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审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7:47:58

农村审计论文

农村审计论文篇1

一是农村审计工作组织机构不适应。乡镇综合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被合到乡镇财政所,县级农经局,任务重,工作协调难,落实难,工作缺乏权威性。乡镇一级农经干部取得审计资格证及少。同时取得审计资格的乡镇农经干部均是兼职审计,充当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近年来实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双代管”,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一直由乡镇农经干部兼职,同时乡镇农经干部又承担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这种组织机构的不适应,不可能使审计结果取信于民,从法律的角度上说也是行不通的。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根据审计的独立性这一审计监督本质特征,审计的主体应当是“独立”于被审计一方之外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二是农村审计工作条件不适应。一是审计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得不到保证。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力军是乡镇农经员,但是乡镇农经员从事审计工作是兼职的。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乡镇农经员不可能象专业审计机构一样把主要精力花在审计工作上,审计工作的时间就会显得很仓促,而审计工作的审计对象又比较多。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审计对象是村一级,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交通极为不便,给审计工作特别是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免费服务的。到目前为止,国家财政部门还没有将审计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审计经费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在审计实践中,因为没有经费,不得不尽量压缩时间,这也必然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三是农村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点多且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全面的财会知识和相关制度和法规,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交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乡镇一级由农经员担任的审计工作是兼职的,并且从事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起步时间晚,开展的审计工作时间短,虽说已经过专业培训,但审计专业水平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大多数审计人员缺乏协调、交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审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四是审计立法滞后。农村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条例,仅有少数省市出台了地方性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条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结果所出现的村级财务严重问题,因为缺少专门的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如村的主要干部铺张浪费使用集体公款,而支出单据所应具备的经手人、审批以及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等应有的手续却具备。因为没有明确的具体法律依据,村里又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给单据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的定性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五是审计处理难。首先是现行审计体制及其它一些人为的因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处理决定的权利,使得查出问题与处理决定之间产生脱节,很难将查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处理;在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时,由于难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使得问题被搁置下来得不到解决处理;其次是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如果不及时把查出的问题予以纠正和处理,就会使群众感到审计只是一种形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查出的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很难面面俱到,三是社会不正之风带来的阻碍影响了问题的处理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改善对策

根据当前我国村级财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加快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应尽快解决解决审计机构与人员问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落实到位。

首先是要建立职能定位明确的工作机构和审计队伍。乡镇专职审计机构不完整、不健全。随之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在基层设立完整的、健全的专职审计机构十分必要。但是,由于乡镇审计受其地位未定(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和发展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致使乡镇审计发展滞后,特别是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有限,力度较低。主要体现在部分乡镇尚未设立专职的审计机构、未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较少、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因此,尽快确立乡镇审计地位,充分发挥乡镇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变得日益重要和突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和财政所进行了实质合并。过去由乡镇农经部门负责的村级财务审计职能相应合并到财政所。为充分发挥财政所对村组财务审计的职能,可依托财政所成立由3—5人的事业编制,由财政保证供养的审计站。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村(组)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村(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对新一届各村(组)理财小组组成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指导理财小组运行情况。

其次是要改善审计工作条件,保证审计工作开展。要改善农村审计工作条件,除了进行村级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外,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审计,提高对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认识,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在经费上保证农村审计工作正常开展。

其三是要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应从加强基层业务培训着手,由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提出审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农经干部进行中短期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突出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村审计队伍。通过考试考核等方法选拔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的审计人才,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质低和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加强审计人员政策法律及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报告要真实、可靠、严密,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反驳,真正体现农村审计工作水平。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认可、支持农村审计工作。

再次是要加快农村审计立法,树立农村审计工作权威。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审计的定性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听取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审计工作的政策问题,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农村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同时要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把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纳入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加大基层审计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乡镇、村两级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把乡镇、村财务管理制度贴在墙上以便更直观的形式接受群众监督。

最后是要注重农村财务审计结果的综合运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要保持长期有效,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注重其结果的综合运用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一是要督促整改。对在审计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对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村(组),由乡镇主要领导及时找有关责任人谈话、限期整改。对期限内仍未整改的村(组),按程序召开村民会议研究处理意见,对村民选举产生的村(组)干部建议村民启动罢免程序,依法依规罢免。二是要严肃纪律。审计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并向群众公布。审计出的问题,一定要按照财务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妥善处理,该批评的进行批评、该纠正的给予纠正,该清退的责令其清退、该赔偿经济损失的要赔偿、该罚款的一定罚到位、该罢免的组织乡镇村讨论罢免、该撤职的坚决撤职,以维护执法的严肃性,进而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三是要接受监督。农村财务审计是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意义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群众满不满意是一个检验和衡量的标准。因此,要把审计结果公布于众,告知于民,广泛听取民意,收集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把审计公开的过程转化成为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农村审计论文篇2

一、农村审计风险的成因

农村审计风险是指农村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在农村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或相关人员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评价意见或者下达了不正确的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给被审计单位或相关人员造成损失应承担责任的可能性。造成农村审计风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审计项目不确定重点。现行农村审计项目有日常财务收支、收益分配等定期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集体资产和资源、农民负担、村级债权债务等专项审计。随着城镇化建设和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的逐年增多,对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和涉农财政资金的审计已成为审计重点。由于审计人员有限,如果对审计项目不分轻重缓急,则项目的实施结果就容易疏漏出现较大违法违规问题或案件,形成审计风险。

(二)审计对象的责任区分难度较大。如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或企业法定代表人,由于其所处位置特殊,上下人际关系等原因,加之任职时间较长或财务人员频繁更换,期间经济业务数量多,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客观、准确认定带来困难;又因历史与现实、自主决策与集体决策以及环境等因素,使其应负的主要责任和直接责任难以区分、界定不准,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目前部分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能力等,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严重制约着审计工作的深入,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容易形成审计风险。

(四)农村审计法规、规章可操作性不强。相关法规对涉及农民负担部门及涉农资金的审计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内容过时、缺失。因此,在具体操作中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评价没有统一标准、处理依据不足的情况。如果仅凭经验或习惯做法,则很可能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使农村审计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二、规避农村审计风险的措施

农村审计风险的存在,不仅会使农村审计机构可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还会对农村干部经济责任作出不恰当的评价,更严重的是对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造成影响。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农村审计风险。

(一)适应形势,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农村审计立项,必须适应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审计项目,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并依据现有农村审计法规和规章组织和实施审计。

(二)客观公正地作出审计评价、界定责任。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评价,既要谨慎合理地规避审计风险,又要观点明确、客观公正。一是审计范围的经济事项评价应突出重点;二是评价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三是评价用语要准确、规范,易理解。在评价基础上,按事项、期间、适用的法规、规章确认责任主体,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

农村审计论文篇3

关键词:农村 财务审计 模式

目前农村财务审计模式仍比较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严重侵害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而农村财务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监督力量,不仅直接保障农村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更从长远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建立普遍适用的农村财务审计模式,是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必由之路,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村财务审计性质模糊,法律地位不明确,也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可循,就我国农村财务审计的模式及其性质、任务等关键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学术界也仍有争论,在实践中各地方的做法也不很相同,形式各异。

一、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现状分析

( 一 )乡镇经管站或其内设审计部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模式 这是当前农村采取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审计模式。根据该条令的第四条规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建立审计机构的,由其负责合作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审计机构的,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审计机构(以下简称乡镇经管站)负责其审计工作。这种模式下,乡镇经管站在完成日常经管工作的同时,每年要安排一些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任务,而且审计人员通常不设专职,一般由经管人员兼任,或者在经管站内下设审计站,安排专人从事审计工作,但其专设的审计站与经管站合署办公,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因此这种模式从本质上讲是经管系统的内部审计,它受上级农业经管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

( 二 )乡镇政府内单独设置审计机构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模式 这种模式设置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作为乡镇政府的内设机构,直接受乡镇政府领导。审计人员一般为专职人员,人员配备也相对稳定。乡镇审计机构负责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单位进行审计,从本质上它是乡镇政府的内部审计。由于实践中受到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等实际因素的限制,使得其在实际中很少见。

( 三 )农村民主理财小组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的模式所谓农村民主理财小组,就是在各村建立成员3至5人,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的,对本村财务管理情况实行监督和检查的组织。民主理财小组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重要财务事项,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民主理财小组能够对村两委在村集体财务经营管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实践中,由于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是由村长或书记指定,并非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因此,在对农村财务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民主理财小组并没有起到实际的监督效果。

二、农村财务审计模式探讨及其述评

( 一 )农村财务审计模式探讨桂建平(2002)提出了“乡镇审计”的概念,他认为按照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国家共设五级人民政府,其中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已经设立了审计机关,但乡镇政府除外。按照现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财政体制和国有资产“分级行政管理”的方式,财政收支隶属于哪一级政府财政,则由哪一级审计机关管辖,所以应当设立乡镇审计,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地方政府审计。乡镇审计的对象包括乡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乡镇所属行政村以及乡镇和村所属的企事业单位。马子力(2004)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有可能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尤其是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个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业务市场。与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相比,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具有其独特优势:不占用编制,不列入财政支出;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素质比较高;审计地位更加独立,更加客观公正可信。刘罡(2004)提出国家审计机关派驻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国家审计机关派驻模式即是成立独立的乡镇审计站(所),作为县级国家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派驻到各乡镇,对乡镇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将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纳入国家审计范畴,确保乡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成效性。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审计模式即是将审计机构植根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熟悉组织内部情况,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强。常茂松(2007)认为,农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不足。的确,现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由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承担,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多为站(科)级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低,任务重,工作协调难,落实难,工作缺乏权威性;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审计经费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审计人员无编制,均为农村经济管理员兼职,严重影响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造成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农村经济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王宝庆(2008)提出,在县(市)设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中心,各乡镇建立审计所,县(市)政府、市审计局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指导农村审计的文件和制度,此外,政府立法部门要加强立法,从法律上保障村监督委员会和审计中心的合法地位,为农村集体经济开展审计工作奠定法律基础。从而使农村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和顺利进行。宋雪莲(2009)认为,农村审计的主体如由政府审计或社会审计承担,理论上是可行的。因此应在继续发挥农业经管部门熟悉农村情况、具有多年农村审计经验的前提下,逐步变直接审计为对外协调服务,即作为农民的代言人,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日常监控,另一方面代表村民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农村财务实行定期审计。在农村审计市场逐步规范后,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协调角色也发生实质性改变,应完全退出农村审计市场,由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作为委托人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者实施审计。最终形成重大涉农资金审计应由国家审计机关承担,农村财务审计以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作为农民的代言人委托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的模式。黄秋敏、满玉红(2009)认为,2006年度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没有将村集体经济纳入国家审计的范畴,国家审计介入村集体经济审计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由于目前农经站审计模式存在缺乏较高层次的法律依据、独立性差、不能有效地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经营者间信息不对称、审计的结果处理与运用不尽如人意等问题,为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监督,规范农村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的程序,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当前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进行整合,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社会审计为辅的一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体系。

( 二 )农村财务审计模式评述 农村财务审计主体比较混乱,应重新界定。在性质上农村财务审计应属于内部审计,其主体是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或乡镇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它与审计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处于第三者地位,因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内部审计。由于地方法规、规章授权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和农村审计机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既要对政府负责又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负责,其性质又属于政府审计范畴,同时,很多地方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受委托开展的审计活动,并且还要收费,又具有社会审计的性质。另外,农村财务审计独立性较差。乡镇经管站熟悉农村集体经济的情况,便于开展审计工作,且多年来,在促进廉政勤政,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在“村账乡管”的财务核算模式下,经管站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方面独立性则变得较差。首先,按照农业部对乡镇经管站的职能划分,乡镇经管站要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和财务会计的指导工作。让经管站行使审计职责,既充当管理者经营者又充当监督人,违背了独立审计的独立“三角关系”,这样势必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其审计结论也可能违反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其次,经管站负责大量的繁重的日常经管工作也必然冲击审计业务的开展;最后,农村财务审计的双重领导体制也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此外,农村财务审计执行力度小。基于目前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成为乡镇政府附庸的现实,乡镇政府会出于各种考虑或利益权衡,会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严格,或干脆不处理,束之高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领导者,他们作为“经济人”在决策时,往往也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但是分析现行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由于受到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法定强制力、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易受到乡镇行政干预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是无法通过提高腐败被查处的概率和加大惩罚力度来提高腐败成本,从而遏制违法违纪等腐败行为的发生。以上文献为理论界对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的探讨。从内容上看,都是基于农村集体经济提出的审计模式,没有考虑随着党的惠农政策的出台,落实到农村的财政涉农资金审计的问题;从模式架构上看,虽然理论界对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的研究为改良现有的农村财务审计模式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是总体而言,这些研究重在探讨现有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的问题,对新审计模式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理念,大多是泛泛而谈,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财务审计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调查与科学分析,并期望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建议。

三、农村财务审计模式分析

( 一 )理论基础(1)委托-理论。委托-理论是在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两个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并遵循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随着我国农村集体组织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有股份经营、承包经营、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之间实际上产生了分离,经营管理者与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之间实际上也形成了一种委托和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然要求对经营管理的情况进行审计监督。(2)控制论理论。控制论是研究各种系统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其核心思想就是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的,原因和结果的不断相互作用的反馈过程。由此可见,一个控制系统就是通过信息变换过程的反馈原理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控制论的方法对审计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如审计控制,审计的目的是查错纠弊,有信息反映某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这时,我们就要进行审计,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责令其改正。审计过后发现这一行业的问题仍然存在,根据这一信息,决定进一步进行审计,直至达到审计目的为止。这是审计控制系统的一种。同时,查证舞弊行为的过程也是如此,要对输出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判断,并根据分析和判断制定查证舞弊的步骤,选择查证舞弊的方法。期望所选步骤和方法能与舞弊行为相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查证经济舞弊的实践证明,不对信息输出进行控制与调整是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舞弊手法也日趋高明。查证与反查证的迹象十分明显,获取的舞弊信息存在着真与假、虚与实,有时还会自相矛盾。因而必须对输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去伪存真进行鉴定,并根据辨证推理,抓住舞弊本质,“再现”舞弊特征。把舞弊信息控制在最佳状态,那么,“再现”整个舞弊的全过程就有可能。控制论的原理在查证舞弊实践中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3)免疫系统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将国家经济社会的运行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政府审计由于必须关注、必须重视政府责任的核心内容――国家利益、必须保障国家利益的基础――国家安全,因而成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即与运行、控制、管理等系统相对独立而又能发挥功用的系统,其内在的作用机理应该是识别、处理乃至免疫。政府审计的免疫系统理论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关注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源的安全,防范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源的流失、浪费风险;关注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等其他方面。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安全卫士,经济社会一旦出现问题,审计的触角就要立即感知到,问题出在哪个部位、问题是什么以及影响程度、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立即动作,果断的执行措施,及时对问题进行预警、揭露和抵御。政府审计由于其独特的独立性、权威性以及全面性,在社会公共事业的市场运行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防御、自稳和监督作用。当然,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个特殊的国家经济组织来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面对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问题,包括财务收支方面的问题、财经法纪方面的问题、经济责任方面的问题以及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等等。然而由于政府审计具备很高的独立性、很强的权威性以及更为全面的审计范围,因此在农村这个特殊的经济组织中政府审计能够更好的发挥经济防御、自稳和监督的作用,使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向更为持续、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

( 二 )问卷结果分析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对河北省农村财务审计的现状进行调查。本次问卷实际发放500份,收回446份,剔除56份无效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390份,本次发放问卷的回收率为89.2%,有效率为87.44%,符合数理分析样本量的基本要求,可以进行分析研究。问卷结果如下:第一,由于河北省有些地区缺乏与农村财务审计相关的统一制度和规定,造成这些地区的农村财务审计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导致河北省有农村财务审计的地区比例不大,仅占一半。第二,河北省农村财务审计的主体混乱,存在多种审计模式并存的状况,不利于农村财务审计的规范化,正规化。第三,对于河北省有农村财务审计的地区,由于审计主体很大比例是农经站和乡镇政府自行组织的审计机构,由于这种非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机构具有的双重领导体制以及其自身的管理、监督双重身份,导致农村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很差。第四,河北省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审计过程中,审计内容、方法单一落后。在很大比例上,农村财务审计内容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而且审计方法也多局限于详细查账和群众调查。第五,河北省农村财务审计在审计结果的信息透明度方面仍存在问题。导致有近40%的人无法了解到本村的财务审计结果,可见河北省的农村财务审计信息在农村集体经济运营过程中的透明度方面仍存在问题。第六,对于河北省农村财务审计的结果仍有一部分处理不及时或根本不处理,并且有部分农村财务审计没有后续审计来检查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

( 三 )问卷数据分析本文选取有农村财务审计的169份有效问卷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村财务审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哪些因素对农村财务审计影响显著。将农村财务审计模式效果与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过程,审计结果执行 ,法律环境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最终的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模型的拟合度为0.669,调整后的拟合度为0.654,可见模型的拟合度良好。模型中的变量与也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经过以上逐步回归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对农村财务审计模式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审计过程与审计结果执行,但并不是其他的因素对农村财务审计模式效果没有影响,只是说审计过程与审计结果执行这两个因素对农村财务审计模式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由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建议。

( 四 )对策建议 由以上问卷的调查结果可知当前农村财务审计模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农村财务审计无法达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而且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知农村财务审计模式的效果主要受农村财务审计的审计过程以及审计结果的执行这两方面因素影响。而审计过程的异同又受到审计主体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使农村财务审计不再流于形式,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在结合实证结果和调查问卷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对于农村财务审计新模式的构想:第一,将由原来农业部主管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改由国家审计机关主管,在国家审计机关下设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在该中心内设置“审计部门”与“责任追究部门”,前者专门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后者专门负责相关责任追究工作;第二,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价指标以及完善相关规定和行为准则,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程序》、《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文书格式》等,同时赋予农村财务审计机构必要的职权,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具体实施办法、报告等做出规定,以达到规范审计行为,控制审计质量,使审计行为制度化、标准化的目的。第三,重视审计结论的处理并建立专门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结论,除了要报送到县审计局外,还要抄送给乡镇政府,以使乡镇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农村集体组织的情况。这种模式设计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及审计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当前农村财务审计对于审计结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处理的问题。同时,还能通过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中心内的责任追究部门的配合加大腐败成本,更好地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成员违法违纪等腐败问题。

*本文系2009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研究:保障农民权益的视角”(项目编号:HB09BYJ02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桂建平:《乡镇审计》,中国时代出版社2002年版。

[2]马子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初探》,《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农村审计论文篇4

关键词:财务;审计;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3日

一、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农村审计作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大部分地方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村委会作为政府多层次等级中的最低一级,受到的监管是最少的,而且村干部不属于公务员,也没有行政级别,法律对其进行的约束和制约很少。但是,村干部却掌握着人、财、物等众多公共资源、公共权力,知晓着一般老百姓难以了解到的政治信息、上层动态。因此,他们可以获得比其要承担的责任更多的权利、方便,他们可以很好地为自己牟取私利,却很少受到处罚。老百姓处于绝对的弱势,如果政府不对村干部进行监管,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证,我们国家的体制也就没有坚固的根基。因此,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迫在眉睫。

二、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目前,乡镇普遍没有建立专职审计机构,村级财务审计主要由乡镇经管站人员负责。但村级资金和财目全部是由乡镇经管站代管和代记,财务收支也由乡镇经管站会审,形成财务与审计职能合一、“自己审自己”的现象。同时,乡镇经管站业务人员较少,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参与审计工作都是兼职,难以做到时间和精力集中,也维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质量的提高。

第二,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审计队伍建设需要加强。近几年,随着农村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家财政向农村倾斜拨付的资金逐步增多,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的可能性增大,审计任务将越来越重,对农村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乡镇审计缺乏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存在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等现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这种局面,使审计往往流于形式,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能。

第三,账目混乱,调查取证工作困难。账目混乱主要表现在会计账目不健全,记账不及时,内容不齐全,几年不记账或记账不规范,票据不规范,白条入账,多手经管现金,管账的也管钱,管钱的也花钱,瞒报收入虚列支出等等。还有的地方为了实行“村账镇代管”办法,阶段性地把账目拽齐,以前的“包包账”、“挎兜账”没有理顺,还在堆放,导致审计工作无从下手。同时,在农村审计过程中,由于村级档案管理的不健全,特别是在审计中涉及到年份较远的历史旧账,导致一些与审计相关资料的丢失,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取证。

第四,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决定难以落实。大多数乡镇没有合理的中、长期审计计划,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且对于审计的资料和审计后的有关文件没有规范的送达文书和完整的审计档案记录。对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取证、审计档案整理与保存等一系列审计程序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或参照国家《审计法》规定执行。此外,审计本身具有强制性,应无条件地落实和执行审计决定。但是,审计决定执行是由乡级政府来完成,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利益关系审计决定往往得不到有效执行,作为农业经管部门主审单位,缺乏有效执法手段。不仅审计出来的经济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那些违法违纪人员也不能受到应有的惩治,而且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事倍功半。

三、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措施

1、规范审计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要想很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必须有规范的审计机构。审计机构必须有很强的独立性,而且要双管齐下,不仅包括政府审计还要有民间审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审计工作队伍里,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推进农村审计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坚持持证上岗,吸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的专业的人员,要坚持定期考核。对专业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对审计人员法律法规的教育。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审计人员的服务于党和人民的忠诚意识,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对其的监督。

2、健全法律体系,完善农村审计档案管理。农村市场经济要想走向成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因此,应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条例和与之相配套的审计取证、报告、档案管理等办法,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的定性问题,切实树立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方面的权威性,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部门必要的职权,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端正村干部的农村审计态度,提高农村财务会计水平。在进行农村审计时,有不少农村干部对审计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阻挠审计工作的进行。因此,应端正农村干部对农村审计的态度。农村财务会计水平低、内部控制弱,直接影响了农村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村账镇管”的制度,提高农村财务会计水平;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推动农村审计的顺利开展。

4、公开财务审计结果,严肃财务纪律。审计结论做出后,乡镇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将审计结果经镇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进行公开。审计结果可在各村公开栏上进行公布,也可以在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公布。公布后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四、结束语

农村财务审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搞好农村审计工作,就会大大提高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选拔一些有素质、有能力的审计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农村审计。当然,村干部也要很好地配合审计工作,同时做好农村的会计工作,使农村审计体系健康地发展,进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谷书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农村审计论文篇5

根据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意见》和农业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提升农村财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依据,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工作,为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健全完善民主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审计对象。审计监督对象范围主要为乡(含街道,下同)、村(含农村社区,下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负责人。

三、审计内容。

1、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审计重要经济责任指标是否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否增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否达标等内容。

2、集体资产管理经营情况。主要审计集体资产管理经营台帐是否建立,各项制度是否健全并执行到位,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效果如何等内容。

3、财务收支情况。主要审计财务预决算执行情况,收入是否按时到帐,支出项目是否合规,支出标准是否合理和专项资金收支等内容。

4、财经法纪执行情况。主要审计帐户设置、票据领发、收入管理、费用开支、工程建设、借贷用途、印鉴保管、民主理财、财务公开、重要事项集体决策动议、程序和效果情况等内容。

5、干部报酬补贴情况。主要审计干部个人工资、奖金、专项补贴情况,有无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等现象。

6、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处理情况。主要审计集体资产发包和处置情况、被征地农民安置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村组利益的界定处置情况和收益分配情况等。

7、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主要审计集体经济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四、审计机构。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工作由区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乡农村经营管理站承担。

五、审计职权。

1、要求被审计单位报送或提供财务预决算报告、会计报表和有关资料;

2、审查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账目、资产,查阅有关文件、档案,参加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会议;

3、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应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证明材料;

4、对损害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利益的行为有权制止;

5、对阻挠、破坏审计工作的被审计单位,有权采取封存有关账册资料等临时措施。

审计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弄虚作假、、造成损失的,违反纪律泄露秘密的,按人员管理权限转由主管部门处理。

六、审计程序。各乡农村经营管理站每年年初应结合实际编制内部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制订审计方案。年中根据序时要求,按发放审计通知、实施具体审计、作出审计结论或决定、出具审计报告、征求被审单位意见和正式公示等程序实施审计工作。被审计单位如对审计结论或决定有异议的,可向上级农村集体经济内审机构提出复审。复审期间不影响原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执行。区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可视情直接抽审或指定审计项目,交办审计任务。

农村审计论文篇6

摘要:随着农村征地、基建项目、企业发包的增多,承包人上缴的承包费、政府部门专项补助款、村集体自筹款、“一事一议”资金的使用,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关系也越来复杂,它关系到农村集体财产安全和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渑池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现状;问题;建议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行为,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切实有效地做好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对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合理有效管好村级资产大有益处。

一、渑池县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审计现状

全县共有13 个基层农经机构(其中县级1 个,乡级12个),30 名农经工作人员(其中县级6人、乡镇级24人),本科学历3 人,专科学历10人,其它学历17 人。共有办公桌椅18 套,档案柜6 个,计算机1 台,县乡机构均无独立产权办公用房,均无独立的交通工具,无独立的办公经费。

2013 年以来,全县审计资金总额为14228.24 万元,共发现违纪违规资金164.02万元,已全部追回。其中应入未入“农村三资管理中心”监管等“小金库”资金53.2万元,报销违规开支、贪污私分集体“三资”2.64 万元,在管理性工作中吃拿卡要、滥用职权、谋取私利0.25 万元,公款旅游、滥发奖金补贴,用集体资金支付个人费用14.45 万元,其它违纪违规资金93.48万元。

二、针对我县近年来的农村财务审计情况,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现任的农村审计人员大部分是乡镇一级的农经人员担任,对农村财务审计的理论知识较为缺乏,且大多属于兼职。审计人员应当经过考核,发给审计证,凭证开展审计工作。但目前无论县乡两级农村审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的少之又少。理论知识的缺乏使其素质跟不上新形势发展需要。

2.农村财务审计主体混乱

农村财务审计主体既有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又有乡级农经站和乡镇政府自行组织的审计机构、村民主理财小组,还有县审计局的派出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导致了管理执行机构性质模糊不统一,容易造成人人管事与人人不管事的局面。

3.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独立性差

农村财务审计目前主要是农经站负责,但这种模式的独立性很差。原因在于:第一,农经站负责农村财务无疑是让农经站既担任管理者的同时又担任监督者,这严重违背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第二,农经站负责大量的日常工作必然会冲击审计工作的开展。第三,由于农经站在行政方面受乡镇政府的领导,在业务上受上级农业经管部门的指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会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独立性。

4.农村财务审计立法滞后,审计处理难

(1)现行的农村审计依据为200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其权威性不足。在农村财务审计中查出的严重违犯财经纪律的财务问题,依据现行规定处罚较轻,不能有效起到威慑作用。

(2)如上所述的现行审计体制及其它的一些人为因素,造成农村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缺乏主动权,容易被上级部门或领导影响,不能立即下发审计报告,促其积极整改。查出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有时被长期搁置,不能解决。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审计的权威性。

(3)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后期的整改处理阶段比审计工作前期困难性更大。

(4)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内外环境差。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县乡两级农村财务审计都没有办公经费,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且审计不能收费,办公条件也还是依托现有的农经站开展工作,出力不讨好,不能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三、提出的建议

1.建立职能定位明确的工作机构和审计队伍

做好审计工作要从基础抓起, 建立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专职审计机构十分必要。可从县级或乡镇农经部门的人员中抽出专人,或从社会中招聘有审计资格的人员组成专职的独立审计机构,与农经部门相脱离,有事业编制,有独立的办公地点, 负责本区域内农村村(组)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 对上级业务部门负责并汇报工作;年初制定审计目标, 细化责任目标, 年末进行业绩考核。

2.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农村审计人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县级或乡级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提出长期和短期的审计培训计划,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审计人员抓好业务和技能的培训。可采取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技术讲座, 聘请审计专业人员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可吸收大学毕业生和通过考核招聘等方法选拔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建立持证上岗和严格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质低和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

3.加快农村审计立法,树立农村审计工作权威

现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由于权威不足,需要尽快制订全国性的农村审计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农村经济审计的定性问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报给当地的政府,为有关部门制定审计政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制订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和相关办法,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 引导农民群众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依据,实施审计监督。

4.改善审计工作条件,保证审计工作开展

首先要在当地政府有经费保障机制,要列入年初财政预算。其次,县乡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审计工作,要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上加以改善。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反腐倡廉工作,提高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认识,确保审计工作的职能得到加强,工作顺利开展。

5.与纪委、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相协调,树立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近年来,我县的农村审计工作多是在纪委的牵头下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审计作为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延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需要纪委、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的共同支持,农村审计先行工作,财政、民政部门配合,纪委部门做保障,相互通报、配合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协作的工作格局,以确保把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宋雪莲.农村审计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5]:44-45.

[2]朱朝晖,陈建萍.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创新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6.

农村审计论文篇7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审计方法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政府增加了对农村各项资金的投入,农村集体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经济规模也越来越大,农村财务管理及农村财务审计在确保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在农村财务审计出现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调查取证难、审计组织缺乏独立性、审计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本文结合农村财务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对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重要性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审计条例指出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提供财务收支计划及其执行情况、会计报表、合同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当前村级账务处理存在于会计账目不齐全,账簿设置不规范, 会计手续不齐全,资金使用不合法,票据不规范,白条入账,瞒报收入虚列支出等等。我省目前已实行会计工作,在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电算化管理和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进了村集体财务理财民主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拥护。但也存在多种问题,在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村级财务监管乏力,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审计工作难度加大。

2.调查取证难。在农村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村根本没有村级档案室,会计档案资料无法集中管理,会计资料只好长期放于会计或出纳家中。村级组织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在审计中涉及到年份较远的历史旧账,导致一些与审计相关资料的丢失,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取证。有些村级财务人员,为了逃避相关责任,伪造原始凭证票据,审计人员核实取证时提供失真材料,刁难审计工作人员。

3.审计程序不规范。大多数村级组织没有合理的中、长期审计计划,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且对于审计的资料和审计后的有关文件没有规范的送达文书和完整的审计档案记录。对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取证、审计档案整理与保存等一系列审计程序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或参照国家《审计法》规定执行。

4.审计决定落实难。审计本身具有强制性,应无条件地落实和执行审计决定。但是,审计决定执行是由乡级政府来完成,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利益关系审计决定往往得不到有效执行,作为财政部门主审单位,缺乏有效执法手段。

二、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揭露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账目管理混乱和乱收乱支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地执行政策和管理财务。

(二)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强化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目前,很多行政村没有公开账务,或者存在公开的账务与账内的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因此,农村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非常关键,定期对村财务进行审核、检查,及时将审计结果公开公布。这样,村民才能了解并掌握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让村民明明白白,利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现阶段,我国普遍存在着农村财务人员年龄较大、专业水平较低、计算机应用不熟练,会计准则落后的现象,这样的财务人员会严重阻碍农村财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因此,通过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从客观上督促农村财务人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审计督促农村财务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建账、记账和报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通过审计督促农村财务人员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要求,完善会计科目、报表、凭证,确保账目规范。

三、加强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保障措施

我国开始实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之后,国家农业部、省、市相关的审计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各地区逐渐重视起农村审计工作,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作为新时期工作的一个切入点。

(一)转变审计模式,创新审计程序方法

当前农村财务审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法律法规,农村财务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建议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调研,丰富和创新农村财务审计理论,更好地指导规范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借鉴其他类型审计的先进方法,转变审计模式,创新审计程序方法。

(二)加大审计力度,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固定的审计人员,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对村级各项收入,土地承包款及房屋租赁款,征地土地补偿费以及“一事一议”筹集资金等,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查筹资和支出的合法性,杜绝非法立项,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现象的发生。审计工作应当坚持群众路线,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成立群众监督小组,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听取他们对审计事项的建议和意见,审计结束后,应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

(三)加强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权威性

审计质量的提高是打开审计面,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保障,只有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的权威,才能使审计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的体现。要求审计人员一定要做到“四不”,即:处理问题不留情面;审计账簿不留死角;定性是非不偏听偏信;核查手续不留漏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拓宽思路与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审计结果的执行力,我们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不断拓宽审计范围,将审计的内容由过去单一的集体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拓宽到现在的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等。争取达到日常业务定期审、农民负担重点审、班子调整离职审、群众举报专项审、重点问题经常审的目标,开展广泛合作,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树立审计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侯人和,吕民法.农村财务审计应处理好四个关系[J].中国审计,1994(06).

农村审计论文篇8

关键词:新形式,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首先是相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村干部素质不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者,但很多村干部仍保留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发展经济的办法。个别干部既当家又管钱,既是审批人又是经办人,白条抵库,坐收坐支挪用时有发生。村会计素质不高。大部分村现有会计人员无一人持会计证,会计记账不规范,账目混乱,漏账错账,不结账、不记账等问题,成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人员作为基层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责任感不强、无证上岗、对新会计制度不熟悉,难于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要求,从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村民素质不高。农民对村级组织建设及村集体的发展方面的认识还很缺乏。

其次是财务公开不落实。

财务公开内容不真实。有些地方村干部在进行财务公开时弄虚作假,避重就轻,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真正群众关心的问题等却被干部故意“忽略”或改头换面后附加在其他一些生产性开支里面进行公开,群众无法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造成一些群众的不满。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财务收支事项要求每月一次公开,财务计划(预算)年初和季初公开,财务决算年末和季末公布,而许多村往往不能坚持,许多内容直到上级检查和群众反映时才公布,甚至半年才公布年初计划,月末才公布上月收支,对重大财务活动也是事后才公布,对实质性内容不公开,没有起到群众应有的监督目的。财务公开后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财务公开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体现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手段,是进行干群交流的渠道。

再次是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

部分村民理财小组不是经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经干部指定,个别村甚至没有理财小组成员,村干部直接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使民主理财失去本身的意义。部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财务水平有限,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审查单据,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不负责任,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民主理财活动不正常、不严肃。部分村不按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由村会计拿着报账单到理财小组成员家签字,有的干脆由村干部代签,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责任性差,其监督只是走过程流于形式。

最后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缺少良好的监督体系。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问题。村财务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结算资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但由于部分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毕业论文,问题。干部各自为政,财务人员或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造成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现象。

面对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笔者拟提出以下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第一,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地不断深入,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细则,如财务审计制度、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民主理财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等来进行完善补充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改变过去笼统要求而无具体标准,有制度难执行的状况。在制度的执行上,领导要重视。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对策,带头执行,率先垂范,检查督促乡村干部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底。要完善奖惩措施,加重处罚力度,严格做到照章办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保证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为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加强审计理财监督。建立完善审计制度,切实有效地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建立审计制度。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相约束,只有制度健全,才能有章可依;要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专业性、业务性都很强,应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专职审计人员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扎实的写作功底;要搞好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加强对集体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集体土地征占收入管理使用情况、集体资产对外投资收益情况的审计,对离任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坚持民主理财,夯实村级财务管理基础。

由于目前民主理财人员普遍业务水平有限,理财监督往往只停留在账务的表层,直观地查看单据,了解大致收支情况,对一些支出是否合理,难以发现账务中存在的较为复杂的问题。一是要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监督作用。毕业论文,问题。毕业论文,问题。要民主推选理财人员,由群众民主推选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财务知识、敢于说话、对群众负责的党员群众,组成民主理财组,建立理财人员登记簿,保持相对稳定;要提高民主理财人员的理财水平,乡镇财经所要定期对理财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理财人员的理财业务水平、监督能力,同时及时登记处理理财意见,民主理财时,理财组要及时对违规违纪情况进行登记,并拿出处理意见;要大力推进民主议事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管理集体财务的积极性,坚持村党支部审议制度,村集体每年的财务预决算、经营项且的承包、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理、集体公益事业项目经费的筹集、基建项目安排等重大财务活动必须征得村党支部讨论审议。毕业论文,问题。二是坚持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制度。毕业论文,问题。经村学支部审议的有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才能施行。

第四,加强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理财水平。

农村审计论文篇9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 (以下简称农村审计 ) ,是指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部门依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集体资产及有关单位提取、使用农民承担费用的活动进行的审计监督。农村审计作为巩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政策措施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 ,仅 2001年 ,全省农村审计资金总额 19.7亿元 ,占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额 70.4亿元的 28 %;查出违纪金额 28 94.3万元 ,占审计资金总额的 1.5%;查处贪污案件 8 0起 ,贪污金额 8 1.3万元 追回贪污款 54.1万元 ,查出有违纪违法行为并移交有关部门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农村干部 144名。 农村税费改革 ,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作出了重大的变革 ,因此也对农村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审计工作产生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 ,探求解决的途径 ,对于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形势 ,做好农村审计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本人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审计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 ,农村税费改革是通过调整规范农村分配制度 ,以实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其主要内容是 :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和政府性基金、集资 取消屠宰税 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调整农业税政策 调整农林特产税政策 改革村提留征收办法。其调整的内容全部属于农村审计中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的范围。因此 ,必将对农村审计工作产生影响。笔者认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缩小了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范围。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前 ,乡镇统筹费虽然由乡政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使用 ,但属于集体资产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收代交 ,全部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 农村税费改革后 ,取消了乡镇统筹费的收取 ,因此 ,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范围也随之缩小。二是农村税费改革 ,将村提留款的筹集方式改变为农税附加和“一事一议”两种方式筹集后 ,农税附加的征收管理纳入财政税收征管范围。这一管理体制确立后 ,农村审计不再对农税附加的征收实施审计监督 ,农村集体资产审计范围进一步缩小。 第二 ,对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对农税附加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的资金和劳务应实行专项审计。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 ,采取农税附加及“一事一议”办法筹集的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劳务 ,应实行专款专用、村务公开、村民监督和上级审计的办法管理 ,这就要求在农村集体资产审计中 ,不能将这项资金与其他集体资产混同起来 ,而应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要求 ,进行专项审计。二是提高了合法性审计的要求。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 ,农税附加主要用于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村办公费三项支出 ,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上限控制。这就使农村税费改革前对村提留的合规性审计上升为合法性审计 ,从而扩大了农村集体资产审计的合法性审计的范围。 第三 ,减小了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收费项目的监督范围 ,加大了税收项目的监督范围。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 ,取消乡镇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 ,因此 ,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收费性项目的审计监督范围将大幅度减小。但与此同时 ,开征农业税、农林特产税、牧业税附加 ,将大幅度增减税收项目的审计范围和难度。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审计面临的问题 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影响 ,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村审计工作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主要是 : 1 对农村审计必要性的认识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 ,部分农业工作者甚至农村经营管理干部认为 ,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经济来源的乡镇统筹费取消了 ,村提留款中的大部分作为农税附加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直接监督管理 ,农村审计的主要内容已不存在 ,因此对农村审计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 ,这一观点是十分偏颇和错误的 ,理由是 :首先 ,如前所述 ,农村税费改革后 ,由于乡镇统筹费的取消和村提留筹集方式的改变 ,农村审计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缩小了 ,但是 ,农村审计的主要对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资产并没有消亡 ,只要其组织存在 ,其资产存在 ,其经营管理资产的活动必然存在 ,则农村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就不会消失。其次 ,农村税费改革前 ,乡镇统筹费虽然在性质上是集体资金 ,但实际上使用权为乡镇人民政府所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有代收代交义务 ,而没有实际使用权。因此 ,取消乡镇统筹费 ,并不会减少农村集体资产的实际存量。第三 ,村提留并不等同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部收入 ,实际只占集体资产的极小部分。据统计 , 2001年全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为18亿元 ,其中村提留收入只有 2.2亿元 ,只占到其总收入的 12.1%。第四 ,村提留的筹集方式改为农税附加办法后 ,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未改变 ,仍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督 ,仍然是农村审计的重要内容。第五 ,农村审计的目的和作用不仅是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 ,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它同时还肩负着减轻农民负担 ,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因此 ,农村税费改革后 ,加强农村审计是十分必要的。 2 确认筹资筹劳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审计依据 ,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定 ,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筹集资金或劳务 ,由村民委员会提出并作出预算 ,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审核后 ,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负责将筹资、筹劳的标准和数额填入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 ,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分发到户 ,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农民负担监督卡填写的数量标准提取或安排出工 ,严禁擅自立项或提高标准向农民筹资筹劳 除按规定减免外 ,农民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符合本办法的筹资筹劳。农民没有正当理由不承担筹资筹劳的 ,村民委员会可依照村民会议通过的村规民约进行处理。根据这一规定 ,筹资筹劳的项目、标准一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就确立了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是 ,从审计工作的角度看 ,这一规定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由于这一政策规定未对作出决定的法定议程和法定文书作出相应的具体规定 ,就使其在执行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变动性 ,这对作出确认其决定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审计判断带来了困难 ,因此也就难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二是村规民约属于道德范畴 ,如果发生部分农民拒绝缴纳筹资款或拒绝出工的问题 ,将很难依此做出合理的审计建议 ,这也将会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大量的不良债权 ,也会因为这部分农民垫资而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 3 农税附加管理的审计将成为农村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税附加由乡财政征收 ,征收后交给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 ,由其存入农税附加专户 ,按村设账。实行这一管理制度的优点是 ,强化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资金的监督管理。但与此同时 ,由于乡财政所、农村经营管理站均属乡镇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下属部门 ,农税附加由这些部门征收、管理 ,实际上直接纳入了乡镇人民政府的管理范畴。从体制上看 ,这为乡镇政府平调、挪用这项资金提供了可能性。由于目前我省大部分乡镇财政较为困难 ,因此 ,笔者认为 ,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税附加管理的审计将会成为农村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4 缺乏对违反政策规定、增加农民负担行为的经济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农村税费改革及有关农民负担政策 ,对违反政策规定、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均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这为审计确认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作出审计决定及提出审计建议提供了依据。但遗憾的是 ,目前尚未制定出对上述行为所应承担的经济法律责任的法律法规。这一问题的存在 ,使得在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中 ,无法对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后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额度及赔偿期限作出判断和结论 ,这将严重影响农民负担专项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5 农村审计中存在的原有问题。我省农村审计工作是依照《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的 ,但由于《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只对农村审计的主体、范围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因此 ,农村审计长期存在着责任不明 ,职权不清 ,程序、行为不规范 ,违法违规行为的经济法律责任认定标准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 ,对农村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有着较大制约作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深入 ,一些新的问题还会不断产生 ,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有关政策建议 第一 ,由省税费改革主管部门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筹资筹劳专项规范化议程和文书 ,以规范化方式为确立筹资筹劳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提供依据。 第二 ,尽快建立农税附加及村内筹资筹劳专项审计制度 ,对农税附加及村内筹资筹劳实施专项审计 ,以确保这两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三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要求 ,尽快制定加重农民负担处罚办法 ,对违反法律政策规定 ,增加农民负担的具体行为、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及经济损失赔付等问题怍出规定 ,为充分发挥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在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提供法律依据。 第四 ,尽快制定出台《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 ,对农村审计的主体、范围、程序和法律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甘肃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精神 ,确保农村审计对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有效发挥 ,提供法律法规依据。

农村审计论文篇10

    论文摘要:自实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然而,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为了管理好农村财务,一定要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将审计作为管理好农村财务工作的突破口,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保障。 

1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揭露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账目管理混乱和乱收乱支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地执行政策和管理财务。 

1.2 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强化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目前,很多行政村没有公开账务,或者存在公开的账务与账内的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因此,农村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非常关键,定期对村财务进行审核、检查,及时将审计结果公开公布。这样,村民才能了解并掌握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让村民明明白白,利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3 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农村集体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有了一定资金的积累。然而,目前,在使用农村集体资金时确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例如:没有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随意性较大,非生产性开支比重过大等现象较常见。农村集体资金额度有限,加之没有合理规划,导致乱挪、乱占现象经常发生,资金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则能够合理建议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使有限的资金用于提高农业科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壮大集体企业上,实质发挥最大的作用,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4 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现阶段,我国普遍存在着农村财务人员年龄较大、业务水平较低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村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直接上岗,“捆捆账”和“包包账”的现象时有发生,或者随意处理账务,不遵守会计基础规范要求。 

这样的财务人员会严重阻碍农村财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因此,通过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从客观上督促农村财务人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审计督促农村财务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建账、记账和报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通过审计督促农村财务人员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要求,完善会计科目、报表、凭证,确保账目规范。 

2 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保障措施 

自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之后,国家农业部、省、市相关的审计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各地区逐渐重视起农村审计工作,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作为新时期工作的一个切入点。 

2.1 逐步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考核、培训 

要逐步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尤其要建立健全县、乡(镇)两级审计机构,保证县乡级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同时, 由于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因此要求从事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素质,所以一定要切实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考核、培训及监督,从根本上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2 努力克服困难,改善审计工作环境 

过去,农村经济部门一直处于地位低,财务困难的状态,因此,阻碍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尤其在执行审计结果时,常常由于缺乏手段而听之任之。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应该加强与监察、纪检等权威部门的合作,积极主动地解决纠纷,调节矛盾,做好配合工作,主动寻找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加强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工作),以最终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任务,争取政府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支持。通过全方面的努力与争取,逐渐使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2.3 严格审计纪律,树立审计权威 

审计质量的提高是打开审计面,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保障,只有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的权威,才能使审计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的体现。要求审计人员一定要做到“四不”,即:处理问题不留情面;审计账簿不留死角;定性是非不偏听偏信;核查手续不留漏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拓宽思路与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审计结果的执行力,;我们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广泛合作,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树立审计的权威性。 

2.4 着力加强审计力度,不断拓宽审计范围 

首先要以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为目标,着力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力度,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拓宽审计范围。将审计的内容由过去单一的集体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拓宽到现在的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等。争取达到日常业务定期审、农民负担重点审、班子调整离职审、群众举报专项审、重点问题经常审的目标。 

 综上所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非常重要,在农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各地区要严格遵循《会计法》和《审计法》及本地的相关管理条例,使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侯人和,吕民法.农村财务审计应处理好四个关系[j].中国审计,1994(06). 

[2] 黄履申.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j].上海会计,198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