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服务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14:03

航空服务专业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1

关键词: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培养;实验平台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在不同教育层次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方面均有不同,教学方法相应也有调整。中职教学中经常采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尝试应用相关理论解决问题,比较重视实际操作;专科高职教学多采用启发式及案例教学法,讲求理论清晰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比较重视技能的培养;本科教学多采用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强调探究性知识的学习,相对重视培养创新能力。即本科教育注重创造性与适应性,实行宽口径教育,因此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教育较专科、职业教育等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推进,本科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已成为必然,并有向管理方向侧重的培养趋势。

一、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本科基础素质培养实验平台开发现状

1.本科基础素质培养模式分析自教育部于2019年3月《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7号)以来,全国共有42所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专业,主干学科均以航空服务学、艺术学、管理学为学科基础,并且文理兼招,虽然招生渠道归口到艺术类,但从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目标中明显看出“艺术”与“管理”并重的思想,要培养“能在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从事民航服务与管理,或在酒店、旅行社、商务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大型会展、旅游、商务接待和礼仪服务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纵览各校该专业招生简章,很难寻到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立足创造性和宽口径培养方式的痕迹,这不得不使很多高考咨询人员对该专业的本科背景有一定的质疑和观望。恐怕在培养过程中,仍难脱离对外在形象和实操技能的侧重。因此,探寻有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式,“将技术融入教师教育”[1]将成为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启用信息化实验平台的意义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本科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靠理论课和实训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门课程都有专项培养目标来确保教学的靶向性,侧重于具体怎样做。而基础素质的培养就是为学生搭建宽口径平台的过程,在这一培养模式下,注重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学习能力,不仅要知道如何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还要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还可以怎样做,实现举一反三,深入掌握服务行业管理精髓,以实现就业的宽口径以及职业生涯的深化。因此对基础素质的培养是追求木之本、水之源的过程,是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目标的保障。课程设置中既要围绕能力本位进行相关课程安排,又要体现素质本位的要求,学分计划有限,因此在现有课程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平台的强化更为切实可行。以航线介绍为例,中职及专科高职均开设航空运输地理课程,内容以航空区划、航线介绍及航空港等陈述性知识为主;本科专业部分学校开设航空运输地理课程,部分学校未将该课程列入培养计划,大概与培养目标中侧重艺术或管理有一定渊源。关于航空运输企业概况、航空港、航线网络构成,以及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因素等知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帮助。因此建立一个立足基础素质的实验平台,将学科设置或课堂讲授中无法传递或传递不足的内容承载起来,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共享模式,将成为培养学生“斜杠能力”的与时俱进的有力推手。另外,航空服务既属于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也属于大旅游业的组成部分,未来的就业也会倾向于管理岗位的补充,相关的旅游背景和管理能力训练如果依托到这一实验平台,将有效弥补现有知识体系的局限,延展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新途径。

二、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专业素质培养实验平台设计建议

1.对平台功能针对性的建议(1)通过平台的训练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得以运用并加以内化吸收。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到对所学知识达到一定熟识,体现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自然规律。因此可将平台设计划分三个模块,即“基础理论模块”“实践应用模块”和“知识拓展模块”。以“实践应用模块”为例,可以分成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两种类型,如果管理学课程使用,还可自建团队,自主分配积分,从平台操作初期就融入相关管理理念,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另外,平台的内容和角色设计上也要考虑教与学的互动。根据诺尔·迪奇的领导力循环理论,教学不是布道,而应该是互动式的,要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2]。这种循环理论的践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企业管理的范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管理理论的应用。L.约翰逊认为国际信息化教学存在三种趋势[3]:第一是个性化,第二是社会化,第三是移动化。因此实验平台的设计要适当考虑这些要素,例如在社会化趋势中,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习惯于在协作中学习,他们通过学习伙伴获得的知识量已经与从教师处获得的知识量基本持平了,而来自伙伴的知识更具情境性。社区型模块和移动端入口设计可以增加使用黏度,提高便利性。(2)扩大知识外延,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提供者。平台系统设计中采用的信息来源呈多点网状结构,强化系统内生功能,进而实现知识传递的有效性和广泛性。信息的和获取以及评价机制都可以结合积分制进行设计,激励学生主动提供信息,主动学习知识,并通过评价机制动态筛选有价值信息,在系统内部构建积极有效的“造血”机制,可以对系统自带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师的实践引导知识形成有意义的合理补充。(3)考虑意志对认识的重要作用。人类的意志具有调节情绪、引导情感走向的功能,既能使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扩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样在人们认识受阻时,也会产生消极的想法,使认识行为无法有效进行。因此,针对意志对认识过程的影响,可适当设计积分规则,激发意志潜能。社区展示评价功能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能力的曝光度,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的活跃度。(4)在系统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用户的特点。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目前为艺术类专业,与普通专业的录取原则不同,比较注重考生的外表才艺、身体素质等外在部分。因此,该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基础相对普通专业的学生比较薄弱,尤其是大部分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主性相对较低。从其学习特点进行分析[4]:其一是学习主动性不高。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学生属于艺术生,比较侧重在艺术方面的培养学习,对文化科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其二是学习意志力薄弱。部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存在逃避理论学习的倾向,在卸掉高考压力后,很容易受到懒散意识的影响,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缺少顽强的毅力和行动力,学习意志薄弱;其三是舒适区惯性强。美国人NoelTichy提出认知世界有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很多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相对比较薄弱,容易安于现状,在专业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学习方式,出于主观意愿或客观学习困难而不愿拓展学习的范围和深度,进而很多学生会对提高素质的教学内容产生无用和乏力情绪。因此,在平台设计中需要兼顾硬性任务下达与柔性活动激励两个方面,可以采用等级制和积分制协同管理,在学期末参照积分数量评定实验成绩。不同的等级和积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懒惰的问题,并形成羊群效应,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另外,还可以参考FitzGibbonLily等学者提出的把信息作为一种奖励手段[5],设置不同积分可获信息不同,信息可以包括相关知识信息和展示性活动信息,通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以及展示欲,达到潜移默化学习的目的。2.对平台操作模块架构的建议通过对用户特点的分析,可以在系统架构中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具体模块包括:(1)管理子系统;(2)基础理论子系统;(3)实践任务教师子系统;(4)学生分享社区。基本结构框架如图1。在平台搭建方面,自主开发是较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如果短期无法进行开发,可选用已有的在线教学软件+Disccuz社区论坛的方式进行替代,关键需要重视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参与积极性的调动所进行的规则设计。平台学习部分替代框架如图2。在平台投入运行初期,充实基础理论的工作可以分解到承担主干课讲授的教师,争取立足课内教学根本,兼顾理论外延拓展。积分激励的结果可以结合到校内实习评定中,以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三、结语

平台设计搭建完成后,可定期收集学生使用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自主设计模式对于积分管理相对灵活,容易提高激励的有效性;替代方案由于横跨两个平台,对学生的积分整合有一定工作量,而且学生端口的展示不够直接,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与的积极性。尽管如此,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专业基础素质培养实验平台的设计都是对现有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的改进尝试,之后进一步完善积分规则的设计,平台使用效果将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永斌,张定文,黄荣怀,等.国际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5.

[2]谭海蒂.历练领导力的途径———访密歇根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J].中国企业家,2002(11):98-101.

[3]L.约翰逊,S.亚当斯贝克尔,V.埃斯特拉达,等.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S1):54-98

[4]郭黎.《民航服务礼仪》CBT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6:21-22.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2

【关键词】实训教学;航空服务;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现阶段对航空服务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对航空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本科院校越来越注重航空服务专业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培养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有效提升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然而,就目前我国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航空服务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引起本科院校和航空服务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针对性、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提升我国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

就本科院校开设的航空服务专业而言,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关于理论教学方面的内容较少,所以,开展实训教学活动对于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而言非常重要,属于非常关键的组成成分,在航空服务专业课堂教学中占据强有力的地位,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航空服务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航空服务专业教学水平等方面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所以,在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合理、高效率地开展实训教学活动,然而,就现阶段大部分本科院校的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和学生对于航空服务实训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准确,在认知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大部分教师常常忽视实训教学活动,将实训教学看作是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部分,认为学生应当先学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在空余的时间内开展实训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无法再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全面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阻碍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航空服务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实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航空服务对工作人员的现场交流能力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当中,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这两个部分对于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本科院校航空服务实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多种多样的实训锻炼场景,然而,就目前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场景来看,其仍然选择比较单一、乏味的实训教学场景,大部分教师选择在教师讲解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在教室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小组,此种实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即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对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趣味性以及多元化的需求,使得学生只会一味地模仿别人,阻碍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没有充足的实训教学设施

本科院校开展实训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在学生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后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动手进行实践操作,促进加深学生对航空服务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促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必可避免地需要用到相对应的教学辅助设施,其对于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的效果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就当前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设施来看,大部分本科院校普遍缺乏实训教学设施,阻碍了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活动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使得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受到约束。

二、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策略

1、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本科院校通过开展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活动,让的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自身所学习的专业内容,有效加强学生对航空服务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顺利参加工作,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很好的满足自身岗位的工作要求;就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而言,其包含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资岗位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会有不同的工作分工,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在开展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核心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需要对不同工作分工的学生进行独立教学,对于不同工作分工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实训任务,就目前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来看,本科院校的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将不相同的教学内容掺杂在一起进行讲解,虽然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泛,但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深入,很难满足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所以,必须对传统的实训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实训教学分为几个不同的教学体系,每个教学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工作分工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实训教学体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具体以及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

2、明确航空服务专业教学目标

就航空服务专业来看,其更加偏向于专业技能方面,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机结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让实训教学充分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学生将所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生活当中,有效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在设计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内容时,首先需要明确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相对应的实训教学活动,通过开展市场调查活动,认真分析市场调查数据,了解市场上航空服务工作岗位的发展情况,适当地调整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内容,充分满足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对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本科院校还可以通过聘请部分具有丰富航空服务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指导如何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提高实训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使得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灵活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具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3、建立合理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

在目前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本科院校都是等到实训教学课程结束之后,再开展实训教学效果考察和评价活动,主要是为了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和评价,大部分教师普遍采取此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此种考察和评价方式仅仅对本科院校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分数作为考察指标,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和考察,没有符合教学评价体系当中综合性评价和考察的要求,此种考察和评价方式很难全方位、综合性地评价学生,所以,学生也不会去关注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对本科院校当前实行的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科院校根据实际的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各个学习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航空服务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参加工作和适应社会。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我国航空服务行业的发展,加大了市场对航空服务人员的需求量,使得航空服务专业成为现阶段本科院校一个炙手可热的专业,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开设了航空服务专业;由于航空服务专业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本科院校应当高度重视航空服务专业的实训教学,通过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实训教学,促进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毛汀汀.实训教学模式在航空服务专业中的应用[J].才智,2016(18):110.

[2]吕微娜.翻转式课堂教学在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3):117-118.

[3]周晓琴.实训教学模式在航空服务专业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234.

[4]王琴,张芳.STIP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实训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J].文教资料,2014(15):189-190.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3

课程的目标模式(theobjectivemode)l的基础和核心是课程开发的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和评价是目标课程开发模式所围绕的中心点。课程的目标模式强调四个步骤,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步骤构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①在编制课程的四个步骤中,泰勒认为,教育目标的确定是课程编制者所有活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2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目标及内容建构

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培养能服务于航空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的确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来源和依据:一是学生特点和学生需求状况,二是社会需求状况。高职航空服务专业的课程开发和建设具备如下特点:

2.1开发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及素质需求为依据。岗位划分及分析、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不是由学校教师单方面完成的,而是在行业企业的帮助下共同完成。学校以专业群为单位建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行业企业,也有兄弟院校,协助学校开发课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表一)

2.2课程设置遵循“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高职民航服务专业严格执行国家“双证书”教育制度。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除了获得大专文凭外,还应获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才可顺利毕业,这些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大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助理物流师、物流师、公关员、安检员、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导游师、茶艺师、调酒师以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颁发的其他职业资格证书。为了配合学生考证,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3构建与职场无缝对接的实践课程体系。学校培养的人才怎样才能顺利融入职场、与职场无缝对接?实践课程的开设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实践课程占所有课程的一半或以上,它的开设优化了课程结构,使整个课程体系更科学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表二)

3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的有效组织

根据泰勒的目标课程模式理论,学习经验组织包括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两种方式,垂直组织指的是在不同时期或阶段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水平组织是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学习经验组织有三个准则:第一,连续性,是指课程要素或内容的重复出现。第二,顺序性,是指先得知识成为后得知识的铺垫,并在某些方面更广泛、更深入。第三,整合性,是指课程知识的横向联系,学生应能把所得知识有机整合,形成自己一致的思想和观点,并能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当中去。②(图1)从以上流程图可以看出,课程在时间安排和顺序上体现了能力和知识目标达成的衔接性、循序渐进性和学生认知的特点。在专业理论课的安排上,第一学年注重学生基础技能和人文素养的达成,要求学生对专业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认知。在第二学年,则要求学生在对专业认知和具备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加深对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因此,重要的专业课程一般都集中在这一学年。而在第三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则是为学生即将走入社会、迈向职业岗位做准备,同时也注重了技能和知识的拓展。

4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4

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航空运输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吉林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投资72.7亿元,在五年内全省形成以龙嘉机场为主、以原有及将要新建的九个支线机场为辅(一主九辅)覆盖全省的网络格局。通过对吉林省内航空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航空从业人员大多是经过三到四个月的“速成”培训便登机服务,地面服务人员中拥有专业学历背景者也很少。航空企业表示,今后将不再聘用未接受专业系统学习与培训的空乘人员和地勤人员。综上所述,航空企业每年需要专业服务人员数以万计,尤其是接受过专业职业教育,既有实际应用技能,又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航空服务人才更加缺乏,而我们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航空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社会对航空服务人才的需求调研,确定航空服务专业主要面向航空公司、机场以及航空运输销售等企业单位,培养在航空服务第一线从事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检查、民航客票销售、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航空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了解旅客和货主的心理领域,灵活运用服务、公关沟通技巧,使用规范的岗位服务用语。了解社交礼仪知识,达到航空服务各个岗位对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要求。熟悉航空服务各个岗位的流程和要求,并拥有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专业操作技能。熟悉航空服务各个岗位的英语运用,能与旅客和货主进行交流沟通,并能阅读日常工作中的英文业务文件。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双翼式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翼式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双翼式”即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人才培养的“双翼”,职业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实现专业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专业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如航空港旅客服务、客舱服务、机上急救、航空服务礼仪、安全检查等都是理实一体化课程,边理论,边实践。通过“龙翔实训中心”功能性实训场所,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以航空服务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开展了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走出教室,在模拟仿真的工作情境中开展技能训练。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基地+企业+师生员工”的专业实训培养方式。营造航空企业文化氛围,引进企业服务理念、服务品牌和高端服务要求,在实训基地的结构设计、环境布局上尽量做到职场化,在实训室墙壁悬挂职业道德名言名句、航空服务文明用语、服务忌语、行为礼仪守则、操作规程等宣传牌,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实现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方面,充分利用航空企业资源,按照“合作共建”的原则,我们开展了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海南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的合作,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对口就业。建立就业实践基地,使教学与实训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提升其航空服务岗位适应能力。校企双方立足于专业特色,结合行业需要,举办由航空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蓝天之梦”航空专业技能大赛。以巩固航空服务专业知识、提高礼仪素养及专业技能为宗旨,以利于引起学生对学用结合的高度重视。通过竞赛加强与航空企业的联系与协作,定期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校企良性互动,为毕业生优质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职业素养培养上,以学生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体能素质与内心修养提升为最终目标。礼仪教育和艺术教育既是学校的特色教育,也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修养教育,这是我们“双翼”中的一翼,职业素养要靠礼仪和艺术来完善。“2+1工学结合”即在校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两年,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都与航空企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关联,拉近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距离,缩短学生和员工间的差距,培养技能型可持续学习的实用型人才;在航空企业顶岗实习一年,感受真实的航空企业环境,在空中服务和地面服务工作岗位上体验真实的服务操作流程,按照员工标准完成对实习学生的培养,校企携手,企业自始至终深度参与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技能型、实用型航空专业服务人才。

(二)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组建由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按照“双翼式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完成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共同制定职业标准,进行项目驱动,通过两年时间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三门,充分发挥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理念的体现、课程呈现的方式、课程实施的模式、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推进专业课程的建设质量。

(三)创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5

关键词:形体训练;航空服务专业;航空服务人员;身体素质;作用

航空服务专业比较特殊,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会从事空乘工作,去当航空服务人员。而航空公司对航空服务人员的要求都很高,因为航空服务人员代表着航空公司的形象,所以必须要具备极高的个人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航空服务人员必须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既有一部分先天因素,也有很大部分后天因素,通过后天长期的训练,可以逐步改善人的身体素质。因此,形体训练乃是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以下笔者就联系实际,来谈谈形体训练对提高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形体训练的目的

形体训练是将多种健身训练方法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人在运动中形成身体和姿态的协调、舒缓及优美。形体训练既可以改变人的不良身体姿态,也可以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航空服务专业是一个专门培养航空服务人员的专业,而一个高素质的航空服务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形象、健康的身体以及优雅的言行举止,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形体训练来实现。所以对于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而言,形体训练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形体训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时的自信心。而航空服务专业开设形体训练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形体训练,来帮助学生形成端正的仪态外表、健美的体形、健康的体魄以及掌握正确的站、坐、走姿。

2、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课程的内容

2.1、瑜伽

瑜伽通常是在舒缓优雅的音乐节奏下,一边调节呼吸方式,一边做一系列身体伸展运动练习。瑜伽可以帮助人塑造优美的身体曲线和柔韧的身材,它既能够美化人的外在形象,同时又能够帮助人减缓压力、舒展心情。瑜伽所塑造的形体美,是一种高层次的形体美,所以它还能够大大提高人的自信心。因此,瑜伽是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2.2、健美操

航空服务人员必须要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因为其在工作时经常要帮助旅客搬抬行李、开关飞机舱门等,这些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若没有健康的体魄是不行的。同时,端庄的仪表与良好的气质也是航空服务人员的一项基本素质。健美操是一种集舞蹈、体操、音乐以及健身于一体的运动,其主要动作是头颈、四肢及胸腰的屈、伸、举、绕、转、摆、振等。通过跳健美操,既能够达到减肥塑身和锻炼身体的效果,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人的气质,因此它也是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课程的主要内容。

2.3、形体礼仪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提升,人们对礼仪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形体礼仪。航空服务人员代表着航空公司的形象,其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形体礼仪,才能给航空公司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形体礼仪具体包括了优美的体态、规范的言行以及得体的举止,拥有了这些,可以帮助人更加自然地面对复杂的环境、更好地建立人际关系,因此形体礼仪也是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

3、形体训练对提高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3.1、塑造学生健美的体型

健美的体形具体指的是发育正常、体格健壮、肌肉发达,并且身体各个部位都要比例匀称,符合形体美要求。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健美的体型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同样,当航空服务人员拥有了健美的体型后,乘客在与其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更加愉悦,因此也会给出更高的服务评价。而健美的体型必须要通过长期的形体训练来形成和保持。有的人天生体型不佳,通过形体训练可以得到改善;有的人天生体型较好,也可以通过形体训练来保持。所以,对于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而言,形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

3.2、矫正学生的不良姿态

很多人之所以姿态不良,除了先天因素以外,更多的是因为平日里的站姿、坐姿、走姿等不正确,从而造成了弓背、歪脖、U型腿等不良的形态。航空服务人员的职业比较特殊,她们比普通人对仪态的要求更高。可想而知,一个姿态不良的人,是无法胜任航空服务人员的工作的,各大航空公司在对求职者进行考核时,也很少会给姿态不良的应聘者打出高分。因此,如何有效矫正不良姿态,就成为了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所面临的一项棘手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形体训练来加以改善。通过加强后天的形体训练,以矫正不良姿态,形成健美形体,是每个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迫切需求。

3.3、培养学生的形象气质

在现实中,人们对航空服务人员的印象就是“美丽,优雅,大方”。航空服务人员代表着航空公司的形象,一个优秀的航空服务人员,往往都具备较佳的形象气质。这种形象气质,并不仅仅指的人的外貌长相,而更多的指的是人的仪表举止。一个人若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行为得体、站有站姿、坐有坐姿,则往往会显得气质高雅;而反之,一个人若仪表邋遢、举止毛躁、弓腰驼背,则会显得完全没有气质。而良好的形象气质,是在长期的形体训练中一点一点形成的。前文说过,通过形体训练可以矫正不良姿态,而姿态优雅了,气质自然也就提高了;同时,人在接受形体训练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产生一种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也会驱使其随时随地都以优雅的姿态对人,久而久之也有助于良好形象气质的形成。

3.4、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航空服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劳动力度很强,并且经常会颠倒时差,所以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素质是承受不住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依托于长期的体育锻炼,而形体训练也是体育锻炼的一部分。在形体训练的过程中,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进行大量的活动,包括头部、肩部、四肢、腰腹等,并且不同部位的活动形式也各不相同。具体来说,在形体训练过程中,要求训练者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练习上述部位,从而达到骨骼和韧带正常发育、关节柔韧性、协调性及灵活性提高、肌肉力量增强等目的,进而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实践发现,航空服务专业学生通过大量的形体训练,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控制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身体素质也相应得到了有效提高。

4、增强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航空服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帮助旅客搬抬行李、开关飞机舱门等,而这些工作不仅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对航空服务人员的身体柔韧性要求也较高。因而,身体柔韧性锻炼也是形体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一个人身体柔韧性的好坏,也反映了其的身体素质高低。通过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形体训练,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锻炼身体柔韧性,使之在从事航空服务人员的工作时,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好各项任务,更好地为乘客提供服务。再者,一个拥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的人,其在举手投足之间也会更显优雅的气质,这也是一名优秀的航空服务人员所需求的。可见,通过形体训练来增强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身体柔韧性是非常重要的。

5、提升学生的身体灵活性

通过提升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可以增强其反应能力,从而在航空服务中遇到种种突发事件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应对。很多航空服务专业学生之所以身体灵活性较差,一些动作做不好,主要就是因为缺乏形体训练导致的。所以,若想提升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就应当要加强对其的形体训练。在形体训练过程中,需要做头部、肩部、四肢、腰腹等一系列动作,久而久之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就会有所提升。

6、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

如前文所言,航空服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劳动力度很强,仅拥有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若没有坚强的意志,仍旧是无法完成好航空服务工作的。所以,锻炼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坚强意志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形体训练不是一次两次的活动,而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并且每次的训练都需要消耗很大的体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对于学生而言,能否坚持下来训练本身就是一项很大的挑战。通过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并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强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养成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航空服务人员。

7、结语

综上所述,航空服务专业是专门培养高素质航空服务人员的专业,近年来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该专业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对于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而言,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满足行业要求。而形体训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它主要包括了瑜伽、健美操、形体礼仪等课程内容,可以有效起到塑造学生健美的体型、矫正学生的不良姿态、培养学生的形象气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身体柔韧性、提升学生的身体灵活性以及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等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形体训练。

参考文献:

[1]贵永玲.通识教育视角下形体训练课程内容体系的创新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7).

[2]马岩.形体训练对提高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08).

[3]栾飞.高校形体训练的现状与发展[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06).

[4]胡洁.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之现状及对策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03).

[5]赵艳,单涛,王大力.形体训练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4).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6

随着民航业快速发展,国内很多院校纷纷开办以航空服务、旅游管理、商务英语或文秘公关等专业为主的航空服务专业方向。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开设航空服务专业的各类院校超过百家,其办学背景不同,特色各异,主要集中在中专、高职和本科三个层次。由于开办时间普遍较短,各院校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各有不同。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培养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航空服务专业总体发展情况1999年黑龙江北开职业学院开办空中乘务专业大专班,开创国内空中乘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之后多所院校开始试点,面向全国招生。2002年后,空中乘务专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很多省市院校均开设有空乘服务或航空服务专业。除了公办院校,很多民办院校也纷纷加入招生行列,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但大部分学校办学层次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本科层次只占一成左右。毕业生去向主要集中在客舱服务、地面乘客服务及酒店等其他服务性行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再加上人才质量不高,尤其是民办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令人堪忧,就业质量也不断下降。只有高层次的航空服务人才仍然十分紧俏。

2.人才培养现状目前,国内航空服务专业学历教育主要有三个层次,各层次院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总体而言,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主要平台,其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较为明晰。大多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产学结合为方针,立足高等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而且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明确,专业定位比较合理。下面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华航)航空服务专业为例,在介绍其经验的同时找出具体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

二、航空服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本专业成立于2008年9月,由外语系负责建设。历经六年的探索、实践和完善,航空服务专业发展成为我院的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中,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结合民航业的发展形势,确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和基本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航空服务专业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特色建设、第二课堂、教学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虽然航空服务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专业建设只有6年时间,经验明显不足。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没有完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课程安排不尽合理,表中公共基础课(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是学院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故无法变动。专业基础课(语言类、民航形塑、礼仪等)和专业类课(航空服务专业理论)及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占总学时比重过半,即使加上专项实践教学,理论课比重是51%,仍然高于实践课的49%。其中,本专业依托外语系,理论课程设置彰显航空服务“以英语为主,兼顾其他外语”的培养特色。英语类课程668学时,占全部理论课程的41%,语言类课程892学时,占全部理论课程的55%。

总体而言,课程体系相对重理论、轻实践。教材建设方面,坚持以选用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和航空服务类专业系列教材为主,同时鼓励教师有重点地自编一部分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目前已编写出版《民航地勤英语》、《民航英语基础教程》、《民航客运英语教程》等教材,但是这些教材缺乏国际化的课程开发理念,也没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更没有与企业共同开发。实习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层面,经过几年的建设,实验室设备包括航空服务专业技能训练类(如形体礼仪实训室、舱服务训练舱等)和航空延伸服务技能训练类(如语音室、商务英语综合实验室、现代化办公手段实训中心等)。受各种条件限制,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只能基本满足航空服务专业的课程实训、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同时,本专业与企业合作实践教学,先后建立了华北民航局、航天人才培训中心、中科廊坊科技谷有限公司、新奥艾力枫社酒店等多个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专业与岗位关联度不是很高,因此,有效、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师资队伍方面,本专业任课教师共计12人。其中讲师10人、助教2人。92%教师拥有硕士学位,来自不同高校。教师职称、学历、学缘结构较为合理,但多数老师为语言类,艺术类教师有2人,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1人且为兼职。虽然聘有企业专家来校定期进行专题讲座,但数量上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三、华航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分析又称为态势分析,通过系统地列举分析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得出科学结论,据此制定相关发展战略。下面将采用该方法对华航航空服务人才培养进行分析。

1.优势华航位于廊坊市区,首先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周边遍布首都机场、天津机场。多半面积位于廊坊的首都新机场即将建设,人才需求持续旺盛。其次,本专业以外语为特色,顺应国际化大趋势。第三,专业开办6年有余,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社会影响力逐年扩大,吸引了更多生源。

2.劣势学校位于京津冀高校密集区,知名度较低,无力与京津高校竞争。本专业以艺术类招生,生源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加之外省市考生不参加统一招生面试,外在形象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完全与社会需求接轨,理论实践课程比例不尽合理,双师型人才严重短缺,校外实训基地尚待进一步开拓。

3.机会首都第二机场在京廊交界兴建,廊坊开始全力打造临空经济区。随着京津产业外溢以及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近期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航空服务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4.威胁基于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已经成为热门专业,公办、民办学校纷纷上马,同行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评价标准不断提升。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航空服务学历教育压力增大。

四、廊坊航空服务人才培养策略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7

关键词:航空人才;人才培养;供给

1江西航空人才供给困境分析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科学

从供求关系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着眼于人才供给为地方和区域行业发展需求而服务,而现实中,不少高校为了应付大学排名和评估需要,培养重心发生了偏向。一是重规模轻建设。专业设置盲目追求规模化、综合性、上层次,忽视了自身特色和前期基础,盲目申报一些无学科支撑的专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迷失了自身的办学定位。二是理论多实践少。偏好出成果快、出成果多的基础理论专业,而对航空、机械、自动化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则比较轻视。并且课堂多以讲授为主,技能训练课时少。盲目争创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更注重论文,忽略了科研实践。三是文科强理工弱。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很多实训室、教学设备为支撑,人才培养成本在运行中明显高于文科类专业,从而导致理工科和文科人才畸形发展,这就脱离了办学特色及行业发展实际需求。

1.2人才培养总体数量不足

受制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和江西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江西省航空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晚、发展慢、结构不健全,航空人才培养数量无法支撑江西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一是本土培养人才数量不足。航空类专业设置主体不突出,经、管、文、史、哲等其它非航空主专业冲淡了航空主专业的色彩,航空主专业在航空院校所有专业中占比不足10%,每年培养的航空主专业毕业生占比不足8%。二是联合培养人才效率低。航空产业具有国防军工属性,在全国院校布局中江西缺乏有竞争力的航空院校,在对外人员交流、合作办学、留学生选派、学术研讨、科研合作等方面相比其他院校存在明显限制与约束。三是人才引进处于劣势。江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医疗、教育等资源与发达省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外部环境对高素质人才吸引力不强。近年来,江西政府虽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引进机制缺乏创新性,人才引进后培养服务受制于经济和产业发展,人才成长空间受限,留住人才困难。

1.3人才培养专业结构不合理

江西高校培养的航空人才不断向航空产业提供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推动产业的互动发展。然而江西航空人才培养专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发展态势不均衡。一是专业设置存在雷同。江西仅在几所工科类院校设置了涉航专业,并且主要侧重于航空材料及航空装备加工制造等领域,均属于航空制造类,没有形成特色和比较优势,对当前急需的通航类、物流类、运输类和服务类等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比较缺乏。二是专业结构分布不广。江西高校的航空专业结构设置规模覆盖面较窄,没有形成端、中端、后端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并且应用性、交叉型学科较少,造成人才培养在结构上流失严重。三是专业更新不够高效。伴随着航空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新兴事物不断出现,江西航空专业建设与航空产业发展新动态之间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机统一的关系。

1.4人才培养质量层次不突出

江西航空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处于磨合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与航空产业互动关系松散、层次较低。一是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断层。江西航空人才培养投入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人才职业化水平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精英匮乏,江西高校航空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梯次、规模,在高端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障碍。二是硬件配套设施不全,人才培养低层化。航空产业硬件设施的投入较大,受制于资金、场地等因素,能提供给航空专业教学活动的硬件设施捉襟见肘,这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停留在基础教育。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人才培养高层化难。江西航空类部级研发平台仅为全国总量的1%,高端成果转化平台较少,形成封闭式低质量循环趋势,缺乏科研攻关创新,较难向高层次发展。

2江西航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2.1科学定位航空人才培养目标

(1)根据学校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江西院校应进一步摸清航空人才市场的需求,以此为根据进行相应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一是从研究生教育来看,应聚焦于已经具备科研基础、拥有良好师资队伍的高校,拓宽此类高校学科专业研究领域,并能同实际航空产业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是从普通本科教育来看,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紧紧抓住江西航空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兴办航空智能制造等紧缺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为推动江西航空产业发展,特别是培养高技术综合型人才作出更大贡献。三是从高职教育来看,应清晰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提升学生良好职业技能。结合飞行器维修、无人机等高应用技能岗位特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实操能力,做到毕业即上岗,无缝衔接。(2)根据本地优势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一是打造具有航空特色的办学模式和风格。江西航空人才培养务必综合考虑江西经济、文化、产业特色等,根据自身条件明确培养目标,构建航空文化育人体系,形成目标明确、风格独特的办学模式,打造具有优势学科的办学方向。二是江西高校需具备前瞻性,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明确自身在高教系统中的地位及职能。在充分深刻研究江西航空产业现状并全面考量江西各高校的学科专业开设情况之后,及时调整和优化本校的专业设置及培养规模,积极培养与江西航空产业前沿发展紧密相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三是鼓励工科背景院校合力发展航空专业。加强院校之间的沟通协作,选择1~2所具有航空特色的大学进行战略组合,“鼓励江西具有工科背景的高校合力发展航空航天专业,积极培养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的航空航天类人才”,对其给予政策倾斜和各项扶持。

2.2优化设置航空人才培养专业

(1)查漏补缺,健全门类。一是优化航空专业链体系。促进航空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做大做强航空教育专业体系,注重专业与产业之间的契合,专业与岗位之间的对接,从而形成覆盖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等全链条支撑航空产业发展为主线的航空专业链体系。二是打造航空品牌院校。政府要抓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支持南昌航空大学、江西飞行学院(筹)发展制造和飞行专业,同时支持现有职业技术院校有计划有步骤开设航空类主专业,做大做强维修和服务专业。三是多渠道整合学科资源。理顺科教、产教关系,整合资源推进航空领域相关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规范化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合理方式,最终加强航空科技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2)动态调整,及时补充。一是根据航空航天产业链发展形势,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实现专业集群动态管理。在动态管理中,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二是根据区域航空人才需求状况,推动航空制造业、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等交叉融合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构建起来,提高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需求人才培养的含金量。三是根据航空优势学科,围绕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总结江西航空产业发展的规律,找准航空学科发展的增长点,多措并举使相邻或相关学科良性互动构成专业集群,精准提升服务江西航空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以优异成绩争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支持,把江西高校设立通航制造、运营服务相关的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提上重要日程。

2.3合理扩大航空人才培养规模

(1)加快联合培养步伐。一是与航空优势院校共建式培养。依托北京航空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航空强校资源优势,开展交流合作,选拔研究生联合培养。二是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校方与企业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和实习计划,实现毕业生与企业“无缝接轨”。三是与航空公司协作式培养。民航飞行员、民航维修人员等与机型相关工作均需具备相应的执照方能上岗,利用校方现有教学资源与民航公司开展私照、商照等执照的培训和训练,全力培养航空企业迫切需要的专业飞行员和维修人员。(2)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一是推出系列吸才政策。特殊人才特殊对待,可以设立航空人才专项基金,以及配套制定稀缺人才专项政策,“对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航空产业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在安家补贴、周转房安置、配偶安置及子女教育等方面依照相关规定给予政策扶持。”二是创新柔性引才模式。重点瞄准航空领域高端拔尖科研院所,如中科院、北京航空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机构,在保持其原有人事、档案等关系的前提下,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等更加灵活的方式,让更多“候鸟型”人才为江西高校所用。三是打通特殊人才通道。在空军退伍人员队伍中,要善于发掘具备飞行能力的人员,让他们发挥余热,使他们退伍转业但不离开飞行行业,成为特殊通航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2.4着力提升航空人才培养质量

(1)通过内部改革提升航空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院校要积极引进具有航空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航空专门人才,组织学校教师到航空企业走访学习、甚至长期挂职锻炼,“锻造一支技术精深、教学能力强、师德高尚的‘企业师傅+学校双师教师’的双导师队伍”。同时,可以健全航空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一方面,允许航空院校吸引航空企业人才兼职,这些人才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按照合理比例来设立一定流动岗位解决该类问题;另一方面,允许航空院校人才到航空企业兼职,前提是设置一些规范条件,然后采取保留基本待遇带着科研项目到企业工作的途径和方式,这样容易形成可进可出的双向流动机制。二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航空行业发展趋势,适时更新课程内容,特别是做好加法和减法,增加前沿知识,删减落后知识。三是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开展实践观摩、案例分析、虚拟仿真等,使学生通过切身实践产生与专业知识技能相联系的心得与体会,促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领悟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四是引入学习成果创新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应具有多样性、针对性以及先进性,教师应在学生学习成果评价过程中增加创新加分项。区别对待学术性研究生和应用型专业学生的能力及其论文评价体系。(2)通过外部合作提升航空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开展实训基地合作。支持高校与园区、航空企业共建共享航空实训基地,在教学标准中融入企业的技术标准,在核心课程教材编写中纳入企业技术手册,将企业导师的技术经验转化为岗位教学案例。二是加大国际交流合作。鼓励省属院校与国外优质专业合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三是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坚持走出去原则,积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竞赛,主动申办部级航空类竞赛,定期开展省内航空职业技能竞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弥补短板。

参考文献

[1]温伯颖,尹虹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调研———以江西省14所本科职业教育院校为例[J].职教论坛,2020,(04):131-137.

[2]廉依婷.“区校协同”视域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机制的优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22-27+58.

[3]赵居礼,贺建锋,李磊,等.航空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9,(02):59-61.

[4]于锦荣.江西省航空航天专业集群与航空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47.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8

关键词: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郑州航空港区航空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1.国家政策重视航空港区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国务院极其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在2011年9月颁布意见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随后,郑州航空港区就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的基础上成为国内第一个部级别的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2013年到2025年的发展规划[1],大力支持郑州航空港的海关、税费收入、航空物流服务等业务的发展。

2.郑州航空物流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虽然河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河南最大的优势是它贯穿南北、承接西东的地理位置,而位于河南中心的郑州又同时拥有着郑州货运东站、高铁网络十字枢纽的郑州东站和郑州北站。正因如此,郑州航空港逐步建议航空路线、高速公路、高铁、城际铁路将郑州的铁路枢纽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现在乘客从郑州航空港机场出发到达国内约2/3的主要城市仅需要一个半小时。

3.航空物流的高需求使之大体实现较快速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快件、特种货物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大量的航空运输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的消费升级,跨境电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细分领域,而跨境电商运输货物距离远的特点使航空运输显得尤为突出,为航空物流带来了大量的新需求。2013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大国,货物进口出口总量为4.16万亿美元,自2013年以来,中国外贸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货运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而且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更是给航空物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2011年,郑州航空港机场吞吐货物102802.6吨,首次突破10万吨节点,同期增长19.82%,2012年,郑州航空港机场吞吐货物1511193.5吨,同期增长47.07%,2013年,郑州航空港机场吞吐货物255712.8吨,同期增长69.13%,2014年,郑州航空港机场吞吐货物3704208吨,同期增长44.86%,2015年,郑州航空港机场吞吐货物403339吨,同期增长8.89%。

4.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业的发展面临激烈竞争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分别在上海、广州、北京设立总部,在2013年之前,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北京首都机场的吞吐货物量之和占全国吞吐货物量总额的51.8%,占据我国航空货运吞吐量的半璧江山,对郑州航空港而言更为严峻的是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不仅有大型的航空公司、发展较早的产业布局和长三角珠三角当地充足的货源,而且他们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国际货运枢纽中心。无独有偶,我国实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以来,在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多个省市出现了产业转移的情况,试图加入到发展航空经济的队列中,将航空产业视为未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郑州航空港面临着多方的竞争压力,另外,铁路、水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的升级也对航空物流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连接方便是公路运输的优点,货主可以随时随地发货,实现真正的家到家、门到门的运输;受天气条件影响小、运输价格低是铁路运输的优点,运输能力大、运送距离远、运送价格低是水路运输的优点,而航空运输在几者之间最突出优势就是速度快[2]。随着我国近年来铁路系统的不断升速,高铁网络的不断改造升级,仅仅依靠传统的铁路运输,最快一小时,最慢五小时,货物就能被中转到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和地区,航空物流在800km特别是500km以内中短距离运输产生的速度优势几乎被铁路运输的价格优势替代,郑州航空港的航空物流业进入了竞争激烈阶段。

二、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业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1.航空物流业航线网络建设不完善数据显示,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目前有34条全货运航线(其中有29条国际航线),187条客运航线(其中26条国际航线),与客运航线数量对比货运航线的数量明显偏少,货运航线数量严重匮乏导致河南本土的一些货物到达目的地不得不借助于上海、广州、北京等大机场的中转运输。全球贸易走势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速将分别达3.7%和6.5%,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8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3.2%,略低于2017年的3.6%,显著高于2015年和2016年的2.6%和1.3%[3]。国际航协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急剧上升,极大地推动了市场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在塞尔维亚、中国、印度等主要新兴市场表现更为显著,这表明未来国际市场会有大量的货运吞货量需求,郑州航空港机场若想在未来同上海、广州、北京的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通过自身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打造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是一个好办法,但事实上郑州航空港目前建立的国际航空干线物流航线数量还太少,无法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需求。

2.航空物流业的多式联运还不成熟近年来,航空港区的运营网络日益完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运输方式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空陆联运等多式联运运作变得尤其重要。郑州航空港机场联动机制不顺畅、基础设施衔接不顺畅、物流信息共享不足,郑州南站客货集疏能力不高,没有配套的城郊铁路及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等问题都导致不能实现快速铁路与航空零换乘,使航空港的多式联运发展存在形式单一、覆盖面小、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等特点。

3.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业发展缺乏专业货运设施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发展障碍应该是重客轻货。当前,郑州航空港有关航空物流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面配套服务建设还都不完善,若想发展航空物流需要依靠专业的货机,但目前郑州航空港各个航空公司运输货物依赖的却是客机的腹仓。另外,郑州航空港机场专门的货运跑道过少,在2015年底竣工的工程中只有一条货用跑道,远期规划的货运专用跑道明显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物流需求,严重制约着郑州航空物流业的发展。

4.航空物流信息共享不到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各个航空公司和货代公司,都引进了专门的货运信息系统,但是却并没有给货主带来设想中的便利,这是因为研发技术环境的差异和使用标准的不同造成了系统之间彼此独立、服务不能兼容的问题,导致物流信息无法实现多渠道共享,货主无法跨平台查询信息,大大降低了人们选择航空运输的效用感。另外,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导致航空公司向货代公司提供的价格、航班、舱位等信息不能同时被货代公司接收并安排装载、卸货等,而且也造成水运、公路、铁路等物流系统很难实现有效的连接,极大的削弱了多式联运带来的综合交通优势,无法体现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4]。

5.航空物流相关联的人才短缺当前,航空物流缺少的是了解航空物流相关知识,熟悉财政、税法、国际金融等专业知识,掌握海关、口岸、商检等部门业务操作流程,拥有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的人才。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至今才18年,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起步晚,而且高校教授的内容更多的还是一般物流和海运物流的专业知识,对航空物流涉及还较少。另外,近几年航空物流业发展迅速,导致高校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业务产生较大的差距,阻碍着航空物流的持续进步。

三、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航空物流支撑产业和设施的建设国内外大量的经验表明,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和一体化的临空产业链是航空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郑州航空港若想实现发展,首先,应形成积聚优势,建设航空产业园,积极招商引资,吸引航空产业、高科技产业及航空周边产业等上下游小产业在郑州航空港布局,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充足稳定的货物量必将促进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其它潜在企业竞相进入郑州航空港的可能性,形成航空产业的良好周期发展[5]。其次,要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郑州航空港机场货站的软硬件设施与很多先进机场相比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要立足长远的眼光效仿国际先进机场建立科技含量高的自主化货物中转中心和快件分拣中心、国际化的立体货物存放中心、一体化的税务、海关、财政、工商等职能业务部门的硬件设施,再加上机器化关口进出系统、现代化货物数据标准码、商品储存、运送、分拣、智能化操作系统等软件系统,快速开展货物中转,降低货物遗失率,不断提升货物中转的能力。另外,吸引大型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在郑州开办分公司,不仅可以借助航空公司带来大量的货物运送量和处理量,还可以充分依靠大型物流企业带来的航线丰富优点,吸引更大型物流企业入驻郑州航空港,使郑州航空港的货运网络分布全国,从而货物可以快速地被运往终点站。

2.加快促进供应链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统一航空物流的参与主体主要有货代、货主、航空公司或其人、机场仓库等四类,航空物流的基本流程是航空公司或其人向货代报价,货主联络货代咨询价格、预订舱位,货代将货主预先安排的货物运至机场仓库分拣后运送至航空公司[6]。四大参与主体各自独立的电子信息平台,使航空物流信息的接收和分享难以实现公开化、快速化的发展,在2013年7月郑州航空港机场引进货物运送业务系统,郑州航空港机场应沿着这个契机进行物流信息平台的统一规划,推动航空物流的其它三大主体更新物流信息系统并使用统一标准,达到内部数据交换畅通与信息共享,使所有货主通过系统的网络终端就可获取路线、价格、配送时间等信息,方便开展网上发单、网上接单等业务活动。

3.完善航空物流增值服务的延展大数据表明,未来航空物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在服务水平高低的基础上进行的博弈。作为主导产业,我们应该主动扩大航空物流业的服务范围,积极完成从以货物为中心向以客户和服务为中心的关键转变。在配送存储等基础功能的根基上提供其他增值类的服务,如收发货时间地点信息通知、订单路线信息全程跟踪咨询等。并且根据每个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个性增值服务。另外,郑州航空港可以在航空物流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方式联合货运,通过与公路、高速铁路的共同配合,提高航空物流的灵活性,使“门到门,户到户”的货物运输变成可能[7]。

4.加强培养复合型航空物流业专业人才的力度改善航空物流缺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方法有多种。学校和企业合作就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办法。[8]通过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分工合作,高校教师传授讲解理论知识,企业专家协助教学和带领实际操练,校方指派老师进入到企业各个部门实践学习,熟悉高效率的企业运作所要求员工必备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作为企业,应该指派一线人员或技术人员一对一地向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老师教学过程带来的实践效果。

另外需要不断提升在职员工的素质,提供专门的职工培训,举办培训班,邀请国内外专家到企业进行培训,派遣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到国内外其它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学习,组织所有员工参加管理、国际贸易、销售等必要的专业培训。

参考文献:

[1]李广瀚.郑州:立足优势围绕“大”字做文章[N].太行日报,2014-01-06.

[2]孙毅.航空物流业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12):85-87.

[3]谈琰.国外空港经济发展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启示与借鉴[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9):37-41.

[4]仝新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航空物流的对策研究[N].现代物流报,2013-02-26(B03).

[5]孙宏岭,张小蒙.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促进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12):90-93.

[6]周彪.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1-3.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9

一、结构清晰,内容全面

该书研究内容全面,其中详细涵盖了涉外商务中,共同涉及的人员、组织、产品、服务等不同环节及典型交际场景,为帮助读者全面、熟练掌握各项英语技能,更好参与商务英语实践提供了有效铺垫。以职业英语测评为基础,开展航空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时,要注重做到:首先,要围绕航空英语教学的相关要求,严格筛选航空英语教学素材。在全面育人目标指引下,在设计航空英语教学实践体系时,要将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水平与航空英语教学要求相融合,通过为学生创造航空英语教学交流学习的自主空间,制定针对性、实用性的航空英语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参与航空英语的学习与应用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航空英语教学向有效、实效等方向发展。最后,要注重丰富教学测评形态,要注重引入与职业应用相关的语言场景,通过增添学生的代入感和场景体验,通过构建动态持续、科学完善的职业英语测评机制,使学生将实践应用意识与航空英语知识学习过程相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重点突出,框架完整

该书兼顾语言学习、职业素质培养等内容,通过采用真实地道的语料,以生动、新颖的内容,增添了读者的可读性。在设计相关语言方案时,注重以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及自主学习能力。基于职业英语测评的航空英语教学是以全面育人理念为导向,通过构建现代职业英语测评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航空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融合职业特征、社会需求和英语学科实际的测评机制,实时发现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实时收集学生的英语学习诉求,持续改善和优化航空英语教学体系,全面提高航空英语的教学质量。要重视培育和调动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职业测评活动的现实意义,通过将职业测评与学生参与航空英语学习有效融合,在开展面向航空英语的职业测评机制时,要重视合理平衡职业需求、航空英语等多种内容,通过将学生培养与职业测评体系相融合,全面提升航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在航空英语教学过程中,其中包含了诸多航空英语专业词汇、句型,在开展航空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业测评机制的作用优势,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制定与学生实际相匹配的职业测评机制。

三、关注实际,适应未来

航空服务专业范文篇10

[关键词]航空货运;货运能力;运输市场

1我国航空货运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稳速增长,在经济全球化大浪潮推动下,货运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我国航空货运发展起步较晚,市场竞争力较差,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是航空货运增长速度相对较低。2019年,全国航空旅客吞吐量13.5亿人次,同比去年增长6.9%;航空货邮吞吐量1710万吨,同比上年增长仅为2.1%,货运增长速度远不及客运业务,这表明我国的航空货运发展尚处于起步期。从短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风险增加以及受疫情的影响,我国航空货运还将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但从长期来看,全球制造中心向亚洲转移,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未来国家经济的繁荣必将为航空货运带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二是航空货运区域不平衡特征明显。航空货运对货主客户和运输市场的依赖较为明显,受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航空货运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019年,我国航空货运量近50%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国际航空货运更是90%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郑州五个大机场,区域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这也侧面表明,航空货运与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航空货运可以拓展区域经济腹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可以推动航空货运基础建设,扩大运输市场需求,促进经济交流活动,带动航空货运发展。三是航空货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货运方面,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国民经济迅速崛起,世界各大航空物流公司紧盯中国市场,特别是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汉莎货运航空及国际快递巨头UPS、联邦快递等,纷纷占领我国市场,并不断加强基础配套建设,巩固其在我国的竞争地位;国内货运方面,传统航空货运受限于发展理念和配套体系,在城市间打造“门到门”运输网络方面还不够成熟完善,加之随着高速铁路不断提速和高速公路网高度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中短程的货运需求。上述因素对我国航空货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

2我国航空货运面临的矛盾问题

由于我国航空货运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在运作模式、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运作模式比较简单。一直以来,我国航空货运主要采用客机腹舱带货的方式,这与长期以来各大航空公司“重客轻货”“货随客走”的发展思路不无关系。据统计,客机腹舱的载货量占整个航空货运量的2/3,全货机载货量仅占1/3,可见航空货运对客运的依赖性很强。由于航空货运经营范围狭窄、服务项目单一、营销受到局限,各航空运输企业出于自身发展利益考虑,往往在机型租赁及购置、航线时刻选择、航服资源配置等方面倾向于客运业务。货运作为兼营业务,规模效益差的局面难以改观。总体来说,我国航空货运在运作模式整体上比较简单,离一体化、综合化、全覆盖的货运网络模式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机场建设方面,截止2019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有238个,基本上都是综合性机场,而货运功能为主的专用型机场几乎为零。运力发展方面,我国目前全货机保有量仅为173架,只占民航运输机队的4.5%,占比非常小,与美国550架全货机的差距甚远。我国全货机航空公司共有10家,和55家航空公司相比较,份额也很小。这次疫情全球爆发后,国际国内航空客运萎缩,客机航班大幅削减,客机腹舱载货运输受到很大冲击,对航空货运产生了严重影响,也充分暴露了我国全货机数量不足、国际货运能力差的问题,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是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随着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对关键岗位的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已成为各行各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在航空货运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飞行、机务、空管、物流、营销等专业人才短缺,人才结构、层次搭配不够合理,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难以满足日益国际化、专业化、服务化的发展需求,对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形成了瓶颈。相关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我国航空货运的发展理念、管理效率、服务技术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占有率偏低、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3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