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4 17:50:09

大学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1

体育教学要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正是素质教育要求的结果。素质教育同样是追求人才整体全面的发展,希望使学生在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都得到发展。这就是大学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相互结合相互呼应。大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塑造自己的转折点。大学不同于小学、初高中的教学,大学主要在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就更加要求大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素质教育,不单单是书本知识的传授。尤其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这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过程。在大学中,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省份,不同的背景,这样学生就会出现一系列带有他们各自独特特性的问题出现。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会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产生各种情绪,而导致各种思想以及心理问题。在大学这个阶段,在即将步入社会这个重要的时期,体育教师更加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生活习惯等内在素质的培养和塑造,这将直接关系到即将步入社会这一代青年人的整体素质,也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所以,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如何实施

(一)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严格要求自身,以身作则。教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载体,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老师来实施于学生。因此,教师就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准则,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的体育活动。通过各类活动的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品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并且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在教师积极的响应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大学生一般在20-24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对这个社会以及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于学生已有思想的改变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这就更加要求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素质教育的目标为自己的行为导向,去指引、开导学生。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身体特点去安排课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转变体育教学思想

现在的体育课的教学,要改变以往的思想,改变传统的只以教授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技能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组织管理、以及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要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培养新时代有能力的接班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学生自我,培养顽强的意志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课程中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才是新时代的需要。比如来说,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听从老师的管理。但是在大学中,需要做到听从老师管理,但是也需要挖掘自身的潜能。在课上,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的组织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就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再比如,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分组的比赛或者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力量,认识到相互配合的重要性等等。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基本素质,并且具有较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等等,就能适应社会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

在理解文化素质教育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素质教育是什么。简单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其中又包括提高专业素质、丰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是必要条件。在新时期文化素质在素质教育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多。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总结起来所谓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指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境界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具体指加强大学生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自然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教育来提升这三个层次。对于如何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首先,明白文化素质的内涵是基础,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在认知上对文化素养的有一个正确定位,在行动和实施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出现问题。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众多的实践表明我国的大学生的在能力和境界这两个层次很欠缺。

二、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

1.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四个部分,其一是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传承认同民族文化;其二是对人类社会传统机制制度能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其三是对人类历史的认识程度和对现代文化知识的把握;其四是开拓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深度和广度。

2.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

(1)文化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的社会要求。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的发展,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的方针政策,创新型人才、高素质的人才的社会需求,以及我国经济的中高速提升对企业的影响,这都要求我们快速的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宏伟战略。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20年,这一战略我们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不断地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方法,不断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体系。(2)文化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的个人要求。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素质还是十分的欠缺,破坏文物、随意在网络中辱骂,诚信缺失是极其普遍的存在。也就要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来说都需要强化,从思想到实践都需要一个更高的水准要求。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包括学习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以及融入社会、贡献社会。

三、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策略探寻

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知识、能力、境界“三高”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创新和合作,达到共赢的局面。

1.素质是养出来的

人的优秀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将自己培养出来的。自己慢慢体会得到的。在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最主要的还是自身的提高和感悟。很多情况下,忽视了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于自身的不足总是一概而过。转而对他人和社会的指责。对待同一件事情,面对同一种环境,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强化对自身的素质要求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学生的自我教育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作风和倾向。从能力方面讲,主要是实践能力低。从认知方面讲,以自我为中心,对国家、政治、他人等冷漠不关心。从自我方面讲,急躁、功利、享乐等,这些仅靠社会和学校很难改变。关键是要让学生自身充分认识这些不足和严重危害并能够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改变。

3.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将这一角色重新定位,更加细化这一角色。让学生的角色更多向主动转变,而教师则需要在这其中灵活转变角色。让教和学更加生动不再固化。让教学不再局限与教室,教师可以在生活、工作、恋爱多个情境中给予学生帮助扮演不同的角色。

4.整合教育资源

每个学校的条件都不同,由于地域、专业、师资、资金、教学理念的不同会有很多差异,所以说如何整合资源,合理配置就是一个需要去积极探索的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高校都在合并、提升。当然也有一部分高校也在消失被淘汰。高校整合教育资源需要从多方位切入,对现有教育资源正确利用,对所缺资源的获得。以及调整课程体系、创造学习条件、增加实践活动。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求,是未来更高层次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展开,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认识到实践,从整体到个人,都需要共同参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所在就是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在于高校,核心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作者:李萌欣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康.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及其实践导向[J].教育研究,2012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3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全面发展理论因其过于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成监控;而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人们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很容易被误解为以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全体学生或培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50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一贯强调“专业对口”,从而导致专业划分越来越级,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等种种弊端。大学生中文科的往往缺乏对理工科的了解,对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一片模糊,学理工科的往往缺乏对文学、历史的基本了解和掌握,对美学、心理学等知之甚少;而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和方式过时、僵化,认为教师只要有效地传授了书本知识,学生有效地掌握了书本知识,教育质量就有了保证,教学双方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分数,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出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信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冷落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意义十分深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持别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即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改革教育思想,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特点和规律上来;同时,也要吸引学生参加讨论。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

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和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当前,不管在区域整体推进层面,还是在高校具体实施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也存在着某些误区,有待于澄清是非,提高认识。

误区之一,是把学校特色教育当成是素质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特征,只是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片面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等。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这三个方面获得协调的同步的提高,以期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果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形式主义的搞一些花架子,把它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它的反面。

误区之二,就是把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那种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误区之三,是把实施素质教育仅看作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的历史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实施素质教育毕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涉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凡此种种都说明:它不仅需要教育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就学校内部而言,实施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教务部门的事,也是全校各部处以及党政工团妇的事,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担负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行。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4

对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十分明确。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宏大的命题和模糊的思维。笔者曾在天涯网上看到有人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对比后发现,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非常明确具体,都是做人、当学生的底线要求。而中国小学生守则多数都是宏大的命题,看起来很美,似乎无所不包,但几乎没有哪一条能告诉学生究竟该怎么做,每一条都够一个人学一辈子。如果真能做到守则的要求,那不仅是个杰出的公民,而且简直就是完人、圣人。然而,细细一想,大多数又难以做到,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所以,这种宏大的命题、混沌的表述的小学生守则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无。小学生守则如此,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也差不多。且让我们看看权威的观点: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首先是解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而社会责任感内含人格的养成和价值的取向。[1]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文化思想史专家张岂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2]章仁彪认为: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只有坚持“全球意识”和文化认同、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知能传授和人格塑造的统一,才能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走出高科技与低情感的悖论,为文明的对话和进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3]这些学理上的争论无疑有助于认清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但问题是这些宏大的命题不仅给人空泛之感,而且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无所不能,夸大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而如何将这些宏大的、模糊的命题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则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欧美一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位。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其目标及途径都十分简洁明了;哈佛大学2009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哈佛的教育是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动摇陈见,是使‘熟悉的’变成‘不熟悉的’,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与之后的东西,摒弃原来方向并帮助他们找到确定新方向的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自我反思,训练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通过让他们体验一种由于接触极其不同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疏离感,这种事件与文化是超越他们甚至是我们教师自己理解能力的东西,自由教育由此达到上述目的。”[4]相对于多伦多大学而言,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更具体而明确,那就是训练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的理解存在误区,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目的不是十分明晰,从而出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通才教育,是人文学科教育,是文化知识传授,是文化素质课教学,或是开设几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甚至有些学校将开设人文课程、文化素质讲座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或是将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人文学科教师的任务等。与教育的内容误区相关的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王凌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所开课程种类少、比重小;课程内容单调、陈旧,特色不鲜明,教学内容和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文化素质缺失补课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发挥出大学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文化素质的功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成长规律缺乏研究,对现代网络环境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大学生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教育内容无所适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5]。徐高明、张红霞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五所一流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调研后认为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课和人文教育课内容相关度低,尚未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不足,没有合理的“课程梯度”[6]。此外,诸如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盲目性大,往往因人设课,一些价值不大的课程混杂其中,特别是普遍较多地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缺乏综合性考虑,没有与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学生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混学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往往成了教师表演的独角戏等等问题,都在各高校较普遍地存在。由于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认识不清,使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仍然处在跟着感觉走的阶段。迄今为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尚未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以推广的评价体系。现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评价体系各自为政、各有侧重,容易受到行政力量与个人好恶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难以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科学的、持续的发展。可喜的是,黎琳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7]一文从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概念、评价的目标、评价的理论模式、评价的功能等多方面系统地探讨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问题。作者在考查了泰勒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等模式后提出了符合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在笔者所能检索到的研究成果中,该文是最具有理论色彩的,它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研究了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素养;素质教育

自古以来,音乐就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具有审美和教化双重功能。早在古代时期,音乐就已经成为一种抒发感情、舒缓心情的艺术形式,也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21世纪,人们更需要音乐艺术的陶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却严重缺失,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的未来发展,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关于加强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当前社会中,加强音乐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美妙的音乐,不仅和世间万物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而且还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在音乐素质教育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音乐的美好,并且进行联想和情感感受,以此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要是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注重对高素质的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在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联想能力,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满足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1.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其实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物。因此,音乐也可以对人类的心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而音乐旋律的声波振动,也能够刺激人脑的中枢神经,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神经细胞的兴奋度,然后再在这样的基础上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精神压力,从而稳定他们的情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其实是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的。而这,也能够促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关于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养的调查现状

2.1调查情况。为了能够了解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养现状,此次便以国内5所高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这5所高校包括师范类院校与非师范类院校,一类本科院校及二类本科院校。从每所高校的非音乐专业本科生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填写,并随机抽取20名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其中,在学生版调查问卷中,5所大学分别回收有效问卷92份、89份、90份、88份以及95份,回收率达到90.8%。而在教师版的调查问卷中,5所高校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0份、18份、19份、17份以及18份,回收率达到92%。对所回收的454份学生版的问卷进行筛选,去掉无效问卷和未完成问卷14份,最终有效问卷为440份,问卷有效率为88%。2.2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情况所得出的大学生音乐素养情况。(1)很多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音乐课程的喜欢程度并不高。从此次调查中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大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还不够深入,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没有系统地学过有关音乐的基本知识。其中,在分析过程中还可以发现,音乐技巧技能和音乐欣赏更受学生欢迎,分别占比45.08%和40.18%;而其他有关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文化专题的讲座,却无法吸引学生,有38.22%的学生觉得音乐基础理论无所谓,对此兴致不高。(2)在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音乐素质教育方面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高校的音乐师资队伍却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难以满足实际要求。此次调查可以发现,在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情况中,42.22%的教师了解作曲,但是并不能掌握;而在对声乐技能的掌握方面,也仅仅只有38.89%的教师学过简单的声乐,能基本掌握这门技巧;在教学技能掌握这一块,大多数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仅仅只有7.78%的教师比较熟练。(3)在课堂设置方面还比较单一。从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中,还存在着比较单一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都会觉得音乐课程学习比较枯燥。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所以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无法促进学生在情感、心理以及智力等方面的作用。而且,在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方面,也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3高校加强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1强化大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该积极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更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重视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从而提高音乐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首先,高校需要重视音乐素质教育,并且为音乐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场所和设备,强化大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促使他们可以认识到音乐素质教育的意义,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其次,高校应该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作用。最后,高校还应该积极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如音乐知识竞赛活动,举办音乐会,组织高雅音乐进校园等等,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素养的认识。3.2注意强化师资队伍的力量。在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情况中,为了加强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高校就应该积极强化师资队伍的力量,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从而为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其一,通过各种渠道来引进思想素质高,具有较高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其二,加强对现有教师的进修、培训,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其三,教师本身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来提升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和教学能力。3.3积极地建立完善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一种感觉艺术,音乐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而且还能够开发人们的智力。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就必须注重音乐素质教育。为了提高音乐素质教育的质量,高校需要积极地建立完善的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各种类型的音乐课程,充分满足人们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需求。另外,还需要注重音乐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有效结合。其中,必修课应该侧重基础知识、乐感训练等,为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奠定基础。而选修课则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并契合时代的发展。

4结语

在当前社会中,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情况中,高校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音乐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晓雅.思政视野下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必要性和作用[J].艺术科技,2019,32(08):228.

[2]周雯旭.高校音乐文化与大学生音乐素养的互动关系[J].戏剧之家,2018(26):40-41+53.

[3]侯兆君.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83-184.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环保意识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是国家领导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作为社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高校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非农林类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缺乏了解,认同度不高,亟待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途径[1].

1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现状

为了了解当前各大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现状,笔者设置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32份,收回有效问卷897份,其中男生467份,女生430份,年级分布比例为大一32%,大二42%,大三28%,大四8%,鉴于农林院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主要的专业设置,取样避开了这部分大学生.1.1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8%的学生听说过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69%的学生也仅限于听说,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并不清楚,剩下的学生中,能正确回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主要内容的学生比例不足12%.充分说明当前非农林高校的学生,虽然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但认知程度有限,生态意识薄弱.当问到学生从哪些途径听说或者了解生态文明时,24%的学生选择了电视新闻,61%的同学选择了互联网,剩下的同学选择了课堂或者其他途径,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相关资讯的主要方式是网络.1.2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践行程度调查问卷显示,虽然超过95%的学生认同国家提出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想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不同的做法.87%的同学喜欢在通过外卖软件点餐,却没有想到外卖餐盒及包装的环境污染问题;94%的同学喜欢通过淘宝、京东、亚马逊等B2B平台网上购物,甚至有同学称日常生活用品全部依靠网购,却忽略了网络购物产生的包装浪费,82%的同学选择了随手扔掉网购物品的打包袋或者纸箱,11%的同学称在扔快递垃圾时想过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仅有7%的同学将日常网络购物产生的废弃纸箱收集起来环保再利用.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虽然思想上认同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知行脱节较为普遍.

2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对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绿色中国尤为重要.2.1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走过了“先发展,后保护”的环境保护之路后,异常重视本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绿色、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用品以环保为理念,减少包装;出行方面选择绿色无碳的方式;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工厂做到绿色、节能.大学生作为有一定文化水平,承担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群体,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让绿色环保的理念渗入其一言一行中,开发出更多绿色、环保、节能的产品,有利于提高国家未来的国际竞争力[2].2.2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中强调的人类社会发展要与环境和谐共处,协调一致的理念相契合.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贯彻党和国家政府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国家绿色中国梦的实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强度,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2.3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站在时展的高度,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雾霾肆行,水体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等中国社会发展之痛,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国家绿色生态战略布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提升其生态文明素养,有利于加快实现“中国梦”.

3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听说过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认知程度和践行程度上依然存在着不足.集中表现为超前消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环境保护知易行难等.3.1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环境较为优渥,大部分还没并没有养成中华民族传统节俭美德;另一方面西方的拜金主义随着网络浸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信用卡的普及,各种网络金融工具提供的透支额度,B2B平台在6.18、11.11的购物促销活动,各大商场在节假日推出的各种刺激消费的措施,均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高校学生间生活上的相互攀比现象严重:紧跟时代潮流频繁更换高档手机;不少学生网上“买买买”乐此不疲;有些女生购买口红、化妆品、衣服等.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不少学生有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超前消费习惯,与当前党和国家政府提倡的绿色低碳的生活背道而驰.3.2当代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知易行难现象严重.当代大学生通过相关媒体或者课堂讲座等形式了解了诸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热带雨林逐渐消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然而这些观念仅仅停留在意识表面,并没有对大学生的生活带来质的改变.部分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知易行难现象严重.正如前面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日常的点外卖、网上购物等行为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看到有人浪费公共资源的现象,你会怎么做”的问题,65%的学生选择了什么都不做;对于“发现企业有违反环境法的污染行为,你会怎么做”的问题,55%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对于“在出行工具的选择上,自己开车、骑自行车、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选择上,74%的同学选择了在支付能力范围内首选自己开车.种种现象表明,当前的大学生虽然了解生态文明,环保意识却很淡薄,知易行难现象严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4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策略分析

针对当前各大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停留在表面,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知易行难的现状,探索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让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真正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的方面.4.1更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念.高校要把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贯穿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高校首先要从确立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出发,更新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破坏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最终构建起和谐的自然价值观、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其次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尽量避免超前消费.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大学生网贷现象,更是要从源头抓起,让学生意识到物质消费水平要与自身的能力相匹配,不要过度消费,更不要透支自己的偿还能力[3].4.2从顶层设计入手,做好大学生环保教育.针对当前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只停留在表面的现状,从顶层设计入手,做好大学生环保教育,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程度.首先,通过多学科渗透,将生态文明知识贯彻到日常学科教学中,让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字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其次高校可以设置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或者课程,让其成为与高校思政系列课程同等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在日常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理念,让让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真正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举止[4].4.3拓展教育平台.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例如可以利用现在蓬勃发展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大学生点对点,一对多的推送生态文明相关资讯;利用微媒体录制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微视频,有助于大学生利用碎片时间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信息.开发高质量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软件,通过各种各样的网络互动活动宣传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素质建设.另外,还可以考虑引入国外关于生态建设的优质视频,例如BBS拍摄的《森林之歌》、《地球脉动》等优质纪录片,通知组织学生观看生态文明相关优质视频,激发学生对地球母亲的热爱之情,进而在生活中正确践行生态文明举措.4.4拓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素质教育方式.高校要意识到开展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社团活动是个不错的生态素质教育方式,笔者所在高校的“爱绿协会”曾在4.20地球日举办饮料瓶换绿植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收集的50-100个饮料瓶,换取相对于的绿植.这一活动引发了学生们对绿色低碳生活的思考,学会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浪费行为.高校团委还可以在3.12植树节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亲手栽下一棵树,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祖国的绿水青天;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跟随环保工人工作一天,让学生自身亲身体会环保工人工作的艰辛以及城市绿色环境的来之不易;高校还可以开展诸如生态环境征文比赛、生态环境知识竞赛、保护母亲河、绿色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中切实感受绿色环保行动对社会、国家的重要性.

5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腾飞,与此同时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政府站在时展的高度,提出了构建绿色、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虽然对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较为了解,却并不太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概念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在实践中正确践行生态文明的相关举措.因此,针对当前各大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停留在表面,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知易行难的现状,探索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让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真正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举止,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者:孟庆艳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彭志红.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与教育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2):62-63.

〔2〕成媛.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与教育途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5(18):3-4.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7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从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2加强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2.1优化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大多都是竞技类的项目,并且教学的内容大多都是运用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内容出现较为陈旧和单调的情况,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因此,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如果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就应该优化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提高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文化性和实用性,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面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来进行调整,以此来使学生认识到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养成他们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2.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一些大学体育课教学中实行自由选课、自由选体育教师和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地点的方式,不但可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因为不喜欢教师教学的风格或者不感兴趣的科目出现厌学和逃学的情况。除此之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虽然一直要求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但是却不能够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和实施者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适当的辅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对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有着相应的推动作用。

2.3传统体育教学和智育、德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注重学生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培养那么就不能够达到大学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把教学仅仅停留在技术上面,而应该把体育提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并且对人的行为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体育教学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体育运动的目的就是要求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光明磊落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作为大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做好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的智育、德育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推动大学体育运动的发展,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2.4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创建体育教学平台

人文素质主要是在教学开展中转变教学思想,使原本大学体育教学的技能传授,转变成为以人为主,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为主要目的。因此,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通过创建体育教学平台的方式,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思维创造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使学生在不断的教学创新中得到相应的收获。除此之外,高校在创建体育教学平台的时候,应该把全校课程紧密的结合在其中,使各个专业内容都可以得到相应的体现,并且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相应的平台课程建设,要挑选最好的教师来进行执教,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和体育技能。

2.5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由于教师是教学的开展者和实施者,因此,想要更好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备相应的人文素养,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和语言表达上面。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经常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丰富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增长见识,从学识水平、人格魅力上去开展大学体育人文素质的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为人师表,用自身的力量和能力去影响学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2.6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关注学生学习体育的情绪,正确的指导学生的体育思想,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作为大学体育教师通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荣誉感和责任感,调节学生学习紧张的情绪,使学生学会欣赏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人文美,以此来使学生具备文化修养。并且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呈现多样化,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7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体育知识,还应该具备相应的体育技能,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更加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把体育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体育器材,设计体育场地和编排体育活动内容,这些实践活动都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结语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创新意识

教育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承担着知识的创新、传播和运用的重要任务。教育对于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其培养创造性人才。而21世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竞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重视和加强高校的素质教育,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改变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变“接受式教育”为“创新式教育”,变学生的“适应型学习”为“创新型学习”,倡导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做了最为明确、准确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整体来看,当前整个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学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充分证明当代大学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赖的一代,能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他们有特别强的成才意识,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思想较活跃,国际视野比较宽广,同时竞争意识、维权意识比较强烈。我们只要坚持对学生正面的教育、引导,使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事业接班人。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一样,当代大学生由于过分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过分强调成功的重要性,当个人愿望不能实现时,当奋斗过程中遇到挫折和面临取舍选择时,容易丧失是非判断力,陷入价值的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乃至虚无主义的怪圈之中,难以自拔。在大学生群体中,价值取舍问题尖锐,表现出较强的个人本位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非常普遍。表现为讲求实惠而轻视理想;注意实际而忽视理论;追逐功利而忽视贡献。但不管怎么说,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那么,针对种种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提高高校教师素质

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势必要影响到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所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校教师应当具备以下素质:

1.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综合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理想的知识结构应是“金字塔”形的,专业知识拔尖,综合知识广博,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博览群书,了解学科新信息以及与之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求索、更新、充实,真正成为“博学之师”,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创新开拓、教书育人

真正的教书育人不是仅仅认真备课上课,课后按时批改作业等。它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不断创新和开拓。而那些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一本教案多年不变,课堂上满堂灌的方式,不仅阻碍了师生的沟通与交流,还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要有高尚的师德和人格,严谨自律

高校中,大部分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但是,目前高校教师中还有少部分教师,不重视自身素质的修养。比如有的不认真备课,上课随意性很大,缺乏新内容、新知识;有的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和提高,使其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难以用身正为范的师表形象来引导学生。

虽然这只是高校教师中极少数人的所作所为,但其影响力不小,对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4.要重实践,善于引发学生

有创新精神和能力。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要善于营造情感氛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往往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质疑意识也比较弱。显然,这种做法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实应该改变。应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善于启发学生根据既定的情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的质疑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5.要爱岗敬业,爱护学生

把“职业”看成“事业”,把课堂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场所,全身心的投入理想、信念;投入人格、情感;投入个性、热情,真正的做到育人,敬业爱岗。一名受人爱戴的模范教师,不仅要具备学富五车的渊博知识,神采飞扬的青春风采,大海般广阔的胸怀,还必须具备牺牲、果敢、奉献与赤诚般的坚韧意志,时刻把教育事业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为权利、地位、名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所动摇,“俯首甘为孺子牛”。同时,教育是爱的事业,热爱一名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等于毁灭一个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二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融合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往往是分离的,因而导致理工科大学生只重理而轻文,思维偏窄,交往能力差;文科大学生只重文而轻理,与实际脱钩,夸夸其谈。因此,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努力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融会贯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方法上,理工科的学生必须选修人文的部分课程,人文科的学生必须选修自然科学的部分课程;二是在理念上,培养学生树立理工类学生未来就业需要的人文知识支撑、人文类学生未来就业需要的科学知识支持的重要理念,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本专业的深厚知识,又具有广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是继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摇篮,大学校园文化是学生情感熏陶、心灵塑造、人格提升的主要力量。建设有利于学员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具有教育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约束等功能。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格调,是提高成教学员素质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和理想、信念与追求的集中展示,同时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中心建设,配备足够数量和熟悉业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化解心理负担、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经受考验、承受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

四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

当今时代是一个崇尚创新的时代,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本质上是人的能力创新,是教育的创新。高校教育要迎接新时期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挑战,就必须深化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出,高校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学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要树立开放式和全球化的教育观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

教育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而是选择完美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力。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使受教育者发挥出自己的天资,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只有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

参考文献

[1].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02.01(01)

[2]张书义.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4~16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9

一、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简要回顾:提出与实践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基础教育中片面强调应付考试,过于追求提高升学率的教育现象而提出。而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知识结构单一、专业面狭窄、视野局限、人文与科学教育失衡、缺乏创新能力等弊端则是高等教育阶段提出素质教育的缘由和需着重解决的问题。1995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即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①。文化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切中了专才教育的时弊,顺应了教育的发展规律,在我国各类大学迅速展开。随之而来,高等教育的理念开始发生了变化,即从专才培养所强调的“制器”,转向了素质教育凸显的“育人”[2]。我国大学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形成了包括招生录取、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课程体系、培养规格、学籍管理、奖惩制度乃至报考研究生深造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大学普遍是按照学科专业划分院系的组织机构,由此实现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提出之初,无论是在教育部文件还是教育专家的研究中,都曾指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①。但随着实践的进行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倾向于素质教育已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模式[1]。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从是否触及制度组织层面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标志的初始阶段和对本科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思考、探索和构建的综合性改革阶段。开设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是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实践的主要途径,课程教学改革自然构成了我国素质教育早期实践的主要内容②。迄今为止,我国大学开设的各类素质教育课程少的几十门,多的达上百门,内容基本都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同时针对一些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举措③。例如,针对早期学生选课中存在“拈轻怕重”,重文科轻理科的现象,多数高校采取了分布选修的方式,即将选修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划分为几个模块,要求学生从不同领域中选修一定的学分。针对普遍存在的“内容杂、结构乱、质量低”的问题,一些大学开始加强选修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如上海交通大学自2009年开始将原来的通选课改造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并进行课程遴选立项,定期复评、期满验收的办法加强建设。同时成立课程委员会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对任课老师、教学班级规模等作了明确要求。可以说在课程教学层面上的改革,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论是教育目标,还是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制度都已经与专业教育模式相适应,仅靠局部的课程教学改革很难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其目标[3]。也正因如此,一些大学开始进入素质教育探索的深水区,即开始对本科教育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如复旦大学于2012年整合原复旦学院、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机构,组建新的复旦学院,即本科生院;浙江大学于2008年成立了本科生院,实现了“变单一的多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统一高效管理”的目标;西安交通大学于2016年成立本科生院,通过重组“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体系,优化了本科生培养管理和服务机构[4]。虽然从整体上看,上述改革涉及的院校和学生规模仍然较小,还存在与大学传统组织管理模式的磨合和适应问题,但是毕竟已经开始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上探索适宜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反思

在过去的20多年中,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我国大学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人文环境营造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和成绩。但素质教育在大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规划要(2010—2020年)》指出的诸如“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问题至今尚未根本解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受到社会微议的情况也依旧存在[5]。此外,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对似乎无用之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认真地反思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又该如何秉承新理念、适应新挑战。(一)在理论研究上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存在分歧。目前较普遍接受的素质教育的概念是:素质教育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6]。但不可否认,在理论上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仍然存在分歧和争议。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王策三在数篇文章中多次指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仍然未达到科学认知的程度,还存在“道理说不清;行动起来很困难;导致对科学知识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轻视”等诸多问题[7][8]。素质教育的内涵缺乏科学性,存在“素质教育是个筐,需要什么都可以装”的问题[9]。在高等教育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来,在与港台地区以及西方日本等国家的教育交流中,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养成教育等概念被引入我国。此后,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等概念无论是在研究文献中还是实践中,如课程名称上,常常混合使用,让人眼花缭乱,不明就里①。无须赘言,正如王义遵指出的那样:报告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即是对素质教育的肯定,同时也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对素质教育的争议主要源于对“素质”的定义和内涵没有完全厘清,对一些文件中提到的“综合素质”还仅仅停留在“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层面[1]。(二)素质教育实践上存在误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到了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地位。但是不少教育理论研究者仍然存在对“战略主题”的理解领悟不到位问题,具体表现为:照抄照搬西方的教育话语,甚至用其话语体系随意剪裁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6]。而在实践上,不少高校还存在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而走入误区的情况。一些高校仅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号上,没有采取具体措施推进素质教育;一些高校还仅仅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建设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等较浅层次的范围,或停留在开设讲座、选修课的初级阶段,而未把素质教育落实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些高校则把素质教育当成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其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学生的视野更开拓,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或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导致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冲突[10]。(三)适宜素质教育发展的制度建设滞后。素质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一目的,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11]。而要使得人才培养体系落到实处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则须在组织制度层面作出调整乃至重构。尽管我国一些大学已开始在这些方面进行尝试,如本科生院的建立,但这一举措目前仅限于少数高校,并未大范围实施,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是以学科划分的专业学院构成的组织结构。很多专家指出的素质教育推进难以深化且效果不尽如人意,源于缺少高水平素质教师,源于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普遍现象。那么,为什么高校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呢?同样,不少人指出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实际工作却是踏踏实实搞应试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普遍现象。人的行为是对外在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的反应,上述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根源是适宜素质教育发展的制度建设滞后,不在制度层面解决,诸多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例如,不改变现有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恐怕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不调整高考的考试方法、内容,应试教育就无法真正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型②。

三、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展望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探究和开展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再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已经逐渐由教育观念和思想发展成一种教育模式。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素质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被确立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但在理论上还有争议,实践上还存有误区,制度建设上还未健全,素质教育的实践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大学素质教育是“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基本途径和依托。大学素质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涉及校内外的诸多因素。相对而言,校外的因素既难以控制,且短期内难以改变。鉴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大学应立足于现有外部条件和环境,先从教育自身的问题着手,积极发展素质教育。首先,澄清素质教育的科学本质和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所处阶段的不同,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并非一成不变,这是很难给出素质教育中“素质”确切内涵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而导致对素质教育的各种诟病。结合不同大学的师资、目标和优势的差异,如何对各级各类大学,提出与其相称且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外延明确的“素质”概念,应作为当前教育理论工作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避免实践中走向误区的前提。其次,建立健全适宜素质教育深化的制度环境。素质教育绝非是开设一些课程,安排几场讲座,增加一些社会实践,它实则是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也必将涉及现有大学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制度的变革。不在制度层面着手,很多羁绊素质教育深入的因素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在科研至上、项目至上、经费至上乃至奖励至上的教师评价与考核制度环境中,大学教师连教学都难以安心,何谈积极投入,践行素质教育?在按照学科专业划分院系的组织机构,怎能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第三,建立适应新时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党的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已经作出了重大判断,即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对大学本科教育目的重新思考,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逐步建立起适宜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新时代的切实回应。

参考文献:

[1]王义遵.深刻领会,积极做好“发展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8(1).

[2]王义遵.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3]庞海芍,郇秀红.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5(9).

[4]庞振超.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三种模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6(1).

[5]眭依凡,王贤娴.再论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7(8).

[6]瞿振元.素质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5).

[7]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5).

[8]王策三.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J].当代教师教育,2017(3).

[9]郑金洲.“素质教育”质疑[J].上海教育科研,1997(2).

[10]李泽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困境与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4).

大学素质教育范文篇10

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目前虽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认知上的偏误或歧见,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莫衷一是。不少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一种通才教育,更多的人则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即人文学科教育,或将文化素质教育视同文化知识传授,或简单地理解为文化素质课的教学【1】;还有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互补”教育,或是一种“兴趣教育”或第二专业教育【2】。这些说法,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但又未免以偏概全。其中,“通才教育说”,仅仅强调了人才的一专多能;“人文学科教育说”,则没有意识到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特质,忽视了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至于“文化知识传授说”,则又把文化素质教育简化为知识的累积与授受;“兴趣教育说”也是将系统的素质培养看作简单的兴趣培养;“互补说”,虽看到了文理知识结构的偏差,但较少将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一种心灵的潜移默化与健全人格的习养过程。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尚需进一步的研讨以达成共识。其二,对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之关系的认知失当。目前,多数人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但也存在“颠倒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地位”的现象【3】。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认识都不恰当。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和实际状况都表明,具有优秀专业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立身安民之本,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因此,专业素质教育是主体,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思想品质素质是根本,身体心理素质是物质保证。不能片面夸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功用,只能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在知识、能力、修养、品格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其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偏误。研究资料显示,有的高校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多则开设近500门文化素质选修课,或近300门选修课【4】,少者也有150-160门选修课;也有的学校将一些适合专业培养的课程拿来“下放”进行素质教育,这些做法都有操之过急、过犹不及之嫌。而且,某些高校尽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但对课程的实用性、系统性、建设性、平衡性考虑欠周。200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表明,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分的70%以上;人文类课程量的比例很小。”【5】华南师范大学曾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的学习纳入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必修课,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纳入理工类学生的学习中,也是3学分,且二者同时必须修满艺术类学分3学分。【6】尽管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显而易见,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还有待完善,力度有待加强,效果如何也须检验。由于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成效就不容乐观。譬如,体艺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在五大类173种中外文化经典、中外文学名著、马列经典中,体育系学生有87%没有听说过或者读过;在2大类160幅中外精品名画中,有80%的学生表示没见过;2大类113首中外名曲中,63%没有听过或者张冠李戴、不甚了了。【7】其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存在偏误。目前,片面强调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改善和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的学者大有人在,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地轻视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隐性化育功能,不太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垂范作用。其实,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应该是人格培养、精神塑造,而不只是学校教学硬件配套的升级、教学服务设施的完善、校园文化的丰富、图书信息的增量等,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催化剂,真正内化成精神心灵的力量则在于学生能够吸收这些知识、信息、能量,潜移默化成思维方式与行动能力。【8】而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尤为关键。一项关于“目前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最大不足”的调研结果显示,45.7%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环境差,没有配套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14%的人认为“老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落后”。【9】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者即教师,急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整体水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之所以存在上述偏误,究其原因:1.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受欧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的影响,在目标、宗旨、课程、途径等方面借鉴了欧美现成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理论阐释上难免中西杂糅,出现概念歧解,由此带来认知上的偏差。2.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多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他们往往根据实践成效来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反思与评估,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尤其是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及其教育状况的调查、评估,目前尚未建立比较科学的测评方法与评价机制,以致在调查、测评的过程中,往往各行其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也就难免会发生龃龉。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还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文化素养教育的实施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并非多设几门课程让学生选修,就可立竿见影。加上目前大学生受市场经济影响,开网店、课外兼职、勤工俭学,把短时的经济收入与实践能力当成自我塑造的中心,目光短浅、本末倒置。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目标定位尤为关键外,还应从更具体而微的层面进行引导。

二.理论探索的完善与创新

明确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理论探索上存在的偏误及其原因,庶几可以进一步地建构与完善目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为此,需要做到:

(一)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目前,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也是主流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融合。【10】到底哪种观点更科学更契合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实际呢?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显示:第二种观点逐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其中,杨叔子、余东升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揭示较有代表性:“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在汲取欧洲自由教育、美国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特别是在汲取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经验的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这些品质和特征表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于融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将实践列入教育过程。而其现实要求则是强化人文教育,其中重点又在于高度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11】至此,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定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这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理顺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正因为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存在分歧,教育目标与宗旨的诠释存在偏颇,造成了高校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处理的偏误。一些高校热衷于增设选修课,开辟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等,认为素质教育的成效就在于课外教育。这种观点实际上颠倒了主次,素质教育还是根植于课堂教育,依据专业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模式进行。章仁彪即认为:“高等教育首先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业人才,不能光讲通识教育,但专业教育也要教书育人,转识成智,化性为德也应该是适用的。”【12】教育部也强调文化素质教育“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进行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13】因此,抓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一方面专业素质教育本身需要加强,另一方面是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渗入”专业教育之中,“以业为志,由技入道”。【14】既抓住了专业教育的龙头,又不偏废文化素质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道德境界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构建立体、平衡、协调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探索方面,复旦大学模式值得借鉴。复旦大学将其划分为六个板块———文史经典与文化承传,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性思维,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命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15】而美国MIT(即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校基本要求的学分包括:自然科学要求选6门,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要求选8门,涉及文学与文章研究、语言、思想与社会准则、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文化与社会研究、历史研究等;说明文写作与专业写作;科技选修课;实验与体育等。【16】作为世界顶尖的理工学院,对人文社科的重视可见一斑,而且可以看到学校总体思路上并非随意开课,也不是动则几百门选修课的狂轰滥炸,而是对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均衡重视。鉴于此,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建构,首先要考虑基础性、适用性:此项原则重在结合文科、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关课程,适当降低某些课程的难度,因材施教,使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课程内容能够适应文理两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其次,全面性、系统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包括社会经济、道德伦理、文学艺术、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数理思维等方面的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与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形成合理健全的知识与能力链条;再次,国际性、创新性:放眼国外优秀教育经验,从本国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设置符合供需平衡的重点课程,在适应本国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准。

(四)充分发掘大学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首先,要明确意识到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精神重塑作用。一所好的大学的物质环境、制度文化、精神风貌、人文承传都能对莘莘学子起到很好的感召陶冶作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匈牙利裔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即强调人类的知识可分为两类:“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明确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数学公式表现出来的,“默会知识”则是那些无法精确表述的知识。“默会知识”不是识知者关注的焦点,但是识知者的“行为遵循某些启发性前兆(intima-tions),并与某种隐藏的现实建立起联系。这种联系预示着范围不定的、依然未知甚至是依然无法想象的真实的隐含意义。”【17】这一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无疑可以从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给予教育者有益的启迪。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有其显在的教育目标、硬件设施、方式途径、课程活动的影响,更有诸多潜在因素的浸染和作用。当然,“默会知识的调动和辅助意识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学习者必须内居于相关的环境,并在其中从事某种指向相关目标的活动。”【18】其次,教师素质教育在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与能力的同时,就必然成为潜在影响学生的重要层面。一来,学生深受教育环境氛围的正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二来,教育者的知识水准、道德品性与人格素养也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隐性教育正能量,正是由于“个体对情景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筛选和意义赋值的过程,其间个体的经验、习惯、信念、直觉、想象力、激情、美感、良知等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9】有了高素质教师的身教潜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自然会得到预期的提升与强化。

(五)推进高等教育生态化理论进程和健全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拓展深化,我们逐渐接受了一种先进的理念,即高等教育生态化理念。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20】魏法汇在其《高等教育生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提出了构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生态原则:整体性原则、多样化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差异性原则。在开放性原则中强调了大学城、高教园等校际、国际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便于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师资共享、优势互补。【21】王遐见亦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和资源配置公平观等见解【22】。高校教育者在教育理念上越来越注重整体教育,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也纳入了具体课程的化育之中。贺轶玲、李培超认为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将生态文明伦理形态,以“文化心态”、“文化观念”与“文化信念”的方式,“内化为精神”,从而推动公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