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13:44

初中生物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实验是生物学科的基础,是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与方式,也是推动生物科学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与思想,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与重难点转移到实验教学之上,利用丰富多彩的实验内容与形式,拓展教学思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构建高效的初中生物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意义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到了突出,“生本理念”不断普及、实施,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直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生物实验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调动其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其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加强互动与交流,从而促使学生更有兴趣、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与实践之中,构建多样性、深层次的生物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提升其实践技能。

二、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

1.以兴趣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更应注重引导其进行探索性实验学习。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合理引入课题,依据教材内容适当调整课堂结构,增强实验趣味性与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究热情,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高效性。比如:在“绿色植物的一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分发大豆或蚕豆的种子,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并踊跃发言,自由表达个人意见,从而优化学生的思维,促使其自主思考与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验证、获得结论;再比如:在《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种植一些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鼓励其观察种子、植株的生长变化过程,从而在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促使其感受到生物实验的乐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单纯演示的实验教学方法,而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将演示性实验逐渐转变为制作性实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注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初中生物教师应注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与方法,从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教学,就可以应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观察植物,促使其自主探究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间的差别;也可以为其布置“外采集植物植株做标本”的主题作业,让其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进一步强化其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再比如: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成立小组走向室外,去认识一下看到的实物,并分析其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这样,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热情的同时,让其意识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并促使其在实践中更加真实、深刻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最终不断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3.理论联系实践,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应是对教学思维方式的改革,是对传统单一的说教模式的改革。所以,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反馈都应得到双方评价,从而构建多样性的教学评价体系。比如: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引入课题教学,引导学生亲自利用微镜、载玻片等工具进行试验操作,而教师则从旁对每一步进行评判与指导,最后引导学生分组操作、讨论,得到积极而论并验证,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提升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以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好地交流、讨论与思考,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商韬.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2):153.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对照实验课;教学对策

生物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实验,学生们对生物有着如此高的学习兴趣也在于实验,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们通过实验来证明结果,教师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致。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一定要对实验课表示出更高度的关注和重视,要想尽办法提升生物实验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优化生物实验课的内容和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关于对照实验的概述

其实在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学习中,学生们第一次基础科学的探究方式基本上都是对照实验。那么何为对照实验,其从理论从层面来解释,其主要指的是针对同一种类或者同一个研究对象开展的实验操作,除了特定的条件不同之外,剩下所有的条件以及环境等都是相同的。对照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研究特定条件或者因素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证明这个特定条件或者因素存在的必要价值和影响力。对照实验,顾名思义,其通常都是要安排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至少有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对照组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就是要增强整个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让实验的结果具有更高的说服力,将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偶然因素或者意外影响降到最低。

2目前初中生物对照实验课的具体类型

2.1自身对照。自身对照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在同一个实验对象身上来进行的,其并不会单独再设立一个对照组。一般情况下,自身对照的方式主要应用在实验前后结果的对比当中,实验之前的对象状况和实验之后的对象状况进行对比,这种对照实验的方式操作要相对简单一些,但是需要学生们一定要记清楚实验前后对象的状况,因为其经过实验处理之后,实验前对象的状况已经随之发生的变化,是没有办法再复原的。关于自身对照的实验,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其具体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巴斯德把肉汤装进了鹅颈瓶当中,并且进行了高温灭菌,肉汤因此可以保留长达4年的时间没有出现任何腐烂的迹象,但是当鹅颈被敲断之后,里面的肉汤很快便出现了腐烂现象。这样集中于同一实验对象身上的现象变化便属于自身对照的范畴,虽然这个实验前后结果的变化之间相隔了4年的时间,但是,其仍然是一组具有典型意义的自身对照实验。2.2空白对照。空白对照,顾名思义,就是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举例说明: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一节的内容是要研究淀粉酶对淀粉产生的催化作用,那么具体实验就是要用蒸馏水作为淀粉酶的对照即可,不需要再安排其他的对照内容,那么,这种对照方式便是空白对照。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为例进行说明:将一片树叶的一部分遮挡住阳光,另一部分暴露在光下,被挡住阳光的部分时实验组,而暴露在光下的部分是对照组。这样的实验类型就属于空白对照。2.3相互对照。相互对号也不会再单独设立对照组,参与实验的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将实验处理后的结果相比比对即可。举例说明:在初中生物课本中有一节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主要是证明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身体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便设置了如下实验:利用烟草的浸出液和酒精对水蚤的心率影响进行了实验,把烟草的浸出液和酒精配置成了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大小相似的两个水蚤分别放入到了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当中去,在喂养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浓度比较大的那一只水蚤的心率上升速度非常快。由此可以证明:吸烟和喝酒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危害。2.4条件对照。针对实验的各项条件因素来进行调整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对照需求。以草履虫的条件对照实验来解释,这组实验的目的是证明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两组草履虫,一组草履虫是用食盐来刺激,而另一组草履虫则是用肉汁来刺激,分别观察两种刺激物下草履虫的反应,这便是条件对照的典型实验。

3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对照实验课

3.1积极秉承生物对照实验的原则,不要轻易发生改变。第一,单因子变量原则。科技教育单因子变量原则,就是要在控制实验中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只改变其中某一个变量,以此来观察这一个变量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初中生物对照实验课中要积极秉承单因子变量的原则,生物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观察和监督工作,一定要确保实验前后除了规定的变量发生变化之外,其他变量都不会发生改变。第二,对照性原则。既然是对照实验课,那么其必须要遵循对照性原则。通常情况下,初中生物的对照实验课中都会设计一个对照组,用来控制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生物教师在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时,一定要坚守好这一原则,切忌实验过程中出现偏离对照原则的情况发生。第三,平行可复制原则。在初中生物对照实验课中,生物教师一定要确保好实验的环境,要让实验能够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一样的实验结果。否则一旦有偶然性因素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整个实验结果都会失去原有的科学性,最终结果将没有任何价值。第四,随机性原则。对照实验课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必须是随机选取的,只有随机选择的实验材料才能够确保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3.2针对生物对照实验课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生物教师需要在评价制度和内容方面下功夫,并且要将奖励机制也一并完善起来,用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生物实验学习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于这一点,笔者建议生物教师在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参与对照实验开展流畅程度明确划分出等级,以此等级要求和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实验完成率,而学生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标准和要求来完善自己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这对于提高生物对照实验课的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实验学习的效果而言都能够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3.3将多媒体引入到对照实验课堂当中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实验都先由生物教师亲自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来完成的,学生们了解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也都是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来同步进行的,这样的实验模式虽然能够带给学生们非常真实的感受,但是其都是一次性完成的,生物教师不会重复演示操作流程,很多时候学生们并不能够记录下完整的操作步骤和内容。

4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对照实验课作为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和提高初中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对照实验课的教学工作,竭尽全力去提高生物对照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曾琦.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颜艳.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简要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10):40-41.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3

1.忽视假设实验设立

实验教学的设立是为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能够更为充分地说明问题,验证生物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的实验观念落后,教师不够重视,学生乐得轻松。其实,为了更科学、更有说服力地论证假说,生物实验常设置一些假设实验,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假设设置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实验时间难度限制

初中阶段学习任务较重,时间也较紧,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于生物实验的时间就更短了。有时,还会因为理论教学的时间较紧,挤掉一小部分的实验课。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验时间不足,学生没有进行仔细观察的机会,往往会针对实验内容,对照教材结果草草了结了实验活动,这样的实验是不符合科学探究理论的。

3.忽视实验结果分析

生物实验的结果需要不断地验证、调查,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做出调查报告,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实验的调查报告就是完成了基本的记录而已。这种情况不符合科学探索的规律,学生也很难形成探究能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1.重视假设环节

具备探究精神的科学实验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实验题目的确定;提出假说,即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推测或解释;实验,即根据实验目的和提出的假说,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期,即在检验一个假说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观察实验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推理;交流、评价等。这些环节的完成在初中阶段的实验能力培养上至关重要,但是教师往往更为重视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却忽视了假设环节的设计。为了转变这种情况,要培养学生勇于猜想、敢于假设的能力。例如,教学苏教版生物《实验———学习制作临时装片》时,基本的教学目的是要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直接给出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安排过程毫无新意可言,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无从发展。因此要改进教学设计:(1)提出问题: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2)小组提出假说,让学生探索实验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教材进行实验用具的分析和探索。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假设如何制作更为有效的临时装片。总之,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与假设。

2.重视分析观察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研究学术。”初中生物实验也要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设想、大胆选择、大胆创新,给他们更多的选择自由。而为了解决实验时间较长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更为灵活、有条理的观察方法。(1)先整体后局部。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后再进行细节部分的观察。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整体形态,然后再针对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局部观察。(2)对比观察。对比观察要设立对照组,然后进行观察分析,更为准确地找到实物的特征。例如,在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3)重复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是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重复实验,这就要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小组组长的指导下就可以进行小组生物重复实验。例如,苏教版课本七(上)P96探究种子在萌发时是否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的简易设计方法是:将蚕豆或大豆等种子装入保温瓶内,放入一些清水,用打孔器在软木瓶塞上打一个小孔,将温度计插入其中,塞上瓶塞,该装置就制作成功。24小时后,对比室温,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想要再进行实验也可以对不同的种子进行重复实验,进而验证种子在萌发时是否会产生较多的热量的结论。

3.开展实验后调查

生物实验教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最终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基于这种情况的思考,生物实验的结果必须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1)详细记录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对照教材内容,设立调查问题。例如,撰写调查报告,报告题材的选择要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可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心得体会。如“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我国森林绿化的现状”“传染病的预防”“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等。调查研究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对实验结果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缺乏这方面的探索,也是忽视实验结果分析的教学现状影响的,必须要尽快转变,尽快改进。

4.自主设计实验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动手能力;探究性教学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性得到提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生物课堂就是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学生在实验中既能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又能通过亲身做实验,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点,找到实验中的问题,通过理论论证进而解决问题。初中生注重的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生物在所有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生物实验,是学生探究未知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验中也能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方式方法等技能能力的提升。

1.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从理论中来到实验中去

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自主实验学习方面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实验,同时,很多教师也是在教学进度的压力下,匆匆让学生简单实验,根本就没有起到生物实验课堂本身的作用。授课教师亲身示范教学,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实验的实际性,授课教师进一步结合理论知识,学生也能回想生物知识在本实验中的应用,两者结合到一起,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对实验的每一步的操作才会在之后的直接实验中得到验证。只有这样,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才能到到有效的培养。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验证才是学生最想看到的东西,才能真正实现从理论中来到实验中去。显微镜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学生基本上都没有见过,因此在进行《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课堂的基础上,可以和《观察植物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等实验课程结合一起,学生就能对转换器、低倍镜、高倍镜等的结构和作用认识更加“真是”、“实际”,直接应用到生物观察中去。但是,在操作之前,授课教师一定要结合每一部分的结构和作用进行仔细讲解,观察中的注意事项要让学生明白,再亲自动手去操作实验,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巩固显微镜的理论知识,教学效率也得到有效更高。

2.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勇于实验的精神

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精神培养,源于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得出大结果,但动手能力的提升也依赖于实验形式的创新,依赖于学生敢于探究,勇于实验的精神的激发和动手实验方向的引导。目前,相当多的生物实验教学,授课教师一味的让学生严格遵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诸不知这些实验步骤也是大量的实验经验积累才编制完成的,授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抛弃教材,让学生敢于勇于探究,虽然实验的成功率可能较低,但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探究能力能较大程度的得到提升。因此,授课教师在实验课上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让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当接触到活体生物时,学生一般都比较有兴趣,比如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实验课之前让学生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鼠妇,让学生记得在什么地方取到的,思考怎样储存它们。这些过程都是实验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就能身临其中,培养自主探究精神。然后,在实验课堂上,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并思考授课教师“布置的思考问题”,这对于实验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小组合作是动手实验的良好“导师”

虽然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学生的问题也能充分的暴露出来,丢三落四、操作不完全等等。有一种方式,能让学生在一种大氛围下探究,在一种分析、总结的步骤中有序进行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探究能够集中大家的思想,在和授课教师的讨论后进行实验,逻辑思维得到提升,还能查缺补漏,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得到增强。问题的讨论就是一种引导,对学生来说就是“导师”,同时,其他小组则变成评委,这种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实验必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比如《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教学实验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将“一种环境分配一个小组”,或者“一个小组有几种环境”,小组内要有合理的实验操作分工,有观察污水、有观察植物体表等,小组中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的问题首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小组总结并逐一发言,授课教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汇总,放到课堂上一起讨论,学生自主发言,其他同学做补充,授课教师进行最终的总结和汇总,这样一堂课基本上是在学生自己的“实验课堂上”进行,知识得到验证的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真正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动手意识的提高、对知识学习的渴望程度、对生物实验课堂的兴趣对教师授课方式的适应或者是配合。因此,要在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双重制定合理方案,提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郭绍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探究[J].中华少年,2016.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5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从实验教学的情境创设人手,设计一些合理性、趣味性的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等。例如:在5食物的消化6教学中,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的区分,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为了良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的小实验:随手将一小块粉笔头磨成粉末状,再烧一张小纸片。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会很容易产生好奇,也会继续参与实验现象及成分变化的分析过程。这时教师再加以指导,学生也会对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这一知识点有更加形象、具体的分辨和掌握。教师从实验情境的创设人手,有意识的创设实验,将学生引人教学之中,主动参与实验的分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2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功能,加强师生互动教学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逐渐由主导者转变为参与者与合作者,传统机械的/满堂灌0式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而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但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的减轻,还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创设趣味、生动的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实验的能力,改善课堂环境,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例如:在5光合作用6的教学中,教师就可重视演示实验的功能,适当转换自身角色,与学生一起完成实验。将二氧化碳溶液装人试管内后,教师可与学生轮流向试管内吹气,再一起观察试管中的溶液是否有颜色的变化;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得出最后的结论。师生之间互助合作的实验形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局里,从心理上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同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3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所以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也日益被关注与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积极性思维的引导与培养。而师生之间互动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智力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了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实际,致力于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的激发,引导其通过自身的心理情感体验与实践,提高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例如:在5伸肘和屈肘6的教学讲解之前,教师可出示挂图和模型,同时结合自己的上身肢体演示,引导学生边实验边分析,综合运用情境,与学生之间互动进行直观的演示,将挂图、模型与自己的上肢对照,引导学生逐一指出胧二头肌、肘关节、尺骨、挠骨等结构的位置与名称,然后再演示各部分结构的作用。这样,学生会比较愿意参与教师的实验教学过程,也会仔细观察、分析与探讨,进而完成伸肘和屈肘的动作结论。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师生互动关系的和谐构建,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自主构建,进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下,学生也会更加情绪高涨,不断拓展其思维空间与能力。

4结语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6

所谓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感性认识的形式,它是通过人的多种感官与思维相结合而进行的一项活动。为了在观察的过程中能精力集中,就要求观察必须有相应的明确的目的及任务。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有效的观察,进而有效培养观察能力。如,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让学生先明确观察的目的及任务,这样方能帮助学生仔细观察并寻求答案,最终促进其观察能力的培养。如,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实验,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充分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以及液泡。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定会认真观察,仔细辨别,最终完成观察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

1.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逐渐深入

观察应先全面进行,在掌握了实验现象的整体变化后,再转入局部的观察,从而细致入微地掌握实验现象的细节。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这一实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用肉眼进行观察,认识了根的形态特征之后,再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等,从而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2.在实验中善于进行对比性观察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7

1.传统的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不高。虽然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仍然延续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讲、记忆的模式。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习成果不佳。

2.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往往墨守成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所控制,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即使有交流也仅限于短暂的上课时间,这样不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同时,学生即使有疑难问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请教教师,长期积累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二、改进初中生物教学的措施

1.加强对生物实验的重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实验的本质。

学生之所以对生物实验课感兴趣,是因为学生有好奇心理,出于好玩才热衷于生物实验课。在实践中,学生关心的只是实验中看到的实验表象,却不注重探究实验中所包含的本质原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在实验课上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而不仅仅只是看到实验的表面现象。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问题,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和教材知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生物课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地探求知识。相反,如果学生对生物课没有足够的兴趣,就不会主动学习,甚至会对教师的讲解产生抵触情绪,那么学生就不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论如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也无济于事。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充分运用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会使学生感到生物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增加师生的互动环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就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时,如正确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成功地操作了实验或考试成绩有所进步时,教师都要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3.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理论知识。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内容,还要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切身实践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实践,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切身实践来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比如,在学习种子发芽的过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每日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不同状态,等实验结束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然后和课本上的内容做对比,从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了解到了生物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物知识。

三、结语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8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运用

在初中阶段,生物不是主修课程,很多学生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低。但为了学生能够为将来生物学科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必须注重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1]。如果教师采用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更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多学校中,初中生物教师运用实验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技巧探讨和总结,并对实验教学法的运用优势进行阐述。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1、以分组的形式展开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很多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的操作比较多,单人完成任务的难度比较大。采用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让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能够保证实验任务较好地完成,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是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组织整个活动的开展,并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从而提高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一课的试验中,学生可以分为几个小组来展开实验。小组内成员有的收集材料,有的负责树叶的切割,有的进行药品标记,有的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有的负责相关资料的查阅等,小组内可以选一个小组长对于组内的工作进行安排与管理,保证小组任务能够顺利的开展。当实验结束之后,小组内成员即可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心得,最后进行总结,填写实验报告等。

2、以探究的形式展开实验,让实验充满乐趣

初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在进行实验时,如果实验内容枯燥无味,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能够让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就会激起学生进行实验的欲望[2]。生活中很多生物现象都是充满乐趣的,例如,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转,有些植物被风吹倒之后会重新朝着太阳生长,在一颗植物中,长在下面的枝杈会比上面一节的长等。这些现象都充满了乐趣,也充满了神秘感。教师在设置实验时,可以先由这些现象引出生长素的知识点,再提出相关的问题: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如果将一直立生长的幼苗横向放置,过几天后,植物会像哪个方向生长?如果对一株植物采用单侧光进行照射,过几天后,植物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些事物现象本身就充满乐趣,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实验。学生可以采用实物进行实验观察,也可以采用琼脂块、云母片以及生长素等进行实验室内的实验。

3、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实验更具有吸引力

当教师讲述到与人类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对实验进行设计,让学生更加积极加入到实验中来。学生总是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才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将实验教学法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内容会让学生觉得很接地气,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3]。同时,由于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关,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现实中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进行迁移,有助于学生对实现现象的理解。以《人体对事物的消化与吸收》一刻为例。人类每一天都在进食,但是大部分人在进食时都没有想过实物消化和吸收的原理。教师在设计与之相关的实验时,可让学生先进行思考,为什么食物在我们人体内能够消化和吸收?然后引出唾液淀粉酶的概念,让学生对于其原理有一个理论上的了解[4]。当进行实验时,学生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观察,并能够主动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从而对唾液淀粉酶以及消化酶等进行更加深度的探究。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中,纯理论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的心理,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教学效率较低。采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增添课堂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降低生物课程的学习难度

生物课程中一些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如果光靠理论知识的传输,很难让学生理解。但是如果采用实验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学生就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一些生物现象。例如叶片的内部结构,如果教师光采用理论或者画图来进行教学,这些内容就会显得比较抽象。但是如果能够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结构,学生便可以直观地看到叶片内的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结构,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难度降低,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5]。

3、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教师采用实验教学法展开教学时,会增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同时,在进行实验时,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身份加入实验活动中,无形中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其学习效率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结语

近年来,实验教学法已经被很多教师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能够使拖堂脱离枯燥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学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探究能力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

作者:徐媛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灿洪.实验教学法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6,64:143.

[2]陆海春.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23:77.

[3]刘敏.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08:58.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外拓展实验;策略

生物并未被列入中考应试科目之中,所以大多数初中学校并未安排充裕的生物教学课时,生物实验课时更是少之又少,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按时、按量完成生物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实验教学任务。另外,初中生学习生物的本质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学习目的是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方法,而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开发生物课外拓展实验。下面,笔者从依托教材、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联系社会热点三个层面,讨论开发生物课外拓展实验的具体做法。

一、依托教材

生物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教学资料,是传播生物课程的主要载体之一。初中生物教师所开设的课外拓展实验也应依托教材内容,以便巩固初中生的课堂所学。另外,由于部分初中学校所购置的实验器材、设备等不足,无法做到“人手一套实验设备”,许多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学习,而这就阻碍了“大众教育”的进程;再加上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让初中生展开全面的生物探究,限制了初中生生物素养的健康发展。因此,依托教材,是开展生物课外拓展实验的基本方式。在“单细胞生物”一课中,笔者以草履虫为例,为学生讲述了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以多媒体展示了草履虫的生活环境,介绍了草履虫的生物结构,引导学生探究出草履虫所依赖的生物环境。在课外拓展实验中,笔者鼓励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单细胞生物”,利用显微镜观察这些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征,感兴趣的学生还可通过养殖单细胞生物,或者到单细胞生物培育中心观察这些生物的生存与繁衍方式。如此一来,便可完成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任务。

二、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生物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类生物现象,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都会影响着生物种类、各个生物的生活方式,而开展课外拓展实验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本地的乡土资源,组织初中生就本地的特色生物展开实验调查,以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习观念。以乡土资源来构建特色化生物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还会使其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进而激发出他们对大自然、家乡的热爱之情[1]。在“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课中,笔者鼓励学生到本地的植物园、动物园观察自己周围的生物,向饲养员询问这些生物的特征,然后就这些生物进行种群分类。由于本轮拓展实验的任务量较大,单凭学生的个人能力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笔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生物种类,比如灵长类动物、哺乳动物、水生动物、各类绿植等,观察这些生物种群的生命特征。学生还需要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了解这些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在本轮实践活动结束之后,部分学生对动植物产生了养殖兴趣,许多学生在征得家长的同意之后,购入了一些植物或者宠物。面对这些学生,笔者鼓励他们写下“生物观察日记”,记录这些生物每天的成长变化,而这则可以培养学生关爱生物的情感。

三、联系社会热点

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做到与时俱进,生物也不例外。当今社会,许多生物学家就人类关注的生存、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科技发明也以“爆炸式”速度不断增加。在课外拓展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利用生物领域的前沿技术,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不仅如此,随着初中生掌握越来越多的生物知识,他们也必将产生“自我发明”的愿望,教师也应正视这一心理需求,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展开创新学习,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一课中,笔者鼓励初中生菌物界、生物的遗传、生态学等多种现代生物学科技进行调查分析,利用网络视频、科技官网信息浏览以及实地观摩等多种方式来探究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就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科技进行实验探究,利用学校实验室、周围生物资源开展拓展实验。就如有一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科技发明都需要使用生物传感器,于是便在课外拓展实验中就传感器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技巧进行了全面调查,学习了生物传感器的装置、功能、应用范围、装置结构以及发展前景等知识。为了支持学生的拓展学习,笔者联系其他生物教师,专门开设了“生物传感器”校本课程。

总而言之,生物以实验为基础,教师应多突破时空限制,以课外拓展实验来辅助生物课堂教学,让初中生在丰富多彩的生物实验中发展自己的生物能力,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进而综合提升他们的生物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方田根.初中生物课外实验和实习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初中生物实验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创新

生物学科是揭示包括动物与植物在内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生长规律的课程,让人类学会正确面对与利用生物的本领与技艺,从而让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对广大中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第一次是接触到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设计好实验环节,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培养观察新鲜事物的能力,养成仔细记载实验数据的好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从而巩固理论课堂的学习效果,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1生物学科组织实验教学的益处

1.1有助于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模型。众所周知,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构成,授课教师这么讲,也要求学生这么记忆,遇到考试题时,写上这个答案就行了。可是,细胞及其四层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学生的脑海中,始终是个模糊、抽象的概念。传统的授课中,没有实验设施的学校,教师只能用一个煮熟的鸡蛋来代替细胞观察实验,一个鸡蛋类似一个细胞,外面的蛋壳类似细胞壁、挨着蛋壳的那层膜类似细胞膜、蛋白类似细胞质、蛋黄类似细胞质。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这种类比法存在较大的误导,教师只有标本与切片,通过高倍显微镜做切片实验,才能让学生真实观察到细胞及其内部结构,对这个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加深记忆。1.2有助于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精神。生物学科中,对教师而言,实验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对学生而言,实验绝对不是好玩、新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项或多项实验,培养出严谨、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实验不单单是一次操作,而是需要前期的准备,如准备材料、素材、清洗设备、做好切片等,实验过程中更需要一丝不苟地操作,稍微差错就需要重新再来;有些实验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而是需要多次尝试,最终得出结果,例如,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为了做好青蛙的解剖实验,他经历了无数次实验,最终成功完成这项实验,创造了一个记录。这种实验过程,不单单是操作过程与学习过程,更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在锻炼初中生群体动手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形成严谨、踏实的学习精神,这对他们而言会受益终身。再比如,鲁迅先生曾回忆道,他在日本学习医学时,按照藤野先生的指导,在完成一些实验后,他画了一幅人体血管图作为作业,随后藤野先生一一做了修改,并告诫鲁迅,生物构图尤其是人体血管不能随意更改,也许更改后更美观一些,但是偏离了医学,如果后续行医进行手术的话,就会给患者带来致命威胁,鲁迅先生大受启发,从此更加严谨、认真,尽管他没能走上行医的道路,但这种精神对他的文学创作也大有裨益。我国初中生群体就应通过相关实验操作,形成受益终身的求学、治学精神。

2初中生物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

2.1注意实验室安全。安全无小事,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安全都是第一要务,时时刻刻都要注意,一点都不能马虎。初中生物科学的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开展,除了基本的实验素材与仪器外,还回储备一定的易燃、易爆类药品或物质,这就需要高度重视,严格操作规程与保管制度,确保安全事故的零发生,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除了实验室安全外,教师还应提醒学生们注意人身安全,这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活泼、好动,稍有不注意就会触碰到相关仪器与设备,严重的就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比如使用刀片进行切片,或者取一定量的试剂、使用酒精灯加热时等,也会带来一定的伤害,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加强教育与指导,让学生严格按照规章与指南来进行试验,切莫擅自行动,确保绝对安全。2.2鼓励学生思考与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重复传统的实验操作,如光合作用实验、绿色植物的呼吸实验、动物标本制作实验等,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进行创新,组织一些新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思考,从而得出某种客观结论,或者是加深对教材上一些概念、结论的理解与认知,这就是实验的根本目的。从年龄阶段而言,初中这个阶段,这些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探索欲超强,这一年龄阶段所学的知识在他们的脑海中会留下较深的印记,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与成长都会大有帮助。2.3提醒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更是考验这些孩子的意志力,有些实验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成中,需要多次实验或长时间的观察,这就需要他们耐心准备、耐心观察与仔细操作,稍有差错就会前功尽弃。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学生的精力还应保持高度集中,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写好实验日志,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避免投机取巧、马虎大意,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结束,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3初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3.1教师组织好实验的演示工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能否准确地操作实验步骤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于学生生物学习会有极大的影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先明确地将实验的步骤写出来,让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了解,进而把握整个实验。同时教师要一边讲解、一边进行实验操作。如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的实验时,需要先制作临时装片,准备好相关材料设备,如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镊子、纱布、洋葱、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消毒牙签等,准备好装片后,观察细胞结构,正确操作显微镜,调节显微镜对细胞结构进行清晰的观察,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呈现出细胞的具体结构。3.2创新实验形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对实验进行改进,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等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以及产物等。在课堂上不直接将实验流程、结果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实验操作,自己动手操作探究:使用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为什么要将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什么要用黑纸片包裹叶片的一部分?将水生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时,金鱼藻释放的气体能够让火柴复燃,这是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析,最终得出实验的结论。3.3结合日常生活组织一些生物实验。比如在研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新鲜蔬菜作为实验原料,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保鲜蔬菜的方法。通过一定时间,大家面前呈现出各种保鲜蔬菜的效果,学生可以认识到多样化保鲜蔬菜方法获得效果是有差异的。学生能够对出现这些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了解到蔬菜保鲜程度会受到气温、空气流通、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认识到在合适的湿度、低温与低氧情况下能够获得理想的保鲜效果。

参考文献

[1]韩玲.积极加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1):186-187.

[2]辛宁,丁素娟,张秋红.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