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素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14:19: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素质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素质教育

大学体育素质教育论文

一、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体育教学要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正是素质教育要求的结果。素质教育同样是追求人才整体全面的发展,希望使学生在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都得到发展。这就是大学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相互结合相互呼应。大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塑造自己的转折点。大学不同于小学、初高中的教学,大学主要在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就更加要求大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素质教育,不单单是书本知识的传授。尤其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这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教学过程。在大学中,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省份,不同的背景,这样学生就会出现一系列带有他们各自独特特性的问题出现。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会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产生各种情绪,而导致各种思想以及心理问题。在大学这个阶段,在即将步入社会这个重要的时期,体育教师更加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生活习惯等内在素质的培养和塑造,这将直接关系到即将步入社会这一代青年人的整体素质,也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所以,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于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如何实施

(一)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严格要求自身,以身作则。教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载体,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老师来实施于学生。因此,教师就应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准则,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的体育活动。通过各类活动的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品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并且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在教师积极的响应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大学生一般在20-24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对这个社会以及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于学生已有思想的改变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这就更加要求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素质教育的目标为自己的行为导向,去指引、开导学生。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身体特点去安排课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转变体育教学思想

查看全文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该与实际切实结合起来,强化其实践导向作用,努力做到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做到实践与学习同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文化素质教育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将这一项长久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实施起来。这不仅仅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也为以后的教育发展提供着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解读

在理解文化素质教育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素质教育是什么。简单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其中又包括提高专业素质、丰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是必要条件。在新时期文化素质在素质教育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多。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有很多种解释,但是总结起来所谓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指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境界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具体指加强大学生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自然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教育来提升这三个层次。对于如何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首先,明白文化素质的内涵是基础,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在认知上对文化素养的有一个正确定位,在行动和实施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出现问题。强化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众多的实践表明我国的大学生的在能力和境界这两个层次很欠缺。

二、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导向

1.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查看全文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全面发展理论因其过于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成监控;而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人们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很容易被误解为以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全体学生或培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多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受50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在培养目标上一贯强调“专业对口”,从而导致专业划分越来越级,学生的知识面过窄等种种弊端。大学生中文科的往往缺乏对理工科的了解,对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一片模糊,学理工科的往往缺乏对文学、历史的基本了解和掌握,对美学、心理学等知之甚少;而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和方式过时、僵化,认为教师只要有效地传授了书本知识,学生有效地掌握了书本知识,教育质量就有了保证,教学双方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分数,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出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信受青睐,而人文教育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冷落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查看全文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分析

对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十分明确。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宏大的命题和模糊的思维。笔者曾在天涯网上看到有人将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对比后发现,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非常明确具体,都是做人、当学生的底线要求。而中国小学生守则多数都是宏大的命题,看起来很美,似乎无所不包,但几乎没有哪一条能告诉学生究竟该怎么做,每一条都够一个人学一辈子。如果真能做到守则的要求,那不仅是个杰出的公民,而且简直就是完人、圣人。然而,细细一想,大多数又难以做到,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所以,这种宏大的命题、混沌的表述的小学生守则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无。小学生守则如此,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也差不多。且让我们看看权威的观点: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首先是解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而社会责任感内含人格的养成和价值的取向。[1]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文化思想史专家张岂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2]章仁彪认为: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只有坚持“全球意识”和文化认同、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知能传授和人格塑造的统一,才能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走出高科技与低情感的悖论,为文明的对话和进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3]这些学理上的争论无疑有助于认清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但问题是这些宏大的命题不仅给人空泛之感,而且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无所不能,夸大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而如何将这些宏大的、模糊的命题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则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欧美一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位。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其目标及途径都十分简洁明了;哈佛大学2009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哈佛的教育是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动摇陈见,是使‘熟悉的’变成‘不熟悉的’,揭示隐藏在表面之下与之后的东西,摒弃原来方向并帮助他们找到确定新方向的方法。通过教会学生质疑陈规,促进自我反思,训练批判性的、分析性的思考,通过让他们体验一种由于接触极其不同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疏离感,这种事件与文化是超越他们甚至是我们教师自己理解能力的东西,自由教育由此达到上述目的。”[4]相对于多伦多大学而言,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更具体而明确,那就是训练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

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的理解存在误区,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目的不是十分明晰,从而出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存在误区。一些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通才教育,是人文学科教育,是文化知识传授,是文化素质课教学,或是开设几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甚至有些学校将开设人文课程、文化素质讲座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或是将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人文学科教师的任务等。与教育的内容误区相关的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王凌彬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所开课程种类少、比重小;课程内容单调、陈旧,特色不鲜明,教学内容和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文化素质缺失补课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发挥出大学教育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文化素质的功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成长规律缺乏研究,对现代网络环境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大学生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教育内容无所适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5]。徐高明、张红霞通过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五所一流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调研后认为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课和人文教育课内容相关度低,尚未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不足,没有合理的“课程梯度”[6]。此外,诸如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盲目性大,往往因人设课,一些价值不大的课程混杂其中,特别是普遍较多地强调政治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缺乏综合性考虑,没有与第二课堂、与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实现有机结合;学生态度不端正,不重视,混学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往往成了教师表演的独角戏等等问题,都在各高校较普遍地存在。由于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的认识不清,使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仍然处在跟着感觉走的阶段。迄今为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尚未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以推广的评价体系。现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评价体系各自为政、各有侧重,容易受到行政力量与个人好恶以及传统思维的影响,难以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科学的、持续的发展。可喜的是,黎琳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7]一文从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概念、评价的目标、评价的理论模式、评价的功能等多方面系统地探讨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问题。作者在考查了泰勒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等模式后提出了符合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在笔者所能检索到的研究成果中,该文是最具有理论色彩的,它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地研究了文化素质教育评价的诸多理论问题。

文化素质教育边缘化的地位长期没有改善,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奉献精神有所欠缺。新中国建立以来,为了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科学技术,比较而言,人文社科领域不仅投入偏少,而且在特殊年代还免不了遭受意识形态或多或少的压制,即便是在呼吁复兴人文教育、回归大学教育理念的今天,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地位并未有太大的改变。[8]笔者就曾经遭到一些理工科老师的质疑“:你们学中文的有什么用?”如果一切从“有用”“无用”的功利出发,那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将不会有未来。此外,科研与教学“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高校有愈演愈烈之势。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存在过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教师忙于搞科研、拿课题、写文章、评职称,疲于奔命,无心于或有心无力于教学,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心学生,对学生缺乏真诚的关怀,育人观念趋于淡薄;而从事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文化素养良莠不齐,有些老师对所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各校普遍匮乏既有高超的学术水平又具高深的文化素养并能以其强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大师级人物。教学水平整体落后于科研水平,几乎是当今普通高校的一个通病,这成为制约文化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又一重要因素。当然,上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还只是表面现象,而产生这些现象的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目标的模糊性、教育体制的僵化、教育观念的功利化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在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永远是治标不治本,收效甚微。

查看全文

大学生音乐素养素质教育分析

摘要:不管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中,还是在艺术教育中,音乐素质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在大学生的教育中,加强音乐素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还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因此,在实际情况中,积极地开展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也就十分重要。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发展,大学生的音乐素养现状并不理想,我们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教育。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素养;素质教育

自古以来,音乐就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具有审美和教化双重功能。早在古代时期,音乐就已经成为一种抒发感情、舒缓心情的艺术形式,也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活动。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21世纪,人们更需要音乐艺术的陶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部分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却严重缺失,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的未来发展,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关于加强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当前社会中,加强音乐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美妙的音乐,不仅和世间万物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而且还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在音乐素质教育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音乐的美好,并且进行联想和情感感受,以此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1.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要是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注重对高素质的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在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觉器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联想能力,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满足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1.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本质上来说,音乐其实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物。因此,音乐也可以对人类的心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而音乐旋律的声波振动,也能够刺激人脑的中枢神经,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神经细胞的兴奋度,然后再在这样的基础上调节人们的情绪,缓解精神压力,从而稳定他们的情绪。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其实是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的。而这,也能够促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关于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素养的调查现状

查看全文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探析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才,虽然对生态文明这一概念较为了解,却并不太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概念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超前消费现象严重,与当前党和国家政府提倡的绿色低碳的生活背道而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任重道远,亟待高校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环保意识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是国家领导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作为社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高校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非农林类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缺乏了解,认同度不高,亟待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途径[1].

1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现状

为了了解当前各大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现状,笔者设置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问卷》,通过问卷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32份,收回有效问卷897份,其中男生467份,女生430份,年级分布比例为大一32%,大二42%,大三28%,大四8%,鉴于农林院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主要的专业设置,取样避开了这部分大学生.1.1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8%的学生听说过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69%的学生也仅限于听说,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并不清楚,剩下的学生中,能正确回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主要内容的学生比例不足12%.充分说明当前非农林高校的学生,虽然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但认知程度有限,生态意识薄弱.当问到学生从哪些途径听说或者了解生态文明时,24%的学生选择了电视新闻,61%的同学选择了互联网,剩下的同学选择了课堂或者其他途径,这说明当代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相关资讯的主要方式是网络.1.2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践行程度调查问卷显示,虽然超过95%的学生认同国家提出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想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不同的做法.87%的同学喜欢在通过外卖软件点餐,却没有想到外卖餐盒及包装的环境污染问题;94%的同学喜欢通过淘宝、京东、亚马逊等B2B平台网上购物,甚至有同学称日常生活用品全部依靠网购,却忽略了网络购物产生的包装浪费,82%的同学选择了随手扔掉网购物品的打包袋或者纸箱,11%的同学称在扔快递垃圾时想过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仅有7%的同学将日常网络购物产生的废弃纸箱收集起来环保再利用.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虽然思想上认同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知行脱节较为普遍.

2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求研究

1国内外同类工作现状

西方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提法,他们倡导的是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与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相通之处。通识教育,又称为自由教育,经历了从自由教育、人才发展教育再到新的自由教育模式的发展过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意识到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比例在高等教育中严重失衡。于是,这些国家相继提出了改革教育模式,大力实施通识教育。英国的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如果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一味去展示个性突出自己而连累到团队时,则会被认为是“没有团队精神”的学生。在美国,人文教育被当作美国教育之魂。美国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崇尚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同时也包含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培养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能力,是一种宽容合作的精神。美国的学校教育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以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美国和加拿大的通识教育主要特点是建立了一套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通识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要求不尽相同,通识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名著课程型(哥伦比亚大学)、核心课程型(哈佛大学)、分步修读课程型(西北大学、约克大学等);通识课程的内容上不仅强调基础性、全面性,更加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融通性;重视组织和管理,重视名师的作用。日本的大学把人文素质教育称为教养教育和一般教育。2004年,东京大学制定了“平民化的精英”的教育目标,其目的是把东京大学变成实现社会公正、科技进步、为文化创造作出贡献的“平民化精英”的培训基地。台湾于1984年开始全面推行通识教育,其特点是由教育行政机关规定共同必修课程,各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性不足,所开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大。香港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涵盖自我与个人成长、社会与文化、科技与环境三大方面。2005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明确提出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12年,教育部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要求职业院校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同时,《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中,也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对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国内外的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和途径。杨叔子院士[1]指出学生来到大学,要做三件事,一是学会如何做人,二是学会如何思维,三是学会掌握必要的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已成为很多学生的座右铭。他要求自己的博士生读老子、读论语。周济院士提出了“育人为本,三足(教学、科研、服务社会)鼎立”的办学思想。其次,他提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中的结合改为融合。深职院原校长刘洪一[2]认为,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要在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从育人理念入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探索有效路径与方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高职教育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石亚军(2003)[3]认为,特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点睛之笔,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包括理念和思路,特色项目和举措两种类型。裴印山和武士勋(2007)[4]认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途径,分别是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领导,拓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师资和教材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这一说法在国外不多见,国外接近的说法就是通识教育或者人文教育。王义遒教授(2006)[5]指出,通识教育可以当作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但并不应该当成一种教育模式;国内高校可以将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作为通识教育的先导。杨叔子和余东升(2007)[6]的观点认为,结合了我国本土特色进行创新得来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仅仅适合我国而已;而美国实施的通识教育也仅仅是适合美国的,这也因为通识教育是美国教育的本土创新,是根据它教育体系发展的情况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不适合我国。国内高校不能完全摒弃通识教育,而要取其精华,借鉴它的先进管理方式,来发展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巫阳朔(2011)[7]的观点是,在社会需求、历史发展传统及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美中分别提倡通识教育和文化素养及政治教育。以该观点来看,若从一个国家的社会需要、历史传统和教育实践出发的话,由于文化素质教育和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式相符,所以更适合我国发展的需要。汪为春(2012)[8]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认知,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要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通过对高职学生加强人文学科教育以及育人环境的熏陶,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以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教育。梁丽萍等(2012)[9]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在于:思想观念障碍、组织机构障碍、功利主义教育倾向、文化素质教育自身的不足等,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突破口提出文化素质教育应如何嵌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张宏海(2014)[10]认为,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已有对教育的平民化、教育的普及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其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理念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值得深入挖掘和传承,对当今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有着启示、借鉴作用。综上所述,研究者基于国内外教育环境和实际情况,一致的观点是目前在我国更适合而且可以普遍实行的是文化素质教育,而不是通识教育。

2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大规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从1995年开始的,主要是针对当时高等教育中所存在的重理轻文、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窄、人文教育薄弱等弊端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强调高校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包括文、史、哲和社会、艺术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校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进而达到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的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实施20年来,大体上经历了试点探索、实施推广和普及提高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化素质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等。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并尝试将文化素质教育嵌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但是,总体上文化素质教育仍然游离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外。有些高职院校简单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课程,以为多开设几门公共课就是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还有的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校园文化活动,用一些校内外课余活动代替文化素质教育。纵观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状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上讲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思想仍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之间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表现为:第一,在研究内容上,不少研究是对一个学校或地区文化素质教育经验的总结,还没有深入提炼并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从规律这个角度去探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和运作的文章还不多见;第二,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等;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缺少细致调查基础上的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太少。

3设计文化素质教育需求的调查问卷

以往的文化素质教育,一般都是自上而下,按照顶层设计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进行各种不同的文化素质教育,缺少实际调查学生需要的文化素质教育。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特别是90后、00后的新生代,他们的生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和以前大不相同,导致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依据新生代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设计出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调查问卷。另外,文化素质教育的调查,涉及到很多定性内容,如何把定性问题变成可以测量的指标,也需要课题组成员探索,讨论和潜心设计。问卷从当代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偏好、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中西方文化的认同、对洋节在中国盛行的看法以及是否需要继续学习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设计。本课题组向深圳职业技术学学院各专业学生共210人发放了问卷调查表,收到有效问卷190份,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查看全文

大学信息素质教育思索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人类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当今社会已成为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而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又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由此看来,信息素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高校是培养各类人才的摇篮,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成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信息素质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1.1信息素质信息素质这一概念由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早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在美国国家图书馆信息科学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信息服务环境、关系和优先权》中就提出了信息素质这一术语,并将信息素质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而在现在的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素质是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获取、评价、整理、组织和信息的综合能力,含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多个方面。

1.2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工具性课程,旨在根据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要求。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大学生应具备信息处理技能,知道如何收集并获取信息,如何筛选、鉴别和使用信息,该怎样遵守信息道德;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大学生不仅在校学会如何学习,更能使这种信息能力成为一种终身受用的能力。

2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成为主导,信息技术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因素,信息将是人类驾驭社会、驾驭市场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校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信息素质高、信息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信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查看全文

大学素质教育回顾与反思

素质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实践,可谓是贯穿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更是在2000年之后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和价值取向。但正如王义遵所言,“素质教育虽然提出已久,多次出现在中央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但时至今日并未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1]。党的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素质教育的提法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这既是中央对素质教育思想的再次肯定,同时也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与港台地区、西方的教育交流中,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等概念被引入我国,这使得相对于基础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的分歧更大。高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如何秉承新理念、适应新挑战,切实回应新时代的要求,是每一个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实践一线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简要回顾:提出与实践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基础教育中片面强调应付考试,过于追求提高升学率的教育现象而提出。而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知识结构单一、专业面狭窄、视野局限、人文与科学教育失衡、缺乏创新能力等弊端则是高等教育阶段提出素质教育的缘由和需着重解决的问题。1995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即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①。文化素质教育可以说是切中了专才教育的时弊,顺应了教育的发展规律,在我国各类大学迅速展开。随之而来,高等教育的理念开始发生了变化,即从专才培养所强调的“制器”,转向了素质教育凸显的“育人”[2]。我国大学自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形成了包括招生录取、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课程体系、培养规格、学籍管理、奖惩制度乃至报考研究生深造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大学普遍是按照学科专业划分院系的组织机构,由此实现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提出之初,无论是在教育部文件还是教育专家的研究中,都曾指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①。但随着实践的进行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倾向于素质教育已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模式[1]。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从是否触及制度组织层面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标志的初始阶段和对本科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思考、探索和构建的综合性改革阶段。开设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是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实践的主要途径,课程教学改革自然构成了我国素质教育早期实践的主要内容②。迄今为止,我国大学开设的各类素质教育课程少的几十门,多的达上百门,内容基本都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同时针对一些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举措③。例如,针对早期学生选课中存在“拈轻怕重”,重文科轻理科的现象,多数高校采取了分布选修的方式,即将选修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划分为几个模块,要求学生从不同领域中选修一定的学分。针对普遍存在的“内容杂、结构乱、质量低”的问题,一些大学开始加强选修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如上海交通大学自2009年开始将原来的通选课改造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并进行课程遴选立项,定期复评、期满验收的办法加强建设。同时成立课程委员会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对任课老师、教学班级规模等作了明确要求。可以说在课程教学层面上的改革,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论是教育目标,还是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制度都已经与专业教育模式相适应,仅靠局部的课程教学改革很难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其目标[3]。也正因如此,一些大学开始进入素质教育探索的深水区,即开始对本科教育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如复旦大学于2012年整合原复旦学院、教务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机构,组建新的复旦学院,即本科生院;浙江大学于2008年成立了本科生院,实现了“变单一的多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统一高效管理”的目标;西安交通大学于2016年成立本科生院,通过重组“校、院、系”三级教学责任体系,优化了本科生培养管理和服务机构[4]。虽然从整体上看,上述改革涉及的院校和学生规模仍然较小,还存在与大学传统组织管理模式的磨合和适应问题,但是毕竟已经开始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上探索适宜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反思

在过去的20多年中,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我国大学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人文环境营造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和成绩。但素质教育在大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规划要(2010—2020年)》指出的诸如“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问题至今尚未根本解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受到社会微议的情况也依旧存在[5]。此外,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对似乎无用之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认真地反思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又该如何秉承新理念、适应新挑战。(一)在理论研究上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存在分歧。目前较普遍接受的素质教育的概念是:素质教育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6]。但不可否认,在理论上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仍然存在分歧和争议。我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王策三在数篇文章中多次指出,素质教育的概念尽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仍然未达到科学认知的程度,还存在“道理说不清;行动起来很困难;导致对科学知识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轻视”等诸多问题[7][8]。素质教育的内涵缺乏科学性,存在“素质教育是个筐,需要什么都可以装”的问题[9]。在高等教育阶段,特别是2000年以来,在与港台地区以及西方日本等国家的教育交流中,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养成教育等概念被引入我国。此后,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等概念无论是在研究文献中还是实践中,如课程名称上,常常混合使用,让人眼花缭乱,不明就里①。无须赘言,正如王义遵指出的那样:报告提出发展素质教育,即是对素质教育的肯定,同时也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对素质教育的争议主要源于对“素质”的定义和内涵没有完全厘清,对一些文件中提到的“综合素质”还仅仅停留在“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层面[1]。(二)素质教育实践上存在误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到了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地位。但是不少教育理论研究者仍然存在对“战略主题”的理解领悟不到位问题,具体表现为:照抄照搬西方的教育话语,甚至用其话语体系随意剪裁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6]。而在实践上,不少高校还存在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而走入误区的情况。一些高校仅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号上,没有采取具体措施推进素质教育;一些高校还仅仅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建设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等较浅层次的范围,或停留在开设讲座、选修课的初级阶段,而未把素质教育落实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一些高校则把素质教育当成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其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学生的视野更开拓,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或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导致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冲突[10]。(三)适宜素质教育发展的制度建设滞后。素质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一目的,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11]。而要使得人才培养体系落到实处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则须在组织制度层面作出调整乃至重构。尽管我国一些大学已开始在这些方面进行尝试,如本科生院的建立,但这一举措目前仅限于少数高校,并未大范围实施,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是以学科划分的专业学院构成的组织结构。很多专家指出的素质教育推进难以深化且效果不尽如人意,源于缺少高水平素质教师,源于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普遍现象。那么,为什么高校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呢?同样,不少人指出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实际工作却是踏踏实实搞应试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普遍现象。人的行为是对外在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的反应,上述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根源是适宜素质教育发展的制度建设滞后,不在制度层面解决,诸多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例如,不改变现有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恐怕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不调整高考的考试方法、内容,应试教育就无法真正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型②。

三、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展望

查看全文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反思

一.理论探索存在的偏误

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目前虽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认知上的偏误或歧见,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认知,莫衷一是。不少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一种通才教育,更多的人则以为文化素质教育即人文学科教育,或将文化素质教育视同文化知识传授,或简单地理解为文化素质课的教学【1】;还有人以为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互补”教育,或是一种“兴趣教育”或第二专业教育【2】。这些说法,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但又未免以偏概全。其中,“通才教育说”,仅仅强调了人才的一专多能;“人文学科教育说”,则没有意识到新世纪人才的综合特质,忽视了科学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培养;至于“文化知识传授说”,则又把文化素质教育简化为知识的累积与授受;“兴趣教育说”也是将系统的素质培养看作简单的兴趣培养;“互补说”,虽看到了文理知识结构的偏差,但较少将文化素质教育看作是一种心灵的潜移默化与健全人格的习养过程。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尚需进一步的研讨以达成共识。其二,对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培养之关系的认知失当。目前,多数人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但也存在“颠倒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地位”的现象【3】。在我们看来,这两种认识都不恰当。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和实际状况都表明,具有优秀专业素质的人,才是国家立身安民之本,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因此,专业素质教育是主体,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思想品质素质是根本,身体心理素质是物质保证。不能片面夸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功用,只能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在知识、能力、修养、品格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其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存在偏误。研究资料显示,有的高校为了配合素质教育,多则开设近500门文化素质选修课,或近300门选修课【4】,少者也有150-160门选修课;也有的学校将一些适合专业培养的课程拿来“下放”进行素质教育,这些做法都有操之过急、过犹不及之嫌。而且,某些高校尽管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但对课程的实用性、系统性、建设性、平衡性考虑欠周。200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表明,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分的70%以上;人文类课程量的比例很小。”【5】华南师范大学曾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的学习纳入人文社科类学生的必修课,3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纳入理工类学生的学习中,也是3学分,且二者同时必须修满艺术类学分3学分。【6】尽管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显而易见,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还有待完善,力度有待加强,效果如何也须检验。由于课程设置存在问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成效就不容乐观。譬如,体艺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在五大类173种中外文化经典、中外文学名著、马列经典中,体育系学生有87%没有听说过或者读过;在2大类160幅中外精品名画中,有80%的学生表示没见过;2大类113首中外名曲中,63%没有听过或者张冠李戴、不甚了了。【7】其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存在偏误。目前,片面强调高校物质文化环境改善和学生主体素养提升的学者大有人在,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地轻视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隐性化育功能,不太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垂范作用。其实,文化素质教育职能定位,应该是人格培养、精神塑造,而不只是学校教学硬件配套的升级、教学服务设施的完善、校园文化的丰富、图书信息的增量等,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催化剂,真正内化成精神心灵的力量则在于学生能够吸收这些知识、信息、能量,潜移默化成思维方式与行动能力。【8】而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尤为关键。一项关于“目前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最大不足”的调研结果显示,45.7%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环境差,没有配套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14%的人认为“老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落后”。【9】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者即教师,急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整体水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索,之所以存在上述偏误,究其原因:1.我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受欧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的影响,在目标、宗旨、课程、途径等方面借鉴了欧美现成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理论阐释上难免中西杂糅,出现概念歧解,由此带来认知上的偏差。2.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多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者,他们往往根据实践成效来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反思与评估,缺乏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尤其是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及其教育状况的调查、评估,目前尚未建立比较科学的测评方法与评价机制,以致在调查、测评的过程中,往往各行其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观点,也就难免会发生龃龉。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还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文化素养教育的实施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并非多设几门课程让学生选修,就可立竿见影。加上目前大学生受市场经济影响,开网店、课外兼职、勤工俭学,把短时的经济收入与实践能力当成自我塑造的中心,目光短浅、本末倒置。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除了目标定位尤为关键外,还应从更具体而微的层面进行引导。

二.理论探索的完善与创新

明确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理论探索上存在的偏误及其原因,庶几可以进一步地建构与完善目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为此,需要做到:

(一)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目前,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也是主流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的融合。【10】到底哪种观点更科学更契合中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实际呢?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显示:第二种观点逐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其中,杨叔子、余东升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揭示较有代表性:“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在汲取欧洲自由教育、美国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特别是在汲取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经验的同时,文化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品质和特征。这些品质和特征表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于融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教育于一体,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将实践列入教育过程。而其现实要求则是强化人文教育,其中重点又在于高度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11】至此,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定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这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