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09 02:55:00

订单农业心得体会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蓬勃展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保障。对此,我们作了一些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实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能动摇

农业产业结构历来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放到了突出位置,几乎每年都在持续不断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其合理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农业层次,种植业比重有了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有了相应的上升。2005年与1978年相比,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有80%下降到49.7%,林牧渔业产值所占比重有20%上升到50.3%,畜牧业、渔业和林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第二,在种植业层次,粮食作物比重有了明显下降,经济作物比重有了相应的上升。2005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农作物总面积中所占比重由80.3%下降为67.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7%上升为32.9%,棉花、油料、糖料、水果、蔬菜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三,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均粮食产量明显增加。2005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粮食总产量由30477万吨增加到48402万吨,增长了58.8%,增产的粮食约占同期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的2/5。与此相应,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也由318.74公斤上升到371.7公斤,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第四,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充裕,过去长期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无论粮食、棉花、食用油、水果、蔬菜等种植业产品,还是肉、蛋、禽、奶、鱼、虾等养殖业产品,市场供应都出现了丰富多彩、空前繁荣的局面。

尽管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只适应总体小康阶段较低水平的消费需求,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随着城乡居民生活逐步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消费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市场需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缺陷就日趋明显地暴露出来:一是低质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而某些优质农产品却供给不足,依然需要进口,出现同一种粮食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奇怪现象;二是种植业开发过度,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近些年来,一些地区频繁发生洪涝干旱灾害,在相当程度上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三是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除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农作物在传统分工基础上有所调整外,大多数特色农产品还没有完全形成区域分工,小规模分散布局仍然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区域优势难以发挥;四是产业结构不完整,农民就业仍然过于集中在农业,导致单位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收入增长受到极大限制。与此同时,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农业主要局限于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全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仍然在年复一年地大量发展低质的大路货品种,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农业结构雷同的趋向没有完全改变,影响了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显而易见,再按照过去的老路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但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所出现的现实问题,反而会给农业发展造成新的矛盾和困难,必须深入探求和运用新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尽管这些年来,农民外出打工人数持续增加,来自打工的收入比重趋于提高,但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仍然接近3亿人,农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在今后若干年内农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的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使之更加适应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更加适应加快农业发展、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更加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继续推进农产品由低质为主到优质为主转化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根据农产品全面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状况提出来的,到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并没有完全摆脱数量性结构调整的束缚,较为普遍的情况仍然是: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稍微紧俏些,立即会诱发众多地区一哄而上,很快出现滞销积压、价格下跌的局面。农民面临市场经济的大海,很难把握应该多种些什么、少种些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继续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以优质农产品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这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内容。

提高农产品质量,包括改进品种和提高品质两个侧面,通过着力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由以大路货产品为主逐步转向以优质产品为主。例如,目前东北春小麦,南方早籼稻和长江流域小麦以及玉米中的低质品种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品种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应当大力调减,以至退出生产领域,用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取而代之。虽然近些年我国农产品优质率有所提高,但是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提高优质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从较低消费水平所要求的优质走向较高消费水平所要求的优质,在目前我国农产品整体优质率仍然较低的起点上更是大有文章可做。

在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宜采取单纯压缩农产品生产等消极的调整办法,而应当采取积极的调整调整办法,即利用优质农产品和低质农产品在产量上的差异,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争取一举两得的效果。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偏重于追求产量,培育的品种基本上属于高产低质型的,优质农产品往往产量较低。因此,发展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往往意味产量的相应的下降,优质农产品发展越多产量下降就越明显,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不失为结构调整过程中一种切合实际的选择。今后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优质农产品的产量也会逐步上升,以满足人口增长对农产品数量逐步增加的市场需求。

三、在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结构

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与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对粮食生产实行明确合理的地区分工,主产区专心致力于商品粮生产并与主销区建立相对稳定的供销关系,主销区则保持适当的自给水平,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通过市场机制将这些产品卖到粮食主产区和其它地区,并从主产区购买所需的粮食和其它产品。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商品购销关系,必将使不同地区都能从中受益。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正是为了逐步推进这种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粮食生产方面,实行“一体两翼”的生产布局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所谓“一体”就是粮食主产区作为商品粮生产的主体,所谓“两翼”是指生态脆弱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和指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我们在粮食生产布局上应当通过相应的政策导向,实现这三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合理分工。

粮食主产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除了满足当地城乡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加工用粮需要外,必须向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和西部缺粮地区从数量上、质量上提供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商品粮,尽可能扩大国内粮食市场的占有率。例如,河南等地发展加工专用小麦很有前途,但是要讲究规模经济效益,基本做法是在保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可以考虑在几个乡甚至几个县为单位连片建立生产基地,全省建立若干个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形成专用小麦的大批量生产能力,以利于统一提供良种和栽培技术服务,提高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以利于大批量收购、储运和加工,提高在粮食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使这些地区粮食产业的区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生态脆弱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必须进一步消除毁林毁草种粮的现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应当看到,发展农业的目的不仅是供给农产品,而且要维护和改进生态系统。尤其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这个问题更显得迫切和重要。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之所以遇到困难,一个基本原因就是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民的基本口粮和现金收入难以解决,力图通过过度开垦,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的自给水平,维持现金收入的来源。现在,随着粮食等供求关系的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应当指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一旦实行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同时,还林还草还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采取必要的配套措施,在搞好试点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确保推进一步成功一步。一个重要保障是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妥善解决农民吃粮、用钱、烧柴等实际问题。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加强口粮田建设,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在没有条件的地区,则应迁移人口、实行封山育林,利用自然界自我恢复功能增加植被)。同时,着重要解决好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兼顾农民的各种需要,消除影响森林正常生长的各种矛盾。还应看到,不论森林的生态效益多么重要,对于生产者来说,更多的是关心能否从中获得预期的经济收入。因此,除了保证相当比例的生态林、薪炭林外,最重要的是抓好经济林、用材林的培育和发展,并实行合理轮伐,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早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退耕还草还湖也要与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相结合。在退耕还草之后,无论北方草原还是南方草山草坡,能否得到高效率的保护和开发,根本问题在于加强草场建设。通过加强草场建设,培育和增加牧草资源,实行围栏轮换养畜,提高产草量和载畜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畜产品深加工,多层次地增加附加值,形成比开垦种粮高得多的经济收益。

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应当适当安排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名优产品生产,特别是花卉、蔬菜、果树等园艺业,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和扩大出口。与中西部粮食主产区相比,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具有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费用高、科技素质高和市场信息灵的特点,这种客观状况决定了适宜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价值高的名优产品,挖掘和发挥粮食主产区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可以考虑,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除农民自身口粮尽可能做到自给外,则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安排粮食和其它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不必过于强调提高粮食自给率,更不必强调非得做到自给自足,而应把资源集中用于发展质量更好、价值更高的农业生产项目,扩大中西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等农产品市场销路。同时,要注意保持和增强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保护好基本农田,以掌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权。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应当走联合之路,共同建立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基地,通过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与中西部签订大宗农产品“订单”等途径,将双方的资源、产品、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并且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四、大力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一个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产值构成上应当具有的特征是,畜牧业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的总和。同时,尽可能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支持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领域,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效益。尤其在人多地少的农业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展开的。

国际经验还告诉我们,实现农产品增值主要有三大法宝,即养殖、加工和出口。从养殖来看,我国养殖业产值仍然较大幅度地低于种植业,发展的余地非常大的。2005年畜牧业产值相当于种植业的67.9%,即使加上渔业产值也只是相当于种植业的88.4%,与农业发达国家畜牧业高于种植业的状况相比,差距是相当大的。随着国内人民普遍陆续进入小康阶段,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发展养殖业的市场前景在总体上是看好的,养殖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逐步接近种植业。这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更显得重要,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粮食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时,人民生活由小康向更加宽裕的生活水准过渡,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加工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消费需求,我国目前近13亿并且仍在扩大的人口规模,加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足以发展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最大消费市场,我国也完全有可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特别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潜力巨大。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连接初级农产品和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不仅关系到直接满足最终消费需求,而且关系到扩张农业的中间需求,对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缓解农产品卖难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事实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谷物等种植业初级产品的成本价格过高,基本上不具备竞争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费用低廉,不少养殖业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以及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产品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扩大农业出口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潜力所在。法国、荷兰之所以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第三的农业出口大国,并不是由于这两个国家初级农产品出口多,而在于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农产品产业链条长,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加工增值幅度大,并且具有国际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可以通过加工业合理布局促进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和加快小城镇发展,可以大大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可以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

因此,对于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应当摆上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产业来对待。在实际操作上,至少应当考虑这样几点:一是粮食主产区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发展畜牧业,扩大粮食转化规模,减少原粮销售,实行秸秆过腹还田,增加动物性食品供给,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建立农牧结合、相互促进的生产结构。二是在农牧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实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实行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三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资源的转化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附加值高的出口创汇产品,特别是畜牧业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适当增加进口土地资源占用大、附加值低的大宗农产品,提高农业的总体经济效益。这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显得更为重要。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应当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特别在农产品主产区,乡镇企业应当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有的地区甚至应当作为主要内容来对待,使农产品的增值效应能够在主产区充分体现出来,使过去长期单一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应当尽可能地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加工企业集中布局在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流通服务业一般布局在小城镇的商贸小区,以增加小城镇的劳动力就业容量,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小城镇的居民小区居住,形成对第三产业的规模需求,带动整个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五、创造适应新型产业体系要求的组织形式

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总体竞争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受耕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的严格制约,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且又过于分散,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作出有效反应。这种状况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产业链条过短有极大关系,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和新型产业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必要也有可能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今后不仅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即使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也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因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解决,国外农产品将比较容易进入我国市场,国内农产品即使不出口也会面临外国农产品的激烈竞争。更重要的是,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树立竞争观念,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新型组织形式的具体做法有多种多样,应当允许不同的组织形式并存,在竞争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根据许多地区的实践经验,“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组织形式,可以兼顾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能够比较容易地把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联结起来。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各项重要任务,包括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建立区域优势产业分工,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都需要通过新型组织形式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对分散的农户进行有效组织的最好形式,绝不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而是龙头企业通过经济利益的联结将农户带动起来。迄今为止,我国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今后如果仍然缺乏龙头企业的有效带动,我国农业中分散、弱小、低效、无序的状况还将持续下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将很难摆脱不利的地位,农业的整体效益(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都不可能有多大提高。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科技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安排和调整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能够带动较大范围、较多数量的农户发展商品生产,并负责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户提供的初级产品。龙头企业自身也可以免除原料来源不稳定的后顾之忧,以更大的精力开拓和巩固市场,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二是农户可以根据产销合同和专业分工进行生产,按照合同确定的时间、品种、质量、数量、规格等要求将农产品出售给龙头企业,不必承担直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打交道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这不仅使得优质农产品的销路有保障,有助于大面积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同样也有利于形成农业的区域规模经营和区域分工,在全国范围内缓解农业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倾向,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自然优势和经济优势,有助于促进农民按照经济、社会、生态三种效益兼顾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三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可以借助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进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大幅度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当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预期效果,除了需要在以上各个方面努力外,还需要处理好一些相关问题,使我们从观念上和行为上都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一,各个地区农业发展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一个地区来说,不可能做到所有农产品都达到自给自足,应当选择最具本地优势的农产品加以重点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应当看到,自给自足是以牺牲当地优势和效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必然是不经济的。一个地区在某些农产品的生产方面有所不为,才能在另外一些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方面大有作为,有所不为是为了大有作为,两者互为条件。提倡多种经营,并不等于要求各个地区样样经营。不能看到市场上某种或某些农产品价高好销,就不顾当地具体条件地一哄而上,也大量生产这些农产品。这种跟着市场后面转的做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一哄而上的结果势必导致供大于求,原先价高好销的产品很快就会变成价低滞销。一些地区已经在这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比较稳妥的选择是,将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联结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注重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和提高产品的信誉,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区域,并不断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和逐步扩大。

第二,提倡各个地区农村都要增加消费异地农产品。市场经济是以流通为基础的。为能卖出,必须买进,不仅在工业中是这样,而且在农业中也是这样。如果各个地区在农产品供给方面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哪个地区都不愿意购进农产品,那么所有地区都不能指望本地区农产品能够较为顺畅地卖出去,滞销积压、亏损减收必然成为普遍现象,在全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现阶段更是如此。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商品率之所以相当高,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几乎都是作为商品出售的,而农户日常消费的农产品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从市场购进的。从各个地区来看,根据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所提供的农产品在种类上也是相当有限的,居民消费的大多数农产品都需要从其它地区购进,由此形成了互为市场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农业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在,我国各地农村还是把农产品的销售视线集中在大中城市,以为大中城市可以提供无限广阔的农产品市场,这实际上是很不全面的。诚然,继续拓展大中城市的农产品市场无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开拓异地农村的农产品市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农产品市场容量将会不断趋于扩大。我们在政策指导上应当大力提倡农产品的异地农村消费,使农民既成为某些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成为其余农产品的消费者,减少自给农产品所占的比重,增加商品农产品所占的比重,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结构,集中各种资源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促进异地农产品的消费和相互交流。这是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所在,也是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前景所在。

第三,着力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我国农产品生产刚刚步入市场经济不久,农民对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还相当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品牌对收入可能产生的种种有利效益,这是导致优质农产品发展滞缓的原因之一。应当明确,优质与品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优质的产品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品牌,良好的品牌必须以优质的产品为基础。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及其标志,是消费者认识和购买的主要依据,也是生产者和经营者开拓和扩展市场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后,离开形象良好的品牌,即使优质农产品也犹如“身在深山无人识”,难以顺利实现其价值。因此,要增强农民的品牌意识,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以此扩大名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使优质农产品得以顺利销售。

第四,重视培育“订单农业”的观念和行为。在数量上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必然下降,经济效益也将受到影响。即使是目前市场上品种、质量看好的农产品,也不能过多过快地盲目发展,应当在对市场需求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相应增加市场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力求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尽力避免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以销定产,这个在工业上提倡了多年的方针,今后在农业上同样也要大力提倡。但是,以销定产不能停留在一般口号和号召上,必须付诸于行动。这种行动就是全面推行合同制,并维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率,通过广泛利用购销合同确保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路。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以购销合同为主,结合其它销售渠道,确定各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数量,提高农产品的销售率,降低农产品的压库率。这是防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盲目性的基本保证。现在农民普遍感到不知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生产出来往哪里销售,已经充分说明了推广“订单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然,对信息网络建设必须加强,尽量延伸到县乡和龙头企业甚至专业大户,提供价格、生产、库存、气象等方面的信息,以利于企业和农民参考和选择。这是广泛实行“订单农业”的基础。