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23 11:54:14

初中数学教育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新教育;初中数学;教育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意味着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在新教育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中数学教学也随之有了转变,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这些转变。

一、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和解题的技巧。教师通过基础的教学手段和通识教育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解题技能。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前人总结的规律,缺乏引导学生创新探究的内容,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创新探究技能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通常先灌输给学生大量的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其次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解题技巧,从而使数学成绩得到提升。然而,这样的做法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学生通常将教师视为权威,很少去质疑教师讲授知识的正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知识传授者,因此他们只注重整个课程教学的连贯度,却忽视了数学知识框架的搭建,没有将各个教学模块有机结合在一起,忽略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二、新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

2.1从获取知识到探索知识。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教育背景下,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为了提升数学成绩而采用“填鸭式”教学灌输给学生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个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一味地获取知识,而是学会了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讲解《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会首先设置引导问题,从探索答案的过程中传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其次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答案。2.2从灌输知识到学习方法。长期以来人们将学校视为“知识来源基地”,然而,知识的获取渠道不只有学校教育一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传授的是学习方法而不是课本上的知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其中的诀窍。例如,教师会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提前浏览了本节课的大致内容,那么会增多课堂的有效利用时间。这些时间用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展示,积极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2.3从传统教学到兴趣发展。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让学生认真听讲的教师不如让学生爱听讲的教师。数学本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难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因此,要想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举办数学竞赛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从赢得竞赛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多运用阶梯法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从正确完成基础的练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产生了征服数学的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2.4从教师身份到朋友相称。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逐渐有了转变。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质的转变,教师通过关爱学生,获取学生的信任,从而构建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代沟消除后,学生就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在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自尊心极强,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在朋友身份的教师面前能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这无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所帮助。例如,教师对于比较叛逆的学生,不能用强硬的态度说教;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不能公开指责。2.5从静态课堂到动态课堂。在传统课堂中,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条件有限。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建多元化的课堂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地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例如,为了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三角函数知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三角函数推理过程动态图,还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三角函数的动态运算,使得抽象的三角函数知识生动了起来,既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目前,我国深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空前加大。新课改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改革成为了广大教师的新课题。本文论述了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新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发生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何文英.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7,(9):28.

[2]黄文军.浅析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教育的改革目标[J].新智慧,2019,(17):5-6.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论述

初中数学教育一直是初中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引导,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培养数学逻辑和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都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表面上的传达,把教材上的知识更加详细的传达给学生,但是在数学思想和实践应用教育上并没有下太多的功夫。社会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人才的需求水平也逐渐提高,所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划分学习小组进行教学

以小组为单位施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够有效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够发表己见,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人数,以及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表达能力进行合理的划分,通常情况下,学习小组成员人数在4至6人,正因为每个同学都有所长,使得小组成员间能够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尽可能高效率、高准确的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接下来要在小组成员中选出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职务的担任者,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极力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分工,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组员完成任务后,组织进行讨论,交换学习成果,从而共同提升、进步,实现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例如,教师课堂上布置: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标准,并举例说明;这时候组长带领大家对教师的题目进行分析,分配两人在书中和课辅资料中进行内容查找,一人记录,一人对几种判定情况进行举例总结,最后进行讨论后由汇报员进行整理,举手回答老师问题。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不仅为小组赢得荣誉,还使得组员们对学习内容记忆深刻。再比方说,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布置下节课内容的预习内容,对重点、难点做了较为周全严密的考量,在初中数学中引入了新的“数”的理念,有理数、实数、虚数,会有不少同学不适应,对其内涵混淆不清。为此教师让同学们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各自的运用实例,小组举例多的给予奖励;同学们有了动力,各小组之间进行课外比拼,组员间相互合作,使得教学高效进行。另外,虽然是课余时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应当对各小组的的进度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避免学生步入预习误区,推动高效合作。

二、运用差异性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的制定就意味着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但是在差异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标准的参照尺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既不能过度的参照标准而失去了差异性教学的意义,又不能让教学工作偏离教学目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调整,从而使得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新时期,国家、社会的发展更多是需要具备良好实践能力的人才,在初中数学教育活动中就应当积极去契合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带动同学们联想实际,实际生活中的哪些能够用到课堂知识,锻炼学生数学实践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方说金字塔高度的测定,用到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让同学对数学充满好奇,从而主动进行数学学习,这就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新形势下,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加强教学方式研究,结合丰富教学经验积极进行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数学思维、创新实践等各项能力,应当加强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积极借鉴中外先进教学经验,为我国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洪莉.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及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大云中学为例[J].中国培训.2016(06)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3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搞清楚数学究竟是什么呢?研究的是什么东西呢?怎样进行教学呢?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懂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数学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呢?有的科学家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既然数学是生活和生产中的科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所以,生活中也就缺不了数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明确给出了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教师首先要对数学的教学目的有个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就得要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要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全身心学习的积极性。第一,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以历史作为诱导,让学生对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第三,以现实材料为题材,教育学生要学会学已至用。第四,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选用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其次: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再次: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反复训练,让学生记忆深刻;教师要适当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次来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

二、狠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一、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热情关怀,又要严格要求、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认真整洁的书写作业,对解题结果进行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实践等直观教学手段,给学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另外,要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发展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设置一些思考空间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面对困难,从而提高全面的数学课堂素质教育。

三、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学习数学不是死记硬背,必须有“创新”欲望,创新欲望也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学习动机,它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数学知识不是独立的知识点,它的过程是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推理来组织学生学习的。我们需仔细分析学生思维方式的迥异,一旦发现偏离的迹象,可利用素质教育中辩证主义的思想,重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重视数学知识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从而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由此产生一种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常与学生接触,多余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数学课堂的心理,掌握他们的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对数学课堂树立信心,增加日后的感情,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上不断有所收获,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建立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坚实基础。

五、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明确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只有将素质教育的众多教学观点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将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作用,从而发现数学存在的重要意义。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意识,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初级中学首先要关注数学教师个人的素质,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与职业素质水平。教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教学事业充满热情,以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影响学生。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要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本身和教学目标,更要具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能力,正确分析教材与利用教材,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更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七、提高初中生的素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提高初中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配合教师开展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数学是一门理性与系统性兼备的学科,它的教学进程更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的推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是融入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八、加强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师生间的配合默契度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将个人的真实感融入到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帮助,为学生分析数学学习的思路,引导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学习障碍,使其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九、结语初中数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未来学习的重要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需要相关教师和学校共同关注,掌握新课程理念的实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竹云.素质教育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5

(一)重视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数学科目建模能力的培养

有人将数学比喻成认识世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成年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能否把数学的运用能力发挥极致。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大纲中规定:“通过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培养其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初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就要重视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会被抽象成数学的概念和规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在将教科书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所学数学知识的来源,对数学知识原型的介绍和分析给予重视,以便更好的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用途,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加强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及训练。学生能充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就是要求学生亲身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一些应用问题,或者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科技中选取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建模训练。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把构建的数学模型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例如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市场调查、实地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教育经验丰富的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出数学教材里蕴含的启发性材料,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去启发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对于初中生来说,在求知的过程中他们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通常会萌发出大量的新思维,此时,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启发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知识的传授。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气氛,而不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要激发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欲望,主动去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初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思想。为了让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增进师生感情,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把学生从过去枯燥的课堂氛围中解脱出来,开放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产生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用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科,其教学模式不再是只要求学生背公式、解答问题,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活泼的、不被约束的课堂氛围,可以将学生禁锢的思维打开,让学生畅所欲言,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懂得学生的诉求,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心灵的对话者。教育工作者授课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场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并在充分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后,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素质教育观不断被激发出来,从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授课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教学环境,重视学生平等学习的权利,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因材施教,不拘泥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通过教育工作者实施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很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将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实践,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自觉地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逐渐形成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地寻求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保证素质教育能够在课堂上顺利实施,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加强自我知识体系的更新。

二、总结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6

初中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做到统筹兼顾,因材施教,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在树立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与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数学思维锻炼与提高,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学生素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初中数学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体系与机构,其教学内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整体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谨性等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与性质,并将素质教育巧妙地与数学教学特点、性质相结合。进而开拓新思路,探索出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在数学教学思想中贯彻思想教育

1.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从古至今在数学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数学内容有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例如,某爱国数学家的人物传记等。教育工作者还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以此来引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此外,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有意识地介绍有思想、有见地,又与爱国主义有密切关联的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是反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可以是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引入适当的哲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辩证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有目的的引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例如,要树立辩证唯物的世界观,要辩证地认识事物对立统一的特点、要认识质变与量变的实质等。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以与初中数学教学思想相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学模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比如,整体中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性等观点。数学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数学思想也蕴含着诸多的哲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现数学思想中包含哲学思想的部分,并利用数学教学将哲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辩证思维去思考问题,以便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归纳与总结能力。

(二)数学能力的培养方法

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材中的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概念不能只靠学生单纯地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对这些抽象性的知识进行巧妙地分析与讲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充分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定义,弄清其来龙去脉,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会灵活使用,明确解题时应该使用哪个知识体系中哪一条概念,更清晰地掌握解题思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是一种理性认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数学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认识。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光掌握数学思想是无法顺利解决数学问题的,还需要数学方法的辅助。数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要应用的手段和借助的工具。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贯彻。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要提供尽可能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解答问题时,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并结合教学目标,将数学思想与方法深入到每个学生当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独立思考;培养

如果初中生没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他们就会变成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船只,结果只能是随波逐流。独立思考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运用独特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才能有独特的创造以及发展。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只有进行了独立且深入的思考,才能体验到构建数学知识的乐趣,才能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那么,初中数学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一、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初中生的课前预习过程就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因为学生需要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学生需要通过猜想、分析以及验证等数学活动展开新的数学性质定理的探索总结,学生的思维会进行高速的运转。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导学案展开课前预习,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中,教师要呈现清晰的学习目标,即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呈现具体的数学问题,即,例题,学生要尝试着分析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结合数量关系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列出方程式,然后通过解方程的方式求出最终的答案。导学案中,教师还可以呈现与例题有关的变形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展开数量关系的灵活分析与运用。并且,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计纸质版的导学案,或者是电子课件版的导学案。如果是电子课件版的导学案,那么学生就要将他在课前的题目练习情况发送到APP或者班级微信群中,从而在班级氛围内营造良好的预习氛围。如果是纸质版的导学案,那么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加强检查与引导,因为导学案中学生必须要展开一定的思考与练习,如果学生没有经历自主思考与预习,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无法面向全体学生。数学课堂上,学生要将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一定的分享,从而便于教师的针对性引导。如有学生对例题中的数量关系不是很清楚,或是存在疑问,那么教师可以先促使学生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展开分享交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如果小组学生依然对某一问题无法达成共识,那么教师就要对问题展开深层次的示范引导,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导学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错误与改正错误,从某一方面而言,学生的数学知识构建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因为,学生和教师都在极力避免出错,但是由于认知基础以及思维特点的限制,错误依然会如影随形。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一直出现重复性的错误。如果学生能够在自己的错误之处展开独立且全面的思考,那么学生就能从源头上改正错误,就能有效降低错误率。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错误展开总结与反思,进而促使学生在矫正错误的过程中形成创造性的数学思维。首先,学生可以准备一个错题本,将自己做错的所有数学题目进行归类性的整理。如计算错误,那么学生就要将错题抄到练习本上,写出错误原因,题目抄错了?没有审题?等,然后再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如应用类题目错误,那么学生就要总结自己的错误原因,是解题思路错了?错在了哪里?自己是否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如几何类的题目错误,那么学生同样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点展开总结归纳。如《二次函数》是整个初中数学阶段的重要内容,而且这部分知识点很容易出现在拓展延伸的题目类型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拓展延伸类的题目其所运用到的知识点也源自于教材内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总结归纳,从而促使学生在总结分析中形成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中的知识呈现顺序,依次总结二次函数图像性质的知识点,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知识点,以及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的知识点等。学生对单元知识点做出总结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总结好的知识点,然后促使学生展开对比分析,进一步查漏补缺。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关于某一知识点的变形问题展开总结归纳。数学科目中的问题非常多,仿佛是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很多数学问题都是围绕同一个知识点展开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促使学生对练习题目展开一定的分析总结。以如下题目为例:(1)抛物线y=-x2+mx-m+2与x轴的两个交点A、B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已知AB的距离,试求m的值。(2)抛物线y=x3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AB的长度。还有求某一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者是给出某一抛物线的具体图像,然后促使学生判断该二次函数中a,b,c与0的关系。以上所有问题考核的知识点就是数形结合与函数图像的性质特点。学生要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与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联系起来,要将二次函数的系数与其具体的图像联系起来,然后才能更好地解答以上所有的类型问题。

三、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以问题为桥梁,促使学生由知识浅薄的此岸走向知识丰富的彼岸,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教师要在学生的精彩表现处提问。即,教师不仅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更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秀思维。学生及时做出正确解答,有可能是学生具备了较强的数学思维,有可能是学生摘抄到的答案。所以深层次的提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基础,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作答。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关于这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将y=ax2+bx+c的函数解析式转化成y=a(x-h)2+k的形式,如果学生经历了具体的转化过程,并结合函数图像明白了其中的转化原理,那么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二次函数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具体意义。因此,当学生把具体的y=ax2+bx+c的函数解析式转化成y=a(x-h)2+k的形式后,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转化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转化过程。如果学生讲述了过程,也讲述了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像的一一对应关系,那么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充分的赞赏。其次,教师要在学生的错误处提问。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差错,那么教师就要通过再次提问的方式,或者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或者促使学生及时矫正自己的错误思维,从而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如这道例题“要剪一块面积为15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厘米,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学生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不知道要如何计算得数,那么教师就要深入了解学生思维的障碍点,并给予一定的示范引导。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学生几乎都能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教师可以从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长有可能小于5吗?有可能等于10吗?从而促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取舍判断。再次,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即问题的答案不止有一种,学生完全可以结合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展开个性化作答。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然后促使学生结合图像提出问题并作答,相应图像可以是右图。学生可以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具体问题可以是:该函数图像的解析式?该函数的对称轴是?该函数图像中两点(2,y1),(3,y2),y1与y2的大小关系如何?该函数图像的最小值是多少?该函数图像的x取何值时函数值递增,该函数图像的x取何值时函数值递减?该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等等。可以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很多,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教师都要促使学生展开相应的解答。求函数的解析式,学生可以设出函数的一般解析式,然后从图像中选取两个点,将其代入函数解析式中,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组的方式展开求解。当学生求解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后,就能结合其系数求解出对称抽,分析它的单调性,并能够迅速求出最小值等。

四、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组合作是新课标中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是促使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展开合作交流,似乎并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则不然,合作交流模式下,学生必须要展开一定的独立思考,才能发表出正确的观点,才能获得同伴的肯定与赞赏。也就是说,合作交流的前提条件是独立思考,如果学生没有展开独立思考,那么他们根本无法参与到合作交流中,只能作为旁听者,这种学习方式是不被大家所接受的。因此,教师要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评选出小组长,促使小组长督促学生展开独立思考,然后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围绕相应的学习内容展开合作交流。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展开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如《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教师可以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促使学生共同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具体过程可以是,教师出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并出示该一元二次方程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然后促使学生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并作出对应二次函数的图像,促使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总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学生都要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并画出相应的图像,并做出一定的总结。学生个人总结之后,小组学生聚到一起,互相分享各自的求解经历和总结内容,然后共同经历从函数角度看一元二次方程的全过程。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数学题目展开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教师同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交流,从而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收获一定的启发与影响,并形成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具体例题可以是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方面的,这类问题难度比较大,是拓展提升方面的问题。这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到数形结合思想,数量关系以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等。假设学生自主思考中遇到了某些问题,他会在合作交流中倾听其他学生的思路,进而学生就会迅速矫正自身的思维。

总而言之,独立思考能力是现代初中生必须要具备的数学素养,其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通过导学案教学,引导学生展开总结反思以及巧设问题等教学策略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探析构建新型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育的有效途径[J].亚太教育.2015(28)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优质课堂;问题;兴趣

在很大一部分学生看来,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是较为枯燥和抽象的,这也是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主要因素,但是数学教学不管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还是从更为现实性的应试角度来讲,都是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所以说。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践,努力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做到优质教育,才能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做到优质教育,首先我们应该从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出发,从中找出问题,通过问题针对性提升。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师、学生、家长,是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毕业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1.教师方面。(1)在备课方面,教师没有做到充分备课。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初中教师来说,有的教师觉得初中知识过于简单,很容易学会也很容易掌握,这就导致了对施教过程中的大意与漫不经心,以至于认为是否认真备课甚至于是否备课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影响不大,从而导致了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课堂教学思路不清晰、逻辑性不严密,知识链条无法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许对于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而言能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但是对于一些本来成绩就不好、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就存在了理解障碍,一头雾水,不但严重影响学生对所授知识的学习,还影响学生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甚至今后的学习道路。所以,没有认真备课或者说没有备课,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或者说对自己的学生而言都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2)在教学方式方面,传统教学方式简单、粗糙。现阶段,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简单、粗糙,教学按部就班,一言一行都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意识,课堂时间,仅仅是将教学教材中的内容讲解一遍,这与学生自己研读教材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这也就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不甚理解,不懂变通学习,举一反三。2.学生方面。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贪玩、懵懂无知,但是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且是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事情,自尊心强,好奇心强,自制力不强,叛逆心较重等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出现,没有强大的自制力和约束力。如果学生没有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导致学习不主动、不积极。

二、初中数学做到优质教育的方法

1.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初中数学的教学与学习。对教师而言,教书育人是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以生存为目的一份职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更进一步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孩子一生的走向,不容有一丝的马虎。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时间;根据孩子的特点、接受能力,选择更为合理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学会知识;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更加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方面,不能仅仅依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工作,要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能够让知识串联的更加紧密的内容,进一步增加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条理性,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学习。对学生而言,要对初中数学的学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初中数学,是高中乃至大学数学的基础,如果初中数学没有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那么在自己以后数学学习过程中变的更加困难。从更加实际一点的角度来说,数学是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过程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学好初中数学,有助于以后学习之路更加平坦。所以说,作为初中生,要充分重视数学的学习,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学好数学,不能因为自己的兴趣或者喜好以主观化的态度对待初中数学这门学科。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性以及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相对枯燥性,决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兴趣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对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应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事半功倍。对学生而言,初中数学的学习应该多动脑、多动手,通过解决问题、算出答案,会发现数学的学习并没有那么枯燥,学会享受得出正确答案的乐趣,在乐趣中学习能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对学习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提高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对家长而言,要多对孩子进行学习的引导,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这就要求家长应该去探索适合自己孩子、有助于孩子的辅导方法,让孩子能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放弃、遇到简单题的时候不骄傲,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数学学科正确的思想灌输,增加孩子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做到优质教育,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通过三方面态度的转变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与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然而,这仅仅是笔者认为要做到优质教育需要必须具备的,真正将初中数学教育做到优质教育,还仍然需要更深一步的探索与总结,从而真正促进高质量课堂的开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刘燕 单位: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闽宁中学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9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是现在数学教学目标中极为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而这一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得不到体现。由于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家长重视程度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整天无所事事,作业练习潦草应付,抄袭了事。

二、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现在还在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部分学生解题时不遵循解题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三、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师常用教具为:教案、课本、三角板、粉笔等。先进设备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的正确灵活使用,依然困扰着每位偏远山区的农村教师,使农村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仍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

四、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考试能拿高分就行,有40%的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没有采取任何可以有效提高成绩的措施,这显然是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和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和提高。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初中数学是较为乏味的一门学科,由于其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又比较严谨的特点,使得数学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大部分农村初中的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觉得太难,没有学习兴趣。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加以培养。例如教师利用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或者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更好的学习兴趣等等。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做到:(1)在生活和思想上要关心与爱护学生;在教学上,要严格地要求他们,让其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2)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灵活运用,就像智慧的窗户一样,只有窗户打开了,学生才能看到精彩的数学世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受益终身。(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让其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充满关怀及和谐的气氛下茁壮成长。(4)多开展数学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改善教学设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偏远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面临很多困难。要改善偏远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希望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大力支持;渴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物质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保障,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4.家校互动,联合社会力量

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界限,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家校关系”“校校关系”以及“社(会)(学)校关系”体制,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虽然偏远山区经济文化落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学校教育教学绝对不能孤立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从多方面联合社会力量,主动地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整合,形成教育的合力,为偏远山区农村地区的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篇10

一、初中数学与哲学

“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恩格斯)。初中数学中蕴涵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如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认识论,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和方法论等。在有理数的运算、分式、二次根式等有关内容中,可通过揭示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乘方与开方的对立、统一与相互转化,“负负得正”中蕴涵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从“数的开方”的引入和数的扩展过程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既来源于实践又应用、服务于实践并受实践检验的,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中渗透了运动、发展的思想,曲线与方程的数形结合更是矛盾转化的范例。在直线和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幂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等内容中,通过运动、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揭示了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质量互变规律。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与渗透,引导学生探索相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优化认知结构,把握数学中蕴涵的本质规律,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

二、初中数学与美学

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高尚的美。”数学美主要是指结构美和形式美,具体说来,主要有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等。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充分展示数学美,是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从而陶冶情操、锻炼性格、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数学的首要特点在于它的简洁,这主要表现在数学符号、数学技巧以及逻辑方法上。数学中普遍存在着对称,如几何中有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代数中有对称多项式,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优美的商标图案,如北大方正、联想集团、北京电信、中国联通、工商银行等,更是对称美的活教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数学美的研究、教育和欣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兴趣,启迪人们的思维,开阔人们的视野,并带来美的享受。

三、初中数学与文学

数学不应当等同于数学知识(事实性结论)的汇集或数学知识的仓库,它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在人们探索知识和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数学文化。那一个个优美动听的数学故事,一句句发人深省的名人名言,一条条精妙绝伦的数学谜语,一篇篇寓意深刻的数学随笔,都是数学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数学家华罗庚说:“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看法是不正确的,就像人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燥乏味一样。”古往今来,数学流传着许多美妙动听的故事(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故事和数学应用的故事)和历史名题。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前人勤奋好学、勇于实践、实事求是、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历史名题中学习它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思路,指导自己的学习。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结合日常生活实践和数学建模活动,指导学生写好“小作文”(如学习计划、学习经验交流等)、“小总结”(章节的知识总结)、“小随笔”(如“正方形”、“圆”、介绍一个企业商标的尺规作图方法等)、“小论文”(如怎样画标准的跑道、分期付款和保险的数学原理等),引导学生读好课外读物(如《数理化通俗演义》、《中学数学问题集》等),鼓励学生从数学文献中检索和获取有关知识(如梅涅劳斯定理、蝴蝶定理等)。这样,在数学教育中渗透文学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其数学文化素质。

四、初中数学与史学、经济学

数学文化是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积累,它有古老悠久的昨天、日新月异的今天和更加绚烂多彩的明天,有从勾股定理到费尔马大定理的艰难跋涉,有从“鸡兔同笼”算术解法到代数思想列方程(组)的突飞猛进。一些历史名题,构思之精巧,解法之绝妙,本身就是极好的教学素材和欣赏艺术。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更加广泛,“问题解决”教育呼之欲出,数学建模活动正方兴未艾。见诸报纸、新闻、电视、网络中的经济问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存款、利率、税收、信贷、金融、汇率、按揭、保险、证券等,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入课堂教学。现在,数学已成为每个公民了解社会、研究信息和分析数据所需要的普通文化的一个基础部分,数学教育为大众是时代的要求,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更是当今国际数学教育提出的共同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地揭示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的数学原理,把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