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3 23:44:57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1

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不断积累经验的机会,每一次写工作总结都是一次反思总结的机会。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请笑纳!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1一、成绩分析:

本年级中有大部分是独生子,平时娇生惯养,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合作意识很差,法制观念不强。在教学工作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各类目标和任务达到的程度

本册三个单元共10个主题,落实了课标四个方面内容要求: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1、秋凉了要添加衣服;

2、秋游出发前准备什么,出行安全,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3、学做小雏鹰,要勇敢,不娇气。

(二)积极、愉快地生活

1、团团圆圆过中秋;

2、做个“快乐鸟”变烦恼为快乐。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1、当好值日生、我是小小保洁员、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2、“团团圆圆过中秋”家人间的亲情

(四)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找秋天”、“神秘的月亮”发挥观察力、想象力;

2、“留住秋天”、“秋天的游戏”发挥想象力;

3、制作“感谢卡”“我的成长包”“树叶标本”等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读透教材,严抓教学,力争课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本册的教材编排中,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要教育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新课程的改革与实验,赋予了品德与生活课堂更加生动而美丽的生命色彩,然而要演绎这美丽的课堂教学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作为教师,我首先是对自己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始终牢记自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态度投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导、带的重要作用,努力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学最终实现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有成效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2、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生活动和实践过程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首先注重对学生进行以表扬为主的鼓励性评价,做到全面而有针对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其次是评价渠道多样化,采用教师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且评价讲究及时、适度,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学习引导,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老师及时的表扬、激励。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通过品德与生活课与班级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习惯。

四、下学期的教学设想

1、加强自身的修养。

教育学生,首先要身正为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也、社会公德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教育学生。

2、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和其他职业不同,我们教育的是一群有着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光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采用多渠道的沟通,势在必行。

3、加强专业教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在具体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好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必要时使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在课改实验中,我们一线教师要踊跃担负起教改前沿突破的重担,新理念下的教师要有“个人学习促成长”的思想,只有学习型的教师才能把教学研究工作做好,才能有所创新和突破,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关于本学科方面的文章,结合海岛教学条件,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争当研究型的教师。

5、和家长做好联系,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同时结合学校的活动,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2在这一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四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

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课上“乐”。

4、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3在以往的思品课中,教师往往疏忽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很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确立起学生的自主权,指导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让他们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才能培养

学生的责任感,才能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认识,拨亮学生心灵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能对事物作初 步地分析、推理、判断和能力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一)展开讨论,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生应多进行议一议,讨论等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二)判断正误,提高学生的识别评价能力

二、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并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情感转化后,应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当学生提高了道德认识,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了行动动机之后,就要把正确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去。

(二)自我监督,克服不良习惯

学生的良好习惯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养成。

三、自我做起,终身受益

我发现许多学生只懂得接受长辈的爱与关怀,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甚至从未想过回报长辈、体贴父母这一传统美德。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讲述父母爱我的故事。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边,感受最深,因而发言踊跃,从理性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反悔,让学生说说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关心体贴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你今后打算怎么做?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后就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受到父母邻居的表扬,更加坚定了体贴、关心父母的决心,不自觉又强化了自我体验。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4在《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依据新课标准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参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等资料。为了创造性地开展好本课的教育活动,我们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遵循这一目标,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通过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所设“三条轴线”。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内化,即: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们能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结合山区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我们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

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总结5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学期,我承担了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2

    关键词:德育课 养成教育 体验 课堂活动

    德育教育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来体会周蔚华教授所言:“德育课是养成教育、感悟教育,非知识教授”,更是深有感悟。

    一、德育教育是养成教育

    德育教育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

    可是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说养成就能养成的。为什么老师和社会评价我们的中职生素质很低?这个素质到底指的是学习能力的素质还是做人的道德素质?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师,我们始终认为中职学生聪明、懂事,他们会察言观色,动手能力强,会感恩;他们比同龄人成熟,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孩子们。只是在我们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他们属于没法跟上的那一批孩子。对于他们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实际上,一个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所谓“习惯成自然”。要养成一种习惯,需要我们给予耐心和关爱,给予信任和鼓励,给予重视和培养。学校老师曾经和企业的管理者做过交流,企业普遍认为学生的技能可以在企业中再次得到专项培训以适应企业需求,但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企业实在是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培养。

    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德育课程,极力发挥好德育课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二、德育课的“体验性”学习

    在德育课堂上,如何实现德育课的养成教育,有这样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在培养中成长。”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教育尤其强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为此,我们应注意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让他们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中职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中职德育教师应该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不同专业班级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体验教育是由参与活动的学生自愿参与一连串游戏及户外活动,然后分析所经历的体验,总结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感悟,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和感悟运用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一种教育模式,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学习方法,即“体验性”学习。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原则

    (1)主体性原则。德育活动课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体现学生参与程度。一堂德育活动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参加,多数同学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收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我们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德育育人的实践过程是内含于生活之中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生活,凌驾于生活之上。因此,学生需要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

    2.三个阶段

    “体验性学习”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体验—感悟—反思。

    (1)体验。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空间去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探究、经历,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自身举例、现身说法等来调动自己的主体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摸拟情境等体验性学习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体验中用。

    (2)感悟。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3)反思。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取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包括参观访问的所见所闻、活动操作的亲身体验、调查(考察)的结果、社会实践的亲身经历等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对上述感性材料进行辨别、分类、筛选,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上升为作为理性认识的结论,使学生从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一个搜集材料并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己思考、自己提高的过程。

    3.方法

    德育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活动方式,例如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德育老师更应该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角色扮演法最受学生欢迎,学生会完成得非常好。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 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有效性

德育,特别是学校德育的成效不佳,一直是人们困惑不解的巨大难题。最近一项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实施效果的调查表明:53.9%的人认为“有效果,但很小”,34.8%的人认为“没有实质性效果”,两项合计竟达到88.7%;关于现代中国公民道德素质中最突出的问题调查结果是:80.7%的人选择“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道德行动”,另有11.4%的人选择“既无知,也不行动”,两项合计更是臻至92.1%![1]关于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自苏格拉底与美诺展开对话以来,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哈茨霍恩等人的研究认为,“学校德育对品德发展没有影响”[2]38。新千年来临之际,我国有的德育学者仍认为:“道德(伦理)是可教的,品性(品德)却是不宜于(通过学校课程来)教的”,“学校德育肯定不是教道德的唯一途径,而且也不是教道德的最有效的途径”。[3]63另有学者指出:“道德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有倾向的直接经验,难以用直接的方式加以教授。广泛而有效的道德教育,是渗透在知识和技能教学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影响,即是间接的德育。”[4]直至今天,还有学者只承认直接的德育课程在道德知识和道德逻辑推理技能教育上的有效性,而不及其余。[5]这些情况均表明,人们对德育成效,尤其是对直接的德育课程的有效性,至今心里没底。

对直接德育课程有效性的怀疑乃至否定,依人们所谈论的语境不同而有别,但一般都是从“成功”的意义上,即德性的成长,特别是以见诸行动的标准来衡量的。这自然要涉及到“怎样的道德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即教学方式问题。因此,深入思考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方式,成了解决直接德育课程有效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本文主要以小学德育课程,亦即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育教学探讨以上问题。

(一)教学方式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对直接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所提供的可能

教学方式是“教”与“学”双方以教材为媒介而展开交往互动的方式。迄今为止,人们对直接德育课程有效性的怀疑、诘难,主要在于将“教”局限于“口授”的方式上,包括哈茨霍恩等人的研究,所否定的只是“当时流行的背记道德信条,一味在课堂上讲解道德知识的教育”[2]39方式。它在我国的突出表现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道德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

灌输道德知识的教学方式弊端极大,可以说它是道德教育中的最大痼疾。在性质上,它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它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则规范;在方法上,它通常诉诸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等。这种教育既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又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有效性。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与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素质教育宗旨相背离,不利于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的、有个性的现代人格。因此,传统的、灌输固定道德知识的教学方式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了。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教学方式的变革作为显著特征给予强调。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本身就具有儿童品德和社会性成长的意义,是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

教学方式的变革需要多种条件的支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在新德育课程的实施中,教学方式的变革首先是由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改变所导致的。

传统教科书主要由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习题系统组成。课文系统和图像系统都是完整的,习题系统主要起练习和掌握课文内容的作用。这样的教科书结构体系非常适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阅读、听讲与练习。教师和教科书都具有权威性,甚至是权力的象征;学生的学习很容易处于被动状态。

新德育课程的教科书打破了以往的结构体系――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习题系统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尽管不同教科书的编写结构和体例有别,但它们却体现出共同的特征:生活性、活动性、探究性和交往对话性,是以“活动”和“交往”为特质来贯穿教学内容的。由于完整的课文系统已不复存在,呈现的主要是一些话题、范例以及大量的“显性留白”①,所以教师要一以贯之地运用讲授方式教学,特别是学生要以完整阅读和纸笔练习的方式来学习,已经不再可能。这就是说,由于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改变,已将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向最前沿,同时也为直接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第一,它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科研舞台,非常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新的德育教科书,不仅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儿童,研究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儿童,以便使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促进所有儿童的发展。这样,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6]。这为教师由“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是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难得机遇。

第二,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都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发展者。在我国,课程与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分离状态,教师只知教学,而不知课程,课程设计是国家的“专利”。它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教师的课程意识丧失殆尽,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无从谈起。由于新的教科书所呈现的只是一些话题、范例,是激活师生经验的“催化剂”,是“用来教的”工具,所以,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研究当地的文化资源,研究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由此深入开发和利用适合自己学生课堂的课程资源,舍此,将难以成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合格教师,更难以成长为优秀教师。

第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无知”之人。由此,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则是一种被动受控的角色。新课程无论从理念上,还是课程与教科书的设计上,都将师生看成是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和人格平等的人,承认各自文化经验的合法性。同时又赋予教师“平等者中的首席”地位,支持教师主要从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工作。所以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促进者。

由上可见,在新的德育课程背景下,在新的德育教科书引导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发展和儿童的个性发展紧密地融为一体,而这些都需要与教学方式的变革相互作用才能够不断提升。所以说,正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为直接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希望。

(二)教学方式变革与直接德育课程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变革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教学(学习)方式,直接的德育课程将是有成效的。之所以这样下断语,是因为它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对此,我们可从新、旧德育课堂生活的对比中明白个中真谛。它集中表现在知识性与生活性、静听性与活动性、单向灌输性与交往互动性、守成性与创新性等几组对比鲜明的范畴之中。

1.知识性与生活性

传统的直接德育课程与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知识性,是“关于道德观念”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德育即知性德育必然是低效或无效的。第一,它是一种将学生与道德知识相互客体化的德育,因为在这种德育过程中,无视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知识外在于学生,不具有主体相关性;教学中,师生都为“道德”而存在,而非道德为师生的生活而存在,道德教育变得很不道德。第二,它所要培养的是道德学家,而非具备德性之人。因为这是学科化的德育,是强调德目体系完整构建的道德教育。第三,它是一种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着重要缺陷的德育。因为它不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探讨道德,而是原子式地进行探讨,即以单个人为基础的逐渐提高,这样,它“只能做到集合并列”,培养单子式的人。第四,它是一种肤浅的德育。因为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它最多只能触动学生的部分认知活动,对其情感和意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可以说是地道的“冷认知”,而非“热认知”。但是,“对于道德行为的发生来说,体认到它们的存在比证明它们的存在更加重要”[7],亦即感性的移情体验、同情性理解、“视界融合”比理性推导更能够使人产生道德意愿和道德行动。

在理性主义走向“非理性”的过程中,注重人的感性、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哲学思潮不断涌动。尼采、叔本华以及存在主义等哲学家和哲学流派高扬了人的非理性的一面,突出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逐渐走向前台。

新课程改革将回归生活作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德育课程中,回归生活更是极其重要的改革指导思想。生活性成为德育课程和教学的基本理念。倡导德育的生活性,是对人的德性成长的基本把握,因为人的品德发展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非学科的理路;它强调了儿童已有生活经验、体验在其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价值;突出了儿童当下生活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它并没有否定成人生活、成人经验对儿童的重要影响和教育价值。总之,德育的生活性,不仅突出了生活在儿童成长中的工具价值,更将其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引导儿童过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德育的生活性,可以说是为直接的德育课程开启了一扇起死回生的大门,使师生的课堂生活真正有了充满生命活力的希望。第一,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进行道德教育,“符合儿童当下的道德需要”,“与儿童的生长内在一致”[8],从而为儿童自主、主动和创造性的建构和发展德性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它解决了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新的德育课程研究中,人们一般笼统地讲德育的生活性和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而很少探讨道德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这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伦理的原初意义是灵长类生物长久生活的居留地”[1],因而它既是家庭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渊薮,也是儿童濡染道德经验的主要源头之一。这样一来,回归生活世界首先就是回归伦理世界――儿童的风俗习惯的世界,它是一个更具基础性和前提性意义的世界。只有如此理解,德育课程才能做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利用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道德经验,又引导它的改组、改造和发展,服务于儿童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建设。第三,它为有意义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不管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还是探究发现学习,由于它能够与儿童的现有经验发生交互影响,便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并有可能促进儿童内在动机的发展。第四,由于生活和儿童生活经验的社会性,使教学生活与社会生活在总的精神上能够保持一致和生动的联系,化解“5+2=0”的问题,从而可培养儿童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互惠共享的精神和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减少教育的浪费。

2.静听性与活动性

静听性是与知性德育内在地保持一致的。由于知性德育的知识化、理论化、普遍化和绝对化本质,儿童在它面前只能臣服,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等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同时,人们将听话、“守规矩”看成是好学生的标准和道德教育的目标。一言以蔽之,从社会本位提出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等,必然导致学生“静听”的课堂生活方式。

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活的过程就是活动的过程。所以,德育课程的生活性必然要求它以活动性为其重要依据和途径。活动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儿童的发展正是在外部活动的内化和内部活动的外化这种不断交互往复的活动中展开和完成的,其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亦然。例如,在“友爱残疾人”的学习中,我们即便为儿童讲解多少残疾人生活艰辛的故事,儿童得到的只是“闻见之知”,难有体验之感。而让儿童在充满爱心的音乐背景下,开展蒙上眼睛走路,用一只胳膊或不用胳膊穿衣服,塞上耳朵听别人讲话等等活动,才能使其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难,这是任何说教都代替不了的。正是在这样的感性体验中,同情性的理解才会发生,“利他”的道德品质也会在人们心灵中萌芽。这些内容如果不由专门的品德课程设计和实施,儿童平常就几乎没有机会触动原有的经验,使其对残疾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习俗乃至偏见水平。可见,活动性为直接的德育课程和教学取得成效,奠定了又一坚实的基础。新的德育课程中这样的活动设计比比皆是。

3.单向灌输性与交往互动性

正因为传统德育课程和教材为师生提供的是绝对确定性的知识,它只是作为认知的对象,与师生个人的道德经验、知识和理解无关。所以,师生都“只能站在下面和外面去研读它、学习它、记住它,而不是带着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经验走进课程和教材,去发展他们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经验和体验”[9]293。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借助体制和课程知识的力量,也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和“有道德”的人,并作为“道德的化身”为“没有道德”或“缺乏道德”的学生宣示道德,希望学生在没有个人理解的态势下照单全收。这样,师生都是课程知识的被压迫者,而学生则遭受课程知识和教师的双重压迫。在这样的课程和教学之下,学生往往学会了迎合教材和教师讲空话、假话和套话的习惯,严重的情况下则形成“双重人格”。

新德育课程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建构看成是“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的过程,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着多向的交往互动与平等对话:师生、生生、学习者与教材,以及学习者的自我反思等。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对话,是个体经验与他人经验的相互碰撞和融合,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遇,是内在生活和道德感受的相互感染。师生与教材之间也是平等对话和相互融通的关系,师生各自都带着个人的道德经验、感受体会走进教材,与之展开对话,从而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由于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总是多样的,因此,对教材的解读也总是多义的,对话也是多态的,反映出丰富的开放性。同时,“教材作为有教育意义的文本,它既提供多义多态的解读和对话的可能与机会,同样也有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引导,它在解读和对话中指向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有道德的生活”[9]294。新课程还强调儿童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即自我反思,反思自己道德经验的成长、进步,这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对儿童道德主体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由于师生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它本身就具有现代道德的意义,可以说,它将民主、平等、和谐的隐性课程的作用大大强化了。

4.守成性与创新性

传统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大都是守成性的。它的突出表现是从成人的视角和社会的角度向儿童提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以及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所谓高要求。在这些规范和要求面前,儿童不能选择,也不能参与讨论,更不能创造属于儿童自己的道德,一切都是成人安排好的,是成人的规训式道德。而“剥夺学生自由决定和自由创造的权利,也就取消了人们担负责任的内在依据”[10]。而且,成人的这种包办代替事实上已经“侵犯”了儿童的道德自,违反了《儿童权利公约》,非常不利于儿童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同样适合德育课程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因为儿童不仅能够继承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道德财富,同时还“能够选择和创造自己的道德生活”[3]58。柯尔伯格指出,儿童是“道德哲学家”,因为儿童同成人一样,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在直接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儿童更能够创立自己的道德法则、行为准则,如在关于《班级公约》的制定中,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儿童创建了适合自己班级的丰富多彩的《班级公约》,反映出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道德智慧。

综上所述,在知性的、静听的、单向灌输的、守成性的道德教育方式下,直接的德育课程与教学的成效确实不足,甚至它不是“道德的”教育方式,更何谈它是教育道德的方式!而在生活性、活动性、交往互动的和创新的道德教育方式下,它是有效的。因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整理、反思和拓展了自己已有的道德生活经验,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生活的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儿童得到的将是一种“亲切的和有生命力的个人的真知灼见――在经验中获得的和经过检验的信念”[11],因而是能够深刻地影响性格,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为的。从此,德育课堂开始充满生机与活力,并正在用自己迷人的魅力着一个人类长达几千年的困惑――直接的道德教学何以可能的问题!

注释:

① “显性留白”是新的德育教科书呈现方式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功能是为儿童与教科书展开交往对话提供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的空间。经教育部审查通过的各套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都采用了这一呈现方式,它是新型教科书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樊浩.现代道德教育的“精神”问题[J].教育研究,2009,(9):26―34.

[2]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3] 杜时忠.学校德育何以可能[M]//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黄向阳.道德可教吗[M]//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1―42.

[5] 王囡.对道德可教的辩护及道德教学的限度[J].中国德育,2009,(6):26―30.

[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6.

[7] 石中英.“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9,(9):17―25.

[8] 高德胜.生活德育引论[M]//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2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8.

[9]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468.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4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思想品德课程不仅要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厌烦,对思想品德课丧失兴趣,难以达到思想教育的功效。因此,在教学中应本着“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理念,努力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产生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生成新知,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泉。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灵活多样。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小品表演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案例讲解创设情境;通过诗歌朗诵、美文欣赏创设情境;通过游戏创设情境等。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素材,采用适当的方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

情境的创设为教学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材料,丰富了课本内容,扩展了课程资源,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接受新知识起到了桥梁、铺垫的作用,使课本知识变得深入浅出,使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从中受到教育,并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二、学生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学生当堂总结收获体会是升华思想认识水平的有效手段。一堂思想品德课上得很生动、热闹,但如果不注重让学生及时进行思考、总结,那么课堂上学生情绪激昂,课下所学知识便马上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每节课上让学生总结收获体会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每一节课都应达到应有的教育功效,每一节课学过之后,都要让学生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环境、道德水准、个性特征不同,对学生思想触动最深的方面也不同,所以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谈自己的收获。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他们在相互倾听中相互补充,使思想认识也得以提升。每节课上,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总结,不但可以使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认识、升华情感、增长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要使学生将知识、能力转化为觉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那就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成长。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学到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三课“党的基本路线”这框内容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和拥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改革开放在我县》的实践活动课,带领学生到离学校较近的七方村实地考察。学生深入到农户家中,调查现在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向农户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生的变化,调查农民富裕起来的途径。调查结束后,我让每个同学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认识。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使知、信、行统一了起来,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

四、建立灵活的评价机制

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一个学期结束一张考卷得分的高低并不能准确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高低。要落实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效,必须改革以往的评价方法,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在教学中,我采用如下方法评价学生:

1.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每一门学科共有的特点。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一般说来,学生拥有知识越多,思想认识水平相应越高。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部分,而不能完全抛开考试。

2.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

要在集体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让班上的同学进行互评。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正义感,让学生进行评价更加客观。学生评价包括与同学的关系如何,上课纪律状况如何,值日是否认真尽责,是否积极为集体着想等具体方面。

3.与班级的德育量化积分相结合

班级的德育量化积分是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包括迟到、早退、旷课、不交作业、扰乱纪律、顶撞老师等扣分项目,还包括运动会等各类比赛获奖、做好事、拾金不昧等加分项目,是班级管理当中较完整地评价学生的一项制度。要和班主任相结合,把班级的德育量化积分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内容。

4.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课下对学生的观察去评价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等方面,由各位任课老师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

5.与家长评价相结合

青少年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家庭生活占据学生生活的很重要一部分。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当是在学校是一名好学生,在家中是一个好孩子。因此,完整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应和家长相结合。家长评价包括回家能否自觉完成作业、能否做到孝敬父母、能否自觉分担家务劳动、对待客人和邻居是否有礼貌等方面内容。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5

关键词 中职 教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对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从这几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看,该科的通过率一直比较低,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无味。如何提高该科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体验,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谈谈看法并分享一些个人教学探索结果如下。

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情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综合了会计学、经济学、法学以及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是一门交叉性比较明显的课程。一方面,它与会计实务联系很密切,另一方面,它的法律条文非常多,知识点很分散,需要精确记忆的内容多,学生学起来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法律法规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了解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的相关规定,掌握支付结算相关法规,掌握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熟悉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学好这门课程,从长远来看,它将为学生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对强化中职学生毕业后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自觉恪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具有深远的指导作用。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一般选择在学完“基础会计”后开设这门课程,之所以这样安排,原因是此时学生已经粗略地了解了本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作基础了,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学生虽然在此之前学习获得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感知,但这种感知还是相当肤浅的,学生的会计的思维模式还没有真正形成,这就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了阻力,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兴趣深入去学好、系统地掌握。

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2.1 采用模块教学法,教学手段因模块内容不同而灵活使用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会因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框架与内容是大同小异的,一般共分为四章,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章内容各具特色,并且章节之间貌似关联性不明显。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章节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具体地说就是分模块进行教学。为此,在教学中,笔者一般把全书内容整合成四大模块,并确定他们不同的教学方案如下:第一模块是会计法律制度。本模块的特点是和与会计学原理联系紧密,但也有一半以上的内容是学生学本课程之前所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系统且繁多。为此,教学中,笔者一般会以会计工作中常见的事例、问题以及有关违法案例为起点,一步步引领学生深入去体会会计法律法规的实质精神,树立学生依法处理会计业务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合法与非法的辨析能力。第二模块是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该章的特点是和票据实务联系紧密,讲解这章内容,最大的障碍是学生基本没有见过财务实务中的票据,对票据结算的规定的理解觉得很抽象。为突破这一瓶颈,该章教学中要注意以常见的票据实物及支付手段为例,让学生掌握支付结算的概念,以及银行结算账户、票据结算及非票据结算的法律规定。笔者在教学时就曾把学校财务科常用的票据扫描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传阅,通过引导学生填写票据,并安排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让他们之间进行模拟财务票据往来业务过程,熟悉票据结算各环节。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基本上消除了枯燥感,而且,通过此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几乎是练过不会忘记的。第三模块是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该章是此书中比较难讲但在工作中又是最实用的一章,但问题是该章法律条文非常多,讲解难度很大,而且记忆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用企业日常工作中常见的违反税收征收管理的案例,通过案例强化学生记忆税收征管的相关规定,让学生一步步掌握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发票管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的相关规定,并能够很好地好区分不同的税收征收措施与方式,能够识别现实经济工作中违反税法的行为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第四模块是会计职业道德,这章内容比较浅显,文字表述也通俗易懂,教学中,我们应该意识到离开现实工作实践来空谈,将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我们可以多点举出财务工作中常见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哪些行为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从而归纳总结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以及违反之后的相关法律责任,深刻把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准确识别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常见行为,从而总结出一套杜绝和防范的措施,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2.2 注意效果,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很枯燥,教师不好讲,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填鸭式”教法,习惯于“一言堂”。而且由于应试目的,所以很多教师教法单一,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与学生互动,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摒弃的是单纯应试的动机,要深刻领会这门课真正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分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和违法现象。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法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法律的应用才会游刃有余。财经法规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与经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要真正学好这门课程,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法律条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的手法,要确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案例探讨为抓手,突出案例教学的中心地位。从案例中引出问题,由问题带出知识点,再由知识点提炼出理论,架构“案例知识理论”的教学思路。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与教师探讨,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课堂将要讨论的问题内容以及具体要求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组派出代表发言,而为了在课堂上拿出有分量的答案,学生之间往往又会积极地进行互动,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发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营造各抒已见的学习氛围,允许保留意见,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2.3 注意前后联系,做好章节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逐个讲解单个知识点时,学生听得懂,但学到后面,前面的知识就几乎全部没有印象了,要克服这种现象,要求教师在讲课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前后知识点串起来,使得内容前后联系,以求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好比散落在地上的珍珠,当人们用线穿起来才会体现出其更高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不然,学生学一点,忘一点,学习就没多大意义了。有些学生抱怨章节之间内容关联性不大,其实这是他们对知识点没有吃透的原因,仔细分析下来,我们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关联点的。

2.4 善于搜集案例,借助生动的案例来剖析深刻的法律法规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内容是枯燥的,只有案例分析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是常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譬如,为了讲清票据记载事项的变造和更改二者不同的法律后果以及背书连续的重要性,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曾援引了一起发生在上海的真实的票据纠纷案例,从案件审理到一审二审法院判决结果,通过对案件进行分析使学生轻松理解并掌握其中的法律问题,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要搜集到好的案例素材,需要任课老师经常积极向活跃在法律职业一线的法官、律师、法律顾问多多接触,从他们那里,我们更加容易得到一手案例资料,这对活跃课堂氛围,强化授课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2.5 运用体验式教学,通过增强直观感知来帮助理解课本理论知识

“体验式教学“是颇具口碑的教学方法之一,有时,让学生亲自体验一次,比老师在讲台上费尽口舌讲解的效果要强得多。意识到这一点,笔者在给学生上票据法律制度内容时,就曾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联系到学校附近的两家企业,让学生分组到这两家企业的财务部去体验票据的流转过程。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这两家企业的财务部工作人员很热情,他们不但给我的学生展示了支票、汇票、本票等等票据,出纳员还热情地带上我的几名学生去银行办理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有了这次体验作基础,学生已经获得了对票据及其流转程序有了直观的感知,回到课堂后,我再给他们讲解相关的票据法律制度内容时,就觉得容易得多了,学生也因此而听得津津有味的。体验式教学,它最大的好处是有效地避免了抽象和乏味,建议老师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当今的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簿弱,学习兴趣不浓,如果仅凭老师张嘴比划是难以让学生维持学习热情的,与其让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不如创造机会让学生先去体验一番回来再讲。

综上所述,“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要教好是不容易的。它需要教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同时善于总结并勇于探索,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真正把这门专业基础课上得精彩,教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傅锡原.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宿中和,李林.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科技咨询导报,2007(4).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6

总结要对主要矛盾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样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今天小编整理了政治教师2020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政治教师2020年终工作总结1时间飞逝,20_年的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这年度的工作总结。

一、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

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党员教师,系统地接受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活动,政治理论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

和刚走上工作单位时相比,自己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作为第二班主任,自己能够协助第一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关心班级班风、学风的建设,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班级工作无小事,就是在每天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自己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

在教学方面,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认真按照学校教学常规的要求做,认真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以积极的态度上好每堂课,在实践中探讨、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自己能认真执行青蓝工程,认真参加学校的学习培训和校内校外的教学观摩活动。在教学之余,自己也进行一些教学研究,把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感所想及时总结成文字形式,这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凝练,也是对教学的再思考,对自己教学理论水平的一次提升。

三、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在一年中自己担任一个班级的第二班主任,执教5个班级的思想品德,一星期10节课,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学校、学科的各项会议、活动,没有缺席高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和病假。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学校提供了各种让自己快速锻炼成长的平台,学校领导给予自己很多工作上的关心,老教师给自己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帮助,这一切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当然,自己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务实的工作态度,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工作,争取工作水平的更大提高。

政治教师2020年终工作总结2转眼的时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又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无愧于“合格的人民教师”这一称号,我现将这一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

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思想品德教学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对于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我做到“不耻下问”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三、考勤纪律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积极学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

总之这学年,我担任的三个班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将继续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成绩,为学校争光!

政治教师2020年终工作总结3政治教师除具备一般教师的政治道德素质外,更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增强教育效果。同时要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迎接新形势的挑战。本人就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非常重视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近几年来,我认真学习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提高自己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问题的讲话。学习创新教育等,通过学习,提高认识。

其次,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接受县教研室教研员的工作指导,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通过观摩,听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同时,积极听教研组教师公开课,并且根据学校要求,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和方法,学习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完善了自身的缺陷。

第三、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有明确的教学计划。

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地按步骤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每学期开始,在备课组讨论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县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留于形式。

(2)能够坚持组内定期集中备课,并认真备好自己的每堂课。

坚持组内定期集中备课制度,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在备课过程中,我坚持三个“联系”,即联系时政、联系热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既备教材又备人。十分注重资料的积累,把报刊杂志上有用的信息以剪报形式收集起来,作为备课资料。平时,又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走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备课能紧密联系实际,为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并重视每次课后写好教后感,总结每次课的得失。

(3)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导学式教学模式,通过抓课前预习、讨论交流、启发指导、巩固训练四个阶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还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进了教学效果。

(4)严格规范按照备课组来进行命题和阅卷。

考试、测验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情况进行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改进、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命题组卷应十分严格,保证命题的客观与公正。为此,每次命题组卷做到交叉,任课教师确定考试提纲,命题教师独立命题,做到命题所覆盖的知识面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明确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严格控制难易度,使平均分较为合理。阅卷过程实行流水作业,统一批改,然后做好试题讲评分析。

(5)作业精心设计并做到适量。

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应根据内容精心设计题目,以达到进一步对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同时尽量控制题量,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并作好讲评,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作业问题。

由于重视了教学过程的研究,找到适宜的教育策略,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政治成绩也有了提高,实现德育和学习成绩双丰收。

政治教师2020年终工作总结4本学期,我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现工作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政治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2、认真抓好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

进行“研究型备课”。以教材、学生、教法、教具作为研究对象,查阅资料,加强对知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准确的掌握知识,而且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的组织教材,形成个人的体验和认识。引导学生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将生活和书本知识融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的思维都能活跃起来,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去思考问题、钻研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作业的布置上,不局限于重复性问题。而是注重课外小试验、小制作、资料的查阅和搜集等。布置的作业及时的检查,并做出客观、积极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乐趣。

3、认真搞好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优化课堂教学。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精心分析、讨论,探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通过听评课活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教法的把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我们采取了“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策略。对于尖子生的培养,采取“带研究生”的方式。课堂上,对于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多让尖子生回答。课下,精选一些竞赛题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善于钻研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后进生,采取了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并利用同学之间的互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5、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把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中,我积极探讨科学的学习方法,诸如兴趣教学法、交互探求法、情感交流法等。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巧妙组织学生活动,体现学生“主体”显得更为重要。

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本学期,我所教九年级(64、65、66三个班)的政治课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期末检测取得了较好成绩。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下一步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给学生创设质疑、调查、动手实验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课内外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政治教师2020年终工作总结5一、职业道德方面

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各党保持一致。热爱教育工作,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有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和工作作风,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从生活和学习各方面热情帮助他们,我以自己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日常教学中自觉规范自身言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处处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感染和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工作中都能主动的和各位同事紧密配合,共同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同心同策完成教学工作。

二、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

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理念,对课程标准进行细化解读,并学习关于构建道德课堂的文章,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_班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在教学活动不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种种检查、评价,既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又了解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各个方面,如学习技能、技巧、思维发展水平等。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在检查评价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缺陷,使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师耐心的引导下向成功的方向发展。

三、认真开展解读、细化课程标准的学习与交流

“解读课标,上明白课,落实课标,上有效课”,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青年教师

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更快适应,更快提高,增强教研组的整体实力。

五、工作业绩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7

关键词:动态研究 多元互动 动态教学 行为评价与激励 成长需求 趣味性 实效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品德状况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的实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的功利色彩浓厚,很多学校为了提高中考或高考的成绩,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经常采用静态教学模式,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过于注重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知识的理解、记忆及题型的归纳和总结,悖离了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难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导致思想品德课失去了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很难内化为学生的品德。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和价值也只有在动态教学中才能实现。通过动态教学,可以更好地捕捉学生的内在道德需求,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并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所学习的内容,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我们必须扬弃传统思想品德课的静态教学模式,代之以动态教学模式,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始终能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全方位开展动态研究,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

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又时刻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生品德因个性及成长环境的不同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我校成立了德育信息研究部,主要负责通过网络、电视、各种平面媒体、专题会议,学校各部门全方位收集整理校内、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德育信息,深入挖掘典型案例中的德育因素,动态地研究德育的社会要求和学生成长中的德育需求,及时地追踪各种先进的德育理念和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德育方法,为学校政工主管部门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提供信息支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深入钻研思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研究部提供的信息和建议,大胆探索、实施各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积极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实施以“动”为主、三维目标层次推进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在制定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案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循序渐进的多层次目标结构体系,而每一层次中均包括知、情、意、行的分目标及其结合途径和方法,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

三、正确认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重视“结点化”的动态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应是实践―课堂教学―再实践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结点”。在课堂教学前,不仅需要教师备课,还要求学生动起来,围绕某个或某类主题广泛搜集实践资料或归纳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上课时可依据教材并结合这些实践材料或问题引导学生剖析现实,体验和感悟所学知识。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践行道德,透过各种渠道获取反馈信息,必要时,教师可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澄清、升华。

通过思想品德课这个“结点”,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双向延伸,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得更好,做得更积极,悟得更深更透,大大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四、自主探究、多元互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旋律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严重毒害着青少年,教师不可能杜绝所有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德育教学中,应坚持生本意识,重视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列举实例、回忆经验、资料演示、小组讨论、分组辩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并获取独立的分析、鉴别、体验、评价各种信息的技能技巧,最终实现学生良好品德的自主生成。

五、实行教学与学生的成长需求动态结合的教学策略。

教材不会经常发生变化,学生的成长需求却因人因时而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行为记录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事件剖析法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并根据其所揭示的实质不同分别归类,

教学时,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成长需求,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调查、搜集资料、辩论、讨论、征文、现场体悟、实例分析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信息量,避免了学生因信息的局限性造成对事物的认识以偏概全而走向极端。学生原有的品德结构、品德误区、思维方式、真情实感等在互动中得到自然的抒发和暴露,并与教材及其他主体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发生共鸣和碰撞。教师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这种共鸣和碰撞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对其进行分辨、总结、积累、升华,鼓励学生践行自己总结出的结论,解除成长中的困扰,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六、建立以“动”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评价和激励机制,重视养成教育。

持之以恒的行动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是道德内化为品德的必备条件,是知、情、意、行的“融合点”。只有通过道德行动,道德认识才能付诸实践,道德情感才能受到陶冶和深化,道德意志才能得到锻炼,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8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51-01

教学是教师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师引领教学应该体现在对备课、上课、作业、评价这四个教学基本层面。对于这四个层面必须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在广大学生的“管”“教”“学”的具体行为之中。教师引领教学的四个层面是如何体现在教学之中的呢?首先是教学的“决策层”――教师的“备课”过程,其次是教学的“执行层”――教师的“授课”过程,再次是教学的“作业层”――教师的“作业批改”过程。最后是教学的“评价层”――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引领教学依附于教师教学的“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评价层”的和谐统一。这四个层面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业、选择教学策略、追求教学成效的过程,以下是我对这四个层面的理解。

一、“决策层”――备课过程中的教学思想

“教学生什么”“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教懂学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备课时,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要注重教案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和灵活性,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努力克服上课时“满堂灌”“教师表演,学生看戏”的场面。教师在备课时,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主体,自己的教学思维为载体的主导思想,并且善于把自己的学习思想变成学生的学习思想,变成指导性的思想。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教学“决策层”中提出了“道德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想。

“道德与教学”不是单纯研究“道德教育”,也不是简单的上“思想道德课”。在课改之前,道德教学全部划分到思想道德课上,只有学生在上“思想道德课”时,才能接触少之又少的行为道德。这样长期以来,“道德教学”便成为人们所学的“思想道德课”。这是片面的认识,“道德教学”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以“德育教学”作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文化成绩、健全的人格魅力、健康的身心体魄,以及学校才能过获得高优的升学率。

二、“执行层”――教师授课时的引导思想

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全新的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理解学校教学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新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新特征:课堂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前,课堂模式是“教师喋喋不休,学生目无表情”、学生处在被动的环境下学习;新课改之后课堂变成了大舞台,是学生生成知识与经验,逐步健全知识结构,不断滋生文化素养的主动积极、生动活泼的过程。使课堂变成“欣赏课”,由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其境”,让学生去体会、去升华、去创造、去评价。

三、“作业层”――检验学生学习的过程

“检验”一个学生学习情况如何?“作业”是其中之一。旧课改大部分教师遵循的是“题海战术”。课后,教师会留一大堆作业让学生巩固。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由于作业量大,导致学生厌恶学习,不认真做作业,出现抄袭现象、代做现象等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使得学习“事倍功半”。新课程要求给学生留有“尝试性作业、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创造性作业”,为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选择。

“作业层”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辅导。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辅导就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辅导的内容除了知识点以外,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等等,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和辅导内容。

四、“评价层”――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9

【关键词】 生理学;职业道德教育;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张晓丽,女, 生理学专业教师。 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学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德育教育重要内容,是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在《生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计划地针对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品德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是学校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有效的品德教育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可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职业素质。

1 突出职业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制定德育目标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环节,认真实施课堂教学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环节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尽的职责。WWw.133229.COM

依据专业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目标,紧扣《生理学》课堂内容精心设计每一教学单元的德育目标。做到一个突出、两个侧重。

一个突出,突出职业特色,适应岗位要求,为专业人才培养打基础。《生理学》是学生跨入医学领域第一学年所学的医学课程,这门基础课不仅为专业理论知识打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关键时期。

两个侧重,第一侧重是在理论教学德育目标的制定中,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守救死扶伤的信念及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努力为主要侧重。

第二侧重是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爱护公物、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主要侧重。

德育目标与生理课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置于同等重要地位,同时积极开发《生理学》教材中职业道德内容,选择合适的实施方法、恰当的教育切入点、抓住适宜的时机,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整个《生理学》教学过程中。

2 《生理学》课堂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的主要实施方法

2.1 案例分析法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血型与输血原则及交叉配血时可结合央视《焦点访谈》题为:“一起输血事故的背后”的案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把o型血输进了b型血的寇娜体内,寇娜在被输血后的短短十几分钟,出现了严重的溶血性反应,这才造成了寇娜的肝肾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的恶果。

案例分析中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言,有的同学总结出输血前应严格核对血型,遵循输血原则;有的同学指出按照国家卫生部临床输血规定,拿到血站配发的血液之后,临床医务工作者必须再做一次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确定无误之后才可以病人输血;有的学生说由于医护人员的失职,在没有做任何的核对和实验情况下输血;有的学生说怀孕生孩子是件人命关天的大事,关系着两代人的安危,医务工作者缺乏责任心。同学你一言,我一语,此时正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时机。通过案例分析教育学生医学服务对象是人,一定从在校期间掌握牢固的职业知识,养成严谨细致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对社会、对他人要树立高度地责任感和事业心。否则在未来工作中,一时疏忽会给他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和痛苦。

在讲解内分泌一章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强调特别是已经长期使用者,想停用该药时,不要骤然停药,要逐渐减少用药剂量,直到终止。曾有一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时期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因没按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缓慢停药,而采取立即停药的办法,一周后突发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的危相。只要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急性衰竭,临床上对患者的抢救常是无能为力的。多数医疗事故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医学基础知识差,医疗技术水平低造成的,教育学生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刻苦学习,坚守救死扶伤的信念。

2.2 示范法

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行是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人格力量不容忽视,良好的人格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学习“血压测量、心音听取”时,教师首先进行操作示范,这时学生都会瞪着眼睛看你操作。此时,教师尤其应注意自身良好的语言、仪表和严谨教风,熟练操作技术,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引导学生进入专业角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3 故事讲授法

故事由于具备趣味性、新颖性、直观性、感染性、活动性等特点,所以大家都爱听故事,其实小故事里也能反应出大道理。

在讲解“稳态概念”时可介绍稳态发明的故事,人体内环境维持是一个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生理过程,理论讲解告一段落,介绍稳态发明的故事。一位生理学科学家为了证明稳态的存在,自愿进行人体试验,他一手脱着一盘牛肉,勇敢地在120℃的室温下停留15分钟,而其身旁牛肉在此温度下已烤熟。科学家为推动医学的发展而献身的精神感染着学生。

例如“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是生理学的重点内容,在理论学习告一段落时可结合理论知识引出“藏”在肠胃中的诺贝尔奖——幽门螺杆菌发现记的故事。当时的医学界认为,健康的胃是无菌的,因为胃酸会将人吞入的细菌迅速杀灭。一位名叫巴里·马歇尔的年轻科学家人在众人的质疑,并没有动摇。自愿进行人体试验。他在服食培养的细菌后,发生了胃炎。由于他的发现,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故事中科学家为救死扶伤,不辞艰辛、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敬业精神,激励学生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创新,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竭尽全力。

此外在讲解“条件反射”时介绍“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故事,在讲授“红细胞成熟因子”时讲解发现维生素b12的故事……

类似的故事很多,收集、整理科学家及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2.4 实践法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医学专业基础学科,其理论来源于许多科学家的无数次的科学实验,实验室是学生职业道德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在上实验课前检查学生仪容仪表是否符合职业要求;实验中针对实验操作问题,要求学生作到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独立工作和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团结协作、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完实验后必须清洗实验器械,做好实验室卫生清洁工作,做到眼勤、手勤、腿勤。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都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好时机。

2.5 讨论法

在讲解红细胞氧的运输时,联系临床的一氧化碳中毒,讨论如何预防和抢救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通过讨论教会学生安全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

例如在讲解体温一节中散热原理后,可讨论发热后散热降温的方法与措施,通过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荐,应用生理学原理总结出各式各样的散热和降温的方法,不仅丰富生理学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懂得如何关爱他人,处处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痛苦的意识。

2.6 格言励志法

在介绍生理学绪论一章时,可引用格言“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引导学生制定相互《生理学》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树立刻苦学习的思想。在讲解神经系统一章时可引用格言“人跟人的最大差别,不在于脖子以下90%的体力劳动,而在于脖子以上仅占10%的智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在实验失败时可鼓励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验失败可再重做,一定会成功。

格言可以励志,格言能净化心灵,树立高尚的情操,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奋勇创新、勇于探索医学领域的科学知识。

2.7 问题引领法

在讲解红细胞造血原料与贫血时,反问同学如何避免贫血?教育学生不要挑食,合理搭配饮食。在讲解心力储备时,提问同学们提高人体心力储备的方法有哪些?学生总结出加强身体锻炼,可保持强壮体魄,能未来更好投入工作岗位。在讲解胃的排空、胰的分泌功能时,结合生活总结不同饮食排空时间有何不同?教育学生不要暴饮暴食,否则容易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在讲解肺活量时,询问学生如何测量及提高肺活量?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在讲解眼的折光异常时,密切联系近视的形成原理,提问总结如何保持用眼卫生,预防近视眼?教育学生要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问题引领法课使学生在问题中总结专业经验,并进行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职业道德教育和熏陶。

3 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中应注意地问题

3.1 注意群体与个别教育

敏锐的观察力,善于通过学生的外表活动,判断学生的内心世界,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注重群体教育的同时,对于缺乏刻苦学习精神、怕困难,作业不认真、粗心大意的学生,应有针对性进行个别教育。此外,职业道德教育本身也是一项反复渗透的过程。

3.2 加强教师自身职业道德建设

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教师首先严谨治教,刻苦钻研《生理学》业务知识,而且重视自身地职业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课堂上结合授课内容尽可能采取生动活泼地方式,结合实例进行教育,避免空洞地讲大道理。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地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传授知识地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中。

3.3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中评价反馈与矫正补救

对学生正确的解答和良好的表现,教师应给予及时肯定和赞许,建立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反馈强化。教师言语的直接表扬、点头、微笑,重复学生的解答也是积极的反馈。对学生错误必须耐心指出,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以便及时矫正补救。

4 结论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也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程。我们必须结合专业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真正的高素质实用技能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崎,生理学[m],安徽科学出版社,第四版,1989.

2 杨云霞、包旭、包定元.蒙药物之荫,筑健康之路——关于选修课“药物治疗与健康”的开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版), 2004;6 (专刊): 3—4.

道德课学习经验总结篇10

关键词: 隐性课程德育实效优化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写入报告中,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现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德育实效性的关注程度的普遍提高,学校德育课程也从单一的道德知识灌输向灵活多样的注重道德情感体验的形式转变。隐性课程因其自身特点和显性课程所不具备的功能,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认识和青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隐性课程的渊源、内涵与特征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又称隐形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杜威等早期的现代教育学家。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提出了与隐性课程近似的概念“伴随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并提出这是与“正式”学习同时产生的有关态度、兴趣、情感、理想、价值与信念等情意方面的经验,它有时比正式学科的学习更重要,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具有根本性的价值。随后,杜威的弟子克伯屈继承了“伴随学习”的思想,提出了“附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的概念。所谓“附学习”,是指除了旧式学校规定要学习的算术、历史或地理以外,儿童对教师的期望、对学校的态度、与同学的关系等心理因素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是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明确提出的。他用“隐性课程”来描述在大多数教室内必须掌握的规则、常规和规定(rules,regulations and routines)。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如乔治・哈利法克认为隐性课程“就是当我们忘记被教过的东西时所遗留下来的东西”,海德认为:“所谓隐性课程就是学校所教给的而不是教师所教给的东西,尽管它会使全体成员兴奋,使课程进步,使学校面向社会,但它却是一些从来不需要在英语课堂上讲授或在集会上祈祷的而直接进入学生内心的东西,是他们所获得的一种生活方法和学习态度。”当前,关于隐性课程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派别的定义。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的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或社会关系习得的‘正式课程’未包含或者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现象诠释学派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团体产生体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意义与价值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这种经验是在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情况中开展,不是事先安排好的‘有意的学习’(intended leaning)”。社会批判论者认为“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有意或无意的),而使学生习得的这些经验藉以完成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凡此经验的学习称之为‘隐性课程’”。美国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和课堂奖励方式等。

上述对隐性课程的涵义,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但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相对共性的方面:一是从影响的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非学术影响上。二是从影响环境看,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三是从影响的计划性角度看,隐性课程是非计划、无意识和不明确的影响。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隐性课程是和人们通常所认识的显性课程相对立而存在的。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隐蔽性。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像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有计划的、正式的教学来进行,而是不明显的、难以察觉的,有的甚至是无意识的,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第二,多样性。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丰富多彩,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管理制度除了其显在的影响外,还会潜在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意识,所以教育过程中的隐性课程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间接性。隐性课程的内容隐含在一定的活动之中,因此隐性教育的方式是间接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一般是间接接触的,教育者不直接言明教育的内容、目的,而是隐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这种氛围的熏陶,提高各种素养。

第四,不确定性。隐性课程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教育者能通过学生的反映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隐性课程大量的内容是无法预先计划的,只能在随机出现时因势利导,及时巧妙地加以利用。

第五,长效性。学生自踏入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便在学校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开始了显性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受到学校隐性课程的感染、熏陶、诱导与教育。显性课程的教育效果明显,隐性课程则需要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收到效果,从而形成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其效果是长期而深远的。

二、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诚然,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因而其功能也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隐性课程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在其对人的诸多影响方面,德育影响的成分是最大的,显而易见,居于核心的地位。隐性课程的德育影响是多方面的,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灌输和说理,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情境氛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如:学校内美观别致的建筑、整洁的教室,以及整个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都是潜在而又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而,学校与教师要能够创造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情景。另外,校园传统、校园气氛、集体舆论、教师言行都将对学生态度和认识的形成发挥着导向作用。当人们生活在良好的校园中,会潜移默化地使自己的心灵净化、人品美化、情感高尚化。学生的品质,除了可以在课堂教育中得到提高,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陶冶。

(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道德情感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指望仅仅在显性教育中就能完成与实现。情感的形成尤其离不开隐性德育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隐性德育课程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使学生发展起良好的道德情感。如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中的情感交流,会形成学校有的人际情感的良性互动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积极体验,同学之间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难能可贵。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有助于道德情感和高尚情操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三)规范学生道德行为。

各类隐性课程所营造的学校整体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由于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制度设立、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德育环境,因此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学生自觉感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影响不带有强制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不带有任何逆反性。如在一个干净整洁、幽雅、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学生自然会注意和检点自己的行为,以便与环境相协调、相吻合。而在一个肮脏杂乱、污渍遍地的环境中,乱弃杂物、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就很难杜绝。同样,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学生的行为也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因而塑造一个环境美、校风纯、班风正、学风浓的德育环境,对教育每一个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净化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

隐性课程作为与“学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官方指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的学校经验”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的两个部分。从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是人的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诱因。可以说,不重视隐性课程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或者说是残缺不全的教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且相互转化的。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中强化(有时也存在着弱化甚至对立的情况)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经验。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二者总是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不论我们承认与否,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显性课程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围绕着素质教育和教育同世界接轨的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和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因此,要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德育课程。

我们强调凸显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德育课程,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品德的水平。因此,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显性德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德育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但是,仅仅重视显性德育课程的实施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德育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成果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但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不可能把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的脑袋里,也就是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等内容的德育都是来自社会生活,只有通过学生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规范和约束他们的言行。在高校的德育改革过程中,要想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我们就要加强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结合,通过两类课程的结合,既发挥有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又发挥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

(二)要协调好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优化德育环境。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构成了学生受教育所处的大环境,隐性课程的设置要兼顾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等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校外隐性课程的设计,要注意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应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使他们真正增强抵抗力,使学生内在的、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形成。

总之,隐性课程是影响人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它既有积极影响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一面,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化解或消除其消极的影响,这正是我们研究、重视隐性课程的目的所在,也是课程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不断改革显性德育课程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扩充德育课程的内容,开拓新的德育课程研究的范围与视野,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5]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6]赵祥麟等.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7]符文忠.高校德育与隐性课程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