,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对人体的健康不利,不符合饮食养生之道。所以《吕氏春秋》有“食能以时,身必无灾。”的论断,这可以说是对“不时不食”的最好诠释。

鲁菜的菜肴配伍,最重视应时应节,什么样的时节使用什么样的原料,食用什么样的菜肴,皆以顺应四季为原则。齐鲁大地,四季分明,食物出产也应时应节,如春季菜肴配料多用韭菜、香菜、香椿、荠菜、春笋之类,而宴席菜肴也多以平和、清爽菜肴见长。夏天则以清淡的汤菜、凉菜、蔬菜类菜肴为主,但在烹调肉类、海鲜类菜肴时一定要用姜、大蒜等调味,生姜温暖脾胃,大蒜的消毒杀菌功效尽人皆知。而冬季菜肴则以口味厚实,热量丰富之品居多,羊肉等动物肉类、火锅类菜肴成为冬季宴席上的主打品种,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季节性的变化,以起到菜肴饮食养生的效果。

即便是一种菜肴,有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以适应季节性的变化。如鲁菜中有一道著名的“肘子”菜肴,可以充当大件菜肴使用。而此菜在宴席中运用的原则,是要根据不同季节有所变通的。一般说来,“红烧肘子”适合于冬季宴席之用,味美肥厚,热量丰富。夏天如果吃肘子则以“水晶肘子”见长,由于加工方法不同,“水晶肘子”中的脂肪含量大大降低,菜肴凉爽可口,清淡不腻,且有利水解热之效果。春季则以“清炖肘子”、“白扒肘子”为佳,而秋天需要滋阴润燥的菜肴食品,“冰糖肘子”则是最佳选择。一道菜肴如此讲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菜肴搭配要符合饮食养生的原理。类似的例子在我国各大菜肴体系中都有,如淮扬菜中“狮子头”的运用等。

《周礼》说:“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意思是说,食用饭菜要像春天一样温,食用烫羹要像夏天一样热,酱食要像秋天一样凉,饮料要像冬天一样寒。这是鲁菜一贯遵循的养生之道。饭菜、汤羹、粥品要热食,益于养护脾胃,且味道美好,所以鲁菜中有“一热胜三鲜”的说法。为此,冬季菜肴为了保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保温餐具,如孔府就有一套水暖的银制餐具,即使在没有取暖设施的年代也可以使菜肴得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传统的鲁宴中,不仅热菜酒肴要热,冬季饮用白酒都要温热,也是为了养生之需。

总之,在鲁菜的菜肴制作中,在齐鲁宴席的运用中,甚至在人们的一日三餐中,无不以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养生的原理作为指导,并在长期的烹调实践中去运用。由此形成了中国菜肴以养生为目的的菜肴体系和饮食文化。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7

【关键词】英语 饮食 汉语借词

随着G20在中国的正式落幕,晚宴菜单的翻译也开始风靡全球。众所周知,中国饮食是独具特色的,翻译起来也非常难,有些汉语词汇不一定能用英语明确表达,这时汉语借词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用英语翻译一些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时,外国人可能直接就用中国拼音代替或意译过来,从而使饮食类食物不失其原有的风采和意义。

一、饮食类汉语借词分类

在《牛津英语词典》(1989年第二版)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就达到1300多个,而美国“全球语言监督”(GLM)机构宣称,自1994年以来,新增的英语词语中,汉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的来源。而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地位的提升,中国饮食作为能代表中国特色饮食文化的文化载体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因此,饮食类词汇的翻译也异军突起,下面从三个方面对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做一些归纳和总结。

1.食品类中的汉语借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西方食物简单便捷,而中国食物丰富多彩,自然而然的在美国欣起了一阵“中国风”,而且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食物也随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此时,涉及饮食类食物也逐渐增多,例如果蔬类有litchi(荔枝) 、loquat

(枇杷)、 longan(龙眼)等 ;肉食类有Peking duck (北京烤

鸭)、Shanghai chicken(浦东鸡)、 hoisin (海鲜)等;面食类有wonton(馄饨)、how mein(炒面)、mee(面)、dim sum(点心)、jiaozi(饺子)等;其他特色食物有moon cake(月饼)、spring roll

(春卷)、tofu(豆腐)、hot pot(火锅)、ginseng(人参)、stinky tofu(臭豆腐)、shrimp balls(虾球)、soy(大豆)、chop―suey(炒杂碎)、subgum(素什锦)等。由此可见,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大多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

2.中国茶中的汉语借词。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且中国茶长盛不衰,闻名世界。根据潘利天(2015)的叙述,中国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明清之时。现在中国茶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也是最有益健康的绿色饮品。例如bohea(武夷茶)、congou(功夫茶)、 hyson (熙春茶)、souchong(小种茶) oolong (乌龙茶)、pekoe(白毫

茶)、Twankay(屯溪茶)等。据汪榕培(2001)的统计,由tea构成的复合词高达190多个。茶不仅丰富了英语语言,更成为西方人喜爱的饮品。

3.中国酒中的汉语借词。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从现存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甲骨文就有“酒”字,可见酒在甲骨文之前就出现了,曹操在《短歌行》中也有提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由此可见,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季克良(2003)提到中国贵州茅台酒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中国最早的8个名白酒之冠。因此,它是中国白酒的代表,在中国现代和当代政治、军事和外交舞台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茅台酒以其独特的优秀品质赢得了海内外各种荣誉,而且为中国白酒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汉语借词也提到了茅台酒,并且就用中国拼音命名Mao tai(茅台),此外除了茅台酒被翻译成英语外,amshoo/samshu(烧酒)也被纳入牛津英语词典。

二、饮食类汉语借词大量涌现的成因

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中国并了解中国,而美食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须要素开始在世界流行。

1.经济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步走向世界,其中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饮食类文化也逐渐被大家熟知,因此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中国饮食类的词汇频繁出现,由于中国食物多种多样,所以翻译起来也是五花八门,有的音译借词,例如jiao zi (饺子)、moon cake(月饼)、 tofu(豆

腐)、ginseng(人参)等;也有混合借词,如spring roll(春卷)、beggars chicken(叫花鸡)等。由此可见,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大量出现始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大,进入英语饮食类的汉语借词也会越来越多。

2.政治因素。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众所周知,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应邀国家多达20多,美国也在其中。而在G20峰会上主要国家的领导人也全部盛装出席,G20除了讨论政治话题和经济发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晚宴了,随之菜单翻译也火了起来,例如Dried bamboo shoot roll, HangZhou style(杭州笋干卷)、West Lake fresh water fish(西湖鱼)、Beggars chicken(新派叫花鸡)等都采用了翻译借词,而且这种翻译还保留了中国饮食特色,不但使外国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而且还丰富了英语词汇中对于饮食的表达方式。

3.时代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当今社会已经走进了信息大爆炸时代,这对中国饮食类文化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电影和电视作为传播中国饮食类文化的主要手段,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很多美食类节目脱颖而出,其中《舌尖上的中国》被全世界人们所熟知。它的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连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而中国美食从那时起更是广泛被外国人所赞美,因此饮食类的汉语借词被更广泛的应用。例如drunken crab(醉

虾)、pickled fish(腌鱼)、Salted Duck Egg(咸鸭蛋)、braised pork balls(红烧狮子头)等。这些美食也都激起了外国人品尝中国美食的欲望,因此饮食类汉语借词也逐渐开始丰富,被西方国家频繁使用。

三、饮食类汉语借词的文化影响

英语中饮食类的汉语借词的出现是社会生活发展和时代变化的必然趋势。英语中饮食类的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美食的丰富多样性,揭示了汉语词汇的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生活文化现象。借词被誉为异文化的使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桥梁作用。英语中饮食类的汉语借词对中国美食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起着促进的作用。饮食类汉语借词的增多,有利于丰富饮食类英语词汇,而且还可以让外国友人了解更多的中国特色美食。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文化的发展,必然会有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译成英语,新的饮食类汉语借词会不断地出现,饮食类汉语借词也会在英语词汇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使饮食类汉语对饮食类英语的影响不断扩大。研究英语中饮食类的汉语借词,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与了解,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有利于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喜爱中国。

四、结语

首先,本文从食品类、茶类和酒类三方面对饮食类汉语借词进行分类,其次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时代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饮食类汉语借词大量涌现的成因,最后分析了饮食类汉语借词的文化影响。由于饮食类词汇不断增加,所以笔者统计的还不全面。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英语中饮食类汉语借词的数量也会与日俱增,在以后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播中,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使中国饮食类文化闻名于世。

参考文献:

[1]陈胜利.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潘利天.茶色生香:中国电影中的“茶文化”植入作用研究[J].电影评介,2015(05).

[3]汪榕培,常骏跃.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70-73.

[4]季克良.茅_酒在中国白酒发展中的影响、地位及作用[J].酿酒科技.2003(04).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8

可见,对于那些有着人格追求的中国人来说,儒家文化导引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国人要的是君子的人格。而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将饮食与其人品行为联系起来,赞其安贫乐道的品行,而绝不是简单的饮食评价。陶渊明在“五斗米”面前更显其清高傲骨。儒家文化带给中国人的饮食理念就是不食嚼来之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肉之恩必谢,一饭之恩必报。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更表现在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大家都会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创造成了一种友善、礼貌、团结、共趣、其乐融融的氛围。美味佳肴放在桌子的中心,人们举杯相敬、让菜、劝菜,分享各自内心美好的事物,分担朋友内心的痛苦,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礼让而又相互尊重的美德。它符合我们中华民族追求“大团圆”的共性心态。其中也看出儒家文化的“礼数”,对国人的影响之深。我们把它理解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文化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融入了情感元素的中国饮食文化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中餐具有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庄子•乐》中有曰:“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可见中国人将“食”作为人生至乐至趣来追求,吃饭成为第一要求。饮食中寄予了丰富的人的情感,并且情感元素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每逢春节,长江流域的人要喝屠苏酒,据说可以避瘟疫。吃年糕是为了“年年高升”,吃元宵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北方人要吃饺子意味着“招财进宝”,过年吃鱼是预示着生活“年年有余”,吃团圆饭是为了“合家欢乐”等,几乎每一节日的饮食都包含人们对人生、对生活寄予的殷切期望,甚至成为人生美好愿望的一种象征,表达了花开花落情如旧,曲终人不散的情感元素。广东有一道甜品叫“莲子百合”,在喜宴上最后上的一定是这道菜,其实是取其“百年好合,连生贵子”之意,算是一份美好的祝福吧。中国人对“鸡蛋”有特别的情感、特别的意义,很多重要的日子都会吃鸡蛋。

除了其有营养之外,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吃蛋”寄寓着中国人对子子孙孙香火旺盛、传宗接代的厚望,昭示着生命的延续。一个小孩子从生下来,亲友就要吃红蛋表示庆贺。直到孩子长大,每当过生日的时候还要吃。老人大寿,献筹交错地庆贺中,也不忘了长寿面中还要放“蛋”。这是借“吃蛋”的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与情感。“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家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吃喝宴饮,不能简单地为了果腹,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相互交流信息,可以沟通感情。生意往来,朋友离合,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心情,借酒菜平息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去茶馆喝茶,大家坐下来喝茶的同时听书、谈古论今、抒胸中之块垒,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慰藉。“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饮食所具有的独特的“抒情”功能,同时伴随其产生的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方式。

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抱着一种感激与赞赏。陈晓卿说“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才是厨房的秘密。”(《舌尖上的中国》)。融人了情感元素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时间的味道、所至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光阴中与故乡、亲人、怀旧、勤俭等名词融合在一起,这是情感与信念的混合,是奉献与关爱的融合,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种是菜肴的滋味,哪一种是爱的情怀。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浓郁的情感中又蕴含着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

拥有审美品位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升华到了高级阶段,它拥有美的内容、美的形式,它不但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耐)之感;同时更有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享受,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既艺术,又感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配五色,五色配五味,五味配五志,五志配五音”之说,饮食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人的美感的需求即精神上的享乐和享受。

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拥有审美品位的一系列饮食文化活动。《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其中的“雅”是西周王袋的乐歌,是当时宴飨所使用的音乐,据朱熹说是“会朝之乐”,例如((/J、雅》中的《鹿鸣》《鱼丽补钓菊嘟等篇,天子、卿大夫普遍将其用于宴飨活动中。美食配美乐的宴飨使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了审美的情趣,乃至今天的国宴都有特别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品位。唐代诗人戴叔伦写道:“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是诗”。(栖辛中作》)就拿熟知的满汉全席来说,它是清代皇室贵族、官府举办的满汉两族风味肴撰兼用的盛大筵席。清初满人人主中原,满汉两族开始融合,皇宫市肆出现了满汉并用的局面。满汉全席开宴时,要大张鼓乐,席中还有诗歌答奉、百戏歌舞、投壶行令,文采斐然。满汉全席一般民间少见,其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南北风味,满汉珍镬菜肴达三百多种,它拥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

再说孔府宴。孔府是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家庭和官府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有人说“不食孔府宴,枉来曲阜游”“膳食孔府宴,胜过活八仙’,lzlo烧尾宴盛行于唐代,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它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也是古代的名宴。“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3种说法:一是说新羊初人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二是说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三是说鲤鱼跃上龙门,必有天火把它的尾巴烧掉才能成龙。这三种说法都寓意着“升迁”“更新”之意,因此人们将此宴取名为“烧尾宴”。如今升官、升学的人家也常常要举办这样的宴会。

可见,一定的宴会内容搭配一定的宴会形式,高雅而又脱俗,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除了丰富的宴会形式外,在菜肴的制作方面更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拥有审美品位。讲究美感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色,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将中国水墨绘画元素、写意技法、诗词歌赋、陶瓷文化等美感元素以及盆景拼装技法相融于菜肴的制作和表现形式中,无论是萝卜,还是白菜,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和无穷的诗意空间。以菜品为媒介让食者在色、香、味、形、滋、养、意的美食艺术与欣赏中完成着精神世界高度融合与完美的统一。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的意境之美,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注重情趣更好地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品位。除了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还对饮食的品味方式、进餐的程序、娱乐的穿插也都有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同样增进了进餐的情趣。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饭菜点心还有与之相匹配的命名。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来命名的,有根据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北京广和居饭庄的“贵妃醉酒”,以及根据三国故事而来的“白云护黄龙”、还有因“坛启荤菜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诗句得名的“佛跳墙”等,达到了出神人化、雅俗共赏的境界。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9

二、养生为尚,道家的饮食思想

三、茹素修行,佛家的饮食思想

四、清净为本,伊斯兰的饮食思想

五、伦理化,四教合一的认同

人类来到这世界,首先是以吃和性为生存的第一要义,吃是健身、强体之本,性是人类繁衍之道。《孟子》说:“食、色,性也。”食和性都是人类本能的欲望。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这一大发现,表明中国人自古以来是遵循自然法则来看待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是在这一点上,中西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色。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张起钧在《高调原理》一书的自序中说:“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文化) 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这种概括,反映了食与性在民族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地位。食与性成为社会文化重要特征这一现象,实际上已超出人类的自然需求,不仅是人类个体发展的自然生态,也是人与人关系的社会生态。

这一点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中国人善于把人生的喜怒哀乐、婚丧喜庆、应酬交际导向饮食活动,用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饮食活动的伦理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烹饪事业的繁荣。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思想与中国文化共生同长,历经数千年盛行不衰,成为中华文明中一朵璀灿的奇芭。中国餐馆开遍五大洋、七大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中国烹调在世界上赢得“烹饪王国”的崇高美誉,追根溯源,是由于在中国思想史上,自古以来的诸子百家和各种教派都密切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对饮食思想多有建树,形成高度成熟而又发展完备的饮食理论体系。

一、 以食为天,儒家的饮食思想。

先秦儒家经典《礼记. 礼运》,对饮食有句百世不刊的名言,这就是: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比孟子的“食、色,性也。”还要彻底,食和性不仅是人类本能的欲望,而且是天下之大欲,这一“大”字,把饮食提高到至上的位置。

对这“大欲”思想作出具体阐发的,有许多鸿儒硕学,虽然他们流派不一,师承不同,又都在充分肯定人生欲望,追求足食美味的问题上发表过精辟的见解。荀子说:“ 若夫且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1) 韩非子说:“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2)杨朱认为人的本性是:“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闻,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3) 《吕氏春秋》认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这部书正是从“贵生”的高度,对先秦的饮食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写出《本味》、《本生》、《尽数》等不朽的篇章,成为先秦的烹饪宝典,享名千古。在先秦诸子中即使主张以苦行对待生活,摩顶放踵,枯槁不舍的《墨子》也不例外地宣称: “食为性命之基。”

在儒家心目中,饮食不仅是满足人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天理相通,《左传》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表现出人欲和天理相应的必然性。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向日用消费生活的深化,使这一观念系统化。师承儒家的思想家们无不秉承这一观念,作出自己的解释。宋代大儒朱熹说:“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10) 清学家戴震说:“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欲是什么? 他又说:“不过怀生畏死,饮食男女,与夫感于物而动者。”(11) 使主张清心寡欲的张载也认为:“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12)

在儒家的饮食理论中,饮食即是天理这一观念发展到极致的表现形式是,“民以食为天”的广为流传,这使人人不可须臾分离,而又习已为常的饮食被推崇为天理,进入至高无上的信念,高度凝炼地表述了民食即天理的伦理观念。这一观念在中国流传之广,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传授农艺的劝农书“民为邦本,食为民天。”(13) 到户户持有的家训“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14) 而至“有奶就是娘”的民谚,都充分表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深入人心。

饮食是天理、人欲这一信念的确立,对国家来说,使历代王朝的当权者都把“足食”作为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对民众来说,追求温饱和美食成为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合理要求,这是中国饮食业发达,烹饪技艺精益求精的原动力。

饮食在中国的出世不凡,不仅是有这样的经典之教,还由于它是儒家文化核心思想----礼的本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发端与饮食相连,就给这一普通的生活行为,赋以神圣的内涵。

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对饮食的重视仅仅次于他推崇备至的“礼”,至于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言,早已被美食家们奉为经典之教,脍炙人口。对于饮食中的十不食,即“食噎而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经现代科学验证完全符合食品卫生学的原则。以饮食祭祀先人是神圣的活动,对食料要精挑细选,上供要竭尽虔诚,“齐(斋)必变食,居必迁坐”以及“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4) 他讲究烹饪操作的精细、卫生,并不追求厚味和奢侈,“饮食有量”(5)、“食无求饱”,(6)“饮食不溽”(7) 是他的一贯主张。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8) 对学生颜回说: “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9)珍馐美味固然是人生的享受,粗茶淡饭,也有饮食之乐,他的自述以及对颜回的称赞,表现出孔子是从乐生的思想观察饮食,表现出一个思想家对平民饮食的深刻思考。

饮食伦理化的重要表现是重视进食礼仪,由此展开人际之间的社会交往。《礼记. 曲礼上》详细记述宴饮的程序和规范,诸如:“ 将即席,容毋作,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拔,足毋蹶。”“凡进食之礼,左淆(带骨肉),右 ? (纯肉); 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处末,酒浆处右。”“羹之有菜者用挟(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饮,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 ? 羹,毋刺齿,毋饮醢。”“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 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酹,少者不敢饮。长者赐,贱者不敢辞。”“长者不及,毋?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生。”“卒食, 客自前跪,彻饭以授相者,主人兴辞於客,然后客坐。”

这就是说,入席前要从容,不要变脸色,两手提着衣裳,离地一尺,不要掀动上衣,不要顿足发出声响。陈设的菜肴要有顺序,带骨肉、纯肉、羹汤和调料、酒浆,分别放置在就餐者左右附近,不能放乱。该用箸的用箸,不该用的不要用。进食时不要光顾自己吃饱,用手抓饭,不要带汗泽。吃饭不要发出响声,到口的鱼肉不要再放回菜盘。不要把骨头扔给狗,不要大口喝汤,不要当客人的面调汤汁,也不要当众剔牙齿。主客长幼之间要彬彬有礼。陪长者饮酒,见到长者要递酒,赶快起立拜受,等到长者回话,才能回到席位。如果长者没有举杯饮尽,少者不能先饮。席间谈话,长者没有提及的不要乱说,表情要庄重,听讲要虔诚,不要打断别人的话头,也不要随声附和。谈话要有历史根据,或者先引哲人的名言警句,再自己发挥。吃完了,作为客人要起身收拾碗盘,交给在旁的侍者,主人婉谢后,再坐下。如此等等从迎送宾客、入席仪态、陈设餐具,到吃肉喝汤,都有详尽的规章,充分表现出恭敬礼让的风度。所以《周礼.春官. 大宗伯》云:“ 以乡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也是《左传》所谓“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

由此可见,以吃喝为主要内容的宴饮礼仪,它的社会意义已远远超出美食享受之外,表现尊卑贵贱的社会秩序,承担着联络宾客、增进情谊,体现恭谦慈惠的道德风范。吃喝宴饮已成为人际关系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伦理为本位的儒家思想在这里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二、养生为尚,道家的饮食思想

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崇尚自然,重视健身、强体的当数道家,在先秦它本是一个哲学流派,它的创始人老聃以《老子》一书,提出“道”的概念,作为“造化之根,神明之本。”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构成宇宙的万事万物。由于“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源,这种学说就称为“道家”,与儒家分庭抗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支柱。道家因为探究世界的原点问题和终极价值,又蒙上某些神秘的色彩。到东汉经过张陵的重新解释,将老子的经典宗教化,把道家演绎为道教,老子就成为最大的教主,在中国历史上香火绵延数千年,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最大教派。

作为思想史上的道家和宗教史上的道教各领,分统不同的群体,有联系有区别,由于他们都以老子为宗师,有许多相似和交差,不论是道家和道教都重视生命的延续,探索和追求长生不老的学说,饮食之道和房中术,作为生命绵延的两大前堤,都在这一学说的领域得到高度的发扬。在实质上又与儒家的“食,色,性也。”相通相连,因此道家的饮食之道又汇入儒家的饮食思想,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道家学说对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贡献,是在饮食之中以养生为尚,讲究服食和行气,以外养和内修,调整阴阳,行气活血,返本还元,以得到延年益寿。大凡追求长生不老的人都倾向素食,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要食粮,甚至“辟谷”即断食五谷,以“辟谷药”代替,传说这样能益气轻身,飘飘欲仙,如同在四海遨游,这就是《庄子》在《逍遥游》所说:“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下龙, 而游乎四海之外。”进入此种神仙状态,是因为“身轻,故能神仙。若士者食合 之肉,与庸民同食,无精轻之验,安能纵体而升天? 闻食气者不食物,食物者不食生气。若士者食物各不食气,则不能轻举矣。”(15) 传说黄帝时有赤将子食百草,商代的彭祖食桂芝,宋代的冠先食荔枝花,晋代有人食穴石髓等等,这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有的活到七百岁,有的成为大力士(16) 这些有关神仙灵异的记载,虽不免有牵强附会的神秘色彩,但却表现出人们返朴归真和素食的爱好。道教所服的药饵主要有,枸杞子、伏苓、黄芪、何首乌、天门冬、、白术、苡仁、山药、杏仁、松子,白芍等,经现代科学检验,这些药材都富有人体需要的许多营养要素,也可以加工成美味的食品。

道家的益气养生学说促进了“食补”和“食疗”的发展,在中国开拓出“药膳”这一独特的食物品种。在养生食品中家常食用最普遍的豆腐,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门下一批方士修道炼丹的产品。一些著名的医药学家往往又是道教的信徙,东晋的葛洪、梁朝的陶弘景、唐朝的孙思邈都是虔诚的道士,以他们的信念和医学知识创造出“食治”的理论和配方,如孙思邈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 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又说:“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17) 中药许多原料同时也是食物的原料,擅长医药的必然精通某些食物原料的性能和药理,所以优秀的中医没有不精通“药膳”的,孙思邈就以《食治》和《养老食疗》这两部巨著,享誉千古。医学家加盟烹饪,这就在饮食文化中,增加了一支专事开发特种食品的生力军。由于以食防病、治病的功效深入人心,民间才有“医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从医学观念来看,饮食得当,营养均衡,有助于延年益寿;饮食失当,又可能成为致病之由,以科学的食物配方改进人体的营养状况,完全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某些“药膳”还与民俗结合,形成特殊的食俗,如端午节的雄黄酒、重阳节的酒,或是驱邪祛风,或是明目清心,一直延袭至今。

道家对烹饪工艺的贡献是,将道教炼丹的“火候”概念引进烹调的制作。炼丹本是道教修炼的方术,这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某些药物的熔炼、熬制加工成丹丸药饵服用;一是以人的精、气、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功的修炼,凝聚成内丹。这种炼丹以神为体,意为用,在修炼中对意念的把握称为“火候”,这一概念用在烹饪中,就是对食品加热制作过程中,掌握火力大小强弱的恰到好处。在唐代以前的烹饪用火,只有“火齐”、“火剂”的说法,从唐代以来什么大火、小火、微火、文火、武火、明火、暗火、余火、活火、死火等丰富多采的用火技术,使食品的制作具有多种口味,所以唐人笔记《酉阳杂俎》说:“物无不堪吃,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善于用火的道教观往往能制作美味佳肴,泰山斗姥宫的金银豆腐、武当山紫宵宫的芝麻山药、青城山天师洞的白果烧鸡都蜚声海内外。

以养生为尚的思想发展出一套进食之道,孙思邈在《五味损益食治篇》等著作中提出“饮食有节”,主张少吃多餐,认为“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又说:“ 一日之忌,暮勿饱食。”进食时要保持精神愉快:“ 人之当食,须去烦恼;食归熟嚼,使米脂入腹。”进食后用“温水漱口,令人无齿疾口臭。”“凡清晨刷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系统地提出进食的卫生保健知识,是饮食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

三、茹素修行,佛家的饮食思想 中国佛教并非土生土长,它是从二千年前由印度传入本土,与中原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教派,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同的一大特点是,在饮食上以茹素作为斋戒,形成禁欲修行和素食的制度,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在印度佛教中的小乘教派并不笼统地反对吃肉,《十诵律》说,僧人可以吃三种净肉,即不是自己杀的,不是亲眼所见和亲耳听说别人杀的就不在禁忌之列。中国佛教的禁止肉食,是从南朝的梁武帝萧衍舍身献佛而提倡的饮食制度。 在公元511 年他亲自公布《断酒肉文》,劝导佛教徒严守不杀生的戒律,并身体力行。他在《与周舍论断肉敕》中说:

“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尸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尸虫, 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尸虫命。自死众生又不可食者,前所附虫,虽已 灭谢,后所附虫,其数复众,若煮若炙,此断附虫皆无以复命。利舌端少味, 害无量众生。其中小者非肉眼能观,其中大者灼然具见。灭慈悲心,增长恶毒, 此实非沙门释子所可应行。

众僧食肉,罪剧白衣。白衣食肉,乃不免地狱,而止是一罪;至于众僧 食肉,既犯性罪,又伤戒律,以此为言,有两重罪。若是学问众僧食肉者, 此为恶业复倍于前。所以如此,既亲达轻教,为人讲说,口称慈悲,心怀毒 害,非是不知,知而故犯,言行既违,即成诡妄。论学问人食肉,则罪有三 重。所以贵于解义,正为如说修行,反复啖食鱼肉,侵酷生类,作恶知识, 起众怨对,坠堕地狱,疾于 矛。善恶报应,必也不亡。凡出家人,实宜深 思。”(18)

禁止肉食是中国教派从大乘教义中引伸的戒律。佛教讲究三界轮回,因果报应,今世通过斋戒修炼,来世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吃什么不吃什么有所禁忌,才能做到“法正”,即“法食 ”或“正食”。食,在梵语中称阿贺罗,是有益身心的意思。法食就是遵循法制之食,依法之食必然是正食。适合僧侣的有五种净食,食物用火烧熟的谓之火净;用刀去其皮核的谓之刀净;以爪去壳的谓之爪净;将果物蔫干,失去生机才取食的谓之蔫食;取食被鸟啄残的食物谓之鸟啄净。不能做到火净、刀净、爪净、蔫净、鸟啄净的就是“邪命食”,这是佛家的禁忌。

佛家所谓的素食,“素”是洁白的意思,也就是非鱼肉和动物类的食物,不言而喻,素食是指植物性原料的制成品。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也有素食的说法,它原本有三种意思,一是如《诗经.伐檀》所云:“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这素食是指吃白食;再有是《墨子. 辞过》所载:“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这素食是指生食;也有如郑玄对《仪礼》中“饭素食”的注释“素,就故也,谓平时食也。”这素食是指平常饭食。种种说法与佛教的素食专指蔬食并不相同。 佛家所谓的荤食,并不仅仅指鱼肉等可食的生灵,凡是气味浓烈呛人的蔬菜也在禁忌之列。《梵网经》规定“佛子不得食五辛”。《天台戒疏》释五辛是“蒜、慈葱、兴渠、韭、薤”。《西域记》认为:“葱蒜虽少,家有食者,驱令出郭。 ”僧侣的进食称为吃斋,“斋”在印度佛教中的原意与“过午不食”的戒律有关,按照规定的时间进食就称为“斋”,所以这“斋”字有节制饮食的意义。中国佛教中的“斋”与印度的“斋”不同的是,从遵时进食,发展成不食荤腥的素食主义,成为汉传佛教的传统。所以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包括我国藏传佛教和蒙、傣等少数民族中的信徒都可以荤食,唯有中国的汉族佛教徒坚持素食,这在世界佛教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制度,对于僧侣的饮酒在中国更是一项大忌,不论是出家的沙弥或在家的居士都不准沾一滴酒,甚至也不准拿酒具请别人喝酒。

在饮食中最受佛家重视的是饮水,水在佛家眼中有三种: 经过过滤并即时饮用的称“时水”;虽经过滤但被储存饮用的称“非时水”;洗手或洗器物而不饮用的水称为“触用水”。佛家戒律认为,未经过滤的水中有虫,喝带虫的水是犯戒。在佛教经典中就有赶路的僧人宁可在水井旁渴死,也不饮有虫之水的故事。所以云游四方的僧人,都要随身配带一个漉水囊,以便过滤饮用水就是这个原因。

佛家对水质的重视,连带对茶水的品茗也非常讲究。一般的寺庙都建在名山胜川,适宜于茶树的生长,饮茶有利于清心明目,坐禅提神,受到修行人的偏好。僧侣对茶树的培育、采摘和炒制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在寺庙周围往往有著名的茶园。在饮茶史上被尊为茶圣的陆羽,从小就受到寺院采茶、煮茶的薰陶,精通茶道,才写成《茶经》一书,把中国的茶艺发展到一个新高峰。

佛教的素食和斋戒对中国人饮食习惯最大的影响,是在社会上大开吃素的风气,促进了对素食的精益求精,并创造出素菜荤做的烹饪技术。京城的法源寺、常州的天宁寺、镇江的定慧寺、杭州的烟霞洞等一些著名的寺院,都以制作精良的素菜扬名于世。有些斋食广为传布,腊月八日吃腊八粥的传统,就来源于腊月八日这一天,释迦牟尼在进食用野果熬成的粥后,坐在菩提树下冥想成佛的故事。罗汉斋等素斋已融入汉族菜系成为全民族喜好的名菜。

四、清净为本,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

伊斯兰教又称清真教,清真是“清净无染”,“真乃独一”的意思,这是对伊斯兰教义最简明、精粹的概括。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七世纪由阿拉伯传入中国以后,受到西北回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及克、乌兹别克、东乡、保安、和撒拉等少数民族的信仰。回族是伊斯兰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由外来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融合汉、蒙、维吾尔人而形成的新的民族。所以信仰伊斯兰的不一定是回族,回族一定是伊斯兰生活方式的信徒,在中国有七百万之众,除了以宁夏为中心外,散布在全国各地,融入汉民族地区,他们的饮食结构,已成为中国人饮食风尚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伊斯兰教对民众的影响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体现,他们对信徒的影响力比佛教还要大,伊斯兰教不仅规定专职的宗教工作者如阿訇等的饮食禁忌,对一般的教民也有严格的约束,这是因为伊斯兰的教义和教规对教民的生活有严格的限制。

伊斯兰教的教义非常重视心灵的纯洁和健全的体魄,要保持这一状态必须对入口的饮食有特别的关注。《古兰经》规定进食的原则是“清净的为相宜,污浊的受禁止。”忠告人们: “你们应食地面上合义的、清洁的食物。”又说:“惟禁尔等,食死物、血、猪血与未经高呼之名而宰割之动物。”从信奉者看来,食物不仅有净与不净之分,也有善与不善之别,食物的选择一旦用社会的伦理观念来取舍,那禁忌就非常严格。在《古兰经》上规定禁食的品种多达十七之多: “暴目者、锯牙者、环喙者、钩爪者、吃生肉者、杀生鸟者、同类相食者、贪者、吝者、性贼者、污浊、移食者、乱群者、异形者、妖者、似人者、善变者”等等,十八世纪中国的伊斯兰著作《天方典礼择要解》规定的禁食品种多达二十余种,凡是进入此属类别的动物都不能吃。此外,凡是没有经过口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自死的以及野兽吃剩的动物都不准进食。即使可食的牛羊,也必须经过虔诚的穆斯林宰杀放血后才能食用。有些食物仅仅因为其貌不端,也在禁忌之列如海参;有的喜食生肉的攫类如鸷鸟、虎、狼,也不得入口。从这些禁忌看来,动物因患病、衰老或中毒致死的肉质变性不能入口;血液是输送养料的渠道,残存有害物质也不可食,这些都有益于身心的清净和健康。对酒的禁忌有个过程,在《古兰经》上一度把葡萄酒和椰子酒作为的恩赐,后来因为饮酒容易滋事,引起人际纠纷,有碍宗教事务,喝醉的人耍酒疯,行为出格,引起对真主的大不敬,从而被禁忌,所以信奉者们严格戒酒或不嗜酒。不仅如此,凡是与酒相类似的有麻醉作用的如鸦片、吗啡、海洛因等,一律都不准种植、加工或贩卖,更不准吸食,这对信徒的操守起了净化的作用。

在上述禁忌中对中国人生活习俗影响最大的是对猪肉的忌讳。清代伊斯兰著名学者刘智对此作过说明:“ 勿啖豕,畜类中污浊之尤者也。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无补而多害。乐从卑污,有锯牙,好攫啮生肉,愈壮愈惰,老者能附邪魅为崇,乃最不可食之物也。吾人禁忌独严,而诸教以为常食,故特出戒令。”(19) 其实,对猪肉施以这样严格的禁忌,是有深远的民族和宗教根源的。 伊斯兰教发祥于西亚沙漠地区内米特族(又称塞姆族)中的阿拉伯人,干旱、少雨、炎热的地带,可以放牧,却不适宜猪的饲养,生活在这里的居民自古以来就视猪为秽物,不能祭神,触摸和食用,因此对猪肉讳莫如深。产生在这一地区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也有过禁食死物和猪肉的戒律,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对饮食传统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伊斯兰的斋戒中规模最大的是斋月,每年的九月,除了老弱病残和孕妇外,所有的人必须封斋一月,每天从太阳升起到日落前不进饮食,在晚上或日出前才可进食。执行这个规定的主要是伊斯玛仪教派和塔及克族,其他人无须按此限定。但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和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却成为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的盛大节日。在这一节日除了进行各种宗教礼仪外,还置办各种精美食品招待来客,济贫施舍,在亲朋好友中相互馈赠礼品,表现出好客和重视友情的古风。

由于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爱吃牛羊肉,对牛羊肉的烹调也就成为高手,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喜爱。由伊斯兰教信徒主厨的清真饭馆开遍大江南北,北方的清真菜以爆和烤为特点,爆炒羊肉,全羊席是代表作;南方的吸收汉族的技艺开发出溜熘里脊、涮羊肉的杰作,清真菜已成为中国菜系中的名品,清净为本的伊斯兰饮食思想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五、伦理化,四教合一的认同

在思想史研究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在海内内外已成为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但这本位不仅表现在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对儒家伦理的认同,还深入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消费生活,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无所不包的文化网络,主导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三教合一的说法,其实在中华民族的饮食思想上应该说是四教合一。儒家本身就有是不是儒教的争议,姑且不论争端,但看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以食为天的思想,将饮食神圣化,就带有一定的宗教性,并主导了中华民族饮食思想的发展,不论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还是外来的佛教或伊斯兰宗教,凡在中国本土化的,莫不对儒家伦理价值的核心----礼制,达到最大范围的认同。元朝学者刘谧在《三教平心论》一文中说:

“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同一仁也; 视人犹已,则同一公也;惩忿窒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擦修也;雷霆众聩、 日月群盲,则同一风化也。由粗迹而论,则天下之理不过善恶二途,而三教 之意无非欲人之归于善耳。故孝宗皇帝制《原道辩》曰:‘以佛治心,以道 治身,以儒治世。’诚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则三教岂容 有一之不立。”

古书上所说的三教合一,指的是儒佛道三家,都以劝善惩恶的伦理为共同的价值准则,换言之,一切以此为准绳的宗教和学派都能在共同的伦理判断中得到沟通和理解。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和都受到人们的崇拜,兼通儒道佛回教理的士大夫被世人奉为学贯百家的大学问。佛家的素斋、伊斯兰的清真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食谱。从论学处世到消受美食所以能这样水融,在饮食观念上认同儒家的伦理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在外来的佛教和伊斯兰教的本土化中,表现得最为出色。中国古代第一部佛教史的著作,北齐魏收的《魏书. 释老志》认为,佛家的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中国伊斯兰学术名著《天方典礼择要解. 饮食》明白宣示说:“饮食所以养性情也。以彼之性,益我之性。彼之性善,则益我之善越境彼之性恶,则滋我之恶性; 彼之性污浊不洁,则滋我之污浊不洁性。饮食所关于人之心性者大矣。物性有善者,有不善者;则人有可食者,不可食者。兹书分上下二篇。上篇言可食,下篇言不可食,分述详明,学者审之,勿谓一饮一啄之细,非成已成物之基也。圣人曰: ‘一口不洁,废十日功。’可勿警欤? ”善与恶是对人的道德评判,用人类才具有的价值准则区分食物的性质,将自然界无知无识的动植物拟人化,这是饮食伦理化的基础,从这里可以知道中国佛教和伊斯兰教是怎样将斋戒和清真食物解释为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行为,从而实现对儒家伦理的认同。

四教合一的饮食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思想的源头。

注:

(1)《荀子. 性恶》。

(2)《韩非子. 解老》。

(3)《列子. 杨朱》。

(4)《论语. 乡党》。

(5)《孔子家语. 六本》卷四十七。

(6)《论语. 学而》。

(7《孔子家语. 儒行》。

(8) 同(4)。

(9)《论语. 雍也》。

(10)《朱子语类》卷十三。

(11)《孟子字义疏证》卷上、卷中。

(12)《正蒙. 乾称篇下》。

(13)《神农书. 教篇》。

(14)《颜氏家训. 涉务》。

(15)《论衡. 道虚篇》卷七。

(16) 参见《史记. 封禅书》、《搜神记》、《搜神后记》

(17)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六。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篇10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衍圣公孔令贻过三十岁生日,大宴十余日,孔府内厨先后推出七百一十桌宴席,共分六个等级。 《孔府档案》(未编号)之喜寿生活账六件曾作了完整记录,其头等席面每桌八千五百文配置:

三大件:红烧海参、清蒸鸭子、红烧鱼。

八凉盘:熏鱼、瓜子、盐卤鸡、海蜇、松花、花川、火靠虾、长生仁。

八热盘:炒鱼、汤泡肚、炒软鸡、炸胗干、炒玉兰片、鸡塔、烩口蘑、山药。

四饭菜:清鸡丝、红肉、烧肉饼、海米白菜。

点心:甜、咸各一道,大米干饭。

孔府,是我国历史最久、也是最大一个世袭家族,自孔子去世后,至今二千五百多年,传承七十七代。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一九五年经鲁,“以太牢祀孔子”(孔档:《宋大中祥符元年对孔子封爵》),承认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建孔庙于孔子故宅处。

唐玄宗时,封孔子为“文宣王”,其长裔孙封公爵;宋代又封其后裔嫡系为“衍圣公”,这个称号一直延续到清代,故山东曲阜城内的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明清以来,孔府又世袭“当朝一品官”,使孔府家族的地位和豪奢,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是名副其实的“孔府府第”。

在孔府日常生活中,要迎迓圣驾,接待各级祭孔官员,因此饮食酒宴频繁而讲究,府内日常饮食也极其豪奢,“一日三餐,进席开宴”(孔档:七十五代孔祥珂《起居日记》)。

在孔氏家族两千多年的锦衣玉食生活中,为之服务的厨役们积累了丰富的名馔佳肴,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公馆菜”。

“从孔府门下走出过许多名品菜肴,如孔府一品锅、神仙鸭子、御笔猴头、诗礼银杏、带子上朝、怀抱鲤、一卵孵双凤、烤牌子、烤花揽鲑鱼、八仙过海闹罗汉等,都知名于海内外。历代衍圣公府送出的餐饮宴席更以排场和华贵著称,甚至一席宴会就能呈现404件造型各异的餐具,摆出196道名菜佳肴。”山东省烹饪协会顾问、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赛时曾这样描述。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是孔子的论述,历来作为饮食名言相传。

最早孔府菜到底什么样?原料有多珍贵?

“孔府菜的最大特点就是封建社会的官府菜,它的很多原料,如鱼唇、鱼须等珍贵又罕见。即使是豆芽这样的家常菜,也是要掐头去尾,在中间塞入肉丝,这样的讲究对于今天的老百姓来说,有些不可想象。”

1984年拍摄的中国孔府菜纪录片中,葛守田14岁起就进入孔府当厨,从民国初年起就开始为世袭衍圣公烹饪家宴和公宴,当年87岁的葛守田曾介绍孔府菜中的“诗礼银杏”:孔庙的诗礼堂前有两棵宋朝的银杏树,虽然经过了近八百年,那棵雌银杏树,仍然春华秋实结果不少,就取诗礼堂的银杏,去皮去芯后,加蜂蜜蒸。然后将银杏倒入用桂花酱调好的蜜汁中,不断加热,装盘时蜜汁全部裹在银杏上。借《论语》上记载的,孔子教子学诗学礼的故事,取名“诗礼银杏”。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来曲阜,孔府曾以196样菜的满汉宴来招待。开宴前,华灯高悬,红烛高照,乾隆皇帝在鼓乐手细吹细打的乐曲声中入席。菜是燕窝、鱼翅、海参、干贝等珍贵物,菜名更是好听,如一孵双凤、御带虾仁、竹影海参、当朝一品等,可乾隆在京里吃厌了山珍海味,一道道菜端上来又都原封不动地端了下去。

当年乾隆一次一次到曲阜来,衍圣公和孔府的厨师真是挖空心思想出了不少的名堂。树上叶子能做成皇帝喜欢吃的“诗礼银杏”,那地里的庄稼呢?小嫩玉米扒去皮后,看看真像颗颗珍珠,不用说玉米粒和芯都很鲜嫩,用它做汤烧海米,吃起来味道特别清香,就取了个好听的名,叫“珍珠笋”。

孔府的厨师就是用这些平常物,做出了连皇上也喜欢的名贵菜。

孔子“五不食”:对周礼崩坏的痛惜与指责,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孔府菜传达的不仅是一种菜品,更重要的是它的饮食理念和饮食文化。尤其是孔子的文化形象始终闪烁在孔府菜的核心区域,吸引着中国人的饮食情结。

他在《论语・乡党》中说:“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孔子的“道”体现在饮食之“礼”中,在论语这样一部阐述儒家伦理思想的著作中,讲到市售易做假的掺水“酒”、添加杂质的“脯”,当然是从卫生出发,《礼记・王制》云“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但孔子的“五不食”,表层的含义仅是对食物质量的要求,其深刻的喻意是孔子从食品范畴对周礼崩坏的痛惜与指责,以及对理想的社会生活市场秩序的追求。

孔子论饮食,多与祭祀有关,《论语・乡党》云:“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为国君助祭后分得的肉食,要当天吃完不能留到次日。家中祭祀用过的肉超过三天就不吃了。“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和本乡人一道喝酒,喝完之后,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此“礼”反映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做客时有丰盛的宴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以示感谢。又《论语・述而》云:“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因为服丧者不会饱食,办丧事者应有悲哀恻隐之心。

孔子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

有趣的是孔子虽讲究美食,却一生栖栖惶惶,奔走列国,有时候不免忍饥挨饿,经常过不上什么好日子。但是他的后裔,特别是在明清两代,被封为“衍圣公”的孔子嫡系世袭家族,却真正锦衣玉食,享尽人间的富贵荣华。

作为最典型、级别最高的官府菜,孔府菜具有选料珍贵、烹调精细、盛器讲究、菜名典雅、礼仪隆重的特点,这与古齐鲁“雅秀而文”的风气一脉相承,这大概也是孔子的一套饮食观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吧。

孔府菜里的传奇典故

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一个个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经过历史的淘汰,官府菜真正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孔府菜分宴会饮食和日常家宴两大类,分别用于不同规格的招待及日常用餐。有喜宴、寿宴、家宴之分。满汉全席是清代晚期发展起来的宴席,使用特制餐具,全席上菜196套,是最高规格的孔府宴席。

让其他菜品难以望其项背的是,几乎每道孔府菜都有典故。“孔府一品锅”因衍圣公为当朝一品官得名。1894年,慈禧太后做寿。当时的75代衍圣公夫人带着76代衍圣公等人进京给慈禧拜寿,“带子上朝”由此而名。该菜用莲子和五花肉制成,将五花肉切成丁,用勺子取食时,莲子朝上,寓意“带子上朝”。 “带子上朝”、“怀抱鲤”等菜又有辈辈为官、代代上朝的寓意。

不过,作为清乾隆时期的官府菜,孔府菜渊源最深厚的还是乾隆皇帝。

有一次,乾隆在孔府吃了个炒水萝卜的菜,觉得挺好吃。回到京里后,还想吃这个菜,叫御厨做。可是做好了一尝,乾隆皱起眉头说:“在孔府吃的炒水萝卜是梨味,怎么你炒的不是那个味!”一怒,把那御厨赶出了皇宫。

宫里的两个御厨只好花上钱财来到曲阜认了孔府的厨师做师傅。真是:不见不识,不做不会。那炒水萝卜菜的做法是:先将水萝卜切成丝,在开水里一氽,再放凉水里浸去那萝卜味,炒的时候加上梨汁,炒出来就是梨味。不经一师,不长一艺。两个御厨回到京里,按照学来的法子炒了水萝卜菜,乾隆又吃得津津有味,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