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料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4:27:40

档案资料论文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1

一、做好导查工作

所谓导查就是档案馆工作人员利用其本身职业的熟知度、对档案馆馆藏内容的了解,引导利用者查阅到所需的档案信息。众所周知,当一个人第一次来到一个极不熟悉的环境,自己置身于很陌生的领域中时,如有人为其引导,那当然是利用者求之不得的好事情。需要导查的对象常常是以下几种类型:1、是从来没有到档案馆查过档案的利用者;2、是对其查档线索掌握不够全面的利用者;3、是所查的内容需要跨越多个全宗才能查找到的利用者;4、是按档案馆通常查阅方法,即查阅了全引目录后,没有查到所需档案的利用者;5、是在档案馆查阅了相关的档案全引目录和资料目录后,都无法找到所需档案的利用者。

接待室导查的方法通常是:1、主动询问式,即主动询问利用者的查档目的、已掌握所查档案内容的线索,如所查档案内容的时间、人物、单位、事件等等。2、主动介绍式,主要包括本馆现有查档检索工具介绍,其次是本馆以往至当前利用档案编研资料的种类、内容、查找使用方法、查档应注意事项等的介绍。3、主动告知式,即主动告知利用者所查档案所在的全宗名称、目录号和检索工具存放位置、查阅注意事项等。4、主动引导式,也就是当利用者自己不能顺利地查找所需档案内容时,作为接待人员,就应主动为利用者提供查找所需档案资料的途径和线索。如本馆相关档案的全宗名称及目录的情况或别的检索工具,还有可能保存该档案资料的别的档案馆等。

二、做好排查工作

在档案馆查档接待室,当一个利用者自己不能顺利地找到所需档案时,作为档案馆接待工作者,不能简单地宣判该档案资料查不到或没有,而是要认真分析档案可能存在的位置,从而为利用者提供查找该档案资料的途径、线索和方法。这一过程就是排查。首先,分析利用者所查档案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包括文件之间的流转关系,如请示与批复、收文与发文的关系等;各文件之间的包含关系,如工作总结、会议讲话稿、年报等包括全年很多的单个信息内容;文件之间的办理程序关系,如会议记录与发文,一般是先研究后发文的程序;信息不同载体之间的互补关系,如档案、资料、报纸、文件汇集、馆藏录像带、录音带等不同载体材料之间的重叠与互补等。其次,梳理利用者所需档案所在机构的历史沿革情况,如过去与现在隶属关系的变更,内部机构的设置、分立、改组、合并、撤消等。第三,掌握各级各类档案馆(室)的保管内容、范围、功能与区别。这就要求档案馆的查档接待人员:一要自己熟知馆藏信息和档案业务;二要有为利用者着想的工作激情、热心与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三是在档案馆阅览室的接待工作者,对待每一位查档利用者应一视同仁,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

三、做好代查工作

代查是指档案馆工作人员代利用者查找档案信息或线索的一种业务。代查是在新的形势下为满足利用者不同类型、不同层面需求的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有偿服务方式。代查可分为三种,1、现场代查,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现场代查,即利用者因为查阅档案业务上的障碍,而要求档案馆工作人员予以代查。另一种是主动现场代查,指利用者因为查档行为上的障碍,需档案馆工作人员主动代查,这主要是指那些却需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如老人、文盲、残疾人等,对这部分特殊群体不仅要我们主动给予热情关爱,而且要尽可能给予无偿服务,给他们以人文上的关怀。2、委托代查。委托代查又分为口头委托式、电话委托式、信函委托式、网络委托式等形式,只要档案馆承诺有代为查找档案资料工作的业务,利用者和档案馆双方就建立了一种简单的劳务合同关系。3、协议代查。机关、企业、乡、镇、村等单位为编史修志、著书、研究、考证历史等,需要查找大量的档案资料,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档案馆签订代查协议,档案馆根据其所列清单,代为查找所需的档案资料,利用者付出一定的查档费、复印费、代查劳务费,这叫协议代查。代查程序为:接收受理、告知利用事项(包括保密要求、收费项目和标准、完成时间期限等)、收取费用、送达所查资料。公务员之家

四、做好协查工作

协查是指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协同各类专业档案馆和各部门各单位档案室,形成一个档案查阅系统,实行档案资料源的互补与共享。在实际工作中,常碰到以下四种情况:1、在大多数社会公众眼中,政府部门的档案馆是能找到所有档案的地方,一旦需要查找档案史料,只想到档案馆,他们不了解,更很难知道各类档案馆(室)的功能与分工,在此,综合档案馆里常碰到利用者走错路入错门的现象。2、在其他专业档案馆(室)接待查档设置的门槛往往比较高,如需领导层层审批,要正式介绍信,内控档案不便利用等等。还有就是机关、企事业部门档案员对外接待查阅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对利用者大多不是推诿就是找不到人,使利用者有时不是跑“冤枉路”就是“望门兴叹”。3、个别档案馆(室)没有收费依据标准,造成乱收费、超标准收费的现象时常发生。4、在个别档案室里,给利用者开具的档案证明,一些部门“不买账”,有关部门只认准档案馆的“档案证明专用章”,因而使利用者交了钱拿了证明却办不了事。按当前理论界“大档案”的理念与思路,把各级综合档案馆办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档案馆,这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一个较为艰难而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渡期,要彻底解决以上问题,为利用者做好协查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通常为利用者协查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档案馆应将馆藏的全部目录集中到一起存放,使利用通过导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档案馆馆藏的内容,为利用者查找档案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线索。其次,向利用者明确档案馆在查档上的主体地位,即有统一、有步骤的调度、安排、监管查阅者的权利。第三,在档案馆内统一查档制度,统一收费票据,统一收费标准。最后,根据利用者的要求,档案馆应主动在利用者所查档案资料上加盖“档案证明专用章”。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2

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以高校档案馆(室)藏为对象,以满足高校和社会利用档案的需求为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挑选、编辑和评价,以多种形式提供档案为高校和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主动有效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档案利用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后,档案编研工作因其提供的档案内容系统丰富、使用范围广泛、服务方式主动、查阅时间节省而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档案部门的推崇,被认为是深化档案利用工作的一种新举措。档案事业的迅猛发展,给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使高校具有了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资源、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条件,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广泛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充分挖掘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是档案工作上台阶出成绩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现状

档案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和高校自身以及社会对档案利用的日益频繁,使各高校在编研方面都下了一定的功夫,也取得了一些系统的、有效的编研成果,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档案工作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制约着档案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1、选题狭窄陈旧,形式单一。有些高校还停留在最基本的编写参考资料上,诸如基础数字汇编、大事记等等,没有新的突破。

2、重视“编”而忽视“研”。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大多只是把档案中已有的一些统计数据、现成材料照搬摘录,忽视了在汇编的基础上加以研究这一面。因此,编研成果往往质量不高,过于简单化。

3、编研成果没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校档案的信息编研资料大多只是用来应付各类检查、评估之用,或作内部参考,真正能走上社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多。

二、影响编研工作的一些因素

1、社会因素。由于社会上还存在着对档案工作不了解、不重视的现象,谈起档案工作,人们总要将其与古老的房子、破旧的书刊、默默无闻的工作者相联系。档案人员地位低下,待遇差,愿入档案这行的人员较少。社会上的偏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校档案工作者积极性的发挥。

2、领导因素。相当一部分高校领导对档案工作还存在另眼看待的态度,或是配置的档案室工作人员不足,甚至配置的就是闲杂人员,要不就是资金投入少,还可以随意抽调档案工作人员做其它事务,没有真正把档案工作摆到相应的高度。档案人员也较难争取到再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

3、历史因素。各高校的规模有大有小,办学历史有长有短,因此各校室藏数量也是“贫富不均”,且室藏结构不合理,文书、教学类档案居多,科技档案少,档案包含信息范围较窄,大多局限于高校内容。

4、档案馆(室)自身因素。高校档案室大多只有1-2名工作人员,有的甚至只能算“半”个。因人员不到位,档案员常身兼数职,平时只能忙于档案的收集、整理等日常管理工作,没有过多精力进行编研,且学历层次不高,是档案专业班科出身的更少,由此造成编研材料过于简略。这也势必造成领导及校内各部门对档案的作用发挥、档案员的地位产生误解,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档案员的积极性,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档案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档案编研工作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未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三、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原则、特点

1、高校档案编研工作须坚持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提供档案的资料信息服务,促进本校工作的发展进步,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目的。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必须对各种信息,包括档案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档案信息快捷、准确,充分利用档案资料,就能为工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档案编研工作针对性强,就能为管理者、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良好的服务,使决策更准确,更符合学校实际。

(2)真实性原则。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一定要以档案资料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可以造假、虚构、拔高、篡改,不可随意地添加编者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想倾向。只有真实的档案资料和档案编研材料,才有实际的价值。

(3)适用性原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更应讲究适用性原则。档案编研成果一定要有实际的效用,针对性要强,要符合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满足学校领导、群众对档案资料的需求,进而满足社会对学校档案资料的需求。适用,才能发挥作用;适用,才能产生价值。

(4)精确性原则。高校档案编研工作,要有精品意识,绝不能粗制滥造。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档案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存优”的深入分析研究,确保档案编研工作的精确、恰当、科学。

2、高校档案编研的特点

(1)编研成果的时效性。信息时代讲究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档案编研成果能够高效率为之服务。高校档案馆(室)作为基层档案部门,处于教育、科技文化活动第一线,直接为学校领导决策服务,因此档案编研工作从选题、编纂到出版等都有时间性强的特点。它要求选题上不要贪大求全,题目要小些,进度要快些,效果要大些。

(2)编研成果的针对性。针对当前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结合本校实际而进行档案资料编纂,这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又一重要特点。如编纂《学校组织机构沿革暨教职工名录汇编》,它包括学校组织机构演变、机构负责人姓名及各时期全体教职员工名单。这些经过加工的集中的优质档案信息,针对学校机构精简、人员分流、减员增效等项改革,提供了历史的、比较系统的档案材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配合了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很受欢迎。

(3)编研成果的知识性。所谓知识,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创造的全部知识,其中最主要的是指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高校肩负着人类社会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为社会所有行业输送知识人才,高校的档案编研工作,从自身档案信息出发,就自然使所编研的档案信息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4)编研信息的集散性。编研工作是高校档案馆(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以自身收藏的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档案利用者需求为目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分散的原始素材按照一定的选题和形式进行整理、选择、考证,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相对集中的档案资料,为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编研工作

1、主动宣传,争取领导的进一步重视。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只有领导重视,档案室才能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高校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依靠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档案信息编研,领导的决策至关重要。怎样才能使领导对档案工作进一步重视呢?这需要:(1)加强宣传。有些领导不是不重视档案工作,而是对档案工作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因此,档案人员就应主动进行宣传,使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2)干出实绩。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应干出成绩来,让事实促使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做好编研工作,为领导的各项决策提供相关的材料、数据,让档案工作的地位在领导心目中日益提高,这样,档案室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才能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

2、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使档案员不再是档案仓库保管员,档案工作已由简单的经验管理向复杂的科学管理发展,简单的手工操作管理已发展为复杂的电子计算机管理。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档案人员如仅满足于现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就很难适应档案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最终被时代所淘汰。档案员可以通过各项档案业务培训、自学、函授教育、高校协作活动等等途径加强学习。平时还要注意在工作中找寻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学习,通过不断的进取,成为新一代的档案工作者。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3

一、档案信息服务的内涵与分类

1、档案信息服务的内涵

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客观事物存在形态与运动过程的表现和反映,信息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基础。而信息服务,也就是以信息为内容,以满足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服务业务。与其他社会化服务相比,信息服务是一项更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的服务,人类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依赖信息,国家、社会、集团和个人之间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通过信息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①。社会信息需求的膨胀与增长,极大地刺激了社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从单一形式的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二是从以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三是各种专项信息服务和系统化信息保证服务将成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的一大主流;四是信息服务向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②。档案信息服务,是指以档案信息为服务内容的社会信息服务。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服务在整个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中也有着十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2、档案信息服务的分类

档案信息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档案信息仅包括档案的内容及表达档案内容的文字、图形、标记、符号等信息与档案形式、档案载体方面的信息;而广义的档案信息还包括由档案内容信息与载体信息经过转移或加工之后的信息,亦即派生信息。因此,广义的档案信息用公式可以表示为:档案信息=档案内容与载体的原生信息+档案内容与载体的派生信息③。

在现代社会中,档案信息服务活动十分频繁,档案信息服务的形式与模式也多种多样,要区分目前档案信息服务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第一,从服务的方式来分,档案信息服务可以分为传统服务模式与网络服务模式;第二,从服务的性质来分,档案信息服务可以分为公益服务模式与产业服务模式;第三,从服务的层次来分,档案信息服务可以分为机械服务模式与智力服务模式④。本文主要按第二种划分方法研究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和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公益性档案信息主要包括:气象、地震、水文、人口、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应体现“社会效益”原则,一般无法或不能实现商品化,而只能作为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商业性档案信息包括商贸、投资、金融、科技、人才、企业、经济、娱乐等方面的内容,这类档案信息在客观上既具有商品的属性,又可以不涉及信息的安全问题。⑤

二、档案信息服务经济学分析

1、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

萨缪尔森(Samuelson)在1954年发表的《公共开支的纯理论》中给公共产品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每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任意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⑥。从这个定义中体现了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占有上的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某物品时,并不妨碍另一个人的消费,换句话说,这样的物品一旦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给任何人带来成本;所谓非排他性,是指不需要支付成本也能够从某物品的消费中得到好处,或者是让某个不付费者不消费这种物品是困难的。公共物品一般都具有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某一经济主体不经交易而对其他的经济主体施加利益或成本,即其行为是其他经济主体效用函数的因变量⑦。外部性是由于缺乏直接相关的交易或补偿性支付所造成的。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搭便车”心理。所谓的“搭便车”心理是指在公共产品的消费中,消费者源于自利行为而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希望别的消费者为自己的消费付费的心理。在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中,每个使用者都不愿意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真实收益,那么私人不可能提供公共产品,而被认为是政府的职能所在。正是因为档案信息使用中外部性和“搭便车”心理使档案信息服务的边际个人收益(MRP)小于边际社会收益(MRS),从而导致档案信息服务供给不足(见图1,其中MCS为边际社会成本,MCP为边际个人成本),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⑧。

图1公益型档案服务的正外部性导致供给不足(Q1﹤Q2)

因此,公益型档案的信息服务就只能由国家财政投资,统一监管,通过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向公众无偿提供来实现,以满足社会公众的政治、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需要。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是作为公共物品的公益性信息,有着其他档案信息服务不可替代的社会地位与价值,也是整个档案信息服务业的基础。这类档案信息服务属于社会公共财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施排他性的措施,但不宜也不能参与市场买卖。

2、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经济学分析

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是相对于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而言的,主要是指将档案信息作为商品,参与市场流通的有偿服务。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是我国市场经济与信息服务深化发展的结果,与传统的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相比,它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属于有偿服务。有偿与无偿服务是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与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的本质区别,产业档案信息服务通过市场的买卖和付费而获得直接补偿。第二,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提供档案信息商品。在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中,其向社会用户提供的是一种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信息商品,信息商品虽然并不完全具备物质商品的特性,但也存在着市场定价、成本效益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对于信息商品的定价,理论界主要提出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即价值价格论、效用价格论、供求价格论和垄断价格论。而商业型档案信息一般来自于企业或者其他团体,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一般具有垄断定价的特点。

因此,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是在市场机制环境下由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一般以企业或者私人商品的形式提供,其商品价值由市场价格反映。然而由于信息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在市场不能发挥作用或存在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则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政府的干预能够有效保障市场公正,消除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⑨。公务员之家

3、公益型和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的比较分析

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以无偿为特征,从而可以有效地刺激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整个社会档案信息服务业的良性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如经费使用上不计成本,工作不讲效益;资料堆积;服务方式机械呆板,缺乏活力等等。与之相比,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强调产出与效益,服务形式多样灵活,内容丰富,而且能很好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施知识管理,因而运作相对高效。但不容置疑,商业型档案信息服务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容易引起因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问题,因而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比较分析见表1。

三、档案信息服务的建议

公益性档案信息由于其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这类档案信息服务只能由国家财政投资,统一监管,通过公益型档案信息服务向公众提供来实现。这类信息一般需要依靠专业的机构花费一定的成本才能提供给社会大众,在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中,档案工作者付出了大量艰辛的体力与智力劳动,由此而创造的派生性档案信息产品应该通过市场获得一定的补偿与报酬,如档案馆公开出版的档案文献编研成果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可以加快档案信息的不断更新,内容的不断丰富,更好地履行公益服务的职责。此外,在收取一定的信息编制和管理费的基础上,国家和政府也应给予特定的补贴。

对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档案与档案信息,如图纸、信札、书稿、照片等,除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应当保密的只能向档案馆出售外,其余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可向社会公开出售,自由买卖,利用市场机制由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与此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法规,保证档案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秩序,并建立档案信息交换的平台,对档案信息的定价和交易方式以及交易过程予以监督,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两种类型的服务各有特点和侧重,因此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促进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图2为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

注释:

①周晓英:《档案信息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3。

②王协舟、刘安福:《档案信息服务与产业型档案信息服务》,《图书馆》,2007(1):105-108。

③赵屹:《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33。

④张林龙:《试论我国的信息服务产业》,《河北科技图苑》,2000(1)。

⑤袁洪:《我国档案信息市场运作模式探析》,《档案学通讯》,2004(1)。

⑥何立胜、杨志强:《内部性·外部性·政府规制》,《经济评论》,2006,(1):55–60。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4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企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全面改革实施后,中小企业在各方面的管理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重要管理内容。本文主要就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需求以及作用发挥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和建设措施详细探究。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问题

中小企业的诸多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这对企业领导的发展决策以及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起着积极作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加强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对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及重要性分析

(一)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中小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注重新技术以及新管理模式的科学应用。在中小企业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作为比较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力量,这也是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新技术的支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新技术的支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只有在这一层面得以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才能真正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二)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分析。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就能有助于档案资源的共享,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率水平。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也对中小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化档案管理从整体上节约了管理时间。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能提高档案查询的效率,对档案资源也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可通过组合查询以及模糊查询等方式,来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内容,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能为企业的计划以及组织等工作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能迅速地进行档案备份,实现对档案资源高效化的管理。

二、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和建设措施

(一)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从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解决。一些中小企业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比较薄弱,有的企业领导在档案管理的思想观念上,没有和时展需求相结合,对信息化管理人才不重视。在档案信息化的推动方面缺乏信心,这就对实现档案信息化目标产生了阻力。再者,中小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在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有专业化人才的支持,从当前中小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情况来看,企业在这一层面还需要加强,没有及时将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有效解决。在档案信息化的安全性方面也没有加强,这些都不利于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中,没有重视软硬件的更新以及维护。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目标,就要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不断加强和深化。但是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领导者并没有充分重视软硬件的更新以及维护,造成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效率比较低。(二)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第一,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要想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业领导者就要对此充分重视,认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价值,对具体的管理工作要有详细的了解。并要能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工作上加强重视,通过多种手段方式进行宣传,让企业员工认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第二,注重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人员支持,企业领导要充分重视对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通过定期的培训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技术能力,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完善,才能有助于整体服务水平提高。通过构建高素质高技能的档案管理队伍,对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就能有效提高。第三,构建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良好的管理制度能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操作有着保障作用。地方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指导以及监督,遵循国家的政策方针,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新技术的应用作用,为档案管理质量提高打下基础。行政部门要对中小企业的档案收集以及整理和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行加强,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方面的完善性得以保障。第四,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安全保障措施实施。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工作,从多方面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实施生物识别身份以及加密措施,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基础。通过从理论上对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就能为实际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作者:赵红 单位:中盟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胜溶.变"藏"为"养"--加强档案环境建设的思考[J].云南档案,2016(01).

[2]刘捷.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8).

[3]杨思.我国中小企业档案管理现状分析[J].云南档案,2014(04).

[4]樊英颖.浅议我国中小企业档案管理模式[J].北京档案,2013(12).

第二篇: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城市建设档案指的是以文字、影像和图片等为载体,记录了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和信息,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城市发展的日记。在新时期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城建档案管理也应当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来完事城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另外,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建设工程数量的逐渐增多,城建档案的数量也将会持续增加,相应地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将会增大。因此,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开展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的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实现现有城建档案的数字化,整理并收集各类电子文档,然后统一纳入到信息数据库当中。(二)城建档案管理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系统的建设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使用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的是进行城建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和数字化设备的组建。(三)档案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重点为城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行人才储备,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队伍的专业程度和综合素养。(四)相关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主要包括城建档案电子文档的收集、整理、建档、归档以及后期的电子信息存储、查询等工作流程与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有序进行。

三、实现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一)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重视程度,通过实际的操作案例和理论宣传教育,促使各级岗位员工都能够意识到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相对优势和长处,并且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获得社会和政府对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和政策支持。另外,更重要的在于转变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自身的意识,在不断接受挑战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维,切实提高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二)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首先,应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城建档案信息化程度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网络基础设施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档案信息网络作为档案信息数据、计算机、通信三者结合的产物,在基础设施中最为重要,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推动档案信息的传输、转换以及实现资源的共享。其次,建立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健全内部服务网发挥网站的作用,使得档案网站能够成为宣传城建档案工作、开展城建档案信息服务的有效窗口。最后,还应当定期更新信息网络系统的硬件设备,提高城建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三)加强电子文件管理。随着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以及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各类档案几乎都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来存储的。电子文件虽然存储和传输便捷,但也有着稳定性差、易损坏等缺陷,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因此,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在传输之前应先按照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文件格式的转换,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另外,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建档案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将会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能够对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乃至存储工作有较深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确保电子文件的可靠性。(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城建档案管理是我国档案管理的一个分支,它具备档案管理的普遍特征和基本属性。现阶段,我国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以《档案法》作为法律依据,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今后应加大城建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并且各城市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本身发展需要的城建档案管理政策,严格制定城建档案管理的收费标准、工作流程等法规,保证信息化管理的有序进行。(五)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全面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应重点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可以针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再教育,开展岗位培训和信息化管理技能的培训。其次,要招聘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鼓励管理人员为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做出贡献,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结语

城建档案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纪录资料和信息载体,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城建档案管理的发展应顺应时代大环境,积极引入新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模式,才能实现城建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

作者:仝亚红 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参考文献】

[1]卞成志.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6):22.

[2]张珺.档案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措施[J].档案管理,2014(5).

第三篇: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探索

作为现代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档案管理工作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其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也推动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

档案信息化指的是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实现档案收集、保存、管理的统一化、和谐化,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化的一种模式。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在实验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档案管理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实现了对传统档案管理的优化。在普及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又表现出了其他固有的特点,主要包括:1.对档案的公布,并实现对档案检索的开发与利用。2.计算机的使用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计算机编目进一步普及,计算机辅助立卷得以实现。在网络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引领档案管理的中坚力量,多媒体技术和光盘存储功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档案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数字档案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主流,各档案数据库得以建立和使用,同时,电子文件的相关管理网站也逐步建立和完善,数字档案管理成为档案管理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一)不断推进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档案信息资源工作散发着其特有的优势。首先,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就必须以档案资源工作为前提。通常而言,档案信息不仅能够折射出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方向,同时,还能够反映出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将社会当中存在的整个集体与个体的发展都能够完全展现在人们面前。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工作,就需要以纲领性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为指导,并结合档案分级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实现对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应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此外,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整合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即分组整合方式和整理方式。在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档案的系统化和编目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为了提高档案信息的固有使用价值,还需要对相关的档案进行编纂和加工。另外,信息资源的组合则是指通过行政或是者技术方法,对整合的目标进行档案资源的结构管理,确保信息资源能够在宏观角度上实现优化发展。(二)提升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接收到各相关资料与信息之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此类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化。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资料和信息按照方式和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类。这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纸质信息的电子化形式转化;照片、录像、录音信息的可用信息转化。此外,还需要对不同的信息进行使用价值的鉴别,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类和归档。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有价值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可用性。同时,还需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档案管理办法对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规范,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拓宽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之所以要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要实现这一点,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就需要不断拓宽其管理思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传统而言,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保管”资料之上,而没有对资料进行充分的“利用”,这制约了档案资源价值的实现与发挥。因此,需要转变这一观念,集中注意力到资料与资源的利用之上。此外,我国传统档案管理还存在着过于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价值取向,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时期,一定要转变这一理念,推进档案信息管理的全面发展,提升档案管理人员服务大众的思想意识。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使自己从单纯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向着档案信息管理的方向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铭记于心,档案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对档案的保存,更需要综合性的人才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当然,相关领导也需要立足长远,充分发挥出档案对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四、结语

随着世界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持。本文从简要介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与特征入手,从不断推进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提升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及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拓宽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三个方面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以期为提高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水平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作者:齐宏佳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建设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刘莉.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2016(26):235.

[2]李晓琳,王艳华.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探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58

第四篇: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

摘要:地质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提升地质档案使用率的管理能力,给读者们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对目录、索引甚至全文的资料进行搜索与查找。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一般体现在地质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软件硬件的建设构思、数字化的检查搜索方法以及数据库的一些权限设置等。它的优点是可以达到强大的通用性、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互联网建立起相应的虚拟资源,进行地质档案资料的信息分享,让信息的资源管理更加智能,用户在使用上更加方便,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更加精确的信息。

关键词: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地质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尤其是当今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非常快的形势下,档案的重要性被人们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信息的使用与开发。地质档案是地质的勘探工作中产生的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不仅对相关的地质部门的管理有着很强的作用,并且也能对长期的地质工作开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利用对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可以高效的提高整个地质档案的管理水准,以保证档案工作质量以及服务的水平有所提高,也可以加强对质地档案信息的共享。

1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简述

地质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建设是依靠整个的信息化技术,利用设定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档案信息系统,要尽可能最大程度发挥所有新型设备的作用,使用网络和大数据对地质档案资料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管理,并且要提供快速检查与搜索的入口,这样可以让用户更轻松的、高效的寻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料。地质档案资料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使用一些传统的载体对其进行保存后很难进行轻松的查找与阅读,所以在新型的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的建设中,我们可以使用先进的新型载体来对档案资料进行存储、管理、查找以及使用,这样能够让查阅资料的人更加方便。相关的地质勘探单位的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急需要非常先进的新型设备、同时更加需要许多专业知识比较强、能够精通操作该设备的人才,此外也需要做好档案资料的基础工作,要同时做好档案资料信息的接收、整理、储存、开发、检查、搜索以及传输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加快档案资料管理发展,早日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目标。

2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2.1提高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我们国家的各方面发展起步比较晚,一些观念与理念相对发达国家就比较落后,因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的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理念都比较落后,档案资料的相关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思想还停留在比较旧的一个阶段,也就导致了我国的地质档案管理的发展非常缓慢。因此在现在的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的整个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让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接受新的理念,抛弃掉之前的守旧思想,脱离掉那些非常传统的观念,这样才能够让信息化的形式扩散的速度更快,才能够更好的为我们的社会服务。档案资料的管理人员要走出传统的存储与保密观念,建立为用户服务的新型理念,要能够在档案资料的工作过程中时时刻刻为用户考虑,要学会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此外还要建立资源共享这一理念,要很好利用网络与科学技术作为介质对信息进行高质量的整理和传播,提高实现档案资料信息共享的效率,让地质档案资料的自身价值能更好的体现。2.2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基础的硬件设施是整个档案资料管理的基础保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基础硬件设施即使在软件技术上有很强的实力也很难去建设一个优秀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硬件设施也是档案资料信息的传输、交换以及共享的重要基础社设施,当一切的基础硬件设施非常完善的时候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去发挥档案资料信息化的整体作用。在整个地质档案资料硬件设备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时刻开率时机的情况以及需求哪些方面,同时也要估计前后衔接上的问题,要给出一个长期规划的设计方案,利用按年份逐年增加的累计方法来完善整个硬件的基础设施配置,这样可以让在硬件上投入的资金得到充分的的利用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2.3建立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管理系统首先要对城市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制以及社会的共享体系进行详细的研究,并集成各个类别的地质档案资料,要发掘它潜在的价值以及相应的社会需要,要建立城市地质钻孔数据库、城市的数字地质图数据库以及城市的水工环地质数据库,对系统进行开发与管理。同时要对三维的地质结构以及地址欢迎的连接进行探索,对三维地质结构和地下空间进行匹配,达到能够模拟或预测地质环境的变化的目的。要实现城市建设、地下空间通过和地质环境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的目标,同时要建立并完善城市地质三维空间数据库的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入口。

3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服务建设方案

3.1建立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体制。整个地质资料信息的共享体制的建立中,利用地质数据这一资源的整合与建立,可以很好的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推动地质资料的开发和使用,进而让地质档案资料的服务水准上升一个高度。同时要组建完善的地质档案资料信息的服务平台和相关的网络客户服务系统,重点要落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上,同时要对外界提供相应的服务工作,让地质资料信息产品的开发速度更快,同时也是整个服务产业化的发展的基石。3.2建立全面服务的意识。地质资料的建设结果服务具有领域多、功能全面、专业性强、效率高等优秀的体型,相关的建立部门在常规的服务上要结合全面这一理念,让过去的管理人员从工作本质上转变为一个促销者,以这种新型的方式来对这项服务进行宣传。同时要建立客户的反馈体系,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现阶段的一些不足,能够及时做出调整以完善整个服务体系。并且也要建立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以建立信息的共享和服务这两个重要的平台。3.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档案信息化的水平高低取决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所以地质单位需要组建一个素质非常高的档案部门,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人才上的保障。首先要注重对人才的建设。相关地址单位可以按照需求来招收一定量的信息化专业的人才,而不要只挑选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其次是要价钱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整个团队的建设和壮大需要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管理人员可利用讲座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并且更加深入的了解相关的科技知识,要时刻去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地质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建设属于一种长久性与系统性的工作,并且在目前科学发展飞快的时代,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建立的进程也在逐渐的加速,虽然在整个项目的具体实施途中依然存有一些问题,但是经过相关地质单位的努力,档案资料信息这一技术水平以及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水准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管理人员也在接受新的理念,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很好的完成目前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途中大部分的工作需求,给地质档案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云梦 单位: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物测队

参考文献

[1]梁其华.浅析地质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中国地质调查,2015(1):61-64.

[2]高爱红.试论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J].信息化论坛,2014(3):46-48.

第五篇: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低碳”这个新兴词汇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低碳这一理念也逐渐融入各行各业中,党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而在采用低碳理念进行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后,档案管理起来更方便,调阅也更快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此以低碳视角对党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低碳;党校档案信息化;实践

一、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重视,导致了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程度的不平衡。当前我国各党校尚没有一个拥有足够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系统中存储的信息资源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而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这种不完善性,在不同党校体现出来的又不一样,有的党校仅仅做到了管理档案目录,而档案的全文信息还需要人工才能翻找到,有的党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搜索文件名便可以找到对应文件进行查阅。(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要想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化为档案查阅服务,就要引进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升级可以为教学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管理并利用有关档案信息也更便捷。反之,如果还像之前一样,利用不完善的半成品来服务于档案管理,则无异于对资源的浪费,人工翻阅的盲点以及纸质档案保存的不利亦会导致大量信息的流失。档案信息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要通过档案管理系统查阅电子文件,倘若这个目标没有达成,半途而废,那么不仅之前的努力得不到收获,也会阻碍之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三)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不够完善。合理、有效地管理电子文件是各党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多数党校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初见规模,但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仍有不足。根据当前形势分析,这是各党校对管理电子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很多电子文件根本没有保存,文件遗失现象等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党校对电子文件稍有重视,加以管理,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却保证不了。两种情况都造成电子文件的价值没有完整地发挥出来,党校档案资源由此严重浪费,低碳党校档案信息建设举步维艰。

二、党校低碳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原则

(一)选择合适的设备。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想更好地发展,同时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首选设备要具备“三高”的优点,即稳定性高、效能高和等级高。(二)信息要重质量。我国各党校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信息基础是馆藏传统档案,这样一来,档案信息建设的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得以保证。当下各党校普遍采用扫描、拍照及资料归档等办法来完成对馆藏传统档案的信息化处理。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无疑会增加相当大的人力,对电能也是一种浪费,这与低碳生活的理念相悖。各党校应有选择性的对馆藏传统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其依据包括档案的内容和时效性,在这一过程中,讲究的是档案的质量而非数量。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这一举措,不仅可以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提高、进程加快,对低碳理念也是良好的贯彻。

三、党校实现低碳档案信息化的方式

(一)加大经费投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级政府要对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加大认识,对这一方面的资金扶持力度要加强。各党校也要加大档案信息建设的经费投入,在系统研发、设备引入、聘请专家给档案管理人员做培训等方面积极推进低碳档案信息化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发展对推动社会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深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1.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中的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信息在未被压缩的情况下,数据量惊人。例如:一张24位真彩色的图片,5寸(1050x1500)大,分辨率是300dpi,就要占据4.5M左右的存储空间;视频的数据量相对更大,一个PAL制式(24位色彩,352x240分辨率,25帧/s)的视频,在不压缩的情况下,仅一分钟就有362.55M左右的数据量。由此可见,多媒体的电子档案数据量庞大,这就要利用数据压缩技术对数据进行压缩,便于保存。数据压缩技术是软、硬件配合来实现的,多媒体信息经过压缩以后,数据所占空间大幅度减小,可以为存储介质腾出更多的存储空间以收录更多的档案。2.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是通过视频、图像的编码和解码技术,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的互为转换,将文字、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转变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为后期处理打下基础。(三)对党校档案采用数字化、科学化管理。各党校建校均有多年历史,建校以来所产生的文件数不胜数,其中也包括很多以图像、音频等形式存储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归档不仅要及时,还要对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加以甄别和负责。这样做,归档人员可以减少一定的工足量,也可以提高归档效率,同时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切实贯彻低碳生活的理念。电子文件易操作的优点显而易见,但它也携带一定的不完整性和不真实性,前者为归档者提供很多便利,后者却是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难题。因此,解决这项难题刻不容缓。对此,应加强对电子文件甄别的培训并采用科学严密的管理措施,这样可以使电子文件有效归档,并使文件归档后更具规范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结论

我国信息化建设整体起步较晚,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先天不足,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停滞不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各党校要摒弃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引入“低碳”理念,使学校的珍贵资料和历史文献方便、完整地保留下来,供后人随时查阅。

作者:计鹏燕 单位:中共长治市委党校社会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王雅新.低碳理念的高校档案信息化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

[2]李伯新.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25).

第六篇: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思维的转变

摘要:一个单位或者是企业的档案管理既是对企业或者单位过去历史的记录,同时也是企业或者单位未来发展的导向,就当前档案建设工作发展情况来看,人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进行,企业或者单位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人才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方面必须提出更加高的要求,以适应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高素质和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是档案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硬件保障。本文将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战略的思维转变进行简要介绍,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战略思维

当前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建设在各行各业中都不断兴起应用,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加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将档案管理做到信息化,一方面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具有促进作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尽管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人工操作的弊端,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素质差异性很大,以及他们的思想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脚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转变人才战略思维,壮大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

1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现在多数企业和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加大重视程度,总体来看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却不可否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其中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观念比较落后,仍然会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于档案管理的责任意识也比较薄弱,没有真正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档案管理实际中会发生很多问题。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很多复杂的过程,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认真负责,才能够保证档案工作的整体质量。所以由于管理人眼责任意识的薄弱,所以在操作时难免会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这些操作会对档案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坏,甚至会导致一些难以挽回的错误。总之,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是阻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1.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高。当前我国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专业的,所以他们的专业素养都相对较低,关于档案管理的技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层,对于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电子档案信息的归档、整理、收集、以及存储等操作都不熟练,这不仅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同时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当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频率过低,依旧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使信息化建设没有发挥其本来的作用。或者是有一些管理人员只是懂得简单的操作,对于档案归类以及整理等工作还处于探究阶段,他们对于档案管理程序的设计以及维护更是知之甚少,这样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极大的阻碍,档案信息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所以想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转变人才战略思维,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2提升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2.1引入优秀人才。在企业或者单位建设管理人才队伍时,不仅要注意提高内部人才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引入外界优秀人才,不断增添新力量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首先,应该加大力度引进具备先进化信息技术的年轻人,因为年轻人的学习能力较强,在他们加入企业或者单位之后,一方面可以跟着档案管理部门的前辈学习经验,同时还可以将自身具备的信息化能力发挥出来,这样一来他们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将来会成为工作中的骨干人员。此外,加大力度引进优秀的培训人员也是引进优秀人才重要的一部分,培训人员在信息化技术方面应该相对熟练,所以他们的加入可以解决部分员工信息技术落后的问题,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重要的。2.2提高领导人员的素质。一个企业或者单位领导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该企业或者单位未来的发展情况,档案信息化建设想要从根本上得到落实,离不开领导人员的支持,他们的领导能力对于员工监督和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尽管是领导人员带领员工工作,但是如果员工向领导请教问题,此时领导对于员工提出的问题不能够解决,或者是一无所知,这样会给员工不好的印象,长此以往领导会失去公信力,员工也会觉得自己所在的单位没有发展的前景,进而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所以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此外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不能够只是纸上谈兵,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否则也不会收获很多。此外,领导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便利,这样可以减少人才的流失。此外,在分配任务时,领导应该对每位员工的专业素质有个整体的了解,这样才会根据员工的能力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大才小用。2.3提高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由于我国当期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所以在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对于管理软件的应用不熟练,以及档案管理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等,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极大的阻碍,也从侧面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进程。所以管理者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既注意专业技能的培训,又要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无论是做什么事情只有具备责任意识才能够从心底引起重视。管理者可以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建立高素质的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2.4保证档案工作者的切身利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档案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任重而道远,所以要求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不断提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档案管理方式。这些工作的进行都离不开档案工作者的参与,所以为了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企业或者单位应该充分保证档案工作者的切身利益,领导阶层要加强与工作人员的之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于特殊情况的工作人员企业要额外照顾,以便于他们安心工作。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依赖、和谐的工作关系。

3结论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科技进步导致的必然结果,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进而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档案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以及专业素质较低的现状,企业或者单位应该引入优秀的人才,提高领导人员的素质,同时也要提高信息化建设队伍的专业素质,全面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作者:吕函 单位:黑龙江农垦人才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参考文献

[1]孟世恩,王颖,何芳.对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的理论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3(5):29-32.

[2]项凌燕.浅议档案信息化中的保密安全问题[J].机电兵船档案,2011(3):35.

[3]李飞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对策[J].南方论刊,2011(11):41.

第七篇: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逐渐地接轨,并从中去冗存精。本文立足于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入进行研究分析,以在最大程度上为国有人力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在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也明显地增加对其的重视度,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传统的人才档案管理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真正地发现目前我国人才服务机构在档案管理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地展开探讨,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我国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的效率,下文主要以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行阐述。

一、人才服务机构的分析概述

人才服务机构从隶属的关系上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1.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也就是国家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下的具有全国性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2.是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归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为各个层级的政府以及其他部门或相关的企业单位、社会群体等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从本质上来看,这两种人才服务机构的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归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具有社会保障人力资源部门所全权授予的行政职能,负责为企业开展社会化等技术上的考试与评审,以及转正与工龄的核定等等。而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归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就不具备拥有行政的权力,并且经过人力资源相关的保障部门重重审批以后,才可以对人才的供求信息做到搜索、整理、咨询,主要开展针对于人才的搜索、介绍、招聘、培训、考核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的中介服务。

二、目前我国的人才档案管理现状分析概述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所以导致相关的人才服务机构的人才流动性比较高,而在针对于人才服务机构中的流动人才的档案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内容也是较为繁杂的,其中不仅包括了人才到相应企业、单位所签署的工作合同,还包括了与其相对应的专业职称的评审核定等问题,在人才升职以后,其步入了一个新的城市以及新的工作环境以后,人员的调配问题等,我国也下达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服务机构中流动人才的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人才服务机构对其有效地实施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对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无法满足现在这个社会对于人才档案管理的需求了,那么我们一定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完善,从中寻找到真正与时代相符的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方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晋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分析概述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加强对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对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上的再次开发与利用,并表现出具有动态、便捷、即时性等特点,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的水平。因此,要强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思想,并要求人才服务机构中的所有员工重视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也应当对自身有着更高的标准要求,1.必须要积极上进,具有良好的科学先进的思想。2.提高自身的档案意识,做到统一全面性的管理。3.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并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而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也要加强对其过程上的管理,并合理地利用好当前最有效的电子档案管理,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为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而在对于接受档案信息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将人力档案的管理逐渐地转变为一体化的服务职能。

四、结语

人才的档案是宝贵的社会资源,也是人才服务机构的重要支撑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人才的档案管理也有了更好的要求,只有真正地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来加强人才服务机构档案的管理,才能真正地实现档案管理的高安全性、高效率。

作者:韩英波 单位:鄄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纪鹏.从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视角来看内蒙古地区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67-69.

[2]谢元荣.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基层人才服务机构在人才工作中的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05):50-51.

[3]陈晓东.全球化背景下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的战略突围[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61-64+67.

第八篇: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在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已然成为当今各行业各机构后勤行政管理的根本趋向。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繁琐的长期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当今行政机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以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多重需要。笔者针对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深入阐述和系统研究。

【关键词】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

一、引言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和领导,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电子信息化手段对于海量的档案资料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全面整理与分类,实现全部数据信息的资源存储和资源共享,构建起一套全权服务于社会的数据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使繁琐、凌乱、复杂的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简单、规整和快捷,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不仅大大降低了资源管理成本,而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机关档案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二、当前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无法完全体现重要的社会价值。机关制度要求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归属于辅助和服务,强调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确保数据信息资料的安全和保密,这样完全注重此项工作服务于机关的利用价值,却大大忽略了其重要的社会利用价值。《档案法》一系列法规中虽明确规定,现存的各类档案文件资料通过上级机关或同级单位审批后,能够对外提供其服务和利用的价值,但归咎于保密意识的根深蒂固和手续办理繁杂的多种因素,对外的服务和利用价值不能真正实现。立足于机关管理的角度分析,档案部门从属于内部机构必然要全权做好档案文件资料的管理和保密工作,这种过度保护的管理观念从根本上限制了其为外所用的功能,无法真正体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二)信息化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和健全。当今大多数机关单位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足够重视,缺失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一般都是单纯为了应对上级的考核和评估,将信息档案仅仅收集归拢并作为备份用于日常所需,往往疏于完整安全存储及合理有效利用。很多机关单位虽然设置了局域网但却未将这些信息档案链接到局域网中实现资源共享,上级单位或其它部门进行档案信息的查询仅能使用档案室的专用电脑,这样无异于传统的纸质化办公,无法体现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带来的高效作用。此外,一些机关单位虽然设置了电子化信息服务设备,但缺失相对健全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对于电子信息容易被入侵的弱点也未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其软肋就在于软硬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硬件设施损坏或者病毒黑客入侵等,便会导致电子文件档案内容部分或全部的破坏损毁,亦或是软硬件不兼容引起的文件信息不能识读,这都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三)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不高。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信息化档案管理需要管理水平高、业务素质强、信息化技术精的高素质人才,而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普遍流动性较大。加之都未受到过正规、专业、严格的相关指导和培训,同时又缺失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知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还有整体人员结构的老化,致使他们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本需求,加上各级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模糊和重视不够,致使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这样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脚步。

三、加强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重要价值。长期以来,档案管理都被视为一种故步自封、保守被动的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这种管理模式也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不仅是满足于内部之需,更应体现其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利用价值。社会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社会服务意识的提倡,以及社会其它行业的多方面需求,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大大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稳序发展。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也变得异常重要,这就需要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探求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实现服务于社会“开放型”的社会效能,直接满足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重要价值。(二)强化电子文件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利用局域网信息传输快捷的功用,在机关自身网站制作出电子档案信息利用的网页,确保归档后的电子信息档案第一时间,设置电子文件档案的检索查询系统,方便其它部门人员及时获取网上信息数据,为需要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加强电子文件档案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加强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除了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档案法》相关制度法规之外,还应依据本机关自身的客观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制度等等。比如,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奖惩制度,对于不及时归档提交信息档案的部门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此外,还应建立电子文件档案迁移的管理制度,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缺一不可,抓好双套制管理,将电子文件复制到与计算机脱离存储的耐久载体上,并实施有效、严格的维护和检测,以及复制备份,以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安全和有效。(三)加强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为档案室购置质量上乘的档案密集柜、温湿度计、灭火器、空调、防光保护窗帘等设备,以加强档案室的安全防范措施。为规范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安装档案管理的系统软件,对所有归档文件材料整理后全部输入计算机管理,以提高检索速度和档案管理质量。文件材料归档全部使用无酸档案盒,文件不易被破坏和腐蚀变质,利于全部档案的完整完好保存,确保档案管理日益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严格信息档案文件的一体化控制,依据归档要求设置系统化管理模块,各项工作子模块都应设置相应的归档接口,确保电子文件的及时、完整归档。(四)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队伍。居于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需要,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基本技能,由此,机关应招纳一些综合素质强的专业化人员来充盈整个管理队伍。首先,建立完善的人才引入和培养双向计划,坚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聘请相关专家来开展专题讲座,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其次,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严格要求他们正身律己,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机关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促进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强化职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奋发进取,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此外,应建立完善的评估考核机制,公正、公平地开展个人工作业绩的严格评估与考核,并设立奖惩机制,以提升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及时纠正不合时宜的工作方法,各级党政机关也都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信息化建设的视阙,明确规范化的管理目标,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整体资源,力争开创出信息化、法制化和社会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陈慧 单位:宁德市蕉城区机关社保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刘鹏程.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J].兰台内外,2015(03):47.

[2]卫巧丽.机关档案管理适应信息化建设新要求[J].工作园地,2015(01):78-79.

[3]李宏霞.对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信息工作,2016(09):48-49.

第九篇: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两个重要特点,展现出的优势使其在社会的多个领域中被广泛地应用。医院是社会公共事业,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医疗服务和保障。在医院管理中,病案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现代医院的管理要求,就要加强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使病案管理更加规范、便捷,为医疗研究和教学提供更加完整、真实、可靠的信息。本研究对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加快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的脚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科技进步促进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加快了信息的流通,大大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医院作为重要的医疗机构,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网络信息化作为病案管理的重要方式,实现医院病案管理的有序化、科学化,促使管理人员工作向高效化转变。不但如此,病案管理信息化还能为医学专家进行医疗研究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宝贵资料,缩短了科研成果的获得时间,从侧面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病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前,多采用传统的资料整理方法,不仅耗时费力,也不能保证病案资料的真实可靠性。病案管理信息化为资料获取、保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是医院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1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可以使病案资源信息实现共享。信息技术依靠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实现了病案资源的共享,并通过调阅、查询等功能的设置实现了对病案资料的访问、智能检索、浏览及查询,还能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对信息的传输。患者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网络建立终身档案,不仅在医院内实现信息的共享,也能将信息共享在医疗机构之间,改变了之前传统的病例信息提供方式,将为信息实现区域及远程的医疗服务提供保障。1.2有效防止病案信息损坏和丢失情况的出现。信息化的病案资料会存入电脑中,实现了无纸化,因此也不会出现资料变质、破损的情况。之前被大量资料堆积的资料室也不需要摆多个书架放置资料,实现了存储方便。需要资料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几步简单的操作:浏览-检索-复制,就可以完成对资料的调取、统计和分析,大大提高了对资料的管理、利用效率。1.3能够提高病案管理的实际水平。病案管理的电子化改变了传统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局限,成功实现了对病案信息的需求满足。从20世纪的70年代开始[1],电子化病案的内容开始丰富,功能得到拓展,形成了综合性的立体系统。病案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对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变,将管理人员从烦琐、复杂的管理中解放出来。电子化的病案能够在不同的医院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给远程医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海量病案信息的存储,从整体上实现了病案管理的安全化、可靠化、高效化和便利化,促进了医院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使病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快捷。

2加快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医院领导对病案管理信息建设的重视度。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得到重视才能顺利的实现,这样医院才能在合理化的原则下实现对病案管理的最大化投入,例如配备完整的病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设备,招聘病案信息技术管理人才。最关键的一点是,医院领导对病案信息化建设引起足够重视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得到激励和提升,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大幅度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成为病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最坚实的基础与后盾。2.2明确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医院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才能顺利进行。统一的工作平台是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建立起来的,这其中应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病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方便搜索的简便引擎,这样相关人员就可以对资料实现查阅和管理。这样做将医院病案管理的作用充分的激发,使其发挥出了最大作用,实现了对患者病案的建立和完善,为医疗研究及医疗教育做出了贡献。在建立了努力的目标后,医院病案管理信息的工作人员才会有正确的方向,给他们指出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的提升,促进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发展。2.3加大对核心部件系统的研发设计。医疗事业是我国的公共事业,随着我国重视程度的加大,办院规模也在扩大,如果还沿用传统的病案管理方法不仅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管理,也不能满足当前大型医院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对资料的需求。为此,必须对病案管理模式做出创新和改革,创建起现代化医院病案管理系统。病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重要的核心部分,加强系统先进性、科学化的研发是医院病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一个关键,更是改变烦琐手工病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渠道。2.4科学梳理管理流程,精心设计每个环节。病案管理成功实现信息化建设后不仅具备数字化和网络化两个功能,还可以通过检索及查询功能来完成信息数据的共享[2]。数字化和多媒体化是医院病案管理的重要特征,医院方面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己的发展特点,加强对管理流程的梳理,并从需求出发对功能进行细化,优化信息系统和软件选择,将系统功能与实际管理工作实现有机结合,发挥出最大效能,提升病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促进医院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2.5全面提升病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病案管理人员是开展病案管理的关键要素,要顺利实现病案管理信息化并发挥出其作用,就必须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培训中除了要让他们学会对系统的管理,还要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国际疾病和手术的分类方法。尽量为病案管理人员安排省市级的疾病编码培训、业务培训等,让他们的学习更加系统和专业。另外,相关的法律知识也是管理人员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这样在档案收集、整理和利用时才能做到合法合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病案的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涂改、伪造情况的发生,确保病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结语

医院的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点,更担负着为医疗研究和教学提供重要资源的重任。在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速度的时期,医院管理要结合医保付费和卫生政策的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的共享,促进医院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过渡和发展,进一步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周晓静 王鸿雁 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

[参考文献]

[1]刘克新,柏朝青,郑琳.谈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病案,2012,13(12):28-29.

[2]李廷珊,陈振兆,丁惠.病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措施[J].现代医院,2013,13(3):135-136.

第十篇: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将档案信息化处理以后,可以提高档案的运行效率,这是档案事业顺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趋势所在。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成为现代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纸质文件时代,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档案人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埋头于整理档案、登记目录、查找档案。而将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后,可以使档案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作,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

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各行业对内对外交流日益增多,人们对各种时效性强、具有高价值的档案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当前,由于各级医院管理意识、设备和技术方法比较落后,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较低。面对这种冲击和挑战,各级医院只有顺应时势,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确保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医疗事业需要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建设人才,而只有翔实全面地掌握人事档案材料,才能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确保实现医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有利于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为医院事业发展服务,而且将会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可以延长档案的寿命。

三、档案信息化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将档案信息化处理后,采用了电子目录和电子文档归档,提供快捷的电子信息查询系统,使用时只需输入关键词,相关资料信息就可呈现在电脑上。电子文件比档案原件更易于查询,可增强对原始档案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更有利于医院各部门、各医疗科室按需浏览,并保持随机存取,进一步提高了档案原件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档案信息化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长期存储

在传统的档案归档方式中,档案资料大多是以纸质化的形式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资料日积月累,占用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另外,由于纸张的特性,档案库房还要按不同季节做好各项温度、湿度控制和防虫工作,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管理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原件容易损坏等问题。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重要、珍贵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应用计算机对原件进行电子扫描,之后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收藏、管理和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档案原件被过多地直接使用、借阅等造成原件的损坏,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避免重要资料丢失的风险,从而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

总之,将档案信息化处理以后,可以提高档案的运行效率,使档案信息更加形象、直观,最大限度地方便档案检索和利用,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同时又保障了档案的安全备份。档案资源整合重在体现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共享性,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档案资源的使用范围,这是档案事业顺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趋势所在。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5

无论是领导、教务管理人员还是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学籍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准确、完整和系统的教务教学档案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本科教学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重要有效的数据参考和依据。随着教育改革不断与时俱进,档案资料的日益增多,对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监测会越来越严。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每一个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反映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具体情况,毕业还是结业,毕业论文情况、学生何时转专业、休学等学籍异动情况,是学生大学学习过程的历史纪录,是反映学生受教育情况和专业培养目标完成度的重要资料,其中成绩单、学籍卡和毕业论文评阅意见除了学院保存外,同时还要放进学生个人档案,是学生所在用人单位核实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状态,在校就读情况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学校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增加管理人员培训机会、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和增加办公人员[2]。

二、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改革创新

学籍档案资料来源于新生入学阶段,在读阶段和毕业阶段,跨越的时间较长。比如,毕业资料,有少部分同学大四下学期还有重修的课程,甚至有些同学结业后再返校重修课程,满足毕业条件后,才能正常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相应地其学籍档案还要随时更换,可见学籍档案工作是非常繁琐的。为了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理论,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由于精简人员编制有限,一般二级院系都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是由教学教务干事承担档案工作。教学教务干事要负责的工作很多,有监考安排、教学计划修订、教学评估,工作量计算等等,难免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对学籍档案资料,比如,纸质版和电子版的毕业论文整理不够及时,归档不明确,基本不开发利用,导致需要时查找困难,从而造成档案资料不健全,工作效率低下。随着档案的重要性增加,教学教务管理人员要改变观念,积极参加相关档案管理和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培训,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发展,加强同兄弟院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经验交流,借鉴和吸收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改革创新,不断思索,能够针对档案工作中的问题,使用恰当的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等来提高效率,做好档案的编目和检索工作,使学籍档案工作信息化,并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总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全面综合提升自己的素质,更好胜任教学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3]。

三、完善规章制度,统一领导,分工合作

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涉及招生办、档案室、学工办,学院教学教务管理人员、教师、辅导人员和学生。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内容由不同的行政部门提供,比如,招生部门提供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和高考成绩单,学生办公室会提供学生在学校获得奖学金,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等,而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需要提供学生在校成绩单,学籍卡,毕业论文评阅意见。教学办公室涉及的学籍档案一部分要移交学校档案科,一部分要学院自己保存,同时一部分要给辅导员放进学生自己的档案里。为了使各学院移交的档案规范,保证学院收集、整理和保存档案有序进行,需要有统一标准化的档案管理规定。因此,无论是学校档案科,还是学院教学办公室,都要不断完善档案规章制度,相关人员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职,分工合作,确保各级人员档案交接的时候准确不出错,做好毕业生学籍档案工作。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教育不断改革,反映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原始凭证———档案日益重要。为了更加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文章探讨了高校院级毕业生学籍档案精准管理途径,以期为学校、学院的运行和发展及学生、用人单位等提供精准有效的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田甜.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12-13.

[2]周蔚娟.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促进档案服务于社会[J].城建档案,2015(8):90-91.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抗日战争;档案史料;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是高等院校大学生四年培养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总结之前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实践环节。搜集资料和运用资料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之一。选题之后,就进入写论文的阶段,即按照选题的要求搜集材料,解决用什么样的材料和内容来证明作者观点和看法的问题。文献资料是撰写历史学毕业论文的要素,是提出观点和论证主题的基础。所以,运用丰富的档案资料,认识档案资料的性质,对写作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利用《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抗日募捐档案史料》(以下简称《史料》),初步探讨档案史料在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运用、作用和意义等问题。

一、《史料》的内容与价值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和直接凭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缅怀既往,探求未来的重要依据。文书是传达政令的工具,是国家机关上传下达的纽带。文书办理完毕之后,例行存档以借查考。讲求实事的前提是必须有可信的史料,而档案则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可信史料。学生在利用档案史料前,应该对档案史料的性质、内容、意义以及形成的历史背景有个基本的认识,这样能够正确认识档案史料的史料价值。1.掌握档案史料形成的历史背景运用档案史料撰写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首先要了解档案史料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内容。这对学生全面而深入了解所运用的档案史料有一定的帮助。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新疆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为建设抗战大后方、开展抗日捐献、保障国际援华交通线畅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疆各族人民开展节约活动、劳动竞赛和推销公债活动,促进新疆建设,巩固抗日后方;发动群众募捐,积极支援抗日前线。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新疆出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团结抗战的新局面。国际上尤其是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大批军火、物资、药品和各种军事人员通过新疆源源不断运达抗战前线。作为抗战大后方、新疆本着抗战高于一切服从抗战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以实际行动踊跃认购同盟胜利公债,补助抗战费用;完成征献军马1万匹任务;开展各种慰劳募捐运动、激励前方抗日战士奋勇杀敌。新疆各族上层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和支持下,积极参加“抗日募捐活动”“募金和募集寒衣运动”。新疆抗日募捐档案史料是在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新疆各族民众抗日募捐活动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2.认识档案史料的内容与价值历史学毕业论文利用档案史料得出的新观点为构建论文的框架和思路提供丰富的史料依据。这些档案史料为研究该时期新疆中国共产党人、新疆各民族民众、新疆民间团体在抗日募捐活动及其作用研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史料》由五个部分组成,综合篇里有212件档案,募集寒衣运动篇里有43件档案,文化劳军运动篇有162件档案,鞋袜劳军运动篇有226件档案,献机运动篇有27件档案,共收录670件档案。收录档案起自1936年12月16日,终于1943年9月。《史料》共收录档案文书670份,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中挑选。《史料》用670份珍贵的档案资料给读者展示了一部新疆各族民众积极支援全国抗战的历史画卷,也为新疆历史研究提供了一部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史料》对研究新疆历史和抗日战争史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写论文之前,掌握档案史料形成的历史背景,正确认识所运用的档案史料的内容与价值,是了解材料的来源、选择材料、鉴别材料、明确目的、酝酿思路的过程。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一个环节,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础和前提。

二、档案史料在撰写论文中的运用和作用

历史学毕业论文的撰写中运用档案史料极其重要。档案史料运用,将其学生引入学术研究,有利于学生思路的拓展,提高论文学术质量。运用档案史料已经成为撰写历史学毕业论文的一个趋势,通过运用档案史料,可以增强学生对写论文的兴趣,增强毕业论文的实效性,获得较好的实践效果。档案文献在毕业论文撰写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运用《史料》更加明确论文标题《史料》里反映了很多抗日募捐活动有关的具体问题和细节问题。学生在设计毕业过程中,围绕选题搜集和运用档案史料,论文选题会涉及历史学科研究领域中新的领地,更加明确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标题。利用档案史料,以小问题和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这样选题很小,却很专业。选题确定之后,学生对史料进行收集、鉴别和运用,学习对历史学和文献学的理论研究方法,这对训练学生的治学方法、提高学术水平、培养研究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选题后认真阅读和分析《史料》就可以确定如下题目。如《新疆各族民众在抗战时期捐款捐物活动的现代启示》《抗战时期新疆迪化区募集寒衣运动述略》《新疆抗日募捐活动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作用》《新疆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以新疆各族民众抗日募捐活动为例》。其中撰写《新疆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以新疆各族民众抗日募捐活动为例》一文就可以运用如下档案:《阿克苏地区为商民张成林捐款支援抗战事致省政府的呈及省政府的指令、训令》(1940年10月1日)、《哈密后援分会为维商吾甫阿吉向募集寒衣运动捐助大宗银两事致哈密行政长的代电及哈密行政长的指令》(1938年12月30日)、《焉耆区为和静县巴拉登喇嘛等以庙产等捐助抗战事致督办公署的呈》(1940年11月5日)、《绥来县为献机运动募捐经过及请加奖哈族孀妇嘉义克事致省政府的呈及省政府的指令、函》(1944年1月6日)。这样的选题和论文的论据可靠、结论成立,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有重要意义和价值。2.重视档案史料的分析,提高学生学术实践能力档案史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第一手材料,也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因此,在撰写论文之前,要对档案史料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类,要认真阅读和分析史料。这样通过档案史料的分析,能发现问题,从而找到突破口和写论文的基本思路。学生还要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和阅读,从中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弥补或发现学术空白点,从而体现出档案史料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史料》里收录了“献机运动”的档案27件。如《和田地区为收到各县妇女献机捐款事致督办公署等的电》(1943年5月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县一机运动劝募委员会为拟定迪化市献机办法事给省政府秘书处的函》(1943年9月23日)、《乌苏市为汇缴献机捐款事致省政府的电》(1943年10月7日)、《塔城地区为收到献机款数目事致省政府等的电》(1943年11月5日)等。利用这些档案可以详细论述和阐明抗战时期新疆各族民众抗日募捐活动中献机运动的经过、贡献及其意义。这些档案对论文的观点提供可靠的论据,增强论文的学术价值。3.档案史料有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档案史料在论文撰写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档案史料对历史学毕业论文提供充分的依据,能表现出所运用的史料翔实可靠,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发挥档案史料的连贯性特点,从历史问题的整体进行研究,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论文更有说服力。运用档案史料,能够使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更具有系统性与针对性,有助于把研究内容、实践以及搜集资料等不同环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助于提高论文整体质量。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史料的运用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档案史料是各种史料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原始的第一手史料。档案史料为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将其运用到研究中,可以丰富选题和研究内容。撰写论文时运用档案史料有助于提高历史学毕业论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档案史料不仅能充实研究内容,而且还可以利用其对历史史实内容进行实证。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新疆抗日募捐活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所发挥的作用、新疆各群众文化团体在抗日募捐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等历史事实,就可以引用《史料》里的相关档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坚实的结论。因此,档案史料可以提供可靠论据,进而提高毕业论文的学术质量。4.档案有利于突出论文主题思想,产生论文的主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意识”,人们头脑中的任何观念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我们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总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观点或认识。而这种思想、观点、认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是从实践中搜集到的大量材料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离开了社会实践,缺乏丰富的、合乎客观实际的材料,就不可能有论文主题的产生。所以,档案史料不仅突出历史学毕业论文主题思想,而且还为产生和表现毕业论文主题打基础。《史料》反映了新疆抗日募捐活动的背景、经过、意义等问题。抗日募捐档案凭借其丰富深刻的内容,学生通过抗日募捐活动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到很好的教育。《史料》反映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思想:其一,它是一部以新疆各民族民众为中心的抗战史料。其二,它是一部以新疆民众团体为核心的抗战史料。其三,它是一部以新疆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为灵魂的抗战史料。其四,它是一部集中反映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史料。《史料》生动诠释了新疆各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这期间大批共产党干部陆续来到新疆,他们对新疆的财政、文化、教育及群众性政治团体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共产党干部和党员们广泛发动各民族群众,为支援抗战和稳定新疆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国,传播马列主义。新疆各族上层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和支持下,积极参加“抗日募捐活动”“募金和募集寒衣运动”。《史料》充分反映了抗战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积极支持抗日前线,团结一致,共生死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抗日募捐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在新疆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人在全疆各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日宣传,积极组织募捐活动。在新疆募集的有些物资还被直接送到延安,有力地支持了八路军的抗日作战。整个抗战时期,新疆各族民众节衣缩食累计捐款国币5000万元,还有大量的实物。这对当时地方经济落后、人民生活非常贫困的新疆来说,实属不易。有些募捐活动,无论从开展的规模还是募集款物的数量,新疆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反映了各族民众的抗战决心和爱国热情。学生运用《史料》,研究抗日募捐活动的历史事件,论文会表现出新疆各民族民众的团结一致、新疆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主题思想。档案史料有利于产生和表现论文的主题。材料是文章的要素,是产生和表现主题的基础。只有充分认识材料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在材料工作上下最大功夫,占有了尽可能多的材料,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文思不竭,写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好文章来。学生写一篇标题为《新疆各民众组织在抗日募捐活动中的作用》的论文,就要搜集新疆民众团体为核心的档案史料。《史料》的第一篇为“综合篇”,该篇里有212件档案。这些档案史料反映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疆各地成立各级抗日救国后援组织,领导当地民众开展经常性的抗日募捐活动的内容。如《伊犁地区为成立援助绥远抗日募捐委员会事致省政府等的电》(1936年12月16日)、《省政府为塔城成立后援分会事致督办的代电》(1937年12月18日)、《和什托落盖设治局为成立后援分会事致省政府的呈》(1937年12月30日)、《新疆民众抗日救国后援会各级分会组织机构表》等。“后援会”是新疆抗战募捐的核心组织,《史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新疆“民众组织”的领导作用和贡献。利用这些档案资料能集中表现出论文的主题。

三、结论

总之,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的抗日募捐活动的档案史料是研究新疆历史和抗日战争史的重要资料。学生在运用档案史料时要了解档案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掌握分析和研究档案史料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社会需要及其实用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研究,才能取得站住脚的结论。对撰写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来说,发掘和运用档案史料,具备扎实的档案史料知识,对于写好毕业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论文具备材料丰富(充足)、观点清楚、论据可靠、结论成立的特点。撰写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运用档案史料,能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对论文观点和主体思想提供可靠的论据。

【参考文献】

[1]秦国经.明清档案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尹才忠等编.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修订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简明新疆地方史》编写组编.简明新疆地方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4]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编.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资料汇编[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30-31页。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种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通史》编撰委员会编.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抗日募捐档案史料[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6]盖金伟.一部新疆抗战史研究的力作—<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民族民众抗日募捐档案史料>读后[J].西域研究,2009年第四期。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图书馆内部的档案、资料、图书等内容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利用势在必行。

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内容服务。因而,科学的组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各类专题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提供统一的信息内容服务是图书与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的核心。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馆各业务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手段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快速、高效的文献资源获取的需要。将量的科技文献、档案与图书等资料进行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就成为建设的重点,数字图书馆建设势在必行。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探索

1、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方案规划

数字图书馆建设应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共享与网络信息服务为目的,在功能上涵盖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整个过程。将不同途径、载体、数据类型的信息资源(馆藏文献、网络资源)按统一的格式、标准进行分类、标引建成数据库,通过全文检索、信息的动态、个性化信息服务将数据库中的信息出来。为实现这一目标,建成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①对纸介质的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与管理,并具备通用格式的文档转换及批量数据分类标引功能;②网上资源的快速智能化采集与获取;③对我馆特色数字资源科学的开发与管理:科技文献、规程规范、科技档案以及部分电子书籍等进行内容管理,并提供强大的信息与全文检索功能,全文检索方式灵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④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无缝结合,能够进行信息的相互调用;⑤能够对馆内一些重大活动的照片与视频、领导照片、史料图片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有效的关联管理,并提供强大的查询服务;⑥异馆资源进行统一的在线查询。

2、数字图书馆的论证

对于图书馆应用系统的开发时间至少需要1年以上,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显然是不太可能,况且社会上有相关成熟的软件产品。

经过深入的了解和综合分析、考察与论证,天宇公司的CGRS系统在图、文、声、像多媒体关联管理与检索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与实用性;跨库检索与数据库关联检索功能强大;CGRS能够和图书自动化系统无缝连接,并有成功案例:天宇公司在数字图书馆领域拥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中共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近百家图书馆;服务好,用户满意度很高。

3、系统实施

(1)、数字资源库建设。系统平台搭建完成后,我们开始着手建设一些具有本馆特色的全文及多媒体数字资源库。根据广大科研人员及各级领导对数字资源的需求程度,我们初步拟定如下建设内容:①资料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内容涵盖会议资料、实验报告、项目报告及通过其他途径收集的各类技术资料等。②档案数据库。主要是我馆内部一些使用率高的科研档案资料。③图文声像多媒体数据库。收集分散在我馆各个部门的工程图纸、领导照片、重大活动照片与视频等,建立图文声像多媒体数据库。④规程规范全文数据库。收集的一些规程与规范,制作成国际通用的PDF格式,创建规程规范数据库。⑤互联网信息内容库。通过天宇公司提供的互联网信息采集系统,每天自动从互联网上实时收集有关的动态信息内容,丰富互联网信息数据库的内容。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使得以上五类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信息内容初具规模。

(2)、信息资源在线统一查询。信息资源在WEB方式下统一查询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信息服务意味着为广大科研人员与领导节约时间,快出成果,多出好成果。在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初步完成后,我们将数据库内容到馆内部办公信息网上,进行适当的宣传,让全馆科研人员及各级领导了解并使用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全馆用户通过统一的WEB方式,对建成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进行多种方式的全文检索。

二、数字图书馆的成效分析

在图书馆信息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初步完成,建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在局域网络环境下提供统一的信息查询服务,实施效果十分显著:

1、图书与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以前因为查询手段复杂,效率低,导致图书与档案资料利用率低下。现在只需通过WEB统一查询平台,一个关键词输入进去,很快找到需要的图书档案或资料,这大大提高了图书与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

2、档案资料查全率高。CGRS系统具备了跨库检索与关联检索功能,实现了智能化检索,大大方便了科研人员及各级领导使用。用户可以同时在多个数据库进行全文查询,查询结果能很快在WEB界。

3、资料查询方便快捷。原来查找资料与图书需要到资料室来检索,现在足不出户,在网上就能轻易获取想要的档案资料。

4、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满足了广大科研人员对档案资料快速获取的需要。

5、促进了全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

6、有效的实现了我馆档案资料在全省系统内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三、建立数字图书馆应注意的问题

1、软件系统是关键

一个好的软件系统可以使我们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变得非常顺利、轻松。系统成功的实施与读者良好的反映证明我们当初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CGRS系统为我馆数字图书馆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科技期刊;档案管理;有效利用

在编辑科技期刊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资料稿件,包括论文原稿、修改稿、抄正稿、介绍信、审稿单、作者与编辑往来信件等资料,在文章发表与推广后处理的遗留稿外资料非常多。那么,如何有效整理、保存这些资料文件,并挑出没有价值的资料,对期刊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非常重要,也是保障期刊编排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规范的科技期刊档案管理也为今后的查询、参考和利用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做好科技期刊管理工作对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社会进步都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科技期刊档案内容及类别分析

1.技期刊档案应收集的内容。科技期刊档案内容非常多且复杂,在整理和收录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各种请示与批复文件,包括创刊、停刊和复刊等;②历届编辑委员会成员的名单资料;③制定的办刊方针与章程;④广告经营许可证和期刊登记证等各类有效证件;⑤出版情况统计报表等资料原件;⑥与其他刊社交换的期刊;⑦编辑委员会会议记录及定稿会记录;发行合同、印刷合同和发行计划文件资料;⑧日常工作中的编辑部大事纪;⑨出版后的发排稿件、出版样书、校对室校样资料、作者校样、每一期的稿外资料,包括原稿、介绍信、审稿单、退修信以及编者作者往来信件等。在复杂多类的科技期刊档案资料中,工作量最大,最繁琐的就是稿外资料的收集整理。但如果在每出版一期期刊就做好整理、归档管理工作,则能大大减少工作量,若一直积压累计,那么在整理时就要面临非常浩大的工程量。2.科技期刊档案常见类别。科技期刊档案不仅具备复杂、丰富的资料内容,且期刊档案的管理还需要涉及到期刊报社日常经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中。本文针对科技期刊档案主要内容,将其归类整理为以下几个常见的类别:①作者库、审稿人库以及编委会档案;②各项政策法规、法律制度以及相关文件类档案资料;③各主体之间的往来稿件资料档案;④学术活动类、学术研究以及人才资料档;⑤编辑业务档案;⑥财务档案;⑦本刊出版物档案,或者与他刊交换出版物档案;⑧获奖资料档案;⑨宣传物、评价数据类档案等等。

二、科技期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档案管理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保障。档案管理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是对历史资料、数据的原始记录与储存,其在文化层面上反映出经济物质成分中的精神价值凝聚力,又反映着上层建筑观念形态。而科技期刊档案在办刊过程中记录了一切历史数据,全面、真实的记录并反映出科技期刊在办刊、经营、发展、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科技期刊档案的记录蕴含非常丰富、深层次的信息资料,在总结日常工作、办刊经验教训的同时,还能成为其指导刊物,从而利用有效的资料数据,研究并开发出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同时,科技期刊档案也可以作为衡量、评价办刊质量,刊社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此外,从信息资源层面分析,科技期刊档案还能为刊物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借鉴,在保障刊物稳定、长久发展的同时,其资料也具备一定的参考功能、评价功能、服务功能。2.科技期刊资料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基础。科技期刊档案还可作为个人成长历史的见证资料。一个优秀著名的科学家,个人的成长发展资料以及科技档案资料必须完整无缺,他的档案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珍贵的个人论文和资料还可以用于国内外学术界引用和研究中,例如我国知名传染病学家李赋京教授,他是国际上首先发现钉螺卵的专家,并在安徽省发现了新的钉螺物种,国内外科学家将其定名为“李氏钉螺”。他的论文资料为国内外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和帮助作用,为我国消灭钉螺、消灭血吸虫病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此外,科技文献资料也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基础。国家发展科学,构建科学大厦必须要依托坚实的根基,科技期刊资料作为历代著名科学家辛勤奋斗、累计的资料根基,任何科研工作都需要在根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断前进。若科学家和研究学者能有效利用科技文献资料,不仅能极大促进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能为减少人力资源、研究资金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对于科研单位来讲,科技期刊资料是对干部任免、职工奖惩、聘任以及出国留学等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科技期刊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开展,而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科技期刊档案管理方式也必须朝着管理实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方向前进与发展,将传统的经验管理转为科学、动态管理。在对科技期刊档案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编辑部首先就要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归类和保存工作,管理内容一般为日常的文件管理、往来稿件、审稿意见与修改内容等与期刊相关的资料。该阶段的科技期刊档案管理常应用分类管理、按年代管理方式开展,这也是日常稿件和文件的主要管理方式。分类管理则能有效归类期刊档案,并按照具体需求高效查找和利用文件资料。现如今,在科技水平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刊社的编辑部门在整理、保存期刊档案时,也要重视起纸质版档案资料与电子版档案资料的协调、平行保存,这种管理方式正是当前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2008年,国家档案局联合教育部门制定颁发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并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对纸质档案资料以及电子档案资料同时、平行归档,其出版物类型包括高等院校自行编辑出版的学报、本校出版社出版物的审稿单、原稿以及其他学术刊物、样书出版发行的各项记录等。在管理电子版档案资料时,要重点关注档案资料的安全、保密性,通过在储存数据资料的计算机上安装防护软件和杀毒软件,设置安全密码等,并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从最大程度上保障档案资料的完整、安全性。高校部门的科技期刊档案管理除了要编辑部进行基础的整理保存外,还必须向学校档案室、图书馆提交纸质资料,并加以保存。科技期刊档案管理资料作为档案管理基础内容,其必须积极配合学校档案管理具体要求,制定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其提出详细、准确的管理要求,以此保障科技期刊档案管理整体质量。

四、科技期刊档案工作管理工作

1.对下发文件进行归档。科技期刊所采用的是审批制度,因此科技期刊是不能由个人随意办刊,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主要是学会、协会等学术机构所设立的期刊编辑部,科技期刊办刊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出版要求,同时也要严格遵从所属单位的各项工作要求。科技期刊的负责人需要根据文件资料下发的年份、单位以及内容进行分类归档,对下发的重要文档需要进行备份存档,避免由于留存时间过长出现文件破损问题。对于下发的行政文件需要细细浏览,在对其进行全面阅读了解后,再对文件进行存储分类。2.对稿件相关资料进行归档。稿件相关资料为作者信息、手稿记录、稿件查收记录以及专家审稿意见等,对于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而言需要将稿件相关资料进行有效分类归档。由于现阶段科技期刊主要采用网络采编系统来进行稿件收稿、外审以及退修等工作,因此能够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工作灵活性,同时也便于稿件相关材料的存稿。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借助采编系统对稿件资料进行档案管理,同时也可借助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材料管道。为了避免电子档案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稿件材料丢失,可配备不联网的电脑对文件进行备份保存,同时也可选用线上数据库进行保存。3.对稿件财务工作资料进行归档。科技期刊中的稿件财务主要是指办公经费、稿件相关经费及其他费用。涉及到期刊经费的管理工作极为重要,为此需要做好稿件财务工作的归档工作。科技期刊负责财务工作的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产业规定执行财务纪律,对不同类型的经费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对部分重要材料进行备份留档,在进行工作交接过程中,需要在第三方监督下完成交接工作。

五、科技期刊档案有效利用的具体建议

1.增强档案管理与利用意识。规范、有效的意识是保障科技期刊档案充分利用的基础与前提,意识层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是编辑部人员还是部门领导者,都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档案意识和情报意识,积极主动、大力支持档案资料收集,并参与进去,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提高档案资料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开发科技期刊档案资料信息价值。总之,在科技期刊档案管理与应用过程中,作为最基础的因素,各个人员必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意识、发展意识和共享意识,为提高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工作成效做出不懈的努力。2.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开展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刊社编辑部在管理科技期刊档案时,存在缺乏专门管理人员的问题。档案人员配置缺失的情况下,编辑人员的压力就变得非常大,并对他们自身的档案管理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充分的档案管理意识,还需要在日常中学习各类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与有效利用技能。但由于编辑人员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因此重视专门档案人员的培养非常重要。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到人,要求编辑部门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掌握档案管理工作具体要求、特点和规律,科学开展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3.建立完善的机制,创新科学方法开展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科技期刊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应形成一个系统的机制,并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服务于日常工作。刊社编辑人员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创新新的管理方式,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自觉积累、利用档案资料,探索信息资源获取新渠道,将档案的整理工作转为二次开发利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创新档案管理方式时,要将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优化工序积极与先进技术相结合,使其朝着先进化、有序化前进。例如,应积极实现档案资料信息化处理与信息化储存、信息化采集、信息服务的网络化等。4.借助档案积累科技期刊的办刊经验。科技期刊档案能够为期刊编辑部提供各项工作管理需求的档案材料,同时也是科技期刊进行年终总结以及评刊的重要参考材料。科技期刊档案作为记录刊物发展历程重要载体,能够为刊物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证,同时丰富科技刊物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对数据档案进行评价管理,能够帮助科技期刊找出自身与同类刊物的差距,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借助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同类刊物评价比较,借助横向比较以及纵向比较,找出科技期刊与其他同类刊物的之间存在的变化,对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有利因素以及不利因素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刊物整改措施。需要保证科技期刊档案管理资料的完整性,为科技期刊评比材料的提供打下坚实的基础。科技期刊的获奖与选择系统性材料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为此科技期刊编辑部需要重视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通过对获奖资料以及宣传物图片档案进行大力宣传,继而有效提升科技期刊的知名度,为科技期刊办刊方式的创新提供参考。办刊协作单位以及广告业务档案是科技期刊经营模式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为了实现对刊物客户资源的有效稳定,编辑部门需要利用相关档案与刊物内的业务单位及时进行沟通联络,利用科技传媒的应用优势为科技期刊发展提供保障。5.借助档案对科技期刊办刊资源维护。网络投稿系统的建立应用能够给稿子资源的电子化管理带来便利。对于科技期刊管理者而言,审稿专家、作者以及协作办刊单位等都是刊物的重要社会资源、学术资源,为此科技期刊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专家库档案资料,对撰稿人的科研动态进行实时跟踪交流,同时也要对刊物内的审稿队伍进行优化,实现与行业内专家学生的实时跟踪交流,实现对科技期刊办刊资源的有效维护。

六、总结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简单探讨科技期刊档案的具体内容与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优化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效率的建议。笔者认为:科技期刊档案资料的管理应重视起科技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以此充分发挥出科技期刊的社会功能,从而激发起科技期刊在促进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和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宋玮,杨文莉.科技期刊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践[J].兰台世界,2006

[2]张薇.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探析[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科技期刊新挑战——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2013

[3]张建军.科技期刊编辑要做好期刊档案工作[J].兰台世界,2016

[4]初景利,闫群.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战略与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

[5]王光婷,王锐,严利.科技资料及科技档案的管理[J].检验检疫科学,2002

[6]张静,程启厚,王明华,丁佐奇,郑晓南.科技期刊理事会经营模式探析——以《中国天然药物》为例[J].编辑学报,2012

[7]许海丽.试论高校学报的档案管理工作[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

[8]黄志洪.文化传播学视野下学报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9

一、政治思想、职业道德

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够认真学习我国三代领导人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三个代表”等重要论述,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了遵纪守法、原创:勤奋敬业、团结同志。能够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档案管理与业务指导繁杂琐碎的工作中,做到了任劳任怨、埋头实干,时时处处以工作为重,培养起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档案管理工作

(一)档案资料的收集

⒈参与了对各科室档案的接收进库工作。共参与接收文书档案卷,会计档案卷,用地档案卷,地籍档案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档案卷,监察档案卷,规划档案卷,交易档案卷,人事档案卷,评估档案卷,矿管档案卷,底图档案卷,基建档案卷,照片档案张,录像、光盘盘,图书资料册。

(二)档案资料的整理

⒈在接入库前,对各科室的档案进行案卷质量检查,对不符合入库要求的,按《档号编制规则》,指导并帮助进行整理。⒉参与整理底图、航片份,分类组卷归档卷;对张照片按《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和市档案局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归档。

⒊负责资料的管理工作。按《中国图书分类法》对图书进行了分类整理,近年来按规范要求整理资料余册。并按省一级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资料接收、整理与管理体系。

⒋对卷基建档案进行了整理归档。

(三)档案资料检索利用

⒈负责对各科室全引目录的接收和整理工作,对各科室报送的册全引目录进行了整理,并精装成册,并在原有检索工具的基础上,根据局内档案利用情况不断完善,不断增加,续添了职务任免专题目录、专业技术职务专题目录、先进个人专题目录,人名索引条、用地档案条、地籍档案条、监察档案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档案条、规划档案条、基建、设备、资料、实物目录共条。健全了检索体系。

⒉积极参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主持了《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优势、积极为规划与国土资源工作提供服务》的编写,某年已申报山东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奖待批。

⒊负责资料与档案的接待利用工作。共接待利用者人,提供档案资料余卷(册)次。编写了档案利用实例效果汇编。

(四)档案资料保管保护

负责对局内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定期对其数量和保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填写登记簿;对档案资料库内温湿度按照要求进行调控,并及时对档案资料进行除尘、消毒,定期清理库房卫生,并进行安全检查,未出现任何事故。

(五)档案资料的统计

负责档案资料的登记与统计工作。原创:建立了各种登记统计簿册,并及时进行登记统计。按上级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数据。

三、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一)参与组织并指导各科室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工作。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结合局内业务工作实际,承担了全局个科室、局下属个事业单位的立卷指导任务;参加了文书处理与文书立卷工作。

(二)参与了本系统各单位档案工作的建立与指导。为使本系统档案管理规范化,参与了全市处乡镇(街道)规划与国土资源所的业务档案整理,并作了具体指导。

档案资料论文范文篇10

一、政治思想、职业道德

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上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能够认真学习我国三代领导人特别是***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三个代表”等重要论述,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了遵纪遵法、勤奋敬业、团结同道。能够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档案治理与业务指导繁杂琐碎的工作中,做到了任劳任怨、埋头实干时时处处以工作为重,培养起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档案治理工作

(一)档案资料的收集

⒈参与了对各科室档案的接收进库工作。共参与接收文书档案卷,会计档案卷,用地档案卷,地籍档案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档案卷,监察档案卷规划档案卷交易档案卷人事档案卷评估档案卷矿管档案卷底图档案卷基建档案卷照片档案张,录像、光盘盘,图书资料册。

(二)档案资料的整理

⒈在接进库前,对各科室的档案进行案卷质量检查,对不符合进库要求的,按《档号编制规则》,指导并帮助进行整理。

⒉参与整理底图、航片份,分类组卷回档卷;对张照片按《照片档案治理规范》和市档案局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回档。

⒊负责资料的治理工作。按《中国图书分类法》对图书进行了分类整理,近年来按规范要求整理资料余册。并按省一级档案治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了资料接收、整理与治理体系。

⒋对卷基建档案进行了整理回档。

(三)档案资料检索利用

⒈负责对各科室全引目录的接收和整理工作,对各科室报送的册全引目录进行了整理,并精装成册,并在原有检索工具的基础上,根据局内档案利用情况不断完善,不断增加,续添了职务任免专题目录、专业技术职务专题目录、先进个人专题目录,人名索引条、用地档案条、地籍档案条、监察档案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档案条、规划档案条、基建、设备、资料、实物目录共条。健全了检索体系。

⒉积极参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主持了《充分发挥档案治理上风、积极为规划与国土资源工作提供服务》的编写,××年已申报山东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奖待批。

⒊负责资料与档案的接待利用工作。共接待利用者人,提供档案资料余卷(册)次。编写了档案利用实例效果汇编。

(四)档案资料保管保护

负责对局内档案资料的安全治理。定期对其数目和保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填写登记簿;对档案资料库内温湿度按照要求进行调控,并及时对档案资料进行除尘、消毒,定期清理库房卫生,并进行安全检查,未出现任何事故。

(五)档案资料的统计

负责档案资料的登记与统计工作。建立了各种登记统计簿册,并及时进行登记统计。按上级要求及时报送有关数据。

三、档案业务指导

工作

(一)参与组织并指导各科室文件材料立卷回档工作。按照档案治理要求,结合局内业务工作实际,承担了全局个科室、局下属个事业单位的立卷指导任务;参加了文书处理与文书立卷工作。

(二)参与了本系统各单位档案工作的建立与指导。为使本系统档案治理规范化,参与了全市处乡镇(街道)规划与国土资源所的业务档案整理,并作了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