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济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2:59:32

生活经济学论文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1

作者:陈苡 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对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让这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知识,必须让其更好地融入生活。与经济生活融合,是经济学最核心的教学方法之一由于经济学知识比较枯燥,理论内容较多,对于一个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要想简单地通过看书、看图来理解这些枯燥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迫切地需要任课教师能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而这些方法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接触的生活常识入手,从中体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知道,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懂得经济学知识的人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范围日益在扩大,但是目前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存在其缺陷,要想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经济学知识,就必须对其教学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将经济学的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1.改革现有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市场上有关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其中不乏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但是这些教材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显得过于枯燥、理论化。因为对于非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其学习经济学都是通过公共选修课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其时间不可能多于专业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想真正读懂经济学的理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经济学的教学中,首先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量做到以“应知、够用”为原则,使理论更加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按照现在高职教育中提出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方法,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以通过项目化来完成。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经济与生活》课程,本身就是强调经济与生活的融合,课时只有36学时,不可能——去介绍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将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置了几个基础的项目让学生学习,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我们设置了项目:如果去饭堂买饭时,你会站在哪一个队伍上?为了让学生了解供求理论,我们设置了项目:请你对“十一”期间商品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我们设置了项目: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是世界末日吗?等等。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从浅显易懂的生活中掌握经济学的理论知识。2.改革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校在进行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时,主要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同时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却不甚了解,只会“纸上谈兵”。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只选取书本上已有的一些案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选取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生活案例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时,可以结合我国的春晚现象。我国的春晚举办了三十年了,每年的节目都差不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的怪圈,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年2012年的龙年春晚一改往年的风格,立体感更强,而且首次实行“零广告”,这让人们感觉到了不同,而这些不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过年的时候都会讨论的一个问题,真实而又现实。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新闻时事介绍法,这是一个可行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在课后通过报纸或网络了解当前的社会经济时事,每一次课上课前,用五分钟时间介绍所了解的本周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新闻,同时结合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介绍完后,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这一方法对非财经类学生非常有用,因为他们本身平时就少接触经济类课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还有一个可和日常生活紧密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市场调查法,这一方法在财经类的很多课程中有采用,但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很少使用,这是一个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比如针对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究竟效果如何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从供求关系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又比如针对春运问题,让学生到汽车或火车站去调查了解,究竟春运期间各地的运力和车票价格有什么变化?等等,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都是要和生活密切融合才能有效使用的。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法传统的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都是通过闭卷的方式,这种方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理论的记忆而不是理解。但是,非财经类学生学习经济学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方法,能对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此,考核方式应更注重过程考核。考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口试,比如分组进行演讲、辩论等;考核也不一定是试卷形式的,也可以是写小论文等。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经济学不是单纯的一门研究理论的学科,它所研究的问题可以用人类一般思维加以理解。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借助经济生活案例,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就会事半而功倍,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2

经济学是目前最火的专业之一。对于经济学论文有一些共性特点,任何一个论文都要有严格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只有这样才能让论文形成一个完整的骨架。而经济学论文由于兼具了数学、文科和社会科学的特点,论证逻辑要求更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财经专业的学生专业毕业生而言,想要写好毕业论文或者经济学期刊论文,首先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对于经济学论文,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必须的。 经济论文基本特征:经济论文是指一般在论述上具有经济价值的文章.这种文章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主题必须紧密地联系着国民经济总体。其语言的运用也必须符合经济活动客观规律的要求而不是违反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跟自然规律有不同的地方。自然规律并不要求人的活动才能起作用,而经济规律却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起作用。人们在行动中运用经济规律,常常是以认识经济规律为基础的把人们的行动化为书面语言,即形成了经济论文这种文章形式。正确地表达社会主义各种经济规律,是写作经济论文的核心问题。 经济论文分宏观和微观两种.宏观经济论文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和写作对象。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主要靠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水平. 写作经济论文需要注意它本身的一些基本特征: 1.科学性.即必须符合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在理论上有指导意义; 2.政策性。即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3.实用性.即体现出经济工作的实际效益,能产生实用价值; 所以,作为财经专业毕业生,需要能深入浅出地表述论文的观点。在加强分析、找出理论依据的条件下或用已知熟悉事物去解释和说明未知的新观点、新做法,或用形象来说明抽象,用具体来说明概括。这就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同学们掌握。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3

“经济哲学”是当前国内外哲学界和经济学界联合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些年,国内外 理论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不少论文,也见有专著。但综观这些研究, 大多没有进入经济哲学基本规律、基本观点和具体内容的实质性研究。或是带有浓厚的 经验论色彩,研究内容缺乏理性的深度;或只是对经济运动问题的专题研究,缺乏整体 感,不利于完整全面地反映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笔者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 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 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体系结构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 因为体系本身担负着整合经济哲学思想的任务,从体系出发去研究经济哲学能更完整地 把握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 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 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国内学者目前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哲学方法都比较传统、陈旧,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和 创新性,表现在:所用的哲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这必然影响经济哲学研究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力求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运用 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 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 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我们已经进入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 都必须从系统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关系经济,因此,关于市 场经济的哲学自然应该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样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创 新性,才能达到对现代经济关系完整准确的理解。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 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 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 来越占主导地位,“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智囊机构”“专利机构”大量出现 ,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 ,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 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 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 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 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在许 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转型不仅改变 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观,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 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例如,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今天,从大经济观 的角度去划分社会生产部门,就应该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三大生产部类,第一部类是 人才生产部类,第二部类是信息生产和知识生产部类,第三部类是物质生产部类。

再如,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列宁只讲了5个,今天,就该有第 6个——信息垄断,第7个——知识垄断,第8个——人才垄断了。除此之外,劳动价值 论、社会平均利润下降趋势理论等也面临着与上述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经济 学加以全面的回答,这是从微观上说的。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 入、高增长”,“高生产、高消费”,造成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 态的失调,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 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去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目的与手段、途径的对立。

今天,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人们的经济观 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文化都理解为经济 ,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文化学、社会学的概念,今天似乎都变成了 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经济也在文化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 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 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1]总之,今 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地密切,以致于完全可以说,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文 化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创新。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问题和疑问,面对现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 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的经济理论,但是, 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 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经济本质 、经济规律、经济方法,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系统、正确的经济哲学 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 象就越是严重,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危机越是尖锐,人类的文明越是走向陷阱。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 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 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 实的,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 。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 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 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 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 ”的产生。当今理论界兴起的“经济哲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学”的代名词。

从学科性质看,经济哲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不如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 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 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几千年 文明史表明了,人类是通过经济活动而走向社会的,而社会经济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 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 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而这些都是哲学 研究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括,研究的是自然、社会 、人、思维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必然要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况且经济学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 ,我们说经济学本身又是哲学的经济学。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 以下六个部分。

首先,经济哲学必须回答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一致的思想。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 是世界的唯一真正本体和基础,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 主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同时人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创造物的主体本质和 基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这种表述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经济也应该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在这里 ,自然主义是指对财富的索取,这不仅包括对自然界财富的索取,而且包括在经济行为 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本主义则是指经济行为的合乎人性,在对自然的索取中要考虑 到自然与人的关系,考虑到子孙后代,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经济行为中追求 利益的最大化,要防止经济统治一切,经济压迫人、控制人,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伤 害等等。因此,这种合乎人性实际上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表述经济学的时候也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 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按照这种理解,经济哲学必须从经济活动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 ,文化的广度,首先研究经济的价值,经济对人类的意义。这样,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 有经济价值论,它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规定着经济哲学的全部内容。在研究经济 价值中,经济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未来理想的经济价值思想,而且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经 济价值的异化和复归。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 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 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 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 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 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第三,大经济观下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 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 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规 律论。

第四,如何认识大经济观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其认识的过程和环节怎样,它与哲学认 识论和其他学科的认识过程、认识规律有什么不同,经济理论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是 什么等等,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当今世界,各种经济理论如雨后 春笋,蓬勃兴起,这些经济理论的来源,认识过程和检验标准、检验方法都各不相同, 到底有没有带普遍性的经济认识规律呢?经济哲学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因此,经济哲 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认识论。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4

泽利泽指出,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学家习惯于紧紧跟随经济学的解释议程,把“有限制的个人选择”作为解释的中心话题,从而漠视了文化的存在。在她看来,任何经济行为都受到性别、种族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任何与交易有关的关系都蕴含着一套关于合理行为规则的意义和信仰的文化系统。并且,泽利泽认为,传统的经济社会学对文化的研究只是集中于意义、符号、信仰等领域的探讨,而把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等问题排除在经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之外,她主张,新经济社会学应该打破这种界限,将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经济社会学家不应蛰居在传统经济学分析为他们安排的角落中,而应在经济生活的所有问题中自由穿行”③。作为社会学中富有影响力两个分支领域,文化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应加强交流,寻求更有成效的合作。而且,要实现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的任何新的整合,不仅需要翻越不同学科之间人为设置的藩篱,也需要对那种非此即彼、二元分割的“敌对世界”观进行修正。

一、“相互联系的生活”观

作为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替代路向”的研究理路有志于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整合为一体,并使文化由边缘进入核心,成为经济行为的内在含义。在关于“市场如何运行”的追问中,传统经济学在“经济领域”与“情感领域”的二元分割中发展出了一套“敌对世界”观。针对“分离领域观”和“敌对世界观”在对亲密交易的分析中导致的混乱,泽利泽提出了“相互联系的生活”观,这种观点是泽利泽进行“替代路向”分析的延续。当市场机制日益向人类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渗透扩张的时候,无边无界的市场对现实社会中的伦理原则和道德团结是否会构成潜在威胁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亲密交易》一文中,泽利泽从法庭对两起案件做出不同裁决结果的讨论中引出了二元论视阈中“敌对世界”的观点。在泽利泽引述的两起案件中,不具有婚姻关系的两个人都维持了一种长时间的亲密关系,并且男方都给了女方钱财。然而法庭认为,在第一个案件中,金钱转让是一种礼物馈赠,而在第二个案件中则是对的补偿。泽利泽认为,因为长期存在一种深层的、经常是隐含的假定,即金钱与亲密关系属于不同的相互分离的层面,因此在亲密情感与金钱转让相结合的情况下,法律往往陷入难以裁决的境地。法庭借用二分法对这类关系进行划分,这种划分取决于在这两个不同层面之间存在的十分明显的边界。

泽利泽指出,自19世纪以来,社会分析家们习惯使用这样的假定:社会各个领域是按照彼此对立的和不可比较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依附与成就、情感与理性、团结与自利等。如果这两个领域发生混淆,则彼此都会受到玷污。如果工具理入感性的情感世界,情感之源就会枯竭。如果把感情引入理易之中,就会导致效率低下、偏见和裙带主义盛行以及其他形式的腐败。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敌对世界”的观点:各个层面要健康发展,就必须适当分离,彼此之间必须维持适当的边界。而在反对上述“敌对世界”观点的阵营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还原论,他们试图找到一种单一原则来对社会生活进行统一的解释,认为亲密关系世界只是某些一般原则的一个特例而已。最典型的三种情况是经济还原论、文化还原论和政治还原论。简而言之,“经济还原论者认为,看护、友谊、性和亲子关系只不过是在有所限制的条件下个人选择理性化的特例。文化还原论者则认为,这些现象不过是独特信仰的外在表现。政治还原论者则强调相同现象的政治、暴力与剥夺基础。”④泽利泽认为,社会学家对于经济过程的解释长期以来都在敌对世界观和各种还原论之间来回摇摆。敌对世界观主张经济与社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认为一个体现的是个人理性,一个体现的是隐秘的情感。经济社会学在成长为一种具有自我身份认同的学科领域的过程中,接受了这种在市场层面与非经济层面之间所作出的划分。但是,经济社会学家认为经济层面只是半自治的,并开始考虑支撑经济层面的社会结构基础,并由此进入了各种还原论的解释之中。如在消费研究和家庭经济研究中,文化还原论和政治还原论的解释盛行,而在所谓主流经济社会学中,经济还原主义则相当普遍。⑤据此,泽利泽认为,上述两种分析理路在对亲密交易的分析中导致了极大的混乱,这些被人为区分开来的关系,实际上在所有的社会生活舞台包括学校、军队、教堂、公司法人中都存在。泽利泽集中分析了由看护、友谊、性、亲子关系所引出的论题,并对亲密交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主张。泽利泽指出,超越敌对世界观的分裂和还原论困境的出路在于:视所有的经济交易都是在亲密程度与种类上有所不同的关系。⑥随后,在《亲密关系的购买》一书中,泽利泽进一步概括明晰了这两种观点:人类社会是由两个独特的领域构成的:一个以理性效率为导向,另一个以情感与团结为导向,两个领域各自独立存在,并或多或少和谐地独自运行———泽利泽将这种观点称为“分离领域”观。如果上述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发生密切的交叉或接触,就会相互侵蚀、玷污;如果理性计算渗透到情感领域,就会腐蚀和消解团结,而如果情感渗透到理性领域,就会损害和降低效率———泽利泽将这种观点称为“敌对世界”观。在关于经济过程如何运行的讨论与研究中,泽利泽对上述看待经济过程的两种常见观点进行了深入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观点,即,“相互联系的生活”观。泽利泽认为,“世界并不会分为亲密与经济相互隔离的两个领域或层面。我们所有的人习惯上都会把我们最亲密的关系与经济活动混合在一起。实际上,我们都会向我们的小孩、配偶与父母,常常还有朋友,履行经济义务或提供经济支持,并获得情感的满足。即使充满爱的家庭,如果无经济努力地有规律地投入,也不会维持多长时间。”在泽利泽看来,人类生活两个领域的分离,只不过是一种人为的虚构或神话,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真实存在的理想类型。

“相互联系的生活”观打破了在现实中存在的工具理性世界与文化表意世界之间应该分离的世俗看法,消除了对这两个世界如果完全联系在一起将会彼此侵蚀和损害的担忧。文化因素存在于所有的经济行为中,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的整合成为可能。在二元分割的敌对世界观中,“亲密关系是一种脆弱的花朵,会因为接触货币和经济上的自利而逐渐枯萎”⑦,而在泽利泽“相互联系的生活”观里,亲密关系的花朵在理性的经济世界里一样可以绚烂的绽放。泽利泽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透过这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公共政策设计者不应再担忧和害怕亲密关系与经济活动之间会相互掣肘,而是应考虑如何才能更好地把二者混合起来。与哈耶克将人为的制度安排批评为“致命的自负”不同,泽利泽对人为的制度设计秉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她说:“可以肯定的是,正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充分显示的,腐蚀与非正义的确实实在在地发生着,但我们应该记住,市场的实际运行,比起市场神话所暗示的要更多地服从于人类的控制。”⑧泽利泽相信,通过更好的制度安排,经济领域与情感领域之间可以实现公正的、令人愉悦的和增进生活质量的结合。

二、经济行为的非经济维度考察

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一个逻辑相对严密的体系,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预设中,经济行为主体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非经济因素都被暂时悬置起来,只剩下逐利的原子化个体及其置身其中的经济系统。许多人已经习惯于在这个严密的经济体系中进行思考,对某些基本假设习以为常,而疏于对在假设中被排除的非经济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些非经济因素,正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上文所述,泽利泽对经济活动的非经济维度考察始于《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一书。在该著作中,泽利泽考察了非经济因素在美国主要经济制度发展中的作用———考察了影响美国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文化因素,考察了货币利润与事关人类生死的神圣关怀是如何建立起货币等式从而交汇在一起的。《道德与市场》一书开启了泽利泽对经济活动进行文化分析的路径。随后,在《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一书中,作者更直接地考察了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除了坚持文化视角的审视,作者还考察了阶级和改变中的家庭经济与儿童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多个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关系和文化对经济活动和制度秩序的形塑作用。例如,泽利泽分析了儿童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关系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儿童保险政策、赔偿金确定、儿童的收养与买卖产生的影响。伴随着儿童价值的文化转型而来的儿童道义上的无价性在与市场机制的交织博弈中,形成了种种非常规的独特市场,换句话说,围绕儿童形成的独特市场,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泽利泽对这种交互作用的重视与分析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假定。在传统经济学的假定中,情感之域是不可计量的,然而,在有关孩子的独特市场中,我们却看到,美元的价值在与诸如喜爱与痛苦之类的人类情感价值之间进行了量的换算,情感的货币化、商业化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无疑将市场推进到了假定是不可能的情感之域。泽利泽的研究再次印证了经济社会学的假定:市场必然受到人类意义系统和多样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市场即是人们所创造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会关系本身。

《亲密关系的购买》一书则继续深入探讨了人们是如何在各种亲密关系与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制造出多样的联系的,不仅探讨了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法律裁决过程及其对现实产生的影响,还探讨和分析了与两性关系、看护关系和家庭经济等领域相关的此类问题。在经济学的学科视野中,“理性领域”与“情感领域”相互分离,泽利泽称之为“敌对世界”模型,正是在对这一模型的批判中,泽利泽提出了“相互联系的生活观”,并据此指出,人类都习惯于把我们最亲密的关系与经济活动混合在一起,世界并不会分为“亲密”与“经济”相互隔离的两个领域。例如,我们都会向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提供经济支持或履行经济义务,并获得情感满足。在《货币的社会意义》一书中,泽利泽着重考察了货币的文化含义。她认为,当代社会学仍然倾向于将货币视为市场交易中的一种可计算的、无关乎品质的、可无穷分割的、完全同质的媒介。人们对货币的认识仍然主要局限于经济学家的领域,只基于价格与数量上的差异将所有货币视为一律相同的无情世界,而对于货币的社会意义甚少追问。在泽利泽的视域中,货币不像齐美尔说的那样是非人性的、体现的只是一般等价物的非社会化倾向。她认为,货币的文化含义是随着历史而变迁的。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许多新的货币形式,例如,政府发给穷人的食物交换券、超市发给消费者的折扣劵、监狱发给犯人的代币、智障者使用的点劵、军方发给官兵的代币、赌客使用的筹码、机关员工餐饮的午餐劵、礼庆致送的礼券等,在合法范围之内的货币形式以及为了其他特殊用途而创造出来货币代币日益增加,货币已经超出了一般等价物的概念,种种新货币形式凸显了货币的差异,反映了货币具的文化含义。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5

关键词:农科 大学生 经济学素质

高等农业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求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农科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够站在大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高度来认识和服务于农业生产,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培养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将文、理、工、农科等人为地分隔开来,各自封闭、自成体系。鉴于专业设置的原因,一部分农科大学不太重视人文社科教育,更不用说经济学教育。农科大学的专业分布以农科为主体,主要教授农业科学与作物生产科学领域的知识,对农科类学生缺少人文经济素质的培养。

农科大学的科技专业教育是教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经济学教育就是教学生怎样利用好专业技术知识,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皇后”,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经济学思维方式是理解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农科大学生也对学习经济学知识有强烈兴趣。

第一,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有实用价值、最成熟、研究的人也最多的一门学科。市场经济环境要求身处其中的社会成员具有基本的经济学常识,能够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释世界,判断事物的是非,估计局势的发展。农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农业科技人”,必须掌握在市场经济中生存的本领。

第二,经济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人际和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英国著名的戏剧家、文学家萧伯纳说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学好经济学不但自己享受人生,同时也能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懂得怎样赚钱,怎样花钱,要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

第三,做好农业自然科学工作应该具有相应的经济学技能。农业科技项目设计必须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进行初步的财务预算,农业新产品开发必须注重成本收益分析,农业项目建设必须进行资金筹措和安排,所有这些都需要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作为未来的农业科技从业者,农科大学生有必要在大学阶段学习经济学知识。

第四,农业科技从业者需要基本的个人理财知识。除了农业科技行业本身对经济学知识的需求外,农业科技从业者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经济学知识,也需要了解通货膨胀、物价、利率、股票、基金、房产等知识,也关注个人财富的增值或缩水,迫切希望掌握家庭理财的投资渠道。农科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基本的经济学知识,也是生存的基本需求。

第五,农科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由于专业范围狭窄的原因,农科大学生更希望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理解自己身边世界的能力,从而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获取更高的工资。因此,本科阶段了解经济学知识,可以满足学生个人学习的兴趣,也可能是部分农科学生未来成才的选择之一。

二、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农科大学生不需要进行系统的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其着眼点是对一些常识性、实用性、生活性的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经济学的基础。其原则是宜广不宜精。

因此,我们建议,农科大学生的经济学基本素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经济学基本理论。农科大学生应该了解当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动态,认识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总体框架。通过对微观的供需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的学习来理解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经济世界是如何运转的。通过对宏观的国民收入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的学习来理解政府政策的制定依据,认识客观经济规律,利用经济学作出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第二,消费与理财方面的知识。农科大学生也需要了解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税收对个人生活水平的影响、汇率与利率、证券与股市、外汇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基本的消费知识和理财能力。

第三,投资管理、会计统计、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农科大学生将来可能会从事一个项目、一个公司、一个团体的组织工作,必须具有基本的经营与管理常识。要看得懂简单的会计报表、会基本的财务预算,进行职业所要求的统计。掌握关于农产品市场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服务于“三农”,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第四,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作为新时期农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农科大学生应该对家事、国事、经济事,事事关心。应该学习关于银行与货币政策,政府与财政政策,国际贸易、金融危机等一些经济学方面的常识,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社会民生。

第五,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曼昆认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农科大学生应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就业、婚姻、购物、交际等社会行为,用经济学来看待生活,增进个人福利的提高。通过经济学,透彻地理解生活实践,提高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出正确选择。

经济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是对人们的选择博弈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研究。但不少人总觉得它太抽象、太难学,实际上经济学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其理论既可以用抽象的数学工具来表达,也可以用生动活泼的例子来说明。只是对农科学生来说,他们只需要掌握“生活经济学”就行了,应该重视来源于实际经济生活的素材积累,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基于经济学原理来思考问题,以促进学生理解并准确把握个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三、培养农科大学生经济学素质的途径

农科高校应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农科大学生培养经济学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在综合素质教育实践中列入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并通过长期实践,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培养模式。具体的培养途径如下:

第一,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设经济学素质课程体系。将《经济学原理》列为通识教育课,设置一定的学分,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体系与轮廓、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常识性内容,供全校学生选修。此外开设《生活中的经济学》、《投资理财学》、《会计学基础》、《金融学基础》等系列课程,各课程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凸现整体功能。各系列课程的选定应注意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学素质课程的专业性不能太强,能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二是经济学素质课程的教学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研讨课”、“案例课”、“问题教学课”等,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和解决各种理论的或实践的问题。团体学习是主要的课堂组织形式,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展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以开放的态度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论;同时聆听他人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一种观摩、学习、借鉴的创造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培养经济学思维,创造实践的过程。三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拓展教学信息资源,扩大教学信息交流范围,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提供个性化教学环境等,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第二,设立属于课题性质的研究中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使农业科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有机结合。跨学科课程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开设经济学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校内外著名学者或政府官员、成功人士、知名校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经济学讲座,联系现实介绍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学理论最新动态、前沿问题等,丰富学生的经济学知识面,鼓励同学们在学术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扩大视野,跟踪前沿,将新理论和新方法与中国的现实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解释中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

第四,开展社会实践。结合当前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如经济一体化、通货膨胀、房地产、股票、基金、经济泡沫等,开列选题,鼓励学生假期开展专题实践调查。学校可以组织调研报告或实践论文评比,对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

第五,推荐经济学课外阅读。对于具有强烈学习兴趣的农科学生来说,教师可通过推荐阅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相关著作,提升其经济学理论水平。

第六,注重潜在的、非课程教育形式的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成立各种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创业项目大赛、模拟炒股比赛等,提高学生经济学兴趣和理财素养。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建军.浅论在理工科院校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2009(2).

2、李小平.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3、杨江帆.当前农科大学生的素质缺陷与对策措施[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2).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6

[关键词]课堂辩论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076

课堂辩论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辩论主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辩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立辩选题,明确辩论方向

立辩选题是开展课堂辩论活动的第一步,一堂辩论课是否精彩纷呈、趣味横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辩题选取是否合理得当。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立辩选题的指导,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辩题,从而明确辩论方向。

在立辩选题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和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把握好辩题的价值性原则。辩题的价值不在于输赢,而在于追求真理,而其辩题需要有一定争论的焦点和探究意义,可以是围绕历史教材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评价问题,或当今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抑或与现今历史前沿与学术观点相悖的内容等。二是把握好辩题的公平性原则。课堂辩论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理论、逻辑、论据、事实等方面无明显倾向性,切不可弱化和强化任何一方命题。三是把握好辩题的教育性原则。辩题的选择要立足于教学实际,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难易得当,范围适度,不可过狭或过宽,可以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社会现实生活的热点问题进行设计,以确保辩题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例如,学习《辛亥革命》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该课的重难点,对于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许多人看法不一。请以“辛亥革命的成败”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题,形成正反两方,正方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反方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课后展开合作学习,搜集资料,明确观点和辩论方向。

二、激辩对抗,提升辩论能力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确立好辩论主题,做好备辩组织工作后,教师应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围绕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并根自己搜集和整理的相关信息资料,展开激辩对抗,唇枪舌剑,自圆其说,从而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力,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辩证历史观。

例如,人教版必修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课,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是其重难点内容,笔者针对这一重难点设计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的辩论活动,要求学生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中心主题,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题,形成正反两方。然后双方搜集相关论据,开展辩论。正方观点:①经济全球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落后状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③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有助于推动世界大文化的发展。反方观点:经济全球化缺乏政治一体化的支持,必然由于上层建筑的不完善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引发经济和社会动乱。②经济全球化会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性,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③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甚至改变本民族的文化特性、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悟辩总结,增强辩论效果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7

关键词 人地关系 空间问题 区位 区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61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基本概念是基础,是其他理论、方法论展开的重要根基。本文围绕地理学课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及区域概念进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内涵。

1 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这一定义明确了当今国内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两大模块,与过去的相关教材相比具有鲜明地理学特色并体现地理学科研究优势。教材中明显将经济活动空间问题研究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并重为经济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作者认为经济地理学擅长研究的领域自然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由于地理学向来擅长研究的领域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此对于后者大家普遍认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为地理学的根基是区域性与综合性,对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来说,综合性不必费笔墨,人地关系系统包括诸多要素的综合,自然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地理学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部的一致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区域差异性主要由地球的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历史所决定。其中,地球圆形形态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这一基础物理条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产生区域差异,即维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分布差异带来诸多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植被、土壤)的空间差异,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是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质演化带来当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陆分异状态,而上述差异又进一步影响水热分布状态,进而影响“区域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是“地”,即人地关系协调的关键是地理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科的基础亦是自然地理学科,这是由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所决定的。

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研究这一领域若将其独立与人地关系之外进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学所擅长的,而传统经济学比较擅长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其原因有:(1)经典区位理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均为经济学家或受到经济学思维的地理学家所创。(2)上述有关区位经典理论虽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问题,但关注的核心问题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或空间支出问题,而成本与收益问题显然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3)目前区域经济学诸多著作中介绍经典区位理论的情形常见,由此看来区位论对经济学和地理学都非常重要,两种学科均将其视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或基础理论之一。若地理学将经济的空间问题与本学科擅长的基础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学科更好地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地理学应将研究对象中的人地关系概念进一步强化,而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前提即在经济地理学的空间(或区位)问题研究中,首先以人地关系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便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在空间问题研究上的特色与优势。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此处简单举一例:如以某区域城镇体系空间优化为例,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分析,城镇体系的空间规划,无一例外都是按照严格的假设条件,遵循中心地体系(或其他经济学理论模式)即可。因为在仅考虑少数经济学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因素(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作用或影响不能够充分体现,而现实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首先考虑地理环境,考虑人地关系的协调性。原因是,地理环境为人类生存基础,而成本―效益等诸多经济因素是人类在保证生存基础之后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在地理学教材中应将学科研究对象描述为人地关系(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地关系协调基础上的区位、空间组织等问题更为合理。

2 关于经济活动区位概念的探讨

地理学众多教材将经济活动区位定义为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这一定义范围较广,年轻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内涵。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有两大核心内涵,一是相对位置的内涵,即“此经济活动”与“彼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对位置决定“此经济活动”的区位的“好坏”或“优劣”,而教材所定义的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一词,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活动本身的相对位置的内涵。二是须从某一视角去看待区位这一概念。例如在比较两种地理事物的区位中“谁优谁劣”,须从同一视角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连浩特的区位“谁更优”的问题,中国和蒙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一视角看问题,那必然是后者的区位优势显著。但从国家层面去比较区位优势,显然前者具有绝对优势。我们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什么与什么比较起来,哪一个更具区位优势”等表述,这样的表述显然忽略了两种事物的比较必须在某一个统一视角下进行才有意义这一基本常识。本文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更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应为,“某统一视角下,经济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3 关于区域概念的探讨

区域概念在诸多领域中无统一定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政治学认为行政界线既是区域边界;区域经济学认为统一经济特征的区域即为其边界;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学对于区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学对于区域的上述定义与区位定义同样,其内涵较为宽泛,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本科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定义表述中的“一定范围”一词,其所指范围宽泛,如,“一定范围”从小到社区,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清晰的空间概念,易出现歧义。由于地理学的两大根基之一的“区域性”是在自然区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属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也应强调区域的自然地理属性。因此本文更倾向于将区域定义为,某一标准下,具有内部一致性,外部差异性的地理单元。其中,“某一标准”一词是为区分不同学科(或不同研究视角)对区域的不同认识(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仅仅是从文化这一视角划分区域的,而经济区仅仅是根据经济类指标对区域进行划分的。因此“区域”在一定标准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在一定标准下区域内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对外必然产生差异性。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所探讨的三大基础概念是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常见和重要的概念,对于本科生学习掌握本学科相关理论和相关方法论十分重要。作者以目前国内流行的几本教材为参考,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体会,对人地关系和经济空间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概念融合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人文地理学两大基础概念,即经济活动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旨在明晰三大概念的实际群。上述三大基本概念仅仅是作者本人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及科研所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有待同行深入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崔功豪.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8

关键词:范畴;外语;母语;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57-03

众所周知,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讨论需要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否则,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学术讨论将根本无法进行。同样,外语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也需要有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这样才能开展外语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及其探讨。本文的主题就是对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外语经济学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所致,我国无论是在国内的涉外经济活动中还是在国外的经济活动中都使用外语并配备外语资源,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语已经逐步地形成了庞大的资源。外语除了在外交、文化和生活领域外,在涉外经济领域里的价值及其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我国涉外经济活动涉及外语因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外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或同整个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全球有四五千种语言。我们的母语――汉语虽然博大精深、蕴含内容极为丰富,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几乎最少,至今为止除中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换句话说,汉语还没有达到世界级语言的程度,不能走遍天下。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这足以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离不开世界,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要融入世界。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占5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的依存度占60%以上,这两个依存度表明我国对外经济不能离开语言――外语。我国经济活动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活动的区别就在于此。这一客观事实证实了外语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外语经济学研究的依据。

那么,什么是外语经济学?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研究我国有限的外语资源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用的学问。外语经济学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涉外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及其效益。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研究外语经济学

这里提出研究外语经济学,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我们的母语――汉语,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全球性语言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不仅要使用母语,还需要使用外语。我们母语的地位决定了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作为语言,我国的涉外经济只能或者说必须依靠外语。因此,没有外语,中国涉外经济以及融入世界经济就无从谈起。第二,外语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符号系统,它既是人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工具,又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思维的工具。但语言与语言是有区别的,外语与母语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尤其表现在内涵上。人类是自然习得母语,后习得外语。母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与外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由于受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内涵与外延上有很大的差距,在无法运用母语的情况下把外语运用在经济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自然与运用母语所产生的价值有所不同,甚至无法相互替代。人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运用外语始终不能像运用母语那样应心得手、完美无缺。导致的结果通常是运用外语的经济收益总落后于运用母语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是把它归罪于语言本身而并没有把外语作为经济因素来对待和研究。第三,外语作为经济中的一个单独的变量,其价值的高低和效用的大小、费用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好坏已经不是间接而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外语资源的如何配置以及外语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化作用。

但是,这里有必要指出,外语经济学不同于语言经济学。众所共知,语言包括外语,外语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但是,外语经济学与西方学者研究的语言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没有“外语因素”。外语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经济现象,在其经济活动中几乎始终使用其本国语言而不使用外语。本国语言是经济因素,而外语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因素。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研究语言经济学,而不研究外语经济学。二是外语经济是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在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中,不仅仅母语是经济因素,外语同样是经济因素,在涉外经济领域中后者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三是我国外语资源最为丰富。我国是对外语投入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更是在经济活动中使用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我国,也只有我国,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配置外语资源。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外语经济学是基于经济学框架下进行的研究,所以,这里就必须谈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虽说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但还是有一个比较公认的主流界定。经济学界通常比较认可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一是马歇尔(1890)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二是曼昆(2004)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学界定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同时进一步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问。三是穆萨尔森(2003)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这三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为探讨及界定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但是,外语经济学毕竟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从而也可以断定,外语经济学有它自己的研究范畴。

四、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经济学是个巨大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经济理论研究本身的分工和经济学科的进一步专门化、细分化,新的经济学分支不断出现”。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分支,它旨在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来研究我国(或包括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论这一论述是否科学,最起码它为我们开始探讨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搭建起了一个可供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平台。

探讨并研究外语经济学自然会有意无意引出外语定义问题,即什么是外语。狭义的外语就是外国语言本身。这里有必要进行说明,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二字,不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外语语言本身,否则,外语经济学就变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 不仅包括外语语言本身,还包括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外语活动行为。所以,广义概念则是“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我们之所以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外语”分为狭义的外语和广义的外语,主要是因为日常所说的“外语”与我们的母语――汉语一样就是语言。话虽如此,外语与母语之间还是有根本上的区别(将在本文后面加以叙述)。更为重要的是把“外语”放在经济领域里,“外语”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了,而是同时涉及到涉外经济活动中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

外语经济学这个分支是从“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这一特定的侧面对客观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的分工”有助于经济学理论的深化,所以,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外语经济学首先把“外语”因素本身作为形成的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专门研究语言本身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规律,研究外语与母语的不同,以及研究外语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外语与母语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是我们须要解决的问题。这里肯定不是探讨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形体与结构的不同,而是探讨它们彼此的内涵差异。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由此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所以,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而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社会现象的一切,也就是说,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文化之中。在物资层面,它包括所有与生产和产品有关的东西;在社会关系与结构层面,它包括社会制度、宗教、礼仪、教育、家庭、亲属和语言等;在思想层面,它包括智力、举止、思维方式、信仰、价值和审美观等。而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并反映了所有的这些文化层面[3]。因此,我们可以说,汉语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某一门外语同样也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母语是自然习得,所以我们能够自然掌握母语所包含的一切内涵。而外语是后习得,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即便如此,外语人恐怕也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是,人们对这两者的掌握永远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就语言本身而言,这种差别反映在经济领域就会给涉外经济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外语语言的研究在于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区别,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各自的表述差异。

外语经济学仅仅研究外语这个“主体行为的对象”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在经济活动中的“外语人”和“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因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只要谈到外语,自然就会牵涉到“外语” (包括信息)背后的“外语人”。它不是或明或暗地与“外语人”有关联,而是直接与“外语人” 有关联,并且直接牵涉到“外语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对人及人生的看法、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等。 因此,对外语人的研究在于在研究涉外经济对外语及外语经济的依存度的前提下,研究对外语及其相关文化的掌握程度、拥有的外语水平以及具有的外语能力。对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的研究在于把外语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涉外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其质量的影响。

笔者赞成并采用萨缪尔森和曼昆关于资源配置的研究观点。除了上述分析和研究之外,外语经济学还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外语资源配置。从宏观角度研究,就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国家整体涉外经济中的外语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研究,从而分析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而从微观角度研究,就是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研究,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外语资源使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对涉外经济活动中的某一项目,要选择什么样规模的外语资源、什么程度的外语资源、投入多少外语资源、以及如何配置外语资源才能够达到优化配置,这就是外语资源配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高标准,就是少而精地使用外语资源。少而精不仅指资源的储量少,同时也指对满足需求做出贡献的程度,即作为有效的生产力的价值。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是有效地使用外语资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分析研究外语在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

经济学界对经济学如何界定主要存在两种主张,一种是“范畴派”,一种是“范式派”。外语经济学是笔者提出来的,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外语经济学的特殊性,还是倾向于“范畴派”,也许通过将来进行的大量研究会改弦易辙。但无论倾向于哪一学术流派,关键问题在于能够得以进行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德富.外语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24).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9

[关键词]工程素质;工程经济学;教学;创新

引言

工程经济学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不仅是学好工程管理课程的基础,还是工程管理学科中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工程经济学,可以使学者了解工程项目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为将来的课程学习打下重要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课程的特征,结合实例分析经济问题,希望可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提供一些参考。

1工程经济学基本特征

1.1综合性

由于工程经济学涉及的内容、知识比较广泛,形成了其综合性强的特征。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强调对经济意识、经济观念及工程经济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注重基本理论和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工程经济学在市场环境下,以经济为学习主体,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分析多样化的投资方案,从而形成学科的学习内容。工程经济学并不单独成立,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着密切关系;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相互联系。在一些设计、工程、经济管理方面的运用都体现了工程经济具有与较强的综合性特征。

1.2实践性

在人类长期以来的工程技术活动中,形成了具有实践性意义的工程经济学,其理论和技术是基于实践的深化与总结。实践得出理论,同时理论指导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工艺的不断创新,两者将会不断完善和优化,继续推动工程学科的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有利条件。1.3实用性上文提到了工程经济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只有将工程经济活学活用,运用到实际的工程案例当中,才能发挥实际性的作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较为严密,难度也较大,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理论体系,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并延伸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还要将掌握的理论运用到案例当中,学会分析,能够更深地理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工程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①教学方式的落后。大部分授课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只听不动的方式,并没有起到授课的效用。②缺乏实践性。工程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将课本知识融入到实际工程案例当中,并掌握技巧的使用方法。当前的工程经济学缺乏的就是开展实践活动。③自主学习时间的调控。自主学习的时间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但往往由于章节的内容不一样,遇到比较复杂的内容学生提问的次数较多,就造成讲解的时间过多,影响大课程的进度。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对自主学习的章节进行调整,控制讲述时间。

3工程经济学教学创新

3.1教学方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授课的方式。然而,在当今的教学中,总学时有所缩减,但工程经济学的内容不变。因此,在较少的课时完成较繁杂的课程,必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授课。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主体型向学生主体型转变,教师进行辅助授课。首先,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提倡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到讲台上讲课的形式,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主,进行活学活用的讨论分析。其次,要将课堂知识扩展到课外,积极引导学生到课外进行学习,留意观察课外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积极总结观察结果,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明确学习目标。每节课上给学生布置小任务,让学生多一些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将阶段所学知识运用到课程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

3.2教学手段的创新

通常情况下,教师授课主要是基于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主要是听,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难以起到互动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对教学手段作出调整。

3.3提高教学实践性

实践性教学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以及工程素质,帮助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工程经济学要求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应该重视教学实践的意义,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例如:选取一个工程投资案例让学生进行经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原始数据的预算、资料的收集、报表的编制与项目风险,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实体工程中,尝试工程前期或后期阶段的基础工作,让学生真切感受工程经济学在实际工程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语

工程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学习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内容,为学生日后学习相关课程做好铺垫,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喜平.《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2).

生活经济学论文篇10

【关键词】 国际经济 一体化 教学改革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的研究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内容。目前,市场全球一体化、国际生产分割、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正日益把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必需的全部资源、资金和技术,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因此必须进行交流和相互合作。近50年来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把世界各国的交往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地球上的空间距离“缩短了”,信息的“时间差”也趋于消失。这种局面不仅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条件,而且加快了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使世界变得空前开放了。开放的世界使世界各国原有的“一国经济”正在走向“世界经济”,从而形成了“全球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实践的不断发展正使得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现象,国际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由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对于塑造学生运用国际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提升其理论素养,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理论体系涵盖面宽广。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国际贸易部分涉及到贸易利益、贸易结构、贸易保护、贸易收支、资本跨国流动、生产要素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金融部分涉及到了国际收支、汇率决定、汇率政策、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各自都有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在理论假设、理论推导、结论之中又隐含着时间上、逻辑上的关联。从教学内容的分量来说,教学的任务量较大,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有详有略;在教学层次上,应有效地与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形成立体的层次性以及互补性。

2、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经济学理论在分析上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金融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即说明其好坏,例如就一国贸易金融政策的制定提出依据。在分析框架上,各种理论模型往往以两国、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为主,主要是满足几何形式或者图示方法讲解的需要。这种二维图示的方法优点在于直观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而且论证过程也较为严密。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即经济模型不得不加以简化,且限定在二维范围内。

3、国际经济学课程理论较抽象,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功底。这门课程的很多理论,涉及到一定量的数学推导和二维图形分析,但都是基于一定高等数学功底为基础的。特别是古典贸易理论均衡价格的推导、特定要素模型收入分配分析、国际生产方式选择、国际资本流动、汇率的货币分析等核心理论,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授课之初,对于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温习,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尤其要求进行课前的预习,对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做到心中有底,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二、以往教学评价中反馈出来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件形式不够多样化,内容不够丰富,未能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多角度传授知识。根据笔者利用谷歌搜索引擎对国内各类高校国际经济学课件的收集和分析,发现这类问题实际上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在一般院校存在,很多名牌院校的课件也只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理论体系的完备,却往往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课件基本是用文字呈现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黑板教学)无异甚至效果更差;媒体形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教学设计和版面设计不合理,视觉效果差;章节之间课件质量参差不齐、排版不美观、文字图片清晰度差;内容呈现无先后顺序、整体色调不和谐、幻灯片前后风格不一致等问题。

2、教学形式单一,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笔者从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实践的体会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固然重要,但应该在保障学生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更强调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认真掌握理论大师们的观点,当好听众,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信息,通过师生交流、相互讨论,激活其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训练出来的思维独立性和挑战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却可以让学生在日后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受益无穷。另外,知识和理论,也只有在不断从头脑中调取并运用,才能长期持久地掌握。

3、理论讲解要细致,循序渐进,理论分析要结合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不少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学生反馈,由于刚刚学完微观、宏观经济学课程,对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尚不熟练,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不少理论的推导部分感觉理解困难,跟不上授课节奏,要求适当地放慢教学的节奏。特别是对于课程中的一些理论难点,由于多媒体的图形展示往往没有进行步骤分解,学生不容易掌握。对于这些理论,笔者基本采取了黑板分步骤图解与多媒体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完成后要求学生当堂提出疑问,再就疑问点详细讲解的办法。另外,一些学生也反应,课堂上提出的案例中,有关美国、欧洲的案例分析较多,而中国的案例较少,学生更加渴望获得一些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的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解读,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我国政府的贸易金融政策的导向、重要产业的发展趋势。

4、国际经济学课本几乎以纯理论为主,形式比较枯燥。笔者比较了不少国内编写的国际经济学教材,发现普遍以理论介绍为主,案例及专栏分析较少,抽象性较强,考虑到大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理论理解的困难,课堂的气氛也不容易调动起来。国际经济学作为大学阶段的理论教学,应该更强调让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并通过生动丰富的案例分析来帮助其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现有的国内教材很少有适应这一需求的。

三、关于改善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丰富知识传授方式。首先,使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充分利用语言与画面信息的互补性,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更多的信息量,呈现给学生动态的信息,画面的变换和不同的声音效果能够提供多元化、富有立体感的信息,充分提升他们的学习记忆效率。其次,通过多媒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兴趣。通过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可以发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图形等多媒体信息的优势,把多媒体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并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课件的编排上要注意始终把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呈现的教学内容必须是正确和准确的,难点、重点必须是突出的。另外,课件编排要依据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媒体表述方式,是用文字、图片还是用语音、录像,是用单一媒体还是多种媒体,是平行表示还是分层表现,都要与相关的具体内容相互照应。

2、加强案例分析,特别是对中国当今国际经济热点的分析。本质上,国际经济理论的形成就是来源于众多经济学家对国际经济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推理、总结。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必须也应该将这些理论还原于经济实际和现实生活中,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为当今的国际经济教师提供了无数适合的分析素材。这些案例分析无疑会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必要性,并能有效的调动起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要素均等化定律的时候,笔者会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何我国的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收入差距并未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缩小反而扩大,鼓励他们讨论,并从理论假设前提下寻求问题的解答;讲解国际贸易利益的时候,可以以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国民福利的对比进行分析;涉及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时候,可以以中国与国外汽车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案例探讨;反倾销的分析可以结合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进行案例讲解;大学生就业难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分工模式的关系分析等等。教学实际证明,学生对此类问题兴趣强烈,讨论氛围会逐步形成,能有效地激活他们的思维。

3、理论讲解循序渐进,充分分析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国际经济学理论内容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呼应、相互对比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讲解各个理论的概念、推导和结论,而应在课堂上时刻注意提示学生理论之间在时间上、逻辑上、学派上、假设和结论上的各种关联,从而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结构完整、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现实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对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经济理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多角度分析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当然,这一切应该建立在对理论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讲解上,在充分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保证一个合适的教学节奏和进度。

(注:基金项目:湖南农业大学国际贸易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韩刚: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