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3 13:28:47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1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国主义心得体会400字范文大全,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400字范文大全一

我的祖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无数的叔叔阿姨用他们的生命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在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也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爱国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清晰而又朦胧的概念,似懂非懂,我们只知道在口头上说爱国,而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大明白怎么做。认为爱国就是要为祖国付出,看了一些关于爱国的文章后,我想大家和我一样明白:其实在每一件小事上,我们都可以去体会爱国。我们要懂得为集体作贡献,为班级付出。这样我们会享受到集体班级得到你的贡献日益强大时的幸福。在身边的小事中,我们体会到了爱集体,爱班级,自然也体会到了爱国。作为小学生,我们的爱国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公物……另外,还要爱学习!因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才能做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作贡献,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免受外国的侵犯!

啊,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了为四化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400字范文大全二

每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国歌,爱国之情就在我们的心中激荡。我们都会为中国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把祖国留在我们心中,热爱我们的中国,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中国人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今日的'中国: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普遍改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改革开放蓬勃发五十八年前,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展。无数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但能够摧毁一个旧世界,而且有能力建设。

我们还想让灾难笼罩我们吗?我们还想让敌人的刺刀刺到我们身上吗?不!绝不!我们不能让祖国受到欺负,让我们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祖国做贡献,让中国被世人所瞩目,把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祖国在进步,世界在发展,一切美好的憧憬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爆发全部的激情,贡献所有的潜能,为祖国母亲的繁荣富强、为建设富而美的新济阳而努力拼搏、共同奋斗吧!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400字范文大全三

昨天,这还是一间破草屋,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座高楼大厦;昨天,这还是一条陡峭的山路,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公路;昨天,大伯还为自己的那辆马车而自豪,转眼间,大伯就驾驶着“长风”汽车进城了……

是谁让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伟大的祖国。

我从小就在祖国的怀抱中成长,是祖国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快乐。我是龙的传人,祖国就是我最亲爱的母亲。

您像太阳一样让世界充满了光明,让那些受到灾害和苦难的子女脱离困境,勇敢的生活,在疾风暴雨中得到温馨;您像春风一样让大地充满了温暖,让一切生命茁壮成长,在阳光雨露下把生命延伸;您像月亮一样默默的奉献,让我们宁静的入睡,把一个个美梦成真……

我为有这样伟大的母亲而骄傲,我愿意为您的强大而搏拼。在您的哺育下健康地成长,增强本领,为把你打扮的更加美丽而献身。

祖国啊,我爱您!请您放心,我们会努力耕耘,用我们辛勤的汗水,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400字范文大全四

我的祖国幅源辽阔,人口众多。我的爷爷辈的老人们在新中国诞生的年代生活非常艰苦。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人们往往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就连过年都难吃饱过。

在那个时代,没有电话,更别说手机了。就连公共电话都没有。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我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比如:家家都有的电话和手机;了解国家新闻的电视;无所不能的电脑;可以保鲜的冰箱;省力的洗衣机;解暑的空调,这空调就像家里的桌子,椅子一样普遍......很多人的家里都买了摩托车和轿车。

现在人们的生活鸡鸭鱼肉,生猛海鲜都吃腻了,这些事要是讲给建国初期的人们听,简直就是神话故事。当然,这确确实实是现实。

我生活在祖国最强胜的时期幸福极了,我爱我的祖国,更爱我的党!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400字范文大全五

————纪念南京解放68周年暨新中国成立68周年

68年前,当南京解放,新中国成立,毛主席站在巍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说:“新中国成立!”时,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作为新中国的小主人,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为南京解放、新中国成立而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在许许多多的革命烈士中有的甚至没有留下姓名,但作为新中国的小主人,一定要将他们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作为新中国的小主人,当看到参加过渡江战役的老战士来给我们演讲,和他们胸前挂满的大大小小勋章时,我们不禁会想到每一枚勋章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英雄事迹。每一个英雄事迹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知道胜利来之不易。爷爷,我们向您致敬!

过去,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战斗;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小主人,要为祖国的富强和发展去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报效祖国,保护好革命先辈打下的江山!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400字范文大全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如雷锋所言:“我是祖国的,祖国是我的。”爱国的力量曾经让多少人表示出爱国力量的强大。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层出不穷,爱国人物,群星灿烂。江山代有才人出。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爱国将领戚继光。抗日八年,是体现出爱国力量伟大的时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高亢有力旋律,曾经鼓舞多少华夏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爱国的力量是势不可挡的。

岁月无情,流年似水,蓦然回首,我们伟大的民族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岁月。多少兴衰,多少欢乐,已成为历史。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爱国吧!

让我们用知识与汗水,以满腔爱国之情,拥抱新希望,迎接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吧!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400字范文大全七

每次去北京,妈妈总会带我去看升旗。每当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知道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有一颗爱国心。

今年暑假,我去西安参观了兵马俑。这些地下军团带给我们的心灵冲击并不亚于长城。那一刻,我觉得中国真了不起。

在美丽的巴厘岛的酒店,我翻遍了所有的'书籍,换遍了所有的电视节目,就是找不到中文。在海滩边吃晚饭时,很多外国人都在伴奏下唱着自己国家的歌,唯独没有中文歌曲。这时,妈妈的一位朋友点了一首《小薇》,我们一起哼唱着,旁边的外国人都为我们鼓掌!那一刻,我很自豪。

《开学第一课》中的马鹏飞,他终于在节目现场为自己过了一次生日。当我们5岁时,可能还偎依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听故事,小小的马鹏飞就已经在为家里操劳了。准确的时间表,一天只睡6个小时!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奶奶,从未放弃过读书和生活。贫穷让他承担,坚毅的个性中透着对社会的感恩。

原来,爱国不是嘴上说说就行,而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2

2017年6月17日,全体党员赴马兰基地参观学习。体验马兰基地官兵的实际工作、生活,学习马兰基地官兵几十年来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短短半天参观活动中,我却非常难忘,看到了自己从前未见过甚至未曾想到过的东西,也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深刻感悟。

参观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中国核试验基地历史展览馆,在这里观摩了核试验场微缩景观沙盘,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院士的纪录片,林俊德院士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一颗疲惫的心停止了跳动,临终前,林俊德院士交待:把我埋在马兰。在产观看纪录片的干警们无不感动落泪,我的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是感动中国林俊德院士的颁奖词,这字字如珠的颁奖词足以说明林俊德院士为我国科技国防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随后一行人又陆续参观了部队官兵的训练、生活场所,在参观读书室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由“?”号组成的红色大书桌,不由得眼前一亮,听连长介绍说,这是战士精心设计建造的,要想获取更多的知识,把问号变成句号,就必须置身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可以看出,每一个细节都寄托着战士们的匠心和志趣,让我肃然起敬。中午和战士们来了一次全方位的亲密接触,干警和战士们共进午餐,体验了军营生活,也让我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味的掠影和记忆。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3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我们受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多方面的冲击,为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的地位也显得尤其重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但是,在我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同时,不难发现部分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及行为有一定的误区,客观上造成了国家利益的损害。因此,如何推进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的认知和行为上的误区

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炽烈热爱和无限忠诚,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因而,爱国主义也成为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及行为有误区,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混淆

狭隘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中最极端的一种,为表示对自身民族的忠心与认同,不惜以各种手段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由于狭隘民族主义分子经常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容易使大学生混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当代学者们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研究不少。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虽然都源于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或者说体现了国家认同,但是两者体现国家认同的内涵不同……民族主义情感是一种盲目的国家优越感,它带有对外部群体的蔑视和排外倾向,并具有对外部群体的支配感;而爱国主义是一种健康的、建设性的、宽容的爱国情感,未必会导致排外倾向和支配倾向。”[1]由此可见,民族主义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排外性,那么狭隘民族主义就更加容易发展成民族沙文主义和复仇主义。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9?11事件”带给人们的伤害。

从实际行为上讲,有些民众在面对较为复杂的国际局势或地区摩擦时,会使用比较暴力的方式或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中日关系因领土问题而越发紧张时,有人会通过砸毁中国民众的日本轿车来表达对日本的不满。但这种行为,在一开始就已经损害了中国民众的利益,这种不理性行为的蔓延会让更多人打着“爱国”的幌子,开始恣意妄为,宣泄对社会问题的不满,进而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其所谓的“爱国”情怀,则不知所踪。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区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时,根本标准依然是是否由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同时,看其是否是盲目排外。正如江泽民在《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中指出的:“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2]121

2.爱国主义之与国人自卑心理的区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而综合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民是否具有民族自信心。我们曾见到过这样的事例:一些国人就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要求国外的企业承认“辱华”,并要求这些外企给予中国道歉甚至赔偿。这些国人对所谓“辱华”企业铿锵有力的指责,也是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希望国民能够认识到“辱华”企业的不良居心,自发抵制这些企业。许多大学生都纷纷响应了这种“爱国主义”的号召,加入了抵制“辱华”企业的阵营。

当我们就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到底是外企“辱华”还是我们国人的自卑心理作祟?抵制“辱华”企业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还是国人自信不足的体现?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祖国未来文化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艺术院校大学生应当明确爱国主义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一定包容性的高尚情操,不应被较为狭隘的、猜忌的认知所混淆。更应正确区分这种被放大了的国人自卑心理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区别。

二、造成艺术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误区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几种误区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它们的产生并非偶然,而且也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结果,而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的产物。

1.从社会角度看,经济、文化中的负面因子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文化体制逐步确立。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追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脚步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目前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支柱,发达国家“大量加工业被外包给欠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随着国际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加,大量贫困国家的劳动力涌向发达经济体,造成了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抬头……边缘国家不得不接受血汗工厂、公共设施私有化、社会福利锐减和不公平的贸易条款,在残酷的环境中为生存而苦苦挣扎。”[3]9这种出现在国人面前的明显的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就很容易给当代大学生以潜在“自卑感”,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具体事件的理性判断,进而产生狭隘的思维方式,从而加重对“爱国主义”的误区。

此外,随着我国各项文化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艺术院校大学生也更多地接受着来自电视、网络、杂志、报纸等多重媒体的冲击力,而这些文化信息渠道中难免有一些浮躁的、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甚至夹杂着一些具有煽动性质的社会舆论。这些社会情绪与社会舆论误导了大学生,令他们混淆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概念,使他们偏离了“爱国主义”的轨道。

2.从学校教育角度看,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需要加强

大学应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公共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带动大学生爱国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能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营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但是,我们发现当前许多艺术院校的公共课课堂的出勤率、抬头率比较低,部分大学生认为公共课乏味,缺乏实效性,因而丧失主动学习的动力。这就直接导致正确的爱国主义理念很难通过课程的平台有效地传播给大学生。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大部分艺术院校虽然提倡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基层组织能够多开展相应的活动,活动形式也力求丰富多彩。但是,由于缺乏爱国主义教育系统的机制建设,使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了表面宣传上,活动主题显得又“红”又“专”,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实现。许多艺术院校的大学生都把组织、参加类似的活动当作一般的社团实践活动经验,而没能深刻领会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

3.从大学生个体度看,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整体提升

对爱国主义的误区,跟艺术院校大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也是直接相关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身心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接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朋友等多方信息的影响,更会遇到各方复杂的不定因素,这都给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挑战。而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多年的艺术专业,如音乐、美术、表演、戏剧创作等方面的熏陶,往往具备思维活跃,举止活泼,富于创造性的特点。而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灵感”“直觉”等专业创作中的必备要素均属非理性因素,这些因素虽令他们对审美价值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艺术领域给予他们以较强冲击力。但是,由于学生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过于依赖这些非理性因素,过于溯求个体的直观感受,使他们在理性逻辑分析方面具有较大缺陷,尤其对于社会价值的分析略有偏颇,视野也不够开拓,对于当前世界局势、主要社会思潮不能有清醒的认识;对于那些打着“爱国”旗号而进行别有用心的煽动行为的势力不能够有理性的判断,那么还会继续在爱国主义的问题上产生偏颇性的认识。这就需要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在既有知识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免被恶意势力所利用。

三、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

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和行为虽然有一些误区,但是当我们能够明了其背后的原因,就应该合理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够进一步维护社会的稳定,把人民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本国的历史、文化,使本国的民族精神继续延续下去。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艺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1.平衡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明确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沉、自发的情感,倡导“理性爱国”,看似是矛盾之语,实则是教育国民平衡好情与理之间的关系。“在各国间利益摩擦甚至冲突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各个国家中人们对外的强烈感情,这些感情很可能表现为爱国感情或民族感情,从而使爱国主义具有强烈的感情化或情绪化倾向。对于这些感情,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因为毕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源,而且这些感情中有真正爱国的内涵。”[4]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要推进理性爱国的教育,让艺术院校大学生了解到在抒发爱国主义情感时,如果一味地感情用事,有时甚至会损害国家的利益。

而所谓的理性爱国,倡导大学生当然要关心国事、关注世情,但在关心和关注的时候,在表达爱国的意向和热情的时候,一定要遵守法纪和道义,讲求理性有序和有理、有利、有节。中国是一股正在和平崛起的强大力量,在世界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所倡导的理性爱国,必须是展现大国风范,有利于维护大局,维护稳定,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而大学生不讲理性的爱国行为,只会遭到外界的非议,不仅会使大学生的素质遭到质疑,更可能给西方敌对势力以打击的借口。

2.运用多种载体,多管齐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在媒介、载体丰富多彩的今天,艺术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这是由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决定的。可以充分利用参与国庆、奥运等大型活动为契机,令学生明确爱国主义理念。在平时,以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确立学生爱国主义的基本意识,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首先,国庆、奥运等大型活动往往须招募大量的学生志愿者。艺术院校应严格志愿者的筛选,强化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明确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具体的筛选过程中可执行:报名―基本信息确认―笔试―面试―公示获得志愿者资格名单。让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之前就经历一系列的“考验”,充分了解本次活动的详细内容以及将要面对的困难,并懂得珍视这一志愿资格。在志愿活动开启后,志愿者将会面对诸如,酷暑高温连续作业、放弃自己的假期进行辛苦地排练、在缺乏某些基础设施的条件下生活、早起晚归甚至连夜进行彩排等考验。这些活动过程是艺术院校大学生体味爱国主义的一个良好契机。活动不仅能够激发艺术院校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活动的热情,同时也能令大学生明确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行为。

其次,充分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一方面,艺术院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将专业建设发展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把教学与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艺术院校大学生能够从专业课堂中领悟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某些艺术院校开展爱国主义题材的剧目创作,种类涉及歌剧、舞剧、话剧、戏曲、影视作品等。在创作过程中,令学生了解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祖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逐渐确立爱国主义的基本意识,避免仅仅因娱乐性而发起活动。主题鲜明,意义重大的活动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继承性,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可见,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爱国主义,才能让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区分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正确把握爱国主义,逐渐走出爱国主义认知上的误区。

3.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日常化; 爱国主义庸俗化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50-03

一、爱国主义日常化及其意义

爱国主义是“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1]这种“崇高精神”通过人们的各种爱国主义方式体现出来。在战争、国难和国家大事中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往往表现得最为突出,而爱国英雄们轰轰烈烈的爱国壮举也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直接参与战争、国难和国家大事的机会并不多。即使在战争中大部分人可能也不会亲赴战场,只能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各界人民开展各种爱国增产、增收运动,用新增加收入的一部分或全部支援志愿军和;做好优待烈属、军属工作等等。[2]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是一种理性而有效的爱国主义方式。这种把爱国主义精神寓于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方式,就是爱国主义日常化。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祖国的兴旺发达不仅需要少数英雄人物的努力,更需要无数的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爱国主义日常化作为大多数人的爱国主义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日常化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爱国主义日常化是新时期人们报效祖国的主要表现。不同的时期,人们报效祖国的方式往往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对世界形势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为人们主要的爱国主义方式,他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3]进一步强调,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要自觉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促进建设和改革。[4]2009年5月,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也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所以,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脚踏实地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爱国主义日常化是人们信守“爱国”规范的体现和保证。爱国主义历来是人们必须遵循的重要道德规范。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讲爱国首先就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爱国”的基本道德规范,慎守“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具有深厚爱国情感的爱国主义者在日常生活中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出自身的爱国热情,以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和利益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爱国主义日常化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信守“爱国”规范的体现,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爱国责任和义务的保证。只会空喊爱国口号,却处处违反爱国规范的人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日常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为根本的就是国民素质之间的竞争。爱国主义日常化是一国国民爱国美德的体现,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一国国民能否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良好的爱国美德,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陈独秀在近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就曾提出:“我之爱国主义,不在为国捐躯,而在笃行自好之士。……为国捐躯之烈士,固吾人所服膺,所崇拜,……然此种爱国行为,乃一时的而非持续的,乃治标的而非治本的”。他所谓“治本的爱国主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六种品德,即“勤”、“俭”、“廉”、“洁”、“诚”、“信”。[6]正如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7]一国国民能否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良好的爱国美德,决定着一个民族有没有“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二、爱国主义庸俗化及其危害性

爱国主义日常化强调人们把“爱国”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相联系,在平常小事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人们在生活中的具体爱国行为多种多样,但它们都只是爱国主义日常化的表现,是外在的、偶然的,是与特定的人、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相关联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把生活中具体的爱国行为当成恒定的爱国主义方式,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人们是否爱国。例如,“爱国就是要买某某产品”,“爱国就是要捐赠多少钱”等。这种简单机械地套用某种爱国行为或爱国标准的爱国主义方式就是爱国主义庸俗化。这种爱国主义方式不仅不能体现出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反而对这种崇高精神进行了贬低和歪曲,并使其由“崇高”走向了“庸俗”。在大多数情况下,爱国主义庸俗化是无意的,是情感大于理智的结果。爱国主义庸俗化在少数情况下是故意的,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爱国主义的结果。这些人往往打着爱国主义的“牌子”,蛊惑人心,以达其不可告人之目的。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经常可以碰见许多诸如“买某某国货就是爱国”、“买某某进口产品就是卖国”的口号,其背后极可能是不可告人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爱国主义庸俗化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贬低和歪曲,对爱国主义精神本身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的危害性。

1.爱国主义庸俗化降低了爱国主义的高尚品格

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之所以为人们所敬仰就在于它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品质和高尚的美德。爱国主义庸俗化,误把爱国主义等同于某种具体的爱国现象,制造机械化的爱国标准,不加深究地给人扣上一顶顶爱国或不爱国的“帽子”,许多忠诚的爱国者被武断地判定为不爱国,而许多似是而非的人和事却被认定为“爱国主义”。如此庸俗的爱国主义当然会遭致人们的反感,因此玷污了爱国主义之名,降低了爱国主义的高尚品格。

2.爱国主义庸俗化会误导人们的爱国行为

爱国主义庸俗化往往针对社会热点话题,迎合人们的情感需求,提出一些简单的爱国口号,不仅容易吸引大众的“眼球”,而且易于使人失去警觉,产生从众心理和认同心态。例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为了反对法国政府支持“”,谴责巴黎市政府对奥运圣火传递的保护不力,少数人提出“抵制家乐福”的口号,得到了众多人的拥护,特别是极少数所谓的“愤青”采取了许多不理性的过激行为。事实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抵制家乐福”的行为并非明智的爱国之举。像“抵制家乐福”一样,爱国主义庸俗化还可能会“炮制”出许多蛊惑人心的口号,误导人们的爱国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少数人受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不顾国家利益,利用人们的爱国热情,误导人们的爱国行为以获取私利,这尤其需要加以警惕。

3.爱国主义庸俗化妨碍了爱国主义功能的发挥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国家、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立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如果任凭爱国主义庸俗化不断泛滥,那么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感召力,爱国主义精神就得不到很好地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功能也就无从发挥。爱国主义庸俗化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消解和扭曲,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坚持爱国主义日常化,避免和反对爱国主义庸俗化

爱国主义日常化在新时期意义重大,必须坚持。而爱国主义庸俗化是对爱国主义日常化的误读或歪曲,是爱国主义日常化的大敌,必须坚决加以避免和反对。新时期如何才能坚持爱国主义日常化,避免和反对爱国主义庸俗化呢?

1.要与时俱进地把握爱国主义的内涵

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要与时俱进,准确地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各行各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这一时代主题,把“爱国”与“爱岗”、“爱家”相结合,将爱国热情寓于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日常化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偏离这一主题的爱国主义日常化就很可能会变成爱国主义庸俗化。

2.要开放包容地看待各种爱国主义现象

新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爱国主义不仅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多样化,而且在评价标准上也产生了许多新尺度。人们既可以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也可以通过言语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既可以通过在特定场合展示爱国标志来爱国,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竞争与合作等实际行动来爱国。既可以在国内报效祖国,也可以在国外报效祖国;既可以在网上的虚拟世界中爱国,也可以在网下的现实世界中爱国。总之,爱国主义方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与此相适应的爱国主义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许多旧标准逐渐被替代,一些新标准开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各种爱国主义现象,再也不能用“封闭狭隘”、“针锋相对”、“非此即彼”的心态来评价各种爱国主义现象了。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面对女排教练郎平带着美国队回国参加奥运比赛,绝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开放包容的姿态就赢得了他人的尊重,表现了我们作为世界大国的宽广胸襟。

3.要理性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爱国行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日趋复杂化,在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中,许多行为很难分辨出到底是不是爱国的,甚至有些似是而非的爱国行为不仅不能为国家谋福利,反而会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和荣誉。爱国主义日常化“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糊里糊涂的爱,不行;朴素感性的爱,不够;偏激盲动的爱,不可”。[8]盲目的爱国行为很可能会使爱国主义庸俗化,名为爱国,实则误国。例如,一些所谓的“愤青”经常以“爱国者”的姿态动不动就无理地谩骂他人,头脑发热,见风起浪,其言行完全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爱国公民应该表现出来的。随着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和便利,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很可能就关乎祖国的利益和荣誉。这也要求我们在爱国主义日常化中要理性谨慎地选择自己的爱国行为。例如,一些网民为了炫耀祖国的军事实力,随意地一些照片,许多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机密往往通过这种途径在无意中被泄露。

4.要警惕和反对少数别有用心的“爱国主义”

当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利用爱国主义以达其特殊目的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政治领域,有人利用爱国主义来博取民众的支持。美国在“911事件”之后,民众的爱国热情瞬间得到巨大激发,美国顿时成为国旗的海洋,人们高唱国歌,诵读《效忠誓词》……。但美国民众的这种爱国情感随即便被布什政府所利用,以爱国主义为名推行民族主义,追求远超出爱国主义所追求的对外政策目标,如攻打伊拉克、出兵阿富汗等。在经济领域,2009年的金融危机使“经济爱国主义”的浪潮重新抬头。少数国家借口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其实是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在中国也有少数人借口金融危机大肆炒作“买某种国货就是爱国”的口号。在文化领域,大多数从业人员和法人组织能够自觉地把弘扬主旋律与获取利润相结合,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这是值得提倡的。但也有少数文化领域的从业人员和法人组织只是想利用爱国主义的“噱头”来吸引“眼球”,至于自己宣传的爱国主义内容是否正确合理毫不考虑。因此,警惕和反对这些有意导致爱国主义庸俗化的卑劣行径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4]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

123-124.

[2]旷晨,潘良.我们的1950年代[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23-24.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5].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9-5-3(02).

[6]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北京:三联书店,1984:131-136.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5

如何让爱国主义传统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教育是永恒主题,践行是根本目的。要在教育中激发爱国热情,在践行中养成爱国自觉。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我想从溯源、明理、晰义、践行四个层面与大家分享。小编为大家整理喜迎国庆,爱国主义党课话稿相关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根据xx的安排,我要就“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与大家一起来探讨学习。我认为,开展这个活动正当其时。就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人们对爱国主义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甚至不同的人对爱国主义理解各不一样,比如:从社会性质来看,有奴隶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有资本主义的爱国主义,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从民族特性来看,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爱国主义传统和观念;从思想情感来看,存在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盲目的爱国主义情绪、理性的爱国主义观点和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思想;从历史发展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也是不一样的。今天,利用这个机会,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我想从溯源、明理、晰义、践行四个层面与大家分享几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溯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

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纵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历史,爱国主义内涵之所以如此丰富,爱国主义传统之所以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脐带”,就在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独特的文化土壤。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至今而文化不断的,首先就源于爱国主义的“根”之深、“蒂”之固。

中国,一个伟大而又多灾多难的文明古国,她之所以能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千百年来淬炼的爱国主义传统作为重要的精神支柱,无疑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王进喜、雷锋到焦裕禄、孔繁森;从邓稼先、郭永怀到黄大年、罗阳,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赴汤蹈火,他们以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

二、明理: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时代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的有机统一,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华夏儿女的共同期盼,成为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二)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今日之中国,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指出:“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犹如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同香、瓣瓣同心。“同香”,同在都蕴含着一种爱国情怀;“同心”,同在都滚烫着一颗爱国之心。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四)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福祉,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祖国统一大势所趋,民族团结来之不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祖国统一,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晰义:从三个维度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系统阐释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内涵、历史传承和价值取向,在团结和凝聚中华儿女应对风云变幻的风险挑战中显示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应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去参悟。

(一)要遵循理论逻辑,领会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新时代爱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鲜明主题及“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本质。爱国主义在中国的内涵及表现随着中华民族的不同境遇而不断变迁。在新时代,中华儿女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鲜明主题,才能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绽放出绚丽光芒。

(二)要遵循历史逻辑,领会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和情怀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中华儿女只有将国家核心利益、民族长远利益作为爱国言行的最高追求,把对祖国的无限热情转化为对国家忠诚、对民族热爱、对人民关切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发挥作用。爱国不仅有感性的表达,更要有理性的行动。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中华儿女只有深植爱国情怀,保持爱国理性,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真正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增辉添彩。

(三)遵循实践逻辑,领会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和担当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是凝聚和引领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显示出非凡价值和巨大担当。深刻领会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就要科学认识中国崛起、民族振兴和世界繁荣、人类进步的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世界大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践行:把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不管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每位国人不管走得有多远,都要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如何让爱国主义传统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教育是永恒主题,践行是根本目的。要在教育中激发爱国热情,在践行中养成爱国自觉。

(一)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撑对祖国的热爱,源自一个人的自然情感,但也需要培育和滋养。如果缺乏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朴实的“爱”就可能失去温度、消解能量。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二)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个孩子的人生关键一课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从青少年做起,这方面工作是管长久的、管根本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与觉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体验和熏陶逐渐形成的。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获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人生。家长特别是父母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三)让爱国主义成为每名中国人的行动自觉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主要不是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看他对社会是否有贡献,对国家、对人民是否做了有益的工作。“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困难和压力,往往更能检验一个人的爱国情怀。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不畏压力、攻坚克难,越压越勇、越压越强,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让爱国主义成为我们务实前行的不竭动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6

根据上级的安排,我要就“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与大家一起来探讨学我认为,开这个活动正当其时。就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人们对爱国主义理解也是干差万的,不同的级不同的社会、不同历史发展时期、至不同的人对爱国主义理解各不一样,比如:从社会性质来看,有奴封建社会的爱国主义、有本主义的爱国主义,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从民族特性来看,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爱国主义传统和观念;从思想情来看,存在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言目的爱国主义情、理性的国主义观点和系统化的国主义思想从历史发展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也是不一样的。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田绕爱国主义教育我想从源、明理、晰义、践行四个层面与大家分享几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

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纵观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历史,爱国主义内涵之所以如此丰富,爱国主义传统之所以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就在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独特的文化土壤。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根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延至今而文化不变的,首先就源爱国主义的“根”之深、“蒂之固”。

中国,一个伟大而又多灾多难的文明古国,她之所以能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千百年淬炼的爱国主义传统作为重要的精神支柱,无疑是发挥着巨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场者和实践者,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从邓稼先、郭永怀到黄大年、罗阳,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赴汤蹈火,他们以坚定信念、无畏气概和高尚人格,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时代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函。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鮮明主题。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国家追求、民族向柱、人民期盼的有机统一,影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华夏儿女的共同期盼,成为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二)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今日之中国,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指出:我国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要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犹如一朵花上的花,同香、同心。“同香”,同在都含着一种爱国情怀;“同心",同在都滚烫着一颗爱国之心。

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四)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福祉,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祖国统一大势所趋,民族结来之不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祖国统一,像爱护自己的一样爱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抱在一起

三、从三个维度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系统阐述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内通、历史传承和价值取向,在团结和凝聚中华儿女应对风云变幻的风险挑战中显示出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应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去参悟。

(一)要遵循理论逻辑,领会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明地指出了新时代爱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鲜明主题及“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本质。爱国主义在中国的内涵及表现随着中华民族的不同境遇而不断变迁。在新时代,中华女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鮮明主题,才能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起来到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绽放出绚丽光芒。

(二)要遵循历史逻辑,领会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和情怀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对每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中华儿女只有将国家核心利益、民族长远利語作为爱国言行的最高追求,把对祖国的无限热情转化为对国家忠诚对民族热爱、对人民关切的实际行动,才能貞正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发作用

爱国不仅有感性的表达,更要有理性的行动。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中华儿女只有深植爱国情怀,保持爱国理性,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真正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章増辉添彩

(三)要遵循实践逻辑,领会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和担当

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是凝和引领中华民族往开来的精神组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显示出非凡价值和巨大担当。深刻领会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就要科学认识中国崛起、民族振兴和世界繁荣、人类进步的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和世界大同提供中国智和中国方案。

四、把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不管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每位国人不管走得有多远,都要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如何让爱国主义传统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教育是永恒主题,践行是根本目的。要在教育中激发爱国热情,在践行中养成爱国自觉。

(一)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对祖国的热爱,源自一个人的自然情感,但也需要培育和滋养。如果缺乏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林补实的爱”就可能失去温度、消解能量。强调:"弘场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二)让爱国主义成为青少年的人生关键课

指出:场爱国主义精神,要从青少年做起,这方面工作是管长久的、管根本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与觉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体验和陶逐渐形成的。一个人在少年时期获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人生家长特别是父母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三)让爱国主义成为每名中国人的行动自觉

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主要不听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石他对社会是否有献,对国家对人民是否做了有益的工作。

爱国之情、国之志向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困和压力,往往更能检验一个人的爱国情怀我们要大力弘场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不問压力、攻坚克难,越压越勇、越压越强,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把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让爱国主义成为我们务实前行的不竭动力

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朝要靠奋斗来场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青年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I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77-02

爱国教育体现在包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等多个方面。爱国主义是中国梦的基石,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事物的能力很强,又敢于尝试,非常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一些西方渗透势力针对青年人这一特征企图将西方的“普世价值”灌输给青年学生,不断尝试用“和平演变”的策略影响我国的青年人。我们要时刻警醒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对我国青年学生的思想腐蚀,要时刻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是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青年学生教育的历史性课题。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个人对自己家乡、故土、民情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国家是每一个小家的寄托,更是全体人民的希望;国家是每一个小家的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灿烂文化的象征;国家是小家的利益寄托,更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代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热爱祖国河山、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责任或义务。认真履行爱国主义的责任和应尽义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对祖国母亲充满永世不忘的爱。

2.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从外部环境上面临严峻的形势

2016年7月12日,备受世界瞩目的“南海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的一些领土领海纠纷作出违反联合国和平解决领土领海争端精神的裁决。同时,美国双航母战斗群进入中国南海地区,最近处抵达我国岛礁12海里以内,严重危害我国国土安全以及人民财产安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不仅在中国领土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还大肆鼓动日本等中国周边国家渲染“中国”。2016年8月2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了2016年版《防卫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强化了对中国国防政策的批评,指责中国“凭借力量改变现状,继续采取高压式的做法”。并对本归中国所有的领土企图颠倒黑白,借媒体大造声势,给中国造成舆论压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从鼓吹“中国”到“南海仲裁案”等一系列事件都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严峻挑战。

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多边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企图通过向青年学生群体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理念,用包含虚伪“糖果外衣”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理念,以及西方社会物质经济高度发达的假象来蒙蔽当代青年学生。外部势力打着文化交流的虚假大旗,背地里向青年学生灌输“西方”思想。期盼中国像前苏联一样,社会制度被打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全面匮竭,再也无力与其他国家形成有力竞争。

3.青年爱国主义教育从课程学习上面临严峻的形势

目前,国家针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过是大学时的军训和大学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学习,这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教育部已经要求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但在贯彻落实的时候不够重视。一些高校以及负责军事训练的军事单位没有真正认识到军训作为学生成年后进入高等院校的第一课认真对待,近些年不断报道的各类“军训”丑闻事件不断在社会上发酵。与此同时,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已不能满足当代青年学生带有时代性和批判性的视角去学习了,不少青年学生甚至对所教学内容产生质疑,对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学习产生厌恶,这些都是我们在面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时在课程学习上所面临严峻的形势。

二、当代青年学生对爱国主义认识不够的原因

1.政治修养水平不高

当前,青年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崇尚和关注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已不再关注,个人主义明显强于集体主义,看中个人荣誉忽视集体荣誉,对小我的关注大过对国家的关注。这将滋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很多青年学生被境外间谍组织所吸收,受雇在我国从事间谍情报的搜集。近期报道的不少官员贪腐被查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些青年学子一味崇尚西方的政治民主和社会环境,以至于放出以留在国外不回国为荣的“豪言壮语”真是令人唏嘘。更有不少青年学生对于党和国家颁布和制定的政策方针不关注,不了解,不学习,政治思想退步,政治修养水平不高,没有真正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实现起担负中华民族之崛起的重任。

2.缺乏辨识能力

青年学生待人接物总是充满激情,对新事物的产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代青年学生经常被大众打上“网络控”“社交控”“技术控”等标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代青年学生对于互联网、社交、新媒体等新兴技术的熟练掌握与强烈追求。一批批优秀的青年群体如大学生创业者、大学生村官、公派出国学习的交流生等都是青年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青年学生由于没有社会经验,没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理论素养,常常在接触新事物之后而迷失自我。如:为获取高额报酬而被境外间谍机构吸纳的青年,在接触西方文化后便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不先进的。对待传统爱国主义理论的学显得不以为然,误以为高度发达的物质财富才是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对待爱国主义教育容易受外在因素干扰,在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背后也暴露了青年学生内心的叛逆、偏执和不成熟。

3.大众媒体缺乏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

现在,只要我们打开电脑网页,翻开报纸,浏览手机APP等传媒平台,就可以获取最新最全的新闻。但我们不难发现,娱乐圈绯闻、桃色新闻、色情低俗的新闻内容仍然霸占着各大媒体网络的头版头条,手机APP推送的各类新闻关于明星私生活及国内外时事新闻居多,但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民族文化以及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却报道得很少,在文化传媒领域中充斥各类娱乐新闻、“网红”的报道。而青年人正是大众传媒的最直接、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无奈低俗化的大众新闻媒体并没有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积极示范效应。相反,充斥着“铜臭”气息的“拜金主义”,为了“吸睛”而无下限的所谓“网红”已成为大众媒体对青少年树立的“负能量”典范。也正是由于媒体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失,使得“负能量”的非主流浪潮犹如一场飓风,模糊着我们的视线。文化传播的意义在于为生活唤起前进的希望,而媒体自身的价值观建设不足,对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缺失,将直接关系到每一个青年学生的生活。

三、创新教育手段提升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质量

1.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新媒体

如今,大众传媒的传播媒介已经由主要是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等传播媒介逐步发展到以微博、微信、视频直播等为主的新媒体,这将极大地改变信息传播的格局,传统的传媒方式由于内容更新慢、获取不方便等条件的制约,使得青年学生群体对此并不关注。而新媒体由于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内容及形式上更加新颖和多样化,已经成为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媒体平台。因此,只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展示到青年学生的面前,用青年人熟悉和喜爱的方式,如:通过微信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的公众号,即时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传递给订阅者,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使青年学生与授课老师直播互动等,都将会大大增加青年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兴趣,并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将学习的心得体会即时分享给其他青年人,在青年学生圈内引起学习热潮。这都是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新传媒的积极效应。

2.学校创新教育手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高地,从古代的稷下学宫,到中世纪的修道院,再到现代大学,学校见证了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校教育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是一个国家文化底蕴的代表。学校不仅要培养国家栋梁之才,更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年学生教育的始终。作为学校,要改变以往一切以分数定优异的狭义评定学生的准则,不可只看中成绩,不看中思想品德。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尚品格。把爱国主义渗透到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中,要聘请专家学者给学生开设我国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时事政治、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讲座,实地参观“红色经典”文化展,观看爱国主义纪录片及影视剧作品,鼓励阅读优秀作家的爱国主义经典著作,使学生从校园便接触爱国主义教育,使得爱国主义深入青年内心。

3.通过创作精品文艺作品传播爱国主义教育

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会对人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尤其对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青年学生的内心将会产生更大的灵魂冲击。我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民族精神精髓在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通过各式各样的文艺作品进入了人们的眼帘,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的精神指南。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求大同、御外敌、保家园的思想以及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许多艺术家通过文艺作品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抒发爱情怀,喊出保家卫国的时代强音,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对于青年人,我们要结合新时期的国内外背景,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创作出一批既符合当下时代潮流又符合青年学生口味的优秀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能唤起人们内心的“真、善、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要有优秀的爱国主义文艺作品产出,就一定能对青年学生产生强有力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晶,胡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政协报,2016-12-09:12.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2-204.

[3]李志平.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3(10):1028-1032.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回顾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27-03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邦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涌现出了许多教育研究高质量的成果。本文在对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一 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之回顾

近些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地位和任务

邱酬恩认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应抓住的几个重点: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我中华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突出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认识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相统一,做信奉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爱国主义者,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致力于振兴中华。严炜、肖坤在分析和谐社会建设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爱国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维度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朱柏清解读中共中央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的特殊意义,视之为复兴中华民族的基础性工程,并探讨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应注意的重大问题。徐柏才等人认为,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并归纳为:社会主义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国家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科学的改革开放观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任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需要。

2.关于爱国主义的特征

佘双好对此做了认真的梳理和剖析。他指出,要从社会主义根本要求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要坚持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热爱祖国与热爱人民民主的统一、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热爱祖国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要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现实角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正确看待和处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问题,国家利益和个人发展关系的问题,爱国与爱科学的问题,如何看待国家的落后和民族自尊心问题。

3.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和规律

涂争鸣认为,爱国主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教育要素的高层次、教育方式的重理性、教育实施的主动性和教育内容的契合性等特点”。这是由大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更是由大学教育关系的特点和高等教育的特有规律所决定的。唐春波鉴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进而指出要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有效,就不能忽视接受规律的诸多方面,即内在需要驱动律、个别差异律、情感参与律、环境影响律、非直线律、施教者素质支配律和教育方法影响律。关于教育的接受机制,涂争鸣认为,要使大学生内化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及道德规范,教育者需着眼于教育对象的特征及角度,“操作好理性折服、形象感染和范例仿效诸种接受教育的机制”。苏寄宛探讨了大学生爱国主义发展的规律,指出大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感向社会情感的转化,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发展经历从爱国主义情绪、爱国主义情感发展到爱国主义情操的过程。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升华表现为:从社会心理升华为爱国信念,从基础情感升华为爱国情操,从内在需要升华为爱国行动。

4.关于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徐柏才等人指出要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氛围;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唐黎认为,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应该从感情、思想和行为三个方面着手,“感情是爱国主义的基础;爱国主义思想是爱国主义的灵魂,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符士强将教育方法总结归纳为:传道于理,即完整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寻根于史,即进行多种形式的历史教育;铸模于范,即充分发挥模范的教育作用。

5.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时代性与针对性

蒋宏大指出,要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系统,改革思想理论课教学:“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程修云、胡龙华提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群体”。彭家国认为,“应该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爱国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加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教育这些途径以提高其实效性。”

6.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王勤、王海稳、杨秀丽、乔丹等研究者均探讨了在此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特点和模式。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而来的西方全球化理论和政治思潮,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直接与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相对立。如“民族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全球民主化论”等,因此必须理性的对待,科学的解读。在增强世界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前提下,要认清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分野;认识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不仅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7.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及教育模式的创新

李鑫认为,爱国主义教育要与师德建设、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推进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揭示施教者在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与责任。曾令辉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及整体性、针对性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探索渗透式隐性型爱国主义教学模式的创新,反思性研究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艺术熏陶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

8.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其效果评价

早在1990年,张吉平、于永顺就指出由于受教育者、教育者自身以及宣传舆论导向等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反映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消极影响的矛盾、情感基础与传统教育方式的矛盾、缺乏较高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1995年,李永学、薛成海就该校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参与度进行调查,指出主要由于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以及青年自身的一些特征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学生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意见。2006年,张莉、徐国锋对重庆市6所高校调查问卷后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的社会原因主要在于:只注重经济效益,弱化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腐败之风盛行、实用主义风气的蔓延、形式主义风气严重);以及全球化过程中一些错误思想带来消极影响。

二 对研究的评价及思考

综观199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者大都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生工作第一线的人员。这些研究成果,虽然最初表现为对中央有关精神的解读,以及对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但这些初始性的成果涉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面,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索的基础,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以有益的指导。总的来看,理论探索建构性的文章不多,专题研究不深入,可操作性不强,研究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与两课建设研究成果甚少。这说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尚未进入理论、整体和实效的层面。

1.要把爱国主义研究上升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

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中进行研究,突出研究的理论性和整体性。要在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整体理论体系层面,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整体框架、教育规律的认识研究、爱国主义教育范畴的多维度探寻、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系统构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深层结构以及体系制度建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要对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更新研究

传统的教育,内容与途径单一,往往把爱国主义教育仅仅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并试图通过单纯的灌输,建立一系列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国外一些高校以历史教育、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危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宗教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国主义;以社会教育、榜样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媒体和网络积极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教育模式,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爱国主义是一种方向性教育,需要启发、引导与渗透;爱国主义是一种规范性教育,需要灌输、主导和控制;爱国主义是养成性自律教育,必须发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借重于个体的内省、觉解与践行;爱国主义是有意识教育,必须配合以无意识教育;爱国主义又是一种自我意识和心理素质的调适性教育和工作,也需要角色互换的方法。这些都必须从整体来考虑。

3.爱国主义教育及其研究,要善于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要实现教育和研究的有效性,加强说服力,必须注意方法的研究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有传统的方法,也有创新的方法,但均要检验其效果,可以尝试实证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有其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并不是简单的列举。如,我们不能简单以学生对某一突发性事件的态度(如对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抗议,或围堵日本在上海的商场和领事馆),来判断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果。迄今关于高校爱国主义研究的论文中,仅有5篇是采用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爱国主义认知、行为及教育效果评价的。但由于样本、调查选项等不同,结果差异很大,甚至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将“出国留学是否回国”选项作为判断是否爱国标准之一,其科学性就值得怀疑。再如,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思潮究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培育产生多少消极影响,也不能主观臆断。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教育方法的研究。

4.要加强对高校和大学生新特点的研究,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特别关注对大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特点研究,若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等特点把握不准,不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因时因人因地进行教育,理论就会与实践脱节。目前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属于在新环境、新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其知识水平、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一味地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育,效果必然会受影响。大学生具有文化素质较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应上升到理性高度。但不同高校、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其文化素质、思维方式、道德修养等有一定的差异,要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运用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不同思想水平的青年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奋斗方向与目标。

5.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可操作性

教育目标应当是具体的,抽象的大目标可以化解为现实的较小的目标;要在教育方法的多样化、针对性基础上实现层次。那种不看对象,不分层次,以召开大会普遍号召,全体动员,大面积布置实施的做法,“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做样子”,是不会受到大学生欢迎的。要把理论的说教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养成教育。

6.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应将理论党史文化研究放在首位,重视物化载体的教育功能

党史文化是中共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制度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重点研究党史文化教育功能,对党史文化物化载体作为大学生思想实训的基地的动能进行研究,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教育功能;要重视把党史文化作为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资源的研究;研究要上升到培养爱国主义骨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层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都涌现出了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革命烈士和英雄模范,如、张太雷、蔡和森、恽代英、、江姐、董继光、等,涌现出了为建设和改革事业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敢于攀登的爱国英雄模范,如雷锋、王进喜、孔繁森等。这些爱国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和杰出人物遍及祖国各地。高校要利用当地党的历史上出现的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和杰出人物,成立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如“大钊班”、“太雷班”、“江姐班”等,招收大学生骨干、团员干部,以及青年知识分子等思想政治优秀青年。通过培训、参观、讨论提高、读马列毛邓著作、学党史文化、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把这些大学生骨干、学干团干和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培养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传播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邱酬恩.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体会[J].抚州师专学报,1995(4)

[2]严炜、肖坤.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8(5)

[3]朱柏清.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考[J].双语学习,2007(10)

[4]徐柏才、李从浩.深入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5]佘双好.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及其特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

[6]涂争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1996(4)

[7]唐春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接受规律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4)

[8]涂争鸣.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4)

[9]苏寄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思考及比较[J].思想教育研究,2003(5)

[10]唐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途径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11]符士强.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8(6)

[12]蒋宏大.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

[13]程修云、胡龙华.打造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5)

[14]彭家国.提高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J].科技信息,2008(29)

[15]王勤、王海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9)

[16]杨秀丽、乔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12)

[17]李鑫.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J].沧桑,2008(1)

[18]曾令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10)

[19]张吉平、于永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佳原因简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5)

[20]李永旺、薛成海.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5(3)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美术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以身作则;教学计划;知识技能;爱国主义情感

当今时代,世界局势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方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国主义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1]作为孕育这种力量的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美术教学课堂。下面是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体会。

1.教师应以身作责,率先垂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作为一名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为学生作出榜样。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教师应是爱国者。那么怎样做才是爱国的呢?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2]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深深感受到:时代的召唤,社会的目光,聚焦在每一位教师的身上。我们必须作到: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勤研业务、铸就师德、不计名利、甘于奉献,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有这样方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社会的认可。

2.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确保教育效果

有的美术教师认为:在美术课堂只要想着爱国主义教育,随机进行就可以了。这样做弊端多多:一则,将爱国主义教育依赖于现场发挥,往往会造成课堂教学节奏紊乱,语言不够精练甚至跑题。再则,由于对教学缺乏总体上的把握,会造成教学过程不够连贯,总体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认为应对美术课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总体把握,使其像一条线一样贯穿于每堂美术课。在去年我进行了《给美术课堂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计划》的教研活动,就是在深入领会《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吃透课本的基础上,对美术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希望达到的目的、效果进行总体谋划,再针对每堂课的内容及特点进行量化。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也得到了校方和社会的认可。再有,就是要巧妙构思每一堂课,使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有趣。首先要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智力发展,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情况。这样才可以投其所好,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其次,平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用火热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使自己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与孩子们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再有,要掌握最前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形象具体、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例如,在写生课中,在观看完幻灯片《十年的变迁》(霸州市市容市貌十年前和现在的对比资料片)后,我亲自带学生到校外,让他们亲体会一下城市的繁荣、乡村的静谧以及野外的旖旎风光,引导他们观察和感受祖国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认识到生活的美好,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他们又怎能不把这种情感描绘进他们的画面呢?

3.兼顾知识技能的培训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使其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扎实的知识技能是报效祖国的基础,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可以激发学习的激情。总理在少年时代看到千疮百孔的祖国百废待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口号,这句口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少年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但美术课毕竟不同于政治课,它的重心应放在美育,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属德育范畴,因此我们应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必不可少,但只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方面,应 “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如果把美术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使爱国主义教育占用的时间太长,美术课总体教学效果就会难以保障,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美术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中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和时间的长短,不应喧宾夺主。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在立言立行,以身作责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爱国主义情操潜移默化的得到陶冶。

参考文献

[1] 【名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颁布单位】中共中央 【颁布日期】1994-08-23

爱国主义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承担着中华腾飞的艰巨使命,所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党的十报告首次用二十四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阐释,其中公民层面最先提出的就是爱国。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践行又是重中之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

党的十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是这样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以此为目标,切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承接了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道路和理论自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字从个人层面上来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位一体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个人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其中,爱国是做人与为人的根本,是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和价值准则。

爱国,即热爱祖国。这一词语首次出现在汉代荀悦的《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一出生就属于某个国家,就对该国家尽有责任和义务。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对爱国主义的论述突出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2】后来有学者将这句话引申为“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爱国主义”。邓小平也曾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3】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具有爱国主义伟大精神的民族。爱国主义还暗示着个体应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在战争时期,这种牺牲会扩大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在悠长的中国历史中,体现爱国主义的事例层出不穷。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强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篇;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驱逐荷兰侵略者,,流芳千古;刘胡兰从容面对铡刀,大义凛然;杨靖宇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杨靖宇壮烈牺牲;詹天佑满怀爱国热情,在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之际,毅然谢绝了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邀请。他不为个人功名的爱国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他们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践行者,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

二、大学生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思想还未完全成熟,故有非常强的可塑性。那么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就受到了高度重视。作为大学生本身,将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爱国思想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1)爱国也要爱国之文化

爱国主义的含义不仅要对祖国的同胞有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也要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华罗庚就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于中国数学研究的领域并取得重大成果。他曾说“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先生的爱国精神可见一斑。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博大精深。其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的奋斗精神,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重视修养践履,强调主体能动作用,强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更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提倡厚德载物与人际和谐的伦理规范。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对现代人的人格的塑造,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国家主席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强调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祖国未来的生力军,大学生应该创造性的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科学对待文化传统。现在有少数大学生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全面否定中国文化。作为新世纪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处在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崇洋的思想。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合理的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把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努力。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理国

理国要求以维护国家与民族的核心利益为根本宗旨,以理性的爱国行动来具体实践。公民想要表达爱国热情无可厚非,但是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掌握恰当的度。适度的表达爱国情感能促进民族团结,但是爱国不可以作为僭越法律的借口。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十八届四中全会中也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大学生虽然思想趋于成型,但是还未成熟,容易被分裂分子利用。2012年9月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国有化”后,国内爱国同胞就开始组织大规模游行反对日本可笑行径,很多大学生也参与其中。抵制日货活动的开始,伴随而来的是不少爱国同胞不理性的举动。有人将自己同胞的日产越野车的螺丝卸下,甚至还出现了很多打砸日系汽车的被拘留的极端案例。这些不理智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爱国,不仅法律不允许,而且为祖国制造了混乱。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核心利益就是维护国家的稳定。倘若爱国表达不能在一个理性和合法的范围内,那么就等于在帮助分裂中国的分子作恶,引发国人互相伤害,就成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了。作为有道德的大学生,我们需要在遭到破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应该在中国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不能僭越道德的最后底线,无视法律权威,授人以柄而损害国家形象。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理性,做一个真正维护国家利益的爱国者。

(3)务实爱国

爱国主义在社会生活中既是一种思想意识,也是一种实践活动。爱国不是一种形式,不是一个口号,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来践行。那么什么样的爱国行为才是正确又务实的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每一个公民各司其职,就是最务实的爱国行为,社会才能和谐有序。对我们大学生而言,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爱国;身强体健,积极乐观是爱国;尊师重道,孝敬长辈是爱国;遵纪守法,洁身自爱也是爱国。爱自己,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都是爱国的一种方式。我们只有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不断完善自己的三观,才能将自己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对社会的积极动力,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做好学生的本职,就是现阶段对祖国最真挚的爱与回报。

参考文献:

[1],2013年12月2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