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档案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9-11 17:45:36

村级档案管理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1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

近几年来,随着《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我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大部分村已建立了村级档案室,为全县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及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认识的差距,少数村档案管理工作还未走上正轨,无柜子放、无人管、无目录查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发[**]1号和省八厅局《关于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使村级档案更好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村级档案范围:村级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村级党组织、村委会、群团组织、民主决策、村务公开、村务与财务、村级集体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特困救助和村民各项权益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和名优产品、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的档案,**年应突出抓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税费改革、乡村土地登记发证和林权登记发证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二、村级档案的管理:各村书记、主任为村级档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村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并应指派专人集中统一保管,不得将档案散存在社会和个人手中,更不得人为损坏和销毁,要确保档案的保管和使用安全,各村要切实做到“五有”,即有管理制度、有兼职管理人员、有房子放、有柜子装、有目录查。

三、村级档案的整理:村级档案整理由各乡镇政府档案员和驻村工作队员具体指导,按照“简便、易查”的原则,采取按年度—类别—保管期限的方法立卷,若档案较少,也可采取按年度或者类别方法立卷,即一年一卷或数卷,一事一卷或者数卷,每卷必须按要求填写卷内目录,所有档案按形成先后顺序统一编号上柜,并填写好总目录,以备查。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村级财务档案;规范化管理

当前,村级财务档案包括村集体各种经济合同、承包合同及协议,各项财务计划、收益分配方案,各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人员交接清单、会计档案销毁清单等,是村(社区)生产经营活动的记录和证明,是重要经济档案。根据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四十五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建档要求、保管期限、销毁办法等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同时,根据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财务档案要集中交到档案部门统一管理。但目前,我国许多村(社区)的财务档案管理体制尚未健全,也没有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对村级财务档案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在日常的规整、保存层面上,缺乏对财务档案的专业性管理,财务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村级财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作为在经营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财务与会计的专业材料,村级财务档案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了村(社区)实施经济核算管理活动的情况;同时,作为村(社区)财务活动的历史记录及重要的信息资源,村级财务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作用和查证作用,不仅是开展财务分析、会计监督和改善村(社区)经营管理的工具,而且能为制定农村经济政策,进行科学决策,实行综合平衡提供依据。具体来说,村级财务档案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村级财务档案可以了解以往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以此分析研究在一定时期内,村(社区)经济运行的规律,可为村(社区)作生产决策,改善生产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依据。二是通过村级财务档案能够为上级有关部门分析农村经济活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探索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制订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改善和加强农村生产经营等提供历史资料。三是村级财务档案作为农村集体经济活动的记录和证明,也是发生经济问题,阐释经济纠纷,进行查找和处理的依据,不仅可以起到监督村(社区)对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而且对监督预防村干部违法乱纪,加强农村廉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作为村(社区)重要的经济档案,村级财务档案对了解村(社区)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制定生产规划,改善经营管理,处理经济纠纷,预防及发现经济问题,都能提供资料依据。因此,对村级财务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进行科学的收集、管理、入档、保管、利用,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农村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明确了村级财务档案管理的范围,近些年,在普法工作的推动下,村级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当前许多农村在财务档案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村级财务档案管理意识不够。许多村(社区)干部的财务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认识也不足。部分村干部认为村级财务档案就是账簿和凭证,其他的经济合同、财务报表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记录及资料等不是档案,从而不保留不存档,制约了村级财务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进行。(二)村级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村集体缺少完善的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系统、完备的档案标准化体系,在财务档案的设置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财务档案管理的诸多环节及内容还没有纳入财务档案规范化机制中,管理水平还处于应付式的经验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许多村(社区)也没有统一管理财务档案的机构,为了利用方便,许多应当归档的档案材料由村级会计工作人员自行保管,散失在个人手中,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以致村级财务档案工作管理产生混乱。(三)缺乏必要的财务档案管理设施。由于受条件限制及对档案建设的不重视,当前许多村(社区)的财务档案管理设施还不完善,甚至没有必要的档案室和档案橱柜,也没有专门的档案保管人员。一些(社区)的财务档案往往夹在本里,或者放在抽屉里,堆放在办公室的架子上甚至是墙角、库房等地方,还有的人将财务档案材料带回家中存放,既不归类,也不整理,导致许多档案材料毁损、丢失。甚至一些重要档案材料发生丢失,只要没有人利用,就一直无人问津。(四)村级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农村财务档案管理需要有一定档案管理技能的人员,但当前许多村(社区)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素质相对较低。绝大多数村(社区)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会计人员担任,这些人往往年龄较大,难以适应新时期村级财务档案管理的需要;同时,很少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村级财务档案进行整理,导致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管理工作都停留于表面,不能实现财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不能充分发挥财务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三、加强村级财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建议对策

上述村级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村级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制约了村(社区)生产经营的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当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村级财务档案规范化管理。(一)提高村级财务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识。村(社区)干部要加强村级财务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村(社区)生产经营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强对村级财务档案管理的宣传,提高村干部及全体村民对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村民能够充分利用财务档案。(二)完善村级财务档案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关于财务和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根据国家规定,制定村级财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了由村委会主任或会计为村级财务档案管理的责任主体,加大监管力度,对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给以处罚,情节严重者,由村民代表会议表决罢免其在村中担任的职务。(三)健全村级财务档案管理设施。村(社区)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财务档案管理设施的投入,对于有条件的村(社区),可建单独的档案室,设置单独的档案橱柜,对条件落后的村,可由乡镇档案室集中代管。(四)提高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村(社区)应邀请财务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以充实村(社区)档案管理员的业务知识;同时,对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年龄、专业等方面严格限定,并加大对档案管理员的定期培训,提高其财务档案管理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徐静.农村财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5(15).

[2]张玉晶.农村财务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建议[J].办公室业务,2015(21).

[3]档案管理编辑部.农村财务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的调查为例[J].档案管理,2012(05).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农业农村;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

党的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以推进“三变”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三农”的发展开辟了崭新前景。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对我们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加强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然而,目前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适应小康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因此,改变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快速推进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进程势在必行。

一、村级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村级档案管理机制虽已基本形成,但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档案意识有待提高近年来,各地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部署,陆续开展了村级规范化建档工作,成立了县、乡、村各级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基本形成了层层有人负责、级级有人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为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乡镇党政领导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农村工作进展成效上,对于档案管理这一基础性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村一级,档案管理工作更是面临边缘化。同时,一些乡村干部和村民对《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没能把档案管理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缺乏文件材料归档意识,导致一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流失,即便收集保存起来了,也没有规范整理,不能有效地为“三农”发展服务。2.多数乡村档案管理设施得到了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具备档案安全保管条件随着扶贫攻坚战的快速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的脚步加快,多数的村级办公场所和档案管理设施得到了改善,配置了档案柜架、电脑等硬件设施,一些作为示范单位的村专门设置了档案室,为档案安全保管提供了保障。但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大部分村的档案室还是一室多用,不具备档案安全保管的基本条件。个别村仍将历年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随意乱堆乱放,甚至分散保管在历任村干部家里,没有进行系统的归档管理。3.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不到位,规范化管理差距较大由于目前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也相差甚远。个别村平时不注重形成档案,造成日后遇事无档可查。比如有些村干部在调解民事纠纷时,经调解协商,当事双方虽已达成协议,但由于未形成档案材料,事后有些村民还会将该问题翻出来重新要求解决,给乡镇、村两级组织的工作造成了负担。部分村虽然也有一些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但只注重文件材料的收集,不注重将其整理归档,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形同虚设。此外,由于各部门缺乏协调,对村级文件材料归档管理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整理要求,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造成村级档案员盲目地服从,做了大量重复性工作,加重了档案员的工作负担。4.涉农档案的利用需求逐年加大,但县乡村三级档案管理人员严重缺乏随着农村“三变”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和投入持续加大,各项民生工程逐步落实,土地确权、林权改革、退耕还林、清产核资方面的档案资料成为实施“三变”的重要依据,合同、协议、会议记录等档案资料也经常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凭证,村级档案在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村级档案的利用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员普遍偏少,同时承担着局、馆两种职能,工作任务重,经费严重不足,对点多、面广、量大的村级档案监督指导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各乡镇档案工作主要由党政办主管,而党政办人员身兼数职,且调整频繁,掌握档案业务知识的人几乎没有,更谈不上对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在众多的行政村中,档案员大多为村文书兼职,而且年龄普遍偏大,档案管理知识薄弱,业务素质较低,档案虽有人管但不懂得如何管,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的需要。

二、加强新时代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4

一、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档案管理工作机制虽已基本形成,但档案意识还有待提高

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各地陆续开展了村级规范化建档工作。各级政府纷纷制发了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各级农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基本形成了层层有人负责、级级有人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为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级领导主要精力都在搞好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对于村级档案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同时,多数村干部和村民对《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没能把档案管理工作摆在应有的高度,觉得“档案不能当钱花,也不能当饭吃”;缺乏主动利用档案发展经济、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缺乏及时归档意识,导致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大量流失,即便侥幸存留下来的,也不能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部分村档案管理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村不具备安全保管条件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脚步的加快,部分地区、部分村级办公场所和管理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配置档案橱柜、电脑等硬件设施,有条件的村专门设置了档案室,为档案安全保管提供了保障。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地区、部分村还是一室多用,甚至是一橱多用,根本不具备档案安全保管的基本条件。一部分村将历年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档案随意乱放,有的用报纸包,有的用纸箱、蛇皮袋装,还有的零乱、分散地保管在历任村干部家里,没有进行系统整理,久而久之,造成档案破损、发霉的现象很常见,并且随着村两委班子成员的频繁更换,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也随之丢失。

(三)部分村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但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整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业绩,部分村实现了档案数字化,实现了实体与电脑的双轨查询、检索,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纵观全国各地,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也相差甚远。特别是,个别村平时不注意形成档案,造成日后遇事无档可查,档案工作近乎一片空白。如:有些村干部在调解民事纠纷时,经调解协商,当事双方虽已达成协议,但由于未形成档案材料,事后有些村民还会将此项问题翻出来要求解决,给镇、村两级组织的工作造成了严重负担。个别村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只注重收集,不注重归档。有的地方虽已归档,但缺乏科学的检索工具,没有贯彻落实上级档案部门的文件精神,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形同虚设。此外,各部门缺乏协调,对村级档案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没有形成统一的归档标准,造成村级档案员盲目地服从,做了很多重复性工作,加重了档案员的工作负担。

(四)档案的利用率逐年升高,专业管理人员严重缺乏

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和投入,以及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合同、协议、土地台账、会议记录、常住人口登记表等档案资料经常成为处理实际问题的关键凭证,村级档案在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维护村民团结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村级档案的利用率逐年上升趋势。然而,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档案事业的发展。目前,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大多在10人左右,甚至10人以下,还要同时承担“局”和“馆”两种职能,工作任务重,经费不充足,监管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各乡镇档案工作主要由党政办分管,近年来,党政办人员身兼数职,且调整频繁,掌握档案业务知识的人几乎没有,更谈不到对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了;在众多的行政村中,档案员大多为村文书兼职,而且年龄普遍偏大,档案知识薄弱,业务素质低,档案虽有人管但不懂得如何管,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的需要,少数村级档案员虽是年轻人,但更换频繁,缺乏必要的档案业务知识,档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二、推动新时期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切实增强全民档案意识

一是丰富宣传形式,加大《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民,特别是乡镇领导、村干部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践行《档案法》,逐步把村级档案工作引向法制化管理轨道。二是善于抓住载体,在配合和服务中提高工作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在“文明生态村”、“项目建设重点村”、“基层建设年示范村”、“幸福乡村”“美丽乡村”“精准脱贫村”等重点村带头开展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并总结经验做法,制定出科学的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三是依法监督管理,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网络,县级监督乡镇,乡镇监督行政村,维护档案管理秩序,建议有条件的建立村级档案室,无条件的实行村档乡代管,使档案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部门配合,协调联动,稳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

一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涉农部门及上级领导支持,建立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统一部署中,切实解决档案工作所涉及的人员、经费、库房、装具等问题,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档案工作给予支持和保证,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逐年有所进步,逐年有所提高。二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涉农主管部门、各乡镇、街道办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加强对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督导,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局面,促进村级档案工作有效开展。三是将村级档案管理纳入乡镇、村的年度考核目标,领导要经常检查和调度,落实奖惩,强化村级档案管理长效机制,使档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三)统一标准,完善制度,加强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文件材料归档、档案保管、档案利用等村级档案管理制度。二是制定符合村级档案工作实际的业务建设规范,各部门、各乡镇的档案工作制度、规范标准必须服从档案行政管理专业要求,统一档案分类、保管期限、收集范围、安全设施、档案装具、检索工具、利用登记等业务标准。三是明确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归档及时、整理规范、保管安全,有效利用,为强化村级档案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四)注重实效,服务“三农”,开发利用村级档案资源

一是建立农民需求档案,确保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形成的新民居、新农合、低保、农保、土地确权登记等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档案及时收集,齐全归档。二是努力将村级档案室建成农民致富的信息中心和农民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将“死档案”变成“活思想”。三是编制检索工具,使广大干部和村民方便了解室藏,准确及时地提供利用,拓宽村民致富的思路和途径。四是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开发现有室藏档案,编写《村史》、《大事记》、《基础数字汇编》等编研材料,丰富村史文化,留给后人查考利用。五是对经济条件好的村提出现代化管理和利用的要求,鼓励提出超前的做法,使档案管理有效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五)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建设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5

一、我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薄弱,重视度不够。全县4镇13乡2个牧场95个行政村中,大部分行政村的档案管理工作较滞后。全县大多数村委会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均未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认为村级档案是可有可无的。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文件散失严重。目前大部分行政村没有建立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县级机关下发相关文件只能由乡镇传到村委会,导致各村的档案资料分散于村干部手中,各管一摊,时间一长加之人员变动档案丢失现象较严重。

(三)缺乏档案业务知识,整理不规范。现在我县绝大部分村级档案管理人员为村会计兼任,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档案业务知识薄弱、基本不会电脑操作、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等问题。

(四)档案保管条件差,缺少经费。一是我县大多数村委会无档案室,导致档案有的纸箱装、有的绳子捆基本存放于木柜中,长时间下来受潮霉变、虫蛀损坏现象严重。二是村级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也比较紧张,购置档案设施设备较困难,故开展村级档案工作较为不理想。

二、做好村级建档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宣传。一是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村主任、支书、会计的档案意识。二是利用乡镇、村干部会议广泛宣传档案工作及其它涉农工作的法律法规,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村干部的档案意识,提高他们对开展村级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二)健全机构,完善体制,制定档案工作制度。督促指导村“两委”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制度,并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乡镇人民政府档案室管理,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6

优势分析

近年来,村级档案作用日益显著,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弘扬文明乡风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服务所在地区村级档案建设中,具有诸多优势。1.地缘优势突出地方高校大多连接区县,距离农村较近,为基层培养人才。地方高校伴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能直观感受到农村的建设和变化,对所在地区村级档案发展中的瓶颈和需求有着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对所在地区村级档案文化的认知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为地方高校服务村级档案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乡土情怀真切地方高校扎根地方办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地方相融共生,在当地有良好的人脉基础。地方高校很多教师来自农村,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乡土情怀真切,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有挥之不去的乡愁。他们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对档案工作的需要,希望用自己所学的档案知识回报哺育自己的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3.人才资源丰富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地方高校作为当地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输出者,汇聚了大量档案人才与档案资源,是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学子的聚集地,具有天然的智力优势,理应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服务村级档案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做法与实践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7

摘要:在实施科学化微机管理的今天,对计生档案进行合理地细化操作,是现今档案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文章结合当前的现状,从职责明化,制度细化,管理强化等方面入手,希望能同大家做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计生档案;档案管理;细化;法制意识;约束

计生档案,纵挂横联,牵扯到千家万户。在实施科学化微机管理的今天,加强计生档案的细化管理工作,对于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操作,处理好工作中的突发问题与遗留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与依据作用。

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也经历了由手工档簿到微机管理的过程,即由原始的粗劣而简单的手工报表到先进的具有科学化的电脑操作,这期间的些许酸楚与艰辛、迷惘与探索,笔者曾于二十世纪末期《中国人口报》上以《走科学化微机管理的道路》为题阐述过自己的拙见。而今,实施微机管理档案的工作已有十个年头,人们从茫然中走出迷惘,进行了大量的有益探索,逐渐地由不熟知、不适应变为认识到位、得心应手。各级部门领导,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也从思想的根本上认知了计生档案工作在计划生育中的重要性,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实现了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有效地保证明人了工作的正常运转。

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目前的计生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诸如,在职责明化,制度细化,管理强化等方面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东西,下面就本人在几年来的管理工作中所持的一些做法归纳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以与同行共同商榷与探索。

一、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与任务。

确保档案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安全性,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与任务,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在这方面我重点抓住了“四不”“三联”“二要”“一保证”等逐一加以落实。“四不”即确保档案不损坏,不丢失,不零散,不混乱;“三联”即联络其他乡镇,联络其他行业,联络村级基层组织,以防漏统漏报;“二要”即要工作经常化,持之以恒,要规范计生网络的基本体系;“一保证”即保证计生档案万无一失。

二、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约束。

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口计生工作的枢纽,建档不易,管档也十分繁杂。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加以规范约束。

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要保证镇处计生档案的准确无误,就要首先抓好包片计生干部与村级计生统计员等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起月考季评年累积的奖惩制度,坚持常抓不懈,紧而不松,从计生档案的收集、上报、整理、入档存档都要做到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操作规范,准确及时。同时,还要建立联络服务制度,畅通反馈渠道,镇村级的计生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与计生服务对象沟通,以取得准确的第一手计生状况资料。另外,建立收集整理建档卡的时间制度,确保每个单位当日的资料不漏收,月报之前统计好,做到上报及时,统计准确,只有这样,计生档案才能完整安全。

三、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须有“档案重于泰山”、责任大于天的思想,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个别抽档、改档乃至毁档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根底入手,明察暗访,真抓实干,不徇情枉法,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以保持计生档案工作的纯洁性,以达到档案入档、存档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安全性。

总而言之,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不是件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好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草率马虎,只有将工作方向细而又细,认真对待每一点,每一步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8

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将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主题和长期任务。在加强社会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过程中,镇围绕“搞好服务”,“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工作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齐抓共管

农村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我镇在抓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与涉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共同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向前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为深入贯彻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研究进一步加强我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镇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并召开全镇农村档案工作会。安排部署了我镇农村档案工作,明确了我镇下一步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各涉农部门、村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依法加强对农村档案工作的分类指导、监督、检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二、积极调研,创新机制

(一)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全面掌握农村档案情况

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在之前的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的档案工作一直以来都处于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为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认真贯彻“档案工作全面融入,服务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从06年开始,我镇曾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行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村级分管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现场实际查看档案室和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掌握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开展情况。

(二)建立创新的工作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积极做好农村村务公开、农村科技、林权档案、农村低保档案等领域的档案工作,加强重点特色档案的管理,如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富民档案”、反映农村面貌变化的“环境档案”、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保障档案”、服务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档案”等。二是加强行政推动作用,把档案工作纳入总体考核。将档案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及考核验收体系之中。三是坚持依法治档,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各项规定,建立完善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执法监督机制和保障措施,依法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尤其是加强村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实施村级档案规范化标准和目标考核体系,以点带面推进村级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切实提高镇、村级档案管理水平。

三、强化职能,注重宣传,提高素质

(一)强化档案工作职能

结合近两年开展的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乡镇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过程中,我镇明确了要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查。为规范村级档案管理,镇政府按年投入资金8.8万元,通过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实行村财镇管村用,规范完善各村财务档案,健全了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文件、档案、信息服务,强化了镇档案工作职能。同时,镇政府为各村配齐了档案柜、档案盒等相关设备设施,督促各村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我镇13个村均建立了村级档案室,有条不紊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持续开展。

(二)加强档案知识培训,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素质

开展农村档案工作,发挥农村档案作用,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镇加强了对农村档案人员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培训、业务咨询等形式,共培训农村档案工作人员多人次,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我镇还实行委派会计制,专门负责各村的会计档案。

(三)强化档案宣传,增强档案意识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不仅要措施到位,宣传工作也必须到位。近年来,我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档案宣传工作。宣传利用档案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事例,宣传违反档案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等。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张贴栏、横幅各种媒介,广开宣传渠道,提高镇、村两级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推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四、健全档案,服务基层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要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许多方面都离不开档案工作,村级村务档案,直接记录和服务百姓活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农村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化解农村基层矛盾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镇在过去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已有的基础上,拓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广度,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期间打造特色村落等档案的收集,提高建档率,扩大建档范围。公务员之家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9

1.将反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以及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土地流转、林木、林地流转、土地确权等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档案工作内容覆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按要求制定或完善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规范收集、整理、归档年以前的所有档案,并开展建立农户档案,力争新农村档案工作达到农民、农业和农村全覆盖的目标。

2.确保试点成功,试点村须严格按照《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村评定标准》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成为各镇村级档案工作典型。各镇要通过典型带动,推动所辖村全面开展村级规范化建档工作。

二、未被确定为试点村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要求:

落实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各镇、村同样要加强未被确定为试点村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村级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各村形成的所有档案,年以前的所有文件材料均应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并建立健全村级档案管理制度,积极制定并上报各村拟定的村级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并由各镇统一上报到区档案局审查备案。本次未被确定为试点村但档案管理条件比较好的村,可自行向区档案局申报评定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村。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我县打造“中国畲乡、小县名城”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服务我县“三资”(资产、资金、资源)工作为切入点,在行政村档案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发挥乡镇(街道)档案工作人员、基础设施等优势,切实解决村级档案管理问题。

二、工作任务

以“村档乡管”工作试点为示范,逐步推进全县乡镇(街道)、村级档案管理规范化。计划于2014-2016年完成我县“村档乡管”工作。

三、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10月)

10月份,开展我县农村档案管理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包括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室基础设施、档案类别、数量以及安全管理等情况。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6年11月)

1、时间安排

2、职责与要求

(1)乡镇(街道)建立“村档乡管”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分管领导,指定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指导各行政村做好村级档案实体整理,所需的档案室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准备保障工作,同时乡镇(街道)要将“村档乡管”的收集工作任务,由驻村干部下达到村,并做好相关指导衔接工作。

(2)村两委要明确分管领导,要指定专人,做好村级档案移交乡镇(街道)集中管理前的准备工作,各试点工作覆盖到的行政村,按要求做好各自村需归档材料的清理、收集。

(3)县档案局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管,并组织档案业务人员,对相关乡镇(街道)、行政村有关人员进行“村档乡管”工作的专题培训,并对档案工作采取现场指导。

(4)乡镇(街道)按要求完成档案实体的整理及数字化工作。同时在业务工作基本完成后,要加强查漏补缺,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齐全、准确。

(5)乡镇(街道)、村级要建立和落实“村档乡管”相关制度。包括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等制度。

(6)归档方式,原则上采取即时归档为主,各行政村应在每年三月底前,全面完成对上一年度文件材料的移交工作,乡镇按要求做好村级文件材料的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每年的12月)

根据市档案局《关于2014年度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考核的通知》,县档案局每年的12月份组织进行抽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