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价年度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0 22:49:22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hi-tech firms'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th 24 variables, which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revealed advantage, environmental-adopted advantage and reconfigured advantag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applied to assign weight to each variabl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were chosen to build the evaluation models of hi-tech firms'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 last, SANY Heavy Industry was chosen to perform an empirical test. By combining evaluation models, firms are able to analyze their advances as well as to compare with their competitors. This gives a feasible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hi-tech firms, and also provides ideas to market-oriented reform at the government level.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evaluation index system;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hi-tech firms;grey relationship analysis

1 引 言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日益明显的作用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扩散迅速、竞争日趋全球化,企业的竞争环境已从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转向复杂多变且不确定的动态环境.在动态竞争领域中,企业总是希望能对其竞争对手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中,许多学者着重于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很少从实证研究方面关注于特定企业,如高新技术企业在当前动态环境下持续竞争优势评价问题.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信息技术普及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因此,如何系统的评价企业竞争力现状,科学指导企业实施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根本需要,也能为区域、国家竞争力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尤其是在“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面对增速放缓、产能过剩、资源配置不均等等问题,只有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才能确保经济高速发展的持续性.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其发展快、容易形成产业群,且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力强.因此,研究符合我国现阶段动态环境下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提升战略和可行的综合评价框架,将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造更好的生存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对指导行业规划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在动态竞争领域中,市场和经济环境总在快速的变化,竞争对手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而企业内部环境也在时刻改变.企业总是希望能快速适应环境并随之改变,从而尽早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国外战略管理理论界对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即持续竞争优势外生论、持续竞争优势内生论、持续竞争优势内外生综合论[1-2].企业内生论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是由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等不同所带来的[3-4];而内外生综合论则认为企业要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既要考虑内部资源,也要考虑外部环境[5].国内部分学者则从经济利润的角度定义企业竞争优势.齐捧虎(2005)提出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率的能力[6].刘飞、简兆权(2010)认为在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范式是可持续地获取一系列短暂的竞争优势[7].在以上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中,学者多是着重于从理论分析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优势,很少从实证研究方面关注特定行业定企业在当前动态环境下持续竞争优势评价问题.在评价体系方面,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将复杂的底层指标分层和归类[8],从而系统性的研究企业核心能力[9]、竞争力[10-11]或竞争优势[12].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往往是针对特定行业的特点精心设计,但并不具备普遍性,不适合跨行业使用.

因此,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行业的特点对已有的评价框架进行修改显得十分必要.根据现行成熟的分析框架模型,此综合评价框架首先采取指标初选、征询专家意见的三轮反复筛选等程序明确具体衡量指标,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工具进行此项评价,构建绝对持续竞争优势与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最后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综合评价框架进行实证检验.

2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量化、可行性等四项原则.首先,指标体系应建立在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正确认识基础上,能充分反映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科学的设计测评指标体系,保证数学模型、方法的逻辑严密及参量因素分析的准确性.其次,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企业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评价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强弱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相关性、整体性和目标性.再次,指标设置应以量化数据为基础,尽量不使用软指标,减少人为打分评判过程,以使各项数据易于获取并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的特点,保证指标值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检验性.最后,在指标的选取上尽量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公认指标和专业指标,比较准确、简洁地表述所涵盖的内容,以使数据搜集易于进行,减少工作量,达到可操作性的目的.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框架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估分为显性优势、环境适应优势和再造优势等三个类别.显性优势是企业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内部要素的整合基础上,易于直观发现,直接表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企业技术能力以及企业所在行业发展环境中.环境适应优势能影响或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持续竞争优势的强弱.再造优势是指高新技术企业随着环境变化持续更新自己资源与能力,侧重于从影响企业竞争实力因素的角度来考察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展开,并以顾客价值的创造为导向,并预示企业竞争优势未来发展趋势.

2.2 指标体系的确立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上述建立原则和框架,通过指标初选、征询专家意见的三轮反复筛选,最终确定了由表1中24项指标构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对以上部分指标的具体解释如下:

1.专科以上学历员工比率(C1):根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标准选取,是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专科以上学历员工比率=专科以上学历员工数/企业员工总数×100%

2.企业己有知识产权数量(C2):反映企业专有知识资源占有情况,用于衡量企业知识资源优势.

3.人均资产额(C3):反映企业资产情况,用于衡量企业资产优势.计算公式为:

人均资产额=企业资产总额/企业员工总数×100%

4.人均技术装备值(C4):反映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值越高的企业,技术装备越充足、技术装备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也较高.计算公式为:

人均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生产用设备现值/企业生产人员总数×100%

5.全员劳动生产率(C5):反映企业生产能力,值越高的企业,生产能力越强、生产效率越高.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当年生产总值/企业当年员工总数×100%

6.人均利润额(C6):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人均利润额=企业当年利润总额/企业当年员工总数×100%

7.资产报酬率(C7):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值越高的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运用效率越高.计算公式为:

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总额×100%

8.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率(C8):反映行业环境为企业带来的优势,值越高,行业发展环境越好,获利能力较强.计算公式为:

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当年销售收入总额-上年销售收入总额)/上年销售收入总额

9.产业平均利润率(C9):反映企业所属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是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产业平均利润率=当年产业利润总额/当年产业总销售额×100%

10.供应商增长率(C10):反映企业所属行业原材料供应情况,一方面考察原材料供应是否满足行业增长需要,另一方面考察企业与供应商的议价水平.计算公式为:

供应商增长率=(当年供应商数量-上年供应商数量)/上年供应商数量×100%

11.市场占有率(C11):反映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度,值越高的企业,其产品适应性较高、竞争优势较强、盈利能力较高.计算公式为:

市场占有率=企业销售额/行业同类产品销售总额×100%

12.产品销售率(C12):反映产品销售的程度,用于衡量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程度和市场接受度.计算公式为:

产品销售率=产品销售量/产品生产量×100%

13.合同履约率(C13):反映企业的服务质量,值越高的企业能较好的满足上下游企业的需求,社会信誉较好.计算公式为:

合同履约率=合同执行数/合同总数×100%

14.社会公众投诉率(C14):反映企业社会形象,值越高的企业社会形象越差,社会适应性越弱.指标取值为一年内企业被社会公众投诉次数.

15.社会贡献率(C15):反映企业与社会分享发展成果的程度,用于衡量企业社会责任.计算公式为:

社会贡献率=企业对社会捐赠总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

16.企业资信度(C16):反映企业的社会资信情况,一般有专业评估机构完成该项指标的测算,值越高,企业在面对环境变化或发展需要而进行融资或求助的时候越易受到资助.进行定量评价时可以将该项指标进行五分制的折算以计算具体数值.

17.新产品销售比率(C17):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创新能力,值越高的企业,其创新产品越符合市场需求,未来市场竞争能力也越强,构建新的市场竞争优势的机会越多.新产品定义为最近一年内投入市场的产品,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销售比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100%

18.产品研发比率(C18):反映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水平和未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产品研发比率=(在研产品数+储备产品数+新产品投产数)/现有生产产品总数×100%

19.研发投入比率(C19):反映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投入研发经费的力度.值越高的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较高,研发资金投入较大,未来产出能力较强.计算公式为:

研发投入比率=R&D/产品销售收入总额×100%

20.新产品研发成功率(C20):反映企业产品创新效率,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综合体现,用于衡量企业研发管理水平.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研发成功率=产品开发成功数/新产品开发总数×100%

21.营销人员比率(C21):反映企业对营销环节的重视程度,也可以部分体现出企业掌握了解顾客需求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营销人员比率=营销人员数/企业员工总数×100%

22.无形资产比重(C22):无形资产一般包括品牌价值、商誉等,该项指标综合反映市场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可程度.计算公式为:

无形资产比重=无形资产额/企业资产总额×100%

23.企业知名度(C23):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被市场熟知的程度.值越高的企业营销效果越好.计算公式为:

企业知名度=熟知企业人数/消费人群总数×100%

24.顾客美誉度(C24):反映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程度,值越高的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越高,顾客忠诚度也越高,越容易引发顾客重复购买.计算公式为:

顾客美誉度=赞誉产品顾客数/购买产品顾客总数×100%

3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方法及模型构建

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在经济管理领域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理统计方法等.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要求结果尽量明确,在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中,聚类分析法只能将评价对象归于某几类而无法给出具体明确的评价结果,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一般要求较大的数据量,对只有几年数据或几个评价对象数据则应用意义不大,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准确性也取决于历史数据的多少,对数据的量性要求更为严格.

具体而言,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的评价要求有两种:一是对竞争优势绝对水平的评价,即要求评价结果能直接反映某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的强与弱.二是针对某一高新技术企业在具体区域或具体行业内所处的竞争位势进行评价,以体现该企业在该领域的相对竞争优势.第一种评价要求可以看作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绝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适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如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重要性打分以确定权重,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评价,最终算出最顶层指标的评价数值或结果.尽管模糊评价法采用的是人为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也不是十分精确的数值.但可以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尽量量化来弥补这一缺点.在表1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24项指标均是定量指标,含义也比较明确直观,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专家的决策质量,评价结果的精确程度也可以得到保证.第二种评价要求可以看作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时间序列数据较难收集,且当前数据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远期数据,适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进行此项评价.选择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内参与竞争企业的当前数据,选择各企业各项数据中指标值最优的数据组成一列参照数据,作为“关联标杆”.考虑到经济管理领域事物发展一般呈现“灰色”的特征,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更为接近真实情况.通过计算各企业数据与“标杆”的灰色关联系数并按系数大小进行排序,就可以比较出该领域内各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强弱.

3.2 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是根据评价过程的非线性特点而提出的,其原理是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运算法则,对非线性的评价论域进行综合量化,最终得到可比的量化评价结果的过程.由于体系中各指标在总评定因素中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分层设定各指标的权重比例.对于建立的评语集合,还需确定评定等级隶属度,从而得到量化的评语论域.接下来要按照评价要求选择恰当的模糊算子,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对象样本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可信度检验.具体来说,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绝对持续竞争优势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来说,采用美国运筹学专家萨迪的1-9标度方法(见表2)构造判断矩阵,在比率标度确定之后,采用德尔菲法,向专家发出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并将专家反馈的结果进行综合后,形成各个层次指标的综合判断矩阵(见表3).

由于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了1-9比重标度,形成了判断矩阵.因此,使决策者思维定量化后,必须要进行决策者思维的一致性判断:

其中,n表示判断矩阵的维数.考虑到度量不同阶判断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还需要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性指标表,对于1-9阶内判断矩阵,取值如表4所示.当阶数等于2时,判断矩阵总具有完全一致性.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记成CR,用公式表示为:

CR=CI/RI (3)

若CR

在确定了判断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检验之后,就可以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并使每一层次的指标权重之和均为1.通过重复以上步骤对各评价矩阵的计算,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权重如表5所示.

第二步是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价因素分层.设U=u1,u2,…,un是待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合,ui表示被考虑的因素,i=1,2,…,n.根据本文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指标体系,取U={u1(显性优势),u2(环境适应优势),u3(再造优势)}.u1={u11(资源优势),u12(能力优势),u13(产业优势)}.u11={u111(专科以上学历员工比率),u112(企业己有知识产权数量),u113(人均资产额),u114(人均技术装备值)},依此类推,将全部评价指标分层标号.

第三步是确定评判等级隶属度.设V=v1,v2,…,vm是评价等级的集合,vj表示评判的结果,j=1,2,…,m.根据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认识以及对多名专家的调研论证,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绝对竞争优势水平评价的特点,取V={v1(强),v2(较强),v3(较弱),v3(弱)}.由专家对每个指标评价标准的评判划分,建立了本研究对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水平评价的指标标准.

特征值H综合了(7-9)式计算的所有信息,根据H的大小可以综合评价结果所属等级.如果j-0.5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以及对各级评价矩阵的分析,不但可以获得评价的等级,还可以得到每个过程的具体评价结果,有利于针对特定的评价结果分析其原因,获得改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办法和途径.此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可以使企业对竞争优势持续性的管理中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能够依据科学的评价结果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完善,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3.3 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模型

灰色关联理论(Grey Relationship Analysis)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完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关联程度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揭示影响系统发展的重要诸因素间关联性的大小,为调控优化系统提供依据.灰色关联理论认为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联系因为得不到全面、足够的信息具有“灰色”的性质,事物之间、因素之间的这种灰色联系的大小可以用灰色关联度来度量,其定量地描述了事物或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可以用来区分因素间关系的大小、强弱和次序,以便进行深入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持续竞争优势步骤如下:

第四步是进行关联度排序.向量M*=M1,M2,…,MnT中关联度的大小(灰色关联序)表明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接近程度,反应了各子序列对母序列的优劣关系,关联度越大表明该数列与最优值越接近,所以灰色关联度的排序就是待比较个体优劣次序.在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中,灰色关联度值代表与最优数列的接近程度,关联度的排序即各评价对象持续竞争优势的排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各分项指标分别计算灰色关联度并排序,以针对具体指标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改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办法和途径.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方法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由于指标设置或专家评价的主观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具有区分度不强的特性,例如,如果对两家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结果均为“较强”时,则无法区分哪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强一些,故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只能用来评估企业的绝对竞争优势.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多个企业竞争优势对比中具有一定优点,通过关联度的大小可以对待评价个体竞争优势进行相对位置的排序.但需要注意的是,关联度的大小仅代表竞争位置的排序,与竞争优势的绝对大小并无关联,随着选取参照企业的不同,关联度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故灰色关联分析只能用于对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评价分析.在现实中,可以将模糊综合评价与灰色关联分析结合起来对特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行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4 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取

选取三一重工为研究样本.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目前已发展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集团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核心企业三一重工于2003年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并于2011年入围FT全球市值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集团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部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凭借技术创新实力,三一集团于2005年和2010年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成为建国以来工程机械行业获得的部级最高荣誉.同时,集团首席专家易小刚还获评“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是工程机械行业唯一获奖者.截至2014年底,三一集团累计申请中国专利8 282件,其中发明专利3 435件,中国专利授权5 863件,其中发明专利1149件;PCT国际专利申请405件,海外专利申请254件,海外授权33件.三一集团还连续获评为《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100家公司”、《财富》“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公司”、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强.

4.2 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实证

表6是由20名企业管理专家和学者根据三一重工24项具体指标2013年数据对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的测评结果,表内数字为打分人数.

由表6的数据可得R.由A11=(0.167,0.167,0.333,0.333)可以得到“资源优势”的评价向量:

根据特征值原则,三一重工的资源优势的评价结果为“较强”.同理可得:H2=2.897,H3=2.847.因此,根据B显=A1R123 ,显性优势评价结果为Hα=2.883.因此,根据特征值原则,显性竞争优势的评价结果为“较强”.按照上述程序,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见表7).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要素的评判结果为单峰形状,说明构成要素的子要素之间水平差异很小,反映该研究对象要素配置比较合理.根据特征值原则,样本公司绝对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结果为“较强”.从评判结果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对照来看,用特征值原则的评判方法与现实更为相符,也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特征值依据的合理性,实现了企业绝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定量考核与评价.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如表8所示.

4.3 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实证

选取、徐工集团和山河智能这三家同行业企业作为三一重工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参照对象.首先通过决策矩阵计算灰色关联度矩阵.将样本企业的指标作为原始序列,同时选取每项指标中的最优值组成一列,作为参考序列.组成一个5×24的矩阵,将各元素初始化后得到决策矩阵Y*,由下列步骤分别计算出关联度数值.

由结果M*可以看出,在四家企业中,按关联度大小标准,持续竞争优势的排序依次为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在与本行业其它三家同行业企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相对优势.进一步,还可以按照各指标权重组成的向量与灰色关联矩阵相乘,从而得到各分项指标的关联度排名:依公式R′=∑nqj=npWjR*ij(式中W为各指标权重向量),可得:

R′=0.0470.0350.0270.038

0.0380.0190.0270.043

0.0420.0390.0410.042

0.0370.0210.0310.045

0.0390.0290.0330.043

0.0360.0340.0370.054

0.0470.0360.0420.049

上式中第1至7行,分别为四家企业资源优势、能力优势等7项分项指标的关联度,结果汇总于表9.

4.4 实证结果分析

结合实证结果与三一重工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其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优势.从绝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结果来看,综合评分值为2.973,达到较强标准;从各分项指标来看,七项分项指标中除资源优势与技术创新评价结果为较弱外,其余五项指标均达到较强标准,社会适应性及顾客价值达到了3分以上.从相对持续竞争优势评价结果来看,与其它三家企业相比,三一重工在7项分指标中有5项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优势,反应出三一重工在当地同行业中的龙头地位,这与现实情况也是相符的.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模糊测算方法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三一重工的资源优势有所欠缺,的国有背景使其具备更为丰富的政府资源.这表明,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源优势更为明显,为今后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思路,即政府的有形之手要逐渐从市场竞争中退出来.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农业;竞争力;时间序列

一、引言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用占世界7%的可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而且有相当多的农产品能以较高的品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197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为1397亿元,人均粮食占有量318.74公斤,农产品出口额61亿美元;而到2005年,分别为39450亿元、371公斤和275亿美元。我国农业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竞争力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热点。总体上来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的探讨。傅龙波(2000)和陈卫平(2003)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界定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本质就是农业的比较生产率。唐仁健(2001)则认为农业竞争力根本上是农产品的内在竞争力。苏航(2005)强调农业竞争力是农业生产的综合竞争能力,它不同于农产品竞争力,包括农业市场适应能力、盈利能力、可扩张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能力。二是对农业竞争力的定量测算。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内资源成本指数(DRC)”、生产价格指数和生产集中度指数等。陈卫平和赵彦云(2005)提出了一个包括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现代化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和特色竞争力7大要素和38项指标在内的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2003年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定量计算,发现我国农业竞争力综合水平呈现发展不均衡和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游士兵、肖加元(2005)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设计了5大类1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各省份2001年的农业竞争力进行测算,得出了与陈卫平相近的结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农业竞争力的理解越发深入,分析视角更加开阔,并进行相应的定量分析和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但是,现有文献中对农业竞争力的计量仅限于横向比较,缺少纵向分析。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竞争力指数,从而反映我国农业的发展轨迹以及内在机制。

二、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模型的构建

我国学者金碚(1997)比较早地从结果指标和原因指标等方面对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从结果分析,工业品竞争力直接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从原因分析,一切有助于某国或某个地区工业品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因素,都可以是工业品竞争力的研究对象。裴长洪(2001)在《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一书中,设置了显示性指标(用以说明竞争力的结果)和隐性指标(用以解释具有竞争力的原因)来评价产业竞争力。显示性指标主要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两个指标。隐性指标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直接原因指标又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与生产率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劳动生产率、成本、价格、企业规模等;第二类是与市场营销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品牌商标、广告费用、分销渠道等;第三类是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有关的各项指标,如售后服务网点和全球质量保证体系等。间接原因指标主要是指波特的“钻石”模型。曹云峰(2004)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主要有核心要素(包括企业管理、科技进步)、基础要素(人才支持、基础设施)和环境要素(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三个方面。

可见,无论是陈卫平、游士兵的评价方法,还是金碚、裴长洪等人的评价思路,都是从两方面进行考虑的:一是竞争力的表现,如较大的规模、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等;--是竞争力产生的原因,如要素资源、制度变迁等等。不同的只是选择的具体指标和运用的数学方法。但是,这些评价视角还是属于静态的,强调的是产业现有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事实上,产业竞争力是动态的,它会随着一国资源禀赋、法律制度和科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有竞争力的产业,可能会因落后的科技水平和僵化制度而变得不再有竞争力;而现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极可能会因某一重大技术创新和新的规则而变得非常有竞争力。因此,本文对农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现有的创造财富能力,还要反映其未来发展趋势,揭示其潜在竞争力。

结合农业产业经济技术特性,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考量其竞争力:农业竞争力结果指标、农业竞争力原因指标、农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指标。

1.农业竞争力结果指标

农业竞争力首先表现在规模总量和经济效益上,它们是农业竞争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具体由以下四个指标构成:

(1)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例如:200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为39450.9亿元。

(2)农业增长率。农业增长率指标有两个: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是指农业增长速度,相对指标反映农业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例如:2005年我国农业增长率为9%,与国民经济增长率(11%)相比为0.82。

(3)农产品出口比例。农产品出口比例是指全国农产品出口占全国所有产品出口的比例。例如:2005年我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占总出口额比例为0.0295。

(4)农产品国际市场相对占有率。即农业贸易竞争指数,是指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之差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它反映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例如,2005年我国初级产品(主要是农产品)贸易竞争指数为0.07。

2.农业竞争力原因指标

农业竞争力原因指标,主要是指产生或支撑农业竞争力结果使之实现农业发展目标的各方面的条件或保障。它由以下五个指标构成:

(1)技术创新力。包括指标有农业科研强度、专利申请数等。其中,农业科研强度等于农业科技三项费数额与农业产值之比。

(2)制度竞争力。乔榛等人(2006)通过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理论与经验两方面分析发现,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制度竞争力是农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农产品商品率、农村合作社数目等。其中,农产品商品率等于农村住户平均每人主要农产品出售量与人均农产品产量之比。

(3)生产要素条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生产要素不仅是天然获得,更多的是通过创造而来。因此,生产要素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初级生产要素,二是高级生产要素。对生产要素评价指标有:农业从业人员、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例如:2005年,我国农业从人员29975.5万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

68397.8万千瓦。

(4)农业利用外资的比重。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外资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农业利用外资的比重等于农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之比。

(5)生产率。生产率指标有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单要素生产率,即以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者人数除以生产额。全要素生产率(TFP或MFP)反映的是在资本和劳动投入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改革来增加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3.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业长期良性发展和竞争力得以保持、提升的决定性基础。农业生产对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极强,而资源有限性制约了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使用,因此,农业生产要保持其竞争力必须具备可持续生产的能力。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从产业发展与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的关系角度来考察,采用农业的各项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指标。如农业的能源消耗和能耗强度等等。农业能耗强度等于农业能源消耗与全国所有产业能耗之比。例如:2005年,我国农业能源消耗总量为7971.53万吨标准煤,消耗强度为3.6%。

三、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时间序列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的选择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与代表性,本文对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选取了八个指标来判断。即农业总产值(X1)、农业从业人员(X2)、平均每一农林牧从业人员粮食生产量(X3)、棉花单位面积产量(X4)、村民委员会(X5)、农业机械总动力(X6)、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占总出口额比例(X7)、能源消费总量(X8)。其中,农业总产值、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占总出口额比例反映的是农业产业竞争力结果指标;平均每一农林牧从业人员粮食生产量、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农业从业人员、村民委员会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反映的是农业产业竞争力原因指标;能源消费总量反映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农业及农业产出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由于对正处在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阶段的中国社会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故而上述所列出的八个指标在实际中都会程度不等地受到来自于政府的制度及政策变量的激励效应,如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力支持以减少农业从业人员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对农业科技推广和使用的扶持、农机使用的财政补贴、村民委员会职能的转变,以及国家对“三农”方面的能源消耗政策等,都从不同角度对农业提供了一种“保护”。但因“制度及政策变量”很难用数据来量化,在分析时不再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列出。文中样本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对部分数据进行了整理,运用的统计学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

(二)计算步骤

(1)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Factor过程对上述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具体运算结果见表l。

从表1可知,农业总产值与平均每一农林牧从业人员粮食生产量、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能源消费总量这几个指标存在较强显著的关系。可见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信息上具有重叠性。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且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5%的前m个主成分。从表2可知,应提取前2个主成分,他们的特征值分别为5.861和1.118,都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为87.236%。这样,就用2个新的变量代替原来的8个变量。

从农业总产值、平均每一农林牧从业人员粮食生产量、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能源消费总量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五个指标的信息;农业从业人员、村民委员会、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占总出口额比例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三个指标的信息。从而,选取这两个主成分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

(2)用表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具体两个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F1=0.405X1+0.127X2+O.364X3+0.362X4-0.291X5+O.403X6-0.406X7+O.38UX8

F2=0.110X1+0.863X2+O.290X3-0.031X4+0.336X5-0.087X6-0.094X7-0.169X8

(3)以Fl所对应的特征根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根之和的比例乘上F1所应对的系数,然后加上F2所对应的特征根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根之和的比例乘上F2所应对的系数之和,即为主成分的系数。具体综合模型如下:

F=0.323X1+0.245X2+0.352X3+0.299X4-0.190X5+0.325X6-0.356X7+0.292X8

综合模型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是每个指标的权重。

(4)对原始经济指标进行标准化。标准化是指消除因数据量纲及大小悬殊不同而导致的影响。由于各指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同,其标准化的方法也不同。对于正指标即越大越好型指标、逆指标即越小越好型指标分别采用隶属函数(1)、(2)进行标准化处理: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显示出了我国1980-2005年农业竞争力指数情况。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尤其是最近几年,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在表的基础上,本文计算出我国农业竞争力指数增长率。

根据数据的分布规律,再结合当时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本文大致把我国农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90年,这一阶段我国农业竞争力加速增强。197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以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经济体制改革掀开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施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与此同时,从1979年起,主要农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和提高,使农民不仅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而且获得更大的利益(乔榛,2006)。从农业竞争力指数增长率看,1982年之前,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很快,但是原有的农业生产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主要原因是,短的承包期和长期以来政策频繁变动造成的农民对政策要变的预期。当时,许多农户担心政策会变,往往进行掠夺性经营,表现出一些短视行为。1982年中央确定家庭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农户吃了定心丸,这样家庭承包责任制应有的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得到了极大的释放。1983年和1984年,我国农业竞争力一下子翻了一倍到三倍。再加上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促使农村经济呈现出超常规的增长。

1985年我国农业竞争力减弱,一方面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由早期的“喷发性”阶段进入了“整固性”阶段;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开也开始逐步提高。所以在1985年,以开放农产品价格和政府管制为标志的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开始推

进,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通过扩大市场调节力度搞活农村经济。1985年的改革结果表现为1986年农业竞争力再次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竞争力指数比1985年增加了3倍多。1986年后,我国农业竞争力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下逐步提高。

第二阶段是1991-2003年,这一阶段我国农业竞争力徘徊不前。经过第一阶段尤其是80年代初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力得到恢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过去长期供给不足,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特别是,农业剩余的出现,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步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重加强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农业不断向工业转移剩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整个宏观经济政策体现为“挖农补工”。另外,受报酬率递减规律和我国加入WTO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农业制度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农业自身改革乏力;而加入WTO又使我国农业置于多边贸易体制下,面临着国内国际双重竞争。由于以上原因,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滞缓,某些年份甚至出现倒退现象。

第三阶段是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农业竞争力达到新高度。本世纪初,我国“三农”问题日益凸现: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整体表现为农业竞争力不强。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不协调,制约了整个国家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尤其是,贸易自由化引起人们对食物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农业保护呼声渐高。在此大背景下,时隔18年,中共中央2004年至2007年又连续下发了四个“一号文件”,分别围绕着“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四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意见”,并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种来自于国家政策层面的政策激励效用将我国农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层面,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将会更为强大。这也是笔者将2004年作为农业竞争力第三阶段起点的最大理由所在。

从2004年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措施,如:减免农业税、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1754.45亿元,2005年为2337.63亿元,2006年为2450.31亿元;2007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会更高。其中,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较快。诸多聚焦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支持,至少有助于一种“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和“关爱农民”社会氛围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一定时间段的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进而也会有助于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这一点也可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变化体现出来,据相关数据,2006年我国克服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新记录的同时,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继续较大幅度地下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强弱与政府重视程度及制度供给高度相关。当国家重视农业时,农业竞争力就变强或者是提升加快,如改革开放初期和最近四年;当国家重视其他方面建设时,农业竞争力就变弱或者是提升减慢,如上世纪90年代。在农业竞争力提高较快的两个时期,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具体的思路和措施。因此,未来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限于篇幅,本文没能将我国农业竞争力与其他国家农业竞争力进行定量比较,但是根据有关学者研究结论,我国农业竞争力在国际上差强人意,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优势,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分散的农户经营导致土地零碎,缺乏规模效益。因此,有必要审视土地变革制度及其可能性。土地变革制度的根本问题是在规模、平均与效率的均衡点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竞争力 提升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迅速,其涉及的行业包括房屋建筑、市政、公路、火电、冶金等领域,业务范围包括前期决策、实施、结算审核三个阶段,这就推动了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行业内部企业数量众多,特别是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利润水平出现增速趋缓等现象,行业内部竞争更趋激烈,对造价咨询企业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适应这种发展需求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诉求

无论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行业的发展需求来看,大力提升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要求提升竞争力。当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信息显示,2011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量达到6493个,比2010年增加541个,其中甲级、乙级资质企业分别增加373、168个,专营和兼营企业数量分别增加29、512个,这表明不仅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量在增多,而且企业的资质也在提升,这将使得行业内部竞争更趋激烈,必须提升竞争力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快速发展要求提供行业内部企业竞争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不仅涉及到的行业领域较多,涉及到项目建设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环节,而且有向其他领域拓展的趋势,这就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完善的人才队伍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业务拓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才能达到国家资质认证的相关需求。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竞争力提升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整体竞争力仍然不高,如2012年湖南省就对100家未达到相应资质标准的企业下达整改通知,15家未完成整改的企业被注销,而该省2011年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量仅344家,由此可见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导致这种竞争力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人才短缺等带来的影响。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人才素质有待提升。高素质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但由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迅速,而行业从业资格证的考试难度较大,导致我国存在大量“无证上岗”的现象,2011年,我国注册造价工程师达到58,907人,仅占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4.8%,占造价人员总数的74.52%。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来看,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9.1%、46.9%、20.7%,高级职称人员数量相对偏少,表明行业总体人才数量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当前,部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没有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表现在部分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战略,部分企业没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对各项工作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流程,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提升,如在审计工作中没有建立三审终审制度或者三审流于形式等,这都不利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行业发展整体环境有待改善。虽然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业务大多采取公开招标等模式运行,但从实践来看,行业内部不公开、不透明的现象依然存在。此外,由于咨询费用要由委托方支付,这就使得咨询企业难以从根本上保持独立性,部分咨询企业为了获取业务,采取与利益相关者“合谋”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如在工程造价审计活动中,根据建设方的要求适当的对某些项目“放水”,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准确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损害了行业内部公平竞争,不利于部分具有发展潜力企业的成长,甚至在个别时候出现“劣企淘汰良企的现象”。

三、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推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从战略、管理、环境等方面着手。

以战略为支撑推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制定人才引进、培养方案,明确人才体系建设目标及基本途径,并从资金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形成人才资源库,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次,要积极制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明确企业的主要业务及其所属的细分领域,提高细分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在细分市场上形成企业品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延伸产业链条,向行业内部其他细分行业或者其他领域发展。

以管理为手段推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要建立完善的“一层三会”权利制衡机制,要完善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明确相应的职权。此外,还要明确经理负责下的各部门分工合作框架体系,以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其次,要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制度,公司内部要建立凭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体系,做到任何事情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避免早令夕改等不利于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事项。

以环境为保障推动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首先,要优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外部发展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种暗箱操作、串谋合作等影响行业竞争的行为,维护行业内部公平竞争氛围,鼓励企业真正提升竞争实力,适应市场需求。其次,要优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内部发展环境,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团结协作、注重品牌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组织之间的知识产权竞争已经成为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大中型工业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是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的主力军,其知识产权竞争力如何,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都有重要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对企业知识产权状况的评价,缺乏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全过程的综合评价,如忤凤清(2011)等;且评价指标以定性分析为主,指标零散,研究者大都选取知识产权方面的某一个指标(如R&D经费支出、拥有发明专利数等)来对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进行评价,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1]。因此,正确认识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以及开展对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需要十分迫切。

1、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含义

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概念,研究文献较少且目前对其还没有统一界定。樊燕甫(2010)认为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在知识产权的产出、保护、运用、管理等层面上通过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2]。结合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特点和知识产权工作的实际,本文将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界定为以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下,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保障,以知识产权资本化、市场化为目的,开发创造潜在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资产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成果,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组动态能力体系。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指标的全过程综合评价。具体包括知识产权的投入、产出、运用和保护、环境支持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含多个具有内在联系、互补的独立指标。综合评价的目的是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作出一个整体性的判断,总的评价值可以反映某个国家、地区甚至某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现状。在设计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即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独立性与可操作性原则、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使设计出的指标与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评价结果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作为多项能力的集合体[3],它是由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能力、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知识产权资产的运用和保护能力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活动的外在环境支持力构成的。国内最初仅局限于使用知识产权方面的某一个指标(如专利申请量)来衡量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水平,缺乏科学性。随着知识产权内容的丰富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上得到不断完善。忤凤清,樊燕甫(2011)构建了包含知识产权产出能力、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外在环境支持力以及潜在投入能力四方面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体系,局限性在于该评价体系主要选取知识产权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进行评价,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运用、管理和保护等内容都没有涉及[4]。

本文在参阅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按照上述体系构建原则,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出发,构建了包含四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知识产权投入能力、知识产权产出能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知识产权环境能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具体指标构成如下:

3.1知识产权投入能力

知识产权投入是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它是指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活动投入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包括财力投入和人力投入。本文设置人力投入指标包括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平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财力投入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3.2知识产权产出能力

知识产权产出能力是显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各要素组合的综合效果,是对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最直接的评价,主要表现为对收益性、技术成果等的测评。本文设置知识产权产出能力主要包括两大类指标:数量类和质量类。其中,数量类指标体现在专利年申请数、商标年注册量、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上;质量类指标用发明专利年申请数、发明专利年授权量、拥有注册商标量、有效发明专利数、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表示。

3.3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

知识产权的运用效果体现在知识产权的价值上,衡量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效果可以用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数、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这几个指标来表示。而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是衡量企业对发明创造利用知识产权形式保护的程度,可以用知识产权司法案件年结案率、知识产权局专利纠纷案件结案数量、工商局商标查处侵权假冒案件数量、版权行政机关查处案件结案数等指标来表示。

3.4知识产权环境能力

知识产权环境表明企业之外的政府以及金融机构等外部环境对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活动的影响,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定义政府支持力度和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两项指标,用来体现二者对企业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与支持力度。其中,政府支持力度体现在政府资金投入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比重;金融机构支持力度用金融机构贷款资金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比重表示。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5

论文摘要: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来看,其中心问题是区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直接表现就是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根据制约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内外因素,应从工业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湖南工业进行量化分析,结论是 :湖南工业竞争力在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0个省份中排在第14位,工业综合竞争力总体来看处在全国中等稍稍偏上的位置。落后于发达省区。

我国整体上是按三次产业分类法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把工业划人到第二产业中。并规定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本文就是按照统计年鉴上的三次产业划分,第二产业中除建筑行业外的是我们所研究的工业产业范畴。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工业产业的发展状况。所以,工业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最集中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竞争力经济学》,2003)将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根据金碚给出的定义,区域工业竞争力可定义为:它是区域工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是特定区域能够比其他区域工业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是相对于其他区域所表现出来的工业产业的比较生产力。

一、 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工业竞争力是一个相比较的概念,它的大小需要在一定评价范式下,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一定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范式

工业竞争力通过比较才能判断其强弱,它是可以量化测度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可以评价比较的。工业竞争力实际上是工业各个系统的合力,客观地看,它是一国或一个区域工业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其测定方法由一系列指标组成。分析区域工业竞争力必须寻找一个合理的参照系,科学地选择影响和决定研究主体成长壮大的各种因素,剖析分解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简明、全面、逻辑关系完整的分析框架并将它们进行量化比较,分析其对研究主体成长的优势和劣势,使分析模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可按照:制定评价 目标_+设立评价指标一+确定指标权重 综合评价计算-+评价得分排序_÷评价结果分析的步骤进行。

(二)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内容

1.现实竞争力指标

工业现实竞争力表现的是工业产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及影响力状况。对区域工业现实竞争力的分析,是一个时间剖面的显示性指标集,可以从以下几组指标来衡量:

(1)区域全部工业企业的整体状况。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原值、利润总额、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及全部工业企业数等指标来反映。工业总产值是指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

(2)工业市场影响力方面。本文鉴于数据搜集限制,主要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分析全部工业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工业市场占有率=区域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全国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该指标反映该区域工业在全国工业产业中所体现的产业市场扩张能力。一般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标志着产业竞争力处于较佳的状态。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状况。主要从企业生产和销售两方面来考虑,用全员劳动生产率、总资产贡献率和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三个指标衡量,其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增加值,工业从业人数。该指标反映的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研究的是产业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往往是产业技术进步越快,其劳动生产率也越高,竞争力越强。总资产贡献率 =(利润总额 +税金总额一利息支出)平均资金余额。其中,税金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应交增值税之和。该指标主要反映工业中企业的全部资产的获利情况,是工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产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工业产品销售率 =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实现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

2.潜在竞争力指标

分析区域工业潜在竞争力所采用的指标,应该是一个时间点上工业产业内部状况影响未来竞争力的所有隐性指标集。影响工业产.监潜在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工业创新力、工业增长力、工业企业融资能力等。

(1)工业创新能力。创新是竞争的关键。熊彼特(1990)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科学技术是工业企业的基础,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现代工业企业的动力、灵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工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因为制度创新很难用可量化的指标衡量,所以在此我们没有单设其衡量指标。

目前,可搜集到的能体现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有: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区域:工业技术成交避规模以上企业的新产品产值、工程技术人员数、专业技术人员数。其中:专利授权量表示这个产业对自我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也表示技术创新速度,该指标值越高,产业越有创新能力。技术成交量可以说明区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工程技术人员棚对比重 =工程技术人员数/专业技术人员数,该指标反映了人力资源的相对质量。一般而言,较高的人力资源质量是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可选用该指标来表示区域工业产业的整个技术创新开发环境。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工业总产筑。该指标通过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反映工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产值率越高,表示该区域工业产业技术创新速度越高,越有竞争力。

(2)区域工业企业的融资能力。工业发展尤其是高技术创新中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然而政府给与的财政支持始终有限,要长远发展,企业应该有较好的融资能力。企业融资能力越强,说明工业企业更具深入发展的能力。我们用区域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年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及长期负债总额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负债额度指标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可以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

(3)工业增长能力。工业增长能力是区域工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它反映了区域工业壮大和发展的一种潜力。如果区域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常会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反之,如果区域工业竞争力较弱,则一般会出现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衰退现象。当前,我国总体工业化水平还不高,要经过相当长的发展阶段才能进入工业比重相对下降的后工业化时代 ,特别是有些落后区域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工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还需要大发展、大增长。区域工业的增长不应仅表现在数量规模上的扩张,同时更应反映在质量的提高上。因此,区域工业增长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工业竞争力的强弱。可采用区域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来反映工业增长能力。

3.环境竞争力指标

对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代表的是所选时问点上外部软硬件环境对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力。外商选择投资区域一般都先对其做周全的软硬件环境分析。所以,在研究中可选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来综合反映区域工业发展的外部软硬件环境状况。其他如基础设施投资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对外开放程度等也能反映区域工业发展的环境竞争力。财政科技三费支出作为衡量区域工业进步、技术创新的财力支持环境;工业(包括交通)财政支出反映政府对工业的重视和影响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工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如何区域货物进出口额(按境内目的地、货源地分 )可以反映区域对外联系程度和影响力。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肖耗强度、废物利用率等指标可以反映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出于量化分析便利考虑,可只取工业能源消耗强度一个指标。能源消耗强度用以工业增加值计算的每万元产出消耗能源(折合成标准煤)表示。一般能耗与竞争力成负向关系,故研究中可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倒数表示区域工业产业发展中的能源利用水平。

二、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应用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工业竞争力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基本步骤如下:首先就是对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根据评价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指标内容,通过查阅国家和所涉及省份的统计年鉴 、搜索国研 网上韵数据资料等途径,收集到相关数据并对其作定量化研究的前期处理。

其次是统计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如何整体评价特定省区的工业竞争力,首先就要在现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评价指标 ,然后通过一个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 “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评价工业竞争力水平各个指标之问或多或少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为了简化评价过程,使得结果更贴近实际,可先根据层次分析法研究的思路 ,将影响工业竞争力的因素分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然后采用主因子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对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再合成,得出省区工业竞争力的排序结果,从而为工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最后就是用所选主因子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对湖南工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量化综合得分的排序结果可以得出:湖南工业竞争力在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0个省份中排在第l4位,工业综合竞争力总体来看处于全国中等稍稍偏上位置,其综合得分为一0.:135(省区工业竞争力的平均水平基点为零点,正负仅说明该省区的工业竞争力水平与平均水平的位置关系,这是在量化分析过程中将数据标准化的结果不影响其可比性)。在影响其工业竞争力的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方面因素得分分别为一0.245~,-0.128和 .032,均为负数,这说明湖南省工业实力、潜力和环境力三个方面及其综合工业竞争力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因为:湖南整体经济水平不高,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及软硬件环境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度不大等原因导致其工业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不高。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反映工业竞争实力的工业产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还有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经营效益都比较低;其次是反映工业竞争潜力的地区工业企业进入市场投融资的能力较弱、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自主创新及创新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最后是反映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值较低,湖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不和谐。总之,以上诸多因素造成了湖南工业竞争力落后于发达省区,湖南经济管理部门可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检视和调整。

总的来说,在我国部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折点上,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特定区域科学地审视和准确估计其工业竞争力,明确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和解决对比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从而最终为整个国家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49-80.

【2】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31—38.

【3】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区域经济,2001,(5).

【4】马银戌.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统计分析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 一

【5】昊海建.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初探.经济师,2003,(8).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6

摘要 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全面的测评。结合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特性,本文试图从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和集群内部竞争力两方面设计和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从八个定量指标判断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为更深层次地认识和促进浙江纺织产业升级提供思路。

关键词 纺织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述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按强弱进行排序,形成了一套被广泛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他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两个层次(即若干一级指标和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的一组二级指标)确定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了国内经济、国际化、金融、政府、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等8个方面,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共120个。虽然这两个机构所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国家或地区整体层次上的,但对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波特则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表现和企业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结合政府与机遇两大变数,得出“钻石模型理论”。在此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从产业集群内的规模、劳动生产率、集群出口额、集群收入、经济贡献率、员工雇用总量、员工增长率、平均工资、人均专利数和创造就业等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来评价比较集群竞争力。加拿大学者padmore&gibson(1998)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的改进,建立的gem模型将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确定为影响企业集群的6大因素,并将其分成基础、企业和市场三对,参考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6个因素打分。gem模型把握了产业集群的关键症状,并提供解决这些症状的分析框架,但gem模型并不能反映出企业之间的网络协作关系,而企业之间的作用恰恰是集群获取技术创新、外部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区域品牌等竞争优势的关键。同时,gem模型缺乏总得分的明细评价标准,难以评价和比较大量不同种类集群的竞争力(蒋录全等,2006)。另外,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在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广泛(gerold等,2001),但该方法对统计资料依赖比较重,在传统产业统计资料支持下的投入产出法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值得怀疑(刘恒江,2004)。

随着欧美国家产业集群统计工作的发展,国内一些学者秉承了国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一些方法,在定量研究上也作出探索。郑海天、盛军锋(2003)通过对广东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微观和宏观分析,构建了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来量化集群竞争力,并进行了实证。裴长洪(2002)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认为可通过显示性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利润率指标和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包括与企业绩效直接相关指标和波特的“钻石模型”四大要素指标)来衡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社科院金碚、张金昌等人(2003)认为,出口与国际竞争力的其他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通过一个集群的贸易情况,可以判断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一般说来,处在价值链高端的集群必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可以用进出口指标来评价集群竞争力。虽然他们的工作略显不足,但在集群竞争力评价上做出了尝试,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指标选取

本文借鉴现有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和集群内部竞争力两方面设计和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判断集群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升级情况。由于纺织产业在浙江省发展已经完全呈现集群化,集群已经成为了纺织产业的一个主要组织形式,纺织产业集群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整个浙江纺织产业的70%以上,因此,浙江纺织产业的贸易数据和效率效益水平能充分反映整个集群的发展情况。考虑到纺织产业实际,仅仅从贸易竞争力的提高还不能完全说明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情况,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出口优势很可能得益于资源或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这些优势随着资源、环境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会逐渐消失,因此,还需从集群自身和内部找到界定其竞争力的指标,以判断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升级状况。因此,本文设计了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域特点共选取了8项指标。

另外,实践表明,体制因素对浙江的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很难将其排除于集群竞争力研究的视野之外,应当根据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对外开放程度,以体制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为背景,对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此外,产业的规章制度、集群龙头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在集群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软环境因素无法量化和客观比较,因而没有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三、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通过查阅2002~2007年《浙江省统计年鉴》、《世界统计年鉴》和《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等文献,直接获得纺织产业的相关数据,并结合表1中阐释的评价指标含义,测算出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标和集群内部竞争力指标。

1、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测算与分析

根据历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进出口额,测算出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数。

对表2分析可知,2005年之后浙江纺织品出口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11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从集群的tc指数来看,浙江纺织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2000年以来逐年上升,2002-2006年纺织产业集群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61—0.77之间,一般认为这个区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属于该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竞争力,而自2005年以来,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了0.70,表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竞争力。笔者经过计算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rca指数也呈不断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了8.06,表明虽然浙江纺织产业原有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但是随着浙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技术和资金等新资源的注入,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仍比较明显,浙江纺织产业已经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成本要求,也上升到技术型的低劳动力成本,这无疑验证了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积极的营销策略是有效的升级路径。

2、集群内部竞争力测算与分析

根据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发展数据,我们对集群内部各项竞争力指标进行了测算。

(1)利润率通常是衡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在价值链上升级程度的重要标准。

一般认为,在全球价值链上位于高端地位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必然获得价值链上大多数利润,其利润率必然高于低端产业和产业集群。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利润率从2000年以来基本保持在4%左右的利润率,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产值和出口逐年上升,但是利润率却没有同步提高。

造成浙江纺织产业利润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宏观上国内劳动力、能源、环境、原材料等成本增加,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成本;另一方面是浙江省出口的纺织品以中低档产品,产品优势不明显的普通纺织品为主,价格低廉,与国外生产的高档面料有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如化纤面料,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差别化、功能性的化学纤维以及建筑、现代农业、医用等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太小;简单加工贸易比重过高,以纺织大市绍兴市为例,有80-90%的企业从事简单加工贸易,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2)从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呈上升趋势,以2006年为例,其生产率水平达到2000年的2倍。

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的大机器工业化。一方面,浙江省近年来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2004年浙江省纺织机械及零附件进口额达11.15亿万美元,位于在全省进口前10位的主要机械设备的首位。2006年进口纺织机械及零附件11.84亿万美元,位于全省主要机械设备的第二位。但是必须认识到,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劳动生产率在全省制造业中位于较低的水平,2006年浙江省制造业的平均生产率为11.2273/人·年,而纺织产业的生产率只有6.16万/人·年。通过与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在一些工业大国,如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已达8万美元/人·年,一些大公司甚至超过了10万美元/人·年,是浙江纺织产业劳动生产率10倍左右;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纺织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也在4万美元/人·年左右,是浙江纺织产业劳动生产率的5倍多。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也一路走高,尤其是江浙沪一代的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虽然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与亚洲的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浙江纺织产业的工资成本已经不具有优势。再加上低劳动生产率的抵消,纺织产业的劳动力优势已经慢慢消失。因此,浙江纺织产业必须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上来。

(3)一般认为,工业增加值率与生产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为高技术水平可以降低生产中的消耗水平。因此,该指标反映的是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

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基本维持在20%左右。纺织工业物耗比重大造成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增加值率低,由于近年来纺织产业中间消耗部分价格上涨因素,再加上浙江纺织产业行业上游原料进口依赖度很高,纺织产业的原材料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成本的65~75%左右。但是,这部分因素对浙江纺织产业增加值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纺织企业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低。横向比较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不仅与发达国家早期的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有相当差距,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加值也有一定的差距。

(4)从表3可知,浙江纺织产业的新产品价值率逐年下降,低于省内制造业的平均水平,这种现象反映了浙江纺织产业创新水平的欠缺。

目前,浙江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恶性竞争加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纺织化纤产品差别化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高性能、功能化纤维开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印染后整理技术障碍难以突破;面料开发一直停留在模仿阶段;新产品开发难以深化,相应技术难题多年难以得到解决;服装设计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更大,品牌设计与建设任重道远;纺织机械和机电一体化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偏低,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低水平重复比较严重,产学研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浙江纺企科研开发投入与设备投入之比还不到1%,科研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仅为1%,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2%~5%。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开拓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产品研发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核心技术。企业间产品和技术相互模仿,导致产品的市场周期越来越短,打击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销售市场上价格战不断升级,轻纺产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日趋严重的低水平竞争,成为浙江纺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四、结论与展望

根据以上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本文认为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情况如下:

1、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角度

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贸易竞争力角度,通过对出口总额、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四个指标的设计和测算分析可知,浙江纺织品出口不但总体规模增长迅速,而且在世界所占比重同样增长快速,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的势头良好。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了0.7,说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竞争力,集群发展程度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属于领先地位。同时,笔者经过计算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rca指数仍呈不断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了8.06,表明虽然浙江纺织产业的原有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但是随着浙江纺织产业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注入,浙江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仍比较明显,同时也验证了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积极的营销策略是有效的升级路径。

2、集群内部竞争力角度

在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力的考察方面,本文主要测算了集群盈利能力(p)、集群生产率水平(h)、集群技术水平(k)和集群创新水平(z)等四个指标。通过测算发现,尽管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产值和出口逐年上升,但是利润率却没有同步提高,纺织品利润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浙江纺织企业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集群的劳动生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集群的技术和创新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纺织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简单的从事生产加工环节,在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品牌营销环节都没能占有一席之地。

综上,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浙江纺织业又缺乏自己的核心优势,如产品的开发能力弱,创新设计能力不足,企业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不高等,在全球价值链中仍然处于低端环节,促进其在价值链上的升级迫在眉睫。因此,浙江纺织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整体素质和增强竞争能力为核心,以实现由纺织大省转向纺织强省为目标,运用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改造步伐,推进纺织工业的全面升级,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档次、售后服务和品牌上下功夫,提高纺织业总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录全,吴瑞明,刘恒江,李海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设计[j].经济地理,2006,(1).

[2]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3]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

[4]郑海天,盛军锋.广东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相应政策体系[j].特区经济,2003,(12).

[5]李创.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黄伟.我国区域间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9).

[7]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8]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0).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7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农业攻关计划项目“中国花生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2011201030);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资助工程”资助项目“辽宁省花生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2011921035)

作者简介:

陈迪(1983-),女,辽宁沈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Email:chendi19831213@163com

吕杰(1963-),男,安徽宿州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Email:jieluesy@163com

摘要:花生是中国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经济作物,但近年国际竞争力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本文构建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1991—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数据,对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五项指标进行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年度变化趋势和国际排名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历年呈下降趋势,但国际排名保持相对稳定。

关键词: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1003505

一、引言

花生在中国是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生总产量和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在世界花生出口贸易中居主导地位。因此,对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并分析其原因有利于促进中国花生产业的发展。

许多学者曾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测算方面。张金昌[1]对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国际竞争力指标的优缺点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学者们围绕该指标体系开展了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帅传敏等[2]以等市场份额模型研究中国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并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不同类型农产品进行测算,得到中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丧失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结论。李选才等[3]构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并提出主成分分析法适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刘林青和周璐[4]以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构建二维评价模型评价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得到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份额虽降低但地位重要且呈上升趋势的结论。在对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面,也有许多学者做出了贡献。章胜勇和李崇光[5]对中国花生产业的社会净收益、国内资源成本和有效保护率等比较优势指标测算,并分析中国花生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原因。林治乾和闫静[6]对中国、美国和阿根廷三国平均单产水平、世界市场占有率、平均出口价格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并对比,得到中国花生产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结论。郭蕊等[7]对中国、美国、阿根廷和印度的花生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价格等指标测算和比较分析,得到中国花生产业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但正在降低的结论。肖嵘[8]在研究中国植物油籽出口结构的基础上,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国植物油籽的国际竞争力测算分析,得到中国花生、芝麻和葵花籽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大豆和油菜籽等持续弱势的结论。

上述研究多以单项指标的测算和比较对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构建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历年变化趋势和国际排名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评价。相比已有文献,本文在指标的选取和评价分析的角度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原有变量或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不相关的几个综合变量或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选取较少的综合变量或指标,尽可能多地反映原变量或指标的信息的一种降维方法,适用于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多指标的综合评价。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线数据库,选取1991—2009年世界及主要花生生产国花生生产贸易情况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所得。其中,对花生国际竞争力指标的计算基于FAO数据库中带壳和去壳花生的加总统计结果,不包括花生油等花生加工品。

三、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1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择和测算

单项指标对于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较为片面,不能准确评价一国花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因此,本文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

量,Yij表示i国j产品总产量。等5个常用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对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出口值的角度评价,一般竞争力系数和出口强度系数从出口量的角度评价。

基于对FAO数据库中各国带壳花生产量、出口量以及去壳花生出口量的数据分析,中国、美国、印度、阿根廷、越南、埃及、缅甸、巴西、尼日利亚和印尼等10个排名靠前的花生出口国的花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90%以上,代表了世界花生总体情况。因此,本文选择上述10个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上述10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指标测算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受篇幅所限,仅列出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结果。欲获取全部测算数据者,请与作者联系。

2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趋势分析

针对上述5个国际竞争力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综合变量对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年度变化进行纵向分析。使用SAS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通过对特征根的贡献率测算得到,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根的贡献率达到8219%,前两个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累计达9241%(如表3所示)。在主成分分析中,一般认为累计贡献率应达到85%以上,即可结束主成分的选取。因此,本文应提取2个主成分代表原始数据。

总体看来,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呈现波动下降趋势,1991年为各年份最高水平,1991—1996年缓慢下降,1997年达到20世纪90年代最低点,1998—2001年缓慢回升,2001—2005年保持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2006—2009年继续下降。

3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分析

本文采用SAS90软件,对上述10个国家历年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与分析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主要花生出口国中的地位。分别计算1991—2009年各国所提取国际竞争力指标主成分的得分,并依据各国得分情况,分别对历年10个国家的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排序(如表5所示)。

可见,阿根廷除个别年份外均居世界第一位;越南在2003年以前保持第二位;中国和美国交替上下浮动于第三位和第四位;印度多保持在第五位到第六位,但近年来迅速上升跃居第二位;其他国家则均持续处于第五位以下的水平。因此,取1991—2009年的多数年份中排名前五的国家(中国、美国、印度、阿根廷和越南),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

美国与中国的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类似;越南在1991—2003年间与中国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印度在2004年以前排名水平较低,2005年起排名迅速上升,超越中国和美国并保持第二位。

四、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讨论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评价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纵向趋势和横向排名,得到如下结论:(1)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历年呈波动下降趋势,在1991、1997、2001年和2006年出现拐点,这源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综合作用(如表6所示)。(2)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保持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与美国排名位置类似,与越南排名变化趋势类似。(3)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年度变化和排名变化趋势呈现不同。

分析形成上述结论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花生产业年度变化趋势显示,1991年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最高水平。源于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及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方向正确,对外贸易实施自负盈亏,有利于花生出口。1997年,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出现明显的低谷。国内方面,销售不畅导致的近两年油料作物价格总体下降使得各地种植面积同比上年降低48%。国际经济形势方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花生的主要出口对象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进口量大幅下降。1999—2002年,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标迅速上升。国内农业政策倾向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立足优势农业,油料作物受到关注,面积有所上升,花生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亚洲金融危机逐渐好转,中国成功“入世”,并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花生进口国保持密切经贸关系。2006—2009年,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再次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导致花生种植面积明显下降;近年持续推广农业产业化以及发展现代农业,使得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工业得到大力发展,导致中国花生生产总产量略降,国内消费量增加,出口量减少。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到中国花生的进口国欧洲国家、日本和韩国等,且成本的大幅上涨导致出口价格的上升,也是造成国际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年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显示,中国稳定于第三至第四位水平,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出口水平有所下降,但其国际地位依然比较稳定。在国际竞争力排名的相似度方面,美国与中国最为相近且呈现交替浮动现象。美国花生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加拿大和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发达国家,而中国花生的主要出口对象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以及波兰、荷兰和俄罗斯等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不高的欧洲国家。可见,两国花生目标出口对象的差异性,导致出口替代关系不强,故排名保持类似水平。在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变化趋势方面,越南在2003年前与中国最为相似。考虑到出口价格是对国际竞争力较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以及越南与中国地理位置接近的特点,本文对上述五个国家花生出口平均单价进行计算,从其单价走势可见,上述五国中,中国和越南的花生出口单价最为接近,且变化趋势相同,这是造成两国国际竞争力排名变化趋势相同的主要原因。另外,越南在2002年以前并无花生进口,2002—2003年花生进口量极低,是造成其国际竞争力排名较高的原因。2003年后,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和加入世贸组织均对花生出口产生有利影响,而越南花生出口的替代国印度的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越南花生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上述原因综合作用导致2003年后两国排名变化趋势不同。

中国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年度变化和排名变化在2006年以前总体变化趋势类似。2006年起,年度变化呈现明显下降,而排名变化则保持稳定,至2009年出现下降。年度变化的下降,一方面,由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总出口额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加工业发展使得花生国内需求量增加,进口量增加。而这种国内的优化调整并未影响中国花生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因此,年度变化并不意味着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只表明出口份额的降低,应依据排名变化来评价中国花生产业的国际市场地位。另外,应关注印度和阿根廷花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中国花生产业以及食用油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

参考文献:

[1]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经济管理,2011,(20): 17-25

[2]帅传敏,程国强,张金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估计[J]管理世界,2003,(1): 97-103

[3]李选才,戴天放,黄小英农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方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3): 73-75

[4]刘林青,周璐比较优势、FDI与中国农产品产业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11,(12): 39-54

[5]章胜勇,李崇光我国花生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4): 11-15

[6]林治乾,闫静中国花生出口竞争力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7): 82-85

[7]郭蕊,李广前,万书波我国花生出口竞争力变动及国际比较:1996—2005[J]农业经济,2008,(2):32-35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蔬菜产业 国际竞争力 政策建议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蔬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扩张,已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并由于该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比较优势,形成了国际竞争力。在本世纪初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再一次成为农业尤其是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系统评价,试图为我国蔬菜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相关建议。

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rca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简称rca)。rca,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价值占该国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商品出口价值占世界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

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rca测算

国际经验表明,如果rca大于2.5,则国际竞争力极强;若rca指标在1.25~2.5之间,则国际竞争力较强;若rca指标在0.8~1.25之间,国际竞争力中等;若rca指标小于0.8,则国际竞争力很弱。

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姜、鲜大蒜、干制和罐装蘑菇的国际竞争力极强,鲜干菜豆、鲜干蚕豆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鲜干洋葱和鲜萝卜与胡萝卜的国际竞争力中等,而其余的品种则竞争力很弱,尤其以新鲜的莴苣、番茄、长豆角等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极弱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标还反映出既有新鲜又有加工制品的品种国际竞争力普遍较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加工制品强化了该品种的竞争力。在国际蔬菜市场上,各蔬菜出口大国也是各有优劣。

(二)tsc测算

tsc值处于-1和1之间;tsc值趋近于-1,表示该产品竞争力很弱;tsc=-1表明该产业为完全进口产业化;而接近于0时,表示该品种的进出口趋于平衡,国内外的同类产品因产品差异化而各具竞争优势;tsc越接近于1该品种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我们分别计算了世界主要蔬菜出口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墨西哥2003-2004年间与中国的tsc系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限于文章篇幅,可直接向作者索取实证结果。

可以看出,我国鲜大蒜、腌黄瓜、鲜洋蓟、萝卜与胡萝卜、姜、鲜菠菜、干与罐装蘑菇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鲜干菜豆和蚕豆的竞争力较强,鲜冷番茄和鲜干洋葱一般,鲜鹰嘴豆等其余品种则竞争力很弱。对于意大利等蔬菜出口大国,各蔬菜产品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差异。意大利的优势品种较少,有胡萝卜、菠菜、甘蓝,而茄子、蘑菇、扁豆、鹰嘴豆的竞争力极弱。西班牙在所讨论的25个品种中,有10个品种都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比我国拥有同等竞争力的产品数目要多。美国很多品种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极强竞争力的品种数目不如西班牙和中国的多。墨西哥的姜、蘑菇、小扁豆、马铃薯、长豆角的市场占有率都相当小,不到1%。剔除这些品种之后,黄瓜、洋蓟、茄子、鹰嘴豆、甘蓝、辣椒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eav测算

确定一个时期内,该国哪一种产品或哪一类产品具有更强或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以0为界,eav<0,则出口竞争力弱,且eav越小,竞争力越弱,eav>0则出口竞争力较强,且eav越大,竞争力越强。

从整体上看,我国蔬菜产业在2001年才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1990~1995年期间,我国蔬菜出口竞争力是较弱的,但随后几年出口竞争力以很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1995~1999年出口竞争力提升得很快,到2001年,eav转成正值,表现出一定国际竞争力。

(四)ca测算

根据fao数据库统计,我国蔬菜出口种类主要包括:新鲜蔬菜;干制蔬菜;罐装蔬菜;蔬菜汁;脱水蔬菜;醋泡蔬菜;其他加工蔬菜;冷冻蔬菜;短期保鲜蔬菜;均质保鲜蔬菜等十大类。因为干制蔬菜、罐装蔬菜和蔬菜汁数据不全,故本文只分别计算了我国其他七类蔬菜1999-2003年间的ca指数,并进行动态分析,限于文章篇幅,同样可直接向作者索取实证结果。

新鲜蔬菜:指数取值落在[1.2,3.6]区间内,与1990年相比,除1991年和1996年有所增长外,总体呈下降趋势,且1999年后,下降速度剧增,2000年仅为1.28,比1990年减少60.74%,在随后的几年中,该指数有所回升,2003年为2.10;脱水蔬菜:徘徊在[4.4,6.4]区间内,1990年达到最大值6.34,此后呈下滑趋势,1997年后波动较小,保持着约22%~25%的下降率;醋泡蔬菜:徘徊在[0.3,0.6]区间内,且呈现“增——减——有增有减”的三阶段;其他加工蔬菜:指数取值落在[1.8,4.1]区间内,1990年达最大值4.09,此后总体呈大幅下跌趋势,尤其在1997年以后,降低速度加快;冷冻蔬菜:取值落在[2.6,4.3]区间内,1990年为4.25,是11年中的最大值,此后除1991年下降速度稍慢外,其余年份以约30%~38%的速度下降;短期保鲜蔬菜:ca指数在[7.2,12.1]区间内递减,其下降的速度由慢到快,表现为三阶段;均质保鲜蔬菜:徘徊于区间[-0.00097,1.3],除1992年大于1外,其余年份均小于1,总体呈大幅下降趋势,特别是1997年后其降速已超过85%。

结论与政策建议

首先,我国蔬菜产业总体上具国际竞争力,但并不明显。我国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蔬菜具有较强的价格和成本竞争力,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蔬菜产业重数量轻质量,加工程度低,安全卫生隐患和无序竞争等问题使产业竞争力大打折扣。从长期来看,虽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但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其次,不同种类蔬菜国际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从各相关评价指标来看,我国不同种类蔬菜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尽相同。对此,本文应扬长避短,充分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有选择地实现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战略的跨越式发展。第三,从国家间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蔬菜出口的潜在市场应定位于世界主要蔬菜进口国。这主要是指集中在欧洲、美洲的发达国家及亚洲一些国家。具体包括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荷兰、意大利及中国香港。

基于上文实证分析,对我国蔬菜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大力发挥本地综合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按比较优势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蔬菜产品。其次,要大力提高整个蔬菜产业链的科技水平,着力增强蔬菜产业的科技支撑。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到蔬菜产业发展首位,走科技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蔬菜发展之路。再者,加大脱水蔬菜的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国际市场流行的需求品种,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优化蔬菜品种结构。第四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根据不同国家的产品市场缺位,努力开拓新市场,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最后,应组织建立蔬菜行业协会,我国蔬菜出口经常出现国内出口商相互压价造成恶性竞争,因此早日建立蔬菜行业协会,规范竞争秩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9

论文关键词:竞争机制;人力资源配置;政策 

 

一、引入竞争机制提上议题 

1.时代背景 

首先,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而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成为业界共识。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人员配备、管理、培养、培训、选拔任用、合理流动等方面缺乏统筹安排,存在种种弊端:一次安排定终身,没有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缺乏工作激情,影响了积极性的发挥;言路闭塞,只有少数伯乐相马,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其次,新形势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电力企业职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和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有效地开发、利用和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才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引入竞争机制是实现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良性运转的有效途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考核奖惩、业绩评价等工作环节,反映出企业期望和员工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引导员工学习和提高以适应岗位需求。通过过程管理和职工能力的培养,把组织的远景目标、激励制度及保证组织学习的绩效控制机制有机结合,构建人力资源管理长效机制。 

再次,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企业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开发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企业不仅要面对自身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要面对来自整个社会的人才竞争和压力,而且这种竞争将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电力体制的改革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对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吸收和用好人才,造就一支政治思想上坚定、业务管理上精通、综合素质高的干部队伍,是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引入竞争机制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才成长搭建成才平台。 

最后,笔者所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进程进入瓶颈期。近年来该公司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开发,2005年进行了管理人员精简和机构调整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但是仍然没有使企业彻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桎梏,人才选拔、培养、发展成为制约企业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引起公司上下高度重视。 

2.全方位调研 

引入竞争机制可以:(1)放开视野选人才,公正公平用人才,竞争择优出人才,科学合理配人才,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2)落实广大职工对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3)由“个体相马”变为“群体相马”,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公开性。(4)有利于人员和岗位相结合。把岗位的责、权、利紧紧与岗上人员结合起来,使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力资源获得了合理的、有效的配置。(5)有利于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引入竞争机制,人员的升、降、去、留完全以其德才、业绩和民意为依据,靠真才实学取胜,既优化了职工队伍的结构,又增强了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竞争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公开、公平、公正地择优选人用人,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管理、开发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参与,勇于竞争,有利于形成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对广大干部群众既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二、制定相关政策利用好竞争这把双刃剑 

1.具体操作中就应该慎重对待、积极应对、积极稳妥地推进 

(1)准确把握政策,制定尽可能完备的竞岗方案。严格按照省市公司文件的要求,着眼于企业发展和管理实际,在充分调研其可行性的情况下进行竞岗方案的制定。 

(2)审慎操作,谨防偏差。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测评、面试、考察等方式产生拟任人选,一是让大家都能够参与到选拔任用的过程中来,增强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从而在机制上推进选拔任用的科学化规范化。 

(3)量化考核,强化监督。竞岗结束不等于万事大吉,在任免通知前,引入公示制度、试用制度、轮岗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后再下发聘任通知,对将要上岗的人员规定试用期,期满经民主测评和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岗。考核指标要有针对性,测评视角要多元化,在德、能、勤、绩、廉五项指标的基础上,尽可能量化管理。在同一岗位工作一定时期后定期进行轮岗交流,为复合型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4)建立岗位动态管理制度。对存在经济、违法违纪、工作失误、失职、渎职等问题的在岗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追究。 

2.具体实施 

多方调研,权衡利弊后,在省市公司的指导、监督下该公司于2008年年初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过程、各环节、各岗位的人员实施绩效管理、推行全员竞争上岗。 

(1)竞岗工作三步走。 

第一步,组织岗位竞聘领导机构; 

第二步,制定了公司《部室管理岗位竞聘方案》、《二级机构岗位竞聘方案》、《供电所岗位竞聘方案》、《第二轮岗位竞聘方案》; 

第三步,成功竞岗人员的上岗及未成功竞岗人员的工作安排。 

(2)竞岗流程概述。 

为保证竞岗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公司成立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部室主任、中层正职任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全公司竞岗工作,对实施方案的制订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决策、协调有关事项。 

成立公开竞聘工作小组:部室管理岗位公开竞聘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二级机构岗位公开竞聘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供电所岗位公开竞聘领导小组、工作小组。 

成立公开竞聘监督小组:由工会、纪委、人事部人员及部分相关部室负责人组成的竞岗监督小组和资格审查小组,负责竞岗工作的全过程监督。 

公开竞聘工作原则:结合个人志愿和民主测评成绩(前期准备),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竞聘,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打造“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同时,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用人方针,对于距离内退年龄不足三年的人员,本人愿留在原岗位的,可不通过竞聘,继续从事原岗位直至内退(但岗级按照该岗位新岗级标准执行)。原从事岗位在新的岗位设置中没有的,参加岗位公开竞聘。 

公开竞聘工作流程: 

第一轮公开竞聘结束后,成功竞岗的同志顺利完成工作交接,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第二轮公开竞聘:未成功竞岗人员依据《第二轮岗位竞聘方案》,有序竞岗。 

其他事项:本次竞聘仍未上岗者,按下岗处理。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如未竞聘成功,可在原单位继续工作,直至“三期”结束。“三期”结束后继续参加竞聘,仍未上岗者按下岗处理。 

至此,本年度全竞岗常态工作告一段落。公司人事部联合相关部门对竞争上岗每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严密操作,创建公平、和谐的竞争平台,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使竞争上岗工作成为全员大练兵、大比武、大培训,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人力资源的和谐、有序、协调管理。 

三、效果检查及效益分析 

1.绩效评价是最好的检验方式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小组,对竞争上岗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落实、改进及效果进行评价,由人事部具体负责。 

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涵盖对竞岗工作的评价及竞岗后公司整体工作的完成情况及质量考核。 

效益分析: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快人才的置换与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健全与其相配套的各种管理制度,并以精神、物质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干事创业、奋力进取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推行竞争上岗以来,主要管理岗位大中专学历人员比例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职工的进取心、学习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公司各单位各岗位达到了“职责清晰,压力到位,管理精细”的效果,人人感觉有压力、个个身上有动力,岗位不同薪酬不同、能力不同薪酬不同、贡献不同薪酬不同得到充分体现,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企业和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推行竞争上岗以来,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成果如下: 

(1)该公司全年供电量突破40亿大关,完成40.85亿千瓦时,售电量完成39.8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7.37亿元,完成利税11487万元,较之去年上了一个大台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由上年的6%增长到13%,实现直接经济效益66.7万元。 

(2)职工对企业满意度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质量更上新台阶,尤其是全运会期间实现了“零失误,零误差,万无一失”,进一步提升公司形象。据统计截止到2009同年年底,供电服务承诺率、客户满意率均达到100%。 

(3)通过竞岗前后工作效果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工作质量还是荣誉感、向心力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总的来说竞争机制的引入是成功的。 

2.改革循序渐进,工作方法逐步改进 

(1)对公司战略的改进方法:要应用绩效管理的先进方法,深入实施“八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标准化、经常化、科技化、信息化、流程化)管理。 

(2)对专业管理目标的改进方法:及时完善相关的各种标准和制度、考核体系,采纳改进竞岗方法的建议和意见,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3)对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法:全面落实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要求,完善竞岗工作指标体系,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4)对专业管理目标的改进方法:按照“动态对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原则,通过对标平台,获取其他兄弟公司的人力资源信息,以其为标杆,不断推动竞岗的开展。 

(5)对工作流程的改进方法:对现有的流程与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各流程中不合理的环节和因素,不断进行优化改进。简化竞争过程流程,加强控制,提高效率。 

(6)对绩效考核改进的方法:通过“评价—改进—提升—再评价—再改进—再提升”的方法,不断增强指标体系的管理,增强员工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工作的认同感。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10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直接来源于企业竞争力。所谓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一般用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来表示。区域竞争力则是指,一个地区参与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分工与竞争的能力,可用该地区输出产品占全国或世界输出产品总量的比重(在产品市场上),以及吸引要素资源占全国或世界要素输出总量的比重(在要素市场上)来表示。

二次大战结束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或保持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许多机构、学者以及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开展了对国家(或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便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有关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一)有关国家(或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学者克莱恩提出了如下的“国力方程”:P=(C+E+M)×(S+W)

式中:P为综合国力;C为基本实体(由人口与领土构成);E为经济能力(由GDP和能源、矿产、工业、农业、外贸等构成);M为军事能力(由战略核力量与常规军事力量构成);S和W分别为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这个评价方案虽然是针对综合国力的评价(其中包括了一国的经济能力),但其评价方法与思路给以后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提供了启发。

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法莫和李曼提出了最早的一个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案。该方案认为,国家竞争力由与企业活动有关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以及经济本身等四个要素所决定。方案在这些要素中选择了若干指标,构成了一个矩阵模型,以评价国家竞争力的大小。这个方案包括的内容过于宽泛,许多指标与竞争力关系不大,应用性不高。

1980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立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具有较高实用性和代表性。2002年该方案由经济运行、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等四大要素(此前为国内经济实力竞争力、国际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金融体系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等八大要素)组成,各要素又包含许多评价指标,共计314项。需要说明的是,评价的几大要素之说,主要是综合角度的不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各要素所包含的具体指标历年根据具体的情况也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讲对评价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

1995年中国正式参与该评价体系,历年的排名是:1994年第34名、1995年第31名、1996年第26名、1997年第27名、1998年第21名、1999年第29名、2000年第30名、2001年第33名。2002年按新的评价方法排名为第31名。

(二)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

哈佛大学Porter教授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案。该方案包括企业经营与战略、微观经济环境等两大类,共46项指标,数据来源于统计资料和专家问卷。该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微观竞争力评价。

(三)有关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

Porter教授在《创新产业群初步研究——San  Diego》中,根据其城市竞争力理论,又提出了一个评价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方案。Porter认为,一个地区,特别是一个高新产业区的繁荣,靠的是竞争力,而竞争力又靠的是生产率,即单位劳动力和资本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并非主要是数量)。保持一个地区或高新产业区长期持久的繁荣,不仅要求有较高的生产率,而且还要求生产率能得到不断地提高。不断提高生产率,关键在于培养地区持续的创新能力。其中,政府的作用不在于选择那些本地没有发展条件的所谓“成功”的产业,而在于为所有的行业和企业创造公平一致的上佳的经营环境,谁能成功,则由市场的自然法则去决定。也就是说,政府应当鼓励所有的产业或产业群发展,而不是在其中进行某种选择,因为,地区或高新产业区的繁荣有赖于该地区所有产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根据以上分析,Porter将评价高新产业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有关支持产业等四大方面,共100多项指标,依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化。要素条件包括,高质量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先进的技术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为特定产业服务的专门基金等。需求条件包括家庭、社会以及政府需求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的用户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进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量。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包括,法规体系、激励机制(如鼓励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等)、市场竞争压力等。有关支持产业主要指,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一系列配套产业,如良好的交通通信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灵活的销售体系以及便利的融资条件等等。

二、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国外竞争力评价方案都可以应用到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与评价中来。因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国家、城市和区域在竞争力评价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能只有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处理的不同。

(一)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区域竞争力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初始竞争力(P),指由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与劳动力、资本存量等自然或静态因素所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

二是潜在竞争力(Q),指由基础设施、法规体系、政府干预或管理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内外开放程度(外向度或外向依存度)、社会条件(如由教育水平、卫生保健等所决定的人力资本条件、科技水平)、保障体系、企业家精神等等人为可变的软硬环境因素构成的动态区域发展优势。

三是现实的竞争力(N),指经济实际运行效果或效率:如GDP、人均GDP、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群、城镇化水平及体系、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RC),由以上三项分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后相加而得,即:

RC=w1P+w2Q+w3N

式中:w1、w2、w3为权重系数,三者之和为1。

关于具体评价指标的确定。考虑到这是一次关于我国典型地区区域竞争力评价的初步尝试,同时也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为简便起见,本文拟以《2001年中国统计》中,可以得到的有关区域统计数据为主,适当补充一些手头可以获得的其它数据,来确定以上指标。依据本办法共选择了100多项评价指标(见附表1)。

(二)典型区域的选择

拟选择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三大核心区,作为评价对象。考虑到数据整理的方便,三大核心区的范围做以下选定: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珠江三角洲以广东全省计算;环渤海地区则包括北京、天津、山东、辽宁和河北。

(三)评价方法及结果分析

从技术上讲,评价方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指标的量化。主要是针对非数量指标而言,数量指标不需此步骤。量化方法包括专家打分、模型计算和人为赋值等。

二是单项指标的评分。如百分制、五分制、十分制以及排序等。

三是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包括评分体系的选择、各级权重的确定(包括各指标及分指标的权重)、评价分级及描述或排序。

本文非数量指标的量化,将视具体情况而定;指标的评分均采用百分制;各指标的权重在分指标内确定,并均赋予等值的权重;分指标的权重,按重现实和潜在因素为原则确定,初始竞争力(P)的权重为0.2,潜在竞争力(Q)的权重为0.3,现实的竞争力(N)的权重为0.5。评价结果将见附表2。

由附表2的评价结果可知:(1)综合竞争力指数显示,长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最强,其次为珠江三角洲,最后是环渤海地区,三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指数分别为73.36、72.76和69.42。这与现有的一些类似的有关评价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本评价方案所选择的区域较大一些,这样更能公平、客观地反映地区竞争力状态。(2)从初始竞争力评价指数来看,三大核心区十分相近,珠江三角洲稍高一些,其他依次是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初始竞争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的缺乏,如人均金属资源量、人均耕地、人均能源等等,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从潜在的竞争力评价指数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明显,其次是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4)从现实的竞争力指数来看,长江三角洲最大,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力没有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包括在内。这两个地区都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2000年,香港GDP总量达12667亿港元,超过了目前居全国内陆各省区第一位的广东的水平,人均GDP达19.0万港元,也远远超过广东的水平;澳门GDP总量达497.4亿澳元,人均GDP达11.6万澳元。如果将香港和澳门也纳入评价的范围,那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力地位将有一个极大的提高。目前,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还不能做到这一点。

三、培养区域竞争力的途径

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总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决定于区域在全国的分工地位、优势产业群的建立、优势企业的规模以及技术创新等。培养区域竞争力,也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提高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

区域经济始于区域分工与交换,如果各地经济都一样或没有交换的联系(如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那就无所谓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区域分工与交换联系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个地区在区域分工与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般说来,一个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越高,其区域竞争力就越强。区域分工的地位,不仅决定于产业的起点,而且还决定于产业加工的深度。从产业的起点来看,研发中心高于制造业中心,而制造业中心又高于原材料基地;从加工的深度,则可以说“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原材料基地仍然可以搞出高科技含量的“纳米”等新材料,一个没有特色的研发中心,有可能远远比不上一个前途光明的制造业中心。因此,培养区域竞争力不仅要在产业的起点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提高产业的加工深度上下功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就是因为这些地区在全国区域分工与联系中的地位较高的缘故。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不仅具有较高的重工业加工水平,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轻工业加工水平,这是以重工业加工为主的环渤海地区和以轻工业加工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无法相比的。

此外,从总体上讲,区域分工与联系的深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区域分工与联系的深化有赖于空间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空间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则有赖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区域在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二)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及产业群

一个地区的竞争力离不开该地区所有产业的共同努力,但主要还是依赖于那些由区域先天和后天禀赋条件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主要面向区外市场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发展。所谓优势产业群是指,在某一地区围绕某一特定专业化领域所建立的一系列企业和机构,这些企业和机构由共性和互补关系连结在一起,可以共享共同基础设施带来的方便。拥有若干专业化优势产业群,是一个地区经济走向成熟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优势产业群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终端产品或服务公司;专业化的生产要素、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提供商;专为优势产业群服务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下游产业;相关配件生产厂商;特殊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政府及民间机构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研发、信息咨询;等等。优势产业群对区域竞争力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方面:一是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二是专业化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产生;三是专业化有利于企业的创办和吸引其它地区大企业分支机构的设立,因为产业群创造了合适的专业化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环境,便于新企业的开办或分支机构的设立。

从形式上看,所谓产业群,实质上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具有优势和一定规模的大企业,与为这些优势企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区域产业组织。一个充满活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经济都有这样一个由大、中、小型不同规模企业组成的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是个主要产业群的大型龙头企业的总部,而与上海相邻的江浙一带,则分布着与上海龙头企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批充满无限活力的中小企业,构成了该地区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布局错落有致的区域经济格局。

(三)扶持优势企业,加速优势企业的规模化,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

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是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的比较优势将经历从资源比较优势,到经济比较优势,再到技术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其中,经济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优势企业的规模化优势,是区域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一个地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集中投入到优势产业群中的优势企业中去,不仅能获得专业化带来的好处,而且还能进一步获得规模化带来的效率。

一个地区最终的优势将体现在技术比较优势上。因此,增强地区竞争力,还要靠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竞争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鼓励实力雄厚的优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开发。优势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吸引和留住(也可借用)优秀科研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势企业和技术优势都是比较明显的,这是该地区区域竞争力名列全国各地区之首的重要原因。

四、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的政策措施

(一)加速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

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加速市场化改革,关键在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政府管理经济的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合理社会分工关系。其次,要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法规体系,来确保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第三,清理那些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

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责:一是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建立完善的内外公平的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搞好对市场的监督管理,提高对市场的监督管理的能力。二是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要建立各种经济主体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诚实守信意识和行为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各经济主体建立和培养出良好的诚实守信的习惯。只有在一个规范的、法治的、透明的市场交易体系中,整个社会才能真正获得交易带来的好处,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外部资源的吸引能力。四是鼓励创业,建立合乎市场规律的企业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机制。三是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等等。

(二)确立合乎区情的区域产业群发展引导方向

传统的制订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地方的比较优势,结合市场的需求,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或支柱产业,并给予一些倾斜性的扶持政策。实践证明,这类产业发展规划是不太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孤立地选择一个产业,或一组产业(有时也叫产业群,但这个产业群只是一组没有相互关系的、并列的重点产业的名单,与本文前面所说的产业群显然不是一个概念),作为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没有考虑与这些产业有关的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和条件的共同发展和建设。也就是说,没有从资源开发、加工到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角度、从相关要素和产业全面配套的角度,从研发、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等社会服务体系的角度,来规划一个产业体系或产业群。二是倾斜性的产业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非经过市场竞争洗礼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是不会有真正的竞争能力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功能性的产业政策代替倾斜性的产业政策,为所有产业和企业提供公平一致的、硬软环境良好的竞争平台,让市场机制去决定重点产业或产业群。

为改变传统做法,就必须放弃制定区域产业规划,代之以明确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方向,以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为手段,来引导和促进合理的、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体系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