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问题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09:45:34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1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军事历史知识,科学揭示军事历

史发展的规律

在“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册里,军事史知识除13课较为集中外,其余分散在各课各目中,有的是一场战役过程的叙述,有的是一位军事历史人物的生平介绍,有的仅列出了一幅兵器插图。平时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军事史知识是杂乱的、零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教学时机,适时地把同类军事知识加以综合,使知识序列化、系统化,并揭示其发展的规律。

如,教师在讲授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这一课时,在讲到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以及当时的火药武器时,可对中国古代的兵器发展史作一简单总结回顾:夏朝人使用铜兵器、商朝人使用青铜兵器、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兵器、东汉时期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三国时的战舰、唐朝的火药武器、火箭,到宋元时期的突火枪、抛石机和铜火铳。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分析其发展线索:中国古代的兵器经历了一个由冷兵器到火器的发展过程,冷兵器阶段经历了铜器、青铜器到铁器的过程。并同时揭示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兵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伴随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的,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一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再如,在讲授第二册第24课“后金的兴起”时,教师在讲到努尔哈赤所采取的八旗制度时,可对中国古代的军队建设史和军史加以回顾:商朝的左、中、右三师、晋楚争霸时的车兵、汉代的都护、两汉的骑兵、唐代的藩镇、北宋的禁军、明代的都司、满州的八旗军。在此基础上,可向学生说明:商朝时出现了步兵、春秋战国时国家军队以战车兵为主,西汉时期又出现了骑兵,以后骑兵成为国家的重要兵种,并出现了步、骑、车配合作战的局面。

古代战争史和古代军事学术史也可采取同样的方法阐明其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规律。

二、注意挖掘古代军事史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1988年11月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的德育任务应居首要位置。

中国古代军事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美德,教学中应充分揭示其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在讲授古代军事文化成就时,要突出其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运用古代文化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国家教委规定,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师对学生中国古代文化史教育,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知道我国古代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军事、对外交往等方面的重大成就,以及对人类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成就博大精深,我国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最早发明者、使用者。我国有漫长而复杂的战争历史。在战争中涌现出了众多虎奋鹰扬的军事名将和广博精深的军事著作,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兵书产生最早、数量最多的民族,历史上的浩繁而详备的军事典籍是世所罕见的,我国古代兵书中饱含着丰富的朴素的军事辨证法思想。

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教材中典型的材料为素材,适当增加一些内容,突出其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在介绍《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时,仅仅指出该书“系统地叙述了战略战术的原则,提出集中兵力打败敌人的重要性,强调作战时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作周密的调查”,只字未提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教师可在讲授《孙子兵法》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该兵书所提出的政略和战略相结合、政治重于军事、奇正相生、虚实结合、冲虚备实等战略战术原则,不仅中国历代兵书都以它为依据,而且波及国外。早在唐代中期,日本就把此书带回国内,因此影响到日本历代兵法,被日人称之为“将相秘本”、“东方兵学柱石”。据说,日本的武田信玄就将兵法中的“其疾如风”等词语写在军旗上。日俄海战时,日海军大将东乡也运用了它的以逸待劳的作战原则。10世纪《孙子兵法》又传入法国,后又传入俄、英、德等国,成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一个思想源泉。据说,发动一战的德国皇帝在失败后读了此书,不禁发出“可惜二十年前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叹息。直到现在,西方的一些军事著作还经常引用此书,它的不朽价值是世界所公认的。

再如,在讲授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及其传播时,同样要揭示它对西方近代枪炮的发明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有关火药的传播的内容,进一步向学生指出,13世纪,欧洲人在阿拉伯人的著作中学到我国的火药技术,但直到14世纪中期,欧洲人在和伊斯兰国家的战争中得到了火药武器之后,才看到了火药在军事上的地位和作用,并开始了火药的制造,由此揭开了近代军事技术革命的序幕。马克思曾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了中国发明的火药在欧洲封建社会灭亡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2.在讲授军事人物时要渲染民族英雄为国请命的悲壮事迹,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感。

“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两册多处出现了民族英雄生平事迹的史料,这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热点。这是因为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在思维发展上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著名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军事人物)及其事迹有极大的兴趣,由于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由于自主意识和渴望成功的欲望增强,所以特别喜欢听历史人物的讲授,想从中找到自己崇拜的英雄,作为榜样,以便学习和模仿。而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军事名人灿若星汉,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寻求理想人物的愿望。

因此,教师在讲授军事人物时,应饱含情感对他们的生平作较为具体的讲述,尤其对他们的嘉言懿行要作重点讲解,以他们的言行感染学生。如,在讲授第一册第17课“西汉与匈奴的和战”时,教师不仅要讲清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建功立业的历史知识,还应介绍少年将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公而忘私的品德。再如,在讲授第二册第16课中“元朝统一全国”这一目时,教师应该通过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誓死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的事迹的渲染,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赏析,歌颂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

3.在讲授农民战争时,要揭示农民战争的原因及其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据“人教版”历史教材编著者介绍,现行教材“已经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点,但从来并不忽视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的进步作用”(臧嵘《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第一册的编写体会》,《历史教学》,1990.7),因而仍然编进了秦末农民起义、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隋、唐末年的农民起义及明朝农民战争等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农民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及其规律。这就是,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剥削者不仅无偿地占有劳动人民的剩余劳动,而且有时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以至于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其剥削欲,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教师可以秦末农民起义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

例如,秦朝统一六国以后,曾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后来,秦朝的暴政却使其走向反面。当时秦朝用于修筑长城,建造阿房宫,建造骊山墓和从事杂役的劳动力,占成年男子的1/3,社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和破坏,许多贫苦农民的土地被剥夺,赋税负担却依然沉重,加上严酷的刑法,终于导致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农民起义了秦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秦朝的暴政,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农民起义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推行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秦末汉初的历史对比充分说明了农民的阶级斗争是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三、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战争的不同性质,培养学生全面地、

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有着漫长而复杂的战争历史,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与之伴随的也有一部五千年的战争史。据《中国军事史》附卷一《历代战争年表》统计,从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1911年,我国发生过3791次战争,其中古代战争3608次,近代战争183次。“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两册提到的战争,大大小小就有近50次。如此繁多的战争,有的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与安定,有的阻碍了历史的进步,给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2

1.教师和教学方面的不足

高中历史教师习惯采取的是灌输的授课方法,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学生很难在这种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而仅停留在理解和领会历史知识的水平上,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有一些高中教师观念存在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保姆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己总结历史规律,不利于学生质疑思维的培养。

2.学生的惰性与无奈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主动性很差,很多学生都形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而且,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学生听从高考指挥棒的调遣,难以主动安排学习进程,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紧张的学习让学生误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历史,认为学习历史的捷径就是背答案,即使提问讨论半天也无法解决,结果还是要听教师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形成问题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使之想问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多给学生一些主动寻找问题、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和讨论中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历史教师在转变自身观念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一方面,从思想观念上让学生克服惰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消除学生过度依赖别人帮助的心理;另一方面,使学生破除对创新的神秘感,让学生明白创新要从质疑开始,但是首先需要有问题意识。

2.强化基础学习,使之能问

问题是知识结构自身矛盾运动的基础,问题意识贫乏就会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一个人知识越丰富,才越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强化基础知识学习是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同时在质疑的环境下要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方能提升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效果。

3.营造和谐氛围,使之敢问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文字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9-0069-02

前言

文字史料主要包括原始史料、撰述史料、文艺史料、表格史料四种类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将历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简单化。从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1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择取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1.1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应当选用类型多样、内容多样的文字史料。类型多样的文字史料可以择取表格史料、撰述史料、文艺史料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选择多样类型的史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择取内容多样的文字史料则可以培养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究,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择取文字史料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可以被学生接受和消化的文字史料,避免史料难度过高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往往受到年龄和年级的影响,因此在择取文字史料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史料,如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选择具有较强故事性的史料,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高三年级的学生选择难度相对较高的史料,着重拓展学生的思维[1]。

1.3典型性原则:高中历史教学择取文字史料时遵循典型性原则,是指应当根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择取,通过围绕教学目标选取的史料,将搜集的可以解决难点问题、突破重点问题的文字史料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中美关系的教学问题讲解中,可以选用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的材料,说明中美关系。

1.4真实性原则:历史的重要组成内容就是文字史料,但是文字史料并不是历史的本身,在历史中往往会带有作者的观念,同时这种观念会存在差异性。在文字史料的择取方面,一旦没有进行有效的鉴别,就会加大得出正确结论的难度,而且很难发挥史学的真正价值。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择取文字史料的时候应当遵守真实性原则,尽量引用第一手史料、说服力较强、经典的文字史料,杜绝自己无根据的随意捏造史料,从而防止错误的史料对学生造成错误的思维[2]。

2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方法

2.1充分体现高中历史的探究精神:在问题设计时可以鼓励学生依据历史事实,发表自己对历史现象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得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在历史人物、事件的教学中,通过文字史料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2.2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评价标准应当以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程度为主,评价教师是否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学生是否具备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对文字史料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全面考虑设计的问题是否可以让学生从问题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发现潜在的历史规律。例如根据1915年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部分文字史料,设计出关于总统的选举和任期有什么区别、实行总体终身制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件的表象发现历史事件的本质的问题,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

2.3实现论从史出:历史教学的首要意识就是史从论来、论从史出,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结论和过程非常重要,若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现有的结论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掌握,那么教学效果就很实现,只有根据文字史料进行质疑、判断和分析等得到的结论,才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问题设计应当实现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根据义和团的告白、揭帖、团规等文字史料,设计出“扶清灭洋”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分别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史料,结合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从中得出结论,达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2.4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在文字史料的问题设计方面,如设计的问题难度较低,学生思考的训练就会不足,就会造成史料教学过于表面,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只是死记硬背,而设计过高难度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准不符,在理解的过程中显得吃力,很难达到历史基础教学的目标。因此在问题设计使应当循序渐进,具备一定的层次性,通过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易到难的形式逐渐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次。例如根据材料:《大》中的“若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判,不得剥夺自由人在法律上的保护”;《权利法案》中“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等。设计出《大》的意义是什么?它与《权利法案》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材料结合、独立思考的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择取和问题设计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遵循择取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文字史料,并通过高效的问题设计方法,来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满足新课改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朴爽.文字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运用与问题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5,05:62-64.

[2]车双艳,史风春.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109-113.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4

【关键词】史学概论;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史学概论》这一学科教学目的的实现,在教学中存在一个被忽略的问题,该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传授知识而疏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并非个别现象。从本质上说,一个合格的历史学科本科毕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政治与思想方面的素质外,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必须既具有较好的史学基础理论和史学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从社会实践要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要具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只是片面地掌握若干历史知识,即使记忆再多,也是僵化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其作用甚微。如果具有较好的史学基础理论和史学基础知识,加上具有较强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即便占有的材料还不多,却能够运用得当,并且可以效率较高地使自己充实起来,成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知识丰富、有创造性的人,这才是社会所希望的人才,也是高校历史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

这里针对《史学概论》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问题谈点个人的浅见,以此求教于方家。

《史学概论》是历史学学科基础理论,该课程的内容涉及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主要层面及其它方面知识,学界前辈又把其称为历史哲学。像这样的基础理论课,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所涉及的知识,而且还要在学习方法、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治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给学生以启发,因为,“思想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年来,教学实践提倡启发式教学,其实质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课堂来开启思想与方法的通途,而不是仅仅记住一般知识。

《史学概论》作为史学基础理论学科,启发式教学如何教,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同仁们也应是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假若《史学概论》这门课在课堂教学中,施教者以积极思维的教学方式去启发和调动受教者的积极思维,课后,听课人觉得有听的必要,形成一种自觉需求,这应该是启发式教学初衷的体现。《史学概论》的内容涉及面很宽泛,思想内涵较深,对教学内容一定要尽量避免平铺直叙,若不这样,很多内容学生定然不得要领。要使学生知其然,必须使其知其所以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案例分析深入透切,以此方式引导他们去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会使他们启动思维,形成一种思想,获得一种方法,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史学概论》授课教师的积极思维,应建立在对教材的钻研上,教师研透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做到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史学基础理论课,每一个论点,每一个理论表述,都含多层面的问题,一个课时所讲的内容,围绕着一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提出一两个涵盖面较广的重要问题,有史实有理论地分析、讲述清楚,就达到了目的。但是,提出的问题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历史性、现实性、整体性、局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把握住如何认识被认识的对象,如何思考被思考的问题。

课堂上所讲内容,既要学生知其然,又要其知其所以然,重点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训练上多下功夫。许多思想观点,若仅对表层现象的铺陈,没有深究其成因、内涵及其本质,学生也K于动脑,对学生能力训练也仅停留在一种理论的表述上。教师,应常存“不满足”感,对自己掌握得不透彻的内容不满足,对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也不要满足,更不能自我糊弄,这样才有利于自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史学概论》的教学,讲认识论时,应从历史的层面来讲对历史的认识,其结论才能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例如: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及运动为例,以往教学总是与政治导向相结合,形成如何正确认识历史总是如何与现实政治思维相结合的现象,给出的认识结论是“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材这样写,教师这样讲,学生这样记,并形成这样的观念,这是教学中的常态问题,其实,对于一个历史问题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关键是讲课者一定要把相关问题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辩证探讨,修正结论。教学工作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是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群体,他们考虑的问题更趋复杂,这类问题应当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要让学生思考到底怎样去认识这段历史,得出的结论才更加科学一些,合符实际一些,作为授课者,应告诉学生思考的方法,思考的依据,同时,也要向学生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思想方法和观点。

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时,不应回避历史的难题。所谓历史难题,就是历史实际与历史定论相矛盾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教师不应采取“绕道而行”的办法,不去分析这类问题,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教学态式,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需要有点“攻关”的精神。应就史论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认为,这类问题既属于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涉及思想观念及认识方法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在这上面做文章,更何况,大学课堂内容的设置本身就是一个学术活动讲堂,通过这个讲堂,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把思想搞活,教学应该本着这一原则,对传统结论进行再研究,从史实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形态出发,根据国情与史实出发进行分析,按“辩证法要求从发展中去全面研究某个社会现象”,①切实地找出具体原因与合符实际的结论,这才更能具有说服力。从国情与史实出发,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也是正确的认识历史,研究历史的基本要求。若不能用“辩证哲学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②是不能解决真实的历史问题的。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清这一点,而且要结合具体问题和史实来讲,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认识能力,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和改进学习方法大有好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拿出看法来。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持异议,只要这种异议有理有据,即使在观点上不赞同,也要真诚地加以鼓励。

为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引导学生从尊重历史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去理性认识、积极思考各类问题。二十世纪初,等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引入我国史学研究领域,使我国的传统史学由潜科学发展成为真正科学的历史学。的《史学要论》一书,阐明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作指导“次第的去作历史研究”,接此而来的是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等人先后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为构建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历史的科学研究创立了宏观导向的基本形式与原则。此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用历史唯物主义课取代史学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成为历史研究的导向性理论和主要的分析方法,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认识路径都经阶级斗争一条线,从理论表述上把宏阔的历史变成了一部阶级斗争史和政治史,使历史认识的主题内容范围缩小。历史的内容十分丰富、博大,仅用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是无法概括其全局的,故在许多具体历史问题的结论上,往往出现违背历史实际的认识结论和教条主义的提法。这个体系一直被继承下来,时至今日,史学界不仅没有注意克服这些教条主义的东西,反而继续在发扬光大,继续给历史做出许多不合理的结论仍然在我们的教材中和讲台上占着主导的地位。

在《史学概论》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辩证的认识方法,修正这些问题,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在如何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的,辩证的思考这些问题,培养他们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调动学生思考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能力、学习行为有所了解,除此之外,自身更要不断地针对所教课程及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提出新的、需要探索的问题,并以此来感染、带动学生思考,使他们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吸纳教条主义的说教,而是经常处于积极分析、思考之中。

把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还不是终极目的,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正确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不爱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肯踏实地读几本马列的书,就是专业理论书也不愿意读,把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放在英语四、六级的考试方面,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及具体的操作能力是一个难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是我们教学实践的一个严肃并具有社会意义的任务。为此,教师自己先要把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于实践落实在行动上。做好此事,要坚持两个实践原则。第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论于教学实践中分析、解释历史问题,不依赖现成结论;第二要对所解释的问题所做出的结论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决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必须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时代问题看法的方法论,这样,才能学会从历史时代的高度看问题,对许多历史现象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史学概论》这门学科涉及的思想、理论问题较广,许多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有过评论,在课堂上若不加思考的信手拈来用于教学,虽然可省去自己很多事,但也未必能完全正确地对一种思想观点做出合符客观实际的结论。而且,有些问题在不同的场合,马克思、恩格斯表述的方式也不同,如果自己不从当事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的现实加以辩证思考,就不会得出忠于史实的结论。所以,在讲课中不能简单地取决于某一结论定性了事,要告知学生“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他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③才能做出结论,这类案例分析多了,学生的认识、分析能力也会在学习中逐步得到提高。另外,对某一思想观点的认识要想具有说服力,须从特定历史时段的角度,“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连结,它们的运动,它们产生和消失等方面去考察”,④实事求是分析,寻求合理的结论。教学中越是实事求是地讲,客观的分析,就越有说服力;就越使人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以及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正确性。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注意对概念的讲解要完整、清晰、明确,在讲解中培养学生精确地归纳能力,牢固掌握自己归纳的知识,切忌囫囵吞枣。《史学概论》这门学科,概念很多,而且与其他相关学科有联系,从字面上看概念,似乎不难懂,但考查一下内容,却发现学生们并未明白。诸如历史、历史学、历史认识的有限性、历史认识的无限性、后现代主义史学、机械唯物主义、潜科学、人本主义历史观等等。由于一些相邻学科基础理论没有学好,或根本不去接触,就存在着概念不清,原由不明的现象。如“历史”一词,中外学者都对其做了解释,希罗多德说“历史是故事的搜求”,梅尔说“历史是许多单个的无序的事实的记录”。中国学者说是“国家大事之记载”,“事之变迁沿革之记录”。但仔细斟酌,这些解释并不完整。如果我们从历史一词的历史演变与人的社会实践方面进行综合解释,学生也就容易搞清“历史”一词的精确内涵,也容易记。总之,概念分析明确,知识掌握就精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就更有底数。

《史学概论》与其它人文科学学科、社会科学学科、自然科学学科、边缘学科的知识有紧密的联系。在讲课时,必须启发学生放开知识与思维的视野,看得长远些、广阔些。《史学概论》每讲一个概念、一种方法、一种理论,既反映学科自身的特点,又与其它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它是我们构建综合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要搞清楚一个具体问题,要钻得进去,弄明白它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又要跳得出来。这是一种认识规律,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去进一步认识个别。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去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为把《史学概论》这门课学好,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多学习经典作家的著作。马、恩、列、斯的著作,的著作,中国古代、近代政论家的著作,这些著作都较系统地阐述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学生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助益很多。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⑤也就是在实践中辩证的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做出合符实际的结论。以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为案例。资产阶级从其产生到巩固其政治统治,快速发展经济,提高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水平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都是经几百年的变化才形成的,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以往,一言以蔽之曰“反革命两手”。对其不进行辩证分析,不看事物发展的双重性,把历史结论简单化。同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其发展史上也存在许多问题及实践经验需要进行重新分析、研究、评价和科学总结。这样辩证的去认识历史问题才能合符历史的客观实在性,并以显示历史科学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的历史案例,从发展的、矛盾的、复杂的、联系的统一体的角度进行辨证分析,正确认识,才能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总之,通过《史学概论》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二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624P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13P

[3]列宁选集 第四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453P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5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 教学内容 高校

历史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是一部百科全书,重在培养学生形成缜密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和历史理论素养;作为艺术,它蕴含一种精神,重在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思想品格和严谨论证、创新的思维。在笔者看来,历史学科的教学都要把握上述“历史”的内涵,历史教学者才能较为准确全面地传导给学生所谓的“历史学”知识。而要做到此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学者自己必须全面把握历史学科内容,在此基础上高屋建瓴,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做出对百科全书式的历史知识的取舍,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选择地传授给学生,然后才可以谈得上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获得教学的成功。

所以,在上课之前,作为一个高校世界史教学的历史工作者,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一切可能阅读各种书籍,除历史学外,文化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尤其与世界史紧密相关的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等学科书籍都应该是涉猎的范围,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并为《世界近代史》课程的备课做好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认真写出详实的教案。在教案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世界史的本质,在历史观上认清近代以来的世界史是一部蕴含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理性化的诸领域现代化的历史,同时又是一部多元化与全球化同步发展的整体化的历史,力图打破受僵硬的意识形态和革命史观一元化统治的非马克思主义史观,把传统史学强调的单调的革命史纳入到丰富多彩的现代化史和整体的世界史的进程之中,加强唯物史观这把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最锐利的解剖刀”和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生产力中轴”原理在世界史教学中突出地位,其目的就是力图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形成客观、严密的世界历史思维,增强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

在进行了上述准备后,世界近代史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了解学生学习世界近代史的困难所在。首先,要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仔细思考一个学生想学什么,如何学以及他希望教师怎样去教。其次,要尽力塑造师生之间的亲和关系。应该告诉学生教师的电话号码,邮箱甚至住址,并通过问卷调查、课下聊天等手段尽可能知晓学生学习世界近代史的兴趣所在和期望所在,了解学生学习世界近代史课程的困境。一般说来,世界史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既有历史学科学习的共性问题又有世界史学科学习困境的个性问题,主要有三:一是专业思想极不牢固。造成该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实,即来源于学习历史在现实社会中有用无用的困惑。二是专业兴趣不浓厚。这个问题有的是因为专业思想不牢固造成的,但也有很多学生仅仅就是主观上对历史不感兴趣。三是,学习方法存在重大缺陷。很多学生仅仅依靠死记硬背的传统手段来学习历史,由于世界近代史涉及的国别地区众多,时间跨度500年,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纵横交错,记忆力再好的学生靠死记硬背的单调方法肯定无法学习好世界近代史。

第二步,根据自己的历史观和学生的面临的问题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一般的《世界近代史》的讲授主要可以围绕三个方面内容进行。

第一,在大人文学科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的兴趣,强调历史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对于构筑健全的人生观以及对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功能。要通过各种事例来证明此点,例如可以跟学生谈美国德鲁大学尼尔・里默教授提及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内部的争论,那场争论中,医学家、生物学家、航天学家对人文学者说,“我们不断地发明新的东西,新的药物、新的谷物和航天技术,而你们这些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家除了单纯地重复过去,又做过什么呢?”对这样的疑问其中之一有力的反驳是:“您听说过美国宪法吗?”可以跟学生指出,美国宪法也许是人类社会以往的两三百年中最重要的社会发明,它不仅促成就了美国的强大,而且导致了民主政治在全球的传播,这样一项重要成果恰恰是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和法学家等人文社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告诫学生兴趣一方面可能是先天的,但更多的兴趣是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后天培养的,历史学更是这样,并告诉学生其实那些学习计算机专业、生物学专业、航天专业等这些所谓比人文社会科学有用的学科的同学也同样存在对专业不感兴趣的情况,问题是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

第二,把历史学研究方法论和历史学理论特别是思想史、文化史理论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要告诉学生,学习历史学表面上看仅仅是和史料与史实打交道,但其实体现一个史家见识最重要的方面是理论修养,因为一切历史解释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理论之上,没有历史理论修养就无法把握宏观的历史脉络,无法对史料解读,更无法对具体的史实赋予意义,归根结底也就无法使史实真正成为自己记忆的一部分。因此,给学生开列一个具有权威意义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书单并就其中的相关内容讲授十分重要,目的是便于学生看到在制度和历史事件等历史表象背后起恒久和深层作用的思想文化因素,比如,不了解19世纪末美国盛行的社会达尔文思潮就无法理解美国的海外扩张,不了解自然权利思想就无法理解《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不了解20世纪初年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就无法全面解读中国近现代史。此外,要告诫学生必须阅读如何认识和解读历史与社会现象的理论,如研究国际关系史需要的国际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文化交流史所需要的传播学理论等,最终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来对众多庞杂的历史史实进行高屋建瓴式的取舍,而不必强行一一记诵,这种不是单纯强调史实记忆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历史学学习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融会一起,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了学生利用其他学科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根据世界近代史的现代化和整体化历史的本质来确定教学内容。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的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一一讲授,打破历史教学中编年史教学和国别史教学的传统取向,笔者认为基本的原则是凡是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历史的现代化和整体化发展取向的历史问题就跟学生多讲、重点讲,但是也告诫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历史观和历史理论来确定自己应该掌握的重点问题。同时要注意将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结合起来,突破过去世界史教学就是外国史或是其他地区国别史教学的取向,要求学生将中国史学习置于整体世界历史发展的空间。

第三步,课堂未讲授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采取讨论课的形式。讨论课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课堂集中讨论;二是课下讨论。一般的原则是,课下讨论的问题相对分散而不具典型,比较集中且待深入的问题应该课堂集中讨论。教师可以给学生开列讨论的相关读书清单,利用图书馆,建议学生泛读史实和教材,精读相关历史理论,要求他们勇于提出观点,对看过的书籍和教材作出未必正确但必须持之有据的学术批评,并做出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而非敷衍抄袭的读书笔记,以此来作为讨论的基础。学生的个别问题个别讨论,普遍的问题群体讨论,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引导他们在课堂之外仍关注历史的学习,而不是走进课堂是历史专业的学生,走下课程就成了外语系的学生(现在高校历史系学生课下时间主要就是用在外语上了,专业反而放在其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完成上述三步过程之后,当然也不能忽视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尤其是在备课中和板书中无法完美展示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美西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所涉及到的战争进程与战争形势的分析地图;在讲授世界文化史内容时所涉及到的各种文物与人物图片;在讲授重大历史事件时所涉及到的各种教学录像等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直观性的要求,有利于历史教学课堂的活泼氛围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丰富,但是在历史教学中居于从属地位。

总体上看,与传统的世界史教学模式相比,高校《世界近代史》的教学最好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第一,传统的世界史学科把世界史看做是各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内部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吴于廑先生所说的世界纵向发展的历史。但实际上吴先生提出的世界横向发展的历史更为重要,即世界史更要研究“各地区(国家、文明)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因此,以美国史为例,对于“地区史”或“国别史”而言,不仅需要研究美国国家产生、发展的历史,更要研究美国对外交往、对抗、融合、价值观扩散的历史。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6

首先,史学理论渗透历史教学的必要性。第一,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西方一名学者认为“历史可以为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提供一种历史观念,让其对现有、过去世界有种认知,世界的事物存在的意义离不开教学”。历史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课程与教材,史学理论为历史知识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和方法指导,这为人类理解和判断现实问题提供了前行的方向和思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学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历史观,并能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们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与以后的工作。第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史学观念落后、知识缺乏等问题,对于一些基本的实践认识与评价很少突破;很少有历史教师重视新的史学观念学习和教学运用。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史学理论有了明确要求,这就需要历史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完善,不但要具备教师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学会运用史学理论进行科学整合教材,这个过程会对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比如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和历史发展等,具备一定的思维和观察力,然而他们的判断力还没真正成熟。这就需要高中历史知识的深入发展,适度运用史学理论,加深学生对历史相关人文精神方面知识的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健康审美观的培养、积极人生态度的确立、坚强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高中生通过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学习,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明,能够形成自己的意识,并且结合唯物观点,在历史学习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 

其次,史学理论渗透于历史教学的可行性。第一,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通过聆听德高望重的专家结合史学理论和历史知识讲解教材知识,帮助高中生走出历史困境。第二,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完善。新课改之后,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为史学理论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第三,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优化。评价直接与教师“教”和学生“学”有很大关系。新课改之后,历史课程改革改进了历史教育测量和评价体系,这为高中历史教学多角度、多层次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二、史学理论渗透与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的师范学校历史教学问题。大部分历史教师都是专科生,其时代差距,没有系统学习过史学理论知识,其学校开设史学理论知识不充足,导致历史教师本身专业知识不扎实。第二,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说过度关注“三维目标”等,对过程与方法重视少,对一些史论结合的方法理解不深,这直接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史学理论学术研究与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史学理论学习好,不仅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师学科水平、专业素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高中历史教师在传授课堂上带有学生个体倾向性过激和错误的认识,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最后,高中历史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和史料之间需要史学理论进行“无声”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史料。但是高中历史教师缺少史料分析能力,不能很好地运用史学理论解读史料知识。还有的历史教师很少自觉学习史学理论知识,没有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和专业理论,这很大程度影响了史学理论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三、优化史学理论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第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史学理论教学环境。历史教师需要改变只注重史实的观念,要完善史实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获得相关史学观点,引导学生根据“新材料、新情境”结合史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的一些历史方法。 

第二,明确历史教材里史学理论的含义。通过阅读相关历史材料,历史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分析、判断以及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结合相关参考教材,努力找寻教材中史学理论的含义,进行准确分析。比如:从不同史观来分析。 

第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师史学理论修养,将史学理论渗透到历史课堂。历史教师要善于从史学理论的角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归纳一些规律性的历史结论,真正实现教学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历史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素质,帮助广大学生面对新的挑战和新要求。一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加强业务学习拓展专业知识;一方面学会用史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事件。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7

关键词:问题法教学; 历史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12-001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从内容看,要完成五本书的复习,涉及的知识点庞杂,头绪万端,记忆量大,遗忘率高,任务重;从学生看,水平参差不齐。基于上述现状,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该如何有效的进行一轮复习呢?经过我校几年的高中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普通高中生源不太好的情况下采用“问题教学法”能提高历史一轮复习的效率。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一、问题法教学设置的必要性

在历史一轮复习中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活动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具体问题。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教学活动中因偏离教学目标所做的“无用功”,从而提高历史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问题法教学具体实践

1.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以问题为引导,指导学生做好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的预习。对于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这是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中的难点,在高中一轮复习的预习中,教师应该依据课标、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以一个或几个重点问题为中心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习,并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以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知识漏洞、思维缺陷或亮点,从而为教师在课堂上提高高中复习课的效率打下基础。

2.讨论问题,尤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并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

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一轮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一轮复习时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全面系统复习,扎扎实实的抓好基础知识。所以复习时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要靠多次反复强化记忆。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境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境。

以“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如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评价原则、方法等的良好历史思维习惯,在评价中坚持用两点论、重点论等思维方式全面分析评价;另外在对历史事件、历史文件等的比较的问题中,帮助学生在复习中形成较为固定的历史比较方法与习惯,同时从中得出一定的历史启示,以挖掘历史的思想教育功能;而在对历史事件、政权组织、政治运动等性质分析提问中,培养学生分析性质的一般思维角度和方法;在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等因素的提问时,则可以从中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历史的思维习惯。

以“问题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今高考更为注重于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问题本身的综合性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复习中,以某一阶段、专题、社会热点作为问题设计的中心,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的能力。

三、“问题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设计问题要科学

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理解,充分掌握,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并精心备课,设计好每一个问题。

2.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问题提出来以后,诱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跟着老师,跟着问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3.注重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一个历史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4.提问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多,头绪杂,因此,设问时还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既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单元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中外历史的联系。对同类历史问题,可以打破章节的界限,放在一起进行设问,使问题式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体系方面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今天,广大高中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必须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课堂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作用;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不仅成为今天学习的主人,还将成为明日生活的主人,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年、1999年

[2]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山东教育出版社

[4]吴杰.教学论——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历史课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本文试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板块进行分类整合,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技能,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两个板块都是根据高中历史的内容、特点、师生教与学的需要而设置的,“历史纵横”栏目主要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是对本课重要知识点的阐释、拓展、延伸,以加深、巩固历史知识,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学思之窗”板块分为阅读内容和思考题两部分,提供了与正文重点内容有关联的历史材料,如原始文献、历史故事、人物评价等,通过思考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将这两个栏目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对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必修II、必修III)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一)对“历史纵横”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中的“历史纵横”,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延伸

例如(1)必修I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讲中央集权的发展时,正文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历朝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在“历史纵横”中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补充说明,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必修II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在讲“世界市场拓展”时,正文主要说明拓展的途径、手段和作用,课文结尾的 “历史纵横”中,用当时英国人安东尼-培根从事黑人奴隶贸易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世界市场拓展的实质和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也将市场拓展与需求增加以及技术进步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与正文相关的重要概念、内容的解释说明

(1)必修II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在讲到“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时,正文讲到“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微商和晋商。”而在其下的“历史纵横”中,对晋商从其名称、产生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说明,使学生具体了解了晋商以及商帮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

(2)必修III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在讲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时,正文对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讲述。而其下的“历史纵横”对“智者”及“智者学派”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世界古代思想史的热荩大多数同学都是陌生的,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述,学生才有所了解,而课本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通过“历史纵横”栏目内容的拓展,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

3.对历史事件的场景进行描述

例如必修I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在讲述“光荣革命”的历史背景时,正文讲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议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英国国王的矛盾突出,最终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大增。关于英国议会,仅靠正文的内容,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而借助“历史纵横”来介绍英国议会产生的背景、上下议院的构成及议会的权力,学生在了解之后就不难理解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及《权利法案》的颁布是矛盾斗争的结果了,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上下文的联系。

因“历史纵横”栏目的设置,枯燥的历史概念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改变了以往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晦涩难懂的现象,淡化高中课程“学术化和专业化”色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对“学思之窗”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的“学思之窗”,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原始文献资料

部分内容提供与正文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及问题。例如必修I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述“伟大的开端”,学生在读懂“学思之窗”原始文献资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正文所讲相关内容思考回答问题。这一过程可以训练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深化和拓展重点的历史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历史故事及其思考

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究历史本质。例如必修I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在“天国悲剧”这目中“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历史故事的真实再现,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结合正文内容,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3.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

有35个“学思之窗”涉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例如:(1)必修II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洋务运动”一目 “学思之窗”的内容, 学生对持不同观点的历史评论,通过思考阐明个人的思想观点,对学生形成客观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2)必修II的第5课《开辟新航路》、必修III第23课《美术的辉煌》的“学思之窗”以图片和问题的形式展示,这样的设置与课本内容相衔接,为教学服务。

“学思之窗”的设置,解决了历史课本中各个板块之间分裂的问题,通过提问思考,学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该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合作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教育理念。

二、“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实际运用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趋向于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了解,对事件、现象背后的问题只看现成的结论,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缺乏思考,关注不多,认识不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对历史事件、现象多讲解,又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 “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栏目所提供的历史资料,可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启发学生通过这些历史资料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例如:

必修III第8课“历史纵横”据这段材料,可提取的信息有:西汉以后至唐朝时造纸技术不断进步,唐朝通过战争的方式使得造纸术外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这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搞清材料的基本内容,这样的训练过程对于学生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自身的有意义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理解能力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段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造纸术传入欧洲,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借助问题对材料做出进一步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能力在各种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提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设置也为接下来本课教材内容的学习及与“学思之窗”中“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做了铺垫。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的史料,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历史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联系与比较、判断与评析等,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组合,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必修III第1课“学思之窗”结合教材正文内容,学生根据材料从多种角度对问题进行相对全面的认识,并由此认识这些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加深理解,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而且也要知道“这是为什么”或“为什么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再如必修III第12课“学思之窗”的材料,学生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出别人的评价,然后再做分析。学生在评价别人认识的过程中,确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以及评价方式,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地评论历史、发现历史问题的价值体系,激发学生乐于研究和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过程贯穿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历史知识是一个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对历史整体的认识就来源于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但就历史知识本质而言,历史材料只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媒介,而历史课本中所提供的材料是有选择和经过编者加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学生要通过对历史材料进行研习,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直接接触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通过研读获取有效信息,独立做出相应的结论,有利于养成探究的习惯,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主动去思考、理解、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总体上整合教材的内容,依据课标要求调整主次、恰当取舍,根据教学需求,重新整合知识,并注意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正文资料和辅助内容,合理利用、开发历史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煜 张连生: 《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 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

[2]刘永青:《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优缺点及其使用建议综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年3月.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9

培养历史素养就成为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中国社科院吴伟教授认为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它是历史知识、学科能力、意识和价值观、观察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总和。结合古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指导下,中国古代史课教学在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提高教师的历史意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要精心研究并引领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概念内涵,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使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把握知识结构,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历史事件的现象和本质,解决历史问题。

2.创新学生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式教学法。把学生教活,很重要的三个方面就是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形成历史思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2]。长期的讲授法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用问题引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后复习作业一般是总结问题,如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表现;战国百家争鸣代表及主张……,要求用图示或表格完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明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使每节课上都能有12个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进行联系、分析、思考,课上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的评价历史问题,学生会始终处于积极地思维活动中。

自助与互助学习法。为更好地调动学习主动性,教师逐渐引领学生编写“学案”。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全班分成8个小组,以课本内容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体,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讨论拟定学习提纲,共同设计“学案”呈现基本知识点、知识结构和讨论问题,课上让其他同学回答,再由设题小组代表说明,最后老师把关,介入讨论或点评,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能发现一些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对历史问题的深入反思和理解,给予肯定和鼓励,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可留到课后或放在社团活动时间继续研究学习,指导学生参考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二、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历史考证能力

古修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的就业人才。他们需要的是古籍基础知识,收集古籍采选信息的能力,所以历史课面临着如何把教材用活,拓宽学生视野的问题。

我们习惯于从观点出发寻找史料的“以论带史”的结论教学,使学生养成了对教师告知结论的依赖性。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不受教材的限制和束缚,灵活的处理教材,大胆增减、调整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选取和整合。要想获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就必须尊重客观历史材料和证据,才能得出可靠的、有价值的历史结论。

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有很多,阅读史料是回归当时历史情境最好的办法。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学生阅读历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领悟能力,通过对所给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的能力。如西周时期农业发展状况,补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我们就好像身临其境,了解了各个季节农业生产的情况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另外,阅读史料时要求学生要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去判断衡量历史,而是要历史地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根据历史文献或叙述的作者和来源,对比不同的思想、价值观以及人物行为,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注意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比较相关历史事件,使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以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活动能力

职业学校教学活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引领的“教学做合一”。为延伸和拓展课堂学习的效果,联系实际,感悟历史,使学科素养得到升华,我们充分利用家乡南京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资源,以研究南京历史为主要切入点,组建了“金陵溯古”历史活动社团。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导师。

开学初确定社团负责人和小组负责人,明确活动计划和要求,定期召集团员活动,如知识讲座、观看视频资料、参观走访、交流讨论、办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读史心得,研究报告等。为保证活动效果,分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提高效率。

对于学生研究方向,教师给出一些课题供参考,也可自拟命题。如“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从南唐二陵看当时的民族关系状况”,“由郑和下西洋看中国当时的对外关系”,“江南贡院与古代科举考试的走向和影响”……

撰写历史论文是培养学生质疑、思辨、求真的有效办法。有助于他们通过实事求是的探索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为学生毕业前会面临论文撰写的任务,及早给学生营造锻炼的机会,到时水到渠成,也会使同学逐渐养成问题意识和思考的习惯。因为要想做研究必须以史实为依据,选择与论题有关的历史事实作为论据,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 识。学生围绕自己选择的论题,通过学校图书馆、金陵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搜集大量材料,然后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进行客观、理性、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历史小论文,读史心得或研究报告。在期末汇报交流和研讨时,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个人见解,相互学习和借鉴,或对他人的观点和材料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可以对已经定论的东西提出质疑和否定,在智慧的碰撞中,知识和能力得到升华。

问题反思:注意历史课与文化史和专业课的界限和融合。

中国古代史是古修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它承载着学生知识底蕴的积累,人文素养的提升,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专业技能的提高等诸多使命。中古史按照编年体的体裁,侧重的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把握各个历史时期和阶段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走向,以及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针对古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把历史课上成文化史课或专业课,又不能与文化史、书史造纸史等专业课完全割裂开。这就要求教师能很好地把握学科内涵和外延,抓住学科核心内容,适当与其他课程做一些联系和渗透。最好能与文化史、书史造纸史课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对教学思想和内容进行切磋,整合。同时教师要主动到古修中心实训基地,深入学生专业课环境中,参与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欠缺,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总之,在职业学校历史课往往是被边缘化的学科,但实际上它与很多课程密切相关,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历史教师不断努力和探索,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为历史课赋予时代使命和专业价值,才会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历史教学问题论文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初探

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通过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来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我们平时惯用的教学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更新颖的方法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文史结合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些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1.引用古典诗歌。在讲东汉连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时,我引用当时诗人王粲的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那种凄惨的情景。我国的古典诗歌,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用于课堂教学,很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情感,“寓情于理”,“以情动人”以达到以诗证史的理想效果。2.史学、文学与音乐三者相结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在讲授唐朝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时,我用音乐的形式,把这首诗唱出来,让学生感受这三者的美妙之处。3.史学与美术相结合。

二、对抗式讨论法

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

四、历史故事法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是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五、多媒体法

电化教学在我国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与实物、模型、图片相比,这种直观教学具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更形象的表现力,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相互联系。多媒体手段教学是历史教学教改中的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方法。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充分利用它们,与教材互相对应,互相补充,构成完整、系统的历史教学体系。为了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为了让学生能将具体感知转化为抽象思维,.利用图表活跃学生思维,加深对史实的理解。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多项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六、点面交叉法

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比如:在讲西藏的历史时,结合2008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圣火在法国巴黎被抢事件,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感觉历史枯燥无味,而是活鲜鲜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俗话说:“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七、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