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段考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5 09:40:17

历史段考总结

历史段考总结篇1

衷心的感谢图们市教科研所给我这个课题研究的机会,让我潜心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中考历史复习的策略问题。从小课题立项起,已经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从课题刚立项起,我就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反思今,并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有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所以在这里,我只能结合平时教学中观察到的老师们的做法,谈谈我对下一步历史复习的所思所想,由于学识实在浅陋,肯定存在不妥之处,还请在座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精心准备

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我便积极策划,精心准备。具体做了两件事.

1、收集大量的关于历史中考复习的相关论文资料,一次来加以研究和吸收消化,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来作出相应的学习和借鉴。

2、分析我所带的这届孩子的学习状况,包括他们基础考试成绩的排名,全班的历来历史考试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的大体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后进生的情况,掌握了这些后 并作出详细的对策和今后的复习计划。

二、扎实研究

小课题立项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从课题刚立项起,我就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反思今,尤其是加大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并对整个课题研究实施做了周密细致的部署,在研究环节上我从以下方面入手:

1、对教材的编排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如何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意图;探索每一内容索要渗透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对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在校外学习的过程中和网上的教学案例的收集加以研究探讨并且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路。

3、在研究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一些典型的案例和经验,以指导教学实践,对专家的课或者通过视频,对名师课例进行学习、感悟和反思。

4、教研教学活动中,我们学校多次进行教研课题展示可活动,我们请来了 很多兄弟学校的教科研主任和教师和科研所专家来进行观摩教学并作研讨和交流,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经验。我先后做过初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单元复习课和《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课并受到了专家老教师的肯定和指导

5、建立校外教师QQ群,学习研讨优秀教师的课例,交流教学心得。通过QQ群聊,我把平时的教学花絮、心得体会,反思困惑等及时地相互传达和交流。并且把每一次的课题研究点滴发帖在群里面供大家研讨,交流。建立QQ群网络平台,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便于课题研究的开展。

三、初出成果

从课题立项以来也就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但我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部署,也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

1、在课题实验与探究的过程中,首先我渐渐的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好习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所提升。

2、课题试验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拓展,个性得到了发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课,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会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了学习中交流与合作。

3、在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题经验交流中荣获一等奖。

四、凸显问题

在课题研究中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也有很多的困惑

1、课题研究成员就我一个人,我们学校就我一个历史老师,不利于交流与探讨。

历史段考总结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历史教学;价值

前言

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对历史的学习、了解以及思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并进而对其他科目学习以及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新课标要求下,历史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提升显著,探究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可以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是指教学活动主体的翻转,是教育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主体的情况,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为提升。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将教学的基本内容以课件等电子资源的形式预先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重点知识有所了解,课堂上只需针对重难点向教师进行请教,并就思考所得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即可,这种模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明显的培养和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提出、完善于美国,并很快在其他各国得到推广应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被我国引入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的最突出优势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考虑到初中历史课对思考能力的需求,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初中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处于起步和衔接阶段,主要内容是将一些基本历史知识教授给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和能力,由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在课堂教学前提前得知的,可以更好的进行了解,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自主思考,从而使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2.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新课标的要求是改变现有教育中教师占据主体的情况,由于历史知识基本是固定的,这使初中历史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改变教学主体有了更大的实现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将内容告知给学生,当进入课堂环节后,讨论、交流和针对性的请教就成为了课堂的主要内容,传统的知识讲解已经在课下完成,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到明显提升,从而实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转变,针对性的教育也变成了可能。

3.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得到突显、应用

读史使人明智,无论何种学习时期,历史学习都可以使学习者的思想更具深度、头脑更明智,初中生处于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使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得到突出和应用[1]。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接触历史相关知识的时间更长、内容更为丰富,这可以直接影响其对历史的理解,只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取的引导,保证方向的正确,学生的思想就可以更为完善,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势。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内容不够丰富

内容丰富性是初中历史教学应注意的首要问题,翻转课堂模式下同样如此,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既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资源的筛选更加困难,部分应用翻转课堂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过度重视书本内容,使翻转课堂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在部分教学资源中的明史部分,由于现代社会有很多不够严谨的明史读物,教师一定要注意将详实的历史内容客观的教授给学生,这不仅体现在史实方面,更体现在严谨的治学态度方面,教师一味重视书本内容,忽略治学态度,这对于历史学习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横向纵向排布混乱

横向和纵向分开原则是指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活动中应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排布,即同代比较和纵向发展,由于中学生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横向、纵向排布上出现问题可能造成学习的混乱。以军事历史教学为例,目前应用翻转课堂的部分历史教学活动中,往往将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同一地区历史内容相混合,如果学生对史实掌握较差,很可能无法充分掌握知识,引起学习的混乱,比如在唐代兵役制度中加入宋代兵役制度,又在唐代文化中加入西域文化和秦代文化,过于复杂、多样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其无法掌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3.观点取向不够正确

历史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丰富的知识,二是客观的态度,翻转课堂模式下,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明显,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时,观点的选取必须慎重。比如教师所选内容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历史,就应注意对民族关系的态度,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出现了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个政权,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和汉族发生了多次激烈战争,造成了平民大量死亡,甚至出现了著名的“杀胡令”,部分翻转课堂课件中,存在过度强调汉族或者少少民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忽略另一方所受灾难的情况,由于初中生价值取向、世界观尚不完善,思想很容易受到影响,养成不客观的态度,这对于长期学习甚至成长均是十分不利的[2]。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分步应用

1.准备阶段的应用

准备阶段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计划和具体教学,总体计划是指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长期规划,具体教学的准备阶段是课件的制作。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长期规划,该项工作与翻转课堂的联系在于教学整体的衔接性、手段的固定性等,通常来看,历史教学是采取按年代进行的办法,即以人类出现为开端的社会史,总体计划的制定也可以遵循这一原则,每次进行课堂教学前,均将所选内容以课件形式发给学生,教师应养成课件制作的习惯,并对相关工作快速适应。课件制作包括内容选取、排布以及制作技术。如前文所说教学内容的选取、排布遵循知识丰富性、横向纵向分开以及观点引导三个原则,在相关原则指导下,教师进行内容选取和排布时,可以更为从容。课件的制作技术是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该工作带有一定的技术性,教师应注意学习和掌握,制作中,使音频、视频和图像高度结合,同时教师所用的语言也需简练明确,避免不必要的赘述。一般来说,课件长度以10-20分钟为宜,学生的注意力则往往在5-15分钟时最为集中,知识重点安排在8-10分钟处较为妥当。课件制作时,教师要将教学重点进行必要突出,并在课件最后将重点、习题等罗列出来,以供学生把握和思考。

2.课堂阶段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阶段的应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学生的分组讨论,二是师生的互动,三是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以师生的互动为例,假定该课时的主要内容为官渡之战,互动需要由教师引导,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前,教师先设定讨论问题“官渡之战对曹操统一北方有多大的影响?”学生讨论后,教师选择每个小组的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发言,并对其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进行肯定,由于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讨论结果乏善可陈的组别,教师也不应单纯的给予否定,可以选择其中的亮点进行鼓励,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需要注意的是,该环节可以不设标准答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开放的治学态度。鉴于课堂时长有限,讨论可能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如果学生的热情不减,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外内容,指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3.结束阶段的应用

结束阶段的应用主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总结,二是在教学计划指导下引出下一阶段内容。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总结非常重要,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总结能力较弱,教师的总结是使其抓住教学重点的关键。比如文化历史教学,所选时代为商周时期,教学重点为青铜文化,教师应在结束阶段将青铜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将其文化内涵、制作过程、价值等进行简短介绍,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更好的掌握知识[3]。下一阶段内容的引出,应遵循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同时课堂内容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或者连接性,比如当前课堂重点是汉代军事史,下一课时的重点可以是三国军事史,在结束阶段通过基本的年代延续性使学生对下一课时内容有基本了解。连接性是指如果本课时内容为汉代军事史,下一课时可以选择教授汉代文化史,也即同时期不同模块知识的教学。引导方式为平行引导,比如以军服为例引起学生对于汉代织布文化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将课件提前做好、并在该阶段将资源发放给学生,使翻转课堂教学得以循环进行。结束阶段是翻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最后一步,是对阶段教学的总结,也是引导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式。

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变革,该模式使教学实现了主体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效果、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以使教学效果获得提升,目前看来,注重翻转课堂模式下各个教学阶段的具体应用和总体教学计划的安排等可以使翻转课堂得到更好的应用,在下一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龙丽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2]张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历史段考总结篇3

关键词:规律方法 指引 历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66-01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目标改革的进行,历史科目从教材的设置到教学内容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就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历史就是大量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机械记忆,这样的想法已经不符合最新改革的历史考试要求,现行的历史考试更加注重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以及总结能力,要求学生把握有秩序的知识脉络,经过全方位的思考来做出正确答案,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规律方法来形成自己的历史知识系统。

1 现行历史考试的侧重点

与传统的历史考试不同,现行的历史考试在注重基础知识记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史实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的考察,学生要想适应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就必须形成清晰的历史知识脉络,用总结规律的方法来把握历史事件,理清历史时间的发生顺序,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史实特征,探究隐藏在事件背后的规律以及事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历史意义。

2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规律方法

首先,以“结构”构成的方式来探究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整个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由史实事件逐个构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的时间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结构,甚至是原因条件结构,时间结构方面,例如:抗日战争的整个发展历程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空间结构方面,例如:抗日战场分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原因和条件方面,例如: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形势的影响,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例如: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政治、经济、阶级以及思想等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这些方面的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入探究,一旦出现哪一个历史事件时,会以系统的形成回忆知识的脉络。

其次,探究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的原因概述规律。很多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而且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条件都具有相似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来说分为:直接原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火索,根本原因以及决定性条件等等,这些原因可以从经济、社会背景、阶级属性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例如:英国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生产机器为代表),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撒拉热窝事件。在探究革命或者运动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革命的阶级是否先进,新旧力量的对比等等,例如:在近代史上,袁世凯复辟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君主专制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被人们所推崇和接受,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的软弱行和妥协性。

再次,从结论分析入手,总结结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表面看来纷繁复杂,但是实际上她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规律,探究出这个总结性的规律,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例如:世界近代史大体上就是先进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以及世界人民反殖民主义的过程;中国的古代史就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风起云涌,土地兼并现象不断严重的过程;中国近代史就是广大的中华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过程,革命的性质就是民主革命,进行革命的阶级有农民阶级、代表性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代表性运动(,辛亥革命),无产阶级。

最后,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运用多种学科之间的辅助作用促进学习。与传统的考试方法不同,现行的考试制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历史考试内容多以阅读材料的分析和总结的形式出现。如何能够确保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材料来完成习题答案,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历史的学习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而且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渗透着一定的政治因素,可以学着用政治原理分析历史事件,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分析历史事件。通过利用学科之间的渗透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规律,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意义。

3 结语

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规律方法在指引历史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为学生通过规律的总结和运用能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把握历史事件发生或发展的脉络,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历史,才能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范玉春.巧用多种媒体 优化历史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8,(04).

[2]李百燕.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记忆的几种方法[J].江苏教育, 1985,(Z1).

历史段考总结篇4

摘要:契希考夫斯基是青年黑格尔派中促成实践问题转向的第一个人,其《历史哲学导论》对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进行了另一番演绎和改造,创立了自己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的发展有三种不同的决定方式,即感觉、思维和行动。不同于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认识论和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契希考夫斯基虽然建立了以行动为标志的历史哲学,但因没有脱离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框架,所以其历史认识论只是一种观念论(Idealism)的历史认识论。对契希考夫斯基和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历史过程论和历史认识论进行比较研究,既能促进对契希考夫斯基行动哲学的理解,又能深化对马克思实践观及其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观的认知。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4-0086-06

Comparison of Cieszkowskis and Marxs Philosophy of History

MA Fengyang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Key words: philosophy of history; Cieszkowski; Young Hegelian; Marx; practical philosophy; historical determinism; theory of historical process;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Abstract: Cieszkowski is the first Hegelian who made philosophy turn to praxis. By transforming Hegels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his Prolegomena zur Historiosophie, Cieszkowski formed his own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his view, history is determined in three ways, which are feeling, thought and deed. Different from Marxs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ased on practice, Cieszkowski developed his philosophy of history marked by deed, which, however, was constricted in Hegels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d thus his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is idealis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views on historical determinism, historical process and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the understanding of Cieszkowskis philosophy of deed could be better understoo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gnition on Marxs view of practice and his view of history based on practice deepened.

契希考夫斯基是促进青年黑格尔派实践转向的第一人,他把未来的可知性与历史的有机性联系起来,将行动作为认识有机的历史总体的“化石”,指出未来哲学的命运就是实践哲学,并创立了以行动哲学为标志的历史哲学。尽管契希考夫斯基的历史哲学仍旧是关于理念的一种思辨的目的论历史哲学,但他对行动的认识论功能和改造作用的强调,以及对实践的社会生活时代的期许,影响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如赫斯、赫尔岑、巴枯宁等,促进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实践问题转向。尤其是对莫泽斯・赫斯行动哲学的创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契希考夫斯基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史尤其是探索实践哲学来源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国内外学者对其思想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这种情况应该加以改变。对契希考夫斯基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促进对契希考夫斯基行动哲学及其以行动哲学为标志的历史哲学的理解,拓展对契希考夫斯基思想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可进一步探索马克思实践思想形成的来源,并深化对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的研究。

一、关于历史决定论

历史观出发点的选择对于历史决定论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契希考夫斯基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依旧没有离开黑格尔的“精神”,所以其历史决定论还是不断强调意识、思维的作用。尽管他认为未来是通过行动决定的,但这种行动着眼于哲学的应用性即理论的实践性,而非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历史观从“从事着物质生产实践的现实的人”或者“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将其历史决定论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发现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不仅如此,马克思同样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辩证的决定论。

(一)契希考夫斯基的历史决定论

在契希考夫斯基那里,历史发展的目的仍旧是理念(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和把握。由此,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三种不同的决定方式,即感觉、思维和行动。过去即历史的浪漫主义时期,人们主要通过感觉去认识历史事件、把握精神,这种认识方式“是非直接的、自然的、盲目的、可能的,因此它只能把握存在的特殊性和个别事实,变成预感并创造先见者和预言”〔1〕;现在即历史哲学时期,人们主要通过思想或能动的意识把握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以基督教和哲学的发展显现对历史真理的认识;未来是善的时代,人们将通过行动将已知的真理实现出来并把握未来。契希考夫斯基强调只有行动才是真正“有效的、实践的、应用的、彻底的、自由的,因此它能够把握整个行动和事实及其意义、理论和实践、概念和现实,创造了历史的执行者”〔1〕。

实际上,契希考夫斯基这种对历史决定论的认识还是以意识或思维在历史发展中的实现历程为依据的。在他看来,历史的发展仍旧是精神的展开过程,即精神的自在(initself)、自为(foritself)和自我向外(outofitself)的过程。他将黑格尔关于精神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三段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转化成为精神自我存在、自我思维和自我行动的三段论,分别对应于过去、现在和未来。

契希考夫斯基认为未来是通过能动的实践的行动决定的,但这种行动却是以精神的自我行动为依据,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实践性即哲学的应用和大众化、普遍化的基础上。所以,尽管其关于行动的历史哲学相比于黑格尔的“密纳发猫头鹰”式的精神历史哲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他对行动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对物质生产实践的根本改造作用这一高度上。

(二)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去考察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历史决定论并非机械的经济决定论,也不是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这种决定论承认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又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一种辩证的历史决定论。一方面,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是同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变革:“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成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2〕。另一方面,“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条件和生产组织状况进行分析后,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除此之外,马克思还反对将其唯物史观变成一般的历史哲学,认为要考虑具体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选择因素,因为“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3〕。总之,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辩证的决定论,不能将其当作一般的历史哲学对历史的发展进行先验预设,而要充分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状态以及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二、关于历史过程论

实际上,对历史决定论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从而影响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契希考夫斯基没有脱离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框架,他将历史的展开等同于精神自我存在、自我思维、自我行动的三段论过程,因此以精神的正、反、合为依据,划分了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与其相对应的即为艺术时代、哲学时代和实践的社会生活时代。

而马克思将历史的根本发展动力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如生产工具和技术水平)、生产关系(所有制)以及社会形态发展的主体(人的发展)等对历史过程进行相应的划分,就会产生不同的划分结果。

(一)契希考夫斯基对于历史阶段的划分

契希考夫斯基在扬弃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历史过程论,对历史阶段作了划分。

1.历史总体由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

契希考夫斯基认为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总体,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必不可少,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正题、反题和合题的关系。黑格尔将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基督日尔曼世界,为了适应精神发展的三段论,他同时又将历史划分为东方世界、古典世界(包括希腊和罗马阶段)和现存的基督世界:“第一个阶段就是精神汩没于自然之中;第二个阶段就是它进展到了它的自由意识;第三个阶段是从这个仍然是特殊的自由的形式提高到了纯粹的普遍性,提高到了精神性本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4〕。

契希考夫斯基扬弃了黑格尔的历史阶段划分法,指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和罗马世界是历史第一个阶段(过去)的三个时刻,它们三者共同隶属于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基督日耳曼世界(现在)则是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未来才是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2.关于理念的历史目的论:艺术时代、哲学时代和实践的社会生活时代

同黑格尔一样,契希考夫斯基在其历史哲学建构中也将整个历史的发展纳入理念的序列中,他以理念的发展形态为标准去规范历史发展过程,建立起思辨的普遍历史的目的论。在这一历史目的论中,历史的发展过程被提炼成三个阶段:艺术时代、哲学时代和实践的社会生活时代。

契希考夫斯基认为美的理念构筑起了普遍历史目的论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古希腊阶段,体现为精神发展的艺术时代。在此阶段,个人的主体性还未充分发展起来,普遍精神表现为客观的自然存在形式,思维和存在处于直接的无差别的感性自然统一状态。为了超越理念实现的自然状态,必须扬弃其感性形式和片面性,这就过渡到了下一阶段。

基督-日耳曼世界阶段被契希考夫斯基定义为哲学时代。在此阶段,思维将存在视为自我形成的一个阶段,思维和存在统一于思维中。在此,哲学对精神的把握内在的扬弃了古希腊阶段艺术的感性形式和外在性,但这种统一仍是片面的。

为了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真正的实质性的统一,就必须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即实践的社会生活时代。在此阶段,通过后理论的实践活动,意识走出自身,产生行动,再生产存在,从而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真正统一,扬弃了艺术和哲学把握精神的片面性。此时,意识或思维将让位于能动的活动,绝对精神的核心任务就是将哲学运用到行动中,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人类由此步入到实践的社会生活时代。

可见,契希考夫斯基把艺术、哲学和实践视为理念把握自身的三种形式,扬弃了黑格尔将艺术、宗教、哲学作为绝对精神(理念)把握自身的三种形式的观点,并进一步将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纳入到他的理念序列形式和历史目的论中,将历史划分为艺术时代、哲学时代和实践的社会生活时代。

(二)马克思关于历史阶段的划分

马克思在历史决定论基础上对社会形态作了划分,并按照不同标准,将历史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1.以所有制形式为标准的五种社会形态划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按照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即所有制在历史中的发展形式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指出:“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5〕,加上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时代和未来的共产主义公有制时代,社会历史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可以看作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2〕。通过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部分的考察,可以推知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指的是存在于原始共同体形态,即以原始公社为存在形式的原始公有制形态,这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叙述是基本一致的。总之,马克思对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以人的发展为标准的三种社会形态划分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叙述其“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时指出: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6〕

这种从“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到“物的依赖性”阶段再到“自由个性”阶段的划分是以人的发展和自由程度为标准的,确切地说是以人与共同体的关系状态为标准的。

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在共同体的生活中,个人都无主体性和个性,依附于共同体。社会关系近乎一种自然状态或自然关系,人们的发展受到现实条件的严格限制,人们的活动局限于狭窄的范围之内,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程度极低。

而“物的依赖性”阶段,商品和资本的逻辑统治了个体的社会生活,分工高度发展,普遍的、全面的交换体系形成。在此阶段,虽然人们的普遍交往程度大大提高,历史逐渐成为世界历史,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资本的增值,社会关系表现为外在于个人、不受个人支配的物的关系,个人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

在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个性阶段”,异化劳动的基础――私有制被废除,异化劳动的否定形式――自由活动重新成为人们的本质创造和发展的需要,共同体与个体的发展是良性统一的,共同体是个体的自由协作形式,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又进一步给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

总之,马克思将对历史的划分置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从现实的物质生产生活的具体历史条件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无论是依据哪种标准进行划分,马克思对历史阶段的划分方式已经完全脱离了黑格尔对历史划分的思辨性,脱离了从观念的历史中去考察历史发展阶段的唯心史观。尽管契希考夫斯基进一步将历史划分为艺术时代、哲学时代和实践的社会生活时代,但这种划分还是依然停留在黑格尔绝对理念(精神)发展的正题、反题和合题中,划分的依据还在于绝对理念(精神)在主客观结合形态中的实现的形式,所以没有超越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观念框架。

三、关于历史认识论

怎样认识和把握历史与对历史本身的认识是呼应的,如果认为历史是观念的展开,那么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无疑就会从意识、思维的发展上去认识历史;如果认为历史是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形态的更新,那么就会立足于实践去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过程。所以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是密切相关的,持有何种历史本体论就决定了其历史认识论是怎样的。

(一)契希考夫斯基:通过行动认识历史的本质

契希考夫斯基反对将未来排除在历史哲学的范围外,指出未来是可知的,强调未来的可知性是认识作为有机体的历史的必要前提条件。他认为本质是哲学的对象,必然的本质可以在无数偶然性中显现自己。在对哲学事实的考察中,过去的优势就在于已在特殊性和偶然性中得以显现的法则,通过这种得以显现的本质,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历史进步的本质。

但是本质的显现方式是多样化的,于是契希考夫斯基对历史的思辨知识和个别预言作了区别,认为历史的思辨知识无法预测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英雄或事件,因为“我们试图探索的毋宁是人类的真正本性,界定进步的法则并理性地分辨历史进步法则的显象从而评估过去和未来的关系”〔1〕。也就是说,历史的思辨知识并不具备预言的功能,不能明确预测到具体的特殊的历史事件的发生或者某位伟大人物的出现,而只能把握人类发展的规律,通过分析过去的发展样态,推测未来历史的发展趋势。

契希考夫斯基将未来的可知性与历史的有机体和总体性联系起来,以行动作为认识历史有机总体的“化石”。他指出,自然有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社会历史的每个成员相互作用、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也形成了一个历史有机体。人类的“过去的行动”则可以被看作人类社会历史的诸如古动物牙齿一类的“化石”,是整个人类生活的整体结构赖以建立的基础,显现了过去历史的本质。通过研究过去的行动,就可以窥见过去的整个人类生活。过去和未来是相互依存的有机体,认识了过去,也就能够认识到未来。

历史有机体的本质体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个环节上,每一个环节都和其他环节保持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历史的本质体现于行动之中,通过认识过去的行动体现的本质,就能认识未来的本质。过去和未来相互依存,“任何我们在过去发现的冲突和矛盾,都必须将其发展的合题(synthesis)归于未来。过去的需求可以形成未来的满足”〔1〕。

契希考夫斯基通过对历史总体和自然总体的类比,确证了未来的可知性,由此他创见性地提出,要将“行动”作为认识有机的历史总体的“化石”。他还指出,因为精神的自由实现历程的伟大,未来本质的实现可能有太多种,我们对特殊性现实的判断就会有所偏离甚至完全错误。所以我们只能在一般意义上对历史进步的本质进行探求。“为了在精神发展的历程中把握真正的具体的综合的自由,就必须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同特殊性和偶然性区别开来。”〔1〕

(二)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认识论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在此,马克思指出要从实践出发去认识现实、解释思维,即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真理性也应该在实践中去寻找。他进一步将这一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推进到社会历史领域,可以说,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决定了其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认识论。

马克思认为我们应该持有这样一种历史观,即: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了(因而也就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5〕。

马克思认为历史本身的发展过程的真实面貌决定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观点和方法。既然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那么在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时,也要将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即考察实践在各个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结构、方式和水平。列宁将马克思的这一历史认识方法归结为:“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7〕也就是说,要把社会关系归结到生产关系的高度,将生产关系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去认识历史这个有机体。所以,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归根结底是一致的。

在实践基础上,人一方面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物质变换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要素,体现了人改造自然的内容和发展水平。所以在考察历史发展阶段时,通过劳动资料的内容也能部分地对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进行判断,“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重要的意义”〔8〕。如上文所述,通过劳动者对劳动资料占有的方式也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方式,可以具体判断劳动者的地位以及社会有机体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会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能成为怎样的人,与他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人的本质规定性根本上取决于其社会规定性,“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是奴隶”〔5〕。以实践为基础去认识社会关系,不仅能判断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所处的阶段,还能对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秩序进行判断。所以马克思的历史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总之,历史认识论是与历史本体论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认识以历史本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和发展过程为前提,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而契希考夫斯基虽然建立了以行动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将行动视为认识历史总体的“化石”,但是由于没有认清历史发展的动力,认为历史的发展还是精神过程的“正、反、合”,所以他的历史认识论还是对历史抽象的本质即精神的理念的认识,是对艺术、哲学、社会生活形态上真理的体现方式――感觉、思维和意志的认识,是一种观念论(Idealism)的历史认识论。

参考文献:

〔1〕August Cieszkowski.Selected Writings of August Cieszkowski〔M〕.Translated by Liebich And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54,54,53,57,5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7,592,59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467.

〔4〕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5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1-522,500,544,723.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历史段考总结篇5

 

在当今文科综合高考模式下,历史试题更强调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观性试题强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坚持能力立意、突出思维的发散性。新课程高考已不再是仅仅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而是更多地通过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

 

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申出的知识和观点。考查考生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能力就成为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如何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发掘,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

 

从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以供分享:

 

1.注重历史规律性知识的总结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内容包括三本必修,还有四本选修,可谓内容繁复。如何应对高考要求?除了紧扣《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抓好主干知识外,更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联系、多比较,善于总结规律性知识。

 

如中国近代史上历次侵华战争发生的根本、主要原因都要从侵略者、发动者的角度考虑。如: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英法列强向外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必然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既定的侵略方针的结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了维护其在华的侵略权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大规模侵华是为了转嫁国内危机。又如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各种活动兴起的基本条件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及一战期间“短暂的春天”分别成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又如生产关系的调整如果适应生产力就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会阻碍经济发展。比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最终确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使“一五”计划提前完成;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违背了客观现实,使我国经济建设事业遭到极大的损失。

 

其他的诸如: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先进的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制度;国际关系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学习中善于总结规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掌握粗线条的时间线索和主要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发现没有多少题目是考生非得记住准确的历史年代才能作答的。这样命题的目的是希望考生从繁重的历史记忆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感受和想象上。从客观题的量性分析看,题干要求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分别是“反映了……”和“表明了……”,这说明命题者主张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历史。

 

但历史学科本身决定了不能没有基本的历史时空观。从近年的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时空概念错乱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这个问题:一是进行专题复习之前先梳理时间线索;

 

二是转变复习观念,把重点放在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上。如考生不一定需要知道一战、二战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但一定要知道它们分别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三是灵活掌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建议考生抓大放小、重理解轻记忆。抓大放小,即掌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即可,不需要记忆具体的历史时间;重理解轻记忆意味着历史学习的领悟能力比死记硬背的能力重要。

 

3.掌握准确审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

 

材料题是最有历史学科特色的一种题型,这意味着读懂材料、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首先,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再者,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最后,答案组织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

 

4.掌握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

 

从高考命题趋势看会加大对考生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能力的考查力度。一般说来,解释是应该多样化的,对于任何历史现象考生都可以提出见解。例如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拥有众多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发明,为什么没有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创近代世界?中国在许多领域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目前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有三种:一是美国历史学家马克·艾尔温的观点——人地比例失调,人多地少,劳动力便宜,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不迫切;

 

二是中国历史学家林毅夫的观点——科举制度浪费了人的智力;三是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儒学尊重老年人,轻视青年人;尊重过去,轻视现在;尊重权威,轻视变革。

 

由此可见,对于任何历史问题,都不可能只有唯一的、最终的解释。对于“李约瑟难题”,考生一样可以提出见解。同样的道理,对于其他历史问题,考生也可以大胆地提出见解。当然,要提高解释能力,考生首先要理解教材知识,然后增大阅读量,认真思考,提出合理见解。

 

最后要强调的是,文科考生的文字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答,回答历史问题更不可写成“散文”。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用正确的观点和恰当的语言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因此,加强对基本历史概念的掌握,加强对文字表述能力的训练仍是广大考生备考的重点。

历史段考总结篇6

四大板块各个击破

中国古代史环节

中国古代史部分约100分,占总分值的1/3,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因此在冲刺阶段中解决好中国古代史的细节知识点很有必要。

中国古代史考查的是从史前时代到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这部分的历史跨度大,对于学生考查要求高。中国古代史的考查范围从开天地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古代社会的终结。内容涉及人类社会的起源,夏、商、周国家的建立,春秋、战国的动荡,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更替,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状况等。在冲刺复习时,前三章内容(史前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主要放在对基本史实、基本线索的理解和记忆上,这一部分不是中国古代史考查的重点,多在选择题中出现;后五章内容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鸦片战争前)主要是把握重要史实,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战争史、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大阶段性特征的概念,并对相关史实做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分析。具体来讲,横向联系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地区、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纵向联系则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查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冲刺期的中国古代史复习需要建立一个各个朝代的知识网络,从它们的形成到灭亡,里面包含著名的历史事件。在历年的真题中,客观题注重考查考生对这一阶段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部分还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甚至是一些历史地理学、博物馆学的知识也会涉及;名词解释注重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史中发生的相对重要的历史史实的再现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简答题每年都会有一道大题被考到,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能力;史料分析题侧重于考查制度史的内容,通过对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的解读,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的信息。

中国近现代史环节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约60分,占总分值的1/5。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相对于中国古代史,是个抢分的环节,因为近代史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耳闻。

中国近代史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侧重点非常明显,从1840年起100多年的历史,如晚清“民国”时期的几十年内容中,内容多且重要,从历年的考题也可以看出,大题的内容一般都从这部分中加以考查。冲刺时,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的史实,对于晚清民国的几次重要运动,像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历史则在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小,“”以后的历史在近四年的考题中基本上都没有考查过。但2011年大纲中增加了共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两章的内容,并且在2011年的考题中也曾考到过该部分的知识点,所以这章的知识点也要做充分的复习。在历年的真题中,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近代史范围大、内容多,任何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拿来作为考查的内容;名词解释考查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的历史史实的和阶段特征,此部分2010年考到了历史文献学的内容;简答题每年都会考到,一般考查经济史、军事史、思想史的内容,所以涉及这些方面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横向、纵向联系都有可能被考查到;史料分析题只有一年考查过,考到的概率不大,因为新大纲囊括的知识面非常广,考试不可能面面俱到。从新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考查的都是一些重大、重要、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即使有也会将中国古代史联系起来一起考查。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环节

世界古代史部分约60分,占总分值的1/5。这个板块的知识点往往是同学们忽略的地方,一是因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内容比较繁杂,二是国外事件和人名都比较难记忆。在数据统计中,历年得分率较低的也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这一部分。

古代中世纪主要集中在对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制度的考查,且对大部分内容的考查能够做到难易适中。2007~2008年分别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的扩张过程。这两个题目考查思路比较相同,都是考查古代世界帝国建立过程,这个题目是平时复习的重点,所以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在2009年则转向考查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政策及其转变。基督教是古代世界晚期和中世纪复习时的重要知识点。基督教在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是塑造这两个时期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力量。在这道史料分析题中,命题者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寻找答案,体现了材料解析题的本质要求,值得关注。2010年出题思路再次出现大的变化,要求比较公元前8世纪时代中国、印度和希腊的特征。这道题目要求比较高,既要求考生了解这一时代的宏观特征,又需要对三个国家具体情况有所了解,而且临时总结出社会特点来,的确是比较难的。不过这也是“全球史观”引进中国后,世界古代史学术界关注和思考的主题,这其实算是学术热点,而对学术热点了解和把握本来也是一个优秀研究生的基本功。2011年考到了雅典民主政体和罗马共和政体的比较,也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世界古代史命题的重心在“古代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的欧洲”这两部分,大题的出现也基本在这两个重要部分之内。其中又以政治、军事和文化为主要出题点,而中世纪史则偏重于宗教和文化。所以同学们在平常复习过程中应该关注古代和中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理清古代和中世纪的发展线索。无论是时代变化特征,还是各个主要国家发展阶段和过程都要掌握。适当进行比较,比较同一时期中西方的异同,比如王权的发展和比较。同时还需要关注一点史学史的内容,包括重要的史学名著。

世界近现代史环节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约100分,占总分值的1/3。该部分分值较大,在大纲中一共有75个知识点,总体难度不及中国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包含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部分内容,在考纲中共划分为19个专题,68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历史学本科教学及历史学学科体系中,构成世界通史教学的第三和第四两部分。独立考查世界近现代史内容,为单纯的世界近现代史题目。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教材编写、学科划分及实际教学中,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分属两个严格区分的领域,但在考纲中却是将这两部分实行了合二为一的编排法。在此实际上体现了考纲制定者的一个基本思想,将16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视为一个整体,这与当前学术界的普遍做法一致。而从测试学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渗透了命题者的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即打破世界近现代史的学科界限,而将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进行大跨度的专题考查。在历年的真题考查中,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各章节基本上都被涉及,其中考题偏重于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客观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世界近现代史的了解和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主观题大多局限在重点范围之内,最重要的问题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 (英、法、德、美、日、俄)。世界近现代部分考查的重点在欧洲史,包括古代希腊罗马、西欧封建国家、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掠夺、现代欧洲国际关系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格局等。2007年欧洲史130分,非欧史占20分;2008年欧洲史出题126分,非欧史24分,2009年、2010年基本没有涉及非欧史,2011年非欧史占36分。而且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在简答和史料分析题中都被作为重点,2007年、2008年、2010年简答和材料分析都出了一道题,每题30分,2009年出了两道简答题, 2011年世界近现代史出了一道史料分析题。以往的史料分析分别涉及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国际关系的内容,2012年在这几个重要的部分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战争史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对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总体而言,世界近现代史这部分考查难度不算很高,只要考生在平时做足功课,时间、地点和人名不混淆,还是很容易拿分的。

历史学冲刺锦囊

只在冲刺期中掌握考试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强化牢记,在考场时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关键的。下面,笔者就为考生们送上几个冲刺锦囊,为同学们的冲刺更有加速度的感觉。

锦囊一:浮想联翩

推荐等级:

适合人群: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同学。

使用题型:选择题和名词解释

使用方法:历史学里的事件都是有上下关联的,因此建立联想的知识网络,是对知识的有机归纳,用某一种相近似的历史结构把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当这种思维方式建立起来时,就如同得到了一把学习历史的金钥匙,一种打开历史之迷的渴望也就油然而生了。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来表示。在冲刺复习时,就可以根据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锦囊二:步步为营

推荐等级:

适合人群:逻辑思维强的同学

使用题型:史料分析题

使用方法:历史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但要了解史学常识和历史知识,还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分析,从中悟出一些道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 ;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例如当前重视法制建设,就要加强对韩非、中国近代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 英国《权利法案》等史实的联想复习。

锦囊三:逻辑记忆

推荐等级:

适合人群:天生就对数字感兴趣的同学

使用题型:选择题

使用方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多如繁星,很难数得清记得准,但若巧妙运用阿拉伯数字就方便了。如记尾数相同的事件,以“9”为例,1689年美国颁布《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919年中国;1929年资义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以世纪初第一年为例,1600年美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建造飞艇成功。周年记忆的形式也可取,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逢周年的很多,如1917年张勋复辟;1927年大革命失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1947年人民开始全国规模反攻;1957年中共进行整风,反斗争开始;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等。这些数字记忆法法举一反三,有效地串联起零碎知识点,对于答选择题是很有帮助的。

锦囊四:思考论述

推荐等级:

适合人群:历史基础较好的同学

使用题型:论述题(原来的简答题)

使用方法:研究生是培养科研能力的,因此在复习的时候面对一些历史问题,也应该养成学会思考该历史事件形成的原因、产生的现象和发展的作用。只有自己慢慢从一些细小的历史现象入手,如弄清一个人的生卒年代、地名沿革,或一个事件的历史真相,这样才有可能在回答论述题时做到从容不迫。养成这些习惯,对于以后写论文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冲刺期注意的几件事

第一,在名词解释方面,不可盲目追求“冷”“偏”“难”。名词解释的命题思路是,在保证区分度的情况下促进考生尽可能多地熟悉历史知识。因此,考生的着眼点应该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现象、重要结论为主。如果想取得更为理想的分数, 还应该在复习中多注意一些次重点,阅读相关专著及学术论文,并通过相关的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

第二,在材料解析题方面,无论给出的历史材料多么生僻、晦涩,但问题与解答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历史背景。同时,材料解析题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通常并不褊狭,只需要考生将背景与具体材料相结合即可。

历史段考总结篇7

关键词:高考历史评析题;答题技巧;方法思维;逻辑层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44-01

近年来,历史评析题成为高考历史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题。这种新题型,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答题能力。对于这类题,有许多学生拿不了高分,甚至失分严重,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认识,并对如何做好评析题提出我的一些看法。历史评析题或历史评论题,指出题者给出一段材料,材料反映或直接表达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的看法,然后让学生评价材料或某学者的观点。就题型的本质而言,它是议论文。

这种题考察学生基本历史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阅读史料并能从史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及史学观等,考察全面,题型典型。学生易出问题的大多在这类题上,对于这类题型,必须要有清晰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一、自身要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正确的史学价值观,敏锐的历史思维洞察力

看到题目,基本上要做到胸有成竹,言之有物。以评析20世纪史是美国的世纪为例,看到题目,就应该想到,不论从正面评析,还是从反面论述,应该运用的史实,从几个方面论述,应做到心中有数。权衡之下,根据自身情况,找准一个观点,去评析论述。

二、观点明确

通过多次考试改卷发现,很多同学观点不明确,或错误,或模糊,或没有说完整。

比如,有些同学答题道“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片面的”,虽未错,但你的全面的观点是什么,没有下文。

再以评析20世纪史是美国的历史为例。题目已经非常清楚,考生只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行,切忌写成“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片面的”,这样就很难论述,而且这种评论严格来说是错误的。20世纪史是美国的历史,又不是美国的历史,怎么去阐述。

所以,做评析题的关键观点必须明确,一般应答“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或者“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然后将作者观点在概要地阐述一边,一般30到50字左右。观点不明确,分值要下降3~5分。

三、论据充分

有的同学在论述时长篇大论,但都是干干的骨架,如评析20世纪史是美国的世纪,从1900年到2000年,按照时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都说美国强大,没有课本里的史实,得不了高分,一般最多得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分数。“20世纪史是美国的世纪”。

比如,从经济方面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完成二次工业革命,国民生产总值成为世界第一。

一战之前,世界经济中心以由伦敦转到纽约;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开辟国家干预经济新时代,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避免了美国走向法西斯道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了物质基础。

二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其黄金储备占到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美国开始的知识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史实详细,得分点明确。

四、逻辑严密

在对观点评析的过程中,一般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评论,必须紧扣观点,层层递进或点点到位,切忌文不对题,不知所云。

同学论述20世纪史是美国世纪时,提到美苏争霸,美国多次处于优势,此论据说服力不强,20世纪后半叶的历史,免不了美苏“冷战”,如提及,最好用两极格局瓦解,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加以阐述。既然能想到美苏争霸,就应该论述20世纪史不是美国的历史。美苏之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资本主义阵营内部,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论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五、结构严谨

针对有些同学答题时,始终都没有分清段落和要点的情况。要求考生同写议论文一样,分三段式答题。第一段明确观点,第二段分成若干小段,条理清晰的分层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一小段的第一句话最好是你的论据的概述。最后一段,用“综上所述……”或者“所以……”等重申自己的观点。

这样答题,既有助于自己理清思路,又便于批卷老师改卷,往往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

六、字迹工整,书面整洁

历史段考总结篇8

【关键词】开卷考试 复习策略 指导

从2011年开始,我州中考的历史学科由原来的记入总分考试科目改为不记入总分的等级考试科目,考核形式的变化必将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及学生的应考态度等产生一系列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效率,这是进行九年级历史教学的每一个老师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复习策略

(一)总体思路:突出基础,方法灵活,安排合理

1.突出基础就是重点抓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熟悉和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的中考历史考试情况来看,考属于识记层次(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的历史知识 在总分70分中,就分别达到18题40分,和19题41分,这说明了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方法灵活就是教师根据所上的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和方式。比如,2012年我所上的九年级(7)(8)(9)(10)班,其中(7)(8)班学生能力较差,而(9)(10)班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好。在中考复习中,(7)(8)班只须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行了,而(9)(10)班在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要加以扩展。

3.安排合理就是根据中考时间,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3月底把新课上完,4月份开始中考复习,历史复习一般要分为抓好基础、综合归纳、实战练习三个阶段进行。

(二)具体做法

1.第一阶段:以每册课本为单位,逐册复习:时间一个半月也就是4月初到5月中旬(中考历史要考初中所学的六册书,历史课每周有2节课),平均每册书用2节课的时间复习(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一册书的重点知识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做本册书的相关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需达到的效果:使学生知道、熟悉每一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的历史知识。这一阶段(一册书复习的教学流程)我主要采用的是问――找――写――练的模式来进行。问――找――写――练(以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为例)模式要求在上课开始时,老师首先用一到两分钟的时间简单概括本册书所讲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拿出练习本,老师将每一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把答案从课本上找出来,并写在本子上。如本册的第一课老师就可以这样提问:请写出我国最早出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生活的距今年代及他们生活在今天的哪个省?学生在课本的第一课找到答案后,就将170万年、云南省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如此类推,按顺序一课课地复习下去。当然老师提问要言简意赅,以填空题为主,不要增加学生的书写负担。在下一次课中,老师将收集、整理到的本册书的相关练习制作成一张30分钟内学生可以完成的卷子(题目的难度可根据所上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进行调整),然后发给学生在课堂上用30分钟的时间做完,老师再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评,以巩固学生对本册书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种模式无论是七、八年级在期末的复习中,还是在中考的复习中我都经常采用。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在于使学生在课堂内既动手又动脑,加深学生对每一课重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

2.第二阶段:综合归纳,专题复习。时间是半个月(即5月中旬到六月初)。从这两年中考历史试题的情况来看,虽然考的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但试题覆盖面大,涵盖了从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教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等知识点,横向和纵向归纳性较强,有一定的跨度。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以历代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外关系的情况、中共重要的革命活动及重要的会议等专题形式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横、纵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知识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主要采用讲――练模式。

3.第三阶段:模拟训练,实战复习。时间为半个月(六月初到中考时)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我州近两年中考的题型、题量、分值、难度的特点要求制作模拟试卷,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以及题目的难度要基本与近两年我州中考相吻合。目的是使学生适应中考的难度和题型,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这一阶段主要以学生模拟练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一般学生做三到四套模拟题就足够了。

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第一个阶段把基础打牢实了,那么后两个阶段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几点启示

历史段考总结篇9

【关键词】高三历史 ; 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50-01

2014年千家万户关注的高考落下了帷幕,下一年的高考正在悄然酝酿,随着高考改革,各省自主命题展开,高考打破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仍然是“3+综合”的考试模式,高考命题趋势呈现以人为本和注重素质教育。今年我又面临新高三的复习任务,借机整理一下高三历史的复习策略。

一、研读课标和考纲,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新课标的出现必然引起高考方向的变革,那么在复习中必须坚持新课程理念和新史观的渗透,如以往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我们都习惯上从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主线上去展开,但是很明显,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以“中国近现代化历程”为主线来考查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民主化,习俗大众化和平民化,还从世界史的角度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化进行联系和比较,突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近现代化的历史。突出人类各种文明的更替也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古今中外的政治文明历程突出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制,经济文明侧重由落后的农耕文明到先进的工业文明,由自然经济到经济全球化,思想文明则由愚昧、封建、落后走向科学、民主、自由,这样,原有的知识体系就需要重新整合成新的知识结构,所以复习过程中必须研究课标和考纲。

二、重视一轮,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高三一轮复习要全面回归课程,不遗漏任何知识点,包括目录、正文、资料回放、学思之窗、课后延伸,各种图片和地图,甚至注解,教师在教学上必须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到位,既要阐释清楚对知识点的理解,又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知识准确的记忆,做到知识点的要点化、线索化、条例化、网络化。同时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将专题复习引进来,要把历史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但是专题内容不能过多过大,以小类型知识专题为好,专题总结时,不能理论性过强,而应以基础知识为主,做到以专题的形式将教材的知识重新组合,精炼,归纳,使之体现教材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突出主干知识。

三、把握主干,构建主要专题,形成宏观的知识体系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抓住单元历史阶段性特征,利用单元主题和单元历史阶段性来整合教材。二轮复习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必须突出主干知识,即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以及历史大事和历史人物、重大制度等等。如政治文明模块中可以分成古今中外四个主题:中国古代的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化历程,世界古文明的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世界体系的形成发展。每一个专题下再从其阶段特征入手,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背景和影响,在分析背景和影响时,应该从国内、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

四、加强学法指导,深化知识结构,升华历史知识

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的知识是零碎的,杂乱的,孤立的知识点,这对他们来说记忆的难度大,,所以经常张冠李戴,答非所问,因此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间的横向(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和纵向联系(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给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我们在复战后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调整,这三课本身就是一个因果关系,他们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复习时就应该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之后美国率先尝试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来干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这样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便纷纷效仿,进行政策调整,但是由于基本矛盾未消除,所以经济危机不可能彻底解除。这样学生就容易把握知识的内在脉络。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把罗斯福新政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进行横向比较,同学们就能够理解市场与计划就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姓“资”姓“社”的本质区别。这样对比后学生的印象就应该非常深刻,即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自觉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升华后的知识学生才能够理解。

五、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

历史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是能力立意,以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为素材命题。突出人类、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生活中较稳定的或易于学生理解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

材料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疼的题目,很多学生不清楚如何答题,达到什么程度,所以复习中应该强化材料分析题的训练,培养综合能力。就问题而言,历史上的材料题基本上有以下三种问法:第一种是依据材料,归纳或者概括、分析,这类题目其实答案需要学生从材料中去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说白了,答案就在材料中寻找,只是要注意在获取的有效信息时,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使用。第二种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类问题的解题技巧是既要从材料中获得答案又要结合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来做出完整的答案,如果课本知识缺乏,但是至少可以把材料上的知识要点是的得分点全部抓住。第三种是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述,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关的基本历史知识才行。总之,通过反复训练和强化要求,学生就会适应各种不同题型的特点,掌握解答这些显性或隐性要素的试题技巧。演练中指导学生首先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表达,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培养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史论结合。

历史段考总结篇10

关键词: 问题驱动式 结构化教学 高中历史

一、问题提出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普通高中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更强调尊重学生个性,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者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思路,运用发现法、案例法、问题法、讨论法及小组教学组织形式。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多地采用发现法、小组学习等方式,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不强是过多探索;二是教学效率低,学生走弯路的可能性较大;三是过多强调学习方法的培养,容易使方法和知识脱节。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系统化传授和学习能力培养的矛盾。

二、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矛盾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表现

1.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的

新课标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掌握知识体系;二是以史为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者是最终目的,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以系统化的知识系统为基础。这在教学中本身就存在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如何相互协调的问题。

2.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中历史课程是高考文综的考试科目,而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分析综合能力逐渐提高。高中阶段是知识大量积累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各种思维能力、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3.教学中的矛盾体现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副科”,家长、学生大多不怎么重视,导致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对历史学科的态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涉及很多具体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反复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为了取得好成绩,某些学生死记硬背考试知识点,历史课变得枯燥乏味。然而背诵未必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对历史课失去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再有,针对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尝试运用新式教学法。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点,还有像由于学生能力层次不同实际参与人数少,课堂过于注重形式,教师预设答案等问题,更使课堂缺乏实效。

三、对以“问题驱动式”为基础的结构化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必须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为前提,因此,系统化的知识教学仍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同时根据高中历史课程自身特点和学生阶段性特征,本着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目的,在宏观教学过程中采用系统的知识教学方式,而在具体教学形式上嵌入问题驱动方式,在整个知识教学的框架下进行问题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在宏观教学过程中,采用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渐进分化、综合贯通教学理论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具体方法是:首先介绍所学课知识的总体框架,以形成原有知识固定点;然后学习具体内容,强调新知识与原有认知图示的联系;最后综合,在头脑中系统化。

在具体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精心设计的课堂讨论式学习,在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指导。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方式。由此可形成以“随机进入的问题驱动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化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动态过程如下:

在框架教学阶段,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整个课程的逻辑框架。在教学中教师以一个教学内容中的对象为核心,采用随机进入法,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让每个小组从角色角度考察核心对象,从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在具体知识教学阶段,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运用教材、史料等,首先自主思考,然后相互讨论,最后形成报告或课件。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对学生和小组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在具体知识教学阶段以后,教师评价每个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及思考、讨论方式进行调整。

四、总结与讨论

该模式以知识教学为线索,把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和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整合起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知识教学线索中穿插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中进行方法指导,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同时,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良好学习思维能力。由此可见,这样既能保证知识教学的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02-303.

[2]郭红.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学习的组织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2012(59).

[3]晏瑞钰.探讨高中历史教学[J].读写算,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