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7:55:47

管理咨询论文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公务员之家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物流软件、大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因此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咨询产品,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物流金融咨询、航空物流咨询和供应链运作(SCOR)的咨询等,其中在物流金融咨询方面,扬子江已经推出了适合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银行等多赢的咨询方案产品。目前已经与物流企业、银行达成共识,在中国共同推广物流金融产品服务。通过核心产品的推出,使扬子江在物流咨询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其它物流咨询公司也像扬子江一样,也推出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

总之,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物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咨询实践中将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书霞.《中国咨询业走向有序化》中国中小企业[J]2004年10期

2.袁红利《影响中小管理咨询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识别方法》天津财经学院学报[J]2004年06期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tatusofChina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andforecastthefutureof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inChina.

Keywords: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report

/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

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

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

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

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因此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咨询产品,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物流金融咨询、航空物流咨询和供应链运作(SCOR)的咨询等,其中在物流金融咨询方面,扬子江已经推出了适合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银行等多赢的咨询方案产品。目前已经与物流企业、银行达成共识,在中国共同推广物流金融产品服务。通过核心产品的推出,使扬子江在物流咨询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其它物流咨询公司也像扬子江一样,也推出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

总之,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物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咨询实践中将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书霞.《中国咨询业走向有序化》中国中小企业[J]2004年10期

2.袁红利《影响中小管理咨询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识别方法》天津财经学院学报[J]2004年06期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3

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是由建设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的一种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对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按项目落实管理责任人,由项目法人或项目法人负责筹集资金、控制投资进度和质量,对完成项目建设承担相应的风险。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项目实施各方的项目管理是否有效。目前,项目法人对项目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项目法人直接管理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资“三超”,项目法人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相互之间无利益制约、不透明,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经常出现“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的情况。

2.拖延工期,项目管理组织的人员是临时组成的班子,对项目缺乏整体和综合管理能力,出现投资失控、工期拖延、质量不保问题。

3.缺乏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临时的,“项目开了搭班子,工程完了散摊子”、“有教训没经验”。

由于项目具有临时性、一次性、目的性、约束性、周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项目管理早在五十年代,美国就出现了CPM和PERT技术,到八十年代项目管理理论逐渐成熟,形成了现代项目管理学科。以美国为首的项目管理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己得到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承认,全球实行统一的注册认证考试制度。该项目管理体系形成了完善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为推动国际项目管理的实施发挥了重大作用。项目管理用其专有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造价、进度、信息、采购、风险进行管理,以满足项目利益相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对于一个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涉及了政府主管部门、市政配套部门、投资方、使用方,还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等参建方。有些项目需要委托多家单位,因此只有用专业的沟通、组织协调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系统内外的相关组织,项目才能顺利实施。

委托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管理,体现了市场的专业化分工。一个产业内的分工水平是由市场大小决定的。伴随着建设产业市场的扩大,进一步的专业化分工成为市场扩大的必然结果,而这种专业化分工又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化。如何更加有效的整合产业领域,如策划、设计、施工等要素,使其在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建设效率,节约建设资金,成为市场主体面对的重要问题。开展专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是建设产业专业化分工对管理方式变革要求的必然结果。

鉴于项目管理对项目成败的重要性、项目的特点对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要求,在现实中对于大多数项目法人方而言,由于不了解基本建设程序,没有项目管理经验,在所有项目管理参与方中,缺乏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能力。一般情况下,项目法人方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项目进行管理,往往事倍功半。就要求聘用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运用专业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质量、造价、进度、资源、风险和采购进行计划、执行、控制、纠偏,在工期、投资和质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规避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为此,在我国广泛开展工程项目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完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的建议

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行业规范建设。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仍不完善,项目管理不完全规范。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速清理和废除与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

2.我国的投资体制应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融资应多元化,投资管理体制变为项目法人责任制。需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责任激励约束机制,使项目法人对资金的使用效果、投资风险重视起来,是推动项目管理的重要因素。

3.重视开拓和培育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部分项目法人方大都不了解工程项目管理。应当尽快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加大项目管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项目管理引入的扶持力度,加强项目法人诚信体系、保险体系建设,以激发人才的市场进入意愿和项目法人的需求意愿。

4.寻求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引进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己有90年的发展历史,他们有着完善的项目管理理论和经验丰富的人才。争取在国内的外资项目上或大型工程项目上与国外项目管理公司、咨询公司合作进行项目管理,在每个部门中都要安排我方的业务骨干,尽量不让国外公司独立进行项目管理。

5.加快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在我国刚起步,专业人才不多。要制定人才资源的中长期计划。按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人才要求加强培养,提高项目管理人才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要多方引进人才,补充一些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具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以适应项目管理国际竞争的需要。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4

一、树立全面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理念

注册会计师为企业提供财务管理咨询服务时,必须树立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设计理念。所谓财务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下,对于企业总部及其所属公司的经营活动和投资、融资活动实施价值化管理的体系。企业经营活动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设计财务管理体系应力求通过企业预算、计划、采购、销售、报表和资金管理及其业绩评估等基本系统的架构与实施,达到对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

二、树立科学、具体的财务管理目标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咨询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财务管理经验,可将管理措施具体设计为“两个基本点、三个到位、四方平衡、五项改革、六个循环”。

所谓两个基本点,即企业治理、财务管理两个基本点,企业财务管理应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为出发点;三个到位,即企业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融资活动管理到位;四方平衡,即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的平衡,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咨询所要达到的最佳平衡点;五项改革,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正经历着从以财务为主的业绩评估,到包括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估,从以生产导向的财务管理,到以市场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从单纯注重企业财务报表,到包括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从被动的风险管理,变为主动的风险管理,从混乱的母子关系,变为母子公司之间责、权、利分明等五项变革;六个循环,即企业财务管理应涉及预算、报告、收入、支出、资金、评估等六个基本财务循环系统。

此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还应该有两个先进的系统做保证:一是建立敏感的风险预警系统,即预先发现隐患,采取防范措施,尽量将风险损失降至最小;二是建立信息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实现针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三、树立完善的投资、融资活动管理理念

在财务管理方案的设计上,注册会计师应特别关注企业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管理。

在投资活动管理方案设计上,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2)保障最低限度的投资回收率,明确投资回收率的计算方法,不要模棱两可;(3)考虑风险识别。投资环境中总是伴随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只有把投资项目中的风险加以完全考虑,才能确定是否投资。(4)合理的资金预算。首先要分析计算投资项目的收益,注意审查投资项目的市场、生产、采购等假设;而且要评价投资项目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益,综合筛选投资项目。(5)科学的投资组合。企业投资项目风险组合,如高、中、低风险项目适当组合。只搞高风险投资的企业可能相当不稳定,只做低风险投资的公司可能会走向破产,理想方式是采用组合形式,实行多样化。

在企业融资活动管理方案的设计上,应考虑以下因素:(1)融资规模。融资规模需要在合理分析并预测企业经营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来确定。总需求是应能满足企业正常经营所需且适当超过预测基数。确定预测基数要把握两个前提,一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资金的潜能,二是要估算企业投资所需的投资额。既要敢于负债经营,又不能盲目扩大筹资规模,背上债务负担,制约企业活力。(2)融资时间。筹资要根据财务预算要求的进度,合理安排,实现资金时间价值的最大化。同时科学安排还款时间,使利息支付额趋于最小。(3)融资方式。不同类型的资金,融资方式有所不同。如果是企业在经营中临时性的资金短缺,可以通过企业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方式或者通过变卖闲置资产,回收对外投资等方式解决。如果企业需要大量的长期资金,这就需要对外筹资。对外筹资的方式有:银行贷款、抵押贷款、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股票融资、企业购并等。(4)融资成本。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不一,要通过融资方式的组合来实现融资总成本的最优化。(5)财务结构。注意分析企业资金的各种来源渠道,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

四、树立务实的财务管理职能理念

在财务管理咨询方案的设计上,应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确定为:使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最大化,投资过程中的收益最大化,以及融资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

一般说来,财务管理的职能通过预算体系、报告体系、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金管理和业绩评估等六个子系统的运作和配合来实现。具体如下:

1.预算体系。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协调、控制、考核企业各级部门的依据。据专家估计测算,不使用预算系统的企业将会损失20%的收益,可见其重要性。预算系统分为营运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主要用于计划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包括短期现金收支预算和信贷预算,以及长期的资本支出预算和长期资本筹措预算。

2.报告体系。是基于在商务单元关闭和业务操作结束的前提下,开展的通过由总账管理到结账合并等程序将会计信息编制为管理报告和财务报告的过程。对此,有许多国际做法值得借鉴:①不断缩短结账周期和提高财务数据准确度;②通过依据客户单位的划分而设立结构化的总账来提高财务数据报告系统的功能;③强化数据收集、现金管理和结账方面功能;④设立自动过入分类账系统,定时报告与合并;⑤规范的岗位描述。

3.收入体系。该体系是在企业产品不断生产和销售的基础上,通过对购货商订货报价、对客户的信誉分析、对定单的分类和整理、向客户发货和提供结算票据、收款和对收到的现金进行管理以及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回收等一系列过程的整体概述。该体系在国际上也十分受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现金流动结果。国际上通常也有一些策略:①在货物发运和归属关系转移的同时开具发票和其他结算凭证;②建立集成定单、信用评估、货物发运、列账通知和应收账款回笼在内的管理系统;③客户通过电子商务的方法或其他电子方法提供定单;④安排收取经检测的收据结算单据等。

4.支出体系。支出体系是指在企业业务运作管理和战略性供给的约束下,通过对市场的需求分析和采购计划的制定,在购货和受货的过程中安排和处理应付账款以及支付货款的全过程。这个体系在国际上的特点是:①依据战略和计划的要求实施商务活动;②由不同的功能组织提供综合信息并使之成为战略制定的依据;③巩固和管理供货系统;④大量分散日常定单,并统一约束和控制采购合同;⑤不断采用先进的采购方式,如电子商务手段等。

5.资金体系。资金体系是指在核心管理机构和与银行的不断联系之下,通过对存款的跟踪与调整、资金的不断集中、现金流量的预测和确定、对管理资金超额和赤字间的平衡关系的分析以及资金的经常性支付等过程的概括。国际上有关此体系的特点是:①无纸化收支结构和流程;②收款收据的自动汇总;③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即在资金闲置和透支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④保证没有同时并发的投资和借款;⑤自动的资金注入和适时的支付;⑥企业资金管理和资金管理系统的集成;⑦对银行进行精选;⑧精选能从资产管理上使企业增值的合伙人等。

6.业绩评估体系。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自己的业绩评估体系,以确定是否达到或偏离了预定目标。业绩衡量系统包括一系列反映企业前景的指标,①财务指标:盈利能力、资本回报率等;②增长指标:单位销售额、产品组合、分销渠道等;③经营指标:效率、周转率、生命周期、质量等;④顾客指标: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程度、反馈时间等;⑤创新指标:投放市场的时机、培训措施、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和功能等。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物流;管理咨询;现状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tatusofChina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andforecastthefutureof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inChina.

Keywords:logistics;managementconsultingindustry;report

1引言

物流管理咨询业产生和发展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成熟和专业化的一个标志。传统的管理咨询包括战略咨询、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薪酬激励等方面。物流管理咨询除了包括以上几个方面咨询以外,还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物流业务管理诊断、物流市场的调研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实施、物流设备的选型、物流工程监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物流操作、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海关事务咨询、供应链运作咨询等。因此,相对一般管理咨询来说,物流管理咨询更专业、更实际、范围更广。

2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与物流概念的引入和管理咨询业发展是分不开的。物流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咨询的引入也在20世纪80年代,而管理咨询业的产生是90年代后半期。因此,我国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就在不到10年的时间,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也就是近5年的事。如果包括早期国外的管理咨询公司在中国开展的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也就在15年左右的时间。纵观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2.1管理咨询为主兼顾物流的咨询业务萌芽阶段

80年代物流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咨询业也在那时刚刚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咨询业首先起源于政府创办咨询企业,主要集中在投资、科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所以可以说,8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咨询。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起步,开始从信息咨询逐步转向管理咨询。国外管理咨询公司高度重视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方面咨询,开始在管理咨询中进行物流业务方面的管理咨询活动,如埃森哲为和光进行了一系列的咨询中就有物流咨询。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也在咨询过程中开始重视物流管理的咨询。

2.2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其中,物流管理在企业营运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领导层的关注。因此,物流成为中国的一个热门行业,企业和政府纷纷意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管理咨询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物流领域对咨询业务需求显现,各种政府物流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规划、物流业务规划、物流仓储设备等各种需求都很大。因此催生了国内的专业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产生,其中不乏比较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欧麟、扬子江。同时,一大批管理软件公司和设备公司(如招商迪辰等)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也给客户提供物流业务流程的咨询服务。但是客观地说,从软件或者设备公司转变的管理咨询公司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难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科学的咨询方案。

2.3物流管理咨询业专业化和综合性统一阶段

目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如扬子江、欧麟、睿文等等,通过认真学习国外出色咨询企业的咨询经验与程序,并结合自己企业的专业优势,形成了符合中国咨询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已度过艰难的创业时期,在咨询实践中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随着物流业热度开始消减,对物流咨询的需求也开始了理性和成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如果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为求生存发展,许多物流咨询公司逐步走向细分阶段,在专业化方面更进一步,如专门从事物流设备咨询的物流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管理和物流业务流程业务的公司。

但是,同时由于物流咨询市场涵盖着非常广泛的领域,必须满足客户从战略规划、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到设备选型、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因此,物流咨询公司开始和咨询服务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能力。

因此,我国物流咨询公司在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供综合的业务服务。

3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国内的专业物流咨询公司的现状来看,从原先的一般物流管理咨询开始转向专业化咨询阶段,同时整合多种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管理咨询服务。国内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的近况大致趋势如下:

(1)服务专业化。目前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倾向于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从地域来看,北京的本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政策和政府物流发展规划,而上海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长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设备咨询和企业的物流供应链规划。在上海物流咨询市场,如欧麟专长于设备咨询。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则专注于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供应链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和培训等。

(2)服务多样化。除提供专业咨询外,几乎所有的物流咨询公司都还提供物流培训业务,除此以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一些咨询公司还和战略合作伙伴一道,提供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方面服务。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与物流企业、咨询业、制造业、物流软件、大学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来提供物流咨询、信息系统服务、物流仓储设施设备等一揽子的服务来提高综合物流服务。

(3)核心产品化。优秀的物流管理咨询公司需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在专业化、多样化服务的基础上,打造自己核心产品。因此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开始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咨询产品,以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扬子江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专注于物流金融咨询、航空物流咨询和供应链运作(SCOR)的咨询等,其中在物流金融咨询方面,扬子江已经推出了适合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和银行等多赢的咨询方案产品。目前已经与物流企业、银行达成共识,在中国共同推广物流金融产品服务。通过核心产品的推出,使扬子江在物流咨询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内其它物流咨询公司也像扬子江一样,也推出自己擅长的核心产品。

总之,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迅速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符合中国物流业实际的一套咨询方法。相信经过坚持不懈地市场拓展,这些企业在咨询实践中将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荣书霞.《中国咨询业走向有序化》中国中小企业[J]2004年10期

2.袁红利《影响中小管理咨询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识别方法》天津财经学院学报[J]2004年06期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管理咨询;信誉;非对称信息;信誉环境

作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产物,管理咨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十年内中国管理咨询业将以每年十倍以上的速度增长,达到100亿美元的市值。然而,在管理咨询业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管理咨询业的信誉缺乏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加强对管理咨询业的研究并规范该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管理咨询业的特点

l.产品的无形性。管理咨询产品是一种服务,它的产品难以标准化,在交易的时候难以判断它的质量,从而在交易和市场上存在相当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特点。这就决定了管理咨询业对于信誉的要求相当高。

2、管理咨询产品的公共性,可以多次使用。作为一种知识性产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并不会随着一次使用而消失,还可以被多次使用。但是,同行业企业之间是有利益冲突的,这就使得管理咨询产品有一定程度的专用性需求,只有在契约的允许之下,才可以有限地重复利用。对于管理咨询机构来说,这就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3.产品的强增值性和负面影响同时存在。一个优质的管理咨询产品可以给它的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价值,可以对经济效益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据报道,在世界500强企业中,95%左右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咨询公司,有的还不只一家。正是管理咨询产品巨大的增值作用使得它们对管理咨询倍加重视。

4、产品价格确定困难。有的管理咨询产品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费用就可以得到,而有的却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得到。这样,它们的成本就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管理咨询产品在同一个企业或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企业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现在所采用的定价模式,基本上是买卖双方议价为主导,靠交易双方协议解决。

5.交易的非现场性和融合性。管理咨询的产品必须具有专指性,必须是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的结合体才能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诊断。这就决定了在双方交易达成(签约)之时,并不是交易过程的终结,恰恰是交易的开始。履行契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对于企业状况的了解和问题的发现,就必须深入企业内部进行调查、取证,在企业的管理咨询方案作出之后,还要对企业方案的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辅导,才能保证管理咨询产品的质量和有效实施。管理咨询人员了解到企业的一些商业秘密和不宜公开的资料和信息,正是这些问题对管理咨询机构和人员的信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对管理咨询机构的忠诚度也得以提高,重复购买的机会比较大。管理咨询业的交易双方往往是一种重复博弈关系。

信誉——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的商业信誉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履约率极低、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企业虚假披露、虚假宣传等缺乏信誉的事件不断发生。我国管理咨询业也存在这些问题。对于一个以企业为主要用户、以专业知识密集而著称的行业来说,信誉问题已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我国管咨业发展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誉以及保证信誉得以建立和有效实施的机制。

1、市场经济的高信誉要求会将缺乏信誉的管理咨询机构淘汰。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决策人获得的信息是非对称的,或者说是不完全、不充分的。管理咨询产品的无形性和难以观察性使得它在市场交易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在管理咨询产品的买卖双方之间,对管理咨询产品和组织情况的信息可分为两个部分: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管理咨询产品的卖方显然拥有自己的私人信息,于是就形成了管理咨询产品提供者和购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中,持有较多私人信息的一方(管理咨询机构)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信息非对称体现在买方对购买的管理咨询产品缺乏了解、管理咨询产品提供者隐瞒事实真相,掩盖真实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这就出现了信息经济学中所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机”的问题。

我国管理咨询机构现在数量很多,信誉好的却很少。信誉的缺损就成了主要的问题。因为在交易市场上,没有信誉根本没有交易的可能性,导致我国管理咨询业需方市场的不足。从而构成了我国管理咨询业最大的问题。

2、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高信誉的一方在多次选择之后,将占有绝对的优势。对于信誉较好的管理咨询机构来说,一贯良好的表现使得它在下几次交易的时候,被选中的概率会比较大。因为企业显然对他们的产品更有信心,它可以减低人们选择的风险和成本,从而获得买方的认可。信誉较好的管理咨询机构,常常意味着企业较高的利润。这种为企业所认同的管理咨询机构的信誉带来的好处也为企业保持信誉提供了较大的激励。国外众多的管理咨询公[司,拥有比较好的品牌(一定意义上的信誉)优势,就是我国管理咨询公司与他们之间的最大差距。良好的品牌信誉必定会给他们带来较好的利润和巨大的市场份额。而我国管理咨询机构中的大多数,只能是通过长期的努力来缩小这种信誉上的差距。

3、在缺乏有效管理的我国管理咨询市场上,市场的逆向选择导致中国管理咨询机构信誉建立成本太大。我国管理咨询业存在许多不同的管理咨询产品提供者。他们之间有质量比较优的,也有质量比较差和相当差的,甚至有一些以欺诈为手段,打着管理咨询的旗号来欺骗企业的。前一段时间中国认监委对全国ISO9000认证和咨询市场的调查资料显示,有相当一批违法经营者在市场上,以至有人把认证、咨询市场叫做“骗子的天空”,这不仅使管理咨询产品的买方——企业的权益受到威胁和损害,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说,还会使相对素质较高的管理咨询机构被排除在管理咨询业之外,如果任其发展,那么中国管理咨询业的未来将是黯淡的。

4、管理咨询业存在的道德风险使得信誉问题格外重要。管理咨询产品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在交易双方签定契约之后,并不是交易的结束,而刚好只是交易的开始。对于管理咨询产品的购买者来说,在进行管理咨询的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才能得以逐渐显示出来。而管理咨询过程是由一系列比较隐秘的工作构成的。在签约之时,很难把所有的条款都写在契约中,必然会有一些隐含契约的存在,不可视察的未来行为就引起了道德风险的问题。由此管理咨询机构就可能作出损害委托人权益的行为,而管理咨询产品的质量难以测量,使得品质低劣的管理咨询机构无所忌惮地损害人的权益,这对委托人(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创造社会信誉环境——我国管理咨询业信誉建立的对策

1、为信誉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晰和缺乏合理激励的现实,使得企业的决策者没有压力也缺乏动力去建立信誉;而非公有制企业则因为缺乏必要的产权保护而缺乏对未来的稳定预期,结果,他们不会选择追求长远利益,这样就不可能建立起信誉。因为只有追求长远利益者才会把建立和维持信誉作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依法治理市场。法律环境是博弈的主要环境,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博弈的规则。法律可以保障企业最低的道德和信誉,管理咨询业需要的法律除了产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外,还应当有一些针对管理咨询业的行业规范、标准等。

2、建立全国性管理咨询业行业协会,构造合格的行业管理和服务主体。从发达国家对管理咨询业所采取的“政府调控,协会管理’的成功模式看来,这一模式对提高管理咨询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促进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耍的作用。我国目前虽然也成立了一些管理咨询行业协会,但其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因此,建议政府采取扶植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要把咨询行业协会作为可依托的对象,使其成为政府的助手和行业管理的中枢,形成合理的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和交流,将行业的发展纳入良性竞争的轨道。通过合格的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运作,尽快制定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规范、质量检验标准,实行行业资格准入审核和个人职业资格考核定级发证制度、管理咨询机构信誉评审制度,为素质优秀的管理咨询机构创造较好的发展环境。

3、依托现代化手段减小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我国信誉有关信息的透明度低,信息传递不畅。低透明度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市场信用环境的完善,对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加强管理咨询机构的信誉管理,目的就是要使信息弱势一方可以得到有关机构较真实、完整的信息。可以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使信息弱势方面组织起来自我保护。例如,由企业联合会为企业提供有关机构的信息;发展第三方提供信誉信息的机制,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为企业提供公正的信誉评审,并公之于众,形成良好的社会信誉体系。

4、加大对不讲信誉行为的机构和个人的惩罚力度,对信誉良好的管理咨询机构给予有效的奖励。良好的信誉必须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之上。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对有关管理咨询的业务资格等进行必要的立法、建立标准,从而做到依法管理依法惩处。

同时对于那些信誉比较好的管理咨询机构,可以作出公开的奖励。结合有关媒体和权威管理机构来给予宣传,使他们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得到信誉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

[2]迈克·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3]钟书华等《中国咨询市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并颁布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标准》,系统规定了三个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别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机能水平,标志着我国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及资格有了统一规范和科学依据,并已正式纳入国家考试制度这一法制轨道。北京长青基业管理咨询公司核心专家刘孝全、张海霞老师被聘为教材编委会核心专家及首届培训班讲师。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一部署,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决定于2006年开展企业文化师试验性培训鉴定工作(详见劳社鉴[2006]2号文件),首期试验性鉴定工作将于2006年5月21日-27日于北京举行,参加者经过培训并且鉴定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由劳动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简称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现将有关报名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申报人员须于2005年5月15日前将加盖公章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传真或邮寄至北京长青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报经相关部门审定,详情可登陆或查询。

二、学习费用:

1、助理企业文化师:1800元/人

2、企业文化师:3800元/人

上述费用包括:报名费、资格审查费、培训费、教材费、考试费、阅卷费、评估费、论文评审及答辩费、证书费等。

三、付款方式:

1、银行汇款:

开户行:广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

户名:北京长青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帐号:13701151701002330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3

2、邮局汇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天地73号楼202室收款人:关慧

邮编:100025

四、联系方式:

电话:010-85863114传真:010-85863114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8

在公众印象中,中国电子商务最早是从拍卖网站开始的。这种开始既以争夺“眼球”为运作思路自然就把企业放在一边,即使是稍后发展出BtoB模式,也属“居高临下”之态:如果企业不上网用他的平台,就是落后无疑。这一弊病引发了“线下”与“线上”的结合、“水泥”与“鼠标”的对话。可当线下线上结合后,他们“两张皮”的现象又引发了电子商务要先“企业信息化”的宣传,也炒热了一个老概念——ERP。等到互联网冬天,全民都在批评互联网“务虚”,以资本意志为意志时,我们终于明白了当时的线下线上结合还是为了讨好NASDAQ。

现在业界人士一致认为,电子商务中“电子”只是工具手段,“商务”才是根本。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曾指出,我国将以BtoB为主要内容推进国家信息化的建设,企业才是电子商务的主角。最近,信息产业部更明确提出“电子商务应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对企业来说,如果再联想到政府积极推动的“企业上网”,应该会感觉到电子商务不再是资本市场的哪个“混混”,相反将成为自己的“宠儿”。

电子商务:企业的归属

如果承认企业是电子商务大潮的“主角”,我们就不得不按企业的思路思考,企业此时首先应该考虑什么,又最担心什么呢?

可以想见,企业首当其冲考虑的是电子商务是多么重要而又紧迫。现在有专家甚至提出了整个社会“e化”的口号,其原因也是因为整个人类都将步入信息社会,那么社会的一切主体就都面临“e化”的问题。电子商务对企业是如此必要和紧迫,顺理成章,企业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如何可以跨越“e化”过程中的障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表明,这需要电子商务提供商与传统企业在尊重各自规律的基础上精诚合作。电子商务提供商掌握着IT技术;传统企业拥有线下的实体。二者合作将谋求把传统企业的业务迁移到网络上,同时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理解二者关系,我们不妨来作一个类比,即电子商务服务与管理咨询服务相比。这主要是因为二者都深刻影响着企业,二者也都是“工具类”,还须服从企业的经营规律。拿二者相比,还有一个好处。我们看到,众多的管理咨询公司,比如安盛,在积极引进IT人才,向“在线顾问公司”转型,其瞄准的当然是企业电子商务化的需要;同时电子商务提供商的高级管理职位也逐渐由MBA或者有资本管理经验的人士占据,显示电子商务提供商们愈来愈把“商务”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说将来二者会归结为同一名称,像“企业信息化服务商”之类,不足为奇。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9

20世纪4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自觉地对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进行反思,先后经历了三波反思和争论,经过这一系列的争论,公共管理研究已经进入了方法论的多元化阶段,但是目前中国大陆关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却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单一化,无法回应公共管理实践的多样性。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在介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时候,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仍是主流,通论性教材往往侧重介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科学”研究的部分,主张公共管理研究的任务在于寻求公共管理客观事实中的经验性因果联系,通过变量之间关系的寻求,发现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1]与此相关,目前国内的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MPA)教育亦以“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等作为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这些课程的主导方法也是实证主义,难以凸显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事实上,公共管理研究是科学发现、技术设计(政策设计、制度设计、组织设计、机制设计等等)、公共评估、诠释和批判的统一,需要实证的、诠释的、批判的多元方法论的合理使用和组合,阐明多元方法论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的逻辑,才可能有效地反映公共管理实践的多样性。

2.程序性方法与实质性方法之间存在鸿沟。公共管理实质性方法是形成公共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逻辑和价值观,是公共管理知识成果中蕴含的,形成公共管理知识的途径。公共管理研究的程序性方法则是公共管理研究过程中设计和实施研究、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程序、步骤和技术。公共管理实质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没有截然的界限,但是侧重点是不同的,前者侧重研究的逻辑,后者侧重研究的操作性程序和技术。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文献中,程序性方法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体系也较为成熟,比如:盖尔•约翰森(GailJohnson)[2]等人所著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著作。这些著作以选题、文献综述和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报告撰写为经线,以定性和定量研究为纬线,共同编织起公共管理学的程序性方法论体系。不过,很少有文献探讨实质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导致了公共管理研究者的很多困惑,比如:当我们从事一些属于技术设计类、诠释类、批判类、评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时,大多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著作难以提供有效的指导,甚至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规范和标准衡量这些公共管理研究成果,造成了研究的方法论标准“缺位”和“越位”的现象,形成了方法论标准的单一化和有些研究没有有效方法论指导的尴尬局面。

3.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实务和咨询方法脱节。公共管理研究作为使用科学方法探讨公共管理问题答案的活动,包括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公共管理实务、公共管理咨询三种基本形态。但实践中,三者脱节的状况较为严重:从事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的学者们撰写大量的论文,充斥着繁杂的统计数据和生僻的词语,往往被束之高阁。公共管理咨询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与学者们的高深研究难以接轨。造成这种脱节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三者统一的“公约数”缺乏坚实的理论共识。事实上,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公共管理实务和公共管理咨询的“公约数”是解决公共管理问题。公共管理学术研究重点关注科学发现类、评估类、诠释类和批判类问题。公共管理实务是公共管理实践问题解决的过程,其本质是公共管理者运用适当的途径———诸如战略设计、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弥合公共管理主体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虽然公共管理实务以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提供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但是公共管理实务的方法论框架是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框架,与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框架存在本质的差异。公共管理咨询所使用的方法论框架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论框架,往往通过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和实践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框架,为顾客提供知识、技术、理解等方面的知识和服务。

4.公共管理方法的学术关注度失衡。“公共管理方法”一词可以做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的公共管理方法是公共管理领域中思维方法、行动方法、研究方法的总称。狭义的公共管理方法则指公共管理实践或公共管理实务活动的方法,属于行动方法的范畴,即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认识工具(比如战略管理中SWOT分析模型、钻石模型、利益相关者分析)和行动工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外包、凭单制等等制度、机制、程序、手段和技术等管理手段)的总称。目前国内已经出版了一批侧重研究公共管理行动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的著作。但目前关于公共管理学科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著作仍然较少。公共管理“思维方法”的著作更是少见。这导致了公共管理思维方法、行动方法和研究方法学术关注度失衡的局面,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入手,寻求公共管理方法的共同基础,提高公共管理学科认同度。

5.公共管理知识生产缺乏合理的标准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以来怀特(J.D.White)[3],佩里和克雷默(J.L.Perry&K.L.Kraemer)[4],斯托林斯(R.A.Stallings)[5],斯托林斯和费里斯(R.A.Stallings&J.M.Ferris)[6],贝利(M.T.Bailey)[7],亚当斯和怀特(G.B.Adams&J.D.White)[8]等人开展了对公共管理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评估研究。中国台湾学者孙同文(1986)[9]、江明修(1986)[10]、詹中原(2003)[11]、吴颖年(2006)[12]等学者对台湾地区的公共管理论著亦做了文献评估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内陆很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反思和探讨公共管理知识生产的规范、标准和方法论问题。比如:张成福(1996)对中国公共行政合法性危机的关注。[13]周志忍(2004),郭小聪、肖生福(2006)等人探讨了中国行政学学科和学科整合问题。[14]袁达毅(2002)、马骏(2006)、刘亚平(2006,2008)、何艳玲(2007)等人对中国公共行政“危机”进行了分析。[15]张梦中和马克•霍哲(2001)[16]等人对公共行政期刊论文或博士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尝试提炼出已有公共管理研究成果的学术规范。总之,公共管理知识生产尚未形成兼顾多元方法共性和个性的标准和规范。实证主义的学术规范,只适合于对部分公共管理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还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纳入实证主义研究的方法论传统,需要深化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认识,在公共管理多元方法的框架下,建立多样化、合理、适宜的公共管理知识生产标准和规范。上述五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公共管理多元方法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整合公共管理研究的多元方法论,从而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逻辑合理性?随后本文将从问题类型学入手,阐明基于问题类型学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以期对这两个问题提供合理的答案。

二、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

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那些专业共同体和整个人类的知识积累都尚未解决或无法回答的疑问才算是研究问题。问题可以定义为:“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17]问题是一个反映了主客观矛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概念。科学研究从何开始?一直是哲学和方法论研究的一个关键主题。波普尔在《猜想和反驳》一书中总结道:“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18]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乎每个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是从特定的公共管理问题开始的。问题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反映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认知矛盾。虽然诸多科学家和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持有不同的方法论,但是科学史和哲学史的发展历史表明,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从方法论层面上开展对“问题”的研究,探究什么是问题、问题的重要意义、问题的结构、问题的类型。“问题”成了不同流派科学哲学家交锋对话的聚焦点,他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以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分支领域“问题学”。[19]目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的共识:解决问题是公共管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公共管理研究定向;问题是制定公共管理研究计划的依据;问题指导公共管理研究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等等。但是公共管理问题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公共管理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无一个完美的答案。类型学(typology),或称作分类学(taxonomy),指研究者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维度的简单概念,然后由简单概念的交叉形成新的概念。本文从问题的定义———“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出发,根据“差距”的本质特征对问题进行类型化的划分。按照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揭示的事实和价值二分的原则,我们可以将问题中所含的“差距”分为“事实性差距”和“价值性差距”两个维度。可以用如下的坐标图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的各种类型。在图1的二维坐标中:(1)纵坐标所示的纯粹涉及价值差距的问题属于诠释类问题,对诠释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用诠释主义的方法,形成诠释类知识。诠释类知识通过挖掘、阐发、建立和确证一种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2)横坐标所示的那些纯粹涉及事实差距的问题是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探索经验世界的状态、发展、变化,寻找经验世界中存在的联系。(3)横坐标和纵坐标构成的平面中的问题既含有价值因素又含有事实因素,可将这些问题分为技术设计类问题、批判类问题和评估类问题。

1.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是人类主观认知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观认知之间、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疑问。对科学发现类问题的回答,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框架,最终将产生对客观世界描述、解释和预测的知识。提出科学发现类问题的途径包括: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一致的解释,证实假说和现象的可靠性、寻求理论体系内部的不一致性,解答多个理论和假设的不一致性,学科理论方法的移植等。

2.技术设计类问题。“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优化方案、手段和措施是什么?”属于技术设计类问题。技术设计类问题包含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两个基本因素。技术设计类研究的目的是在既有事实前提下,确定合理的价值前提;或者在既定的价值前提下,寻求实现特定价值的优化方案。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时间(时间段、历史、现状等等)和空间(国别、地区、部门等等)中进行目标比较、约束条件比较、环境参数比较、手段比较找出当前问题的特殊性,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与政策、体制与机制、措施与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评估类问题。该类问题与科学发现类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对事实、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和解释。但不同的是,评估研究在对事实、行为和态度进行描述时,是建立在与特定标准进行比较基础上的描述和解释,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客观的标准也可以是主观的标准。评估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标准(criteria)、证据(evidence)和判断(judgment),评估类问题的本质是根据经验证据,寻求特定标准和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评判。

4.诠释类问题。诠释类问题是阐发、确立和建构社会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诠释研究尝试回答文化、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应该怎么样”的价值问题,与人的目的、自由和人际之间的共识和规则紧密相关。公共管理领域,人们一般通过公共管理的历史诠释、文本诠释、话语诠释和行动诠释来获取诠释类问题的答案。

5.批判类问题。在批判研究者看来,现实社会并不是实证主义所谓的纯粹的经验的堆积,而是主体被“异化”的世界,需要改变客观世界,将主体从“异化”中解放出来。批评研究以矛盾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现实,其目的是改变世界。批判问题的提出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行动取向,批判研究本身就是改变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和公约数。

三、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体系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是对公共管理研究中使用的各种、各类、各层次方法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的系统化梳理。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维度。可以借鉴亚瑟•霍尔(ArthurD.Hall)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对研究的方法体系进行刻画。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时间维度即公共管理研究依次进行的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发表等环节。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维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三个层面。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知识维度是提出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思维背景、认知背景和实践背景。凡是对公共管理问题解决有启发的知识都可以纳入这一维度,而不论该知识的学科界限。

2.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从问题学的角度来看,在研究方法体系中,问题是连接研究逻辑维度、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的共通点。首先,不同的方法论流派对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地位、问题结构看法不同,就会形成研究过程的差异。比如:诠释主义将问题看做是意义呈现的过程,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互作用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实证主义将问题看做是归纳和证实的过程,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中立观察是研究的起点,对结论的证实或证伪成为研究的终点;批判理性主义将问题看作是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研究过程是始于问题,提出探索性答案,然后验证,再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其次,不同的问题类型对应不同的方法论框架。(1)对于科学发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使用实证主义作为主导的研究方法论框架。(2)对于技术设计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运用技术设计所特有的最优化方法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一种特别的命令逻辑。”“首先,考察满足外部环境限制的所有可能状态,然后,从此集合中找出满足目标的其它约束条件、又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特定状态。”这相当于把目标约束条件及最大化看作新的“自然法则”并把它加到其它自然法则上进行逻辑运演,运演结果中的值被看成“应当”取的值。[20](3)评估类公共管理问题会同时涉及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在实际评估中,对事实和价值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会导致评估研究中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分歧。(4)诠释学、现象学、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方法论是解决诠释类问题的常用方法论。(5)批判类问题则主要使用批判主义、批判实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最后,研究知识通过研究问题与研究逻辑紧密相关。研究知识只有与特定的研究问题相联系,才有可能纳入特定的研究活动。(1)背景知识驱动问题的产生,各学科知识为问题解决提供可能的答案,并促进新知识的产生。(2)既有的理论引导研究的进行。既有的理论在研究中不仅仅对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以理论框架、研究途径、研究范式等形式引导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假设检验、分析性归纳等过程。

3.以问题类型为基础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总体特色。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为基础,将问题作为沟通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公共管理问题形态差异决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学术、实务和咨询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一种解答问题的活动,只是三者所解答问题的类型、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指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从难度上来讲,公共管理实务活动中的问题可以使用已有的常识,或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地综合就能加以解决。如果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常识和已有知识简单综合的范围,那么就需要诉诸公共管理咨询或公共管理学术活动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咨询提供一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较为固定的答案,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则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回答,提供阶段性的答案。从问题类型来看,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活动侧重解决科学发现类问题;公共管理实务工作者侧重解决技术设计类问题;公共管理咨询则重点阐明将公共管理一般原理转换为具体操作政策条文的基本原则。总之,在问题解决这一点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三种形态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有机的联系,它们在知识生产体系中司职侧重不同,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知识深化的递进序列。

第二,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是公共管理研究的第一步。公共管理活动中同时包含了事实因素、价值因素和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公共管理研究可能是科学问题亦可能是技术问题、评估问题、诠释问题和批判问题。不同问题类型在问题结构方面存在根本的差异,因此对这一问题求解的方法论框架也会存在根本的差异。如果用解决诠释类问题的方法去解决科学发现类问题,应该无法获得求解答案,因为他们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都不一样。因此,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类型是公共管理研究的第一步,制约着公共管理研究的方向和路径。

第三,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决定了公共管理方法论的选择。研究方法论的差异是研究哲学层面的差异,不同的研究方法论以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基础,不同的方法论产生不同属性的知识,不同属性的知识亦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论获得。比如要获得诠释类的公共管理知识,就需要以诠释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使用现象学、人类学、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如果要获得规律性的实证知识,则需要使用实证主义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使用实验法、调查法等实证方法展开研究。如果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去解答诠释类问题,就犯了研究问题和方法论不匹配的错误。总之,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决定了公共管理方法论的选择。

第四,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决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设计。公共管理问题的类型,决定了公共管理问题的结构,并进一步决定了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求解路径、求解方式、求解结果以及对求解结果的评价。公共管理研究设计作为研究的蓝图和规划而言,需要对问题的结构、问题的求解和问题求解结果的评价加以详细的阐述。按照问题类型的差异,可以将公共管理研究设计分为科学发现类的研究设计、技术设计类的研究设计、评估类的研究设计、批判类的研究设计和诠释类的研究设计。总之,正确的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类型是选择相应公共管理研究设计类型的前提。

第五,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沟通了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公共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美国的教育学科分类中,就将公共管理类学科划入职业性的应用性学科范畴。尽管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者和公共管理实务者往往是不同的群体,但是并不意味着,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可以分离,并不意味有纯粹的公共管理理论,或者纯粹的公共管理实践。实际上,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的桥梁就是公共管理问题,对公共管理问题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就能寻找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沟通的具体的、历史的、特殊的通道。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还是从事实务的工作者,都需要有问题意识,根据问题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得问题的答案。从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问题最终解决的过程来看,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是紧密连接、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过程,问题及其问题的类型是沟通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管理咨询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执业过程中审计师的超然独立是审计师获得社会公信的基础,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以保障的前提之一。正是由于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对独立性进行各种形式的干扰也就应运而生。从强调审计师独立性的重要性入手,从主客关方面强调审计师独立性的保障条件,希望能对审计实务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指导作用。

当前经济持续繁荣,许多公司的盈利大幅上升,股市火爆,越来越多的民众投资于股票市场。然而在此时,我们很容易忘记:投资者之所以将钱放入市场,是因为他们对市场的质量与完善具有起码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是市场的动力,也是市场的基础。要维持这份信任,强大、透明、可信的财务报告系统显得异常重要。而审计是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信的最后一道关卡。

我们在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时,我们会注重公司每一次重大消息的披露。会思考在这些背后所反映的公司业绩和管理层的意图。而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惯于用短期预测看问题的现象却未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并且这种现象还在不断上升。注重短期结果所导致的后果是:大家都去挑战合理行为的边界时,打擦边球。目前,对很多审计师的评判是依据他做了多少非审计业务来,而不是依据他们是否能很好地进行审计。所有的这些都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严峻的考验。

一、独立性对审计的意义

独立性就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定业务,应当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与被审查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如不得拥有被审查企业股权或承担其高级职务,不能是企业的主要贷款人,资产受托人或与管理当局有亲属关系等等。否则,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公正的执行业务。实质上的独立性也称精神上的独立或事实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不受个人或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保持客观且无私的精神态度。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有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而所有这一切无非是希望通过审计的独立来达到审计报告的可靠与真实,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说,独立性是审计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反映了公众的信任与信心。

会计师能做到独立执业还不够,要使投资者对审计质量有信心,公众必须相信会计师是有独立性的。能够表明审计师是为股东的利益,而不是为管理层的利益而工作;表明审计师不能与所审计的公司有财务利益关联,它还表明审计师的工作与其客户的业务是分离的。这些就是60多年来建立了独立性的基本原则。

二、审计业务的扩张威胁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业的灵魂,是审计工作有价值的基础。而真实是投资者信心的生命线。现在,审计行业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关著名的大会计师事务所大规模重组的报道。其目的是用公司的咨询业务盈利,通过重新重视会计与审计,有可能促进公众利益。然而,这些咨询业务对审计的独立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审计行业,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在其商业抱负与对公众利益的承诺间存在冲突。他既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又要保护自己的商业竞争力。由于全球化、经营形式的不断扩张,会计师事务所也不断转变,内在压力又使其向客户提供一系列审计以外的业务。事实表明,审计业务已不再是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业。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顾问与其他管理咨询业务以其超乎想象的速度占据了总业务的一半左右。所以今天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多种类专业服务组织”的定位确认自己的国际形象,而不再是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了。他们除了提供传统的会计、审计、税务服务外,还拓展了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评估、兼并收购分析、网络与数据库设计、资产管理等业务。

当会计师事务所扩展业务时,咨询与其他服务会缩小审计师与管理层的距离。独立性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变得更加难以保证。当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客户的财务数字进行评估、履行内部审计功能、保管客户的账册时,独立性的原则便会受到损害。而当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处理公司的税收或其他项时,收费与工作结果有关时,审计的独立性便不复存在。

毋庸置疑,业务的扩大是市场扩张的结果。但当这种业务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时便埋下了一种内在的冲突隐患。按独立审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只对委托人负责的。但是一旦审计师涉足与审计毫不相关的多种服务项目,他们就必须为管理层服务。在这种双层角色中,本应捍卫数字真实性的审计师现在既要监管管理层,又要听命于管理层。这种两难的境地只能是顾此失彼。

也许一些人认为形式是无所谓的,审计师应能提供任何一种服务,除非有事实证明一种业务或财务关系直接损害审计师的名誉。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审计师职责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审计师缺乏独立性常常表明存在“灰色地带”,而“灰色地带”没有清晰的答案,没有明显的是非界限。“站在客户的立场看问题”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三、维护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一直有着独特的特权,那就是让投资者相信:“我是站在你们一边的。”现在我们会怀疑会计师是否能维护这一特权。当今,企业的利润来源多样化,使商业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前所未有地复杂,我们应该有效地评价这种趋势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一位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曾表示,暂停本公司的咨询业务是“明智之举”。承认审计的重要性,关心审计的独立性并采取具体举措,表现了会计师事务所在维护审计的独立性方面的立场和态度。那么在这种复杂的两难境地,怎么样才能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呢?笔者认为,增强社会审计独立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客户管理当局的权力。

由于客户管理当局负责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决定注册会计师的选聘、付费、续聘和更换,许多国家已在国家立法和职业道德准则中作出严格的规定。在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解聘或者不再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由股东大会作出决定,并在有关的报刊上予以披露,必要时说明更换原因,并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备案,这种权利可以防止管理当局任意更换审计人,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2.增强注册会计师之间的职业团结。

这主要体现在注册会计师前后任之间的联系上。后任注册会计师接受聘约之前应主动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联系,这样不仅体现了职业上相互尊重,有助于树立同行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职业形象,而且有助于了解与更换注册会计师相关的原因背景,从而决定是否接受聘约。中国证监会的《关于上市公司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继任会计师事务所应向前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了解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国外的审计准则则规定:如前任审计人员系因为坚持原则而被解聘,则其他事务所不得受聘担任该客户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并没有对前后任注册会计师之间的联系做出应有的行为规范,这方面似有所欠缺。通过规范前后任之间的联系,可以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3.改进会计师事务所结构,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资产雄厚,使其有更大的能力来抵制客户施予的经济压力。而且,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众多的客户,故某个客户随意更换会计师造成的损失,很可能小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报告客户舞弊行为所导致的信誉损失和失去其它客户的收入损失,使事务所有可能保持其独立性。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会计师事务所现状是规模小、数量多。脱钩改制以后,组织关系和人事关系上的独立性得到加强。但应该看到,改制后,失去了挂靠单位的保护伞,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从财务来源看,事务所的独立性很让人怀疑。所以,改制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个问题。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合并改组,扩大事务所规模,以减少影响其独立性的因素。

4.审计业务和管理咨询业务应由不同的注册会计师承担。

职业内部业务分开,审计业务和管理咨询业务应由不同的注册会计师承担。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由于注册会计师实施与委托人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相一致的管理咨询业务而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西方国家,大中型会计事务所一般在其内部,将审计部门和咨询部门分开。在美国,则不允许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担任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和管理咨询业务。通过业务分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由于业务扩张而产生的对审计独立性影响。

当一个公司在虚假的会计报表的掩盖下轰然倒塌时,“会计师都在哪儿”这样一句老调,曾在公司的大厅中,在股票市场的交易厅中大声回荡。只有当独立性受到侵害时,我们才真正认识到对于追求经济机会,独立性是多么地重要。

参考文献

[1]要敬辉,《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04(2)

[2]张杰明,《审计独立性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1)

[3]张琦,佘友华,何小红《审计独立性的制度选择》[J],辽宁经济,2004(7)

[4]包苏昱,《审计独立性面临的挑战》[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

[5]胡际莲,《对重构我国会计师行业诚信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4)

[6]程小琴,《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J],市场经济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