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9 06:07:21

目标心得体会

目标心得体会篇1

通过对三维目标的学习,明确了三维目标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是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每节课下来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它立足于学生学会。而过程与方法在于学生学会学习。课堂上让“动脑、动手、动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方法。重视课堂中学习的有效性,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度则在于学生乐学。它和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不大一样,一般很难表述出来,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与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不能孤立、生硬地进行。

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和理解,三维目标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以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两个方面,把三维目标分开了,原因是对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理解不透彻,听了邵校长的讲座让我很受教育。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把三维目标真正地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法,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学习地主体,在情感体验上也各不相同。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充分尊重这种差异的基础上,让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让这些不同的学生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才会对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更顺利的进行学习。

目标心得体会篇2

学习“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此次全会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的战略决策部署,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作为纪检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与纪检监察职能结合起来,与干监工作结合起来。要始终保持担当精神,努力提升履职能力,以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主动作为,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要努力适应新时代新阶段要求,提高政治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忠诚干净担当履职尽责。要更加突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推动干部监督工作上台阶。

目标心得体会篇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十一五”规划《建议》勾勒出的新农村景象令人向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包括二十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村,是实现现代化的农村,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新农村,必须夯实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经济基础,农民也会失去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实际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

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坚持两个不变:一是不能动摇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不能加重农民负担。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必须坚持和完善,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的基本准则必须遵循。

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这无疑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但这不单纯是多拿几个钱的事,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城市建得再漂亮,马路修得再宽,如果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富不起来,经济也难以长久繁荣,反而会拖国家现代化的后腿。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本质,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离不开广袤农村土地上人们的安居乐业,同样也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浸润与影响。

目前在我国一些农村,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现象仍普遍存在。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村容整洁”要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比较差,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要解决也存在轻重缓急的不同。有的急需解决,如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供水、安全、环境卫生、污水与垃圾处理等;有的需要逐步解决;有的可能需要通过长期努力才能解决。现在首先要筛选整治的重点内容,如村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施、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古村落与古建筑的保护等。

有一种倾向需要制止。目前有少数地方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不能片面理解“村容整洁”。中央领导在前不久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目标心得体会篇4

党的19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召开,10月29日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建议。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

一、认识体会

1. 《五中全会公报》的起草过程具有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重要特点。从3月份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亲自担任组长,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建议稿起草工作,到4月13日,文件起草组起草工作正式启动,从7月下旬到9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多地、多行业、多领域调研,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到 8月10日,建议稿下发多形式征求专家意见,8月16日至29日,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进行审议,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反映出我们党和国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与“机”并存的试机下,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长远谋划做好战略布局的强大能力,这也是我国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

2.《规划》把握了总体发展趋势和5个方面的重要原则。按照党的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了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把握了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原则,从而制定出了一个高瞻远瞩、务实管用的规划建议,这也是我们党将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3.《规划》内容丰富,突出了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实现途径,对民生福祉富裕了更丰富更具体的内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为我们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和有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从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等发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方面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系列重点要求和重大举措,无不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条主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单独列出。让我们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规划》板块设置严谨、逻辑严密,贯彻了精神。规划分为15个部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第二两个部分,主要阐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为分论,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安排了12个部分,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作出工作部署。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阐述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等内容。

二、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通过个人自学,积极理解并做好宣传。

目标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大学体育教育;目标指向;运用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文精神被摆在了大学体育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对人文精神的强调反映了现代体育教育所追求的和谐性———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技能的锻炼,更是其他知识教育、审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顺利进行的基础与前提。而对于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最好的诠释一定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语有云:“行事如饮茶。”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喜爱与理解放大到了个体整个的社会化行为中。同样的,深深渗透在中国人生活日常中的茶文化思想也一样可以对大学体育教育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为此,首先应该明确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依此对照茶文化思想的目标指向。

1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分析

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为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际目标。从大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同层次,可以将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1双基目标

大学体育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身体机制已经得到较成熟发展的大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关于身体维护与健康锻炼的基本体育知识和基础体育技能,如“体育锻炼前身体的准备状态”以及“基本的篮球运动技能”等……双基目标针对的是每一位身体机能正常的大学生,属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在双基目标得以实现之后,教师可以为学有余力且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高一级的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尤其是对于那些在体育运动方面有独特智能的学生,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当每个学生的基础体育教育目标得到了重视,高校整体的竞技体育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提高。这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又一重教学目标。

1.2身心目标

如果说双基目标是可以通过量化的结果得到测评的大学体育教学目标,那么身心目标的特点则在于内隐性与潜在性。实际上正如世界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从中可以体会体育教育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隐藏关系。展开来说,大学阶段正是个体自我人格成长、自我理想建立的关键时期,而体育教育可以为个体带来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来自于不懈拼搏的体育精神,来自于愈战愈勇的体育意志,更来自坚守梦想的体育信仰,这种促进可以通过学生个人对某种体育运动的喜爱与坚持得到发挥,或者甚至通过学生个人对某种体育活动的旁观与体验就能得到很好的激发。为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学体育教育是“细微处见精神”,它在有形或无形中对学生的人格、性格、能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价值。

1.3全面发展目标

自著名哲学家兼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和谐教育的概念,体育教育与其他各方面教育的紧密联系就不断得到强化与重视。近代,哲学家马克思又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马克思将体育教育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国更将“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本质内涵提出。然而,早在上个世界毛泽东同志就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又言:“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其意指:一个人健康有力的身体是道德与智慧生长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加以支撑,可以得出:在进行知识学习时,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其需要身体提供良好的机能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全面发展目标离不开体育教育。

2茶文化思想与大学体育教育

茶文化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茶文化思想的回归与应用体现了现代教育对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视,这是中国国力迅速增长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必须要学习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缩小了说,一个国家的大学体育教育要想得到源源不断的发展也必须学会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力量。

2.1茶文化思想概述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久的饮茶历史。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善于从自然风物中寻取精神支持的民族,这决定了中国人对茶的态度,这也是茶文化思想诞生的重要原因。从某种层面上,茶文化思想是一种禅意的哲学思想,其讲求怡、清、和、真四个要素。其中“怡”代表了饮茶时的一种放松的心态,可谓“怡然自得”;“清”则是对所饮之茶品质的要求,茶水的品质即是茶的“精气神”,因此宜清宜净,这样饮茶之人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是对饮茶氛围的把握,无论是一人饮茶还是众人饮茶,和谐的气氛都会增强饮茶的体验,带来心灵的和煦;最后是“真”,“真”是对饮茶之人的要求,只有饮茶之人真心体会饮茶之道,茶文化思想的面纱才会为其揭起。总的来说,茶文化思想的四字箴言分别是对饮茶心态、所饮之茶、饮茶气氛与饮茶之人的要求,从这些充满精神理念气息的要求中可以发掘茶文化思想与大学体育教育的结合点。

2.2怡与身心健康目标

身心目标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将其划分为两个层次,“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正如茶文化思想将茶“强身健体”的价值作为“怡情养性”的前提。展开来说,常饮茶能强身健体,这是人们饮茶的初心,这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如果饮茶有害于健康,那么茶文化思想绝不会得到倡导,同理,体育锻炼也要适应个体的身体机能,不能超出身体可承受的强度。但是饮茶又绝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茶文化思想将人们饮茶的初心进一步引发为茶道之“怡”即修身、怡情、养性,人们以茶悟道,从而怡然自乐,得到人生境界的升华,提高自身生活的质量;对于大学体育教育也要“看其本质”,不能只将体育教育视作身体锻炼的技能训练,而将其进一步指向个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意在使个体得到放松与平和的心境,正面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

2.3清与人格发展目标

考虑到人格发展是大学学习阶段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大学体育教育又有义务承担起个体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那么大学体育教育的活动任务之一便是通过集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在火热的体育运动的氛围中帮助个体塑造社会人格。茶之“清”即是个体社会人格发展的具体方向。一个人应该像一杯清茶一样爽直不阿,而讲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体育运动比赛最能锻炼一个人爽直不阿的品质。以“茶如清露”的茶文化思想指导集体体育运动的开展,有益于让体育学习成为一种清静的人格体验。

2.4和与全面发展目标

中国人乐于以茶交友,以茶待客,因此茶文化思想中最能体现包容和谐之心。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口号响彻中华,在体育运动赛事中对“友谊第一”的追求是中国体育教育精神最本质的展现。因此茶文化思想之“和”与体育教育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再对茶之“和谐包容”做进一步的理解,其意指一种全面和谐发展的平衡。这种思想可以指导着大学体育教育摆脱“副科”、“不重要的科目”之类的误区,成为学生其他方面能力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前提;也可以指导着大学体育教育与其他全面发展教育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5真与双基目标

所谓“真茶真水,真情真意,真善真美”,茶文化思想对于饮茶之人的品质也有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出于对茶文化思想的尊重,更是因为只有真诚之人才能对茶文化思想怀有真挚之心,也因此只有真诚之人才能体味茶文化思想的真谛。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大学体育教育,尤其适用于大学体育学习初级阶段中基本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学习。双基目标是所有体育教育目标中唯一一个基础性的要求全体大学生必须加以学习掌握的任务目标,其容不得弄虚作假。只有用心做好“双基”知识技能的学习,才有进一步领会大学体育教育精粹的可能。

3茶文化思想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正如上文论述的,茶文化思想的目标指向与大学体育教育目标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将茶文化思想具体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之中,从而产生双向的呼应,指导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3.1体育项目如“选茶”

众所周知,现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十分丰富,完全能够满足不同个体的体育运动兴趣和需要。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而体育项目的选择正如个人饮茶,冷暖自知。首先一定要确保体育项目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适宜,其次要明确自己对这一体育项目的喜好程度与关注点。展开来说,正如不同的茶水,有的适合体热的人,有的适合胃寒的人;而不同的人又有的关注茶水的香味,有的关注茶水的汤色。只有适合自己的、真正为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才能成为个体长久的坚持,对个体的身心成长发挥稳定的积极效果。

3.2日常锻炼如“品茶”“品茶”

是茶文化思想中最中心的部分,品茶中需要品茶之人求真,求清,求怡,即是带有爱茶之真心,追求内心之清静,获得心境之怡和。这是茶文化思想中“怡、清、和、真”中的三字,也与大学体育教育的三大目标指向相一致。那么,在具体的大学体育教育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大多限于课堂,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坚持却必须有所拓展,使其渗透在个体日常的运动锻炼之中。日常锻炼应该怀有对体育运动的真心,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说“身体是个人的圣殿”,必须带着这样的“真心”才能让日常锻炼发挥实效;日常锻炼还应该追求“清静”,在平淡之中予以一日又一日的坚守;在“真心”与“清静”的双重支撑下,最终个体会从日常锻炼中收获一个“怡和”的心境。

目标心得体会篇6

论文摘要:“心本管理”的关键是“关心、宽心、赢心、聚心”。因此,基于“心本管理”的高校教师激励策略应主要表现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参与激励和目标激励等。高校管理者应尊重教师的自由和权利,实行民主参与式的目标管理,最终凝聚整个学校的人心。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如何调动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胜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实践证明,实行“心本管理”对于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教书育人的热情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心本管理”就是要管理好下属的心灵,以心换心,从而争得他的心,进而赢得他整个人。“心本管理”的关键是要“关心、宽心、赢心、聚心”。因此,基于“心本管理”的高校教师激励策略应主要表现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参与激励和目标激励等。

    一、“关心”与物质激励

    所谓“关心”,就是管理者要关心下属,关心下属的心灵。对下属,管理者要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并帮助他们解除烦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高校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物质生活还不富裕,它决定了作为最基本的激励方式的物质激励对于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激发教师工作动机、增强教师凝聚力等方面还会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地说,物质激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普遍提高全体教师的经济收人和福利待遇来调动教师积极性;另一方面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物质奖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以鼓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物质激励主要体现为工资、奖金、劳保福利、科研奖励、职称晋升、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善等。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在总结原有高校工资分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劳动、知识、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建立以公平与效率为核心、富有激励作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学校长远发展需要的薪酬福利制度,提高全体教师的经济收人和福利待遇。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在津贴分配改革中,要把教师的津贴分配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的数量与质量紧密挂钩,拉大分配差距,杜绝吃大锅饭和搞平均主义;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有关职称晋升奖励和科研奖励的机制,做到奖励公开、公平、公正;要努力改善高校教师的住房和工作环境。

    二、“宽心”与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也是一种基本的激励手段,实践证明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在教师取得突出成绩后,一方面要给予物质激励,另一方面也要给予精神激励。具体地说,精神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授予某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荣誉称号;对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颁发证书和奖金;开展专场报告会、经验推广会、媒体宣传等宣传报道教师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对优秀教师给予特殊待遇;等等。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就“心本管理”中的“宽心”而言,精神激励主要强调高校管理者对教师的包容、宽慰和鼓励创新。

    所谓“宽心”就是管理者要居上先施,以一颗宽容的心宽以待人。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作为管理者要学习水的品格,做像水的品格那样的人,甘愿处于人不喜欢的低处,不因位高权重而据傲。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管理者如果对犯有某些错误的人予以宽恕,不予追究,就能够赢得他的心。

    如今,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和创新的风险增大,失败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高校管理者更应该运用精神激励,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宽慰和鼓励教师创新,支持他们冒险和容忍他们的创新失败,甚至允许他们犯错误。

    三、“赢心”与参与激励

“赢心”就是管理者通过以心换心,从而赢得下属的心,赢得他整个人。正如行为科学理论所认为:组织中的个体都有参与组织管理的意识,并期望发挥自己的才能,一旦这种愿望得到满足或实现将可极大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巨大的激励效果。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分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这使得对教师的尊重需要进一步发展。对高校教师来说,相对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而言,他们更看重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高校教师具有敏感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情感世界,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所以高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愿望更加强烈。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对待教师要树立尊重知识同尊重权威同样重要的思想,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教师的积极性、创新性和参与管理性。高校管理者要学会与教师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保持信息传递的畅通,保持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充分融合;要尊重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利,进行决策时要多考虑他们的意见,以形成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自由的环境,使教师产生被信任、被尊重的感觉,从而唤起教师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将内在潜力自觉地发挥出来,最终达到促进学校内部的和谐和增强学校竞争力的目的。

目标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学风建设 目标 内涵

建设高水平的甚至是世界性的高水平大学,是我国许多高校办学的追求和目标。高水平的大学应该有优良的学风与之相适应,这已经成为多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年来,高校的学风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高校将学风建设视为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通过努力,高校学风建设质量得到了很大地提高。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学风建设工作具有复杂、长期和多层次的特点,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也遇到了诸多方面的困难。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校的学风建设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学风建设的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遇到的挑战,不难发现在推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学风建设的外延拓展,轻视学风建设的内涵发掘的现象,尤其是忽视了对学风建设主体的学生进行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引导。具体表现在目前高校存在学生学习目标模糊不清,学习动机功利色彩浓厚,且呈现出普遍化的趋势[1]的现象。

面对挑战,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更加深入研究学风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实现途径,从源头抓起,找准着力点,从而激发推进学风建设的内在动力。

一、学习目标是推进学风建设的内在动力

1、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产生有力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育目标指引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其特点之一就是学习带有强烈的目标性。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智力水平正常的条件下,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共同构成一个动力系统,对学习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作用[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学生自身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推动和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内在动力。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激发了强烈动机的学生,会表现出乐观、开朗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强,有主动性,精力集中,有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与此相反,学习目标的缺失或模糊使学生像断了线的风筝,只能随风而动,全无动力可言。他们的精神状态不佳,常表现出无学习的欲望,生活态度冷漠,自由散漫,神情焦虑、压抑的状态,失去生活的目标,使他们远离集体甚至用沉迷网络或其它方式来逃避生活和麻醉自己。其结果必然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既看不到自己的未来也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2、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建设优良学风的作用

首先,明确的学习目标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基础。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对象,是主体。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本身就应该是开展学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大学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高水平的大学应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风是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是基础而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主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应是学风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当前,高校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为塑造优良的学风,拓展学生的素质,铸就学校的灵魂和气质不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作为学风建设主体的学生群体在主流上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建设优良的学风有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风内涵建设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学风建设面临着建设水平徘徊的局面。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风建设的主要手段停留在场面热闹,收效不大的活动上,学风建设失去了来自主体对象的推动力。如何使高校学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持续、有力的内在动力是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学风建设的规律和途径作进一步的科学分析和重新认识,在重视外延的拓展的同时又重视内涵的发掘,借助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整合学风建设的各种资源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坚定的毅力而努力拼搏。这种来自学生自身内心的自我内驱力正是保证学风建设不断向深层次发展所需要的持久的内在动力。

二、部分学生学习目标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家庭和过往教育经历影响的原因。社会发展节奏快,价值取向多元化对高校教育和学生的影响突出,表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学习目标短期化。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受单纯追求升学率这种功利色彩浓厚的教育目标影响,考上大学后以往的学习目标消失了,新的学习目标还没有建立起来,造成了学习目标的缺失。在家庭学生受父母主要取向于对孩子是否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的自我现实功利目标的影响。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受上大学后学习压力突然得到释放、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心理冲击,加上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树立新的学习目标时出现了问题。他们有的对为什么学习感到困惑,对前途感到迷茫,造成他们学习目标缺失;有的则选择了趋于自我现实功利目标[3]。

2、高校在开展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失颇。不少高校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认真认识和分析学校学风建设的规律,忽视学风建设体系的内在联系,缺少学风建设的长期规划,普遍存在仅仅为了完成学风建设的各种指标应付检查而方法简单或急于改变学校学风现状而急于求成的现象。这样学风建设不能使外部的刺激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也使学风建设难于获得持续、稳定的推进动力。这样学风建设也使得许多本来应该取得效果的好措施就像一把散落的珍珠,无法串成华美的项链一样,难以形成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影响犹如隔靴搔痒,难于取得实际的效果。

3、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大学生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达到真正成熟的阶段,在他们的自我体验过程中,敏感并易受当时情景的影响。在这个阶段中,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展现他们所处心理发展阶段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被消极的一面所控制,使得他们在大学学习和生活都变得异常的艰难。他们有的由于专业选择的限制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有的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而使学习信心受到了打击,有的因为感到就业的竞争与压力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忧虑,选择逃避,无心学习。这些都导致他们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失去或弱化了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志消沉,浑浑噩噩。

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扎实推进学风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既是学风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学风建设的难点,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对于深入推进高校学风建设有着重要和现实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正视目前部分学生学习目标迷失的现实,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探索学风建设的新路子,寻找新办法。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政治优势,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引领学生学习目标的树立。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同志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工作的主题和核心,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高校的学风建设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都应当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和核心进行。

2、正确看待社会对高校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鼓励学生在多元化的现实生活中将个人的发展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发展目标。一方面要通过社会调查、实践和形势报告会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尽管社会的价值观有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和将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是不断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动力,也是学生个人成材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识学习目标的基本属性,引导学生将学习目标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时代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需要,把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意义,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在个人成材中肩负的社会责任并将这种责任转化为推动自己主动学习、全面成材的内在动力。

3、构建科学的目标体系,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体系能够帮助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一是学习目标的树立要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学习目标不仅对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有意义,学习目标还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同时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5],这样的学习目标对社会和学生个体都有积极的意义。二是树立学习目标时既要有长期、远大的目标也要有具体化、阶段性的目标。长期、远大的学习目标能够使学生活动持续、稳定的内在动力,满足学生实现目标的社会意义,合理的具体化、阶段性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在满足和自我肯定中得到激励,不断进步。三是学习目标中除了要包括理性能力培养的目标还应该包括非理性精神领域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对学生的气质、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应当纳入学生的学习目标体系之中。四是尽早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和引导,以职业规划教育带动学习目标的树立,从而使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增强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心理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如何教育和帮助学习有困难和心理有困难的学生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这类学生在学习上没有目标,在生活上没有规律,他们在学生群体中逐渐被边缘化,离群索居,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们存在的问题不是他们缺乏搞好学习的智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主要是受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造成的。应该遵循科学规律,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还应该从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等的多种角度给予关怀,向他们伸出援手使他们回归集体,还应该使他们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必要的治疗,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及早地走出阴影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明天。

5、改革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制度的改革应该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包含在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中还应该体现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低年级基础课的教育中要充分展现数理化课程本身包含的内在吸引力,体现基础课程除了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外还包括的美学、哲学的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得到乐趣。加强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的联系,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相互联系,形成体系,改变专业课程教育与素质教育、思想教育相互脱节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林静华.高校学风状况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02):74.

[2] 董广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3-37.

[3] 孙楚航 刘文政 李红.关于大学生上大学理由取向的调研――以重庆市七所高校大学生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1):64-65.

目标心得体会篇8

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对学校体育目标的关注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微观方面的目标,即学校体育教学课堂上体现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二是宏观方面的目标,即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或终极目标。体育工作者力图通过五个领域目标的实现,实现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即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种期望是好的,但我们每一节课都要罗列各个领域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值得怀疑。普通目标(领域目标)的综合不能和终极目标的实现划等号,单靠每节课几个领域目标的叠加是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终极目标的,在教学中也难以找到教学的主线。据此笔者提出了介于普通目标和终极目标之间的核心目标。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学校体育和教育学方面的文献并认真分析有关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前人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研究思路,从中了解到目前的研究现状。

1.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体育教学各级目标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进而获得核心目标概念并对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核心目标的界定

关于核心目标,教育学者周长阔先生认为,教学目标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普通目标,即一般技术和知识;第二级是核心目标即掌握方法;第三级是终极目标即运用方法。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论专家吴永军先生认为,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周先生和吴先生关于教学目标的界定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与教学的普通目标是等同的;而终极目标又等同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指通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要发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见,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注重的是学生通过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最终应用方法,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与核心目标的内涵是一致的。故笔者认为,从整体上看体育教学中核心目标关注的是学生以一般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掌握锻炼的方法,同时促进健康,并潜移默化地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

2.2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中核心目标的缺失

当前的目标设计有些地方是值得肯定的。首先,目标的设计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体现了以人为本,并且从五个领域对目标进行分解,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目标的设计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2.2.1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较差

体育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起着导向、调节、激励、评价的作用,其中评价是检验课堂教学的依据。从以上几则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来看,不同领域的目标均表现出可操作性较差,例如情感目标。通过投掷和变向跑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但如何测量与评价将会出现困难。

2.2.2部分教学目标要求过高

学校体育的课时教学目标,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太高。例如舞蹈教学的知识目标:围绕音乐与舞蹈华尔兹的基本步法,让学生懂得舞蹈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了解运动与音乐的节奏概念,体会不同运动与音乐节奏的变化。一节课学生不大可能接受那么多的观点,不大可能养成需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习惯、不大可能认可和领会那么深邃的精神和意识。

2.2.3教学目标条目偏多

既然已经写入教案,就不应该是放在教案中的“摆设”,就要有具体的教学行为去落实。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大多课堂教学是难以顾及这么多条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为:有的是急急忙忙,全部条目都有所涉及但不分主次;有的是突出了重点,而很多条目只是蜻蜓点水般稍有触及;有的则是全然不顾设计中还有那么多条目,操作中完全是另外一套。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条主义理解,认为一堂体育课都要全面落实五个领域的目标,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全面性与时空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处理这一矛盾就应该每节课都有核心目标,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一定要在一节课都有体现。有些课可以设计为核心目标,有些课可以以技能为目标,有些课可以以身体健康为目标。总之,课堂教学要有核心目标,一节课必须有一个全体学生必须达成的重要目标。核心目标就是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灵魂,有了核心目标,课堂教学才能有主线。

3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确定和达成

3.1依据教学内容的价值确定核心目标

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弄清楚它在体育课程体系中的教育价值。分析教育价值不能把着眼点放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应该站在课程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思考,要站得高,看得广。要揣摩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思考编者为什么要把这部分内容选作教学内容。如现行使用的《体育与健康课标准》,在内容的选取上,可以明显地看到编者的一个价值取向: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基于上述理解,在“舞蹈教学”课中,如果是新课,就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这个中心展开教学,其核心目标无疑是“让学生通过基本步法感受乐感”。这个目标达到了,就是一节成功的课。

3.2依据教学的不同阶段确定核心目标

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更不同于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利用同一教材资源进行的教学,在新授课、复习课中应该是各有侧重的。例如,《舞蹈教学》这一教材内容,上新课让学生通过基本步法感受乐感,上复习课则完全可以把通过完成数组舞蹈组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作为核心目标。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于同一教材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有不同的核心目标,而且应该有创新的核心目标。这样,学生会觉得复习课不是纯粹“炒冷饭”,达到教学的推陈出新,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适切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三维构架中得到成长,有侧重地螺旋式地提升素质。#p#分页标题#e#

3.3依据量的有限性确定核心目标

教学目标,特别是核心目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目标内容在质上的规定性,同时必须考虑量的有限性。核心目标所要求的量,必须是一课时内所能达到的。核心目标的表述要明确不能含糊,要具体不能宽泛。核心目标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重基础。

3.4依据学情确定核心目标

大家知道,备课要备学生,即进行学情分析。尽管核心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但依然要分析学生的身心状况、知识背景(包括生活地、见闻等)、知识水平、个性倾向、学习风格。必须在综合考虑这些具体的、个体化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核心目标。核心目标的确定还要分析班级氛围,由于学校和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其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听课气氛往往有所不同。同样的教学目标,在有的班级可以是“基本完成”,在有的班级可能是“高质量完成”。

3.5依据达成的可行性确定核心目标

确定核心目标时,要同时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予以解决,既不能让学生很容易地实现,又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必须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曲折性的体现。

4结论

目标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价值;学习动机;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08-02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成绩提高,可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不断强化学生认知自身能力两方面入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设定正确的目标、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合理评价,不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帮助其树立自信心,进而使学生产生完成更高层级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期望。然后通过引起好奇、适当奖赏、使任务更有趣、更有价值来鼓励学生发展学习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效用,进而不断提高对学习体育的成就感。

一、学好体育课程的动机分析

(一)价值分析

一般来讲,学习任务对学生有三种价值。一是成就价值,它表明学生在任务中表现良好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达到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成就价值与个体的需要及取得成功的意义相关,如学生擅长一种体育项目,通过参加这项活动或赛事而取得成就感。二是内在价值或兴趣价值,它是个体从活动本身获得乐趣。如积极参加身体锻炼有关的某种兴奋、自信、自尊和获得外界赞赏的情绪和态度体验。三是效用价值,它是指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使自身的身心得到综合性提升。例如,擅长篮球的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不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还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并进一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注重这三种价值对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促进作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终身锻炼和自觉锻炼的思想,对社会和谐发展、对个人健康幸福都意义深远。

(二)教师期望分析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榜样和标尺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趋向和结果。多数情况下学生们会十分在意来自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很高,并帮助、引导学生不断实现教师预设的“期望值”,学生的自信心就会被强化,对学习任务越发产生兴趣,对困难的突破能力也会超出原有预计的范围。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表扬或积极评价等策略外,还要经常运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说来,教师如果期望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就,就要向他们提出实现更复杂运动技能的要求,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和更长时间来练习和不断纠正、改进动作,表示相信他们能行。并通过经常对这些学生点头、微笑、鼓励、技术指导等来强化学生的信心。教师的低期望还会产生学生的消极反馈。例如,教师认为学生并不适合某项运动,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暗示,对自己从事这项活动产生低期望。如果这种“低期望”再通过师生互动显化,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被视为体育课中的“差生”,很有可能会自暴自弃,不积极参加该体育运动,从而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应努力避免自己的负面期望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兴趣分析

兴趣是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的一把钥匙。产生和激发兴趣的因素有很多,有时候学习兴趣的产生会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从来没有碰过篮球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姚明的签名,他会突然产生对篮球的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又恰恰把握住了这个情结、运用了这个情结,就很有可能使这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不断强化。在一个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学生往往会有持久的动力和兴趣。相反地,如果对学习的意义不明确,自然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会注意那些引起他们情绪反应或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如果在课堂中教师能及时发觉学生的兴趣点,并激发兴趣点、保持兴趣点的连贯性,使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产生持久兴趣,那么学生的兴趣就被巩固。相反地,缺乏兴趣往往是学业不成功的首要原因。有时候兴趣也来自于胜任感。如果学生感到对所学习的体育课程能够胜任,就不会产生为难情绪,会引发兴趣;如果学生感到无能为力,则会对学习内容兴趣索然。这也告诉教师,即使学生起初对某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但如果取得初始阶段的小成功,进一步又会有大的成功,他们也会产生兴趣。这种积累起的成功又会引发好奇心,进一步提高个体的唤醒水平,形成兴趣的良性循环。

激发兴趣是综合的,可通过变化任务、调节任务的难度、给出意外惊喜,使学生精神抖擞,唤醒学生的能动性,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兴趣不单单依靠教师本身也可以来自学生之间、群体之间。例如,学校可以在班和班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开展如足球、篮球、排球联赛等赛事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塑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编排和教学项目的设计,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学习自主性分析

自主性是原发性的,它表明行为出于本身意愿。教育心理学对自主性的描述是“个体在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上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可见自主性来源于自主选择和自主控制。体育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包括的内容繁多,学生的选择性是多维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身体条件等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在支持学生自主性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胜任感和创新性来选择自身所喜爱的项目。如果学生有自己做出选择的机会,那么,即使内容本身并不十分“有趣”,学生也会认为学习是重要的,从而使实现目标内化成为自己的目标。教师通过创设自主性的课堂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把他们引导到自己特别喜欢且值得学习的事情上。

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动机策略

(一)帮助学生设置适当的目标

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取决于目标的实现,目标可用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以改善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例如,有“成为一名优秀足球运动员”目标的学生,会有上好足球课的强烈愿望,并在具体的学习当中处处注意每个动作和技术的细节。在目标的驱动下学生会保持比较持久的学习动力。当然目标的设定也是科学的,许多运动项目也有赖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当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是能帮助学生产生运动兴趣的目标,是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思想心理,并通过科学系统的测评手段来帮助学生设定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乃至从事某项体育运动的终身目标。目标设定的过程有其规律。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让学生把目标的设定看成实现个人价值的开端。如果学生一时难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就要通过引导、建议等方式参与到目标选择中来。教师可以同时给出多个目标让学生选择,让学生先达到一个目标,确信所选择的目标是适宜的。其次,要给学生达成目标过程的反馈,通过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监控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成就,帮助学生调控好每个努力过程。

(二)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体育项目缺乏自信或对取得成绩不抱希望,就很难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所以体育教师要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期望。一是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有效运用表扬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二是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对成绩的取得做出正确的归因。例如:一个从没有参加过乒乓球运动的学生,通过训练掌握了基本的动作要领,并不比其他提前接触该项目的学生学习慢,这时就让学生逐渐坚定认识到:成功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控制的,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当然对于一些低成就的学生来说,仅仅规劝其加强训练、增加努力程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教授他们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知道成绩取决于努力和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三是引导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多数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制的能力因素,并将此作为不努力的借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白,他们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

(三)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的自主性

富于变化和有趣的课堂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体育运动变得更有趣。一方面,教师可以变化教学任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学习内容,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例如,在理论课上,教师运用3D篮球交互教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投影仪教学,变枯燥的理论学习为生动学习。再如,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身体特点,对运动项目做好安排,使学生能在运动中既学到技能、技巧,锻炼了身体,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四)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榜样或者偶像。因为榜样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又富有模仿性。利用学生对某些体育明星的崇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宣传一些杰出体育人物的趣事,其在个人成长中的特殊经历,很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使本来难以组织的教学活动变得容易可行。

目标心得体会篇10

一、目标的结构要“一线串珠”

过去,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多而杂,关系不明,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目标与目标之间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时易顾此失彼,走过场。克服这种弊端的办法是把课堂教学各项目标按一定主次关系用一线串珠的办法组合起来。即确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目标,把多项目标组成有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并让这个结构系统发挥大于原本独立的目标简单相加的功能。曾记得《灰椋鸟》(小语人教版第十册)有两位执教者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目标,一种是:(1)理解文中的“喧闹”、“排空而至”、“浩浩荡荡”、“呼朋引伴”、“汇合”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没有几分钟,大部队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和“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两句话的意思:(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的句子,并加以体会;(4)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另一种是:(1)抓住“排空而至”、“浩浩荡荡”等重点词语让学生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练习背诵;(2)通过词语“排空而至”、“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喧闹”的分类、理解,让学生感知和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壮观、归林后不愿过早安眠,并引导学生借这些重点词朗读、背诵,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3)通过对“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两句话的读悟,让学生加深了对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场面的理解。显然,第二种目标设计以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和归林后不愿过早地安眠为明线,将表达作者喜爱灰椋鸟的感情暗线包含在内,串起了词语、句子的教学与朗读、背诵的训练和指导,形成了词语、句子教学与朗读、背诵、悟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的结构体系。这样的结构体系,对三维目标的意义、作用和地位都作了定位,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且功能互补,为目标的内化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二、目标的层次结构要两者兼顾

教学目标从其纵向结构上分,可分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两种。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目标规定了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的技能;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心里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它要求学生在智力上得到培养,个性上得以发展,社会意识得以熏陶,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养成等等。基础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没有知识技能作为前提,发展心智等于空话;反之,没有心智的发展,知识、技能不能真正内化为儿童的素质成分,科学文化素质也难以达成。两者必须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语文教学目标从层次上看存在的误区是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不能兼顾。过去,重分析的语文课把语文的思想性作为主体目标,却忽略了词句训练等基础性目标的同步配合,结果造成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架空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落空。现在,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是加强基础性目标的一种表现。可有些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时,脱离课文具体内容,偏离课堂教学目标,搞所谓的延伸、扩展,将语言运用与理解课文内容分割开来,这是语文课中语言训练的又一误区。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训练,只有跟课文提供的语言环境紧密结合,才能使理解与运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人提出“把语文课上成训练课”,有可能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走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偏离基础性目标,忽视发展性目标;对语言文字的教学和技能训练目标反复强调,机械重复,而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审美教育、个性心理培养、社会意识的渗透等作为目标的点缀甚至根本没有,语文教学陷入机械乏味的局面。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个基础工具,也是“情的海洋,美的世界”,仅仅停留在基础性目标即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层面上,不可能实现语文基本功的内化;不对语文的情与美加以利用,语文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便失去了育人的意义,无从展示感染人、教育人的魅力。目前,教育发展的主题已由过去的“学会生存”转变为“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语文教学当然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语促全”是语文学科的最高功能,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最高功能。如今,语文课堂教学应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重视同发展性目标的结合。

三、确定目标的依据要三方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