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5:07

公安管理论文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激励机制;警察激励;公安管理;积极性

按照现代人力管理的概念,激励是一定的组织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条件,激发组织成员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期望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简单而言,激励就是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利用激励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积极的影响,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人民警察作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主要力量,毫无疑问,更加需要采用激励手段提高民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警察激励是指公安机关通过适当的手段和载体,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警察个体的行为,以有效实现公安机关及警察个体目标的系统活动。警察激励机制是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要,推行公安工作改革、履行工作职能、激发工作潜能、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一、当前警察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马斯洛根据心理学的特点,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警察作为人的个体也不例外,追求未被满足的需求。因而激励对警察组织管理者来讲就表现为对警员的需求欲望给予适当的满足或限制。一般而言,我们将这种需求简单的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前围绕着这两种需求警察激励机制的手段和方法主要由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构成,具体包括了薪酬激励、效绩考核激励、晋升激励、授权参与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文化激励、保障激励以及惩罚激励等。但在我们实际的警察管理中这些激励手段和方法往往只是简单的拼凑,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目的,警察的积极性未被真正彻底的调动起来。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我们在运用警察激励机制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警察激励机体系难以制度化

虽然每个警察组织管理者都知道激励对调动警察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尝试用好激励手段和方法,但因为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没有将激励机制制度化、科学化,缺少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导致激励机制实效。比如很多警察组织管理者在使用负面的惩罚激励时,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就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在整个警察组织中难以形成可行的惩罚制度。这就使得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认为“干好不一样,干坏也不一样,最好什么也不干”,甚至干多错多、得罪人也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等非正常现象。

(二)缺乏对激励对象需求的深入分析和了解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是为了调动警察的工作积极性,警察积极性的提高离不开对警察需要的满足,因此了解激励对象的需求显得极为重要。当前一些公安机关从满足民警的需求出发,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和手段,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方法和手段往往是千篇一律,并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警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具有一般人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警察的职业特点,他还有许多特殊的需求。如由于工作时间长,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造成疲劳、睡眠不足,难以照顾家庭,导致家庭关系疏远、夫妻闹矛盾甚至离婚。由于身为执法者,经常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攻击和报复,甚至自己家庭的生命安全;此外,由于时间经费的限制,个人学习、进修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支持,等等。这就是说,作为警察,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需要,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可以满足的需要,警察往往得不到满足。因此要完善警察激励机制必须对警察职业的特殊需求要有一个明确地认识。

(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激励机制中难以做到和谐统一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警察奋发进取的两大动力。只有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警察激励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重物质轻精神。这主要是针对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安机关,把薪酬激励作为民警激励的重要手段:对工作成绩突出者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对工作落后者扣发岗位津贴获奖金。这看似体现了民警干好干坏不一样,其实它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导致很多民警过于关注个人利益,使一部分警察形成为钱办事,办事为钱的观念,非但不能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相反会挫伤民警的积极性,而对一部分素质较高,经济条件较好的民警则有很大的局限性,起不到激励效果。另外一种就是重精神轻物质,这主要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办案经费紧张的地区,他们只能强调精神上的追求崇高,而个人正当的基本需求却得不到满足,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派出所就长期拖欠工资、差旅费、医药费等,甚至连必备的警服都无法购买。如果这些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光凭精神上的高层次的刺激,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很难提高,因此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协调一致,才能发挥两者功能。

二、建立完善警察机制的设想

人民警察作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主要力量,毫无疑问,更加需要采用激励手段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的警察激励机制的运用中存在大量的不足之处,尤其是这些方法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体系,从而影响激励机制整体功能的发挥,有的甚至出现了负面效应,所以完善警察激励机制已成为公安队伍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从研究激励全过程入手,深入研究激励对象的需求动机、目标等要素,针对不同要素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把这些激励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环环相扣、全面结合的警察激励机制体系,最大限度的激发和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维护社会安定做出最大的贡献。

(一)从需要的多层次出发,努力培养民警健康正确的需要观

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也是民警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激励,就必须深入了解民警的多层次需要,并努力满足其需要。首先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运用难以达到和谐统一,要加强警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民警多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多与“低收入阶层”比较,引导民警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索取与奉献之间的关系。其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以德治警,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需要观。

(二)充分运用负面激励,增强民警危机意识

负面激励主要是用惩罚的手段让被激励个体存在危机感,从而受到激励的方法,它是对个体基本需求的一种威胁,一旦面临这种威胁,个体总是想方设法摆脱危机寻找出路。警察这个职业尽管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只要不犯大错,不违反五条禁令就不会有失业的危机。因此有些警察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样的队伍我们的工作效率是不可能提高的。面对这种状况负面激励手段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功效。比如实行警员淘汰制,对于不适应警察工作的人,思想道德品质差的人,工作中不思进取的人坚决清除公安队伍,以促进全体全体警员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辽宁省鞍山市公安机关就实行了政绩取人、优胜劣汰的工作管理方式,全局有17名基层干部因政绩平庸,能力与职务不相称而被罢免,两个派出所所长因任期内目标未实现而被降职。

(三)开展争优创先,完善榜样激励制度

正面激励理论认为,对个体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会增加这种行为出现的频率,而榜样激励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但在新形势下,要发挥榜样更大的激励作用,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榜样的树立从领导层开始。在领导层中树立榜样更有说服力,更能提高民警的积极性。二是打破榜样的终身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领导干部终身制,因此间接导致了榜样的终身制,一个人一旦被树立为榜样,就终身受用。从警察管理角度来看,先进终身制严重扼杀了警员的进取心,使警员失去了竞争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打破榜样终身制是势在必行。三是在竞争中树立榜样。以往的榜样往往是经过加工制造,而真正的榜样则是竞争的结果,是能力、品格毅力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们要在竞争中树立榜样,实事求是的宣传榜样,坚持一分为二的认识榜样,使树立的榜样更可信更可靠,真正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四)建立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

竞争能给警察带来动力,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是现代警察管理的重要手段。竞争用于管理,不仅能产生生动活泼的管理局面,产生巨大的工作效能,更重要的是能使人才脱颖而出,消除警察认识中的不良意识。建立公平竞争激励机制必须做好首先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公平感对于调动警察个体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作用,管理者应当树立起高度的公平意识。在工作的安排上,在工资、奖金等分配上,在工作成绩评价上,以及荣誉、表扬、信任等精神奖励方面,力求做到公平合理,消除凭领导个人好恶来决定的错误观念,使警察产生公平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其次警察要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由于个人感知的片面性、情感的偏向、思想品德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过高估计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而低估他人的努力和成绩,出现认识偏差,于是产生不公平感。因此民警必须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成果,树立奉献精神,克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不良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吴照云.管理学(第四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档案知识发现公安数据库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突出表现是犯罪率明显上升,新型犯罪不断涌现,大案、要案层出不穷,犯罪的滋生速度快速递增。这一严峻形势使公安机关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而公安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警务创新、提高执法效率、更有效地打击与制止犯罪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档案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日益进入信息化时代,公安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公安机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公安机关的档案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公安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实践中努力解决。

1公安档案信息化的现状

目前,公安部正在实施金盾工程,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使公安机关的档案存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各地各警种分别建设了各自的数据库来存储相关的档案信息,不仅刑事案件档案资料(包括犯罪痕迹物证、被盗抢车辆或物品、犯罪嫌疑人等信息),而且居民户籍、旅馆流动人口、出入境人员、在逃人员、重点监管人员、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消防管理等档案资料都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加以存储,并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根据在逃人员数据库进行网上比对来抓捕通缉犯,极大地提高了抓捕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公安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警方目前只能从这些档案信息中进行简单查询和统计汇总等工作,从而制约了档案信息效能的发挥,阻碍了警方工作效率的提高。

1.1各警务数据库彼此缺乏联系,警方各部门间的档案信息不能共享。刑侦、治安、户政、消防、边防、交通等各部门分别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信息网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网络未能有效互连,导致档案信息不能在数据库之间互相贯通、共享,以致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

1.2警务数据库中档案数据的异构性问题突出。各地警方一般根据本地财力等条件进行金盾工程建设,信息化的标准、水平不一。目前各警务数据库中档案信息的种类繁多,且信息标准、信息存量、运行方式乃至软件版本等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兼容性不强,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共享的一大障碍。

1.3许多公安应用软件不能充分满足业务需要。表现在软件开发环境不成熟,功能比较单一、运行不稳定,时常造成档案信息丟失、泄密,甚至贻误正常业务工作:有的公安机关投入了巨额资金建设信息网络,却因应用软件不配套,只能进行简单的档案文件传输,从而使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很低。

2知识发现技术对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不可否认,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各警务数据库已存储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能否充分发挥这些档案信息的作用,是衡量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警方工作效率的关键。如果将知识发现技术应用于警务数据库系统,则能从海量的档案数据中自动发现令人感兴趣的知识,如自动发现原本需经领域专家分析才能得到的案件线索等,从而为警方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这对于提高公安档案的利用效果和警方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公安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发现技术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案件侦破方面,总结各类案件的发生规律,预测未来的防范重点,指出可疑人的特点,划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对案件进行串案并案,为案件侦破提供侦查方向和线索。

2,2在交通管理方面,监测路面状况和交通流量,总结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及时制定对策,有效疏导交通,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3在警力配置方面,科学、合理地安排警力,以应对突发事件:在消防调度决策中对人员、车辆配置、水源安排、最佳路线选择等提供最佳方案。

3知识发现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s,KDD),又称数据挖掘(DataMin-ing,DM),是从海量的档案数据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的技术,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但是要从浩如烟海的档案数据中获取真正有用的或感兴趣的知识却非易事,即所谓“人们被数据淹没了,却饥饿于知识”,于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技术应运而生。KDD一词首次出现在1989年8月由美国人工智能协会组织的第11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学术会议上,此后,KDD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近年来,国内外高校以及IBM、Microsoft、NASA等公司、机构竞相投入大量资金以推动KDD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众多企业也正在或将要实施以知识发现为基础的商务智能项目。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美国加州WalMart超市对长期积累的顾客购物档案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发现购买纸尿布的顾客通常也会购买啤酒。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一地区的不少已婚男子常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帮太太买纸尿布,顺便会买一些啤酒,于是销售主管立即进行货架调整,将纸尿布和啤酒的货架摆在一起,并在附近摆放了许多佐酒的小食品,结果几种商品的销售量都显著上升。

在警务领域,美国警方使用通用或商务数据挖掘工具,已实现了对知识发现技术的初步应用。如FBI将MicroStrategy商业智能平台的报表及分析软件应用于反恐及调查工作,以及警方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犯罪信息中心(NCIC)相结合,从中发现犯罪线索、总结发案规律和进行犯罪预防等。

我国警方现已初步建成了一些警务档案信息系统,但目前这些系统并不支持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发现任务,国内在警务领域对知识发现技术的研究离实际应用尚有相当远的距离。

4实现警务领域知识发现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知识发现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强调面向领域、面向最终用户和面向实际应用,在警务领域应重点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4.1数据仓库和元数据技术。通过运用数据仓库技术来集中各个孤立的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通过元数据来管理异构的数据,最终可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

4.2适合警务应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算法。特别是能够适应不同数据质量和融合语义的知识发现算法,在知识发现中对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分布、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等是决定知识发现质量的关键。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3

贵港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办公楼位于市区主干道路旁,总建筑面积3790.2㎡,层数6层,建筑高度22米。结构安全等级二级,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经济指标:1000元/m2;

地质条件:50cm表以下为亚粘土,地基容许承载力标准值为220——250KPa;

施工条件: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以上。

建筑平面基本规则,总长62m>55m,宽9.6m,按照规范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一条。为不影响建筑美观要求,采用后浇带代替变形缝,带宽500mm,位于⑧轴线和⑨轴线的中间。

建筑物的楼面使用活荷载为室内2.0kN/m2,走廊2.5kN/m2,上人屋面活荷载为2.0kN/m2。

第二节结构选型

一、结构选型的重要性

建筑结构采用什么样的体型,首先关系到这个建筑的安全问题;采用合理的体型,不但使建筑安全,还可以节约造价,降低成本;同时,一个建筑外表的美观,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结构体型。

二、结构体系的选择

每种建筑结构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框架结构体系自重轻,抗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下结构整体位移和层间位移都较大,非结构性破坏较严重,主要适合于非抗震区和低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比框架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较省,抗震性能良好,但剪力墙结构墙体多,使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要求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容易形成大空间,适合于住宅和旅馆;框剪结构体系具有框架结构和剪礼墙结构二者的特点,应用比较灵活,适合于高层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钢结构成本高,耐火性差,适合于高层建筑以及工业厂房。

同时每个工程都他自己的特点。我们要熟悉每种结构的特点,了解该工程的具体情况,使结构符合有关规范,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选出合理的结构型式。

综上所言,本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第三节结构布置

一、布置内容

(一)承重方案:本工程采用横向框架承重。

(二)梁的布置

原则:(1)梁应为几何不变体系;

(2)多跨梁宽度应该保持不变;

(3)尽可能使梁的纵向轴线与柱的截面几何中心重合。

1、框架梁布置

h=l/8——l/12;b=(h/3——h/2);

l0/h≧4;b≧200mm;

KL203:l=9600mm,800mm≦h≦1200mm,取h=800mm;

267mm≦b≦400mm,取b=300mm>200mm;

l0/h=9600/800=12>4

满足。

其余框架梁依此类推。

2、其他梁、连续梁的布置

梁截面高由建筑立面确定,而且一般应满足:

h=l/12——l/18;b=(h/3——h/2);b≧200mm;

L204:l=4000mm,222mm≦h≦333mm,取h=300mm;

b≧200mm;取b=200mm;

3、悬臂梁

宽度b保持不变,大概取h=0.167l,(l为挑出部分);

KL203(1A):b=300mm,l=2100mm,h=400mm

(三)柱子布置

1、验证建筑施工图已给的柱子尺寸,并进行柱子布置

框架柱:大概取h=(1/15~~1/20)H;H、b≧300mm;

h/b=1~~2;H/h≧4以避免短柱;

2、应该符合抗震延性要求,验算控制轴压比

μ0=N/fcbh≦[μ0]

N=GnF

G:结构单位面积上的重量;

n: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

F:验算柱子的受荷面积。

底层D轴与13轴交点的KZ2:

按建筑图上取b=450mm,h=600mm;层高H=3900mm;

h/b=600/450=1.33;H/h≧3900/600=6.5>4满足

大约取G=(8×1.2+2.5×1.4)=13.1KN/㎡

n=6;F=4800×4000=19200000㎜2

总高ΣH=3.9×2+3.2×4=20.6m<30m;取[μ0]=1.0;

μ0=13.1×6×19200000×10-3/(9.6×450×600)

=0.582<1.0满足!

其他柱按此法经验算,亦满足要求。

目录

第一章结构选型与布置1

第一节工程概况1

第二节结构选型1

第三节结构布置2

第二章楼梯与楼板设计6

第一节楼梯设计6

第二节楼板设计10

第三章○10轴框架设计13

第一节恒载计算13

第二节活载计算26

第三节风载计算31

第四节参数输入及计算33

第五节电算结果分析35

第四章基础设计40

第一节柱1下基础设计40

第二节柱2下基础设计48

第三节柱3下基础设计55

参考文献56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4

(一)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些年,公安机关的改革进程逐步加大,出现了很多新的业务,但制度并未及时修改,对新业务的制约和引导性不足。会计制度、会计法规不完善的情况较为严重,成为了公安机关加强财务管理的障碍。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尽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公安机关有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存在固定资产管理松散的现象,派出所重视采购,轻视管理流程的某些方面:如不及时将资产项目计账,或不能跟进,不按照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盘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维护和维修,设备运行也是非法的,磨损严重。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不是通过公开招标,或走过场转售,严重低估固定资产的价值,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缺乏固定资产管理资产分配合理的标准,资产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的职能不能相互协调导致资产配置不合理。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管理监督机制,没有建立完善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工作缺乏。

(三)内部控制不健全

多数公安机关风险防范和有效控制的力度不够,缺乏适合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会计监督的意识强不强,措施不得力,缺乏各自的责任具体划分,监督衔接方面不够紧密,并且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等。内部管理层控制存在偏差,看不到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内涵和外延,这些错误的理解成为风险控制应用的阻碍。内部控制联动缺乏对风险控制行动的统一性,架构不完善,难以全面应对复杂多样的风险因素。现阶段的情况是领导的离任审计只有在离任时才进行,几乎没有例行日常审计的要求,内控测试也是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内部控制要求不高。公安机关的日常管理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基层干部很难完全掌握面对,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些风险隐患,忽视了其他可能的风险,无法掌控所有的风险。当前的风险识别、管理及控制主要是依靠经验,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将风险量化难以进行下去,很难对风险及时和有效的预警。公安机关是根据单位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情况,建立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独特化风险防范体系,脱离自身风险特点的风险防范体系是低效的,只有将防范体系与自身风险特点相结合。此外,现有的控制方法不够细致,无法细分到各个细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风险防范的最优途径是在风险发生前防止,风险即将发生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财务管理才是最优的,这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安机关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四)缺少内部监督机制

公安机关的预算部门需要对财务执行管理和监督,而现阶段尚未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督体系,缺少对财务流程的全程监管,因此需要设计有效的控制方法和全面监督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公安机关内部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一些财务人员的法律知识缺乏,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度很低。此外,还存在报销没有固定的流程,缺乏一定的财务分析等问题。(五)政府采购不规范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安全管理部门,警务设备是管理的物质基础,并且治安警务所需要设备量较大,这些设备很大一部分是以政府采购形式进行的。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基层对于政府采购态度是很消极的,认为其过程繁琐,耗时耗力。因此,某些基层单位会出现先采购后补手续,甚至某些单位直接不履行政府采购手续,私自采购。

二、公安机关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规范公安非税收入

公安机关的非税收入包括证照收入、罚款等,这些收入涉及领域广,金额也较大。如果不能妥善管理,势必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进而将公安公用经费的来源从根源缩减;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会造成公安队伍的腐化,导致公安部门内部分配不公,公安队伍内部闹情绪,工作不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规范收费标准。

杜绝收费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从加强派出所和收费科室收费标准的检查工作开始,建立有震慑力的公安机关违反收费标准的处罚制度,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要重罚,加大违法成本,规范每一处公安机关的收费行为。另外,每一项收费都必须有票据相配套,票据做到正规、合法,做到每一张票据都可以核对,而对于收取的费用,要求收缴后立即纳入国库,不能存在任何理由的隔天入缴,并且对及时性要定期检查。

2.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收取的费用一律上缴,对收费部门和非收费部门的支出在预算拨款中统筹安排,避免出现收费部门公用经费高,而非收费部门经费保障低的不合理现象,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因分配不公平造成的内部不协调、工作不力等现象。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5

西方学者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行政权,行政法是控权法。如美国行政法学家施瓦茨明确指出:“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活动的法律部门,它设置行政机构的权力,规范这些权力行使的原则以及为那些受行政行为侵害者提供法律救济。”在不同的国家存在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差异,但行政权的性质是相同的。行政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行政权的存在及运行有可能损害他人的利益,需要行政法加以控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讲控权就是由人民来控制政府,使政府能依法行政。加之现代行政权扩张倾向的事实,使“控权”必然成为行政法的重心。

强调控制行政权,我们应对行政权的授予和行政权的保障有明确的认识。行政权的授予是一个法律问题。在现代法制国家,所有权力都必须通过法律赋予,否则任何行政机关不能享有和行使任何权力。与此同时,任何权力都必须通过法律来制约和控制。西方学者麦迪森说过:“首先你必须使政府能控制统治者,然后还要迫使它控制其本身。”对于行政权的保障而言,行政权本身就无须行政法加以保障。因为行政机关有足够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赋予其行政权的其他法律)实现其意志,惩罚违法者。相对一方的个人、组织处于被管理和支配的地位,相对于拥有强大力量的行政机关是弱者,从这一角度看,行政权更不须以行政法加以保障了。明确了控权、授权及保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行政权应是足够强大以管理社会而又必须受行政法的控制。正如西方学者所说:“政府必须强大到足以维持社会安定并抵抗手中掌握的权力的人施加压力,如果政府认为应当这样做的话。但政府不能强大到企图使它的官员不受法律控制的地步。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否则“公民生命、自由必然要成为滥用权力的牺牲品”。我们认为行政法应当强调对行政权的控制作用,内容上以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政行为侵犯为目标,因此,行政法是控权法。

二、行政法以控权为主,不仅仅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平衡论”观点认为:行政法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行政法监督和控制行政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另一方面,行政法保障行政权的运用,防止个人、组织滥用权利。“平衡论”也可称为“兼顾论”,即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平衡论者认为,在我国,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和总体上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平衡论的客观基础。在平衡的具体表现上还包括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以及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等,认为平衡是行政法的基本精神,是行政法追求的价值。平衡论者还认为,平衡(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平衡)是现代行政法的实质,是行政法的精义。我们认为,当行政权力与相对一方权利发生冲突时,就无所谓平衡的问题了。而兼顾论者所持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看法,是我国法律普遍的价值准则,并非行政法所独有,故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似乎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行政权具有支配性和强制性的特征,行政机关是权力的主体,而个人、组织是权力的客体,在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中,双方无平衡可言。在行政关系中,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恰恰是以不平衡为特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平衡论”只能是一种理想。中国有漫长的封建历史,人治重于法治,不可能有所谓的平衡。要实现行政法制的目的,做到依法行政,更需要的是控权,而不是所谓的平衡。

三、行政法不仅是管理工具,更重于对行政权的监控

“管理论”者认为行政法是管理行政机关与公务员的法,又是行政机关进行管理的法。“管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忽视了行政法的本质,无形中强化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以管理论为本位,把法律视为管理个人与组织的工具,这就忽视了行政法保障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功能。

我们认为,行政机关具有实现其意志的人力、物力和国家强制力,总是处于强者的地位,而个人、组织总是居于“弱者”地位。基于这种力量对比,行政法应以监督行政权、保障公民权作为根本目的,致力于控制和约束政府权力,救济因违法和不当行政给个人和组织造成的损害。“管理论”是高度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已不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加强控权才是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方向。因此行政法不应是管理法,而应是对管理者进行管理的法,即管理管理者的法。

结束语

行政法作为控权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行政机关日益扩张其权力的事实面前,从控权法的价值定位审视行政诉讼法及整个行政法体系,必然要求更积极的保护公民权利,更严格的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因此对行政诉讼法——这个公民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必然提出重大的改进要求。无论受案范围的改变还是规章法律效力的确定,无不是为更进一步保护公民权利并使行政机关权力行使更符合立法者的意图,这将是中国走向法治国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美B·施瓦茨著:《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页。

[2]《(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3]彼德斯坦等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5]罗豪才等:《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1993年第一期。

[6]王锡锌:《在论现代行政法平衡精神》,《法商研究》,1995年第二期,第37页。

[7]沈归:《试析现代行政法的精义——平衡》,《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三期,第12页。

[8]张尚族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6

西方学者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行政权,行政法是控权法。如美国行政法学家施瓦茨明确指出:“行政法是控制国家行政活动的法律部门,它设置行政机构的权力,规范这些权力行使的原则以及为那些受行政行为侵害者提供法律救济。”在不同的国家存在着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差异,但行政权的性质是相同的。行政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行政权的存在及运行有可能损害他人的利益,需要行政法加以控制。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讲控权就是由人民来控制政府,使政府能依法行政。加之现代行政权扩张倾向的事实,使“控权”必然成为行政法的重心。

强调控制行政权,我们应对行政权的授予和行政权的保障有明确的认识。行政权的授予是一个法律问题。在现代法制国家,所有权力都必须通过法律赋予,否则任何行政机关不能享有和行使任何权力。与此同时,任何权力都必须通过法律来制约和控制。西方学者麦迪森说过:“首先你必须使政府能控制统治者,然后还要迫使它控制其本身。”对于行政权的保障而言,行政权本身就无须行政法加以保障。因为行政机关有足够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赋予其行政权的其他法律)实现其意志,惩罚违法者。相对一方的个人、组织处于被管理和支配的地位,相对于拥有强大力量的行政机关是弱者,从这一角度看,行政权更不须以行政法加以保障了。明确了控权、授权及保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行政权应是足够强大以管理社会而又必须受行政法的控制。正如西方学者所说:“政府必须强大到足以维持社会安定并抵抗手中掌握的权力的人施加压力,如果政府认为应当这样做的话。但政府不能强大到企图使它的官员不受法律控制的地步。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否则“公民生命、自由必然要成为滥用权力的牺牲品”。我们认为行政法应当强调对行政权的控制作用,内容上以保护个人、组织合法权益不受非法行政行为侵犯为目标,因此,行政法是控权法。

二、行政法以控权为主,不仅仅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平衡论”观点认为:行政法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行政法监督和控制行政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另一方面,行政法保障行政权的运用,防止个人、组织滥用权利。“平衡论”也可称为“兼顾论”,即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平衡论者认为,在我国,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和总体上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是平衡论的客观基础。在平衡的具体表现上还包括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以及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等,认为平衡是行政法的基本精神,是行政法追求的价值。平衡论者还认为,平衡(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平衡)是现代行政法的实质,是行政法的精义。我们认为,当行政权力与相对一方权利发生冲突时,就无所谓平衡的问题了。而兼顾论者所持兼顾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看法,是我国法律普遍的价值准则,并非行政法所独有,故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似乎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行政权具有支配性和强制性的特征,行政机关是权力的主体,而个人、组织是权力的客体,在行政权的行使过程中,双方无平衡可言。在行政关系中,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恰恰是以不平衡为特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平衡论”只能是一种理想。中国有漫长的封建历史,人治重于法治,不可能有所谓的平衡。要实现行政法制的目的,做到依法行政,更需要的是控权,而不是所谓的平衡。

三、行政法不仅是管理工具,更重于对行政权的监控

“管理论”者认为行政法是管理行政机关与公务员的法,又是行政机关进行管理的法。“管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忽视了行政法的本质,无形中强化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以管理论为本位,把法律视为管理个人与组织的工具,这就忽视了行政法保障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功能。

我们认为,行政机关具有实现其意志的人力、物力和国家强制力,总是处于强者的地位,而个人、组织总是居于“弱者”地位。基于这种力量对比,行政法应以监督行政权、保障公民权作为根本目的,致力于控制和约束政府权力,救济因违法和不当行政给个人和组织造成的损害。“管理论”是高度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已不适应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加强控权才是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方向。因此行政法不应是管理法,而应是对管理者进行管理的法,即管理管理者的法。

结束语

行政法作为控权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行政机关日益扩张其权力的事实面前,从控权法的价值定位审视行政诉讼法及整个行政法体系,必然要求更积极的保护公民权利,更严格的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因此对行政诉讼法——这个公民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必然提出重大的改进要求。无论受案范围的改变还是规章法律效力的确定,无不是为更进一步保护公民权利并使行政机关权力行使更符合立法者的意图,这将是中国走向法治国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美B·施瓦茨著:《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页。

[2]《(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3]彼德斯坦等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5]罗豪才等:《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1993年第一期。

[6]王锡锌:《在论现代行政法平衡精神》,《法商研究》,1995年第二期,第37页。

[7]沈归:《试析现代行政法的精义——平衡》,《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三期,第12页。

[8]张尚族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7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电力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年”工作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积极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为电力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生产良好法制环境,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事故发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09年6月。6月14日(周日)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重点宣传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宣传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宣传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电力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等。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14日至20日)为电力应急演练周,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电力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月”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力度,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重要内容抓紧抓好,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扎实开展各项活动,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促进“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2、组织开展好宣传咨询日活动。电监会各派出机构和电力企业要与地方政府的有关安排和要求相协调,突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主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基层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年”活动创造的先进经验,促使“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深入人心。

3、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要组织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我为安全进一言”等活动,保证“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人人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8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电力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年”工作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积极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为电力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生产良好法制环境,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事故发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09年6月。6月14日(周日)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重点宣传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宣传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宣传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电力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等。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14日至20日)为电力应急演练周,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电力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月”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力度,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重要内容抓紧抓好,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扎实开展各项活动,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促进“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2、组织开展好宣传咨询日活动。电监会各派出机构和电力企业要与地方政府的有关安排和要求相协调,突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主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基层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年”活动创造的先进经验,促使“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深入人心。

3、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要组织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我为安全进一言”等活动,保证“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人人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9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电力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年”工作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积极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为电力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生产良好法制环境,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事故发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09年6月。6月14日(周日)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重点宣传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宣传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宣传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电力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等。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14日至20日)为电力应急演练周,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电力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月”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力度,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重要内容抓紧抓好,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扎实开展各项活动,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促进“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2、组织开展好宣传咨询日活动。电监会各派出机构和电力企业要与地方政府的有关安排和要求相协调,突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主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基层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年”活动创造的先进经验,促使“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深入人心。

3、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要组织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我为安全进一言”等活动,保证“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人人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公安管理论文范文篇10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电力行业2009年“安全生产年”工作任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推广电力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经验,积极推进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保证。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进一步落实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协调作用。紧紧围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典型事迹的宣传,为电力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安全生产良好法制环境,建立电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事故发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09年6月。6月14日(周日)为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重点宣传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宣传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宣传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电力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的先进典型等。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14日至20日)为电力应急演练周,结合电力生产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电力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月”活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力度,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重要内容抓紧抓好,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扎实开展各项活动,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促进“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2、组织开展好宣传咨询日活动。电监会各派出机构和电力企业要与地方政府的有关安排和要求相协调,突出“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主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基层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年”活动创造的先进经验,促使“安全发展”科学理念深入人心。

3、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情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扎扎实实地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生产教育活动。要组织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我为安全进一言”等活动,保证“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人人参与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