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知识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8-23 16:08:29

高效知识管理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1

[论文摘要]企业的信息竞争力是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章在阐释知识管理和信息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知识管理的思想从编码企业知识、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企业知识库和培养知识员工方面推动企业信息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联合国研究机构1990年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时至今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以及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间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的技术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知识为主导,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扩散、整合和繁殖的过程,累加和创新,产生最有价值的产品型知识和最重要的生产力。这一显著的特性,不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企业的运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思维和管理方法上的挑战。而知识管理正是企业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而做出的战略反应,企业加强对知识的管理势在必行。

一、知识管理的思想内涵

1.知识管理的概念

最早提出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概念的是“世界知识管理之父”斯威比(Karl-ErikSveiby)博士。最早知识管理的概念主要是应用于企业,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经常引用的知识管理的定义来自资深知识管理专家、经济学博士YogeshMalhotra,他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面对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2.企业知识管理的思想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管理的狭义理解,即从企业内部来看,包含了对企业组织、信息和人三方面进行管理的内容。

(1)企业组织的管理。把知识管理引入到新的组织管理模式,扩大了知识的共享范围,使得组织成为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一个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系统。比如在企业不同管理层中设置承担宏观控制职能的知识主管(CKO),承担中层指导职能的知识管理项目经理(KMPM),以及承担微观操作职能的知识工程师(KE),他们构成了组织知识管理的驱动者和建筑师,这些便是企业重视知识管理的战略在组织结构中的体现。

(2)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管理的理论体系是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源。它是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的基础,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工具,离开信息管理则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

(3)人的管理。知识管理更关注的是对人的管理,因为在信息获取的整个流程中人才是真正居于核心地位的。知识管理认为对人的管理既可以提供广泛的知识来源,又可以建立良好的组织方式用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有效运用,这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总的来说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其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实现知识共享,其二是实现知识创新。

二、企业信息竞争力

企业的信息竞争,就是企业为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有关企业自身、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竞争策略的情报所必需的信息而产生的竞争。企业的信息竞争力简言之就是企业在信息竞争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是企业的一种基本竞争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创新性、智能化、数据化和高效化。

(1)创新性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知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范畴,而且是一个广泛的实践范畴、社会范畴和经济范畴,知识与人类社会的环境、社会主体和客体全面同步同向地前进。“知识”创新包括了产品创新、价值和行为表现变革等,知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2)企业智能化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信息竞争能力的标准之一,是属于知识管理水平层面的标准,主要用来分析、评测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共享信息和分享思想。具备信息竞争能力的企业能够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

(3)数据化和高效化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就是对信息的处理。由各个管理层相互联系,形成等级链,矩阵链;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起着对信息的收集、筛选、加工和处理过程中的若干个功能。一个具备信息竞争能力的企业能缩短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简化人为的协调,即可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从信息竞争力的三个特征来看,企业信息竞争的内涵已经大大拓展,它不仅仅停留在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只与技术相关;更是一个知识层面的竞争,是基于知识管理的一种竞争。

三、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推动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建议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引起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变化,知识管理理论更是为信息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和发展战略,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管理界的共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点。我国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企业知识管理状况的改善,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主要途径是:

1.有效编码企业知识

所谓知识编码化就是对知识进行输入、分类、标准化等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使其便于共享和交流,并能够通过信息手段进行传递。可见,知识编码化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提升信息竞争力的的基础性工作。

(1)显性知识的编码。对显性知识(包括专利、商标、商务计划、市场研究以及客户名单等)可以采用编码化的策略。可以从书面资料的电子化工作入手,将企业内外部的相关资料通过文字输入或扫描方式形成电子文件,建立一定的目录系统进行电子管理,这样就可以在组织内重复使用,这将为今后企业建设数据库、内部网络打下良好基础。采用这种策略,要着重激励员工,将知识记录下来。在欧美公司,强调搜集、分配、重复利用和测量已有的被编码的知识,实践者们运用信息技术捕捉和分配这些显性知识。

(2)隐性知识的编码。隐性知识体现于企业价值文化之中,存在于员工的头脑里面,不易把握,但由于它在企业知识中的比重较大,价值含量也高,企业还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企业知识管理人员组织各方面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等相关人员,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市场竞争、长远发展和形成、保持竞争力的需要,采取知识地图、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地识别和挖掘。然后对所识别和挖掘出的隐性知识从重要性、获取难易程度、可共享性、独有性等方面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测度;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使零散、无序化的员工隐性知识有序化、组织化,最终实现编码化,逐渐培育和形成企业的核心知识。

2.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传播和共享开创了一条简单快捷的通道,传统的以静态的数据或信息为特征的一次、二次文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户的需求,企业要想提高信息竞争能力,必须构建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企业条件与用户的信息需求,并进行系统地综合和分析,必需支持网络信息技术。这样的系统应包括: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信息存储子系统和信息查询子系统。

(1)信息采集子系统就是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式对企业所需得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并且将搜索到的信息资源交送到信息处理子系统中进行整理、标引建立相应的索引数据库,最后存入到信息存储子系统中。一般包括对信息的选择、下载、过滤、整理和评价这些基本模块。

(2)信息处理子系统主要利用强有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组织所采集标引的信息资源,形成索引数据库。这里可以说是企业掌握最新内外部环境的基础数据,也是用户了解企业最新动态的基础。

(3)信息存储子系统就是组织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信源组织的调整和重组。

(4)信息查询子系统是帮助企业员工、管理人员和用户查询信息资源。

3.建立企业知识库,实现知识共享

加快内部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这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和方法。尽管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客户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和员工数据库等,但是拥有企业自身知识库的却不多见。

知识可以理解为组织起来的信息,知识库就是将信息网织成各种关系的模式。当数据串连起来形成信息,再依次经过组合和重组并变成有意义的知识簇时,知识库的构建便开始了。

企业可以借鉴微软知识库建立的模式。首先知识库的内容要广泛,要尽可能包含企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可把敏捷供应链的成员各自现有的知识识别、分类,进行加工和提炼,形成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资产。该系统应确定供应链中常用的和专业方面的知识,并且介绍掌握这些知识的成员,以及专家的情况,用数据库和网页作为载体,该知识网络应该为成员间的交流提供诸如电子件、声音邮件、在线论坛、音频会议与视频会议等基本的交流工具,并且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交流结果及时存入知识库中。

其次,企业知识库除了支持静态查询,还应支持动态的问题解决,可以提供一个搜索引擎,企业内部可以使用关键字、全文等多种技术搜索信息。这样的知识库更像一个传真支持热线,给人很不一样的感觉。

总之,企业知识库的建立,不仅可以积累、保持信息,让信息和知识有序化,还有利于加快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使知识库真正成为信息的源泉,实现组织内部的协作与沟通和对客户知识的有效管理。

4.培养知识员工

企业信息竞争能力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资源,也是一个动态的能力实现“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竞争力的形成应该是一个知识生产以及利用的过程,它不仅仅与技术相关,还需要与“知识员工、过程”有机集成,需要充分与知识员工相联系。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成为核心资源,员工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员工与信息相互作用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动态联系。知识员工的管理也正是知识管理中对人的管理的体现。

按照德鲁克的观点,知识员工是指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通过一定的技能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的人。知识是由人脑中的信息进行编码而生成。在知识转化为能力之前,必须先将其中包含的符号或数字翻译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这就是对知识的解码。知识员工就是从事这一复杂的创造性思维工作的人。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都将依赖知识的载体——知识员工来实现。在知识转换为竞争力的过程中,知识资源通过知识员工这一转换平台转换为竞争力。

四、小结

信息竞争能力是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而从知识管理的层面来提升企业的信息竞争能力更能对外及时准确地把握行情和技术发展动向,对内能灵活地对策协调自身力量,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就会更加主动,利于不败之地。因此,正确认识信息竞争和知识管理的关系,用知识管理思想提升企业信息竞争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将关系到企业能否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谢爱辉:试论我国企业信息竞争力[J].经济师,2005(2)

[2]袁单强:基于企业信息化的知识管理[J].价值工程,2006(9)

[3]曹如中等.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07(11)

[4]杨世清:企业信息化与知识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3)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2

1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其核心流程

1.1知识管理的内涵

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知识。一般而言,知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数据和信息,它是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知识类型。知识管理的内涵是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利用,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存在知识管理;同时,知识管理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强调知识与人的结合和知识创造价值。那么,什么是知识管理?由于研究目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对此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邱均平认为,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种管理方法,知识理不仅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同样也适用于政府,这也正是府引入知识管理的原因之一。

1.2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

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知识进行的管理,即知识型的管理。任何管理活动都是由一系列的环节和过程组成的,在这些环节和过程中不可能离开知识的支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必须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各种知识管理方法强调不同的知识管理任务。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方法将知识看作是用来完成流程中某项任务的资源,同时也是该任务或流程的产品。在弗朗霍夫知识管理参考模型认为知识管理包括能推进整体核心流程的所有方法和工具,该流程包括至少4种核心活动,具体为(新)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存储、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应用。

这些核心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程,并且这4种活动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单独完成某一项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采用所有这4种活动来实施整个流程,才能使知识管理活动有价值,从而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

2电子政务及其流程概述

人类步人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已经取代物质经济成为生产过程的主导因素,成为财富创造的最主要来源。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以电子政务为标志的政府革命成为知识经济下政务建设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的运作结构和方式,有力地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2.1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e—govemment)是近几年兴起的概念,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从1997年正式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从而迈入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潮流。美国作家GradyMeans和David~hneider在《资本主义的研究))(MetaCapitalism)一书中认为,电子政务是“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政府工作效率,创造价值和建立新的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问的关系”。可见,电子政务是一个高效率的政府运行过程,主要是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众服务。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相比,除了办公手段不同之外,行政业务流程也不同。传统政务的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上下层之间信息沟通慢,费用多,行政流程复杂,办事效率低;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得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不仅优化了行政流程,又极大地消除了政府内部的“信息孤岛”,降低了行政运作成本,实现了政府与公众的直接对话,使现代政府办公更加高效、快捷和方便。

2.2传统政务流程的弊端

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最初源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原理”;随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工作专业化、标准化、程序化以及管理制度化等理论;法约尔在泰勒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环节的组织管理流程;韦伯倡导的科层制行政组织模型则为现实中以职能分工与层级制为核心的行政组织流程的完善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基础。这种管理模式曾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这种流程管理模式显露出弊端,主要表现为:第一,分工过细,导致整个流程运作时间过长,成本居高不下;第二,政府部门之间权利分割,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导致信息无法共享;第三,政府员工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过细的分工也导致员工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弱化了整个组织的绩效。

2.3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提出业务流程再造是指组织

为满足客户要求,对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并优化人力和设备等资源的过程。王浣尘认为传统政务流程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所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现已经发展至较为成熟完整的高级阶段;电子政务流程则是信息革命的产物,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由传统政务流程调整优化而来。具体来说,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包括精简、重建和改进三个环节。

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中心,在网络上实现政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对传统政府进行持续不断地革新和改善,以期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可见,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必须遵循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的原则。

知识管理作为辨别、管理和共享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集成系统的方法,其目标是快速而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使知识管理的主体一一行政人员可以快速而方便地访问到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从而使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给最恰当的行政人员。可见,要成功地建设电子政府,知识管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政府部门知识管理的关键涵义是,利用知识编码、知识分类、信息挖掘等工具对政府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开发、利用,通过建成知识中心、决策支持系统等,充分利用和共享政府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充分挖掘政府知识和信息的内在潜力,将其真正转化为政府的竞争力,从而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政府的服务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

将知识流程管理应用于电子政务中,不仅可以实现电子政务的高效快捷,而且有助于简化电子政务流程,合理优化电子政务资源,节省电子政府行政成本支出。可见,将知识流程思想引入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的过程,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方法。

3知识管理在电子政务流程中的应用

电子政务流程再造包括了精简、重建和改进三个环节,下面将围绕这三个环节具体论述知识管理流程在电子政务流程再造中的体现和作用。

3.1电子政务流程的精简

精简,是从组织的目标重新出发,从根本上对每一项流程的价值进行重新思考,取出那些僵化、脱节、冲突的流程,使业务流程得到简化。电子政务并不是对传统政务的简单替代,也不是信息技术和传统政务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同时,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和再造,简化业务流程程序,降低业务流程的中介度,在网上开展审批、申报、备案、年检、注册和无纸化办公流程。

在电子政务流程精简的过程中,摒除僵化、脱节、冲突的流程,实际上就是将以往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减低知识传递的次数,有效控制了信息失真的现象节约成本,提高政府绩效。“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办公“就是电子政务流程精简的典型代表。例如昆明在推进阳光政务工作中,下大力气精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对审批事项,该并的并,该撤的撤,该减的减。对审批时限,按照高效、便民的原则,重新设定,争取每一个项目的审批时限,在规定时限内压缩1/2~2/3以上。

3.2电子政务流程的重建

重建主要是针对组织而言的,是指组织在竞争、变化的原则指导下,根据新的业务要求,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它与精简不同,不是由于绩效的提高而带动的,而是为了获取绩效上质的飞跃。进行流程重建最重要的是要让员工认识到部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还会涉及到人员的裁减、组织的重建、工作交替等,因此事先必须对所有员工进行必要的宣传。

通过组织的重建,可以实现对各职能部门所采集的相关的信息(知识的创造)进行结构化的存储(知识的存储),帮助政府不同机构更有效地组织资源、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不同的机构对数据提取和分析的不同的需求(知识的应用)。

3.3电子政务流程的改进

改进就是在新流程运转中根据变化的情况,逐步完善流程的设计,使其更加合理和高效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善传统政府业务流程,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简便、务实、廉洁、高效”,通过政府业务流程再造,建立起电子政务中比较理想的政府业务流程。

2001年底,成都市公共服务流程再造的实践探索中,对市政务大厅进行流程再造,从知识的共享、知识的传递、知识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后的政务大厅能通过电子政务,实现实体的办证大厅和网上虚拟大厅互相配合,申请人不需要到政务大厅,而是通过网络把相应材料发过去,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所申报的事项程度已经到了哪个部门,许可没有,不许可的理由是什么,此外还有一些相关问题查询。可见这是一个实体与网上虚拟的政务大厅的互动,同时也基本上能够实现前台和后台的互动。

4结语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3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要求利用出色的知识服务来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这对于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由于知识单元服务远强于文献单元服务的突出优势,图书馆服务工作利用知识单元服务,能够保证图书馆知识资源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开发和利用。文章从分析图书馆的文献单元和知识单元服务的区别入手,运用知识管理思想来探讨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以知识管理先进理念为导向,提出构建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体系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知识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推动知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控制与应用等方面的工作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信息资料管理主流性组织机构,肩负着科学、高效地组织、处理知识、信息资源以便为读者提供最优质服务的使命,自然而然要引入知识管理的先进思想、方法与机制,来提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能力和读者服务水平。而知识管理模式的介入对于图书馆工作体系来说,其最大的价值莫过于体现在帮助图书馆知识服务最终实现的过程中,发挥出其飞跃性推进力的功效这一方面,即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如何走进读者服务体系的现实里。但是如何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看待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模式,以及怎样有效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技术及手段,来推进知识单元服务在图书馆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过渡的进程和效率。

一图书馆的文献单元与知识单元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IT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读者的需求水平在水涨船高式地提高,其类型呈现出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其需求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与此同时各类文献信息、知识资源出于适应不断类型文献读者或者信息用户的需求,每天差不多以惊人的速度地不断产生、存贮、积累和增加,导致信息重复性、文献同质性、信息噪音干扰性大、知识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大量存在,迫切需要代表精细化、高效率服务水平的知识服务,来协助读者用户在茫茫的信息大海中,准确、快速、有效地定位、寻觅到切合其需求的信息和知识点。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作为最能精确表达和诠释读者用户知识需求的服务形式,代表着图书馆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潮流趋势,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环节。当前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信息服务主要侧重于文献单元,以其文献资料的物理载体为中心点来开展相关工作的。换而言之,图书馆面向读者对象是以信息资源的文献单元为基础,通过其载体的外在形式和属性特征揭示和表述所产生的二次、三次文献(如书目、文摘、索引、指南、综述),指向、定位于它们的母属文献资源即一次文献,从中查找、检索出符合读者需求的信息、知识,这一服务过程实质基本上只是对文献单元的物理定位和查找途径的提供,由于这一过程并没有很好地立足于检索逻辑的职能发挥,所以缺乏从真正意义上来考虑利用有效挖掘知识的方式,来切合读者用户的知识需求。而知识单元是深透于知识资源系统里最基本的结构元素,相对于文献单元更主要是强调文献信息资源的内容特征和知识结构的追溯和查寻,检索弹性度大、逻辑意义强,能够真正表达出知识用户需求的各个维面,所以图书馆服务基于知识单元可以有效满足读者各类个性化、动态性、多样性、创新式的需求。知识单元之所以胜于文献单元主要归因于前者面向读者知识需求的检索弹性和扩展空间优势要远强于后者,相对于文献单元静态、硬性、固定、机械的物理属性特点,知识单元则与读者用户的知识需求逻辑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动态、弹性、自如、灵活的逻辑意义特征,这使得知识单元能在匹配读者提问的检索标尺上能自由地移动,即它能大到指向整体图书馆文献资源(当然这种需求可能性不太大),小则标示至一篇文献的某个词组,或者某一信息的最细小部分,具有文献单元无法做到的十分强大的实际意义。所谓“实际意义”,根据图书馆界知名学者王子舟先生的说法,应是指知识单元或是一个明确的语词概念、一个具体观点,或是一个科学定理、一个数学公式,或是一首歌曲中的某种旋律、一幅画上的局部构图等,知识单元正是由于其精细分、微小化的本质特性,能够打破文献单元的物理分割限制,迎合知识组织导向的相关原则,实现自由分割、流动、组合,为读者能带来真正的个性化、多样性、全面性的知识检索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单元服务代表着图书馆服务的比较高度的水平,比较符合读者知识检索的要求和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理念,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在信息检索领域里研发和应用方面的突破,它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图书馆服务工作领域里的一种理想模式。

二运用知识管理思想对于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的管窥

知识管理本质上是利用组织机构内外各类知识资源和集体智慧,来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新型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运用知识组织来实现知识共享,进而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即利用相关的各种知识组织技术,如语义网、概念本体、可视化检索技术、超媒体技术、智能捕捉技术等,对组织机构内产生、积累和保存下来的各类知识资源,进行识别、定位、甄选、整理、分类、标引、汇集、存贮,并通过组织机构提供的传输信道和交流平台,让组织成员们或企业员工共同分享、吸收组织知识资源,以此来提高组织整体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个对组织知识、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组织与高效利用的知识检索过程。只不过这种知识检索功能在知识管理模式里是以一种隐含的方式,暗藏于知识管理所运用的各种手段和途径组成的工具体系里,毕竟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组织集体创新力的提升和竞争优势的保证。所以尽管知识组织是知识管理常用的一种手段,对于组织机构各种知识资源的挖掘、整合、开发和利用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知识管理重点倾向于组织集体智慧给知识创新所作出的贡献的功利性特点,导致其边缘化的角色仍然被固定在许多实施知识管理模式的人员心日当中。然则虽然如此,我们也应要给予其相当的关注和最视,因为作为知识管理的直接对象,知识资源本身跟知识、信息用户紧密联系的属性特点,要求有关管理者尽量运用良好的知识组织方法和机制,来对其进行科学的整理、组织和管理,以便为组织机构内的成员们或者员工们提供最优化的知识运用服务,从而创造出最好的创新水平和工作效率。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有效的知识组织手段和知识检索系统,知识管理难以把组织机构内错综复杂、分散零乱、类型多样的各种知识、信息科学、准确、迅速地聚集、汇合起来,从而建屯出色的知识服务体系和知识交流平台,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恐怕就很难以有效地开展下去,进而无法达到知识管理的预期目标。

知识管理作为先进、新型的管理模式,其运作效率、技术手段、机制理念等方面都远胜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所以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执行厅法需要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管理体系要求,其中对于知识用户提供的服务便是要求上升到精细化、个性化、动态性、创新式的境地,即提出了实施优质的知识服务要求。因为知识管理已超越传统信息管理模式只限于对显性信息资源的狭隘层面,提高到对于人类智慧知识、技能理念等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上来,所以它不仅要求较高的知识组织技术和工作手段,而且还要求在知识组织基础上构建出出色的知识服务体系来。而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认识,知识单元由于与用户知识需求的逻辑层面紧密相联,检索弹性大、标引范围广、匹配力度强,基于知识单元的用户服务是知识服务较高水平的标志,对于追求高效率和先进性的知识管理模式来说,通过知识组织方法的运用和知识检索系统的构建,采用知识单元服务无疑有助于组织知识资源更为科学和高效的开发、共享和管理。当前关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模式实施和发展问题探讨得如火如荼,虽然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意义要远重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但对于运用知识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来提高图书馆工作管理水平和读者服务能力,尤其是推动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毫无疑问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前面也谈到,知识管理为了实施充分有效的组织知识资源共享,会对知识组织和利用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以便组织机构各个成员在制度规定和许可范围内,最大化最优性地享受组织集体智慧资源和智力成果,即提供出色的知识服务来达到最大化知识共享的目的,同样对于强调读者用户中心论的图书馆机构来说,通过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知识服务,使图书馆收藏、拥有和存贮的文献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借阅、浏览和利用,藏有所用、书有所值,是图书馆工作和运行最根本的目的所在。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任务反映在图书馆工作当中,其实就是保证读者用户能够充分全面地使用图书馆的馆藏知识资源,即为读者们构建一个出色而高效的知识资源保障体系,这样图书馆才能实现印度著名学者阮冈纳赞提出的“每书必有一读者、每读者必有一书”的理想目标,彰显届知识服务的璀璨光辉和知识资源的最大价值。由于文献单元服务面向读者需求和对知识资源描述的局限性,无法适知识服务的高质量要求,作为高级服务形式的知识单元服务便顺理成章地取代文献单元服务,结合先进的知识组织技术利用、知识导航系统构建、知识检索过程制定,把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知识资源充分、高效地提供给读者用户。

三知识管理思想导向下的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知识管理强调为组织机构内的成员提供相当出色的知识服务,以实现对于组织知识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共享和利用,为此大量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知识技术和检索方法,来完善知识服务系统。由于知识单元较为精细化、微小性,并且大多数深藏于各类知识资源里,要想能充分、准确地展现给读者用户,同时能根据他们的知识需求进行任意移动、自由组合,图书馆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很显然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为此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可以导入知识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技术,尤其是关于组织知识资源的组织、检索和共享等方面的管理疗法和先进技术,以此来增强它的服务效率和响应读者需求的能力,进而全面展示知识单元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当前图书馆知识单元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以知识管理思想为导向,借用知识管理营造知识服务平台和知识检索系统的成功做法,充分结合图书馆的具体资源条件和自身特点,灵活运用一些科学、先进、有效的措施和和策略来进行。

(一)以元数据库为核心的图书馆知识资源地图绘制。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知识资源最直接最根本的描述和揭示。图情界许多专家学者为此都它视为知识单元的表现形式,甚至直接认为就是知识单元的化身,虽然在科学和发展眼光的意义上来说,知识单元并不仅仅只局限于元数据的范畴,但元数据是知识单元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部分是勿庸置疑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元数据在图书馆工作当中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阶段性突破。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体系中用于表达和描述组织知识资源相应存贮位置的一种知识组织技术,图书馆突出元数据库这一中心来绘制各种馆藏资源存放的数字化知识地图,有利于图书馆知识单元充分、全面地呈现给读者用户。

(二)以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为主的知识导航体系建设。作为知识组织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知识导航体系能够为读者提供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导向性功能,从而保证图书馆各种知识资源得到较为全面、有效的使用。当前图书馆的知识导航体系主要侧重于从技术层面来构建,陷入了只能为读者提供知识资源的文献单元层面提供指点迷津、指路导向的片面性巢臼,很显然缺乏人文化、动态性、交互性的导航机制。并不能充分地为读者提供良好的知识服务。因此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积极挖掘和培养学科知识导航专家人才,弥补知识导航工作中人文环境的缺陷,从而推动技术、人文手段双管齐下,为读者建设一个能充分表达图书馆资源知识单元的知识导航体系。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高校图书馆

用知识管理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初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但它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被提出则是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事情。二十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受到企业的关注,如美国微软公司是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典型公司。然而由于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的思考。没有绝对的标准和最好的模板。以致许多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推行大都成效不佳,有的甚至变成了为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的领导没有对知识管理形成明晰的战略意图,下属也未能理解知识管理的本质,从而导致将知识共享活动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和重点。然而这种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战略本身并不能成为独立的知识管理战略,它只有在为知识创造或知识运用的知识管理战略服务时才具有价值,所以我们对知识管理仍然必须有一个全面正确清醒的认识。真正理解其精髓,真正理解其要旨,真正懂得在图书馆管理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笔者认为,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应该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

1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知识在企业创新中作用的日益显现,知识管理便被提上日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利用知识来找出如何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知识被用于知识本身。这就是管理革命。”邱均平、段宇锋也指出:“知识管理的概念可以从狭义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虽然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的定义说法不一。但是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创新为目标的基本观点却是不容置疑的。

2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于知识管理的原则,不少学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认真贯彻知识积累、互相信任、互相交流、知识共享和互相学习的原则。

2.1知识积累原则

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图书馆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如果没有积累,知识就会随着项目的结束而消失。随着人员的离去而流失。正是知识的一点一滴的汇聚,才形成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尤其明显。例如,明基集团利用企业的信息化优势,对企业内外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统一处理和管理,通过传播、共享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积累企业的智力资源。在图书馆中,基于载体的显性知识通常不容易流失,但存储在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却是容易流失或藏而不露的。尽管不可能把所有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进行保存积累下来,但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把馆员头脑中的某些隐性知识尽量保存下来或者通过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其他人员,这样就有利于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提高整个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能力。

2.2互相信任原则

互相信任是组织内人员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前提。也只有互相信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并实现互动促生。成为知识创新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在知识管理的活动中,为了培养信任。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沟通开放、员工积极参与决策、主动分享关键信息和分享个人思想和情感的组织文化环境。来加强组织内的人际关系信任。对管理者本身来说,必须建立员工对自己的信任,这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对组织目标和使命的理解、通过实践的管理行为来证明自己值得信任以及积极团结员工等等措施来实现。另外,管理者要想办法预防和消除知识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不信任。在一个不信任的环境下,员工之间是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知识分享和创造活动的。知识管理不能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功。不信任是中断知识管理计划的按钮。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使馆员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有一个可以推动他们不断进取并互相信任的文化氛围。

2.3互相交流原则

交流可以加强信任、引发合作,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通过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这是旧知识得以发展、新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交流从物理上和心理上都实现畅通无阻。在图书馆中,交流包括馆员之间的交流、馆员与读者的交流等。馆员之间的交流可以加强信任与合作,以便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工作。馆员与读者的交流同样也可以增进信任,让读者对图书馆的工作感到满意。

2.4知识共享原则

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知识的共享网络、数据库和知识库,从而在技术上给知识的共享提供一个支撑平台。员工能及时分享和运用知识,继而创造新的知识,最终使组织取得绩效,获得竞争优势。首先,要建立鼓励合作和知识分享的氛围。其次,要建立沟通的渠道和平台。知识分享最为重要的是沟通,只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才有可能进行分享。这些沟通和交流的手段包括:建立无等级的沟通方式,构建内部网络,提供员工休息室,开展非正式的野游活动,开展经验交流会等。

2.5互相学习原则

知识管理中学习是核心,个人与组织是一个双学习系统,个体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思想,并将知识用于行为的改善,组织和团体通过学习形成人才梯队,激发群体智慧,人员交流渠道畅通,个体、团体和组织相互间与个体间、团体间和组织间开展多向的交互学习模式,它们相互促进、工作与学习良好互动,最终创造学习型组织来保证对知识资本的管理。

3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

高校图书馆要想成功实施知识管理,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图书馆必须充分激活与“人”和“技术”有关的各个要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知识管理成功运作的目的。

3.1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

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管理体制,包括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和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指定知识管理负责人、建立知识小组和建立知识中心三项内容。知识管理制度则是一种保障,它可以

确保知识在组织的知识网络上得以持续传播。如明确个人在知识管理中的职责。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激励措施等。

3.2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

国内外的知识管理实践都充分表明,没有组织高层领导的重视与参与,知识管理就不能被真正地开展与推行。知识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组织领导不能真正重视知识管理,注定了知识管理只是一个口号,不能得到有效实施,更不用说为组织带来效益。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就必须动员全馆甚至全校从上到下为知识管理投资,以保证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

3.3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

知识共享的实现需要组织文化的引导。文化如同空气,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它是知识管理中最重要、最根本、影响层面最广,但却最难培养的因素。凡是世界上着名的成功企业,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因此,必须要建立愿意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塑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文化,如职业道德、组织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图书馆应营造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来进行知识管理。

3.4引进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传递和利用的有效手段,不仅在硬件方面为图书馆提供了更高速度的信息处理设备、更大容量和更高密度的存贮设备。而且也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先进的信息处理方法和更广领域、更快捷的通讯环境。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前提。现代图书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每位馆员都应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尤其要掌握以网络为依托的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元数据技术、检索技术和共享技术等。但是,技术的先进必须立足于实际的需求。不能一味追求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因为知识管理的成败更多的是依赖人文管理。信息技术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或者通过组织的学习,才能真正为组织的竞争优势做贡献。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找到最适合本组织的技术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3.5建立一支强大的知识型团队组织

图书馆知识管理要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柔性的、灵活的知识型团队组织。知识型团队是一种以知识的创建、传播与应用为基本出发点的,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图书馆知识型团队组织由资源建设团队、信息服务团队、技术支持与开发团队、高层管理团队四部分组成。这里,团队是由多个部门的具有互补能力和知识的人参加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充分自治的工作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模块。这种知识型团队组织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消除了由于层层传递所造成的信息失真和延误,缩短了信息与知识传递的路径和时间,提高了时效性;二是由于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与知识是开放的、共享的和集成的,团队间的相互协作与交流得到加强。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三是这种结构便于用户参与知识开发,通过采纳用户的合理化建议,可以完善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四是可以激发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改变了领导与员工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建立起新型的伙伴关系,改善了领导关系;六是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

3.6建立适合图书馆的知识库

知识库是用来存贮组织内的最佳实践知识、建立专家名录等资料的。图书馆的知识库按使用种类分,主要有文献知识库、自建知识库、检索专家知识库、智能知识库、概念知识库、特色知识库等多种形式。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中。一个知识平台可以支持多个知识库,每个知识库具有适合于特定类型知识内容的知识结构。将这些知识库以逻辑方式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混合或虚拟的知识库。每个知识库的内容为诠释其它知识库的内容提供背景知识。知识库必须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冗余,自动完成自身数据一致性检索,必须建立高效的入库机制、高效的知识服务界面、设计合理服务方案,才能实现知识的高效服务。

3.7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的激励机制

要想实现知识共享,必须建立一种类似于市场经济的合约机制。一个员工愿意把他的知识与人分享,他一定要有回报,这种利益驱动并不是负面的。如果组织只让员工贡献而没有回报,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市场经济很重要的就是在利益驱动下实现这种平等的交换。因此,如何激励对知识共享贡献大的人或部门,不同的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设计出相应的一套办法。笔者认为,设计激励制度时,可以把外在、内在,甚至是负面的激励因素结合起来。即不仅仅着重于调整薪资、职位以及提供工作保障等方面,还应该注重如何激励员工内在的荣誉感、成就感以及被同事肯定等方面,同时对知识管理不力的人将不给予晋升职务。

3.8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评估系统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知识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功能;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发展,人类在实际的前进过程中逐渐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适应了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并在实际的管理作业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主要是针对管档案、文献、资料等知识进行管理,继而提高相关资料文献的使用效率.本文主要分析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功能及应用.

1知识管理的功能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相关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知识管理方法的引入,并以此基础推动相关管理方式的创新,继而实现我国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的有效发展.目前,关于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以及相关研究综述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1].

1.1挖掘现有档案中的潜在知识资源

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主要管理的对象并非是知识的本身,也还包括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体制.事实上,知识管理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其最终师表是为了实现对于知识的使用,并尽可能的推动知识使用率的提高.简单地说,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者需要加强对于相关知识使用效率的提高,基于此,就需要其在实际的管理作业过程总加强对于知识的挖掘、扩展以及创新等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开展有利于挖掘出新的知识.基于此,就使得相关人员借助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有利于推动档案容量的扩大,继而挖掘现有档案中的潜在知识资源,推动相关知识的使用效率[2].

1.2推动个人知识显性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繁荣,使得传统的组织内部的人才构架逐渐失去了稳固性,人才流动量的加大,逐渐导致了这一框架的失衡.基于此,就使得加强对于组织内部相关知识的保存以及分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随着相关部门在推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知识显性化的这一特点以及功能,将相关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更加规范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知识涵养,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在进行中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将自身的工作意见表述出来,从而以此为基础带动更多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于图书档案管理的重视,并逐渐参与到其中.事实上,为了更好的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经验以及相关心得的交流,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对于相关工作疑惑的探讨,并最终带动组织竞争力的提升[3].

2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重点强调是借助相关科学技术的使用继而提升知识管理、知识利用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并最终以此为基础带动个人知识的显性化.由此分析可以得知,知识管理模式的运用其最终能够推动传统管理模式的发展.下面,笔者就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阐释.

2.1创新管理模式

事实上,随着相关管理人员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方法引入到图书馆档案管理以后,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先进的管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相关的管理.在这一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作业人员可以进行图书馆业务信息以及相关系统的处理等[4].事实上,这一状况的出现能够直观的将图书馆档案使用者的业务显示出来,并由此推动智能化图书馆的构建,并最终在此基础上掌握还市场动态和方向.总的来说,与传统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方式相比较而言,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技术的使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管理服务的实行,并最终帮助管理者进行用者信息需求的了解和掌握,并最终推动妻子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挖掘出市场新动向,并实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2.2构建智力库和知识库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时代的更新发展,使得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在实际的作业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相关管理方面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其对于相关管理知识理念以及技能的吸收和学习,并最终实现其自身的管理能力的提升,继而由此满足图书馆档案管理职能需求[5].事实上,显性知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推动图书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而这些显性知识主要包括管理理沦、管理实践等.基于此,就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以图书馆的现有条件为依托,推动自身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者还可以借助图书馆的现代技术平台,利用相关的借助高科技手段推动知识的传播以及共享,从而最终实现其自身及他人知识水平的共同提高.之所以说图书馆管理者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知识的学习、共享也属于知识管理范畴,是原因相关的管理者在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必须借助图书馆丰富的档案以及图书资源.因而这种管理模式的推行必将是利大于弊的,其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必将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管理,并带动管理者以其他人的知识技能的提高.基于此,就使得现代图书馆在践行知识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逐渐构建其一个庞大的知识库,并以知识管理的模式为依托,推动图书馆档案的智能化管理的实现[6].

2.3建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社区

事实上,知识社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可以视为是一个较大的人才库,而且由于该社区中的人才流动性非常快,因而使得知识库中的人才处于动态的饱和状态.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杜区的构建,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加强对于各类人才的聚集,继而使得相关的该社区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能够汇集、吸收具有专业特长的专业型人才.事实上,通过构建网络人才社区,可以为各类专业的人才进行自身隐性或者是显性知识的传播提供了相关的平台.在网络社区的这个平台之上,相关的专业人才能够根据自身的观点或者是著作,将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以及探讨,从而实现了各类知识在网络人才社区中的传递以及共享,最终由此形成了一种高效的知识传递环境[7].总的来说,随着不同种类的知识区的建立,以及各知识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交流,有利于促进范围更广的知识社区的形成,而这也就最终有利于相关的管理者以及人员摆脱传统机构范围的限制,并在挣脱行业束缚的同时,推动相关知识的交流与传递.

2.4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制度

此外,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能够相关的管理者能够以此为依托推哦定相关管理作业的效率的提高,并以此为核心带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化,推动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基于这一点,就是的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借助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模式进行相关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相关的管理作业人员利用知识管理的相关模式、方法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对档案使用者的动态以及相关知识的需求进行掌握,另一方面还需要其在构建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的过程中,不断的健全以及完善知识管理体制[8].相关的管理实践显示,只有在实际的管理作业过程中推动知识管理体制的健全,才能够由此实现管理部门对于管理人员的知识管理行为进行硬性的约束,并最终由此推动知识管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9]此外,在构建知识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对相关的用户进行管理,还需要由此推动相关档案知识的筛选.[10]事实上,只有管理者确保这两者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推动相关管理效果的取得[11].

3结语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使得相关部门在进行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相关知识管理的使用,继而以此为依托推动相关管理效率的取得.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就知识管理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理念的落实到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必将获得长足的进步好发展.

作者:杨艳红 单位:赤峰学院

参考文献:

〔1〕丁邦友.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160-161+170.

〔2〕黄喆.探讨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6):270.

〔3〕信慧.知识管理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功能及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5):254.

〔4〕徐静波.档案信息网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4(6):40.

〔5〕李辉.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156-157.

〔6〕廖雪泓.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应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9):115.

〔7〕曹琳琳.试论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档案,2012(3):50-52.

〔8〕杨启燕.知识管理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研究,2013(5):72-73.

〔9〕李斌英.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校企共建;财务共享;知识管理

自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管理会计基本指引》颁布后,文件中相关条例规定指出,单位将基于信息化手段,将会计和业务活动充分融合。构建信息技术优势,共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快会计职能重新核算至重新管理决策的拓展。经过整合信息系统、改造及新建途径,能够高效、及时、迅速地提供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这样能够推动落实管理快捷。并且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化、云计算多类信息技术方兴未艾,所以这些都为在高校范围内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校财务的信息化变革,真正提供了全新发展机遇和实践路径。

一、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建设重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财务部门就引入计算机,促使高校财务的信息化发展,眼下已经经历了会计电算化、财务集成软件、财务共享服务三阶段,但是在第二跨越至第三阶段时,依然存在信息孤岛、信息滞后两方面问题。其中信息孤岛表现在高校各部门处于财务集成阶段,结合部门自身的工作所需实现了信息化变革,却并未在部门间构建统一体系,所致跨平台的兼容性较差,无法共享不同部门的存储数据,并未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例如人事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管理、科研管理等各系统之间的不统一和不兼容,所以导致财务工作开展中,多数情况下需要人工加工内部交流数据之后再进行传输。信息滞后则表现在如今财会工作开展中,侧重于记录总结易发生经济事项,人工统计汇总在财务系统输入的相关数据,层层上报、把关送至校领导手中,这个过程极大地降低了财务管理信息时效性。尽管多数情况下学校经济业务都是通过预算大体控制,但是多种经济业务都在事前数据、事中监管上有所缺失,导致事后反馈已经无法满足领导决策所需,所以构建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十分必要且重要。

二、校企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设计

1.平台框架为了解决以上高校财务信息化目前存在的信息孤岛、信息滞后相关问题,设计了校企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该平台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知识密集型共享平台,对知识可以充足且高效整合,能够满足多方需求提升竞争力。对于具有科研能力的高校,以及企业专业人才,能够转变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中相关知识,转化为自身发展中所需资本。这样就能够校企共建知识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中设计了独立服务知识管理部门,对该部门依据正常情况下的部门工作编制,主要负责制定、落实、评估项目化知识管理方案。2.平台设计对于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在原则上,需要做到效费比的充分可行,参考知识管理中的相关理论,对于财会和应用知识库构建思路,知识检索、挖掘信息、实现校企财务信息共享及转化等方面,作为设计该管理平台思路。运用了SQL数据库所具备的强大数据挖掘、集成、共享能力,可以充分依据商品化管理软件,相应的开发应用端,完成高校、企业各自的财务共享功能模块,包括团队共享和个人发展知识考核模块,合力解决政策指引、工作心得、发现知识实现信息共享,知识培训与管理效益,还能够满足个人能力培训考核,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的社区型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并且该平台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以及协同工具、网络爬虫合力开发管理平台的网络接口,面对智力资源阻止限制,补充平台专业性、行业性知识,对企业存在的经验不足与高校存在的视阈不全等各自局限有效弥补。本次校企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设计功能,包括了多个系统人事处、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设备处、保卫处、图书馆、后勤处,满足多个数据源部门的数据真实准确性,对有关信息可以做到及时更新。依据部门各岗位的相应职责标准范围,设置不同操作人员相应的权限。并且各部门还可以结合财务工作所需,对平台内有关财务查询、导出、汇总等信息内容,满足各部门管理系统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共享,实时更新。

三、平台知识库建立手段

在校企共建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的知识库设计中,作为确保该管理平台运行的重点,所以要确保规范有序的知识管理设计过程,与知识信息的多元化便捷式输入,高效整合知识信息。在此基础之上包括了覆盖校企双方财务共享知识信息的政策性发展数据,团队和个人的发展知识与创新内容,以及通过网络平台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还有在各管理系统中实时加工形成的各类数据信息,多方信息一体化共享知识库。1.建立规范化知识内容保证平台知识库有合理化规范内容,确保数据库知识的输入输出有效性,通过以平台制度、专业财经术语、搜索引擎等各方要求为依据,制定统一、规范、完整的操作标准类信息文档。做到关键词标准化,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相关事项的优化,对于高度重视的环节给予充分提示标注。通常情况下需要经持续化的数据业务、工作经验、创新知识、辅助知识等各方面积累。其中获取内部知识,一般包括了文档操作、内部经验与各类业务数据,采用的内部知识获取手段,一般可以基于共享平台的案例、知识经验、内部信息交流共同协同体系实现。通过此功能可以满足平台多个管理系统之间,及时沟通交流经验、共享知识信息、做到实时互动。采用的外部知识获取手段,一般包括了会计协会、ACCA多方专业财经知识,与类似知识管理平台可以在沟通中,掌握优秀的平台建设经验,并获取不同职能知识,主要的获取途径包括了实地考察、讲座、最新财经讯息动向、通信工具等。2.知识有序化组织方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不同级次的信息知识资源为依据,多途径整合财务项目,从多个管理系统构建多维度信息数据字典,以知识资源的统一化编码及设计流程,完成对流程编码的自动化标识定义,可以提供多管理系统信息数据的多口径联查。在该管理平台中主要涉及财务知识内容,包括了文档手册、资金资产、证券信贷、金融科技、财务税务、社会保险和资产评估等多类别财务知识管理,相应的管理编码及流程。根据财务知识有序化组织的指引思路,还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知识分配及不同需求群,例如一线新老员工、专业管理群、高校教学、企业管理、高层决策等多方面知识信息共享。经过设计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融合了信息技术及数据库技术,能够充分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整体水平。3.SNS社区型知识管理平台想要构建社区型财务知识管理平台,就要做到对社区的整体知识互动共享,通过运用强大功能的平台检索分析能力,与线上线下成员知识推动相结合,可以满足校企有关员工、团队、部门的知识内容交换需求。一在设计知识社区模块功能时,基于设计知识管理平台共享理论,做到对有关知识的充分传递沟通,实现社区问答、关注、转发、收藏、评论等线上线下联动沟通功能,真正促进形成共享交流圈与增强沟通趣味性。更通过该模块功能方便校企双方,对各自管理系统的标准数据提取融合,合力构建具有校企双重特色的考评体系。二在获取搜索知识模块功能时,可以运用python程序与管理平台接口,抓取有关财经、论坛、财政局、财务期刊等各大平台的相关信息,汇总所获取数据进行分类,用于对该知识管理平台各类信息的针对性补充。三搭设高校、企业相应的部门、团队、员工知识管理模块。在相应的知识需求部门,实现共享中心统一调度基础上,可以有序参与知识管理,实现不同层面各部门的知识信息横向共享,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突破校企、部门及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传播界限,实现平台多功能模块之间的知识分类与信息整合。最后在员工知识模块,设计了统一高效的在职、在校、实习知识管理模块,经该模块寻找学习知识资源,提供开放式学习体验。总之,本文通过构建校企共建财务共享知识管理平台,基于先进IT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能够高效整合财务知识,并通过设计该管理平台,最终可以帮助高校、企业沉淀总结价值最高的知识信息。也在知识信息共享的动态过程中,构建双方共同愿景,形成良好的共同思考模式,推进校企双方持续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琼.浅谈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基于A公司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18(14).

2.李闻一,郭惠芳,卢文.财务共享服务体验中心的设计与实践.财会月刊(会计版),2020(7).

3.王彩霞,任婷钰.财务共享时代应用型会计模式探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7(04).

4.李成宇.石油行业财务管理与实施财务共享的发展策略研究.经营者,2020(3).

5.江小琴.高校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框架设计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17(06).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7

[论文提要]探讨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管理的关系,研究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全面朝着知识时代迈进,知识作为一种具有无限挖掘潜在价值的宝贵资源,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档案是一种蕴含着大量知识的文献,这已经成为包括档案界在内的整个文献界比较普遍的共识,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处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浪潮中,档案工作者必须对知识管理理论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将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融入自己的工作领域,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升自身工作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一、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档案信息管理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以它独有的魅力展现了一个动态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性的、过程性的、互补性的世界。它改变了静止的、僵化不变的信息存在方式,代之以动态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集散地。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中无法被动的接受,只能是在“激活”这些“背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新见解。档案人员在这样的信息网络环境中,为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必须率先实现由静态的保管信息状态到成为动态知识元的过渡,即实现档案信息知识化。

1、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知识管理”原是基于企业对知识创新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活动或者说是管理体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因素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知识取向愈加明显。在此条件下,建立“知识型”企业和各类“知识型”组织是管理活动的客观需求,并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就档案信息管理而言,其发展只有融入到知识经济中,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实现全方位效益。知识经济的显著特征在于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将档案信息价值上升到知识层次理应成为档案信息管理活动的首要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档案载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创新性以及管理手段的高效性更为突出,追求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引发了档案信息管理的新思维,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应运而生,这些环境和机制的转变都是档案信息管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调整与选择。

2、档案工作自身的发展呼唤建构知识资源管理的创新体系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以档案实体的收集、鉴定、管理、利用等为主,档案信息的流动受到时空的限制,不利于信息的共享与增值。档案信息管理机构低效的运作方式,落后的管理形式,相对呆板的服务机制,封闭式的、各自为政的管理型职能违背了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形态中充分利用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原则,不利于向开放式的知识型档案管理职能转化,档案管理在注重档案实体管理的同时,更加关注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流动及发挥档案信息作为知识资源的作用,侧重于将知识从来源、生产、存储、整理,到流动、传播、交流,直至学习、利用、共享、评估的一系列过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作为信息社会众多信息源中最基础的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科技创新极为重要,其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对科学决策、资源共享、产品开发、提高效率都产生着积极影响。调节档案信息管理行为,逐步建立起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档案管理体系是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档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的可行性

1、从档案信息属性的角度分析

档案均具有知识属性,这些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档案是知识储存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智慧的一种物态结晶。档案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两者有共同的资源基础。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对文档这种显在知识的管理。

2、从知识管理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知识管理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尽管有些还不是十分成熟。一套成熟的管理理论成立主要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实践需要,二是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三是有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这些基本条件,知识管理都已具备。融合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指导档案信息管理是有理论支持与技术支持的。

3、从档案信息管理的困境分析

目前,档案管理陷入了一定的困境,这些困境的外在表现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越来越暴露其不足之处,档案资源利用率低,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差,档案部门有成为产出低的内耗部门的趋势。为挽救这种困局,有些单位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如人员培训、引进管理设备等,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档案信息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开发。现实的困境迫使我们寻找档案信息事业发展的新出路。

4、从二者管理的目标和动机分析

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偏重于“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则专门指向档案的内容信息,其目的和动机是使档案的内容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实现价值。档案信息管理无疑也针对这一方面,即以信息内容的开发为宗旨和方向,为组织的各项工作提供凭证和参考作用。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管理组织的显在知识,发掘组织的隐含知识,实现隐含知识向显在知识的转化,在组织内实现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的增值,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档案中蕴藏着大量显性知识,对组织的经营决策、生产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组织档案中也蕴藏着大量可待开发挖掘的隐含知识。因此,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开发档案的信息内容,为各项工作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档案中的隐含知识,将这一部分知识转换成显在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组织的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具有共同的目的和动机。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信息原有的管理方式已暴露其不足之处,而拥有一套完整理论与管理技术的知识管理无疑为现代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指明了出路,是对传统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

三、知识管理对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

1、知识管理可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职能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知识管理对战略、管理模式、业务流程、营销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知识管理的加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档案信息管理的职能也在发生相应的转变,需要拥有全新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以适应这种需要。其职能的根本转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并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档案知识资源的共享。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将档案信息管理真正看成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管理的整体要求和规划下完善档案管理职能。职能的转变赋予档案职业更新的内容,同时也带来档案人员角色的转变即从档案实体保管员转变为档案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及决策咨询者。

2、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是对组织中及组织间的工作流程与程序进行的分析和再设计,其既是知识管理的要求,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结构将从传统的直线型向扁平式转变,管理的中间层次将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将形成一个由中心的管理者统一领导和指挥的组织。同时,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和应用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与传统纸质文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推动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应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即把文件档案看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文件连续体。打破过去文件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界限,实现企业文件档案一体化,在业务流程上进行统一的设计。该流程包括文件从产生、运转、归档、永久保存或销毁的全过程。这种新的业务流程有助于加强文件、档案的知识管理,同时强化了对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整个文档工作的工作效率。

3、知识管理可以丰富和拓展档案管理技术

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技术提出新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组织的生产、经营方式正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在组织活动中的应用,导致了大量电子化、数字化文件的出现,这对传统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主要是针对档案的实体化管理,缺乏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所以很难适应知识管理及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但是,信息技术在组织生产、管理中的大量应用,又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转变契机,促使档案管理从传统的实体管理向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挖掘档案中蕴涵知识的方向转变。

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开发具有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的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推动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知识管理可以强化档案知识智能化服务意识

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知识服务,实现档案知识共享是档案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和外界联系的纽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以它独有的魅力展现了一个动态的世界。档案知识智能化服务可以通过建设知识仓库,提供知识导航,知识咨询等方式实现。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环境下,这种服务的方式将更容易实现,在内部,可以通过构建内部网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内部网是建立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实现将内部原本各自封闭的信息孤岛互相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的目的。对于外部的知识传递,可以构建相应的外部网,实现和用户、市场的知识交流。内部网的用户可以直接访问此系统,而外部网和万维网的用户则可以通过档案管理机构的主页或者链接的站点,直接链接到知识服务子系统,从而获得有效的档案知识服务。

五、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8

14S企业竞争情报收集工作现状

4S企业也称4S店,是一种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等(Sur-vey)。目前,4S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针对上述现状,下面从竞争情报的收集规划、收集手段、收集方式、竞争情报产品4个方面,利用因果图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如图1所示。原有的竞争情报收集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竞争情报需要,竞争情报收集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情报规划缺少统筹,收集目标和信息需求类别不明确,各部门各行其是,缺少跨部门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②不能保证对市场实时的动态追踪,情报采集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效率和时效性低;③情报收集范围有限,尚未形成情报产品,共享性较差,更新速度慢,情报管理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的支持;④缺乏有效的需求反馈机制和沟通机制;⑤缺少情报收集工作的专署部门,在企业内部不能形成高效的情报系统。针对上述问题,利用知识管理的相关技术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系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收集相关理论

2.1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收集系统

竞争情报就是以合理、合法的手段,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企业自身和竞争策略的情报信息的系统化处理流程,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情报,目的在于更好地参与竞争,既体现出过程的特性,又具有产品的特性[4]。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竞争情报系统主要包括三大功能子系统:①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②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③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5]。竞争情报收集系统完成整个竞争情报系统的输入,它的设计及操作直接影响整个竞争情报系统的可行性[6]。

2.2知识管理与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核心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它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实现知识的共知管理的思想内涵。知识管理广义来说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包括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管理,以及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管理。知识管理从狭义来说,即从组织内部来看,包含了对“组织”、“信息”、“人”几方面进行管理的内容[7]。知识管理的主要技术包括知识库与知识地图。知识库就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其中存储着大量的专业知识以供参考。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技术。它利用一种阶层性的表达方式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使企业员工通过分布图的指引,快捷地找到所需的知识。在企业知识管理中,它是一个企业内所有知识的导向图,也是企业内所有知识的整合目录[8]。知识管理系统功能集中在两个方面:①建立知识库与管理功能;②知识交流共享平台[9]。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系统模式通过对组织内部及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集成、分类与再组织操作,建立组织知识库,并提供知识交流和管理手段,提高组织成员对组织中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利用率,使成员在共享和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知识的创新和组织知识的提升,从而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10]。

2.3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收集系统

知识管理是企业实现对知识信息的系统化整合,加强对知识信息的挖掘开发与应用,建立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平台。竞争情报收集系统是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采集与整合,实现情报的内部共享,确保情报的系统整体作用的发挥。二者之间联系紧密,其作用的主体都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依靠信息技术,通过知识—信息—知识的过程对信息与知识进行处理与应用,实现共享,降低决策的风险性。因此,在新环境、新技术、新发展的共同作用下,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两者的结合趋势日益增强。将先进的知识管理理念与技术应用到竞争情报工作中,可以借助知识管理工具提升技术水平,通过构建知识库和制作知识地图,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的服务质量,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3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系统分析

3.1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系统需求分析

3.1.1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信息需求

根据上述分析,改善4S企业现有情况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情报收集规划,明确信息需求,确定收集目标。竞争情报收集系统要为4S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其竞争情报收集系统的信息需求,实际上就是4S企业竞争战略决策及实施过程的信息需求。4S企业的竞争信息需求是集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竞争活动中,对各种信息的需求及其相关行为的集合。从竞争运行过程和信息内容相结合角度来看,4S企业竞争情报的信息需求可概括为以下3种类型的需求。

(1)竞争环境信息需求。通常竞争环境是指竞争各方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由于竞争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不断变化,而且其中任何变化都可能对企业的利益乃至生存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竞争环境是大范围、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其变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结合4S企业的特点,竞争环境信息的需求主要包括:①国际信息。即国际政局的稳定性、石油原油价格涨幅、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消费偏好、市场前景、金融汇率走势、关税及贸易体制变更等。②国内信息。即相关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国民收入及分配、物价指数、利息变动以及产品客户、供应商、中介商的信息,例如油价波动、汽车相关手续办理政策等方面的信息。③科技动态信息。即与汽车相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专利、标准和人才等方面信息。④所处地区竞争信息。此项需求对于企业来说也最为重要。具体细分如图2所示。竞争环境的情报能够有效地帮助4S企业了解和掌握竞争环境信息,减少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变动与不确定性,使企业把握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准确地估计未来竞争环境的变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此类信息的收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上的这类信息都是企业竞争环境信息需求的重要内容。

(2)竞争对手信息需求。竞争对手信息是指有关的竞争对手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研究开发、扩展计划、产品价格、促销策略、知识产权、网络建设和使用等各方面的信息。分析竞争对手的信息需求,首先要依据行业标准和市场细分原则来划分和识别竞争对手,再确定收集竞争对手的具体信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确定竞争对手信息必须通过对竞争对手信息长期的监视跟踪,将收集获得的相关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准确判断出竞争对手与企业竞争的态势情报,以此才能满足企业对竞争对手信息需求的要求。对于4S汽车销售企业,竞争对手的信息是竞争情报收集的核心内容,主要的竞争对手为所在地区尤其是相同目标市场下的其他4S企业。竞争对手营销情报作为企业营销战略活动的信息表达,是4S企业需要收集的竞争对手的主要信息,如图3所示。

(3)特定项目信息需求。特定项目主要指的是4S企业所的汽车品牌。与以上两个常规信息不同,特定项目没有常规信息收集范围广泛,但更具有针对性。竞争情报收集系统需要收集的特定项目信息,主要是指这些品牌汽车的相关信息。其中不仅包括有汽车的生产地和生产年月、型号、外观等信息,更重要的是包括汽车的基本性能和一些具体的参数等。

3.1.2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信息需求

功能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弄清用户对目标系统在数据处理方面所提出的具体的需求。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情报收集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高效保质地满足企业的信息需求,实现竞争情报收集系统的环境监测、市场预警、对手信息掌握、技术跟踪、辅助决策以及信息安全保护的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4个主要的功能需求:①情报规划。根据汽车市场变化,及时整合各决策层的情报需求,明确情报收集目标范围和途径。②情报采集。4S企业的竞争情报是要面向具体决策的,针对性较强。因此要选择适合的竞争情报收集渠道,挖掘出所需的竞争情报,为后续的情报工作提供保证。③情报处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异构、分布、杂乱、低质、非结构化等特征,加之后续应用上的差异,使得直接采集来的初级情报杂乱,使用价值不高。因此,网络竞争情报的过滤与净化问题就尤为重要。依靠信息处理功能,使收集的信息最终实现规范化、程序化。④情报使用。整个系统最终要服务于整个企业各决策层。因此,系统不仅要为情报系统的分析、处理子系统提供进一步深度分析的和使用信息知识,为新的情报规划提供依据,更要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3.2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系统流程分析

结合4S企业的实际情况,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系统的业务流程,如图4所示。组建信息情报中心,创建企业知识库与企业信息库,根据各决策层的情报需求,进行知识挖掘与竞争情报的采集,利用知识地图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一种阶层性的表达方式关系,使企业员工通过分布图的指引快捷地找到所需的知识,并及时作出反馈,实现知识共享,最终实现高效的情报服务。

4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与设计,基于知识管理的4S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系统主要由情报规划、情报采集、情报处理与情报使用4个功能模块构成,在竞争情报系统的基础上,以知识管理技术为平台,建立企业知识数据库和竞争情报数据库两大数据库,通过数据交换共同发挥作用,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地图的技术,完成各个模块的各项功能,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5所示。

(1)竞争情报规划模块。情报系统是面向企业服务的,最终要满足最高决策者与各职能部门的需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最高决策者需要确定企业未来发展与战略目标,其需求更具全局性、分析性。4S企业主要有市场销售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加工部门、售后服务部门等,根据部门的不同特点,各职能部门的需求具体性与针对性更强。因此,该模块要求根据4S企业各部门的情报需求反馈,确立竞争情报目标,分析目标的特点和内容,以此来划分竞争情报需求的类别,最终选择相应竞争情报源。

(2)竞争情报采集模块。该模块由企业知识采集系统和情报采集系统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充分利用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的深入挖掘与再造知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完成情报系统的补充和修正,最终两者实现高效互补,使情报的原始收集更加全方位立体化,保证情报收集的准确性。

(3)竞争情报处理模块。该模块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①情报汇总功能合并不同渠道信息,解决信息重复和异构等问题;②情报过滤功能自动地从大量的原始信息中,根据规则过滤、筛选、提取出符合要求的竞争情报;③情报提取功能将原始信息结构化,如从原始信息中提取文本摘要和相关数据等;④情报分类功能对原始情报进行详细地自动分类,同时系统应提供分类数据库和分类规则维护和创建工具;⑤情报匹配功能根据系统的判断准则,自动地比较原始情报是否已存在于企业原有的情报库中,若已经存在则指出其位置并为它们匹配;⑥情报更新功能根据企业知识与竞争情报数据库中的信息、更新规则更新数据库;⑦情报清理功能清除情报库中陈旧、不完整、重复的情报,保持信息之间有机的关联。

(4)竞争情报使用模块。利用知识管理相关技术实现高效情报共享,为情报深度分析提供翔实资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竞争情报系统的服务对象涉及广泛,既包括战略决策层,又包括企业管理层和业务层。因此系统一定要加强情报的安全保护工作,除了应设置防火墙的保护外,具体的功能还应包括身份认证和使用权限的设置等。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意义;应用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网络通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人类知识经济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文化限制,并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很多社会组织机构利用知识这一生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知识管理由此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各个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地,也逐渐引入了知识管理模式,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传播的基础设施,拥有大量的知识文化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要加强对知识管理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自身教育和科研的优势。文章基于此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管理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主要是以读者的需要和知识要求为中心,以知识信息为对象,利用各种知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合理化、有序化、系统化,并对知识的产生、获得、处理、存储以及应用进行管理,增强图书馆的知识创新和增值管理,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用的知识信息支持。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对知识进行软建设的过程,一方面是在管理信息基础上建立的对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的系统;另一方面是一个通过文件管理、搜索引擎、知识库、专家咨询系统等技术工具,实现高校显性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系统。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整体化原则。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一个集合系统,具有系统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对图书馆各要素进行权衡、调整和分配,从而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整体优势。第二,连锁互动高效原则。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只是对文献信息的管理,随着知识管理的提出,图书馆所要管理的信息增多,因此,需要构件一个高效、方便的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各个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优化对图书馆知识管理,推动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化和社会化发展。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及人力资料的管理。其中,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进行选择、整理、组织、加工和使用,从而建立一种较为完整的知识库,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显性知识资源主要包含图书馆文献资源以及一切网络资源。隐性知识的管理是指对人脑中的各种经验、技能的管理。目前,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被人们概括为对隐性知识的发掘,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和管理,隐性知识大多体现在人们日常工作的决策和行动,通过对人脑中隐性知识的应用能够促进知识的创新。人力资源知识的管理主要是指加强人力资源的系统管理。通过对人一系列组织行为的管理,不断调动图书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其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又被细分出知识的应用管理、知识的创新管理、知识的传播管理、知识的服务化办理和知识的产权管理。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现状及意义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对信息和知识的收集、整理以及应用。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实现了便利化,高校师生不需要到图书馆就能对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并通过下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信息的普及使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失去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并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处理,实现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对图书馆知识的获取。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管理满足了图书馆应用的需求首先,在知识社会的网络化发展外部环境背景的影响下,图书馆信息用户的服务需求从原有的文献资源需求转变为一种知识单元的服务性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的外部环境需求,需要在其原有的管理基础上引入知识管理。其次,随着知识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应用系统的内部需求发生了变化。图书馆不仅是一种信息产品的加工和中转站,而且也变成了知识流的汇聚、整合基地,它向人们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变得复杂化、多样化。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不能对新增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引入知识管理。(二)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应用中可行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发展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有关人员需要对图书馆的知识组织进行进一步新的研究,图书馆有关人员对其知识结构、知识发展、知识挖掘以及知识管理等方面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可见,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的运用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对知识管理的应用

(一)积极创建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同时,文化也是知识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最难培养的因素。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要积极创建一种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管理,比如职业道德管理、组织荣誉感管理、团队精神管理等。比如可以创建一个能够促进学习和交流的应用平台,营造一种知识资源共享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知识工作者对组织的知识积累、创新和服务做出贡献。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需要一定的人力储备,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关键。首先,图书馆要以人为本,尊重和关怀人才,打破传统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一种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目标,从而提升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其次,图书馆要建立人才竞争机制。通过外出和在职培训的形式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储备大量人才,同时要定期对人才进行考核,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最后,要调动人力资源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增值服务

信息增值服务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问题,结合图书馆知识管理员自身的能力,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不断提高知识信息的利用价值,这也是图书馆管理的终极目标。首先,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有用的网络资源,积极实现虚拟馆藏的建设,通过开展数字咨询服务、虚拟参考服务和网上咨询服务来提升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技术服务水平。其次,图书馆管理员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对知识的研究、管理和创新能力,将知识管理的理念真正运用到为用户的服务中,充分发挥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增值目的,不断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各种高质量的服务。

(四)实现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时代,信息资源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了快捷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便利的处理手段,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能够实现对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从而方便用户的应用,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共享。

四、总结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具有必要的意义和实际功效,逐渐被高校管理者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中,具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起步阶段,面对知识经济的不断冲击,其发展需要不断摸索和不懈的努力。

作者:崔红花 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分院

【参考文献】

[1]赵丽.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04):59-61.

[2]李秀娟,李静.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8):120-121.

高效知识管理范文篇10

知识管理是一个知识创造、知识确认、知识表达、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综合过程。知识管理的这5个阶段允许组织进行学习、思考、忘却和再学习,其过程对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和维持是不可缺少的。知识创造:指组织开发新颖的、有用的创意和解决方案的能力。知识创造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其中激励、鼓舞、试验和机遇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的新颖程度取决于它是否更熟练地和有效地解决现有问题.或者在市场中导致创新。知识确认:指在现有组织环境下考察知识并评价知识的有效性。因为随着组织的不断成熟和知识的不断发展。新的知识不断被创新和出现,需要对其进行确认和评估,同时,组织原有的部分知识可能陈旧。需要重新调整和提炼。对于组织来说,为了适用现有或者可能出现的实践,跟上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并及时抛弃过时的知识,组织需要不断地监测、复习、检验、验证和提炼知识库。知识组织:知识被创造并得到确认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和有效组织,并使之结构化,以便实现对知识的高效存取、利用和管理。通常组织可以设计不同的程序以设置它的知识库的格式。然而,组织知识在不同的场所被传播和散布,镶入不同的产品和程序,并且被贮藏入不同的介质中(如印刷品、磁盘、光盘),所以它们中每一个都要求不同的知识组织和表达方法。由于不同的组织式样,组织成员经常发现难以重新配置,重组和综合这些来源根本不同的知识。为此,组织可以使用相似的编码、标准和程序方案.或者利用预先规定的模板和方案以表达数据和知识。知识传播:在知识被组织利用之后,它需要在整个组织中传播和共享。组织、技术和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知识传播的结果有直接影响。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以指令控制为基础。极大地限制了在技术、技巧和人员之间的互相作用,从而减少了知识传播的机会和有效性。而在横向的网状组织中,权力下放和对外开放政策加快了知识在不同人员和部门之间活动。电子邮件、企业内部网、电子公告牌和新闻组的应用能支持知识在组织各处传播,允许组织的成员从多种观点和角度来讨论和解释信息。知识应用:知识应用意味着激活知识。使组织的知识被采用并变成公司产品、过程和服务,从而为公司创造价值。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组织和人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在试图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时,又会从中产生新的知识。组织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利用它的知识和资源。

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1图书馆把文献及数据库形式存在的客观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基础客观知识也称显性知识,便于存储、加工、传递、交流和共享,这些知识多以文献或数据库方式存在,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形式。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公共性图书馆是公益性机构,其知识管理旨在为社会、团体或个人营造学习和创新知识的环境。其馆藏知识具有内容的广泛性、提供知识服务的公共性,不存在知识的垄断,人人共享知识。3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导航功能图书馆通过对知识的分析、筛选、集约等处理.实现对知识的有序化、结构化和系统化,建立知识体系.起到知识导航的作用。4图书馆知识管理效益的间接性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益来自于读者接受和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启迪智慧,激发创造灵感。通过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流动、增值和创新。知识管理的效益表现为间接性和潜在性。

3.加强知识管理,提升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