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教案十篇

时间:2023-04-06 00:01:12

礼仪课教案

礼仪课教案篇1

“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学案”不仅要沟通教与学,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制,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案”的作用、发挥“学案”本身的价值则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这种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各个环节的设计还具有防止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本人在礼仪课教学过程中,将服务礼仪第四模块少数民族礼俗及主要客源国礼俗作为试验田。采用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以汉族礼俗部分为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自学

课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仔细阅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完成自学学案,收集初始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学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递变性,符合学生的视觉规律和记忆规律。

每班分成八个小组,每组约5-7人,各个小组分到的学案内容不同。分配任务分别为:汉族概况、民族服饰、特色饮食、节日习俗、称呼习俗、传统见面礼节、婚丧习俗、禁忌等八个方面。组长给本组成员布置合理的任务,并通过上网,图书馆查询等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填写,小组内讨论小组间交流,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展示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预习成果的展示,将所收集的资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讲给全班同学听,不能照本宣科,组内其他成员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其它小组也可以进行纠正和点评。

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比如汉族的概况。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汉族传统见面礼节及传统服饰分别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比如抱拳礼应该是哪只手在外面,为什么?汉服的每一处细节分别代表了汉族人的哪些品质?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生讨论交流的。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帮助学生解决,比如:同是汉族人为什么南北方在饮食习惯上差异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是关键,适时、适度最重要。教师点评要有层次性,对表现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对表现一般的小组要多鼓励,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还给学生空间,以学生为主体。

3、精讲释疑

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礼仪课教案篇2

关键词:中职礼仪;主动性;意义;情境;案例

中职礼仪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但是,在以往的中职礼仪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采取的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礼仪课根本没有兴趣,所以,导致礼仪课的价值得不到最大化体现,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确保中职礼仪课的价值最大化,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礼仪课程开展的意义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促使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礼仪的重视度越来越低,严重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以及交际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国家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所以,要想在礼仪课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重新明确礼仪的重要性,要充分发挥中职礼仪课程的价值,要确保学生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道德素养、职业素养都能得到提升和加强,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文明素质,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等等,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礼仪课的价值,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在礼仪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情境模拟演习

情境模拟演习是将基本的礼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演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而且,当真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时,能够灵活应对,进而提高职业素养。

例如,在教学“身份与职务高低的礼宾次序礼仪”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礼宾次序规则中的位次,客体与位次主体的关系;能按礼宾次序的规则安排在关系不对等时有多边关系的公关活动。在授课时,我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迎宾演习。

情境一:同一级组织,校长、书记、主任、讲师等。(以职务高低排列)

情境二:同一系统中,总公司主管销售的部分经理与分公司的总经理。(上级来的嘉宾排在先)

情境三:不同系统中,年轻校长、资深老画家。(年龄、资历、知名度有较大差别,以年长、资历深、知名度大者位前。)

情境四:刘某为报答母校,对学校图书馆捐献了1000册图书,如果刘某和校长同时参加捐献仪式,如何迎宾?(虽同级或有级别差,但就一次特定的活动来说,两人的影响力有明显差异,以本次活动影响力大者位前。)

……

引导学生按照上述的情境进行演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而且,对学生日后进入职场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借助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礼仪教育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分析案例、思考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礼仪知识,进而,端正自己的行为,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学会尊重》这一节课时,我选择的就是案例分析法,首先,我向学生讲述了几则不同的案例:

案例一:某富人因出门着急没有来得急换掉工作服而进入了一家高级的皮草店,大部分服务员都认为其没有能力承担皮草的价格,所以,对其服务都是怠慢的。只有一个服务生,依旧和对待其他客人一样,热情服务。同样,富人也从他手里买下了价格不菲的商品,让其当月的业绩大升。

案例二:在一条干净的大街上,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正在兜售廉价的铅笔,一个商人路过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的人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闹隆重的社交场合,那个推销铅笔的乞丐,也成了一名商人。

直观的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的价值,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尊重的理解,而且,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职礼仪课中,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礼仪的意义,并借助多样化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坚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动”中和愉悦中学习,最终,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提高素养。

礼仪课教案篇3

关键词:礼仪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礼仪课的教学绝不能“生搬硬套、机械教条”,礼仪课堂要有教学效果,学生必须进行实操训练参与课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我的课堂所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参与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法。学生的参与使课堂活跃,活跃的课堂气氛又会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师也会在其中受到振奋和鼓舞,这样就形成了课堂的良性循环。现就礼仪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第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

在礼仪课程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课堂。对一些相对简单易懂的内容,如化妆、民族礼仪和国家礼仪等问题,饰演“教师”这一角色会让学生兴趣倍增。例如,“化妆”这一节课可以做以下安排:

1、准备阶段:提前将下次授课课题“化妆”告之学生,让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动脑查阅资料、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2、讲解、演示阶段:在课堂上由学生上台讲解,并邀请另外一名同学作为搭档,演示局部化妆技巧,教师和其他同学在台下认真倾听、观摩,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清楚的记录下讲解同学的优点、缺点以及所讲知识点是否正确;

3、讲评阶段:“小老师”讲解完毕后,先由几名同学根据自己的记录和观点来进行讲评,最后由教师点评、指导。

这种方式首先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和本知识点的关注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同时由于亲身体验参与,也加深了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印象,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其胆识,对其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考察和检验进而促进其提高。

第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把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工作生活当中,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设计了礼仪情景剧演练。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的身份应该具有的不同的心理,以及不同的举止言谈礼仪,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礼仪的用处,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礼仪知识正确的运用到具体情况中。

1、教师准备。首先,在课堂内容上,一堂情境教学课堂看似简单容易,想要把情境课堂上得成功,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必须是充分的,为学生设计好总体框架,预想出所有可能在情境演练中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其解决办法。其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做好课堂的“导演”,对学生进行充分诱导,保证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好的情境,避免学生思维过于活跃导致偏离主题。最后,情境主题设计要注重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还要注意留下足够的发挥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2、知识点讲授。良好顺畅的情境模拟的前提必然是知识点的清晰把握,所以,在讲课之前必须加以强调,让学生给以足够的关注度,将重点、难点“吃透”。

3、情境模拟。将情境主题和要求告知学生,分组进行,并要求同学们做好笔记,记下自己看到的“亮点、优点、缺点”。

4、学生评议。每组同学表演完毕之后,其他同学在课上根据自己记下的“优点、缺点”现场点评,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5、教师总结。

第三、对比教学法

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它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在礼仪教学中通过不同事物的对比和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礼仪行为的认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并激发其学习礼仪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仪态与训练之前先安排学生上台进行站姿、坐姿的练习,等教师讲解完各种态势的要领后,再让学生上台训练,并引导学生对两次练习进行对比评论,使学生既看到了自己学习礼仪后的进步,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礼仪素质。

第四、多媒体教学法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礼仪的应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礼仪课程的教学,仅采用传统的利用粉笔、黑板的讲授法容易使学生精神懈怠,失去兴趣。再加上礼仪课程本就是一门一看就懂,一做却难养成的学科,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会使学生有了一个开设这门课程没有实在意义的想法,但要他们正确使用却很难把握。

礼仪课程中某些内容需要学生身临其境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无门无法都可以到现场亲身体验。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礼仪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为学生学习构造一个极好的情境和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动画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有机地结合成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功能,使学生从多种感官同时感受刺激;将教学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再配以教师的引导,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第五、案例教学法

礼仪课教案篇4

【关键词】高职 礼仪教师 人格魅力塑造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59-0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师应着力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到爱岗敬业、博学专业、钻研精业,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表现特征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品德、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它多种特质的综合呈现。教师的人格魅力由其综合素质所铸就,包括理想信念、品德修养、知识能力、执教水平以及个性情趣等要素。

教师人格魅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具有崇高的师表风范。如心胸豁达、淡泊名利、荣辱不惊、鞠躬尽瘁,是一个严于律己,勇于进取的人。二是具有渊博的理论学识。如有较深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是一个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三是具有不断创新精神。如勤学善思,励精求变,在教学工作上敢于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四是具有仁爱胸襟。如对学生或班集体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关心和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是一个在课堂上能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融洽、民主、平等的人。

二、教师良好人格魅力的作用

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第一,激励学生立志。要使大学生能有意识并自觉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并在读书求学中克服困难,磨砺意志品质,教师可通过以身作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育激励学生成为意志坚强的人,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成才,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之才。

第二,引领学生奋斗。教师人格魅力中凸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集中地反映着校园这个特定的文化区域内涌现出来的正面典型榜样。它既是校园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校园文化的形象教材;它所产生的魅力效应,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推动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进而取得事业的成功。

第三,感召学生求学。在大学的校园中,恪尽职守的教师以自身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循循善诱和不厌其烦的工作态度,播撒知识,辛勤耕耘,不断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广大教师以他们的高尚品德,渊博学识和健康身心,感染和召唤大学生深入学习和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引领大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学业的成功。

第四,激发学生潜能。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要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创新大潮中。教育的创新往往是从教师开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会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影响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去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提升职业技能。

三、高职礼仪教师塑造人格魅力的基本途径

礼仪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其首要作用是塑造和展示人们良好的个人形象,那么,高职礼仪教师作为礼仪文明传播的使者,也应该是礼仪文明的楷模,高职礼仪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自己:

(一)以德修身,努力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形象,它会给学生以无言教育;是一种力量,给学生以鞭策和鼓舞;是一种表率,给学生以示范和引导。有道是:育人之本,德育为先;做事先做人,做人礼在先。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尚的礼仪涵养,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那么,教师应确立怎样的个人职业形象呢?一是要确立教师的道德形象。应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等教师职业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每个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人,就不能将教师这一职业仅作为个人谋生的权宜之计,而是要担当“传道、解惑、授业”人类工程师的大任,做到忠诚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增强做好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树立教师的礼仪品格形象。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仪容、待人接物等应符合教师职业的基本礼仪礼节要求,做到谈吐不俗、举止大方、仪表端庄、风度儒雅,做教师的表率模范。

(二)爱岗敬业,挚爱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就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执著热爱,把对高职礼仪教师的职业选择作为个人终身事业的不懈追求,并且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具有诚信、尽职、图强、服务社会的崇高师德,奉献社会、献身教育的执著信念,奋发进取、坚忍不拔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

(三)博学精业,大力提升专业知识素养。博学精业,从教育的角度讲,就是学习精通学科业务知识。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师不仅要学好诸如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军事礼仪、宗教礼仪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并能够娴熟地根据学生各自的专业特色实施礼仪教学,而且要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甚至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美学、史学以及教育技术等知识,还要求每个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基本功,如教学内容整合设计、教学方法策划、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效果评估,特别是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技能。只有对专业知识的精通娴熟与精益求精,才能使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追求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

(四)钻研精业,不断创新礼仪教学实践新方法。礼仪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征于一体的综合行为科学。在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教学实践中,高职礼仪教师应做到钻研精业, 不断创新礼仪教学实践新方法。例如高职礼仪教师应突出以岗导学,突出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突出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应用,打造富有特色的“案、演、训、行、新”五字教学法。

1.“案”:案例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学生了解现实问题的重要媒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1)选择案例礼仪教师要考虑到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指导价值等,同时考虑到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应当是学生已学过的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2)在案例的处理上,礼仪教师要力求客观生动。即在保证真实客观事例的基础上,如采用场景描写、心理刻画、人物对白等手法,使其生动,旨在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起学生对事物解读的兴趣。(3)注重将收集到的现场服务投诉案例,整理成礼仪教学培训的重要教学资源,专门作为课堂专题讨论。如在涉及“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的实际教学中,收集铁路客服中心受理的一些投诉事件,整理成教学案例库,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为服务礼仪的很好素材。

2.“演”:情境演礼教学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任何新内容,都以注意为前提。但传统教学中,单调的教学情境往往不能引起学生有效的注意,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持久性都较差。这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建构开放的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1)角色扮演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把教室设定模拟某种特定职业环境,让学生在设定的场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切身体会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此教学法趣味性、可视性、参与性很强,可促进每位学生积极融入角色情景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氛围,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教学内容中的不同的角色,感受他们不同的心理,在角色模拟教学中学习掌握礼仪规范。(2)演礼面试考核法。由于礼仪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高校礼仪课程采取面试考核更为合理,更能检验学生的礼仪素质与学习效果。考核内容包括礼仪知识和求职应聘面试两部分内容,面试题的来源可采用任课教师制定和向学生广泛征集相结合。面试考试从学生仪表仪容、神态举止、礼貌礼节、重点条理性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六个方面操作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效果尤为显著,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从而有利于全面检验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礼仪知识的学习应用。

3.“训”:任务训练教学法。职业能力的提高不能只靠理论宣讲,空讲道理,更多的是依赖与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礼仪教师应以学生未来专业岗位涉及的主要礼仪要求为任务进行演礼训练的整体设计,运用主题―示范―训练―交流―小结的训练模式,充分调动师生间或学生间的互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礼仪、学中实践礼仪的机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应用服务礼仪的自觉性,同时使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4.“行”:实践教学法。构建培养学生应用礼仪平台是学习礼仪的最终目的,因此礼仪的实践教学非常重要。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是以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性的灌输教学为主,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礼仪教师必须狠抓学生的实践环节。通过顶岗实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校园文化节等形式,拓展礼仪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如在学习铁路服务礼仪后,让学生参加铁路春运顶岗实习,在具体的服务工作实践中,把学到的“五主动、五声、四心、四轻、四要”等优质服务充分运用到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之中。通过亲身实践,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增强,学生的职业操守、职业素养及待人接物的礼仪技巧得到提高。

5.新:新教育技术教学法。(1)应用先进教育技术方法,实现文、图、音、视频混合应用的礼仪课程多媒体课件礼仪课程要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内化职业礼仪素养”为培养目标,根据教学特点、根据现场特点、根据学生特点,充分运用原创性、针对性很强的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了礼仪教学新特色。比如,笔者所在礼仪课程团队就开展了“铁路服务礼仪”多媒体课件的课题攻关研究,该项目荣获了第十二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2)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开辟集教、学、做、演礼教学录像及动漫一体的多媒体公关礼仪、铁路服务礼仪、商务礼仪、旅游礼仪课程学习网站,供学生在这个网站平台有选择地学习。如课程团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课题研究成果以网页的形式记载,使课题研究电子化、动态化,创建了高职礼仪课程学习交流网站,让学生利用校园网这一平台自主学习,深化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及养成[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5

[2]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礼仪课教案篇5

[关键词]礼仪课 设计思想 设计要点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思想

1.传递从他律到自律的理念。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使学生认识到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不可能靠一门课有质的飞跃,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这来自于个人的经历(曾经接受的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所以,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除了教授具体的礼仪规范外,还要向学生传递礼仪在生活中的意义,学习礼仪能帮助学生收获什么,会对学生的未来有怎样的帮助。促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积累经验、注意的自己的言行,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能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学习。

2.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礼仪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人们在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意识的支配下,在人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礼貌与礼节,是基于对他人和社会礼仪需要的自觉认识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以各种形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种种交往联系。礼仪课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表象的行为规范、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礼仪的更深刻的内涵是发自内心且表现在外的待人处事方式,讲授的是一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3.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情商教育往往是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但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辨别是非、行为优劣的判断能力,只是存在学生是否想去做的问题。“一个人情商的高低对人生有重大影响,但是如果没有实施教育的载体,这种教育思想再好必将是空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致力于建立这样一个培养学生情商的“载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例如,通过讲授与示范、互动与案例培养学生行为举止自信大方、品格正直、胸怀宽广、较好的沟通理解能力、如何面对挫折、怎样尊重与爱别人。

4.注重课堂文化的建设。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礼仪之美。学生会对对美的东西给予积极的关注,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挖掘和展示礼仪内容体系的美。教师可以通过案例、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体味到礼仪对自身巨大的应用价值,从而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吸引他们自觉学习礼仪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交际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分组与彼此介绍训练,加深彼此间的交流,通过课堂讨论、情境模拟训练等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给予鼓励与认可。最后,要有意识地将礼仪教育与道德情操结合起来。礼仪实训中对技能的掌握只是表象的内容,要使行动贯彻到日常行为中,并使之持之以恒,需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遵守礼仪规范为荣。

二、课程设计要点

1.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礼仪实训内容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对内容的科学设计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对内容合理的设计可以向学生传递一种思想,突出诚实守信教育、自律敬人教育,将礼仪文化渊源与内涵、个人礼仪素养的提高、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个人形象的塑造、自我推销技巧、求职面试礼仪、基本交际规范等作为教学重点。

具体的技能训练在讲授的过程中进行,如站姿、坐姿、握手、接递名片、领带、丝巾的打法训练等,与理论讲授互为支持,互相补充,统一于教学需要。在具体训练中有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不但使学生掌握礼仪知识的基本要点,而且又通过现场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更加灵活。

2.考核方式创新。礼仪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应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以本门课考核环节主要分为礼仪的基本技能考核与礼仪情景剧考核,在基本技能考核中把讲座中涉及的重点问题让学生重新回顾,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中也包括实际示范,如站姿、坐姿、握手、接递名片、领带、丝巾的打法等的考核;礼仪情景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礼仪常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情景剧的形式串联起来,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此外,课程结束后,为了全面地考察学生对社交礼仪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效果,还要考查学生平时在礼貌礼仪方面的表现,包括平时的表现是否合乎礼仪要求、上课出勤率、课堂纪律、书面作业、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以及教学过程中的检测成绩等。

3.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讲授法,在讲座的过程中主要以讲授的形式进行。如社交礼仪的概述、个人形象礼仪、常用公务礼仪、休闲活动礼仪、校园礼仪、应聘礼仪要点等。

示范法,在礼仪讲座的过程中,除理论知识外,还有一些互动环节,如站姿、坐姿、微笑训练,领带、丝巾打法培训,介绍、握手、打电话、接递名片实际操作等环节,需要指导教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操作。

案例分析法,在案例分析部分,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从案例中得出结论,结合自身实际写出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多媒体教学,现代交际礼仪课程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为学生的学习构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观看与实训内容相关的VCD,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意义;在面试礼仪讲授的时候,可让学生观看面试Flash,把严肃的面试氛围,通过夸张的情景表现出来,使学生印象深刻。

情境模拟教学,即在礼仪考核环境中,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要把所学应用于情景之中。如接打电话的礼仪运用、销售物品时的表情礼仪等。

三、小结

社交课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后为学生安排一系列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鼓励学生立足于校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社会延伸,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指导学生举办了公关礼仪大赛、个人形象设计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使学生礼仪技能大幅度提高,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各种场合能应对自如,表现出良好的礼仪修养。

参考文献:

[1]蒋萍.高等院校开设礼仪课的设想[J].中国高教研究.

礼仪课教案篇6

关键词:礼仪教育;课程设计;立体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F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229-02

一、研究背景

应试教育以及急功近利的学科取向造成大学生礼仪修养与社会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西方的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全面渗透来实现;新加坡、韩国、日本,其礼仪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突出,强调知行合一、国家干预和在道德生活中的运用[1]。目前许多高校虽然有礼仪课程,但仅在一些文科专业开课或作为选修课,一般在30~40课时。礼仪教育处于边缘地带,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礼仪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理念

(一)四维立体教学

从学科基础来看,礼仪涉及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行为学、语言学、公共关系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现代有关礼仪教育的书籍对于相关的内涵基础知识仅仅一带而过甚至只字不提,这给礼仪教育造成一定的片面性。

不懂礼仪的“好人”不一定就受欢迎,反之,缺乏基础素养而教条主义地执行交际规范的人是矫情虚伪的,所以礼仪教育应该是从内到外的完整塑造。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调动起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阅读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基础素养,模拟实践对于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有积极的推助作用,因此富有成效的礼仪的教学方法应好比一个三角锥体,由四个面构成,分别是基础素养、礼仪规范、模拟实践和经典阅读,如此才能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实际上每一节课老师都在学生的审视之下,得体的装扮,微笑的表情,大方的举止,高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既是教师希望学生学到的,也是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做到的。就礼仪教育而言,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三、课程设计

(一)总体设计

1.唤起学习礼仪的自觉性。在现代网络舆论环境下,海量信息泥沙俱下,一些传统道德观念中的不齿之言、可耻之事在许多人眼中变得无所谓甚至是时髦风尚。通过直观的方式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好的影像展现给学生,与一些所谓的“潮流”、“个性”形象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所以第一次课要先撇开教材,取而代之的是“小测验+电影”,既能了解学生基础,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礼仪的紧迫性;诙谐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如《公主日记》,主人公从麻雀变凤凰的过程有大量的礼仪元素在内,边观看边讨论电影人物的错与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一些礼仪知识,唤起其学习礼仪的自觉性。

2.阅读经典,提升基础素养。秀外慧中是礼仪教学的最终目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礼仪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道德情操。讲究礼节、注重礼教、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友爱兄弟、热情好客、礼尚往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优秀传统礼仪,成为世人所称道的美德[2]。在第一次课布置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孙子兵法》等传统经典,课程学习过半以后交读后感并安排讨论。前两者侧重内涵修养,后两者侧重处世态度和沟通策略,通过阅读使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3.知行合一,养成合礼仪的行为规范。学习礼仪除了必要的规范讲解,实践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执行了“仪”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不仅是自己执行,还可以通过观察同学的行为达到同样的效果。根据社交礼仪的内容体系进行专题教学,实践课与理论课并行,并且也进行考核。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专题,包括情剧本编写、排练及表演。剧本由教师做前期把关,确保情景模拟实践课有助于专题学习。剧本定调要健康、积极,内容须涵盖该章所有知识要点,形式上要包括个人模拟、双人模拟、多人模拟和正面模拟、反面模拟。

(二)各章设计

1.四维立体的专题教学法。每章是一个专题,各专题都由四个模块构成,分别是基础素养、礼仪规范、模拟实践和经典阅读。

2.放射―收缩,钻石型的理论教学。钻石型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把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各专题伊始,首先用现代汉语说明该专题礼仪的基本原则,并罗列下辖的内容,做到使学生心中有数。不能止步于操作规范的讲解和示范,更要从基础素养的角度去分析看待这些规范,如个人礼仪与美学、交往礼仪与心理学、餐饮礼仪与饮食文化等,这种内外兼顾的讲解使学生对礼仪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每章讲授完毕,用一句名言总结,如对个人礼仪的总结就用了嵇康的“外不殊俗,内不失正”,古汉语的概括性极强,朗朗上口,尤为容易被记住。

3.案例导入的讨论教学法。以或典型案例或热门话题开始每章的内容。案例使学生在第三者的角度认知礼仪,通过相互讨论和教师点评及讲解,比较容易接受正确见解,较之平铺直叙的讲解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共同研讨,教师可能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也促使其今后补充新的教学内容[3]。礼仪教学的案例以视频展示效果佳。

4.及时检查,巩固教学效果。每章学习完毕安排20分钟做个小测验,可以是书面测验,也可以是情景模拟。情景模拟与实践考核形式类似,随机抽取若干学生,指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这种方式使全体学生对测验题的每个角色都有所准备,测验结束马上公布正确答案并点评,让学生知道自己掌握的程度,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礼仪课教案篇7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商务活动也日益频繁,各大高校也广为重视并相继开设了与此相关的课程。但国际商务礼仪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通过口头语言和简单的形体示范将礼仪知识传授给学生,考核方式则选择论文或报告的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因缺乏实战性演练,不能满足学生对礼仪知识的需求,也不能反映出学生实际的掌握情况。由此可见,对国际商务礼仪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2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别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其最核心的意图就是提出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行为导向教学法实质上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

3.1 项目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各类教学模式中,项目教学法最具代表性。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和教师为了共同实现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中,很多礼仪知识分布在不同的章节中,具有分散性,而在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中,需要涉及的礼仪知识非常全面。如在一次商务宴请活动中,需要用到个人形象礼仪、形体礼仪、介绍礼仪、交谈礼仪、接待礼仪以及用餐礼仪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教学项目,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礼仪整合到一个礼仪项目中,然后以需要完成任务的方式交给学生,学生需自行收集材料、分配角色、讨论项目流程并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可与其他观看的同学一起参与点评,将存在的问题指出来并加以正确示范,最后可通过视频或其他方式进行总结。项目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以接待美国客户来公司参观访问为例来分环节探讨项目教学法在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应用。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除了第1及第6两个环节中处于主导位置以外,其他环节可以作为旁听者和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帮助。在项目的设计环节,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并进行整合,再进行项目的设计,避免遗漏重要知识点或知识点过于重复。在第2-5环节中,学生将以小组分工的形式完成,学生可分别负责项目实施中的不同部分。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应注意,首先,教师的项目设计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项目,确认学生有能力完成该项目。其次,教师在中间环节中不应彻底将主导权交于学生,应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保持兴趣并顺利完成项目。最后,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客观理性的提出自己的意见,给予公正、深刻、到位的评价,最后教师可通过PPT或亲自示范等形式进行归纳与总结。

3.2 案例教学法

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案例为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针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此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拜访礼仪时,可设计一个存在诸多问题的案例,如拜访时衣着问题、行为举止问题、自我介绍问题、递名片时存在的问题等,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方案。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也可选择有针对性或新颖的案例。

3.3 “参与式“教学法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国际商务礼仪的兴趣,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例如,国际商务礼仪中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各国风俗习惯与禁忌,教师可提前列出十个左右国家,同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三人左右,每组可选择一个国家进行介绍,由学生担任主角收集材料、教学图片和视频、制作PPT并讲解,每次上课时预留十分钟时间,请不同组别分别介绍,每个同学都可参与到教学中,而其他学生也可在这个过程中汲取他人经验。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不同分数,这个分数也可计算入期末考核成绩中。

4 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估方案

礼仪课教案篇8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设计;视频拍摄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280-03

一、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步入web2.0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背景下,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成为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终生行为[1]。微课程是基于一门学科或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或某个单元、主题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它短小精悍、时间短、播放内容精确,传统教学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数字媒体资源进行有效地学习。

二、商务礼仪微课程设计原则

《商务礼仪》是我院经济管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会计与审计等专业拓展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商务活动各环节和场合所需遵循的礼仪规范。该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在紧跟商务领域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选取企业最为常见和实用的商务活动类型作为教学情境(项目),以一个完整的商务活动为单元来安排教学任务,以支撑这个商务活动关键技能点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整个课程内容应自成体系1]。我们将《商务礼仪》课程内容分为礼仪认知、商务人员形象塑造、商务交往礼仪规范、商务职场礼仪、商务函电礼仪、商务位次礼仪、商务会议及仪式礼仪、商务餐饮礼仪、职场面试礼仪9大教学情境。这些教学情境都是典型的企业商务活动场合,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2.适度分解原则。微课程是由若干个“微课”组成,一个微课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时间长度控制在5到10分钟之内。微课程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能力及学习方式,将每个项目内容适度分解为若干个任务,任务再分解成小的知识点、技能点,并渗透到这些任务项目中去。

3.学生主体原则。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紧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要求,以够用为度,有所取舍,有所侧重,通过技能点的完成来达到教学要求,以教师的启发引导、答疑解惑、讲解示范为辅,以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融“教”、“学”、“做”为一体1]。以学习者的认知、行为习惯及学习主动性和自发性为前提进行微课程设计。

4.信息适中原则。微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学任务,但过多的信息承载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超载,从而阻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在进行微课程内容信息设计时,应遵循认知负荷理论,提高学生相关认知负荷,降低内在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有效性。

三、商务礼仪微课程的设计

本文以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情境四――商务社交礼仪为案例,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PPT设计、教学教案设计4个方面,介绍商务礼仪微课程的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

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根据商务人士的社会交往常见的行为方式,我们把社交礼仪的课程内容设计如图1。商务交往礼仪是我们选取的一个典型商务情境,认知社交礼仪、会面礼仪和交谈礼仪是我们提出的三个任务,每个任务下又设计了相应的技能点。如会面礼仪包含称谓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和名片礼仪。微课的教学内容应该选取学生能够在5到10分钟内掌握的重要知识或技能,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并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握手礼仪为例,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教学重点为握手的正确姿势,教学难点为握手的伸手次序。

2.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短和完整,快速引入课题,并能够吸引学生,内容讲授线索清晰,突出重点,总结收尾要快捷。以握手礼仪为例,第一阶段为课程导入阶段,通过观看商务情境模拟视频,导入会面礼包括的具体内容,强调本节课程握手礼的重点和难点,使用时间约2分钟。第二阶段教学重点是握手方式,先描述握手礼的起源,再进行现场示范正确握手姿势,通过教学练结合法使学生掌握正确握手姿势,时约3分钟。第三阶段教学重点是握手禁忌,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现实商务活动中不正确的握手姿势并进行模拟以加深其印象,归纳总结握手禁忌要点,时约2分钟。第四阶段教学重点是握手时伸手次序,采用启发引导法,设置学习情境,让学生讨论并回答自己对握手伸手次序的理解,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讲解,由学生扮演企业角色模拟主人迎送客人时的握手场景,时约3分钟。最后总结本次微课内容要点,引出下一个知识点。

3.教学PPT设计。PPT以浅色背景为主,画面应淡雅清新,与内容无关的背景画面不应出现,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被背景画面所分散,影响学习效果。PPT内的文字应简练精确、一目了然,避免学生阅读冗长的文字浪费时间,从而忽视了教师的精讲内容。PPT上应搭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动画,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度。一张PPT上出现的文字、图表或动画视频顺序应能够体现教师授课的思维逻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4.教学教案设计。微课程主要是以视频方式进行呈现,但不应因此放弃对教案的要求。微课程教案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能帮助教师总结授课要点、梳理授课逻辑、甄选授课方法、诊断授课效果。同时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书,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程网站,下载相应的电子教案,帮助学生对微课程的深入学习,使微课教学的辅助资源更齐全和丰富[2]。

四、商务礼仪微课程制作

1.制作技术标准。①视频结构完整,具备片头、片尾(各不超过10秒);②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③视频画质清晰,镜头稳定;④讲解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声音洪亮、抑扬顿挫;⑤视频格式及技术参数:画幅宽高比为4:3时建议分辨率为640*480;画幅宽高比为16:9时建议分辨率为1280*720,帧速率为25帧/秒,逐行扫描,采用H.264标准压缩编码,输出格式为MP4或者FLV;⑥音频格式及技术参数:采样率48khz,比特率128kbps(恒定),双声道,采用H.264压缩编码,输出格式为AAC。

2.微课程制作方法。微课程的制作方法很多,灵活多样。一是“可汗方式”:即电子黑板系统(包括手写板、画图软件)结合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WACOM Bamboo手写板;二是“软件式”:使用一些微课程制作软件。比如应用在Ipad上的制作微课软件ShowMe、EduCrertions、Explain Everything和Ask3等[3]。三是“录课式”:使用使用智能手机拍摄(需要手机支架)和数码摄像机拍摄录制真实课程,后期剪辑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四是“混合式”:与二维码、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融合电子白板、PPT、Flash、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可以同时使用录屏软件、摄录教室、摄录机等,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加入一些表演、游戏活动、实景拍摄[3]。根据商务礼仪课程性质,我们建议是“混合式”方法,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不必拘泥于形式。

3.微课程视频拍摄技巧。①拍摄前的沟通。微课程视频拍摄前,授课教师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因为技术人员不清楚课程具体内容,授课教师也不清楚自己在镜头中的位置。所以在拍摄前,授课教师应该将教学过程讲述给技术人员,并根据授课内容要求技术人员给特写、中景或远景镜头。例如教学过程有动作示范,需要给特写镜头;有学生讨论演练,需要分镜头切换;需要学生观看案例视频,可要求技术人员将案例视频穿插到微课程视频中;同时还需要中景和远景的切换,以增加微课程视频的感观度。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拍摄前提前沟通,保证拍摄工作一次成功。②拍摄地点选择。拍摄地点首先要光线充足,照明充分,尽量避免在阴天或下雨天拍摄。其次,根据课程内容决定是否需要学生出现在视频中进行配合,再根据学生人数决定场地面积大小,保证画面饱满。再次,拍摄场所应干净整洁,室内设备崭新,装饰简单而有品质,做到视频背景画面干净而不乱。最后,周围环境要安静,避免受到建筑噪音的干扰。③技术准备。拍摄前的一定要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避免重拍,浪费时间和精力。摄像机可以是一台或者多台,一台摄像机需要分镜头拍摄,多台摄像机可同时拍摄教师、学生、黑板、PPT,并进行镜头切换。对于声音的采集,教师最好佩戴衣领夹麦,学生互动的声音采集可以选用SONY的电容麦,保证现场声音的高质量同步录制[4]。摄像机光圈可采用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相结合的拍摄方式,近景拍摄采用手动光圈,全景拍摄采用自动光圈。镜头时间根据授课内容和镜头远近来确定,一般全景、近景镜头拍摄画面时间稍长,而特写镜头短一些,突出重点的、动态的镜头长一些,静态的、单调的镜头则短一些[4]。实际拍摄中,要多应用镜头变焦推、拉、摇、跟几种方式,增加视频画面的动态性和变动性,增强视觉的感观。④编写视频教材稿本。视频教材稿本相当于电视剧的剧本,是一种用文字及图示符号阐述视频教学资源编制内容和形式的书面材料。讲授型视频教学资源多采用讲稿式与教案式文字稿本,通常由教师完成[4]。分镜头稿本是根据文字稿本划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为可供拍摄、录制的稿本,一般由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编写完成。⑤后期处理。拍摄完成的编辑文件需要进行后期的处理,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Adobe Premiere和会声会影;音频编辑工具有Adobe Audition和GoldWave;字幕制作工具有Sayatoo卡拉字幕精灵、Kbuilder小灰熊;格式转换工具有格式工厂和MediaCoder。编辑文件按要求制作好后可根据视频格式要求输出不同的文件格式,如MKV、AVI、RMVB、MPEG、DAT、MOV、MP4、3GP、TS、mp4等格式。还要根据要求设定视频文件视频与音频的比特率,比特率越大,视频越清晰,音质越好。

五、结束语

微课程是基于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突出,能补充传统课堂学习内容。只有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碎片化、移动化学习资源。

参考文献:

[1]余露.高职《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与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2]程岚,肖贵桥,王英,朱莉.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礼仪课教案篇9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见面礼仪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6-02

1.问题产生背景

礼仪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有增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素养、调节自身行为、改善人际交往之功能。商务礼仪作为一种营销沟通的实用艺术和交际手段,不仅具有现代礼仪的情感沟通功能,更注重营销人员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工程机械产品营销过程中,商务礼仪不仅仅是销售人员的个人行为,更是4S店乃至整个工程机械品牌的企业行为。它可以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提升企业竞争附加值,直接给工程机械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商务礼仪是促进工程机械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以往的教学中,“见面礼仪”模块的课内实训环节内容少、课时少、系统性差,只有依靠老师讲解到某一种见面礼仪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简单训练,而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在一对多的教学情况下,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直接接收老师的指导。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较差,不时有开小差的现象出现,实训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本人以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商务礼仪》为载体,尝试通过教学理念的整合,教学思路的改进,对教学内容及方式重新进行设计,探求“见面礼仪的综合实训”教学模块的最佳教学效果。

2.问题解决思路――“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的学习环境是自由的、创新的、轻松的、灵活的、鼓励性的、激励性的,所以能够弥补“见面礼仪”实训教学环节中知识点分散、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弱点。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较,体验式教学具有寓教于乐、管理实践、效果持久等优势。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经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体验式教学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了新的课堂环境和气氛。它以任务驱动为前导,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丰富多元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完全浸润于礼仪规范、细节要求之中,对所学内容印象更为深刻。

《商务礼仪》课程作为工程机械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而这恰好与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即经历、实践非常契合,所以在《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非常适合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见面礼仪”教学模块的实训内容,我们可以把该模块涉及的介绍与称呼礼仪、握手与致意礼仪、名片礼仪以及其他见面礼仪内容有机串联,通过学生“做中学”,教师“做中教”,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实训效果了。

3.“见面礼仪”教学模块的“体验式”设计

3.1 体验式教学在“见面礼仪”教学模块中的应用途径

3.1.1 角色扮演

工程机械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营销的实践经验,许多与市场营销活动有关的礼仪思想、礼仪活动对他们来说隔得很远。如何使他们从被动地“要我学”变为主动地“我要学”,可以把学生按照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分成不同学习小组,组员性格互补,并精心设计“角色扮演”这样的游戏活动来建构某种商业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与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通过对活动角色进行设计、角色分配,讨论设计台词等一系列的策划后,然后登台表演。扮演者并不是以客观的、局外人的立场而是以主观的、当事人的角色考虑问题身临其境地体会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扮演的角色、模拟情景中去体验活动主体角色的行为特征,从而能够领悟礼仪在实际营销活动中的应用。教师则在一边进行引导和点评,寓教于乐,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3.1.2 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教学就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对真实的礼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在案例讨论过程,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就某一案例进行讨论准备、组织和分享。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会引发学生交流。学生会在相互交流中、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争执中去领悟学习内容中的体验性知识。《商务礼仪》课程中,许多的教学内容大都可以采用案例研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相对于枯燥的理论授课,案例教学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案例式教学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

3.1.3 多媒体手段结合

几乎所有课程都在运用传统多媒体教学,因此在对于抓住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并不明显。在当前条件下,如果能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媒体手段,比如用在学生实训时,由教师或学生志愿者为同学拍照、摄像,并适当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在资料展示的同时,邀请大家对图片或视频资料中不符合礼仪规范的地方及时纠正,既能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又能提升实训效果。90后的年轻人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欲望非常强烈,如果要把大家的实训“实况转播”给全班同学,那么相信大部分同学都能改变以往的散漫,端正实训态度,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训环节中。此外,课程结束后可以请班级志愿者将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剪辑,对资料在班级同学之间进行共享,甚至可以转发、分享到流行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这既可以成为大家的课程学习资料,同时也会成为同学们日后的珍藏,成为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

3.2 “见面礼仪综合实训”教学模块的设计

结合上文所讨论的三种体验式教学应用途径,本人对原有“见面礼仪的综合实训”教学模块进行了重新设计,新的教学思路如下。

首先,“见面礼仪”教学模块总共涉及了四个方面的知识点,即介绍与称呼礼仪、握手与致意礼仪、名片礼仪以及其他见面礼仪。根据以上知识点,由教师依据“体验式”教学的内涵,设计出能够贯穿以上知识点的实训作业。

3.2.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参与欲望

教师在PPT上展示出几种不同场合下人们相见的情景图片,并提问:

1)人们见面时会涉及到哪些见面礼仪?

2)不同场合下,人们的见面礼仪相同吗?

3)以上图片的场合中,见面礼仪区别在哪里?

以上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观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引入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参与讨论,激发求知欲望,产生初步体验。

3.2.2 肯定学生思考结果,布置“见面礼仪”综合实训作业

1)假设15年之后,你事业有成,请为那时的自己设计一张能体现自己特色或任职公司特点的名片;

2)并分小组进行情境模拟几个15年后老同学见面的场景。

[设计意图]该实训作业的布置,既有需要个人独立完成的部分,也有小组协作共同完成的部分,通过个人实训与小组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把“见面礼仪”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基本能够全部涵盖该教学模块所有知识点。通过上一环节的提问,学生能够全面、主动梳理本模块知识点。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产生共鸣,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体验“见面礼仪”的实际运用。

3.2.3实训小品汇报,巩固深化体验

1)各小组分别展示实训小品,由学生志愿者为每组录影摄像;

2)小组相互点评,找出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模拟,落实知识,反馈矫正,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而小组间的点评,则是现实的案例分析,是对本模块知识的课堂检测,也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

3.2.4课堂反思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反思小结:

1)回顾介绍与称呼礼仪;

2)回顾握手与致意礼仪;

3)回顾名片礼仪;

4)回顾其他见面礼仪。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反思小结,进一步完善感悟知识,深入体验,建立教完整的认知结构,形成内化。在学生体验之后,教师适当地引领学生相互交流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迁移技能,拓展思维,从对基础技能的掌握到真正懂得礼仪的核心内涵,并铭刻于心,从而升华职业素质。

3.2.5 课后拓展延伸环节,实践应用体验

1)在班级中共享课堂上拍摄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2)各小组成员反复观看本组多媒体资料,找出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

3)在课后对本组的实训小品进行再设计、再拍摄,最后保存视频资料;

4)推荐观看《罗马假日》、《时尚女魔头》、《公主日记》等影片,体会不同文化背景的见面礼仪。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拓展,加深理解,构建自己的“见面礼仪”相关知识系统体系,再次强化了学生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角的这样的理念,尊重学生的认知提炼,让学生自己深化对礼仪技能的认识,通过礼仪小品设计、谈论领悟、观看影片的方式提高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效率。

礼仪课教案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礼仪课程;教学方法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随着对外交往与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活力迅速增强,中华民族不断掀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潮。华夏大地再度兴起社会礼仪文化热,许多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包括礼仪在内的素质教育课程,各种各样的礼仪教材应运而生。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礼仪水准就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一、礼仪课程的设置

礼仪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社会文明的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礼仪是人们进行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学习礼仪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交际能力。礼仪在满足新时期职业院校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礼仪课程的设置应把握以下几点:1.职业院校开设礼仪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为学生应聘提供技能支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2.礼仪课程的设置要紧贴社会需求,往往企业的性质不同,服务理念与文化差异较大,各企业需求也不太相同,但是共同点是以实用为主,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保险业需求以攻关礼仪为主,银行业要求以服务礼仪为主,旅游及航空业以服务接待礼仪为主等等。3.礼仪课程要增加技能技巧的训练。通过情景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加情景演练和实战训练。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仪表仪态。增加学生面试的自信心。4.礼仪课程设置内容,主要包括:仪容、服饰、仪态、交往礼节和习俗礼仪等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加入配合礼仪技能训练的内容,例如,礼仪操、集体舞等。5.礼仪课程主要突出基本礼仪技能训练,以站姿、坐姿、走资、手势语、微笑等为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沟通礼仪,面试礼仪、行为礼仪的要点。6.礼仪课程设置要紧贴实际,以实用为主,重视行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的训练。对于行业服务窗口遇到的典型问题提出规范处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