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7:29:05

高校武术论文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武术教学:教学内容

一、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身需求与日俱增的态势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科学健身的教育,同时向学生传授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为形成科学健身的观念、能终生从事健身打下良好的基础。随之而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其宗旨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为进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高校开设武术课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统教学的重教于学,重运动技术的掌握,其无论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来看都没有明显的突破,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以什么样的学习理论为指导,进行高校武术的教学,使其在新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发挥真正的作用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传统的教学活动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于学生的知识获取是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教学再不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的结构,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则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3.1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武术教学中,教师先对所讲授的套路进行讲解,然后分解示范、分节训练,待动作基本掌握后再配合音乐进行整套动作的练习。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什么就学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教师指令性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尝试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能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教学要求一切的学习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那么其教学过程应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设置情境,即在教师教授之前出示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例如理论课的武术之功效或实践课上基本步法的教授),并给与学生对该内容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达到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一定程度上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的初步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在对讲授的内容的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指导对所讲解的内容进行重建构,把新的感受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进行交互活动,同化所讲授的内容。

3)小组的合作式学习。继第二个步骤之后学生对新学内容有了一定感受,就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一般以“5人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性讲解后,由小组长带领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对所学的知识技能的再认识和巩固。

4)个人的自主练习。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再以个体为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自主地消化、吸收、巩固、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

5)变换练习条件在实践中尝试创新。有效的学习应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是具体的环境下掌握的。学生能按一定要求完成某个练习之后,要增其难度,变换项目、场地背景条件,让学生在新情境之下进行练习。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创新。

3.2教学内容。长期以来,普通高校武术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教”与“练”,忽视了以锻炼为目的的“教”与“学”,忽视了对练习方法的掌握及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其特点是单纯追求技术动作的掌握,追求群体效果,忽视个体差异,不利于个体的提高与发展。许多高校开设武术课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3~4套的动作套路,讲几次理论课,再考一下已学过的1~2套动作,就结束了课程。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由于开设武术课时有限,一般只进行武术技术教学,而未向学生传授武术的理论知识,致使武术教学过程变成纯动作教学过程,理论知识缺乏,学生对武术的内容分类、作用、特点、素质要求、音乐选配和欣赏、比赛方法和规则等基本知识却不甚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推崇“知识结构的网络化”,知识的结构不一定是直线形的,而是可从网络的任意一点开始。武术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练习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利用多种辅助工具对其加以建构,尽可能多的、广的搜集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对武术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学生首次课上介绍“武术”这个概念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健”、“美”、“操”这三个字眼加以理解,进行建构。对于技术课的教学,不能单纯的教学生几套操,应更多的教给学生创编动作的方法,在学校体育结束后,可以自觉地、有能力地进行锻炼或指导他人锻炼,为学生进行终身锻炼打下基础。

3.3教学评价。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处于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内容,围绕教师的“教”展开,以知识为核心,更确切地说,是考察学习者能够记忆教师所教知识的数量的多少。而武术课的评价方式更是单一,主要以学期考核为主,内容便是教师所教授的几套操中的~两套而已。对学生单纯得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动作的量及准确度则成了评价的标准。学生做得和老师一模一样获高分。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单纯的模仿,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能力的评价了。

高校的武术教学,其评价体系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优秀的运动人才,而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增强体质、提高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课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

1)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学生的体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习惯养成的评价。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评价方法过多的强调了定量地、绝对地、终结性地评价,在今后的教学评价中应多定性地、相对地、过程性地评价学生。

3)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评价主体应由教师转化为教师与学生。应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是其学习活动的直接体验者,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进行积极、客观、有效的评价。

四、结论

1)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武术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能力、启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能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教学,其教学方式应摒弃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方式,而应用“五环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大学;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宿州学院等l8所高校,随意抽选600名大一、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生各300名。

2研究方法

发放问卷共650份,其中教师问卷50份回首5O份有效4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2%。学生问卷600份,其中男生300份,回收297份,有效问卷29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9%和97.3%。女生300份,回收294份,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8%和95.7%。

3结果与分析

3.1安徽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开展的现状表述

目前安徽省许多普通高校未能开展行之有效的武术教学,远未达到教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任务和要求。另外,其教学内容和教材一般采用多年一贯制的办法,教法简单、陈旧,教材内容也很少进行日渐的充实,并且大部分内容是解放初期50到70年代制定的教材,同现代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开展全民健身体育运动的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似乎有些跟不上现代武术发展的步伐。

3.2安徽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武术教学目标的短期性

目前在高校实际体育教学中,教育目标只是定位在身体形态的完善、技能的提高和发展上,忽视了终身体育这一体育的最高目标。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武术课程教学目标更是对自然科学理论探讨得热烈而深入。在实践中,教学主要目标往往被确定为提高身体素质和传授“三基”,因而,运动负荷理论、技能形成理论倍受重视,教师在课上过分强调运动负荷的控制和技术教学的精雕细刻,这种现象体现出了极强的科学性倾向。这里不是不提倡对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育,而是要实现终身体育锻炼就得让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技术方法之后,培养他们成为终身爱好者,为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而显得更为重要。于是“见物不见人”的教学,使学生“身顺而心违”的现象大量存在。学生日益难以忍受这种只求身体操练的精确,而漠视个体价值和意义的武术课了,进而大量的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结果教学培养人的价值也就远未达到效果,使学生对武术终身喜爱的兴趣打了大大的折扣。

3.2.2教学内容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需要

武术技术教学内容虽然突出了健身性,但忽视了技击性众所周知,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规定的武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长拳与太极拳类项目上,这说明学校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健身的长远利益,特别是太极拳类项目,即符合学生未来健身的实际,又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在调查中我们很容易地发现各普通高校采用的大多是没有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是一直沿用了很久的初级类拳械,杨式简化24太极拳为主(在调查问卷中问到是否学校教师教你们的是初级类拳及杨式简化太极拳,有82.1的学生回答“是”,)而且极少教有学生喜欢的攻防(散打)技术。由于内容上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对当前武术教材的满意程度显而易见不会高。而且在调查问卷里面有15%的大学生在填最喜欢的项目中,选择了陈式太极拳来填,而只有3%的学生填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这也说明喜欢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学生并不比陈式太极拳多。所以讲学生并非不是不喜欢套路教学,而是对教学的套路内容有所要求,学生喜欢的是顺应他们年龄特征的,有刚柔相济的,易于掌握的,能展示劲、力、美风采的套路内容。然而,从学生的选项内容来看(见表1、2),却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除了太极拳类项目被学生选取得较多外,突出武术技击性的散打项目也普遍受到学生的青睐,这说明学生对武术健身、防身价值的认识比较深刻。同时也反映了武术散打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但它却被许多院校所忽视。

3.2.3武术教师水平有限,理论落后

专业特长教师不足。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武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技术动作规范,而且还要熟知武术各流派的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感性与理性的融合。然而,据调查可知,在各院校担任武术选项课的教师当中,有武术专业特长的教师只占63.04%,他们经过大学武术专修课的系统学习,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对教学内容相对熟悉,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有36.96%的教师是非武术专修的,他们无论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技术水平上都明显不足,在教学中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种现象反映了高校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基本上没有理论课,在579名学生中,有412名学生说是没有武术理论课;有113名学生说偶尔有。在部分有武术理论课的高校,他们也认为老师讲解的理论落后。在访谈中,大多数学生喜欢养身,健身的武术理论,武术的这些理论也正是与现代终身体育和提倡“健康第一”理论相吻合。而教师讲的基本是老一套的武术功法与技术的理论,对这些对学生易形成终身思想的健康理论忽视了。高校面对的是认知能力、理论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应突出理论教学的特点。在别的文献调查中也发现,所有的高校都缺乏专项理论教学的比重,具体表现在理论教学量偏少和理论教学的实用性,科学性不高两个方面。

3.2.4对普通高校武术的宣传与重视力度不够

发展高校武术运动,必须取得更多大学生对武术的共识,做到家喻户晓,进而实现人人参与。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工作,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各自特点的武术项目进行锻炼。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82.9%回答学校根本不举行武术活动,有10.1%回答偶尔有,只有7%回答是常有的。虽然高校相继成立了武术协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但大多都是学生自发地在一起练习,极少有武术教师进行有组织的训练。因此,在高校未能形成同事武术锻炼的良好风气和氛围。

3.2.5场地器材的增加滞后于高校扩招改革的步伐

调查表明:有25%的院校其场地、器材能勉强应付上课使用;有45%的院校其场地、器材明显不足,上课争夺场地、器械的现象时有发生;有30%的院校其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致使教学计划成为纸上谈兵。这就说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场地、器材的增加严重滞后,使本来就不充裕的场地、器材更加缺乏。所以,加强场地、器材建设工作刻不容缓。

4安徽省高校公共体育武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4.1高校武术教学目标要促进大学生武术终身思想的树立和终身能力的形成

现代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层次性、系统性、灵活性和检测性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是准确把握体育教学目标的内涵,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既然社会对武术需求的强烈程度已经得已证实,学校在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尽量把学生喜欢的武术考虑进去,问题就会容易解决得多。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是现代社会对体育的客观要求,体育教学目标应当反映体育教学效益的长期性、延续性,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它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因此,在通过武术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的同时,为大学生步人社会以后能自觉地对武术继续科学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要成为现代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培养大学生对武术的直接兴趣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大学在此基础上使之成为武术终身化爱好者。生对武术的间接兴趣,使他们能主观能动地去学习、掌握和总结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武术锻炼手段与方法,使他们既能树立对武术的终身思想,又能形成对武术终身锻炼的能力。

4.2进行武术教学内容改革,优化教材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以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校武术教学在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教材是教师的指南针。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应切合大学生的兴趣进行合理安排,在武术教学中应插入攻防技术明显的散打与内家传统等内容,通过体现武术的技击性来激发学生习武的兴趣和动力。在采用的教学内容中,要遵循终身教育的规律,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武术动作的技击方法,提高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并在对抗教学中,使学生学习武术技术得到运用和发挥,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敢于实践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学生在精神上,意志品质上和身体素质上都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让他们在功法练习中得到内外兼修的体验;在攻防的对抗中体验动作的实用性,以此来增加学生习武的兴趣与爱好。

4.3加强师资力量,在课程改革之下呼唤高素质的武术教师及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课程的政策将发生重大转变,这是我国课程改革史上又一次历史性进步。但目前安徽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及实施休戚相关。安徽省公共体育武术教师的素质应在以下3方面迅速得到提高:第一是明确武术课程意识。唤醒武术教师正确的课程意识是提高武术教师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第二是积极的课程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主动发现现行课程实施与学生需要、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差距,及时了解课程问题,这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提。然而教师还要有课程改革的责任意识,有课程改革责任意识的教师,不仅会积极主动注意课程问题,而且会积极去解决问题。相反,一个认为课程改革不是自己“分内之事”的教师,他很难主动地有意识去注意课程问题,更谈不上积极改革体育课程了。武术教师在这问题也普遍存在。第三是具备武术课程改革的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其次要树立自我提高教育能力的理念。

4.4加大场地、器材的投入,完善教学手段

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武术套路动作变化多、路线复杂,因为没有示范镜,教师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动作变化路线,只好一遍一遍地示范,才能让学生看清楚。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而学生学的东西也很少,同时运动强度、密度都明显降低,达不到上体育课的目的。而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室内场馆、地毯、示范镜齐全,自然武术课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室内场馆和一定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必要的。南部地区雨天较多,而又无室内场地,体育教学活动只好“听天由命”。若碰到了梅雨天气,有的学生1个月上不到1次体育课。另外,如果有为体育课准备的多媒体教室,就可以把有些不宜做或做不清楚的腾空动作演示给学生看,既使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务员之家:

5结论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3

绵阳市三所高校(绵阳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阻碍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多发方面的,但是主要因素是运动场管不足且质量较差,这已成为目前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对武术的了解主要来自电影,武术侠小说和书籍杂志,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武术基础,因此在进行武术教学时,特别是在教材的选择,教材的要求和进度的安排上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2.2高校武术教学的安排武术是中华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历史悠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论是徒手还是拳脚动作,还是使用器械的技巧,都包含有跑,跳,闪,躲,滚,翻,拳打,脚踢等基本技能,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统一,武术运动中的套路演练能够全面提高人体各项素质,但是目前绵阳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依然以初级拳(械)和简化太级拳为主。

2.3高校武术选修课学生对武术教师的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名好的教师不但能授业解惑,而且能教会学生如何自我学习,目前高校武术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满意,这是一个敏感但是又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还发现许多高校虽然开设武术选修课,但是,却严重缺乏专业的武术教师,出现一名教师身兼数个项目的情况,虽然目前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比较满意但高校武术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2.4武术的“技击”本质体现不充分教师在教授武术的过程中武术运动的本质特点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现行教材中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的教学占据绝对比重,教师教授内容以套路居多使颇具技击实效的武术动作向肢体练习的“舞武”演化,最终使学生失去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3分析与讨论

3.1学生武术基础较为薄弱,水平不均衡学生的武术基础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安排教学进度以及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从调查可知,3%的学生学过武术基本功和武术套路,武术基础较好外,大部分学生武术基础薄弱水平不均衡,这就为武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分组学习。

3.2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的愿望,突破原有的武术教学模式框架,与时俱进,敢与思考,勇于摸索积极实践,大胆放弃学生不想学的内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教学设备,学生男女比例构成及教师的教学专长等,谨慎挑选教学教材努力钻研教材,熟悉掌握教材,思考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为教学改革做好业务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

3.3采用多种形式,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尽情表现并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在切磋中根据个人的“实用”需要突破教材的框架,对所学的内容作适当的改变,同时,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启发学生思维,比如,让某一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他们的创新动作,鼓励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动作进行评判,思考,改进,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这样的学习是一种民主的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主动,气氛更和谐,身心更愉悦,教师在课堂上要主要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整努力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要把武德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始终,重视学生人身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使学生在相互尊重的友好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提高。

4结论与建议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武术;课程;改革;分析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功夫,大学生在大学课程中学习武术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养成强健的体魄,方便以后的工作。同时,学习武术知识能够提升安全感,陶冶人们的情操和修养身心。比如,我国传统武术之一的太极拳,当今社会是生活节奏比较快的社会,太极拳可以让人们静下心来,慢慢地思考和生活,因此,武术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刻不容缓,老师们应该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也要从自身做起,了解在学习武术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共同改进,促进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

1高校武术课程设置的现状

新教改的实施,使得高校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注重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技能的培养,但是对于身体素质的培养,一些大学做得还不到位,使得大学体育教学只是一个空架子,徒有其表,不能充分地发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因此,各所高校应该对自己的武术教学甚至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深刻的思考。下面主要从武术课时比重、选修情况以及授课内容方面分析高校武术授课的现状。

1.1武术课程在高校体育课时中的所占比重

我国教育局规定,高校在一周内至少要有一节体育课程,但是在实际的高校中,大一、大二的学生一般还是一周上一节体育课,后来由于临近毕业,学生的事情和专业课程安排比较紧,体育课程一般不会再进行,也就是说现在的很多高校的体育课时都达不到教育局的最低标准,这就降低了体育课程的作用。体育课也一般是打篮球、羽毛球或者乒乓球这一类的体育课程,武术由于学生们的了解太少,课时比国家规定的最低课时数要少很多。由于时间的限制,老师就不能进行详细系统的授课,使得学生们对武术课的反响不好,进而影响了老师们上课的积极性,周而复始,学生上课没有兴趣,老师上课没有动力,使得武术课授课的效率极低。

1.2武术课程的选修情况

在实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武术是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课程的,这样的课程应该是开设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大类的,于是高校就按照要求进行课程的开设。但是,由于学生对武术的了解不深,对学习武术的兴趣不大,认为学习武术一般是男生或者是野蛮人做的事,即使是作为必修的课程,学生们在进行学习时,也不认真,只是为了应对期末考试,学习武术的兴趣不大。作为选修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选择这一门课程的人数很少,但是学生只要是选择了,就会好好地进行学习。

1.3高校武术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

我国对武术课程的授课内容都有规定,但是我国高校在设置武术教学内容时,一般是会将比较常见的太极拳和散手作为主要的内容进行授课,对于传统武术的一些其他的传统项目则涉及很少,这就导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使得武术教学中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作用降低。另外,在讲课的方式上太过于死板,就是老师先做一遍动作,然后学生继续跟着学,使得武术教学失去了兴趣,学生不愿意进行武术学习。

2武术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在武术课程开设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讲解,以便我们改革的实施。

2.1高校武术课程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在进行武术教学中,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招式的传授,老师先打一套拳法,然后学生进行学习,然后再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讲解,整个的学习过程就显得很呆板,学生根本没有兴趣进行学习。还有的老师在上课中,就是讲几个招式,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学生一般只是简单地进行练习之后,就放在一边不管了,对武术的精髓部分都没有掌握,反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在以后的选课过程中,学生之间将上课的过程和内容进行相互的传播,越来越少的学生选择这一门课程。

2.2高校武术相关的设施配备不够完善

高校武术教学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现在许多的高校体育设施严重落伍,只有简单的篮球场、操场等,不能够满足学生日益丰富的需求。一些武术需要的基础设备和一些场地,大多数学校基本没有。学生在需要设备时,就没法得到满足,在做一些动作时,由于基础工具的缺乏,使得学生不能完成这些动作。学生在课下想要进行武术练习时,也缺乏场地,这样就使得学生们的武术能力得不到提高,武术学习一般都是课上进行,学生不能进行课下的练习,使得教学效率也大大下降。

2.3高校武术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正确,教学观念落后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高校进行武术课程,可以向学生们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我国的武术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武术属于体育项目,但是又高于体育。但是我国高校在开设武术课程时,只是把它当作一门体育课程,每周进行一次上课,在课堂上,老师一般也是讲授武术的运用技巧,也就是说高校完全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教学,使得学生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理念完全与传播传统文化相悖。武术教学中,对学生的习俗教育和心理的教育才是武术教学的核心,很显然,在多数的高校武术课程中忽视了这一点,不利于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措施

3.1将高校武术授课内容进行优化整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术的运动有一定的形式,因此,高校在设置武术课程的内容时,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的选择。学校也可以依据专业、性别、兴趣等进行个性化教育,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导向,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对武术学习。武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们强健体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涉及一些健身方法的传授。另外,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要摒弃过去呆板的授课模式,选择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提高高校学生的武术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高校要更新武术教学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高校在武术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武术不单单是一门体育课程,它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将武术教学的民族性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武术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3.3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高校在发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提高武术老师的素质,高质量的师资是学生们能够学好武术的基础。聘请专业的武术大师到大学进行任教,另外,要组织老师和其他大学老师进行武术方面的交流,促进共同的发展。在教学中还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武术课堂的主人,可以让学生进行武术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老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提高高校武术教学的质量。

4结语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是武术的传承者和创新人,因此,大学的武术教育要做好它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一定武术知识。因此,高校要了解当前本校武术教学的现状,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地做出修正,为学生的武术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武术素质。

作者:马锦梦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新雷,张晓丽.浅析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5,20(1):79-80.

[2]王红芳.影响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的主导因素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7(3):59-60.

[3]王焕燃,程谦.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思路及具体建议研究[J].才智,2016(23):33-34.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体育非遗;校园传承;共词聚类;多维尺度分析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以基于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V202007)和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计量的体育非遗进校园研究热点和趋势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所有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硕博士、会议)数据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非遗”“学校”“高校”等为检索词,检索字段为题名,学科为“体育”,时间范围1979—2021年,共精确检索到文献240篇,删除相关性不大的文献,获得研究有效样本文献为234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基于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V202007)对提取的关键词形成高频关键词矩阵,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借助SPSS软件绘制成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进行共词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进而归纳出当前体育非遗进校园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非遗进校园高频关键词统计

通过书目共现分析软件BICOMB对导出的文献的同义关键词进行合并、增减,最终得到923个有效关键词。检索到的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2017年发表在《体育学刊》上的《中国武术教育“格拳致知”的文化遗产》,被引频次为42次,根据普赖斯公式M=0.749Nmax,其中M为高频关键词的临界值,Nmax表示所有样本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值,据此得出高频关键词临界值为6.48。7次及以上关键词累计百分比达41.55%,故抽取出现频次7次及以上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除体育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等检索词之外的前5位高频关键词分别为传承、保护、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武术、校本课程。

2.2体育非遗进校园关键词共现分析

利用BICOMB2.04生成4848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将共词矩阵通过SPSS软件中的Ochiia系数转化为相似矩阵。与体育非遗进校园相关性较高的前5位关键词分别为高校体育(0.829)、保护(0.800)、价值(0.768)、武术文化(0.732)、太极拳(0.711)。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得到体育非遗进校园相关性最高的是高校体育,其中保护、价值、武术文化、太极拳也占有很高的比例。

2.3体育非遗进校园关键词聚类分析

将4848的关键词相似矩阵导入SPSS22.0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得到高频关键词的谱系图(图1)。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划分为4个研究聚类。聚类1由4个小的分类组成,小类1包括高校体育教育、河北省、价值等;小类2包括体育课程、协同发展;小类3包括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等;小类4包括少数民族、民俗体育、困境、路径等。聚类2包括3个小类,小类1包括武术教育、文化;小类2包括传统武术、传承人、校本课程;小类3为创新。聚类3包括保护与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等。聚类4包括3个小类,小类1包括安塞腰鼓、红拳等;小类2是体育文化;小类3为民间武术。

2.4体育非遗进校园多维尺度分析

将共词矩相似阵导入SPSS20.0,进行二维尺度分析,生成可视化多维尺度分析图谱(图2)。由图2可知,体育非遗进校园研究的热点领域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聚类1横跨四个象限,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困境、路径及对策集中在第四象限中,高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聚焦在第一象限中。聚类2的校本课程和校园传承的研究处于第一象限的中心位置,且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处于核心的位置。聚类三研究主题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校园保护与传承处于第四象限中,研究主题之间关系松散,处于边缘位置。聚类四主要研究安塞腰鼓、红拳、民间武术等传统体育文化,横跨第二、第四象限。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体育非遗进校园学术研究高频关键词为传承、保护、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武术、校本课程等,分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传承、校本课程的研发、传统武术进校园的路径、传统体育文化的校园保护等四个聚类,研究热点集中在传统武术、太极拳等校本课程研发、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传承领域,除此之外,安塞腰鼓、梅花拳、梅山武术、红拳等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中的传承与推广进行了实践,这也是体育非遗进校园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3.2建议

3.2.1构建分层次、全方位的体育非遗进校园路径体育非遗项目逐步开展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活动,包括体育非遗校本课程、学生社团、课外活动、课余训练、选修课、专题讲座等路径。以传统武术、太极拳、毽球、舞狮、花样跳绳、博克为代表的校本课程是体育非遗进校园的主要路径,学生社团是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化的社团活动为体育非遗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体育非遗进校园需要从融入思政、融入科技、融入技能三方面实现理论传输、技术传授与思政育人的融合发展,构建以课程教学为主体、社团为辅助、竞赛为补充,课上和课下相结合,教学和训练相融合的“教学+竞赛+社会服务”的体育非遗进校园路径,推进高校、职业院校及中小学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积极拓展体育非遗的育人途径。3.2.2打造原真化、民族化的特色体育非遗校园文化品牌少数民族体育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经验和实践,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凝聚了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活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濒危的生存状态,如藏族的工布响箭、维吾尔族的达瓦孜、苗族的吹枪、彝族派生激励配置欧式距离模型聚类1聚类2聚类3聚类4武术传统武术民间武术梅山武术传统体育体育文化困境校园价值推广路径文化对策保护体育教育高校体育教育少数民族武术文化文化传承校园传承高校教育校本课程教育传承武术教育民俗体育学校教育安塞腰鼓体育河北省协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梅花拳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课程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体育教育高校体育高校太极拳红拳创新进校园维1维2图2体育非遗进校园多维尺度分析习。通过校内、校外各类活动交流、培训和学习,让中小学体育教师逐渐明确自身能力优势和发展定位,打造差异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功能生态位。

3.3健全服务资源保障,拓宽体育教师发展的资源生态位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校应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等提供基本物质条件,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和补贴,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评价制度并提升高级职称名额数量,拓宽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生态位。首先,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等提供基本物质条件。学校应把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的建设、更新与维修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为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基本保障;学校应积极与社区、企业、体育场馆等单位互动,拓展场地、设施等来源渠道;国家应加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教育经费等投入力度,保障这些地区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待遇和补贴。待遇方面,管理部门需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工资发放评价体系和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推进“同工同酬”,保障中小学体育教师工资足额发放,以消除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偏见和不公;补贴方面,管理部门需尽快落实中小学体育教师早操、课间操、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甚至是晚自习辅导、值班等费用补贴政策。最后,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并提升高级职称名额数量。职称是反映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调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称评价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评审机制,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高级职称的名额数量,打通中小学体育教师发展职业通道,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结语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6

1.1研究对象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文献资料,涉及民族传统体育学、民族学、教育学、体育地理学、体育史、文化学等学科理论。还大量查阅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及资料。

1.2.2访谈法

从本研究设计之初到得出相关研究成果,对民族传统体育和武术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读博期间,数次拜访重庆八卦掌名师庄严森先生(武术七段)、并实地观察重庆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现状。实地观察重庆、安徽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对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以及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陈中亚、刘义民等就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及传承问题进行访谈,计20余人。

2结果与分析

2.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

2.1.1文化传承和教学

1)文化传承和教育。“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一个人们共同体(如族群)的社会成员中纵向交接的过程。这里有两层含义,(1)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研究,择其善者应用于高校教学;(2)指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技术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具体是其中蕴含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理念,“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价值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思维,“内外合一”公平竞争的行为方式等。“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开展的,承载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健身、养生、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称。[1]包括武术、龙舟、毽球、舞龙、舞狮、摔跤、摆手舞、秋千等等。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身份特征,凝聚着民族智慧和精神,关乎文化认同和民族复兴的力量和源泉。文化传承和教育密切相关,教育是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使文化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有传播、选择、创造文化的功能,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包含教学模式等内容,位于学校教育的顶端,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节点,是学校教育传承的关键。

2)技术教学和文化。技术是教学模式的要素之一,技术和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的。技术这里指科学合理利用身体,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等要素。从广义上讲,技术也是一种文化。没有离开技术的文化,也没有离开文化的技术。技术是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文化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的,二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可持续发展。技术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也是辩证的。文化教学需要技术来充实、饱满,而非空洞的说教或者纯粹的理论讲授;技术教学需要文化来提高、升华,而不单单是浅层次的技术方法传授或技术效度的评判。[2]技术传承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都表现为身体技术的运用和文化风格的体现,其中技术传承和文化传承并不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技术传承所包含的文化传承被严重忽视。

2.1.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阻碍性因素

1)人类的“求价意志”给所有活动都打上“价值”的烙印,价值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因素。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价值的定位偏差直接影响到教学指导思想,长期以来,以西方体育为参照,博大精深、富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趋于简单化、竞技化,被单纯定位于体育课范畴。教学目标中,民族传统体育感悟、修身、自娱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被抛弃,锦标和利益欲望成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主导思想,学校成为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基地。

2)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再加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项目为点缀,总体结构单一,缺乏实用性,没有考虑大学生身心特点。相比较野外生存、漂流、攀岩、跆拳道、柔道、击剑等现代体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滞后,如抢花炮、珍珠球、毽球、藤球等青年喜爱的项目缺乏整合和开发。[3]教师专业能力函待提高。以武术为例,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要成为一名专业能力突出的老师不仅需要长期的武术实践,而且需要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有调查显示,高校教师武术造诣浅薄值得忧虑,武术出身的教师比例偏低,仅为从事武术教学的教师总数的9.85%。[4]

3)教学方法上割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整体价值,即仅重视技术层面,忽视文化层面的教学,例如,武术被改造得象体操一样,成为简单的肢体符号,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丢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基本功要求,复杂枯燥的动作,不得要领、无所成就的挫败感使得大学生畏难,尽管喜欢武术,却提不起习练的热情。技术、理论“两张皮”,套路、散打分庭,会套路的老师无法胜任散打教学,会散打的无法完成套路教学等。这是当前文化传承问题的关键,需要着力解决。

4)忽视历史等人文知识的学习,认为其可有可无,只要技术好,学不学无所谓。这是需要纠正的,如历史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之一,[5]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孕育成长的,不了解其历史地理背景,就不知道特定历史地理环境中人的观念的产生,及在观念指导下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此外,还存在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

2.2建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教学模式

2.2.1建构文化传承为目的教学理念

文化人类学观点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价值,要珍视它,传承它,主张文化多元化,这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本质所在。必须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次才是一种体育活动,技术的传承服务于文化的传承,是用融血文化的情怀去对待他,还是用肤浅的肢体语言去描绘他,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换言之,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文化内涵丰富,不能局限于技术文化的体育学习,还要重视其文化内涵的传授和民族精神的涵养。例如,八卦掌取法易经“八卦成而易立乎其中”,按照人体内部生理的解剖结构和器官组织的原理,“拟其形态,像其物宜”,而制定身型、步型、手型、腿型以及人体各部的象形,好像八卦的循环。它效法宇宙天体运行规律,采用往来不息的成一圆圈循环走动的运动形式,行功中有公转、自传,公转就是围绕着大圆转,自转就是自己身体也在拧绕螺旋。“参伍以变,错综以数”,使气血加速运行,改变人体内部生理机构,做到人体内部生克制化和生理发展,法简而效宏,反映了先人朴素的宇宙观和养生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采取体操式的教学,显然是不适宜的。

2.2.2建构文化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1)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保持竞技性和非竞技性、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之间合理的张力,运用元分析的方法结合社会实践,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所谓元分析的方法就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办法,重点强调对事物发展过程自身的一种认识过程。[6]在以竞技性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为非竞技性留有空间,重视隐性课程物质、精神、行为层面的建设。目前我国存在国家性课程、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种类型,国家性课程要重视宏观和示范性指导;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则着力提高适应性,尽量突出地域特色和风格,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特色和千姿百态提供保护和发展的空间。在传承的内容、标准、范围和筛选问题上,要充分吸收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但就项目选择的原则上,可遵循体育地理学原理。根据体育文化区划原则,民族传统体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中东等五大体育文化区,每个体育区都有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东北多冰雪,有滑冰、滑雪、冰上陀螺等;西北草原广阔,有骑马、骑射、蒙古式摔跤等;中南、西南水道纵横、山地高原广大,有游泳、龙舟、苗族武术、傣族孔雀舞等;中东平原广阔,有武术、跳绳、拔河、踢毽等。各地高校要选择富有地域特色,简单易学,健身效果好,在当地具有一定习练人群,契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项目,然后争取逐步推广范围和影响,这样可以促进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能提高当地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使民族传统体育成为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如湖北民族学院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蹴球、毽球、高脚竞速、打陀螺、板鞋等十余种项目,还被湖北省设为打陀螺培训基地,取得高校与地方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7]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体育院校,更应该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列为教学计划,开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合型人才。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民族成分众多,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富矿,值得深入研究。黄平波就芦笙舞进入校本课程做了有益探索。[8]成都体育学院依托峨眉武术相继开发出火龙拳、八卦龙形剑等地方优秀武术拳种。西南大学开展“巴渝舞”表演,学生统一着红色古装,手持干戚,有节奏地前行、后退,变换阵型,再现当年“巴渝舞”气势恢宏的雄壮场景,具有极大感染力,作为校本课程极具教育意义,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不言而喻。此外,西南大学将板鞋、锅庄舞等引入校园,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也取得很好的成效。

2)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传承决不是仅仅习得,更重要的是有所创新,使知识增益。高校要发挥人员高文化素质、科研优势,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之外,还要创新。北京体育大学经过三年大量比赛和实践,反复研究、整理、创新,终于完善蹴球比赛规则,让古老的蹴鞠运动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也为其在民运会和高校的传承做出贡献,建国后,毽球、抢花炮、打陀螺等都经过改造创新取得一定成效。创新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例如,90年代前后国家花大气力挖掘整理的武术拳械资料缺乏深入研究。和庄严森先生的访谈中得知,其师张极甫,为人正直,武德高尚,热忱爱国,抗日战争期间,曾变卖家产捐助国家购买作战飞机,解放后,还给时任体委主任的写信,要求到军中训练兵士。他生前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把书稿《八卦掌》出版,这是他一生习练八卦掌的结晶,可惜到目前还未出版。从中,我们认识到八卦掌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人格教育等丰厚文化资源,尚待挖掘整理宣传;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民间还存在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还要不断地挖掘整理,其他民族传统体育也是如此,高校应该在挖掘创新中扮演先锋角色,不断为高校文化传承提供适宜的鲜活素材。

3)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网络资源。高校在整个教育阶段中,和社会的联系最为密切,和家庭文化传承、社会文化传承相辅相成。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问题的解决,决不能局限于校园,而应该在更大的空间内思考和解决,将图书馆、网络、民间拳师、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等都看做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联合体,其中蕴涵着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包括各种培训、交流,加强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的联系等。

2.2.3建构渗透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1)重视文化多元整体性的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性、传统性、民族性、群众性、对抗性和趣味性特征,过分强调竞技化,进行标准化改造,会遮蔽或抹杀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非竞技性”民族特色。换言之,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多元文化整体性,忽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多元价值,不仅会使现代社会有多种体育文化选择的大学生学之无味,而且伤害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那么,探索技术、文化并重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必然选择。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以和谐、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如“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思想贯穿板凳龙运动,表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意愿。古老的拔河运动,曾蕴含着祭祀祈雨、丰收增产、厌胜避邪、生殖繁衍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尽量保留原生态、多样性、传统性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健身性、易接受性原则,进行改造,用于教学,在技术教学中贯穿文化内涵的学习和传承。

2)保持文化特色的分层教学。我国民体项目众多,各地高校要选择切合本校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的项目,进行合理设计,同时也要保持项目的核心特色,要设计健身娱乐型、攻防技击型、艺术表演型等类型,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具体实施途径可以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学校社团等途径开展。例如,尽管武术流派纷呈,但其最大文化特点是攻防技击,集功法修炼、套路训练、技术对抗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对武术的竞技化改造,把优美、难度放到首位,单纯追求形体动作难度,不把动作和攻防、劲力相吻合,是不科学的。庄严森老师教尹派八卦掌时,说八卦掌本身就很“能打”,学练八卦掌之始就要注重技击实战的训练,而非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套路都达到“炉火纯青”以后,要把技击实战贯穿学练的始终。开始习练八卦掌,两人就要对练进步穿掌,或进行竹竿戳击防御的模拟实战场景训练。攻防文化特色的保持也切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要求,根据调查,大学生喜欢以攻防类为主的武术,比例达到调查人数的48%,以防身自卫和健身强体为学习目的之比例分别达到67%,65%。[9]所以,武术课设计要保持攻防文化特色,同时兼顾健身娱乐和艺术展演,要改变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或散手等各行其是,以技术性学习为主的模式,而进行技术文化并重,基本功、基本动作、徒手实战和器械实战、套路演练纵向贯穿,不同学段横向展开的综合分层教学。

3)学为中心的主体启发式教学。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武术博大精深,非名师言传身教,不得要领,使得大学生望而却步,他们宁愿学习跆拳道、泰拳、瑜伽等,也不愿练习武术,校园经常可以看见身着跆拳道服装的练习者,可见其流行程度,这是值得深思的。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练习的,动作朴实、难度不大、技击性强的拳种进行教学传承,例如形意拳、八卦掌、螳螂拳、翻子拳、福建五祖拳、八极拳等。大学生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动作原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深究其所以然。以武术为例,为何八卦掌、太极拳等都强调练习整体劲,出拳迅速,“出手不见手”,发力干脆?让学生联想中学物理动量定理Ft=mΔv思考后,教师进行分析,被击打的物体受到的冲量等于施力物体动量的变化,受到的力与施力物体的速度成正比,与撞击一瞬间的时间成反比。出拳时蹬地、转跨、拧腰、顺肩,把整个身体的劲力通过手臂发送出去,这就是整劲,主要是从增加质量m的角度出发,“出手不见手”出拳迅速,是为了提高速度v的角度出发,发力干脆是从缩短发力时间t的角度出发,总之,一切为了提高击打力量。

4)重视体育基础理论和文化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有德育、智育、健体、审美、哲学文化教育等功能,学习过程中不仅重视体育理论课的学习,而且注重项目相关的文化学习,实现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例如,武术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弓步、马步姿势那么低,要求那么规范?为什么冲拳横平竖直,保持一定的静止姿势?套路是用来整体技术击的,还是拆开的等?这些说明学校武术被深深地打上竞技武术套路的痕迹,也体现学生对武术发展脉络的不清晰。实际上,整个武术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简单实用的阶段(明清之前),拳派林立阶段(明清时期),体育化和多元化发展阶段(民国时期到现在)。民国时期,武术体育化进程开始,新中国武术则向多元化发展,依据价值功能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即攻防技击类、艺术展演类、养生健身类。[10]搞清武术的发展历史,上述问题就不难理解和解决了,由此,可见体育史教育的基础地位。中国武术厚德载物的文化品格很突出。要把武术礼仪贯穿教学始终,学拳时,先学抱拳礼,学器械前,先学器械礼。教学中贯穿文化内涵教育,如递送器械的方式就有讲究,呈剑时要双手相捧,横递、剑首朝左,这样有利于受剑者右手接剑,又可以避免呈剑者行刺之嫌。讲解武术动作名称时,要贯穿文化想象和美学教育,竞技化武术改变了原有武术名称,也改变了武术的文化想象,例如以“仆步穿掌”代替“燕子抄水”,其他如“霸王举鼎”、“力劈华山”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讲解舞龙舞狮、气功、太极柔力球等传统文化色彩较浓厚的项目时,要渗透文化教育的内容。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姿多彩,教习技法的同时,要学生感悟民族传统体育的博大精深,体验技法背后的民族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知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此外,在教学评价上,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文化理论的综合考核,探索新的评价激励模式。例如武术,可经常开展学校武术比赛,实行武术达标,搞学校段位制,实行武术达标是为了保证学生必须达到的底线,举行武术比赛,搞段位制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进取心。优化教学环境,保持稳定的经费投入,充实器材场地设施,把大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社团学习、文化讲座等活动结合起来,以整体促进文化传承的氛围和效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阻碍性因素在高校中表现为价值定位偏差,课程体系单一,教育资源开发滞后,教学模式割裂文化多元整体性,过分重视技术教学,忽视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忽视历史文化知识学习等问题。必须要正确对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定位,积极稳妥挖掘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资源,构建合理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技术和文化传承并重,重视人文知识学习等。要言之,要围绕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宗旨,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技术和文化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为我国体育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3.2建议

1)树立正确的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定向,即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重视技术和竞技的体育课,还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2)结合本校办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筛选富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培训,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网络等。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研究现状;热点分析

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条例》的文件,学校体育领域的相关研究再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诞生了一批批优秀的学术成果.鉴于此,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对2012-2016年CSSCI收录的体育期刊论文,以“学校体育”为检索词,通过“关键词”“篇名”等手段进行多重检索,并结合论文阅读进行人工筛选,最后选出984篇有效论文,通过对这984篇论文进行阅读、梳理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的现状以及热点问题的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资料来源.通过中国知网(CNKI),采取高级检索的形式,以近期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条例》的时间为准,时间界定为2012年至2016年,内容检索条件采取篇名、关键词为“学校体育”,获得有关学校体育方面研究的初始文献1215篇,除去重复发表的文献、新闻报道、投稿通知、期刊介绍等非研究性文章,共得到有效文献984篇.1.2研究方法.本文以SPSS20.0软件为主要研究工具,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出的984篇有效文献中,从研究数量、研究类型、研究主题等不同纬度入手,将相应的数据导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和统计[1].同时,利用多维度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具体的操作过程为: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出的984篇有效文献中,将研究现状的主要内容作为关键词分类的主要来源,并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运用SPSS20.0软件,将导出的各关键词录入其中,采用多维度尺度分析的方法,绘制出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通过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为了解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研究的侧重点,掌握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的前言和方向提供参考和帮助.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现状概述.(1)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来说,我国学校体育科研论文数量趋势变化不大,从图1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2014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共213篇,其次是2013年,共210篇,之后的2015年和2016年在CSSCI中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明显减少.这样的变化情况可能与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的政策变化有关,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文件,引起了体育界和教育界专家、学者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高度重视,相关方面的论文不断呈现,到2014年达到最高峰.而随后两年,该领域的论文数量明显下滑,后续的研究动力有待加强.图1我国学校体育科研情况(2012-2016年)(2)我国学校体育科研论文期刊分布情况.由表1可以看出,在CSSCI中发表了有关学校体育研究的论文共984篇,其中发文量位居前四的期刊为《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发文总量为57.2%;《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科学》分别位于5~9位;而《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和《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并列位于第10,其发文量均为23篇.其他期刊是指在CSSCI中的发文量不足10篇的期刊,如中国体育科技、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等,其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2.1%.(3)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论文的研究类型.通过对984篇有效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有关学校体育的研究文献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共703篇,占总文献的71.4%,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的论文共281篇,所占比例为28.6%.其中,问卷调查法仍占主流,其比例占到了40.8%;其次是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其比例分别为28.9%和22.1%,实验法仅占了8.2%.这说明对我国学校体育方面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仍以传统的定性研究为主,实验法及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的数据统计法等定量研究方法仍是非常欠缺的,因此,关于学校体育研究方法及统计方法的创新将是学校体育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4)我国学校体育领域论文的研究主题.对文献研究主题及热点趋势的分析是科研动态计量分析的核心[1].本文对2012-2016年期间各研究主题与不同年份发文量的变化情况绘制了曲线图,从图2可以看出,“学校体育课程”方面的研究在2012年数量最多,这可能与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文件有关,随后的2013年出现下滑,到2014年有所增加,但2015年和2016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主题除了2015年外,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6年其发文量达到了最高峰,说明无论学校体育如何发展,其理论基础的研究仍是当代学者和专家们热议的话题.“发达国家学校体育”方面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研究并借鉴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的经验已成为该领域的一大重要课题.图22012-1016年“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发达国家学校体育”研究主题变化曲线图图3显示,“学校体育发展”方面的研究波动较大,在2012-2015年间其发文量均为15篇以上,而在2016年其文献量不足5篇,反映出关于“学校体育现状、问题及发展”方面的研究开始减少,说明如果只是关于现状调查、对策研究,将很难在CSSCI刊物上发表,还需在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创新.“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在2014年达到高峰,其余年份均有所下滑,说明仅仅通过研究教学来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单一的研究思路已开始减少.“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研究呈现出波动的发展趋势,2013年达到研究的最高峰,随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5年后开始回升,反映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政策的颁布对学生体育体质健康的重视和促进作用.图32012-2016年“学校体育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主题变化曲线图图42012-2016年“学校体育制度法规”“学校体育与教育”“传统体育项目”“体育师资队伍”研究主题变化曲线图图4显示,“学校体育制度法规”“学校体育与教育”“体育师资队伍”这三个研究主题都有上升的趋势,而“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有下滑的趋势.“学校体育制度法规”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学校体育考试制度、安全保障制度、体质健康标准等相关制度和标准的颁布,对学校体育制度法规制定及实施情况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与教育”方面的研究集中在2012年,随后开始下滑,在2015年达到最低点,之后又开始上升;“传统体育项目”方面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说明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体育师资队伍”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波动,2015年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关于体育教师的研究波动较大,该研究主题的文献量仅占总文献量的3.5%,但仍属于热点的研究主题.2.2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分析.(1)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与改革.“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与改革”是近年来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尤其是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从该标准的制定、变化到实施的实际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且研究重点有所不同.一是从宏观层面进行探讨,何建东[2]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和实验稿的变化及存在的困惑进行了分析;肖威等[3]通过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修订稿在具体执行中的6大策略;二是从微观角度对其具体实施进行研究,刘海燕等[4]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入手,对其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同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对实施课程标准的限定性、课程目标的适切性、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实施效果及教师自身认同感情况等是主要因素.总体而言,目前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的文献较多,专家和学者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以文献调查、访谈等传统的方法为主,尤其是关于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状况的研究,更是缺少实证性的研究,研究成果的深度有待加强.(2)学生体质健康改善与提高.目前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群体的研究有所增加,研究角度多样.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定量研究,杜发强等[5]采用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②从理论模型的角度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于红研等[6]借助柯克帕特里克评价模型,对我国大中小学生在认知、情感、参与行为、学习和效果五个维度上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评价进行了测量;③理论模型与实证调查数据相结合的研究,姜卫芬等[7]借鉴PDCA管理模式设计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闭环系统图,并对PDCA应用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进行应用实例分析总体而言,现有的研究紧跟当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实际情况,侧重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测量方法及管理方面,纵向研究成果较丰富,但是横向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较缺乏,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3)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有关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焦点集中在田径、武术等项目上,当下新型项目的兴起对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学者开始从这些方面入手来研究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发展问题.李卓嘉等[8]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运用专家咨询等科研方法,对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反思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务实推进学校武术教育的实施路径;宋晓琳等[9]通过对彝族地区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在彝族地区中小学校利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秦立凯等[10]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反思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旨在为建构新模式提供参考.

3结论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武术教育武术文化传播途径

1武术的文化性与教育

现在许多学者都认为武术是一种文化,认为武术的成熟与发展,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的融合,才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郭玉成在《武术的属性:文化性、艺术性、体育性》中指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中国哲学、医学、伦理、兵学、文学、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均在武术文化中有所体现。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武术被称为中国传瑰更祀牵瓣颗明珠一点也不为过,也正是由于武术的文化价值、文化属性,武术才成为一种文化。”武术与哲学的结合,促进了武术理论的哲理化;武术与医学的结合,促进了武术健身理论的发展;武术与伦理的结合,则体现在“武德”社会化;武术与兵学的结合.使武术成为了一种技击艺术,促进了武术战术思想的发展;武术与文学的结合,才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的诞生。武术与舞蹈、戏剧的结合,才有了京剧中武打动作,以及现代大型的武术表演活动。正因为“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已经融人了中闰人的生活,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诚如阮纪正先生所说,武术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正因为武术文化性的存在,才使得武术得以发展、流传。

由于“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产生、发展,自然地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美学、医学、兵法等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了武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合二为一的武学体系—武术文化”。所以.武术具有了文化属性,它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也就使之具有了教育价值。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武术的教育功能,古往今来皆有之,只是由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武术主要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代表,从二十世纪初就成为了教育国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手段。可是,在以西方体育为主导的二十世纪中,武术教育没有得到很好地完善与发展,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较好地发挥。今天,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武术和武术教育功能,必须构建好中国武术教育的新体系,充分发掘武术的教育功能与途径,使武术教育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武术教育功能

2.1武术教育之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育是通过师者来完成的。武术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它能够将前人遗留下来的武术技术、武术文化较好地传承下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师父、教练、指导员,都起到了传承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的作用。无论是中小学武术教育、高校武术教育、体校或武校,还是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能有效地将前人遗留下来的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方面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武术技术与文化的传承,也只有通过武术教育才能得到较好的传播。如果武术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它的功能.或者说不能较好地发展武术教育,武术的技术与文化就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不仅要管理好各政府教育机构,还要鼓励和发展好私立教育,实际上各门派、拳种中的拳术授业都可称之为私立教育。只是以前没有重视对各门派、拳种中教育的有效引导,也没有较好地发展其教育功能,致使有些拳种、拳术理论、文化的流失。

2,2武术教育之修德塑人

“‘武以德立’、‘武以德先’,向来是武林中的优良传统”。武术之“德”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之实现的影响。所以,千百年来“武德”教育着无数的习武者如何去遵循社会规范.并做一个深受社会尊重的人。只有习武之人做到“正心思、习品行;讲文明、有礼貌;表里如一、举止庄重;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素,行则彬彬有礼”,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而“真正的武者往往是道德高尚,是极度具有社会责任感,被高度社会化的人”。因此,每遇师傅收徒时,必先考察其品行、道德。“未曾习武先习德”也就成了社会风尚,习武者在习武之前必须使自己的品德行为达到、符合社会的一般道德规范、要求后,才开始习练武艺,并在习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提高和完善自我。王岗先生认为:“中国武术注重身教言传与练悟的结合,属于一种实践性的教化。它通过技艺的感性形象对习武者的情感和意志实施影响。”所以说,武术教育是一种修德塑人过程,是一个培育人们健康体魄和高尚灵魂的过程,它是中国武术的丰碑。

2.3武术教育之弘扬民族精神

2001年,在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武术再一次被列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为了深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武术教育就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近年来,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针对武术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呼吁武术教育必须大力改革。“武术教育改革,不仅关系到武术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由于武术的悠久历史.其发展过程中。汲取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武术“附载着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尊师重教、仁爱宽厚、习礼守法、自强不息、尚武崇文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武术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武术技术)的传承,而更应该是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播,因为只有“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武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岳飞之精忠报国,霍元甲之精武门的强国强种、民族自救等,都充分体现了武术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国人爱因爱民族的重要手段。武术教育就应该培育道德高尚、并极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的人

2.4武术教育之健体强身

“武术的健身价值,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教育体系中处于从属其军事格斗价值的地位。”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后,中国武术教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其“转型标志之一:在价值取向上确立了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一个多世纪以来.武术更多的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发展,育体镶丽目的是为去增进人民健康服务,亦即“在古代武术教斌术固有的健身价值,取代了军事格斗价值作为武术主要价值地位”。从近现代武术的转型上看,武术更多的是发挥体育功能,特别是健体强身之功能。

在近代社会中,出现过“土洋体育”之争,在这场空前的运动中,国人尽巨大之力来发掘武术体育功能,‘.精武会”弘扬的是强国强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新中国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武术作为社会和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得到飞速发展,其健身功能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武术健身的人非常之多。邓小平说的“太极拳好”,是对武术健身功能的最好评价,也是对武术教育的最好宣传,它使更多的人加人到武术健身中来。

3实现武术教育传播武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3.1学校武术教育是实现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3.1.1武术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活动使之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武术教育同样必须从娃娃抓起,使习武之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武术文化熏陶,并通过武术教育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可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都是以西方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偏重于技术和.’体育”形态的中国武术价值,缺乏武术文化和文化精神的教育。而且,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据调查得知“目前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只有22.4%的学校非常重视或重视.大部分学校重视程度一般或不重视.导致70.3%的中小学没有开设过武术课。”这么低的开课率已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公务员之家

中小学武术教育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对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方面,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王岗教授认为:中小学武术教育应走2+1模式,即三节休育课中,两节为普通体育课,一节为武术课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利于民族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播。邱王相教授在其(中国武术文化散论》中就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基本思路:(1)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2)权威性、指导性教材与地方性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3)汲取传统武术营养。(4)遵循“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上手”的原则。(5)借鉴跄拳道、空手道的成功经验。

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上对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还是没有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当代的学校武术,已经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以青少年为对象、以中小学武术教育为课题进行深人研究,探索武术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镇。不仅把武术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还把武术作为了解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一种可操作性强的身体感悟的手段。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武术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武术教育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其意义是重大的,作用是深远的。

3.1.2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肩负着继承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武术教育发展的后续力量就是大力培育武术教育人才,各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武术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武术教育的权威人士,几乎都在各高校中从事武术教育T作。他们在培育一代一代的武术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教育专业中的武术;一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武术。体育教育专业属师范类,其毕业可以获得教师资格,学生毕业后可以进人中小学从事武术的教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然属非师范类专业.但是除了部分学生也能进人学校从事武术教育活动外,还有许多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从事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活动。因此,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要培育具有高质量的武术人才,他们不仅能传授武术,还能很好地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

3.2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有效地传播武术文化

媒体是当今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其功能是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是其中一个方面。如影视媒体“在教育层面上,主要有寓教于德的教化功能;寓教于美的审美功能;寓教于新的信息功能;寓教于变的调整功能;寓教于乐的娱乐功能”。不仅是影视媒体,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信息等都具有上述教育功能。武术文化的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来传播武术在有关自强不息、尊师重道、爱国爱民、见义勇为、文明礼貌等精神。通过电影《黄飞鸿》人们懂了“男儿需刚自强”道理;《霍元甲》让人们知道在民族危难关头的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武术影视明星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都是青少年心中的偶像。不仅仅是他们武功高强,他们还有着高尚的人品和坚韧不屈的精神。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媒体强大的教育功能,在武术的教育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或缺。武术利用媒体的教育功能在传播武术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3.3创立武术品牌,能更好地传播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之博大精深,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拳种、门派众多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渊源有序的拳种就有129种之多。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近年来武术的发展出现瓶颈,竞技武术未能进人奥运会大家庭.传统武术也一直被边缘化,许多民间武术拳种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以及武术传播中文化的弱化等等,武术发展局面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市场、休闲体育的强劲需求,发展文化、建立品牌成为当前社会竞争的重要手段与措施。要抢占市场,就必须建立品牌,并发展其文化。西方体育在中国的发展是如此,就连“贻拳道”、“空手道”等亚洲武技也是如此。

要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武术拳种。因为“拳种是中国武术价值的核心资源。是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一拳种是代表民族感情气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和民族本源文化的活化石”。从中国武术发展的特点来看民间性极强,所谓传统武术的发展,即各拳种、门派的发展都是依赖民间自发性的,政府的干预性不强。虽然,政府在发掘、保护拳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拳种、门派自身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其自身和社会的力量,政府在这方面还没有制度性的发展措施。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将是各拳种、门派在其今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武术发展必经之路。而“忽视拳种教育的中闰武术教育只能导致中国武术断代失传,只有重视传统拳种在中国武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中闰武术教育才会更加丰盈饱满”。

武术文化及品牌的建立,将更加有利于武术文化及传播,有利于武术教育的开展,它是武术教育化发展的基础,是武术教育化发展的内容来源,只有创立武术品牌,提升武术文化,武术的教育化发展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9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第一步:以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CNKI为检索平台,检索公式如下:主题=“对非传播/中非传播/非洲传播/中非媒体”;文献类型为“学术期/辑刊+博硕+成果”;检索时间“2019年9月1日”。检索结果为347条文献记录。第二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人工筛选,摒弃无摘要、与主题无关以及重复的文献之后,得到有效文献90篇。(二)研究方法借助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V,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图谱展示,得出基本发现;在细节上,通过内容分析,对基本发现开展进一步挖掘。两种方法的整合,涉及知识内容、生产主体各要素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有关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成果产出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热点关键词及其历史性演进深入分析,呈现和解释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并对其研究趋势做出预测。

二、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论文产出分布情况

(一)论文产出演进截至2019年9月1日本研究收集数据当天,共有90篇公开发表文献研究了“中国对非传播”问题。根据论文产出量和研究主题,可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2004-2011)为零星产出期,8年发表11篇,年均1.4篇。2004年1月,《武术科学》上发表的《影响中国武术在非洲传播的主要因素》,掀开了国内关于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序幕。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均无产出。这一阶段多为宏观性的初探研究,包括中国对非传播现状、媒体对塑造中非关系的作用等。第二阶段(2012-2016)为快速增长期,5年发表50篇,年均10篇。这一阶段开始注重微观性的案例和调查研究,涉及传播策略、媒体合作、媒体本土化、中国对非传播问题等。这一阶段中,2012年出现第一次研究热潮(8篇),2016年达到峰值(14篇)。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重要事件激发了这一阶段的研究。第三阶段(2017-2019)为冷静沉淀期。经历上一阶段的研究热潮之后,该领域发表的论文从2017年开始有所下降,这一阶段同样注重案例和实证研究,同时开始关注语言和文化传播这类话题。(二)论文产出机构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论文产出机构相对集中,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研高校(46%),主要包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产出最多(22篇),且集中于该校的传播研究院和国家创新传播研究中心两个机构。第二类是新闻传媒从业机构(12%),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4篇,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5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篇,反映出这些机构在开展中国对非传播业务上较为重视。第三类是其他机构(42%)。(三)核心作者90篇论文涉及88位作者,有12位核心作者发表2篇以上,其余作者均1篇。进一步分析发现,发表量最多的龙小农自2011年在《现代传播》上发表其第一篇相关论文《超越“非洲范式”:重构中国对非外交传播战略》以来,基本每两年都会有产出,且均为第一作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持续性关注和研究。吴隽然、罗雪、朱振明均为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者;李新烽、吴传华、贺文萍三位作者在中非问题研究上保持了持续关注;倪建平的三篇文章中有两篇下载量位列前二,成为2007年和2008年的热文;闫成胜的三篇文章从广播电视视角分析了中国对非传播问题;李法宝主要讨论了国产电视剧在非洲的传播;杨梦蝶聚焦于中国豪萨语对非广播的问题;李玉洁和李新烽合作2篇,关注的是中非媒体合作问题。(四)主要期刊主要期刊是一个学科或领域知识生产和流动的重要平台。90篇论文共涉及51种期刊。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对外传播》自2008年刊发《中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一文开始,基本每年都有相关论文刊发,成为对该研究领域持续性关注最高的期刊。

三、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一)研究热点分析。主题和关键词体现出文章的研究核心和主要内容,对其进行历时性分析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热点和演进。在前述基础设置上,选择“Term(主题词)”和“Keyword(关键词)”,运行CiteSpaceV,利用软件提供的生成描述功能获得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列表,去除两个基础词“非洲”和“中国”,得出频次排名前50%的关键词数据(表1)。1.研究热点演进。从历时性角度看,不同年度的研究热点各有侧重。2012年,“中非关系”“中非合作”“阿非利加人”“非洲人”“媒体”是研究热词;2013年,“中央电视台”“分台”成为主要切入点;2014年,研究焦点以“媒体影响力”为主;2015年,学者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开展对非传播的“策略研究”;2016年,“环境适应性”和“影视剧”成为关注热点;2017年,形成以“文化传播”为中心的研究网络;2018年,“语言文化”引发更多关注,相关文章均具有较高下载量。从中非视角的偏向度上看,也可将研究热点分为三类:一是偏向中国视角的中国对非传播模式、本土化传播、中国文化在非传播等;二是偏向非洲视角的非洲华文媒体、非洲媒体涉华报道、非洲媒体对中非关系影响等;三是偏向沟通视角的中非媒体合作、媒体交流等。结合历时分析发现,研究热点显示出“关注中国对非传播的中国视角——关注非洲媒体的非洲视角——寻找中非互动的沟通视角”这一演进轨迹。2.研究热点中心性。高频关键词反映出一定阶段内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中心性反映出该热点的重要性。表1显示,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关键词中心性最高的是“文化传播”,紧接是“一带一路”“中非关系”“中非合作”“媒体”。值对外传播2020.03理论平台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S得注意的是,“文化传播”虽频次不高,但中心性很高,说明“文化传播”作为隐性关键词,对学者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架构产生较大影响。兼具高频次和高中心性的“中非关系”“一带一路”“中非合作”“媒体”,是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向度。另外,“阿非利加人”“非洲人”“对非传播”虽频次较高,但中心性非常低,说明其在研究中影响分量低,属于基础词汇。3.研究热点聚类。结合关键词的中心性图谱,对其进一步聚类分析,同时对相关文献内容分析,可将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主题分为五大板块:第一板块:以“文化传播”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汉语教学、孔子学院、武术、影视剧译制等。倪建平提出传播和谐文化有助于提升中国在非形象和调整中国对非政策。①陈宇鹏、龙吟分别探究了对非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②③沈御风以“一带一路”的非洲支点肯尼亚为例,做了中国文化的精准化传播调研。④第二板块:以“一带一路”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话语翻译、本土化策略等。吴隽然站在中非文化差异角度,认为要建立具有全球视野的传播机制、重视跨文化传播、增强中国对非传播话语创新能力。⑤第三板块:以“中非关系”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媒体作用、传播现状与问题、媒体交流与合作等。李安山提出,媒体在中非关系中既非魔鬼、亦非天使,在重视负面报道的同时也不能反映过度。⑥张梦颖从西方、非洲和中国媒体的对比视角分析中非关系报道的现状和问题,对中非媒体交流与合作提出建议。⑦周玉渊发现,非洲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内容趋于一致,集中在民主价值观、社会责任、贸易和投资领域。⑧第四板块:以“中非合作”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舆论环境、中非合作论坛、媒体合作等。吴传华发现,中国在尼日利亚的舆论环境折射出中国在整个非洲的舆论环境偏向积极,但同时面临越来越多的杂音和外界干扰。⑨刘滢、周瑜发现,非洲的新闻市场需求大、地区差异大,而我国媒体对非洲传播市场的了解程度有限,亟需加强合作与交流。⑩第五板块:以“媒体”为中心的聚点网络,内容涉及非洲新闻市场、本土化、媒体合作等。罗雪认为,本土化发展成为中国媒体进入非洲后的“必经之路”,建议遵循“竞合策略”,将内部运营策略和环境适应策略相结合。11蒋生元提出,在传播内容上要增加有关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小文章”。12可以看出,以上五个研究板块有差异也有交叉。此外,分析关键词中心性的聚类值可发现,Q=0.4536>0.3,聚类轮廓明显;而S=0.4458<0.5,聚类特征不够明显,说明该知识域的研究深度有待提高(CiteSpaceV的Q值用于衡量网络模块化,S值用于衡量网络同质性,一般Q>0.3意味聚类轮廓显著,S>0.5意味聚类特征显著)。(二)关键文献分析。1.高被引文献。文献被引情况可以量化出参考文献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从而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关键文献。分析发现,共有59篇论文被引,其中21篇被引1次,9篇被引2次,8篇被引3次,5篇被引4次,16篇被引5次及以上,单篇最高被引24次。表2为高被引文献(5次及以上)列表。从年份来看,被引量最高的出现在2012年(2篇共被引25次),2014年(4篇共被引25次),2015年(3篇共被引29次),而这几年正处于论文产出演进的快速增长期,和产出量及研究热度有一定相关性。被引量最高的是2004年刘同为的《影响中国武术在非洲传播的主要因素》,这与该文是该研究领域的第一篇相关论文有很大关系。2008年,倪建平的《中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下载量和被引量双高,产生了较强的学术影响力。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被引文献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中国武术、汉语、孔子学院)、非洲媒体(非洲媒体与中非关系、舆论环境)和传播策略(媒体本土化、媒体合作交流、影视剧译制)。2.关键节点文献在CiteSpace生成的文献共被引网络中,关键节点文献指的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聚类节点的文献。这些文献的中介中心性系数较高,在知识流动网络中很关键,扮演节点和桥梁作用。在前述基础设置上,“NordTypes”选择“citedreferences”,运行CiteSpaceV软件,发现未能形成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这说明,受到发文量较少等因素影响,文献彼此互引率较低,该知识领域研究人员的学术联系较少,尚未形成广泛的学术共识。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呈现了2004年至2019年间,国内有关中国对非传播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脉络,包括产出机构、核心作者、主要期刊、研究热点、关键文献等,发现研究热点呈现“中国视角——非洲视角——沟通视角”的演进轨迹,说明中国对非传播的实践与科研开始注重双向的沟通与对话,而非单向的自话自说。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下,中非合作正向全面和纵深迈进。

高校武术论文范文篇10

本人本年度主要担任武术专项班和跆拳道选修班的教育教学任务,共550个课时。下面我将本年度的工作情况向大家作简单汇报。

思想上,本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和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各项政治学习,关心时事,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忠于职守,服从领导,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

教学上,本人坚持走“学-教-学”的道路,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业务能力。积极研习教材教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认真备课。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力求将自己掌握的学识与教材相结合,因地制宜。本着“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耐心而细致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树立终身体育思想。课后积极总结思考,与学生广泛交流,虚心接受合理意见,受到学生广泛欢迎。

科研上,广泛查阅体育期刊,敏锐把握体育动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本年度主持课题3项(省级1项,校级2项),参与课题3项;先后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军事体育进行学院学报、体育成人教育学刊、体育科学研究等期刊发表科学论文5篇(独著1篇,第一作者1篇,第二作者3篇);《ppp模式在高校体育教育投融资体系中的运用研究》获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报告会三等奖;主编出版著作2部。

另外,本人还积极参与学校体育竞赛工作,体制测试组织工作,学院迎评促建工作,新增专业申报工作,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申报工作等,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由于任务繁重,常常要工作到凌晨一、二点钟才能休息,有时节假日也坚持在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