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6-14 16:59:26

初中美术教育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1

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能够启发学生美术潜能的因素,利用学生所能接受的生活情境或游戏情境进行教学情境设置,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挖掘自己内心对美的认知。如,在风景画教学中,以往的教材解析难以将学生的绘画想象力激发出来,教师授课完毕后,部分学生还是不知该如何下手。针对这一问题,一些美术教师在进行风景画教学时,先带学生到校园周边散步,感受阳光的温度和吹在脸上的风。等到学生在大自然中卸下压力,教师再根据初中生能够掌握的校园风景元素,进行美术色彩、构图、线条等方面的讲解,鼓励学生从校园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以自身现有绘画水平能够驾驭的一处风景,在指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绘画创作。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对美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特定的情境进行美术教学,在轻松、愉悦的人文化教学氛围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提倡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当下,教师要深入理解人文教育观念,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课堂文化氛围,增加课堂互动的次数,主动改变以往教学中对学生的严苛态度,尝试和学生交朋友,建立平等的、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如,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在课堂上一旦有不听讲、打闹或者传纸条的现象,教师往往会严厉地训斥学生,而初中生处在叛逆期,一味运用批评方式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从此对教师所授的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教师并不想和学生交朋友的认知,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些注重人文教育的美术教师则从一开始就抱着与学生互相学习的态度,并不一味地看重教学结果,而是先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自愿配合教师开展美术学习活动,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增加学生对教师所授学科的热爱和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美术

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科并没有主动学习的念头,认为美术不是必考科目,不需要特意花费精力学习。部分学生对于美术学科产生了“照着书本画得像就可以”的认知,制约了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师开始尝试教学新思路。如,在进行水墨画的教学时,很多学生面临初次持毛笔作画无从下笔的情况,教师便要求学生往宣纸上滴一滴墨,然后用嘴往不同的方向吹,尝试完成一幅“水墨梅花图”。充满趣味的作业顿时吸引住了初次接触毛笔、宣纸和墨的学生,大家纷纷按照各自心中梅花枝干的样子进行“吹墨”操作,不一会就有各式各样的作品完工。趁着学生兴趣浓厚,教师可以马上讲解宣纸的吸水性、毛笔的笔锋和粗细、浓淡线条的勾勒,以及怎样利用毛笔和宣纸的特性作画,然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作画目标,通过合作完成作画任务,最后分享作画心得。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创作,遵循了美术创作规律,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来自创作者灵光一现的瞬间。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学美术的热情,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更加热爱生活。

美术学科中充满对美的追求,而人文教育关注真与善。将美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外,学习美术还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使学生的精神更充沛、饱满。

参考文献:

[1]张政.浅析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考试周刊,2017(65)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文化;初中;美术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视觉化、图像化,视觉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将多媒体视觉表达方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束缚。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就视觉元素、视觉文化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从初中美术教学视角来看,视觉文化有何意义呢?笔者在此做出了回答。

一、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

顾名思义,视觉文化指以图文声像等视觉符号为视觉基础的文化艺术形式。传统的视觉文化以语言文字和印刷媒介为支撑,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比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直观、生动。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融合了更多的视觉元素,并且,许多文字化的东西都被转化为图像,这也给传统的语言文化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从小在多媒体视觉文化影响下长大的青少年,在思想和审美方面也深受视觉文化影响。如与文字相比,初中生更乐于接受多媒体视觉文化。在多媒体时代,多媒体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依托于校园网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许多视觉元素也走进课堂。初中美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不过,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不仅教学内容单一,而且,教学模式单一,美术教学以美术欣赏、学画和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视觉感受和审美情感根本不受关注,美术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将多媒体教学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借助丰富多样的视觉元素使美术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可以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还可以给学生的视听觉器官带来多重刺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许多教师都积极提倡将视觉元素用到美术教学中去,以解决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二、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学要求,拓展美术教学资源

美术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在素质教育推动下,初中美术教学也逐渐由单一的课本教学向兴趣教学转变,但是,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高。新课改提倡通过教材权力地方化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响应新课改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现有教材,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时代,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将一些视觉元素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视觉元素、视觉文化为媒介,使美术课堂教学与时展接轨,进而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和艺术审美能力。如在初中美术(湘版)八年级上册《笔墨千秋》课堂教学中,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见识中国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意境,学会运用国画基本知识分析画作。在初中生的审美素养和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展示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讲述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熟悉、了解中国画。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详细介绍线描、工笔、写意等中国画知识,并介绍一些名家画作,讲述中国画的表现特点和意境。如此这般,将教学内容与视觉元素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形式,将计算机融入课堂教学

计算机是视觉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计算机也是学校教育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计算机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影像生动等特点,将计算机教学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形成具有视觉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美术教学努力的新方向。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灵活利用计算机来教学,使更多的视觉元素进入到课堂中来。如在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诗情画意》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方法、造园艺术的意境,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就利用计算机展示北京恭王府、苏州园林或者上海豫园的图片,然后以漏窗造型为引子,引出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园景造型这个话题,讲述与古典园林有关的景物对应、衬托等艺术手法。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再借助图片讲解园林在景物构造上对远借、仰借和俯借等视角的运用,使学生借助图片发现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利用视觉文化进行课堂拓展和延伸

在多媒体时代,美术教学的开放性也进一步增强。以多媒体为抓手,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创新美术教学形式,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是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学生是美术教学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视觉文化习惯,一方面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致力于营造与新媒体视觉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美术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不断提高视觉感知和表达能力。如在《精美的书签》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以通过课堂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让学生参考多媒体视频,利用硬纸、胶水、彩笔等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书签。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制作成果带到学校,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评出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等,并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在新媒体影响下,初中美术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视觉元素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以改善美术教学面貌,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发挥和强化美术教学的育人功能,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兆元.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美术教育的新选择[N].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04).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3

美术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实施高质量的美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和文化涵养。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应认真研究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偏见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在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占据重要的位置,而将美术作为边缘学科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习美术,不仅浪费钱财,还会耽误孩子的前程,通常对孩子学习美术不会给予较大的支持。另外,美术作为艺术类学科,即便是考上大学后,也需要负担高额的学费,很多家庭无法承受,也打击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学校与教师不重视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和教师注重的是升学率。由于考试特别是重要的考试,不对学生的美术课程做考察,一些学校虽然开设美术课,却尽可能压缩美术课的课时,有些学校甚至根本不设置美术课,不重视美术课。同时,初中美术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一个学校可能仅有两三名美术教师,无法进行高质量的教学,间接导致美术课程质量下滑。

(三)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仍采用的是以绘画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打击甚至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1]。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和目标相背离,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另外,当前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将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数理化、语数外等课程上,为考取好成绩,进入理想大学做准备。初中美术教育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评价体系不完善,仅仅以成绩高低来评判学生的优劣;二是升学机制不合理,未能将美术列入常规考试项目,导致社会、学校和教师均不重视美术课程。

二、初中美术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积极转变观念

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将美术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转变学生培养观念,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社会、学校和教师均要重新认识美术课程的价值,重视美术课程,为学生学习美术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一个人仅仅拥有技能是不完整的,还要增强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和家长用审慎的眼光对待美术课程,转变观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美”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教学方法

目前出现的美术课程教学,是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教学的目的性特别强,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了更好进行美术教育,应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绘画中关注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塑造力。模仿是一切创造的必经阶段,胡适说,创造其实是熟练模仿之后的一点新花样[3]。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规范绘画训练的作用,注重学生基本绘画技能、知识和审美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创造力的提升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消除学生的功利心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三)注重美术教师队伍建设

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初中,尤其是农村地区初中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应加大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导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偏远地区初中就业,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考核力度,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初中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使一批具有理想信念、高素质的人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为培养高素质学生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四)增加美术课程的课时

目前,一些学校美术课程课时比较少,且由于学生压力大,学生在美术课上的精力无法集中,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升美术教育成果,应调整初中课程结构,增加美术课程的课时,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时间保障。另外,当地政府和学校也要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购买和增加必要的美术器材与设施,改善美术教学条件,为美术课程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其中,美术教育在学生艺术素养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黎 单位:重庆鲁能巴蜀中学

第二篇

1当前美术教育现状概述

初中阶段的艺术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出发点,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研究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描述从整体上对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和指导。但是,实际的情况与规划的要求大相径庭。不可否认的是,根据我国人口多、学生群体庞大的现状,中考、高考必须共同尊崇一个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升学方式。目前,还很难有一个选拔制度能比考试更切合我们的实际。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制度强压下,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看来,只有应试考试的科目才是重要的文化知识,而美术这些非考试科目,不过是初中教育阶段可有可无的摆设。所以,学校对美术课程另眼相看、学生对美术教育不感兴趣、教师对美术课堂放任自流、家长对美育培养漠不关心的状况产生,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2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1美术教育不受重视

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很多学校对智育的教育高度重视,而对美育的培养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在大多数学生、教师眼里,所学的科目有明显的主副科之分。许多教育主管部门评定一个学校教学成绩好坏与否的尺度只有考试成绩。因此,升学率便成为教师和学校唯一的追求目标。这一现状导致美术课经常受到其它所谓主课的严重挤压,即使有些学校安排了美术课,也往往被主课占用或有其名而无其实,在美术课上做数学作业、背英语单词的事情屡见不鲜。面对这种情况很难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美术知识的内核,导致很难通过美术教育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自然也很难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美术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另外,美术教育不受重视的情况还表现在,学校对美术教学的投入不足,一所学校往往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化学、物理实验用品,而挤不出一点资金购买一些美术课堂必须的教学设备。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还停留在几个石膏像上完所有课的阶段,这是美术教育的悲哀,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从心底里提高对美术教育的认识,给美术教育足够的支持,保证充足的美术课堂教学时间,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教育真正走上正轨。

2.2美术教师严重不足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实际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的培养没有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这直接导致了现在初中美术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长期以来,由于美术课程不受待见,美术教师的培养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美术教师,因为不出成绩,在评定职称、评优选先等活动中不受重视等原因,纷纷改弦易辙,从事一些所谓主课的教学。如从笔者所在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现有正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术专业教师四名,但这四名教师目前没有一个人在带美术课程,两名教师通过进修在带英语课程,一名教师根据自身优势在带体育课程,而另一名在从事学校后勤工作,全部远离自己的所学。而反观学校美术课教学,则由部分带课较轻的教师负责。如此恶性循环,我们的美育工作实难开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学校必须保证专业的美术教师带美术课,并给予美术教师足够的待遇,使他们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等活动中不至于吃亏。另外,对部分美术教师不足的学校,应该通过进修、外出培训等,从部分剩余专业中抽取教师,进行美术教学,这样,才能保证美术教育真正达到新课程要求的目标。

2.3美术教学设施落后

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述,受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和升学压力的影响,社会、学校各个层面对美术教育的关注、关心程度都不够,因此,学校对美术教学所需的设备的资金投入也相当有限。多媒体教学设备往往被主课占用,美术教学很难插入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老师讲授、学生倾听的阶段。由于没有多媒体、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设备、一堂美术欣赏课上得教师满头大汗、听得学生囫囵吞枣,很难达到提高学生欣赏水平与审美能力的效果。因此,学校一定要加大对美术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要面对现实,勤动脑经,主动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想方设法充实美术教学设备,千方百计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作者:王姝月 单位: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北顺九年制学校

第三篇

一、不断丰富美术教育资源

民间美术教育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加中学美术教育的资源。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内容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展开的,通过基本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但推广,传统的美术教学已经被新的美术教学所取代,由单一的油画、山水画、手工艺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内容已经被现代社会多样化的美术资源所取代。现代美术教育资源中民间美术教育资源拥有最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中学美术教育资源中,要充分的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不仅是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升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借鉴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丰富,比如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剪纸、雕刻、木版画、刺绣等众多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用文化意蕴浓厚的民间美术资源对学生的精神文化进行教育和启发,激发学生对于民间文化的认可,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民间美术蕴含着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精炼的道理阐释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心理进行引导,实现美术创造中文化精神的作用,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不断发展提供出路。

二、增加学生的审美感受

中学美术教育中,美术知识的学习是基础,美术的不断创造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任何一项艺术都是在创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民间美术也不例外,中学美术教育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和继承,增加学生美术创造的能力。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不同的审美感受是美术创造的源泉,民间美术资源的不断创造来自于民间的生活和文化发展,所以学生在进行美术创造的过程中要增加自己的审美理解,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增加审美的范围,就能够提升审美感受,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灵感来源。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民间美术如何实现创造,如何体现生活的方面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于提升审美理解能力有新的途径选择,这样就能够保证民间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教师通过民间艺术的传承精神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运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民间文化艺术继承和开发,挖掘当地的民间文化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帮助,通过促进当地资源的全面开发。

三、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中学美术的教育资源来自于民间美术资源,在民间美术资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的观点和理解,以书面化的形式呈现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民间美术资源的形式多样,在教学中要运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教育,比如说在进行剪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基本的剪纸用法的介绍,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性的进行实践,学生在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创新,实现了美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长,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专业的剪纸艺术文化基地进行参观教学,用丰富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民间文化的不断创造。民间美术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学生现有思维能力的不断突破,中学美术思维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知识文化和社会习惯的限制,没有完全的开发和利用,借助于民间美术教育的启示,学生能够以更加深刻和完善的理解对美术进行艺术创造。艺术创造依靠的是联想和想象,运用发散思维能力不断地进行联想与想象,实现对生活艺术原型的升级和再创造,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视觉艺术完美的呈现出来,这就是美术创造的真正意义。第二、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感情,将美术创造过程中当成一场情感的宣泄过程中,用真挚饱满的笔触不断地创造艺术,实现个人情感的不断实现。民间艺术之所以拥有丰富的文化属性,就是因为民间艺术包含着民间艺术者对于民间生活的真挚情感,所以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形式和内容,在中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在美术创造的过程中用丰富的感情进行创作,这样美术作品就能够打动人心,或者丰富的审美感受。

四、结语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4

一、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欠发达农村中学,应试教育依然占据核心地位,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考试学科是各个学校关注的焦点。音乐、美术、体育、思想品德等与考试关系不大的学科统称为“副科”,美术教学也是标准的“副科”之一。虽然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美术等“副科”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内容在学校地位有所提升,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学校管理层对美术等“副科”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或理论汇报中,这些所谓“副科”短时间内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的地位难以改观。也有例外情况,一部分初中学校思维活跃的领导把美术学科对口招生作为“特色”专业,但其办学目的还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企图大面积培养美术“特长”来走捷径达到应试教育的目的,其教学主旨与正常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二、原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功利化,美术教学不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主旋律下,欠发达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地位与城市或发达地区相比较更加形同虚设,美术教学的地位边缘化表现在师资力量、课程安排、教学条件、课外作业、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老师本来就少,还有一些难以长期忍受不受重视的待遇改行的;美术课程一般安排一周2节,大部分安排在下午;教学条件落后,没有专业画室,就连最基本的教学材料很多学校都不愿意花钱。美术的课外作业一般让位于数理化等主科,学生难以保质保量完成,教师也不认真批改。

(二)教学模式老套,师资力量单薄

在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一个称职或优秀的美术教师是学生羡慕的对象,学习美术的榜样,培养学生美术才能的领路人。但是由于受到美术学科长期不受待见的影响,目前普通中学的美术专职教师相对稀缺,出类拔萃的美术教学能手或教学骨干大都想办法调动到城市中学,或者改行去教主科、或者从事行政领导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校把美术教学当成“福利”,安排一些教学能力差(主科淘汰的教学人员)或者将近退休人员讲课,严重影响课堂质量。

(三)教学过程单一,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初中现行的美术教育教程按照统一模式设定,它并没有真正反映城市和农村初中美术学科的实际差异,更没有考虑欠发达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一些教学内容城市中学学生学起来易如反掌,而农村中学学生则难以理解、举步维艰,这些差异很容易与欠发达农村中学的实际美术教育教学脱节。另一方面,在农村初中升学高压下,少数学校引导学生和家长走特色对口招生“捷径”,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短期美术速成班、特训班,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病急乱投医,不考虑个人学校兴趣与家庭承受能力,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误导学生轻视基本文化素质培养。

三、对策建议

(一)增加农村教学投入,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欠发达农村教育教学落后的最大桎梏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政府,尽管政府也在千方百计的增加教育投入,大部分用于教学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有限的经费正真用于一线的教学条件改善和师资培训上。另一方面,学校主管部门和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广阔天地的自然资源和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自制教具等开创性工作来改善我们的教学条件,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农村大自然,发现新农村大自然的美,体验农村的环境资源,摄取我们周边美的素材,体现新农村社会生活和多彩绚丽的内心世界,打造富有特色的农村教育教学示范学校。

(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加快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

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本来就不高,欠发达农村中学老师的福利待遇和同地区的其他行业相比较更少的可怜,农村中学老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待遇不高问题,老师们不是挖空心思往城市调动,就是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第二职业来养家活口。美术教师大都有绘画等一技之长,课外时间开设各种兴趣班非常容易,也比较赚钱,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以往课外培训业务反而成为主业,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个上面。因此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让一般教师解除生活的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全身心地扑在教学研究上面。另外,加快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称等级,营造留着人才、重视人才的校园小环境。

(三)创新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科技革命的现代成果,鼓励美术老师参与多媒体制作、微课设计、电化教学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一方面利用丰富的网络美术信息资源,向学生展示国内和国外汗牛充栋的艺术作品成果,另一方面利用三维动画制图工具,引导学生利用电脑来制作美术作品,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好。结合农村当地的民间故事、风俗习惯,利用网络媒体的宣传素材,开设相关主题课堂,引导学生参与民俗相关的美术作品创作,传承和发扬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综上所述,依据欠发达农村的实际条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美术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的大趋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种手法并举,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热情与兴趣,逐步向美术素质教育的本源回归。

作者:冯立明 单位:淮南市寿县三觉镇

参考文献:

[1]权永庆.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J].考试周刊,2008(11).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培养

1.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即思考活动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意识和精神,这种活动表现为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严谨地、不死板地提出问题和通过一种新颖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一直都不是生来就俱有的,而是通过在成长的过程中反复思考和培养逐渐锻炼出来的。在初中阶段,初中生的思维开始快速成长,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快速增长,使得根基时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往往因为这种影响而产生的人们常说的青少年的叛逆思想。青少年喜欢用独特的视角和奇怪的想法去看待一些问题,这虽然表现出的思维方式不受成年人的喜欢,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往往会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不应该过于压制初中生内心的独特想法,而应该鼓励初中生们敢想敢做,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美术教育与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联系

从目前来说,美术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美术家通过创造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美术就是一种把想象中的事物通过笔与纸描绘出来,其内涵就是一种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有效结合,体现了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知识是重要的,但当理论付之于时间将会产生许多理论的拓展,就如美术一样,画画在不断进行训练经过千锤百炼后,往往会是画出来的话产生一种创造性的东西。画家在不断训练中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审美观和一种审美能力,这会是他产生去创造美的渴望。所以,初中生的美术教育是增强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教育领域。在该领域的教学中,老师通过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潜在地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在艺术形成的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想象,如果没有想象的奠基,艺术也就无法存在,所以我们要先试着引导出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能力的丰富也是学生能够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老师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创作自己的作品,促进学生对某一事物思想的重新组合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自己的手描绘出来,这就是训练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启发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也即为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其次,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自我观察的习惯,生活中充满了许多事物,需要进行不断观察从而得到事物的本质。所以,老师在辅导学生美术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事物,这样得到的结果往往会使人惊喜;最后,我们还需要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成长,美术有许多新鲜的灵感都来自于一种发散性思考,所谓发散性思考,即发散性思维,是扩散性、辐射性、求异性思维的综合体。它能根据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角度去设想,探索出更多不一样的答案,最后可以使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的思维方法。这种发散性思维可以使事物变活,使作品更具创新性,可以使学生摆脱思维的枷锁,不会被限制在一个点,会反复思考想象,去拓展出更多的角度来进行更具有创造性的作品。老师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只有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学生才能够在美术创造时等到更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结语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直都是我国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因为是这样一个重难点,所以才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能保持积极的态度、不墨守成规的勇气去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道路,也需要美术老师能够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关心对象,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为我国能够更加容易产生创新性、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任立中.试述中学美术对中学生综合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J].神州(中旬刊),2013(5):278.

[2]李亚明.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9):123-124.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人文教育;美术教育;教育观念

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而现今的应试教育恰恰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很多学生学到了专业的技能却不懂生活的意义,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应注重初中美术教育同人文教育的融合,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培养兴趣特长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人文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一词被广泛使用的今天,对其内涵的定义依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教育思想。首先,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文教育即将教育真正的回归到最基本也是长久以来被人们忽视的“人”的教育上。在强调专业知识教育的今天,人本身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因此出现了很多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专业“人才”。人文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人性的教育,培养人的人文精神。通过高雅的文化氛围熏陶,使人关注内在的升华和感悟,明是非,辨善恶,塑造高尚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

2初中美术教育问题分析

2.1教学观念落后: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观念总体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校方、教师和家长对美术学科的重视不足。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美术课程一直被视为“副科”而被忽视,即使是有天赋的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教育,如果学生表现出对美术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反而被要求将精力用于数学、语文、外语等主要学科。在初中美术教学阶段,是学生汲取美术基础知识,健全审美观念的关键时期,随着年纪越来越高,接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导致学生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去培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2教师整体水平有限:初中美术教师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首先,大多数教师缺乏人文教育观念,忽视对学生的文化渗透和审美观念的塑造,不能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氛围;其次,大多数教师只是单纯的进行课堂讲解,缺乏跟学生的互动,而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欣赏能力有限,往往不能理解教材的内容,加大了学习难度,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也表现单一,如在临摹练习中,练习对象反反复复缺乏新意,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专业素养有限,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3忽视对兴趣的培养: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初中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一方面由于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引导和升学的压力,从思想上缺乏对美术的重视,对美术教学存在很大误解,不愿意浪费时间学习,即使教师布置了作业,也没有积极地主动完成,敷衍了事。另一方面,教材的编写上也存在缺陷,学生对欣赏的作品、作者和作品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不能理解这些深奥的美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甚至放弃学习和思考。

3初中美术教育同人文教育融合的建议

3.1强调人文教育观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强调人文教育观念,将美术教学同人文教育理念有效融合。如在进行自然景物和动物的素描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户外写生,真正的融入到大自然中,增加实践体验环节,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情感上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活跃思维,使学生慢慢重视美术课程的学习。

3.2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中美术教师整体水平。初中美术教师应注意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树立人文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传达给学生,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对学生素质修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强调学生思想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引导,开拓学生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材内容的欣赏上,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安排难度适中的欣赏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自主学习,对难度较大的美术作品,应对文化背景、创作环境、创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互联网搜集更多信息,进行深入了解。

3.3重视美术教育投入:学校应平衡升学率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引导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教育理念的更新势在必行,增加美术教育的投入是未来优化初中教育体系的必然途径。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应注重结合课外、校外教学,与国际教育接轨,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如增加学校图书馆美术学习资料,开设美术长廊或展馆,展示大师美术作品和优秀的学生作品,还可以同地方的美术机构合作组织大型的集体活动,给学生更加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3.4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错误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演示大家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或动画,引入课程或作为作业布置,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将课程学习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如观看画展、进行户外写生和生活体验等,使学生真正的爱上美术学科。此外,由于美术本身就具有人文属性,还可以同其他学科进行联合教学,如音乐、历史、文学文化等,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如在学习色彩知识时,可以增加趣味的游戏,如联想描写色彩的成语或诗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结束语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虽然数学、语文等科目作为教育目标的重点课程,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略美术课程的学习,相反,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缓解学习的精神压力,更有利于学生对“主科”的学习。因此,应促进初中美术教育同人文教育的结合,使美术教育真正的发挥塑造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作者:黄征朝 单位:湖北省鹤峰县中营镇民族学校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手绘;初中美术;教学

初中美术课本中几乎包含了所有美术门类的知识,如雕塑、设计、绘画、新媒体艺术等,内容广但深度有限。要想学好这些美术知识,学生就需要具备扎实的美术基础。手绘是培养学生美术基础的重要艺术形式。在苏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手绘是最基础的美术技法。和广义上的手绘有所不同,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手绘主要是指用简练的线条描绘事物,没有繁复的技巧和各种各样的材料,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手绘教学非常适合用于学生的美术基础训练。

一、教师示范手绘,激活美术课堂

美术的实践性、技巧性很强,学生需要教师的示范、指导才能学会创作和创新。因此,教师的手绘示范就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核心环节之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内开展高效创新的手绘教学,以身作则、亲自演示手绘创作,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教学《动感生活》一课时,如果只是对照课本口头讲解美术知识和技巧,则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应该亲自演示手绘,示范动态人体的骨骼线条以及各部分基本结构的绘制技巧,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手绘创作具体形象,帮助学生掌握手绘人体各种运动状态的技巧。教师通过手绘示范引导、开拓学生的绘画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笔下的人物动态会更加灵活生动。此外,教师与学生一同创作手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当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手绘作品时,产生的巨大成就感是他们保持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美术教学中,如果涉及间色、复色、浓墨、水彩颜料的使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亲自手绘,直观地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教师的手绘示范,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将印象深刻。

二、精心批改作业,有效解决问题

美术是一种依赖视觉的艺术形式,缺少了视觉形象,教师难以进行教学,学生也不知从何学起。线条、形状就是基本的视觉形象,因此,手绘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了手绘示范,但部分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要求教师针对这些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如何有效批改学生的手绘作业成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对于学生手绘作业中的错误,教师不应直接修正,而要在作业纸张的空白处或者另附一张纸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局部手绘示范,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学生将教师的小幅手绘范画与自己的手绘作业对比,就能一目了然地找到区别,进而在作业上修正。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能力。当然,教师在批改学生手绘作业时的示范要适可而止,注重启发学生。如,教师找到一个问题后,可以给出手绘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对照示范找到作业中的其他类似问题并加以修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手绘水平。同时,教师手绘示范不可过多,应该通过点睛之笔,启发学生领悟其中的法门。如,有的学生手绘石膏头像比例不精准,不是偏胖就是偏瘦,教师应该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目睹教师的修改过程,从而掌握其中原理。这样,学生在今后的手绘中就可以触类旁通。

三、手绘结合范画,提高课堂效率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手绘与范画开展教学,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绘画时间很长的手绘示范课程来说,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难以使教师详细地进行手绘示范。如,色彩的绘画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手绘的前几步,然后给学生展示准备好的范画,帮助学生掌握每个绘画步骤的技巧,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采用形式多样的训练形式,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线条造型的基本功训练,如速写、白描、简笔画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名画临摹训练,让学生模仿名家的绘画作品,强化学生的素描、色彩写生训练,帮助学生不断夯实手绘基础,在反复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作为初中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绘是学习美术的起点。手绘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术基本功的重要途径。手绘看似不难,只用线条呈现事物,但用好线条、传神地刻画事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学生长期反复地训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多美术大师都是从最基础的手绘开始学习,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才具备高超的美术能力。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重视手绘教学,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手绘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美术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月明.手绘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地位.考试周刊,2018(14).

[2]巩平.“手绘图像”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8

1.1创客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创客(Maker)”一词最初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与原子研究中心(CBA)共同发起的个人制造实验室(FabricationLaboratory,简称FabLab)项目,是指那些基于兴趣爱好,努力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人。奥巴马于2009年11月发表了题为“创造教育运动”的演讲,白宫政府随之启动了创客教育动员令。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创客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行,创客教育正逐渐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热潮的关键组成部分。创客教育强调必须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在创客教育中通常采取项目教学(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项目教学强调学生个体依据学习计划、综合运用本体知识和经验,基于真实环境下统筹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主张“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旨在将创客运动所提倡的“动手、实践、操作”等理念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重视多领域、跨学科整合的教育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1.2相关理论基础。第一,建构主义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要建立于儿童的认知发展之上,学习不是学生被动地从老师那里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实践之中,并有机会进行对话,使得意义产生并被建构。简言之,学习是一个基于实践操作获得经验,进而产生理解的过程,在建构主义这一语境下被称为是一种“自我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育来说是一个极为有利的理论支撑。创客教育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式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认为有效的学习不应该是学生个体独立构建知识的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作不仅建立于师生之间还有生生之间。此外,创客教育还具有“创新性”的特点,更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使得课堂教学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教师的答案不再具有权威性的解释标准,答案的获得有赖于学生的共同参与探究。学生扮演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的角色,而更多的是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以及“解释者”。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创客教育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美术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日益降低的问题。第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认为,教育不仅应与社会生产相结合,而且还必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因为教育是社会生产中的一部分。同时,应注重将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该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杜威指出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做中学”,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客教育所提倡的“将创意变为现实”“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与其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基于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我们可以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并能将所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适用原则

2.1可接受性原则。融入创客教育理念的初中美术教育的首要前提是,深入解读“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可接受性原则”。基于此,教育主体(学科专家或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筛选时,不能仅考虑到社会需要的一方面,而忽略对学生因素的考虑,致使教育严重缺乏民主精神。诚如陈琦所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而人所要生成对直觉事物的意义,也总是要与他以前的经验相结合。[1]鉴于此,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融入创客教育理念时需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特点。就学生个体的发展分期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具体形象仍占核心位置,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接触和尝试。教学内容的选择,需遵循适度原则,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为了创设一个有意义的“情境”而完全脱离甚至推翻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或是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情感体验,那样的话,换来的只是相反的效果。2.2实践性原则。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了美术课程具有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四大特点。其中“实践性”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21世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其中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由美术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可知,美术教学所关注的是学生个体通过美术学习而形成的以美术语言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素养。基于此,就创客教育具体内容来看,创客教育尤为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究活动。而美术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美术实践能力是塑造创造性思维的先觉性条件。遵循实践性教学原则,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秉承与发展了创客教育和美术教学的实践性原则。2.3创新性原则。创客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不但强调“造”物,更强调学习者“智”造,落脚点在于不断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在“智”造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首先,通过美术教学的内在教育线索,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其次,就人才培养层面而言,当今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大力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思维不断遇到新的冲突与挑战,将创客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我国在世界教育改革竞争中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育的价值初探

3.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技能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硬通货”,我们的教育系统应该让学生掌握当前全球性的、知识型经济社会所必需的技能。教育尤其要培养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技能,如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创客教育理念刚好适应了当下教育的需求,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育,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按照创新性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借助现代媒体等美术工具,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动手实践,制作出体现学生个性的作品。创客教育理念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对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随着3D打印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并逐渐引入学校,美术课堂逐渐从传统教学中脱离出来。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构建,进而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使得美术知识可视化,美术技能过程化。创客教育的美术课堂在帮助学生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掌握各种软硬件的操作能力,保证了学生每一项有创意的想法都能变成实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同时,也是知识运用与开发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加深理解和运用。基于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3.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科技的发展导致在上个世纪末发生的科技革命在不断地深化,不断地改变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人们不再依赖传统的纸质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唯一载体,更多的是以网络、电视等视觉化的影音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媒介。而多元化的视觉产物中不乏一些负面消极的内容,若没有思考、没有批判,必将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艺术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新精神以及陶冶情操之外,还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需让学生懂得问问题,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多存在一些“定论”“权威定论”,美术教科书中也充满了确定性内容,学生也只能记住确定的知识,而缺少独立思考的过程。如在美术鉴赏课程中,《蒙娜丽莎》是经典之作,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等等。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在创客教育理念中综合多学科知识即可使之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力载体。在其理念中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从多个层面对艺术的形式、价值意义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譬如对“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对于受众的影响”“艺术的价值”等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从个性化、多角度、多学科进行诠释,跳出约定俗成的传统观点。对于此,没有教师的“权威定论”,学生更容易去观察、去思考、去甄别、去批判。3.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美国的理查德•施穆克和帕特里夏•施穆克相信:“当教师给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交流技能的时候,或指导课堂一个集体发展的时候,就是在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共同体。”[2]处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情感取向和行动标准,并且相互关心。基于这种环境下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创客教育理念本身所强调的就是协作学习,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下,借助小组合作互动式进行学习。协作学习能够提升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是确保创客教育顺利完成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时团队协作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在创客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而不再是以教师的单纯讲授为主,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有的擅长构思、有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客教育理念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引导连接式学习的发展,从而将学习与现实更好地对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创客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的,这是一个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的过程。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美术教育强调的是信息时代的“学习者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知识灌输的教育”,其理念的有效衔接,不仅有助于师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与科技的融合产生新的认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实践方法,增强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美术教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8.

[2]理查德•I•阿兰兹(美).学会教学(第六版)[M].从立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7-118.

[3]王振堂.基于创客教育提升学生创新素养[J].创新人才教育,2018(3).

[4]毛佳巍.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8).

[5]陆正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讨[J].艺术教育,2018(9).

[6]高金丽.创客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6.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9

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艺术文化课程,也是学校德、智、体、美教学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内容。初中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美术、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教学设施条件差、学生重视不足以及教学方式落后,造成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一直属于初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重视美术教育在初中义务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初中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这对于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村初中学校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不足

在农村初中,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初中美术教育重视不足,一直将初中美术作为副科,不仅分配给美术课程的课时不多,而且必要的基本教育教学设备也不齐全,造成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2.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教学方法上,对于美术教育的功能以及美术教育教学任务认识不清,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以绘画作为教学目的,通过对一些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临摹来追求技法训练。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与创新能力,对于农村初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创造是十分不利的。

3.师资紧张,设施缺乏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上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设备缺乏,而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颜料、水彩以及其他美术工具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较差,教师也难以根据课程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这些都是制约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水平提高的硬伤。

二、初中美术教育教学开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上,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出能够独立思考与创造的空间,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初中美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创新原则

对于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必须强调创新,可以根据故事情景、生活现实、虚幻内容或者是自由发挥等几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

3.启发性原则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还未步入成年,因此视野范围相对较窄,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探索对于艺术的认识,对于各种美术表现形式的认识,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4.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农村初中教学资源有限,因此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身边的各项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初中美术教学,注重利用当地的民间艺术资源,丰富美术教育活动,体现出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特色。

三、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可行措施研究

1.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作用,增强师资以及硬件设施投入

国家一直提出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上更应该如此。首先,农村初中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应该向弱势的农村倾斜,重视美术教育,可以增加专业的初中美术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老师的能力水平。其次,对于农村初中,应该增加各种教学硬件设施,逐步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通过齐全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设施,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水平。再次,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强化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监督检查,重点掌握各初中学校的美术教育方面的课程是否齐全,美术专业的教师是否配齐,并对学生在美术教育方面的学习成效进行定期的摸底检查,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初中美术教育的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对于初中美术学习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深入的了解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按照不同学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美术教学方案,重点是要允许学生按照兴趣的不同方向来学习美术课程。其次,在美术教学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注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结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创设生动灵活的美术教育课堂气氛,同时借助不同的初中美术教材,采取独特的美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再次,由于美术教育是一项创造性与思维性很强的功课,因此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教师应该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应该多鼓励,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应该注意结合实际,适当的融入乡土艺术

在美术教育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尽可能结合自然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来开展美术教学。广大的乡土地区能够为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这些天然的素材为初中美术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创作材料。因此,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初中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积极地从身边寻找各种美术素材。同时,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各种乡土艺术的融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教育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降低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学习的成本,拓宽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学习的资源,真正的做到就地取材。通过这种形式,逐步的让学生体验到地方的艺术特色,逐渐培养学生对于乡土艺术的喜爱,这对于传承我国不同区域的乡土文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农村初中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农村初中美术教师对于美术教育课堂质量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水平,必须依靠提升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师的素质与创造能力。首先,在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师的引进上,应该尽量在优秀的美术专业院校毕业生中择优选择,特别是有志投身于农村美术教育建设的优秀人才。其次,应该通过培训交流或者是学习等多种途径,尽可能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初中美术教育范文篇10

笔者就初中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愿与各位同仁交流。

1初中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出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审美的基础,也是人智力的基础。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认识,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情中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是在众人之上”。初中美术教育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去观察物象,将自己的情感和关注渗透到对静态世界和动态世界的观察中去,使学生会把观察现象作为有组织的思维活动来处理,不断调整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渐找到合理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在直观物象的表现中形成良好的认识方式。观察作为视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培养提高敏锐的观察力是初中美术教育重要任务之一。

初中美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制定观察的任务和计划,定好明确的目的和指向,预先规定好观察任务,以保证观察的全面、细致、深刻。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只从一个角度去看事物,无异于盲人摸象。应多启发、鼓励学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观念去看同一问题,改变了定势的思维,使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也就产生了更强的观察兴趣和能力注意细节。让学生注意细节,观察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勤观察、认真观察、会观察的良好习惯。养成写观察记录的习惯。让学生多动笔头,随时记录观察情况,有利于整理和保存观察结果,以便利用。多开动脑筋思考。在观察时,要边看边想,学会分清主次,本质与现象,观察力也就从中得到提高。

2初中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与抽象思维能力,并且学生还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例如观察与表现的训练,是让学生学会把握事物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的同时,也学会对事物辨证思考。也提高了审美能力与艺术形式的认识,在绘画技法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能力与知识的转化到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通过初中美术的学习与创作,能使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心理得到良好的培育。

3初中美术教育能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初中美术教育通过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感,造就健全人格。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是由知、意、情、爱所组成。在美的培养和发现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化和扩展,逐渐将人的自我主观、本能的情感转化为美的感情、高尚的情趣、有思想有道德、健全的人格,同时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育了艺术的欣赏与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美术欣赏是一种以直觉、情感为主导的心理活动,能更好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如:印度莫卧儿王朝时期(公元1526-1858年),由阿拉伯国家传入的伊斯兰教十分流行,各地兴建了许多清真寺和其它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被称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这是莫卧儿王朝全盛时期的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早亡的爱妻泰姬·玛哈尔所建造的陵墓,由来自波斯、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等国杰出的工匠共同设计建造。1632年破土,1648年建成。陵墓全部用洁白如玉的大理石建成,象征泰姬的美貌和爱情的纯洁。陵墓的艺术形象既有肃穆的纪念性,又具有开朗的亲切感。各部分之间比例匀称,既讲究对比,又十分统一和谐,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建筑物。

4初中美术教育能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在美术教育领域里,造型美、形象美、色彩美、都使人得到美的感受,它把人们带到现实美与艺术美的精神世界中,在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主要通过观察事物、审美欣赏及艺术实践这三个主要手段,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观察中,学生获得的知识越广泛、越深刻,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丰富、清晰,就有了想象力的基础。审美欣赏能力是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广泛性与深刻性。创造能力,则是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空间和知觉、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和创造力。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图案、平面构成、立体造型等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工作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它们都十分强调手脑并用,要求体现学生较强的创造能力。通过绘画艺术与欣赏教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获得一定的技能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