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3 16:28:55

初中心理教学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1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初中学校中,学校和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中,抓文化课、提高升学率是学校需要做的头等大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基本没有。有些学校即使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会成为其他学科的补课时间。学校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学校没有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理问题无处排解,学生不知道方法进行解决,导致很多中学生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心理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当前,初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都是由学校团委等部门的教师兼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研究,只是为了做好学校布置的的工作,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透彻,心理咨询的经验不足,技能不高,不利于实现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形式化,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在实际的初中心理课堂上,教师只讲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不能对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四)错误的认识导致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不高

社会中的很多人对心理存在问题的人比较歧视,甚至被等同于精神病。这种观念下,即使有初中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存在问题,也不敢说出来,不敢求助于心理教师,害怕心理教师将自己的情况说出去,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很多初中生都选择隐瞒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室中很少看到学生的身影。还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摆设作用,并不对学生开放,设置心理咨询室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策略

(一)提高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明确心理健康对于初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日常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明确心理教师的重要职责,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经费,设置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教师,保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能力

要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做前提。学校应选择一些心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掌握心理诊断的方法以及各种软件的应用,并要求心理专家进行教育讲座。学校还应组织心理教师对学校内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同时,学校也应组织心理教师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心理教师还应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蔼地对待每一位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并为他们保守秘密,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能够将自己的心理问题讲给心理教师听,从而帮助自己的解决心理问题。

(三)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

目前,很多初中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比较简陋,硬件设施以及环境不完善,对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改善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和氛围,使心理咨询室的环境优雅、舒适,学生在心理咨询室能够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配备专业化的心理检测仪器和设备,帮助心理教师判断心理问题。同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应远离学生聚集的位置,避免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受到周围学生的偏见,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保证心理咨询室在日常教学时间随意为学生开放,以便满需足学生心理咨询的需要。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因素,学校应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应强化自己的精神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学风和校风,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人师表,鼓励学生,学生应勤奋好学、尊重师长,实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不给心理问题滋生的空间和土壤,使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五)强化社会以及家庭的积极作用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2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自然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内容设置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和物理教材编制中的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如某学校一位七十年代末期改行当教物理的中年老师在八十年代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八年级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3、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4、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可在趣味性上更富有特点。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不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中能否创作和引用卡通形式,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物理产生高度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其中添了不少探究性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3、物理历史趣闻。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特别是八年级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在教材整体可行的情况下,刊登些物理历史上的趣闻,再配上前面所说的卡通化插图,如阿基米德验证黄金王冠的故事。这样初中物理教材的“能量”不是更足吗?

4、物理“探究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物理“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根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对活动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对研究的问题有一结果。使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并鼓励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物理学科课程是以讲授系统的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物理“探究活动”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亲身体验并从实践中感悟、探究为主,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工等,得出结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3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现状

具体来讲,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的直接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开发智慧潜能、增加心理能力、培育优良性格、维护心理健康、促进良好行为的形成。中学生是心理发育的主要阶段,学校以及教师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这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心理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4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初中物理一直伴随学生整个初中求学生涯。由于初中物理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由于初中生大多处在成长阶段,很难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刚刚接触到的物理知识存在恐惧心理,使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物理学科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生心理特点分析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当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将物理教学特点与学生心理状况相结合,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初中生大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内心对外界世界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思维活跃。然而,初中生同样面临心灵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时,初中生往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讨厌物理学科。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非常抽象,需要一定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学好物理。这些要求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而言相对较高。在教学阶段,教师如果能把握教学尺度,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旦没有把握好教学尺度,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厌恶物理学科,害怕物理学科。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发现优质教学切入点进行教学。

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一)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在众多物理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很多抽象物理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好学好问的特点,充分运用物理实验,教会学生物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硬纸片放于盛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将杯子倒立,使学生观察到杯中水未流出,硬纸片未被水冲掉的物理现象。学生看到此景时往往感到非常惊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实验的神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器官,激发学习热情。

(二)从生活入手,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习兴趣。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改变自身角色,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并最终发现正确答案。实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实验,找出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物理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很多生活常识中包含丰富物理知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尽可能取用生活材料进行试验,避免替代品进行试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当给予鼓励,不能给予不耐烦的回答,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三)加强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深化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设施上,学校应加大对物理硬件设施的投入,配齐物理教学实验室,并配用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为学生物理实验提供有力后盾。另外学校应该利用信息手段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积极使用网上资源,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提升物理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针对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各类资源,尤其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新闻。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伟大物理学家的一些趣味故事,如牛顿煮手表的故事。另外在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发展规律,按教学难度由易向难、循序推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

(四)灵活运用教法,创设物理情境,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选择最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使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对比论证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危险性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代替。物理实验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物理课的趣味性、形象性,提升物理课教学质量。通过合理创建不同的实验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使学生主动记忆知识点,积极探索未知点,为学生创新打下基础。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只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如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兴趣小组、参加课外辅导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课外读书活动,多读有关书籍,使学生视野变得更开阔,让学生跟上最新时展潮流。如我国正在进行的北斗卫星、低碳经济、高铁速度、核辐射等与物理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科学实验。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问答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郎永丽 王丽雪 单位:农安县开安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殿爽.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5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自然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内容设置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和物理教材编制中的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某学校一位七十年代末期改行当教物理的中年老师在八十年代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初二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该老师所任教的其中一个突出事例是:有一学生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物理基本知识。物理中考时取得了九十多分的优良成绩,而他的其它成绩都在七十分以下,甚至个别学科是“红灯”。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记得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学校里有一位数学老教师上课的语言特别有趣,学生上课感到很“有劲”,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据了解,这位数学老师的夫人是一评弹文艺工作者,而他本人年轻时也是位评弹票友。因此这位老教师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有时上课讲解中还不断夹杂些苏州地方话,尽管这不很规范,可趣味性特强,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教学效果却相当不俗。

我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记得八十年代末期,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校物理教研组组织了一次物理智力竞赛。尽管活动效果不错,但由于当时技术设施较为落后,人工占了很大部分,结果每位老师都感到很累。现在有了计算机及其网络,那类似智力竞赛就轻松了不少,而且效果会更好。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函,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

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为什么?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加拿大的一个小学语言学习软件就制作得宛如游戏软件,非常有趣,小孩都喜欢。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的软件设计师们尚须努力,各位教育工作者还得继续学习。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华东版)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华东版)可在趣味性上更富有特点。

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而国产卡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更让少年儿童们出神入化,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不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中能否创作和引用卡通形式,(当然引用时要解决版权问题)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物理产生高度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华东版)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其中添了不少学生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6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自然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内容设置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和物理教材编制中的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如某学校一位七十年代末期改行当教物理的中年老师在八十年代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八年级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

3、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4、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可在趣味性上更富有特点。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不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中能否创作和引用卡通形式,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物理产生高度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其中添了不少探究性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3、物理历史趣闻。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特别是八年级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在教材整体可行的情况下,刊登些物理历史上的趣闻,再配上前面所说的卡通化插图,如阿基米德验证黄金王冠的故事。这样初中物理教材的“能量”不是更足吗?

4、物理“探究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物理“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根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对活动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对研究的问题有一结果。使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并鼓励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探究新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物理学科课程是以讲授系统的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物理“探究活动”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亲身体验并从实践中感悟、探究为主,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工等,得出结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7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自然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物理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内容设置无疑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和物理教材编制中的趣味性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某学校一位七十年代末期改行当教物理的中年老师在八十年代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初二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该老师所任教的其中一个突出事例是:有一学生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物理基本知识。物理中考时取得了九十多分的优良成绩,而他的其它成绩都在七十分以下,甚至个别学科是“红灯”。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记得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学校里有一位数学老教师上课的语言特别有趣,学生上课感到很“有劲”,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据了解,这位数学老师的夫人是一评弹文艺工作者,而他本人年轻时也是位评弹票友。因此这位老教师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有时上课讲解中还不断夹杂些地方话,尽管这不很规范,可趣味性特强,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教学效果却相当不俗。

我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在八十年代末期,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校物理教研组组织了一次物理智力竞赛。尽管活动效果不错,但由于当时技术设施较为落后,人工占了很大部分,结果每位老师都感到很累。现在有了计算机及其网络,那类似智力竞赛就轻松了不少,而且效果会更好。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

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为什么?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加拿大的一个小学语言学习软件就制作得宛如游戏软件,非常有趣,小孩都喜欢。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的软件设计师们尚须努力,各位教育工作者还得继续学习。

二、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可在趣味性上更富有特点。

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而国产卡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更让少年儿童们出神入化,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不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中能否创作和引用卡通形式,(当然引用时要解决版权问题)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物理产生高度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其中添了不少学生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初中物理;探索;应用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揭示了人类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了学习过程。在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凸显,进而使学生更高效、更有热情地学习文化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本身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习的性质、过程、策略、动机及方法等,种类繁多且复杂。其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些理论都推动着我国教育的发展。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映—强化”来概括。这一理论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强调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当作一个“黑箱”,认为学习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研究者把观察、分析重点放在行为变化上,关心的是如何获得令人满意的输出,而输出是输入刺激的一种反应。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被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安排刺激,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令人满意的反应予以加强,对令人不满意的反应通过补救或否定予以纠正。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意识不是仅靠外界刺激而获得的,而是外界和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不是通过试错来取得进步,而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探索与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讲授内容,而是应先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再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当前内容与之前构建的结构体系相结合,达到相融合的效果。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这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学习者的外显行为、忽视其内部心理过程有很大不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仅从外部环境考察人的学习思维模式,它从人的内部过程即中间变量入手,从人的理性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认知环节进行研究,把思维归结为问题解决,从而找到了一条研究人的高级学习活动的途径,而且抓住了人的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但它研究人的认知活动脱离社会实践,将人的认知活动归结为单纯的内部过程和意识系统,归结为纯粹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计算机对信息的机械加工。

(三)构建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其主要的教学特征在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即学生为加工信息的主体。在这种学习理论中,其他因素只是辅助学生学习需求,如教师、教材等,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活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物理是一门必修课,且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其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来满足学生日常的学习需求。但纵观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其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初中物理的理论体系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对物理知识较为陌生,而且初中物理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对学生来说,学好初中物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部分物理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进度来授课,这样会大大影响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二)部分教师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以教授教材知识为唯一任务,认为这就是教学的全部。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单一的,教学内容也较为枯燥。这不仅会打消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思想固化,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知识拓展[1]。

(三)学生物理基础薄弱,产生厌学心理

物理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很难开展进一步学习的,因此对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教师讲课好像是在听“天方夜谭”。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动力,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会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利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指导初中物理教学

(一)重视情感沟通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熟、比较叛逆的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与意识,因此,教师不应以强迫、命令的语气与学生沟通,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组织活动的方式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同时在课后主动地了解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之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思考和交流,之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对组内讨论出的结果进行汇报。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走进每个小组中,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能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与学习,还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同时,生生、师生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学习与进步的过程。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看过的材料要比听到的印象更为深刻,这也体现出视觉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这一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3]。其次,教师可以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物理“摩擦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在每张实验桌上放好实验所用的器具,让学生两两一组,通过不变量与变量的设定让学生感受摩擦力的产生和变化,进而探索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亲自体验,能够加深对该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在今后的做题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三)利用识记规律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识记学习内容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理解和记忆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理解知识与消化知识是重点,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记忆,首先,教师对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根据自己拟定的教学方案有条理地开展教学,使教学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建立相关知识的框架,然后寻找记忆点,以此增强记忆。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针对刚讲过的知识点,可以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指导学生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习和生活经验比学生丰富得多,因此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记忆小妙招,让学生能更好地复习和记忆课堂所学知识。

(四)了解学生的基础,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把握和调整教学进度。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与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及创设教学情境,帮助不同的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推动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教学“运动的描述”时,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单纯地讲解知识点,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通过教材中的知识点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这样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最终构建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创新教育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要结合实际,运用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家嘉.初中物理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个体知识比较的个案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2]安妍霏.基于人人通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8.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9

<FONTsize=2>摘要:中学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这门课程不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任务,而是利用有关知识来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活动教学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BR><BR>1997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实践。据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学制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编教材,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BR><BR>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BR><BR>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BR><BR>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BR><BR>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BR><BR>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BR><BR>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

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BR><BR>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BR><BR>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BR><BR>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普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其教材相对应,这是由学科教学以传授系统科学知识为主的性质决定的。心理教育则不然,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而心理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教育课程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并且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BR><BR>综上所述,心理教育进人学校课堂,对处在身心变化高峰期的中学生是福音,对教育工作者则是挑战。如果能在心理教育课程试行阶段作积极探讨和研究,势必对我国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公务员之家整理)

初中心理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整合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必学科目,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一味地采取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学习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致使学习水平下降[1]。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有效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与新型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学概述

传统教学一般指大家所熟悉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是由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所提出,后被凯洛夫等人重塑后流入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主要靠教师向学生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传统教学坚持以教师为主导,注重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便于管控整个课堂教学,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封闭、保守,强调教师主导性,忽略学生的主动性,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培养模式单一,渐渐成为当前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理念,以现代化教学环境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丰富、传递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便于教师因材施教,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其缺陷是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教学进度难以控制,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根据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况,可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结合,发挥优势互补作用,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学习、经验交流和情感关系。

二、信息化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为有效契合传统教育,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整节课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走的是一条“老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的高负担、低效率的老路。课堂上,教师奉行“考什么教什么”“以考定教”,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昏昏沉沉地听。在陈旧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学生被动学习书本知识,久而久之会降低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经过有规划地植入传统教学,依托于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的演示,打破书本限制和约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物理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自主性,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为顺利迈向高中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教师物理专业教师物理专业知识参差不齐

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结构趋于科学合理,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但是教学水平存在差异性,专业物理教师依然缺乏,有些学校物理教师还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是依靠社会招聘的教师完成授课任务。这些教师往往存在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问题,无法引导学生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汲取物理知识[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偏远地区之间的师资力量对比悬殊,尤其是落后偏远地区,教师无法使用新颖的教材及设备,甚至是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阻碍了物理教学进程,无法为学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持续推进,很多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尤其是在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上,很多教师由于惯性思维,生搬硬套教学模式。初中物理作为基础科目,含有大量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初次接触和学习时需要教师合理引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物理知识,除了向学生传输知识,还要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避免学生出现厌学心理。

(三)对实验教学过程重视不够

物理知识单凭讲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实验探究过程在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很多教师在实验方面,过于重视实验讲解,而忽视实验探究过程,无法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3]。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稳扎稳打、系统学习,才能巩固学习成果,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但是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过程重视不够,缺少对学生的合理引导,使实验教学过程失去真正的意义,给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方法、总结物理规律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教师过度侧重于题海战术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会过度侧重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答题技巧。但是题海战术固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可观的效果,长此以往却只会使学生感觉物理学科枯燥乏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单纯的死记硬背无法加深学生的记忆,更无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整合的策略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两者有着各自优势,在整合与运用上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如课堂结合生活、视频直观表现、仿真实验操作、“一对一”交互平台等,在对信息化教学的要点把控上,应注意适当扩大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比例,重视实践操作。

(一)整合微课教学整合微课教学,破解疑难点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从学生立场出发,形成新思路、新方法,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革新,根据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的各自优势,将两者有机整合。传统课堂活动中,理论讲解占据主导,为了使学生获取更加丰富完整的知识,仅仅是系统地讲解远远不够,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开阔学生视野,直观呈现传统课堂无法展示的物理情境。微课教学、“碎片化”教学情境是对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比如,教师在讲解原子结构、磁悬浮列车、发电机等知识点时,可以依托于信息技术,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增强对抽象性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4]。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它以其高效快捷的优势,弥补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破解着课堂中的疑难点。

(二)应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在新课改背景下,国家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也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教师要更新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或“先学后展”,并在交流展示、思维碰撞中达到提高的目的。“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潜能

据相关资料统计,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不支持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认为学生自制力差,沉迷网络会耽误学习。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手机对学生学习的辅助性作用。根据学生爱展现自我、喜欢网络游戏的特点,教师可布置一些适宜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一些小实验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拍摄下来,发放到班级群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展开讨论。学校实验室应执行开放式管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教师给予合理化指导。例如,针对“凸透镜成像”这节课,教师只是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远远不够,还需要组织学生到实验室中去,经过开展系列实验,将多个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如透镜遮挡成像完整不完整、上下移动透镜像的变化等问题,动手操作,观察现象,结合理论推导,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潜能,达到更为直观的教学效果[5]。

(四)整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11.创建教师引导创建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物理授课时,应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入手,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其间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整个学习过程更加充实。22.合理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借助信息化手段,为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物理情境,有目的地引出本节课重点,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此同时,还要采用传统模式,在讲解中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对于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此外,教师在实验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合理安排一些开放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在实验中懂得如何举一反三,有策略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6]。

(五)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打造高质量课堂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获得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应用声、光等手段,赋予教学形式生动化、形象化。经过探索和实践,将课本中的知识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转化为感知的对象,围绕学生为中心,挖掘内在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其自主学习意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入手,为学生汲取科学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切实提升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教学是教育改革创新的衍生品,也是当前的主流趋势,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助力,但如果一味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则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教师采用肢体语言及动作教学,是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能够体现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因此,为呈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11.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打造出生动形象、效果逼真的物理情境,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习热情。同时,经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着生活化的问题去学习物理知识。22.直观化学习物理学作为一项基础学科,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过程,采取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方式,能够生动表现物理学中的“动”和“变”,将书本中许多晦涩难懂的抽象知识及概念,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3.人机交互式教学教师在物理课堂上采取人机交互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或者巩固已掌握知识。在内容设计上,自学辅导类课件包括基础、提高、冲刺三个层次,教师需要合理把握。对于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教师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比例和实操实践。尤其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设施相对不齐全的情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代替,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切身感受。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应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教育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娟.浅谈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13):222.

[2]李标.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4):541.

[3]褚珈宁.小组合作构建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10.

[4]赵伟,于红颜.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J].国际教育论坛,2020,2(10):158.

[5]田海花.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电学教学的整合分析[J].读天下:综合,2020(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