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爱国精神培养策略

时间:2022-06-13 15:42:57

初中历史教学爱国精神培养策略

在我国现代教育事业中,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及正确价值观的任务。初中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期,正确的教育方式与积极的学习内容能够对学生起到道德导向作用,让其建立高尚的情操,从而更加规范自身的行为品质。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将强化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工作放在首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程氛围,为其未来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展开探讨,结合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从实际情况出发,简述了培养爱国精神的教育意义,提出几点教育建议,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一、培养中学生爱国精神的意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头脑发育速度较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叛逆心,对外界社会环境及事物发展有着自己的认知与想法。因此,利用这一时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对初中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初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提升初中生素质便是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对国家未来发展及社会科技进步具有积极意义。让初中生具备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让其形成主人翁意识,在未来的学习以及社会发展中,将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任务作为终身奋斗目标,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第二,我国作为文明之邦,培养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让其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秀的文化、具有民族风情的习俗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利用历史课程强化初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文明与时代共进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第三,强化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现代化教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强化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深入了解社会公民遵守法则,改正其不良生活、学习习惯,将发展祖国作为己任,对社会发展及个体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总之,强化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对学生个体具有积极的意义,对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国民素质都有着不同深度的影响。初中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不断挖掘课程中的元素,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策略

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人文性,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最佳途径。该学科具有时间跨度长、知识储备广、人文气息强的特点,通过历史典故及近展史能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让初中生从文化历史、革命战争、人文素养等多个方面认识自己的国家及民族,对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历史与现实结合,培养家国情怀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学习技能的主要途径。在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元素,选择可利用的教育素材,为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挖掘出本节课所学的历史事件,通过人物、事件、意义展开教学,丰富课上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通过相关的事件及历史进程感受祖国发展速度之快,提高其对历史事件及国家社会发展的认知,达成爱国主义培养目标。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由“有轨电车”延伸到“轮船、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并结合当前的社会生活展开讨论,感悟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中国发展速度之快,将历史与现代进行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发展国家、社会、科学技术作为己任,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及成长做好铺垫。

(二)挖掘历史元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中国历史知识,但其学习意识不强,获得的情感体验较少。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教师可以挖掘历史书中的元素,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达成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目标。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主动地分析材料,自主地构建历史经验,感悟历史事件,进一步增强其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热情,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与分析达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本节课讲授了“全民坚持抗战、中共七大、反攻战略和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伟大意义”等内容。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使用疑问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猜想。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一些问题,如:“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日本侵略者是怎样失败的?中国抗日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有哪些呢?”让学生使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展开对课程知识的构建。在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总结进行升华,让其更清晰地了解到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围绕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讨,通过历史意义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达成课程教育目的,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设备走进课堂。为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一些经典的历史事件、人物、画面使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对其带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结合课程知识内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实际能力,强化其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进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及爱国主义精神,完成现代化教育进程的核心任务。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科学技术成就”为例。本节课讲述了“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杂交水稻”等知识。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与探索,在讲解本节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纪录片播放给学生。如“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一课中,教师可以讲解我国第一颗导弹、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成立的历程,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与图片,让其感知科研事业的不易,同时也体会祖国不断增强的实力。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丰富学生对我国综合实力的认知,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激活其民族自信,通过学习内容强化学生意识,让其将发展社会作为奋斗目标,达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同时构建高效的课程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对培养中学生爱国精神展开探讨,提出几点教育建议。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无论是身体还是头脑都处于发展较快的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这一关键期,选择正确的引导方式与教育内容,提高其道德素养,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担当起当代青年所肩负的时代重任。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及学习课程中,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爱国精神,使其拥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者:康雪燕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龙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